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总结范文

时间:2022-11-24 21:06: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困生转化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困生转化总结

篇1

要想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首先得摸清班级学生情况,列出学困生名单,探找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方能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在开学伊始,我通过询问学生、家长和任教教师及观察方法,摸清班级学困生的情况,再与学困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以便于做到心中有数,万事有个好开端。

在了解了学困生的基本情况之后,我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转化计划,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工作中的问题思索

学困生,追根究底,就是有着学习障碍的各类学生。要进行转化工作,光有计划是不够的,还需要老师及各种力量的有效辅导及督促,方能有实效,也避免流于形式化。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老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尤其是当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而且要忙着班级里的一系列工作,还有学校的各种工作,有时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时候,则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是在计划的实施过程当中,我却发现,有的家长,尤其是外地生家长,平时忙着工作,对于孩子是疏于管教,以致于只有孩子出了问题,才会与老师联系;有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对于五年级的学生难以起到辅导作用,这也是造成学困生不能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动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形成结对子关系,刚开始的时候效果还不错;可是时间一久,有的学困生就形成了依赖性,以致于学优生产生不良情绪。有的学优生竞赛一多,忙着自己的学习,时间一久,也就照顾不上学困生,导致稍有进步的学困生又开始慢慢地落后,重回学困生的行列;这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大难题。要说实行帮扶吧,可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并不一时的督促就能行之有效的,这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三、探索有效方法,加强转化效果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我们的持之以恒;尤其是育人的工作。我认为,要进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得转正他们的思想,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方能做到有实效。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当老师的,最大的作用在于引导,正是所谓之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旦学困生形成依赖性,要是哪一天没有督促,他们又会开始慢慢地退步,所以还是应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困生能够真正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纠正不好的行为,形成正确的思想及行为。

篇2

我曾有段时间有感于困难生的学校生活,他们动不动就受到某些老师的训斥、挖苦,还不时的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在其内心日渐形成与周围对立的情绪,在学习上、交往上表现出一种孤僻的性格,这是造成他们学习迟迟不进的重要原因。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改变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多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在放学回寝室的路上经常与困难生结伴而行,一路上我们抛开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进行推心置腹地交谈;生活中敞开心扉地去了解我们彼此之间在学校的学习、工作生活;有时我还特意安排他们到学校小店帮我买东西,并要求他们把这次实践编成一题应用题来列式计算,完成得好的同学还会得到奖励等,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很有成就感,从而树立了信心。

2、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困难生群体虽然存在于每一个班集体中,但他们所存在的问题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每一名困难生的转化工作都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他们所谓“后进”的病根。对于困难生的转化不可盲目,要寻求良方,因材施教。

3、寻找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而困难生往往得到的总是批评、否定,久而久之,使他们抬不起头来,对学习彻底失去了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差的学生,也能找到他身上的优点,我们教育者应该长善救失,不能全盘否定,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对其一方面的肯定,为他们树立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势利导,促使其全面发展。

4、理解信任,鼓励进取,用心灵交流来感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的需要。当别人不理解、不信任他时,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其上进,应从对孩子的理解与信任做起,特别是那些自信心很弱的困难生,他们更需要理解信任,更需要爱的温暖。教育学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上有个女生,因为胆子小,从来不愿说话。这让她觉得自卑,特别是被老师提问或者跟老师说话时非常紧张,没信心。平时我常找些事叫她帮忙,让她当生活委员,找她谈心,平时提问一些比较适当的问题。渐渐地她的胆子大了,不怯场了,也找到了自己的信心。面对大多数学生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日记的交流发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从中受益很多,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其实孩子的心是清纯的,老师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舞的手势、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胜过千叮万嘱。

篇3

“学困生”是指学习困难又称学习障碍,它是指各类学生学习期间产生厌学、恐学、逃学、拒学、变相休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低下或突然低下,虽经主观努力,百般辅导、学习依然困难。普通高中的学习困难生(“学困生”)一般指智力正常、能力有缺陷、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学习成绩、学习习惯以及其他方面的表现在班里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在正常教学情况下难以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发现它的产生与许多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有关。 客观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主观因素与学生自身不努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做好他们的教育转化,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对于“学困生”的教育转化,除了有一颗爱心外,关键是要讲究教育艺术,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一个可发展、可造就的“活动人”,是一个可开采、可挖掘的“资源人”,如何把“学困生”转变为“优秀生”,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措施:

(一)重视对“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学生成绩优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生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优秀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譬如心理特征积极向上,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等。而“学困生”正好相反,总是自卑、自暴、自弃,觉得低人一等,认为自己是教师看不起的“学困生”,如果教师再不关心爱护这些弱势群体,那么在情感上,师生之间就会出现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下降,自信心会丧失,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最终让“学困生”转变为“后进生”。

(二)帮助“学困生”制定学习计划

高中学生的学习计划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往往被“学困生”所忽视。教师可以帮助“学困生”制定计划,及时掌握三维目标等。通过计划,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有助于完成老师的课堂要求,更有助于人生目标的达成。

(三)督促“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俗语:“教无定法”。而学习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来选取合适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困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四)教会“学困生”应试技巧

新课程背景下,通过学业测试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测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在学业测试屡战屡败的学生来说,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方式告诉他们课程知识将会给以后的人生带来多少收益,仍会挫败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有些学习动机比较高的“学困生”,认为“平时也很认真,感觉掌握的不错呀,怎么就是成绩不高?”。在此情况下就是没有掌握好应试技巧。除了在考试过程要调整好心态之外,还应注意总结、归纳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选择题要怎么来答,用排除法还是直接选择法?而且教师在平时就应该强调进行总结归纳,只要在考试时候灵活应用就可以了。在平时教学过程要及时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学业测试中学生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五)磨练“学困生”毅力

多数“学困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困生”的求知欲望不高,从而导致学习的毅力比较差,很难做到对遇到的学习问题进行深入、长时间的思考,一旦遇到问题,容易退缩。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六)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前提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教学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变“‘要我学’到‘我要学’”。2.注重对“学困生”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习惯提问优生,把“学困生”冷落在一旁。时间一长,“学困生”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自然很差。3.开展互帮合作学习小组,以优生辅导差生。使“学困生”完成先前对优生由憎恨到羡慕的心理转变,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用“兵教兵”的方式,让优生与“学困生”交朋友,通过,请优秀学生作演讲 ,举办优秀生事迹展览等形式,使榜样的力量在“学困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找到学习的楷模、行动的指南,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七)提醒“学困生”保持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即身体、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高中学生只有身心健康发展,才能让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之在智力、体力、学习和交际能力等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八)对“学困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也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是最了解本班级学习情况的。对于不同的“学困生”个体,教师应该有相应的教学策略。

篇4

1.小学知识基础差,初中知识的加深,更加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逃避学习。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解题时不善于总结、归纳,导致不能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3.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善于思考总结,只一味地搞题海战,结果逐步形成了学困生学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4.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

5.在农村,大部分初中生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导致孩子读书无压力,影响学生学习。

6.大学生就业难,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转化学困生

1.尊重每一名学生。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学困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较差,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恢复学困生的自尊心是促进学困生转变的前提。

2.要使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学困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学困生是由于他们存在心理障碍形成的,这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很多正常的批评,在他们思维中都会得出本末倒置的结论。要做好这一工作,教师应帮助他们解剖自己,让学生正确审视自己,从而产生自我转化的内在动力。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弊病,树立自信;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

篇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19-02

英语学困生是指一些智力正常的学生,由于能力、方法、习惯、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或者外界和后天的限制造成了英语学习的障碍,达不到教材规定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业不良者。简单来说,英语学困生是指一些由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造成英语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当下,转化学困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许多教师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改在课外辅导、课后补差中进行,但长期如此会使学困生养成依赖的习惯,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在此,笔者主要谈谈教师利用学生合作学习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

一、参考学生水平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能令学生在与自己兴趣、特长、爱好一致的群体中互相学习,能实现学生彼此间的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整体的共同进步,有利于英语学困生的转换。教师应该根据班上学生在学习的能力水平、成绩水平、特长爱好、性格特征等个体差异来进行混杂分组。教师可以以“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形式让学生组成小组,在每个小组内平均分配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成绩好的学优生,可以担任小组内“小老师”与小组长一类的“领导”角色;中等生可以担任“小老师”的助手,负责在旁统计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协助学优生解答学困生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向学优生提出自己在这部分内容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而学困生负责总结全组学困生在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和疑惑之处,向学优生或者担任助手的中等生提出询问。当学优生回答不出学困生与中等生的问题时,再向教师请求援助。

这种组合模式,既能在小组内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发挥学优生带动学困生的作用,又能通过推荐学困生做总结代表,让学困生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学困生提供一个表达自我、培养自信心的平台。此外,通过合理分组后的小组建设,还能使小组发展成一个轻松融洽、互相信赖、团结友爱的小组集体。

二、根据学生性格合理分工

在使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分配不同的任务。为了转化学困生,在分配任务时,应特别考虑学困生的性格特点。如一些喜欢表达、性格外向的学困生,可以分配他们担任汇报员;一些性格内向,比较擅长书写的学困生,可以让其做小组讨论的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较有个人主见、具有领导才能的学困生,可以做些管理工作。

例如,在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5 Problems中,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掌握if条件状语从句,教师可以借合作学习方式来开展教学。这一节课所展示的模块内容是朋友遇到了问题,萨莉设法帮助解决。教师可采取指定或者自荐的方式,安排每一组中的学优生扮演解决问题的萨莉,再从学困生中选出小组的记录员和汇报员,让其余学生扮演孩子和家长。每一个小组根据内容和分配讨论不同的主题和话题,如第一组可以讨论“If play comptur games,parents will...”第二组可以讨论“If like dances,parents will...”等。

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必要时给予学困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当学困生不敢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时,教师应给予他们鼓励,让学生从单词到句子,逐渐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if句型说出自己在学习或者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让小组中的“萨莉”来帮忙解决,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引导学生互相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机会和平台。英语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上处于劣势,往往缘于基础不好,又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后继的学习中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因此才越来越觉得学习吃力。在学习小组中,学优生能充当学困生的榜样,学困生可模仿学优生的做法,借鉴学优生的学习策略,认识到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盲区,进而改正。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学优生的思想工作,采取肯定、鼓励的方法,向学优生提出建议,让学优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他人分享,指导和帮助学困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优生指导学困生的时候,教师应避免学优生高傲心态的产生,同时也鼓励学困生放下自卑心理,大胆接纳他人的帮助,虚心听候指教。

如在上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5 Problems这一课时,有的学困生不知道if从句的使用方法,在做练习时较容易填错动词的时态。这时,学优生便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告诉学困生,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态,主句用一般将来时态。学生之间的讲解,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往往更能让学困生真心接受,记得也更牢固。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目标。

篇6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困”存在特殊性和普遍性。教师在分析英语学困生的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总结出对其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途径,对转化学困生提供教育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生从一生下来,就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几种因素相互作用。事实表明,如果教师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得当,家庭教育重视,具有恰当的教育方式,就不会有大量的学困生的出现。反之,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合力,学困生的转变也是可能的。学困生都有可能逐渐变好,变优秀的。

1.外因条件一般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三个方面。

(1)学校环境的因素: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有些学生可能成绩不行而管理能力或文艺能力好,但他们得不到发展,长期作用下也会失去信心沦为学困生。(2)教师的因素:①部分教师教育观念和育人方法的不当。②部分教师对表现差的学生缺乏信心和期望。③部分教师学习指导和行为矫治的做法错误。④部分教师不能以身作则。⑤相当一部分教师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3)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师”。 他们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孩子最直接、最重要的。如果父母道德水准低下,视野狭隘,思想愚昧,谈吐粗野,生活方式不良,甚至迷信赌博,对孩子的恶劣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有部分家长有了点钱后就整天吃喝玩乐,根本自己不带孩子。一下子对孩子要求很高,高出孩子的可能范围;一下子对孩子自暴自弃,失去信心,根本无心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动不动就施之以棍棒教育。

2.内因条件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方面,积极情绪方面,学习能力方面。

(1)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方面的欠缺。学生缺乏强烈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2)学困生积极情绪方面的欠缺。①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导致逆反心理严重。②学生心理存在的自卑感强烈。(3)学困生学习能力方面的欠缺。①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学习习惯。这些学困生大部分好胜心强,常常采用的是一些不当的方法来凸显自己。②意志力差。意志是指人自觉的确立目的,并支配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③注意稳定性差。一般优秀生的注意力总是持久又稳定,学困生反之。④知识脱节,单词量少。知识本来就存在连续性和严密性,如果基础不扎实,没有及时的进行补救,追赶上去,很容易新旧知识脱节。最后造成学习活动不能进行下去。⑤学习方法不恰当,不当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途径

(一)注重激发学困生的内在动机

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调动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问题。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追求、探索知识的迫切性,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熟知英语及其文化,并且把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发展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人和文化本身的兴趣。学困生如果感到他们从学习英语中有所得,他们学习的动机就会很强烈。因此,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希望从英语学习中获得什么。除了掌握语言去交流之外,其实他们更想通过语言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这比学习语言本身要让他们感兴趣得多。

(二)教会学生学习和积累英语词汇的方法

初中英语学习者最大的苦恼就是词汇量太少,而造成英语学困。因为对他们来说,掌握词汇相对比较困难。有的教师缺乏对词汇教学的正确认识,使教学方法简单化,在长期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模式。 一般教师觉得课堂中落实词汇费时费力,只要教会学生会读这个单词,理解它的意思,课后让学生背就行了。学生听写单词不过关,单一归因于课后不努力。教师缺少词汇教学的方法策略。多数教师为了教词汇而教词汇,独立地教,很少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感悟语言,他们会误认为学词汇比学英语来得轻松直接,而不知学生学习兴趣在枯燥机械中消磨,即使记住了,也不会用。

词汇学习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中,词汇学习是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认真探索,教师首先应该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盲目增加学生的负担。在了解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于词汇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这样有利于在课堂中关注学生学习词汇的重难点,了解学生关注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词汇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尽量提出多种词汇学习和词汇记忆的方法,采用多种策略进行词汇教学。

(三)积极采取对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一,从学困生的性格特点入手, 正确归因,调动学习积极性。

第二,动之以情, 给学困生一片爱心。

篇7

学困生是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特殊群体,也是教师应倾心关注的对象。学困生的转化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更是为了实现英语课程教学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学习发展需要”理念。透过学困生学习以及表现,有针对性提出教学策略方法, 引导学生在宽松自由和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利于学生调整学习思维方法,切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提高英语综合运用技能。

一、关注学困生长处,赢得尊重信任

英语学困生也有闪光点。多关注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得到尊重和信任,能使得他们在激活自身学习激情的基础上,更能够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以这样的方式肯定学困生,更能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围绕他们的长处多关注和肯定,能使得学生在增强学习动力和潜能的基础上更好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在关注学困生长处时,一方面,多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突破或者新的发现予以充分认可肯定,引导学生有针对性予以概括总结,培养他们的总结反思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多主动与学困生沟通,多让他们在增强理解体验的基础上认清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帮助他们在了解过程中更好增强破解难题的决心。关注学困生的闪光点,能使得学生对英语教学产生一定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内生动力。

关注学困生的长处,能使得学生对认知情感和语言表达运用形成一定感悟。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 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B Lost civilizations”教学指导中,可建议学困生在整体阅读“Reading A”的基础上,结合文章表达的“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lost civilizations?”主题,不妨多给学困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就“How much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Do you know about characters about Loulan?”等各抒己见,帮助他们在相互表达中增强认知感悟。

二、运用差异化任务,增强表达激情

围绕学困生学习困生,运用差异式和发展化的思维方式来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学习交流,能在丰富他们认知情感基础上,帮助他们更好激活自身的学习潜能。差异化任务运用,能在突破学生思维表达障碍的基础上,更利于他们有自由运用的空间。

在差异化任务设计中,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结合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不同的任务,更利于学困生有效掌握运用。在指导运用中,一方面,根据学困生的能力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可发展性的思考题目,让他们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和任务,帮助他们在尝试中可自由灵活地予以选择运用;另一方面,关注学困生的综合表达交流,鼓励他们在同桌、小组讨论交流中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帮助他们更好主动调整策略方法,增强学习感知。以任务化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发现问题,利于学困生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增强知,促进探究好奇心,满足全面发展需要。

差异化任务设计,更能够使得学生有广泛的学习自由。如,在模块七 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学中,不妨建议学困生以“The history about Aspirin and Penicillin ”为引导任务,鼓励他们运用互联网资源来查找相关的资料,建议他们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unction of Aspirin and Penicillin?”“Do you know how do we have medicines correctly? ”等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增强理解感知。这样的方式引导任务探究,能使得他们将自我质疑转化为主动探索运用,增强认知感悟。

三、借助实践性活动,倡导互动交流

运用实践活动来给学困生主动交流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能使得他们在自觉转化运用的过程中更好调整策略方法,增强认知感悟。以互动交流的方式来活化学习资源,便于学困生增强学习兴趣和激情,强化认知的长期性和准确性。

在实践活动创设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在运用过程中,一方面,充分运用好现代化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在主动尝试和实践交流的过程中活动更多的认知体验;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可建议学困生根据力所能及来主动选择相应的学习活动,增强认知体验。这些实践活动运用,能帮助学生更好识记和运用英语知识。

总之,转化学困生应该在了解和关注他们需要的前提下,多给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充分暴露自身思维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实践运用能力,促进语言知识技能生成。通过人文关怀的方式转化学生,利于学生在主动发现自身学困原因,有针对性破解学困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8

由于种种原因,一个班级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所谓学困生是相对于优秀生而言的,是指那些在思想上和学习上都有比较严重的问题,表现比较消极的学生。为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社会合格人才,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这批特殊的“材料”,进行特别工艺加工,达到教育的目的,下面简要谈一下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点认识和作法:

1.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

学困生绝对不是一块定了型的“砖”,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没有被人挖掘的潜在闪光点和积极因素,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克服偏见,平等、正确看待他们。因此,首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解除他们的思想负担,增强他们彻底转化的决心和信心。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学困生”大多是在班级中思想落后、威信差、班级地位低的学生。如果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讲,就会坚定学困生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全班最差的信念,失去自尊。再去做转化工作,学生不但不配合,反而逆反抵触。因此,采取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谈心,讲明老师的苦心,不是要成心整治他们,也不是让他们在班中出丑,而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足,需要改进。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他们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密切地配合努力进步,懂得感恩。希望他们不要误失良机,应积极进取坚定信心,在各方面来一个巨大飞跃。

2.协同家长、任课教师、学生共同管理,形成一个多维管理体系。

转化学困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学校、家长、老师、学生共同关心、帮助和配合。首先学校应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树立培养一个好学生难,教育好一个差生更难的管理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为学困生转化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其次,应密切联系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 我在教育学困生的过程中,很重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通过与学困生家长谈话,了解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成长过程,有利于老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同时,教师也将学生在校情况告知家长,让家长心中有数,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如果缺少家长的配合,只是教师孤军奋战,收效是不会理想的。我班有一名学生,在校常打架斗殴,甚至还干敲诈的勾当,行为很恶劣,当我告知其家长这些情况时,其父亲竟目瞪口呆非常惊讶,竟不相信他儿子所为,因为他说该生在家很勤快,且很懂事,经常帮家里炒菜做饭,从不惹父母生气,怎么会做出这样不道德的事呢?但在铁的事实面前,其家长也不得不相信,追根溯源,家长历时会被孩子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对孩子内在本质的洞察,该生在校由于吸烟喝酒,没钱便干起了敲诈的行当,后来,该生家长对其进行了严厉却又语重心长的批评,该生进步很快,有了可喜的转变,这无不显示家长在转化工作中的作用。再次,应加强同各任科老师和学生的联系,各任科老师最了解学困生的课上真实情况,所以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同各科任教老师交谈,了解学困生的课上情况,并争取各科老师的大力支持,对学困生多加关照,比如上课多提问,作业批发细致,认真,多鼓励,少批评。以给予更多的鼓励,同样,学生的联系也不容忽视,因为他们是同龄人,无话不说,可以从其他学生那儿了解到一些从家长、任课老师那儿了解不到的情况。同时,他们也是学困生转化工作最直接的帮助和监护者,这样对学困生的转化,在校有学校,在家有家长,课上有老师,课后有学生,形成一个时时处处有人管、有人帮的局面,促使“学困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学习习惯上等方面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3.信任学困生,发挥特长,增强自信。

学困生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往往都有自己的特长,因此,利用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如书法较好的,可让他参加校报组、板报组;体育好的,鼓励他们踊跃报名,参加拔河、越野运动会、篮球赛等;文娱方面好的,适时动员大胆登台表演,在各种活动中他们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快了转化工作的步伐。

4.捕捉转化过程中的闪光点,以资鼓励。

在转化过程中,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发展动态,特别是不要忽视他们的闪光点,每当他们有进步哪怕很微小,也要重视这星星之火,应及时肯定,向他祝贺,为他欣喜,并在班级中加以表扬鼓励,增强他们转化的信心和决心。我班有名女同学,劳动很不积极,别人都忙着干这干那,她总是东走走,西逛逛,因为她是独生女,在家娇生惯养,从不做一点家务活,养成了厌恶劳动的不良作风,为此我找她谈话,并作了批评,有一次,我班打扫教室卫生,我偶然看到她在用双手拧拖把上的脏水,我非常感动,于是在班上表扬她,她受到很大鼓舞,不仅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其他方面也有了很大改进,学习也是逐步提高。

5.持之以恒,正确对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

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此时不应对其严厉批评,而应积极相劝,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一片苦心,鞭策自己鼓起前进的风帆,痛改前非,因为他们此时最需要的是温暖的双手,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可见,对于学困生转化工作要“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当然,作为教师不能消极的等待学困生出现反复再来抓,而要科学的估计可能出现的反复,把工作做到前头,以减少反复的次数和减轻反复的程度。总之教师要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工作,抓反复,反复抓,一抓到底,直到把学困生彻底教育转化过来。

6.定期汇报,总结和交流。

为了及时摸清学困生转化情况,应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每星期日晚上汇报一次,先让每位学生汇报一周来的情况,然后根据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好的进行鼓励,差的要向好的学习,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对待学困生要克服偏见,平等关爱,信任他们,与家长加强沟通,关注学困生的每一细小变化。思想上真心去爱,学习上用心去帮。相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使浪子回头,在不久的将来,学困生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 韩效暄,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年第8期

篇9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小学教育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可以说,农村小学教育能否搞好对我国未来的整体国民素质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然而,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小学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困生占到学生总数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因此,对于一个农村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了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

笔者作为一个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教师,深知农村教育中的诸多困难,其中学困生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笔者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总人数有38人,而成绩相对较好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从其它任课教师的反馈中,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也就那么几个学生在认真地听课,其它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在班级中,还有几个很聪明但却非常调皮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就是班级学困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下是笔者通过日常的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总结出的一些关于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的探索:

一、当前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早也是对其影响最大的教育之一,然而,在农村,由于大部分家长文化知识水平都十分有限,因此,农村的这些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有限的。更有甚者,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因此,家庭教育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基本上处于一个真空的状态。就拿笔者所在的班级而言,其中有5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些孩子与家长基本的交流与沟通都很少,更谈不上家庭教育。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处于一个自控能力较差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旦缺乏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束,很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在笔者班级的留守儿童中,只有极少数学习自觉性比较高的学生,其余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属于班级中的学困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条件较为落后

虽然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依然较为落后,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教学设施不足,条件落后的问题更加突出。以笔者的学校为例,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包括思品、科学、英语、信息、美术、音乐几门学科在内的综合科根本就没有认真上过,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县里统一抽测的考试中,得分明显要落后于其它学校的学生,尤其是英语,及格率很低只有34%。在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只能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所学习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学困生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师资条件不足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因素对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区,师资力量匮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很多学校,一个老师可能会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这样,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更谈不上素质教育。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较低,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教师一方面是没有精力,另一方面也没有能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大部分的教师仅仅是采取抓重点的方式来紧抓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学困生,教师更多的是采取消极对待的方式,从而使得学困生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很多时候,学困生的形成与家庭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教师更要经常性地与家长保持联系,把学生在学校中的各种表现反馈给家长,并寻求家长的积极配合,努力使得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互相弥补彼此之间的不足,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积极利用农村教育资源

由于国情所限,短时间内迅速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不太现实,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资源入手。在农村地区,我们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大量的乡土资源,而这些资源只要善加利用,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来使用。例如,在学习美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乡间田野,去领略农村自然风光,让学生在观赏和游玩中提升审美情趣。而对于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转化。

(三)多途径提升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要想办法从多种途径来提升师资力量。作为学校,要多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作为教师自身,要在课余时间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扩充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旦师资力量提高了,拥有较高素质的教师就能够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对学困生实施更加科学的转化工作。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我们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学困生这样一个容易被边缘化的群体,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对待,尤其是学困生问题比较突出的农村地区,教师更要把学困生的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参考文献】

篇10

1.问题的提出

我校高中生源不好,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低,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吃力。因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出现了不少学困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这些学生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转化学困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2.1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等。而我们常常关注的是优秀学生的发展,对于学困生的发展并不特别关注。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和培养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应用了以下方法:1.分析比较法。记录转化学困生的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转变的契机。2.教学实验法。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寻求进行创意法理论与学困生转化的融合新途径,不断总结,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使研究内容逐步完善。3.经验总结法。借鉴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分类收集,对比分析,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做法。

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的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制定转化学困生的措施,落实新课程理念,保证学困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2)查找学生成为学困生的根源,探索培优补差的经验和做法,优化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手段,把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升华为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3)挖掘学生的创意潜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本研究的预期目标:(1)明确此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动态研究,补充有关理论。(2)落实新课程理念,找到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让学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3)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有效措施,完成论文,撰写研究报告,积累转化学困生的经验,为在全校范围内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4)预计的研究成果:①完成研究报告;②典型案例;③典型课例;④;⑤创意法理论推广研究。在课题组织上,科学院中学教研气氛浓厚,科研基础强,学校大力支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顺利结题。

4.课题研究成果

4.1制定了相应的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

4.1.1课堂外重视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4.1.1.1确立目标。

学困生经常感觉沮丧绝望,我们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培养他们具有克服困难,决不后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的信心。要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在他们的人生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发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帮助学生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经常检查并修改目标,使学习目标适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坚持每天少量听写培养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意识到细小的进步长期积累就是大进步。

4.1.1.2掌握心理动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中学困生往往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但他们内心渴望进步,渴望尊重理解,渴望得到重视。因此,主动接近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上进的动力,鼓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尊重、信任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是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下要有计划地找学生谈心,了解其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其对教学的看法、要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歧视他们。教师的关爱有助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4.1.2课堂内重视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4.1.2.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要以简洁、明快、风趣、鼓励的言语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加强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乏味难懂的语言点,要利用图画般的艺术语言,利用插图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辨别和掌握知识,使他们意识到知识之间的繁简、难易转化是可能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可以增强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英语史或有趣的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教唱英语歌曲,观看英语电影,布置英语小版报,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展示才华,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

4.1.2.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听课效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体验,激发求知欲。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帮助学困生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内容和方法入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困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动力。通过英语游戏、电影和音乐使枯燥的记忆背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避免枯燥的机械重复,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经常和学困生交流,像朋友一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使他们明白从日常生活中也能学到英语。

4.1.3加强课后辅导。

给予学困生特别的指导,布置适宜的学习任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布置不同的作业,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检查学困生的学习任务及作业,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技巧,帮助他们预习、复习,并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布置较易完成的作业。例如,要求优秀学生背诵整篇课文,学困生只要背诵重要短语和简短的对话,让他们每天都有成就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缩小与优秀生的差距。

4.1.4适度降低对学困生的学习要求,确保他们日有所得,享受学习的成功喜悦。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的,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最为重要。成功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而挫折易使人沮丧和退却。课堂上对学困生适当“降低标准”,让他们及时享受到收获的乐趣。由于WarmingUp对话相对简单,可让学困生就此表演对话,并当众给予表扬和肯定,建立自信。一旦有了自信,教师再“乘胜出击”,逐渐加大难度。

4.1.5运用网络与学生、家长交朋友,让家长参与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加入QQ群与他们在网上聊天,了解学困生的思想动态。通过网络沟通会得到平时不容易得到的信息,更好地掌握其思想动态,同时融入真切的情感,帮助其解决思想问题;其次,要有一定的交流技艺。要进行角色转换,唤起学困生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博得对方的好感;最后,坚持寓教育于引导之中。善于将解决学困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合理引导。鼓励、辅导他们在创新创造与动手能力方面多加锻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要与家长形成合作关系,并请求他们帮助,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看到父母重视他们的教育,学困生会受到感染而加倍努力学习。帮助学困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不能期望学困生的学业很快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开始时他们可能会有波动,只要有信心坚持下去,他们就一定会转化成好学生。

4.2反思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学困生转化是多年来困扰我们的问题之一,高中英语教师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促进高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也有一些困难和疑惑,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平行班少不利于比较和对比学困生的进步;(2)大班教学难以特别照顾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3)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存在反复现象和不稳定的情况;(4)学困生往往在其他学科也存在问题,同时行为表现上也有不良现象,对他们的转化工作,需要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和协调。

高中英语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涉及因素多,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半途而废。我们要把握学习困难生的心理,针对他们的特点,逐步让他们喜欢英语,在较短的时间内享受学习英语的愉悦,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1

学困生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在:不思进取,上课时注意力极度不集中,在私底下经常搞小动作,精神比较涣散。这样就会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下降,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班上其他学生的好,有与学困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思进取,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学困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渐渐降低,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与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逐渐学困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如别人,这样根本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情感上的转化,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由于学困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及家长的表扬,长此以往,这样的心理状态导致学困生总认为自己学不好,智力上不如别人,无论怎么学也超越不了别人,这些都源于学困生对自己的不自信,想的永远比做的多。对学困生进行情感上的转化,树立起学困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上的自信心,鼓励及引导学困生课堂上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困生的自卑心理逐渐消除,慢慢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初中数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学困生本来学习基础就比较差,又存在自卑心理,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课堂上,不愿积极?⒂氲接虢淌χ?间的互动中。对学困生进行情感上的正确引导,使得学困生逐渐消除心理上的自卑,积极踊跃在课堂上发言,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在学习上应多鼓励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在学习上多鼓励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努力学习的自信心。在数学堂教学当中,对学困生的转化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打消学困生的自卑心理,然后在实际的数学学习当中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自信心,进而能够提升学困生以及学生整体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对学困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鼓励,并且应该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表扬,促使学困生能够从心理当中真正的战胜自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方程相关知识进行数学测验结束之后,教师应该针对学困行的数学实际成绩的变化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不要提高学生学习成家下降的方面,应该针对几次数学测验当中的细节对学困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比如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解字没有遗漏,解题过程非常完整,并且很多学生就将这一点忽略掉了,所以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样就会让学困生觉得自己也有能够比其他学生做得好的方面,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

(二)课堂上多与学困生进行互动

学困生在往往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长此以往,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也使其它周围同学的学习受到影响。为提高学困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困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在课堂上多与学困生进行互动。例如,在讲到方程与方程组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几组比较简单的解方程的练习题,要求学困生到前面黑板上进行解方程的练习,一步一步进行引导,并对其良好表现在全班同学面前予以鼓励,由此树立学困生的信心,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增强与教师情感上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143-01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最让老师操心的事情。在严格执行“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一系列规定之后,对“学优生”来讲,是给了他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发展能力的空间;但对“学困生”而言,他们却在获得发展自由度的同时显得无所适从。如何在减负的同时,关心“学困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效,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发现积极因素,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学困生”普遍是自暴自弃,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学困生”。因为他们经常犯错误,挨批评,甚至受处分,往往会认为教师、同学、家长都看不起他们,他们的思想上背了沉重的包袱。同时他们又很要“面子”,害怕和反对老师在大庭广众面前批评。另外,“学困生”的个性品质比较差,缺乏坚强的意志,毅力和自制力。这种自卑和自尊交织形成了“学困生”特殊的心理,对此作为教师只有弄清楚“学困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才能对症下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注意亲近“学困生”,拉近师生距离,对他们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尽可能地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及时鼓励他们获得每一次、每一点成功,使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同学没有拒绝他们,班集体欢迎他们,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这样“学困生”就会向老师打开心灵之门,转化也水到渠成。

二、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学困生”的教育氛围

教育“学困生”,光靠老师的孤军奋战,难免势单力薄,顾此失彼,因此老师要善于组织和发挥教育学生的各种力量,形成“特困生”的教育氛围。首先是班集体的力量。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风,有利于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和集体观念。在全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困生”也积极的参与,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带动他们不断的进步。其次是家庭的力量。家长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学困生”容易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游离,如果不及时联系,就会造成管理的真空,所以家长和老师要紧密联系,共同采取措施,这样就会更好地转化“学困生”。

三、发掘主体作用,增强“学困生”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同唱一台戏,而且,戏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配角。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情况下,教师讲不如学生讲;教师教不如同学教。让学生真正参与互动,投入到学习中,就能促进思维,促进理解,促进记忆。在教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概念时,我组织了一场竞走表演赛。教师数秒,两个学生在相同时间内竞走。然后讨论:谁快?为什么说他快?是不是走的路程多的人就一定快?学生通过比赛讨论总结,理解了什么叫速度、路程、时间。整节课,从头至尾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我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稍加点拨,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课中经常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学困生”也不例外。当他们举着手,嘴中大叫着“我”“我来”,甚至把他的手塞到你的鼻子底下时,应善待他们,让他们有上台唱戏的机会。其实,思维的火花,常常是在一瞬间产生的。当一段表达的激情被一次次以所谓的纪律压制下去,或是规规矩矩地举手,等了老半天才起来回答。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把想讲什么给忘记了。所以,讨论法是善待学生“插嘴”的好方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学生互相启发、互相纠错、互相补充完善。教学中我尽量让“学困生”登台“唱戏”,给他们以引导、鼓励,从而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变厌学、逃学为愿学、好学。

四、发展评价方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对于数学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一味追求统一,这样势必照成学生应付了事,也就必然出现大面积的“克隆作业”根本达不到课后巩固知识的效果。所以,我在作业设置和评价中采取:

1、分层次设置作业、降低作业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