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13:59: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英语教师师德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但一开始我就碰了钉子。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测出来才知道不如人意。后来听同学们反应,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以前从来未接触过。从而可知,我在上课前根本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而八班的同学比较沉静,学习欠积极性,虽然优良生比例大,但中下层面而也广,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教授unit3.lesson9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如何询问和回答时间”,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half”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圆卡纸,把它剪成一半,告诉学生这是圆的一半,也就是half。讲到”quarter”时,又把半圆剪成一半,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圆的四分之一,也就是”quarter”了。这样学生就形象地明白了这两个单词。而讲到如何表达时间时,我用了一个用红卡纸做的大钟,同学们一开始就被它吸引住了,显得颇有积极性。用实物让学生练习”what’sthetime?it’s……”的句型,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英语这门学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难的外语来说至关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在课前加入FreeTalk,每个星期一个谈论话题,锻炼学生的听力的同时,把零散的内容加以归整,做到语言的整合;加入,比比读读的游戏,把归类单词按照学生的记忆遗忘规律重复出现,淡化重点。把讲课的时间压缩到十分钟,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唱中学习,在体验成功中学习,人人都是小老师,人人都是好学生。
二、了解学生, 讲求方法,丰富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同,会出现了优差分层。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同,有的学生是视觉行的,喜欢通过优美的图片和实物来学习;有的学生是听觉型的,喜欢在有韵律的音乐中学习。因此对于相同内容,就需要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目的是照顾更多的学生。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言,需要多应运。为此,早读时,我坚持到班了解早读情况。不放松属于自己英语课堂的每一分钟。
三、 多种评价,激趣乐学,自主学习。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小组评价,合作小组自评;评价多种层面,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方法的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评价多种技能,听,说,读,写。给学生一客观全方位的评价,让优等学生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感到自己的不足;让学困生在感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亮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四、大英语观,终身学习,天天受益。
一、日本盂兰盆节的历史来源与变迁
关于盂兰盆节传入的说法也有很多种。第一种,是盂兰盆的语源说。第二种是盆器说。在《盂兰盆经》中记载,盂兰盆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最初的意思是解倒悬。解倒悬有解脱灵魂的痛苦的说法。在古代也多有考证。盂兰盆节最初是由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又以佛教为契机而传入日本。在日本古书中有所记载,舍人亲王的《日本书纪》中,第二十二卷推古纪中“自是年初,每寺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设S。”从此处可以看出,日本最初的盂兰盆节是在寺院举办的。在《日本书纪》卷二十六R明纪中“三年,秋七月丁亥朔己丑,G男二人、女四人,漂泊于筑紫,言:‘臣等初漂泊于海搿!乃以A召。辛丑,作山像於wB寺西,且O盂m瓮。”从以上可知,R明天皇三年盂兰盆节在日本确立。
盂兰盆节最初在日本并不被大众所熟知,其中有以下两点。第一,盂兰盆节是由佛教的传入才得以传入日本。在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时期,正是中日两国交流密切的时代,由于唐朝佛教的兴盛,致使佛教传入日本,同时,遣唐使目睹了当时唐代盂兰盆节的兴盛,最终也将盂兰盆节引入日本。所以当时的盂兰盆节最初是在寺庙中才举行的活动。第二,正因为当时是受天皇的允许,盂兰盆节才扎根日本,所以盂兰盆节在当时是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参与的节日。因此在最初盂兰盆节并不被世人所知晓。
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到日本镰仓时代,由于权力的更替,最终武士也拥有的权力。在这一时期由于权力的转移,贵族逐渐转向了武士。由于阶级的改变,盂兰盆节的活动也随之改变,由最初的贵族专享转变成贵族和武士共同庆祝。而此时也出现了贵族在家中供养先祖的现象,也正因如此,盂兰盆节也逐渐由家盆代替了寺院供养。到了室町时代,由于社会动乱战争不断,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盂兰盆节难以再继续在寺庙中继续,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精神信仰寄托给佛教,寺庙也因战乱已经无暇顾及其他的事,盂兰盆会也因此在寺庙被搁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家中自己举行。从而人们也逐渐开始了解盂兰盆节,最终使盂兰盆节摆脱统治阶级的独占,在日本逐渐的发展起来,基本形成规模。进入江户时代,由于社会大环境的稳定,盂兰盆节的发展进行的相当顺利。盂兰盆节被注入了日本独有的文化,祖先崇拜死者祭祀都作为其庆祝的主要内容。虽然全国各地的庆祝方式不同但都离不开祖先崇拜和祭祀,日本认为人死后可以成为神造福自己的族人,所以将盂兰盆会视为一种庆祝的仪式。同时也促进了盂兰盆节的发展,为今后盂兰盆节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一个契机。
二、盂兰盆节的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多信仰国家。所以对于民俗节日的特点,大多也受宗教因素的影响。对于日本的宗教,大多是指日本人传统信仰的神道教和佛教。从这两个宗教来看,有“生”与“死”的区别。日本的佛教的特点,日本佛教中包含着祖先崇拜与死者供养。在佛教传入以前,日本土著宗教中最主要的活动是把死者送往彼世。其中,祖先崇拜是日本佛教的巨大支柱,由于这个,盂兰盆节在日本是很盛大的节日。
日本学者樱田胜德说过:“节日是因循古老习俗,从而使一些古老传统得以流传的一大支柱。”盂兰盆节正是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之所以历经这么多年而经久不衰,究其原因,是其融入了宗教活动以及文化娱乐和商业交流等于一体,满足于各个阶层的心理需求,因此具有更为稳定及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从绳纹时代的太古起,祖先崇拜和死者供养就一直都是日本人延续下来的信仰,盂兰盆节也一直都延续至今。这其中的彼世就是先祖们居住的地方,在盂兰盆会时祖先都是从山中回来的,但人们并不清楚祖先是在山里还是在极乐世界。先祖们回来,整个家族都要欢迎,这也就说明日本人现在每到盂兰盆节时都回到故乡整个家族聚到一起来迎接先祖的归来。宫田登指出“恶神通过人们的祭拜会转化为善神,这可能就是日本人灵魂信仰的原点”。相信这个观念的日本人就会签呈的祭祀自己的祖先,希望祖先保佑。这也因此成为日本很重要的活动。由于时代的进步,日本现在所盛行的盂兰盆节的仪式受佛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沦为一种民间的仪式。虽然现在仍然有为祖先请僧侣念佛诵经,但祭祖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习俗。
日本人的“彼世”观中也有相对矛盾的两点,日本民俗学鼻祖柳田国男就认为,日本有两重“彼世”观,一种是佛教‘彼世’观,认为人在死之后要去西方的极乐世界。另一种土著宗教则认为人死去要去山里归天。而这两种观点,柳田国男表面上是相信前者,而实际上更相信后者,他认为日本人并没有深入追究而是让二者并存。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但是最终这两种观点对日本人的思想还是有影响的。
虽然对先祖的去处有所争议,但是最终还是反映出祭祀者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先祖的缅怀,并且定期祭拜。对于佛教本身在没传入日本之前,佛教本来是没有祖先祭祀和死者供养的,在佛教传入日本后,由于日本本土的土著宗教的影响,最终日本的佛教便有了祖先祭祀和死者供养。日本学者梅元猛就认为从绳纹时代的太古起,祖先崇拜与死者供养就一直是日本人延续下来的信仰,最后渗透到佛教。而这其中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佛教想要在日本稳定地位就必须把最先崇拜与死者供养放在核心的位置,最终也就产生由家族转向个人的宗教。
在日本的传统盂兰盆节活动中,除祭祀祖先以外,还包括庆丰收,孝敬父母等以祭祖为主的活动。在日本古时由于农耕思想的影响,盂兰盆节所供养的先人也有着保佑丰收的能力,日本民俗学大师柳田国男指出:“祖先成为神,保佑子孙获得好收成。人们丰收后把贡品献给祖灵,与祖灵共享丰收的喜悦,同时祈祷来年再次丰收。这种祈祷丰收的活动自然变成了祭祀祖先的行为。”他们认为祖灵不会给后人带来苦难,反而会带来幸福,也正是由于这点才成为日本人祭祀祖先的原因,盂兰盆节才在日本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其他方面来说,盂兰盆节是后人对先祖的一种缅怀,这也体现对于日本人而言,祖先就如同有生命的存在,“祖先之盆”也可以说是“生命之盆”。也正因为如此祖先的信仰也支撑着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盂兰盆节在日本才有着很高的地位,成为日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盂兰盆节在日本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而它所处的地位并不是国家的政府机关强制规定休息的日子,但是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政府机关和公司都在这时休息。梅元猛认为盂兰盆节还没有失去作为欢迎祖先仪式的意义。虽然它不是正式的节日,但是比别的正式节日更加正式,所以政府机关和公司都休息。
对于盂兰盆节来说,它的习俗中心正在逐渐转变,由最初的向僧侣供奉食物到祭祀祖先为家人祈福以及现在的家族团圆,从中可以看出这个节日融入的民俗文化,其中宗教对其的影响也已经根深蒂固。综上所述,虽然盂兰盆节在历史上最初是受佛教传播的影响传入日本,但是这个外来的节日受一代代日本人的影响,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节日,更表现出日本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民族。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已经逐渐淡忘这个节日最初的含义,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盂兰盆节,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了解这个节日所带来的民族含义。
参考文献:
[1]刑永凤《盂兰盆节与日本人的祖先信仰》民俗研究2010
[2]日推古天皇《日本书纪》下,第22卷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8岩波书店1986
[3]王猛《从盂兰盆节看日本人的祖先信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1期
[4]日梅元猛《世界中的日本宗教》四川出版集团2006
本学期我担任的精读课虽然不是新课,但我并没有因此马虎。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学中能总结去年的经验,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需求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和突破。97(1)班学生经过3+x考试,词汇和阅读基础较好,但听说能力差,语音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学期,课堂上我除了加强学生的词汇、造句、翻译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还采用课文复述,看图说话,讲故事,角色表演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口语水平。课外则通过每周的听力训练和观看教学录象带提高听力水平。每周定期抽查学生的语音作业,及时指出问题,攻破难点。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了解学生的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要求,开学初在97(2)(3)(4)班进行调查,收集了学生意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对话表演,看图说话,以及针对课文设计的话题讨论。这些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些男生也开始喜欢说英语。除了口语表达,还注重抓学生笔头的基本功,通过短语、句子翻译和其他大量练习巩固提高词汇语法基础。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句子翻译水平有明显进步。
在两门课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选取"走向未来"、"跟我学"等教学录象片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运用视听媒体,采用听说法、讨论法、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加强学法指导。例如:如何记单词,课文朗读技巧,对话、叙述原则等。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在语言教学中注意文化知识的渗透。
根据教学内容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情习俗和有关文学常识。
三、认真使用电子教室,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1、本学期我任教的四个班中有三个班使用电子教室。
我课前认真备课,花了大量时间设计制作幻灯片。每堂课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电子教室的使用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和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英语精读课尤为明显。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高密度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
2、根据课题适当使用电脑网络辅助教学。
例如:精读课中关于美国诗人艾伦坡和俄国文学大师托而斯泰的生平及作品介绍;公共英语课学习关于伦敦、哥伦布和大西洋等课文时,则带领学生在网上游览。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扩大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但由于题材限制,网络辅助教学使用面不够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