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范文

时间:2022-06-13 22:12: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免疫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院研究所;上海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2478

国内刊号:31-1899/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2

主管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8861

国内刊号:51-1332/R

邮发代号:78-3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3

【关键词】 眼科;免疫学;葡萄膜炎;角膜;Graves眼病

AbstractFor pointing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irection of disease about ophthalmic immunology at the present stage, improving the direc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of ophthalmic immunology of the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athogenic factors,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aserch progress of uveitis, corneal,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and Graves ophthalmopathy clearly. In view of a series of major achievements of ophthalmic immunology driven by cell culture techniques, DNA recombinant technology,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protein biochemistry technology,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phthalmic immunology is using multicenter study ways to increase basic research and improve experimental methods.

KEYWORDS: ophthalmic; immunology; uveitis; cornea; Graves ophthalmopathy

0引言

眼可被认为是一个微型免疫系统,可发生任何类型的免疫反应。由于它具有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它又有别于全身的免疫反应,形成了独特的免疫生理和病理过程,它与全身免疫反应又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的局部功能[1]。由于免疫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细胞培养技术、DNA重组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蛋白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都对眼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免疫学涉及眼科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如眼免疫的基础研究、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蚕蚀性角膜溃疡、外伤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蛋白免疫、葡萄膜炎、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Graves眼病及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疾患的免疫学研究,并开始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1葡萄膜炎的免疫学研究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致盲眼病,虽然感染、外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但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为自身免疫应答所致的葡萄膜炎。其常见病因及类型为风湿性疾病伴发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Fuchs综合征、Behcet病及眼弓形体病所致的葡萄膜炎等[2,3]。人类葡萄膜炎多是由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视网膜中有多种抗原,每种抗原又有多个致葡萄膜炎活性多肽。Rai等[4]探讨了葡萄膜炎与视网膜S抗原的22种多肽的关系,在检测的26例患者中11例对S抗原多肽有增殖反应。此种结果一方面说明一些葡萄膜炎可能由视网膜S抗原多肽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另一方面也提示在一些葡萄膜炎发生中也可能有其他视网膜抗原或葡萄膜抗原参与。葡萄膜炎患者体内晶状体抗原、葡萄膜抗原的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发现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在葡萄膜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认为葡萄膜炎是由Thl细胞介导的疾病,最近研究发现,Tbet (T box expressed in T cells,Tbet)是Thl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在Thl的分化中起决定作用。在炎性反应过程中,Tbet可诱导产生干扰素,抑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等Th2因子产生,启动Thl反应,导致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炎性反应损伤。为探讨Tbet在Behcet病性葡萄膜炎中的作用,IJi等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了活动性Behcet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的表达,发现其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此结果支持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是由Thl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观点[5]。糖皮质激素仍是葡萄膜炎治疗的主要药物。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应用于治疗葡萄膜炎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将其直接注射至玻璃体内,以治疗慢性后葡萄膜炎[6]。

目前文献中报道此种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有交感性眼炎、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特发性全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慢性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所致的顽固性囊样黄斑水肿、继发于匐行性脉络膜炎的脉络膜新生血管、VKH综合征引起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7,8]。此种治疗的最大优点是眼内用药不引起全身性并发症。但是葡萄膜炎虽然发生于眼局部,却往往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应答所致,葡萄膜炎易于伴发多种全身性疾病,这些均说明大多数葡萄膜炎不可能仅用眼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方法,有关此种治疗的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除了传统的免疫抑制剂治疗葡萄膜炎之外,一些新的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也显示了治疗的有效性,这些药物和生物制剂主要有环孢素、FK506、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干扰素等[911]。其他新的制剂或实验方法正在临床试验中,如IL1受体拮抗剂(anakinra)、IL2受体拮抗剂(daclizumab)或特异性细胞因子(IL10)制剂,口服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也可用于治疗葡萄膜炎。应用重组人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可抑制T细胞活化、阻止T细胞向眼内聚集,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眼内细胞因子表达,从而抑制或预防EAU的发生[1214]。

2角膜病

角膜疾病以及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免疫学研究的第二热门问题。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角膜移植术后的病理组织学、体液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IL2及其受体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出细胞免疫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参与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有T细胞、辅助/诱导性T细胞、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MHCⅡ类抗原阳性细胞及β转化生长因子阳性细胞。降低术后排斥反应的主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FKS06、雷帕霉素、麦考酚酸酯以及一些细胞因子制剂或受体拮抗剂。在高危角膜移植术患者的前房中植入FKS06缓释药物,可有效抑制术后内皮型排斥反应的发生[15]。此外,蚕蚀性角膜溃疡和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也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病变处角膜和结膜的上皮细胞、角膜基质细胞有HLADR抗原的异常表达,CD+4/CD+8细胞比值增加;患者血清中有抗兔角膜细胞和抗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抗体,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增高;泪液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也有异常。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我国感染性角膜疾病中的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生除与感染的病毒株有关外,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发现溃疡型与基质型有明显不同,溃疡型主要表现为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基质型则表现为Ⅳ型过敏反应;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IL2产生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基质型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也显著降低;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升高,患者泪液中分泌型的IgA含量明显降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除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外,还可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如应用γ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较单纯应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更好。

3眼表疾病

春季角膜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超敏反应性疾病,过去认为是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近年来发现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也参与其发病。在春季角膜结膜炎患者的结膜组织中发现黏合素、表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强阳性表达,结膜组织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春季角膜结膜炎患者泪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IL4,IL6、可溶性IL6受体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1618]。自身免疫性泪腺病是眼干燥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眼科学者利用DEAE52纤维层析法从牛泪腺中提取了两种泪腺抗原,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3000和67000,并将其免疫大鼠可诱发出自身免疫性泪腺炎的模型,用于探讨泪腺炎的发病机制[19]。

4 Graves眼病的免疫学研究

Graves眼病是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已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学者在Graves眼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发现:(1)患者血清中有甲状腺刺激抗体、抗眼肌膜抗原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自身抗体,其中甲状腺刺激抗体及抗眼肌膜抗原抗体与Graves眼病的活动性有关,当Graves眼病控制后其抗体水平显著下降;(2)急性期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体内CD+4细胞无异常,而CD+8细胞明显下降,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升高,缓解期则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因此,CD+4/CD+8细胞比值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3)患者淋巴细胞IL2受体、血清可溶性IL2受体、IL6和可溶性IL6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均高于正常人,活动期高于缓解期;(4)患者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有异常的HLADR抗原表达以及甲状腺内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增多,后者与HLADR抗原阳性甲状腺上皮细胞或浸润的淋巴细胞密切接触,提示异常增多的树突状细胞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的启动或延续有关;(5)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水平显著升高而IL4水平无改变,γ干扰素/IL4比值升高提示患者体内Th1细胞活性增高;(6)患者尚有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有关Graves眼病的自身抗原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人眼肌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64 000)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可能在Graves眼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关Graves眼病的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国内报道较少,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氨甲喋呤及环孢素A等药物治疗[20]。

5近视

近视眼是一种严重危害青少年视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近视的发病机制方面,至今仍众说纷纭。最近有学者从免疫学观点出发的病理学研究能够促进对近视的治疗新见解以及近视发病机制新概念的形成[21]。近视患者的体液免疫状况:对56例年轻的近视患者进行了免疫学研究,结果发现IgG含量升高,IgM含量下降,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血清中IgG降低,IgM升高,免疫复合物增加到98%±5%[22]。近视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进展性近视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含量较正常人低,T淋巴细胞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明显降低。对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免疫学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辅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的含量明显降低。可以推测,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与近视发病可能有关[23]。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在近视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近视患者,尤其是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反应指标相似[24]。这无论对近视病因的理解还是临床用免疫方法预防、预测和治疗近视都将是有益的。

6其他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诸多学者在眼免疫学的研究中发现,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眼玻璃体内IL6水平增高,视网膜前膜中可检测出IgG,IgA,IgM抗体、补体C3、T和B淋巴细胞、HLADR抗原阳性细胞和巨噬细胞;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清中抗视网膜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提示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中可能有免疫因素的参与;翼状胬肉的形成可能与紫外线引起角膜前弹力膜蛋白变性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有关,其病变组织中可见大量的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并有大量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血清中IgE,IgG,IgA,IgM,补体C3,TNFα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显著升高;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房水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补体C3水平异常,淋巴细胞对晶状体蛋白有异常免疫反应[24]。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眼科免疫学基础研究,改变单一的实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探讨眼病免疫学问题,提倡多中心研究,争取在眼科免疫学研究的部分方面有所突破,促进我国眼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Chang JHM, Wakefield D. Uveitis: a global perspective. Ocul Immunol

Inflamm 2002;10(4):263279

2 Mercanti A, Parolini B, Bonora A, et al. Epidemiology of endogenous uveitis in noah.eastern Italy. Analysis of 655 new cases. Acta Ophthalmol

Scand 2001;79(1):6468

3杨培增,张震,王红,等.葡萄膜炎的临床类型及病因探讨.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18(4):253255

4 Rai G, Saxena S, Kumar H, et al. Human retinal Santigen:T cell epitope mapping in posterior uveitis patients. Exp Mol Pathol 2001;70(2):140145

5 Li B, Yan g PZ, Zhou HY, et al. T·bet expression is upregulated in active Behcet s disease. Br J Ophthalmol 2003;87(10):12641267

6 Ahn JK, Seo JM, Yu J, et al. Dow nregulation of IFNgamm aproducing CD56 T cels after com bined lowdose cyclosporine/predniso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Behcets uveiti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5;46(7):24582464

7 Ishikawa T, Hokama H, Katagiri Y, et al. Effects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acrolimus(FK506)in experimental uveitis. Curr Eye Res 2005;30(2):93101

8 Jonas JB, Kreissig I, Degenrmg R.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Br J Ophthalmol 2003;87(1):2427

9 Ozkiris A, Erkilic K. Complications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Can J Ophthalmo1 2005;40(1):6368

10 KOtter I, Zierhut M, Eckstein AK, et al. Human recombinant interferon alfa2a for the treatment of Behcet s disease with sisht threatening posterior or panuveitis. Br J Ophthalmol 2003;87(4):423431

11 Joseph A, Raj D, Dua HS, et al. Infli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osterior uveitis. Ophthalmology 2003;110(7):14491453

12 Foster CS, Vital AT, ed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veitis.Philadelphia:W B Saundem 2002:177214

13 Thurau SR, Wildner G. Oral tolerance for treating uveitinew hope for an old immunological mechanism. Prog Retin Eye Res 2002;21(6):577589

14史伟云,刘延,谢立信,等.FKS06缓释系统前房植入抑制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中华眼科杂志 2006;42(4):299304

15 Abu E1Asrar AM, A1Mansouri S, Tabbeta KF, et al. Immun opathogenesis of conjunctival remodelling in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Eye 2006;20(1):7179

16 Shoji J, Inada N, Sawa M. Antibody arraygenerated cytokine profiles of tears of patients with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or 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 Jpn J Ophthalmol 2006;50(3):195204

17 Pappa A, Lawson JM, Calder V, et al. T cell and fibroblasts in affected extraocular muscles in early and 1ate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Br J Ophthalmol 2000;84(5):517522

18 Mysliwiec J, Kretowski A, Topolska J,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orticostemids on IL6/IL6R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ophthalmopathy. Pol Arch Med Wen 2002;108(2):739744

19 Mysliwiec J, Kretowski A, Topolska J, et al. Serum Thl and Th2 profile cytokine leve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Graves’ophthalmopathy treateel with corticostemids. Horm Metab Res 2001;33(12):739743

20陈德才,朱泓,陈红艳,等.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加氨甲蝶呤冲击治疗Graves眼病的近期手术疗效观察.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18(4):321322

21 Smith JR, Rosenbaum JT. A role for methotrex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noninfectious orbital inflammatory disease. Br J Ophthalmol 2001;85(10):12201224

篇4

通讯作者:叶路

【关键词】 免疫学; 学习方法

免疫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及难懂等特点。如何将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免疫学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之一。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免疫学学习方法。现总结如下。

1 免疫学学习方法的探索

1.1 免疫学学习中学生思维训练的探索 免疫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自身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训练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学员的学习动力。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有序地引导学员学会用脑,悟出思维之道。在教学方法上应选择好免疫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着力点。其学科思维训练的特点在于将专业知识融于思维训练之中。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要防止学、思的脱节,不应单纯去教思维方式方法,而是教知识、学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融合,相得益彰。

实验课上,老师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使学生更能体验到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验现象对于最终分析求证问题的重要性,并不是通过再三向学生强调观察问题的重要性,而是让学生在亲临观察客观事物中体验到观察的重要性。实验课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实验课学习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改变了以往重理论学习,轻实验学习的学习态度。

1.2 免疫学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型学习 问题解决型学习是以“发展知识的运用能力”为目标,它是一种问题解决,问题定向,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定向优于教授定向[1]。开展的“问题解决型”学习方法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能力和日后实际工作能力,创造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寓于专业课学习的环节中。具体做法是应用实际事例进行问题解决型学习。在每次授课前出1~2道思考题,思考题的范围在深度上紧扣前次和本次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广度上前后联系。思考题多为应用实践题,目的是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释疑中授予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加强知识的转换和记忆。同时问题解决型学习,亦可促使师生同步提高。

1.3 免疫学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探讨 注重免疫学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使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心理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改进免疫学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免疫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笔者发现,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适应性问题、学习兴趣性问题以及学习主动性问题等。其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重点突出“教”的输出与“学”的输入相融合[2],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学生的学习方法应从感性认识入手,最终深化为理性认识。只要这样才能将深奥的免疫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能被学员理解和吸收元素,最终加以掌握。

1.4 不同培养目标的授课学员免疫学学习内容的改变 为适应武警部队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本校先后开设了营区医学、救援医学、预防医学以及护理士官等专业,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生源、不同培养目标的学员,免疫学作为基础医学的一门主干课程,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学习,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免疫学学习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针对营区医学、救援医学、预防医学的免疫学教学,以强化本学科系统理论知识为学习内容,注重学科的交叉发展及知识更新,力求做到基础与临床及预防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护理士官等专科层次的免疫学学习,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为主线组织学习内容,适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设置好教学情景,深入浅出。

2 免疫学学习方法创新的实践效果

免疫学作为飞速发展的机能学科,其自身特点是理论深奥、机理复杂,专业知识横向面广纵向面深,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知识结构。专业理论通常是概念中富含概念,用定义来解释定义,抽象难懂不易理解。要想学好免疫学,核心是要解决好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思路跟不上或出现思维上的误区,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对免疫学学习的惰性心理,使免疫学教学无法顺利进行。针对以上原因,在免疫学学习中必须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训练,采取有组织地引导学生领悟和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去学习免疫学知识,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训练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学员的学习动力。通过免疫学学习方法的创新,学员们普遍认为接触免疫学专业领域后,对免疫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免疫学不再有过多的畏难情绪。学员们不仅能够入门,理清思路,而且还敢于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学员的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对临床免疫出现的问题,善于发表自己的见地。通过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熟悉并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方法,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