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1 00:54: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土木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从定义来说,工程施工的进度就是指在一个固定的工期内,制定出最优的施工计划。在执行这个施工计划的过程中,要勤于检查施工的进度,也就是工程的完成情况,并且与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存在偏差就需要及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对工期的影响,然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工程项目顺利竣工。土木工程现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承担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和有效管理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就从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和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一些措施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一、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在贯穿于整个的建筑过程中的。对于整个土木工程的工期和工作量以及消耗的资源的量等都是要受到施工进度的直接影响。而土木工程是否能够按期计划如期完工,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就意味着是否能如期竣工以及交付使用,并且也对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所以对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无故的拖延了工期或者延长了施工的期限,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成本控制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对工程的经济效益是一项损害,也会对社会效益带来一定影响。
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
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来说,影响其施工进度的因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为的因素,有材料和设备方面的因素,或者是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因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以及完工的时间,还有施工的质量等都是由人为可以有效控制的。而且也不止是施工单位可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实际上只要是参与了工程的建设的相关单位,都可能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若是其拖延了工作的进度就可能直接造成施工进度的放慢。其次是物资供应方面的影响,因为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或者周边的材料供应和周转不够及时,在材料的供应造成一定困难,就会给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如果现场的施工设备过多,不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使得现场发生堵塞的现象,而施工的设备过少,又可能致使施工的效率较低,使得施工的资源被闲置下来,从而拖延了施工的进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的就是资金的问题。若要工程可以如期完工并且交付使用,那么就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而一旦发生资金的危机或者运转不周,对于施工进度来说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对土木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总的来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必须在管理中针对各种可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都考虑到,并且制定出对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可以如期竣工。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控制目标的体系建立工作,并且进行责任分工和综合协调。对于总目标还要进行具体的分解,对于各个分部还要确定相应的目标和负责人。对于项目工程的总的进度还要编制一个计划表,这个计划表根据工程的合同条款来制定的,也是对于施工进度计划的一个审核标准,在编制施工进度的计划时就要按照这个总的计划表来确定施工和设计以及材料设备等物资供应的进度计划,还要安排资金和各项资源的运转等。对于进度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也要及时跟进,使得进度信息的沟通可以畅通无阻。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进度计划的审核和检查的分析制度。在对进度协调的会议制度的建立方面还包括了对相关地点和时间等的确定。在施工图纸的审查和施工的变更管理方面也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确保在设计的交底和会审方面能够得到及时的安排,并且在设计修改方面尽可能的减少,保证工程的施工可以连续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计量以便进度款项可以及时得到支付。还要及时协调材料设备方面的供应,以及施工的计划和资金的筹备都可以有序的展开。在制定资源的需求计划方面也要做好前期的预算准备工作。监理单位对于工程的预付款和进度款的拨付也要及时的进行办理,使得资金投资可以顺利投入到各个控制目标中。还要严格奖惩制度,如果提前竣工要给予奖励,若是无故拖延工期或者主观因素造成了工期的延误也要给予一定惩罚,或者追求其赔偿责任。在合同条款的制定上也要将合同的工期以及相关的赔偿条款进行明确,使得合同管理得到强化。若是发生了工程设计的变更,更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检查,在进度款的拨付方面也要严格进行管理。如果确实发生了工期的延误,也要充分的考虑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工程延期。最后就是加强对工程施工进度的风险管理,对各种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风险都要做好应对的措施。
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是需要施工中的各个参与方给予充分配合和支持的,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沟通和协作,同时严格检查制度,才能确保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进行。
在“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对本科层次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包括“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与原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现有的本科教学模式,这些能力培养的唯一途径在于实践性教学,其实现的基本支撑是各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毕业设计、创新项目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实现的平台是与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相关的工程实践。
二、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基地建设问题
实践教学要以必备的硬件作为支撑,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是实践教学的保证。实践基地应以校外为主,产学结合是开拓校外实践基地的重要途径。目前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方面积极性并不很高,大多数企业都在安全方面存在顾虑,尤其是接纳生产实习的施工企业,这是制约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瓶颈。有些企业就算接受了实习学生,在安排实习工作的时候,也是选择一些相对安全的工作任务,学生实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寻求一个有效的产学合作模式,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企业和学校双赢,是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关键。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结构不够完善
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基地的计划安排、考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集中进行的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安排在大三暑假、第7学期开学伊始,但支撑生产实习的相关课程例如高层建筑结构、砌体结构等专业课程,同样安排在第 7学期进行,因此存在着“先实习后上课”、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教学进度不匹配的问题。
(三)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模式有待加强和完整
目前的实践教学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或即使有办法但没有真正落实和执行,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极少有学生实践课考核不及格,更不会因实践课不合格而毕不了业。由于学生本身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又没有必要的压力,如果再加上缺乏监督管理,将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把实践课当成一回事,实践效果可想而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是实践效果得到加强的保证。
(四)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单一
在多年的本科教学中,土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的问题一直存在。学生接受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是依靠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各类实习过程中的参观讲解、以及各类设计中指导教师的答疑解惑,学生自身参与的工程实践内容仅限于测量实习和简单工程材料实验,缺乏“真刀实枪”开展工程实践的培养环节,因此,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往往难以保证。
三、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建设方案
(一)基本思路
根据国家“卓越计划”的精神,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以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主要实施对象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主要从事现场施工和管理)和设计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和结构设计)为主要目标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设方案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要重点体现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还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平台,培养方案中应明确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打破原有大一、大二主要学习公共课,大三、大四主要学习专业课的模式,着力将课内实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与安排,压缩课程理论课时,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在大学四年中不断线,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构建了“三模块、六环节、十六专项”的新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详见图1所示。
2.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1)改善实践教学硬件条件
①充分利用土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②充分利用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③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增加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的条件;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来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实验内容不能多是演示性、认识性实验,而应该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提升实践教学软实力――重点夯实中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力
①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出发点,试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导师制度”。为青年教师创造到设计院等实践单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注册工程师考试;②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③将校外企业的工程师或行业资深土木工程师请进来,举办系列讲座,定期与专业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取长补短;④定期下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锻炼,提高教师在“教”与“用”方面的整体素质;⑤针对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和实践性突出的教学环节,组建一支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土木工程师共同组成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实行“双导师制”指导,既能发挥校内教师的理论教学指导水平,又能发挥校外工程师丰富的实践能力的指导优势。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1)课程设计。采取项目教学的形式,将该门课程或多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明确的“工程项目”布置给学生,采取分组的形式,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明确项目任务――确定工作计划――成员分工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等五个阶段,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查阅资料,组织实施,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以成果的形式予以展现。对核心重点课程的课程设计,采取现场答辩考核等措施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去,切实提高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目标。
(2)生产实习。主要是安排学生进入一线施工工地,以工程师助理的身份参与工程建设。为了让学生在生产实习中,能真正学到实践知识,达到实践锻炼学习的目的,改革传统的学校统一安排联系实习的模式,目前采用学校统一安排和学生自主联系实习两种形式。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一般一个工地安排的学生人数偏多,实习效果不理想;学生自主联系工地实习,人数偏少,可以做到一个技术员指导1~2名学生,便于沟通和交流。
(3)毕业设计。“卓越计划”下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应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和建筑企业均指定一名导师指导毕业设计,这样,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与企业工程师交流的机会,便于教师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尤其是青年教师;另一方面,企业工程师的工作和指导方式和学校老师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让学生体验实际工作的情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
(4)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建模模型大赛、各类主题的社团活动,营造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水平。重点通过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模型设计大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级大学生SRP项目的形式进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57-02
近几年,建筑业从业人员接近0.6亿,尽管我国建筑行业形势良好,但是我国高校尤其一般本科院校尤其职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问题存在很多困难[1]。一般院校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部分,其中认识实习主要是使学生增加专业感性认识,为进一步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1];生产实习原则是要求跟班劳动,熟悉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毕业实习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相关资料,并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实战演习。由于学校扩招学生多,实习时间局限性(按学校统一安排),且实习经费十分有限,统一组织十分困难,再加上安全问题,很难找到理想的实习单位和实习项目,项目部多处于安全考虑一般不接待大批学生实习,存在建筑工地多与学生实习难得严重问题。
校企产学研合作是教育部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精神:一方面,不仅是为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好的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高校与企业的结合,利用市场需求与科技应用导向,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人才、教学实验研究设备、科技创新成果等一切资源,进一步推动其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创新[2]。
本文基于高校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高校如何发挥作为产学研基地施工企业一方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开发性高级专门人才,对提高我国土木建筑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且促进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健全配套的校企合作制度
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需要采用“学习+实践+学习”的培养模式,增加学生尤其土木建筑工程这类工程类学生的实习时间,进一步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及专职管理岗位缺编等从产学研管理体制方面导致产学研的合作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注重重大项目、高档次论文、各种科技奖励及发明专利等,科研激励措施很少涉及到校企产学研相关成果转化、产业化等。这些评价体系引起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教师丧失兴趣,直接导致高层次科研人员如教授及博士对于投身产学研积极性不利。而高校管理能力滞后也或多或少制约高校产学研合
作的推进。高校经常收到大量名目繁多的产学研合作推广会和各类产学研合作信息,信息量过大带来的就是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对于与自身学科相关信息的筛选和利用也不够充分。有限的产学研管理人员面对这种海量信息往往力不从心。企业往往重视高校在某个领域内的高水平人才,但是高水平人才往往有着大量教书育人的工作和科研工作任务,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顾及产学研合作的工作[3]。
我校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对于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以校企产学研示范基地为平台,实行校企“两个培养主体、两个阶段”和“双导师”制。校企合作基地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权威性组织机构管理系统,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该组织管理机构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建立合作示范基地的工作领导委员会,由学校副校长以上的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以上的人员共同兼职担任,以便充分消除各种障碍和壁垒,保证合作示范基地在利用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科技资源上畅通无阻,实现对合作示范基地的宏观指导。工作领导委员会下设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工作班子,由业务精、作风好、工作踏实的校企有关中层干部担任,具体实施合作的有关事宜,确保合作之途始终畅通。在基地的研发队伍和管理团队中,管理负责每年年初由主任和副主任召集并共同主持示范基地工作计划与协调会,省建三公司(企业方)提出科研需求与任务,人员培训计划,湖南科技大学提出科研方案,学生实习计划,经双方协商制定基地工作计划并落实到省建三公司各二级单位。通过以上措施,每年针对建筑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双方安排5个指导老师,每组分别分批指导5个学生,落实指导内容与任务,作为年度产学研考核的主要目标。
2 改革学生实习时间,促进校企双方通过实习环节互利双赢
2.1 生产实习
建议安排大学第5学期末,时间:3个月,从6月底到9月底,包括暑假时间,可到学院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筑企业的具体项目部,和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跟班实习,要求学生吃住在工地项目部,提供不少于1个月的施工日记和1个以上合理化建议论证书、制作多媒体汇报材料,要求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对实习学生做出具体鉴定,并盖项目部章;为减轻项目部对学生安全压力,学院可为实习学生购置20~50万意外安全保险,并告知家长,要求签订共同协管责任书(电子扫描件);要求学院实习老师巡查(原则要求每个学生到巡查到,也代表学院慰问实习学生和感谢项目部)、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十一放假后,实习学生要求全部回校,专业系部按班级组织生产实习专题汇报会,专业教师对学生生产实习汇报进行点评,结合学生施工日记、合理化建议论证书,项目部鉴定书,最终确定学生生产实习成绩。从6月底到9月底正是建筑企业施工黄金时段,需要大量的人员,土木工程大学生(三年级末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已完成)大有用武之地;长达3个月时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与实践,同时加深对行业和实习单位的了解,为毕业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考察,选择合适的苗子及时签订引进协议(即毕业协议书),避免招聘会上临时的决策。
2.2 毕业实习
建议安排在大学第7期末,时间:3个月,从12月底到第二年3月底,包括整个寒假时间,可到设计单位或学院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筑企业设计部门收集毕业设计资料,确定毕业设计题目;也可到学院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筑企业大型项目部(要求是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进行单位见习,并就项目具体问题,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审查,可作为毕业论文(按学校要求不少于2.5万字,雷同率少于20%;要有创新点或新技术或新工艺应用等),在指导教师同意的基础上,实习时间可延长1个月。
2.3 毕业设计内容根据毕业实习情况
3月底完成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或毕业论文题目,5月中旬完成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5月底交评阅老师审阅,6月初提交答辩。建议每个专业举行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每个指导教师选派1~2名学生参加,邀请和学院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筑企业老总或技术总工来校参加,为了促进毕业设计与企业界、实际工程的联系,强化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学校土木建筑专业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安排一些学生在企业进行“完成即用”的毕业设计,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了解实际工程运作的全过程,设计成果的应用以及企业给予一定的津贴增添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企业与学生相互考察对方,为企业招聘人才、 学生寻找就业单位提供了平台,系企合作取得了双赢的效果。“是驴是马,拿出来溜溜”,这样对学生、指导教师都有一定压力,但对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对下届学生的鞭策,和学校的宣传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学校实践环境培养质量而言,这样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或论文,才真正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演习。
3 结论
土木工程(公共与民用)建设是到为关系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产学研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能把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学校与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真实工作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它突破了在校内进行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是学校和社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创新模式。
实践证明,校企产学研合作推进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实习环节质量是高校提高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我校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实践,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无可置疑,同时,这是一种集学习―实践―开发相联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大大有利于培养土木建筑工程方向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开发性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2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端正学生实习态度
学校在学生赴工地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邀请有丰富经验的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和全站仪使用培训,使学生认识到工程实习的重要性、树立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同时,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布置实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在实习中所需达到的实习目标.
3采用学校老师及企业工程师双导师制
在实习前,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和兴趣、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好工程实习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根据工程实习的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的工程实习工作计划,并制定实习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实习进度和质量,对学生工程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在工程实习中搜集和整理资料,审核学生每周实习日志并指导学生制定工程实习报告的写作计划.学校定期组织指导老师汇报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接收单位安排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强、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干部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工地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在工地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日常考勤考核,全面负责安排学生的工作安排和业务指导,对学生严格管理,并与学校教师一起为学生制定出详细的实习计划,督促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工程实习的各部分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工地实习指导老师针对学生工程实习全过程表现在实习情况评语表中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
4定期检查实习材料
学校要求学生一周一次向指导老师上交实习日志,汇报自己的实习、工作情况,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负责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通过每周的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认识.对不认真负责的学生,将与其家长、本人或工地联系以了解情况并提出要求,实习生连续二周出现该问题的,由指导教师去该生所在工地进行巡查.去学生所在工地巡查时,学生如有一次未能到场且不能提供合理原因,该生实习成绩将记为不合格.实习工作半年结束时,每个学生应写出不少于2万字(含图表)的综合学习笔记包括参加专项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的有关总结报告、技术资料以及收获体会等.
5实习巡视抽查制度
实习期间,学校领导组织各指导老师奔赴各地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通过座谈会交流、上工地巡视等方式,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实习巡视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实习,而且可以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为以后的学生寻找实习单位打好基础.
6多方面的成绩评价体系
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工程实习为必修课程,实习结束后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并列入本人学籍档案,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新补实习.实习成绩的评定由实习单位、学校进行共同评定.实习结束后,工地实习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写出评语和评分等级(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回到学校后,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小组根据学生的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工地实习指导老师与学校指导老师的评语、实习出勤表以及实习答辩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2“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试点班进行实施,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情况看,效果良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在试点班级的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路桥工程测量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根据老师下发的任务单进行相应的资讯,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决策,然后小组分工进行任务的实施,并进行检查,任务完成后,进行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每完成一个任务,学生的工程测量技能就有提高一步,团队协作意识也明显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在为学校测绘校园平面图和新地界的工作中,积极报名参加,并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学生的责任心明显增强。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试点班级的专业认识实习中,学生到施工现场感受到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责任重大,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回到学校学习时,责任心明显增强,明确了学习目的和今后的工作目标,都能够认真主动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三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以往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被动学习,又因为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多学生是身在课堂心在外。试点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脑、眼、耳、手共用,教师由授课变为引导、答疑、解惑,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靠自己资讯和团队协作来完成,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误,给整个团队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高。试点班的第一学期就安排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的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将企业中真实的工程案例带入课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建筑识图技能训练,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学生在“名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实战演练”,因此,学生的建筑识图职业能力明显提高。
和以往的实验不同,这次实习我们是七人一个组,综合多种仪器对一个对象进行系统多方位测量。包括钢尺量距,水准仪高程测量,经纬仪水平角度测量以及碎部测量。这次测量实习让我们体验了户外测量长期作业生活,充分感受到测量的巨大乐趣,并总结了许多经验。
第一天,我们先听老师讲解分析,可我们很快就耐不住兴奋,迫不及待地配合老师勘点选线。根据地形要求,我们以基准点A-14和A-13为基准点,勘踩了6个控制测量点,依次编号为2-1、2-2、2-3、2-4、2-5整个控制网呈短靴状。下午我们下午我们对边长进行了钢尺测量,其中有两段为斜距。根据数据分析,我们第一天测量非常成功,漂亮的开始让大家信心更加坚定。
我们是一个团队,就应当特别强调合作。次日测量过程中大家分工合作,组成两个小分队,同时进行角度距离和高程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后的碎部测量更加深了我们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碎部点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轮流的进行举竿,仪器的对中整平,读数,画图,确保每个人对每个过程都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熟练的掌握。
在对经纬仪对中整平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是以下几点经验,能确保仪器迅速、准确地进行对中整平:
1. 先将三角架在展开前调到合适高度,并确保三条腿长度相等;
2.将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后,先将脚螺旋调到大概水平齐,然后在大概对中位置确保三角架处于水平状态;
3.最后进行微调,边通过对中器目镜观察,边进行对中,然后调平,反复1-2次即可。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了测量的辛苦和要求的精确,更加深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期间我们巩固了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的方法,牢固掌握了闭合水准测量的观测步骤与记录计算;深刻体会了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并能熟练地对中整平和水平角的观测;熟练掌握了导线点的布设及内业计算;初步掌握了小范围工程放样的方法,体会到生产实践过程中测量的重要性和要求的严谨。
同组七个人通力合作,在炎炎烈日(星期1、2、3,)和下下雨的情况下(星期4、5)尽心尽力,分工明确,轮流使用仪器和竖立水准尺,锻炼了小组的合作能力,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默契。严酷天气抵不住我们的毅力,复杂的测量比不过我们的耐心。这次测量中学到的知识和团队精神将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帮助,非常高兴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是一次收获丰裕的实习,期间的许多细节都成为我们难得的记忆,非常感谢学校营造的机会,更是非常感谢老师给予的不吝指导。
测量学实习报告心得范文二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
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
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
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4)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水准仪施测过程得使用以及架仪器过程中气泡的精确对中和整平,还有就是我们要有一颗爱护仪器的心,对所用的仪器要精心呵护,在学校如此,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要如此,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烦等等吧。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从这十天的测量中,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几个重要的人生的道理:
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话,就会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溃不成军,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测量学中;
二、令人难忘的三周的测量实习终于结束了,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测量学实习报告心得范文三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在大一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在学院的组织下,在校内开展了为期10天的土木测量工程测量实习。
“这实习,怎么比军训还辛苦啊?”,当几天之后,我们习惯了早上5点起床,扛着测量仪器外出测量的生活时,我们不再听到之前的牢骚。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和测量的时间进度,我们总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起床,带上“家伙”到了主一、主二与公一交界处的测量场地开工了!当学院其他专业同学八点走向教学楼进行实践周学习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早上工作结束收工的时候。早上回到宿舍,我们并不能清闲下来,一张张原本的空白数据表等着我们去计算、校验。要是数据满足条件还好,如果像我们小组第一天测量后的那超出容许范围外的角度闭合差,只好准备第二天更好起床,重新测量原本属于第一天的工作。在下午短暂的补充睡眠之后,当其他专业同学下午下课,准备享受丰盛晚餐之时,我们再次扛着仪器,在太阳下山之前再次出工测量。在夏天的傍晚,每当太阳下山,天色暗下之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放回仪器,学校食堂已不可能再有饭吃,走出校门来到小店,抬头一看,简直就是班级聚会的景象,大家都在小店狼吞虎咽了。原本以为晚上的可以放松下来休息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还需对一整天的工作进行一番总结,并制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提高小组工作效率,确保进度的完成。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29-02
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是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题组一直非常重视该课程的改革与教材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改革,积极探索适合于中职教学的教育教材模式,在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编写依据
(一)课程定位
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课程是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的基本知识;掌握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文件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掌握施工排序的方法并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制定进度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施工组织技术措施;掌握预算定额的正确含义和查用的方法,正确划分计价项目并计算工程量,掌握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为将来从事工程管理及编审概(预)算、报价、估价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开设在地质与路基、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桥涵施工、铁路轨道、隧道工程等专业课程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并通过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为生产实习等后续教学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标准
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课程的课程教学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31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为依据,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课程的教学大纲,再以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以“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学生实际”为原则;以从业岗位需要;行业、职业标准为依据,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标准。
做到:
①课程教学项目化,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并更加强调课程的实践性。
②实践教学项目案例化。课程重点难点内容采用项目专题案例,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工程施工方法与环境条件关系的思考,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新技术介绍适时化。利用课堂互动项目案例平台,适时介绍工程建设中涌现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使教学内容始终与工程建设新技术同步,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工程施工新的技术成果的发展方向。
④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成果展示明朗化。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⑴掌握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熟悉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了解建设项目的分类。
⑵掌握工程施工组织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熟悉路基、桥涵、轨道工程建设的内容及特点,熟悉原始资料调查的内容;了解施工程序。
⑶掌握施工过程的组织原则及施工过程的时间排序的方法,掌握流水施工原理及流水施工类型和总工期确定方法。
⑷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任务、作用与分类,工程项目控制的概念;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及步骤;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内容及选择方法,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施工平面图的编制方法;了解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及编制方法。
⑸掌握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时差的概念及应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计算与应用,网络计划优化的概念、工期优化、费用优化的方法与应用。
第二部分概预算
⑴熟悉基本建设程序及概预算分类;掌握工程造价的概念及其计价特征及构成。
⑵掌握工程定额的概念及作用;掌握铁路工程定额的组成及应用。
⑶熟悉铁路工程概预算各种费用的计算办法、熟练掌握个别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了解综合概预算的编制程序;
⑷掌握工程量清单的定义与作用;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构成;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依据;掌握工程量清单与清单计价的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组织施工和管理能力;
⑵培养学生具备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质量技术措施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编制工程预算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⑵培养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⑷培养诚信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教材编写的主导思想和措施
按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结合我校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3122”教学模式,《土木工程概(预)算》与《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注重教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编写理念,按照岗位需求、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广泛吸收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着重突出职业性、实用性、创新性。使之具有结构新颖、图文并茂、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案例丰富的特点。体现“简明扼要、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强调行业特色”的宗旨,实现必需和够用,对接职业标准,易学易懂的目的。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与企业技术骨干密切合作,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共同编写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教材,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法进行课程内容重组,突出实践,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课程教材。以解决以往教材“脱离实际、内容陈旧、工艺落后”的缺点,突出职教特色。
三、教材编写结构
《土木工程概(预)算》和《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是基本建设计划、招投标、设计、施工、监理等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基本建设投资、拨款、贷款,银行监督,实行投资包干、工程招标、投标,签订承发包合同的主要依据。因此,它是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随着我国铁路、公路工程新一轮概预算编制办法的颁布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全国的推行,铁路、公路建设领域以市场自主定价为导向的工程造价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这在客观上要求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者必须紧跟目前的改革趋势,更新观念,掌握和理解铁路、公路工程施工概(预)算编制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新知识、新方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教材的编写结构如下;
1.《土木工程概(预)算》本书共设六个项目,二十七个任务,即项目一工程造价基础知识;项目二定额;项目三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项目四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项目五工程量清单计价;项目六工程计量与价款结算,二十七个任务,详细、系统地阐述了基本建设、定额及铁路、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原理、程序和方法。铁路工程概(预)算部分详细介绍了铁道部铁建设[2006]113号文公布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的相关原理,并通过大量的示例介绍了具体的使用方法;依据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介绍了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应用原理,对铁路拆迁工程、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及明洞工程、轨道工程、站后工程及大临工程的构造和工程量计算规则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公路工程概预算部分以交通部2007年第33号文公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为依据,全面介绍了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原理和各分类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与方法。
2.《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本书共分五个教学项目,二十个任务,即项目一工程施工组织概论;项目二施工过程组织原理;项目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四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五网络计划技术,二十个任务,详细、系统地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施工组织设计的程序和编制的方法、施工过程组织原理、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和网络计划技术。
四、教材建设成果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中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中职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密切合作,共同参加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使改革后的教材具备了以下特点:
1.新颖性:无论在教材的内容上还是在教材的编排上,都突出了“新”字,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2.适应性:教材即适应现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又适应社会对这一岗位群的需要;
3.实践性:即教材对理论知识的编排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更注重对岗位职业群实践环节的指导,实践针对性强,真正做到“实际、实用、实效”,紧跟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需要。
所编写的教材已在全国中职学校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相信在广大专业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积极参与教材改革和“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注重专业配套,促进推广运用”这一方针指导下,教材建设会更上新台阶,更好地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五、下一步教材建设措施
1.加强教材建设,大力开展教材研究。教材建设要跟踪教育发展和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着眼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探索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间的关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与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等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教材内容更新的研讨,对教材的规划、选题、编审、出版、选用、推荐、质量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等环节全面质量管理。
2.落实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程序。就是要杜绝教材选用中的随意性和主观臆断的现象,确保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加强教材的“精品意识”,为所开设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处理好选用国家推荐教材与学校自编教材的关系。二是严格选用程序,教研室要把好教材选用的审核与质量关。
(一)实习单位缺乏积极性,生产实习难以开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多数企业以创造最大产值,追求最大利润为根本目标,大学生来单位实习并不能创造经济价值,反而会给企业带来生产上和管理上的诸多不便,特别是矿山机械生产实习,实习环境多为煤矿生产现场及煤机制造一线,危险因素较多,安全风险较高,极易危及学生人身安全,严重时还会影响整个矿井的正常生产及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导致越来越多的厂矿企业不再愿意接收大学生来厂(矿)进行生产实习;即便同意安排学生实习,也缺乏积极性,多为应付搪塞,给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困难。
(二)实习模式不合理,影响实习效果
由于经费和实习条件的限制,矿山机械生产实习已经演变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浏览,基本上“上午一车间,下午一车间,两天一工厂”;而企业安排的工作人员也多为临时指派,大部分时间只是充当“向导”;学生只是疲于奔波于各车间之间,对机械设备只能从外观、功能上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并不能真正达到掌握设备原理、结构、设计理念等实习目的。整个实习过程在匆忙、无序中进行,缺乏必要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更谈不上实习的合理性和系统性,严重影响了生产实习效果。
(三)生产实习缺乏知识准备,难以把握重点
在实习过程中知识准备的缺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带队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或对实习现场的设备、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等没有提前进行了解准备,以至于无法回答学生的提问,更谈不上为学生现场剖析、讲解;(2)学生没有专业知识的预备,在实习过程中看到陌生的机械设备和生产现场,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在“看热闹”,即使有少数同学会留心学习,但由于基本知识的缺失,也会让他们无法准确把握实习的重点。
(四)教学与实习内容脱节
矿山机械生产实习中,教师和学生会遇到一种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课本上讲的东西现场找不到,现场用的设备课本上却没有讲”。课堂教学与实习内容出现了严重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课本知识的更新严重滞后于现场设备,比如现代化矿井主副提升机基本都已采用电机直联主轴装置的拖动方式,而课本上还停留在电机+齿轮减速器+主轴装置的驱动模式;(2)矿山机械教学与现场联系不够密切,教学内容把握的重点与煤矿生产现场不符,例如教材上的关于矿井压气设备主要介绍活塞式压气机的原理及结构,而现代化矿井的新型压气机多采用离心式或螺杆式结构,已较少采用活塞式压气机。
二、生产实习的改革措施
鉴于目前矿山机械生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一)明确各方权与责,建立新型实习关系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实习纪律,服从企业工作人员和带队教师的安排,最大程度地避免干扰实习单位的正常生产秩序;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联系,明确生产实习目的和责任,争取实习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在履行必要的实习手续和支付应有的实习报酬的同时,还要给予实习单位招聘毕业生,职工培训及科研合作等方面的优先权;企事业单位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理解生产实习环节的意义和必要性,积极为高校生产实习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为高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建立一种学生、高校及企业之间三方和谐共赢的新型实习关系。
(二)改革实习模式,做好知识准备
鉴于矿山机械生产实习的单位多位于远离城市的偏远乡村,宜采用蹲厂驻矿的实习模式,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每天需要奔波往返于校企之间,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实习效率,而且还能有效排除网络、游戏、娱乐等外界干扰,使学生们能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实习任务。矿山机械生产实习的对象是煤矿机械装备以及整个矿山生产系统,包含设备众多,涉及知识面广,涵盖了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采矿工程、通风与安全、土木工程、地质水文、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企业带队人员和学生等矿山机械生产实习的参与者都必须具备充分的知识准备。因此做好知识准备,是矿山机械生产实习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1)调整专业课程安排。除了要在实习之前需要完成《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等基础课程之外,还要将《采掘机械》、《提升运输机械》等矿山机械专业课程安排在生产实习同一学期(三年级第二学期),这样可以利用专业课向学生传授矿山机械专业知识,为学生打下必要的实习基础,而后续专业课程也可以对生产实习内容进行复习和深入。此外,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将是矿山机械生产实习不可或缺的优秀指导资料。(2)学校安排矿山机械相关专业教师带队,实习单位也应指派业务能力强,表述能力好、熟悉现场环境的工程技术人员协助指导;指导人员还要提前对实习内容进行了解,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学生也要根据不同实习场所做好预习工作。
(三)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现场教学
(1)生产实习要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兼顾现有矿山装备水平和先进科学技术,统筹规划课堂教学和生产实习,及时对专业大纲、教材、实践内容以及指导材料进行调整、更新,确保学生能够紧跟矿山机械的发展步伐。(2)指导教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把握重点,开展现场教学。借助于现场设备实物,加深学生对矿山机械设备的理解。(3)开展现场互动交流,指导教师针对每天实习不同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问题去车间、下矿井寻找答案;学生遇到问题,由指导教师或企业工作人员进行解答,鼓励学生去多看、多问、多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4)整个现场实习过程中,还要加强管理,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同时,还保证现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进行科学考核,掌控实习质量
实习考核是保证生产实习质量的重要一环,要完善质量监控,严格考核程序,进行科学考核。考核内容涵盖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的方方面面,包括乘车、出勤、住宿、参观、学习等各个环节。考核的方式包括:(1)考勤及实践表现;(2)书面总结材料(作业、实习报告等)及质量评定;(3)个人汇报和答辩。为了保证矿山机械生产实习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力度,细化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实习考核工作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单位的带队人员共同完成,并且允许学生对有异议的成绩进行申诉,成绩不合格者则需要进行重修。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就业形势总体发展良好。201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正式施行,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推进树立了重要的里程碑,为本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学生就业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基层水土保持单位大多设在水利局内或为水利局的下属单位,水利、交通、铁道、电力、冶金等各行业的设计院或企业大多都设有“水保室”或“环评水保室”,这些单位都需要引进水土保持专业的人才。交通、冶金、铁路等行业具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也需要引进本专业的毕业生,打破了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生只在本行业就业的局面,因而多个行业成为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毕业生的就业面大大拓宽。
(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呈多元化趋势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毕业生呈现就业去向多元化的特点。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申请出国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左右,主要去往美国、英国等国家。读研深造的占本科生总数的53%左右,应届毕业生的保研率一直保持在15%~18%之间,考研率在30%以上。在读研的毕业生中,有70%以上选择在本校读研,选择在外校读研的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水科院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直接参加就业的占43%左右。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性质来看,进入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工作的占毕业生人数的20%左右,进入民营企业的占70%左右,参加国家、地方基层服务项目的占毕业生总数的3%左右。在就业区域上,北京就业市场基本趋近饱和,岗位增加放缓,在京就业的人数明显下降,占签订毕业生人数的5%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离京赴外地就业,其中一级省会城市及二线城市占83%左右,且以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居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特点与高校其他专业有共性之处,也有其专业的独特性。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和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其行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例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掌握工程措施和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如果工程意识淡薄、不懂得行业规范、国标、法律法规、ISO质量管理等一整套工作技能,就无法适应行业的需要。现在政府机关、国企及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硕士以上学历。从近几年北京林业大学水保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看,80%以上的毕业研究生进入国企、事业、国家机关工作;20%左右的研究生进入私营企业或选择基层就业服务项目,研究生的留京比率也远远超出本科毕业生,约为30%。
(四)地区差异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是受政府和水利部门监督和管理的。地区不同各地的政策也有差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同。其中,部分南方省份,如四川和浙江水保行业的监管比较严格,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甲、乙级资质大多控制在具有事业编制的各设计院中(如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四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进入这些单位需要参加各省水利厅事业单位的统一考试,单位接收人员不具有太大的自,而且要求很多、门槛较高;而广东、云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的市场发展相对较早,各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公司和企业也较多,也具有相应的水保资质,这些企业成为接受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力军(如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深圳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等)。目前,我国拥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资质的单位共有130家,拥有乙级资质的单位共有862,丙级有1204家,分布在全国各省会城市或二、三线城市,单位的资质反映了实力,是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参考。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流行业的分析
根据水土保持行业长远发展和近期工作的社会调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群可分为5个方面。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1.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指根据土壤侵蚀状况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而制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的工作计划。规划设计分为大流域或其主要支流为单元的水土保持规划和以小流域或以乡、村为单元的水土保持规划。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工程初步设计主要是对规划方案中具体治理措施、施工方案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细化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及对人力、物力、财力投资的收益率分析。
(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状况进行监测,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这也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需要从业人员深入项目的一线,采集和测量各种数据。虽然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领域拥有众多现代化技术,但是仍需要专人在野外从事仪器维护和信息采集工作。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水土保持行业中的主要工作。由于《水土保持法》的实施,凡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做水土保持方案,以预防水土流失,并兼顾生态和谐。编写水土保持方案需要依据《水土保持技术规程》,通过实地探查,确定该项目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并提供解决方案。方案不仅包括可行性分析,还需编写项目概预算,从业者需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相关的经济学知识。
(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
目前,水土保持事业蓬勃开展,但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水平仍良莠不齐。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法规,加强了水土保持资质的管理。从业者不仅需熟知各种水土保持的法规和技术规程,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从事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
(五)水土保持的行政管理、科研、宣传、培训等工作
据调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群还分布在各级水土保持行政单位和水土保持科研所、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等。因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在农、林、计划、监理等部门都有涉及,所以这些单位也有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
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案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为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的特点。优势表现在学生可以依据专业涵盖的各个方向及自身的爱好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劣势表现在本行业属长线专业,很容易出现“大小年”及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因而,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专业爱好和自身优势,帮助其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早规划、早动手、早实践”。
(一)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设计
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与外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走出校园,接触并了解社会,通过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寻访成功人士并收集业内成功者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通过参加职业竞赛等为个人职业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发掘自身的特长与兴趣,及早做出个性化的定位;通过参加人才交流会和就业实践,与用人单位接触,使原定目标在实践中得到校正;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各种人脉资源、组织资源收集信息,扩大自己就业选择的空间;把个人特点与专业特色结合起来,依据个性特点规划职业发展,实现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调试是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的关键所在。
(二)结合专业进行就业指导
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一般包括3个阶段:入校前,大部分同学对专业不是很了解,对专业的认识很模糊;入校初期,经学院和学长学姐的介绍,开始知道专业的主要内容;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专业认识不断加深,兴趣增高,但也会出现学生对自身发展目标把握不清晰的现象。因此,就业指导要做好以下3方面。1.了解专业设置,尽早树立职业目标目前拥有同类专业的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的趋同,缺少自已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易于与市场脱节[3]。所以作为应用性较强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既要注重科研型的人才培养,也要重视对目前市场需求量大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专业交流会、班会等途径,协助新生尽快认识专业、了解本专业的设置,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设定职业目标。2.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相关负责人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供学生选择,帮助他们了解行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素质与思维。3.做好职业规划的过程辅导,及时发现和修正职业目标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会有变化,兴趣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帮助学生对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在于你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在于对自我和环境的不断探索。通过对职业生涯的探索,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和就业环境,可以作更充分地准备,有意识的发挥自身潜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随时知时知势知己。所以,职业生涯是立体、动态的,在生命的不同时期,需要反复地进行这样的探索和规划。
(三)分年级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案
大一年级学生咨询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管理、自我潜能认知和专业的就业认可度。学院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老生经验交流会,从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初步指导。学院还应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单独设立专业发展概论等必修课程,进行集中指导与解惑。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新老生交流会等途径,围绕“认识专业,发现自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的基本知识及自己的优缺点。大二年级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后,会逐步发现自己的专业爱好,培养专业特长,初步确定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此阶段学生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社会实践、参加何种社会活动,以及个人素质能力如何培养等。学校要有针对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组织与策划各种比赛或志愿服务,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信息获取与使用的能力、资源统筹能力等。这些基本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是大学生就业的有利保障。大三年级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应依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和职业发展目标,积极充实专业和职业知识,注重培养自己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能力和素质。大三学生关注的问题是考研方向的选择、如何确立职业目标等。学院可以专门邀请专业的老师解答考研政策,并提供其研究方向以供学生参考,帮助学生分析利弊,确立职业目标。任何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社会的帮助,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提升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因此必须将自我努力与社会帮助有机结合[4]。大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了解就业的相关政策,依据社会和单位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5]。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就业期望。大四应届毕业生则更加关注求职政策与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心仪的公司。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校友来开展讲座,以其切身经历现身说法,让毕业生加深对行业所需技能或基本能力的了解。
以下是三防办工作组织的一些简单章程的介绍,三防办在国家行政机构中并非三防,而是两防,防旱防涝,防风是沿海地区特有的工作项目,防风即防台风。一般三防办的基本的职责范围是:各级三防办是当地政府的三防指挥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防洪法》规定,该机构挂靠在当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xxxx市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就是挂靠在xxxx市水利局这一水行政主管部门上。
三防办公室具体负责贯彻执行上级三防部门和政府有关防汛防风防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决定,贯彻执行指挥部的命令,指示,计划措施等,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水,旱,风方面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工作。这样的政策规定表明,三防办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也像遍布大地的水脉经络一样是网状机构,有上行下行机构,也需要纵向横向沟通,这样的行政机构中流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xxxx市三防办属于基层三防办机构的一个环节,基层三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有划分的。省以上的三防办(我国绝大部分省叫防汛抗灾办)内设分工较细。省三防办设有综合科,工程科,通讯科。xxxx市三防办目前未做内设科室划分,但工作内容是清楚明确的工作分工仍是有的,主要工作有八个方面。
(一)综合工作,综合工作包括编制三防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拟制工作简报,综合汇报,阶段性工作总结;三防报表统计;来往文书收发,传阅,保存,归档,会议筹办,值班安排和日常维护等,而另有一人专职编制工作规划等一类文书。
(二)工程工作,xxxx市主要的防洪抗灾工程种类有:堤围,水闸,水库,排洪渠,电排站,高水头电站,对河流特性影响大的工程建筑物,灌区,河流等等。为此,xxxx市三防办要建立防洪抗旱资料库,并动态更新;掌握工程防洪安全,抗旱方面的薄弱环节;汛前,汛中,汛后的检查及汇报;掌握工程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运行状况;指导,检查,督促损毁工程的修复;审核,批准工程度汛计划,监督执行情况;河道行洪障碍的检查和清除;工程防御特大洪水方案(防洪预案)编制或审核,管理;工程险情收集,汇报和抢险。工程工作主要由xxxx市三防办其中一名副主任负责安排,这项工作需要整个肇庆地区的大小三防办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并且工程每年都有,工作每季都有,对于三防工作工程的建设与完善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有阶段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是目前xxxx市三防办采用的方式。
(三)三防情报各工作。三防情报工作主要指与三防工作相关的雨情,水情,风情,灾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xxxx市三防办的情报工作方式有:与情报来源单位建立最初的沟通渠道;动态收集雨情,水情,风情;情况异常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分析,结论报指挥部或上级三防部门;情报资料整编,汇总,积累历史资料。以上工作是所有xxxx市三防办工作人员都在做的工作,相当于每日必做的作业。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做好情报工作,三防办建立了现代化的通讯网络,运用高科技手段,引进电脑模拟分析系统,架建了自己的工作网页,并且将建立一个网络操作平台以更迅速全面掌握三防情报信息。
(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工作。xxxx市三防办日常各种都离不开通信与计算机系统的运用,这方面工作包括:保障三防无线专网和计算机网的正常运行;维护三防无线通讯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协调有关部门,保障公网通讯正常;规划、实施三防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这方面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xxxx市三防办配备了一位计算机专业人员,并且有一位负责工程工作的副主任兼管通信设备。日常通信与电脑技术方面的问题就由他们两位负责维护。
(五)防汛物资和专项资金管理,这方面工作由于接触最少,只知道由一位副主任管理,具体事务不能深入了解。管理财务的工作内容及要求有:建立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的物资帐目,物资进出仓库记录清楚,手续齐全,帐物相符;定期检查物质状态,作好安全管理,注意防火、防爆、防盗;拟定物资更新、存储计划,防汛类物资在汛期要作好调拨准备;指导、检查督促工程防汛物料储备;作好防汛抗旱专项资金的下达和监督管理。
(六)部门协调工作,这是xxxx市三防办比较重要的工作,工作内容有:提出三防指挥机构的组成建议;拟定各部门的分工与职责建议;协调有关部门通报有关部门三防工作情况;必要时抽调有关部门人员参与三防值班。这是全体三防办工作人员都要参与的工作,对平日以及出现紧急情况时的部门和人员的协调指导工作是三防协调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七)三防宣传工作,工作内容包括:三防法律法规政策宣传;防洪抢险防旱及减灾知识宣传;水情、灾情。关于这方面工作,对水情和灾情这部分是在xxxx市三防办工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对于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防洪抢险抗旱及减灾知识方面的宣传就一个实习生所见来说,是比较薄弱的,虽然网络宣传在三防办是一个便捷的宣传方式,但是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构成来说,这个方式比较新潮,对于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民众来说,普及率反而不高。
(八)管理社会有关三防的事务,如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审批有关牵涉防洪规划、防洪工程建筑物、构建物;河道行洪障碍物的检查、处理和强制清除。
以上是xxxx市三防办行政组织工作的一些简要指导性的概要规范。xxxx市三防办是xxxx市政府的常设办事机构,隶属国家行政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政府行政管理运行职能包括:计划职能(即政府为完成某一时期内的任务或某一项任务,制定战略目标,确定实施步骤的管理过程。计划职能包括:(1)制定整体目标;(2)围绕目标,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3)确定具体实施步骤。)、组织职能(即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把确定的计划方案付诸实施的活动过程。组织职能包括(10将计划方案中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把整体目标具体化为可操作执行的工作项目;(2)将分解的各工作项目落实到下属部门或个人;(3)配备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提供必要的信息;(4)授予下属执行任务的权力,明确相应的责任。)、领导职能(针对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人员的管理素质要求)、控制职能(即政府为使组织目标按计划完成而对执行过程进行检验、督促和纠偏的管理活动。控制职能包括:(1)明确控制标准;(2)确定控制幅度;(3)疏通反馈渠道;(4)运用调节手段;(5)有效进行检查、督促。)以及行政协调(即调整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只、行政系统内部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在实际执行中,xxxx市三防办的行政组织工作流程中都体现了以上各个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各个要求。总的目标即行政组织目标是三防办的基本职责范围,简言之防灾、抗灾和减灾。而在三防办工作的主要任务职责划分的八个方面交错体现了五个职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足:(1)工作流程制定过于宽泛,不够细化对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分配等的具体落实、控制的实施等都没有体现;(2)分工不够明确,虽然工作有分工,但具体事务的职责的职务划分并未完全落实到个人身上,并且工作的变数比较大,加上分工后的具体操作的不细化,没有针对性的操作流程,使得个人操作过程中的主观人为素质等因素会对日后工作的交接等进程有一定影响;(3)行政协调职能不明显,控制标准化规范不确切,反馈渠道不清晰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效率,这也是目前行政管理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只停留两个月的学生来说,造成xxxx市三防办行政管理流程上问题的解决办法我还没有能力提出,只是对其中的原因做一些粗浅的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
1、沟通强度大,沟通难。西江流域受到上流急下流流域的地形、气候等变化的影响,需要掌握准确的水情信息比较困难,并且由于各个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不一,有些消息反馈会遇到各种问题,使得对信息的管理难度增高,加上人这个不确定的因素,在人情味甚浓的中国大地上,协调收集等工作是一个高难度的工作。
2、资金不足。一个山区市,县级财政财力有限,这给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困难。人力、物力的限制使xxxx市三防办的工作无法太细化,并且使得一些工作项目无法一次顺利地进行到底,财力的有限削减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3、工作章程规范化的欠缺。对于工作中细节和可能发生的常规情况以及紧急情况的一些工作具体应对程序的规范并没有给出,一旦出现问题,依靠的完全是个人在组织中的个人能力,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体制这个也将限制三防办工作的有效力度。
三防办的工作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有关于政府工作流程的,有关于三防办工作常识的,有对政府公文的熟悉,但是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最直接受益的是学习到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这个理工味浓厚的机构中,我学习到前辈们敬业爱岗的精神,学习到做人做事要实实在在,勤恳塌实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感谢他们给我的一切。
【二】
XX年年寒假月至xxxx月,我有幸在xxxx省xxxx市水利局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实习。由于只是一个实习生,所能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不是很多,所以我只能根据我实习的见闻及三防办里的工作组织概述起来,研究一下三防办行政管理上的状况。
以下是三防办工作组织的一些简单章程的介绍,三防办在国家行政机构中并非三防,而是两防,防旱防涝,防风是沿海地区特有的工作项目,防风即防台风。一般三防办的基本的职责范围是:各级三防办是当地政府的三防指挥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防洪法》规定,该机构挂靠在当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xxxx市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就是挂靠在xxxx市水利局这一水行政主管部门上。
三防办公室具体负责贯彻执行上级三防部门和政府有关防汛防风防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决定,贯彻执行指挥部的命令,指示,计划措施等,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水,旱,风方面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工作。这样的政策规定表明,三防办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也像遍布大地的水脉经络一样是网状机构,有上行下行机构,也需要纵向横向沟通,这样的行政机构中流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xxxx市三防办属于基层三防办机构的一个环节,基层三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有划分的。省以上的三防办(我国绝大部分省叫防汛抗灾办)内设分工较细。省三防办设有综合科,工程科,通讯科。xxxx市三防办目前未做内设科室划分,但工作内容是清楚明确的工作分工仍是有的,主要工作有八个方面。
(一)综合工作,综合工作包括编制三防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拟制工作简报,综合汇报,阶段性工作总结;三防报表统计;来往文书收发,传阅,保存,归档,会议筹办,值班安排和日常维护等,而另有一人专职编制工作规划等一类文书。
(二)工程工作,xxxx市主要的防洪抗灾工程种类有:堤围,水闸,水库,排洪渠,电排站,高水头电站,对河流特性影响大的工程建筑物,灌区,河流等等。为此,xxxx市三防办要建立防洪抗旱资料库,并动态更新;掌握工程防洪安全,抗旱方面的薄弱环节;汛前,汛中,汛后的检查及汇报;掌握工程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运行状况;指导,检查,督促损毁工程的修复;审核,批准工程度汛计划,监督执行情况;河道行洪障碍的检查和清除;工程防御特大洪水方案(防洪预案)编制或审核,管理;工程险情收集,汇报和抢险。工程工作主要由xxxx市三防办其中一名副主任负责安排,这项工作需要整个肇庆地区的大小三防办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并且工程每年都有,工作每季都有,对于三防工作工程的建设与完善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有阶段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是目前xxxx市三防办采用的方式。
【三】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土木工程 实践时间:xxxx年1月xxxx年2月
实践单位:寒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时代晶座一期
实践主题:深入施工单位,理论结合实际,亲身了解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手段,增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摘要: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更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内容: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大三了,看着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们在外找工作,忙的是热火朝天,我们也不免为自己的未来担心起来。毕业之后何去何从?想必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心理纠结的人生大事。对于即将踏进社会的我们来说,如今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影响到今后的就业与人生方向。是该小心翼翼,还是大胆阔步?矛盾,纠结,矛盾。于是,最好的办法便是在毕业之前,通过社会实践,试试社会的深浅,试试行业的深浅,让自己的心理愈加明朗,从而对毕业之后的道路做好准备。
人生就像是过人行道,如果没有人迈出第一步,就算是绿灯,人
们也会胆怯。相反地,有人提前做出表率,哪怕是红灯,人们也会奋不顾身。实践便是我们队自己人生提前做出的表率。实践的成功能使我们更加坚定的向前。
寒假离校之后,我便来到了位于xxxxxxxx的一处工地上,学校和切身感受相关的施工技术。在此期间,主要学习到了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带领我的师傅是该工程项目负责5#楼施工的工长,他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三年,从事施工作业也将近5年了,实际经验非常丰富。基本上每天他都呆在工地上,与工友们一起。出了负责项目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外,还经常与工友们一起交流工作和管理经验。能够有他在实习期间带领我,真的十分庆幸。到了每个施工阶段,他都会为我进行详细的介绍,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他都会进行耐心的解答。在此,献上我由衷地感谢!
下面,我对实习期间学到的与大家分享。
1、模板工程 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模板其实包含了两部分,其一是形成混凝土构件形状和设计尺寸的模板:其二是保证模板形状,尺寸及其空间位置的支撑系统。模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侧压力作用下不破坏,不变形。支撑系统既要保证模板的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又要承受模板、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因此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在上面荷载的作用下不沉陷,不变形,不破坏。 模板在材料与种类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可分为本模板、钢模板、胶合板。 模板的作用
便是在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刚从搅拌机中拌和出来的混凝土呈液态,需要浇筑在与构件形状尺寸相同的模型号内,这样砼凝结硬化之后,才能形成所需要的结构构件,模板就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成型的模型。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牢固、尺寸准确,保证工程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表观质量; (2)、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卸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2、钢筋工程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骨架,依靠握裹力与混凝土结合成整体。钢筋工程乃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三大工程之一。 因为混凝土浇筑后,钢筋的质量难以检查,因此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并建立起必要的检查与验收制度。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在使用阶段正常工作钢筋工程施工时,钢筋的规格和位置必须与结构施工图一致。
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合格的浇筑,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符合设计的要求,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尺寸准确,才能保证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而且还检查模板的尺寸,轴线及其支架承载力和稳定性。浇筑质量还以浇筑工人的技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若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够很容易产生离析现象,而且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甚至产生露筋现象。
实践所得:
在短短的十余天实习日子里,我接触到了行行的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我个人成长的一份宝贵的财富。在本次实习中,我对建筑工程的各方面责任和角色有了更加实质性的了解,体会到工程建设中包含的种种矛盾和限制,目睹了建筑工人的辛苦劳作。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各种首发的巧妙性和实用性。比如:在进行钢筋的绑扎前,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并且没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即接头应尽量放在受压区;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工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等。
我了解到,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的特点决定,除了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主要特点:
1) 生产的流动性;
2) 产品形式的多样性;
3) 施工技术复杂;
4) 露天和高空作业较多;
5) 机械化程度低;
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控制非常不易做到,但又是必须做好的工作。
同时,我也了解到,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思想重视;
②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③ 建立安全专职机构和配备专职的安全技术人员;
④ 切实保证员工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
中图分类号:K2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6?0187?04
大学本科教学的目的是为用人单位培养适合岗位所需的专业人才。用人单位招聘的首要条件不一定是具备了多么扎实的理论知识,最看重的倒是很快就能顶岗做事,能够设计新产品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的实用型人才。教高[2007]2号文件指出: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1]。为此,本科应用型专业必须结合就业工作,科学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有用人力资源[2]。面对当前人才市场出现的供需矛盾,如何使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实际需要恰到好处地衔接配合起来,很好地解决就业难、人才招聘难的矛盾是当今大学本科教学必须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意义
近年来,高校本科应用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大学最后一年的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三环节上仍存在着的问题。在现行的本科应用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大学最后一学期一般都是安排毕业实习5至6周,毕业设计10至12周,而实际上这段时间学生的重心主要用在了谋
职找单位[2]。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本来是大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这一环节没抓好,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就将成为抽象的空中楼阁。由于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跟不上,不仅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实际上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在高校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教学内容,由教学管理部门主管;就业则由学生工作部门主管。由于就业工作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学校的硬任务,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于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往往让位于就业。这样一来,毕业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大多是很欠缺的,难怪许多用人单位对当今的大学生质量提出种种质疑,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理论知识要真正掌握,理论知识要能运用于生产实践,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习是十分重要的,实习同时也是后期毕业设计的重要准备阶段。然而现在的毕业实习,往往名存实亡,成了一种走过堂或虚拟的计划。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追逐自身眼前的经济效益,担心吸纳学生实习会影响生产,降低单位经济效益,因而不愿意、甚至拒绝学生实习。由于学校难以找到接纳大批实习学生的单 位,分散的实习生又不便于统一管理和指导,于是只好让学生自找实习单位实习。结果,这一重要的实习过程就成了实际上的放长假,学生最后只要交上一份由某单位开出的实习鉴定就了事了,真正成了有名无实的实习。当今大学的校外实习环节已被严重简化和弱化了。这一环节的质量评价指标也是严重缺失的。由于这一教学环节的缺失,今天的本科应用型专业学生都普遍没得到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这恐怕也是目前应用型工科专业教学上最薄弱的环节了。
工科学校的毕业设计也是很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大多数本科学校针对这一环节的做法是,由专业教师提出一系列题目再让学生自由选题;毕业设计多在学校完成,大多成为了一种不必联系生产实际的校内独立作业。一般是根据所学专业知识,针对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一些资料,再通过一番从理论到理论的推演论证,从逻辑上去实现设计目的。教师给出的题目为了便于指导往往单一而偏小,学生难以得到真正的综合性训练,此外题目重复,通常是多人同题,整体知识覆盖面窄,更重要的是,指导的只有学校单一的理论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容易脱离实际。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学生多而指导教师少,一般每位教师要指导八个左右的学生,甚至十几个课题,老师无法给予细致周到的具体指导。这些教师除负责毕业设计指导外,一般还有繁重的教学工作,导致这些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具体指导。这种缺乏生产现场的毕业设计由于缺少实践平台,往往只能进行纯理论分析[3],其结果做得再好也不会有很大价值。最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学生根本无心认真进行设计。这阶段的学生大多迫于就业的压力而忙于寻找落实工作单位,而对必须认真进行的毕业设计却无暇顾及,造成很多毕业设计不规范,脱离实际,缺少创意,质量并没过关。这样一来,毕业设计对学生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学本科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本来就是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而学生攻读这些专业的目的就是能在相关单位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这两者本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由于教学与实际的脱离,学生不能通过扎实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出应有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大大降低了毕业生的人才质量,也给他们的就业增加了难度。因此,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这三者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这三者配套设计出一套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其内在的规律不断加以改进,本科应用型专业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适用的专业人才来。现在的大学生就 业难,并不完全是企业不要人,其实企业也普遍反映人才紧缺,只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招不到合适人 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大学提供的人才不太中 用。
二、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的设想
(一)基本思路
“三位配套”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谋职作为毕业前期的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的整体安排上使三者配套,有机衔接,进行统筹安排,以获得最佳效果。具体做法是:将这三个阶段的工作适当提前,把三者融合为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整体,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设计项目或课题,每位指导教师负责5?6名左右学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全程的管理、指导和相关服务。
“三位配套”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目标是通过三者的有机整合,有效提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4],使学生不仅具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通过这一过程使其获得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适应生产需要的设计能力,进而促进就业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说,通过深入生产一线的毕业实习可丰富专业知识的内涵,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同时也预先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平台和想象空间,可大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了解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可使专业知识与毕业设计有机地融入企业生产实践之中。这样的毕业设计可具体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核算和管理,为了提高设计的价值,将促使学生认真进行市场调查与开拓,争取各种与提高设计价值相关的调研工作,也迫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业务流程及工作要求,从而可大大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综合素质,实现毕业后的优质就业。这种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必将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运行机制
1. 制定科学培养方案
为了提高研发能力和专业技能,加强职业素质培养,要在大学前三年不放松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着重抓好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为此,必须切实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的改革。这种模式相对传统模式有两点必须明确:① 果断精简部分课程,尽量减轻学生前三年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各专业主课应在前三年紧凑安排,以减少最后一学年的课业负担,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前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最后的谋职就业。② 突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谋职三者的配套结合和时间上的连贯性。这是新的培养模式最突出的的特色。
大学最后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最终目标是实现优质就业,为企业输送真正有用之材。实习、设计和就业这三者在时间的安排上可以预定先后顺序,但不必事先划定明确的阶段界限,以利于联系实际灵活安排,同时这三者也是互相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实习和设计的过程是学生了解生产一线情况,获得实践经验,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而这正是为了就业,即真正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的先决条件[5]。
2. 一体化模式的统筹安排
为了实现以上培养方案,必须在大三暑假前就开始布置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做好先期实习准备工作,让他们在正式实习前进行一些调研活动。大三结束时学校应确定指导教师。实习单位的确定仍可采用学校统一安排和学生自找单位相结合的办法落实。大四开学后,学校应该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具体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优质就业的关联性。大三结束时,有就业意向并初步落实学生的实习单 位。与此同时,大四第一学期初就应要求学生开始酝酿、确定毕业设计的方向,以便学生能够及早开始构思,提出设计的总体框架。
正式进人实习单位后,实习生可一边深入企业见习、实习,一边结合单位的实际对原设计规划作出调整,并逐步进入具体的设计操作阶段。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请教学校指导教师外,应该尽可能地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指导教师。
3. 教师角色与作用
在毕业前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指导教师应明确以下职责:①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和审定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工作计划和设计方案。② 根据专业和选题,与实习单位联系确定实习的部门和岗位,以尽量使实习岗位与学生的专业和设计选题方向相吻合。③ 根据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需要,负责与实习单位沟通联系,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④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志趣以及实习单位的用人需要,指导并推荐学生就业。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与单位业务相关的设计,设计成果可大大丰富实习的内容[6]。这一方面有利于实习和毕业设计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使设计内容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方向吻合,企业可以从中获益。这样自然也会大大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4. 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要使本科应用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实现预期目标,那么制定各项内容的质量评价指标,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一体化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至少应确定以下六项评价指标:① 毕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②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③ 就业工作质量评价指标。④ 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指标。⑤ 实习基地建设评价指标。⑥ 人才质量评价指标。
在以上几项评价指标中,实习成绩应着重看完成工作的效果和单位员工尤其是所在岗位指导人员的反映。毕业设计除了看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外,更要看设计是否有创新和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尤其要看实习单位的评价。是否能凭此设计顺利地找到接收单位也应该是一种重要的评价,这也是检验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当然,各项评价指标的具体确定还有待在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和不断修订完善。
(三)基本建设与管理
1. 长期合作实习基地建设
“三位配套”一体化模式得以实施必须保证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拥有能与学校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为了人才的培养,有必要建立校、企共同发展的联合体,创建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
对于学校指导教师来说,通过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习和进行毕业设计,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技术的需要方向,从中获得企业一线生产单位的最新信息;通过与学生一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可以获得一些与企业联合研发的科研项目,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挥高校社会服务的功能,也为产、学、研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可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也使企业在人才、技术、科研等方面获得强力支撑。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本科应用型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关系到这类专业教学质量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要保证这一环节教学质量,除拥有与学校配合良好的实习基地外,是否拥有一批胜任实习指导和设计指导的教师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体化模式的质量保证也取决于学校是否拥有一批相应的双师型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要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自身除了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担任指导教师期间,指导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还要了解学生实习工作和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需要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合理确定就业目标,担当学生的就业导师。
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作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人,他们还有责任巩固和发展校企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够主动为实习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技术上的难题。所以,培养和造就一支工作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确保这一培养模式的人才质量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从学校内部选拔、培训指导教师应该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也就是通过选拔、安排校内现有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一段时间,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通过顶岗作业的方式让他们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通过培养锻炼他们是完全可以造就这种双师型指导教师的。
3. 模式的管理
“三位配套”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项全新的教改课题。这一改革涉及到学校和实习企业,涉及到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外聘指导教师,也涉及到就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种种关系,同时还牵涉到学校内部教务管理和学生工作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一系列的关系,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并强化这一制度的执行。对此,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系统的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环节的管理措施和具体责任。
笔者认为,在校企的合作上,首先要从经济利益的平等互惠关系上去相互协商,达成协议,通过签订合同保证实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高校应组建一个专门的毕业生管理处,专管毕业班的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和谋职就业。在管理权责上,大四最后一年的毕业生明确由毕业生管理处实行“三位配套”的一
体化统筹管理。再次,在指导教师的管理上,必须建立三项基本制度:① 建立资质认可制度,只有具备了胜任资质的人方可担任指导教师。② 实行指导教师聘任制。③ 明确指导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责、权、利,并在薪酬分配上予以应有的补偿。第四,制定大四学生管理办法。① 制定并明确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② 制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级评定标准。③ 制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实施操作规程。④ 制定学生就业意向和实习意向的书面承诺制度,以便为学生确定实习去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7-2-17).http://.
[2] 周庆元, 包文姝. 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3): 229?230.
[3] 齐文春, 王云. 工科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4, (01): 32?34.
[4] 张玉平, 秦惠洁, 黄振宝. 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03): 172?173.
[5] 刘文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探析[J]. 华章, 2009, (07):19?23.
[6] 唐文联.拓宽就业渠道之途径探索[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9, (03): 54?57.
Researches on trinity of practice, design and working pre-graduation specialty training mode for colleague students
CHEN Xiao-bin, ZHAO Hu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Department of CN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exists an obv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and the talent demand in the talent market. One reason for this obvious contradiction is the lack of good graduation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design, which means lack of the trinity of graduation practice,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experience. So, the specialty training mode for the trinity of graduation practice,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experience is certainly of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settlement. This model can not only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enterprises to recruit the required talents, but also open a broad channe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be employed successfu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