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23:49: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实习导游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 旅游管理人才市场需求较大
江苏师范大学地处徐州市,旅游管理学生就业主要面向长三角。长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长三角旅游业的迅猛发展。2010年,江浙沪共接待入境游客2189.72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51.15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8.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56.34万元,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地。
2010年,江浙沪共有1807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139家,678家a级旅游景区,4311家旅行社。三大旅游行业共吸纳劳动力43.5万人,其中星级酒店吸纳劳动力28.8万人,成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旅游行业,a级旅游景区安排9万人就业,旅行社从业人数为5.7万人。按照江浙沪地区每年旅游从业人员需求以10%的速度增加,则每年新增从业人员4万人,旅游人才需求较大。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3]。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本文由收集整理加旅游从业人员100万,而全国旅游院校仅能提供10万毕业生,旅游管理人才短缺。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鼓励旅游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机遇。江浙沪地区旅游业将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旅游高级管理、专业技术、服务技能型人才短缺将成为旅游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对旅游管理(本科)的培养力度。
二. 国际化旅游管理(专转本)课程体系构建
江苏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转本)从2005年开始招生,生源主要来自旅游专科学校和相关专业院校,学生已经接受过酒店、导游、景区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培训,但需要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和旅游管理管理能力。鉴于此,我院探索“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建设模式,构建一个基础厚实的平台,设置酒店、旅行社、景区三个专业模块,贯穿专业必修、选修、实践项目(包括技能和管理项目)三大层面,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课程群遵循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注重实践环节等原则,依据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具体特色如下。
1.专业英语课程。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导游英语,鼓励学生在取得中文导游证以后,积极报考英语导游证,提升自身素养;开设饭店英语,适应国际化品牌酒店的需要,引导同学报考并取得中高级饭店英语等级证书。
2.补充基础课程。搭建旅游管理本科知识框架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开设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等课程。
3.提升管理能力课程。针对旅游管理(专升本)学生在专科段以技能型培训为主的特点,亟待提升其管理能力。开设饭店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管理、旅行社计调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危机管理等课程。
4.提升人文素养课程。开设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美学、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中国饮食文化、文物考古与旅游、人际沟通艺术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中华文化的渊博。
三. 国际化路径支撑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1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08 [本刊网址]http:∥
新常态,“习式热词”之一。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适应新常态”。此后在很多场合,新常态这一词反复出现并逐步被系统化。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和服务业逐步成为主体,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而在旅游业中,新常态则集中表现为休闲体验游势头渐起,自由行成为主流以及互联网思维模式下旅游产业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10.7%,出境旅游人数同比2013年度增加了20.25%。接待入境旅游者12849.83万人次,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的旅游业,有一支代表的中国形象的专业导游人员,他们被誉为“中外交流使者”和“旅游发展的主力军”。面对旅游业新常态,作为为旅游经济直接服务的高职导游人才培养,应紧跟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培养适应于旅游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旅游业新常态下的三种发展现状
(一)旅游法出台
《旅游法》出台之前旅行社低价招徕客人,带客人到指定的购物场所购物,以及在旅途中另加收费景点或另加收费项目,以此获得高额回扣,形成“招徕靠低价、盈利靠购物、服务靠导游从业经验”的旅行社运营模式。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旅游法》后,无论是立法宗旨、还是官方解释口径,都强调基于国民旅游权利的促进、规范和管理的综合性。尤其是第三十五条,即旅行社不得指定购物场所的条文。
《旅游法》出台之前,导游人员普遍底薪不高,甚至没有底薪,有的甚至还要出人头费,但是通过购物、加点回扣,导游的收入仍能维持高收入;《旅游法》出台后,法律明文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部分旅行社按照法律要求给导游设置了底薪、提高了导游服务费,由过去的50元/天,到现在的150―300元/天,但由于购物和加点回扣没有了,加上因团费大幅增加导致团量大量减少,导游人员的收入也大幅减少,于是出现了一些旅行社停业注销、导游辞职转行等现象。
(二)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也被称之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国家旅游局于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提出将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2015年初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特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总理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智慧旅游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典范,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旅游业成长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最先成功的是以携程为代表的专业电商,是以电商B2B的概念,随后以去哪儿网为代表的形成020线上旅行社经营模式,继起的“淘宝旅行”平台类电商,搭建第三方平台,把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供应商产品轻而易举地汇聚在这个“大平台”之上,任由游客自由选择。这是一个重大改变:平台化、扁平化、去中介化、两头见面,替代了传统旅行社的中介功能。原来的产业链条、纵向分工、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益分配的习惯,全都因此而改变。随着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消失,旅游设施的完善,自助游、个性游成为主流,中国进入散客时代。互联网及新技术的运用将为散客群体提供便捷、完善的个性化旅游服务,使得旅游类企业的核心价值在变化,集中在“服务上”,线下的接待服务将成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而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导游将是核心竞争力,导游的价值、地位、报酬等将在这新的结构中重建。
(三)休闲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人们经济许可,时间又允许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出门旅游。而随着旅游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逐步走向休闲度假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其中“闲”就是指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并指出休闲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国家不久前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就重点体现了提倡绿色旅游休闲理念、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鼓励国民旅游休闲消费、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国民旅游休闲品质等五大亮点。旅游者自身,也从原来的观光饱眼福阶段,进入身心放松的休闲度假时代,这对导游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二、旅游业新常态下导游人员的应对措施
(一)面对旅游法。旅游法的出台,禁止额外加点、购物,断绝了旅行社之前获利的来源,致使团费回归正常,比旅游法出台前约贵一陪。对旅游者来说,跟团旅游的低价格优势将不在显现,于是游客纷纷选择自助旅游,致使团量减少。纵使旅行社给导游底薪,出团补助提高到两三百一天,也难以像旅游法出台前导游动辄上万的月收入。但从长远来看,旅游法的出台,使旅游行业走向一条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并促使旅游行业服务价值的回归。促使导游人员更应凭借自己深渊的人文知识,精彩的讲解,热情的服务来征服游客,成为游客的“指定导游”或“私人定制”,这才是市场需要的“高手”,也就是大家所期待的“品牌导游”。
(二)面对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智能化,旅游信息网络化、旅游信息对称性、透明度高。导游人员要主动融入智慧旅游中去,充分借助网联网技术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微薄、微信等自媒体,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拥有自己的粉丝客源,适时地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并通过相关交流平台扮演在线旅游咨询师和旅游营销师的角色,甚至还可以借用“淘宝网”等建立第三平台,销售自己的导游服务,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导游网络预订等。
(三)面对大众化旅游。大众化旅游的到来,导游的服务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技巧要升级外,有些省市正在探索“导游兼司机”的带团模式,其实导游兼司机的带团模式在国外早已不陌生,即导游开着车,带着几位游客,就像搭着亲朋好友一样,走街串巷,谈天说地,让游客融入旅游目的地生活,更好地体验当地的美景、美食以及人情风俗等。同时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自驾游也已经有一定市场,现在很多导游成为自驾游的领队,有的不仅提供服务,还为游客提供线路策划等等。休闲旅游日渐流行,为导游服务模式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随着旅游法的实施,智慧旅游和大众化旅游的到来,私人旅游定制产品开始紧俏,出现了旅游咨询师这一职业,拓展了导游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
三、旅游业新常态下高职导游人才培养
(一)加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游客为本,真诚服务”作为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行业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指引和兴业之魂,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业已形成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取向的高度提炼和概括。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或者导游服务的形式怎么变化,对游客而言,导游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最为关键要素之一。
高职导游人才培养,应从新生入学起就应该加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导游职业服务意识,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工作主动性,以备将来以满腔热忱投入导游服务行业中去,尽可能地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以高超的技能和真诚服务赢得游客和社会的尊重。
一、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现状
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受区位、经济的限制,发展速度比较慢。
1.学校定位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设置专业,导致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中,部分学校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去发展此专业,定位不准确,这造成很多地方院校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竞争力不足。
2.课程设置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更新的速度很慢,多年没有更新调整,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课程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3.师资力量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足,给人才引进带来障碍,造成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匮乏。
(1)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规模急速扩张,而师资并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为了教学的需要,培养选拔了一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播音主持教学,比如一些表演教师、中文教师被短期培训后,承担播音主持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看,非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不宜过大,培养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2)有播音主持行业从业经历的教师偏少。很多教师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了学校工作,没有从业经历,缺乏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3)缺乏专业带头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缺乏高职称、高素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1.部分院校改革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案陈旧
很多院校的市场意识不强,没有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对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能与时俱M,人才培养方案比较陈旧,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要求。
2.实践条件不足
很多地级城市往往只有一家广播电视台,提供的实习机会比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利。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投入比较大的专业,需要提供完善的实训条件,相关的录音、录像设备,一定数量的演播室都是必需的。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投入经费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亟待改善。
3.教学改革的能力偏弱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缜密的教学改革研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近几年创办的,相关的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教学改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加快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数量庞大的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承担着培养大批传媒人才的重任,加快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1.适应全媒体时代,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因为所处的城市限制,在接受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案方面迟缓了一些。要适应新的媒体生态,就要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增强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2.应对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现在,全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比较多,仅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就有20多所。在这些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地处非中心城市,升本时间也不是很长。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都瞄准央视和地方卫视,这也是不现实的。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找好自身定位非常重要。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瞄准中小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小型传媒公司、互联网行业等,也要拓宽培养渠道,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和语言传播有关的岗位,如导游、讲解员、少儿口才教师、配音演员等,都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方向,都是大有可为的岗位。
3.引入项目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部分播音主持专业引入了项目课程的训练。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要求加强与工作岗位的衔接,直接与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打通人才培养通道,让学生参与合作媒体的实际工作,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比如媒体和传媒公司的一些配音、主持、制作等工作,可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来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企业来说,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制作成本。
4.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前播音主持专业在创业教育这一块的教学设计上是一片空白,就业指导类课程也很少涉及这一内容。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后,很多行业都加大了创新创业的工作力度。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要主动适应国家的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创业教育,让一部分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学校层面,可以成立创业学院,加强创业教育,给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设备等,引导学生合理创业。在教学环节上,也要增加创业教育板块,让学生了解创业需要的素养,比如传媒行业创业特点,微小企业的管理,财务知识的储备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5.加强专业教师与传媒一线的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办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提供了较高的人才待遇,也看到了人才对于专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力度,比如选派一些教师到媒体和传媒公司挂职锻炼,增强教师与传媒行业一线的联系,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媒体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体技术剧烈变革的时代,社会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担负着培养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传媒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洁.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探讨[J].青年记者,2012(23).
[2]郑勇,张阳.浅析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一、高职日语实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出现,综合性大学纷纷试办日语类专业,在高职类学校中也掀起了日语学习的热潮,大批的学生加入了日语学习的行列。我院也自建院起就开设了应用日语专业。但是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国外高职教育及我国本科教育的经验。因此,在人才培养规格确立与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课程体系不符合高职自身教育规律与我国国情的现象,具有模仿国外高职教育或国内本科教育的痕迹,被戏称为“本科压缩饼干”。形成了先确定课程体系,再将培养的毕业生推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实训课程体系,几乎是被动的加入教学计划,显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直接导致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确立未经全面准确的社会需求调查,常常是一经确定几年不改,缺乏灵活性。并且常常出现实训课内容与理论课内容脱节,不能形成良性互动。
2.适用教材少,目前的日语实训课程仍然没有固定教材,都是开课前任课教师现找现编,盲目性很大。
3.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师大多还属于日语语言文学等方向的人才,并无从事一线日语工作的经验,导致实训教学模式类似理论教学,一方面局限在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过于滞后,缺乏实用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4.实训课程经常流于形式,缺乏具体实践环节,即使想到企业实习,也往往因为所开设的课程,企业用不上而遭到拒绝,学生毕业后必然会出现所用非所学等结构性问题。日语专业毕业生能毕业后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
作为一线的日语教师,必须时刻把握社会需求,深入社会,融入市场。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开展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使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能较好地体现以培养学生日语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要求,这也正是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二、高职日语实训教学改革的几个重点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日语实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结合本人在日语教学中的感受,同时借鉴优秀高职院校日语实训教学改革的做法,把高职日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
(1)实训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是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这不仅是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也是制定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因此在进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前必须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把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技能实际要求,可以通过教师走出去到用人单位学习的方式,也可以请用人单位资深专家来参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其次,实训课程要以理论课程相辅相成。按照“概念实训”、“技能实训”、“综合实训”的顺序,使实践学期的技能实训与每个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相对应。构建了一个乘上启下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例如,最早进行的“日本影视解析实训”就属于“概念实训”,让刚刚开始日语学习的学生们对日本文化,日语表达特点有个初步的认识。“日文录入实训”和“日语翻译技能实训”等就属于“技能实训”,也是最关键的实训环节。“职场日语”和“日语演讲”等就属于“综合实训”,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演练。这样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才是连续的、系统的、完整的。
(2)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操作
关于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下面以09级和10级实训课程教学计划的前后比较为例进行说明:
改革前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很多不足,课程项目数量少,内容死,“日语视听”和“日语口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这两门课都属于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还有很大距离,虽然也设置了“日企商务礼仪”这样相对接近工作实际课程,但远远不够,而且,“日企商务礼仪”实训和原本就有的理论课程“商务礼仪”多少有些重复。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新增了“职场日语、日语翻译技能、日语演讲”等实训,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比较符合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取消理论课程“商务礼仪”,直接以“涉外礼仪”实训加以取代,使它更加具有实际演练的特点。
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是不断深入的,将要用于10级新生的新实训课程体系还有待考验,其中也必然会有不足之处,只能通过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来不断得到验证,从该再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对于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笔者有一些拙见,暂且拿来和大家分享。第五学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面临实习和找工作,学生一定很想了解一些面试应聘的技巧,相信教毕业班的教师都会碰到学生对这方面问题的询问。因此我觉得可以在第五学期增加“面试日语”实训,模拟真实的面试应聘环境,让学生从面试着装、言行举止、日语表达、回答技巧等多个方面演练,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常见错误,充满自信地走出校园,参加各种面试。
2.教材的科学选用
适用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教材本来就少,日语实训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们几乎好没有固定的日语实训教材,大都是教师在实训开始前很据教学内容自己选择的,大多还是从一些较好的理论教学教材中选择的,但存在明显的随意性。因此,日语实训教材的开发建设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学院要多鼓励教师多走访兄弟院校,借鉴好的外部教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们学生的特点和实训课程的设置自主开发一些教材,可以多派教师到日企锻炼学习,直接带回第一线的资料编入教材。也可以聘请日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听取他们的意见,保证教材的与时俱进。完成系统的日语实训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每一位日语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体系设置得再完美,没有好的教材,一切都是空谈。
3.教学模式的改革
(1)采取模拟工作现场实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我们现有的实训教学虽然也大多使用了多媒体教室,当往往只是看看日本的一些介绍片或者流行日剧,听听录音,还有就是让学生翻译资料,编写会话,这种流于形式的实训显然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从对学生的反馈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实训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和充实感,觉得收获不大。当然,与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科专业相比,展开外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本身的确有很大难度,因此,要想使日语实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学有所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可行的实训教学模式。
在这方面,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学校为了改善日语实训教学,建立了日语专业的具有日式风格的实训室,里面的布局有饮食店、公司办公室、日式的榻榻米,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日本的社会、公司、饮食文化。我们也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这样的教学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与现有的实训教室,实现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模拟实际商务活动。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模拟日本公司的若干部门,给每个学生以职位和虚拟业务,让学生练习发送日文电子邮件,做工作报告,商谈并制定活动企划,等等,这样的实训同样何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当然,这必须有教师精心的策划和有效的引导。每次实训实施前都要有一份详尽周密的实施案。
(2)组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除了日常的校内实训教学以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日资企业,亲身感受日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或者让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通过现场训练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比如,日文录入课部分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进行实际操作,职场日语,面试日语可以尝试请企业人士直接训练、授课,也可以请一些日企的人员到我系来开设一些讲座和座谈,使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书本以外的日本企业文化、思维方式和最新信息。
(3)注重效果确认,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为保障实训教学的教育质量,要在实训教学的中期和末期对授课教师和学生都做教学结果问卷调查,以此来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否有所提升。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体系。
4.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实训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不失时机地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分期分批向企业派老师进行学习或邀请企业的高级科研和管理人员来校讲学,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另外,可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日语专业带头人,这是高职院校日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对学院日语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另外,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自己通过留学和转岗的方式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教师,比如既是教授,又是高级日语翻译,或者既是讲师又是专业日语导游,等等。学校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来刺激教师的成长,提高学校的档次。
三、结束语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为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认清形势,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努力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使广大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满意就业,真正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所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我们就不能照抄本科院校的日语教学,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下功夫。如何构建真正适合我们学生特点的实训教学体系,体现出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的特色,这将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