时间:2022-08-04 05:46: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建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节能降耗工作的总体安排,以社区和家庭为单位,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产品推广、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节能降耗,积极实践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创建充分调动社区基层组织和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实现参加低碳社区创建的居民人均用电下降6%以上节能目标。
二、创建内容与重点
1、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由街道分管领导任组长,街道节能工作负责人和社区书记为副组长,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及物业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低碳社区领导小组。创建社区设立节能管理员、组织员、宣传员等岗位,层层动员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2、建立宣传阵地
社区节能宣传员负责社区节能宣传工作,通过建立社区节能宣传专栏、低碳生活园地等阵地,不间断地宣传节能知识,定期公布居民用电情况(社区总用电、家庭平均用电、用电等级评定等内容),形成深厚的节能氛围。
3、组织低碳活动
向每户居民分发《低碳社区创建活动告知书》、《低碳生活50准则》等宣传资料,通过张贴节能标识,召开低碳社区创建动员会、座谈会,开展低碳墙门(楼道)、低碳家庭评比,组织节能知识培训班等引导居民逐步形成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习惯和理念。
4、加强制度建设
将低碳社区创建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社区年度节能计划和节能管理办法,建立社区居民用电档案、家庭用电分级标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考核评比制度,并于次年年初综合推荐5户低碳家庭(人均电耗下降20%以上)报区节能办予以表彰奖励。
5、推广节能产品
加强对社区技术节能改造宣传和引导,组织重点能耗家庭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通过开通居民节能专家热线,家庭节能技术成果展等来鼓励和引导居民淘汰高耗能家用设备,自愿参与家庭节能技术改造,培养居民良好的用电、用能习惯,减少高能耗家庭数量。
三、时间安排与步骤
低碳社区创建时间安排为2013年5月—12月。
具体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1、组织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日前)
街道成立创建低碳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会同试点社区制订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节能目标,结合低碳社区评比标准,建立和完善节能制度建设,设立社区节能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2、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6月21日—2013年7月中旬)
利用横幅、电子显示屏、社区报等载体营造低碳社区创建氛围;通过召开社区物业党建联谊会,墙门组长会等对低碳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利用社区宣传窗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在社区楼道及电梯等公共区域张贴节能标识。将节能宣传活动与社区暑期活动相结合,培育社区小朋友的低碳理念,以此推动低碳社区创建工作。
3、整体推进阶段(2013年7月下旬至2013年11月底)
根据低碳社区评比内容及标准,全面深入开展低碳社区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居民节能考评制度,深入开展社区低碳墙门(楼道)、低碳家庭评比活动。经常性开展节能宣传(培训)活动,对社区试点家庭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指导,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4、总结提升阶段(2013年12月)
街道创建领导小组对低碳社区创建工作进行总体考核验收,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做好巩固提升工作,着力探索完善低碳社区创建长效机制。做好低碳社区创建工作年度总结,及时报送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与要求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我局各方面力量,以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2013年“平安”创建活动的主要任务:一是努力提高化解征地农民矛盾的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化解不和谐不安定因素;二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的满意度和平安建设的知晓率。
三、工作步骤
平安创建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10日—4月20日)宣传动员阶段。组织动员和安排部署平安创建工作。要认真组织召开平安创建宣传动员安排部署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分解量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创建活动迅速展开。
第二阶段(4月21日—11月30日)组织实施阶段。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各类创建活动。创建活动由局机关牵头,负责安排部署、方案制定、工作督导、验收考核等工作。
第三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督促检查阶段。年底,局机关将组织考核检查组,深入各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将验收结果纳入年度社会综合治理考核。
四、工作职责
1、执法大队负责全局系统的工作和全县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处理;
2、矿产资源管理站负责全县非煤矿山的安全工作;
3、地质环境监测站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土地收储中心负责被征地农民补偿和协调工作
五、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按照方案的要求,把平安建设纳入本单位工作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制定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
立足县内粮食生产的实际状况,科学选择合适的示范地点;围绕亩产过吨粮的高产目标,全面落实高产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按照布局统一、平衡增产的
工作要求,建立政技结合的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县、镇、村、户四级的共同努力,力争把我县的高产示范片办成省内一流的示范片,并通过宣传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全县的粮食产量水平。
二、目标任务2、创办省级千亩旱粮高产示范片4个。其中,玉米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580公斤;红薯高产示范片2个,产量目标为鲜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大豆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200公斤。
3、创办县级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18个。全县除了四个省部级水稻高产示范片涉及的四个乡镇和四明山乡以外,其余乡镇均要创办1个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产量目标为双季平均亩产1000公斤。
三、工作内容
1、合理规划示范片地址。结合各地的地理位置、生产条件、群众基础和辐射面积,科学合理地选择创建地址。(2)省级双季水稻高产示范片。第一片为金桥示范片,地处金桥镇s210省道沿线,涵盖九塘村、付子村、新田村、云峰村、龙溪村、竹叶村、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月坪村、柿中村、枧桥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0800亩,核心区为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过水坪示范片,地处过水坪镇s317省道沿线,涵盖樟树村、百吉村、乙塘村、达冲村、老髻村、向山村、铁坑村、过水坪村、百寿村、望岗村、老福村等11个村,计划面积10500亩,核心区为百吉村、铁坑村、老髻村,面积1000亩。
(3)省级旱粮高产示范片。玉米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白地市镇g322国道沿线,涵盖灌渡桥村、流泉町村、元木冲村、毛田湾村、上岸塘村等5个村,计划面积1200亩;红薯高产示范片第一片规划建设地点为马杜桥乡枫荷公路沿线,涵盖小山村、桥头村、七星村、两头村、光明村、延甲村、石桥村、老屋村等8个村,计划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黄土铺镇老白太公路线,涵盖三星村、同心村、泉溪村,面积为1000亩;大豆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砖塘镇车元村,面积1000亩。
(4)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于各乡镇创办的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地点要是坐落在本乡镇的主要公路沿线。
2、科学制定高产技术路线。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基本思路,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路线,重点应用高产品种和集成高产配套技术。(2)严格技术规程。对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等高产创建作物要分类制定技术措施,在播种期、播种量、种植方式、种植规格、肥料施用(含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含收获适期、收割方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做到“八统一”,即统一示范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栽种规格,统一配方与看苗施肥,统一水浆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并分类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日程表。
3、精心组织示范片项目实施。对各类示范片的建设,要明确责任主体。省部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由县农业局负责牵头实施,各示范片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负责抓落实。县农业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技术统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服务、项目管理、项目总结验收,各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人员组织、技术措施督促落实和各类矛盾的协调处理。县级双季稻示范片由各乡镇政府制定方案并实施落实。
4、认真总结项目建设成果。总结高产技术、创建经验、好坏典型,县农业局要负责所有创建资料的整理归档,负责所有创建信息的综合、上
报与宣传,要录制高产创建专题影像带。对于创建成果,要搞好展示,引导农民到基地参观,组织分管农业领导、农技干部、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开展2次以上集中观摩活动,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前来考察指导,逐步扩大影响。
四、保障措施
1、推行县、镇、村、户四级责任管理。县里成立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专抓班子,明确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分到相关部门和办点人员,并安排适当的工作补助。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村对农户逐级分解工作任务,层层建立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将落实示范片面积、促进生长平衡、保障技术措施到位、实现产量目标等四项内容作为考核指标,量化记分,实行绩效考核。创建部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镇村两级安排一定工作经费;对核心区示范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免费供应壮籽肥“谷粒饱”,优价提供配方肥料和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创建其它示范片,对乡镇酌情考虑一定的工作费用。为全面掌握情况,要建立信息台帐,分村登记汇总面积落实、种植布局、服务组织、技术到位、作物生长、测
产验收等方面的情况。实行全程跟踪督查,落实动态管理,督促工作进展,全面推进工作。
立足县内粮食生产的实际状况,科学选择合适的示范地点;围绕亩产过吨粮的高产目标,全面落实高产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按照布局统一、平衡增产的
工作要求,建立政技结合的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县、镇、村、户四级的共同努力,力争把我县的高产示范片办成省内一流的示范片,并通过宣传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全县的粮食产量水平。
二、目标任务2、创办省级千亩旱粮高产示范片4个。其中,玉米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580公斤;红薯高产示范片2个,产量目标为鲜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大豆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200公斤。
3、创办县级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18个。全县除了四个省部级水稻高产示范片涉及的四个乡镇和四明山乡以外,其余乡镇均要创办1个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产量目标为双季平均亩产1000公斤。
三、工作内容
1、合理规划示范片地址。结合各地的地理位置、生产条件、群众基础和辐射面积,科学合理地选择创建地址。(2)省级双季水稻高产示范片。第一片为金桥示范片,地处金桥镇s210省道沿线,涵盖九塘村、付子村、新田村、云峰村、龙溪村、竹叶村、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月坪村、柿中村、枧桥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0800亩,核心区为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过水坪示范片,地处过水坪镇s317省道沿线,涵盖樟树村、百吉村、乙塘村、达冲村、老髻村、向山村、铁坑村、过水坪村、百寿村、望岗村、老福村等11个村,计划面积10500亩,核心区为百吉村、铁坑村、老髻村,面积1000亩。
(3)省级旱粮高产示范片。玉米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白地市镇g322国道沿线,涵盖灌渡桥村、流泉町村、元木冲村、毛田湾村、上岸塘村等5个村,计划面积1200亩;红薯高产示范片第一片规划建设地点为马杜桥乡枫荷公路沿线,涵盖小山村、桥头村、七星村、两头村、光明村、延甲村、石桥村、老屋村等8个村,计划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黄土铺镇老白太公路线,涵盖三星村、同心村、泉溪村,面积为1000亩;大豆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砖塘镇车元村,面积1000亩。
(4)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于各乡镇创办的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地点要是坐落在本乡镇的主要公路沿线。
2、科学制定高产技术路线。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基本思路,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路线,重点应用高产品种和集成高产配套技术。(2)严格技术规程。对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等高产创建作物要分类制定技术措施,在播种期、播种量、种植方式、种植规格、肥料施用(含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含收获适期、收割方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做到“八统一”,即统一示范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栽种规格,统一配方与看苗施肥,统一水浆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并分类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日程表。
3、精心组织示范片项目实施。对各类示范片的建设,要明确责任主体。省部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由县农业局负责牵头实施,各示范片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负责抓落实。县农业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技术统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服务、项目管理、项目总结验收,各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人员组织、技术措施督促落实和各类矛盾的协调处理。县级双季稻示范片由各乡镇政府制定方案并实施落实。
4、认真总结项目建设成果。总结高产技术、创建经验、好坏典型,县农业局要负责所有创建资料的整理归档,负责所有创建信息的综合、上
报与宣传,要录制高产创建专题影像带。对于创建成果,要搞好展示,引导农民到基地参观,组织分管农业领导、农技干部、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开展2次以上集中观摩活动,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前来考察指导,逐步扩大影响。
四、保障措施
1、推行县、镇、村、户四级责任管理。县里成立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专抓班子,明确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分到相关部门和办点人员,并安排适当的工作补助。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村对农户逐级分解工作任务,层层建立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将落实示范片面积、促进生长平衡、保障技术措施到位、实现产量目标等四项内容作为考核指标,量化记分,实行绩效考核。创建部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镇村两级安排一定工作经费;对核心区示范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免费供应壮籽肥“谷粒饱”,优价提供配方肥料和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创建其它示范片,对乡镇酌情考虑一定的工作费用。为全面掌握情况,要建立信息台帐,分村登记汇总面积落实、种植布局、服务组织、技术到位、作物生长、测
1、创建目标
2010年通过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加强职素质教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健全诚信体系,为**市和马尾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创建内容
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劳动关系和谐、环境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和谐。
(1)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1.公司依法与职工订劳动合同,实施集体合同制度。
2.认真执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工时制度、休息休假制度;严格执行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按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依法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提高合理增长。
3.公司职工依法办理保险,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积极开展困难职工的各项帮扶活动。
4.改善职工工作条件,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重视职工生活设施建设。
5.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认真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开展隐患排查,预防各类伤亡事故发生,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工会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的工作机制;依法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6.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健全企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加强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制度,依法调解处理劳动争议,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制度,保障职工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力、
(2)企业与环境关系和谐
1.公司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自觉承担环保责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生产;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
(三)企业与社会关系和谐
1.公司坚持合法经营,内部管理规范有序,照章诚信纳税。
2.诚信守法,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
3.自主创新,优化结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实施自主品牌、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4.公平竞争,有序发展。与同行之间公平有序竞争,具有较高的信用评价等级。
5.履行责任,贡献社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政府重大活动;加强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提炼凝聚人心、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注重职工教育培训,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的发展空间,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持工致队伍稳定;全面开展创建"平安企业"活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参与"春风行动"等社会公益事业,与企业外部关系融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三、实施方案
1月份至8月份:
1、成立公司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制定创工作方案。
2、公司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对市、区有关创建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进行说明,结合公司实际部署创建工作。
3、公司各部门对照市里考核标准寻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4、运用宣传栏、报刊、网络等工具和阵地,向职工宣传创建工作,扩大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范围。
9月份:
5、继续对照市责任标准对不足方面进行改善;
6、继续在职工中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创造工作在职工中的知晓率;开展职工知晓率调查,并征集职工对公司发展发改善提案;
10月份:
公司对照市考核标准开展初步自评,对自评分低的项目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改进。
11月份:
迎接马尾区考评,对区考核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12月份:
迎接市考核组考评。
四、保障措施
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对照考核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创建工作,真抓实干,强化落实,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创建工作。
二、工作任务
(一)院容卫生整洁、交通秩序井然
院内环境干净整洁,地面清洁卫生无痰迹,墙面无乱贴乱画、小广告,路面硬化无破损,窗明几净,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无蛛网灰尘,生活垃圾及时清理,不裸露存放,卫生间无异味,医疗废物严格、规范处置,严禁随意丢弃。院内电线、网络等强弱电无裸露,无私拉乱接,院内建筑工地按要求设立围挡。环卫设施数量充足,做到院内绿化、美化、净化、亮化。
门诊挂号、收费、取药等各流程井然有序,门诊大厅有预检分诊处,在预检的同时管理好就诊秩序。院内机动车与飞机动车停车区标识明显,停放整齐有序,院门前禁止停放闲杂车辆,车辆出入通畅、便利,营造优良的就医环境。
(二)医务人员服务文明规范
1.精神饱满、微笑自然、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2.征求患者意见或与患者对话时态度要诚恳,向患者解释时要耐心、仔细。
3.要随时注意患者思想情绪变化信赖、尊重、理解患者,多作解释、说明、安慰工作,对思想负担较重或拒绝治疗的病人要及时逐级汇报。
4.患者如有不礼貌言行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得与患者争辩、吵架或以斥责的口吻对待患者,应冷静、理智、克制地向患者讲清道理,必要时提请领导出面解决。
5.工作中有差错时,需向患者道歉并及时纠正及时逐级汇报。
6.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处置制度,及时回复群众投诉举报,并予以妥善处置,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三)安全防范体系完善
一是组织制度建设,在规范安全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完善安全防范制度,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实现警医联动,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二是人防队伍建设,包括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卫人员,夜间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尤其是医院重点部位,并做好巡查记录。对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三是物防系统建设,防护器械装备、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保险装备的配备齐全。包括建立完善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和电子巡查系统,设置安全监控中心,加强重点部位监控等。
三、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和省市县禁毒委关于“无毒社区”创建工作部署为指导,以当前夺取禁毒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契机,坚持预防为主、严厉打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通过深入开展禁毒各项工作措施,集社会各界之力,聚万千人民之心,切实遏制危害的发展和蔓延,建立健全禁毒工作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无毒社区”创建要达到以下目标:
1、全民禁毒意识显著增强。禁毒宣传教育面达100%,青少年预防教育率达100%,基本实现全体居民群众人人知毒、识毒、防毒、拒毒、禁毒的目标。
2、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的社会危害明显减轻,社会面吸毒人员全部纳入管控,落实了帮教措施,基本实现吸毒人员失控率为0、吸毒人员零增长的目标。
3、涉毒犯罪得到有力打击。全镇建立了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缉毒天网,加大堵源截流力度,因吸毒产生的社会治安犯罪率明显降低,易制毒化学品药品管理进一步增强,基本禁绝制毒、种毒、贩毒现象。
4、禁毒机制得到规范健全。各级禁毒机构建立健全,禁毒保障全面落实到位,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成常态,职责分工更加明晰,工作更加扎实,社区禁毒工作更加规范。
三、组织领导
镇禁毒办成立“无毒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人大主席、政法委书记XX任组长,XX任常务副组长,XX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社区)和禁毒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由镇禁毒办负责“无毒社区”创建的指导督促、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
四、创建任务
(一)创建范围。
至2021年全镇共创建15个“无毒社区”,其中县级“无毒社区”1-2个。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由村(社区)自行申报创建“无毒社区”(村)。
(二)目标任务。
以社区内彻底实现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为总目标。对辖区内现有吸毒人员做到底数清、身份清、现状清;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纳入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管控,管控率达100%;落实(社区、派出所、司法所、家庭、民政、人社)“六位一体”开展帮教工作,帮教率达100%;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狠抓打击,确保辖区内吸毒人数实现下降、直至实现无吸毒的目标。
五、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创建氛围。
创建工作宣传先行。要在日常禁毒宣传教育中突出创建工作的主题,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和实施步骤,让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要突出对外来务工人员、易涉毒场所从业人员、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他们的禁毒意识。
(二)深入排查,进一步掌握毒情底数。
要开展毒情和吸毒人员大排查活动,组织动员村(社区)干部入户,进一步掌握现有吸毒人员的现状,及时增补吸毒人员信息。努力做到涉毒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知,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
(三)严厉打击,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
派出所作为禁毒工作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职能的作用,稳准狠地打击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挤压消费市场。同时,要加强对易涉毒场所的重点监管工作,及时查处场所内涉毒违法犯罪案件,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为创建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落实措施,进一步巩固戒毒成果。
要突出社区戒毒(康复)帮教工作,根据有关规定,落实各项帮教措施,降低复吸率。一是做好接管安置工作。镇禁毒办和派出所要及时根据戒毒部门的告知信息,做好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报到。二是强化谈心尿检工作。要采取有效手段,提高谈心尿检帮教的针对性和真实有效性,使帮教工作能够反映出帮教对象的现实表现和戒毒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复吸对象予以打击。三是规范脱毒认定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帮教对象脱毒认定的规定,规范脱毒认定工作,降低脱毒对象的复吸率。四是加强戒毒人员就业培训;镇人社站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戒毒人员安置建设,将戒毒(康复)成功人员纳入就业培训范畴。
(五)加强督查,进一步完善督导机制。
由镇禁毒办牵头负责,组织有关单位深入各乡镇和县禁毒委成员单位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访,突击督查等形式的督导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禁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六)强化考核,进一步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领导重视禁毒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工作议程,禁毒机构和机制健金,人员和经费落实,充分履行集毒职责。二是公安派出所对辖区内的沙毒违法犯那活动要及时,有效的打击,易涉毒场所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破获涉毒案件数、缴获数、查处吸毒人员数均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三是禁毒工作深入人心,广大群众对及其危害的知晓率不断提高,集镇达到100%,农村(以村居为单位)达到90%,外来务工人员达到100%,娱乐场所业主及从业人员达到100%,各类中小学校达到100%,新增吸毒人员逐年较大幅度下降。四是禁吸戒毒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复吸人员绝对数逐年下降,总体尿检率100%,年度脱毒人数逐年增加。五是涉毒人员排摸工作深入细致,辖区涉毒人员底数清、情况明,禁毒基础工作更加规范。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村(社区)、禁毒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的有关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各村(社区)要依据本规划,根据辖区内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落实职责任务,深入实施创建活动。
(三)协作配合,齐抓共管。
创建文明县城是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目标,是全局性的工作,也是促进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的重要活载体,作为创建工作的单位,我们必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开展活动,充分认真准备,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 成立专班,强化责任
文明创建工作小组
组长:刘岳东
组长:宋武如 张 春
成员:各室具体责任人
办 公 室:郑 莉
副院长室:吴翠红
测 量 队:胡双田
设 计 室:李 斌
具体责任人,需切实负起责任,坚决完成工作任务,不留任何工作隐患,确保检查不出任何问题。公共区卫生由办公室负责
二、 文明创建,重在体现四个“结合”
1、 领导班子、员工队伍建设与文明创建相结合
加强班子建设,团结员工,通过理论学习、制度建设,力争文明创建工作有特色,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文明化。
2、 作风建设、廉正建设与文明创建相结合
了解职工、群众意见,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良好工作作风,工作人员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办事效率高,能接受领导检查,群众监督。
3、 开展文明制度、文明单位、文明楼栋等活动与文明创建相结合
加强和谐建设,用和谐的心态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和谐文化氛围,建设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楼栋。
4、 制度建设与文!明创建相结合
文明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的任务,要使文明建设常抓常新,深入持久健康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制度机制在文明创建中的保障作用。“制度具有约束功能,信息功能和激励功能,具有相对稳定和长效机制的特点”。因而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文明创建工作,规范干部职工行为,提高文明创建质量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落实设计院工作制度各项具体内容,就要做到制度管理文明, 使文明创建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
三、 注重过程,把握重点
各办公室要集中三个月时间,扎实做牢基础性工作。每星期一提前1小时上班,对照任务清单,讨论一次文明创建工作,碰一次进展情况,反复检查每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能留有丝毫破绽。
工作重点主要是做好四件事:
1、 档案材料搜集整理。成立材料专班,要有专人负责,整理好档案材料工作。整理档案材料要注重三点,一是齐全,要求不掉项;二是完善,要求不出错;三是美观,要求好看又有特色。
2、 综合管理办法。保证各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支笔、节约一合墨)、清洁卫生、办公整洁、形象良好、不玩游戏、杜决视频聊天、无非工作性的聊天、下班电源有人关,门有人锁.
3、 按考试评细则自查自纠。一项项反复对照分析,有可能失分的事项要采取果断措施,该做好工作的要把工作做到位,该舍得投入的不能心存侥幸。力求做到两个不放过,不是有绝对把握的环节不放过,不是有绝对得满分的事项不放过,做到百密而无一漏。
4、 现场工作准备。按《文明创建考评表》要求,准备好现场,并进行迎检演练,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完全掌控现场情况,确保检查验收不出任何意外。
二、移民规划
移民新村规划建设位置位于镇镇区东南部,北起镇区主干道规划四路,南至规划五路,西自规划十一路到规划十三路(其中规划三路和十一路己经建成,路面为沙石路面)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00亩。移民搬迁中,采取牧民就地收缩和湖区沿边沿沙村社群众插花移民相结合的方式,共安置移民100户、400人,其中搬迁湖区移民60户、200人,就地收缩镇牧民60户、200人。今后的生产发展上,一方面充分利用辖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鼓励和带动劳动力进入矿区企业就业;另一方面依托矿区建设“养殖小区”大力发展以牛、羊、猪、鸡为重点的畜牧业,形成移民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同时,为矿区和镇区提供后勤保障。对搬迁户原承包地和机井,由原籍乡(镇)政府收回进行退耕封育和实施关闭,搬迁户要及时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按迁入地所属行政区划接受统一管理,坚决杜绝两头种地和土地转包现象。
三、建设内容
1住宅建设:其模式为楼房式平房,院落整体占地640平方米(18米×40米)其特点是平面整洁,卫生效果好,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前院为三室两厅住宅,包括卧室三间,厨房一间,餐厅一间,客厅一间,前墙前为瓷砖贴面,窗户为单层铝合金,其占地面积为188.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1平方米;中院以储藏空间为主,主要有粮仓、炭房等,其占地面积为196.2平方米;后院供畜禽饲养之用,其占地面积为166.7平方米。配套修建前院铁栅栏式围墙24米,前街门为铁艺大门。
2住宅区街道建设:住宅区完成宽14米、长1.2公里的油路铺设工程,住宅区大街两侧、房屋前2米处安装道牙砖。
4电力建设:结合镇区电力线路架设工程,完成移民新村高压线路架设工程,并配套完成通电入户工程。
4通水入户工程建设:依托镇区供排水项目,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
6暖棚建设:每户后院修建暖棚羊舍6间、100平方米。
四、投资概算
镇移民新村建设共需资金846.2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项目资金220万元,相关部门整合项目资金66.92万元,群众自筹668.4万元。
1住宅建设按照楼房式平房修建100户移民住宅共需资金694.4万元(户均6.944万元,其中项目投资2万元,群众自筹4.944万元,共需项目投资200万元,群众自筹494.4万元)其中:新建移民住宅100户,每户需6.944万元(其中每户住房面积111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480元,计6.428万元;每户修建铁栅栏式围墙24米,每米造价160元,计0.446万元;铁艺前街门需0.2万元;垫房屋地基每户需0.06万元)
2住宅区街道建设:共需资金28.92万元,其中:1.2公里的油路铺设工程需19.2万元(公路局整合资金)住宅区大街两侧安装道牙砖4600米需9.72万元(城建局整合资金)
4电力建设:移民新村高低压线路架设和通电入户工程共需资金20万元(项目资金)
4通水入户工程: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需资金18万元(水务局整合资金)
6暖棚建设:每座暖棚需资金1.86万元(其中畜牧局整合项目资金0.1万元,群众自筹1.76万元)100户共需资金186万元(其中畜牧局整合项目资金10万元,群众自筹176万元)
五、保障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快“三清”(即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进度,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置等污染防治,倡导并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实施绿化造林,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到年底将全区3个镇全部建设成市级生态镇,80%以上的村庄建设成市级生态村。
二、创建生态村镇数量
结合全区新农村星级管理和生态市、区建设工作计划,初步选择有创建工作基础,且经过努力短期内能达到创建标准的3个镇和54个村,率先启动创建工作。
三、创建内容
(一)生态镇创建
1、完善镇总体建设规划,根据生态镇考核指标,制定生态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2、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中心,各镇按“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模式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各镇应配备垃圾中转运输车辆及清运队伍。
3、各镇因地制宜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未将排污管网接入城市统一排污管网的镇,人口在1万人以上,规模较大的镇宜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站),一般镇可采用人工湿地、生物滤池或稳定塘等生化处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4、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快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工作,不断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督促区域内工业企业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有工业园区的应编制规划环评。
(二)生态村创建
1、“三清”工程
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制订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建立村庄保洁员队伍,制订管理制度,清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开展以“三清”为主的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合理布局农户粪土、垃圾、柴草集中堆放点,规范畜禽养殖,治理乱搭、乱建,保持村庄干净整洁。
2、改水工程
一是生活饮用水水量不小于40升/人·天,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二是划定水源保护区,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建筑物。三是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每年定期进行1-2次水质检测。
3、改厕工程工程
一是普及推广沼气式、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二是厕所达到“四有四无”,即有墙、有顶、有门窗、有化粪池并加盖;厕所内基本无蝇、无异味、无渗漏、粪便无害化处理。三是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4、改灶、改圈和沼气建设工程
积极倡导和推行农村清洁能源,把农村沼气建设与改厕、改灶、改圈结合起来,即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灶同步设计布局、同步施工,严格按照建设标准,把好质量验收关。
5、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一是建设村庄垃圾收集站,垃圾收集台按500人一座进行设置,底部水泥硬化,设倒入口和出口,有防雨和臭气外泄设施。二是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三是生活垃圾定时收集、定点存放、及时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6、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一是建设农村村庄排水管网,排水管覆盖率达到80%。二是城市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三是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村庄宜建设集中式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村庄提倡建设“小涝池”处理生活污水,既可以蓄水、排涝,又可以净化生活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7、绿化造林工程
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抓好“三化一片林”工程,突出乡土树种和经济林,切实搞好村庄绿化美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人均15株乔木),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10%。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区水利局、爱卫办协助指导,各镇政府负责落实。
四、考核验收
全区此次3镇54村生态创建工作分两批进行,第一批3个镇、27个村年底前完成创建任务,剩余的27个村年底前完成创建任务。创建任务完成后,各镇政府要按照《市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标准》和《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先行自查,自查结束后申请区环保分局进行检查验收。区环保分局将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实地检查,并汇总考评结果,作为考核奖励依据。工作进展较快的,可不受时间限制,条件成熟的即可提前申请验收。
五、工作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特色生态农牧业大县”发展战略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坚持调整、巩固和适度扩建的方针,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庭院中棚种植户,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引导全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广种薄收向高产、高效、避灾、节水的现代农业转变,形成以中棚为主的设施避灾农业和庭院中棚建设互补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建设原则
(一)巩固现有中棚种植规模,坚持大稳定、小调整、适度增加庭院棚的原则;
(二)坚持以政府补贴、企业及社会各界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统筹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与“三百万”、“二二五”工程相结合,在有发展潜力、通过扶持能实现致富的地区重点进行庭院经济建设;
(四)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图纸、统一政府采购、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
(五)坚持农民分户自建的原则;
(六)坚持先易后难,突出公路沿线、整村推进、逐年扩大的原则;
(七)坚持与妇联“双学双比”活动相结合,以庭院中棚建设促进大田中棚发展的原则。
三、建设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
(一)建设规模
年,全县庭院经济工程总规模完成200亩(500—800户)。妇联要选择1-2个庭院中棚示范点,作为工作联系点和“双学双比”活动样板区。
(二)投资估算
按现价计算每户投资约1820元,共需建设资金90—150万元(含移棚安装、棚膜、新棚型、新材料的引进应用等费用)。
(三)筹资方式
上述资金全部由县财政列支,实行报账制。
四、建设进度安排
从3月份全面安排部署,组织实施,4月份开始中棚拆移、材料采购、焊接和安装工作,5月底前完成。
五、建设要求
(一)操作程序
1、乡镇宣传动员农民、落实农户,县农牧业局具体指导和核实;
2、县财政局和农牧业局根据乡镇已落实的地块面积,通过政府采购形式组织所需材料,制定拆移棚方案。农牧业局和乡镇组织加工安装,施工企业从全县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中公开招标;
3、农牧业局、妇联和乡镇共同组织项目户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4、农牧业局制定种植技术规程,科技局、妇联和乡镇配合共同组织培训和常年技术指导;
5、农牧业局牵头,会同财政、审计、监察及乡镇进行验收。
(二)棚型结构
本着“抗灾害、降成本、便耕作、利管理”的原则,对庭院棚结构进行改进:
1、棚长度以庭院大小决定,最长不超过50米,高度不超过1.9米。
2、骨架材料为钢筋,单架为4分管。
3、采用“一双一单间隔”,单双骨架间距1.2米,须喷刷防锈漆。
4、骨架间三道横拉连接,横拉杆为4分圆管,焊于内拱架下方。
5、两肩高1.2米。
6、棚两头半拱直立钢管与4分管(横拉管)成网格状焊接并与地面预埋件连接固定(如未设预埋件可按“┻”型在下角处焊接10cm长¢14钢筋用于固定)。
7、单花架下角顺走向按“┻”型焊接10cm长钢筋(¢14或¢12均可)。
8、覆盖塑料膜时要用力将膜拉直、拉紧后,再紧压膜线(铁丝或布条绳),并与地锚连接固定。
9、两个骨架之间的地下埋一个地锚,用于固定压膜线。
10、中棚支腿入地30cm,用地膜缠绕,防止生锈腐蚀。
11、棚架焊接部位打磨光滑并用布条缠裹。
(三)地块选择及种植
建设地点由农户申请,乡镇把关,县农牧部门有关专家确认。乡镇在落实建设地点时要突出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以整村推进为主。
种植要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进行一年多茬种植,建议以种植蔬菜、瓜果等为主,以便解决农民吃菜问题。
(四)庭院经济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平安、和谐目标,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严格落实责任制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工地创建工作,确保全县建筑工地各项安全防护及安全质量措施落实到位,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关于实施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在岗考核和“两场联动”的通知》和综治委平安创建工作要求,实施动态考核管理,进一步强化文明施工工程,强化“1+3”安全监控体系,力争使建筑工地全部达到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有效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事件。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严格督查。为认真做好全县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的组织、宣传和督查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决定成立全县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2、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要紧紧围绕全县平安创建工作总体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落实措施,着力督促检查,加强平安工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进全县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1)安全防护措施规范、标准。施工企业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防护措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2)采用LBS无线定位管理,实施动态考核。按照省、市住建部门要求强化市场与现场联动机制,督促各方主体诚信履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是加大监管项目管理人员力度,特别是建设单位派驻的甲方代表,施工企业带班负责人、项目经理、质检员、安全员、项目总监的在岗率。
(3)建筑工地实行“1+3”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全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1+3”安全监控体系,重点做好监控重大危险源、点,并做好公示,及时清除清零。同时在项目出入口建立“1+3”监控的“八牌五图”。
(4)工地食堂和宿舍卫生安全。工地食堂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食品加工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有有效防范食物中毒的措施和应急预案。职工宿舍符合安全、消防有关要求,建立生活设施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考核制度,有专(兼)职治安、防火和卫生管理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