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06:31: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科护理查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查房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临床护理理论和实际的关键。通过实施护理查房能培养护士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工作作风,且可以有效检验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目前提高护理查房的质量已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儿童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重视度。因此,临床儿科护理工作在医院各科室工作中的关注度也较高。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是目前儿科护理工作的关键。儿科患儿年纪小且好动,临床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导致临床护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另外,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低,往往存在较多的突发状况,因此加强护理查房工作是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2]。本文通过实施对比护理查房前后儿科护士的护理水平,分析探讨护理查房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科护士41名,所有护士均为女性,护士年龄22~45岁,平均(2678±439)岁。其中本科学历28名,大专学历11名,中专学历2名;职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14名,护士18名;工作时间≤1a者5名,2~5a者21名,6~9a者12名,≥10a者3名。
1.2调查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实施护理查房时护士的护理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所用问卷为郑州市儿童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护理形象,医护沟通情况、工作安排情况、护理服务态度、应急反应能力、病情发现能力、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技术的熟练度以及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8个方面,问卷发放41份,共收回41份,回收率为100%。对郑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护理查房后的护理人员进行上述问卷调查,问卷发放41份,共收回41份,回收率为100%。对比护理查房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护理查房实施前后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综合业务能力评分,临床综合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护士对护理程序的掌握、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使用能力。②比较护理查房实施前后护士对自身主观能动性、专业知识掌握度、自我防范意识、护患沟通能力的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分数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综合业务能力
护理查房实施后,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综合业务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查房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士对自身水平满意情况
护理查房实施后,护士对自身主观能动性、自我防范意识、专业知识掌握度以及护患沟通能力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查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一项用于了解护士的相关工作性质以及评价护士工作质量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护士的综合业务能力[3]。护士的综合业务能力与患者预后效果直接相关,通过护理查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儿科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思维方式不完善,治疗过程中难以配合,导致患儿临床治疗预后效果受到较大影响[4]。因此对儿科实施护理查房成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工作。通过查房可以全面了解患儿潜在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明确后期患儿的护理重点。在护理查房中保持和蔼的态度对待患儿,多倾听患儿的心声,通过积极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增加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促进患儿临床治疗的依从性[5]。在护理查房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查房的流程进行,做到早通知、早安排、定期进行总结等。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实施护理查房,能显著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燕珊.床边护理与传统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查房模式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40-41.
[2]张学萍,魏素芳,沈莹,等.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02-1104.
[3]张华,王筱君,王阿丽,等.护理查房的现状分析与新形式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2-304.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4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护理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变护理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势在必行,市场竞争促使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适应市场需求[1]。护士长是医院基层护理工作的具体组织者与管理者,担负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核心作用,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如何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持续监控和改进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现有的条件下,优化人员配置,如何对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和合理调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也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2]。我科自2011年11月1日起将护士长定期质量查房改为每日进行四次查房,即每天早上上班前、中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前、下午下班前的对所管病区重病人、新入院病人、区县转来、高热、腹痛、有纠纷隐患等病人进行4次质量查房,了解、发现、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即将准备出院的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两组进行对照。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长四查房制度,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减少了护理缺陷, 显著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实施优质护理、护士长四查房后1492人为观察组,回顾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31日,我院儿科还未开展优质护理的时期1615例次为对照组。2组病人从年龄、病情、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士长四查房模式
1.2.1.1护士长每日提前半小时到科室,进行第一次查房查:看交班报告,了解夜班新入院患儿,危重患儿的一般资料,查看夜间急诊入院患儿、危重患儿、特殊检查或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问候了解患儿夜间睡眠早餐进食情况等。
1.2.1.2中午下班前半小时,护士长进行第二次查房,查看上午各责任组的治疗和护理完成情况,查看护士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完成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输液完成情况。
1.2.1.3下午上班前护士长进行第三次查房,重点检查中午班护士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完成情况,检查指导危重病人护理,及时发现中班薄弱环节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1.2.1.4下午下班前护士长进行第四次查房,重点检查病房晚间护理、健康教育落实 (对每位病人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及保健知识掌握的效果进行评价、危重病人当天医嘱执行及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否到位,帮助病人家属解决住院期间遇到的困难。
1.3观察指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实施护士长四查房前后住院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士长发现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例次。每份满意度调查表共涉及14项内容:护士向您介绍医院环境及住院制度;护士的文明用语;病室是否安静;护士主动巡视病室吗?护士是否对您进行健康知识的指导?护士对您的治疗是否及时?护士是否主动接液或及时应答您的呼叫?护士是否指导协助您服药,看服到口;您对护士的技术是否满意?您对病房护士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您知道责任护士的姓名吗?您对病房护士长的态度满意吗?您认为最满意的护士?您认为不满意的护士?调查对象为住院时间≥ 3 d 的病人及家属。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1.4判断标准 采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计分方式为每份得分按百分制计算总分值,>90分为满意度达标例次,
1.5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P
3 讨论
3.1 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护士长每日四查房的实施,充分发挥了护士长的职能作用,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确保优质护理服务活动24小时不间断开展。自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共协调护患冲突56次。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共121次,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有46次,如操作未带口罩,未严格做好手消,晨晚间护理未做到一床一巾一套,病室每日未1小时消毒和开窗通风等问题。护士长及时督促和指导卫生员做好病房终末消毒处理[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操作中注意手的卫生,操作前后用手消液消毒双手,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5]。巡视的问题有42次,如巡视卡记录不完整、输液肿胀未及时发现等。宣教问题有36次,如入院宣教未及时做、祝福卡未发、对一些特殊操作和药物应用及生命体征检测的重要性,护士不能主动及时的与家属交流[6],健康教育不到位、特殊检查未告知等。护士长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质量的目的,一年来无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发生。
3.2 提高了住院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最现代的质量管理评价方法,是最有说服力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7]。护士长每日四查房时,患儿家属的疑问得到了及时解答,消除了误会,促进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减少了护患矛盾的激化与投诉。每个住院病人都发放调查表,满意度2011年是94.34%,2012年底提升到98.5%。并收集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使医院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 。
3.3 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护士长每日走进病房了解责任护士的工作效果,并在科室会议上反馈,表扬满意度高的护士,并给予绩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把护理过程每一个环节,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或口头总结汇报。对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专项整治,加大检查强度和惩罚力度,并限期整改落实[9]。使各项护理活动由原来的被动转变为主动,促进了临床护理工作高质量完成,通过四次查房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弥补或协调解决,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还可及时发现各班工作量的大小,随时进行合理的弹性排班,不断从中积累经验,进一步培养自己在护理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3.4提高了护理质量 护士长每日四查房,全面了解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完成情况,使护士能够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本班护理工作,保证了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体现了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持续改进,尤其是年轻护士多,临床观察能力薄弱,其护理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对护士起到了自我约束作用。通过一日四查房,护士长发挥了检查督导、指挥、协调与控制的管理职能,达到了环节控制、细节管理、保障了病人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最终实现了病人及家属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S].2010.
[2] 蓝惠兰,黄惠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 [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29-1130.
[4] 杨华. 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在儿科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4):131-132.
[5] 孙凌,曹惠芳,蒋波,等.“5S”管理在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79-80.
[6] 高翠林,何敏. 儿科护理差错隐患及防范对策[J]. 山西医药杂志,2007,36(3):232-233.
二、结果及原因
2.1差错类型及原因
我科护理差错的主要类型为注射、输液类差错,共计12例;其中包括注射失败6例、换药差错4例、配药差错2例。究其原因为①儿童生长发育快且个体差异较大,血管或体表标志等不明显,患儿家长心情较急切,注射时患者因疼痛或害怕而不配合治疗,一次注射失败后患儿家长多责难护士造成其巨大心理压力;②护士责任心不强。其次,医嘱相关类的差错占总差错20.69%,主要表现为医嘱处理不及时、抄错医嘱、抄漏医嘱、未能认真核对等,概由儿科病人流动性大,病人多且病情变化快,所以医嘱的变化也较大,而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少。最后,位列第三位的差错类型为沟通理解类,包括护患沟通差错5例及护医沟通差错1例,分析其原因为部分护士态度冷漠,面对焦急的患儿家长不能及时回答其关于病情和治疗的询问。首先,在差错责任人的职称分析中可知低资历的护士共计26人,占总数的89.65%,特别是合同制的护士计16人;其次责任人的工龄主要分布在3年以下的刚从业护士,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最后,护理差错主要发生在低学历的护士身上,尤其是专科护士(占65.51%)。所以低资历、合同制、工龄短、学历低的护士较易发生儿科护理差错,概由此类护士工作岗位不固定、流动性较大且工资低工作强度大,所以大多护士专业知识差、学习热情低、不能全心奉献;且由于工作时间短,对待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处理从而激化了护患间矛盾。
2.2差错的其他特点
在研究中发现,差错的发生时间集中在上午,计12例(占41.37%);其次为夜间和中午。另产生差错的护士多与人调班,且连续工作时间多大于18小时,提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疲劳等也易产生护理差错。
三、防范措施
3.1加强护士队伍的职业教育
加强岗前教育,平时培训[2]。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儿科护理的特点,如何建立护患和医护之间的良性沟通,如何树立职业道德感,儿科的常见疾病或危重疾病的护理方法,相关法律规章等;从而帮助护士建立良好的护理习惯,特别是低资历、低工龄的年轻护士需要多次安排业务学习以求尽快提升护理质量,过硬的业务素质可有效减低差错的发生。
3.2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儿科病患流动大、病情变化快、工作强度大的特点,在薄弱时间段重点排班。可安排高资历的护士专人进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差错或防患于未然。且对多次调班或者长时间工作的护士应进行说服教育。最后,应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奖惩措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护理人员缺乏,临床工作量大。近年来各个地区护理人员的不足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近几年我院护理部已经通过招聘、考试等各种措施来改变人员缺乏的问题。我院儿科的住院人数是我院所有科室中时最多的,到冬春儿科病高发的季节,床位往往不够用,护理人员大量缺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院每年都会招聘护理人才。
儿科工作环境过于嘈杂。儿科住院的都是一些孩子,孩子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容易哭闹,况且一个小孩住院往往会有3-4名家长照顾,家长问的许多问题护士都难以回答。在住院过程中小孩一般都比较害怕,会撒娇、哭闹,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工作,影响护理工作的进程,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防范措施
1对护士的沟通技巧进行培训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大多数新上岗的护士由于年资较低、护经验不足、临床经验缺乏等导致在沟通时患者的不理解,存在矛盾。因此我院会定期对低年资的护士进行护理沟通方面的培训。不仅进行专业的护理理论知识的培训,还模拟情景、角色等活动,提高护士对沟通实质的理解。
2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我院专门成立了查对督查小组,监督查对制度。督察人员有院长、护理部主任等,每月不定期的对每个科室进行多次检查,发现问题会立刻指出错误的所在、给出正确的作法并给与处罚,从而增强了每个护士对查对制度的深刻认识。
3护士与患者共同参加的查对模式
调查我院发生的80例差错中,其中有52例差错的发生都是因为用药错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院建立了新的工作模式,在操作前就问患者的姓名,在患者正确说出名字的同时护士立刻与输液卡进行核对,这样大量减少了用药错误的发生。共同参加的护理模式,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了我们身上,不会再敷衍了事地回答了。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为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方法 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小儿内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76例患儿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分析护理成效。结果 在护理质量考核来看,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度、病房清洁、护理责任心、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6.59%(85/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36%(76/88),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在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发生率为2.27%(2/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5%(7/88),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小儿内科患儿的病情管理,有助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家属对整体满意度。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模式 小儿内科 病房护理管理 健康理念在医学技术发展下,人们的健康观念越来越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采用多种方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而人性化护理则能够根据患儿病情差异性、性格特点来调整护理方案,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依从性[1]。特别是患儿整体配合度差,且家属更为焦虑,如果照顾不周则可能有争论,从而降低了护理满意度。在病房护理管理中,要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执行率,降低护患纠纷。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小儿内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76例患儿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小儿内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76例患儿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其中,男性患儿96例,女性80例,患儿年龄在2~13岁,平均年龄为(5.06±2.51)岁。在入院后对患儿登记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且经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后开展临床探究。1.2 试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告知日常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针对护理服务技巧、综合能力、专业能力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改善病房,建立与患儿的良性沟通,以温和的语气进行疾病情况交流,且毋带情绪工作[2]。第三,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激励机制,针对工作能力强的护士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并可以通过一帮一策略提升护理部在病房管理上的整体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护士长要起到带头作用,了解到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召开科室会议进行集中解决,提升工作效率。第四,向患儿及家属强调遵医的重要性,提升家属配合度。最后,在制定人性化护理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患儿的感受,能够应用同理心思考问题,不断丰富护理内容,关注细节问题,按照院内规章制度开展工作[3]。1.3 评价标准本次试验需要进行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分析,包括病房清洁、操作熟练度以及护患交流、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5个方面。随后,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的发放与结果回收分析,针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最后,对患儿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做记录,分析原因,加强预防改进。1.4 统计学方法对小儿内科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24.0专业统计学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在本次试验中,针对护理人员的院内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各评分采用计量统计,在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上采用计数统计,以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2.1 护理质量考核分析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度、病房清洁、护理责任心、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护理人员的院内护理质量考核对比(分,±s)2.2 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6.59%(85/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36%(76/88),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发生率为2.27%(2/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5%(7/88),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护理学业不断探索新的方向,人性化护理措施更加注重从患儿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升护理有效性和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的开展能够以患儿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给予患儿更为细致的照顾,关心患儿的心理状况,推动治疗的科学化、人文化[4]。本次试验中,力求对患儿病房环境进行优化,并尽护理人员最大能力去帮助患儿,满足其各个方面的需求,人性化护理的落实最终会体现在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中。如通过柔和的语气进行病情讲解,注意事项提醒。对病房环境的消毒、杀菌,以及加强日常巡视,了解患儿的治疗期情况。人性化护理的落实不是一句空口号,更多的是能够在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与患儿的联系,将人文关怀融合在护理工作中,让患儿切实的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5]。从本次护理结果中看,人性化护理策略也得到了患儿的肯定。护理工作属于医院服务的重要方面,护理部是保障患儿生命健康、提升医院形象的重要部门[6]。在护理观念不断革新的当下,护理部的管理也需要结合时展,应用新型管理措施,并能够满足患儿的治疗需求,如应用人性化护理策略。针对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体现在细节上,能够针对患儿的实际需求提供护理协助。护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帮、带的方式进行,促使低资历的护士迅速得到成长,提高自身专业技能[7]。如在本次调研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改善情况良好,在文书书写、操作熟练度以及护患交流上均有所进步。此外,护理人员要对每一项工作认真负责,而不由于病房管理工作简单而忽视其必要性。关注患儿的治疗困境,特别是有家庭困难、情绪低落的患儿,可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给予帮助,有利于患儿正视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8]。而人性化护理更加注重患儿的感受,可在病房放置玩具、播放动画片等,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在和谐、互助的护理部氛围中提升科室管理质量,提升病房管理水平[9]。结合本次调研来看,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文书书写、操作熟练度以及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上,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得到了更多家属的认可,这也是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肯定。加强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不仅仅是对患儿负责,也能够提升医院形象[10]。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护理策略有利于小儿内科患儿的病情管理,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家属对整体满意度也有所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王娟,程德芳.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3):6-7,14.[2]郭文静.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3):118-119,122.[3]杨玉苗,张霞,崔兆伟,等.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8):14-16.[4]潘德华.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152,154.[5]张荣.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有效性[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7):188.[6]孙丹丹.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理念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7):877-878.[7]成慧香.“五常法”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54-55.[8]李亚松.叙事护理干预在小儿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8):2550-2552.[9]陈飞,裘金绿,王静,等.PDCA循环干预在小儿内科住院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9,40(23):3339-3342,3346.[10]陈立英.优质护理在小儿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142,144.
儿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疾病类型相对较多,患儿发病后由于年龄较小,不免出现哭闹等情绪。同时,部分患儿在用药时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案,使得患儿用药过程中安全性较差,如:误服、漏服等,造成患儿长期治疗效果欠佳,治疗预后也比较差。近年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用药安全性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了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和常规方法在儿科用药安全中的护理效果。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儿科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80例儿科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儿用药过程中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儿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3~10.9岁,平均年龄(6±0.8)岁,患儿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1~5.9d,平均病程(3.2±1.1)d;对照组有患儿38例,男27例,女11例,患儿年龄为1.8~10.7岁,平均年龄(5±1.3)岁,患儿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2~5.8d,平均病程(3.4±1.6)d。患儿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儿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如下: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病史等向患儿宣传相关疾病知识,告知患儿及其患儿家属日常用药情况,并叮嘱患儿每天多休息;同时,患儿用药过程中应该加强儿童用药监督,密切观察患儿用药过程中的并发症等。实验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如下:①设置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为了保证儿科用药安全,儿科门诊根据其实际情况成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注重儿童用药管理、环节质量控制,并对儿科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如:漏服、多服、错服等[1]。②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口服给药详细的流程图,每一位护士必须记住持续治疗方案中的内容,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证儿科用药的绝对安全。在新的工作流程中如果存在新的问题,应该再次进行全科讨论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不断纠正和修改,评估持续质量效果[2]。③加强宣传教育。儿科用药过程中护士应该加强患儿及其家属宣传教育,构建安全用药的氛围,并做好医护沟通及正确用药指导;同时,患儿用药时还应该加强饮食指导等,提高药物疗效。④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理部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实行新老搭配、弹性排班。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中午班、夜班要增加人员,或安排帮班协助工作。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或为重患者的抢救都可以实行动态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要结合医院实际工作,重新修订《护理管理制度》,制定《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能操作规范》、《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等,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质控小组加大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工作,系统地观察护士自律性。在对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同时,必须加强证据的收集和管理,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严格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体现文书书写的及时、客观、真实、准确,规定对一些关键操作、创伤性的护理操作,不管患者是否选择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重要的告知教育内容要在护理记录中体现。
1.3统计学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
2 结果
本研究实验组92.5%服药依从,92.5%能够按时用药;97.5%患儿口服用药方法正确,95%患儿家属掌握药物相关知识,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儿科门诊在医院中占据重要的作用,该科室收治的患儿疾病类型较多,且患儿病情变化也比较快,患儿治疗过程中需要口服用药。但是,患儿由于年龄相对较小,了解的内容相对较少,使得部分患儿口服用药过程中容易产生药物安全隐患,如:误服、多服等现象,从而影响患儿治疗预后。近年来,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门诊用药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3-5]。本研究结果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相仿[6]。持续护理质量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该护理模式主要以完善质量控制关系网络体系为主、改进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并建立信息报告分析系等,该护理模式是建立在全面医疗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护理过程中更加注重儿科用药的过程管理、缓解质量控制等,它护理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从而在科室内形成人人参与局势[7]。同时,持续护理质量的实施能够提高儿科用药安全性,为患者提供全程、高水平的全科护理。此外,通过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通过科室的调查、分析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能够做到持续的改进,使得儿科门诊用药更加安全、更加有序,并且这种护理模式恩能够给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整改,从而发现新的问题,因此,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这种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对设备等要求相对较低,能够保证患儿能够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治疗治疗依从性,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综述,儿科用药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以及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晶淼,杨萍.在临床中建立护理安全等级的构想[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48-349.
[2]张成普.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27-28.
[3]董瑞华,王福茹,周德珍,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96-97.
[4]贾勤,张晓英,朱红英,等.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5):366-367.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6 ~ 11个月在2015年衡阳市城市三级医院儿科实习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全日护生118名为研究对象。
分组方法:在科室总务教师协商并通知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招聘自愿参与儿科教学教师,从愿意开展该类教学带教老师所在病区中随机选择三个病区病房作为实验组,以匹配三种疾病、学生和教学教师背景相似的病房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查房模式;实验组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查房模式。
1.2.1 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查房
老师提前根据教学计划,写教学查房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通知学生查房的日期和要提的问题。在每个病房带教老师的讲课以后,把四名实习生分为一组。视查儿童病房时由一名学生报告查房情况,老师挨个示范护理程序项目,完成家庭健康教育。然后回到小教室,以老师解释说为主,总结刚才分析收集到的历史,参考各小组查房心得,提出护理程序全过程,最后由老师总结。
1.2.2 以学生为中心的儿科教学查房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查房模式有如下特点。1)制定计划:在儿科护理4周的实习时间里,由护生独立查房,教师主要起支持和指导作用,事先做好护生的角色分配并提出具体质量目标。2)培训护生:对护生进行护理评估方法的培训,使护生知晓护理查房的操作要求和流程。3)选择合适的案例:学生提前2-3天和老师商讨选择典型检查案例,并获得患儿家属的许可。查房当天,老师在床边指导,确保孩子的安全。4)协作学习:两名护理学生分为一组,第二轮检查时两名学生的角色互换。其中一名同学负责收集患儿的既往史、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另一名护生负责查找疾病相关资料,书写报告,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报患儿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遇到问题,咨询老师。5)分享和评价:护生护理查房后,在示教室由每个小组互相报告病例资料,并由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肯定或提出分析问题,对本次护理查房实践经验相互交流,进行评判性分析,评价每位护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沟通能力、对儿童关爱的人文社科能力以及查房需要提高的地方,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解释不明白的问题。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1.3.1 案例分析测试卷
每轮学生儿科实习结束前,护理部门人员组织所有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问题测试,以闭卷的形式来评估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总分100分,60分为合格。批卷工作由其他部门地区1名总教学教师参照给定的标准负责评分。
1.3.2 学习效果评价问卷
在阅读相关文献,咨询超过5名的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护理教育专家,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学习效果评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主观评价和心理感受。评价共6项,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对疾病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使用Likert5等级评价方法,分值由低到高各5分。经验证,其内容效度指数为0.94,克伦巴赫α为0.93。学生参与评价的案例分析问题,在每一轮查房结束,给护生发放自我评价问卷,共118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l7.0软件统计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s 用t检验,比较和分析了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差异显著,以P
2.结果
2.1 两组儿科实习生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有可比性。
2.2 案例分析测试卷成绩比较
实验组实习生的平均得分为(81.97±9.00)分高于对照组(74.63 + 10.49)分,有统计学差异(t=4.069,P< 0.01)。
2.3 两组儿科实习生学习自我评价,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疾病的相关信息能力、发现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学生,通过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查房教学中,每位护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做好查房的准备,复习教科书上相关章节,对所查房患儿病情有初步了解,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查房中减少不必要的对患儿的刺激。在婴儿腹泻时候,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特别是对血清钠离子的检测,对一些儿科液体张力的配比铭记于心。做好每次教学查房,使每个学生积极的到儿童病房了解患儿病史特点,每天照顾孩子病情变化,通过病例采集、护理评估、具体措施,通过整个护理过程,丰富学生的临床经验,提高儿童的健康与信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员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护士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配合质量和抢救成败。随着医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医学科学及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业务要求已从简单的器械传递发展到对患者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评估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1],以往的护理培训仅限于集中讲课,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为了适应专科手术护理发展的需要,笔者所在科自2010年6月至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护理业务查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有护士20名,女18名,男2名。其中本科学历12名,专科学历8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12名。
1.2 方法 每月安排1~2次查房,每次查房时间为0.5~1.0 h,由护士长主持,科内主管护师轮流主讲。遇到特殊的病例,随时进行查房。主讲者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查看病历和护理记录,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在查房前一星期定出查房的内容并公布。参与查房的每位护士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了解的国内外最新护理进展,积极发言,通过讨论得出最佳护理方案,最后由组织者将讨论内容进行总结。
1.3 查房形式
1.3.1 前瞻性查房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为使护士能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得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对于新开展的手术,要及时进行查房。从手术患者的准备、的摆置、所需的物品到手术的配合等都进行详细的解说。让全科护士及时了解新手术的动向,避免以后相关手术配合不足。
1.3.2 技术性查房 目的是熟悉各种仪器及新设备的使用,熟练、敏捷地配合好各种手术。首先安排精通业务的技术能手学习各种仪器及新设备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后进行现场主讲示范,进行操作演示,讲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清洁保养方法,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2]。并结合具体手术模拟演示无菌器械台器械的摆放,掌握手术配合要点,了解手术医生的特殊习惯,做到业务熟练,传递器械稳、准、快,且方法正确。
1.3.3 教学式查房 目的是增加新知识和解决护士的疑难问题。当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邀请相关的专科主任或医生讲课。例如骨科主任讲解了螺钉的区别和不同的用途,通过学习,全体护士都对螺钉有了新的了解,在今后手术用物准备和手术配合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同时骨科主任还回答了护士的疑问,使骨科知识得到了更新和充实。
1.3.4 业务性查房 目的是加强护士对疑难复杂手术的了解,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参加手术配合的责任护士术前深入病房了解病史、查看患者病情。要求其他护士了解病例,查阅与该疾病及手术有关的书籍。查房时首先由巡回护士介绍病史和术中护理计划,器械护士介绍特殊物品准备、手术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然后主持人就基础知识、相关护理知识、有关手术内容进行提问,大家一起对术中护理计划加以探讨,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从而使全科护士及时掌握手术配合的全过程,提高分析能力及手术配合质量。
1.3.5 角色模拟查房 目的是熟悉患者的心理,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并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在进行健康教育时,由部分护士扮演患者或患者的家属,模拟自己平日访视时患者的态度提出各种问题,由指定护士进行回答,然后全体护士进行评价,讨论如何回答最为合适。在进行手术摆放时,由护士们扮演患者,结合具体手术,相互摆放,亲身体会患者处于此种时的舒适程度,了解如何调整既能达到手术要求又不影响手术术野,还能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改变手术室护士工作的被动性。
1.3.6 总结性查房 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为手术提供安全保障。主要针对疑难重大手术及抢救手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进行总结回顾,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及时总结手术配合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体护士分析原因,进行改进,以提高年轻护士的配合水平和应急能力。对手术室易出现的护理差错由护士长主持进行查房,使大家了解和掌握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护士的责任心,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1.4 评价方法 于实行护理查房前后,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评价手术医生和术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医生满意度测评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仪器使用、手术配合、手术间的管理、物品准备、无菌技术操作、抢救配合、技术水平、理论水平10个方面,每项10分,满分100分;患者满意度测评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护理操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工作秩序5个方面,每项20分,满分100分。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实行护理查房以后,无论是医生满意度还是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查房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育形式[3],它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是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全面考核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4]。不同形式的护理查房,提高了护士学习积极性,丰富了护士的业务知识,不仅掌握手术室本科知识,而且熟悉与之相关的内、外科专业知识,同时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全科护士不仅知道该怎样做,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和手术成功率,医生满意度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
值得注意的是,主持者自身素质是保证护理查房质量的关键。主持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并熟悉专科技能,能够解答护士提出的问题,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发现问题,诱导护士找出不足,同时还具有创新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启发护士思考讨论[5]。因此,主持者应注意知识更新,了解国内外护理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 考 文 献
[1] 童志丹,宋丽娟,富卫华.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的尝试.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46-847.
[2] 赵美燕,王巍,张欣,等.改进护士长查房模式提升护理管理能力.中华现代护理,2010,16(5):584-586.
[3] 吴双敏,叶天惠,李云葵.以学生为主导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查房中的实践与思考.护理学杂志,2005,20(7):6-8.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习了相干疾病的病因、病理及病发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进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进步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题目的能力,增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题目。
3、每个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题目,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护理职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练习,进步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练习,进步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进步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练习,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榜样,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职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干法律知识,并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往。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进步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纵前洗手,每晚医治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时向放工护士做好了具体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到达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儿科护理年度工作总结由提供!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开展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五、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开展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