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1 19:11: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市场运营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0引言
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累计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已达4314个,累计建筑面积49988万平米,其中绿色住宅建筑的数量为1986个。据有关机构预计,到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市场增量规模将达到2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24%。然而,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如此快速的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其运行标识的推广滞后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住宅建筑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数量在2008-2016年间呈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但运行标识的数量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甚至在增长率较高的2013-2016年,运行标识的数量反而呈现出萎缩的态势。按照目前统计,绿色住宅建筑设计标识占评价标识总数96%,运行标识占4%。这样的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绿色住宅建筑产业只重形式、轻长效的薄弱环节。如若想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绿色住宅建筑的运行将是下一阶段将要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1绿色住宅建筑运营管理发展动态分析
1.1绿色住宅建筑运营管理市场主体分析
绿色住宅建筑运营管理的参与主体是指在其活动中所涉及的各方参与者。现阶段涉及到的运营管理阶段参与主体一般来说有三方:政府,物管企业和业主。而政府又是以一个宏观调控者的姿态出现在运营活动关系当中的,物管企业与业主即是本文所指市场主体。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已有众多研究绿色建筑推广与运营管理的激励,对于激励的主体也较集中于政府对于开发商的激励,市场主体间的激励相对较少。特别的,对于市场双方主体的互动激励更是几乎没有。①政府。政府既是绿色建筑开发行为的有力倡导者和推动者,同时也应该是运行标识的宣传者与推行者。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性政策和经济激励政策来积极引导绿色建筑的投资开发与运营管理工作。②物管企业。绿色住宅建筑主要运行操作方是物管企业。该机构有两种成立的性质。一是由开发商的直属部门组建或由开发商聘用,二是业主委员会自主聘用。两种方式组建的物管企业的目标均是在物业合同约束下为业主提供服务。③业主。业主是运营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绿色消费的直接消费者。我国城市化现已步入稳定期,城市住宅业主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知识涉猎维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其绿色消费承受能力有高有低,行为特征也各不相同[1]。但就总体而言,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城市住宅业主已经具备节能环保的意识,行为中也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
1.2现阶段绿色住宅建筑运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①物业服务内容狭窄。物管企业的服务对象即是其所管物业范围内的全体业主。这一特点使物管企业管理的针对性更强,可根据业主的要求定制相应的服务,根据业主的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和程度。但这也是制约其主动性的最大症结所在,物管企业常常只关注并提高物业合同内的服务。如若没有约定有关绿色建筑运营的服务项目,物管企业将忽视或者置于不顾。②物管企业存在绿色意识盲区。有些物管企业认为建筑物是否绿色取决于建筑物规划、设计和施工,物管企业在这方面其实无能为力。还有的认为建筑项目在设计阶段采用了绿色节能技术,在运营阶段就顺理成章能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再者,有些物管企业考虑自身盈利甚微,更不愿把资金用在物业项目的节能管理上。甚至有些项目尽管资金充裕,却不知道将此部分改善的资金作何用处。这些绿色意识的盲区和误区严重阻碍了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进程。③物管企业自身能力不达标。现阶段,我国物管企业大部分仍沿用传统的物业管理方法,管理理念、技术、方法、手段等与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要求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的管理,以人工劳作为主,管理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无法适应绿色建筑物业管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难以实现物业管理专业化、精益化和规范化的要求。④费用结算条款存在缺陷。目前大多数物业项目中,物管企业负责代缴代付设备运行发生的各项水、电、柴油和煤气等费用,业主也按实结算。在该运作模式下,物业是否绿色和节能与物管企业便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和责任关系,物管企业便会逃避责任或者丧失节能环保的积极性,使服务动力变差。⑤激励力度弱,条款不明确。尽管现阶段我国政府已有完善的激励政策出台,不同地区对获得运行标识的项目均有一定程度的奖励,但运行标识评选情况仍不尽如人意。说明政策奖励力度终究不足以调动运营各方的热情,难以改善运营管理中一成不变的现状。与此同时,合同激励办法的缺失,节能得利分享条款的缺失,同样也无法帮助保持物管企业的节能环保热情。
1.3绿色住宅建筑运营管理激励发展方向探索
已有学者在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与探索。刘玉明(2012)认为政府应逐步降低对绿色建筑的激励力度,运用反向激励即市场激励的方法,来扶持绿色建筑发展[2]。刘飞(2014)认为绿色建筑运营市场需要政策限制、宣传引导和市场调节三方来平衡,强调了市场调节的重要性[3]。杨宇(2015)从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提高企业执行能力、解决市场需求,健全市场体制三方面提出运行标识的推广对策[4]。综上所述,先前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利用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发展。此方向的研究将成为响应政府政策转变,适用于未来绿色住宅建筑运营管理发展的有利先导。并且,现已有青岛市利用“市场+”的方式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先例[5],可作为借鉴的实例。考虑到政府未来将减弱政策激励,用意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研究市场主体双方的物业合同激励,将是顺应利用市场化的大手调用社会资金运转、调动市场经济活力的大势所趋。
2绿色住宅建筑物业合同激励方案设计
2.1将绿色建筑运营评级项加入合同条款
为了更好的明确物管企业的服务范围与责任,需要在合同当中载明绿色建筑运营评级的等级要求,控制项与评分项的要求,做到有据可循。
2.2约定激励方法与合同价
在合同激励条款中,写入当地政府补贴与减税等相关政策优惠,约定合同价计算方式与进度款拨付方式。在其中明确约定剩余利润分项系数进行节能收益的分配。如此,物管企业在政府激励的同时,也能够在市场化中获取利润,此举有利于未来政府减弱优惠,缓解财政压力。
2.3借助数据化管理
要求物管企业定期公示管理账目明细、设备运行记录、能耗监测记录等。此举在合同当中的目的,一是帮助业主动态监测物管企业实际服务工作量,监督物管企业是否遵照合同内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绿色物业服务并严格控制成本;二是将物管企业的努力程度尽可能地量化成其绩效,有助于进行精确合理的奖励;三是可根据激励措施执行效果及时调整。
2.险责任划分
在风险条款中,明确约定合同双方的责任。给业主与物管企业强烈的信心、勇气与工作积极性。业主的风险分担与利润共享有助于降低物管企业的风险规避度,以增加业主的效益,使得激励机理能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得到最佳的动态合作激励效果。
2.5引导广大业主主动支持和参与绿色物业管理工作
在合同当中约定,物管企业须设置节能标语与节能标志,号召业主对生活废弃物自觉进行分类收集和放置、主动节水节能、进行环保家装等。带领业主群体参与到绿色物业工作当中来,形成良好的节能环保行为与风气。
3结论与展望
现有的绿色住宅建筑物业合同当中已有有关运行评价的条款,但仍然不够完善,激励条款欠缺。本文通过分析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当中的问题与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市场化的发展方向。通过绿色住宅建筑物业合同激励方案设计,为绿色住宅建筑运行标识的申请提供了合同条款思路的支持。希望绿色住宅建筑开发商与物管企业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采用市场化的先进思想与方法,积极带头申报绿色建筑运行标识,最终形成政府期望看到的良好市场氛围,营造全社会的绿色住宅环境。而绿色建筑的绿色物业管理的实施,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也不仅仅是靠着物业服务企业一方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更要联合业主一起,相关多方通力参与,合作推动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产业的发展,共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尽一份力。
作者:李云飞 申玲 宋家仁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静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2]刘玉明.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46-51.
到目前为止,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主要市场在建筑和装备领域,运营管理涉猎极少,这对中国铁路“走出去”极为不利。铁路运营管理涉及铁路的方方面面,获取铁路项目运营管理权可以对拟采用的标准体系施加重大的影响,有利于项目整体采用中国标准。铁路项目的现金流主要来自运营,一个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与运营管理息息相关。铁路运营管理“走出去”不仅有利于增强铁路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提升融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中国铁路在项目所在国的影响力。因此,铁路运营管理“走出去”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铁路运营管理的主要模式
目前,全球典型的运营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 “网运合一、区域竞争”模式
“网运合一、区域竞争”的模式主要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通过组建网运合一的大型综合性铁路总公司,以路权开放和强制互联展开竞争。但美国和日本的网运合一模式恰好是相反的。前者为路网与货运的网运合一,唯一的客运公司(Armtrak)租用各货运公司的线路;后者则为路网与客运的网运合一,唯一的货运公司租用客运公司的路轨。[1]
1.2 “网运分离”模式
欧洲各国普遍流行“网运分离”模式,建立独立于政府的铁路控股集团公司,下属垄断性的路网公司和竞争性的客货运公司,实现了政企分开、纵向分业、逐步民营和放开运输市场竞争。
1.3 特许经营模式
以巴西、秘鲁、加纳等国为代表,在拉美及非洲地区目前广泛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路网归国家所有,而将客货运输业务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公司,并向国内外公开招标,中标者许以特许经营权,从而达到放开运输市场竞争的目的。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选择了与上述三种模式截然不同的国有化道路。英国和阿根廷在经历了多年的铁路私有化后,由于运营效率低下、铁路资产老化严重、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将铁路经营权重新收归国有。[2]
2 铁路“走出去”运营管理市场分析
为便于对中国铁路“走出去”运营管理市场分析,需进行市场细分。考虑到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性,文章仅对亚洲国家进行细分研究,主要分为五大片区。
2.1 东南亚
东南亚各国既有铁路市场化程度低,逐步转向“政企分离”。目前多数由国有企业拥有和经营,企业兼顾客货运服务,运价由铁路总公司或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小。[3]根据东南亚各国境内及国际铁路通道的建设规划,资金筹集渠道将向多样化与市场化方向发展,铁路运营体制也将逐步开放化。东南亚地区各新建铁路项目多数拟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允许社会或境外资本进入铁路运营行业。特许经营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铁路运营业务。
2.2 南亚
南亚各国铁路多由国有企业管理运营。由于客运价格受政府管制,因此铁路企业亏损严重,需要依赖政府给予大量补贴。目前除印度坚持国有经营外,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均开始向私有化转型,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铁路运营行业,并逐步采用市场化经营体制。
2.3 东北亚
东北亚国家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对铁路行业的政策选择各不相同,运营管理体制差异巨大。日本铁路于1987年对运营商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民营化改革,目前采用的是“网运合一、区域竞争”模式。20世纪80年代,韩国铁路开始连续亏损,韩国政府开始对铁路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经营政策。随着整体改革的推进,韩国实现“政企分离”,并将铁路划分为经营性的客货运经营部门和非竞争性的基础设施维修部门,完全实现了“建运分离”。蒙古国的铁路属于国有资产,蒙古铁路局为境内唯一铁路运营商,铁路运价由国家制定,对中国与俄罗斯的过境货物运输实行不同程度的运价优惠。朝鲜铁路实行了军事化管理,铁路员工均授予职衔,铁路工人大部分是退役军人。
2.4 中亚
中亚各国铁路发展较为落后,设施陈旧、运量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受前苏联影响,过去中亚地区的铁路主要由国家垄断经营,随着各国铁路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亚各国对于社会资本都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开放的姿态,铁路运营市场逐步向民营资本敞开大门。目前,中国在中亚地区正在开展或筹划多个铁路援建项目。
2.5 西亚
伊朗铁路在2009年实施运营管理体制私有化改革,对Raja铁路公司和Travors铁路公司实行私有化。目前,伊朗铁路客运业务主要依靠货运和政府的补贴维持,因此铁路系统把货运放在优先的地位。阿联酋目前暂无铁路线路,但已启动了总投资约110亿美元、全长约1200多千米的联邦铁路项目。伊拉克既有铁路由伊拉克全国铁路公司运营,运价由国家制定。沙特铁路组织(SRO)和沙特铁路公司(SAR)是负责监管铁路系统的国有机构。SRO负责监管已建成的利雅得-达曼铁路,SAR负责沙特南北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3 中国企业进入亚洲国家的铁路运营管理市场策略
3.1 东南亚
东南亚地区是“泛亚铁路通道”和“中国―东盟圈”的核心区域,对于中方而言,参与东南亚各国铁路尤其是泛亚铁路通道的经营管理,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统筹境内外铁路资源,提高跨境运能和运输效率。由于东南亚各国铁路经营体制多数目前处于从计划经营向市场经营的转型期,中国应优先选择经营政策宽松,市场开放程度和企业自主性高,政局趋于稳定的国家参与铁路运营业务,从目前分析来看,优先考虑进入老挝和印尼的铁路货运管理市场较为适宜。由于中方资本是目前东南亚新建铁路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中方运营企业可以作为中方联合体成员,在项目合同中直接约定作为铁路特许经营商,或者与当地国有铁路运营企业合作,长期负责铁路的客货运输业务。
3.2 南亚
南亚地区铁路市场化程度较低,国家对铁路运营行业管制较为严格。在短时间内,中方铁路企业直接进入当地铁路运营市场难度较大。在南亚各国中,仅巴基斯坦对于开放铁路运营市场持积极态度,且中巴两国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参与该国铁路运营管理,应以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紧密中巴两国关系发展、实现该国铁路运输体系安全稳定为首要目标,帮助巴基斯坦铁路行业提高铁路运营管理水平。
3.3 东北亚
总体来言,东北亚地区不适宜中方铁路运营企业直接参与:日本的铁路经营体制已发展成熟,民众对铁路运输服务满意度高,运营管理市场有效细分且充分竞争;韩国民众对铁路运营市场开放成强烈反对态度,朝鲜铁路运营为军事化管理,同样不切合中方铁路运营企业“走出去”利益需求。相比而言,蒙古国资源丰富,与中国货物交流密切,但由于历史原因,两国关系微妙,虽然对中国投资和贸易十分依赖,但涉及铁路运营这类“国家命脉”行业,蒙方可能会对中国企业设置潜在的障碍。
3.4 中亚
作为欧亚运输走廊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国家,中国和中亚地区在铁路运输合作方面有着广阔空间。中国若能与中亚各国签订更加明确和全方位的铁路运输合作协议,或者中国企业直接参与当地铁路运营业务,将有助于简化通关流程,统一技术标准,构建更为畅通、高效的欧亚运输通道。然而,尽管中亚地区铁路运营机构改革陆续进行,但距离建立公平准入、充分竞争的铁路运营市场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相邻地区动荡,2008年后,中亚“平衡外交”更趋功利和实用。中国企业参与中亚各国的铁路经营机遇与风险共存,需要针对具体项目做更详细的风险分析。
3.5 西亚
虽然西亚地区对于铁路运营市场并无严格管制,但由于我国与西亚间存在较为突出的政治文化差异,且当地铁路运营亏损情况较为严重,因此,短时间内中国企业在西亚地区开展运营业务难度较大。
4 中国铁路运营管理“走出去”建议
中国发改委〔2015〕1610《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指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业务和铁路‘走出去’项目”。中国铁路运营企业在制定“走出去”战略和挑选进入市场时,应重点关注运价自由、竞争公平、市场开放、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平稳的国家,同时,由于客运业务往往具有准公益性质,在无法确定是否能够获得运营补贴的情况下,应倾向于选择市场化程度更高的货运运营市场。
从亚洲市场来看,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地缘经济关系密切,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泛亚经济走廊的重要据点。对于这类互联互通项目,中国应争取由中方企业承担运输工作,一方面有利于统一运营标准,提高运输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铁路标准的“走出去”。
此外,对于暂不适宜直接进入的铁路运营管理市场,或者在铁路运营管理市场严格管制的国家与地区,中国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装备供应、系统集成、设施维护等运营相关业务。特别是对于南亚、中亚等运营管理体制欠发达地区,虽然不建议中国企业直接参与运营业务。也可通过为当地铁路运输部门提供技术指导,输出中方铁路运营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版权是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一系列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具有明显的财产属性,能够为权利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而也是一种资产。版权资产是权利人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并且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版权的财产权益和与版权有关权利的财产权益,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版权资产强调的是权利人享有的相应财产权利,而不是拥有享有版权的实物资产。例如,出版企业购买的一本图书是实物资产,属于有形资产,只有通过签订合同取得一部作品的某项财产权(如复制权或发行权)才能称其为该企业的版权资产。
版权资产管理是企业对所拥有的相关版权权利开展清查、登记、评估、统计、使用、流转等活动。版权资产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四个方面:法律管理、实务管理、价值管理和运营管理。法律管理是指对企业所购买和出售的版权进行法律方面的审查,实务管理是指对版权资产权属进行清查与登记,价值管理是指对资产价值开展评估并将其纳入财务数据,运营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拥有的版权资产进行运营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
做好版权资产管理将对我国的出版业有重要的作用:
(1)开展版权资产管理有利于壮大我国出版企业的资产规模,推动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文化企业的重要力量,我国出版企业拥有大量的作品资源,这些资源也是出版企业重要的版权资产,据估计“其价值和规模甚至会超过固定资产”,完善出版企业的版权资产管理,既能够保障出版企业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避免我国国有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的流失,也是推动出版企业加快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2)加强版权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核心版权产业是完全从事创作、制作和制造、表演、广播、传播以及展览、销售和发行作品及其他受保护客体的产业”。出版业即属于核心版权产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版权作为资源,出版业将无法存在。因此,版权资产是出版企业获得经营收益的核心资源,也是反映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加强对版权资产的管理是促进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版权资产有效管理手段欠缺
1.出版企业版权资产规模小
根据《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4)》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国有文化企业资产总额2.2万亿元,其中版权等无形资产占比只有3%左右;中央文化企业中只有13.5%的企业建立了版权资产管理制度或开展版权资产运营,版权资产占无形资产的比例不到20%,直接通过版权资产运营获得收益的企业数量较少。我国出版企业亦是如此。以《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流通市值排名靠前的7家出版上市公司为例,7家公司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在2%到11%不等,其中主要是土地使用权,约占到90%以上甚至更多;7家企业中将版权列为无形资产的只有4家,版权在无形资产中的比重在10%以下甚至不到1%。可以看出,我国出版企业的版权资产在整个企业资产中比重小,这反映出有些出版企业没有把版权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这种情况与作为核心版权产业的企业属性不符。
表1 部分出版上市公司版权与无形资产的比重
2.开始探索建立版权资产管理制度
2009年中央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尤其是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方向是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设立于2011年的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文资办”)具体负责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日常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涵盖产权登记转让交易、资产评估管理、重大事项监管、预算管理等各个方面,为我国出版业国有资产管理特别是版权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相关出版企业已开始进行了版权资产管理的探索,明确版权资产管理的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明确总编室作为版权资产管理部门;人民教育出版社制定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著作权管理规定》《人民教育出版社著作权许可使用暂行规定》等。但大多数出版企业还没有建立版权资产管理制度,在资产管理上普遍存在“重有形、轻无形”的情况,对拥有的版权资产缺乏清晰、有效的管理,导致版权资产权属不清,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成为“沉默”的资产。
3.版权资产价值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
版权资产管理的另一难点在于价值管理,这也是导致版权资产管理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一是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规定,但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单项规定,对版权资产的价值管理可操作性不强,一定程度上造成出版企业的版权资产难以确定,导致企业的实际资产价值在改制、重组、并购过程中被低估。二是版权资产评估体系还不成熟,由于版权资产的无实物形态、价值不确定性、受市场影响大等特点,资产价值难以衡量,限制了出版企业的版权质押融资、版权证券化等活动的开展,制约了企业通过版权资源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已在版权资产价值评估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于2010年颁布了《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从基本要求、评估对象、评估操作要求、评估披露等方面系统规范了版权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推动了版权资产评估的规范化发展。2012年我国成立了首家专业版权评估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版权评估中心,并于同年完成全国最大一单版权质押融资案例的评估工作,帮助一家影视制作公司以11部电视剧的版权打包质押获得1亿元银行贷款。
4.版权资产运营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版权观念和意识的提升,我国出版企业开始把版权资产运营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既注重开发和购买自有版权资源,扩大版权资产规模,又重视全版权产业链的运营,同时还积极开展版权引进和输出的工作,使版权资源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如青岛出版集团通过近年《速成围棋》系列图书的出版,编辑出版了多品种、多层次的围棋图书,并吸引了包括《聂卫平全集》等一批名家名作版权落户集团,还组建了青版棋院,连续举办全国性围棋大赛,并借势延伸到少儿围棋的连锁培训,开发了“聪明围棋”线上产品,做到了版权资源的多层次运营。但我国大多数出版企业的版权资产运营还处在初级水平,出版业的版权资产运营仍然主要局限在“编、印、发”的传统环节,较少向数字领域、网络领域、影视领域、游戏领域等下游产业环节延伸和拓展。
三、加强对版权资产的管理和运用
加强对出版业的版权资产管理,既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版权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和完善资产清查、价值评估、财务核算等方面的方法和制度,又需要出版企业树立版权资产的观念,加强对版权资产的管理、保护和运用。
1.重视版权资产管理,开展版权资产清查工作
将版权资产管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文资监管和出版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和组织各国有出版企业开展存量版权资产的清查工作,全面掌握国有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的数量、种类、权属和使用等情况,摸清出版企业的版权资产家底,做好资产的清理和登记,对存量资产形成清晰的记录,对增量资产实现动态管理,进一步发现和掌握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情况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完善版权资产管理的制度和组织建设
监管部门应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强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管理的相关指导意见,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善版权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版权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作用支持出版企业加强版权资产管理。出版企业要建立以运营为导向、以管理为基础的版权资产管理机制,完善版权资产管理制度,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版权资产管理事务,并将版权资产进行会计记账处理。
3.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版权资产
出版企业要积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对版权资产进行管理,建设版权资产管理平台,对企业版权资产进行系统梳理和动态跟踪,提高版权资产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将版权资产的数据库与出版企业的生产活动相连接,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分析和挖掘受众需求,进行有效的版权产品推送,提高出版产品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变目标驱动型的传统出版模式为用户驱动型的新兴出版模式,促进版权资产的流转和开发。相关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财政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如加大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相关企业版权资产管理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和鼓励相关版权资产管理项目纳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海吉星”是新一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高端品牌。
“海吉星”英文为Higreen,英文意思是“你好,绿色”。
“绿色交易”是海吉星品牌的核心理念。
诚信、安全、责任、高效、环保是海吉星品牌的核心价值。
“海吉星”市场的硬件建设、软件管理、员工行为、客户培育工作理念和行为,都必须是诚信、安全、责任、高效、环保的。
目前,农产品公司旗下投资建设的海吉星品牌市场有深圳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海吉星旗舰店)、广西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天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十余家。
“海吉星”运营模式
“海吉星”是新一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
“海吉星”运营模式是以“绿色交易”为核心的“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高水平管理、高规格服务”的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海吉星”规范标准为支撑的。同时,“海吉星”运营模式汇集了农产品公司在工程建设、食品安全、信息科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金融服务、综合环保等领域的多种创新性成果。
(1)高标准的前瞻性设计建设
海吉星市场的设计建设充分满足“绿色交易”的需要。通过科学完善的规划设计和硬件建设,以及高效的交通物流组织,确保农产品快速集散流转,有效保障商品鲜度;注重低碳节能、绿色环保;交易大棚装设空调,保持农产品新鲜品质;实施环保节能项目,市场建有污水处理回用站和固体有机垃圾回收站,并采用节水设备、雨水收集、节约水资源虹吸屋面的设计,利用太阳能、集中空调系统等达到低碳节能环保的目的。
(2)强大的电子信息化系统
以中央电子结算为核心内容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覆盖了市场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商户提供物流平台、融资平台、交易平台、信息平台、在线商检、在线报关、会员中心等信息化增值服务。同时,公司对新建或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软件管理体系升级上,着重打造现代化电子结算交易系统、在线档位管理系统、商品备案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以及全国统一的海吉星客服中心等。
(3)健全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制定商品准入、商品追溯、检验检测、食品安全巡查各类制度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通过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积极推进多品种中央电子结算模式,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4)高效的“一站式”客户服务
海吉星市场通过对客户资源的优化整合,创新市场运营体系和建立上下游客户互动合作机制,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客户服务及增值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交易需求,以此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客户经营成本,从而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更好地平抑物价。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4-000406-02
伴随我国高等院校中教育投入资金的不断增加,高校中的体育场馆也得到了更大的建设与发展,很多高校都已经对兼具设备先进、功能完善、设计新颖与造型美观的高端体育场馆进行了建立。然而,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即高校体育场馆将体育锻炼服务与体育教学训练服务提供给广大师生,但是除此之外,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一直在被闲置,进而促使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出现了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所以,对高校体育场馆加快现代化的运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NSTL)网站等数据库,对大量国内外相关的专著与期刊等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整理、归纳。
2.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对新时期高校体育场馆现代化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开展系统的逻辑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当前高校体育场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高校体育场馆的规划设计不能够对高校体育的全新需求进行满足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体育技能、身心健康保证、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如果想要顺利地将这些目标实现,就需要对与目标相适应的课程结构进行建立。同时,还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就是与教育对应的体育物质资源必须要存在,也就是说体育课程目标的转变也对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其必须要与对应的要求与新的需求相适应。查阅相关的资料可知,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在数量上虽然在剧增,但是在整体的区域规划方面仍旧不能够与具体实际相符合,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必要建设与资源浪费的现象。与此同时,在资源配置问题上,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不能适应高校体育教育的路线变化,在使用体育场馆的问题上,高校不能够对多功能的使用需求进行满足,从综合利用的角度来看,效率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现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高校体育场馆的设计问题上,高校的体育场馆不仅仅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还同体育科研内容研究与高水平体育人才教育存在紧密地联系,此外,其他人员对于高校体育场馆也存在一定的使用需求,因此,其要对各种人群的多样需求进行满足。(2)落后的决策管理机构观念导致不规范管理和场馆建设场馆目标缺失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工作主要是体育教学的教师或者是学校的后勤人员来进行监管,这些人在体育专业的相关知识上了解甚少,在管理知识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进而造成落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和管理模式的存在。一些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工作仍旧是由体育教师来进行监管,而这些监管的工作主要还是场馆季节性开放的创收工作,例如,游泳池的暑期开放或者是日常的间接性开放,等等,教师在专业管理知识上严重不足,致使运营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由管理的层面上来讲,体育场馆的相关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技能知识,还需要对一定的管理知识进行具备。在建设与更新体育场馆的过程中,由于决策部门滞后思想观念的存在,导致一些体育场馆不能够同市场的发展相适应,致使一些场馆的设施不能够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对于目标没有长远的规划,进而造成高校体育场馆存在较低的利用率,滞后的效益。(3)高校体育场馆现代化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当前,高校的体育场馆大多处在相对封闭与独立的一种状态,同外界很少进行沟通与联系,进而导致很多的社会性比赛、训练活动与赞助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开展,致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浪费严重。除此之外,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的严重缺失也是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较低现代化运营管理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体育场馆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同时也存在较高的建设费用与维修经费。然而,因为落后管理方式与不合理配置的存在,致使经济效益不能产生,进而导致高校体育场馆存在十分紧张的运营经费,有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窘境。因此,要使高校体育场馆增加创收,进而使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提升。
2.高校体育场馆现代化运营管理模式
(1)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明确新时期我国发展的重点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在对体育场管理资源进行配置时,要将近些年的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主要依据,整体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配置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时,要优先将整体规划工作做好,使高校体育场馆得以多样化的发展。此外,在对场馆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地利用原有的体育场馆资源,对场馆进行合理使用,对利用率较低的体育场馆进行改造,使其能够与新的需求相适应。同时,在规划体育场馆时,要将其多样化功能、舒适的环境与资源的节约等多方面内容展现出来。如果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在对体育场馆进行规划时应用多方面的新技术。(2)将专业化的管理机制引入其中现代化的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要求专业化的管理机制与管理人员的存在。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体育场馆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管理时可以使用委托管理的方式,对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聘请,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有效管理配置做出保证。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由后勤人员或者体育教师进行管理的情况,应当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培训,对体育场馆最佳的资源配置做出保证。此外,还应当在场馆内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方便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进行指导,将体育场馆的能力完全地发挥出来。
三、总结
在当前这个推崇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时代,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引入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使高校体育场馆的创收得到增加,进而将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入高校。
参考文献:
[1]陈子锐.对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和管理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
[2]陈鸿,周李莉.高校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3).
[3]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库[Z].2005.
[4]何梅.探析运动会体育场馆赛后运营模式分析与启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9):19-26.
[5]蔡亮,周桂琴,黄茜,刘晴.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与运营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15(25):45-45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028
当前,我国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基本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生产工艺技术,其运行规模大,处理能力强,但是由于处理规模大,运行设备复杂,消耗总费用高,必须全面优化管理,才能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运营效果。
1 国外污水处理管理现状
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厂化进程开展早,工业废水问题较为突出,对问题意识早,管理日益规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保法律法规相当健全,而且处罚执行得非常严格。比如英国 1876 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就得以颁布。随着经济发展需要,1991 年颁布了《水资源法》,依法规定,如果有企业将工业废水或生活废水排放到水体就是将对法人代表判罚以犯罪论处,法院罚款,判以两年以下徒刑并且罚金两万英镑以上的,同时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较严格。在排放标准方面,美国的标准又称“双 30 标准”。
第三,污水处理技术较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成本较低。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初期开发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这些年,得到了发展,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从而使运行成本也得到了相应降低。
2 我国整体污水处理的现实差距与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监管规范,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必须达到一级 A 标准。对目前我国整体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提出很大考验。但与国外相比,依然存在许多差距,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
第一,国家在污水处理厂投入依然较少。我国城镇乡村众多,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对所有居住区全覆盖,由此导致了水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可用水资源减少,使水资源的短缺。
第二,污水处理标准落实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各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多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执行一级A标准,存在一定困难。有些地区还执行二级标准。
第三,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需要提高。自动化在国外污水处理厂应用广泛,无论处理量大小,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现代化工具中遥控和可视电视等被广泛采用,比如英国的维特尼伊污水处理厂1980 年就安装了自动化仪器设备,污水处理采用自动化控制,整个工厂每班需要两个人值班操作。但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水平低下,运行人员较多,人工、药剂成本较高。
第四,执法监管不够。在我国污水处理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城建部门和环保部门权限交叉,容易形成权力真空,最后导致监管的力度不够。有些监管不到位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白天运行,晚上偷排;还有的污水处理厂看似运行,出水水质却不达标。还有市政给排水部门运行费用划拨不到位,使整个污水处理企业正常运行带来相当困难。所以,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检查,接受全社会和市民的监督,完善体制,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正常功能,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质量得以保证。
3 污水处理厂质量管理运营重要性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改善了水环境。但制约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污水运营管理质量好坏。主要体现在:
(1)污水处理工艺管理。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企业运行工艺大部分是采取国外较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AAO,CASS等。工艺虽然相似,但运行效果差别大,吨水处理成本高,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区域水量水质特点,采用适合不同水质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水厂运营管理的关键[2]。
(2)污水处理项目设备管理[3]。污水运行设备极易腐蚀,维修起来费事费力,严重影响生产运行。目前污水运行设备管理落后、维修技术水平较低,造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保养、维修跟不上,最后,设备运行稳定性差,使水质达标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3)污水处理项目运行管理。在污水运营管理中没有形成完整的成体系的管理模式、管理文件,工艺管理无法精准掌控,应急情况应对能力较弱,这将直接影响到污水厂的运行的稳定性。
一定的先进管理理念,比较系统的管理方法,正常运转的处理设备,在加强污水处理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改善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所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是保障良好社会环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朱智飞,郑敏,熊绪杰.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6,33(04):75-76.
二、住宅地产运营全过程管理
从简单意义上说,住宅地产的运营管理就是成功销售并使开发企业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但从现如今的住宅地产运营管理来说,已不仅仅是单一的销售工作这么简单,而以围绕着销售工作展开的一系列运营管理工作。从狭义上来说,房地产运营包括对房屋和建筑地块的销售、租赁及售后服务管理等活动,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流通领域。从广义上来说,房地产运营包括对房屋的建造、买卖、信托、交换、维修、装饰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等按价值规律所进行的有目标、有组织的经济活动,活动范围贯穿于房地产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部过程,而非仅仅局限于流通领域。对现在买方市场的住宅销售来说,一切都为了销售,项目的运营管理甚至整体的开发建设均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前提。房地产运营全过程管理是从项目用地的初始状态就导入房地产运营管理观念,从最初的项目规划贯穿于最终的物业管理,结合房地产行业的运作流程、行业特性。房地产运营全过程管理相对于传统管理手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始终贯穿于项目开发的全程,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此来指导项目开发和销售,达到最大的销售效果。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往往需要开发商利用其可动用的各种外部及内部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对项目的形象设计与产品定位、规划设计、营销策划推广、物业管理等诸多环节进行计划及统筹执行。其中涉及众多繁杂的外部机构,包括市场调研机构、学术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建筑设计机构、建筑施工单位、材料商、广告宣传单位、销售单位、物业管理机构等。
三、住宅地产运营全过程管理的实际运用
(1)前期项目规划阶段。在前期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进行项目前期策划定位,并结合客户需求及市场上同质产品的比较分析,了解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并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充分迎合市场需求。同时,根据目标群体的消费能力,及社区配套需求,结合周边大商业配套情况,确定商业配套定位,并进行合理布局,及时预留电力、专用管道等各种配套设施,为后续招商提供便利条件。(2)中期项目实施阶段。在项目实施阶段就可以具体围绕着销售的各项准备工作展开。首先,选择销售机构,构建基本销售框架。其次,进行前期物业招标,确定前期物业服务单位。如今物业服务也是客户选择房源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往往更能得到客户的青睐。最后,进行配套商业招商,使项目本体满足客户的基本消费需求,并与周边大商业形成有机结合。并做到与客户入住实现同步经营。项目综合情况确定后,可以通过整合卖点,明确销售策略,提前进行营销推广,为项目提前造势,达到预热市场,培育实际消费群体的作用。将房源适时分批次推向市场。(3)后期房地产经营阶段。在后期阶段,除了做好尾盘的销售及业主交房入住等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售后服务环节。以房屋质量跟踪、物业管理服务为基本,做好客户的跟踪服务工作。另外,对商业配套设施的服务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客户对商业设施的满意度,并在合适的时机,对配套商业进行合理的调整,进行升级换代。售后的服务工作,虽然繁琐而复杂,但切实的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满足客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往往能无形的为项目提升附加价值,更为开发商积累更多的口碑,培育客户忠诚度。
现金房地产市场的消费者时代已经来临,必须摒弃很多年来在房地产行业内已经形成的一个套路,切实的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房地产运营全过程管理以运营管理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超越竞争对手,获取、保持竞争优势为目标,将运营管理理念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经营、销售、管理全过程,才能在现如今的房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市场为导向,以远见制胜。
参 考 文 献
软件模拟教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利用计算机所模拟和营造的情境,训练学生作为营销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营销综合管理能力。目前市场营销软件主要有南京世格有限公司提供的simmarketing软件,软件教学通常采用小组团队合作的方式。
一、团队管理在市场营销软件模拟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团队管理(teammanagement)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小组,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市场营销软件模拟教学除了训练学生进行市场细分、品牌组合、产品定位以及营销过程管理等专业能力,更多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体现市场营销实验实践课程的真正价值。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90后,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而集体观念淡薄,只要求社会及他人对自己关心,缺乏与他人进行团队合作的主动性。而在大学的课程设置和社团活动中,团队管理与合作还未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学生绝大部分课程的考核以及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课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个体,团队合作能力考核没有纳入考核指标。因此,高校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持续性,难以形成有效的氛围。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自发的形式体现的,缺乏引导与考核,难以达到培养目的。因此这些大学生往往很难融入社会,缺乏社会竞争力。而当今社会所需人才,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
二、团队管理在市场营销软件模拟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市场营销软件模拟实验的决策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团队管理如何在软件模拟课程中更好地运用和实践呢?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树立团队管理理念
对于软件模拟教学而言,以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但小组学习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曾出现小组组长一人独揽决策大全,大事小事一人,其他成员无所事事的现象;也出现过小组成员各持己见,不分高低,制定不出最优决策,最后小组成员军心涣散,无心投入课程,导致随意决策的现象。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缺乏团队管理理念,过分注重个人意见的后果。因此,要以团队形式管理决策小组,倡导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精神,制定团队的共同目标,做到相互理解、信任、协作;不仅要在软件模拟课程中,而且更要在班级的学习氛围上树立团队理念。倡导学生积极投入团队管理,团队的管理是一个困难而有意义的旅程。如图1所示,团队管理的过程。
2.深入学习卓越团队的9大特征
在市场营销软件模拟教学进行之初,要向学生描绘清楚卓越的团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并教授如何去实践这些特征。如图2所示,卓越的团队应具备9大特征。
卓越的团队首先要具有明确清晰的共同目标,可方便确定在营销决策演练中事情的轻重缓急,能确定并把握核心的任务和目标。指导学生采用SMART原则制定目标,即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有完成期限、有挑战性且可达成、关乎个人和团队共同绩效。团队成员要具有一致的信念、理念。例如,在软件模拟过程中,是倡导稳健发展的实干精神,还是鼓励创新,大胆挑战的冒险精神,需要在团队成员内部统一共识,定下基调。其次,在组队的时候,选择成员要考虑角色互补,技能匹配等原则;选举恰当的领导,要具备高瞻远瞩和务实高效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要能明确个人责任与团队责任。例如通过九型人格或MBTI性格测试和团队角色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明白角色互补,综合平衡,容人短处,用人所长,尊重差异,实现互补,增强弹性,主动补位,扮演自己适合的角色,充分发挥潜能。再者,团队要营造良好的开放的沟通环境,能融合和服务于团队各项工作的沟通,是解决团队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团队成员要相互高度信任,要形成得到全体成员的共同承认的承诺。最后,团队要善于争取外部的支持,共同分享成果。
3.建立一套适应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的团队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50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Due to the need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conversion for rail and road united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nd cost of the logistics conversion process is sensitive for logistics companies. Current human handling mode cannot meet common rail and road united transport graducally; part of the shipment must carry out unitized transport with loading machines. It is a high efficiency, low-cost model of transport after the unitized goods being loaded and transported. More benefit from unitized transport can be gotten by standard logistics operation, especially for goods with neatly sam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For some logistics companies, unitized transport is a kink of new business, and must be extended to the whole logistics chain. S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is used for the whole unitized logistics operation design in internal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a logistics company.
Key words: rail and road combined transport; concentratedly loading for goods transport; project management
在公铁联运的物流过程中,运输是主要的物流活动,运输过程中需进行两次公路、铁路转换,换装作业是完成两次转换的必要物流作业环节,并在一定情况下限制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在换装作业过程中人力装卸成本越来越高,装卸效率低下、装卸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于具备条件的货物,物流全程实施集装化是必然的趋势。虽然发展趋势如此,物流企业实施集装化作业却需要整个供应链上各方企业的通力合作,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1 现 状
项目管理是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方式,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项目的进展。
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开展一项新的业务、推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或者实施一项新的生产技术,十分符合项目管理的特点。例如要由团队和组织机构来完成,受制于有限的资源,遵循某种工作程序,需要计划、执行、控制,受限于一定时间内等。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物流企业需要足够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细分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这就需要物流企业一定程度上实施临时性和开放性的经营活动,这正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
目前,很多物流公司并未把日常的物流作业活动与提供特定物流服务活动也就是物流项目活动进行区分。日常物流作业活动一般按服务内容组成职能部门,并由它们分别负责运输、仓储、包装和其他物流作业,物流项目活动一般按共同合作原则去组织由运输、仓储、包装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共同开展作业。二者采用的管理方法也不同,前者依靠基于职能部门管理的方法,强调职能管理与指挥命令;后者依靠基于活动和过程的管理方法,强调集成管理与平等合作。
2 某公司项目管理式运营设计和尝试
以下是某公司开展的一项物流项目,初步进行了项目设计,以白糖的公铁联运为背景,开展糖类等快速消费品的物流全程集装化运营,本文仅列出了方案中的部分内容。
2.1 集装器具选择
成都市每年消耗白糖约30多万吨,用于制造饮料、食品等产品,其中大部分白糖产自云南昆明,经由铁路运至成都。某公司每年承担了约5万吨运量,这些白糖通过铁路整车从运至成都,经该公司仓储和配送后送至终端客户,全程为公铁联运。目前这些白糖采用50kg袋装,物流全程采用原产品包装,装卸搬运过程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费用高、安全性差、易发生货差货损。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物流全程集装化运营理念与方法,提出改进方案如下:
采用集装吊带(又称吨袋)对50kg/袋的白糖进行再次打包,以18袋为一个物流作业单元,公铁联运全程采用叉车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叉车每次装卸搬运一个单元。
2.2 项目效果初步分析
(1)作业效率
项目实施后,从发站改变其包装方式,经历了装火车—卸火车—入库—出库—装汽车—配送—卸汽车—入库8个环节,全部通过机械化作业,人工装卸过程减少90%。以60吨整车白糖为参照对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两种作业方式进行了费用和作业时间测算(见表1和表2),由产地到客户的全程作业时间可节约180min,作业效率提高1.26倍,共可减少作业人员32人次。
(2)费用节省
共产生三项费用节省:
①采用机械作业后,物流费用大幅降低,每60吨白糖可节约1 759元。
②每60吨白糖占用仓库面积由之前36平米减少到28平米,节约80元。
③经测算,货物采用集装吊带在配送仓内整齐堆码后,盘点理货的人工费用可节约20%~30%。
(3)技术安全
采用托盘袋包装后货物基本无破损,包装整洁。仓库堆码和装汽车后稳定性强,车辆行驶平稳,货物无垮塌的隐患,整体运作安全系数高。项目实施后需要的作业技术简单,仅需增加托盘带打包作业和托盘带回收作业,已具备相应叉车作业技术。
2.3 项目实施方案
以下是某公司拟开展的糖类等快消品的物流全程集装化运营项目实施方案。
(1)项目管理团队设置(见表3)
(2)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需要一项综合各生产要素的集成计划,本项目实施计划如下(见表4):
3 项目初步分析
项目管理的一大特征就是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对于上述案例,同样存在各种风险。例如,供应链生产企业不愿意配合实施集装化,造成项目难以落地,可能的原因有生产企业的生产流水性受干扰,企业需要配置打包人员和叉车,需要一定场地,出发作业时间有延长,这些有可能造成生产企业物流成本增加。这些情况说明生产企业需要参与分配项目带来的收益,才会有合作的动机。再如,生产企业不愿意物流企业派员入驻,如果物流企业无法派员或完成协调工作时,生产企业又短期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协助,这些就属于项目的运营管理配合方面的问题。针对可能和潜在的风险,项目设计和主导方要制定充分的保障措施或者设计风险规避和分担的可能机制,并设置项目实施的试验期。对已经成熟和稳定的技术或管理手段可以上升为企业制度或内部技术规范,以推动流程重组或调整,从而进一步适应新项目的实施。
某公司在推行这一物流业务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上述可能问题,一方面梳理了自身资源,制定了风险防范预案,另一方面就是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对项目实施带来的收益进行共享和分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供应链上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某公司开展该业务符合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集中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也符合当前铁路货物运输一体化经营的思路,特别是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该公司已经对客户进行了调查,并达成共识,签订了承运合同)。同时,这种运作方式也适用于该公司的其他快销物品,运作经验的积累有利于企业快速扩展业务。
对于运量较大、发到较为集中的公铁联运货源,物流实施全程集装化作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推广实施却面临多种困难。目前,物流市场发展处在上升期,物流企业竞争激烈,物流成本控制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抓住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服务并成功运作必将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像某公司采用物流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公铁联运全程物流集装化运营,应是一种新的经营思路。这种方式目前在某公司运作成功,并逐步在其他类似业务中拓展,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孙贤伟. 我国现代物流服务模式及其发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2):46-48.
[2] 何云,田宇. 顾客导向的物流服务质量模型及其应用[J]. 物流技术,2004(2):11-13.
[3] 叶庆. 大中型物流项目系统集成的实施[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4):47-50.
[4] 戚安邦. 现代项目管理[M].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业务已经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电网络的运营情况既面临着机遇,又必须接受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的广电网络的运营市场营销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广电网络运营系统的快速发展,很难实现整个运营级网络的短期内有效整合。如何探索一条正确的道路,在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将广电网络的运营导入现代市场营销管理中尤为重要,也是每个广电网络运营商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了广电网络的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信息数字化的新时代,广电网络运营商应树立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改变传统模式框架,从而促进广电网络的市场营销管理得以加强,实现公司的长远利益。
1.当前广电网络运营的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政策保护和行业垄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有线电视网络业务的准入政策相对放宽,国内外网络的运营商都可以在有线电视网络相关业务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就使得广电网络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过去,广电行业作为一个垄断性行业、国家对其进行的保护性政策及广电行业自身的体制的问题等原因,广电系统出现网台不分的运营情况,从而导致广电网络运营商并没有真正的涉及到市场营销。因此,广电网络运营在进行现代市场营销管理起步较晚,其管理上缺少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存在很多问题。
1.2广电网络公司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较为薄弱
根据市场营销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网络运营的市场观念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并没有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其实忽略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也就等于抛弃了市场。如果说在市场经济竞争不够激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中,广电网络公司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那么在当前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市场营销管理已经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营销措施,企业就不能在市场中畅销产品,那就更谈不上企业的长远发展。
1.3广电的市场营销管理落后
在过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达,企业市场观念薄弱,广电系统仍然是事业单位的体制等原因直接造成了广电的现代市场营销管理落后。对市场营销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上,广电网络存在忽视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情况,大部分公司基本不和消费者进行沟通或进行消费者需求的市场调研,往往是只是以自己为中心,广电网络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广电网络公司的运营价格存在严重脱离市场的状况,很多广电网络公司并没有将自己的运营成本同市场相联系,充分的与市场接轨,从而导致了广电网络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滞后。例如,当前正在进行的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很多广电网络公司采取的是强制性措施,用户必须交维护费、安装费及有条件配置机顶盒等,特别是在价格上高于市场销售的平均价格,这些都遭到了消费者的极大的不满,从而使得广电网络在运营方面频频遭遇挫折。
2.如何将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导入广电网络运营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广电企业仍然不改变传统的运营方式方法,不更新现代市场观念,不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根据市场变化需求适时的采用不同的营销管理手段,势必会导致广电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没有一席之地。当前广电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求,因此必须转变广电网络的市场观念、运营思路及现代的营销管理手段等,从而实现广电网络运营的发展需求。
2.1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
要想对当前的广电网络运营的市场营销管理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传统的体制、运营观念等都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把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作为广电网络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市场观念落到实处。
2.2转变运营思路
广电网络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不能以过去的事业单位性质的管理体制来运营,其势必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必须转变运营的思路,以用户的需要为服务的出发点,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有线网络运营系统的自身特点,从而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广电网络市场营销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从而保障了广电网络运营的各项工作都能有序开展,从而很好的实现了广电网络公司的长远发展。
2.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有线网络运营的管理
要想保障整个有线网络运营的有效进行,核心的组织管理者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核心的组织管理者可以制定出有效的运营管理方法并能够对整个运营环节进行有效的调控。对广电网络的主要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才能实现对市场营销管理的有效调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对产品管理的环节
消费者对广电网络中的产品有怎样的需求是运营商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运营商要想为客户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市场畅销的产品,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运营商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内容时,要有过硬的服务态度和产品。由于广电网络运营的起步较晚,在现代市场营销管理中尚未有一套成熟的体系,运营商需要充当多方面的角色,他不单单是运营商,同时还是服务或内容的提供商,这就要求广电网络必须发展自己的基于网络本身的核心业务,才能使其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3.2对价格进行管理的环节
过去广电网络公司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往往对市场的因素的考虑较少,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价格因素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运营商在制定价格时除了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外,还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能够接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如果超过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其产品势必不会有市场。
2.3.3广电产品推广管理环节
传统的单向推广已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与消费者实现互动的双向的推广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平等的沟通,才能够使广电产品得以更好的推广。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实现了广电企业自身的发展。
2.4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
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段是广电网络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其主要包括企业定位战略、品牌化战略、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及整合营销传播等。这些引进的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段可以使得广电产品得到较好的推广,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效益。
3.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广电网络运营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长远发展。当前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旧的、传统的生产经营已经不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将现代市场营销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导入到广电网络运营系统中,达到现代化、开放式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广电网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慧宇.论广电有线网络运营如何导入现代市场营销管理[J].广播电视信息,2007,(01).
[2]龙永庆.论广电有线网络运营的核心竞争力[J].广播电视信息,2005,(09).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95-02
客运出租汽车是指依法取得经营许可,按照乘客意愿提供服务,以行驶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运车辆。隶属于城市公共交通范畴,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整齐划一的外观,来来往往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已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管理水平、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出租车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为城市投资、旅游及外来人员提供了便利,在扩大就业,树立城市流动窗口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尴尬的是,直至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出租车客运管理法规,立法的空白,致使对出租车市场管理存在着诸多不完善。
一、出租车客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出租车管理体制不顺
职能交叉,有的城市归城建,有的城市归交通管理。各地对出租车管理各自为政,管理主体不统一,导致行业管理效率不高。迄今为止,尚无统一国家级管理办法出台,职责不清。
(二)出租车管理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行业管理不规范
虽然有的地区制定了出租车管理办法,在实际管理中往往与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发生冲突,国家与地方管理脱节。地方立法法规层次低,管理中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出租车营运模式不规范,弊端大
目前中国出租车运营模式以公司化模式为主(实体型公司化模式、份钱型公司化模式、挂靠公司化模式)。在各类公司中,份钱型公司化模式最多,存在的问题也最多。公司与司机只是一种经济合同关系,所有权、经营权归公司,出租车由公司购买。出租车司机租车运营,在运营前要先交数万元的抵押金给公司。个别公司甚至用抵押金去购买车辆,等同司机自己买车给公司,再从公司手中租回来,很多情况下抵押金会被公司以各种理由扣净,不退还给司机。这种模式差不多是一种空手套“白狼”。公司只注重收费,忽视管理与服务。
(四)出租车经营行为不规范,扰乱汽车客运市场秩序
比如客运站周围不同程度还存在出租车喊客、争抢客源现象。严重扰乱了客运站周围秩序,影响了城市形象。出租车司机停车待租,固定线路经营,拼客、宰客、超范围经营长途客运等。
(五)交通运政管理部门执法渠道不畅
国家省市立法建规滞后,行业法规与地方政策相左,打黑扫非活动中各部门配合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黑车隐蔽性强,执法“三难”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干扰多,阻扰、围攻、威胁执法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黑车反复打击效果不明显,不能根治。
二、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尽快出台国家省、市、级统一的出租车管理法规
地方省市出台的文件在法律效力上不尽相同,在具体内容上也存在着差距,对建立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出租车市场带来了不利影响。加强出租车行业统一管理势在必行,必须抓紧组织深入调研,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力争早日出台出租车管理法规及实施细则。
(二)严把市场准入关,实行出租车总量控制
随着重要交通干线的建立,连接干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工作的快节奏。出租车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掌握好出租车数量的供求平衡。既解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又能减少道路拥堵符合国家能源的低碳环保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出租车行业管理部门做好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出租车市场供求状况,为政府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许可法的程序和条件进行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实行出租车市场总量控制。
(三)提高出租车行业管理水平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积极组织运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岗位业务知识。熟练掌握行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善于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修养和行政执法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出租车行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要不断提升管理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出租车行业管理之路,加快推进网上受理、投诉,网上申请、网上审批,推进办公自动化提高办事效率。推广使用GPS管理系统。
(四)全面实施出租车客运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出台《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实现出租车汽车管理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的转变,充分依靠科学管理技术,开发程序量化考核记分标准全面推行IC卡出租车记分管理,实现出租车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程序化、人本化,注重日常违章记分考核。从根本上提高出租车管理和服务水平。出租车客运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行记分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实行百分制。驾驶员考核实行实分制。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企业质量信誉年度考核结果,作为经营业绩的主要内容,信誉考核绩优公司可获得累进增批出租车数量的奖励,对绩劣公司进行消减出租车数量规模和经营期满取消竞标经营权资格等处罚。对驾驶员年度信誉考核为一般等级的,其驾驶的车辆停运两周,并参加脱产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经营期内质量信誉年度考核有一次为较差等级或连续考核等级为一般的出租车驾驶员,取消出租客运从业资格,收回服务监督卡,二年不得从事客运出租经营。
(五)开展联合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
一是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出租车市场秩序集中整治活动,整合运管机构交通执法力量,采取定时与不定时、固定检查和流动检查相结合,异地换防检查等形式,严厉打击黑出租非法经营行为和出租车停车待租,固定线路经营,拼客、宰客、超范围经营长途客运等。二是针对客运出租市场存在的问题,立即制定联合整治方案,应急预案,上报政府,形成了政府主管,交通牵头部门联动的良好机制,组建高素质的联合执法队伍,加大对黑出租的力度,净化客运出租汽车市场。
(六)发挥出租车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河道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提升城市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国家水利部提出:水利发展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 河道管理的难点
1.1 界河管理,周边关系难协调
深圳市与周边行政区共有的界河有6条,即深圳河、茅洲河、塘下涌、龙岗河、莲塘河、沙头角河,界河河段总长43.73Km。跨市界河流有12条,深圳至东莞有:有观澜河、牛湖水、君子布河、山厦河、鹅公岭河、木古河等6条,深圳至惠州有龙岗河、坪山河等2 条,惠州至深圳有丁山河、黄沙河等河道。
流域综合治理,解决上下游、左右岸的矛盾,按流域研究市界河及跨界河的防洪安全问题,统一防洪标准和洪水计算尺度等,都是涉及流域全局性、涉及市际关系的大事,不是哪一地能办好的,需要由流域管理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协调。而对于市界河与跨界河,目前还没有流域管理机构,这些河道的规划与治理,只有请上级进行协调处理。
1.1 河道功能转变后,统一管理难实现
河流是指由一定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常年或周期性地沿着它本身所造成的凹槽流动的天然水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道功能有时会发生变化,如有些河道已成为下水道,有的与公路排水渠结合。这些水道,初步可分为河道、山沟、下水道、引水渠、公路排水渠等几类,而具体到某一条河(特别是支流、小河),就难以分清,到底属哪一类,因为
没有分类标准。那么,当河道功能发生变化后,比如河道已成为下水道或与公路排水渠结合,再依据《河道管理条例》实施统一管理,难度很大。因此,临河建房多是小河较大河多、支流较干流多,也可以说明这点。
1.2 河道变暗渠,发生超标准洪水难宣泄
城镇建设已在84条河道上建有暗涵,其中暗涵长大于1Km的河流39条,暗涵长大于2Km的河流12条,暗涵最长的是笔架山河,暗涵长达6.2km,占河道总长的三分之二。这些暗涵分布在城区或村庄,其上的覆盖物有房屋、路桥、市场、空地等。修建暗涵,有相应的设计标准,当发生设计标准以内的洪水时,正常情况下,暗涵行洪应当是顺畅的。但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洪水难以及时下泄,超过暗涵下泄能力的这部分洪水如不能控制,任其泛滥,必定成灾。而由于暗涵顶已有建筑物,所以采取防洪措施时有几个难点:一是防洪标准难以再提高,即使可以,也总有一定限度,且面临的拆迁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二是蓄洪,需要在上游建有水库,并不是每条河都具备,三是滞洪、撇洪,均受土地资源的制约。因此,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应及早研究和预防,给洪水以出路,以便能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3 若无过硬的措施和足够的投入,污染严重的趋势难扭转
全市310条河流中的210多条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严重的河道内,污水似墨,臭气难闻。其余90多条河流的水质处于良好状态,是因为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东部沿海一带,多数为细小河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河道上较大排污口至少850个以上,有些河道的排雨管也成了排污口,污水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随着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扩大,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将不断加大,而且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也必然加快,将形成新的环境压力。若没有应对措施,水环境污染还有可能加剧。
2河道管理市场化运营
近年来,随着河道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整治后河道的长效化管理工作日益得到河道主管部门的重视,各地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河道管理工作新方式。
为进一步提升河道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果,改变河道面貌,深圳市水务局经多方调研后,提出了“管养分离”的河道管理模式,既河道的日常管理与日成管养实施分离。推行河道市场化管理,从实质上能够促使我们不断改进和加强河道管理,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市场化服务的方式产生河道日常管养单位,管养单位作为改善水环境的非工程措施,落实河道长效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水环境整治工作中起着巩固现有成果的作用。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在河道管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管养质量,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使工程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管养队伍专业化
彻底实行“河道管理市场化”,是把河道日常维修养护职能和人员从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培养专业管养队伍,专门从事日常的河道管养工作。在组建管养队伍时,要注重管养队伍素质培养,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养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一支多能高效的工程管养队伍。
2.2 管理形式先进
由于河道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社会性,从客观上决定财政投入必须作为河道工程建设和养护修理资金的投入主体。通过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落实河道保洁专项资金,逐步将河道日常养护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投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河道管理及养护投入机制。管养资金基本得到保障,从制度上保证了河道管养资金的来源。河道主管部门与管养队伍实行合同管理,明确所辖河段日常管养范围及责任区域,制订奖惩办法。
2.3 明确管理和维护的职责
为实现河道长效管理目标和任务,依据河道长效管理办法界定的河道管理职责内容,应建立、健全和规范河道管理单位,明确河道管理单位性质,实行定员定岗,建立和完善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河道管理体制,保证河道长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实行“河道管理市场化”后,将工程管理和工程管养的职能和人员从河道主管部分分离出来,实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管养,二者成为平等的合同关系。
2.4 加强水利工程目标管理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现行的有关河道管理规章、办法,有的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影响执法效果,且各法规、规章中存在重复、交叉的地方,亟待进行梳理、调整和完善。在进一步深化河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河道管理市场化的目标管理、规范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对照《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进行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
2. 5 河道保洁市场化运作
为更好地实现河道长效管理,提高河道保洁的水平及质量,需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招标投标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为河道管理组建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河道保洁队伍。建立完善的河道管理与养护分离的工作机制,河道管理工作由河道管理部门承担,河道养护保洁由社会化、市场化的河道养护队伍承担,河道管理部门同时监督河道养护保洁工作,同时由政府有关部门对河道管理及养护进行监督考核。
为改善水环境,浦口区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开招标,与两家专业保洁公司签订合同,负责对通江河道水面漂浮物打捞及岸坡垃圾清理并实施长效管理,相关河道管理所对保洁公司的清理情况实施监督,最大限度实现清洁水面和优良水质。
2.6 检查与验收
管养单位合同签订后,河道主管部分要按照合同和河道管养的细则水务标准进行日、周、月检查、季度考核、年度考评。签订管养服务合同后,可先预付15%作为管养的启动资金,以后每月支付一定比例的管养费用。年度考评要在业主的主持下进行,经检查验收年度考评合格的支付管养费用,优秀的给予奖励,不合格给予处罚。
2.7 完善工程维修养护标准,严格检查验收程序
实行“管养分离”以后,河道管养标准在新的管理体制下进行不断的完善,最大的发挥工程效益,因此要求河道主管部分尽快的制订与新机制相适应的管养标准,并尽可能地将管养工作进行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并逐步完善管养细则。在河道管养实施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对河道管养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和验收。要严格检查验收的程序,要有专门的检查验收的组织,以确保“管养分离”沿着良性轨道进行发展。
但河道管养市场化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需防止几误区:
(1) 投资形式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市场化以后政府投资要退出,实际市场化讲究投资多元化,并不是要政府退出。在这个结构里面水务部门永远是有一个角色的,是引导性的、补贴性的。
(2) 市场化是一个系统,从政策环境、金融支持,到水务局监管,到企业的良性参与,到公众意识的有利监督,整个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系统规划逐步推进。整个市场化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充分、统一的规划。
(3) 目标的误区。投资和建设不是市场化的根本目的,而是阶段目标。市场化不仅要关注水业的投资建设单元,更应该关注于稳定安和高效率的运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河道管理,确保防洪防潮安全,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改善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保障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对圳市河道管理市场化运营行,河道管理已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规范化的道路,为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