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管理范文

时间:2022-07-29 21:46: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病房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病房管理

篇1

文献标识码:B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现将病房管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1病房环境管理

1.1整洁:病区整洁主要指病区的空间环境及各类陈设的规格统一,布局整齐,清洁卫生。保洁的措施:(1)物有定位,用后归位;(2)病室内墙定期除尘,地面及所有物品用湿式清扫法;(3)及时清除治疗护理后的废弃物及病人的排泄物。

1.2安静:安静的环境能减轻病人烦躁不安,使之得到充分休息,同时也是病人康复、医护人员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的重要保证。具体措施:(1)控制噪音,医护人员应做到说话、走路、操作、关门轻。(2)椅脚应钉橡胶垫,推车的轮轴、门窗交合链应定期滴注油。(3)积极开展保持环境安静的教育和管理。

1.3舒适:舒适的环境主要指病人能置身于恬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用物清洁、生活方便的环境中。病室适宜的温度冬季为18~22 ℃,夏季19~24 ℃,相对湿度为50%~60%,应根据季节因地制宜地开窗通风、地面洒水等,调节室内温湿度,使病人感到心境愉悦。病室空气流通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利于病体康复。合理的做法是: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定时开窗通风,冬季一般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不得在室内吸烟。 病区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一切妨碍病人安全的因素。(1)避免各种因素所致的意外损伤。(2)杜绝医源性损害。避免粗心大意引发的护理差错、事故。(3)提醒病人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严防医媒、医托行骗而影响健康。

2病房护理业务技术和制度管理

2.1护理业务技术管理

2.1.1临床护理管理核心是指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其生理、心理需要的主动护理。临床护理的管理重点是:⑴护士应培养主动护理意识。由于病人的需求有潜在性、阶段性、情绪性、压抑性的特点。因此,只有主动关心病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才能满足病人所需。⑵给予足够的时间保证。通过周密的计划安排,除完成指定的技术工作外,应将主动护理列入自己的工作日程,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主动进行临床护理,才能使病人成为真正的护理受益者。

2.1.2重症、特别护理管理:特护是指病情危重的病人,由专职护士负责全程护理。对特别护理的管理原则是:及时拟定护理计划,全力落实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根据病情变化及治疗需要适时地补充、修改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五知道(即知道诊断、病情、治疗、检查结果及护理要求);做好晨、晚间护理,保证病人舒适,头发、口腔、皮肤应清洁、无破溃、无压伤、指(趾)甲短而洁;各种引流管通畅,呈有效引流状态;抢救技术熟练,急救药品齐备,急救设备、器材完好率达100%;无并发症,无褥疮。

2.1.3护理技术管理:临床护理技术有:(1)基本护理技术;(2)专科护理技术,护理技术的管理原则是:学习了解《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对各项技术操作的规范要求,熟知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一般规律;在工作中既要运用常规指导实际工作又要注意发现问题,重视实践资料的积累,以便总结护理经验。

2.2护理制度管理

2.2.1交接班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床边、口头三交清。交接班的重点是:重症、病情变化者,手术前后和新入院等病人。

2.2.2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杜绝护理差错、事故,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具体规定是:执行医嘱时做到“三查”即一切操作前、中、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处理医嘱后查对:转抄医嘱后当即校对有无错误;各班需检查上一班护士所转抄的医嘱是否正确无误;每周须查对医嘱2次。

2.3护理质量管理

2.3.1护理质量概念:所谓护理质量,是指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的知识、技术和生活服务的作用和效果的优劣程度。

2.3.2护理质量标准的要求:⑴坚持质量第一的观点,护理工作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的安危。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该事事、处处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⑵坚持把好环节质量关,护士是每道工序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把关者。因此只有每一道工序质量得到了保障,才可能有总体质量的优化。⑶坚持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原则,各类护理工作的质量标准,操作程序和规范,是供护士共同遵守的护理行为准则,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和技术质量的尺度。任何标准、程序、规范都是经过实践统筹的最佳选择,不可任意更改。按标准、程序、规范运作是实现质量目标的根本途径。⑷坚持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综合护理质量是协作劳动的成果。因此护理工作运转的全过程事事离不开质量,处处有质量问题,只有在人人坚持对质量进行自检自查,同时又参与对总体护理质量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质量缺陷,纠正偏离质量标准的负效应行为,综合护理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2.3.3护理质量的管理:(1)基础护理质量要求做到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六洁: 五官、头发、手足、会阴、、皮肤清洁;三无: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四及时: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情及时,报告病情及时,处置抢救及时;三保持:保持各种导管位置正确、通畅,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平整、无尿渍和血渍,保持病人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2)特护、一级护理质量要求做到“七知道”、“四有”。七知道: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四有:有特护病人护理计划和完整的护病记录;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有护理要点;护理查房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对意识障碍病人有安全防范措施。(3)各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标准:①字迹端正、清晰,无错别字。②护理记录正确、及时、病情描述确切简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运用医学术语。③体温单绘制点圆线直,不间断,不漏项;④医嘱抄写正确,拉丁文书写合乎规范,执行时间准确,并签全名。

3健康教育

3.1健康教育的目的:健康教育是为了让病人达到知、信、行,使他们掌握疾病规律,有利于配合治疗,避免或减少诱发因素,防止疾病复发或引起并发症。

3.2健康教育的方法分:(1)语言教育。(2)书面教育。(3)实物教育。

3.3健康教育内容

3.3.1帮助病人熟悉病房环境: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向他们介绍病房的情况及科室医护人员,并详细询问病情,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

3.3.2手术前后健康教育:(1)手术前健康教育:护士应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根据病人情绪和所诉的心理活动,进行亲切的交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2)手术后健康教育:术后根据病人害怕疼痛、流血的特点,护士应亲切告诉病人,手术成功已安返病房,可以安心休息。同时根据病情,指导病人的饮食,指导适当的术后锻炼。

4出院指导

篇2

1  病区管理的重要步骤

1.1  环境管理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给病人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如有的病人自己睡不着,在病房看电视看到深夜,甚至约几个病友或家属在病房里打牌、下棋、大声谈论等,影响他人休息。对这些病人应关心、体贴,肯定他们在患病期间的寂寞,并让病人换位思考,使病人自觉保持病房安静。 护士长应定期在病区开座谈会做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工作,嘱病人及家属少去公共场所。

1.2  病房财产管理 

病房财产交接班要靠各班护士完成,病房护士应自觉遵守交接班制度。对病区的生活设施(如桌子、椅子、开水瓶、空调、电视、电话及卫生间的马桶等),要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1.3  病房安全管理 

护士站与病房传呼系统保持随时联系,病区应设有消防通道、应急灯、灭火器等装置。 加强医护人员及陪伴的防火的意识,督促病人及家属勿在病房内使用电炉、酒精炉、吸烟等,确保安全。病人下床活动、如厕应有人陪护,防止意外发生。

2  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病室管理的关键是调动每位护士的积极性。任何一项工作,都要靠大家去努力完成,作为护士长不可能、也不应该亲自去做所有的具体工作,应该起参谋长和统帅作用,要知人善用,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优点。护士长一定要公正,要让护士参与讨论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增加透明度,调动积极性;善于发现先进思想和事迹,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3  做好护士长的管理工作

3.1  实施人性化管理 

护士长应作风民主,宽以待人;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与偏差;让护士参与病房管理,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3.2  加强业务技术训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业务技术管理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其核心是质量管理。护士长应经常开展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比赛,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坚持继续教育学习;认真总结临床经验,积极撰写护理论文;有计划地通过进修、自学等多种形式,使全体护理人员得到培训。

3.3  爱才、容才、惜才 

护士长要当好伯乐,善于发现、发挥每个人的长处;用人之长要容人之短,要真心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做出成绩的人易引起别人的嫉妒、公开的讽刺、背后的诽谤都是常见的,遇到这种情况,护士长就要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护士长要当好心人,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3.4  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篇3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护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多项技能,学会使用多种医疗仪器,才能完成现代医学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院管理水平,近年我院安装了全院网络化管理系统,病房管理子系统是医院计算机住院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系统的主要原始数据录入窗口[2]。计算机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处理速度快等优点,在临床护理中用途广泛。

1 病房管理子系统的工作职能

1.1质量控制 可利用护理差错分析软件,以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性质、后果、经济损失及发生差错的时间段、护士的年龄段、班次、职称等进行科学分析,为制定预防措施,杜绝差错事故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4]

1.2质量控制 可利用护理差错分析软件,以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性质、后果、经济损失及发生差错的时间段、护士的年龄段、班次、职称等进行科学分析,为制定预防措施,杜绝差错事故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2 病房管理子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1规范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属于护理职责范围内能用护理方法解决的;也包括病因、症状和体征。由于护士的训练程度等因素导致护理诊断存在着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等问题,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护理专业确定的护理术语进行编码和分类,作出护理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2病历档案管理 计算机记录并管理病案是医院医疗保健系统的一项重要改革。改变了用普通纸张记录、贮存病案资料不利于信息交流的困境,可将各方面分散的病人资料,摘取其中最有用的信息综合成数据,形成资料输入计算机贮存。当护士需要了解病人原始资料或目前病情时,只需输入病人姓名即可获得病人的病情摘要、过去的处方等既往资料,从而避免资料的浪费和重复。

2.3护理办公自动化 利用网络系统,以病人信息为基本单位,从病人门诊挂号、办理住院、处理医嘱统计工作报表、病历归档到出院全过程,通过科室工作站录入第一手资料,职能部门录入医护质量检测结果,微机汇集处理信息,自动生成流动日报、工作量统计等项目。微机处理医嘱,可避免反复转抄,在输入医嘱尚未执行前,打印医嘱清单,护士校对无误后执行,改变了医嘱校对方式,节省人力,减轻临床护士事务性工作的负担。

3 病房管理子系统在医院护理管理的意义

3.1提高医护质量 计算机要求录入各类医嘱规范,促进了医院对各类医嘱实行统一的命名,专业术语规范。计算机能自动整理医嘱,打印出各类的注射、服药等处理单及注射、输液用的贴瓶单,字体清晰,规范整洁。在输入医嘱时能采用中英文互相核对,避免了传统手工做医嘱时因误看医嘱和书写潦草而造成的差错,提高了护理质量。

3.2加强药物管理 医嘱录入后经查对核实,并做发药通知,计算机可将病房的医嘱进行归纳整理,做药物累总后通过网络通知中心药房,为病人进行配药发药,提高了工作效率。

3.3增加费用透明度 以往在临床上会遇到病人因收费透明度差的问题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病房医护人员往往对药物价格的信息知道的少,当病人询问时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使用计算机后,纠正了上述不足,计算机可通过输入某药物编码,马上查出该药物的价格,并可查询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某一阶段的费用,令病人心中有数。同时,医生也可根据病人的经济情况来用药。这样,药物价格和费用的透明度增加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3.4提高统计效率 计算机可通过输入全院科室代码和起始日期后,马上计算机出该科室在某一阶段的业务总收入以及各项目的收入,有利于医院的经济责任制管理及搞好以科室为单位的经济核算。

3.5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通过多年的计算机在病房的应用,使广大护士普及了计算机知识,能用代码准确、快捷的录入医嘱及病人的一般资料,培养了护士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的工作作风,增强了科学管理意识,提高了全体护士的素质,为日后使用计算机进入其他护理领域和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本院病房管理子系统的简介,对我院实行计算机管理多年来的实践与应用进行总结。表明该系统改变了传统手工方式存在的弊端,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提高医院的社会竞争力[5]。同时,它也提高了传输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为加强正常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展了信息管理的领域,为开展计划,分析,预测和决策创造了有利条件。该系统也为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从而推动医院向信息化建设发展。理论和实践证明,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医院服务模式的改变,病房管理子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基础.病房管理子系统要逐步实现从以经济财务为主线的管理信息[6],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拓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特点,改造和规范医院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管理效率,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洁.我院护理文件归档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4-55

[2]谢仙萍,石贞仙,徐建萍,等.计算机护理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护理研究,2004,(16):1488-1489

[3]陈君英,马红丽,丁雅芳.计算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2,(10):792-793

篇4

护士长是护理系统的基层领导干部,是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指挥者,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本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加强病房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护士长应通过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护士的榜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科学的管理水平;实现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要起到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

1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做好病房管理的前提

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等无不影响着护士。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带好一班人,单靠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在护士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打造一支良好的护理队伍是做好病房管理的重要保障

护士长是护士的代言人,既是护士,也是一名护士管理者。要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护士,要以诚待人,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要勇于承担责任,使护士产生安全感,建立亲切融洽协调的内在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整个集体团结向上,群策群力,有效地推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护士长,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虚心听取护士意见,有分歧时多沟通,使她们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工作,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病房管理中。同时重视对护士思想素质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组织护士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人员服务规范》、《护士礼仪》等,一是帮助护士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转变服务理念,二是能够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减少和杜绝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依据护理部的培训计划,从科室实际出发,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学习和护理技能培训,做到培训有计划、有考核,针对不足,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3 尊重患者,得到患者配合是做好病房管理的有利因素

在实施现代护理模式中如何确保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1]。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质量主要表现为护士在工作中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基础护理、医院的休养环境、服务态度以及患者的安全感等。护士长应多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从中发现患者期望值较高而护士未做到的项目,分析原因,及时改进;对与行政后勤部门有关的问题,护士长要代表患者的利益,反映患者的要求,与有关人员联系沟通,为患者解决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4 重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质量是做好病房管理的核心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首先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对护士特别是新上岗的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每位护士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责任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使其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依法执业,以保障护理安全。其次,因护理工作点多面广, 琐碎复杂,患者从入院到出院, 每一项治疗、护理措施,化验检查, 无不直接或间接的通过护士的手落实到患者身上, 其中任何一个细节的失控和忽视, 都会影响整个护理过程的质量,甚至造成差错事故发生,所以护士长更要从小处着手,抓细节管理。

总之,病房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科学的质量管理是病房管理的内在本质,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管理理论,不断激励自我、激励团队,通过适宜的激励方式,激发护士的内在潜力,促进其整体工作潜能的发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2],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的目的。

篇5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的相关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科学的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的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小组。【1】病房管理的质量一方面来讲能提升医院的社会名誉,一方面病人住院环境改善,提高满意度。再者反映护士长的管理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总结出我科2015年1月―3月东区病房管理与开展品管圈后西区病房管理比较,总结成效。

1.2方法

1.2.1 2015年一月成立QCC,经过头脑激荡法确立本次活动的主题。病区分东西两组,经投票组合,分两组责护小组,各设组长一名,组员3名。组长负责安排各组活动,组员按组长安排工作。东区为对照组,西区为实验组,根据各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

1.2.2 组织讨论,我们从发现问题到现状分析大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摒弃传统权威式的会议形式,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因果关联分析,得出主要原因。首先,QCC小组成员于1月1日至3月31日对科室的东西两组进行比较,发现问题1.婴儿尿布无专门地点晾晒2.农村妇女存在封建思想,产妇在产褥期不能见风,所以病房不愿意开窗通风,导致病房有异味,这两点是病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要求QCC成员共同参与、制定新评判标准,组织实施,最终是让病房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1.2.3..1 制定病房管理的的标准。(1)病房床单元平整干燥,无污渍,出现床单脏时及时更换。(2)责任护士每天定时巡视病房,病房开窗通风;上午9:00、下午15:00各通风半小时。(3)入院和进行健康指导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室外晾晒区及室外晾晒的重要性。告知病房通风换气的利与弊,改变旧观念,使产妇能健康科学的度过产褥期。

1.2.3.2. 科室每周开展品管圈小组会议,进行各层级护士的标准培训,增加护士的责任心,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并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患者之间相互交流,采纳好的建议,不断改进,提高病房管理质量。

1.2.3.3 质控人员定时检查病房,护士长随时检查病房,随时提出病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护士定期讨论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法,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将讨论结果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下一次循环打下坚实基础。

1.2.3.6 科内专门设置了质控本,放在指定位置,每班护士主动查阅,每月课内质控会上总结分析,并进行绩效考核,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开展QCC活动后,病房管理质量较活动开展前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本次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而且改善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提升病房的清洁度,同时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协作性也明显提高。现在我们可以灵活的运用QCC的手法,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使圈员对QCC活动产生更浓的兴趣,享受到工作的成就感,使圈员认识问题的水平得到拓展和提升,增强了改进工作的意识。工作氛围更加融洽,向心力明显提升【2】。

QCC使护士拥有了更高的参与权管理权与自,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对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圈会上,各位圈员再快乐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发言,使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实施过程中圈员自觉进行病历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我们在解决了现存问题的同时也调动了圈员积极主动性及创新性,提高了大家团结协作的凝聚力。

病房管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质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改,使护士认识到病房管理的重要性,逐步提高病房管理质量,积极正确的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优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3】,通过学习品管圈,掌握了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利用品管圈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篇6

本文对53例烧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对烧伤病房管理与行为干预进行探讨,其中有1例发生医院感染。无重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发生。烧伤患者感染问题是临床治疗过程颇为棘手的问题,但加强烧伤病房管理与行为干预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解除患者痛苦,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烧伤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其中儿童18例,特大面积1例,大面积8例,年龄1~65岁,经过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病房管理及行为干预治疗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具体做法如下。

病房管理

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烧伤病房标识清晰,谢绝探视。烧伤患者入住应隔离病房,住入前将地面、门窗、墙壁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彻底清洁消毒,并进行空气消毒,住进病房后,用消毒水擦拭地面3次/日,空气净化仪消毒2次/日,每次60分钟。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内湿度50%~70%,温度28~30℃为宜,患者采用暴露疗法使用护架烤灯,温度32~40℃,以保暖及创面干燥,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进入病室时应穿隔离衣。处理、接触创面时应先洗手、戴外科口罩,后戴无菌手套。病室内的物品应专人专用,不得与其他病室混用,避免交叉感染。

烧伤病房专人管理:烧伤病房定期进行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病房专人管理,病房内用物严格消毒,每间病房设置洗手设备,配备手消毒液,加强洗手依从性。若不注意洗手,医务人员的手可能成为传染感染的重要方式[1]。

行为干预

烧伤创面的处理:烧伤创面是烧伤后各种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源。抓紧处理好创面就等于从源头上把住了最常见的创面感染关。患者入院时除对创面进行清创涂外用药外,对创面周围健康皮肤同样也要处理。入院后正确清创、及时换药、选择合适的覆盖物覆盖创面都可以有效的促进创面修复。

加强静脉输液通道的管理:有文献报道烧伤后静脉导管感染率>50%[2],而导管细菌培养与其周围细菌培养符合率65%以上。预防通道感染的措施: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②穿刺时避开烧伤创面静脉输液,必要时静脉置管但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一般3~5天。穿刺置管入口处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护,定时更换,避免感染。

呼吸道的管理:烧伤患者多伴有吸入性损伤,病死率高达80%,死因主要为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因此,加强气道护理对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①给氧:根据氧饱和度或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调节氧流量,保证有效供氧,每天更换氧气导管。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深呼吸、勤咳嗽,自主排痰。③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④加强气道湿化及雾化、排痰,防止痂皮脱落引起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泌尿道的护理:会用会阴护理液消毒,2次/日,防止细菌逆行感染。必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自行排尿,可大大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营养治疗:补充营养从流食开始到半流食、普食逐渐过度。食物应富含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

心理护理:接治患者起就应重视心理治疗:护士要关心患者的疾苦,对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要因人而异,以温和、亲切的语言予以心理疏导、安慰和鼓励,调动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细菌敏感的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引起耐药细菌感染或引起菌群失调。

加强烧伤病房管理是预防烧伤患者感染的重要环节,感染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通过加强对烧伤病房的管理、行为干预,认真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呼吸道、泌尿道的护理,重视患者心理护理,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和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使患者重生的希望大大提高,为治疗烧伤患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篇7

病房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有很多,在加强防范各种因素的同时,护士作为病房管理者,对提高病房护理水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原因分析

1.1病区的环境管理因素在病区的一些患者当其不困或者不想休息的时候,就会大声的放音乐或听收音机,更有甚者会集合其他患者或者是患者的家属在一起下棋、打牌,大声的聊天,严重地影响到了其他患者的休息。还有一些患者在病区内或窗户外悬挂衣物,在室内随地吐痰、抽烟,随手往窗外乱扔垃圾、随便倒水,忽视他人的存在,造成病房的脏乱、不整洁。

1.2病房财产安全管理因素病房财产交接不清,甚至不接,物品随处乱放,不爱惜公共财物,生活设施坏了,视而不见.患者及家属在病房内吸烟、随意使用电烧水壶、电饭煲,特别是有氧气管道的插头上。住院期间携带贵重物品,不随手关门等等。[1]

1.3护士的思想观念及法律意识因素现在,许多护士都存在着内心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倾向,导致这一倾向的主要原因是护士的劳动量大,且其社会地位不高。还有一部分的护士相关的法律意识极其淡薄,会当着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面,对患者的病情、护理等治疗情况进行讨论。还有的护士服务态度欠佳,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不热情,说话语气生硬等。

1.4护士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因素我院年轻护士多,但是护理理论基础差,知识面欠广,各项护理操作并不熟练,临床经验不丰富,如穿刺失败,吸痰无效,未告知吸氧注意事项等。不能有效的帮助病人提前做好安全隐患,临床上有一部分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医务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错误造成的。

1.5医疗的费用因素随着医疗体制以及医保制度的改革,原有的公费医疗以及劳保医疗变成了现有的医保卡或者自费医疗。与此同时,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更新与引进,使得患者的医疗费用有了大幅的增长,超过了患者能够承受的经济负担范围。此外,有些媒体有一些对于医疗方面的夸大的负面报道,导致医务人员的诚信度降低,使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当患者面对一些无法理解的收费时,会不断地追问,就会出现医务人员解释不耐烦的现象。

1.6其他不定性因素健康宣教不到位,如病人外出,治疗未执行,耽误检查时间等.带教老师偷懒,让实习生及无证护理人员独自做治疗是安全隐患。护士单人单岗,对病房巡视不及时,对护理安全警惕性低。患者年龄大,腿脚不便,视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是安全隐患。[2]

2相应对策

2.1病区硬性应对策略靠护士自觉遵守交班制度来完成财产交接,护士对病区的各项设施包括桌椅、烧水器、电视机、电话及病房空调等,使其处在较好的备用状态。做好病区内的防火工作,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以及家属的防火意识,在显眼处放置灭火器,禁止患者及家属在病房内用电烧水器、电饭煲及吸烟等,确保安全,防止火灾。加强理论学习,以院内讲课、院外专家授课,科室自我学习,自学知识,外出进修等方式加强了护理业务水平,拓宽了知识面。遵照护理部每年定好的护理计划,加强各项技能操作培训,进行技能操作大比武,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认真细心的对待工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2人性化应对策略患者随身带的钱及贵重物品嘱咐他们保管好以免被盗。对病人进行各项治疗,检查等项目时都应委婉的告知病人大约费用情况,耐心回答病人的疑问,合理收费,提高透明度,让患者明白消费。对于身体状况不好的患者,护士要告知病人家属住院期间须有家属看护,无家属在旁照顾的病人护士应提供方便,为病人取药、服药、买药、打开水、协助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上厕所、上下床活动等日常生活护理,备好床旁呼叫器,交代病人注意事项。[3]夜间值班人员按分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护士的责任心。病房管理的关键就是调动起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学习相关的规章及制度,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素质,使其树立起“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多和患者交流,交流要诚恳,让患者充分理解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3小结

病房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管理水平较高的,善于学习科学管理的护士才能做好病房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因此,护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有主次,做到心中有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团队作用,才能把病房管理得更好。对于护患纠纷的处理,只要本着”患者利益优先“的原则,同时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在平时护士应该告知患者需履行的各项义务,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尽可能的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降到最低,营造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篇8

病房管理,主要目的是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利于康复的环境,使病人尽快康复,减少伤残,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而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传播学以及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同时是关系到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其目地是启迪心灵相信科学,改变人们不文明、不卫生、不健康的行为,提倡有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和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多年的工作经验休会到其中的联系现现分享如下:

每天清晨,护理班的护士都会去做晨间护理,可是,护士刚把病房整理整齐,干净,等到治疗班的护士去做治疗或者医生查房时,病房又出现零乱现象,而且,许多病人见哪个护士要求严格些,就会问是否当天有人来检查?似乎,只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时,病房才需要保持整齐。

我们收治的病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农村,由于路途较远,回家不便,陪护人员比较多,携带的物品也较多,而且。许多,^自身卫生状况差,又很节俭,经常买了东西,舍不得吃,或者,一次没有吃完舍不得倒掉,甚至。连包装的袋子都想留着带回家装东西,还有,平时喜欢随手乱扔垃圾,乱倒脏水,虽然病房有垃圾筒,但是,还有许多人喜欢把垃圾往窗外扔,工友每天整理三次,环境卫生还是不好。

许多病人文化素质底,对医疗护理不了解,遵医嘱行为缺乏,许多需要禁食的病人,会偷偷自行进食,需要卧床的病人,会回家休息,需要记录出入量的病人,经常不把大小便拉在固定的容器里,使得我们无法正确估计,进食多少也不准确,容易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后的观察。另外,诸如在病房高声谈笑、打扑克等等,其实,许多工作不是护士没有去做,也不是他们刻意不遵守,追根到底,也许,是因为对许多东西没有理解,对我们为什么会有许多制度不理解,以为医护人员说的时候注意些,医护人员走了,又可以随心所欲了,不明白安静整洁的环境,正确地遵从医嘱,是为了健康出发。

因此,笔者觉得,健康教育在病房管理中至关重要。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

篇9

骨科医护人员和骨损伤患者经常要面对骨科围手术期的疼痛问题,这种疼痛感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康复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手术后诸如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萎缩等并发症。骨科术后的疼痛现象,实际是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在国际上,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又增加了疼痛,成为五大生命体征[1]。人性化无痛病房的理念正在深入患者以及护理工作中。本院骨科为了提高病房的护理质量,开展了无痛病房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意味着无痛病房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应用的必要性。本文从对疼痛的评估、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等方面,探讨了骨科无痛病房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疼痛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200例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病例,其中入院后实施无痛病房管理10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3~75岁,平均(41.15±5.35)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7例,跌倒伤15例,高处坠落伤18例;骨折类型:肱骨骨折26例,外踝骨折18例,髌骨骨折22例,锁骨骨折24例,桡骨远端骨折8例,其他2例。入院后按骨科传统镇痛常规管理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3~76岁,平均(41.26±5.41)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8例,跌倒伤14例,高处坠落伤18例;骨折类型:肱骨骨折27例,外踝骨折17例,髌骨骨折23例,锁骨骨折22例,桡骨远端骨折9例,其他2例。全部患者均在本院接受系统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痛病房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2.1 疼痛评估 实验组以实施骨科患者镇痛任务为中心,患者入院后1 h内首次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个人史、既往史等),大系统症状、专科情况等。此后,每天的9点都进行疼痛评估。手术完成,自失效后,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再进行全面评估。实施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以及蛛网膜下腔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需要评估8次,每小时1次。对于疼痛的评估主要有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PRS-R)。数字等级评定量表,是用0~10个数字,表示疼痛的强度等级,“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疼痛,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2]。4岁以下幼儿、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使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进行评估。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中,疼痛评估≥5分者,应该报告医生,给予镇痛处理(静脉或肌内注射后30 min,或者口服药后1 h)后,再进行评估1次,并在《疼痛评估表》上作好记录。以后每隔2小时对患者评估1次,直至疼痛评估数字等级≤3分为止,并记录。对照组以骨科传统镇痛常规管理,疼痛尽量让患者能忍就忍着,患者疼痛剧烈时才使用止痛药。

1.2.2 疼痛干预 (1)室内要保持安静整洁,以利于患者心理压力的减轻。(2)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能够怀着同情倾听患者的倾诉,保持沟通的顺畅。(3)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的介绍,改变传统观念,解除患者害怕镇痛药物成瘾的顾虑,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在疼痛管理过程中引导患者和家属进行配合。(4)对于能够引起疼痛加重的因素,如不当、固定过紧、角度异常、伤肢位置,过于频繁的操作等,都应该尽量避免。(5)适当进行非药物因素干预,如心理疏导、音乐疗法,以及一些冷敷、热敷、按摩等的物理治疗。(6)在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采取多模式个体镇痛,按时给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2天NRS评分、24 h疼痛频率及24 h需临时应用止痛药次数和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2天NRS评分、24 h疼痛频率及24 h需临时应用止痛药次数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使医生、护士对疼痛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 树立无痛观察、全程无痛、超前镇痛、安全镇痛等新理念,采用多模式、多阶段、多途径、多靶点、多学科合作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在恰当时点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和方法组合起来使用的治疗方法,并及时观察、有效处理镇痛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科学制定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的有效个体化镇痛治疗方案,将疼痛降低到最小,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3]。

3.2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可减少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 疼痛对于机体的刺激是强烈的,而人们也很难抑制和克服剧烈的疼痛,凡是经历过疼痛体验的人,再想到疼痛时,都会心怀恐惧。因此,在手术前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对手术的恐惧感。故部分患者由于惧怕手术带来的疼痛,不敢接受甚至放弃手术治疗。随着无痛病房的开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3.3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国际慢性疼痛协会研究发现,疼痛的潜在危险要远高于一个疾病,持续的疼痛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神经系统的改变引发恶性循环,从而加重、延长疼痛[4]。也会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疼痛会导致失眠焦虑和抑郁,这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负性影响,会反映到患者的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上,从而产生这些系统的功能改变,使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5-7]。疼痛对身心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镇痛来消除或者减轻。减轻或消除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因疼痛影响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3.4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使患者疼痛下降到最低点 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能在无痛或者微痛的情况下早期积极主动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早日康复,减少骨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8-10]。

3.5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能更好地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创建骨科无痛病房,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部分。在临床护理的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骨科患者的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创伤、手术、术后的固定、特殊的、功能锻炼的过程,康复治疗的过程等。无痛管理的理念,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主动地接近患者,关注患者,了解患者,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服务[11],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更人性化服务理念,这也是开展无痛病房管理的目的所在[12]。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要求无痛的基本权利,患者也渴望和要求给予无痛的治疗和护理,并且有对医生护士提出进行无痛技术治疗和护理的权利。因此,在2004年国际疼痛协会(IASP)把每年的10月11日确定为“世界镇痛日”,还提出了“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口号[13]。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使患者安全、平稳、顺利、舒适的接受相关治疗和积极配合功能锻炼[14-15]。因此,提高骨科围手术期疼痛控制质量是提高医护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围手术期限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Merboth M K, Barnason S. Managing pain:the fifth vital sign[J]. Nurs Cl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2]董加萍.成人疼痛评估方法与疼痛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2008,46(19):42-43.

[3] Stephen B M, Martin K. Wall and Melzack’8 textbook of paln[M].5th ed. London: Elsevier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5:362-373.

[4]陈志琼.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疼痛护理的文献评价[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1.

[5]崔快.创伤性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61.

[6]刘艳丽,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2):155-121.

[7] Michael W, Robert F. AO manual of fracture management: internal fixators: concepts and cases using LCP/LISS (AO Manual of Fracture Management Series)[M]. Clavadelerstrasse Davos:AO Publishing,2006:1-3.

[8]黄津芳.人性化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9):212-286.

[9]赵继军,崔静.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3-384.

[10]朱炜.创建无痛舒适护理病房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36-37.

[11]黄天雯,何翠环,陈晓玲,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1-224.

[12]梁玲,李慧铭,何平.自控镇痛泵健康教育指导标准的设计与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60-61.

[13]邱贵兴.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8,12(1):78-81.

篇10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79-0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与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丰富,与普通的内科病房相比较,神经内科重症病房收治的患者一般属于生命垂危,对各种应激反应能力有限,存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症状,我们将权责护理管理 模式应用到患者身上,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以及患者患者对死亡的不安与恐惧[1],为了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更好的提高优质的呼呼服务,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全责护理模式,提高了我院 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现将管理报告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8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在56~77岁之间,平均年龄63.2±7.8岁,病程在3d~6年之间。我科室护理人员1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7名,护士4名。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资历和能力,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责任组长实行全白班,轮休时工作由辅助护士代替,护士实行8h连续工作制,增加治疗高峰时段、午间上班护士的人数,以此减少出错率,根据工作量和患者的人数合理排班[2]。如果在夜间或者危重病号多是增加值班人数。同时进行系统化护理。控制感染,严格的隔离制度,严格吸收制度,义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要洗手。

我院采取半封闭式管理,由于重症患者一般都有很大的精神包袱,我院允许家属留一人陪护可以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护理人员也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以更好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相信在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治疗和家属细心的情感陪护下,患者的病情和精神都会得以更好的稳定和恢复。

2 结果

医生对实施“层级全责护理”的护理工作评价:认为责任护士工作积极主动,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达到100%:医生从患者反馈的信息了解到,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在新的护理模式下,医生认为护士能积极跟进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为96%,仍不够理想的占4%。上述结果显示,在护理模式调整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可。我科室在进行全责护理和系统性护理之后,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使患者增强了治疗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传统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疾病的护理,一般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等细节的护理,在实行全责护理模式之后,要求责任护士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思想发生了转变,护理人员由“要我去护理”,转变为“我要去护理患者”,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护理人员能够主动的巡视患者,并能够及时的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及时应对突发状况[3],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能各尽所能,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层级管理的护理模式是由一个责任护士照顾一组患者,责任护士相对比较固定,患者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责任护士,同时责任护士能够对自己所护理的患者有全程了解,能够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做到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使患者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同时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在一起,是患者能有安全感,增强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这种护理模式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了可以交流的平台,护士在连续工作8h增加了高峰时段和夜间的值班护士人数,护理人员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满意度明显提高。责任护士参加医生的查房并参加病例讨论对患者的病情能更熟悉,同时拓展了护理人员的知识,对专业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处理医嘱时,护理人员可以起到监督,检查和反馈的作用,因此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在实行系统化护理之后,患者度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通过加强对病房感染的控制,并严格管理制度,降低了病房的感染率,在患者的治疗期间,为患者进行擦浴、灌肠、导尿时尽可能仔细认真,在护理患者的感情时,对清醒的患者要多给予关怀,以消除患者的孤独、寂寞和惧怕的感觉。总之我院通过全责护理模式和系统化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通过对神经内科重症病房进行全责护理模式,系统化管理,提高了神经内科病房的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郑一宁,吴欣娟.实用神经内科护理及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7.4(13):40.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15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病房管理,从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调配、工作态度、工作流程包括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将实际考察情况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患者出院前一天,让患者填写护理人员护理情况满意调查表和对医院管理的情况满意调查表,帮助分析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一般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病房管理中的区别和意义。

1.2 方法

1.2.1 自我评价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首先从制度上来说,实行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制度,对每个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定期的职业知识培训,形成严格的考核制度,将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技术水平、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形成量化指标,每阶段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价;其次,从护理的理念上来说,要定期在科室内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职业的认识,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自身的修养,深化基础护理并强化护理的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排班,优化工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1.2.2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评价

在病人出院前一天让病人或其家属填写护理人员护理情况满意调查表和对医院管理的情况满意调查表,包括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巡房情况等等,每季度统计一次,综合分析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详见表1、表2。

篇12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131-02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创新病房管理模式,优化整合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1]。为了分析基于优质服务下的内科病房管理模式创新成效,本院对收治的206例内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实施创新内科病房管理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0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102例,年龄在35~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2±5.52)岁。心内科护理人员共14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有6名,护士4名。同时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实施创新管理模式前的206例患者作为对照,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106例,年龄在34~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6±5.44)岁。

1.2方法

1.2.1构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士长的全面指导下,严格遵循卫生部门的标准,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病房管理标准的考核制度。设立专业的优质的病房管理工作小组,主要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组成,实行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2],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定期组织各级病区护理人员召开会议,总结护理工作情况。

1.2.2护理文书管理模块在创新内科病房管理模式中,重新调整制订岗位职责,制定符合内科病房管理的护理文书范本,认真书写护理记录、护理评估单、交班报告。针对护理文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及时的纠正对策。同时,指导科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书书写培训,定期进行考核等。

1.2.3科研教学管理模块病房管理人员制定规范化培训及岗位轮转,组织实习护士带教工作,根据不同科室护士工作年资,选择规范化培训措施,使每位管理人员都可以对病房管理工作职责和流程做到了如指掌。同时,充分利用院报、网站、橱窗、召开会议等方式,对各项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及时消除存在的管理隐患。

1.2.4以“优质护理服务”为载体,促进病房管理工作建立科室、各级质控员、护理管理者的三级护理质控模式[3],定期检查各项标准的落实,持续改进病房管理质量。病房管理人员妥善管理药品及特殊药物。在患者刚住院时,全面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为其安排床位,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病房管理模式的理解和配合,保持清洁舒适的病房环境。针对住院病区情况,采取分时段封闭管理方式,促进病房的标准化建设。最后,落实物品外借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管理巡查制度等。同时,合理评估患者情况,从而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病房管理方案。

1.2.5落实PDCA质控循环管理工作PDCA质控循环管理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总结阶段。①计划阶段:在病房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直到达到预期制定的效果;②实施阶段:定期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召开会议,组织专业的质量管理小组,介绍每一步护理工作程序,在护理服务工作考核中纳入患者满意度等,为受到表彰的护士,提供经济上奖励以及晋级评优机会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③检查阶段:质量管理小组可定期进行查房,询问患者住院情况,并做好访问记录,每月进行考核专业管理知识,全面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④总结阶段:护理质量管理可全面整合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向患者发放满意评分调查表,总结出PDCA循环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缺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