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3 22:12: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免疫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院研究所;上海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2478
国内刊号:31-1899/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主管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8861
国内刊号:51-1332/R
邮发代号:78-3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 眼科;免疫学;葡萄膜炎;角膜;Graves眼病
AbstractFor pointing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irection of disease about ophthalmic immunology at the present stage, improving the direc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of ophthalmic immunology of the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athogenic factors,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aserch progress of uveitis, corneal,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and Graves ophthalmopathy clearly. In view of a series of major achievements of ophthalmic immunology driven by cell culture techniques, DNA recombinant technology,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protein biochemistry technology,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phthalmic immunology is using multicenter study ways to increase basic research and improve experimental methods.
KEYWORDS: ophthalmic; immunology; uveitis; cornea; Graves ophthalmopathy
0引言
眼可被认为是一个微型免疫系统,可发生任何类型的免疫反应。由于它具有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它又有别于全身的免疫反应,形成了独特的免疫生理和病理过程,它与全身免疫反应又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的局部功能[1]。由于免疫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细胞培养技术、DNA重组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蛋白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都对眼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免疫学涉及眼科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如眼免疫的基础研究、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蚕蚀性角膜溃疡、外伤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蛋白免疫、葡萄膜炎、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Graves眼病及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疾患的免疫学研究,并开始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1葡萄膜炎的免疫学研究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致盲眼病,虽然感染、外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但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为自身免疫应答所致的葡萄膜炎。其常见病因及类型为风湿性疾病伴发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Fuchs综合征、Behcet病及眼弓形体病所致的葡萄膜炎等[2,3]。人类葡萄膜炎多是由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视网膜中有多种抗原,每种抗原又有多个致葡萄膜炎活性多肽。Rai等[4]探讨了葡萄膜炎与视网膜S抗原的22种多肽的关系,在检测的26例患者中11例对S抗原多肽有增殖反应。此种结果一方面说明一些葡萄膜炎可能由视网膜S抗原多肽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另一方面也提示在一些葡萄膜炎发生中也可能有其他视网膜抗原或葡萄膜抗原参与。葡萄膜炎患者体内晶状体抗原、葡萄膜抗原的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发现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在葡萄膜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认为葡萄膜炎是由Thl细胞介导的疾病,最近研究发现,Tbet (T box expressed in T cells,Tbet)是Thl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在Thl的分化中起决定作用。在炎性反应过程中,Tbet可诱导产生干扰素,抑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等Th2因子产生,启动Thl反应,导致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炎性反应损伤。为探讨Tbet在Behcet病性葡萄膜炎中的作用,IJi等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了活动性Behcet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的表达,发现其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此结果支持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是由Thl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观点[5]。糖皮质激素仍是葡萄膜炎治疗的主要药物。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应用于治疗葡萄膜炎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将其直接注射至玻璃体内,以治疗慢性后葡萄膜炎[6]。
目前文献中报道此种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有交感性眼炎、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特发性全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慢性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所致的顽固性囊样黄斑水肿、继发于匐行性脉络膜炎的脉络膜新生血管、VKH综合征引起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7,8]。此种治疗的最大优点是眼内用药不引起全身性并发症。但是葡萄膜炎虽然发生于眼局部,却往往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应答所致,葡萄膜炎易于伴发多种全身性疾病,这些均说明大多数葡萄膜炎不可能仅用眼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方法,有关此种治疗的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除了传统的免疫抑制剂治疗葡萄膜炎之外,一些新的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也显示了治疗的有效性,这些药物和生物制剂主要有环孢素、FK506、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干扰素等[911]。其他新的制剂或实验方法正在临床试验中,如IL1受体拮抗剂(anakinra)、IL2受体拮抗剂(daclizumab)或特异性细胞因子(IL10)制剂,口服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也可用于治疗葡萄膜炎。应用重组人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可抑制T细胞活化、阻止T细胞向眼内聚集,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眼内细胞因子表达,从而抑制或预防EAU的发生[1214]。
2角膜病
角膜疾病以及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免疫学研究的第二热门问题。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角膜移植术后的病理组织学、体液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IL2及其受体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出细胞免疫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参与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有T细胞、辅助/诱导性T细胞、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MHCⅡ类抗原阳性细胞及β转化生长因子阳性细胞。降低术后排斥反应的主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FKS06、雷帕霉素、麦考酚酸酯以及一些细胞因子制剂或受体拮抗剂。在高危角膜移植术患者的前房中植入FKS06缓释药物,可有效抑制术后内皮型排斥反应的发生[15]。此外,蚕蚀性角膜溃疡和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也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病变处角膜和结膜的上皮细胞、角膜基质细胞有HLADR抗原的异常表达,CD+4/CD+8细胞比值增加;患者血清中有抗兔角膜细胞和抗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抗体,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增高;泪液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也有异常。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我国感染性角膜疾病中的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生除与感染的病毒株有关外,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发现溃疡型与基质型有明显不同,溃疡型主要表现为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基质型则表现为Ⅳ型过敏反应;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IL2产生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基质型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也显著降低;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升高,患者泪液中分泌型的IgA含量明显降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除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外,还可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如应用γ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较单纯应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更好。
3眼表疾病
春季角膜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超敏反应性疾病,过去认为是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近年来发现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也参与其发病。在春季角膜结膜炎患者的结膜组织中发现黏合素、表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强阳性表达,结膜组织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春季角膜结膜炎患者泪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IL4,IL6、可溶性IL6受体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1618]。自身免疫性泪腺病是眼干燥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眼科学者利用DEAE52纤维层析法从牛泪腺中提取了两种泪腺抗原,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3000和67000,并将其免疫大鼠可诱发出自身免疫性泪腺炎的模型,用于探讨泪腺炎的发病机制[19]。
4 Graves眼病的免疫学研究
Graves眼病是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已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学者在Graves眼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发现:(1)患者血清中有甲状腺刺激抗体、抗眼肌膜抗原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自身抗体,其中甲状腺刺激抗体及抗眼肌膜抗原抗体与Graves眼病的活动性有关,当Graves眼病控制后其抗体水平显著下降;(2)急性期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体内CD+4细胞无异常,而CD+8细胞明显下降,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升高,缓解期则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因此,CD+4/CD+8细胞比值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3)患者淋巴细胞IL2受体、血清可溶性IL2受体、IL6和可溶性IL6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均高于正常人,活动期高于缓解期;(4)患者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有异常的HLADR抗原表达以及甲状腺内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增多,后者与HLADR抗原阳性甲状腺上皮细胞或浸润的淋巴细胞密切接触,提示异常增多的树突状细胞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的启动或延续有关;(5)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水平显著升高而IL4水平无改变,γ干扰素/IL4比值升高提示患者体内Th1细胞活性增高;(6)患者尚有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有关Graves眼病的自身抗原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人眼肌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64 000)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可能在Graves眼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关Graves眼病的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国内报道较少,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氨甲喋呤及环孢素A等药物治疗[20]。
5近视
近视眼是一种严重危害青少年视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近视的发病机制方面,至今仍众说纷纭。最近有学者从免疫学观点出发的病理学研究能够促进对近视的治疗新见解以及近视发病机制新概念的形成[21]。近视患者的体液免疫状况:对56例年轻的近视患者进行了免疫学研究,结果发现IgG含量升高,IgM含量下降,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血清中IgG降低,IgM升高,免疫复合物增加到98%±5%[22]。近视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进展性近视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含量较正常人低,T淋巴细胞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明显降低。对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免疫学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辅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的含量明显降低。可以推测,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与近视发病可能有关[23]。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在近视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近视患者,尤其是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反应指标相似[24]。这无论对近视病因的理解还是临床用免疫方法预防、预测和治疗近视都将是有益的。
6其他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诸多学者在眼免疫学的研究中发现,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眼玻璃体内IL6水平增高,视网膜前膜中可检测出IgG,IgA,IgM抗体、补体C3、T和B淋巴细胞、HLADR抗原阳性细胞和巨噬细胞;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清中抗视网膜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提示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中可能有免疫因素的参与;翼状胬肉的形成可能与紫外线引起角膜前弹力膜蛋白变性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有关,其病变组织中可见大量的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并有大量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血清中IgE,IgG,IgA,IgM,补体C3,TNFα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显著升高;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房水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补体C3水平异常,淋巴细胞对晶状体蛋白有异常免疫反应[24]。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眼科免疫学基础研究,改变单一的实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探讨眼病免疫学问题,提倡多中心研究,争取在眼科免疫学研究的部分方面有所突破,促进我国眼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Chang JHM, Wakefield D. Uveitis: a global perspective. Ocul Immunol
Inflamm 2002;10(4):263279
2 Mercanti A, Parolini B, Bonora A, et al. Epidemiology of endogenous uveitis in noah.eastern Italy. Analysis of 655 new cases. Acta Ophthalmol
Scand 2001;79(1):6468
3杨培增,张震,王红,等.葡萄膜炎的临床类型及病因探讨.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18(4):253255
4 Rai G, Saxena S, Kumar H, et al. Human retinal Santigen:T cell epitope mapping in posterior uveitis patients. Exp Mol Pathol 2001;70(2):140145
5 Li B, Yan g PZ, Zhou HY, et al. T·bet expression is upregulated in active Behcet s disease. Br J Ophthalmol 2003;87(10):12641267
6 Ahn JK, Seo JM, Yu J, et al. Dow nregulation of IFNgamm aproducing CD56 T cels after com bined lowdose cyclosporine/predniso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Behcets uveiti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5;46(7):24582464
7 Ishikawa T, Hokama H, Katagiri Y, et al. Effects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acrolimus(FK506)in experimental uveitis. Curr Eye Res 2005;30(2):93101
8 Jonas JB, Kreissig I, Degenrmg R.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Br J Ophthalmol 2003;87(1):2427
9 Ozkiris A, Erkilic K. Complications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Can J Ophthalmo1 2005;40(1):6368
10 KOtter I, Zierhut M, Eckstein AK, et al. Human recombinant interferon alfa2a for the treatment of Behcet s disease with sisht threatening posterior or panuveitis. Br J Ophthalmol 2003;87(4):423431
11 Joseph A, Raj D, Dua HS, et al. Infli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osterior uveitis. Ophthalmology 2003;110(7):14491453
12 Foster CS, Vital AT, ed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veitis.Philadelphia:W B Saundem 2002:177214
13 Thurau SR, Wildner G. Oral tolerance for treating uveitinew hope for an old immunological mechanism. Prog Retin Eye Res 2002;21(6):577589
14史伟云,刘延,谢立信,等.FKS06缓释系统前房植入抑制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中华眼科杂志 2006;42(4):299304
15 Abu E1Asrar AM, A1Mansouri S, Tabbeta KF, et al. Immun opathogenesis of conjunctival remodelling in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Eye 2006;20(1):7179
16 Shoji J, Inada N, Sawa M. Antibody arraygenerated cytokine profiles of tears of patients with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or 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 Jpn J Ophthalmol 2006;50(3):195204
17 Pappa A, Lawson JM, Calder V, et al. T cell and fibroblasts in affected extraocular muscles in early and 1ate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Br J Ophthalmol 2000;84(5):517522
18 Mysliwiec J, Kretowski A, Topolska J,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orticostemids on IL6/IL6R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ophthalmopathy. Pol Arch Med Wen 2002;108(2):739744
19 Mysliwiec J, Kretowski A, Topolska J, et al. Serum Thl and Th2 profile cytokine leve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Graves’ophthalmopathy treateel with corticostemids. Horm Metab Res 2001;33(12):739743
20陈德才,朱泓,陈红艳,等.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加氨甲蝶呤冲击治疗Graves眼病的近期手术疗效观察.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18(4):321322
21 Smith JR, Rosenbaum JT. A role for methotrex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noninfectious orbital inflammatory disease. Br J Ophthalmol 2001;85(10):12201224
通讯作者:叶路
【关键词】 免疫学; 学习方法
免疫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及难懂等特点。如何将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免疫学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之一。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免疫学学习方法。现总结如下。
1 免疫学学习方法的探索
1.1 免疫学学习中学生思维训练的探索 免疫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自身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训练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学员的学习动力。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有序地引导学员学会用脑,悟出思维之道。在教学方法上应选择好免疫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着力点。其学科思维训练的特点在于将专业知识融于思维训练之中。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要防止学、思的脱节,不应单纯去教思维方式方法,而是教知识、学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融合,相得益彰。
实验课上,老师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使学生更能体验到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验现象对于最终分析求证问题的重要性,并不是通过再三向学生强调观察问题的重要性,而是让学生在亲临观察客观事物中体验到观察的重要性。实验课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实验课学习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改变了以往重理论学习,轻实验学习的学习态度。
1.2 免疫学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型学习 问题解决型学习是以“发展知识的运用能力”为目标,它是一种问题解决,问题定向,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定向优于教授定向[1]。开展的“问题解决型”学习方法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能力和日后实际工作能力,创造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寓于专业课学习的环节中。具体做法是应用实际事例进行问题解决型学习。在每次授课前出1~2道思考题,思考题的范围在深度上紧扣前次和本次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广度上前后联系。思考题多为应用实践题,目的是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释疑中授予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加强知识的转换和记忆。同时问题解决型学习,亦可促使师生同步提高。
1.3 免疫学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探讨 注重免疫学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使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心理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改进免疫学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免疫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笔者发现,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适应性问题、学习兴趣性问题以及学习主动性问题等。其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重点突出“教”的输出与“学”的输入相融合[2],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学生的学习方法应从感性认识入手,最终深化为理性认识。只要这样才能将深奥的免疫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能被学员理解和吸收元素,最终加以掌握。
1.4 不同培养目标的授课学员免疫学学习内容的改变 为适应武警部队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本校先后开设了营区医学、救援医学、预防医学以及护理士官等专业,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生源、不同培养目标的学员,免疫学作为基础医学的一门主干课程,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学习,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免疫学学习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针对营区医学、救援医学、预防医学的免疫学教学,以强化本学科系统理论知识为学习内容,注重学科的交叉发展及知识更新,力求做到基础与临床及预防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护理士官等专科层次的免疫学学习,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为主线组织学习内容,适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设置好教学情景,深入浅出。
2 免疫学学习方法创新的实践效果
免疫学作为飞速发展的机能学科,其自身特点是理论深奥、机理复杂,专业知识横向面广纵向面深,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知识结构。专业理论通常是概念中富含概念,用定义来解释定义,抽象难懂不易理解。要想学好免疫学,核心是要解决好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思路跟不上或出现思维上的误区,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对免疫学学习的惰性心理,使免疫学教学无法顺利进行。针对以上原因,在免疫学学习中必须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训练,采取有组织地引导学生领悟和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去学习免疫学知识,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训练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学员的学习动力。通过免疫学学习方法的创新,学员们普遍认为接触免疫学专业领域后,对免疫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免疫学不再有过多的畏难情绪。学员们不仅能够入门,理清思路,而且还敢于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学员的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对临床免疫出现的问题,善于发表自己的见地。通过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熟悉并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方法,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临床免疫学是免疫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连接环节。免疫学检验是以免疫学原理为基础,利用各种具有敏感特性的标记技术,对各种病理和生理的免疫学指标行特异性、超微量地分析,包括细胞的、体液的诊治及预后评估[1]。就免疫学检验进行准确定位,是临床医生依据检验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治和防控的有效技术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就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的相关实施与探索进行综述如下。
1 临床免疫学概念
临床免疫学属重要的免疫学分支部分,为免疫学应用到临床医学的途径。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与临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相关性,为临床及时、科学的应用免疫学新技术,在疾病的治疗、监测、确诊、预后中均发挥重要的引导及参考作用[2]。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多种免疫学技术已被普遍开展应用,如流式细胞式和免疫细胞检测及分类技术、血清蛋白电泳技术及各种肽类物质、激素、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的检测技术等[3]。随着目前检验项目在临床的不断增多,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自身都对临床检验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各种免疫学技术均需紧跟医疗科技发展步伐,更全面、迅速的发展,以尽快的与临床应用适宜,进而开展临床免疫学技术的崭新局面。
2 临床免疫学促进新技术发展
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创新基础均需有相应的理论,如PCR技术、分子克隆技术等均为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而这些技巧中,理论基础为DNA的双螺旋。同时免疫学的抗体理论与抗原对多种临床免疫学新技术的产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标记技术、沉淀、凝集等的发展进展[4]。近年来,受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渗透及免疫学的飞速积习难改展,使免疫学在理论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
3 临床免疫学新技术发展特点分析
3.1 多学科交融 临床免疫学经典技术包括免疫标记技术、溶血技术、中和技术、沉淀技术、凝集技术等。以上技术为临床免疫学基础,在临床免疫学传统及现代的理论中均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以上技术或其基础上发展创新的技术至今仍在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但生命科学在不断发展,不同学科间渐较难明确区分和界定,形成广泛的渗透和交叉的局面,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适体技术、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染色质沉淀技术等免疫学新技术,使免疫应用范围和理论不断拓展。另外,临床免疫检验中,组织学、细胞学中的显微镜技术也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如由普通显微镜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联合对抗原进行检测,自身抗体采用荧光显微镜与荧光标记技术联合进行检测。且电子显微镜对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免疫细胞的行为可直接行动态观察。以上技术的应用,使临床免疫学技术得到了较大丰富,为发展提供了动力及方向[5]。同时免疫学检测数据显著多,用日益复杂,有效分析数据和正确应用结果显得较为重要故临床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也渐趋深入。
3.2 高通量、智能化、自动化的免疫新技术 临床免疫学检测具有同步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与传统手工操作有较大的区别,如微粒子酶免疫技术、电化学发学分析技术等,毛细管电泳技术也在临床广泛应用,目的,生物芯片技术使整个检验医学检测实现了大规模、平行化、高通量的要求。同时,组学技术、后基因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极大的满足了临床免疫学需要。
4 免疫学检验定义
4.1 临床免疫学中免疫学检验为重要组织部分 以基础免疫学理论作指导,临床免疫学对免疫学方法及技术不断创新,在对疾病研究,特别是自身免疫病、肿瘤、传染病、血液病、免疫缺陷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发机制、诊治、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属免疫学分支学科,是基础免疫学内容与临床免疫学内容的中间环节,为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研究的相关技术方法。
4.2 免疫学检验的相关定义 依据免疫学原理,特别是抗体与抗原反应原理,对各种敏感标记进行利用,如荧光素、发光物质、放射性同位素等,特异地、超微量的对各种病理和生理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包括细胞的和体液应用,行疾病诊治和评估的一组医学临床检验项目[6]。其要点为即对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加以利用,又可对免疫学参数的各种内容进行检测。
5 免疫学检验存在的问题
5.1 定位 目前,有一定数量的医疗单位中,尚未设立免疫学检验专业,无专业的检验设备,无实验室,无固定的专业的检验人员,免疫学检验中的一些项目被分散在微生物实验室和生化实验室进行检验,对专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5.2 质量管理分析 虽免疫学检验中大部分项目在各大医学中已参加了国家卫生部相关室间质量评估活动,但在对室内质量进行控制的环节中,仍较为薄弱。对于大部分免疫学检验项目,在质控品和标准品上,国内尚未做到有效统一,虽部分有供应,但项目不全,价格昂贵[7]。故多数试验室质量控制不达标,导致检验质量不稳定。目前,尚普遍存在试剂缺乏统一的现象,检验结果中的假阴性、假阳性较难杜绝,为质量管理及标准化检查带来了一定难度[8]。同时,专业的免疫学检验人员较少,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带头人,同时也缺乏娴熟操作的技术人员[9]。此外,还存在研究内容与临床缺乏有效结合等,在疾病诊治中未发挥有效作用[10]。
6 发展建议
针对免疫检验的重要性,医院领导和检验科需重视免疫学检验专业的设置,设备引进、项目定位和人员配备,加强培训,建全室内质量控制[11],同时成立免疫检验学小组,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各级质量部分需加强参考品、质控品的管理,以提高检验效果,使临床免疫学作用落到实处[12]。
7 小结
综上,临床检验为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技术的研发为临床检验学发展提供了机遇,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样本用量,实现了疾病准确、快速、无创的诊断。同时也需正视存在的困难,对复杂的数据行合理和有效的应用,以减轻患者负担,控制成本。同时加强基础研究的合作与交流,让从业者加强各种技术的培养和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满足临床免疫检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松华,罗识奇,周为民,等.28所医疗机构检验免疫学部分指标现场检测调查[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2):154.
[2] Beutler B,Casanova J L.New frontiers in immunology.Workshop on The Road Ahead:Future directions in 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immunology[J].EMBO(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2005,6(7):620-623.
[3] 武建国.老年人抗病毒螺旋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1-243.
[4] Hartmann M,Schrenk M,Dottinger A,et al.Expanding assay dynamics:a combined competitive and direct assay system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s in multiplexed immunoassays[J].Clin Chen,2009,54(1):956-963.
[5] 周镇先,吴玉强,黄茂萍,等.国产抗HBs抗体试剂检测结果的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1):70.
[6] Shoshan S H,Admon A.Novel technologies for cancer biomarker discovery:humoral proteomics[J].Cancer Biomark,2007,3(1):141-154.
[7]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59-712.
[8] 史俊敏,吴晓勇.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2(8):2377-2378.
[9] 张伟民,宋超.落实质量考核与监督措施,促进独立实验室健康发展-对医学独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设想与探讨[J].浙江检验医学,2009,7(3):285-287.
[10] 师建国,田玉梅,郭芝芳,等.量子共振检测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摘要)[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288-289.
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探究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探究式教学的优势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首先,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知识的形成与意义的建构都需要学生经过一系列自主选择的认知操作独立完成。这种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自我探索过程内在的求知快乐。经过“探究”的知识更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记忆,这样的学习能够促进“有效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其次,从教学过程来看,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生成性的教学,它构成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进程:态度情感—技能—知识—价值观,即以动机兴趣态度的培养为开端,在探究活动中形成技能,以课堂讨论为知识建构和生成的工厂,促使学生个人知识的形成和价值观的重塑。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由最初面对问题时的困惑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豁然开朗,期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思考过程,当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将大大缩短思维进程,做出敏捷而有效的反应。因此,探究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育思想,使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变为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受学生欢迎的三大教学法之一。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信息技术”甚至“生产实习”等课程中得到应用。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
目前在食品免疫学课程方面还没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报道,因此在食品免疫学课程中有必要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探究式教学研究应包括三个方面: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包括问题设计、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总结归纳四个步骤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其中问题设计为重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探究方法、收集信息资料、设计探究方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探究结果等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评价。以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定性评价为主,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认知水平的定量评价为辅。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从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促进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连续的反馈,以便做出适当的学习活动计划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修改,需要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问题情境设计是探究式学习方法成功的关键。选题或学习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探究的问题具有新颖性是保障探究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如果探究性选题很肤浅,缺乏新意,则探究式教学就只剩下形式,学生也会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这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而又有一定难度和新意的选题,使选题发生的情景和现实问题类似,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才能激发出联想思维和学习兴趣,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新知识,从而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过度造成肝组织损伤,出现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症状体征的一组疾病[1]。为提高自身性免疫肝病的诊断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免疫学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自身性免疫肝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9例,男性73例,年龄33-58岁。排除酒精性或中毒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α1胰蛋白酶缺乏症、Wilson病和遗传性血色病、铁、铁蛋白及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异常患者)。排除病原学检测HCV、HDV、HAV-IgM、HEV-IgM、抗TTV检测阳性者。PSC6例,AIH38例、PBC23例及AIH-PBC15例。PBC的诊断以2000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指导建议为准,AIH诊断参照2002年美国肝脏病学会发表的AIH诊疗指南,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参照Joshi等文献。PSC的诊断参照Mayer标准。另选取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36例,年龄30-55岁,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 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随访6个月-48个月,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或初诊至确诊的时间、临床、生化、免疫及以及治疗反应。
1.2.2 自身抗体检测 抽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正常体检组的清晨、空腹12h、肘静脉血2-3ml装于专用抗凝管混匀,1h内以3000转/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置-20℃冰箱保存,用于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线拉体抗体(AMA)的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2.1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主要临床特征 AIH、PBC、AIH-PBC多见于女性,PSC多见于男性。PSC的常见临床症状为黄疸和皮肤瘙痒,详见表1。
2.2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肝病组患者的用于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线拉体抗体(AM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
2.3 诊断情况 82例患者中PBC首诊正确诊断率为13.0%(3/23),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38个月,AIH诊断率为7.9%(3/38),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46个月,PSC诊断率为16.7%(1/6),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31个月。AIH-PBC的诊断较为困难,常被误诊为单纯PBC或单纯AIH。
3 讨 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免疫介导的、以肝脏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AIH-PBC)[2],常伴有黄疸、发热、皮疹、关节炎等肝外症状[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身免疫性肝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十年来对其重视度有显著的提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又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4]。PSC、AIH、PBC、AIH-PBC的病因、临床表现、组织学变化等相互交叉而又各不相同,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本研究结果显示,AIH、PBC、AIH-PBC多见于中年女性,PSC多见于青年男性。AIH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和乏力,均有80%以上的患者有此类症状。PSC临床表现以瘙痒较为典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通常可通过血清生化检验、肝组织学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抗体检测的结果判断[4]。自身免疫抗体检测方面,AIH、PBC的ANA的抗体阳性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及对照组(P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不同分型之间各有特点,自身抗体检测在其的鉴别诊断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烨,孙贞,杨再兴,等.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现代免疫学,2007,27(6):504-506.
免疫学称得上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其发展日新月异,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广泛渗透到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领域之中。而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不断提高肝脏疾病免疫学诊疗的质量,可为临床提供必要的诊疗指标。下面笔者就从普遍存在的乙肝病毒和肝脏移植着手,谈一谈对有关免疫学的认识。
一、乙肝免疫治疗之相关事项
乙肝病毒在全球有将近4亿的感染者,每年发生与乙肝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一百万以上,其数目骇人听闻。现阶段,对乙肝病毒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激活足够的免疫细胞,尽可能减少肝细胞的损伤,并能中止这种持续的感染。免疫治疗前患者体内抗原与前体DC系统的亲和积处于平衡改造状态,平衡常数L1q1L2q2=K,假设从体外补给A的替代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浓度为X,免疫治疗效果C的增加浓度为N。由于B的群体中个体的亲和力呈正态分布,所以认为B数量的减小倍数等于平均亲和力的减小倍数,假设C的生理流量不受影响,q1不变,那么,N=L2{1-[L1/(L1+X)]1/2},当L1越小,由于L1q1L2q2=K,所以L2越大,并且当X越大时,N越大。所以免疫治疗要大剂量给药,同时大剂量给药活化势越大,活化速度也就越大。免疫治疗需先降低血液中HBV-DNA水平,所以有必要使用核苷类似物使L1减小,同时为了加速L2的增大,可能有使用免疫或血液系统兴奋剂的必要。又成熟DC数量=N×发生体积,所以有静脉给药或者多点皮下给药的必要。在慢性乙肝病人体内,由于存在静息活化平衡常数,那么在抗原浓度和亲和力相同的情况下,前体DC的浓度和亲和力之积为定值。前体DC浓度越大,亲和力越小,此时给药的途径的区别大大缩小。
乙肝病毒的各种抗原都对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作用。拉米夫定能使乙肝病毒各种抗原的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能降低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乙肝病毒能通过提高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调亡诱导受体和死亡受体4的表达而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调亡诱导配体毒性,人肝细胞中HBV复制水平升高能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调亡诱导配体诱导的调亡;HBV感染时肝细胞可强表达CD95L和CD95,相互作用可引起肝细胞调亡。所以拉米夫定的使用能减少肝细胞的调亡。拉米夫定治疗还能降低淋巴细胞的调亡敏感性,并且拉米夫定不会妨碍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的成功清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予以护肝防纤维化治疗。
目前,现行的几种教材都是以医学免疫学知识为框架,有些内容不适合没有医学基础的食品专业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通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优化,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之形成一个能为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框架。首先,应将最经典的免疫学基础教材中的相关重点章节作为教学重点,剔除偏重于医学预防与治疗方面的内容,可将部分章节作为参考阅读材料。同时,适当增加与食品科学联系紧密的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着重学习抗原、抗体、补体系统、超敏反应,及利用免疫学原理进行的与食品相关的检测技术。要在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查找与食品相关的免疫技术的最新前沿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备课时多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将疫苗事件、检测瘦肉精,农药残留引进课堂,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设计相关实验。教学内容应该不拘泥于教材,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对教学内容作出恰当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收集多媒体素材,把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感性素材。免疫学的一些概念及原理,较抽象,难理解。对于一些免疫反应机制,如超敏反应的类型、抗原递呈等,可以运用动画来阐述讲解,从而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更具体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的效果。对于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引入一些实验录像,或者实验过程图片,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述免疫检测技术时,利用动画或实验录像,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一些实验课中没有安排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动画和图片上传至学院网站,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就食品免疫学这门学科来说,教学难度很大。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比喻法、联想法、对比法、实验法等等,使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学习兴趣也更高。
免疫学中涉及到的理论非常深奥、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是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应多查阅资料,多学习新知识,以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不错的参考书与专业网站,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自己去主动收集资料,寻找答案。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外,还需有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了解和学习食品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根据食品营养专业的专业特点,适当改进实验内容,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要重点开展一些重要的实验,如抗原抗体沉淀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抗原制备与动物免疫等。若时间与条件允许,可增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这是食品营养安全科研领域以及食品检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实验,也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实验技能。
以大作业为主的课后实践
学生拥有好的学习方法远比掌握科学知识更为重要,食品免疫课程强调面向实际应用,以综合型、设计型实践大作业来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布置大作业,让学生查找并撰写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食品或功效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分小组讨论共同研发一种免疫食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后期的毒理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并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在教学中联系科研,让学生参与进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接触学科的前沿,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勤于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白癜风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模式并不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1],而是一种多基因或多因素遗传疾病,因此其免疫学遗传背景也呈现出多样化。HLA II类等位基因常与白癜风有关,尤其是HLA DR4与其关系较为密切。涉及抗原递呈及加工的基因也出现在白癜风中,如低分子量多肽1/7(LMP-1/7)、抗原递呈转运相关蛋白1/2(TAP-1/2) [2]。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通过下调T淋巴细胞的激活从而控制T细胞凋亡及抑制免疫反应,而某些CTLA-4多态性与白癜风有关,但只发生在伴有其他免疫疾病的白癜风中,提示白癜风的免疫机制可能并不与所有白癜风的发生有关[3]。多项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白癜风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家族鉴定出白癜风免疫易感基因座包括染色体1、7、8及17分别命名为AIS1、AIS2、AIS3及SLEV1[4]。最近张学军等[5]在人类基因组的3个区域内发现与白癜风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C和III区域的2个等位基因及相应的单倍型(H1和H5)、6号染色体区域的RNASET2,FGFR1OP和CCR6、10号染色体区域的ZMIZ1,其中HLA基因及CCR6与人类自身免疫病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明确白癜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观察也表明,多数泛发型白癜风常常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更直观地支持该病的免疫学基础。已报道的与白癜风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多内分泌综合症I/II、I型糖尿病,Adisson'综合症、斑秃、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以及肌无力等,但以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伴发率最高。Alkhateeb 等[6]调查了2624名毕加索白癜风患者,发现30%的患者至少伴发一种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而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最多(19.4%)。另外两项研究分别涉及80例土耳其患者和144例日本患者,结果显示分别有55%和23.5%的白癜风患者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同样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伴发率最高[7-8]。Uncu 等[9]进一步分析了儿童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关系,发现8%的患儿(均为女孩)伴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对照组0%,P=0.041),而在家族性白癜风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Greggory[10]研究了133个泛发型白癜风家族,即多家族成员发生泛发型白癜风,指出其家族成员发生白癜风[21.5±15.0)岁,中位数18.5]相较于随机选择的白癜风患者[(24.2±16.2)岁,中位数 22.0]发病年龄更小。36.8%的先证者同时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频率最高的疾病仍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22.6%)。此外,在这些家族中,患者同胞发展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频率也较高(37.5%),而尤其见于先证者同时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41%)。这些都反映出白癜风作为多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成员,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学基础。
2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在介导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检测了白癜风中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白癜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IL-1β、IL-6、IL-8及TNF-α明显增高[11-12],并且IL-1α、IL-6、IFN-γ及TNF-α表达在白癜风皮损区均上调[13-14]。可溶性IL-2R(sIL-2R)和IL-17在患者外周血及皮损中均增高,且外周血sIL-2R在进展期中表达高于稳定期,外周血及皮损中IL-17表达均与疾病持续时间和程度呈正相关,外周血中IL-17水平还与疾病受累面积呈正相关[15-17]。细胞因子表达在不同型别的白癜风中也有所不同,如寻常型(局灶型及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血中IL-6、GM-CSF表达高于节段型白癜风[18]。这些前炎症因子的表达增高,在趋化中性粒细胞至皮损区、促进白细胞-黑素细胞粘附、激活细胞毒T淋巴细胞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加速免疫损伤推动疾病的进程。IL-17作为一个较新的细胞因子,可能与TH1型T淋巴细胞协调诱导自身免疫疾病。此外由于调节性T细胞能调控初始CD4+T淋巴细胞向TH17型T淋巴细胞转化并产出IL-17,IL-17与白癜风的特殊关系可间接反映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异常[19]。
Grimes等[20]利用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白癜风皮损24周后,原脱色区及邻近部位TNF-α的表达明显下降(P <0.001),而在另一项他克莫司研究中,白癜风患者治疗12周后,除了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平均皮损缩小(41.0±5.2)%,治疗皮损IL-10表达较未治疗皮损(P=0.017)及正常皮肤(P=0.004)均明显增高[21],这些研究均表明皮肤局部炎症因子的失衡在白癜风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纠正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利于白癜风的复色。虽然白癜风中外周血及皮损区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在不同研究中结果有所差异,但是总体倾向于TH1型炎症因子。逆转TH1型细胞因子向TH2型变化不仅是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之一,同时也体现出TH1型细胞因子及其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白癜风发病中起到较大的作用。
3细胞免疫
3.1 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癜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比例在不同的文献中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研究人群及疾病特征有关,如疾病的活动性及伴有其他免疫疾病可能影响外周血细胞比例及分类。早期一项研究表明随机选择的白癜风中CD4+T细胞数量及CD4+/CD8+ T细胞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1)[22],而近期一项研究分析了40例非节段性白癜风(其中21例患者为活动期,19例为稳定期)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现CD3+、 CD4+、CD8+ T细胞计数没有改变,而CD4+/CD8+ 上升(其中位数为2.6,正常值2.4)[23]。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白癜风与淋巴细胞失衡密切相关。另外,两项研究比较了非节段性白癜风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均示CD45RA+T细胞明显下降,而CD45RO+T细胞明显增高[24-25],表明白癜风外周血中T细胞呈激活记忆状态,也反映了免疫机制在白癜风中起到一定作用。Basak[26]的研究同样表明白癜风患者CD45RO+T细胞较正常人增多(P=0.022), 并且CD45RO+ 细胞在伴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白癜风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P=0.042),同样的结论在有家族史的患者中得到体现(P<0.001)。因此,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普遍以记忆T淋巴细胞形式存在,并且当伴有其他免疫因素下表现更为明显,反映出白癜风患者的免疫系统在某些抗原信息的刺激下已呈激活状态。此外,多项研究利用黑素细胞分化抗原,Melan-A/MART、gp100及tyrosinase,在HLA-A2 限制性的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均检测到特异的CD8+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与疾病的活动性成正相关,不仅能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归巢受体CLA,对黑素细胞有较高的亲和力,同时能在体外对黑素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27-29],特异CD8+T淋巴细胞的存在与TH1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相一致,均体现了细胞免疫在白癜风病因学中的重要性。
3.2 局部浸润T淋巴细胞:虽然在不同研究中,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分类存在差异,但在皮损局部的淋巴细胞浸润模式较为统一,即泛发型白癜风中,皮损及皮损周围以CD8+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有报道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白癜风局部皮损的免疫浸润模式,发现在围皮损区T淋巴细胞的浸润最为显著。在围皮损区表皮基底层及真皮周围等尚残存黑素细胞的部位,大部分T淋巴细胞为CD45RO+,且主要为CD8+T淋巴细胞(平均CD4 /CD8:0.48),其数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多(P<0.005)。利用NKI-beteb/CD8标记免疫组化,检测到CD8+T淋巴细胞位于黑素细胞及其残体周围,表达归巢受体CLA,而与黑素细胞接触的CD8+T淋巴细胞多数表达穿孔素(66±14)%及颗粒酶(60±34)%[30]。因此研究者认为皮肤归巢的CD8+T淋巴细胞介导黑素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成了白癜风重要的发病机制。
体外分离白癜风围皮损区T淋巴细胞,结果提示其浸润的T淋巴细胞主要为CD8+T淋巴细胞。利用非特异性刺激后,围皮损区来源的T淋巴细胞分泌INF-γ、TNF-α 等TH1型细胞因子,而正常皮肤来源的T淋巴细胞无此模式,因此,更进一步支持了白癜风趋向于TH1免疫类型。此外,分离培养的CD8 T淋巴细胞能对自身来源的黑素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利用抗HLA I抗体阻断这种作用,证实白癜风中CD8+T淋巴细胞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是HLA限制性的[31]。Van den Boorn[32]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扩大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导致黑素细胞的丢失,而并非是各种因素的作用结果。围皮损区分离培养的T淋巴细胞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能以HLA限制性方式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构成的肽四聚体(酪氨酸酶、gp100、melan A/MART-1),并表达CD69、CD137、颗粒酶B、CD107a及TH1细胞因子INF-γ、TNF-α。但正常人皮肤来源的T淋巴细胞和流感抗原刺激下的任何T淋巴细胞均不能表达上述分子。提示白癜风中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并激活。将皮肤移植块与自体培养的围皮损来源的完全成分的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清除了CD8+T淋巴细胞后的细胞共培养后,在前两种共培养模式下检测到大部分黑素细胞的凋亡,伴少量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后者共培养仅检测到少量黑素细胞凋亡,表明了在白癜风中主要是CD8+T淋巴细胞介导了黑素细胞的缺失。由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并未发生在不含黑素细胞的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仅仅是旁效应作用,因此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依赖于特异性的黑素细胞抗原。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CD8+T淋巴细胞浸润到表皮及真皮,造成表真皮连接的损害及黑素细胞的丢失。因此,该研究证实了CD8+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并进一步激活,浸润至黑素细胞周围发挥细胞毒作用,从而介导细胞免疫效应,更为直接的论证了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机制在白癜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复杂的调节机制,都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研究方向。
3.3 调节性T淋巴细胞:尽管已表明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白癜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仅存在CD8+T淋巴细胞并不能维持泛发性白癜风的发生。人体调节免疫系统会利用反馈机制对抗异常的免疫反应,如调节性T细胞能通过细胞因子TGF-β抑制自身反应的免疫反应。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GF-β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4),推测白癜风中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可能受损,而不能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造成自身免疫损伤[33]。而Klarquist等[34]比较了白癜风患者皮肤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浸润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发现不论在非皮损区(2.6±3.5)%,围皮损区(2.0±1.6)%还是皮损区(7.3± 13.9)%,白癜风患者皮肤中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较正常人皮肤(46.2±37.8)%明显降低。通过检测对抗CD4+T细胞增殖能力,发现调节性T淋巴细胞功能并未受损,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5、CCR8 及CLA也未存在异常。而白癜风皮肤中趋化因子CCL22表达比正常人皮肤降低了43%,因此作者推测趋化因子CCL22的降低可能导致白癜风皮肤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从而不能调控免疫反应。在白癜风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是否存在功能异常,其作用地位如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4 体液免疫
在白癜风外周血中常常检测到自身抗体的存在。这些抗体的靶抗原包括黑素小体内的酪氨酸酶、gpl00、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RP-1/2) 以及黑素集合激素受体1 (MCHR1)等,其中MCHR1是较新发现的B细胞的自身抗原,可表达于黑素细胞表面。研究表明MCHR1抗体能阻断该受体对黑素集合受体(MCH)的反应,从而影响黑素细胞功能及黑素生成[35]。而MCHR1抗体是否与白癜风发病有直接关系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白癜风涉及的抗体主要为IgG,包括IgG1、IgG2 及IgG3。最近一项研究分析了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谱,发现IgG和IgA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是IgM没有变化,并且IgG的浓度与脱色斑数量有关。进一步表明了IgG可能涉及白癜风发病[36]。利用DNA含量测定,白癜风来源的IgG(32.16±6.24)%较正常来源的IgG(1.33±0.82)%能诱导更多的黑素细胞凋亡(P< 0.0001)。将黑素细胞与IgG共培养后,白癜风来源的IgG(62.66±8.68)%也较正常来源 IgG (1.83±1.17)%更能渗透入黑素细胞(P<0.0001)[37]。这些结论表明各种抗体不仅能以ADCC作用方式介导黑素细胞损伤,同时可能渗透入细胞内而诱导其凋亡。
白癜风中抗体的表达还与疾病活动性及严重度有关,在一项研究中,利用酶联免疫法,抗黑素细胞IgG在80%的活动性白癜风外周血中表达,而在稳定期白癜风及健康者中未出现。而另一研究组利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到在轻(受累面积<2%)、中(受累面积2%~5%)、重(受累面积>5%)患者外周血中IgG出现率分别为50%、90%及93%。但也有研究报道白癜风中抗黑素细胞的IgA水平而不是IgG与活动性有关[38]。虽然白癜风中检测到各种针对黑素细胞抗原的抗体,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抗体被认为起主要作用,而抗体检查对于白癜风的辅助诊断及疾病进展判断仍有一定的作用。
5 总结
白癜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多个免疫相关的等位基因密切相关。外周血及皮损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促进了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的进展,尤其是皮损区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增强了细胞免疫效应。受疾病的活动性等因素影响,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淋巴细胞普遍呈激活状态。皮损局部浸润的CD8+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黑素细胞分化抗原,进而激活并介导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白癜风中黑素细胞丢失的重要原因。调节性T淋巴细胞作为其中的调节因素,其数量在皮损中表达下调,而功能是否受损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体液免疫也参与了白癜风发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查不仅能辅助诊断,还能有利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度。总之,免疫学机制是白癜风发病的重要原因,针对各个环节开展的治疗方法,如调节异常的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淋巴细胞的激活等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Arcos-Burgos M,Parodi E,Salgar M,et al.Vitiligo:complex segregation and 1inkage disequilibrium analyses with respect to micmsatel lite loci spanning the HLA[J].Hum Genet,2002,110(4):334-342.
[2]Casp CB,She JX,McCormack WT.Genes of the LMP/TAP cluster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autoimmune disease vitiligo[J].Genes Immun,2003,4(7):492-499.
[3]Blomhoff A,Kemp EH, Gawkrodger DJ,et al.CTLA4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vitiligo,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autoimmune diseases[J].Pigment Cell Res,2005,18(1):55-58.
[4]Spritz RA,Gowan K,Bennett DC,et al.Novel vitiligo susceptibility loci on chromosomes 7 (AIS2) and 8 (AIS3), confirmation of SLEV1 on chromosome 17,and their roles in an autoimmune diathesis[J].Am J Hum Genet,2004,74(1):188-191.
[5]Quan C,Ren YQ,Xiang LH,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vitiligo identifies susceptibility loci at 6q27 and the MHC[J].Nat Genet,2010,42(7):614-618.
[6]Alkhateeb A,Fain PR,Thody A,et al.Epidemiology of vitiligo and associated autoimmune diseases in Caucasian probands and their families[J].Pigment Cell Res,2003,16(3):208-214.
[7]Akay BN,Bozkir M,Anadolu Y,et al.Epidemiology of vitiligo,associated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audi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kara study of 80 patients in Turkey[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0,24(10):1144-1150.
[8]Tanioka M,Yamamoto Y,Katoh M,et al.Vitiligo vulgari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in Japan: A report from vitiligo clinic in Kyoto University Hospital[J].Dermatoendocrinol,2009,1(1):43-45.
[9]Uncu S,Yayl1 S,Bahad1r S,et al. Relevance of autoimmune thyroid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vitiligo[J].Int J Dermatol,2011,50(2):175-179.
[10]Laberge G,Mailloux CM,Gowan K,et al. Early disease onset and increased risk of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 in familial generalized vitiligo[J]. Pigment Cell Res, 2005 ,18(4):300-305.
[11]Yu HS, Chang KL,Yu CL,et al.Alterations in IL-6,IL-8,GM-CSF,TNF-alpha,and IFN-gamma release by perip heral mononuclea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vitiligo[J].J Invest Dermatol,1997,108(4):527-529.
[12]Zailaie MZ.Decrease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vitiligo patients following aspirin treatment[J].Saudi Med J,2005,26(5):799-805.
[13]Moretti S,Spallanzani A,Amato L,et al.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 imbalance of epidermal cytokines at sites of lesions[J].Pigment Cell Res,2002,15(2):87-92.
[14]Birol A,Kisa U,Kurtipek GS,et al.Increas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alpha) and interleukin 1 alpha (IL1-alpha) levels in the lesional skin of patients with nonsegmental vitiligo[J].Int J Dermatol,2006 ,45(8):992-993.
[15]Caixia T,Hongwen F,Xiran L.Levels of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in the sera and skin tissue fluids of patients with vitiligo[J].J Dermatol Sci,1999,21(1):59-62.
[16]Basak PY,Adiloglu AK,Ceyhan AM,et al.The role of helper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J].J Am Acad Dermatol,2009,60(2):256-260.
[17]Bassiouny DA,Shaker O.Role of interleukin-17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J].Clin Exp Dermatol, 2011,36(3):292-297.
[18]Tu CX,Gu JS,Lin XR.Increased interleukin-6 and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levels in the sera of patients with non-segmental vitiligo[J].J Dermatol Sci,2003,31(1):73-78.
[19]Veldhoen M,Hocking RJ,Atkins CJ,et al.TGF beta in the context of an inflammatory cytokine milieu supports de novo differentiation of IL-17-producing T cells[J].Immunity,2006,24(2):179-189.
[20]Grimes PE,Morris R,Avaniss-Aghajani E,et al.Topical tacrolimus therapy for vitiligo: therapeutic responses and skin messenger RNA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J].J Am Acad Dermatol,2004,51(1):52-61.
[21]Taher ZA,Lauzon G,Maguiness S,et al.Analysis of interleukin-10 levels in lesions of vitiligo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topical tacrolimus[J].Br J Dermatol,2009,161(3):654-659.
[22]Grimes PE,Ghoneum M,Stockton T,et al.T cell profiles in vitiligo[J].J Am Acad Dermatol,1986,14(2 Pt 1):196-201.
[23]Pichler R,Sfetsos K,Badics B,et al.Lymphocyte imbalance in vitiligo patients indicated by elevated CD4+/CD8+ T-cell ratio[J].Wien Med Wochenschr,2009,159(13-14):337-341.
[24]Abdel-Naser MB,Ludwig WD,Gollnick H,et al.Nonsegmental vitiligo: decrease of the CD45RA+ T-cell subset and evidence for peripheral T-cell activation[J].Int J Dermatol,1992,31(5):321-326.
[25]Mahmoud F,Abul H,Haines D,et al.Decreased total number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with elevated percentages of CD4+CD45RO+ and CD4+CD25+ of T-helper cells in non-segmental vitiligo[J].J Dermatol,2002,29(2):68-73.
[26]Basak PY,Adiloglu AK,Koc IG,et al.Evaluation of activatory and inhibitory natural killer cell receptors in non-segmental vitiligo: a flow cytometric study[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8,22(8):970-976.
[27]Palermo B,Campanelli R,Garbelli S,et al.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 responses against Melan-A/MART1, tyrosinase and gp100 in vitiligo by the use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peptide tetramers: the role of cellular immunity i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vitiligo[J].Invest Dermatol,2001,117(2):326-332.
[28]Lang KS,Caroli CC,Muhm A,et al.HLA-A2 restricted, melanocyte-specific CD8(+) T lymphocytes detected in vitiligo patients are related to disease activity and are predominantly directed against MelanA/MART1[J].J Invest Dermatol,2001,116(6):891-897.
[29]Mandelcorn-Monson RL,Shear NH,Yau E,et al.Cytotoxic T lymphocyte reactivity to gp100, MelanA/MART-1, and tyrosinase, in HLA-A2-positive vitiligo patients[J].J Invest Dermatol,2003,121(3):550-556.
[30]Van den Wijngaard R,Wankowicz-Kalinska A,Le Poole C,et al.Local immune response in skin of generalized vitiligo patients. Destruction of melanocyt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minent presence of CLA+ T cells at the perilesional site[J].Lab Invest,2000,80(8):1299-1309.
[31]Wakowicz-Kaliska A,van den Wijngaard RM,Tigges BJ,et al. Immunopolarization of CD4+ and CD8+ T cells to Type-1-like is associated with melanocyte loss in human vitiligo[J].Lab Invest,2003,83(5):683-695.
[32]van den Boorn JG,Konijnenberg D,Dellemijn TA,et al.Autoimmune destruction of skin melanocytes by perilesional T cells from vitiligo patients[J].J Invest Dermatol,2009,129(9):2220-2232.
[33]Basak PY, Adiloglu AK,Ceyhan AM,et al.The role of helper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J].J Am Acad Dermatol,2009,60(2):256-260.
[34]Klarquist J,Denman CJ,Hernandez C,et al. Reduced skin homing by functional Treg in vitiligo[J].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2010,23(2):276-286.
[35]Gavalas NG,Gottumukkala RV,Gawkrodger DJ,et al.Mapping of 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receptor 1 B cell epitopes predicts two major binding sites for vitiligo patient autoantibodies[J].Exp Dermatol,2009,18(5):454-463.
[36]Ali R,Ahsan MS,Azad MA,et al.Immunoglobulin levels of vitiligo patient[J].Pak J Pharm Sci,2010,23(1):97-102.
1.1 ABO抗原 近年来,ABO抗原已被用于免疫遗传性疾病的研究上,已知的可能与ABO抗原有关的眼病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近视性屈光不正、老年性白内障及视网膜色素变性[3]。
有关近视的遗传方式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多因子遗传、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单因子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胡诞宁等[1]对近视眼患者家族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代100%为高度近视。而有的资料却表明,双亲单纯性近视或变性近视,子代不一定都出现近视。孙成甲[4]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父母都有近视而其子女患近视的不足半数。还有人认为中低度近视的发病有肯定的家族倾向性,与遗传密切相关[5]。另外,通常人眼各部分遗传性不同,轴长、角膜曲率及晶状体后曲率遗传性大,而晶状体厚度及前曲率与遗传无关,Sorsby[4]认为决定近视眼遗传的主要成分是轴长。
1.2 HLA抗原 HLA是比ABO血型系统更为复杂和重要的强抗原系统。HLA抗原称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是具有极高度遗传性的多型性膜抗原[6]。HLA抗原根据其构造、机能,分为Ⅰ类和Ⅱ类抗原。
目前已知有20多种眼病与HLA抗原有关[7]。1983年王蓉芳等人[8]发现HLA-B8阳性者易患高度近视,而HLA-B15阳性者不易患高度近视。Пучковская[9]发现,先天性近视与HLA-B7和HLA-B12是有联系的,当近视患者同时有HLA-B7和HLA-B8抗原时,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升高。
至于HLA与疾病相关的机理目前学说较多,有拟态学说、受体学说、免疫应答基因、抑制基因学说、连锁不平衡学说等[10]。目前较为关注的假说是疾病易感基因学说。有人发现,自身免疫病的易感基因不仅与HLA关联,而且与一个特定的HLA单位体关联[11]。
1.3 S抗原 S抗原即视网膜可溶性抗原。S抗原具有强烈的抗原性和致色素膜炎活性[12],它能诱发产生实验性葡萄膜炎和实验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已被许多学者所证实,而有关近视与S抗原的关系,目前报道很少。Стукалов[13]在对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免疫研究时发现,视网膜抗原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的移动指数降低到0.52±0.1。根据免疫学理论,如果移动指数等于1或接近1,说明机体对此抗原无特异性免疫作用;如果移动指数明显<1,表示机体对此抗原有特异性免疫作用。这就初步证明了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机体对视网膜抗原有过敏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13],眼底严重的变性改变不仅见于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而且也见于中度甚至轻度近视,眼底的中央及周边都有变性改变,这些都不排除在屈光指数稳定的前提下,近视患者眼底并发症的出现与自身免疫性损伤有关。
1.4 胶原(collagen) 胶原是组织中主要结构蛋白。现已证实,胶原与组织的增生、分化、粘附与运动以及关节、电解质平衡等都有密切关系[14]。
胶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纤维蛋白群体,它们在结构、功能和组织分布上相互间有差异。在眼组织中,只有Ⅰ~IX型胶原被定位。在所有含有胶原纤维的结缔组织中都含有Ⅰ型胶原[15],Ⅰ型胶原的功能是给组织以抗张强度。
人眼的巩膜组织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而每个纤维束又由胶原纤维组成。在生化研究中发现,Ⅰ型胶原位于眼球的赤道部和后极部之间[16]。Marshall等[17]对老年人巩膜的超微结构进行免疫金染色,结果表明,Ⅰ、Ⅲ和Ⅴ型胶原在巩膜中是存在的,并且在单个的胶原纤维内联结得很紧密。
巩膜胶原纤维的直径范围很宽,大的和小的纤维可能有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决定了巩膜的生化特性[15]。大纤维在胶原分子间交叉连接的密度大,所能承受的张力大,而小纤维与周围基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纤维间相互作用强[18]。
然而,当患近视时,巩膜胶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眼球后极部发生了明显改变,引起近视程度的加深[19]。Curtin等[20]用电镜观察了高度近视患者的巩膜结构,发现高度近视患者巩膜纤维多为板层结构且变薄,交织状态变少,纤维直径明显变细,纤维横断面中异常的锯齿样、星状纤维明显增多。以上情况造成了胶原纤维更大的可伸展性,并减弱了胶原纤维之间的稳定性,使得巩膜后极部纤维的周期性波动范围扩展到62~70nm[19]。Лазук等[19]认为巩膜胶原抗原结构破坏及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为此研究了各种类型进展性近视患者的血清和泪液中的胶原抗体。结果50%~70%的患者在血清中发现了胶原抗体,对照组未发现。在评价免疫应答程度时发现,良性近视患者血清中胶原抗体浓度较高,特别是学龄期后天性且无并发症的近视患者指标最高,而在并发有混合型周边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变性的快速(年改变率>1.0D)进展性近视患者,包括视网膜漆裂、格子样变性和视网膜裂孔,在血清中“缺乏”胶原抗体。因此确定,患中、高度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形成了对胶原系统的免疫应答。可以初步推测,对于中、高度进展性近视患者来说,对胶原产生的自身免疫反应和血液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堆积,造成了巩膜的损伤,切断了巩膜内分子间与分子内的联系,引起胶原免疫遗传基因的改变,使得近视得以进行性发展,而当对胶原的自身免疫反应“起动”时,血清中胶原抗体的存在是确定的保护因素,因此可以说,血液中胶原抗体的含量相对少时,特别是在眼底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时,这种相对低浓度的抗体可以成为巩膜免疫病理学改变的标志,这种改变也是对恶性近视的预报。
2 近视患者的体液免疫状况
Пучковская等[9]对56名年轻的近视患者进行了免疫学研究,结果发现IgG含量升高,IgM含量下降。而Казанец等[2]的研究结果是近视患者眼局部和全身IgM水平升高,以局部IgM的升高更为显著,而IgG变化很小。Стукалов等[13]发现,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血清中IgG降低,IgM升高,免疫复合物增加到98%±5%.对于不同类型近视患者的体液免疫状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 近视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
Пучковская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进展性近视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含量较正常人低,T淋巴细胞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明显降低。Стукалов等[13]对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免疫学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辅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的含量明显降低。可以推测,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与近视发病可能有关。Пучковская等[9]的实验性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以65只新生家鼠为实验对象,用X射线照射家鼠的胸腺部位,结果损害了巩膜组织的正常发育,导致巩膜组织中发生变性改变以及胶原纤维的断裂,影响了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成为了轴性近视发展的基础,而细胞免疫即是在胸腺的控制下形成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在近视的发病机理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近视患者,尤其是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反应指标相似。对于不同类型近视患者的细胞、体液免疫状况,ABO抗原、S抗原,以及不同类型的HLA抗原、不同亚型的胶原抗原与近视发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这无论对近视病因的理解,还是在临床中用免疫方法预防、预测和治疗近视都将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杨钧.现代眼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63.
2 Казанец ли,Дюгвская ЛА.Состояние местногои системного
гуморалъного иммунитета улиц
с близорукостъю.Вестн Офталъмол 1988;(5)∶35-36.
3 杨朝忠.眼科免疫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
4 孙成甲.近视眼与ABO抗原关系的初步研究.眼科新进展1990;10(1)∶9-11.
5 Goldschmidt E,Faurschou S,Work K.The importance of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etiology of low myopia.Acta Ophthalmol1981;59(5)∶759-762.
6 水木信久,大野重昭.HLA抗原遗传子の构成と眼疾患との关连.日眼会志1992;96(4)∶417-431.
7 杨朝忠,李昭珍,林振德.老年性白内障与ABO抗原关系的初步研究.眼科新进展1987;7(4)∶7-9.
8 王蓉芳,赵桐茂,步坤矩,等.高度近视患者HLA类型的分布.中华眼科杂志1983;19(4)∶228-230.
9 Пучковская НА,Шулвгина НС,Вушуева НН,и др.Нарушение имму нологческого сосояния
организма у болвнЪых близорукостЪю.
ОфталЪмол Журн 1988;(3)∶146-149.
10 付体辉(译).HLA与疾病相关机理研究的新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0;12(1)∶33-34.
11 董桂玲,杨朝忠,张荣端.葡萄膜炎的免疫学研究.眼科新进展1991;11(4)∶52-54.
12 杨培增,李绍珍,潘苏华,等.视网膜S抗原的提纯及其致色素膜炎活性.中华眼科杂志1990;26(5)∶293-297.
13 Стукалов СЕ,Шелетнева МА,Куролап СА.
Клиникоиммун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зпидеми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ования при высокои
осложненнои миопии.Вестн Офталвмол 1995;(2)∶16-18.
14 鲁建华,郑效蕙.胶原与角膜伤口愈合.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1991;(3)∶216-217.
15 Marshall GE,Konstas AGP,Lee WR.Collagens in ocular tissues.Br J ophthalmol 1993;77(8)∶515-524.
16 Keeley FW,Morin JD,Vesely S.Characterization of collagen from normal human sclera.Exp Eye Res 1984;39∶533-542.
17 Marshall GE,Konstas AGP,Lee WR.Collagens in the aged human macular sclera.Curr Eye Res 1993;12∶143-153.
18 Parry DAD,Craig SA.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llagen fibrils in connective tissue.In:Rugger A,Motta PM,eds.Ultrastructure of the connective tissue matrix.Boston:Martinus Nijhoff 1984∶34-64.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壳聚糖炮制中药组成。麝香、杜仲、枸杞子、熟地黄、草乌、红花、没药、独活、中药炮制壳聚糖穴位埋线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免疫学分析目的:观察中药炮制壳聚糖穴位埋线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免疫学分析及探讨。方法:将86例腰椎管狭窄随机分为2组,治疗前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抽血,进行血清中炎症因子TNF-a及IL-6免疫含量测定,壳聚糖穴位埋线治疗为治疗组,共43例,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为对照组,共43例,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再次抽血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TNF-a及IL-6含量,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清中TNF-a及IL-6含量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01)。腰椎管狭窄;穴位埋线;壳聚糖;中药炮制;TNF-aIL-6生桑寄、威灵仙等二十四味中药;具体制法:中药麝香2N+蒸馏水4ml放入密闭瓶内灭菌消毒,中药独活、威灵仙、桑寄生、没药、红花等二十四味中药放入75°酒精中浸泡1月,提取澄清液壳聚糖,将医用缝合线浸泡16天烘干后,再次放入浸泡液内,三烘干三浸泡,将含有药液的壳聚糖根据使用长度钳成段,放入麝香瓶内10天,并高压灭菌备用。常规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
2.治疗方法治疗组操作步骤(一般取1-4穴位,例如:肾俞穴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夹脊穴选腰椎棘突旁压痛点;下肢反应点选用胆经或膀胱经上阿是穴,多与经穴重合,如秩边、环跳、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在所选穴位进行穴位埋线,具体操作:对穴位及穴周皮肤消毒,将中药炮制壳聚糖医用缝合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最后用无菌干棉球(签)按压针孔止血,敷盖纱布3-5天。对照组与治疗组操作方法相同,埋线是医用羊肠线。观察指标患者在治疗前进行清晨空腹抽血进行血清中炎症因子TNF-a及IL-6免疫含量测定,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抽血提取血清中炎症因子TNF-a及IL-6,进行免疫含量测定,其TNF-a及IL-6免疫试剂盒购于杭州华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一般性数据做正态分布检验和组间方差齐性检验;其结果运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0.05或P<0.01则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