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8 21:51: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艺术形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新媒体动画专业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动画的传播与创作是建立在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传播媒介平台之上,同时动画艺术学科又是一门对技术性、操作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型学科,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高校“新媒体动画”专业是一门科技型、技术型、艺术型的学科。因此,高校“新媒体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动画相关制作软件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在这条看似简单但是曲折的道路上,动画专业教育者们一直在探索一条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道路,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总结出一套教学、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媒体动画专业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新媒体动画”要求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特征,高校中将“新媒体动画”专业的教学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创意思维的培养,第二部分是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部分是创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第三部分在一部分院校开始有进行重点经营,“校企合作”就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将企业与学校的教学相结合的同时,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获利”,这也是中国高等院校新媒体动画专业的一个有效的发展道路。黄河科技学院动画专业在2013年引进校企合作项目,将河南东鼎动画公司入驻艺术设计学院,建立“二维工作室”,让大三的学生在基本学习完成所有的动画专业基础课之后,择优进入工作室进行实际项目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将学习到的知识与企业带来的需要盈利的项目相结合,发现自身的不足,也快速地提高了各项能力,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14年7月黄河科技学院动画专业“二维工作室”出品动画作品《猛鬼画皮》的第二版预告片,传至优酷网一周,点击量超过二十万,这个简单的数字,可以充分地说明“校企合作”这一教学实践道路的是多么有力量。
构图在表层意义上讲就是所谓的“位置经营”,也就是对客观物象在画面当中进行空间位置的安排。深层来看,它是在画面当中对各个形式要素进行整体组织与安排的过程。不仅包括客观物象的空间位置,而且含有各种形式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形与色的结合关系、画面的节奏韵律安排、虚实关系的组织、画面氛围的营造等由各种形式要素结合运用所体现出的关系。
2.笔触
笔触是手的运动使画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它既是个性化的艺术修养体现,也是画者心灵释放的记录。它流露出画家的能力水平、气质修养和感情状态,如,伦勃朗的笔触肯定有力,哈尔斯的笔触轻盈欢快,柯罗的笔触魅力潇洒,凡•高的笔触热烈奔放……笔触无疑把画家的真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形体与色彩
形体与色彩是画面的核心和灵魂,怎样结合形体与色彩是每位艺术家在绘画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绘画就是要达到形与色的完美结合。形体成为深层意义上的构成要素,根据绘画者本身所考虑的表现内容来看,它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从构图与形体的关系上体现绘画者所思考的视角以表达其情感。形体完整与否,关键要看它在构图中的视觉要求,最终要符合画家的表现目的与艺术直觉。色彩是绘画作品至关重要的视觉传达语言,其中,纹章学方式、色调表情方式和纯色构成方式是色彩语言的三种构成方式。纹章学方式,即以装饰性色彩传达某种象征性涵义。色调表情方式,即用色彩构成画面的色调,色调在绘画中对画面氛围的影响尤为重要。纯色构成方式,即运用纯粹的色彩构成,追求色彩自身的表现力。
4.材料肌理
材料与绘画肌理都是造型艺术重要的形式要素,如果说一幅画的色彩是最根本的基调,那么材料肌理就是画面的一种基调。材料肌理运用恰当而合理有序,能给观者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趣味性,而这种趣味性恰巧可以表现绘画者所要表现的客观物象。当然,在绘画中也不能刻意追求肌理,否则就失去了材料肌理作为绘画形式要素的本来价值与意义。
1、中国传统戏曲
要想真正的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运用到动画造型的刻画中去,那就一定要透过外在的皮肉,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渗透其中。也正是渗透在动画造型中的这些中国传统元素真正打动了现代的观众。中国戏曲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台艺术样式。它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其中较为著名的戏曲种类:京剧、豫剧、越剧等,京剧更是奉为中国的国粹。中国戏剧中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形式为动画造型的设定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如动画短片《骄傲的将军》中角色的造型设定就借鉴了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吸取了戏曲造型的特点,既有程序化的规范又有鲜明的个性表现。片中主要人物大将军造型的设定就是在京剧“花脸”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变形,从而突出表现其人物威武、真实的性格特点。
2、中国传统水墨画
水墨文化可以看作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它的浓淡相宜;它的水墨交融;它的浑然天成无不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意境。中国水墨元素正因为拥有着独特的民族语言特色和古典文化的底蕴,引起了中外很多动画造型师们的关注。它开启了人们对于点、线、面及图形的一种全新的动画造型方式。从中国最早运用水墨艺术形式来表现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到经典水墨动画《山水情》,都是以写意的方式,以墨带画,笔触简练,线条流畅的表达了民族的个性,表达了国人的情感。
二、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动画造型中的运用形式
动画造型要求形式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在做造型刻画时不仅要靠文化艺术修养的积累,还应考虑采用怎样的手法去具体表现它。一个成功的动画造型设计,需要我们在了解剧本文化内涵的情况下用最为贴切的手法去表现出来,这一点至关重要。
1、中国传统“线纹样”在动画造型中的运用
线,是中国智慧的祖先们最本能寻找到的一种最便利、最直观的记录方式,现存最早的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中就赋予了线条神奇的艺术魅力。线,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原始的艺术因素,也孕育着最早的审美意识。从仰韶文化中的“鲵鱼纹”到青铜文化中的“饕餮纹”再至魏晋时期连绵婉曲的线描风格,无不透露着线条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力。
2、中国传统装饰性色彩在动画造型中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象征里,有五种最基本的元素:黄色象征土、白色象征金、蓝色象征木、红色象征火、黑色象征水。而在这些传统颜色元素中,最被人们熟知和使用的是红色,现也称为中国红。其实在中国原始社会,红色也是第一个被应用于人类生活的颜色。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会给动画造型的设定带来浑厚、醒目的感觉,如动画片《九色鹿》中虚实结合的装饰性色彩的运用,典型的中国红突出了神话传说的意境,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神奇世界。
二、装置艺术在橱窗展示中的思想观念
1.创意性
时代的进步,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具有创意的橱窗展示。橱窗以陈列商品为主,便于人们透过橱窗了解商品信息,达到推广产品形象和商品信息的作用。装置艺术能够起到突出艺术作品中心思想的作用,装置艺术进入橱窗展示,其对空间微妙化、概念化、意象化等方面的效果处理,会给予消费者新的视觉触点。新的视觉触点主要包括对材质使用、色彩搭配、空间构成等周围环境的渲染,营造一定的观赏氛围,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吸引人们的好奇心和购买兴趣。装置艺术在橱窗展示里材料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应用,装饰手法中协调统一与均衡渗透的应用,空间构成中有序与相互融合的应用,都会给予橱窗创意性的视觉感受。二者相结合所展现的新艺术形态既能满足视觉和情感上的需要,又能满足审美上的需求,并使橱窗摆脱原有的平庸简单的陈列方式,以创新、愉悦、感人的艺术手法,使得有装置艺术注入的橱窗更具感染力。在新时代,装置艺术融入橱窗展示,不仅给橱窗的创意设计带来新奇、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赋予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吸引人们关注的目的。
2.互动性
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在社会环境压力下的人们缺乏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因此橱窗展示要想吸引顾客,适当的情感交流可以唤醒和触动顾客的购买欲望。橱窗要想吸引人们的目光,设计师在设计橱窗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科学化、理念化、情感化等方面。橱窗设计不能简单地以静态的方式展现出来,而是需要通过互动的方式传达出商品的功能和价值。装置艺术的互动性将人们与展示的商品相结合,也迎合了时代的需要。装置艺术所营造出的空间氛围可以同观众进行互动,促使观众在特有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这是一种流动的空间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将商品、人以及环境三者结合起来,产生新的艺术效果。橱窗里装置艺术的空间布置以及人流活动范围的设置都是以人为本,并且在商品的陈列过程中以形象化的互动为主,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橱窗里特定空间的魅力表现。装置艺术的互动性不仅能够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对商品的信息推广也有重要作用。
三、装置艺术在橱窗展示中的艺术表现形式
1.材料运用
(1)物质性材料
材料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从19世纪末开始演变为材料艺术,物质性材料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开始运用。物质性材料的运用,将会呈现出更多各具特色的装置艺术作品。物质性材料在装置艺术里通常是以鹅卵石、纽扣等一切点状形态,以毛线、铁丝等线状形态,以纸张、板材等面状形态进行艺术表现。物质性材料通过剪切、拼贴以及结合等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全新意义上的装置艺术作品,这种全新的艺术作品容易被人们认可。橱窗的目的是为了拉近购买者与展示商品的距离,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物质性材料运用到橱窗展示中不仅给予观者一种全新的质感享受,也给观者带来更多的情感交流。物质性材料的运用赋予装置艺术作品思想价值,也给橱窗里的商品展示提供了极佳的辅助效果。
(2)非物质性材料
装置艺术在橱窗展示中不能仅有物质性材料作为单方面的辅助,只有将非物质性材料和物质性材料相结合,才能在橱窗展示中体现装置艺术的价值,起到推广产品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非物质性材料开始运用到装置艺术中。非物质性材料主要包括光、声音、水、风、空气、气味等,而这些也是构成完整的橱窗展示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灯光的冷暖、强光弱光的使用、声音的高低等,这些都会对橱窗的整体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橱窗借助材料的运用给予消费者新的视觉感受。如图1所示,运用塑料泡沫所构成的大雪球烘托服饰颜色的清新、典雅,橱窗里微弱的暖光投映在模特的身上,让这款拥有美丽线条的服饰显得更加靓丽。装置艺术中物质性材料和非物质性材料综合运用在橱窗展示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2.装饰手法
(1)装饰协调统一
装饰是对物品的一种修饰作用,使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引人入胜。随着装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橱窗展示里运用装置艺术的装饰手法,对橱窗中的商品进行装饰美化,能够烘托商品的精美之处,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橱窗对于展示的商品而言,相当于一个静止的舞台,而商品则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对橱窗里的布景、道具、色彩以及文字等方面加以协调统一的装饰,能够更好地突出商品的独特性和实用性。橱窗的装饰协调统一,会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装置艺术对于橱窗里展示商品的装饰效果的辅助主要从题材、情调、风格等方面着手,不能与展出的商品有相互抵触的视觉效果。装置艺术的装饰效果在橱窗里与灯光、背景、颜色、材料、空间等各个方面互相弥补、互相呼应,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协调统一的视觉效果容易打动观众的购买情绪。运用装饰手法的协调统一不仅对橱窗起到装饰的作用,也为商品的推销打下基础。
(2)装饰均衡渗透
装置艺术的装饰手法运用到橱窗展示中,增添了产品的诱惑力,也给橱窗的展示带来了全新的效果。这种展示手段不仅使橱窗更美观,也让人们对产品乃至装置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装饰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商品进行加工,使其变得更加引人入胜。为了不影响商品的整体效果,就得在橱窗的整体做文章。如,在特定的橱窗里,装置艺术的综合表现手法与物品的装饰手法相互均衡的渗透和融合,这让单一的商品显得更有内涵,增加了商品的美感,同时传达出一定的商品信息,对于商品的推销具有重要作用。将装置艺术运用到橱窗展示中,能够烘托出橱窗的高端大气。如图2所示,通过橱窗玻璃上的喷绘贴纸的装饰,以及装置灯光的投影与背景墙的效果,从空间上制造漫天雪花飞舞的感觉,整个橱窗都处于一个平稳的颜色基调中。整个橱窗的装饰效果既协调统一,又均衡渗透,不仅展现了冬季的节日氛围,也体现了橱窗里大衣带给人们的温暖,凸显人们对于温暖的需求。橱窗里运用装置艺术的装饰手法会对商品的营销起到推动作用。
3.空间展现
(1)空间有序
橱窗展示通常是建立在商业的角度上,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商品。装置艺术在空间展示方面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挪用、错位、装配、置换与悬置等为主。装置艺术的空间构成主要依赖于元素的运用,通常单一元素产生的效果并不能刺激顾客的视觉神经,只有将多种相关的元素在橱窗特定大小的空间里有序排列、组合,构成个性化、合理化的展示空间,这样才能在橱窗展示的空间布局上体现主次之分。有序性的空间展示是元素在体量、大小、软硬、质地、高低、颜色等形式上的变化和综合运用,从而产生最终的视觉效果,其对橱窗展示里的商品展示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橱窗的设计过程中,运用装置艺术的空间展示,既打破了常规的展示模式,又将有序性的空间构成模式注入橱窗,赋予商品展示韵律感、舒适感,不仅增加了橱窗的个性化展示方式,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2)空间融合
橱窗展示的特有空间里,引入装置艺术的视觉创意与材料混搭所产生的艺术氛围,可以让顾客得到超出商品之外的信息。在空间的展现方面,装置艺术的材料和展现物品不会发生冲突,前者辅助后者。运用特定的空间比例辅助橱窗展示,会对商品的展示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橱窗展示的每一个空间都是为了辅助展示商品的,主要是一种推销商品的方式而已。它与橱窗中的商品、背景的广告美学加以融合,从而使顾客获取新颖的消费体验,激发其购买欲望。装置艺术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创造出概念性的体验,空间布局、设计氛围、风格形象等的相互融合可以增加其在橱窗展示中的表现力。合理运用空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橱窗里运用装置艺术的错位和悬置两种空间表现形式,一群飞燕盘旋于店内,给予消费者视觉上的引导。在飞燕的带领下,消费者可以领略橱窗里赏心悦目的商品展示,各种各样的商品不再是静止地定格在陈列的架子上,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空间的有序性和融合性,从而形成流动的空间效果。装置艺术的空间表现手法运用到橱窗展示中,会给橱窗提供更完美的展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