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28 14:29: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教育机构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机构论文

篇1

二、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环境与逻辑

补习教育机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对着两种不同环境———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而且两种不同环境同时对补习教育机构施加合法性约束,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分析,技术环境要求的合法性主要表现为一种经营型逻辑,而制度环境要求的合法性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服务型逻辑。

(一)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技术环境与经营型逻辑的生成

组织研究者在早期的研究中发现,没有任何组织能够自给自足,组织必须在与环境的交换中获得资源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而组织领导者必须为组织制定出有效率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这一交换过程的顺利实现,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技术环境”就成了传统组织研究中较早诞生的一种理论发现,也集中反映出早期组织研究以组织目标达成为核心的理论诉求,如早期的组织研究者迪尔曾将技术环境定义为“与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有着潜在联系的所有环境的总称”。[4]补习教育机构由于多为私人投资兴办,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从所处环境中获得足够资源来维持生存和发展便是该类型组织的首要目标,也是补习教育机构所面对技术环境的最重要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组织目标,补习教育机构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交换主要表现为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转换,“布迪厄认为劳动时间的积累是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共同实质,也是它们可以相互转换的根据”,[5]具体而言,补习教育机构的运作过程是通过知识讲授、经验传递和技能培养等具体内容来实现机构成员身上所负载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进而获得财富性收入。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资本是一种新型的资本存在方式,“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储存于个人身体中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和文化修养”,[6]掌握文化资本的社会成员,也是“文化产品”的所有者,但他们只有通过进入类似补习教育机构等组织,才能最终实现“文化产品”的销售,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补习教育机构所处的技术环境就是一个交换环境,一个供两种不同资本形态相互转换的资本转化场。经营型逻辑是指在补习教育机构与技术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趋于以成本效益为机构行为特征的组织规则。从组织合法性角度考察,经营型逻辑表现为结果的合法性,即机构行动以最为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7]而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率就成了其中的关键。在经营型逻辑的主导下,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重点在机构运行中的成本和收益环节进行控制和处理。在成本方面,面对场地费用和员工工资两部分最大支出,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们都极尽节省之能事。面对场地费用,在笔者调查的20家补习教育机构中,仅2家使用自有房屋,其余皆为租用房屋,且20家机构中有19家使用民宅作为教室,其余1家使用商用写字间作为教室,教室的隔墙、水、暖、气、电、通信等各种设施均为居住用房使用,完全达不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8月8日颁布修订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的教学空间要求,可以说“办学条件”颇为简陋,而这种“人为”简陋的背后自然节省了场地费用的大笔支出。面对员工工资费用,在逐利观念的驱使下,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往往并不雇佣文化资本含量较高的优秀“教师”,而是在满足补习基本要求的情况下雇佣普通“教师”,以获得更高的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时的转化率,这也是当前补习教育机构中在校大学生充任“教师”情况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在收益方面,补习教育机构更是直接地表现出了经济资本优先的经营型逻辑。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常常会在学生的补习周期内加大课程密度,安排较多课程,以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本收益,甚至于,一部分组织者全然不顾本机构成员文化资本的实际状况,将普通“教师”包装成所谓“名师”,进行虚假宣传招生。

(二)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制度环境与服务型逻辑的延续

“技术环境允许组织使用基于生成系统制造产品特征的控制手段,产品和服务可以根据相对成本和质量来估价,这就产生了‘结果控制’,制度环境强调的是组织遵从形式理性规范的程度、正确过程得以实施的程度以及恰当结构处于合适位置的程度”,[8]换句话说,制度环境要求组织内部的结构和制度符合社会公认的“合法性”,也就是采用在制度环境中已被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而不管这些组织形式和制度对组织的实际运作是否确有实效。虽然补习教育机构具有私人投资性质,但在社会公众的观念中却与主流教育密不可分,这种延续自主流教育的共享观念便是社会学新制度学派论述中的补习教育机构所处制度环境。具体而言,补习教育被学者和社会公众理解为“影子教育”,[9]一种对于校内主流教育的延伸。相较于补习教育的资本转化场特征而言,主流教育则是一个文化资本的输出场,政府投资兴办主流教育机构的目的是通过向国民传递文化资本来提升国民素质,使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本也被政府视为类似医疗健康、住房保障等社会生活必需品,为此政府对文化资本的“购买价格”和“质量”进行了严格的监管,以保障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法》第25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而厉以宁先生也将义务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视为纯公共物品性质和基本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服务。[10]可以说,在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主流教育关注平等,惠及普遍的根本特征已深入人心,成了一种社会共享观念,而作为“影子教育”的补习教育,在社会公众眼里也与主流教育不应有别。服务型逻辑是指补习教育机构在与制度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以彰显制度环境中被普遍接受的共享观念、规范因素和符号体系为机构行为特征的组织规则。从组织合法性角度考察,服务型逻辑表现为过程的合法性,即机构行动对于教育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共同期待内容的有效彰显,而如何在这过程中提高文化资本传递的有效性被视为其中的关键。在服务型逻辑的主导下,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需要努力满足教育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共同期待内容,而这些内容大多与主流教育联系密切。例如,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提升国民素质的号召,主流教育日益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努力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一些在传统教学环节中不受重视的音体美等科目逐渐受到校方青睐,在这一客观背景下,作为“影子教育”的补习教育机构也相应出现了一些调整,其中近年来部分补习教育机构增加心理咨询和励志类教育内容就是顺应这一客观趋势的表现。校外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两种环境及逻辑同时构成了对于机构的合法性约束,但两种约束之间并不和谐,而是处于一种紧张和对立之中。技术环境及经营型逻辑要求补习教育机构以工具理性方式展开运作,强调成本与收益,这对于私人投资兴办的补习教育机构而言实属正常,但相对于自主流教育延续而来的“影子教育”特征而言,又可能与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制度环境及服务型逻辑相冲突,因为主流教育坚持消除不公,培育平等精神,主张不能因为收入、身份、种族等各种外在条件而产生差别对待。这种现实存在的紧张和对立逻辑,构成了补习教育机构当下面临的双重逻辑约束或曰逻辑困境,而正是在它们的合力作用之下,补习教育机构实际发生着诸多行为偏差。

三、双重逻辑约束下的补习教育机构行为偏差

在补习教育机构面对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两种不同环境时,如何在由不同环境及逻辑提出的合法性要求之间谋得平衡,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便成了补习教育机构选择行为策略时的关键。但碍于这两种环境及逻辑对立甚至冲突状况的客观存在,补习教育机构无论如何尽力调适自身行为,终究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行为偏差,其中主要表现为“行为市场化”和“机构冗余化”。

(一)经营型逻辑约束下的“行为市场化”

面对技术环境和经营型逻辑提出的合法性要求,补习教育机构的行为策略是严格比较投入和产出,努力提高效益,最大化地获取财富性收入。虽然这种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源自补习教育机构所处的技术环境,也符合其组织目标,但若对这一目标不加控制地恣意追求,势必会出现“行为市场化”的偏差。事实上,这种“行为市场化”的偏差已在当下补习教育领域中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主流教育的冲击和影响。如在利益驱使之下,部分补习教育机构投放虚假招生广告,违规宣传,还有一些补习教育机构组织者为了追求补习生员数量的增加,通过贿赂主流教育中的在职教师的方式来求得对方协助招生,甚至于一些主流教育中的在职教师也受到“行为市场化”的影响,公然违反在职教师不得办班补课的禁令,开班办学,造成极坏影响。虽然补习教育机构受所处技术环境影响而存在追求合理经济利益的诉求,但作为以知识为产品的社会窗口行业,如果放纵自身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仅会使知识沦为金钱的附庸,在社会中形成一股庸俗之风,严重冲击和影响主流教育制度,还会客观上加大不同背景家庭子代间的地位分化,使得补习教育成为催生新的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最终影响补习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服务型逻辑约束下的“机构冗余化”

面对制度环境和服务型逻辑提出的合法性要求,补习教育机构的行为策略是通过调整自身内部结构设置,不断地仿效主流教育内部结构和功能,延续“影子教育”的公众定位。虽然这种与主流教育形式趋同的做法能有效满足制度环境提出的合法性要求,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但常常以增加补习教育机构的内部设置为代价,进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构冗余化”。笔者在长春市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一些补习教育机构配有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还有些机构常年开设针对学生成长的励志课程,而除此之外的一些类似特色课程设置也是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机构组织者对此类现象的解释中却有着些许无奈,明显地反映出制度环境和服务型逻辑的约束和影响。一位组织者曾向笔者介绍,“这些文化课程辅导之外的课程设置起初是没有的,都是后来对眼下主流学校教育中普遍开设相关课程的模仿,因为家长在为学生选择补习教育机构时很看重这些内容,所以很多补习教育机构都开设了这些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是赔钱设置,因为这些课程都是辅质课程,任课教师稀缺不好找,人工费用极高,很难在这类课程上赚钱。”原本只提供文化课程补习的补习教育机构,其组织目标在于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换,但由于所处制度环境的要求而使得补习教育机构不得不在应对过程中不断地“全面”发展,机构设置越来越庞杂、冗余,而冗余的机构设置又必然会产生额外的费用支出,最终造成对补习教育机构正常运作的冲击和影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部分增加的额外费用支出也正是笔者前文中发现“消失利润”问题的主要原因!

篇2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backgroundoftheformationofBTECcurriculummodelinEngland,andprobesintothecontentsandoperatingmechanismofBTEC.Thenitevaluatesthismodel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curriculumreformofChinesevocationaleducation.

Keywords:England;BTEC;curriculummodel;vocationaleducation

BTEC是英国权威职业资格考试和颁证机构之一——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theBusinessand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的简称。该机构成立于1986年,它由商业教育委员会(BEC)与技术教育委员会(TEC)两大职业资格评估机构合并而成,其主要任务是课程开发,编写教学大纲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BTEC课程就是该组织开发并操作运行的课程的简称。后来,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和伦敦大学考试与评估委员会(ULEAC)合并,成立英国爱德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EdexcelFoundation)。目前,BTEC课程由英国爱德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操作运行。

一、英国BTEC课程模式产生的背景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出现也不例外。从经济背景看,二战后,英国国力日渐衰落。20世纪70年代,以石油危机为导火线爆发的欧洲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进一步陷入困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英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从政治背景看,主要是教育民主化要求。20世纪60、70年代,英国社会分层仍很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就必须消除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双轨制,建立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从教育背景看,英国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职业教育在英国教育系统的地位和对双轨制的反思都要求建构一个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全新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内容和运行

1BTEC课程模式的内容

课程模式构成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等环节。BTEC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目标——强调通用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BTEC课程将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列入教学目标。BTEC课程教学认为,职业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专业能力指的是针对某一职业领域的能力。BTEC课程教学大纲一般设有4~5项专业能力目标,要求根据专业能力目标组织、设计课程内容,制定教学策略。

(2)课程结构——模块式。课程结构是课程模式和实现课程的基础。BTEC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BTEC各专业的课程称为学习单元。若干学习单元组成不同的模块,不同的模块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一个或若干个模块组成一个技能模式(一个工种或岗位的工作规范)。所有BTEC证书课程(学习单元)都是某个专题相关知识的综合,学生在修完该门课程之后,能够运用这些综合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围绕着专题知识而横向展开,具有宽阔的覆盖面,表现出一种综合化特征。

(3)课程开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

课程开发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BTEC课程开发把职业岗位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逻辑起点。课程开发人员有三分之二来自企业界,其余是教育界的课程专家。教学大纲是由英国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根据雇主协会提出的职业资格标准,集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智慧而编写的。

(4)课程管理——弹性选课和学分制。第一,弹性选课。

BTEC的学习单元分为两类:职业单元和核心技能单元。职业单元又分三种:必修单元、选修单元和补充单元。核心技能单元分为两种:必修(包括交流、数字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和选修(包括与人合作、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成绩、解决问题)。第二,学分制。

BTEC课程规定,只要学生修完所规定单元并获得相应学分,即可得到相应水平的资格证书。BTEC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与其他课程标准的可比性,为不同课程间学分的转换提供了条件。

(5)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是BTEC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BTEC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自己的教育哲学,有其明确具体的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大纲、教学过程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估方式以及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系统等方面。

(6)考核评价——以课业为主。

BTEC课程模式主要通过课业评价来考查学生能力。BTEC要求每门课程安排3~5个课业。任课教师要通过教学小组的形式开展课业设计工作,并且必须在课程开始之前完成。学生的课业设计成绩按优、良、合格和重做进行评定,累计成绩,取得课程学分,各门课程累计满16学分,即可取得证书。凡是学生课业成绩为重做的,必须选择相应课题重做课业,一般可重做1~2次。

2BTEC课程模式的运行

BTEC课程运行主要分三个阶段: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考核阶段。教学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训教师、研究大纲、设计教学、实施计划并编写讲义、设计课业、编写教案、教学内容的审核等;在教学实施阶段,主要包括采取的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检查和调整改进;在教学考核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综合BTEC学生各门课程的成绩,经内审、外审和BTEC总部的严格审核合格后,发放毕业证书。

三、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

英国BTEC课程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它的课程观、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评价方式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实施效果可以从BTEC课程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两方面来进行评价。

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由于BTEC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以能力培养为基本点,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因此,BTEC教学必然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变,由教学中的说教者、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中的示范者、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帮助者。这些转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第一,改变了学习态度,提高了自学能力。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BTEC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具有社会实用性,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BTEC教学将通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通过合理安排时间、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常规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多种设备、运用数字的能力。

四、英国BTEC课程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传统职教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理念和课程架构等方面,都暴露出许多弊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①以学科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力培养;②课程结构的僵化和课程之间联系的割裂;③课程开发脱离职业实际需求;④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进行改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英国BTEC课程模式给我们以下启示: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转变思想,强调“学”重于“教”,强调师生互动。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机械地灌输知识,而是积极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出师生互动的情境。师生合作和互动应成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思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这一转变使得教师的作用和责任更加重大,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整体素质不高且队伍不稳。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职教师资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3企业界参与职教课程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大纲急需企业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参与制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编制应有行业的、地区的、教育行政机构和劳动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和学校的有关专家、职教工作者参与,要改变过去那种按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照章执行的老办法。因此,国家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或政策,对企业和教育机构进行引导和约束。

4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积极开展和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的工作。通过“双证”沟通,融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构建大职教体系。“双证”沟通后,职业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实行“一教两证”,即一套教学体系,学生毕业同时颁发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人员实行“证书换文凭”,即对持有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有继续学习深造愿望的人员,可按规定的程序在职业学校注册,并将职业资格证书折算一定的学分,再按“缺啥补啥”的原则,修满规定的学分后颁发学历文凭。

5重视社会能力的培养

传统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对方法能力的培养往往重视不够,社会能力的培养则大多被忽视。较强的社会能力会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受益终生。重视和加强社会能力训练,有利于职业教育实现从以职业资格达标为重点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转变,有利于学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A].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研究分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谢幼琅.BTEC课程教学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刘连青.BTEC课程教学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059-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12

对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在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促进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内容分析的核心在于建立分析框架,它决定着整个研究的方向与质量。本研究以1995-2004年美国产生的935篇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内容分析框架,尽力做到系统、科学和严谨,保证同一维度中的类目具有互斥性、完备性和较高的效度。

一、分析框架的初步提出

1.从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出发,确定主要分析维度

本研究基于刘美凤教授的教育技术的广义定位理论和AECT'94定义及其他一些美国学者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教育技术的广义定位理论认为教育技术的知识构成包括三方面:教育技术知识I和教育技术知识II属于研究内容方面,教育技术知识III属于方法论方面。该理论还探讨了教育技术的知识来源问题。那么,美国博士论文到底研究了教育技术知识中的哪些内容?采用了哪些方法?依据了哪些理论,或者利用或转化了哪些学科的知识?所以,分析框架拟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3个一级维度。

AECT'94定义分析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和影响这些范畴的主要来源,以及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因此,在框架的“研究内容”维度,可以从研究范畴和实践领域两方面分析。定义中对影响范畴的来源的分析,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维度的分类提供了参考。

2.参考已有的教育技术内容分析框架,设置框架类目

1988年后,伊利(Donald P.Ely)连续四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育技术的文献进行回顾,并从中预测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中的很多趋势也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伊利的框架对研究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管理、技术开发、设计与开发、评价、教育过程/服务这些方面都有子类目。1989年,迪克和迪克(Walter Dick&W.David Dick)的框架对文章的研究类型进行了分类:文献回顾、方法类、理论类、经验和实验、描述研究、评价研究、专业相关。1995年,里夫斯(Thomas C.Reeves)的框架从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来考察,研究目标包括理论研究、经验研究、解释性研究、后现代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定性、批判性理论、文献回顾、混合方法。2000年,奥萨赫(BaderA.Al-Saleh)的框架对论文类型、分析主题、研究方法、目标群体进行了分类。另外,还参考了Edward, P.Caffarella、祝智庭、焦建利等的分析框架。

3.分析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的题目,丰富框架类目

我们分析了935篇论文的题目,发现这些论文题目的字数较多,研究问题很小,对研究范围规定明确,从多个维度命题。这样,分析框架就需要分多个维度和层次,并丰富了框架的类目。例如,很多论文探讨具体学科的问题,如数学、科学、外语等,所以可以考虑学科问题,并分析教育技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另外,论文关注的群体多样,学生、教师、妇女残疾人、军人、黑人等,所以可以考虑关注群体。

二、分析框架的修改

1.分析框架的三轮测试

经过测试,我们对框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前两轮,分别抽样选取了200篇摘要进行分析。第三轮,对所有论文的摘要进行了分析,笔者作为主评判员,并邀请其他5名教育技术学硕士生作助理评判员,对内容评判进行互相校验。

2.访谈相关专家

我们访谈了一些专家,对框架进行了修改。专家包括有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求学经历的博士、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还有熟悉内容分析法的博士。

3.德尔斐法完善分析框架

我们采取德尔斐方法对10位专家进行了两轮的意见征求,对分析框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专家组的质量是保证德尔斐方法信度和效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选择专家的标准为:(1)对教育技术有深厚的理解;(2)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3)愿意参加本次意见征求。通过领域专家推荐和专业期刊的查询,我们形成了专家组,他们均为有多年教育技术研究经验和丰富研究成果的教授或副教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等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时间较长的学校;既有老一辈专家,又有中青年专家。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是他们共同的研究方向之一,对教育技术有着深厚的认识与理解,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有着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三、分析框架的确定

最终确定的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包括4个一级维度,每个维度都有具体的类目,逐级分类。同一维度中的类目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每篇论文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即这几项必选,在表1中用灰色区域表示;另一种是每篇论文可能只属于这些类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但不是所有,在表1中用白色区域表示。例如,第一维度中的4个类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等)之间为第一种关系,即每篇论文都会从这4个方面分析;“研究目的”中的4个类目之间的关系为第二种关系,即每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其中之一。

四、分析框架的类目描述

对框架类目进行描述就是清晰地界定框架中的每一个类目,它有三个作用:让不同的评判者对框架有共同的理解,掌握类目的界限,在内容评判中易达成一致;有助于研究结论的表述;让读者了解框架的具体含义,利于学术交流。

1.研究目的

每个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向性,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1)基础研究

进行探寻和求证规律的活动,指向具有普遍性,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2)应用研究

指向特定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怎么用”的问题。

(3)开发研究

指向方法和策略。目的在于发明或优化方法、策略和产品,回答“如何改进”的问题。

(4)评价研究

评价一项活动或方案在一定情境下的价值,帮助在特定情境下制定决策,回答“效果如何”的问题。

2.研究内容

(1)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研究

指有关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可以为其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或者讨论这一学科发展的问题。

1)学科建设

是指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①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和领域工作人员需具备的能力素质、能力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②专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和实践需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研究

③课程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需要开设的主干课程

④学科历史与发展:有关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研究

⑤学科定位:有关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定位的研究,回答“教育技术是什么”的问题

⑥专业名词、概念、内涵的界定:有关教育技术学专业中重要的名词和概念的界定

2)知识体系研究

指关于教育技术知识的研究,建立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问题的可以操作的理论原则、操作程序、方法、技能与技巧、资源与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①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的知识: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寻找并依据、利用和转化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过研究、实验或探索,创造性地形成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操作程序、方式或方法、技能或技巧以及对所需资源的要求方面的知识

②与促进教学有关的过程的理论:对解决方案的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过程指的是指向实现目标的一系列的操作或活动

③与促进教学有关的资源的理论:对解决方案所需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

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有关教育技术的方法论研究,如系统方法和形成性研究方法

⑤教育技术学的分支理论:从其他学科的视角研究教育技术,从而形成的理论或知识,如教育技术的批判理论等

(2)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是指应用已有的理论、方法或媒体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1)问题层次

①宏观:大规模的问题,如一个学校、企业和组织的整体性改进或规划方案

②中观:中等规模的问题,如一门课程、一个系统、一个班级等

③微观:小规模的问题,如一个单元、一堂课、一个媒体材料等

2)研究范畴

①问题解决的方案规划: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寻找并依据、利用和转化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过研究、实验或探索,创造性地形成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

系统方案设计;采用系统方法,对较为综合和复杂的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步骤

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课程开发:根据社会对教育活动的需求、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征、教育者和教育机构的特征而制定能有效地适应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的程序或模式,并开展相应的实施和评价活动

②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包括:

需求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确定目标和途径

教学环境:教与学赖以存在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师特征: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心理、性格等特征

学习者特征: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的各个方面

任务分析:在确定需求之后,对需要进行的任务的分析

教学策略: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学习策略:学习者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主动性调控行为。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上

讯息设计:对讯息的形态进行操作的计划,包括注意、知觉和保持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指导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流的讯息形态的具体设计

教学资源:专门为教和学设计的有关软件资源

③开发: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包括:

媒体开发:即对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资源开发:对媒体所需材料、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④应用:使用各种媒体或资源,以促进学习或改进绩效的活动,包括:

效果评价:研究媒体使用对于某一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效果。常采用实验研究,结论表现为有无显著性差异

影响应用的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媒体使用的各种因素,或只分析其中的一种,如教师、政策、文化等

政策法规:影响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的社团或组织的规则和行为

文化与道德问题:团体或组织中媒体需要考虑的文化或道德方面的问题

健康问题:媒体对用户(中小学生等)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育技术应用标准:国家、政府或学术团体制定的技术应用的标准

应用的策略:研究如何使用媒体或资源,以促进学习、教学或者绩效

应用状况:分析某个国家、机构或学校的技术应用情况

推广应用:为了使革新能被采纳而通过有计划的策略进行传播的过程

⑤管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技术

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应具有的素质

组织管理:对一个组织或者团队进行的管理

项目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教学设计和开发项目,或其他项目

信息管理: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总称,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和储存等过程

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本与资源、知识及其载体的管理,是基于知识的企业管理、对知识型组织的管理,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知识生产力、知识增值率和知识创新能力

人员管理:管理企业、组织或其他团体中的人力资源

资金管理:对企业、组织或其他团体中的资金的管理

设备与资源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设备、资源支持系统和相关的服务

传送系统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媒体传送系统中的过程和产品

⑥评价:对计划、产品项目或课程等的价值确定

评价对象:论文的评价对象可能是下面其中之一。项目评价:对在限定时期内执行某一特殊任务的活动进行评估:产品评价:对某一物品的优点、效果或者价值进行评估;成本效益评价:对某一技术、产品或方案等应用的成本和效益比例的评价;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开发:设计和开发某一个评价/测量模型,该模型可以被多次测量某一类型的对象;评价模型的评价:对某一个评价/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论文的评价方式可能是下面其中之一。诊断性评价:活动开始之前,对事物的情况进行“摸底”;形成性评价:搜集达标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总结性评价:搜集达标方面的信息和使用这些信息来作出利用方面的决策

3)应用领域

论文解决的问题属于哪个领域或行业,包括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由各类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实施,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企业与组织:解决企业、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中的管理、发展、绩效和培训等问题;卫生:解决医疗、卫生、健康、医生等方面的问题;政府:解决政府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问题;科研: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图书馆/博物馆:解决图书馆、博物馆或其他数字资源中信息的查询、加工和利用等问题;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如报纸、广播、电视方面的传播研究。其中,学校教育、远程教育、企业和组织是主要的实践领域,我们进行详细分类。

①学校教育

从研究主题分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如何将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网络教学:研究如何使用网络进行教学的问题:教学设计:研究学校教学中如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过程;教师教育: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教师问题,如教师的素质、教师培训等: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研究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教学资源中心等的使用问题

从学校的类别来看,论文研究的领域有以下几类: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中小学教育:在美国称为K-12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从社区学院到研究性大学,不包含专门开设远程教育的学校。又可分为医学、军队、体育、理工科、文科、艺术、政治/经济、其他、没有区分

成人教育:针对成人开展的教育、教学

职业技术教育:针对工程、技术等职业开展的教育

其他教育:家庭教育:研究家庭在儿童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父母如何影响儿童的学习;宗教教育:宗教开办的学校,或者培养牧师、宗教人员的学校;特殊教育:有关残疾人、智力障碍、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文化教育:有关公民素质、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4-H教育:社会性的青少年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Hand)、头脑(Head)、心灵(Heart)、健康(Health);健康教育:有关公民的健康、卫生教育

②远程教育

需求分析与规划:远程教育项目的需求分析与系统规划

发展状况:分析国家、区域、学校的远程教育发展状况

远程教育传送系统:实施远程教育的一些技术手段,如印刷品、广播、电视、网络等

工作人员分析:分析远程教育领域的各类工作人员,如远程教师、辅导教师、服务人员、研究人员等

教学过程和模式:分析远程教育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一些进行远程教育的教学和实施模式

学习资源建设:如何设计、开发远程教育资源

学习者分析:分析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特征

学习策略:分析远程学习者如何进行学习

远程学习者的失学问题:分析远程教育中学生失学的现象、原因、对策等

交互设计与分析:分析远程教育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的交互和情感的交互,并设计策略以促进交互

协作学习:远程教育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学习

质量保证:为使人们确信某个远程教育项目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在质量体系内实施并按照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

学习支持服务:为了促进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服务的总和

③企业与组织

企业绩效技术:企业或组织改进绩效、促进发展的问题

企业人员素质分析:研究企业某个岗位的员工需要的素质,或者现有的素质

常规企业培训:研究企业如何对员工实施培训,不包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的培训

企业e-learning:研究如何用计算机、网络来培训员工

组织文化与学习:研究一个组织中如何形成文化、促进学习,以促进组织发展

组织变革:研究组织发展和变革中的现象和规律

4)关注的媒体

多数应用研究类的论文涉及了媒体,从三方面分析:

①媒体类型:具体类目见表1

②是否为专门教育开发的媒体:如教学、课件、群件技术、Webquest、WebCT、电子教学设计工具

③研究角度:从哪些角度研究媒体,包括;

媒体性能:研究媒体的属性、特征,他们将会影响到媒体的设计与开发

媒体设计:设计某一媒体

软件或资源开发:开发软件或者相应的资源

媒体使用:研究使用媒体的策略、方法、制度等

媒体效果:研究媒体使用对于某一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效果评价

媒体文化:研究使用媒体的文化环境

构建环境:构建使用媒体的建筑物、硬件、软件等环境

5)关注的群体:具体类目见表1

6)应用学科:研究某一门学科的问题。类目见表1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手段、分析数据的方法则作为工具帮助上述这些方法的实现。

(1)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包括有基本的理论假定、研究逻辑和思路等。

(2)一般研究方法

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共同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

①系统科学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

②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即用若干个别性事物来证明观点的方法

③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3)具体研究方法

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

①理论研究;对复杂问题的性质和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规律或一般性结论

②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假设,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

③调查研究:在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资料,从而对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④人种学研究: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⑤案例研究:在现象和其背景的界限不清晰时,使用多种资料源调查现实世界当前现象的一种实证的探究。目的是产生新理论和证明已有理论

⑥历史研究: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目的在于通过以往时间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研究

⑦内容分析研究: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的分析,其目的是弄清或测度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或趋势

⑧相关与比较研究:相关研究是对两个或以上的变量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目的是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比较研究是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

⑨设计研究: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检测效果,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甚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

(4)收集数据的方法

①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

②实验法:综合采取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前测和控制组等方法,对影响研究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进行严格地控制

③前实验法:对无关变量没有控制,因而效度很低

④准实验法:在现场背景下难以对无关变量进行充分的控制,只能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的内部效度

⑤访谈法: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事实材料,以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⑥问卷法:根据研究需要而编制成的一套问题表格,由调查对象回答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

⑦测量法:利用工具按照规则给对象或事件赋值,能充分地测出研究中的变量、概念或现象,从操作意义上提供研究所需的数据

⑧文献法: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找寻事物本质属性

篇4

1、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的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学校的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要和谐发展。一方面,构建全员合作的教育关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最佳教育合力,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另一方面和谐教育要融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渗透在教学、科研各个环节,实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管理相结合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机制的必要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的同时,要积极推动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在通过规章制度等约束人的行为的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于其中,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坚持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的 政治工作原则,通过将教育落实到管理中,把管理上升为教育,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互补互促,以达到塑造人、引导人、规范人的目的。

3、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服务机制。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如学生中的贫困问题、心理障碍问题和就业困难问题等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建立服务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一是贫困生资助机制。要在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重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关心人、帮助人的同时,更要教育人、引导人。二是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三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开展创业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将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机制

和谐的教学机制是和谐教育的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课程是教育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物,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水平和素质结构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与学习的基本依据,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性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应当实现社会化课程与个性化课程的统一。社会化课程是指那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个体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和行业规范,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课程。另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还应当体现科学化教育与人文化教育的统一。目前,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愈来愈带有功利的性质,一些技工院校也纷纷调整课程设置,过分的强调实用性的技术课程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用性技术课程的不断增多,极大地削弱了有利于学生扩展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科设置,导致学生更热衷于个人就业目标的实现,放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这样的教育机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职业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构建和谐的管理机制

不论是从现实还是从理论上看,要實现教育的和谐必须从制度入手,建章立制、加强领导、优化管理,这是搞好和谐教育的制度保障。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完善与之相协调的学校管理。在强化目标管理意识的基础上要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明晰管理的层次和职责,提高管理的和谐程度和效率,以实现和谐教育的管理目标。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发展乃至社会声誉的决定性要素,因而学校要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聚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多元化需求。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公正与情感的交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