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3:05: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一)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处干部职工的卫生和健康意识。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对推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经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通过健康卫生进单位活动、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组织健康卫生测试等形式,宣传健康卫生知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健康意识。
(二)通过创建工作,提升单位文明与和谐。把文明创建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卫生健康和精神文明意识。
(三)通过加大整治,进一步美化净化单位工作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健康向上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规范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管理,逐渐形成吸烟有损健康意识,在公共场所设立“严禁吸烟”标志,以减少公共场所烟对人的危害;完善卫生清洁制度,督促卫生清洁人员及时清扫办公室内外卫生,突出卫生间、会议室的卫生与消毒;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爱干净、爱清洁的卫生习惯,坚持做到办公室内门窗、墙壁、顶棚、用具物品上无灰尘蜘蛛网,地上无烟头、纸屑、杂物,办公用品摆放整齐,院落环境整洁、美观。
(四)通过除害防病,提高全处应对疾病预防的能力。采取各种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掌握一定的除“四害”知识,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传染,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卫生健康知识。重视除“四害”工作,把除“四害”工作作为创建卫生先进科室的一项主要任务予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各项具体创建要求
1、单位内部办公室场所:
一是领导重视,各科室参与。各科室的办公场所要按照创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形成有责任区和责任人的包干负责制,形成值日制、制度化管理制,每日的卫生有专人值日清扫。对创建的全过程进行动态适时有效的管理,推行互议互评、交流促进的方式,及时开会点评、阶段总结,做到表彰先进纠正不足,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各科室的日常工作中。
二是把创建工作与全民健康运动、搞好环境卫生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每人每日有运动,每日每人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办公和卫生习惯。
三是大力提倡在工作场所内禁烟和拒烟活动,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清新;各科室要提倡每日开启门窗,确保室内通风(气),空气清新。
四是做好科室内的日常卫生。桌面整洁,各类书籍、资料、报纸等及时整理归类;衣帽物件(品)按指定位置挂(摆)放,使办公室整齐有序。室内或走道做到无蜘蛛网、粉尘,门窗、桌(地)面等保持清洁明亮,玻璃镜面等无灰尘和痕迹;定点设放纸篓及垃圾箱,并及时清理。
2、办公公共区域:
一是根据划定的卫生包干区域,落实卫生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实行门前干净卫生制,保持全天候清扫保洁制。
二是配备必要的公用卫生保洁用具,在指定地点摆放,并保证办公垃圾及时适时清洁,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做到无痕迹,无异味。
三是在公共场所、会议室按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的标识标志,有关禁烟、消防等标志应规范统一和醒目。
四是过道走廊和楼梯保持畅通,无杂物、垃圾,无污渍、无异味、无烟蒂痰迹,摆放的绿化盆景无明显垃圾、落叶和不洁。厕所、卫生间要按照保洁标准化要求管理,洗刷及时,保持清洁,做到无异味、无污渍、无烟蒂痰迹,保持空气清新。卫生清洁用具专用专放,并做到整洁、光亮。
五是开展正常性的卫生检查,采取各科室共同参与的检查、考核管理模式,做到适时检查、点评,及时整改,共同提高,不留创卫工作的死角、盲点。
3、除“四害”工作:
一是经常开展有害生物情况调查,为做好杀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药剂使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并遵循选用低毒、高效、环保的原则,确保用药规范和安全。
三是按照病媒生物防治方案,积极开展春、秋季的大规模灭鼠、灭蟑工作。
四是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四害”治理工作要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四、推进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李恒海任顾问,镇长江涵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黄正根和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卢长发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萌春任办公室主任,黄力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和检查考核等工作。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建专门工作班子。
2.明确部门职责。镇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负责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确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年度考核验收;镇民政办负责组织新闻宣传,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镇爱卫办负责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镇规划建设环保站负责指导村镇生态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垃圾清运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监管、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并做好垃圾处理设施布点规划工作,指导村(社区)的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做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搞好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国土所负责落实农村垃圾清运处理设施的建设用地审批;整治办负责农村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并开展监督检查。明确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标准和任务要求,并将每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有效避免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的发生,保证整治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1、建立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构建乡村环境整洁市场化机制。全镇12个村、计划安排专业保洁员92人、垃圾清运车辆14台,农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村保洁制度常态运行;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各村集中区域修砌垃圾池、安装垃圾桶。全镇计划在人口密集处、居民点、接合部建有垃圾池、以村(社区)为单位建有垃圾收购点、以镇为单位建有垃圾处理点的基础设施网络。
2、搞好村庄整治。各村(社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长期开展以清洁家园为主题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对屋边、路边、水边、田边的垃圾、卫生死角进行了大清扫、大清理和大清运,并对每户农户进行“最清洁、清洁、较清洁、不清洁”评比,督促农户自觉打扫和维护好屋前屋后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月按镇政府的安排,各村(社区)居民、镇村组干部和驻镇各企事业单位对全镇辖区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清扫。
3、加强河塘清理。各村组建打捞清污队对各村境内河道及塘坝沟渠内的生活垃圾和病死动物进行彻底打捞,达到河道畅通,河岸无杂物垃圾、河面无杂草漂浮物,底清、面净、岸绿的面貌。
2009年爱卫办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一、2009年工作情况
(一)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断深化,卫生治理有条不紊
随着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县各族人民关心、支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环境卫生工作的重心从城区向乡镇、行政村、自然村转移,广大人民群众卫生意识逐步提高,环境卫生村民自治逐步形成,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脏、乱、差”现象明显好转。今年全县共投入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经费58余万元,出动车辆320辆次,清运垃圾560吨,清理污水沟5860米,清除违章占道1980处,清除小广告等“牛皮癣”15940张。通过环境卫生整治,有效保障了“中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目标,坚持“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方针,以“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单位,建设文明环境”为主题,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广泛发动,集中力量,对辖区环境实施全面整治,确保辖区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二、组织领导
成立辖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附领导小组名单),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附工作配当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认真搞好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三、工作任务
市容环境卫生主要针对整治辖区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建立健全辖区城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规范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具体包括:
(一)重点道路的管理提升
加快推进辖区环境综合整治进度,大力开展实施重点道路整治提升工作,一是统一整治沿街广告牌匾工作,提高广告牌匾质量,按照要求但到市、区广告牌匾要求,二是认真学习纬北路办事处等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积极联合纬北路城市管理科、城市管理执法局一种队,集中清理占到经营、拆除违章乱搭乱建,集中清理“八乱”现象,清理清除乱贴乱画,乱摆乱放等现象,做到无缝隙、全覆盖,不留监管死角。三是加强日常管理经常性制度,彻底改善提高重点道路的标准。
(二)加强重点小区的整治提升工作
建立健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落实片区负责制,特别对重点社区的整治标准要进一步得到提升,达到区要求的示范小区标准。集中整治乱摆乱放,要以清理清除街巷堆放杂物和人行道车辆管理为重点,保持街巷、道路畅通。整治乱排乱倒,要以清理卫生死角为重点,加强社区保洁,做到“日产日清”、无垃圾死角、无垃圾散落污染,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拉乱挂,美化、绿化社区环境,力争通过集中整治达到示范社区的标准。
(三)认真搞好棚户区改造工作
年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重、时间短,也是全运会准备的最后一年,因此,办事处将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副组长的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各科室明确分工责任制,明确了任务,进行摸底公示,全办集中组织学习拆迁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并请拆迁办的领导进行拆迁知识讲座,努力将棚户区改造工作做细做好。
四、措施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按照责任分工以及工作要求,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治工作,解决整治中出现的问题,发扬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抓好整治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