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7 11:50: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会计专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青岛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于2011年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根据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该门课被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课时为一个学期总计36学时,去掉假期、校运动会或中期考试等2~6学时,总可用学时仅为32学时左右。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修完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在同一学期修读,但尚未学习统计学。从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体系来看,这个课时量明显不足。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讲,本科生培养方案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即使培养方案有所变更,各课程的课时量调整也要综合考虑专业性质、学科性质、培养目标、学分安排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计量经济学课时量的增加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对于许多高校来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新兴课程。一些学校在管理学类专业中尚未开设该课程,而开设了该课程的管理类专业也普遍存在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谭砚文、陈珊妮(2011)的统计表明,在8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大学中,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平均课时为58学时,而一些农业院校仅为48学时。这个统计数据是基于经济学类专业的调查结果,而对于管理学类专业来讲,其课时量更少。以全国45所财经类大学的会计专业为例,仅开设统计学的有32所,未开设统计学而直接开设计量经济学的有2所(总课时分别为32、54学时),先后开设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有11所(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分别为30、32、32、36、48、48、48、48、51、36、72)。可见,对于管理学类的课程来讲,课时紧张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争取在最少的课时量内完成教学任务。
(二)先修知识准备不足
计量经济学创始人R.弗里希曾指出:“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因此,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结合,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应掌握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经济统计学等先修知识。显然,经济学类本科生在经济学基础方面比管理学类本科生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对管理学类本科生不利,如有的学校未开设经济统计学而直接开设计量经济学,有的学校将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开设在同一学期而未先后开设。除了经济学基础的差异之外,一些高校对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数学要求要高于管理学类专业。因此,总的来看,管理学类本科生的数学基础要弱于经济学类本科生。综上,先修知识准备不足、基础知识薄弱,是管理学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在改善这些弱势条件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经验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在课后提出一些与数量研究方法相关的问题。比如,有学生在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或学校举办的建模大赛的过程中,希望用上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也有学生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产生研究兴趣,如是哪些因素决定了股票价格的上升,能否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等。2011年之前,青岛大学会计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几乎全部为规范研究。2011年之后,每年在240篇左右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有10篇左右的论文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用到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所学的知识。总体来看,计量经济学的开设已引起很多学生的兴趣,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运用了课上所学的知识。
(一)合理的目标定位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可以为实证研究提供工具基础,在管理学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管理学类的本科生来讲,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王少平、司书耀(2012)指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对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三个关键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和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基于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恰当的计量经济模型或者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在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学习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具备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基础,但这对于管理学类的本科生来讲,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数学基础不好,有些高校管理学类本科生在读期间并未事先修读统计学,这就给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很多学生是初次听说计量经济学一词,对于该学科的性质、定位、掌握程度等没有清晰的认识。一些学生在看到教材中的数学推导和大量的统计结果时,直接将其定位为数学,并将该学科划入“超困难”级别,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管理学类本科生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功底较之经济学类本科生要差,再加上课时紧张等原因,对管理学类本科生的目标要求不应与经济学一样。同时,由于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的差异,管理学类本科生也不需要与经济学类本科生有着相同的目标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计量经济学定位为一门工具学科,而一个工具要发挥作用,就要有该工具能产生作用的对象,计量经济学也只有应用于相关学科,才能真正发挥力量。正如古扎拉迪所指出的:“在应用计量经济学中,要利用理论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具,去研究经济学或者商业中的某些特定领域。”对管理学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讲,其研究的更多是商业中的某些特定领域。王少平、司书耀(2012)提出的三个能力的培养,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更多地关注商业或管理学的某些领域,即观察和分析实际商业现象的能力、基于观察到的商业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恰当的计量经济模型或者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第三个目标“在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对于管理学类本科生来讲,有些难度,不适宜作为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针对管理学类本科生的应用导向式学习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技能,使学生的文理知识很好地整合起来。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的文科学生普遍缺乏这种逻辑能力,虽然学生会在大一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必修课程,但这些课程常与经济管理实际脱节,很多学生在学习了数学课程后不清楚其应用价值,甚至认为不是专业课就不用好好学。计量经济学可以起到文理衔接的作用,使计量经济学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学类的学科体系,为该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定量分析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扫清数理障碍。对管理学类本科生应采用“应用导向式教学”,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不去讲解公式的推导、统计理论的证明等“深层计算问题”,而是以“表层意义和实际运用”为导向,使学生“知其然,知其然何所用,但不必知其所以然”。当然,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鼓励其“知其所以然”。另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结合具体学科,以管理学领域的问题为案例,以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展开讲解。比如,对于显著性这一概念,可以结合“A股历史上最刺激的迷案”重庆啤酒案例进行讲解。2011年12月,重庆啤酒的股价开始连续9个跌停,一个月内股票价格由每股80多元暴跌至20多元,市值蒸发高达270多亿元。这一切源自重庆啤酒披露的一则消息:“乙肝疫苗Ⅱ期在临床试验的主要疗效指标方面,安慰剂组与用药组无显著性差异———这相当于鸡汤熬熟了,居然只相当于白开水的营养价值。”2012年1月9日,重庆啤酒再次披露信息:Ⅱ期次要疗效指标方面安慰剂组与用药组“在统计意义上无差异”。何为“在统计意义上无差异”?从案例中引入显著性这一概念,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这门学科的应用价值,而且可以结合本专业具体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比如,在了解了显著性这一概念后,学生会注意到信息披露对股价的影响,进而会思考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股价的变动?哪些因素是有显著影响的?如何收集这些因素的数据?是否可以判断股价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并据此进行投资从而获取收益?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将现实生活、经济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对该应用学科的直观认识。
(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多媒体等IT教学资源
在当今IT时代,知识的获取、传递和沟通等都可借助于IT实现。IT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用导向的教学方式会忽略公式推导等“深层计算问题”,而以“表层意义和实际运用”为导向,使学生“知其然,知其然何所用,但不必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把学生从繁琐、复杂的数学推导中解脱出来,但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不踏实”“,对没有证明过的问题感觉内心惶恐”,也“不便于记忆和理解”。运用IT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弊端。比如,在讲授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BLUE)这个概念时,教师仅需简单推导无偏这一概念,而对方差最小这一特征可以用动画的方式来呈现。再如,在推断统计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两大核心问题,而假设检验是难点,学生无法理解何时拒绝零假设以及为何拒绝零假设,容易在判断过程中因为显著性水平α的不同而在与实际概率值ρ的比较中产生混乱。恰当地制作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判断过程,就会给学生直观的认知,使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以总体均值m=50和总体均值m=10.5两个零假设为例。计量经济学教学重在对基础性计量经济模型和方法的正确理解与延伸,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王少平、司书耀,2012)。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外,课后还可以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微信朋友圈、微博、博客等与学生展开交流,课程的相关视频,沟通课上难点,补充基础知识,推荐参考资料,解答疑难问题,举办知识竞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科的应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毕业论文是我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和本科有一定的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学科体系重点在于技能型工作。基于这个基本指导思想要求学生运用三年来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结合在实际单位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发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毕业论文也是高职院校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机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本人从2009年起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总结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调研力度不够,缺少实例论证,明显缺乏说服力,更有部分学生的论文存在着明显的抄袭现象。因此,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选题失误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在工作单位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自身能力情况进行选题,并由指导老师负责把关。但是许多学生都徘徊“写什么”的困惑之中。大部分学生的选题范围过大,很多人潜意识的认为选题范围大则涵盖的内容就多,可以写的东西也就比较多,却忽略了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选题过于空、大、泛,远远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比如我院2011届毕业生中有个学生的选题为“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作为一名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视角去审视整个会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很明显,此选题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选择。还有一些毕业论文选题涵盖内容过于狭小,可操作性不强,没能发挥出学生自身的水平。
2、参考抄袭问题严重
现在社会信息化程度逐年增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渠道得到各方面的信息。但这也为学生去做毕业论文时抄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选题联系实际不够,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网上资料。论文的写作变成了“复制”加“粘贴”,至多对所复制的资料进行“剪碎”和“转述”。论文缺乏创新观点和内容。
3、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参差不齐
我院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包括论文的内容及格式两个部分。对于论文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视角都比较狭隘,或者空洞无实际意义。本来要求3000字的论文,学生在交第一稿的时候往往文章只有不到2000字:或者走另外一个极端,从好几个地方生搬硬套,凑了将近6000字的论文,但是内容却毫无实际意义。对于论文的格式,尽管我们在给学生布置论文的时候都已经把格式的要求讲的非常明白,但是还会有70%的学生的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很大一部分学生连如何设置合适的行间距都不会操作。
二、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累。这期间需要老师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安排,同时也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1、增强学生的主观意识。向学生灌输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主观上形成一种意识。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增加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这样,在进行毕业论文创作时,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2、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能够持之以恒,能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学会会计方法与技术。其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校内和校外,让学生接受多种实践教学的锻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定期邀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传授会计实务理念。适时邀请一些企业家、经营管理者、财务总监等来学院开展实践性知识讲座,介绍前沿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结合现实中的会计案例解读会计实务方法,介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准则变化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等。
(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高职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点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有更大的意义。所以,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应该双管齐下,在不放松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加大实训课的力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到了实习时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深化教学改革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源头开始准备。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从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源头提前安排准备。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基本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成效,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理论不深、实践不精的教条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我们积极探索各种启发式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法、项目教学法、技术规程教学法等。
参考文献
[1]曹禧修,新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之症候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一、学科专业特色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4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办学特色的描述是: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①这一描述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出了办学特色的本质——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等。“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是一所大学的优势所在。凡有一定成就的大学无不把培育办学特色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②所以,象广东工业大学这样追求强势本科的学校一定要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确保优势。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认为,大学共有三大基本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大学办学特色也就体现在这几方面。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有:人才素质特色(包括教职工和学生)、培养模式特色、学科专业特色、科学研究特色、管理机制特色、社会服务特色和办学环境特色等几个方面。其中学科专业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学科专业特色,其他的特色如科学研究特色及社会服务特色等也无从谈起。
二、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探索
(一)会计专业办学特色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无办学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发展后劲。在高校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没有特色的学校很难生存下去。学校的发展如此,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现在各个大学都非常重视办学特色的探索。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特色在于:加强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融合,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专业人才。所以他们会计专业的特色是会计专业加外语,他们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既有一般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还有过人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再如浙江工业大学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为核心的办学特色。他们的会计专业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色是会计专业加实践,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较大的比重。所以一个学校会计专业办学特色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特色,要善于挖掘本校的办学特色,注重突出特色项目,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有我优”的思想。办学特色要具有独特性,强调优质性,体现创新性。
(二)会计专业办学特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积累和凝炼
特色的创建要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总结提炼。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才能在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要进一步总结、发扬和凸显这些办学特色。从目前我国创办会计专业的学校看,有综合性大学,有财经类的院校,也有工科院校。有的学校会计专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的仅创办十余年,可以说没有几代人的传承,想在一日之间形成特色几乎是不可能的。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是一个总结和创建学校特色的有利契机。虽然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已暂告一段落,但仍要以评估为契机,适应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趋势,始终不渝地贯彻“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的思路,推进会计本科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在今后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来。
(三)会计专业要办出特色,理念是关键,人才是基础
学会计专业出身的人,也许是囿于专业的原因,从接触会计专业开始,在学习工作别强调规则、制度、准则等,凡事要按制度、准则办理,这是这门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但会计专业要办出特色,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也没有已成的模式可循,因循现有的制度势必会走进一条死胡同。所以会计专业的师生应该有创新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开放意识、多元意识等新的理念,不断创新进取,才能有所成就。虽然专业特色的影响因素有多项,但人的因素仍然还是第一位的。会计专业要办出特色,人才是基础,这里所说的人才不仅仅是指学生,还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教辅等多方面的人才,会计专业要能吸引人、凝聚人、发展人,人才在发展专业中成长,专业因有了人才才能发展。
三、广东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考
广东工业大学的会计专业由于创办时间短,底子薄,基础弱等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无明显的办学特色而言,与经济管理学院经管类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差距仍很大,这与学校打造强势本科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未来如何走出一条工科院校办出会计专业特色的路子,任重而道远。
(一)要有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战略性规划
战略与战术原是军事上的一对术语,战术着眼于短期,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战略则着眼于长期,围绕一个长远的目标可以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应该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战略性规划涉及会计人才素质(包括教职工和学生)、会计专业培养模式、会计科学研究、会计专业管理机制、社会服务和办学环境等诸多方面。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战略性规划应该由学校、学院及系本着长远、系统、统筹发展的原则来制定。会计专业有整个广东工业大学的工科背景,有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的多学科的平台,只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战略性方向,日积月累,必有所获。
(二)要有一个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教师队伍
分析一下广东工业大学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可以发现,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教师队伍中,大多30-45岁之间,毕业于国内某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学位教师约占总教师人数的一半,教师队伍中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具有博士学位。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毕业前后均无实际工作的经验,仅有少数几人有社会挂职的经验,他们大多忙于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很难有精力考虑会计专业特色的发展的问题。为了晋升职称,他们才会考虑、申请课题之类的科研活动。他们普遍反映缺乏科研活动带头人,更缺乏科研活动氛围,社会服务也流于形式。因此要想办出广东工业大学会计专业特色,学校及学院必需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走出去,引进来,建立一支多元化、知识结构互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长,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三)会计专业要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逐步创建品牌与知名度
如前所述,大学共有三大基本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会计专业也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逐步创建品牌与知名度。在教学上应明确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今后大多服务于广东省及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所以要鼓励学生一专多能,一人能兼多职,鼓励会计专业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在专业教学上,要立足讲透“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课程,而不能象有的重点院校一样,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上市公司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上。在科研上,现阶段还是以横向科研项目及发表专业论文为主,以横向科研项目及发表专业论文促进纵向科研项目的申请。在社会服务上,要通过横向科研项目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扩大广东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
注释:
2.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会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4.会计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5.论会计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能力框架的构建
6.默会知识视角下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7.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
8.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9.“互联网+”对会计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10.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11.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
12.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
13.基于默会知识的会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教学制度改革
14.《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15.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16.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7.浅谈当代研究生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
18.论会计类研究生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19.高校研究生课程会计研究方法教学改革探讨
20.以行动学习为主线 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级会计实务人才——中央财经大学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
21.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相应职业的嵌入机制研究
22.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思考
23.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推动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
24.农业院校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25.会计科研规范法与实证法的互补性对我国会计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26.全国会计研究生第四届科学讨论会综述
27.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我国高校的调查数据
28.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中质量管理的引入
29.会计专业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基于非会计专业背景生源
30.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的设想
31.实证会计教学模块优化设计——基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设计
32.论我国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关问题
33.从我省高校实证会计研究状况谈研究生教学改革
34.将职业能力融入研究生学生活动的思考——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35.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36.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
37.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38.以“联系学长制”培养全日制会计硕士研究生
39.关于研究生会计专业教材改革的思路
40.浅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走出误区,回归本义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质量管理建设
42.研究生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43.巩固成果 攻坚克难 不断开创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44.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共生与互动
45.浅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
46.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着力打造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品牌
47.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
48.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对策
49.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实践与反思——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50.扩招形势下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基于硕士研究生自身知识结构的视角
51.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综述
52.关于会计学研究生《管理会计》学位课程建设的思考
53.美国纽约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选修课程简介
54.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的思考
55.会计信息质量对研究生部一体化运行的作用
56.高校研究生会创新模式探究——基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联合会的实例
57.新形势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会计硕士为例
58.日本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方式的可借鉴之处
59.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在中南财大举行
60.上海市会计学会成功举办2016年第十一届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
61.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问题
62.关于在我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6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1984年招收管理会计博士研究生
64.上海市会计学会举办2012年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
65.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的思考
66.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
67.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综述
68.基于默会知识的会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教学制度改革
69.北京地区成立研究生会计研究会
70.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71.会计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实证研究
72.第九届长三角会计及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沪举行
73.浅谈研究生会计电算化教学
74.全国财经院校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综述
75.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76.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77.双导师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然选择
78.互联网时代下会计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79.我国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改革
80.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索
81.浅析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术水平现状
82.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83.《会计研究》百期回顾及中国会计理论研究透视
84.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研究的路径演变
85.会计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86.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7.默会知识视角下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88.“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SWOT分析与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硕士为例
89.会计专业硕士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90.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教授曲晓辉
91.我国会计实证教学的现状及其思考
92.日、美会计教育目标及其启示
93.“互联网+”对会计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94.“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特色探讨——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95.回顾与展望:中国会计信息化30年学历教育的理性思考
96.会计学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97.开拓创新的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科
98.“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会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99.面向职业化要求:我国会计教育改革新取向——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的定位、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100.《财务与会计》:我学术生涯的源头
101.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探讨——基于安徽大学商学院的教学实践
102.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
103.会计学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
104.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105.关于在我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106.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7.会计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实证研究
108.全国会计研究生第四届科学讨论会综述
109.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
110.会计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之探究
112.我国学术型会计研究生教育方式安全改革
二、现行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培养方案的制定来看
查阅众多大学财经及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笔者发现,其中90%以上的学校经管类专业大四上学期都安排了一定量的专业课及相关选修课,下学期大多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并且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的时间大多各为两个月左右,且学分分值大体相同。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方案设计值得商榷。1.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对等。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我们的培养方案却未能与时俱进。在大众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培养的绝大部分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科学研究人才。换句话说,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要适应大多数学生要进入企业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的要求。限于知识和阅历,对实务操作要求极强的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要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来有很大难度。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到处粘贴、复制论文,批量生产垃圾文章,教师再耗掉大量的时间去批改这些论文其意义值得商榷。而毕业实习则不同,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并加以消化,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实际生存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对于绝大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毕业实习的价值完全不能相提并论。鉴于此,笔者认为,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就会计专业而言,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让位于会计的实践教学。2.对所有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方案是否合理。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对所有经管类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顾会计专业的特点,安排完全对等的时间长度和学分分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的培养方案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同特点。注重细节应是做好一切工作最可贵的品质。特别是对实务操作要求极强的会计专业而言,不注重细节、不突出其实际操作特点的培养方案,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3.时期长度的设计。各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大多把毕业实习的时间集中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的两个月,而且,平时各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也基本上都是以教师面授为主,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实务,更谈不上亲自动手操作,这样的模式设计及时间安排显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外一些知名大学会计专业的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那么,哪一种时间设计更合理呢?更符合这门学科的内在特点呢?笔者认为:综合考虑会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应该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partA:会计基本原则的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的运用、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企业税收的计算与申报及各种常用会计软件的使用。这个部分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耗时3个月左右。第二部分即partB:让学生全面接触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并进行实务处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优势。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的企业,其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外贸企业的外汇业务,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如何核算,以及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等等。这个部分需要耗时5个月左右。第三部分即partC:在前面的基础上进入综合运用阶段,包括对高级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的应用,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及管理会计相关软件的应用,这个部分需要耗时1-2个月。加上寒暑假的时间,总的实践教学的时间应在一年左右,才能够完成整个实习过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4.时间点的设计。从现有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实践教学的时间不仅短,而且安排的时点也不尽合理。不顾会计专业的特点,一刀切地和其他专业一样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也是导致会计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根据会计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实习的三个部分应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进行才会有好的效果。比如partA适合安排在学完会计学原理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财政与税收、管理学、数学和一些基本技能课程如计算机、统计学及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之后,具体可以安排在大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及相关课程学完后,学生应通过实务操作,来熟悉企业各种实际业务的处理,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核心业务的处理,开始partB的实习过程,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要求,这部分最好安排在大四,可以利用大三的暑假;全面了解这些内容之后,再进入管理会计及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理解是建立在全面掌握并充分理解所有相关会计知识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最后开始partC即最后的综合应用阶段的实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与分析的能力,这部分时间最好安排在毕业前夕。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程序之后,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般能达到上岗要求,独自进行会计核算的所有程序。所以,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分阶段、分内容、在不同时点上进行才更科学、更合理。要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从制度的设计上开始做起。
(二)从指导教师和实习地点的选择来看
鉴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实体企业实习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维持企业的工作秩序,企业很多业务都不会交给学生去进行账务处理的实际操作,学生很难学到东西,实习也就形同虚设。就算企业相关方面都很配合,由于单个企业经济业务的局限性,学生也很难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的特殊业务。所以选择实体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最理想的地点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开展了实验室的模拟实习,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习的指导教师自然就成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是出了校门进校门,除了书本知识之外也并没有很多会计实务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这一点上讲,这一安排的科学性有待商榷。鉴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最佳的实习地点应该是会计师事务所,最好是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名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有着较完备的实习生培养制度。指导教师也应该是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工作人员,如高级会计师或CPA。这样的设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1)学生可以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业务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各种特殊的业务,提升自己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而选择特定的实体企业则受企业自身业务的限制,学生接触到的业务不全面,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局限性。(2)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如高级会计师或CPA,往往以审视的眼光去审核企业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而且是专业团队在工作,他们所依据的处理方法和原则一般都是正确规范的,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此外,其丰富的实务经验,可以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加以正确引导,规避实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采用不符合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处理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保持对会计专业的敬畏感。所以,高校应该积极与当地或外地优质的品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专门开发这项业务,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笔者以为学生跟着专业人员在事务所里摸爬滚打大半年,很多实务技能会得到提升,就业以后能很快胜任工作。另外,根据实习的内容不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习方式:partA部分根据内容可以通过学校的手工实验室或机上操作的形式完成,由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partB部分和partC部分,由于涉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各种实际业务处理和综合分析实际问题,需要在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单位完成,指导教师可由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或CPA担任。
(三)从学生的选择标准和阶段实习目标的设定及考核方面来看
这一环节是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具体工作:1.设定选择学生的标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人数过多,可做实习基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太少,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适当的安排,包括依次考虑一般会计师事务所、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同时对学生按成绩进行安排。选择成绩比较好,比如成绩在良好以上的、能力强的学生,去业务量大且复杂的会计师事务所,便于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可以去业务量较少、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较大的收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促使学生更勤奋地学习。2.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要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就必须对不同的实习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教学效果无疑会提高。例如,对partA,应设立的目标大致为:学会做调整分录;掌握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税收的计算与申报等。3.实务技能考核。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实务技能考核,当然,考核要以各个阶段实习的具体目标为依据,把好提高教学效果的最后一道关。
三、国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介绍与借鉴
在国外,很多高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会计专业一般与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企业都建立比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即所谓的“Co-operativeEdu-cation”。直接让在校学生到事务所或企业带薪实习,一般期限为一年,以期形成一定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毕业的时候,这种带“Co-operativeEduca-tion”的学生找工作时就非常有优势,视同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各个大学里有“Co-operativeEducation”的专业招生都很走俏,学生趋之若鹜,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获得这种机会,录取的分数线也相对较高。加拿大很多名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大多采用这种形式。如西安大略大学、滑铁卢大学、渥太华大学和温莎大学等。各个大学的做法大体相同,本文以2014年渥太华大学Telfer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Co-operativeEducation”方案为例,介绍其实施方法及过程。
(一)渥太华的会计专业“Co-opera-
tiveEducation”方案的时间表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到:渥太华大学的这种带“Co-operativeEduca-tion”的会计专业学制是五年,实习的内容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work1、work2和work3,按先后顺序分别在第三学年的冬季、第四学年的冬季和夏季进行,由于加拿大冬季时间非常长,基本上没有春季,所以,实际的实习时间超过一年,实践教学完成后,第五年又回到学校学习,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更复杂的高级财务会计知识。这种安排更合理、更科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目标设定方面
该计划对每个不同的实习工作部分,都有明确的目标设定,以work1为例,目标分别为:创建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处理调整事项;准备初步的纳税申报;评估和解释会计政策;将原始数据转换成账户数据和会计报表数据等。可以看出,渥太华大学的会计专业“Co-operativeEducation”方案设立了非常具体的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并为考核提供了依据。
(三)对学生的要求方面
1.对学生成绩的要求。渥太华大学会计专业的合作教育计划得到安大略省特许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认可,因此,每个学生12个月的实习时间可计入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其就业提供优势。这个合作教育计划要求必须平均成绩B以上的优秀学生才能参与这个合作教育计划。这样,限制了参与学生的人数,提升了效果。2.对学生背景知识及基础技能的要求。该合作教育计划规定:学生开始第一个工作学期之前必须对会计核算程序有较深的理解,并且熟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同时已经完成下列课程的学习,如宏、微观经济学、数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和管理会计、组织行为学、公司所得税、审计学等。也就是说,必须在完成两年半的学习之后才能开始work1的实习工作,因为这两年的学习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学术背景,帮助他们顺利地从事第一个工作学期的工作。以上这些细节设计上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舒光伟.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11).
[2]李芹、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3]孙伟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4]王晓江等.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
[5]王福英.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J].会计之友(下),2006(10).
[6]盘玲敏.论如何提高会计模拟实习的教学效能[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会计实习论文参考文献:
[1]宋庆恩.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0(04).
[2]孙勇.浅谈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
[3]何现营.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06).
[4]姚天.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9).
[5]刘永泽,著.高级财务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会计实习论文参考文献:
[1]何爱霞.国外自我导向学习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成人教育,2009(12).
[2]杨浪萍,汤俊.职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商业会计,2015(02).
[3]Guglielmino,L.M.Developmentoftheself-directedlearningreadinessscale[D].UniversityofGeorgia: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1977.
[4]魏昊君.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研究[D].南昌大学,2011.
[5]WuJL.Linkingassessmentquestionstoaresearcharticletostimulateself-directedlearninganddevelophigh-ordercognitiveskillsinanundergraduatemoduleofmoleculargenetics[J].CBE-lifeSciencesEducation,2009(08).
时光飞逝,四年的研宂生生涯即将结束,这段时间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温暖和快乐。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们的细心指导、家人们的倾力支持和同学们的热情使我度过了这段充实的大学岁月。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老师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在我大学的学习生涯中x老师总是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的论文也是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到写作,x老师都给予了细心指导。在我初稿完成之后,又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对我的论文进行修改把关,给我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使我能顺利的完成论文。老师严谨的治学之风和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将影响和激励我的一生,她对我的关心和教诲我更将永远铭记。借此机会,我谨向老师致以深深地谢意。
其次,我还要感谢xx、xx、xx、等大学授课老师,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严格、无私、高质量的教导,我才能在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汲取专业知识和迅速提升能力,从而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我还要感谢这两年多来与我一同学习与生活的会计xx级的大学同学们。衷心地感谢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给予我的鼓励和帮助,愿友谊长青!
与此同时,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亲。是他们的付出使我能顺利完成硕士学业并获得浙江工商大学会计硕士的学位最后,我还想对在百忙之中评审这篇论文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诚挚的谢意!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二:
时间如梭,转眼毕业在即。回想在大学求学的四年,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在此专心学习,陶冶情操。谨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副教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xx老师不仅在学业上言传身教,而且以其高尚的品格给我以情操上的熏陶。本文的写作更是直接得益于他的悉心指点,从论文的选题到体系的安排,从观点推敲到字句斟酌,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师恩重于山,师恩难报。我只有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做出点成绩,以博恩师一笑。
另外,我必须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秉承了他们朴实、坚韧的性格,也因此我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也因为他们的日夜辛劳,我才有机会如愿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进而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朋友,正是因为他们在电脑技术上的无私指引,我才能得以顺利完成该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三:
会计学的教材林林总总,既有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也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众多出版社出版的;既有中文教材也有英文原版教材;既有叫会计学、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也有叫基础会计学的。不管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也不管具体的书名,纵观这些教材很少有专门为非会计专业编写的,即使近两年来有个别教材在书名后面用括号或者在内容介绍中说明该教材适用于非会计专业,但从编写体系、目录和内容来看与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材差异无几,仍然是围绕着“会计要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一会计循环来编写,没有突出适用于非会计专业特点的内容。
2.教学内容过于专业
会计学课程由于其专业性强的特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是由会计学专业的教师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会按照会计循环安排教学内容,使用会计专业术语讲解内容,这些原本很专业和合宜的教学安排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显得过于专业,有些难以理解,教学效果很不好。虽然也有不少教师意识到非会计专业的教学与本专业有所不同,但往往将这种不同简单化处理即认为既然是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学》那么就将学习要求降低一些,内容讲解的浅一些,作业布置的少一些、简单一些,这种方式貌似将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做了区分实则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学知识的掌握。
3.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教育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与此相适应,各高校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改革中开始加强实践教学。基本的做法是:首先在教学安排上有所变化,在理论课基础上额外增加4—8个实践课时或者课时数不变但分为两部分即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其次是教师理念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从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实际效果来看与设想的效果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学》的实践课通常是采用手工或上机模拟完成会计工作,而这种模拟实习是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开发的实践系统,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使用模拟实习的方式进行实践仍然显得过于专业,影响了实践效果。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提升对策
1.开发适用的教材
总体讲,当下我国大学教材有些泛滥,不仅版本多而且越编越厚,但内容往往大同小异甚至出现雷同的现象。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材的内容必须是成熟的,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而且要有明确的适用对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决策,既然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不同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上不同,作为核心教学资料的教材也应该有所不同。市场如果没有适合的教材,就应该请会计专业方面的权威教师或者组成课题组来进行编写。在编写时要树立“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内容重点集中在如何教会学生利用、分析会计信息,改变目前大部分非会计专业学生对现行教材不满意的现状。
2.加大教学改革
(1)教学过程改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了能更好的使用会计信息,理解会计信息的性质和局限,有关会计概念和方法的知识在教学时必须讲解。只是在讲解时应围绕“决策”而非“记录和核算”的主题,结合经济生活中热点事件、重大事件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采取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改变过去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2)考核改革。一般而言,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现阶段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考核基本采取书面试卷的方式,内容中会计核算和记录所占比重较大,此种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与此前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相适应,教学思想、方式、内容进行改革后考核方式和内容要相应改变。采用试卷方式考核,内容上相应增加应用性问题的比例,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采取小论文或者分析报告的方式考核,为了避免学生选题重复和网络抄袭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定论文或报告的选题范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迅速发展,社会对于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也愈加受到重视。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进行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探究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一、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简要概述
(一)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针对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来说,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都会运用到宽进严出的方法,因此,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基本上是在职人员,都是运用周末或者晚上课余时间进行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对于以往每一届会计专业学生生源进行调查分析能够看出,每一个会计专业班级都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工作,由此能够看出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其会计专业底子较为薄弱,存在学非所用、学习与工作相互矛盾问题。
(二)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开放大学会计专业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都需要建立在国家统一执行的国家开放大学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规划当中,将会计专业课程分成了六个模块,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延展课程模块。为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满足学生毕业所得最低学分,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课表的编制过程中都会编制三门课程、四门课程或者是五门课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难易程度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将专业课程以及基础课程两者之间穿行开设。针对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课程内容当中不仅仅包括会计专业方面的简单知识,也包括较难知识,并理论知识以及实践两者相互整合[1]。另外,会计专业实践课程通常情况下被分布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以及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当中,并且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较低,没有将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视实践知识需求充分体现出来,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仿照专科教学计划现象。
(三)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资源情况
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资源被分成为三大种类:第一大种类:是国家开放大学所设置的统一的实践课程,这类实践课程具备统一的考试平台以及网上学习资料。这个类型实践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国家开放大学责任教师统一进行实践教学任务的布置,建立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展开验收,如果学生及格,那么就会给予学生及格分数或者是及格以上的分数。第二大种类:是省级开放大学自主设计的实践课程,这类实践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是由省级开放大学责任教师负责统一的实践教学以及考核,例如:《会计操作实务》,由省级开放大学责任教师带头,组织五人形成会计专业课程教学队伍,通过集体的方式进行备课,建立在统一授课标准的基础上,将会计专业学生集中展开模拟实践,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就完成可以这门课程的考核。第三大种类:是省级开放大学自主设计的实践课程,通常情况下基层分校都会建立在课程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创设会计模拟实验室,然后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当中完成实践课程。例如:《会计管理模拟实验》,简单来说就是在基层分校自己创设建立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当中所完成的实践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情况下都是开放大学会计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实践课程,学生这类课程的考核结果能够代替毕业论文或者是社会实践。
二、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现有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建立在实践教学模式的角度上进行整合分析,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其中包括:案例式实践教学模式、岗位角色全景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及游戏闯关式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如下:其一,案例式实践教学模式。案例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初级阶段运用过程中受到了教师以及学生的一致好评以及认可,但是在时间不断推移的背景下,案例式实践教学模式经过熟练运用之后教师发现,所运用到的案例并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导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出现滞后性,逐渐使学生出现偷懒的学习问题,以此导致案例式实践教学模式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也会逐渐出现教学疲劳,不具备教学创新,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二,岗位角色全景模拟实践教学模式[2]。一般情况下所有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都会运用到岗位角色全景模拟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岗位角色全景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能够有效节约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做到在短时期之内,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体验以及学习到相关会计工作岗位所需要掌握以及运用的工作技能。但是岗位角色全景模拟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着缺点,具体而言,学生的学习压力过于集中,如果学生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那么在运用岗位角色全景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学习压力,不能够实现在短时期之内完成学习任务。其三,游戏闯关式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当前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以及教师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一个考试任务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个考试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能够自主进行考试顺序的调整,这种情况下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发出来。
三、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其一,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所占据全部课程的比例相对较低,进而导致不能够将开放大学成人教育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针对开放大学而言,是将在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针对于学历教育方面来说,理论知识不深,同时也缺乏实践知识,这种情况下则会逐渐导致开放大学对于学生失去吸引力。其二,案例式实践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更新较慢,并不具备一个固定的教学队伍给予案例式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及时并且有效的教学支持,同时还存在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有待创新优化的问题。其三,不具备大教学统筹观念[3]。针对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而言,并没有将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实现有机整合,简单来说,学生不能够在理论教学当中适当接触或者是获得实践知识,这种情况下不仅仅导致学生具备较大的学习压力,还不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深化以及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其四,在认识层面上,对于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存在认知偏差。开放大学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科型的教学方式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需针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强调培养此方面的现代人才,但在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之中,却片面地认为会计实践教学即指实施较多的操作,将实物操作当作重要的讲述、以及考核内容,或是单一将其当作让学生投身至企业之中,对于会计业务的开展方式进行充分的了解,而未能够注重于理论以及实践二者之间的彼此渗透,所以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运用水平。
四、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对策
其一,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强化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立在国家开放大学专业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两者应当占据全部课程的比例进行合理分析,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要针对课程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进行修改[4]。不仅如此,还要做到根据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的程度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针对课程考核标准进行设置,这种情况下使得实践课程的比重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当中被有效增加,进而做到促使学生学有所用。其二,开放大学会计专业教师一定要做到不断丰富自身会计专业实践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教师队伍,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网络以及书籍等等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学校也应重视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实践途径,这种情况下能够为开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奠定良好教学基础,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得以保障。其三,教师在开展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更为重视知识的易理解性、简便性、快捷性以及实用性,因此,教师应注重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以此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其四,提起对于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视。在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之中,财务管理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为重要的学问之一。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之中的一项关键构成部分,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对于财务管理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如何改变,均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具备超高的决策水平。所以说,在开展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工作时,务必要提起对于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在实际教学期间,能够利用于案例教学的模式,在时间安排方面上与理论教学之间进行良好的对接,也能够直接单独的安排时间,主要涵盖财务分析、投资决策等的案例分析。总而言之,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需要建立在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进而实现实践会计理论知识,以此形成会计应用能力,促使学生会计综合能力获得更好发展,因此,针对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促使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雪姣.论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J].考试与评价,2019(10):128.
[2]何永利.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北京开放大学东城分校会计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5(14):100-101,10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3JSJG314),项目主持人:庄小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美国会计教育的启示与借鉴之处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作为江苏省第二批中青年公派出国访问学者,笔者有幸在访学期间了解并接触了美国的会计教育的一些理念及模式,感触颇深,下面以笔者访问所在的大学——阿里安特国际大学会计专业为例,并结合自己在国内会计教学当中的实际情况比较,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会计教育职责机构
美国会计教育堪称当今国际会计教育的样板,其在会计内容与实践教学领域方面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这与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民间职能机构是密切相关的。
(一)美国会计学会。美国会计学会(简称AAA)是美国最大的会计学术组织,学会由对会计教育和会计理论研究感兴趣的人士自愿组成,其中主要是会计学教授,但也接纳注册会计师和企业会计师参加。学会的主要宗旨是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改进会计教育工作,提高会计教育、研究及实务方面的水平。学会致力于会计教育工作,为会计教师及其所在机构创造机会,并为会计教育的不断改善提供服务,由于其影响力甚大,对具有指导会计实务职能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有着很重要的参考力。(美国会计学会官方网站网址:http://)
(二)会计职业界。在美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对会计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非常典型的影响案例是AICPA通过决议,规定从2000年起,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要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必须接受150学时的教育,同时规定了150学时的示范性课程包含的大致内容和学时,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要求教育计划必须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该协会会适时监督。中国的会计专业教育主要由政府部门作为相关的规定,毕业生主要以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而美国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是以获取注册会计师证书为目标,因此这项规定对美国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影响很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http:///Pages/Default.aspx)
(三)“合作教育”模式。在美国,会计教育界必须根据会计职业界提供的需求信息,订立会计教育的目标。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信息,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给会计教育界,并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因此,美国的高等会计教育普遍采取“合作教育”模式,即办学以学校一方为主,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企业一方提供相关岗位,协助学校教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并多数情况下实事求是地参与评定学生成绩等,校方也派教师到企业去指导、监督学生劳动,沟通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的要求。该模式充分发挥了校企合作教育的作用,保证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既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又兼顾了就业教育。因此,美国高职会计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会计职业界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当然,在中国高等教育方面目前也存在许多“校企合作”模式,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且在对学生的考核测评时,以敷衍了事过关为主。
二、会计教学模式
(一)小班教学。众所周知,美国学校实行小班教学方式,当然与美国学生资源较少有一定的关系,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的西方国家教育民主化、个性化思潮的兴起,一些西方国家率先开始进行小范围的“小班教学”的尝试。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政策,加大投入,缩小班级规模,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从而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人才优势。笔者所在学校的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般都在20多人左右,至多不会超过30人。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的班级学生都不少于45人。根据网大的2011中国99所大学师生比排行榜(http://.cn/gaokao),笔者做了初步计算,师生比平均数1∶73.7。显而易见,教学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美国的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较少的学生,有精力因为减少了更多学生作业的批改的负担而去认真地备课、上课;同时,由于人数较少的原因,教学上的互动效果十分明显,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提问或被提问;老师会主动地要求每个同学发表意见,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各种教学方法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相比国内,我们虽然一直倡导教学手段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方式,但作为老师,我们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多数情况下这种美好的倡议不符实际或者根本行不通,你可以想象一下每个老师面对一个50人或者更多的大班或合班课,一切方式、方法都是空谈,而反之,小班教学的实施,各样教学方法、方式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你可以看到多数班级的桌子、椅子的摆放是随机的,或者桌子本身就是可折叠的,可方可圆的,随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而实际上老师上课过程中也会多次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团队合作。
(二)教学内容新颖。与国内一样,每个教师、学生都会有一些固定的教材与学习资料,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同的是:在美国的会计教学过程当中会引入许多当前国际最新的知识、资料,或现场网络教学,或进行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由于学校的网络都可以无线上网,每个学生都可以直接携带电脑进入课堂,随时打开网上相关的教学资料,因此实施起来什么便利,效果也很明显。同时,多数老师会要求学生在上这门课之前阅读或查询相关书籍、网络资料,以便进行课堂教学、讨论,所以说,无论老师教的或学生学的往往都是当今前沿的知识或资料。笔者感触,国内的许多教材或资料往往与现实脱钩太大。
(三)考核方式。由于各个老师的个性或风格不同,考核方式也不尽一致,笔者所在国内学校的考核方式基本实行三七开或五五开,即平时成绩占有率30%或50%,期末考试占70%或50%,而美国的成绩考核方式更灵活与多元化,具体对比资料如下。(图1、图2)
美国多数学校整个学期考试分为期中与期末两次正式考试,平时成绩与国内相似,可分为考勤、平均的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但美国会计专业学生的作业与国内有着显著不同之外。就笔者所在的美国学校而言,每个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要求完成许多电脑操作的EXCEL格式的作业,然后通过网络资源上传老师,这一点对于国内会计专业的传统手工纸面作业的学生来说或者对于老师而言是非常值的借鉴和采用的,因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将来的主要工作就是与EXCEL等数据操作或分析打交道,而在学校的岗前锻炼对其将来的工作能力非常重要。
学期论文并不一定是我们国内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形式,各个老师的要求事项也不相同,有的老师会要求你通过上网进行搜索某些企业的财务资料,对其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老师最终会根据你的上交资料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还有的老师会给你一个可上网操作的模拟网站(美国有许多相关的免费模拟网站),让你进行防真性的操作,根据网站显示的成绩或实施的效果给出你最后的论文成绩。
三、启示或借鉴之处
1、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能够获得最新最实用的教学资料与资源。
2、转换会计教师的角色,改变传统的照本宣课的教学方式,做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多获得的是能力的提高。
3、更新教学理念,优化会计课程设置,做好传统教学与现代知识的有机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学文,陈慧雪,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综述及其启示[J].财会通讯,2011.4.
[2]孟娟.美国会计终身教育观对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启示[J].商业会计,2007.20.
[3]王琴.中美会计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4]美国会计学会官方网站网址http://.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77-02
英国是第一个建立在现代意义上的会计职业团体的国家,最早的职业会计师也出身于英国。同时,英国也是世界上会计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并已完全融入了终身教育的理念,英国会计教育不只是年轻人学习专业的开始,而是终身教育的典范,因此,英国的会计教育应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终身教育。
一、英国会计终身教育概况
在英国的会计教育中,教师不但承担了教学责任,而且充当了一个管理和引导的角色。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管理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有关的知识,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理解和判断能力。并且,学生还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阅读、查找资料以完成项目和论文,从而很好地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与国内大学多招收年轻的应届学生不同,英国会计教育将终身学习作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在英国大学的课堂中,既有年轻的、没有接触过会计方面的应届毕业生,也会见到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中年甚至老年学生。据此,在终身教育理念已经被全世界人们普遍接受的背景下,笔者在这里将英国的会计教育称之为会计终身教育似乎更显其本来面貌和时代特色。而终身教育的观点认为,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和日趋复杂的社会工作,会计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应在学习期间集中掌握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知识,如对各个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软件、程序,并掌握继续教育与学习的技能。因此,在任何一个会计教育环节,都能体现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想精髓。
二、英国会计终身教育的特色
英国会计教育是以终身教育为基本理念,注重以能力为本位,非常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英国终身会计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其在课程设置、教学与考核方式的选择以及现代网络的应用等方面,都彰显了会计终身教育的特色。
(一)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挂钩
会计是一门很灵活的专业,其课程设置与时展息息相关。会计与市场和金融管理紧密相连,在英国大力发展金融业的时代背景下,很多英国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增加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市场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课程,这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相关金融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强离校后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同时,很多英国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挂钩,并随考试科目和内容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当学生成为注册会计师后,仍然需要接受继续教育,这样不仅使注册会计师能迅速地适应不同岗位,还能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与工作素质。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相较于国内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的学制,英国的学制较短,本科为三年,研究生为一年,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掌握,学生并不会因能短时间毕业而感到轻松。与国内会计教学相对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相比,英国的会计教学方式由讲座、辅导和研讨三部分组成。讲座由每一门’教师负责课堂教学,并根据学科内容制定每一专题的进度与规划。在每一周有限的讲座时间内,教师要对每一专题进行大量的知识教授,而60%-70%的资料和具体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阅读和查找。因大多课程都没有固定课本和教材,教师在讲座的同时,学生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就需要自学大量的网络、报纸杂志和图书馆的资源。每一节辅导课一般由助教辅导学生,学生在辅导课上遇到的问题或论文指导需要就都可以去求教助教,而助教也会对已完成的学生作业进行评述。研讨课则以课堂讨论为主,其在市场、管理的课上比较常见,一般先由教师给出研讨主题,接着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与分析资料,然后学生在课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并与教师、同学研究和讨论。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且也能使学生系统地运用知识、提高深入研究与分析问题以及沟通交往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综合性
英国大学会计课程考核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考核结果由平时、期末考试成绩综合决定,而不是单纯依靠一次考试。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的作业、测验或演讲等构成,占总成绩的比例约为30%-50%。作业和演讲由个人或小组完成,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而期末考试的比重约占总成绩的比例为50%-70%,大多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一般为五选三或六选三题型,有时第一道为必答题。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一般除了会计分录没有标准的答案,即便是会计核算也要求相关的分析和决策。每道题都需要大量的论述支持,而考试时间一般为两小时,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性,思路清晰,同时要求必须在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专业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也需要在考前针对教师的复习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
(四)网络应用的广泛性
英国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学生通过注册成为学校的一员以后,便可通过学校网站获得很多帮助。Harvard systern是英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参考体系,用于论文参考文献引用和防抄袭的监管。学生在论文中引用的书籍和期刊内容都能在Harvard system里显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参考文献。重要的是,任何对书籍、期刊或网页上内容的抄袭都会被检测并标注出来。学生必须通过Turnltln提交一份与纸质论文没有区别的电子版论文,学院会根据扫描结果,其论文与书籍、期刊、网页以及其他同学的论文的相似度,判定学生成绩是否真实有效。
三、对我国会计教育的启示
(一)结合社会需求,调整更新相关课程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时常都会对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修订,课程安排和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但会计专业教师即便对会计专业主干课进行改革,也主要关注课程学时、门数,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而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衔接等问题的解决却不甚理想。
因此,我国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积极借鉴英国的做法,突破以前的课程体系设置思维,并且根据社会与学生就业的需要,全面改革会计课程体系,让其他类别以及相近学科的教师也参与到会计课程的设置当中来,同时整合会计课程,加强各个课程的衔接与沟通,从而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另外,尤其要注意结合社会需求和变化及时地更新、调整相关课程。
(二)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与外国的交流日渐增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逐渐出现在会计教育教学中,但仍可见有部分教师不太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解决问题;同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固定的会计课程教材,局限了学生的视野,结果造成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不足,知识面狭窄,也很难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根据我国学生的特点和会计教育的发展状况,学习英国会计终身教育的特色,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并根据会计课程特点引入讨论、演讲等方式,同时应注重把我讲解知识的技巧和讲授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其次,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相关参考资料的查阅、分析,培养其自学能力,并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改革现有的会计考核方式
我国的考试模式一般侧重一次性考试,而忽视平时考核。“一考定乾坤”的现象依然占据着主导。因此,可以借鉴英国会计教育考核的做法,进一步加大平时考试力度,平时考核与期中、期末考试有机结合。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程度的提高,会计专业的应用能力愈加受到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的会计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财务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本文尝试对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试图挖掘出当前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探索出适合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
1 对课程实践的界定
在讨论课程实践这个话题之前,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个话题――实训课程。实训课程一般指的是纯粹的实际操作课程,课程内容几乎不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本文所述的课程实践是指相对于一门学科的理论学习来说,凡是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课程学习,既包括一部分理论学习加一部分实践操作的课程,也包括全部实践操作的课程,都称为课程实践。因此,课程实践讨论的范围要比实训课程要广。
开放大学顺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而产生,体现了全民的终身学习、开放学习的需求,最终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在开放大学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中更加要重视课程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只有学以致用的知识才是最受欢迎的知识。课程实践让教师教学相长,师生互为师长,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增强工作的创造性,提高全民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值。
2 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2.1 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特点
由于开放大学属于成人高校,实行验证入学制。入学门槛低,拥有高中或中专毕业证即可就读会计专科,满足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学历即可就读会计本科。开放大学办学体系采取宽进严出的教育管理办法,满足一切想学习进步者的需求。因此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职学生,均是利用晚上或者周末这样的业余时间来进行学历教育。据每届会计专业生源调查表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每个班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所干工作与财务专业相关。因此对于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专业底子薄弱,所学非所用以及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的这些特点反映比较集中。
2.2 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开放大学基层分校只有课程的执行权而没有课程的设置权力。以北京开放大学东城分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北京开放大学东城分校会计专业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均执行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的专业规则。专业规则中将会计专业的课程分为六类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通识课、综合实践、专业延展课和专业核心课。为了满足学生毕业所需最低学分,东城分校专业责任教师在编制每学期的课表时一般会安排3~5门课程,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穿插开设。课程内容上体现会计专业知识的难易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本科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开设22门课程,其中实践课程只有《会计制度设计》、《高级财务报表分析》和《会计管理模拟实验》这3门,只占13.6%。会计专科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开设23门课程,其中实践课程只有《基础会计》、《会计操作实务》、《电算化会计》、《社会实践》和《会计核算模拟实验》这5门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21.7%。
由此可见,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集中分布在综合实践和专业核心课程中,且所占比重较低,没有体现出成人学生重视实践知识学习的需求。课程设置上照搬普通高校本科、专科教学计划的现象比较严重。课程内容上理论深度跟不上普通高校的课程要求,实践知识方面也未展示成人高校的特点。
2.3 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资源及教学情况
目前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资源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设置的实践课程,有统一的网上学习资料和考试平台。此类课程的实践资源由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责任教师统一布置实践任务,按统一的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即可给予学生及格以上分数。比如《基础会计》安排两次会计基础实操作业;《会计制度设计》和《财务报表分析》是在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平台案例分析的任务,学生完成每次分析任务即可通过实践考核过程;《电算化会计》是像玩通关游戏一样完成每次用友软件的模拟任务,一共完成15次模拟任务该课程即可通过考核。
第二大类是省级开放大学自主开设的课程,由省级开放大学该课程的责任教师负责组织统一的教学与考核。比如《会计操作实务》这门课,由北京开放大学课程责任教师牵头,组织5人形成该课程的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按统一的授课标准对全市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集中模拟实践,完成模拟小组的企业管理任务即可通过该课程考核。
第三大类是省级开放大学自主开设,在基层分校按课程大纲要求建立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完成的实践课程。比如《会计核算模拟实验》和《会计管理模拟实验》,即是在基层分校自建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的。该类课程一般是会计专业集中实践环节要求的课程,替代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或者毕业论文。
3 现有教学模式运用效果分析
从实践教学的形式上来归纳,目前开放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案例式,比如《会计制度设计》和《财务报表分析》;游戏闯关式,比如《电算化会计》;岗位角色全景模拟式,比如《会计操作实务》、《会计核算模拟实验》和《会计管理模拟实验》。
案例式的实践课程教学在初始运用期是比较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但是经过了几轮成熟的运用之后发现采用的案例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偷懒现象发生,直接拿往届学生的分析结果来照抄或者当模板直接改编,没有发挥案例教学的最终作用。教师也会出现教学疲劳,没有任何教学创新。
而游戏闯关式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目前来说是比较受学生和老师欢迎的。拿《电算化会计》这门课来说,学生必须一个考试任务通过了才能做下一个考试任务,不能自行进行任务顺序的调整。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能让学生在挑战中认真学习该课程的知识。
最后说下岗位角色全景模拟式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几乎是所有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必定采用的教学模式。首先说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能节约实践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短期内足不出户就能提前体验财务各个岗位所需要掌握的各项技能。缺点是学习的压力过于集中,一旦前期相关专业课程没有学扎实,在进入实践模拟实验过程中就会压力,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相应的模拟任务。拿开放大学的《会计核算模拟实验》和《会计管理模拟实验》这两门实践课程来说,这是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之前必须完成的实践课程。课程内容以国家开放大学和广州福斯特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的《会计模拟实验室》软件为基础,完成手工做账环境下的全套账务处理流程中各环节的财务工作技能。需要学生提前学完《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会计核心课程。并且课时紧张,不可能让任课老师详细讲解这些实操任务所附带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很有用,但是无法在短期内完全掌握实操要领。而要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深入学习的要求增加课时的话,大部分学生又不珍惜模拟实验的机会,学习效率较低。因此目前北京开放大学东城分校会计专业这两门实操课程目前只好也采取集中两天到三天的时间,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情况来灵活调整实践内容,尽量因材施教,让会计理论水平一般的学生能掌握基本实操知识,会计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生能有机会在有限课时内多操作会计实操内容。
4 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实践课程所占全部课程比例较低,不能体现成人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特点。以在职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大学,学历教育上不能理论知识不深,实践知识也缺乏,这样会让开放大学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开放大学在社会上的口碑无法正名,永远处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2)案例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更新较慢,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团队在背后提供有效及时的教学支持。教学方法急待改进,某些专业课程的教材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更新。
(3)缺乏大教学的统筹观,没有把会计专业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有效整合到每门专业课程中来。让学生在学习每学期的专业课程中适当接触点相关的实践知识,化整为零,等到集中实践环节实行岗位模拟实践的时候就不会压力太大。
因此,我们应该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开放大学的实践课程教学问题:
(1)课程的设置上增加实践内容的比重。从国家开放大学设置专业规则开始,分析会计专业的每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应该占据的合理比例是多少,修改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以及成人学生实际可吸收的程度来设计课程考核标准。从而增加实践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让学生学有所用。
(2)教师要丰富自身的实践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团队。我们的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实践知识的学习能力,多关注最新的资格考试学习,多向有财务经验的学生和老师学习,增加学生吸引力。教师之间也应该多交流实践教学的心得和体会,改进开放大学整体的实践教学水平。
(3)教学方式上要更加灵活多样。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研发,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与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快捷性,以及简便易消化。那么我们老师也得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只局限于师徒式的实践传授方法。比如最新的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教学方式能否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出奇效,也是值得我们老师尝试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8).
[2]帅先富.会计专业全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0(3).
[3]王书林.论加强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当代经济,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