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班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2-11-22 14:13: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青班培训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青班培训个人总结

篇1

二是增进了新的能力。本人端正态度,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切实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静下心来回顾一下工作,思考一些问题,理清一下思路,找准以往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出路和方法。自己通过学习,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工作能力,为返回工作岗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积累了新的知识和能量。

三是增强了一种信心。与来自全市各部门和各区的同学们一起学习讨论,加上向处级班、中青一班的领导们讨教交流,从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了解到当前珠海科学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特别是到井冈山学习考察,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党的艰辛历程和光辉历史,体会到我们党一路走来的艰难不易和坚实步伐,震撼了灵魂,激发了斗志,坚定了热爱党、拥护党、跟党走的信念,更加相信自己能够为珠海科学发展的春天增光添彩。

四是收获了一份友谊。参加这次学习培训,感受到同学们富有热情活力、颇有思想见地,彼此主动开展交流,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中,增进了理解和互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进一步深化扩展了学习效果。

五是想表达一声感谢。市委党校领导对中青二班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甚至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为我们安心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在此,我作为一名普通学员,对市委党校的精心组织安排说声谢谢!各位老师辛苦了!党校学习自我鉴定2

XX年9月,按照市委组织部干部轮训计划的安排,我参加了市委党校第14期乡镇长培训班的学习,通过一个多月的强化学习,我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更新,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党性原则也得到了锤炼,现将学习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等基本观点进行重点把握,并与我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思索,澄清了自己的一些模糊认识,通过汲取新的知识,夯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矗

篇2

课程安排紧贴后备干部工作的实际,紧贴当前我市科学发展的实际,放眼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突显干部培训工作之重要。此次培训,组织部门科学地开设了领导干部与思想武装工作、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与江门应对策略、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新闻会的要求与技巧、公务礼仪与个人形象塑造及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等专题,特别是江门市委党校经管教研室熊薇主任所授的《公务礼仪与个人形象塑造》专题,使我认识到公务员礼仪是推进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形式,也是公务员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公务员对内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对外代表的是国家形象,无论哪种形象都非常重要,要想树立良好的形象,公务员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学习系统的礼仪培训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它不但有助于全面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规范行为,同时为提升____x的良好形象有着重要意义。这些专题很有针对性、指导性很强,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更新的、更高的要求,获益匪浅、启迪颇深,提高了自己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时不待我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此次培训,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____x市委组织部和江门党校可谓是精心谋划,精益求精,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员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了解更多领域的信息。不仅有提高我们觉悟及理论的课程,更有针对学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及领导能力的实践经验课,还有联系实际的现场考察课,真可谓是内容丰富而实际。授课的各位老师、专家和学者,从各个领域、不同角度给学员作了深入分析和讲解,使学员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对种类问题有了更详细、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组织参观优秀企业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使我领略了格兰仕制造的世界魅力,了解到广东民营企业管理与发展的模式,领略了中国成功民营企业的风采,感受到中国民营企业的理念与文化和中国企业家的全球战略思维,受益匪浅。

篇3

在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高专教师素质,有许多地方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譬如,在教育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身心素质、教师角色等方面的某些因素,还有待于提高。优化教师素质,有两种优化途径:一种是自发地转变,也称为教师的自我优化,指的是教师感受到自身素质与外在变化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一种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行为;另一种是有组织地转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资培训――在职教师培训。

一、高职高专教师素质的自我优化

1.高职高专教师的自我优化意识

高职高专教师“自我优化意识”是指高职高专教师为了获得自身专业发展而不断地自主学习和自主调整、完善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的意识,是教师对自己实践活动及教育观念的一种省察和反思,即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反省认知。这种自我优化意识包括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总结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的评估意识和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即它所关注的是:“我是谁”―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自己的特征;“我在哪里”―思考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当前位置;“我将走向哪里”―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在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高职高专教师需要这种意识来不断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优化自己,了解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优势、需要克服的弱点和可以采用优化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高职高专教师自我优化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①构建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历史、个性,对每一种新的事实、经验或理解,都会以个人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教师的个人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对个人产生意义的过程、内化的过程,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学习者的真实经历,由经历取得经验进而获得体验,从而不断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心性结构,然后再以改善了的心性结构进行新的学习和新的能力训练的过程。因此,高职高专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强化自我建构性学习。②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教师通过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可以部分或全部重建自己的教育观念,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譬如通过“教育研究活动”,可以提高高职高专教师对职业教育理念的认识,培养高职高专教师自学的精神,形成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行动研究”,强化反思意识,促使自己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③构建培育自我教育意识的途径。奥斯特曼(Osterman )和科特凯普( Kottcamp)认为教师的教育反思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它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学者对优秀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也表明,优秀教师的成长必定经过确定目标、实施、反馈调节三个阶段,通过实践~反思~更新~实践的循环,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在职业教育教学中,高职高专教师要提高自我优化意识,自觉地利用这些国内外的教师教育反思过程模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使自己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优化。

2.终身自主的学习意识

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高等教育,有许多内容需要高职高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主地学习和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从事物发展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辨证关系看,内因始终是根本因素。因此,通过终身教育观念的形成与学会学习能力的活动获得来激发、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自我不断学习、素质不断提升的信念,教师专业水平就能获得持续发展,教师的素质就会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高职高专教师才能尽快适应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3.持续不断的反思教学实践

高职高专教师的反思(reflection)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这种对教学经验或教学实践的反思,不是简单的反省,而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时的静坐冥想,而是一种需要理智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态度和方法,而且常常要与其他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仅仅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伴随整个教学过程。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

二、高职高专教师的师资培训

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优化在职高职高专教师的素质。在职教师培训(in-service training)是对教师在职期间进行的业务、思想、能力等的培训和进修。博拉姆将其定义为:“在具有初级专业正书以后,从事初等和中等学校工作的教师和校长参与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其主要或唯一的意图是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以便他们能更有效的教育儿童。”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 必须落实“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的原则。

1.加强培训力度,提高高职高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素质

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力度,使高职高专教师早日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

(1)省、市、区县级职业教育部门要制定有效的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

省、市、区县级的教育部门,要统一协调好各地区的高职高专教师的培训计划工作。要针对全省各地区高职高专教师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提高高职高专教师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对高职高专教师培训进行统筹规划,并加强管理。要对培训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职业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分别制定相应的适合实际的培训计划,高职高专教师也要根据职业院校计划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发展计划。

(2)精选培训内容

培训要选择高职高专教师最缺乏和最需要的知识。根据社会调查结果,明确社会职业知识需求,使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知识与符合社会要求,这是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培训效果要切实有效。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相结合。学历培训包括函授、自学考试、脱产进修等;非学历培训包括各种形式的短训班(比如不定期培训,定期培训)、专题研讨、优质课展示与展评,对这些活动要加强管理。

(3)建立完善校本教师培训制度

校本教师培训(school-based teacher education),是指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和组织,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的培训活动。校本教师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校本教师培训制度还需要加强。在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把提高高职高专教师素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作为培训的重点。在实施途径上,要采取多元培训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问题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好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如“三型十环”的培训模式就非常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欠发达型的“学习~岗练~考评~分层”模式;针对普通学校的“分层~研训~师导~定向”模式;针对优先发展型学校的“定向~专修~独创~发展”模式)。

(4)完善教师培训保障机制

对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职业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要制定优惠政策,给予鼓励和保障。如学历培训给予报销往返车费,待学历拿到手后,给予报销学费,并按规定评聘职称或兑现工资待遇;对非学历新课改革培训班,也要提供差旅费和住宿费等一系列补助。要加强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把教师培训和考核、职务评聘及工资晋升挂起钩来,对教师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评估,每年首先由院校对教师的年度学习发展情况逐一检查评估,记录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考核评优、聘任的依据。

(5)加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教师培训机构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和其它承担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和企业的需要,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各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要突破办学体制障碍,在有利于优化高职高专教师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更要加强与用人企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使之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

2.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培养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

高等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有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只有在这批中流砥柱的带领下,高等职业教师整体素质才能迅速地提高。因此,我们要抓好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各个院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为其成长创造条件:

(1)加强高职高专职业骨干教师培训和培养的实验研究

篇4

1 师资规模与在校生规模未能同步协调发展。师资队伍总体规模偏小,生师比偏大,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较重。

2 缺少领军人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大师级人物偏少,尤其中青年教师中一流拨尖人才更少,吸引、汇集和孕育大师的条件不够完善,吸引力不足。

3 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高级职务教师总量偏小,某些重点学科的高级职务教师人数明显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存在结构断层现象。

4 自主培养、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尚待完善。与师资引进的力度相比,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相对不足,有效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渠道不够通畅,途径较窄。

5 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师资队伍建设受到体制方面的制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滞后,人才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6 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待更新。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学术氛围不够浓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新建本科院校加强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学校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体现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学校发展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大力引进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和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可以扩大师资规模,优化师资结构,降低生师比例。但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上面临着经费少、基础弱、缺乏研究平台和学术团队等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除有计划地补充新教师外,主要还应该依靠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即“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由引进借鉴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师资培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培养普遍缺乏统一、有效的教师培养指导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机制,培养模式也不能适应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通过现有条件,制订教师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符合本校校情和教师成长规律的分层开发的教师培养体系,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构建分层开发的教师培养体系

1 擘科带头人的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激励机制,以吸引、遴选、培养一批“高层次创造胜人才”为战略重点,培育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本着客观公正、平等竞争、滚动遴选的原则,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选拔,设立专项资助培养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培养对象出国访问、深造,提高他们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竞争的能力;改善教学、科研软环境等等。学校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和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

实行学科带头人学术休假制度,以保证其有较为集中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国内外访问交流,鼓励他们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或果,促进重大课题的申报和完成。以优势学科建设作为培养领军人才或优秀人才的纽带,使优势学科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人才高地。进一步拓展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适应面,鼓励和支持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探索,以研究机构为依托,以重大项目、重点岗位为载体,促进特色学科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脱颖而出。

2 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本着客观公正、平等竞争、滚动遴选的原则,根据一定的条件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选拔。设立专项资助培养经费,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多渠道为中青年骨干教师争取海外研修机会,有计划、有组织地选送他们出国培训交流。鼓励和资助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历学位提升、担任访问学者和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支持和帮助他们申报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并给予人选人员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竞聘上岗,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通过动态滚动培养,发挥“鲶鱼效应”,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今后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奠定基础。

3 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学校为新聘用的未系统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导师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通过随堂听课、指导课件、合作研究等形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教师岗位。

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表彰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艺术的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全校树立一批良好的教学楷模。设立青年教师奖教金,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青年教师投入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校内外科研项目,并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设立资助方案。

四、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1 岗前培训新模式。一位好教师的核心是具有合理的教学能力结构,由教学能力、学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组成,这五种能力缺一不可、相互支撑。为促进青年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学校举办“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作为对新进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研修班围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设置相关课程,邀请全国模范教师和上海市教学名师传授经验、答疑解惑,通过主题报告、专门讨论、考察学习、交流发言、学习校史等形式,以及开展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主题拓展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研修班的考核成绩记入教师的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务聘任、晋级评优的依据之一。

2 国际化培养模式。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按照“按需派遣、择优选派、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选派教师到国外著名院校、科研院所担任访问学者,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

师的国际学术背景和整体水平。积极拓展教师国际化培养的资源和渠道,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扩大选派规模,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进修层次,突出培养效益。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努力使大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具有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教师出国进修的资助机制,进修费用由学校、教师个人、国外资助三方按不同比例共同承担,政策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以进修成效调整学校的分担比例和数额。根据资助经费的不同来源,教师出国进修主要有国家公派项目、省(市)公派项目、学校公派项目和自费留学等类型。根据不同的进修类型,学校给予不同程度的费用支持。

3 产学研践习模式。推行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加强应用类学科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建产学研践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利用政策杠杆鼓励教师在职或利用学术假期去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实际部门工作或实习,提高应用类学科中具有产学研践习经历的教师比例,并逐步将践习经历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是我校长期的教学特色。学校和系部积极开拓渠道,形成校系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平台60余个。教师到政府、事务所、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际工作锻炼和开展科学研究,把企业发展中的实践经验、操作技术及最新信息运用到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同时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为企业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建议,承担相应的研究课题,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篇5

一、不断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党校是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理论武装的主阵地和主战场。讲政治、讲正义、讲正气是一名党校教员的职责所在。因此,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统领,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关系,深刻领会当今中国社会“重要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的阶段性特征和具体国情,深刻领会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背后所折射的民生症结和诉求。不断学习,敏于求知,勤于思考,提升素质,用最新的理论、最坚定的信念、最执着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净化自己的灵魂、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通过党校课堂传递、灌输给党员领导干部,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真正做到“公仆仁山、资政智水、与时俢真,求是致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二、认真努力完成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履职尽责做好本职。

回顾全年的教学,我部门圆满顺利完成了学校交付的各项教学工作。总计完成370学时,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时数,教学效果良好。其中:春季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培训班、秋季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党外干部班、莫旗后备干部培训班研讨式教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我市发展环境”,专题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共计8个班次的教学工作;市社会保障系统全员培训讲授式课程“提高社保人员职业道德和素养”、“社会保障在民生中的意义”两个专题,共计5个班次;市第七期面试考官培训班“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方法、技巧”的专题讲授;市党校系统现代教学方法研修班“如何做好研讨式教学----党校研讨式教学的基本功能和实现途径”的专题讲授;2011年我市公务员初任培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专题讲授,共4个班次;全市2011年度干部培训班“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履行职务的法律保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两个专题的授课;全省事业单位转岗“公务员法”考试的培训工作,共计8个班次;全市新任职乡镇党委书记“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专题培训的“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的专题讲座;公务员考前辅导班面试辅导课程,共计两期,6个班次。

三、时刻牢记科研基础作用常抓不懈,促科研成果进课堂。

教学与科研是一羽两翼,教学提出问题,科研成果走进课堂,两者互相补充、相互促进。本学期我部门秉承这一宗旨大力加强科研工作,通过思想重视、组织强调、制度要求、氛围建造等举措全力抓科研基础工作。年初承担了撰写《社保系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手册》一书的工作,编写了《公务员考试面试辅导》用书工作,参与了校级科研课题《我市民间组织研究》的工作;《我市民营企业家必读》一书的编写;参与我校编撰的《鹤飞集》文字编审工作;在日报发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和谐》文章;调研报告“我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及对策研究”被旅游局肯定并部分采用。下学期力争在“我市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鹤城”方面能有一个新科研课题出台,为市委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决策建言献策,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和咨询建议。

篇6

一、参加培训班体会深刻,不再甘做砖瓦

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特别是市委党校、县委党校老师及现任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讲解、分析,触动了我思想心灵深处的某根弦,使得自己不得不反思过去,熟虑现在和将来。县委何书记在开学典礼上的动员讲话,不仅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的,而且给我带来了工作的动力。可以说我们已经实现了“做社会主义的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以及“为社会增砖添瓦”等社会理想。但是从参加这次培训班后,我不再甘心做砖瓦,要争做雄鹰骏马。如果以前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而我们现在有了可以自由飞翔的蓝天,可以自由驰骋的疆场,如果再有“才能”这双翅膀,就不能只满足于做砖瓦,而要立志成为雄鹰骏马。在今后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加强学习,增强内功

同志指出:“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年华是青年和中年时期,务必要好好珍惜,切不可虚度光阴。要下功夫学习,学理论、学历史、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作为中青年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危机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领域,才能开拓思路、启迪思维,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敢于竞争、勇于实践

改革的不断深化,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工作中,无疑给中青年干部的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现实,作为中青年干部,唯一的选择就是投身到竞争的激流中去,把自己的思想从保守观念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潜力变成竞争的实力,在竞争中锻炼和提高自己。我们只有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才能达到“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境界;才能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吸引和带动周围的干部群众步调一致,共同破解各种难题,争创佳绩。中青年干部还要发扬前辈勤劳质朴、艰苦奋斗的精神,认清国内外形势,深入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实际言行来带动群众把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出成绩、做贡献上来。

(三)、勤政廉政,求真务实

作为年轻干部,有朝气、有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应强化“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的意识;一切从工作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真务实是青年干部首要的素质。以、等腐败分子为镜子,自觉把好权力关、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小事做起,从小处着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以焦裕禄、孔繁森为榜样,真正做一名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两袖清风、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二、争做雄鹰骏马,当一名优秀的中青年干部。

(一)要树立新的起点和正确的"三观"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打算,要树立新的起点。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哪些自己做的比较好,长处、优点要继承和发扬;哪些做的不好,不足、缺点要改正和克服。同时,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二)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学习是一个人成长进步之基,是提高素质之本。学习可以立德,学习可以培智,学习可以修身。学习是提高素质、提高能力、取得进步的十分重要的途径。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刻苦学习的干部,肯定是一个品质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高尔基有句名言:"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高尚的人。"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刻理解"泰山不嫌微尘故能成其大,大海不嫌滴水故能成其深"的道理,千方百计挤时间来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行动,通过学习使自己有素质、有品质、有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做出新的业绩,体现出自己人生的新价值!

(三)、要严格要求自己

凡是中青年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就要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没有这三点,你就不敢做、不敢说。如果说优秀的道德品质是树立权威的坚实基础,卓越的才能是树立权威的必要条件,那么,良好的作风则是树立权威的重要保证!我们只有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来赢得领导群众的信任和依赖,才能在领导和群众中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和号召力、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中青年干部在生活、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要身体力行,要率先垂范,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作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严格要求自己,就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上,在工作中,在惠民的发展中,在农民的口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力和水平!

三、不再沉默,积极对**经济发展进言现策。

对**经济发展的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坚决“摔掉”那些老大难企业。

对象造纸厂等这样的问题企业,采取果断手段,让来**投资的外商一次性买断,去掉我们发展的巨大包袱,这样可以使我们一身轻,在今后经济发展浪潮中才能自由翱翔。

篇7

我校于98年12月进行全国电化实验研究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题研究,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

1、探讨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的优化,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优化学生学习资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生理心理、审美等多种素质形式提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3、研究制作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CAI课件,满足教学需要;

4、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师资队伍,提高新一代教师的教学水平;

5、建立网络系统,加强与全国名校的联系与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以下对课题4,就本校工作进行回顾和探讨。

教师是实施上述内容的主体,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进行教育加工的能力,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以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中青年教师为重点,掌握现代教育手段为内容的岗位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的实施

1、学习与准备阶段

我校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下发了《现代教育技术》(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教材)和多篇的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材料,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学校领导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亲自参加全国和省的电教培训及会议,多次带领电教教师赴广东、上海、及本省的厦门、晋江、南安等地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派出电教、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等多个学科的教师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班,形成了小规模的骨干青年教师队伍。98年10月,学校新建了多媒体综合教室,配有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VCD红外同步听力系统等电教器材;电子备课室配有5台实达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等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师制作课件的要求。又于99年配置了62想双子恒星电脑的网络教室,学校还制定了奖励政策,资助教师购买电脑,为培训教师和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实践阶段

教师的培训采用分期培训、个别辅导和用教学光盘软件自学的三种形式。96~98年,我校先后组织了四期的青年教师计算机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DOS操作系统"、"WPS文字处理系统"、"Foxbase数据库"、"Windows95操作系统"等。并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有90人通过考试,其中获优秀的教师有45%。随着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建成,我们编写了多媒体综合教室使用指南和开设了多媒体综合教室如何使用的讲座,培养了一大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

2000年的5~6月份,我们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在培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三期的初级班和高级班的计算机培训,高级班培训的内容为"Authorware5.0多媒体工具软件"和"Photoshop5.0图象处理软件";初级班培训的内容为"Windows98操作系统"、"Wps2000文字处理系统"、"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通过此次培训,我校教师80%会操作计算机,中青年教师都会用"Powerpoint"制作小课件,有30多个中青年教师会用"Authorware5.0"制作课件。2001年3~4月份,我们又举办了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除电教组的教师讲课外,我们还邀请各学科的教师将制作小课件的经验介绍给老师,另外除分期分批进行教师培训外,我们电教组老师在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对电子备课室进行排班值日,保证电子备课室星期一至星期五对全体老师开放,教师们可随时在电子备课室制作课件,遇有技术性的问题,值班老师都能热心地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某些课件,由学科教师提供脚本,与电教老师合作制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亦提高了学科教师的制作课件水平。

1999年和2000年学校先后举行了以"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教育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探索"为主题的每次为期2周的公开课交流活动,共开设50多节优质课供校内外老师观摩、讨论(其中多媒体教学课有40多节)。为广大教师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通过公开课交流活动,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再学习、不断吸引新知识、新信息、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另外,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正如有些老师所说的:课件制作过程中,要老师思考再思考,拿出好的创意,无形中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跨校、跨学科的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得到了市教委领导和各县市(区)学校听课老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检验了我们培训教师的成效。

3、取得的成果

通过培训,各学科都有2~3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利用素材资源库与制作平台相结合,独立开发小课件教学软件的骨干教师队伍。有60多位中青年教师能较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如我校的林峰老师,在2000年湖北宜昌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政治思想优质课评比中,参赛的课题是高一经济常识中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感性认识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一个或多个的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好,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所授的课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被评委会确认为模式课向全国推荐交流。数学张建梅老师和电教组邱旭华老师合作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的说课课件《二面角》,在2000年南京举行的数学说课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999年徐辉老师获省物理说课一等奖。二年来,有几十位教师所制作的课件获市课件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张俊老师制作的《晶体结构》化学课件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邱旭华老师和张俊老师制用的《常用有机反应类型》化学课件获市一等奖。通过实践获得收益,并不断地总结出经验,积极地探索,我校教师共撰写了20多篇有关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认识和今后的设想

我校虽然在培训教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现代教育中心大楼刚刚启用,校园网也于2001年的9月10号才开通,跟其它兄弟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培训教师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对教师全员培训中,我们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分期培训,由于新老教师年龄的差距,出现了老教师听不懂,新教师又觉得教学进度太慢的情况,影响了教师学习的效果。现在,随着我校现代教学中心大楼的启用,大楼内的龙岩一中校园网、课件制作中心及教师备课室、视听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各学科多媒体综合教室等都将建成,信息点已进入每个校内教工家庭,教师在家中可共享校园网内和因特网上的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此先进的教学设施,坚持校本培训,抓骨干带全体,分层推进的方法,继续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校园网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教师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

继续培养全体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网上查询资料,下载文件等网上操作。做到每个教师会上网查询各种教学信息,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新颖和富有活力。利用网络,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培养驾驭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

2、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面临重大改革。利用教育网络环境,让师生共同使用计算机,实现个别化教学或协作型教学,还可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进来。我们将利用计算机网络,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根据网络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对中青年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知识水平等素质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8

作为“市专业技术优秀人才”,不仅是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能手,更应是师风师德的楷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上我勇挑重担,本年度我担任“市首届‘十二五’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的班主任工作并讲授《小学教师工作艺术》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班”和“小学教师学业水平测试提高班”中讲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每周授课6课时;担任“省培计划—新乡市初中青年教师远程培训辅导教师;”担任幼师班(长班)《教师口语》讲授,每周授课15节。自觉遵守坐班制度,每天坚持“早到校,晚离校”,勤勤恳恳地做好了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领导、同事和学生的称赞和拥戴。切实地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勤学苦练,做好教育教学的“引领”工作

作为市“专业技术优秀人才”,作为辉县市教师培训的践行者,作为课程的实施人,我深知必须了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掌握课程改革的进程,积极探索和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敢于战胜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惑与困难,坚定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才能真正做好课程改革的引领人,才能做好学生个人发展的领路人。因而,我特别注重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平时积极的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专著并涉猎各种教育杂志,积极参加了“国培计划—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远程培训并获“优秀学员”称号;2012年7月又参加了“市中小学农村骨干教师语文专业市级培训。”同时,我还认真地进行教学实践,承担学校公开课、实践课、示范课的教学。在课堂上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法灵活多变、勇于创新而给听课教师以不少启迪。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老师讨论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有时,还深入各所小学听课,为辉县小学教育的发展实施把脉。

篇9

一、多学善思,发挥桥梁助手作用。只有时刻注意加强学习,炼好内功,积极向书本、实践和有经验的同事们学习,才能不辱工作使命。注重加强在分析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运筹组织活动、调研决策“拍板”等方面能力的锻炼,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20__年以来,我先后参加了中青年英语班培训、赴新加坡管理培训,参与了第三批全市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文字工作,目前正参加市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每一次的培训学习,都使我受益甚多,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能力和政治敏锐性、政治坚定性,时刻保持与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的高度一致。履行科长职责,找准位置很关键,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注意发挥科长在局党委和科里同事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局领导的参谋、助手。仅今年,科里参与完善了局“一二三四五六”的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参与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农业基础建设等6个综合性文件,筹备了全市农村、农业等9个大型会议,完成大型材料40多个。

篇10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每月进行一次教案检查,每周五下午举行“中青年教师”——公开教学,特别鼓励年轻教师不断向老教师请教、虚心学习,多去听老教师讲课。教务处领导随堂进教室听课及一天至少2次查课, 严抓常规教学管理,以优良的教风、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及时排好学期课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照课表上课;施行上课教师和上课学生双向考勤制度,教务科不定期的到教室检查学生的到课率和教师的到岗、授课情况;采用了新的调课程序,授课教师如需调课,须认真填写调课通知单并由教务科领导审核同意方可调课,调课通知单留档保存。 2、深入课堂听课,严把教学质量关。教务处定期深入到各个班级进行听课、评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评价教师的上课质量,并及时的给出建议。 3、每周五下午定期召开全体教师教务例会,总结一周正常的教务常规教学情况,收集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出现问题应及时得到解决,教师例会上,探讨课程特点、教材选用、教学设备、师资配备、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保证教学秩序良好。期中教学检查采用教师自查和教务处集中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的内容包括教师授课效果、学生到课率等内容,了解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4、2018级所有学生在12月底完成了在校2.5年学习任务,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二、鼓励重视师资队伍能力建设和参加培训创造条件

1.2020年8月学校派出钟玺、李维2位老师参加专业教师国家培训,他们分别到南昌应用工程学院(汽车运用检测与维修)、广州(江西)贪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动漫设计)并获得了结业证书。

2.2020年下半年学校录取17位新老师,从8月1号起对新进老师为期2周的培训,培训内容为:劳动纪律制度、教学常规、上课流程、如何学写教案、怎样当好一个班主任,学生管理等项目,使新老师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三、为提升学校教师职业资格考核及等级测评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技能鉴定所的功能

本学期新增各专业考评员6人,建立了学校各专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场所。

在本学期9月28日---29日对18级汽修1班—汽修5班、18级幼师1班—幼师3班两个专业(汽车维修专业197名学生、学前教育的保育员资格证118名学生)进行技能资格鉴定考核。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率将达到100%。

四、教务处继续组织教师进行职称评定及“双师型”申报评定,满足教师资质需求。

本学期我们教务处有共有7名教师获得了技工学校教师上岗证。

职称工作的评定几年来教务处一直很重视,本学期的职称评定于2020年6月开始由教师填报资料,上交主管部门进行中级职称评定,我校有4位老师获得了中级职称资格证。

本学期下半年我们学校共有7位老师取得“双师型”资格证。

五、学校十分重视师生技能方面培养训练,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

1、今年8月份我校有4位老师参加江西省汽车专业信息化教学大赛,荣获三等奖。

2、2020年9月23号—24号学校共有学前教育、车身修复、车身涂装、机电维修、汽车营销、电子商务共6个项目18名学生分别参加2020年萍乡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技能大赛的举行促进了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提高了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兴趣。

3、2020年11月4号—6号学校共有 车身修复、车身涂装、机电维修、汽车营销、酒店管理5个项目5位老师和14名学生分别参加江西省人社厅举办的萍乡市“振兴杯”技能大赛,每个赛项师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4、2020年10月—12月不同时间学校共有4个项目即学前教育、车身修复、车身涂装、机电维修代表萍乡市中职学校参加2020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各类比赛的参与,提高师生学习动力。

六、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学历提升工作尤其外出顶岗实习学生学历要求

七、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尊重教学规律,以人为本,使教学保持正常状态。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钻研教学大纲,落实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2、高考班级进行规范性的月考。非高考班进行期中、期末考试。

5、从严从细落实教学常规的检查,实行教学常规日查课堂周通报、月查教师教案、作业、听课、教学反馈对检查的结果及时通报。

6、充分利用德育课、班会课、语文课进行安全专题讲座,尤其今年疫情特殊时期的防空安全工作,每天早上的健康打卡,对学生早、中、晚的体温测试、周日返校的行车登记。加强学生的两型教育、体育教育、科技教育、卫生安全教育、国防教育。

7、期末各科试卷的制定和印刷

8、组织期末考试和试卷批改

9、上交各科成绩和各项资料

10、积极开展教务处教研活动,每周教务例会结束后开展“中青年教师”公开教学,发挥教师的教学热情,集体公开评课,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八、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还不够,个别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的规范方面,某些教师还不能很好地管控学生,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

教师在课程前的准备过程中,抓不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不清课程内容的重要程度,才导致备课针对性不强。

工作纪律方面某些教师过于松散。

工作的依赖性强,缺乏钻研精神。

对于教务处在以后的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1、制订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请假制度,加强个人责任感。

2、加强已有制度的执行力度,经得起各个方面检查和各项考核、考评

3、讨论绩效考核、课程系数、劳动纪律问题。

篇11

1 概述

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一直以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专业,并各自拥有自己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与培训教育制度体系。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运维一体化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电网生产中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业分工的工作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一体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难点就是实现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双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分析培养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思路、目标与原则,研究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提出快速适应新机制对人才需求的培训纲要,并总结操作实践过程的重要经验,在实践中首次提出了以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培训体系实施方案

2.1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目标

通过跨专业学习提高班组成员能力,提升运维一体化培训效果,以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跨专业融入式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跨专业综合性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2.2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制度保障

在具体做法上,通过组织各运行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实现对运维人员的考核评价由感性评价到理性考核的转变,对于考核优秀的运行人员给予有效的激励,促使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效果。

2.3 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

搭建以运行和检修岗位人员互相借调、互相参与班组具体工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软管理作用。电力企业多为国有独资企业,具有人才流动性不强的特点,不利于员工才能的发挥,需要搭建一个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以利于基层班组技术人员价值的体现。

针对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员交流,让运行人员参与检修工作,又让检修人员指导运行人员开展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定期培训、定期考试、定期总结,形成“培训有组织、效果有反馈”的机制,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了平台、有了载体,不再流于形式。

2.4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是顺境中的剂,是逆境中的粘合剂。先进的培训理念是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灵魂,也是运维一体化培训最重要的部分。开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首先要树立与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相适应的“培训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先进的培训理念不能仅靠行政命令推行,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员工意识到不断自我超越,生命才更有意义。先进培训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个人特点最大化,转化为统一目标下的团体智慧。

3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主要做法

目前,临沂分部下辖变电运维一、二班两个运维班组,变电检修班一个检修班组,其中变电运维二班在日照市,结合实际情况,分部根据人员年龄结构特点,首次调整30岁以下运维人员到变电检修班学习,并调整3名变电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班指导维护类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作为第一批培训人员。在第一批培训结束后,开展第二批次培训,以调整中青年员工为主。根据培训情况,再开展第三批次培训,以调整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为主,做到培训无死角、覆盖全员,加快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同时力争培养出一批检修业务“一精多通”(本专业业务精湛,并掌握其它专业的基本技能)、运维业务相辅相成(具备开展变电维护类检修工作能力,并熟练掌握原运行工作,做到相互促进)的综合性人才。

4 培训效果

“深度融入式”培训是临沂分部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出的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模式,为公司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在其它供电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开展培训,有力推进了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

4.1 加快了运维人员对业务技能的掌握

运维人员直接参与检修工作,而不是在开展工作时请检修人员作指导,真正能接触到检修业务的核心内容,避免了课堂上讲得轰轰烈烈,现场干工作一筹莫展的现象发生。运维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切实提高运维班人员的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水平。

4.2 促进了变电运维、变电检修专业间的融合

运维人员学习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并积极投身到检修班组的建设当中,承担检修班组一系列资料整理方面的工作,切实地了解到检修班组的工作模式,加深了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运维人员的加入,也给检修班组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检修人员的学习,运维、检修人员相互学习对方工作上的优点、亮点,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了“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3 储备了“运检一体化”体系下的复合型人才

到站工作的检修人员不但对驻站人员开展培训,还要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参与相关工作,使得检修人员更系统地掌握了运行知识,为大检修模式下运检一体化的实施做好了人才储备。

5 结束语

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专业,需要大量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面广的人员,“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有效促进了运维和检修两大专业的融合、互助,在运维和检修班组涌现出一批“跨专业综合性人才”,这些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引领力和影响力的员工又有力地推动了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蓬勃发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12

(一)招生就业二个市场日趋成熟

1. 招生计划得到充分落实。XX年,普通高职计划招生1200人,实际落实计划1265人。其中省外165人,“五年制高职100人,省内对口250人,省内为认真落实招生计划工作,学校上半年坚持“重心下移,商业化运作”的招生宣传工作方针,统招750人。成人实际落实计划400人。与去年相比,增加20%以上,成招计划下降33%。

认真组织招生宣传。对口招生方面,4月中旬,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组织了近20名教职工分赴全省80个市县进行对口招生宣传。统招方面,组织了一支由20名教职工和20多名在校生“招生宣传志愿者”组织的招生宣传队伍进行招生宣传;省外招生宣传通过校园网有序开展。

2.就业指导工作成效充分显现。春季学期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先后前往江浙粤一带考察了18家用人单位,组织了8次校内专场招聘会,7批近180名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截止5月底,04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已达73.1%。在做好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悉心为集团公司转岗人员安置做了大量的工作,上半年共联系了如海螺、奇瑞、美的、奥克斯等30余家用人单位,联系就业岗位200多个,在转岗人员中反响大。

(二)教学与教科研工作改革日渐深入

1、教学任务圆满完成。XX年春季学期共开设课程130门,截止目前,已完成理论课时1XX,实训课时10500的教学任务。

2、期中教学检查求真务实。XX年春季学期,学校加强了各教学场所的现场值班、教学常规和教学秩序的检查,基本上杜绝了教师的迟到、早退现象,教学秩序比较稳定。

3、教科研、教改工作循序渐进。两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本学期正式进行了开题,6个校级重点课题结题工作已完成,XX年春季学期教研课题申报工作已完成。在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完成了工业会计、市场营销、工程测量和矿业工程与设备等四个专业的申报工作。

4、新学院召开首次教学工作扩大会议。在会议上,教学部门分析了春季学期教学工作的得失,与会人员就下一步如何作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取得了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大家表示要把教学工作的上台阶作为新学院树立形象的重要推动力。

(三)培训、鉴定紧锣密鼓

1、培训任务如期完成。举办了集团公司县干学习16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以及第十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办了由283名职工参加的为期4个月第一期关破转岗人员培训班;开办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员培训班、铜材综合技能培训班、鑫达钛业岗前技能培训班等技能培训、中级化验工技能培训班;举行了“鑫达钛业杯cctv第五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铜陵分赛区选拔赛”,共有1395名选手参加初赛,最后选拔出30名选手到合肥参加安徽省决赛。截至6月初培训办班18期XX人次。已完成半年培训XX人次的计划任务。

2、技能鉴定规模稳步上升。XX年,教培中心重点围绕有色集团公司“千人培训计划”,扎实开展转移培训职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半年,开展了公司内部共10个工种708人、公司外部其他单位379人、高职学生213人的技能鉴定。6月底将完成1300人的鉴定任务。鉴定总人数和工种数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上升。

(四)成功申办新学院

根据集团公司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照集团公司行政工作要点,教育培训中心XX年年初开始着手开展东、西校区分设及新学院申报工作。3月初,集团公司成立申报“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在公司筹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教培中心组织专门机构,配备精兵强将,夜以继日地奋战,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筹备,学院申报相继通过了4月11-12日和4月27日安徽省教育厅的专家考察组和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的评审。6月7日, 申报的“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安徽省政府省长办公会议通过。至此,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东、西校区分设与新学院申报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五)基本建设跨越式发展

XX年,学校基本建设工作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学生生活区一期工程12509?建筑进入室内装修和安装阶段,二期工程5001?的3#学生宿舍楼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学生生活区室外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1XX?新教学楼项目获集团公司批准立项。目前,新教学楼工程进入桩基础施工、主体工程招标阶段。至此,近30000?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XX年学校工程维修任务较重。为改善干部培训、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的教学环境,学校决定对XX?的老教学楼进行全面维修,维修费用估算需要30万元。现维修工程已启动。

(六)学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学生管理以学籍管理为抓手,以学风建设为重心,全面加强学生的校纪校规教育。上半年,学校坚持对班级上课、晚自习出勤情况进行督察统计,通过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学生违纪现象,有力地整顿了学风。本学期上课出勤率、迟到、早退现象有很大好转(出勤率94.3%,自习率79.6%)。

学校通过加强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开办铜都讲坛、举办经济·文化·人系列报告会等增设和丰富第一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网页制作、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第二课堂;同时举办了篮球联赛、广播操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共百余场。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有效。[1] 小编推荐与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中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七)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XX年,学校的改革发展任务很重,事业费减供之后,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压力很大。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抓实干,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将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学校班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XX年上半年,学校党建、思想政治生活着重从四个方面做了工作:

1、以凝心聚力调动积极性为目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认识,谋求发展;引导教职工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改革

发展中去,爱岗敬业,安心工作;调动和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开源节流和创收增效,努力实现收支平衡。

2、以围绕提高师生员工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为目标,不断深化学校文明创建活动。注重文明建设与学校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相结合,与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相结合,在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以展示学校良好形象为内涵,促进学校新一轮发展。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中全会精神及学校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学习、研讨。

4 、以加强治安综合治理为抓手,维护学校稳定和校园的安宁。XX年,学校将继续强化内部安全防范和治安管理,全面落实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责任制,为实现全年方针目标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

总结半年来的工作,教育培训中心真抓实干,保持了改革、发展前进的步伐,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1、办学的硬件基础薄弱。现有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办学发展的需要,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与教育厅关于高职院校建设的有关规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2、资金短缺十分严重。XX年是教培中心实行资产经营制的第一年。尽管近两年我们办学的创收增长幅度较大,但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基本建设任务重,承担着繁重的教育培训任务,还面临着高职院校、培训基地等很多资质的办学评估,学校发展需要的建设资金缺口巨大。

3、人才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教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近几年,学校流失了不少高学历人才,致使人力资源成本过高,职工培训的成果不断被抵消;至今尚未出台有效措施稳定和吸引人才;行管工勤人员过多;双证制教师缺乏;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要求相比,教职工队伍人员素质偏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面临“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正式挂牌,学校教职工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解决。

4、办学特色不明显。从上半年的就业情况看,我校始终引为自豪的、重视培养实践技能和强调提高动手能力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技术蓝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课题,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生、教学等各方面工作,最终影响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XX年工作展望

XX年,学校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全面深化内部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组织、流程、岗位再造,促进文化再造;加快基本建设步伐,建成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产业化办学平台;不断提高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的教学质量,尽快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历教育规模折合成全日制在校生超过XX人,培训教育规模超过5000人次,学校全年实现可使用的学杂费收入1200万元。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不等不靠,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XX年全年方针目标。

(2)

小编推荐与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中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2009至2010学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策划部人员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2009至2010学年网络管理员个人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2009年工作总结

测绘仪器分会理事会工作总结

2009年建筑设计工作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