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10:21: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核心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源起:回归原点立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培养人?怎样尊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和我们的教育。
记得2006年以前的那些时光,我常常观察校园里的那棵大树。有一天在观察那大而美丽的树冠时,顿然对教育这棵树的树冠之下发挥着支撑力量的根部产生了研究的冲动,于是循着这个思路,我发现,人们只看到树干及树冠,却少有触及其根部的。不首先研究其根部,还真会失了“根”,教育也是这样。于是,循着“秩序”这一关键词,我们展开了对教育原规则的研究。
回归教育原点,对教育基本问题做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生,培养美好的人格,从真正意义上培育“完整的人”,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让教师与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应该基于这样的教育原点。
“回归原点立教育”,需要谁来立?毫无疑问,是教师!海德格尔说:“以什么为职业,在根本意义上,就是以什么为生命意义之所寄托。”教书育人原本是一项强调科学性又洋溢着艺术性的事业,正如《论语》所述,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然而今天的你我,可曾体味到教育生活的诸多乐趣?环视周围,许多教师从未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艺术性的享受,而是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或跳板,抱着为了生存而劳动的被动心态,至多也只是刻板地凭良心在尽心尽责地工作,对工作感到疲倦,甚至抱怨现在所处的生存方式,感叹做教师难、做教师苦。
罗素先生曾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的工作。”教师的生存状况本不该如此尴尬。思考教育的原点,清除教师的匠气,转变“教育由艺术降格为技术”的局面之后,将“教育秩序”的探讨纳入教育人的教育视野,一定程度上能使教师们触摸到教育的核心,焕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与力量。
发展:团队壮大风生起
人生本是一场局,解局方才不陷入泥淖。“回归教育的原点,直抵教育的核心”也是一个局,只是解这个局不会是一人所为,也是一个人无法解开的,必须集众人之力。受大雁南飞阵形的启发,我与代安荣着手建立“原规则研究团队”。
在我与代安荣一起“开创了网络研究和写作的先河”后,我决定扩大团队。当时我在“成长论坛”发帖招募,但由于大家对我们的研究方向——“教育原规则研究”所知甚少,在2008年前,就只有代安荣、张朝全和我三个人。但随着我们的研究论文,在《现代校长》《河北教育》《今日教育》连载后,影响力便越来越大。2009年,团队迅速发展壮大。能有这些发展,我们得感谢代安荣,是他的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也感谢张朝全,是他的加入让我看到了希望,增加了正能量。2009年,我在教育管理原规则研究的基础上,融入了教师成长原规则研究。
2009年,许多网友加入进来,我利用QQ群对新的成员进行培训。最初的几个月,每天晚上,原规则研究QQ群热闹非凡。如与网友刘发建彻夜长谈“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他提及的“贴近地面的教学探索”,近乎给我洗脑,给我警醒。我当时就想,“贴近地面”,不就更能抵达教育的核心吗?此时,也正值团队第一本书《校长原规则》在统稿。我把这本书的电子稿上传在QQ群共享里,供大家下载理解和领悟。当大家对教育原规则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时,我决定开启“教育原规则研究”之教师专业成长。循着教师成长的原点,我决定以“教师不跪着成长”为线,让全体成员进行新一轮的教育原规则研究。为了让大家在团队的牵引下,自主破解教育的难题,直面教育的原点,团队采取“自主读书——自主研究——物化成果——共著书籍”的路径进行。当时,我们循着探询教育原点的主线策划了第二本书——《教师不跪着成长》,一个月后,又策划了第三本书——《教师笑着教书》。我的思路是,以策划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以读书助推研究的深入,以研究撰文物化研究成果,以著书立说彰显研究成果,提升成员信心。也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团队成员发展迅速,原规则研究的书籍也得以公开出版发行。
6年,2000多个日子,就这样走过来了。面对教育困局,面对个人发展的困局,我们虽苦恼过,彷徨过,但我们没有懈怠,没有灰心丧气,我们在不停地探索、思考、改变、进步。在团队研究的你来我往中,我们渐渐接近教育的原点。我们的研究得到了认可,如今,加入团队的也越来越多,团队成员始终保持在300人以上,核心成员在30人以上,不少成员成为了名师,其中不乏博士和评上副高级职称和特级教师的。代安荣,出版个人专著三本,被誉为“草根专家”;张朝全,发表文章150多篇,被评为感动重庆十佳教师和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互补:相互促进挂云帆
团队的发展,一度遭遇瓶颈。
我们的教育原规则研究团队,就如一只木桶,当遭遇短板时,就难以盛下更多的水。虽然我长于研究,思维发散性强,敢于剑走偏锋,但我的短板是文字功底不行。再说,一个人难以走远。发展艰难时,我就在想,必须再寻找方方面面具有长板的教师加入进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引进团队成员时,我也是从多方面来综合考察。
每一个要求加入的教师,我都让他们传几篇个人的研究性文章和简历。我仔细品读,从字里行间探询其对教育的洞察力、研究教育的能力,再“百度一下”,多方面加以了解,而后根据团队的发展走向确定是否吸收。
现在,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中,都各有自己的长板,极大地弥补了“教育原规则研究”的不足。代安荣,对教育现象关注密切,且十分敏感;张朝全,文字功底强,勤劳务实;肖凯博士的思维非常敏锐;马张留富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刘平友、肖克文等的洞察力非常强大等等。
一群人,就像大雁南飞一样,因为互补而收获更多,而走远。团队发展至今,多名普通教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诸如钟发全、张朝全、黄行福、代安荣、陈松信、郭力众、张爱敏、刘平友、杨宏杰等一大批教师,因参与团队的研究脱颖而出,这批草根专家先后在全国各地讲学100余场。
循道:遵循秩序展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何为育人为本?怎样做到育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检验标准是什么?质疑、探询、遁隐,恐怕也是一再提及的原因。直抵教育的核心,在于深入探询教育的原点,让教育回归到“人”上来。
教育原规则的研究,实是对秩序的研究,对秩序的遵循。“秩序顺了,一切顺了;秩序乱了,一切乱了。”打破旧有的秩序,建立教育新秩序,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
诸如在团队著作《中小学教师小课题开发的策略与应用》的前言中我们提到:
身为教师,不断发展方为立身立命之本。而相对于专业发展,广大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让自我强大的行动。没有行动,一切美妙的设想终归只是过眼云烟。
人的运动之轨迹,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能量及存在价值的大小。纵观整个教育,发现更多的教师因为受自我视野的牵扯,一生没有明晰与明智的决定,一生中几乎是什么事也没有做。
是否体悟到小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参与小课题开发与研究,主动权永远在自我。事实是,又有几人真正能将焦点集中于小课题研究,并把自我的成长牵扯进生命运行的轨迹中去呢?教师队伍是十分庞大的,但强者所占的比例却是相当小的。原因是什么呢?小不为,何来强大?很多教师都期待搞个重大的课题进行研究,从而一举成名。但真要参与时,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只好望而生畏,畏而退却。殊不知,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的成长都是由小而大的。没有给自我发展实质性支撑的行动,只能永远处于弱小的行列。没有由小到大提高自我专业发展的行动,谈何做强大的人?
什么样的小课题才是有生命力的?它首先是基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其次是源于本土的。因为发生于自己的身边,开发与研究才更能找到问题的根本之所在,也才有利于自我及教育的发展。
余文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就像上文引用的“前言”中提到的,教师期望一举成名,却又力不从心。殊不知,一举成名的背后是积淀,也实是要坚守“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秩序。而要“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则必须首先回到“人”本身,回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上来。乱了这个秩序,最终乱的便是教育。孙云晓老师给健康人格列了五个指标:“第一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原规则研究所承载的内容,我们从秩序的角度关注人的情感、理想和人格,以培养完整的人格的研究为要旨。我们的研究,也更期待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培育成有健康的志趣和探究的好奇心的人。
思考:教师成长教育兴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教授说:“如果一所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师,即使在破庙里,也能办成一流的学校。”直抵教育的核心,我们的宗旨是,通过研究教育原规则来达成教师的成长。但如何让参与我们研究的成员获取更大更真实的发展?让了解我们原规则研究的教师从中得到一种正能量,改变思维方式,从自己的教育中走得更远?这将是我们以后研究的着力点。
沉入教育原规则,触摸教育的原点,倾听心灵的声音,改变教育思维方式,让我们为教育发出自己的声音。盼天下教师能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秩序,不再有职场恐慌。
1.1核心概念具有广泛解释空间由于核心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关系,它能对很多事物和现象作出解释。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既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闻到花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金属可以拉成丝,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核心概念不仅能对很多所观察到的现象提供解释,而且能对原来没有观察到的现象作出预测,如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认识,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M.Gell-Mann)和茨威格(G.Zweig)预测了夸克的存在。再如,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核心概念,当我们观察到某植物茎叶表层有一层保护蜡膜,叶为刺状,会推测它是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而且还可以预测它的根系会很发达。
1.2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具有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是核心概念,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核心概念,如“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1]。而有的关键性概念本身就蕴含思想方法,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学生学习所有化学物质的思想方法。1.3核心概念具有统摄性由于核心概念是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事物与现象的大概念,它必然可以统摄其他的下位概念及相关事实,使它们成为有结构的整体。例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可以统摄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有关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概念,也与物质的特性、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概念形成联结。
2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
2.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重要的不是知道了多少事实和规则,而是能够把所学迁移到真实情境中,面对问题能够作出有依据的判断和决策,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由于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解释空间,所以它是可迁移知识。运用核心概念可以解释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更为重要的是能对新情境、新问题作出预测,因此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它们可能成为学生以后工作中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如要获取性能更佳的材料,其分析思路是改变现有材料的结构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质,仿生合成新药等亦是运用以上的思想方法。从认知发展角度,如果学习重心是“事实”或“现象”的了解与记忆,那么这种认知是低水平的;相反,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则是要使学生通过对特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发现一般性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理解、解释其他现象。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能够认识“为什么———原因、条件、目的、理由”、及“会怎么样———结果、影响、作用、意义”,还能够知道“如何做”,从而将学习引人深层思考和赋予意义与价值的方向。
2.2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把握学科的结构就是指对本学科实现了理解,也就是说,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相关的事物有意义地联系起来[4]。由于核心概念是某学科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关注核心概念理解的教学就是关注学科本质与学科结构的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2.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不能承担之重,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要覆盖课程与教材中的所有知识内容,让学生记忆尽可能多的事实。为了面面俱到,教师不得不采用讲授式为主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在不理解的状态下机械地练题,不会就模仿,忘记了再训练,反反复复,曾经有一位老师把一张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了4遍,这样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想而知!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知,核心概念可以统摄事实与概念,使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被组织成块的信息更容易记忆,因此通过核心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学生是容易记忆的,而且这些知识因核心概念而凸显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那么这些知识更加不容易忘记。又因核心概念是可以迁移的,教师只要选取可以支持概念理解的典型事实,把师生的主要精力用在这些关键内容的理解上,就可以达到“少即是多”的教学境界。
3如何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
3.1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教学的首要工作是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不同、理解层次也不同。各学科应该联动以从整体角度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与结构,因为某些核心概念是跨学科的,如“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个核心概念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学习中都会涉及。温•哈伦提出了核心概念应该具有的标准是[1]:(1)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事件和现象,而它们是学生在他们学校学习和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2)提供一个基础以帮助理解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策,而这些决策将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3)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时,他们为能够回答或能够寻求到答案而感到愉快和满意;(4)具有文化上的意义,例如对人类自身有关的观点———反映科学史上的成就,来自研究自然的灵感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温•哈伦据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教育上的14个核心概念,但并没有提出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层次与内涵。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构建出学科核心概念发展体系是摆在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恰当的问候
有“礼”应对:
1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我们大人只要以他的角色先问候对方,比如在公园散步看见邻居李奶奶,妈妈可以先主动问候:“李奶奶早上好!”然后稍微停顿留给孩子时间。如果孩子没有立即问候,可以提醒:“宝宝,问李奶奶好!”用这样的方式给宝宝提供适当的模仿对象即可。如果宝宝没有模仿,我们可适当提醒,但不必因此苛责宝宝,否则容易促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
2对于4岁或者更大的孩子,我们可以在约见他人前做足准备,比如告诉孩子“待会儿会见到什么人”、“要如何称呼”、“该说什么”……让他有个心理准备,甚至可以先练习一下。见了面,要给孩子留时间问候,而不是大人忙着说话,突然间发现孩子还没和对方打招呼,就急着催孩子,结果愈催愈糟。家长应该做的是鼓励他把先前练习过的说出来,如果真是害羞,一时怯场,让孩子点点头、笑一下也可以。
3无论是多大的孩子,父母事后都要极力赞赏孩子今天所做的事。例如:“你今天和隔壁爷爷奶奶打招呼了,做得很好。”其实孩子都很精明,当他发现“嘴甜”可让大家都开心,又可得到奖赏时,他会很乐意去做这件事。
礼仪考验2:
在公共场所吵闹不休
有“礼”应对:
要处理这个问题,事先预防是关键。
1如果去公园,为防止孩子在食品玩具摊位面前哭闹,我们可以先给孩子讲道理,比如:公园里一个气球15块钱,超市只要8块钱,他可以选择去公园还是去超市买,剩下的钱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去买别的,这样,孩子自然会选择去超市买。同样的情况,如果因为别的玩具而哭闹,我们还是要用这种对比价钱自由选择的方式去解决,让孩子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当然,父母也要言而有信,不能先答应孩子去超市买后又不兑现。
2如果去超市,外出前先告诉孩子,外出的目的是什么,让他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出门前也要先跟孩子说好规则,确定他已经听明白,并问他是否能遵守。到了外边,这些规则一定会被打破,但家长要耐心地提醒与纠正,直到孩子遵守。同时,家长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例如,孩子在超市奔跑吵闹,屡劝无效时,可问他:“你是要安静下来,还是要离开?”如果孩子不听劝说,就冷静地带他回家,让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在公共场所表现得宜,否则不能再出门。下次出门前,可再和孩子谈一次,是否了解这些规则,能不能遵守,如果不能,就把孩子托给其他朋友,大家按需要轮流外出购物,这样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礼仪考验3:
大人交流中孩子插嘴
有“礼”应对: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要先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是没有礼貌的行为。”但也要谨守原则,千万别在孩子插嘴时回应他的要求,否则就会对此行为形成强化,我们要用淡化处理的方式让他明白,这样做不对。但在谈话告一段落后,要主动问孩子:“你想做什么,我现在可以来帮你。”让孩子明白,这时候你才能听他说话,满足他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在孩子游戏与学习中,父母不要因为喝水或者吃水果而打断孩子,用科学的沟通范式给孩子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这种尊重是双向的,不但要求孩子要尊重大人,我们也应该尊重孩子。
礼仪考验4:
孩子外出就餐时喧哗
有“礼”应对:
带孩子出去吃饭或聚餐,也得做好“预防”工作。外出前,先跟孩子说明状况,比如到餐厅不能大声喧哗等。就餐前,可先为孩子准备小点心或带他们四处走走,缩短呆坐在椅子上的时间,看看餐厅周围的摆设或环境,让孩子有点乐趣。用餐时,别一口气就把孩子喂饱,而是和大人进食的速度差不多,否则孩子一饱就精力充沛,很难再坐得住。
与上雷同,外出就餐不喧哗的父母,才能带出不喧哗的孩子,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学习对象。而且,带孩子外出就餐也要选择温馨的就餐环境,周围人的喧哗、抽烟酗酒,其他小朋友的打闹,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家长要格外注意。
礼仪考验5:
孩子口出恶言
有“礼”应对:
“你是猪,你”、“叔叔,你的嘴巴好臭”、“妈妈,这个新娘好丑”……当这些话冷不防从孩子的嘴里说出时,爸爸妈妈窘得想钻进地洞里。
其实,孩子所说的话通常不代表他想要故意侮辱或伤害别人,但要避免出丑,家长要做的是持续教导孩子适当的行为。因为当孩子再大一点时,需要学的不再只是“请”和“谢谢”,而是以正确的态度处理和成人的关系。
青年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并伴随信息化一同成长,视野宽阔,接受了来自众多领域的信息,知识庞杂,情感丰富,艺术气息浓厚,善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身处价值多元的时代,面临社会的急剧转型,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明显表现出困惑和迷茫,诚信意识淡薄,个人的道德行为失范,甚至会对信仰产生质疑。但是08年的奥运会被外国人亲切地称为“鸟巢一代”的青年志愿者和汶川地震中青年大学生的表现也展示了大多数大学生仍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能够自觉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也有高度的认同。故而,要切实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融入到高校的艺术教育中,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确保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保证大学生政治方向的坚定,道德素质的高尚,进一步使其明辨是非,明确荣耻,如此,不仅能有效达到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更易于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的发展规律。
艺术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熏陶和感染人,达到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启迪智慧的目的,从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在春秋末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就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极力倡导以艺术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到了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先生,更是倡导将民族艺术融入课堂教育,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旨在优化国民教育,切实培养国民的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从人的精神上塑造人、感染人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旨在通过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熏陶、濡染、浸润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也包含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由此可知,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方面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宗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高度的吻合,这就更进一步确保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之必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形形的社会观念不断涌入国门,古今中西文化在不断碰撞,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建设,致使一些大学生在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失去了自我。“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上所述,多数大学生只注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道德素质下降,而艺术教育则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方式,有强烈的感召力,“可以培养大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真、善、美的优良品德,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的国民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高校是培养国民价值体系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和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群体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度有些差强人意。这固然受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环境趋利化等社会因素影响,但同时应看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种种不足。艺术教育与社会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可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可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法进行。
(三)是有效满足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逐步提高了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和认识,明确了艺术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使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娱乐时代的到来,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明星梦”的追求已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有理想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的理想过于功利,将学艺术、走艺术路作为发财、成名的唯一选择,那这样的人生观无疑是一种消极,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如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无疑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中,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头脑,使其自觉抵制错误的、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学生开展系统的艺术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觉强化自身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使之贯穿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确保他们能够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实现艺术教育教学的目的,完成艺术教育任务,强化艺术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要切实发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阵地作用,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优势,突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自我教育的作用,以此逐步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接受社会主旋律教育,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洗礼。
(二)优化外部环境,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教育的目的旨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之能够正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自我建构的意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部教育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当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热情,建立社会实践平台,才能促使其在亲身的实践中感悟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或否定,形成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建构意识,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一、引言
1979年以来,中国开始普遍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六大行星围绕小太阳转”的模式。大多数家长对独生子女的“爱”超过了孩子自身的需要,他们每时每刻关注着孩子的摸爬滚打、冷暖起居……在物质上应有尽有,在情感上百般呵护,使孩子从小就接受了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是全家唯一的主人,其他人都要听从他(她)的摆布。这也难怪有人打趣说:“现在的家庭真是4+2
二、现状及成因
(一)现状
当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为中国家长的情结:一些老人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孙辈身上,对孩子过于溺爱,为孩子“全方位服务”,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给予满足;有些年轻的父母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不放,整天为孩子的学习忙得气喘吁吁。不是吗,有例为证:
(1)2013年7月15日东南早报《国内新闻・社会》刊载:武汉的徐女士从儿子Jerry半岁至五岁半4年间累计花费近12万元,先后为他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手工等课程。
(2)2016年3月18日的海峡都市报《天下M国内》报道:“近几日,记者以家长的名义申请了几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试听课,发现有一些穿着尿不湿、尚未入园的小朋友,由家长带着出现在培训机构。因为年龄太小,这些小朋友对家长有着极高的依赖,当被要求进入教室时,不愿和大人分手,当场哭鼻子。
(3)2016年4月7日的广州日报报道了一个有关“神童”和他母亲的故事: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包办了他的一切饮食起居和生活细节,加上从小的悉心教育,从2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他的学习天分和智商确实让人叹为观止:2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然而,在“智商”教育一路凯歌之时,曾学梅对魏永康的“情商”教育似乎并不怎么看重,甚至完全忽视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从此,“神童”魏永康和母亲曾学梅就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二)成因
不管是普通孩子还是“神童”,在学习上被拔苗助长、在生活上被照顾过细包办一切,其实是一种走极端的失败教育,然而这恰恰是许多中国家长的常见情形。形成重智商轻情商教育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至今,中考和高考招生录取主要以分数高低为准绳而“一锤定音”,以致举国上下的“素质教育”往往成为“雷声大雨点小”的举措。
(2)近年来,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引导,因而不惜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盲目地追求“提前学习”、“超前教育”,使孩子们“伤”在了起跑线上。
(3)导致有的家长对情商教育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功利思想在作祟。一般说来,智力表现具有显性与直观的特点,人们很容易通过分数等外在形态考察孩子的智商,并乐于为这种容易见效的智力投资效劳;而对于需要长期努力并且效果不大明显的情商培养,则不愿费心劳神。
(4)有些家长受“树大自然直”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大了自然懂得如何为人处世,不必特意花力气去管教孩子。
(5)有的家长因种种缘故未能上大学,就把自己早年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给孩子学知识、学技能不应是家教的最终目的;强化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引导孩子正确做人做事、树立人生目标,才是家教的核心。
三、强化情商培养的教育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正人必先正己
目前,“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正在引发中国社会的热议。按照美国最大的课程专业组织――视导与课程发展协会(ASCD)报告的说法,孩子有了各种情商上的能力,就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学习动力,控制情绪并懂得自我调节。研究和实践证明,情商是人最重要的社会能力,一个人成功与否,80%取决于情商。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重智轻德、重身体轻心理、重技(技巧技能)轻能(创造能力)的错误观念,务必把引导孩子学习做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放在首位,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016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元年,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官方文件将正式。学生核心素养将成为一切教育活动所遵循的目标,包括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政府的教育行政、学校的内部管理,都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核心素养将成为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中最热的词汇,且没有“之一”,其热度将在未来十年只增不减。
有人认为,核心素养好像只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词汇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只不过更时髦、更有国际范儿、更能吸引眼球,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实际上并非如此。核心素养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产生背景看,核心素养最先由经合组织(OECD)于1997年提出,是为了应对21世纪特别是知识经济的挑战。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神速进展,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这种变局亦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素养是对这个大变局的应对。就我国而言,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强化版、升级版、转型版,更是其“聚焦版”:核心素养不是各种素养的大杂烩,核心素养必须是核心的素养,是最为关键的素养,是各种素养中的优先选项。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一线学科教师必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内容有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这和上面提到的信息素养内容相类似,实际上这个《标准》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特别是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目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它要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这就表明,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
我的实践经历
我开始学电脑时,热衷于学习各种技术,可以说对电脑各个方面知道比较多,但却没有精通。然而,这些技术基础为我以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课件到积件
我开始用Flash制作数学课件时,把整个课堂教学环节都做在课件里,从复习、导入、新课、练习和作业,非常看重课件的完整性,想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黑板,一节课下来不用写一个粉笔字。当时我教六年级的数学,教到《圆》时,我犯了难。因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个难点,教师难于讲清,学生也不易去理解,更多学生只是死记计算公式。这倒也可以应付做练习,但对于教师却不能这样让学生糊里糊涂地混过去。我开始尝试着用Flash做课件,把圆平均分,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展现给学生看,把难点形象化,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这个《圆的面积》课件还获得了市数学课件比赛一等奖。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原来的想法是不对的,应用信息技术应该是突破教学难点,没有必要把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课件中去,要从课件转变到积件,节省教学准备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后来制作的课件《圆柱的认识》就是一个动画,演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专题学习网站
多媒体课件虽然声色并茂,但只具有演示的功能,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看的份儿,而不能参与。这样的课实质上还是传统的讲授课,只不过用投影仪代替了黑板而已。而使用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自主浏览感兴趣的知识,随时可以在BBS上回答或提出问题,这样就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应平时教学之所需,也为了参加市里的整合课比赛,我制作了《战争与和平》、《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多媒体连环画》等专题网站,但由于我校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不高,打字的速度慢,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困惑:多媒体与网络
曾经有一位同事对我说,看来以后多媒体课件是不合潮流了,要被淘汰了,只有做网站、用网络,才算是课程整合。我觉得这句话又在走极端了。多媒体课件还是有它适用的地方的,特别是当我们在用传统方法难以向学生表达时,多媒体课件是一个很好的“助教”。我在课程整合相关论坛上也经常能看到有关网络教学是不是课程整合的高级阶段的争论。其实,课程整合在技术上应该是不分高低的,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利就是好的,要把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能够听取更多人的想法,我还在我的博客上发起了“整合课是不是一定要在网络教室上”的讨论()。
4.整合评优课的深层思考
(1)整合评优课的目的是什么
从电教馆的角度来说,是以比赛促进应用,带动更多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实际上,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也是为了比赛或者为了不同场合的公开课而准备评优课。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为了展示一个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而事实上,很多参赛教师所用的课件或网站都是自己只提供教案而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代劳制作的,这也造成绝大多数计算机教师“反感”整合课。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比赛有什么实际意义?整合课何时能成为学校的“常态课”?
苏州电教馆宋家林撰文指出,要达到促进的目的,就不能评完了事,做好赛前赛后的工作尤为重要。很多参赛教师只是关心自己的比赛成绩,举办单位也没有创造机会引导参赛教师进行教后反思,这样对教师的促进就成了美丽的泡影,整合评优课就成了一种形式。我们应该把评优课活动作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来操作,形成研讨第一、比赛第二的氛围。当然,现实的操作可能有些困难,但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专题研讨,进一步加深评优课的内涵。
整合评优课就是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许多人觉得我只要把课上好就行,至于技术可以让信息技术教师来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再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应用能力。只有教师深刻理解了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功能,才能思考如何有效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课堂出彩。
(2)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公认的说法是,整合课必须要体现学科味,不能变得“四不像”。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是作为一个教学资源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或者一个认知工具,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更好地达成学科教学目标。
如一堂语文整合课《莫高窟》,提供给学生的专题网站界面美观、内容丰富,有视频、音乐、图片,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莫高窟网络展览馆。执教教师是应用Authorware的高手,教学课件在渲染课堂气氛上做得很出色。这样的课又该如何来体现信息技术的特色呢?如果仅仅局限于演示,恐怕还不能把信息技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我认为,在让学生看了课文作者的描写和相关图片后,要引导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没有提到的图片也来介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或者可以辅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把整篇课文的写作思路描绘出来,加深对课文结构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框架的把握能力。
又如一堂数学整合课,课题是六年级的图表教学。这个内容的教学按计划需要一个星期,是教学内容多吗?不,是因为学生在课上画图表所占的时间太多,而真正去分析图表的时间却所剩无几,上课的效率不高,但如果不让学生动手画,只分析教师现成提供的图表又有失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呢?中文Excel 2000是在Windows98/Me/2000环境下运行的一种电子表格软件,不但为制表提供了方便,还允许输入计算公式,进行自动计算。此外,还提供了大量统计图的类型,实现了制图表的自动化。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 2000的使用,加上两个办公软件界面和操作的类似,学生应该很容易上手的,所以,完全可以在图表教学中引入Excel 2000,来帮助学生学习统计图表。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
对以上两个课题的分析,初步表达了我对整合课的理解。我觉得,在设计一堂整合课时,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建议可以考虑这些问题,如选择应用什么技术?能否突破技术的常规用法?如何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必要制作一个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专题网站?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教育问题,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初等教育定义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作为一名初等教育者,要认清初等教育的重要性,紧抓初等教育的核心,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现代化应用人才。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教育问题,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然而不论哪个阶段的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
现阶段,我们国家更是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初等教育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必须要紧抓初等教育的核心,才能够才能做到又好又快的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谈谈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包括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一切教育,是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次,谈谈初等教育的核心。初等教育的核心,是面向不同的学生,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人才。抓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亮点,培养学生诚实、朴实、礼貌的传统的优秀品格,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自然的人,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因为禁止或强迫思想不仅是愚昧的,也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思想具有超越一切的力量。
肉体受到监狱、刑罚、痛苦、贫困乃至死亡威胁,但思想仍能自由地思考。思想是客观的,只能疏导,而不能禁止或强迫,禁止或强迫思想往往适得其反。古人想用麻木化愚弄国民,殊不知,正确与错误总在比较中加以鉴别、认识,在自由的学习、自由的思考后,才会明辨是非。
生命原本是最自然、美好的,花开花落、阴晴圆缺,都是生命自己的规律和形式。给她以充足营养、宽松的环境,才是对生命最根本的呵护,寻找合适的显现形式,按自己的心性自然地生活,应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孟国泰说:真教育,请遵循;勿操纵,宜尊重;勿洗脑;宜引导;勿填鸭,宜疏导;勿奴役,宜解放;勿掐断,宜点燃;勿泯灭,宜唤醒;勿羁绊,宜松绑;勿钳制,宜放手;勿笼养,宜放生;勿冷漠,宜发现;勿谴责,宜赏识;勿异化,宜转化;勿扭曲,宜通和。
最后,谈谈初等教育的实施,学校都在搞初等教育改革,有的是学案教学,有的是高效课堂教学等,都是搞形式主义,而没有抓住初等教育的核心,教育没有灵魂,把学生当成老师的复印机或传话筒。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失去兴趣,没有创造力。
孟国泰说:真正的教育是“疏导、引导”,是“导育”。只有导育,才是“尊重人、幸福人、相信人、发现人、发展人、创新人、成就人,让人成其为人”的不二法门。因为把教育独立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关系,有三大弊端,学科与真实生活断绝,生活自生活,学科自学科;学科变成纸上的假东西;学科在实际上不能应用。
成人把自己的种种知识用尽方法缩成一小块,是学生熟读背诵,自然毫无意义。这种成人认为真理的东西,对于学生本来没有意义,学科与真实生活脱离,要学生用心去学,学生对他当然没兴趣,没兴趣自然觉得学起来困难,自然逃学。倘若人们把要学的东西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学生没有不喜欢的,因为好学正是孩子的天性。
初等教育包括知识的教育和品格的培养。因为初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使儿童读许多书,得到许多丰富的知识,而在养成将来应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也要求知识,但知识应该从养成活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中来。人要生活不能不去活动,等到习惯养成后,自然得到了有用的知识。
成人社会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座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一员。儿童在没有教育以前,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好奇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儿童之所以很自然,一方面,有它自己的本能,有父母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有社会环境的需要。
教育就是利用他的本能及环境,使他朝我们预定的方向去。教育就是用最容易的方法输入社会实用的知识。父母教育的时候,须将利用他的本能欲望,造成种种环境条件。孟国泰说:教育乃导育。教育之道,乃导育之道。导是道的源泉,道是导的归宿。
导快乐,得快乐之道;导学习,得学习之道;导创新,得创新之道;导做人,得做人之道。真正的教育不是牵着人的“鼻子”走,而是要顺应人(尤其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好动”和“互动”,让人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人的主动发展,让人自觉、自主、自动、自愿、自由地成长,是真正教育的最佳体现。
品格培养包括居官清廉、做事勤奋、生活节俭、诚实守信、交友谨慎、勤读书、学做人、精忠报国、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缺乏的教育。只有知识,没有良好的品格,就不能好好地做人,甚至犯罪,成为人民、社会和国家的罪人,使知识失去意义,使教育失去意义。因此,有了知识的教育和品格的培养,才能让他们成为人才,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初等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基础好了才有好的教育。要搞好初等教育,必须抓住初等教育的核心。
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对一个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所需的培养过程,也是赋予人高尚的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在塑造人,它通过各种形式的人类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挖掘及培养,达到培养人的心灵和人格塑造的目的。因此,探讨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特别是学校音乐教育,俨然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大学生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特殊意义
以音乐作为审美教育模式,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创立的6门功课中,音乐列为第二位。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乐”视为造就仁人君子的条件,也就是说,音乐能使人达到最高修养。可见音乐教育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俄国知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音乐像其他各类艺术一样,它可以唤起人们的愿望,能让更多的人体验与分享音乐。目前没有其他艺术能像音乐更能表现出艺术的真正涵义和本质。”在此可以看出,从古至今,音乐教育都有着崇高的地位,因为它可以使人类个性发展完善,使心灵健康成长,开发智慧产生重要的作用[1]。学校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审美情趣有着高低之分,人类虽然对周围的事物以及人的行为与艺术形象有所感知,但是对美的欣赏、感受与表现是有差异的。并且这种差异与人的年龄、学识、气质、教育等其他因素有关,但与审美教育关系更直接,在识别美与丑、善与恶、卑下与崇高,都需要审美教育和引导。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形象、行为、感染力为特点而区别于其他的,它是以艺术形象的陶冶,情感的交融,使人心灵美好,人格高尚的。“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大量、广泛的优秀音乐作品,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是以歌唱、器乐、表演、欣赏等方式来进行的,它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创新等能力,在主观情感上得到了审美体验与情感升华及心灵净化等效果。在这种情形下进行的音乐教育要比说教来得自然与真实,更容易让大学生理解与接受。正因为这种自然与真实及愉快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审美的熏陶与感染,并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增加了思想品德等教育融入[2]。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因为我们知道,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是把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正是审美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教育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2001—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学校艺术教育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首要目标,并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精神,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正确认识学校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也是能否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审美教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一个人健康完美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生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审美教育也是人生教育所必需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跨入信息化社会和国际化时期,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和多元化知识融合并渗透,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修养与素质,所以审美素养目前也成为现代人的首要必备素质。未来社会与高科技发展要求新时代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作为正在学习与成长阶段的在校学生,由于自身条件与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还需具备超强的可塑性特点。他们偏向于幻想,但缺少社会实际经验;他们精力旺盛,但体力与意志力不健全;他们渴望得到知识,但兴趣广泛导致不稳定;他们自我意识强烈,但对生活中的假恶丑、真善美还缺少准确地认识和判断。以上这些说明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他们中间开展长期的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需要我们潜移默化地逐步培养学生对审美的认识与感受、欣赏与判断美的能力,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并加以循序渐进地感受美创造美的技能等训练,创造出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对美的追求。因此,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懂得如何在我们的审美教育工作中培养提高大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的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等能力;扩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在接受音乐艺术教育的同时增进人格的完善。
二、学校音乐教育在审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审美素质文化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科学技术的发明及运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科学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程序化特性,使人类生动活泼的心灵活动产生障碍,人的感觉机械化,人越来越依赖技术力量,把技术当作解决一切的实用工具,从而漠视人对精神价值、道德信念、审美理想的需求,人的自身能动性越来越退化。当技术充分显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时,人就异化为技术的附庸,致使人的审美潜能无法发挥,感受不到技术的美,也体会不到自身的能力之美。审美文化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关心人的修养、人格,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性心理的健全,缓和技术与人的矛盾。审美文化教育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彰显现实世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人的心灵开阔、情感丰富,制衡着人过于追求技术力量的现象。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的认识和重视远远不够。尽管素质教育口号喊了多年,但雷声大雨点小,终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强调专业课的考分,以分数高低衡量学生的优劣,将专业课作为一种谋生的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何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和评判专业那则次要。有人还认为审美文化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又是艺术类院校的事,音乐、舞蹈、美术教育就是教唱几首歌、跳几支舞、画几幅画,等等,对审美文化教育的认识还无法形成常态的教育观念[3]。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审美文化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探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善人格,提升境界,着眼于人自身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失去了精神价值的追求,审美文化就变为快餐文化,放弃品格的修炼,人的需要就成为动物的需要。过去的审美文化教育偏重道德、理想,贬低人的幸福和现实的利益,强调教育功能和政治意义,忽略教育的现实价值。当下又过于讲究功利、注重实际,造成责任感、道德感的失落,理想信仰的危机和人格修炼的放逐。教育缺少审美的文化生态环境,大学生只看到技术价值与物质价值,忽略人的自身价值关怀,他们拼命追逐现代科学知识的技术因素,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因素为自身服务,似乎一切领域已被技术统辖,在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趣味个性的追求等人文精神层面上不屑一顾,尤其在审美文化的选择上存在不少误区。传统的人文科学普遍受到冷遇,工具性学科受到青睐。互联网被媒体大肆宣扬,人依靠电脑可以独立生活,人与人无须直接交往,学生可以在家里上课,切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人的完整性、丰富性被破坏,人的感觉、经验、情感、想象被鄙视。大学生过于追求时尚,强调感官享受,拒绝理性的价值判断,让物质欲望的刺激湮没人文情怀的升华,精神价值的追求处于失落状态。
(三)教育者对大学生审美素质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当下对大学教师的评价过于强调学历职称的高低,致使有的教师无心从事基础性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无心教书育人。而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高低决定优劣,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课讲得粗糙,试题出得浅显,最后给学生一个分数即可,上课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忽视教学质量,教学之余就是为自己的学历职称而奋斗,只要高学历高职称到手即可安度生活。有的教师忘记了“教书育人”的天职,只教书不育人,甚至书也没有教好。如此背景下谈何审美文化教育?同时,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脱节。理论研究者只管写自己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关注社会实际效应。有关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的书籍数量不少,却很大一部分是闭门论道,缺乏精品和实际操作可行性。从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又大多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素养,不善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无法引导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结合,造成理论不断出现,而实际审美导向却苍白无力。审美文化教育更多属于经院式的,无法让美学走进学生心灵,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缺乏将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以营造审美的校园文化氛围,难以提高大学生审美文化的品位。
三、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是音乐艺术首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审美意为“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审美,正是人们对某些事物感到了美,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关键是艺术实践中,创造美、表现美、追求美。《礼记》里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不同的音组合起来,就是节奏、和声和旋律,它们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来表达生活的意境以及人心各种情感的起伏,也就构成了音乐艺术。当然,音乐艺术的功能具有包括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思想启迪功能、文化交流功能等的多元性。但只有当在接受主体那里对音乐艺术以一种审美的态度研究音乐时,音乐艺术所承载的审美经验才能传递和转移,通过审美体验这种最直接的感受,间接实现音乐艺术的其他功能。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首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功能。
四、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
(一)音乐教育也应是审美教育
音乐的音高、音调、节奏、音色、和声等元素生动地展示了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无论是纯粹的器乐音乐,或由外部因素的歌、歌剧、戏剧、音乐唱腔等为载体的音乐,都是基于“美”的表现形式以进行“美”的内容的表达。声乐旋律和谐自然的曲线,丰富多彩的音乐结构,复杂的音乐主题,巧妙的构思艺术以及技术熟练的作曲家深刻的内心体验,这些元素都体现在音乐教育中。
(二)音乐教育的形式有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音乐教育的氛围环境有着一定的审美因素,学生和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非常富有情感色彩的表演方式能够提供一个直观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的图像,创建一个特别的气氛和氛围。音乐教育课堂安排也有审美的因素,通过分析、欣赏以及唱、奏、评议等音乐实践活动,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音乐的元素和情感表达的相关经验,引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思维。教育者往往要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演唱和演奏等方式实现作品的创作或者是再现。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因素,它提供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教育存在的条件,同时也成为审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审美教育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可以促进音乐教育
在古代的中国,伯牙在学了三年琴之后,基本的技术已经全部学会了,但只是在他经过外出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审美后,他的琴艺才有很大的进步,以至创作出了流芳百世的曲目。这是因为审美教育与人的睿智和高尚情操的培养联系在一起,反过来又会促进人的音乐艺术的发展。法国作曲家别尔通曾经说过:“思想是艺术中的第一的美丽品质,第二是选择用于表达思想的演奏方式,这两种品质结合起来才可以创造的完美的艺术作品。”一个人只有先用机智和高尚的情操,才有可能使用他们的音乐和音乐技能知识创造真正的音乐,实现音乐审美情感的表达[4]。
(二)审美教育为实现音乐教育目的服务
大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音乐艺术人才,从而带动音乐事业的发展。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继承康德的说法,认为美育可以担当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桥梁,使人成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都和谐发展的“完全的人”。在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美的挖掘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
六、加强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措施
(一)积极引导,树立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中所提供的独特的主体体验方式是其他观念无法取代的。在音乐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师应使之与多元的音乐意识相结合,互相补充,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鼓励他们为音乐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创设情趣,进入审美情境
著名的作家王蒙曾说过这样的话:“真正的触发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创造激情的过程,是一种神圣的而崇高的心境。”由此可以看出,创造一个良好的审美情境,可以让学生忘情地投入到审美的情景,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相关素质,是学生能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有利的氛围,“制造”特写的情境,让学生触发联想从而产生“顿悟”,从而产生具有创造性的灵感思维。
(三)体验探究,产生审美激情
大学生在“入境”后,通过情境体验,激活以往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并把自己的体验再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形象性、启发性和创造性,要以各种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要千方百计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由于学生获得了自我体验探究的机会,便会很快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在训练中去理解美、发现美,从而产生创造美的激情。
(四)激发创造,发挥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材料,引导学生把思维拓展到社会空间,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同时在课内外教师要作短而精的理论指导、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实践,以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五)注重课外拓展,力图发现美、创造美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合唱团、舞蹈团,举办音乐讲座、音乐鉴赏等社团活动,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参加,培养和发现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才能,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总之,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必须重视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理想 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西方审美教育理论及中国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审美教育的影响[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101-104.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19-03
【作者简介】楼朝辉,杭州市天长小学(杭州,310006)校长,高级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
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文件的颁布,新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再次面临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恰当地应对改革要求和实现总体目标,是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的层次与价值审思
2016年9月,以林崇德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亮相。究其本质,核心素养是学校思考“立德树人”问题的出发点,是国家教育愿景、学校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实践相互关联的有效中介。对此,可以从国家、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理解核心素养意蕴,把握和领会核心素养的内在价值。
(一)在国家层面,核心素养作为“立德树人”的具体指向
从宏观视野来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国家重大教育方针和政策,体现国家意志,引领全国各个学校的育人活动,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指明“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提供明确指向,享有极高的权威性。
(二)在学校层面,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来源
从中观视野来看,核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来源和依据,要求各个学校结合历史脉络、办学优势、地域特色等条件和因素,在学校育人目标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核心素养,实现学校对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回应”。选择,表明学校在不同时期对核心素养的类别有所甄选与侧重。优化,表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丰富核心素养内涵,使其“接地气”,切实转变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三)在学生层面,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实施原则
从微观视野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学校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特别是课程教学活动。核心素养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指明学生成长的方向,并作为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判断和实施的依据与准则。学生经由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每一次的学习体验,在学校指导、社会指导、家庭指导的多重合力中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在天长小学的历史回应
对于学校而言,核心素养有助于确立教育核心价值,有助于清晰地回答“学校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有助于准确地回答“教育何为”的问题。结合杭州市天长小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办学与发展历程,梳理每个阶段的重大教育改革实践,就会发现核心素B早已在天长小学的土壤中生长,为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提供坚实基础。
(一)1980年~1990年,围绕学生“三自能力”开展“整体优化”教育实验
天长小学从1983年开始与杭州大学教育系合作,把教育关注点转向学生,以“整体优化”教育改革思路,有意识地把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加以综合,从整体上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在这项改革实践中提出“三个转变”,即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从课堂教学转向课堂内外并重。把学生视为“整体”的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子系统共同推进,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等各方面素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
“整体优化”教育实验研究在天长小学取得成功,但仍然存在两大亟须解决的难题。第一,班级授课制的共性特征仍然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和研究。第二,教育教学评价仍旧没有打破原有的体系,标准化和单一性仍旧明显。在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学生的“缺点”和“短处”被放大,学生被称为“差生”乃至“双差生”,丧失在集体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不利于未来长远发展。这些问题推动天长小学进入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
(二)1990年~2000年,围绕学生“个性潜能”实施“差异教育”改革
经过反思和总结,天长小学从1992年开始侧重研究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尤其是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内差异”。在“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实验原则指导下,天长小学开始探索与学生差异成长相匹配的课程设置,适合学生发展多种可能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多元评价学习的评价系统,从而锤炼天长小学每个学生自信、开放、大气的品质。
在这一阶段,学校主要开展的教育实践有“两级循环活动制”,1~3年级的学生非定向培养,重在发现兴趣;4~6年级的学生适当定向,重在发展优势和特长。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安排每周五半天时间,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不同项目和课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评价方面,把部分评价权还给学生,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从量化评价转向质性评价,采用档案袋评价和自我申报制,学生可以用展板展示个人成果,收集评价信息;评价结果从为学生定性转向促进学生“扬长避短”,发展潜能。
结构与质量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另一战略重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就是要由“有学上”到“上好学”,要由“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就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坚持学习者中心的教育新理念,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战略上面向全体,在策略上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完善教育结构,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成长立交桥,努力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人人、时时、处处泛在学习环境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二、用艺术教育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综上所述,艺术的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艺术“以美导真、以美引善”“润物无声”的独特价值,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艺术教育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实现课程艺术化,构建艺术育人新课程
“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的感染和美的教育,是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所在。课程的关键在设置,各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从思想上统一艺术类课程的设置理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及其在激发学生潜能、修养德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艺术教育特色课程。首先,整合校内艺术教育资源,发掘地区文化艺术特色和人才资源,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综合性艺术课程。其次,教学内容要广泛,让学生了解、感受多种艺术形式,用健康的、大众化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最后,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艺术素养。可以结合组建艺术社团、送艺术下乡、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艺术课程、艺术活动,使学生了解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融入校园文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育人环境
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是高校群体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独特反映,它属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构成中的“软环境”,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哲理性、人文性等色彩。丰富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教育人,是一种隐性的价值观培育方式。正如陶行知所言:“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而加强“软环境”建设,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核心价值观精髓融入校园文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育人环境,以某些优秀的大众化艺术成果作为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熏陶、滋养大学生,使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学生把价值观的精髓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象、生动的艺术育人环境,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感召力,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弊端,从而提升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三)以学生社团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
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实践将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社团活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作品展示等,将符合核心价值观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习惯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和弘扬。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影视鉴赏、音乐赏析、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赏析等各种社团活动,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注重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辐射作用。社团活动可以把课堂内外有效联系起来,加上活动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而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能浸润学生心灵。最后,加强学生社团的服务育人功能。社团活动可以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大学生进社区、下基层开展送文化下乡、考察民间艺术文化,用艺术的展示宣扬核心价值观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