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2-03-21 02:56: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篇1

1、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能感受秋天的美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意思。

难点: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秋天的雨。请同学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这篇课文的大意,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每一段的中心句。(课件展示)

3、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指正,小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2、师:同学们,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秋雨是秋天到来的标志之一,秋雨之后,秋天呈现出独有的景色,所以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4、学生分组读,配乐朗读。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1、学生朗读2-4自然段,画出最感兴趣的部分。

师:秋雨带着我们穿过了秋天的大门,打开大门,我们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2-4自然段,用笔画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2、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图片)刚刚说到五彩缤纷,那什么是五彩缤纷?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板书:借助图画 联系上下文 动作)

(1)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师:第二自然段中从哪里可以看出秋天的色彩是五彩缤纷的?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教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教师出示片段,一组齐读。师:这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呢?“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能否去掉?为什么?

(4)思考:这部分写了秋天的什么特点?(色彩鲜艳)

师:把银杏叶比作扇子,把枫叶比作邮票,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不仅写出了秋天树叶的不同色彩,而且还写出了秋天由炎热变凉爽的气候特点,形象生动。

(5)课件出示下个片段,二组齐读。师:这部分写的是什么景色?“你挤我碰”你能体会到什么?“频频点头”是什么意思?谁能做一做这个动作?

(6)学生齐读片段。完成随堂练习,巩固词语意思。

师: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许多的颜色请你找找看,这么多的颜色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五彩缤纷”。

(7)再次展示第二自然段,分男女生读。

(8)背诵第二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部分遮挡,学生填空。

②教师讲解背诵思路,学生快速背诵。

③教师检查背诵。

(9)仿写拓展: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课件出示例句)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

3、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秋天的雨藏着一些怎样好闻的气味呢?(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师: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气味的词语。

(2)理解“勾住”的意思。师:勾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朋友的脚会被勾住呢?你有没有被什么勾住过?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想象一下自己被这些香味吸引不愿走开的样子,再用欣喜的语调朗读第三自然段。

4、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思考:小动物和植物是怎样准备过冬的?

(2)完成练习。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秋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因为秋天到了,孩子们可以欣赏美丽的景色,迟到各种各样美味的水果,还可以抓紧时间和小动物们玩耍,秋天让孩子们收获种种欢乐。)

篇2

教学重点:抓住有关词句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通过任务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理解题目的含义:1)课题的关键词是什么?(怀念)。怀念谁?)2)为什么要在“怀念”前面加上“秋天的”(因为是发生在秋天的事);(2)课文分为几段来写,每一段写什么?(重病母亲的劝慰——临死前的牵挂——怀念母亲)

2.听老师范读课文第一段

㈠自主思考:(1)哪个句子是详写“我”的“暴怒无常”的?(注意写句子要具体);(2)每当"我"暴怒无常时,母亲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分别用""、"~~"、"="画出表示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体会母亲的感情。(心痛、难过、爱怜)(3)"母亲喜欢花……都死了"这句话起什么作用?(1)“喜欢花”说明了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北海看花;2)“死了”说明了母亲的全部心思都放在“我”身上,没有心情弄花了)

㈡汇报学习情况。

3.举手读第二段

㈠自主思考:(1)作者是怎样写母亲临死前叫我去北海看的?母亲的神情有什么变化?(央求--喜出望外--笑了)分别用""、"~~"、"="画出表示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体会母亲的感情。(爱怜)(2)母亲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感情(无私忘我的爱,无尽的牵挂)

㈡讨论、交流。

㈢汇报交流情况。

4.齐读最后一段,看谁能快速回答

(1)那句话是描写盛开的情景的?作者为什么要细致描写一下?(这是因为母亲生前要我去看的花,体现了作者对妈妈的怀念);(2)课文为什么要用"要好好儿活"结尾(1)这是妈妈的话,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2)照应前面,突出"怀念"的感情)

5.有感情朗读课文

看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的,提出来。(如第二自然段与那些文字照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竟”,愧疚)

6.总结课文

(1)这一课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动作、语言、神态——思想感情)

(2)母爱是伟大的,我们可以通过 各种形式赞美母亲,如诗歌、散文等,其中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吴秋霞就写了一首诗歌,题目是《摇篮》,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大树是鸟儿的摇篮/风儿轻轻地吹/摇着鸟儿宝宝/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鱼儿的摇篮/浪花轻轻地翻/摇着鱼宝宝/鱼宝宝睡着了//月亮是星星的摇篮/白云轻轻地飘/摇着星宝宝/星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温暖的歌声中/小宝宝睡着了

7.布置作业

篇3

【教学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作文要求: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者画的。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座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这一次的作文练习,重点是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积累下来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秋天、画秋天,进行一次以“秋天”为主题的习作训练,在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比较清楚有序地介绍秋天里的故事和有关秋天的画。

2.在习作中应用自己积累的语言。

【学前准备】

1.让学生到校园、大自然观察秋天。

2.搜集秋天的资料、拍秋天的图片。

3.学生画一张秋天的图画。

【学情预设】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作文正值金秋时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校园秋天的景色、野外秋游等方式感知秋天的美景。在体验中,积累关于描绘秋天的词汇。由于这个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写景,难度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学习第三单元的过程中,由课文的学习迁移到写作上,并不断地鼓励学生画秋天的画,拍相片等活动。学生通过一周的积累,慢慢地感知秋天的特有的景物特点。

【教学设计的流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集体展示作品

1.在习作前,同学们完成的小小任务:采集树叶、收集果子、拍照图片、积累词句、创作图画等。现在,就请你把成果拿出来,大家一起展示。(将图片、图画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展板上。)

2.请你来给组员说说画上的内容或者采集过程的有趣环节来说一说。

3.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讲关于体验秋天美景的小故事或收集资料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写作是三年级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棘手的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教师带着学生去校园里采集秋天很特别的树叶。教师引导家长学生写作前秋游,去拍秋天的美景,去画秋天的图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慢慢地体验秋天的美,在细雨润无声中,慢慢地积累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这个环节就是通过展示和讲故事等有趣的活动,去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回顾范文写法,有效学习迁移

1.每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再具体地分写秋天的雨的特点,是先总后分的结构。(总起句:每段的第一句话,有总起的作用。)

第一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第二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三段: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第四段: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2.聚焦关键词。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总起句后面,选一些代表五彩缤纷的景物来写:叶子:银杏树的叶子,枫叶;水果:橘子、柿子、花卉:仙子。)用上好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子)

3.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如比喻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如拟人句: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设计意图:有位作家说的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课本中的经典佳作的写作方法,是三年级学习写作的关键。特别是在这个单元,主题写秋天。重点是模仿《秋天的雨》一文,从文章的选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模仿学习。在品读文章的同时,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构建了写秋天景色的思维。在作文教学之始,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三、欣赏秋天佳作,由对比促写作

1.以课文图画为例子,引导学生先说一说。

2.学生说说图画内容,教师出示对比的文章。

学生:

美丽的秋天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一排排大雁飞过蓝蓝的天空。

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地里的高梁红红的,都成熟了。

果园的果子也熟了。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有个小朋友在摘水果呢!

秋天真美丽呀!

教师:

美丽的秋天

悄悄地,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

秋天,秋高气爽。在高远的蓝天上,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看一排排大雁唱着欢快的歌曲飞过蓝蓝的天空,好像在告诉人们秋姑娘已经来了。

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瞧!金黄的稻谷,就像一片金色的大海,随风翻起金色的波浪,一望无际,美丽极了。地里的高粱举起了火红的旗帜,就像熊熊燃烧的火把。

再看看瓜果飘香的果园,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小朋友提着篮子迫不及待地去摘水果呢!

秋天里,蓝蓝的天空,金黄的稻田,丰收的果园构成了一幅秋天的图画,她是多么的美丽呀!

3.小组讨论哪篇文章好?好在哪里?选代表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好的文章的写作方法做出总结:

(1)认真观察。

a.看景。看都有哪些景物,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哪些值得我们写,哪些富有秋天的特征。

b.看物。图画中的事物可以突出秋天的气息。

(2)按空间顺序写。由远及近的顺序。

(3)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4)在好的文章中,小作者动用五官,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地做到具体和形象。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写作指导,关键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指导。学生刚刚起步学习写作,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回到体验中去写作。这样的写作很直观,很真实。因此,这个环节只要引导孩子调动感官的作用,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写自己亲身体验的,直观,真实,有内容可以写。】

四、精准拟定题目,展现画龙点睛

1.引导学生自拟题目。

(1)以描写图画中主要事物为题。如《美丽的秋天》《秋天的图画》《丰收的秋天》等。

(2)以对秋天的情感拟题。如《美丽的秋天,我爱你》《秋天,我最喜欢的季节》。

2.开头:开门见山,开头点明题目。如课文:《秋天的雨》。

3.中间:抓住秋天里特有景物来写。如《秋天的雨》,课文重点写树林里的树叶,果园里的果树,花园里的花,都象征着秋天。

4.总结自己对秋景的切身感受。如《秋天的雨》,最后写出,它是一首欢乐的歌。

五、应用科学方法,写作秋天佳作

练习第三单元的习作。

篇4

教师必须“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在设计时要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活孩子的生活积累,唤醒生活体验,使教学成为一个有个性化和时代气息的过程。

2.关注对话,呈现鲜活课堂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真诚对话、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从改善与孩子的对话方式入手,把课堂的“动态生成”牢牢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智慧对话的基础上,给孩子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3.放飞个性,展现精彩课堂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由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解题策略,我们应当尊重、欣赏孩子所采用的方法,珍惜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让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体验中生成并转化迁移,从而促使孩子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开放的过程,教师在生动鲜活的课堂资源中,放飞孩子的个性,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使孩子探求知识的过程充满了精彩,让教学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成为孩子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才能的舞台。

4.弹性设计,焕发回归的课堂

教学设计要富有弹性,要给孩子体验思考的时间。因为孩子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主动参与地做,才会有体验,有体验,才会有感受,有感受才会有思考,才能完成智慧之“花”,产生鲜活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内容过程中注意“留白”,变“线性教学设计”为“框架教学设计”,为孩子参与、为课程发展、为那些不期而至的教育契机留下了弹性的空白。

二、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1.独具慧眼,善于捕捉“意外”

多元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课堂教学中既然倡导孩子多元理解,也就难免出现错误,真实的课堂正是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或蕴含着创新思维的错误,将其作为全班孩子新的学习材料,以此激发全体孩子的探究兴趣,并在正确与错误的比较过程中促进孩子的思维更具深刻性、求异性,使教学过程更显灵动和实在。

例:在阅读活动《獾的美餐》中

幼1:獾吃的东西怎么不见了?它掉到别人的家里了吧?

师: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这是獾的家幔

幼2:是的,獾吃的东西全都被别人吃掉了。

师:请大家看认真观察一下,獾的东西到底被谁吃掉了?

幼3:我在书的角落里发现,是小兔子、小老鼠,还有鼹鼠吃的。

教师从幼儿1没有看清画面的意外资源中,敏锐地察觉到幼儿1这一资源可能在幼儿中较为普遍。于是,教师面向全体幼儿提问,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进而培养幼儿阅读的细致性。从幼儿的回答来看,正是教师的提问,幼儿才细致地观察到了整个画面,包括画面的小角落,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从而达到对阅读内容深刻理解的境界。

2.错中求解,巧妙利用“意外”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大可不必忌讳孩子出“错”,只要错得“有理”,教师也不妨试一试“将错就错” ,让孩子在辨别错误,分析错因中明确道理。孩子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求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被他们所内化的知识。教师敏于捕捉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

例:在《谁偷吃了我的蛋》活动中

师:母鸡的蛋会是谁偷吃的呢?

幼1:肯定是大狗吧!

师:蛇会不会去偷吃蛋呢?

幼1:不会,因为……

师:大家能不能帮帮幼1说说理由?或者讲讲自己的看法。

幼2:肯定是蛇偷吃的。

师:为什么呢?(故作不明白)

幼2:我在电视上看到,蛇最喜欢吃蛋了!

幼3:大狗喜欢吃肉骨头,不爱吃蛋。

幼4:肯定是蛇偷吃的,是它把蛋吞到肚子里去了……

教师明知幼儿1回答不正确,但仍装作不明白,并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自己的回答是否合理。然后通过面向全体幼儿提问,在帮助幼儿1解决问题的同时,帮助全体幼儿重新认知,不仅带来了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还调动了幼儿课外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搭桥铺路,正确分析“意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否定孩子,而是要通过巧妙的点拨,扭转孩子的原有观念,因势利导,生成了另一种方法。教师应以其自身特有的敏锐和机智,善待孩子的发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课堂得以精彩生成,呈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如何有效正确地分析孩子的意外发现,在纠正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例:在诗歌《春雨的色彩》教学活动中

幼1:我觉得春雨是红色的,因为春雨落在苹果上,苹果红了。

师:你讲得真完整!(故作思考)春雨会落在苹果上吗?(面向全体幼儿)

幼2:好像春天苹果还没长出来吧?(不太肯定)

师:有谁知道苹果到底是什么季节成熟的?

幼3:是秋天,许多水果都是在秋天成熟的。

幼4:春雨是春天下的雨,所以不会落在红苹果上……

教师通过“春雨是否会落在苹果上”这一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对于幼儿1不贴切的回答老师没有直接予以否定,而是通过提供各种思考的线索来启发幼儿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正是有了老师不同角度的提问,幼儿才考虑到苹果是在秋天成熟的,幼儿1的回答虽然很完整,但是他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春天树上是不会结苹果的。

篇5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避免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中应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乌鸦喝水》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有限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趣味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文学习之前,教师为学生展示乌鸦图片,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形式的乌鸦视频,让学生对乌鸦进行描述,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乌鸦宽宽的嘴壳。在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对乌鸦进行总结,教师说道:“乌鸦的外形不是特别漂亮,但是乌鸦十分聪明。”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问道:“为什么乌鸦是聪明的?”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课件,第一页上只有四个字“乌鸦喝水”,并且教师将“喝”字?O置为不同的颜色并扩大其字号,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带领学生大声朗读“乌鸦喝水”这四个字,着重观察学生“喝”字的发音。在这样的情景导入中,教师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很多学生主动要求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有效地避免了直接讲授书本知识的单一感,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尤其当教师一味讲解书本知识时,学生会由于内容的枯燥而出现跑神等状况,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注重情景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景,并且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养成研究学习的习惯。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充分领会秋天的意境,教师为学生播放秋雨的Flash动画,并辅以课文朗诵的音频,为学生营造秋雨绵绵的意境,学生被声音与动画带入到秋景之中,很多同学参考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仿佛自己置身于秋天的田野、秋天的小雨和瑟瑟秋风之中。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在朗读过程中标记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并总结一下这些颜色对应什么事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朗读,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提出:这些颜色可以用什么词概括表达?很多学生纷纷发言: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等等。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第二段,并注重本段中的动词,探讨其特点。在恰当的情景中,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产生浓烈的求知欲望,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

篇6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

诗歌的意境和语言是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之处,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喜欢诗歌,进而以诗歌为媒介热爱自然,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需要找准重难点。重难点设计为: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设计

针对初一学生对诗歌的新鲜感,利用本诗容量不大的特点,设想在课堂上适当加大学生创新尝试的时间比例,从而达到由课内到课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1.导入。用李清照的吟秋词导入以形成感情上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

2.朗读感悟。朗读感悟主要是采用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读中感,读中悟。再设计问题以读带讲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

问题设计:(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给它们命上漂亮的名字。(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3.研读赏析。这是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的

重要环节。

(1)让学生描绘几幅画面的内容。以学生口头描绘为主,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赏析优美的语言。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再自由发言,最后教师点拨。

第一幅图景是“农家丰收图”。前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触觉、视觉、听觉入手,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而后两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又可见丰收之景,尤以“饱食”“肥硕”最为传神和有韵味。最后一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总收且画龙点睛,画外之人欣喜、愉悦之情油然可见。

第二幅图景是“霜晨归渔图”。着力渲染一种诗意,一种氛围。这氛围既清新又朦胧,既柔美又快乐。看:“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芦篷上满载着白霜”的“白霜”,对季节的暗示,对朦胧意境的烘托有多妙;看动词“撒”“收”“载”,还有“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的“摇”对心情的描述有多么贴切。最后一句“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游戏”一词写秋天的快乐、写人的快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有多美。

第三幅是“少女思恋图”。借对秋天特有景致的描述使画面更有诗情画意。“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两句写景,景中有情,尤以结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的“梦寐”二字更见情致,少女思春脉脉含情,秋天原野上婀娜多姿的身影,纯洁无瑕的自然之美,与景契合,让人生出无限遐想。

4.创新尝试。创新尝试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课堂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小小空间不可能锁住所有的精神世界”(南师大杨启亮教授语)。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提供一个契机,让学生在诗歌感染的精神世界里放飞。于是,本节课在学生充分感悟、探究《秋天》的意蕴,并且作了课堂延伸和比较学习之后,开始让学生进行描绘“秋天”的诗歌创新写作尝试。

(1)从细节做起,从诗句做起,用意象描绘“秋天”。提问以后,学生说出来的“秋”之特有意象:风、雨、枯叶、衰草、瓜果、高粱等,再用通感或比喻、拟人等方法来表现这些“秋”之景物的特征。比如:

秋,是钻进林间枝杈顽皮的风

是一只只飞舞嬉戏的黄蝴蝶

是悄然落下化作沃土的枯叶

这些诗句虽显粗陋,却也能表现出“秋”之特征,抒发了学生稚嫩的情感,也自有其可取之处。况且,这还只是学生尝试诗歌创作的初始阶段呢。

(2)教师垂范。教师的亲身实践往往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生练习之后,老师写了一首模仿何先生《秋天》的诗作——《校园的秋天》,当堂诵读。

校园的秋天

惊散了漫天轻柔的晨雾

读书声悠扬地飘出窗外

婆娑的树影覆盖着大地

落叶的味道使幼稚走向成熟

秋天幻想在中学生的遐思里

教鞭举起求知的路标

课堂上林立桅杆样的手

诗歌和神话从这里流过

高举的手臂将长成未来的风景林

秋天跳跃在老师的眼瞳里

夕阳向校园撒下金色的网

欢笑声荡漾在宽阔的操场

满身的汗水哪去了

那飞溅着智慧和理想的汗水

秋天躲藏在孩子们的笑靥里

(3)学生试笔。富有创意的贴近生活的习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这般,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对诗有了粗浅的认识,不免产生了创作冲动。随后,他们放飞自己的思想,跳出“秋”之课堂,创作了关于“蜡烛”“粉笔”“风筝”“鹅卵石”等哲理小诗当堂诵读,其中不乏稚嫩智慧的闪光。

篇7

“心中有数”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又要开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我在教学《找秋天》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前让孩子走出教室,到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秋天;课堂上引导孩子通过目睹、耳闻、鼻嗅、口尝去感受秋天;利用多媒体手段,引领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欣赏田野的秋天。孩子感悟到秋是美丽的、甜蜜的、芳香的、丰收的……这样把握教材,上起课来才能挥洒自如。

“目中有人”是指教师要从孩子的“学”出发。在《找秋天》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思考孩子想学到什么,会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助他们解决。课堂留下足够的空间,把不可预测的新生成资源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沉睡潜能的时空,成为探索未知的旅程。

二、创设情境。生感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一节好的语文课,总离不开一个“情”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在教学《雨点》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情境,启发孩子想象:“多么平静的小池塘啊!小雨点睡得多香呀,它正做着一个甜蜜的梦呢!它梦到了什么?”这样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激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如何让孩子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境界呢?教师要调动孩子全身的感觉器官,让孩子进入角色。在精美的动画中,在优美的音乐中,孩子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跳起来,眉飞色舞,欢呼雀跃,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点,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觉,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兴奋地奔跑,在海洋里尽情地跳跃。

三、熟读精思,涵泳体悟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必须引领孩子经历与课文“对话”的过程。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中要认真指导孩子读准课文,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孩子课文不读好,教师决不开讲。

其次,熟读精思,领悟话题。“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引领孩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求其精微,选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精彩语段等有价值的话题作为对话主题。孔子曰:“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与古人怎么朝夕相处,情感交流呢?当然是“设身处地”地品读体验,切己体察,含英咀华,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把孩子置于课文中“涵泳”,“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禾。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枝,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禾,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众人之濯足”。视书为水,全身心地投入,却不能过急过快,须“润”“溉”适中。

再次,研读探究,多元解读。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进孩子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入“于是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的境地,达到“我在课文,课文也在我心中”的境界。

四、因课设练。拓展探究

篇8

从9月活动的启动到实施,我先从选好内容开始着手准备了。十一长假期间正是外出旅游、家人亲近的好机会。走在林间,欣赏美景之时,我心里总觉得有一份牵挂,好像自己有事没做完一样。躺在床上休息的我,脑细胞却在不停跳舞。到底怎样准备说课呢?到底该怎样上课呢?……一个一个的问题,就像小精灵一样灵动跳跃,也让我久久不能成眠。今夜无法安然入睡不如秉烛夜读,享受阅读的幸福。伴着床头的灯光,我翻开了《初中英语教学》等,沉浸在书香之中……

十一假期之后,学校组织“课内比教学”操作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说课要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预期效果;上课要活泼而有效、自主而高效、合作出成效;观课要围绕一个维度的某一视角细致而全面地观察,详尽而准确地记录;议课必须要根据自己的观课记录,得出结论,引发思考,换位教学,借鉴共享。这可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山外更有山,学海永无涯。何日凌绝顶,一览好风光!

10月12号快到我比赛了,这时的我,已不再彷徨,不再迷茫,因为我已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于是我边上课,边做好教学工作。另外也边着手准备说课稿、导学案、课件。只要班级的课上完,当天的作业批改完,我就会坐在办公桌前伏案写教学设计,对照学校下发的相关活动资料,反复修改自己的说课稿、课件。然后,再利用空闲时间一份份地打印。为了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那天,我晚上还在家里继续整理、修改教学设计,直到深夜才睡觉。

10月13日下午,我打开了电子白板,对着课件,开始了我的说课之旅。尽管是自己的同事,平日里也都是无拘无束、随意轻松。但当我真正站到讲台之上,想到这是正规的比赛了,心里还是怦怦直跳,好不紧张!不过,毕竟是上过这么多年的讲台了,我很快地平静下来,自然大方地说起课来。我一边说课,一边操作电子白板,有时还在黑板上板书。短短的十五分钟,我说完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走下台来,同事们冲我一笑,我也不由得长舒一口气,轻松地笑了。虽然是第一个比赛,但我觉得能够抛砖引玉,专心地学到同事更多的好方法、好技巧,还是颇为值得的。

篇9

群文阅读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拓宽了我国教育的思路,为我国广大教育者落实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材料选择集群型、教学设计结构化以及育人功能隐喻是群文阅读最显著的三大特点,也正因为如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

一、群文阅读的价值分析

群文阅读是传统阅读方法的一次创新,是教育者对探索更优教学方法的一次尝试。群文阅读法改变了传统阅读教育的不足之处,为我国的阅读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加快了教学资源建设的步伐

群文阅读对“大阅读量”的依赖性较强,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课本教材已经不能匹配需求,因此教育者在落实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在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更为宽广的教材领域以外,为学生找寻并构建新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内容的过程可以被认为是课程开发的过程,线性的知识变成了面状的知识,课堂知识得以强化,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教学深度加大,学生的教学质量自然得以提升。

2.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将本为整体的知识打散成点,学生以认识点为基础,构建知识的线以及知识的面,进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群文阅读与传统教育教学的思路不同,学生不是从点开始认知事物,而是从线和面的角度开始接触事物,思维不再受到点的制约,思维局限被打破,每当接触新的文章时,学生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线”,线上的点因此遭受冲击,学生的理解也将更深刻。

3.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只注重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手段,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被忽视,教育最终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情感方面会有所缺陷,学生的后期发展也会因人格的不健全而产生制约。群文阅读模式以大量材料为基础,通过阅读引发学生思考,当学生进入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时,就能够“感同身受”,也更容易构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二、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群文阅读的策略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合理地解决传统阅读教育模式下的弊端,有效地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感受,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发展也将更加迅速。

1.为群文阅读教育的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学方法的实施,对群文阅读教育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教育者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落实《秋天的雨》的教学时,教育者可以利用文中所述: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都有哪些颜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雨都把这些颜色给了谁?让学生先积极讨论,在他们给出答案以后,再给出作者的答案: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利用讨论的模式,师生得以交流,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此时教育者再向学生推荐同类文章,如《我爱你,秋天》或者《多彩的秋天》,等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点,也将更主动地深挖阅读,教学效果自然让人满意。

2.打造开放式教学模式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致,在阅读方面也有自己的特殊倾向。传统的阅读教育材料较少,阅读的类型、形式也比较单调,无法面面俱到地匹配所有学生的兴趣,群文阅读以丰富的阅读资料为多样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条件,学生不再受到教学阅读的限制,思考、联想变得更加活跃,更愿意与他人交流自身的想法见解,课堂也将因此“活”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开放型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开放型课堂的“度”却并不容易把握,教师应积极思考,从多个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例如,在落实《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教W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鼓励学生运用故事情节编写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编写过程中思考,并尝试着在课堂上演绎故事。在完成教学内容以后,教育者可以为学生安排阅读《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小王子》,以及安徒生、格林童话等,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童话编写并利用少量的课堂时间演绎、点评,教学模式因此得以活化,课堂也将因此“活”起来。

3.调动学生的思维

虽然群文阅读的中心是读,但教育的目标如果只停留在“阅读”这个层面上,那么学生所能得到的收获将微乎其微。教育者应充分把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在落实群文阅读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课前探究、课后反思,尝试着自己解决阅读中遭遇的一系列问题,合理地运用阅读中的材料,将“思”转化为“动”,进而不再将阅读思考当成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而是能够用思考贯穿整个阅读教学,利用思考发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用生活实践提高自身的思维认知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教育者应善于在学生的发言中捕获“亮点”,及时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放宽眼界,更加深入地研究知识,这样才能够收获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更加自主、灵活地学习,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但是相信在广大教育教学者的不断努力之下,群文阅读一定能够朝着创新、严谨、科学的方向不断发展,也一定能够将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崔勇.群文阅读的价值追求与实现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5,10:4-8.

2.林芳.试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13:74-77.

篇10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重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2、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教师带来广泛的用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减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篇11

1、直观形象地呈现文本。

教材选文以其准确的用词、规范的语法,为学生在习作方面做出了榜样。如果执教者能使选文中优美的词藻、规范的表达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必会在自己进行表达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的特性来达到此目的。

2、形式多样地进行拓展。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模仿是个体学习的基础,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其趋势大致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征的模仿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就习作教学来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进行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模仿的对象――文本,还要为学生提供迁移利用的场所――拓展相似情景,让学生在相似的场景中模仿练笔,从而在不断地练习中理解掌握词汇、语法、修辞,达到一个新的学习高度。

多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便捷的方式,可以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形式多样的场景,供学生把文本中学到的东西加以迁移利用,进行练笔。

3、生动有趣地再现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当然,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

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也正在于此。利用媒体展示学生的习作,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作品――即自己把知识加以运用的成果,此时,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当教师肯定、称赞其中的词、句、段或表达方法时,他们会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这是学生喜欢习作的源泉所在之一。如果教师利用媒体评价、修改习作,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个的过程,并知道为什么这样评价、为什么这样修改,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样,写作的理论知识也在润物无声中逐步地浸入了学生的习作之中,更能激发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亲自去把握模仿的对象,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越来越强烈。当然习作水平的提高就会做为驾驭知识的副产品而水涨船高了。

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都有学生自己的作品参与,这是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地激发学生兴趣的刺激物,会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处于期待之中,这种情感会使他们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探索的欲望,从而找到了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兴趣。

以上三点看法,以《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来谈。因为这个段落是教师进行习作指导的好样本之一。

这个段落是典型的“总分”的构段方式,优美的句子中艺术化了的语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修辞,都可以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学习的榜样。教学设计如下:

一、直观形象地呈现文本

1、找出中心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媒体出示该段落,强调闪现该语句。)

在此环节中使学生注意到中心句的总领作用,认识到下面的内容均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2、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的意思。

(媒体出示:五彩――颜色多;缤纷――旌旗飘动的样子。)

通过对“五彩”、“缤纷”进行字意词意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这个词语不仅含有颜色多的意思而且还含有一种动态。使学生认识到本段的写作不仅有静态描写还有动态描写。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3、标出“颜色”及“动态”的词语。

(媒体动态标注,以不同的符号标注出颜色及动态的词语。)

这一环节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颜色多,感受到了动态描写,认识到了中心句的总领作用。为全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4、朗读,注意标有符号的地方,在读中加以体会。

通过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心句的总领作用,体会到概括写与具体写的关系。为下面的模仿习作打下基础。

二、形式多样的进行拓展

模仿写作,注意写出景物的颜色及动态。

利用媒体展示多种和本段相似的情境――近迁移的相似性利于学生模仿,以供学生选择,进行习作。比如,秋天的果园、菜园、花园、田野、树木等,为学生的想象增加扶手,减缓习作的坡度。

篇12

一、引发共鸣,体会文章的情感美

程少堂曾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教学独特的任务。”

教学时,教师要在教材中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进三者之间产生共鸣。

教学《二泉映月》时,我们沉浸于阿炳凄凉的遭遇里;教学《最后的姿势》,我们会为谭千秋老师抛洒热泪。而这些表现无一不是学生解读文本时所产生的情感的共鸣,这是灵魂的震撼,是心的回应,这样的情感似七弦古琴发出的音韵一般余音回绕、低诉不绝。

感人心者,莫乎先。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便会体会到文章的情感美。

二、平等对话,感受课堂的和谐美

马斯洛的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应该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让师生在率真、坦诚、相互尊重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我们要追寻语文课的平等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捧出心中藏着的那个彩色的梦,那梦既有生命的价值引导,又有师生共同的情感体验与交流,是充满美感的诗意境界。

例如,教学《草原》时,我让学生默读后,静静地遐想。此时,课堂静出一种空阔的境界,而草原的宁静、广袤也正于此时呈现在学生的脑际。

在虚静平和中,课堂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地,它萌发着诗情,弥漫着诗意,荡漾着诗心。

但和谐的课堂又绝不是古井之水、波澜不惊的,它是有涨落、有起伏的。既有和风细雨,又有暴风骤雨;既是二月江南,又是秋风塞外;既闲庭信步,又铁骑突出。

例如,教学《月光曲》时,我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学生随着去掉的抑扬,体会着文中月光如水的曼妙文字,感受着演奏者当初辗转复杂的情怀。作者情、学生情相互交融,和谐共生。以此让学生感受着清风明月、杏花春雨的和谐美。

三、创设情境,领悟语句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语言的内在美,领悟这种美需要教师创设具体的情境。创设的情境也就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它能让学生自如地展示心中的梦它观照的是学生内心的自由、愉悦和释放的需要,它所营造的氛围能契合学生的情感、心理,并能使其产生共鸣。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充分联想想象,以此深入到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

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以“诗中有画”为线,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美丽画面。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仿佛看到了茅屋、翁媪、青草、大中小儿,听到了溪水声,很自然地走进了词中描绘的恬静优美的乡村,充分感受到了“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的意境之美。

四、潜心领悟,品味语句的意蕴美

语言需要细心咀嚼,耐心挖掘,潜心领悟。在不少名家的著作中,一些最原始的细小问题,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都具有很美的意蕴。

例如,《春雨》这首诗以洗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在教学中,抓住“知”“当……乃……”“潜”“润”“细”“无”几个词,借助插图和学生生活经验加以品味,从而领悟体会到《春雨》的美好意蕴。

语文教材中提供给学生阅读的多是经典之作,诵读课文,会让学生神采飞扬,或忍俊不禁,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通过美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语句的意蕴美。

例如,教学《秋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的韵律美,引导学生细细咀嚼“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等虚实相同的诗句。学生一定能从品味出诗人所要创造的一种既来自尘俗,又远离尘俗的生活及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这就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美就在语言中,从而养成从文字中品味意蕴之美的习惯。

五、教者引领,浸润语言的蕴涵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