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2-09-08 00:32: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朋友圈营销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朋友圈营销方案

篇1

尽管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发微信否认了“一天绑定一亿银行账户”,但正是人人参与发红包场景,一度令对手阿里巴巴有些心慌。“人们谈起阿里,好像我们要死了似的!”马云最近回忆说,当时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2014年春节提前三天回来上班应对,但仅过了两个星期阿里就调整了过来。

微信春晚红包

方案曝光

各种迹象显示,今年微信更想把红包活动搞大。上周,微信官方宣布对商户开放现金红包接口,前提是商户必须开通微信支付。作为应对,微博的“粉丝红包”上线,明星给粉丝发红包,粉丝也可以赞助明星一起发红包。

最近有商户对记者透露,微信将与春晚达成合作,在除夕夜联合多家品牌商大发微信红包。日前,一份微信红包的招商文件被曝光。这份文件显示,2015年春节,微信将与央视春晚合作,在春晚节目进行过程中由主持人口播,让观众一起“摇一摇”抢红包,红包由若干个广告品牌商赞助,抢到的红包也将显示“×××企业给你发了一个红包”。

春节朋友圈或充斥营销红包

这意味着,微信红包开始从用户个人行为转向企业营销行为。借助向企业营销平台的转变,微信也开始谋求变现,成为各家企业的营销工具。

而且,微信方面承诺,品牌商“参与春晚红包将带来至少4.5亿人次的朋友圈曝光”。由此推测,今年除夕夜,微信的朋友圈将出现大量的广告红包。尽管腾讯微信事业群负责人张小龙此前曾表示“永远不会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红包”,但是滴滴打车的红包早已多次肆虐朋友圈。“微信早已不再是微信的微信了。”一位互联网观察人士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信春晚红包品牌赞助商也证实,微信方面确实给各类品牌商户发过类似的招商文件,“微信红包就是一个广告平台,商家出钱发红包就等于做广告,我们肯定希望在朋友圈里多刷刷屏。”

但从曝光的2015年微信春晚红包方案来看,大量引入品牌商造成的后果是朋友圈、微信群将充斥着各种厂商的营销红包,这样的红包无法加强人与人的社交强度,也无法起到社交范畴内的“沟通”和“连接”的作用。

商家欲在社交平台生命周期内挖掘商业价值

目前,微信承担了腾讯突破市值天花板的重担,一直在不断寻找变现的途径。

记者了解观察发现,从早前的微生活平台,到后来的微信小店,再到利用微信红包强制绑定支付,微信不断左奔右突,尝试商业化。

“一个社交平台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从开心网、人人网、QQ空间一直到现在的微信,人们的兴趣始终在转移。如何在社交平台有限的生命周期里尽最大可能地挖掘商业价值,是所有社交平台考虑的问题,微信也不会例外。”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

“仅仅一个滴滴红包,就吸引了很多商户进行合作,更何况是直接在朋友圈发现金红包。”有企业人士说,在微信朋友圈做营销,一直是各家品牌商的强烈需求。现在,微信红包变成广告平台已经说明,腾讯也开始向这一类需求妥协,对企业自然是好事。

观察:

社交平台

篇2

1 引言

近几年,社会网络互动活动的增多,很多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某些活动,他们的行为是群体性特征的表现。为了给这些用户提供一些建议,需要建立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将是电子商务领域的新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个系统不仅需要考虑个人的喜好,而且需要考虑群体的喜好,主要是要找到一个方案,这种方案就是将所有的喜好结合在一起。但是这种方案虽然简单但是精确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朋友圈的微信没有相互作用,群体没有一个共识,没有考虑在微信朋友圈组的用户之间的社会网络的信任关系。不同于传统的群体互动决策,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群体用户之间存在一定的信任网络关系。

因此有了网络环境下一种新的群体决策问题,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如何确定一系列的微信朋友圈用户群体之间的信任关系的成分,有必要分析用户的信任行为,用户之间的信任传递。如何确定在朋友微信圈组有一致的追求,有共同的语言,除了追求一致性,还要考虑个人,如果一致性和独立性是冲突的,如何帮助社会达成共识?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不仅有利于电子商务群体推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也是传统群体决策理论对社会网络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微信朋友圈

微信圈指的是腾讯微信的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的文字和图片,也可以在音乐或朋友圈分享给其他软件。用户可以在朋友的新照片上“评论”或“赞美”,但是用户只能看到同一个朋友的意见或赞扬。

微信的朋友圈可以直接图片动态。图片可以选择拍照或从相册中选择,最多可共享九张图片,并且的图片可以伴随文字描述,但是这些图片会进行压缩的一个平台,一般来说,iOS的微信版本高于其他手机的版本。

微信的朋友圈可以选择内容,选择一个小的视频分享。小视频当前支持最长8秒的小视频共享。朋友圈显示的小视频自动播放默认,但没有声音。当你点击小视频进入个人播放器时,你可以播放声音。在微信设置,您可以关闭小视频自动播放节省流量。小视频也可以通过聊天列表直接把聊天界面释放出来,以实现快速分享的需求。在最新版本中,一个小视频已被支持后的拍摄暂时保存发送。但是,后的一个小视频不能转发或收藏。

根据的朋友圈的摄像头图标,可以输入纯文本的动态界面。第一次入门会提示这是一个函数的内部测试,可能会在版本更改中取消。这种纯文本动态支持最新的草案,最后一次编辑没有发送或清空下一个打开的内容将自动恢复。它不能被转发或存储,不支持位置标签、组视图和@某人。

朋友支持其他应用程序共享的微信圈。在内容直接分享到朋友圈中的应用。以链接的形式分享朋友圈的内容。音乐应用程序共享歌曲,可以直接在朋友圈播放,直接播放图标,不需要打开链接。

在朋友的微信圈最新版本开始推送广告,形式和广大朋友圈相似,为图片+文字”。广告圈的朋友会显示在右上角的“促销”。在第一版中,只有“体内”“可口可乐”和“宝马”三个广告,根据内部算法被推到不同的用户。广告圈的朋友和普通朋友圈将类似的时间线与新朋友圈,以推动前进,而不是一个固定的位置。

朋友圈分享可以评论和点赞。自己的评论可以在任何时候删除,点击一次就可以取消。每一条信息都只能是一个点的赞美。朋友圈里的朋友评论要自己点开这条说说才能够看见。

3 电子商务信任机制方案

阿里巴巴和其他的商业模式是B2B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一个企业,一个良好的信誉是生存的基础,企业只有有良好的信誉,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对双方交易的B2B模式的企业,一般企业之间的交易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和大量的行为。公司通常不会失去他们的信任的人的行为,他们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更多的关注是企业和品牌的声誉。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有一个正式的合同保护。交易时,双方有合同文件,将受到法律约束,双方通常会作出合理选择的交易,主体的交易也有足够的信心,对方可以履行的信任关系。如果主体可以达到客体的预期价值,那么客体是信任的主体,信任关系是这种情况的体现。你可以使用预期的价值来衡量信任关系,通常用信任来表示。信任模型与社会人的信任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信任和信任管理的问题就不那么突出了。

卓越网,当当网和其他的商业模式是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交易。一般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网站的方式提供卖家信息,主要功能是信息搜索、下订单、支付和配送功能。B2C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关系是:企业与消费者、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和物流公司、企业、银行、消费者和银行等。在这种交易方式下,交易往往要求消费者支付首付款,在收到商家的付款后发货。因此,这种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交易模式主要是针对企业。所采取的措施应主要是增加商业和声誉的审查,对于那些投机的企业,应禁止他们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易趣网、淘宝和其他的商业模式是C2C电子商务模式,参与交易的双方是消费者和消费者。与前两种方式相比,电子商务信任模型是最严重的问题,最大的风险。交易主体以网络的优势,不喜欢传统的交易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交易前,双方可能不了解对方,甚至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将不会追求一个可持续的业务作为一个业务,但也强调,一次性有利可图的交易之间的主要交易行为更。更为不利的是,在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下,双方往往是匿名交易,不会注意个人账户的声誉。而企业、个人在盈利的情况下,可能更倾向于不值得信赖。因此,上述两模型相比,C2C电子商务模式最重要的信任问题。

4 结束语

在人类社会中,信任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同时也是个人情感的颜色。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用户可以获取商品信息,可以与用户进行沟通,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些信息可以收集和量化。本文的研究是在网站开发过程中建立朋友圈之间的信任度和建立用户之间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 刘天亮,张冲,王天歌.朋友圈信息交互对个体出行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13(6):86-93.

[2] 胡蓉,邓小昭.网络人际交互中的信任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5(4):98-101.

篇3

近些年,国人选择出境自助旅游的越来越多。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游达1.2亿人次,出境人次和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同时,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蚂蜂窝旅行网共同的《全球自由行报告2015》(以下简称《自由行2015》)显示,其中自由行出境人次达到8000万,平均消费11624元,同比增长24.1%。可见自由行已经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的主流方式。

收入提高、签证和汇率利好等等因素催生了出境自由行热,尤为重要的是消费者对旅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那种“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走马观花式旅游团已无法满足需求。消费者想寻求更加深度、更有品质、更具个性化的旅行体验。

同时,消费群体的变迁也是出境自由行升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自由行2015》的数据,自由行游客中,80后最多,占比达46.2%,而90后增长最快,潜力最大,消费群体整体偏年轻化。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手机恐怕成为最不可或缺的旅行工具,从行前预订签证、机票、住宿、门票、租车等,到旅途中地图导航、寻找美食、查看攻略,再到发朋友圈晒旅行照片,手机几乎承载了整个旅行的闭环体验。

社交广告成为出境游营销切入点

很多出境游品牌选择了移动端作为与中国消费者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而社交分享是旅行体验的重要一环,社交广告也成为品牌连接消费者的关键切入点。

作为共享经济的坚定推行者,Airbnb凭借独特的住宿体验受到全球旅行爱好者的青睐。2015年8月,Airbnb正式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以700%的业务增长率成为Airbnb增长最为迅猛的出境游市场。瞄准了中国出境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如何迅速而广泛地获得中国用户的认知度和好感度,是Airbnb面临的营销挑战。

Airbnb选择了拥有6.97亿月活用户(据腾讯2015年财报)的“国民社交应用”微信。3月18日,Airbnb的广告出现在朋友圈,短视频中《荒野求生》里无所不能的贝爷从距离海平面高空2700米的直升飞机上,自由落体跳入海中,目标是一座私人岛屿,视频最后出现一行字“喜欢么?来住吧。”Airbnb凭借“跟着贝爷去住私人岛屿”的创意迅速引爆朋友圈评论,除了聚焦在贝爷和广告创意上之外,很多用户也留下了关于Airbnb品牌的互动信息。

另一个出境自由行爱好者很熟悉的住宿预订平台Agoda也以新名字“安可达”出现在朋友圈广告。一句“不做游客,做陆潜者”的广告文案,乍看之下令人不明所以,点击观看小视频后恍然大悟,原来所谓“陆上潜水”是提倡更独特旅行体验的深度游理念。令人耳目一新的品牌定位和广告创意,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传播,精准触达热爱出境自由行的年轻消费群体,让熟悉的Agoda传达给用户新的味道。

品效合一,互动率与转化率双收

朋友圈广告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覆盖率和品牌曝光量,在转化率方面同样给力,能够满足广告主品效合一的需求。

邮轮旅行是一种小众高端的出境旅游方式。根据香立投资机构CLSA的研究报告显示,邮轮旅游在中国市场有很大潜力,尽管86%的受访者还从未有过邮轮旅行的经验,但81%的人表示会考虑邮轮旅游。

公主邮轮是世界第三大国际邮轮品牌,以全球旅行大师的品牌定位受到高端消费者的欢迎。为了针对5月的航次进行推广,3月24日公主邮轮投放了朋友圈视频广告,以“寻找公主”为故事主线,通过小视频与长视频搭配播放,完整展现公主邮轮为用户带来的精彩休闲娱乐体验,充分激发用户对邮轮游的热情,有效提升公主邮轮品牌好感度。

公主邮轮营销负责人介绍,由于想通过这次投放调研男性和女性消费者对于广告的不同表现,以为将来的投放提供借鉴,在本次朋友圈广告投放中,公主邮轮借助腾讯社交广告的精准定向能力,针对男性和女性用户定制了两版不同的广告方案,分别进行投放,让广告创意更贴合目标用户,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互动效果。而这也成为本次投放的一大亮点。

此外,为了在中国市场提升品牌好感度,公主邮轮举办了“邮轮体验师”招募活动。在朋友圈视频广告播放后引导用户跳转至H5页面在线填写报名信息,将热情转化为行动,借助微信朋友圈导流提升用户转化率。最终,公主邮轮这次投放获得了207万社交互动,以及10余万的用户报名信息,朋友圈广告总曝光次数达3800万。公主邮轮营销负责人表示,从用户参与度、转化率、用户获取成本等指标看,微信朋友圈广告是所有投放渠道中收效最好的一次。

微信服务号+朋友圈广告,旅游服务新探索

除了品牌和产品,新加坡旅游局选择朋友圈广告来推广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从2015年10月开始,新加坡旅游局便针对中国市场了一系列数字合作及移动互联网服务,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与微信市场团队合作,共同打造和推广新加坡旅游局官方微信服务号。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署长刘诗苹在接受《新营销》采访时表示:“微信(WeChat)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用的移动应用,是深受人们认可的平台,因此我们选择与微信市场团队合作,不只是提升游客在旅程中各个环节的体验,更是双方在出境游领域的一次新探索。”

为了让更多中国游客了解和使用“新加坡旅行”这个微信服务号,今年3月新加坡旅游局投放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广告,以“狮城美景,‘语’你同行”为主题,向用户展示了新加坡旅游局微信服务号的多种功能,除随身导游的“语音导览”外,更有新加坡旅游局的官方推荐景点、蚂蜂窝旅游达人和网友的体验推荐,还有实时地图导览、天气查询、汇率换算等等旅行所需的各类方便实用信息,其中重点推荐了语音导览功能。

Viki正是看到了这条朋友圈广告,才将新加坡选作了首次出境自助游的目的地,打动她的并不仅仅是新加坡的美景,更是针对中国自由行游客的完备服务。

刘诗苹表示,“这次投放是新加坡旅游局对朋友圈广告的一次试水。选择朋友圈广告,是因为有较强交互性和较高精准度。”朋友圈广告可以借助大数据进行受众筛选,根据品牌定位,选择受众的喜好、年龄、地域等标签,将信息准确地推送给关注出境游的潜在目标受众。同时,由于朋友圈广告的社交属性,好友给广告点赞和评论都会有提示,就相当于多次进行广告推荐的传播效果。

篇4

传统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宣布进军微商。

各种分享也不绝于耳,什么王子,什么公主的。更多的人是依靠朋友圈的前期红利,不少顶层的人获利。

微商真是一个可以暴富的行业吗?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该选择什么样的微商模式是合适的?微商的未来方向又会何去何从?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操,大师们所鼓吹的其改变的微商模式也是极不靠谱的,归根结底,其方向仍然不是以销售为主,仍然是以拉人头为主,只不过是被一些措辞所掩盖了。

微商现存的一些问题:

(1)微商人的素质。大部分从事微商的人群是宝妈、学生,上班兼职,这些人首先从心理上说就是闲着没事干找份兼职干,做的好做不好无所谓,这个产品做不下去可以再做其他的产品,所以你看到你的朋友圈里面有的微商不停的在变换产品。其素质和定位决定了你需要不断的筛选靠谱的微商。

(2)对于产品的理解。很多做微商号称是自己亲身体验了这款产品不错开始做的,笔者看到有一个名人为某款姜茶做代言,因为笔者也是做姜茶的,她说早晚喝一杯姜茶,明显常识性错误:民间说法早上吃姜塞参汤,晚上吃姜胜砒霜,明显的是明星对产品的理解不够。大部分微商犯的错误也是如此,急功近利,拿到产品后急急去卖,对产品了解皮毛,解答不了消费者的一些问题,给不了消费者完整的解决方案。

(3)营销能力几乎为0.大部分微商人本身的营销素质偏差,输出的内容基本以鸡汤、虚假炫耀为主,殊不知这一套早已是老掉牙的了,你的好友不屏蔽你算不错的了,别说买产品了。靠所谓的一些上线的培训,营销能力的短板是解决不掉的,当然也能卖出货去,基本是以杀熟为主,一段时间卖不出去后,然后上线推出所谓的激励政策,要么自己再垫资拿货,要么去拉人头。

(4)产品极为不靠谱。厂家随便贴个牌做产品,产品迭代,这个卖不下去了,再做另一个。产品的售卖价值高的离谱,实际上只是为了吸引微商分销,消费者实际上对此高价产品并不买账。

解决方法:

(1)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打造性价比超高的产品,对于性价比超高的产品,不需要太多的销售技巧,只需要做好老用户的口碑传播即可,对于大部分的微商人来说都可以实现。

(2)产品的重度用户。产品的重度用户一定是你你重视拥护者,同时对你的产品,对你的品牌理解的比较深,所做的贡献与我们的员工无异,重度用户,她们更多的是分享,更多的是利他帮助,更多的是提供解决方案。

(3)选择有稳定会员的团队,线上线下即可。成熟的团队,一般经过N轮的筛选后,留下的一般都是精英,所谓的营销方法不成问题,唯一的困难是资源谈判方面的条件。线下可以实现跨界合作,和已有稳定会员体系的企业合作,实现新的链接,做品来的互补。

篇5

今年初,腾讯发起“雷霆行动”对腾讯产业链上的“黑恶毒瘤”展开大规模清理行动,微信自然成为重灾区,盗号的、招的、欺诈的、卖假货的、恶意营销的成为主要的扫毒对象。近两日,腾讯先后处理了两件“大案”,一是协助南通警方一网打尽了一波利用微信招的网络团伙,另一件事是深圳警方根据腾讯报案线索最新查获了首宗制售“微信广告机”案件。

腾讯整治微信的决心可见一斑。今年以来,微信对于恶意营销也做出了不少限制措施,禁止微信公号诱导转发,禁止恶意互推刷粉,禁止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涉及虚假信息、侵权、恶意营销等内容的群发行为。另外,为防止个人号营销泛滥,此前曾红极一时的朋友圈集赞活动也被官方叫停,微信好友数量上限也做了限制。

为保微信健康发展,腾讯不惜任何代价。不过,微信用户现在最关心的官方何时会对泛滥朋友圈的微商们痛下杀手。微商市场,正在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为了利益不折手段的微商群体正在搅浑整个微商市场的发展前景,致使无数微信用户提“微商”色变,同时,一些用心经营微商的群体也对肆意营销的微商群体表示严重不满。

从腾讯官方态度来看,内心是希望微商可以依托微信平台茁壮成长,以达到在移动电商抗衡淘宝的战略目的。不过,目前来看,腾讯官方的态度有些混乱,一边向第三方开放所有接口,另一边官方推出微信小店,于此同时还放权给京东,而京东又推出了京东微店和拍拍微店两档产品。可以说目前腾讯在微商的问题上仍没有想清楚,也正是这种内部大方向的混乱造就了今天朋友圈“劣质”微商横行的局面。

不用怀疑,腾讯很快会将大刀砍向朋友圈微商,不然整个微商行业会逐渐日薄西山,对于腾讯来说这也是巨大的战略损失,虽然微商暂时不能为腾讯带来太多实际价值,但至少在舆论上有牵制手机淘宝的效果。

京东挖角第三方,微信电商生态陷入混乱

目前,基于微信的微商市场混乱程度已经让许多微商从业者看不清该将赌注押在谁身上。官方的微信小店,第二方京东的京东微店、拍拍微店,第三方的微商城、分销商城,以及无店运营的朋友圈微商,如此混乱不堪的局面让许多想要进入微商市场的企业和个人陷入选择犹豫症的纠结。

事实上,混乱的微信电商生态已经激发竞争矛盾。前几日,有赞(原口袋通)创始人白鸦在微信上炮轰京东挖角,强行绑架商家至京东微店,致使第三方微商城无法交易。这件事引发了许多第三方的警觉,京东此举是在强行打压第三方微商开发商,而这背后有无腾讯暗中默许则关乎第三方未来的前景。

从京东的财报中不难看出,微信和手Q给予京东的购物入口并没有为京东带来实质性的业绩上升,这也就说明微信流量的电商转化率并不高,京东指望微信导流不会有实质结果,所以若想提升微信的效果,京东必须要深入到微商产业链去与第三方开发商抢食吃。

面对京东的挤压,指望腾讯出面调解显然不现实,第三方还得靠自己找出路。京东微店主推B2C概念,也就是说目前主要争夺的还是第三方的微商城开发市场,而单店版微商城已不是第三方之间竞争的焦点。微巴(即微信生意宝)、有赞(原口袋通)等大型第三方已开始将重心放在发展微信分销商城上,为传统电商、有意涉足微商市场的传统企业及现在的微商供货商们提供微信分销解决方案,这种B2B2C的分销模式是京东B2C微店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篇6

关键词 :大数据;微信营销;精准营销;创新模式

2011年安卓版智能手机开始在中国大范围普及,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必备APP”,使用人数已经克服了临界群,用户规模突飞猛进。2013年,微信活跃用户数量增幅达到惊人的1104%。基于庞大的用户数量,微信营销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甚至催生出一大批专业营销平台,并且营销收入非常可观。

1、微信公众平台营销创新

1.1 品牌自媒体

品牌自媒体微信平台是企业为进行品牌推广而申请的企业账号,一般以服务号居多。品牌自媒体微信营销一般通过赠送小礼品等线下推广方式来赢得关注,后期靠产品优惠活动或定期推送的图文消息来留住粉丝。

例如,阿芙精油微信平台做了微店链接,方便客户直接购买。在“芙务助手”一栏可以查询到订单、积分、色谱防伪等信息,也包含美肤讲堂、签到攒积分等功能来增加客户粘性。2013年阿芙微信猜歌活动使粉丝互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活动当天新增粉丝5000多名,风投估计其平台价值增值近30万元。

1.2 内容营销平台

内容营销平台一般是订阅号,每天可推送一次消息,每次包括多条图文消息。内容营销平台依靠推送内容来留住粉丝,粉丝将精彩的图文消息分享到朋友圈后,又会吸引更多关注。平台通过广告合作实现商业化变现。

云科技是原腾讯网科技中心总监程苓峰创立的自媒体,具有真实订户两万名,包括数十位互联网上市公司CEO、风险投资合伙人等。依靠名人效应,其广告以图片加链接形式出售,报价1万人民币1天,3万5天。合作品牌包括唯品会、瑞库德猎头等。

1.3 功能营销平台

功能营销平台以某种特定功能吸引关注量,积累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后与附近实体商铺合作进行微信营销,签订相关合同,按照消息到达率,链接点击率,活动参与人数等进行量化考核。

百米微主营校园快递的集中收发业务,每天的快递量在7000件以上,为方便学生跟踪查询快递,百米微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与外接快递录入系统对接,实现微信输入手机号码查询快递的功能。依托此功能,百米微微信平台积累了10000多名关注人,以1元/100条的价格面向附近商铺进行广告招商,每月广告纯收入10000元以上。

1.4 微信平台挖掘用户渠道

微信公众平台价值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关注人数。

艾媒数据《2014年中国商铺用户微信运营调研报告》显示,微信运营在中小商家群体中现处于摸索、试行阶段,许多商家对微信运营有浓厚兴趣,但缺乏合理规划,盲目性强。中小商家开展微信运营的首要目标是“吸引与保留客户”,占比高达57.4%;通过微信打造品牌特色,实现有效的差异化经营这一目标的中小商家占比47.4%。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方式分线上和线下两种。

2、微信朋友圈营销创新

2.1 个人微信朋友圈营销

2014年初,众多微信公众号以免费奖品诱导微信用户将某图文消息分享到朋友圈,集满指定数额的“赞”就可截图为凭证兑换许诺奖品,而这些奖品通常价值高昂,使人们蠢蠢欲动。事实上,集赞行为存在欺诈的可能性很大,不仅强迫营销,使朋友圈变成经营圈,集赞奖品更是通常得不到兑现。常见的以“免费旅游”为奖品的集赞行为除了对旅行社变相营销外,更是零负团费的翻版。6月腾讯对集赞行为进行清理和规范,对违反微信用户协议和公众平台用户协议的公众号封号。腾讯对微信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在“点赞潮”的衰落事件中足以见得。

另外,微信个人用户利用微信朋友圈广告,对自有品牌、商品进行宣传的案例也屡见不鲜。私人用户不断用各种方法加微信好友,在朋友圈宣传自己代购或的产品,展示买家正面反馈,发展下一级,广告受众呈指数递增。

2.2 微信团队朋友圈广告

2015年微信团队推出3轮朋友圈广告,根据手机类型、年龄、城市、兴趣标签四个维度划分用户,用算法匹配用户需求、爱好,第一轮有针对性地推送了宝马、vivo、可口可乐广告,第二轮的合作品牌有凯迪拉克、迪奥等,第三期的广告出现了万科周刊。信息流广告(Feeds)在社交软件的投放最早出现于Facebook,目前其总收入的67%是数据流广告,而国内新浪微博、今日头条、Qzone等平台也在使用信息流广告。微信的广告投放效果也得到了肯定,自1月25日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广告,至1月27日vivo总曝光量接近1.55亿,用户点击“vivo智能手机”LOGO、赞、评论等行为超过720万次,vivo官方微信增加粉丝22万。

微信月活跃人数4.68亿,信息内容分享每天30亿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必定会给腾讯带来巨大收益。对于微信推出朋友圈广告,一项对于2000条网民评论的分析显示,支持者比例为25.6%,反对者为34.1%,持中立态度的40.3%。有21.6%的人担忧大数据分析侵犯个人隐私,18.4%的人反感朋友圈广告堆积,认为严重破坏了用户体验,这也是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没有借势发展的原因。

3、微信营销的优势

3.1 用户年轻化

微信活跃用户的职业分布数据表明,大学生、IT行业、白领占比最大。微信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19~30岁及31~40岁之间。

3.2 点对点精准营销

用户关注一个微信平台后,其位置、性别等信息可以被检测到,平台推送消息时,可以精确选择不同的接收人群,达到点对点精准营销。实体商铺利用微信做O2O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结合LBS功能,利用“查看附近的人”玩法可以获取附近用户,使营销效率大幅提升。

3.3 百分之百的到达率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图文消息可以精准的到达每一个关注人的手机,专业性的营销平台在消息的推送时间、编辑水平、互动时效等方面有较高要求。

3.4 开发模式创新性和多样化

微信推广商品或店铺有多种方式,在开发模式上,可以通过将公众号进行二次开发变成微信商城;或将二级域名网站解析嫁接到微信系统,实现与HTML5商城互通;或是朋友圈发送地址链接到微店等。

3.5 高互动性

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日趋完善,

关键词 回复、会员积分、签到等各类互动性强、增加用户粘性的活动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接受。

4、大数据时代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

4.1 用户信息隐私性和安全性降低

微信团队推出的朋友圈广告使微信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微信可以检测出用户的手机型号、性别、年龄、位置,更根据其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匹配兴趣标签,推算其消费偏好,推送相关商品广告。在大数据时代,这样的信息价值不可估量。然而,微信的私密性却遭到了破坏,用户对隐私泄漏的担忧必然会使用户体验降低,阻碍微信未来发展。

4.2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注重微信营销的大多是小品牌,其中不乏微商、个人代购等。商家通常先在朋友圈展示商品,通过建立的网页链接或者直接开微店作为购买平台。网页链接大多是来自淘宝网,一方面,阿里巴巴会屏蔽来自微信的浏览请求,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微信上很多消费是无第三方平台的私下交易,安全漏洞不容忽视。

因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微商成了诸多“假货淘宝商”的第二战地。一方面,微商市场的良莠不齐必然会造成劣货驱逐良货,使微店成为假货集结地;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评价体系,消费者只能从商家的商品描述中了解商品,无法根据其他消费者的评价辨别好坏,这也是阻碍微店发展的重要原因。

4.3 公众平台信息泛滥

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重视微信营销,比如杜蕾斯、携程网等微信平台利用微信订阅号成功提升服务质量,扩大品牌认可度。然而,众多商家不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做自媒体,造成垃圾信息泛滥。用户关注了大量公众平台之后不免对原创率低、商业化明显的推送信息产生疲乏,久之便不再浏览订阅号;而订阅号的叠加使信息得不到有效传递,营销效果大不如前。另外,平台的管理对人力、技术有要求,大多数商家只设置了关键字回复。但关键字匹配成功的概率极低,用户需要咨询信息时得不到有效回复、回复具有时滞性,会使得信息利用度大幅下降。

5、微信营销的创新建议

5.1 建立专业性对外统计数据库

精准营销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筛选和抽取数据,然后从截获的众多碎片中还原出有用信息,其可量化、高回报的功能实现与大数据技术密不可分。建立有效的统计数据库能提升购买转化率。淘宝旗下的淘宝指数根据用户在淘宝网、天猫上的搜索趋势,分析市场趋势、成交排行等,商铺可以据此确定消费者购物偏好、目标客户特征,进而确定供货种类,达到市场效率最优化。腾讯微商准入门槛虽然较低,但并未提供类似数据服务,对创业者是一种信息不对称。腾讯对大数据进行了商业化变现,比如运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特征,在朋友圈推送相关商品广告。不难发现,这是腾讯对用户数据的垄断。微商和微信营销健全发展的一个关键在于腾讯是否愿意通过建立对外统计数据库等方式扶持中小企业微信创业。

5.2 加强市场监管

微信最初吸引用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私密性和安全性。各个职能部门规范互联网领域经济活动,健全相应规章制度,设立诈骗赔付机制等手段是微信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腾讯官方应保证涉及付款、转账等程序插件无漏洞,避免微信红包诈骗、朋友圈诈骗等行为发生。另外,微商平台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和处罚、赔付体系,运用保证金等手段规范商家行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5.3 加快O2O商业模式转变

虽然在展示品牌形象与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方面,微信运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微信的线下衔接存在一定难度。高达50.7%的中小商家认为微信平台粉丝增长主要来自于线下的实体经营,认为主要来自线上推广运营的中小商家仅占比25.1%①。促成线下衔接的关键在于平台开发,例如美团外卖、饿了吗网上订餐等,都通过微信平台开发与客户端结合,建立多重消费渠道,方便用户使用;微盟基于微信为企业提供开发、运营、推广等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实现O2O服务等,都值得创业者借鉴。

参考文献

[1] 徐琦,杨丽萍.微信盈利模式观察[J].新兴传媒.2014(3):59-61

[2] 左佩佩.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探析[J].营销策略.2013(12):32-33

作者简介:

篇7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051-01

1微信广告发展历程概述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句广告语我们并不陌生。尽管微信官方一再强调这种生活方式不会变成一种营销平台,可是在微信公众号广告推送、朋友圈代购、商家集赞等广告形式的一步步渗透下,用户在享受微信这一免费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的同时,不得不走向为其“付费”的时代。截止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1]作为手机上网重要方式的微信日益成为商业广告开发的富矿地带。

微信,是由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类社交软件,2011年1月11日其第一个版本,2012年3月29日用户规模突破1亿。截止2014年12月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41%。[2]其功能也在不断的演化和丰富,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微信游戏、微信支付等功能相继上线。

微信专注于用户沟通和用户体验的情怀最终在商业化进程中渐渐淡化,随着基于关注的微信订阅号和公众号解决方案上线,微信广告正式大体量进入用户的视野中。此后,各种微商的广告推送,商家在朋友圈的集赞推广,身边朋友的各种代购广告信息在微信平台上不断曝光。2015年1月21日凌晨(大年初二),微信官方在微信朋友圈选择性的首发了三则信息流广告(FEED),广告主分别是宝马、vivo智能手机以及可口可乐。通过对用户消费偏好、社交网络、活跃度等的分析,微信将3家品牌的广告各投放给1000万用户,是微信官方对朋友圈广告的第一次尝试,2月1日晚9点,一则凯迪拉克广告在部分微信用户朋友圈内推广。以vivo为例,在广告投放的3天时间里, vivo的总曝光量接近1.55亿次,用户点击“vivo智能手机”LOGO、赞、评论等行为超过720万次。[3]如果算上朋友圈内的二次传播和三次传播,这个曝光率是相当可观的。

2从用户的反应看朋友圈广告

2015年1月21日微信官方首批朋友圈广告以后,立即引起了微信用户的强烈反响,各界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开启了微信朋友圈的商业广告时代,可以正视和接受。也有人唱衰微信广告,担心其因为朋友圈信息流广告的植入致使用户流逝。随后,腾讯企鹅智酷和新浪网等机构都对微信朋友圈广告做出调查,腾讯数据显示:51.9%的用户对朋友圈广告不惊讶,另外48.1%的用户表示惊讶,认为这超出了他们的预想。另外在企鹅智酷提供的六条广告改进方案中,42.5%用户期待拥有对烂广告进行屏蔽和投诉的功能,51.5%的用户表示“广告出现频率”太高是自己最想吐槽的的信息流广告问题。[4]但在新浪网正在进行的一项名为“你怎么看待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流广告?”的调查中,有80%以上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相反,互联网上对于后期的凯迪拉克广告的反响明显低于朋友圈首次的三则广告。

从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对信息流广告的应用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流广告已是即时通讯软件的必然趋势。至于朋友圈这方净土被广告信息攻陷,虽然有用户认为“朋友圈中出现广告就像自己的家中被贴了小广告”,但朋友圈广告的上线实为必然趋势。从企鹅智酷的调查结果看,用户对于朋友圈广告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主要表现为,厌恶过多的广告投放、需要有特色的传播方式、可以选择屏蔽和跳过相应的广告等。

3朋友圈广告的特性分析

微信朋友圈的用户相对于微博来说具有典型的强关系性,群体传播过程中的关注度比较高,信息的私密性也相对较强,微信用户把朋友圈看成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环境。所以朋友圈广告如果不够独特新颖,一味过度投放的话,不仅会对用户群体造成负面影响,广告主的品牌形象和微信平台本身的利益也会受到削弱和

影响。

但微信庞大的用户资源和可观的广告到达率对于企业的广告传播有天然的优势,加上朋友圈中富媒体形态的传播方式,广告主可以综合利用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手段开展广告传播活动。此外,新颖独特的互动方式也可以应用在广告中。如果用户有兴趣的话,广告信息还可能被二次甚至三次传播,可见朋友圈的确是广告传播的良好渠道。

4以精准投放和个性定制等方式做活朋友圈

广告

大数据已经成了一个社会化的热词,微信朋友圈广告可以在对用户群体特征进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后做到个性化的投放。相比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广告主找到奥格威所说的“那一半儿不知被花到哪儿的广告费”,在这方面,国外的社交软件Facebook以及Line做得就比较成功。国内的百度和今日头条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投放也走在前列,微信朋友圈广告若能较好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投放就能得到有力的保证。这样会更有利于优化用户体验。另外,微信朋友圈广告应该是一种“软化”的广告,一味地强硬推送只能增加用户的反感度。要做到这种“软化”,就得更多的将品牌和产品的人文关怀融入到广告之中,用有效的沟通加情感给微信用户更多的个性化的广告才能使朋友圈广告取得良性发展。此外,朋友圈广告还应该在保持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朋友圈广告的数量。

5构建“受众有偿”的朋友圈广告模式

从此前的朋友圈广告中可以看出微信选择合作的广告主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品牌,而且倾向于做企业的品牌推广,如果通过广告主、微信平台双方给予用户一定分成的方式构建朋友圈广告模式,朋友圈广告推广的阻力肯定会大大减小。这对于广告主和朋友圈广告受众来说,无疑是双赢的。至于如何实现这种优惠向用户的让渡,微信可以通过用户对其朋友圈广告综合浏览和传播的程度给予其积分或现金优惠,这对于拥有微信支付和微信购物以及微信游戏的平台来说无疑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向。

参考文献

[1]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J].2015(2).

篇8

就在这时一直反对过度营销的微信官方,3月大开杀戒一夜之间封杀了大量的微信营销大号,4月又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限制了过度营销、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等不法行为。至此,原来依靠大号供粉、推广运营的企业,突然间不知所措了,仿佛进入了微信营销的死胡同。

微信营销难道不靠大号就不行吗?按照正规的运营就没有出路吗?其实不然,与其他社交媒体有所不同,微信首先是私密的沟通工具,所以营销运营也就不同于其他社交媒体。其实,微信大号和不正规的运营方式都是在为品牌微信营销进行引流工作,为品牌能俘获更多的粉丝而服务。而面对目前如此严苛的微信营销环境我们不如换个思维方式,不妨走精准引流的渠道,提升粉丝的转化率。

娱乐化游戏营销

篇9

早先,本不出名的韩束、中华神皂、纤纤梅等产品在众多微商刷屏后被朋友圈所熟知。韩束化妆品的我市冯女士说,无论是推广品牌还是提升销售,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他们在学习了外面的经验之后,在今年春天组建了自己的营销团队。与此同时,众多保健品、红酒白酒以及金融理财等大品牌的商都逐步向团队化销售迈进。

业内人士介绍,微商团队是指在微信上集聚实战营销经验的队伍,由群主分享微营销方法和技巧以及与所销售商品有关的行业内知识和资讯,为新手微商提供使用方法、专业、创新的服务,并解决在商品使用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将顾客的感受反馈至总部,总部进一步改良商品,提高产品质量。

据了解,目前在我市的微商朋友圈中,比较火爆的微商团队是支生酵素团队、顺德珠宝团队、韩束ak冠军团队,而微商产品以化妆品排名第一,保健品和金融产品紧居其后。

带来可观销售业绩

加入微商团队的收入到底有无改善?微商冯女士说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在自己单打独斗做销售时,一个月只有四五百元的利润,但是在加入团队之后,收入迅速翻番。“虽然1000多元也不是很多,但至少我在微商这条路上有长进了。”冯女士说。

侯小萍是做某款酵素产品的焦作市总商,在2013年刚开始销售时业绩低迷,她也曾想过放弃,但通过组建团队后,每天晚上在qq上和微信上讲解养生知识课程,使众多客户黏在了团队中,从而通过他们又找到精准的消费者,生意逐渐发展壮大,于今年3月份在建业小区开了一家酵素实体店。

“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将线下的客源、消费者集中整合到手机上,再进行专业讲解,很容易促成交易。”侯女士这样说起小微商进入团队后的直接作用。

产品是核心团队是未来

篇10

要挖掘用户需求,做好用户体验

特约点评嘉宾①:崔洪波 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阳光保险这个案例,确实对保险行业很有启发性,第一,迎合了微信用户的喜好,设计了容易传播性的方案,可以说是利用互联网用户的话题性进行了病毒式的营销;第二,为了提高转化率,针对性地做了产品的改良性设计,以此来促进客户快速下单,从而获取客户信息,某种意义上,具有很强的“入口思维”。很符合互联网公司先有用户,后做生意的思维。但问题是,保险理财产品是个严肃性产品,而且也不容得“诈骗”,这个案例以高收益率为刺激点,并不是保险公司能够长期满足的,你的产品组合特性决定了你不可能永保高收益,所以长久来看,还是研究微信活跃用户特征、需求,分层次设计产品和进行营销更好,否则自己也无法消化你转化而来的客户,简单来说,保险公司不应该把自己的产品或品牌体验完全寄托于收益率一项上。

特约点评嘉宾②:徐元庆 中山市风驰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通过“摇一摇”让用户觉得好玩,能让客户参与,这是好的方式。同时,摇出来的结果能否让用户尖叫,方案的设计有没有基于对用户的深度了解和把产品做到极致是关键 ! 如果只是基于传播,没有深挖用户的痛点,给出极致尖叫的解决方案,那只能是昙花一现 ! 移动互联时代,一切围绕“口碑”,一个公司只有实实在在的,站在用户的立场,深度挖掘出用户深层次的痛点,并提供大大超越用户期望的,能让用户尖叫并分享的解决方案,才能形成口碑,才能在社会化媒体中分享传播,而形成不可阻挡的效应。

营销要创新更要回归产品本质

特约点评嘉宾: 快乐派连锁机构创始人 /CEO

“摇钱术”最近有些火,因为搭上了互联网营销快车,赚足了眼球,吸取了粉丝,也赚了些银子……一款真正收益率并不是多么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差点让人误认为成为了“宝宝”军团的一名明星成员,“摇钱术”还是“变脸术”?个人认为,短期虽然有些效果,但是长久必定偃旗息鼓,神马终究还是浮云。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东东终不能长久,也无法真正换来长久的、良好的客户体验。营销是术,产品是本,品牌是道。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特约点评嘉宾③:杨序国 长沙市三正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著名营销管理专家科特勒对中国企业做营销有一个精彩的点评,大意是,中国企业做营销玩 4P,将促销玩到了极致,而在产品、价格、渠道方面乏善可陈。很多企业做营销是 80% 的艺术、20% 的科学。其实,互联网时代对营销真正的影响是一种营销理性的回归——对产品的回归,对科学营销的回归——深耕用户需求,满足客户真实需要,将产品做到极致。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促销。

特约点评嘉宾④:李建芳 温迪公关媒体关系部副总监

其实案例中这些保险产品的本质是没有创新的,只是在营销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之前很多人对于保险的印象或者认识都是不清晰的,通过网络的形式,可以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保险并接受保险,从这方面来说是这种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一种进步,也有一些保险产品是真正基于互联网特性进行变更的新型产品,像运费险和网购险,不是传统保险范围,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因此个人认为是创新还是吸引眼球,要看这个产品的本质。像这种“摇钱术”的保险,说收益是摇出来的,看起来像是随机的,实质上都是经过保险公司精算设定的。保险产品必须经保监会备案,不可能随机收益率的。

保险产品应该给予用户更多的信任感

特约点评嘉宾⑤:李嘎 海尔集团华南地区中央空调产品总经理

篇11

但是,社会化营销也是众多品牌的不能承受之“痛”。虽然看着非常简单,但是诸多品牌玩儿很久也没见成效。最近,还有分析指出,社会化营销成本低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社会化媒体看似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但实际上总成本其实并没有减少,甚至可能比原来还高。”

如果品牌在社会化媒体上表现不是足够灵动,把控力不够优秀,在完全开放的营销环境中,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现在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营销人在反思社会化媒体营销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营销专业网站marketingprofs刊发Matthew Ellis的文章就指出,社会化媒体营销,如果运营不当,不但不会帮到企业,反而会对企业造成伤害。

那么,目前来看,品牌主在社会化营销上到底存在哪些痛点呢?

一、偏离定位,盲目跟风。从微博营销开始,到现在最火的微信营销,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想在社交平台抓住免费的用户关系红利,助力品牌扶摇直上。但是,在没有明确或者成熟的运营方案之前,在没有真正抓住社会化传播规律之前,盲目地在社会化平台上运作品牌账号,反而会给品牌带来负担。

目前来看,一些品牌完全不顾自家产品定位,不清楚社会化营销的目的,不管产品是否适合做社会化媒体营销,就赶鸭子上架。最终这些品牌账户都成为了段子手、心灵鸡汤手,但的这些内容真的与品牌、与产品有关吗?依靠有奖转发积累了不少用户,但这些用户是有效的目标用户吗?

二、过于注重转化,关系圈变利益圈。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社交平台运营后,现阶段,众多品牌账号或者个人账号,已经不满于不痛不痒的信息曝光,而想要看到更直接的效果,在销售转化上作出成绩,通过社交流量直接实现产品的销售闭环。

微博上的各种电商广告,已经是过去式了。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朋友圈”的微店、代购和海淘成为全民吐槽热点。用现在的流行词语描述,假货很迷眼,“杀熟”很常见。各种吸引朋友购物的小链接,严重破坏了用户的社交体验,用户的情绪直接为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三、精准仍是件谜一样的事情。理论上,建立在强关系基础上的社交广告或者社会化电商,是最容易实现精准定位的。微博圈的各类营销信息以及朋友圈的种种购买链接,遭到用户的强烈反弹,一方面是信息过载,另一方面是真的不够精准,甚至是生拉硬拽。

篇12

今天,微信的口号已经变成了:“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因为微信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它已渐渐成为一个“超级APP”,它像磁极一样吸引了无数的人、物、产品和服务融入其中,交友、娱乐、购物、吃饭、出行、理财、看病……统统都可以微信见。在微信之上,很多传统企业融入了互联网,很多过去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很多现实生活被凝结于指尖,很多商业逻辑被彻底颠覆……

虽然迅猛发展的微信已经拥有了令人咋舌的用户数量和影响力,但是在商业化上却显得缓慢而踟蹰。

没有人会质疑微信的“吸金”能力,但微信却一直都在强调:目前并不急于赚钱,更多的是将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构建好,足见其背后的谨慎。即使在已经打通支付、看似商业闭环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微信似乎仍在犹豫:这最后一跃应该以怎样的姿势?如何赚钱和赚什么钱要如何权衡?

尽管用户已经大量地从PC互联网迁徙到移动互联网,但是商业模式并不能简移,毕竟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和生态法则。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生态的、真正的、持续的成功商业化,微博“叫好不叫座”的噩梦至今仍在继续。微信能破茧成蝶吗?这不仅仅是腾讯一家公司的探索,甚至是整个互联网产业的探索。

在微信的发展过程中,“热心肠”的人们曾经为其设计过不少商业化的路径:用户增值服务付费、游戏、广告、电商……这些微信似乎都在做,但却又都做得漫不经心。因为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和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心中,这些都不是终极目标。他们有更大的愿景甚至是野心:希望微信能够成为人的另一个ID,一个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身份,甚至希望它能成为唯一。

未来的微信会是一个怎样的商业帝国?或者没有人能预测,但对那些“可能”的想象,其实已经足够精彩了。更为重要的是,微信的商业化故事不只是微信自己的故事,作为一个负责连接一切的平台,要打造“森林”的微信背后还隐藏着无数参与者的精彩故事。

所以,请大家暂时放下手中的微信,看看下面这个微信的故事吧,当然除非你是通过微信来阅读的。

朋友圈广告终于来了

业内人士预计,一年可为腾讯带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终于还是来了。1月21日,第一条“朋友圈广告”开始内测。

这条由“微信团队”的广告,由 6 张图和一个链接组成,6 张图片上的广告语分别为“它无孔不入,你无处可藏,不是它可恶,而是它不懂你,我们试图,做些改变”。而链接点开则显示:“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1月25日,第一批朋友圈广告开始上线,宝马、智能手机品牌vivo和可口可乐成为第一批尝鲜者。

很多人在朋友圈调侃,微信广告把人分为三种:刷出宝(tu)马(hao)的、刷出vi(nian)vo(qing)的、刷出可(diao)乐(si)的,因为微信的朋友圈广告一定不是随机的,而是大数据的精准投放,用户刷出什么样的广告,一定是与相关品牌有契合度的。

vivo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投放机制暂时还不能透露,“但是我们可以告诉大家的是vivo的品牌属性与阶层无关。对于vivo来说,音乐是我们的基因,在微信这个平台,和音乐爱好者聊音乐,分享音乐的快乐,这是我们这次创意的缘起。”

vivo的这位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微信朋友圈广告更符合社交媒体传播的要求,又要对用户不形成骚扰,就如微信所言,让广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微信广告与传统广告方式最大的区别。鉴于商业保密方面的原因,朋友圈广告的费用、vivo的预算等不方便透露,但可以透露的是微信对朋友圈广告非常谨慎,不仅对广告主的选择范围要求很严格,对于创意要求更高,甚至可以用严苛来形容。”

与朋友圈信息一样,朋友圈广告也由文字和图片组成,图片可以多张,好友可以点赞和评论,只是右上角注有“推广”字样,点击可以显示这是由赞助商提供的推广信息,同时也有“我不感兴趣”的按钮。在广告下方的查看详情链接中,可以跳转到者的广告内容页。

从本质上讲,朋友圈广告是一种信息流(Feed)广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穿插在信息之中、依据社交群体属性对用户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的广告形式。2006年,Facebook首先推出了这种广告类型,目前Facebook总收入的三分之二是数据流广告,而国内新浪微博、今日头条,也包括QQ、Qzone等平台也都在使用这种广告形式。

“朋友圈有广告了。”不少人悲叹微信朋友圈告别“纯净时代”。新浪发起的一项“你怎么看微信在朋友圈插入信息流广告”的调查显示:超过88.8%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不过,也有人开始为腾讯计算收益。

据传闻,微信朋友圈广告第一期只接受世界500强级别的大品牌,最低投放门槛为500万元,也有业内人士据此推算,朋友圈广告预计一年可为腾讯带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但对这些传闻,微信团队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来的回应称:“微信朋友圈广告仍处于内测阶段,众多外部已然出现的所谓投放规则、标准等均属猜测。”

“微信作为承载着巨大用户规模的应用,其商业化一直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游戏、电商等,均是进行商业化的方式。而营销是商业化最直观、最易复制的方式,此前微信已经在尝试订阅号等方式的营销,现在的信息流广告形式,在Facebook、Twitter、包括微博等都验证了成功,而且这是当前对用户体验影响最小的广告形式,因此在微信规模日益庞大的情况下,以营销带动的商业变现是可以操作的。”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庞亿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朋友圈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目前,微信拥有超过11亿的注册用户,月活跃人数4.68亿,信息内容分享每天30亿次……

vivo提供的数据显示,自1月25日20:45其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广告,至1月27日上午9:00,vivo总曝光量接近1.55亿;用户点击“vivo智能手机”LOGO、赞、评论等行为超过720万次;vivo官方微信增加粉丝22万。

微信团队对朋友圈的描述是:“这会是一款全新的社交互动广告模式,是第一款由用户来决定是否存在的广告。”尽管很多细节并没有曝光,但是朋友圈广告肯定会有很多不同的打法,至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投放肯定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只投放给iPhone用户,只投放北京地区,只投放女性用户,只投放4G等等,地域、操作系统、互联方式、学历、年龄等都可以作为定向条件。

“在商业化的初始,尤其是营销的商业化形式,都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微信也正在摸索阶段,通过不断地尝试,用算法匹配用户需求、爱好,这也是信息流广告重要的核心。”庞亿明说,但是她认为朋友圈广告的重点在于与用户匹配度的精准化程度,这是对于用户体验的直接影响。“在转化率方面,仍需要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实现对用户的匹配。微信订阅号、公众号以及用户主流关注内容,都是对于用户兴趣爱好挖掘依据。”她说。

1月21日当天,腾讯股价上涨3.71%,收于128.7港元,之后的两个交易日也连续上涨,1月23日收于132.7港元。

悄然提速 野心初现

朋友圈广告、会员服务――既有优势将逐步变成“现金牛”

朋友圈广告的推出,意味着微信的商业化不再遮遮掩掩。但是,在外人看来,微信的商业化本应该来得更早一些的。

其实,微信已经有了一些盈利方式,比如表情和主题付费、游戏、增值服务、广告、电商等。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微信对于这些盈利方向都是十分谨慎的,既没有大量上线游戏,这几乎可以毫无悬念带来巨额的收入,也没有在公众账号中嵌入大量的广告位,显示相当有节制;即使是为京东开放电商接口,也都不是全部,而只是针对部分用户展现,这也解释了即使拥有了微信一级入口,京东的移动端的表现也并未出现原本预想的爆炸性增长;早就被传闻的朋友圈广告也一直坚持到了今天才尝试推出……

之所以走得如此谨慎和缓慢,主要是因为张小龙和他带领的微信团队一直信奉着“少即是多”和“用户至上”的理念,担心商业化过度或者不当会影响用户体验,当然,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里不差钱”。

在腾讯公司公布的财报中,并没有列出来自于微信收入的具体数字,只是在游戏、广告等收入项下有所提及,但相比腾讯整体规模来说,微信的收入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腾讯的整体移动营收占比也只有15%,而大部分应该来自于手机QQ。据记者了解,现在腾讯整个的大盘子中,微信这个比重还是比较小的。而且至今马化腾也并没有给微信盈利KPI(企业关键绩效指标)。

但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微信的商业化悄然提速,毕竟在这一年里,阿里、百度都已经开始在O2O(线上线下的融合)和移动互联网的商业生态打造上开始发力,“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当然是不好的,更不能真的把已经握在手中的“一手好牌给打烂了”,而让马云的调侃成真。

先是2014年5月,腾讯正式宣布成立微信事业群(WXG,WeiXin Group),成为腾讯系七大事业群之一,张小龙出任总裁,外界将此解读为微信商业化进入“深水区”的标志。在这次架构调整中,最受关注的是微信支付团队的整合,原来由财付通主管的微信支付和“微生活”团队都并入了张小龙麾下。有了强大的支付,才会有有效的商业闭环,这一整合的目的显而易见。

2014年8月,微信正式公布了“微信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旨在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上,并提供了打车、购物、医疗、酒店、零售等数十个行业的标准解决方案,涉及服务能力包括:移动电商入口、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和维权、社交推广等。

2014年10月,微信又公布了“微信公众平台”全新的开放计划,在这个计划当中,微信免费向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开放了多个重要资源和能力的接口,希望搭建更大的舞台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微信的怀抱。

今年1月底,微信开始内测朋友圈广告,并在最新的微信6.1版本中强化了O2O功能,同时开始提供“朋友圈搜索”功能,这也是被期盼已久的杀手级功能。

一系列的动作之后,微信的商业化布局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一方面将既有的优势开始逐步变现,朋友圈广告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会员服务(免广告)无疑都是肥硕的现金牛;另一方面微信也并不会把盈利模式局限于广告、游戏和电商这些传统的打法,这些方式虽然立竿见影,但也未免传统、粗暴。

在决定推开微信商业化之门的时候,微信就势必面临着商业化开发和用户体验之间如何实现平衡的课题,而腾讯找到的“简单且美”的方式是连接一切,打造一个微信生态圈。当微信已经占据了人们绝大多数的移动互联网时间,它自然就有能力超越单纯通讯工具的属性,接管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更多事情。这才是一招能够赢下未来的棋。

连接一切

不建“宫殿”造“森林”,

微信志在重构一个商业世界

微信把自己定位成为一个“连接器”,连接不仅仅是人与人,还有人与物以及人与商业,从而使得线上与线下、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打通,甚至在微信上重新构造一个商业世界。微信正在变得越来越“能干”,除了聊天沟通,还可以叫车租车、订机票酒店、购物买电影票、吃饭点餐买单、看病挂号结算……

微信支付总经理吴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已经不是未来,2014年微信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2015年我们会在各行各业里快速复制。”

在微信的计划中,第一个阶段就是把人聚集到平台之上,而且时刻连接,这是一切的基础,没有黏性和活跃度一切都是空谈;第二阶段是做好连接商家的基础功能,为商家提供一个入口,通过这个入口让有需求的用户进入,并在微信平台上完成一部分或者整个商业流程;第三阶段就是针对某一行业或者某个企业打造一个解决方案,然后一个一个行业推进。

实际上,连接一切也不仅仅是腾讯的打算,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家都在跑马圈地。百度推出了针对线下企业的“直达号”,并将该战略升级至集团层面;支付宝也推出了直指“公众号”的“服务窗”,拉拢传统企业“入伙”。互联网的一贯逻辑就是在跑马圈地的时候谈盈利是愚蠢的,这也说明了为何腾讯并不急于将“连接”变现的原因。

“先让用户习惯在线下用到微信的服务,提高对微信和微信支付的黏性,当用户真的习惯这种模式之后,整个商业生态的盈利模式自然会浮现出来。”吴毅说。

根据微信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微信拥有超过800万个公众账号,并以每天1.5万的规模增长。其中政务微信账号已超过1万个。刚刚推出的微信企业号在两个多月中已经开通超过10万个,日均消息量超过100万条。目前,微信已开发出超过110个开放平台接口与40多个企业专属接口。

根据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 《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微信过去一年中对信息消费的拉动达到952亿,对就业的拉动达到1007万人,其中直接就业人数192万人,而由微信带动的个体创业活动已经超过60万。微信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的公司或机构的使用比例已经达到70%,其中已经有53%的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进行了信息化投入。

“微信希望建造一个森林,培育一个环境,让所有的动植物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长出来,而不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宫殿。希望基于微信搭建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微信自己把生态系统里面的每一块都给做了。”张小龙说。

掘金者和“卖水人”

受到风投追捧的第三方服务商,“未来5~10年,基于微信生态将会诞生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

其实第一批在微信上的掘金者是“微商”,一些卖家发现了微信上的商机,基于熟人的社交关系是绝佳的营销平台,他们通过在朋友圈、公众号展示产品,通过微信与买家进行沟通和互动,然后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网银进行交易。出现了不少月入百万的卖家和许多靠微信一夜成名的品牌,一时间所谓的微信营销、粉丝营销成为最热门的营销概念,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畅销书、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以及各种靠谱不靠谱的微信营销大师。

但是,微商其实并非微信商业化的正规军,在成为商业热点之后,很快就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朋友圈岂能变成生意圈?!如此变味儿的“社交”也让微信非常头疼。微信明确表态:微信不是营销工具,视公众号为营销渠道的做法行不通,因为这种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微信也随后不止一次出手打击营销类公众账号,限制在朋友圈过度传播销售信息,对于诱导分析和集赞营销进行打击。

相比之下,招商银行信用卡公众账号就是微信极为推崇的案例之一。招行有2000万信用卡用户,公众账号的订阅数已经达到200万。可能很多咖啡馆也希望能成为“野兽咖啡”那种逼格很高的互联网基因咖啡馆,但自己又做不到,怎么办?

“如何将微信连接传统行业的模式快速复制到各个行业?这个工作并不一定是微信自己做,我们主要是把平台打造好,提供开放的连接能力,也会有第三方的服务商、开发者帮助我们去完成连接终端商户的工作。”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助理总经理曾鸣说。

虽然微信很希望能够直接连接线下商业,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招商银行那样的实力,大部分线下商家的信息化基础是很差的,也没有能力自己去开发运营,于是就有了市场机会,当然,这也是腾讯所需要的,这些基于微信生态的第三方服务商相当于生态系统的金矿边的“卖水人”,不少“卖水人”已经先于掘金者开始盈利了,而且正在受到风投的追捧。

微盟是国内最大的微信第三方服务商,2014年7月22日,创立仅14个月的微盟融资3000万元人民币,估值是3个亿,在业界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微盟创始人、CEO孙涛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非常看好微信第三方的商业机会。

“在微信生态里已有十几万的专业开发人员,我们谁也没想到这个产业的形成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在微信的第三方开发商中,有一半已经拿到了融资,可见资本对于微信生态是十分看好和肯定的,未来5~10年,基于微信生态将会诞生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孙涛勇说。

目前,微盟的商数量超过300家,接入商户数量每天以1000个的速度增长,目前总量已达到10万家,覆盖了电商、餐饮、房产、汽车、医疗、婚庆、旅游等行业。

“微信的第三方开发在大的方向上主要有两个:一是O2O线上线下结合服务的,主要是帮助传统企业触网,融入移动互联网,以开发产品为主,也会代运营;二是像口袋通、微店这种纯线上的电商服务的,这种比较偏技术一些。”点点客战略总监刘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成立于2007年的上海点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点点客)是目前国内顶尖的微信第三方开发服务商,也是国内该领域内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点点客可以帮助客户开发微相册、微网站、微商城、360度全景展示、微排队、会员卡、优惠券、大转盘、微红包等几十项功能,也可以为20多个行业提供行业版微信产品,并协同微信APP和微信代运营业务。

目前,比较大的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服务价格大概是每年5000元,根据行业和功能要求有所差别。微信已经成就了一批诸如微盟、点点客、微客来、微信海、微俱聚、口袋通等第三方开发平台,虽然他们的盈利模式各异,但确实为许多企业商家带来了便利。“目前第三方的公司应该有5000多家,当然不少是很小的公司。”刘清说。 2012年微信在台湾地区开始推广,知名艺人罗志祥、杨丞琳代言,曾经一年内用户激增166%。

目前微信对于第三方开放者并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微信基于生态的盈利模式很多,完全没必要这么简单粗暴地收费,比如最近的就是支付费率,还有数据分析等等。”刘清说。目前,微信公众账号的种类主要有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三种。订阅号完全免费;有微信支付接入的服务号和企业号,目前腾讯只是收取300元的认证费,其他接口资源都是免费开放的。当然,如果有交易,流水需要扣除费率,不过,目前微信支付的费率不仅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也低于支付宝。即使如此,考虑到百万级别的用户数量和快速增长的趋势,也已经是不菲的收入。

但无论是第三方开发者,还是与微信做连接的商家,对于与微信团队沟通也都有一些抱怨。与百度、阿里不同,腾讯之前并没有太多to B(对商家)的经验,收入主要来自于C(用户)端,缺乏对应现象企业市场经验和资源。线下客户可要比线上复杂太多,客户又很分散,教育过程也会相当艰难,发展客户的人力物力成本比想象中高很多。这些都是腾讯需要第三方的地方。

“数据化”每一个你

做用户的“经纪人”,“10年之后,腾讯或变成一个B2B的公司”

“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大部分的公司都希望获得‘有温度’的用户,就是我要知道我的用户是谁?他们有什么喜好和需求?然后我可以通过真正地整合了这些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去设计产品和服务给他们。”Gartner首席分析师张菊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她长期关注中国互联网发展,特别是对BAT进行过深入的跟踪和研究。

这其实也说明了我们把人和商业迁移到微信之上后会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消费者和用户不再只是一个人群,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微信显然是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存留的大数据为用户‘画像’的,然后把这些有温度和清晰面孔的而且还有黏性的用户通过各种solution(解决方案)提供给合作伙伴和开发者,这是非常典型的Broker(经纪人)的模式。”张菊说。

在张菊看来,BAT都是在消费市场运营的公司,不管是基于社交、搜索还是电商,他们都是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和产品。但是,他们都没有跟消费者收费,那他们如何实现盈利呢?“其实,他们采用的都是面对消费者免费,但是透过其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收费,我们称之为Brokerage Services(经纪人服务)模式。”她说。

但是,要想实现这样的模式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有足够大的用户池和足够多的用户数据,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去支撑在此之上衍生出各种的solution。“这个solution不是给用户的,而是给合作伙伴的,而合作伙伴是愿意为这个solution付费的。或许10年之后,腾讯会变成一个B2B的公司。”张菊认为。

这也是为什么张小龙要强调:微信做到现在,不仅是一个沟通工具,而开始变成人的身份ID,这才是微信的本质。

“表面上看,微信支付可能是一个钱包,把零钱、银行卡都放进去。但如果简单地替代信用卡和现金的话,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太大的价值。互联网一定是去发展一个新的道路,去颠覆别人,要在另外一个level(层次)上去做事。”微信支付助理总经理耿志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微信支付不仅仅是便捷,它后面有一个更深奥的价值,就是我们在支付后面的数据分析,进而可以把用户数据化变为一个ID。原来收银台支付现金,支付和企业的逻辑就戛然而止了。现在支付的时候,我们就能把一个用户的ID和一系列后台数据做处理。移动支付作为O2O的起点,支付也是一个连接工具。有了ID、流量、服务、营销、社交、支付、数据分析,把这一系列的工具和功能再和我们企业原来的业务逻辑进行叠加或者重组,就形成了一系列各种行业的智慧解决方案。”耿志军说。

“除此之外,微信商业化还有不少大招没有放,比如搜索、比如金融。”张菊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