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00:06: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错误原因分析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91
临床输血要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如果血型鉴定错误,将严重危及输血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在检验科工作多年,发生过不少血型报告错误的事例,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1血型报告错误原因
1.1操作错误
(1)用试管法行血型检测时,红细胞浓度与抗原抗体比例不适时,反应最明显。如红细胞悬液过浓,标准血清中抗体全部被吸收,呈后带现象不明显凝集或凝集;红细胞悬液太浅,抗体浓度相对太高,呈前带现象而不易凝集或凝集很弱,如未经显微镜检查很难被发现,造成定型报告错误。
(2)用玻片法血型检测时,玻片清洗不彻底,或者反应时间不够(反应时间不得少于10 min),可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1]。
(3)忽略溶血现象,操作者不能正确识别和解释结果。这类为技术原因,经验不足检验者多见。
1.2检验人员责任性错误绝大多数为责任心不强、粗枝大叶造成鉴定错误。
(1)在工作中,由于精力不集中,比如要鉴定一号标本的,错拿2号或3号的标本,造成错误。或发报告时,将鉴定的血型结果输入电脑时,由于鼠标点击错误而造成血型输入错误。
(2)鉴定血型时,抗A、抗B试剂对调,结果A型跟B型结果也对调,造成错误。
(3)在用试管法血型鉴定时,经离心机离心后摇匀,直接目测鉴定血型,未做显微镜下检查,对小凝集的报告发生错漏。
(4)在用玻片法血型鉴定时,滴在玻片上的血液时间过久,被风干后再滴入血型试剂,出现大的血块,误认为是凝块。
(5)滴定血型试剂的时侯,少量滴到相邻试管,造成污染。
1.3护理人员采集标本的错误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由护士采集,如果其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就极容易将患者标本搞错,要采集这个床号患者标本的,变成采集到另外床号患者标本。还出现多人抽血未及时贴标签,或贴标签时贴错化验单,导致血标本混错现象。另一种可能就是送多个标本,粗心大意,将标本送错。
1.4试剂原因每天使用试剂过后,未及时放冰箱保存,长期放置在较高气温下,容易使血型试剂效价降低或失效;或使用已过期试剂,效价较低,如果使用前未做质控,可造成血型鉴定错误。
1.5红细胞串线状形成(假凝集)实验中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太长、水分蒸发时容易出现串线状现象。某些肝肾疾病、传染病或红细胞沉降速度增快的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或球白原增高或输代血浆血中含大量高分子右旋糖酐,都能使红细胞形成串钱状,被误认为凝集。
1.6寒冷凝集健康人血清中冷凝集素效价一般不超过1:16,在0 ℃~5 ℃作用最强,在28 ℃通常下发生凝集,在肺炎、支原体肺炎、肝硬化等疾病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很高,作用温度可升高到36 ℃[2-3],这时能够凝集自己的红细胞,严重干扰血型鉴定。类B抗原:某些受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患者(大肠杆菌O86败血症)红细胞获得了类B抗原,A型患者可误定为AB型,O型误定为B型。因此,感染体征患者配血不合时,应考虑类B。
1.7其它因素造成的错误
(1)婴儿尚未产生自己的抗体或有从母亲获得的血型抗体。
(2)老年人血型抗体水平下降。
(3)某些药物影响。
(4)试验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2分析
人类ABO血型系统是由红细胞抗原和血清抗体共同决定,依据红细胞上是否存在抗A、抗B抗体,ABO血型系统可分为A、B、0、AB四种血型。血型是抗原抗体的遗传特征。血型鉴定对临床输血、器官移植等具有重要意义,应杜绝错误。
以上可以看出,造成血型错误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检验者在血型鉴定检测时造成的差错,这其中大部分是检验者的工作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所致。虽然血型鉴定的检测工作操作简单,但责任重大,最容易发生输血造成危及生命的医疗事故。要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只有在工作中认真细致、精力集中、小心谨慎,才能避免血型鉴定的错误。
发生血型错误的原因还有较为多见的是,临床护士抽取标本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标本与患者不符。这类错误非常容易导致严重后果,例如临床护士一旦将两个或多个血液样本对换,在交叉配血过程是无法发现的,最后可能导致错误输血。为避免血型报告错误,要求临床医生、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提高工作责任心。其它因素虽较少见,但也不可轻视。
总之,检验者在血型鉴定时必须认真细致,对有疑问的结果必须重新复查,对输血患者血型必须重复鉴定,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杜绝因血型鉴定错误造成的医疗事故发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一些疾病会使受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减弱或使血液中含有较高的冷凝集素,造成血型鉴定困难。此时应对受血者的红细胞进行洗涤和加温并做血型反定型检测。这样可避免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以确保血型结果的正确。为防止血型鉴定的错误,ABO标准血清的质量也很重要,用后应及时放冰箱保存,使用时应放置至室温再检测。
医务人员要保证输血者的安全,就一定要确保血型鉴定的万无一失,为了保证输血者的生命安全,一定不能出现以上错误的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 戚子惠,张达衡,陈瑞林,等.导致玻片法ABO血型鉴定错误的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39-140.
错字别字
原文摘录:××年,××行业增福(幅)平稳,但结构丞(仍)需调整。从历(隶)属关系分析,××系统总体形式(势)良好;××指标因翅(翘)尾因素增式(势)强进(劲);××机制还存在一定缺现(陷),需要加大工作利(力)度。(注:括号内为正确的用字。)
技法提示:掌握用字规范,仔细校对文稿。规范使用文字是机关工作人员最起码的技能要求,特别是在以文字报告形成工作产品的统计岗位,不论任何原因,在文字报告中出现错字、别字,都是不能原谅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从作者角度强化文字知识,掌握用字规范;仔细校对文稿,纠正打字错误;从科(所)或机关角度建立把关、审核、讲评、考核等机制,把错字别字消灭在纸上写字、键盘输字、印刷文稿之前。
标点误用
原文摘录:例①:(一)、工资性收入仍居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前列……
例②:1、××指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今年1~10月份……
技法提示:分析报告行文,务求标点规范。标点使用是保证文面规范的重要范畴,分析文稿一旦正式印发,每一个标点的使用都不应出现错误。建议您通过教科书、互联网等渠道学习相关知识,杜绝标点误用的现象。上例中,例①的(一)后不应加“、”;例②的“1”后应该是“.”,而不是“、”。
序号混乱
原文摘录及批注:
例①:一、××指标增幅减缓……
三、××指标速度提升……(丢“二”)
例②:一、基本情况:分配机制不断完善……
(一)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机制
……
二、存在问题:岗位、工种标准各异
1.管理措施落实不力(前用“(一)”,后用“1”,同一层级序号混用)
例③:一、农村住户收入情况
今年三季度累计完成现金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分别为:
一、工资性收入……(此处不应再标“一”)
技法提示:安排文字序号,务求规范有序。序号是结构层次的标志,序号的使用规范在相关文件和教科书中有明确规定,撰写分析报告时应该记牢并规范使用、细心审看。请您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失序”,二是不能“乱序”。
表格失态
原文摘录:
例①:(见表1)
技法提示:插入统计表格,须知格式规范。适当引用统计表格,会使分析说理文字直观生动,但一定要注意表格的格式规范。在例①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包括:表格左右边线不应封口;主栏标题文字居左,“农业产值”分类标题缩进过多,且“1”后应是“.”不应是“、”;宾栏标题文字应该水平(垂直)居中:“增加绝对额”、“增减幅度%”没有居中;计量单位“万元”、“%”应用括号注在宾栏标题下方;指标数据应右对齐,水平居中;相对数数据不加“%”。
原表应进行如下调整(见表2)。
需要养成的习惯:美化文面
规范文档格式
技法提示:严格文档规范,不出纰漏和瑕疵。规范文档格式,是美化文面的基础,在撰写、修改、审核任何一个环节,都应注意格式的规范,不仅前面说到的字号、字体、标点、符号、行款等,还应该注意行距、字距、页边距的规范。对于上述要求,不仅自行成文的统计所要注意,统计局(调查队)的专业科室同样需要注意。有人认为“那是打字员的事”, 这是一个误区。机关工作人员不懂行文格式,不知文面美丑,等于不具备基本的从业技能,还谈什么统计产品质量!建议您举一反三,细心感悟,多学勤看,注意积累,让笔下的统计分析报告文面规范、不出纰漏和瑕疵,更不能出现硬伤。
巧用统计图表
技法提示:适度加注图表,优化文面效果。为了优化分析报告的阅读效果,使进入读者眼帘的信息符号直观、生动、简明,就要在适当位置、针对分析内容,加注统计图表。一般可把握两句话:数据容量偏大时列表,信息直观有序;内容需要强调时制图,加深读者印象。
技法提示:设计统计图表,力求规范美观。统计分析报告离不开表格图示,在制作图表时,您一定要在格式规范的基础上,采用技术手段使其比例适度、色差和谐、标注清晰、视觉美观。建议您学好统计图表的制作技法,并有意识地涉猎一些美学知识,关注相关载体(电视、网络、印刷品、户外广告等)上的图表效果,对提高美化分析文稿的技能很有好处。
运用“表达格式”
技法提示:优化视觉效果,巧用“表达格式”。所谓“表达格式”,就是通过文字摆放、符号使用达到直观、生动表达效果的格式,如在阐释不同行业的发展程度时,可用星号的多少来反映,表达格式的设计加工和使用位置没有定式,全凭作者灵活把握。若设计精巧、使用得当,会对美化文面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科学划分段落
财务分析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财务分析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财务分析报告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二)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财务分析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财务分析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
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 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财务分析报告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