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导游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2-10-04 23:49: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实习导游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习导游工作报告

篇1

一. 旅游管理人才市场需求较大

江苏师范大学地处徐州市,旅游管理学生就业主要面向长三角。长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长三角旅游业的迅猛发展。2010年,江浙沪共接待入境游客2189.72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51.15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8.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56.34万元,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地。

2010年,江浙沪共有1807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139家,678家a级旅游景区,4311家旅行社。三大旅游行业共吸纳劳动力43.5万人,其中星级酒店吸纳劳动力28.8万人,成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旅游行业,a级旅游景区安排9万人就业,旅行社从业人数为5.7万人。按照江浙沪地区每年旅游从业人员需求以10%的速度增加,则每年新增从业人员4万人,旅游人才需求较大。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3]。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本文由收集整理加旅游从业人员100万,而全国旅游院校仅能提供10万毕业生,旅游管理人才短缺。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鼓励旅游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机遇。江浙沪地区旅游业将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旅游高级管理、专业技术、服务技能型人才短缺将成为旅游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对旅游管理(本科)的培养力度。

二. 国际化旅游管理(专转本)课程体系构建

江苏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转本)从2005年开始招生,生源主要来自旅游专科学校和相关专业院校,学生已经接受过酒店、导游、景区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培训,但需要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和旅游管理管理能力。鉴于此,我院探索“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建设模式,构建一个基础厚实的平台,设置酒店、旅行社、景区三个专业模块,贯穿专业必修、选修、实践项目(包括技能和管理项目)三大层面,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课程群遵循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注重实践环节等原则,依据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具体特色如下。

1.专业英语课程。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导游英语,鼓励学生在取得中文导游证以后,积极报考英语导游证,提升自身素养;开设饭店英语,适应国际化品牌酒店的需要,引导同学报考并取得中高级饭店英语等级证书。

2.补充基础课程。搭建旅游管理本科知识框架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开设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等课程。

3.提升管理能力课程。针对旅游管理(专升本)学生在专科段以技能型培训为主的特点,亟待提升其管理能力。开设饭店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管理、旅行社计调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危机管理等课程。

4.提升人文素养课程。开设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美学、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中国饮食文化、文物考古与旅游、人际沟通艺术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中华文化的渊博。

三. 国际化路径支撑体系建设

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1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08 [本刊网址]http:∥

新常态,“习式热词”之一。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适应新常态”。此后在很多场合,新常态这一词反复出现并逐步被系统化。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和服务业逐步成为主体,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而在旅游业中,新常态则集中表现为休闲体验游势头渐起,自由行成为主流以及互联网思维模式下旅游产业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10.7%,出境旅游人数同比2013年度增加了20.25%。接待入境旅游者12849.83万人次,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的旅游业,有一支代表的中国形象的专业导游人员,他们被誉为“中外交流使者”和“旅游发展的主力军”。面对旅游业新常态,作为为旅游经济直接服务的高职导游人才培养,应紧跟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培养适应于旅游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旅游业新常态下的三种发展现状

(一)旅游法出台

《旅游法》出台之前旅行社低价招徕客人,带客人到指定的购物场所购物,以及在旅途中另加收费景点或另加收费项目,以此获得高额回扣,形成“招徕靠低价、盈利靠购物、服务靠导游从业经验”的旅行社运营模式。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旅游法》后,无论是立法宗旨、还是官方解释口径,都强调基于国民旅游权利的促进、规范和管理的综合性。尤其是第三十五条,即旅行社不得指定购物场所的条文。

《旅游法》出台之前,导游人员普遍底薪不高,甚至没有底薪,有的甚至还要出人头费,但是通过购物、加点回扣,导游的收入仍能维持高收入;《旅游法》出台后,法律明文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部分旅行社按照法律要求给导游设置了底薪、提高了导游服务费,由过去的50元/天,到现在的150―300元/天,但由于购物和加点回扣没有了,加上因团费大幅增加导致团量大量减少,导游人员的收入也大幅减少,于是出现了一些旅行社停业注销、导游辞职转行等现象。

(二)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也被称之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国家旅游局于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提出将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2015年初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特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总理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智慧旅游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典范,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旅游业成长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最先成功的是以携程为代表的专业电商,是以电商B2B的概念,随后以去哪儿网为代表的形成020线上旅行社经营模式,继起的“淘宝旅行”平台类电商,搭建第三方平台,把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供应商产品轻而易举地汇聚在这个“大平台”之上,任由游客自由选择。这是一个重大改变:平台化、扁平化、去中介化、两头见面,替代了传统旅行社的中介功能。原来的产业链条、纵向分工、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益分配的习惯,全都因此而改变。随着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消失,旅游设施的完善,自助游、个性游成为主流,中国进入散客时代。互联网及新技术的运用将为散客群体提供便捷、完善的个性化旅游服务,使得旅游类企业的核心价值在变化,集中在“服务上”,线下的接待服务将成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而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导游将是核心竞争力,导游的价值、地位、报酬等将在这新的结构中重建。

(三)休闲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人们经济许可,时间又允许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出门旅游。而随着旅游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逐步走向休闲度假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其中“闲”就是指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并指出休闲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国家不久前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就重点体现了提倡绿色旅游休闲理念、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鼓励国民旅游休闲消费、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国民旅游休闲品质等五大亮点。旅游者自身,也从原来的观光饱眼福阶段,进入身心放松的休闲度假时代,这对导游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二、旅游业新常态下导游人员的应对措施

(一)面对旅游法。旅游法的出台,禁止额外加点、购物,断绝了旅行社之前获利的来源,致使团费回归正常,比旅游法出台前约贵一陪。对旅游者来说,跟团旅游的低价格优势将不在显现,于是游客纷纷选择自助旅游,致使团量减少。纵使旅行社给导游底薪,出团补助提高到两三百一天,也难以像旅游法出台前导游动辄上万的月收入。但从长远来看,旅游法的出台,使旅游行业走向一条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并促使旅游行业服务价值的回归。促使导游人员更应凭借自己深渊的人文知识,精彩的讲解,热情的服务来征服游客,成为游客的“指定导游”或“私人定制”,这才是市场需要的“高手”,也就是大家所期待的“品牌导游”。

(二)面对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智能化,旅游信息网络化、旅游信息对称性、透明度高。导游人员要主动融入智慧旅游中去,充分借助网联网技术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微薄、微信等自媒体,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拥有自己的粉丝客源,适时地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并通过相关交流平台扮演在线旅游咨询师和旅游营销师的角色,甚至还可以借用“淘宝网”等建立第三平台,销售自己的导游服务,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导游网络预订等。

(三)面对大众化旅游。大众化旅游的到来,导游的服务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技巧要升级外,有些省市正在探索“导游兼司机”的带团模式,其实导游兼司机的带团模式在国外早已不陌生,即导游开着车,带着几位游客,就像搭着亲朋好友一样,走街串巷,谈天说地,让游客融入旅游目的地生活,更好地体验当地的美景、美食以及人情风俗等。同时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自驾游也已经有一定市场,现在很多导游成为自驾游的领队,有的不仅提供服务,还为游客提供线路策划等等。休闲旅游日渐流行,为导游服务模式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随着旅游法的实施,智慧旅游和大众化旅游的到来,私人旅游定制产品开始紧俏,出现了旅游咨询师这一职业,拓展了导游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

三、旅游业新常态下高职导游人才培养

(一)加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游客为本,真诚服务”作为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行业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指引和兴业之魂,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业已形成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取向的高度提炼和概括。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或者导游服务的形式怎么变化,对游客而言,导游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最为关键要素之一。

高职导游人才培养,应从新生入学起就应该加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导游职业服务意识,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工作主动性,以备将来以满腔热忱投入导游服务行业中去,尽可能地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以高超的技能和真诚服务赢得游客和社会的尊重。

篇3

一、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现状

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受区位、经济的限制,发展速度比较慢。

1.学校定位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设置专业,导致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中,部分学校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去发展此专业,定位不准确,这造成很多地方院校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竞争力不足。

2.课程设置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更新的速度很慢,多年没有更新调整,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课程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3.师资力量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足,给人才引进带来障碍,造成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匮乏。

(1)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规模急速扩张,而师资并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为了教学的需要,培养选拔了一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播音主持教学,比如一些表演教师、中文教师被短期培训后,承担播音主持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看,非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不宜过大,培养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2)有播音主持行业从业经历的教师偏少。很多教师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了学校工作,没有从业经历,缺乏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3)缺乏专业带头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缺乏高职称、高素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1.部分院校改革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案陈旧

很多院校的市场意识不强,没有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对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能与时俱M,人才培养方案比较陈旧,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要求。

2.实践条件不足

很多地级城市往往只有一家广播电视台,提供的实习机会比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利。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投入比较大的专业,需要提供完善的实训条件,相关的录音、录像设备,一定数量的演播室都是必需的。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投入经费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亟待改善。

3.教学改革的能力偏弱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缜密的教学改革研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近几年创办的,相关的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教学改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加快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数量庞大的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承担着培养大批传媒人才的重任,加快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1.适应全媒体时代,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因为所处的城市限制,在接受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案方面迟缓了一些。要适应新的媒体生态,就要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增强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2.应对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现在,全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比较多,仅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就有20多所。在这些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地处非中心城市,升本时间也不是很长。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都瞄准央视和地方卫视,这也是不现实的。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找好自身定位非常重要。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瞄准中小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小型传媒公司、互联网行业等,也要拓宽培养渠道,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和语言传播有关的岗位,如导游、讲解员、少儿口才教师、配音演员等,都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方向,都是大有可为的岗位。

3.引入项目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部分播音主持专业引入了项目课程的训练。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要求加强与工作岗位的衔接,直接与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打通人才培养通道,让学生参与合作媒体的实际工作,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比如媒体和传媒公司的一些配音、主持、制作等工作,可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来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企业来说,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制作成本。

4.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前播音主持专业在创业教育这一块的教学设计上是一片空白,就业指导类课程也很少涉及这一内容。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后,很多行业都加大了创新创业的工作力度。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要主动适应国家的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创业教育,让一部分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学校层面,可以成立创业学院,加强创业教育,给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设备等,引导学生合理创业。在教学环节上,也要增加创业教育板块,让学生了解创业需要的素养,比如传媒行业创业特点,微小企业的管理,财务知识的储备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5.加强专业教师与传媒一线的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办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提供了较高的人才待遇,也看到了人才对于专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力度,比如选派一些教师到媒体和传媒公司挂职锻炼,增强教师与传媒行业一线的联系,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媒体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体技术剧烈变革的时代,社会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担负着培养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传媒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洁.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探讨[J].青年记者,2012(23).

[2]郑勇,张阳.浅析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篇4

一、高职日语实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出现,综合性大学纷纷试办日语类专业,在高职类学校中也掀起了日语学习的热潮,大批的学生加入了日语学习的行列。我院也自建院起就开设了应用日语专业。但是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国外高职教育及我国本科教育的经验。因此,在人才培养规格确立与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课程体系不符合高职自身教育规律与我国国情的现象,具有模仿国外高职教育或国内本科教育的痕迹,被戏称为“本科压缩饼干”。形成了先确定课程体系,再将培养的毕业生推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实训课程体系,几乎是被动的加入教学计划,显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直接导致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确立未经全面准确的社会需求调查,常常是一经确定几年不改,缺乏灵活性。并且常常出现实训课内容与理论课内容脱节,不能形成良性互动。

2.适用教材少,目前的日语实训课程仍然没有固定教材,都是开课前任课教师现找现编,盲目性很大。

3.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师大多还属于日语语言文学等方向的人才,并无从事一线日语工作的经验,导致实训教学模式类似理论教学,一方面局限在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过于滞后,缺乏实用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4.实训课程经常流于形式,缺乏具体实践环节,即使想到企业实习,也往往因为所开设的课程,企业用不上而遭到拒绝,学生毕业后必然会出现所用非所学等结构性问题。日语专业毕业生能毕业后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

作为一线的日语教师,必须时刻把握社会需求,深入社会,融入市场。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开展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使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能较好地体现以培养学生日语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要求,这也正是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二、高职日语实训教学改革的几个重点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日语实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结合本人在日语教学中的感受,同时借鉴优秀高职院校日语实训教学改革的做法,把高职日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

(1)实训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是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这不仅是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也是制定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因此在进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前必须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把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技能实际要求,可以通过教师走出去到用人单位学习的方式,也可以请用人单位资深专家来参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其次,实训课程要以理论课程相辅相成。按照“概念实训”、“技能实训”、“综合实训”的顺序,使实践学期的技能实训与每个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相对应。构建了一个乘上启下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例如,最早进行的“日本影视解析实训”就属于“概念实训”,让刚刚开始日语学习的学生们对日本文化,日语表达特点有个初步的认识。“日文录入实训”和“日语翻译技能实训”等就属于“技能实训”,也是最关键的实训环节。“职场日语”和“日语演讲”等就属于“综合实训”,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演练。这样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才是连续的、系统的、完整的。

(2)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操作

关于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下面以09级和10级实训课程教学计划的前后比较为例进行说明:

改革前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很多不足,课程项目数量少,内容死,“日语视听”和“日语口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这两门课都属于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还有很大距离,虽然也设置了“日企商务礼仪”这样相对接近工作实际课程,但远远不够,而且,“日企商务礼仪”实训和原本就有的理论课程“商务礼仪”多少有些重复。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新增了“职场日语、日语翻译技能、日语演讲”等实训,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比较符合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取消理论课程“商务礼仪”,直接以“涉外礼仪”实训加以取代,使它更加具有实际演练的特点。

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是不断深入的,将要用于10级新生的新实训课程体系还有待考验,其中也必然会有不足之处,只能通过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来不断得到验证,从该再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对于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笔者有一些拙见,暂且拿来和大家分享。第五学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面临实习和找工作,学生一定很想了解一些面试应聘的技巧,相信教毕业班的教师都会碰到学生对这方面问题的询问。因此我觉得可以在第五学期增加“面试日语”实训,模拟真实的面试应聘环境,让学生从面试着装、言行举止、日语表达、回答技巧等多个方面演练,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常见错误,充满自信地走出校园,参加各种面试。

2.教材的科学选用

适用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教材本来就少,日语实训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们几乎好没有固定的日语实训教材,大都是教师在实训开始前很据教学内容自己选择的,大多还是从一些较好的理论教学教材中选择的,但存在明显的随意性。因此,日语实训教材的开发建设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学院要多鼓励教师多走访兄弟院校,借鉴好的外部教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们学生的特点和实训课程的设置自主开发一些教材,可以多派教师到日企锻炼学习,直接带回第一线的资料编入教材。也可以聘请日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听取他们的意见,保证教材的与时俱进。完成系统的日语实训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每一位日语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体系设置得再完美,没有好的教材,一切都是空谈。

3.教学模式的改革

(1)采取模拟工作现场实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我们现有的实训教学虽然也大多使用了多媒体教室,当往往只是看看日本的一些介绍片或者流行日剧,听听录音,还有就是让学生翻译资料,编写会话,这种流于形式的实训显然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从对学生的反馈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实训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和充实感,觉得收获不大。当然,与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科专业相比,展开外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本身的确有很大难度,因此,要想使日语实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学有所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可行的实训教学模式。

在这方面,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学校为了改善日语实训教学,建立了日语专业的具有日式风格的实训室,里面的布局有饮食店、公司办公室、日式的榻榻米,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日本的社会、公司、饮食文化。我们也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这样的教学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与现有的实训教室,实现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模拟实际商务活动。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模拟日本公司的若干部门,给每个学生以职位和虚拟业务,让学生练习发送日文电子邮件,做工作报告,商谈并制定活动企划,等等,这样的实训同样何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当然,这必须有教师精心的策划和有效的引导。每次实训实施前都要有一份详尽周密的实施案。

(2)组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除了日常的校内实训教学以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日资企业,亲身感受日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或者让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通过现场训练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比如,日文录入课部分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进行实际操作,职场日语,面试日语可以尝试请企业人士直接训练、授课,也可以请一些日企的人员到我系来开设一些讲座和座谈,使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书本以外的日本企业文化、思维方式和最新信息。

(3)注重效果确认,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为保障实训教学的教育质量,要在实训教学的中期和末期对授课教师和学生都做教学结果问卷调查,以此来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否有所提升。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体系。

4.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实训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不失时机地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分期分批向企业派老师进行学习或邀请企业的高级科研和管理人员来校讲学,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另外,可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日语专业带头人,这是高职院校日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对学院日语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另外,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自己通过留学和转岗的方式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教师,比如既是教授,又是高级日语翻译,或者既是讲师又是专业日语导游,等等。学校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来刺激教师的成长,提高学校的档次。

三、结束语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为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认清形势,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努力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使广大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满意就业,真正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所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我们就不能照抄本科院校的日语教学,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下功夫。如何构建真正适合我们学生特点的实训教学体系,体现出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的特色,这将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发展;认识与实践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强调,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后,教育部为此专门组织举办了地方高校校长培训班,印发了《关于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引导和推进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举措。同时,引导和推进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形成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作为地方高校市场需求最旺而办学资源相对较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自身转型发展,已成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师生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近年,学术界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构、教学资源开发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受国家宏观教育结构布局、经济社会形态转变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等局限,系统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成果还不太多,特别是置于经济社会转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新商业模式背景下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一、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认识

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新战略和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商业新模式,按照教育和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要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总结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前提

党的十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教育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商业经营模式转变,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深化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转型发展已成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基本路径选择。加快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求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只有把握住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新形势,才能明晰专业转型发展方向和思路,才能明确专业转型发展目标和任务,才能把握专业转型发展重点和难点,才能增强专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进而解决好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转”的问题。首先,经济社会新常态和教育发展新战略,提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目标。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资源消耗型向集约式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动力由出口主导向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经济发展格局的培育和形成,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生根本性转变;相应地,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发展方式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改革,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总量越大,质量要求越高。另外,为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自2014年开始,国家同步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新战略,“引导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既成为国务院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重要议题,也是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加快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已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其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商业经营的新模式,指明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特别是具备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特征的工业4.0体系全面实施,将实现工业生产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横向集成,人类经济社会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智慧制造、智慧工厂、智慧社会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维、新策略和新常态[1]。生产经营组织新模式推进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发展。另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以B2B、B2C、O2O、C2C等为基本形式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突出车间纵向数字集成、产业链与供应链集成、多价值链横向集成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将越来越广泛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新商业模式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内容和技术,都要发生深刻变化。主张职业导向、突出适应能力、促进管理创新,越来越普遍地为业界所认同,进而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网络化、远程化、信息化将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案例型、体验型、行动型教学体系将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再次,产业发展新方式和人才需求新变化,明确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任务。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人才转型提质,人才转型提质要求专业转型发展。专业转型发展要求以现代教育价值观念为指导,深化以提高学习需求、保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将通过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标准的根本性变革予以体现和落实。事实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需要管理创新为支撑,管理创新需要管理人才为保障;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水平越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越大、质量要求越高。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并不让人乐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缺陷。近年来,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有所改善,但无论是人才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培养过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从人才培养观念看,普遍重视学生知识的灌输和理论学习,同质化趋向严重,而忽视个性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更谈不上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训练和企业家精神培养;从培养定位看,主要参照名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定,目标定位普遍过高、过大,既没有考虑自身办学实力和水平,又忽视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课程设置看,存在重视统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教学,而轻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从培养过程管理看,存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管理,而忽视实践实训环节监管,“放羊式”毕业综合训练普遍存在;从质量评价体系看,评价主体单一、以校内教师为主、社会参与不高,评价内容强调校内课堂基础知识学习质量评价,而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监管和目标考核。人才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导致当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创业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

(二)深刻理解新内涵,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2014年以来,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转型需要,强调要引导和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校满足行业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力。作为紧密联系市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工商管理类专业按照需求导向和需求保障原则,加快转型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关键是要深刻理解转型的实质和内涵要求,只有把握专业转型的实质和内涵,才能更加明确专业转型的目标和任务、突出专业转型重点、破解专业转型难点,进而妥善解决好工商管理类专业“转什么”的问题。教育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涂尔干认为:“在解释教育的功能时,不能片面地、孤立地进行,更不能人为地将教育系统从社会中割裂开来,而应该将教育置于社会整个大系统中进行分析,教育和社会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发展社会所需的能力而非发展个人的能力和潜能。”[2]显然,地方高等学校和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都应该遵循教育内外部结合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内涵。具体到地方本科高校当前面临的教育转型发展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转换优化,实现教育与外部市场有机结合,从而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和保障社会发展需求。而所谓“专业转型发展”就是指专业教育适应和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实现教育思想观念、内部结构状态以及运行模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具体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而言,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及其外部环境需要,实现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保障方式等根本性转变,其本质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充分体现外部需求导向与内部需求保障原则和要求。据此推定,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从内部看,就是通过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培养定位的校正、培养质量的监控以及培养流程的再造,重构人才培养机制模式,完善人才培养需求保障,提高培养质量;从外部看,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教育新战略、技术新发展、商业模式新特点等要求,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程,共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转型。只有在思想观念转型方面取得突破,才能获得更大动力,这既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选择。同志在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说明《决定》时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而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就是要倡导和践行以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才需求保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构社会理解支持、师生全面认同并自觉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观念体系,实现“四个观念转变”。一是教育价值观念转变,即加快由传统专业教育向全面性教育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身与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教育质量观念转变,即加快知识性教育向适应性教育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职业适配、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实现业务学习与就业技能、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专业学习与管理创新的和谐统一;三是教育管理观念转变,即加快外部压力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观念转变,突出学生需求保障,实现教学监督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教师外部引导服务与学生内部响应激励、扁平化系统管理与学习团队建设管理有机结合;四是教学观念转变,即加快知识型教学观念向人本型教学观念转变,加强学生学习成才需求保障,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知识运用与素质养成、知识增长与成才发展的完美统一。其次,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只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才能明确人才培养职责任务,才能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才能构建优良培养机制,这既是教育规律的一般要求,也是新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事实上,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教育新战略、科技新发展、商业新模式,已经为我们重新认识和明确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目标、类型、层次、规格四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专业是高校办学核心载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同样应该是四个维度的结合。但由于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办学实力不强、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培养定位要么模仿名牌高校发展模式,定位过高难以保障;要么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定位保障力不从心。因此,科学定位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再次,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还需要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只有建构与专业人才培养观念和定位相匹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实现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最佳配置,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职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找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路径,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重构,主要是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转变。就是要对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实现由传统的、注重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传授的课程体系向新常态背景下突出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转变,把现代职业标准、新技术背景下的新商业模式、行业企业需求等内容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产教融合,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以及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二是人才培养过程转变。就是要对接人才市场需求,实现由原来单向从校内到校外输出式的人才培养过程向校内外双向互动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转变,加大校政企合作,主动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和人才质量评价,使校政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诸环节、各层面,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双向互动流动和共享。三是教学模式转变。就是要对接人才成长需求保障,实现由以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为主体的单一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以校内外实训实习为主导、以校内外教学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以学生成长需求保障为目标的多元联动自主式教学模式转变,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授手段改革,突出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保障。四是质量评价标准转变。就是要对接新商业模式及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实现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由单一校内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标准向行业企业多元多层次标准转变,引进市场化专业和人才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三)科学设计新方案,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基础

教育观念转变也好,培养定位校正也罢,其关键都在于全面推进落实。全面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论证充分、设计合理、系统周密的实施方案。只有方案科学合理,才能保证转型工作本身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才会少走或不走弯路,实现事半功倍之成效;才能营造成本低、阵痛少、风险小的良好的转型发展环境,减小转型发展内外部阻力,实现最优投入产出效益。科学设计工作方案应该立足当前新形势要求和自身基础条件,以国家宏观政策和教育的一般规律为指导,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紧紧围绕“为什么转”和“转什么”的核心问题,着力解决“怎么转”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首先要解决转型发展目标问题。从高等教育本质和地方高校当前内部发展需要看,人才培养仍然是地方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从国家转型发展政策目标和地方高等学校所面临的形势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亟待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标特别是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果不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和区域服务能力建设这一核心,而一味追求种种外在形式,就会本末倒置,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制定工作方案,要解决转型发展基本思路的问题。既然转型目标指向已经明确,转型发展基本思路就比较清晰了,就是要对内加强建设、对外加强合作,在建设与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区域能力。从具体内容看,思路设计应体现五个方面的共建共管。一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市场需求和企业思维深度反映和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各方面,指导人才培养各环节工作;二是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把企业需求和行业职业要求对象化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之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三是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和队伍,按照人才需求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场地,共同组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四是共同管理教学质量,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之中,校企共同确定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共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五是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共同组建队伍,开展转型发展和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共同研究解决新技术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实施步骤看,转型思路设计还应体现酝酿准备、试点实施、总结提高等环节,在实施中改进、在改进后实施,尽可能降低转型成本。再次,制定工作方案,还要解决好转型重点和难点问题。保障和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前提是实现师生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核心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关键是要培育形成一支适应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础是教学资源和管理体制建设。此外,制定工作方案,还必须解决转型发展基本保障的问题。专业转型发展保障既源自专业内部教育思想观念、管理机制体制、教学设施条件和人员队伍等因素,也源自院(系部)和学校的配套支持的深度、广度,还源自校外合作行业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力度。这些要素都应在方案中予以充分体现并合理设计。

二、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通过充分酝酿、试点推广、总结提升等步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

1.明确校企合作导向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同规划、管理、实施、评价的合作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使学科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全面反映和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需求。

2.改进校企合作方式

聘请校外专家加入专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发展规划设计,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参与企业规划、诊断咨询和管理创新。

3.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校企产学研合作、学生企业实习实践、校企订单人才培养、毕业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管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管理、企业兼职教师聘用、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校企对口帮扶管理、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等系列制度,加快校企合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4.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探索建立专业进企业、企业进专业,集发展咨询、人才培养、合作攻关于一体的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二)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特色专业模块和集群

1.调整专业建设思路和导向

按照学校所在城市娄底市产业发展“四转三化”的要求,围绕“一城两业”重点,对接相应服务产业链,调整改造5个学科专业模块,重点建设“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和“电子商务与物流类”三大专业群,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依存度、贡献度和满意度。

2.改进专业建设组织方式

按照“专业学的”要适应“企业要的”的思路,建立校企互动专业建设机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让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使专业建设高度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3.改造专业模块和结构

依据行业、企业从业标准和职业流程,改造专业模块和结构。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与投资理财方向融合,突出职业要求和从业标准,试办职业资格专题学习班。市场营销专业按照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要求,结合不同行业产业要求完善专业模块,引进企业课程和人力资源,加大“互联网+营销”教学比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按照“规划设计、招聘配备、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六大模块,整合课程资源,加大职场模拟实训项目的开发,继续办好“职要有你”、“模拟招聘”等专业特色项目,扩大对外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按照旅游活动六要素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学科竞赛指导和导游职业资格证培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酒店合作,筹备申报酒店管理专业,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按照“懂技术、会经营”的思路,对内整合电子商务技术平台开发和市场营销管理资源,对外引进课程资源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筹备申报物流管理专业,建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专业群。

(三)对接职业标准,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着力构建“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理念研讨,提高师生思想认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职业技能为核心、专业改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以实践环节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观念,引导和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对照行业职业标准要求,通过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校企同行专家座谈、教研室专题研讨等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明确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3.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模块建设和职业从业资格标准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以人为本”、“能岗匹配”、“持续发展”的原则,重构以就业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新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专业通识、专业主干、专业模块(企业引进课程)、专业拓展五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结合专业教育要求,突出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专业通识课程强化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核心课程学习,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服务于终身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增加实践教学项目,加大实践实习比重,强化职业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模块课程按照对应专业方向和行业职业要求,开设以培养职业就业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包括校企合作课程和企业引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是按照与职业岗位要求匹配的非专业素质培养需要,或者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横向拓展和纵向提升课程。

4.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按照“四年不断线,两个相结合”原则,建构四年全程贯穿,包括专业岗位认知、专项集中训练、专门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和内容,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三基地一平台”定位,建构融“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技术和管理创新平台”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

5.推进教学改革

通过课程内容整合、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互通、课程组设计、增加实训内容等方式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加强案例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引进微课、慕课等方式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分段式教学、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开展职场模拟大赛、假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系列活动改革教学组织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评价、引入计算机考试等方式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四)对接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按照“引培并举,以培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思路,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外聘兼职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构建学科平台、合作攻关等方式,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二是通过行业顶岗实践、合作项目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深度推进“六个一”工程实施,切实提高在岗教学专业学识水平、团结协作精神、教学科研能力、服务区域发展实力,增强教师行业产业发展适应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四是通过开展教学竞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五)对接地方发展,加强学科建设

对接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约资源,加强学科和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建设。“十三五”时期,力争建成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培育2-3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方向,争创1-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平台,申报2-3项高级别科研项目和奖励成果,建好10-1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10-15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合作项目。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聘请校外专家组建新一届系学术委员会,指导制定“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加强重点建设学科建设。

2.凝练学科方向

根据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方向凝练;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征集研究选题,以企业研究选题支撑学科方向发展;突出服务区域能力建设重点,联合校企合作资源,加强特色学科方向建设。

3.凝聚学科队伍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教师研究方向,凝聚学科队伍,明确研究目标,分解研究任务;对接校企对口帮扶企业需求,以合作项目为基础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开展合作攻关,提高团队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协作精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提升在职教师学历职称支持力度,改善学科队伍结构。

4.争创学科平台

依托现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围绕“一城两业”,确定研究选题,改善研究条件,加大专题研究支持力度,聚合研究成果,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5.培育学科成果

以现有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创新团队为基础,通过开展团队合作研究、加大成果奖励、加强对外合作和联系等措施办法,培育高水平成果,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对接终身教育,创新大学生管理机制

1.实行四年一贯导师制

全面实行学生学业导师制度,完善支持保障、分配激励等配套制度,改善导师制实施模式,提高实施成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导师或参与学生导师管理,增强学生职业规划、学业学习、职业精神培养等方面指导的针对性、科学性;制定校内学生学业导师评价细则,加强学生学业导师绩效考核,强化学生导师责任;制定鼓励政策、加大学生导师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强化制度激励。

2.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以学生特色成长室和创新实验室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建设“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指导、全程监控”的学生管理格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学生管理专家信息库,多渠道开展学生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奖学、助学等激励杠杆的示范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通过开展“一专一品”职场模拟竞赛、学科专业竞赛、社会实践、专题学术报告会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通过《致家长公开信》、开通家校微信平台等方式,共建家校互动平台,完善家校督学机制。

3.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全面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开展SYB、SIYB等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依托湖南省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加大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开设,定期开放实验实训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组建创业指导团队,聘请企业家,招聘校外创业指导专家,与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对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创业指导。

(七)对接开放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积极联合教育部认证的国外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按照现代国际教育模式,支持并鼓励学生和老师出国留学深造。二是积极联系国外合作高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国外短期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国际合作能力。三是通过申报教育部各类公派海外学习项目,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学历教育项目。四是通过争取和实施海外名师项目,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五是聘请海外名家名师参与人才培养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指导。

作者:朱强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