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

时间:2022-11-04 04:49: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44

2001年国家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自此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浪潮,基础教育在转变课程观念、结构、理念的同时,需要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革新,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更好地适应知识和时代的快速变化。而高中语文作为必要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前都是按部就班,没有创新和灵活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本靠机械记忆或者接受式学习,难以获得较高的学习能力,以下笔者从两种新的学习方式出发,谈一下如何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能力

自主就是相对于依赖和被动来说的,以前学生学习都是受教师支配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难以实现自己的需要,但是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独立掌控和设计的学习,符合个体需求,切合实际水平,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呢?

(一)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留余地

以前教师备课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案上基本都是教师怎么说,教师怎么做,但是现在教案的写作要以学生的可能反应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核心,提前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难题,可能遭遇的困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激发其主体性。例如,在设计《游褒禅山记》这篇古文的时候,这篇古文散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还是按照以前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来上课,学生十分被动,难以实现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如果在教案设计上以几个连锁的核心问题为导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产生“我要学”的想法,自己主动思考为每一段落的大意和文章的整体结构与思想,就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产生。

(二)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但是教师不能批评,只要学生认真参与,专心思考,努力付出了,教师要给予高度评价,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避免学生产生无助感,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有效实现自主学习,既不会受挫,又不会产生消极态度。例如,在学习古文《赤壁战》的时候,里面很多陌生词汇和复杂的句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很多定语后置句,形式相同,只要稍加点化学生就能自主总结归纳,找出规律,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提供帮助,增强其自信心。总之,自主学习对学生今后的自主独立发展有极大帮助,教师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发掘潜能。

二、探究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方向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探究为依托的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教师为主导的传递―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言的,但是探究学习并不是完全抛弃接受式学习,而是侧重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学习内容,获得知识,总结知识点,最终对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发展探究和实践能力。高中语文的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置问题

问题阶段是探究学习的第一步,激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产生好奇,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支撑。学生只有会问问题,愿意问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例如,在学习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的时候,鲁迅先生的作品一般都比较难以理解,思想深度和高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如果直接提出学习要求和任务,学生一定会产生排斥感,甚至觉得自己难以解决。但是让学生自己问问题,就有助于下一步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当时其他作家或革命人士关于刘和珍遇难事件的一些记录和评论,然后和鲁迅的相比较,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刘和珍遇难事件意义的理解,又促进他们对这篇课文情感的把握,但是鲁迅先生的情感究竟何别人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比较进行初步揣摩,然后阅读课文,详细深入学习,获得解答。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鲁迅先生一会说自己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一会又说觉得自己该写点东西记念刘和珍君了,前后是不是很矛盾,学生就会想一探究竟。可见,问题的设置对探究学习极为重要。

(二)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进行计划、研究、解释

既然有了问题,就要围绕问题进行学习活动和步骤的安排、设计、组织、思考等,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前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者容易产生的偏差,对学生M行指导,防止探究活动中止。例如,在探究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的情感的时候,学生一般都比较关注第五和第六部分,但是前面的及部分就不太注重,因为前面直接提到刘和珍的地方比较少,但是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存在就有必要的存在意义,教师可以在前四部分比较难的地方和学生一起探究,启发学生理解个别深奥的句子,促进探究学习的成功。

(三)探究学习活动还需要学生最后进行反思

反思阶段是探究学习方式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没有反思,就像背课文没有巩固一样,那么探究的过程就会失去意义,学生反思自己探究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教师也及时提供反馈,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长善救失,不断提高,完善探究学习方式。

篇3

一、 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结晶,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遗憾的是,文言文教学却是一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在当下的农村高中,教师在生源基础薄弱、高考应试压力的现实面前,难以摆脱以往“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模式,然而,这种几近辛苦的“填鸭式”教学,不但收效甚微,反而加剧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畏学心理,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

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教学局面呢?人教社中学语文教研室顾振彪先生在接触了广东中学语文活动课的有关成果后提出“大力发展中学语文活动课”,并认为:“改革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建立语文活动课体系,是冲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怪圈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针对农村高中文言文活动化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现归纳如下。

二、 农村高中有效进行文言文活动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鉴于传统文言文教学中老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我们主张在活动化教学中,强调“以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来,通过活动主动学习新知识,并最终实现文言文的有效学习。

(一) 激趣教学,以“读”导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代语文教学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朗读的运用。作为文言文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诵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它几乎适用于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普通学生群体,是文言文活动化教学中的最基本形式,尤其适用于农村高中基础薄弱的学生。

其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再次,“读”作为活动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有着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人比读、小组赛读、个人体验读、分角色朗读、个性化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而叶圣陶先生尤其推崇美读,他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读”作为文言文活动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二) 问题探究,拓展思维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合作讨论主动地探究问题、自主地获取知识,而这种知识不是以结论或定论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的程序性知识和领悟性知识,进而获得探究的体验,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种教学活动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必须预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与教学目的,为学生预设相应的探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一课中,我一开始便提出了“兰芝与仲卿真心相爱,为什么最终却只能落得个黄泉相守的下场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阅读课文,通过对照注释、查阅字典、翻阅资料等形式,疏通了文意的同时,更讨论出了各种让人惊喜的答案,例如“封建制度的压迫”、“恋母情结的影响”、“性格决定命运”、“七出之条”等,其收获之丰,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同样的,在《鸿门宴》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了下面两个探究问题:(1)有人说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掉刘邦是一种“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说这是一种“君人之度”。你的看法是什么?(2)有人认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是英雄,也有人认为“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刘邦是英雄。对此我们应怎样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解决文言知识、读懂文章的同时,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形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 转贴于

可见,巧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不单止能促动学生主动想办法克服阅读困难,更能在让学生拓展思维,收获更多。

(三) 体验教学,教学相长

所谓“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变“教学”为“自学”,变“老师讲”为“学生讲”。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抽取一些较为浅显的篇目或文段,让学生小组负责分段备课,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查阅资料,形成教案、课件,并以此为作业上交,通过老师的审阅后,进而试讲,最后在班里正式讲授。这样的体验教学活动,可以迫使学生在备课过程中,主动克服文言文的难点,并在形成教案的过程中,增加与组员、老师的互动,通过以优带差的形式,共同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最终实现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例如在《段太尉逸事状》一课中,我把其中“勇服郭郗”、“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 三件逸事,分给学生小组备课,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思考、利用工具书、请教老师等形式,分工合作,最终形成教学设计,而这样的学习效果,比单纯的老师讲解,字字落实,更为明显。

(四) 参与评价,巩固知识

为了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更为投入,对文言知识能做到及时的总结梳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活动化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小组,合力拟出评价试题,进行小组互考,互相解答。这样的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到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归纳新学文言文的知识点,起到了良好的巩固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游褒禅山记》的拟题比赛中,其中一组学生除了把握好其中重点字词的出题方向外,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题目,让同学们在“尽吾志”与“知难而退”的价值观上进行讨论,反响热烈。而出题者,也在同学们的热情回应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学习主动性愈加强烈。

三、 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的一些构想

事实上,真正的文言文教学活动化并不局限于课堂学习,在课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课本剧、比较阅读、素材积累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当然这个过程,实施起来,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实际能力。对实验班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进行改编课本剧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则主要侧重培养学生根据所学文言文内容进行本色表演。活动形式不同,但是目的相同,在激趣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并不是一蹴即就的,要培养出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课时的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到活动与学期教学任务是否有冲突;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方面,尤其得留意分组时,是否能做到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合理搭配,进而实现以优带差的学习;在教师的备课上,更要有多元的准备,适当的朗读指导、合理的问题预设、持之以恒的点拨指导等等,无不向老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求索,在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的道路上,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洪叶剑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年4月第4期第6卷

【2】 张霞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些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 朱峰《高中文言文学习策略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篇4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很多情况下,许多老师和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高考竞争环境,从原来的学习语文中的人文素养和知识转变为教条的“为考试而学习”,其中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可想而知,学生变成了迎接数次考试的学习机器。老师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有目的”地教学。如果我们把语文放到高考的各个学科中去比较的话,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能是最差的。

面对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老师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违反了语文学教学的初衷?

一、引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

(一)学生对语文和语文学习的认识有所偏颇

首先,很多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语文,但他们不能充分了解到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认为数、理、化学科要花时间去攻克,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反复地演练就能够出成绩,无暇顾及语文学习;政、史、地科目多背多记就能够出成果,也无暇顾及语文的学习;认为语文的学习就是上课听一听,针对性地对照高考类型题做几道典型练习题就可以了。

(二)认为课本效能低和阅读经典是在浪费时间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过后会认为,学了这么多的课本,还不如多做几套高考模拟试题的效果更好,只要认真注意一下高三时的一轮复比生硬地学习教材更好。因此,在很多次考试以后,学生就会对课本产生这种“厌恶”心理,从而《史记选读》中的廉颇与蔺相如的风范没有了,《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杜甫的光辉形象也没了……这就造成了课本效能低的情况。

(三)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过强

现在的考试模式,已经把语文知识“肢解”成各个模块,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和教师,为了迎接一年之后的高考,不惜用大量的时间去配合“肢解式复习”,进而提高各个模块的解题能力。老师在一轮复习中投入大量的模块习题让学生“见识”各种习题,包括各个省份的高考卷和模考卷、近三年的高考题型、当年的新题等。这样的教学很显然忽视了语文学习中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跟着老师“左奔右突”,以企求在高考中“杀出重围”。

二、语文课的性质定位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自然而然就包括平时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同时,语文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气息。

很显然,语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具体的语言和文字的体现,而且是承载着文化的交际工具。

三、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做法

(一)以多元的视角审视当前形势下的语文课堂,塑造语文“更新”的面貌

应该让语文课堂以另一种面目展示在学生面前,即:对于高考的目的性和目标性不要过于夸大,否则就失去了语文应该有的美感和学习享受,只有在感觉到了语文的“滋味”之后再去考虑高考的这个功利问题,或许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会更公平些。

1.在内容上求“新”,为语文注入时代气息

很多教师不难发现,学生能较快地跟上时代的节拍,融入时代的潮流。现在的学生,思维意识已经“超前”,我们教师不妨也和学生一样,紧紧抓住时代的潮流和脉搏,在教学中也潇洒地“前卫”一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地引进具有时代性的学习内容,如融入与语文有关的时代热点、焦点问题和话题等。这种做法,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探讨能力,增强语文的人文魅力,进而充分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感动中国》栏目中播出的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完全可以用影视材料或文字材料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这些材料充分地融入学生平时的写作活动中。如:“百家讲坛”中著名大学教授易中天、于丹等人关于古典文学、古典文化的解读;体坛明星刘翔、姚明,“超女快男”等等,均可以大胆地和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这些时代性的、热点的材料,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在课堂中,把这些内容恰当地纳入语文的范畴,学生就会发现,语文不是死板的“之乎者也”、不是教条的“比喻拟人”、更不是生硬的“平上去入”。这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做法,也会让教师在讲课时不再教条,会让学生觉得:语文的天地是那样的广阔和缤纷多姿;学习语文,会发掘自己的奇思妙想,会让自己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更会让自己能够真正地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生活的天地和语文的范围是同等的,生活给我们什么样的知识,我们在语文学习时几乎就都能够找到他们的影子。

这种教学方法如果能够贯彻好的话,他们在学习“嫦娥奔月”时,必然不会一味地大谈特谈抽象的科学理论,反而会在学习中学会想象,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事实;他们在了解“奥运会”时,不会只是简单地把体育赛事看做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会侧重于挖掘体育比赛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那么,语文的魅力就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2.在形式上求“新”,力求多变,为语文打造良好的写作局面

高考作文在写作要求上都存在这样的倾向:议论文要“有理有据”、记叙文要“见人见事”、抒情散文要“有真情实感”。但是,很多情况下,因为现代中学生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冲击而人情冷漠,“以冷眼看世界”。作为教师,面对这种局面,面对身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中的这些“冷人群”,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将他们“激活”起来,让他们眼中的生活和学习热烈起来。

3.在精神上求“新”,将语文作为人生的指南针

语文教师大可在平时的教学中将人生规划和指导方面的担子挑起来。比如:课本中的《人生的境界》的学习就可以将这方面知识范围扩大,将课外所知道的“药家鑫事件”等内容引进课堂,为课堂注入时代的气息;《漫画清高》一文,对学生的人格指导有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引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历史人物林则徐;《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师说》是几篇指导事业成功的原则、方法和价值的好文章,在教学中也可以将《感动中国》中的杰出人物引用进来,让学生了解他们取得事业进步和成功的经历。

(二)以讲授知识和传达学习知识方法为基点,塑造教师“更优”的面貌

1.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学生眼中的语文老师,不是“咬文嚼字”,就是“之乎者也”或是“比喻拟人”。这种情况,都是平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很多教学行为给学生的错觉。所以,要改变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就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原来陈旧的甚至很传统的教学方法。

2.教师主动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协作学习关系

(1)互相理解、尊重、合作,调动双方的学习热情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并且这种努力要建立在彼此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需要双方联袂合作才能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如果教师经常看到的是学生的缺点和不足,那么就会经常带着挑刺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学习。语文老师在这些年轻人的眼里“一点儿也不可爱”。既然如此,学生连语文老师都“不爱”了,怎么去“爱”语文?

所以,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想从教师的角度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情感的桥梁。

(2)语文教师上课要有个性和激情

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人文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个性。有个性的语文教师会得到许多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会被许多学生所喜爱。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将自己身上的个性不断地发挥和强化并发展,让学生心目中的语文老师“独一无二”“不可复制”。语文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不时地闪现“个性”。

比如:有的教师擅长讲古文课,可以将课本外古文中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信手拈来,学生会觉得这个语文老师是个“古文专家”;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有严谨的思辨能力,讲课条理清晰、层层深入、逻辑性强,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是个“逻辑学家”;有的教师很有幽默细胞,他的语文课生动活泼,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开开心心上课”,学生就会跟随语文老师“幽他一默”。

(三)以师生互动为主,适当渗透时代性思维方法探讨问题的学习模式,塑造课堂“更活”的面貌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与课堂上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不开的。因为,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欲望,能够和教师教学内容的感情基调协调一致,从而达到教与学在认知和思维活动上的共识。

1.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下工夫

教师的备课是教师展示自己、学生学到知识的前提。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有一个科学的、恰当的备课过程,尤其是要科学地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把自己的教学计划认真地落实到自己的教案中、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阅读教学理论,虚心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法并加以领会,要经常请他人对自己的教法进行评议等。在教学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使自己的“表演”更精彩。

2.“正面手段”在课堂中的独特作用

所谓的“正面手段”,就是恰当地、适时地、正确地采用肯定、激励、表扬的语言,在课堂上将学生的个人魅力“扩大化”,让其在学习中充满成就感、荣誉感。这些语言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成功的欢乐和愉悦的情绪。这不仅对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大有好处,而且能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也想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他们也想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一把”。

3.多媒体这个“噱头”的作用不可小视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是一种常态的行为,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学会灵活运用多媒体这样的“噱头”。

比如:《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能够让学生观看视频,那么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就会很鲜明突出。在具体学习本文时就可以在课文的具体情节中去挖掘文中的焦母、焦仲卿、刘兰芝、刘兄等人的诸如体态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分别情景等。

4.其他几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做法

(1)创设“表演环节”中的适当角色,诱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创设表演环节,让教师和学生一同参加,共同在此环节中扮演角色。

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宦者令缪贤向赵王介绍蔺相如的情节可以让学生一起参加;“完璧归赵”情节中蔺相如与秦王之间的交锋可以让学生担当蔺相如的角色,老师则可以当秦王;“渑池会”情节中教师也担任秦王的角色,学生仍然担任蔺相如的角色;“将相和”情节中学生依旧担任蔺相如的角色,老师担任廉颇的角色。从以上几个表演环节设置中的角色来看,老师担任的角色无非都是“宦者令”“秦王”“廉颇”这些“坏的”“傻的”角色,但是在表演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正是被教师的这种“坏”、这种“傻”所感染,他们对于老师的角色兴趣已经变成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了。

(2)“违反常态”设置讨论话题,激发兴趣

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欲、对不同言论的求胜欲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疑问,未尝不是激发学生这些欲望的良好手段。特别是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违反常态”地设置课堂讨论话题,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那么,学生就会在讨论与探究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和补充以后,所讨论的话题相对于将“盛好的饭”“喂”给学生要好得多,教学效果更明显。

(3)让学生当“老师”,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舍得放下自己的身份,自己也做一回学生的话,就可以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优越感,当了“老师”以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样的设想,我们可以这样具体实施:

先挑选几个学生组成一个语文备课小组并设置备课小组长;然后,把自己备课的其他课文的教案详细教给学生,让这些同学参照老师的详案来“备课”,自己查找资料,教师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参考资料;最后,“一切就绪”去上课。

当“老师”走上讲台后,老师就会发现,课堂将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他们的“老师”是那样的有活力、有朝气。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讲课”,他们更提高了胆量和信心。

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始终明确课堂教学的实质――教授知识

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固然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和记忆,但是,我们教师要始终明确语文课堂真正的实质是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会处理语文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审美与鉴赏、解答问题等。

(二)将个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性特点的充分发挥,能够充分展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在不断的知识更新过程中不断挖掘内在的潜力,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学习体验,尊重他们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尽量提供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共同面对学习上的问题并一起解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进而达到整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三)知识识记和背诵积累不能忽视

尽管语文学习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作为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识记和背诵积累这一环节,否则,学生学到的部分知识内容就很可能模糊不清,失去了语感,甚至某些知识可能因为过于注重课堂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而“一笑而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