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翻译范文

时间:2022-09-10 21:1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唐雎不辱使命翻译

篇1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白话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篇2

从答题情况看,初三好于高二。初三学生大都能按要求完成学案,尽管其中有些回答可能不太准确,不太恰当;或者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出现空白,但总的来说还算满意;而为数不少的高二学生,学案上有不小的空白,哪怕是第一组这样相对“容易”些的问题,也同样“避而不答”。在徐先生的启发引导下,初三学生大都能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些学生的回答很有质量;而高二课堂则有些沉闷,学生很少主动发言,尽管徐先生的分析时有精彩之语,但得到的回应总的来说有些寂寥。

究其原因,有老师说《唐雎不辱使命》初三生刚刚学完,“现趸现卖”,课上自然表现良好;时隔两年,该文的内容高二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且他们可能认为上一节“过时”的课对他们没有用,心理上不够重视,课上自然就有应付的成分。不能说这样的解释没有道理,但总觉得有些隔靴搔痒,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本。试想,对刚学完的课文,按常理学生是没有什么兴趣再“重温”一番的,除非授课者用了新的“料理”手段,做出味道与前大不同的饭菜。徐江先生无疑是一位出色的“料理者”。他对《唐雎不辱使命》的解读,没有照抄教师用书或其他参考书,他以一个独立的阅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从中发现最有开掘价值(当然也是对学生最有收益)的地方,然后合理设计,他的课堂自然就有了内在的逻辑张力。

教师用书的解读是围绕唐雎这一核心人物展开的,包括情节梳理、形象分析以及唐雎言辞之“巧”的赏析,等等,唐雎是重点突出的形象。应该说,在教学时间紧张的初三,这样处理并无不妥;更何况,很多教师是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言”的疏通上,“文”的方面可能还要对上面的几点有所取舍呢!徐江先生要求给课文改标题,意在提醒学生,读该文还可以把秦王作为核心人物,文章还有另外的切入口。对秦王“以五百易五十”这一伎俩所折射心态进行推测,实际上是训练学生利用相关史实进行合理想象与分析的能力,这样就能避免先入为主、人云亦云。而为安陵君写辩护词,除了要对“易土地”事件从历史、文化、伦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切入进行分析外,还需要相关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驳倒或说服对方。总的来说,徐江先生的教学,对刚学过该文的初三学生来说是新鲜的,是有用的,自然也就有吸引力。

徐江先生常说,教师要教学生不会的。所谓“不会”,我这样理解,一、指学生对文本不理解或感到困惑之处,这是真正的“不会”,教师应该对此有充分的预估与了解,并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予以解答或解决,毕竟“解惑”也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指课文中所蕴含的可以用作思维、语言等训练的“璞玉”,学生很难发现。这后一种“不会”,应该是重心。要“教”好,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教师要成为敏锐的采矿者,高明的加工者。

有教师质疑,徐先生如此解读,最终目的是什么?问题有些可笑,但有这种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不管怎么教,让学生得高分是天经地义的事,既然中考有课内文段阅读,教师只要把课文中相关的词语让学生记清记牢,把重点句子翻译准确,把教师用书上对文章的相关分析“转达”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像徐先生这样“颠覆”式解读,学生过得了考试这一关吗?

考什么,教什么,这本无错,但如果把“考”“教”置于狭窄的胡同中,其实是误解了“考”与“教”的本义。考试考哪篇课文,教师能整出远超出课文篇幅五六倍的练习题,且不在训练答案从何而来、如何规范表达等方面着力,只是要求学生牢记“参考答案”,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可能会在近期的、命题有些机械的考试中得个不错的分数,但能有令其受益久远的收获吗?更可怕的是,学生习惯了这种“功利式”语文课,对“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就失去了兴趣;他们很少或从未真正地开动脑筋,对文本进行过追问、探究或质疑。因为不习惯思考(或不知道怎样去思考),当然就会在需要思考的课堂上成为“局外人”。高二学生对徐先生的课有些不感冒,主要还是源出于此吧。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归纳、梳理、积累相关知识,通过查阅、分析资料解决疑难问题等),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审美鉴赏、评价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水平。试想,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真的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与收获,还愁得不了高分吗?

有些教师谈起这些来,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毕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靠的是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靠的是有用而又有效的、实打实的训练。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不能将课文作为经卷,唯文本是听,唯教师用书是从,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化作用,对文本作“二度开发”,从而找到实现教学效能最大化的切口。面对文本,教师不同于一般的读者。一般的读者,可以处于自由的阅读状态而与文本互动、沟通,这种阅读往往是随意的、多样的、不确定的;而教师则是要借助文本这个载体来完成教学目标。换言之,教师对文本有了理性的、高度学科化的“二度开发”,教学效能的“最大化”才会有充分的保证。

篇3

一、 明辨是非类

【考题再现】

(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曹刿论战》阅读题)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题型解析】

一般学习文言文时,教师都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要人物身上的主要特点。像《曹刿论战》这课,关注更多的是曹刿,然后才是鲁庄公。待提及到鲁庄公时,更多想到的是他浅薄的一面。这道题是让学生谈及鲁庄公值得肯定的地方,可谓背其道而行之。细分析又在情理之中,世间万物都要一分为二去看待,鲁庄公虽愚,却善于纳言,有其虚心的一面。这样的问题虽教师课堂不曾问及,可学生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审视鲁庄公,完全可以作答。考题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复习推举】(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孟子·鱼我所欲也》与《墨子·贵义》对比阅读)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答题指导:1.准确的理解原文。一、二问作答要在原文中找答案,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能力。2.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后一问,要带着对原文的理解,回到现实,把这种理解放到现实的社会中去衡量是非。看学生是非价值观,引导学生有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等。

参考答案: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或国家的大义);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二、 举例概括类

【考题再现】(2012年甘肃省兰州市,《唐雎不辱使命》阅读)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题型分析】这道题把唐雎带出文本,并置于一个“古为今用”的情境中。这样的设置让学生重新认识了唐雎,唐雎不只是一个战胜秦王不辱使命的名士,还是“外交人才”的代表,像这样的人很多,古代的晏子、现代的。瞬间学生会把头脑中曾经零乱的外交人才与唐雎一起整理归类,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所帮助。学生的学习是积累、理解、运用的过程。只有把积累的知识,定期理解分类,才会条理清晰、触类旁通,有利于输出运用。而此类试题恰恰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打破古今界限,以一点为介,对所学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概括。

【复习推举】(2011年湖北省荆州市题,《行路难》与《出师表》对比阅读)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答题指导:1.找出原文中的典故,理解、概括主要内容。2.搜索头脑中积累的与所概括内容相关的成语和俗语。3.与原文比对,排查出最准确的一个。

答案示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三顾茅庐等。

三、 感悟精神类

【考题再现】(2012年广西桂林市题,《出师表》阅读)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题型分析】该题型是理解人物精神题型的升华版。对于第一问就课内文章来谈,学生在课堂上已知晓;若是课外篇目,稍难些,学生需先准确翻译课文,深入理解后,才可找到答案。第二问是对第一问的变形,要围绕第一问的答案来展开思考。这种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走出文本,由古人及己,让学生虚心学习前人的伟大精神,进而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复习推举】(2012年湖北省襄阳市题,《孙权劝学》与《送东阳马升序》对比阅读)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学习中悟出的道理。

答题指导:1. 细读文本,找出原文中人物学习方面的优点。如宋濂求学的刻苦,读书的艰难,求师的虔诚,吕蒙读书的广博等。 2. 围绕找到的优点,结合实际组织语言。3. 进入角色。答案是“我”“我们”怎样,而不是吕蒙和宋濂怎样。

答案示例:我们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获得成功。

四、 综合实践类

【考题再现】(2011年四川省达州市,《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对比阅读)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 。

【题型分析】此类试题融文言文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为一体,是中考文言文试题的一大亮点。它最大地发挥了文言文的实用性,由前几种的概括、思考、感悟层面,飞跃到了实践层面,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事,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作答此类试题需找准关键词,其是连接文本与现实的点,本题的关键词就是“劝谏艺术”。学生要从原文中体会劝谏艺术,然后用以回答实践的综合题目。最后要注意综合实践题本身的答题要求,如本题属于口语交际题型,作答时要注意称谓、语气、情景等。

篇4

“夫”作名词时,读作“fu”,意思是成年男子或丈夫。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译文:于是带领儿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

②未几,夫驹声起。(《口技》)

译文:不久,丈夫的呼噜声响起来了。

③此席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

译文:这是庸人发怒,不是士发怒。

在古代汉语中,“夫”与“子”连用,组成“夫子”一词,表示对男子的尊称。如:

④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

译文:先生对我有什么吩咐呢?

二、助词

“夫”作助词时,读作“fu”,可以用在句首、句中或句尾。在句中所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一样。

1 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可以不要翻译。如:

①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译文: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彗星遮盖了月亮。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文: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有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译文:(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他们有埋伏。

2 用在句中,只起到补充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如:

①岱宗夫如何?

(《望月》)

译文:泰山是什么样的呢?

“夫”字的这种用法极少,初中教材所选古诗文中只此一例。

3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唉”等。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昼夜不停啊。

“夫”字的这种用法在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也很少。

三、指示代词

“夫”作指示代词时,读作“fu”,相当于“彼”、“此”,可译为“这”、“这个”、“那”、“那个”等。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译文:我看这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

(《黄生借书说》)

译文:不是那个人的东西而勉强借来,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

篇5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识记字词、翻译句子、背诵篇章为主,所以教学过程,可概括为:诵读、翻译、识记、背诵。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背得头昏脑胀,咬文嚼字式地翻译,毫无兴趣可言,为应付考试没办法。情境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能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笔者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做了有效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可有多种方式,如多媒体的动漫、视频资料、历史图片等,也可自身模拟,讲台表演。但是,我认为语文教学一个最本位的教学方式是语言教学,即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来创设情境,达到教学目的,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显著特色。语言描述情境关键在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教学目标的确立。如我在教学《马说》一课时,手拿教鞭,扮演了一个“识马者”形象。语言描述:(1)导入:望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翻开历史的篇章,名人辈出。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见一位唐代的文豪大师——韩愈。他有话要向我们述说,说一说他看到的“马”的事。(2)情景表演:年轻的韩愈很有才华,几次赴长安赶考,却不中,终于第四次考中进士,做了宰相手下的一个小官,曾三次上书要求擢用遭拒绝,他郁闷地走在街上,看到这一幕情景:

一位手握马鞭的人,满脸横气,正怒冲冲地对着马棚里的一匹马,啪、啪,狠狠地抽打着。喋喋不休地吼到:“什么破马,谁说你能日行千里?光能吃,不能干的家伙。当初我看你个也够高,腿也蛮长的,有日行千里的素质,我才花了重金买了你。可今天,你却跑不快,不中用。气死我了!怎么?你还叫,还流泪,委屈吗?还饿,还想吃?哼!既然你不中用,干脆去磨坊拉磨吧。走,走!去,去!左转,左转……”皮鞭一次次落下,马的哀鸣一声声响起。

唉!要想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样的马啊?天下无马!”韩愈沉思了。

这样的语言描述,情景表演,实际暗含了有关课文的几个问题。如千里马的食量,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它的悲惨遭遇,人们的愚妄无知等。在这样的情景中,让学生边回答问题,边朗读课文,既有兴趣,又能领会原文旨意。这样的教学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学生很喜欢。

二、改编创作,拓展学生能力

精深的文言文是我们知识的源泉,是写作最需要汲取的营养,是训练写作的素材。应该好好地利用它,让它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绽放光芒,让它的精髓继续支撑着我们民族精神。

我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基础上,改编课文,训练写作能力。

老师:“唐雎胜利了。我们仿佛听到了他那爽朗、自豪的笑声,仿佛看到了他那正气凛然的面容,试想,在回国的路上……”要求学生写一片段。

学生写道:黄沙滚滚,古道漫漫。在秦国通向安陵小国的土路上空,时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有一个人正昂首挺胸,阔步行进在这荒凉的古道上,严峻的面庞上透出一股正义凛然,藐视一切邪恶的骨气;智慧的眼神中,映射出不容欺凌的股股杀气……

当他眺望见远处的安陵国时,严肃的脸上现出亲切温和的笑容,眼中流露出了骄傲、自豪且深情的目光:祖国,我的安陵小国,卑臣唐雎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我胜利地回来啦!各位先王,你的后代儿孙,保住了你给后代留下的土地……我骄傲地回来啦!各位臣民们,你们不必惧怕虎狼似的强秦,我保住了你们的性命安全……

深情的目光在远处眺望着,欢乐的心声在荡漾着。只见他又转过身,对着刚刚出离的秦的边城,望着那高高的城墙和手拿兵刃的士兵,微微上翘的嘴角冷冷的发出:哼!哼!

这高高的城墙,我何所谓。那锐利的兵刃,只能恐吓那些贪生怕死的小人。还有那骄横奸诈的秦王,收起你那颗假惺惺的慈善之心吧,五十里之地是先王所留,我等愿以死所相守。

秦王,收起那吓人的面孔吧!什么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你不晓得专诸、聂政、要离这样的壮士吗?

哈哈,哈哈,这笑声在朵朵白云间飘荡传到天边,这笑声在座座高山回响,一直回响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正义凛然终将战胜残暴强敌。

篇6

【留】:即留下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和无需翻译的词语。无需翻译的词语包括年号、帝号、人名、地名、国名,官职、度量衡单位、朝代名等。

例: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②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解析:①句中“庆历”为年号,“滕子京”为人名,巴陵郡”为官职名,②句的“安陵”为国名,均无需译出。

翻译①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②我想用五百里的地方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补】:即补出一定的成分。①将古代的单音节词补为现在使用的双音节词;②数词后补出量词;③省略的主、谓、宾等成分要补出。只有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才能使语句通顺,意思明了。

例: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解析:①句中将单音节词“京”补为“京城”,②句补出量词“只”和“根”;③句补出“为”的宾语“村中人”和“皆叹惋”的主语“他们”。

翻译:①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表演的人。②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根手指……③这人详细地为(村中人)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都感叹惋惜。

【删】:即删去无实在意义的又没有和现代汉语相对应的虚词。如某些句中的“之”、“而”、“也”、“焉”等。这些文言虚词当只做某种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时,译时可删去。。

例:①温故而知新――《论语》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解析:①句中的“而”表示联系两个动作、无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又无类似词语,故删去。②句的“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省略不译。③句的“焉”是语气词,可不译。

翻译:①温习旧的(知识)知道新的知识。②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③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换】:①即把句中的通假字换成本字的意思。②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例: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两则》

②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出师表》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解析:①中的“畔”同“叛”,即“背叛”之意。②“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询问”。③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

翻译:①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②我认为军中的事情都拿来询问他们,③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调】:即把某些文言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正常顺序。调整对象包括①主谓倒置;②宾语前置;③定语后置。由于文言倒装句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译时务必把倒装词语的位置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篇7

对于其中“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的理解,出现较大争议:

第一种观点,遵照课本节选的文字来理解,“至于园可无憾矣” 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到”,“于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句子理解为:(游人)到了于园(观赏这样的假山奇景)就不会感到不满意了。应当说,这种理解较为合理,于词的用法、节奏的停顿、句子的理解都是讲得通的。

第二种观点,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07年12月第7版)对此句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至于园可无憾矣” 就应理解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放,安置”。 之,解释为“假山石”。于,解释为“在”。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呢?课本注释及教师用书并没有提供一点点信息。通过查阅原文和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02年12月第2版)得知,最近几年的课本和教师用书在节选时省略了关键的几句话,课文末句原为:“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假山)胎于石,(假山)娠于磊石之手,(假山)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苏教版2002版的配套教师用书对部分重点词的解释是:胎:怀孕成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娠(shēn):妊(rén)娠,孕育。男女:动词,生男生女,即生养孩子,即诞生。琢磨搜剔(tī):指精心地构思。此句翻译为: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样一比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教师用书所用的翻译是有来历的。大概编者考虑到删掉的几个句子中生僻词较多,且又有词语的活用情况,要想准确地翻译,估计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所以才巧妙而不露痕迹地把课文和教师用书作了适当删改吧。现在,课文直接删去三个句子,教师用书也删去了这三个句子,以及相应的重点词解释和这三个句子的翻译。但末句“至于园可无憾矣”大跨三步,接在“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的后边,翻译仍保留原样,显得有些突兀,让师生摸不着头脑。可见,教材在节选时的删除造成句意前后较大幅度的跳跃,影响了师生的理解。建议编者在课文注释或教师用书中对删改情况作一点补充说明,以便让师生更好地理解末句翻译的由来。

第三种观点,认为句子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将“至于” 看作现代汉语仍在沿用的连词,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句子直译为“至于说园林便无不满意的了”。“天津人民出版社”《非常讲解》即采用这种观点,将此句翻译成“这样建园就没有遗憾了”。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选自郦道元《三峡》)

不少老师和学生将此句朗读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种读法是不对的。准确的朗读节奏应当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解释为“到”。全句理解为: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唐雎不辱使命》中也有一个含有“至于”《战国策·魏策四》 的句子: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此句中的“至于”也解释为“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篇8

中考提示我们: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全文细致阅读,体味文章的丰富内涵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形象、态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记忆文言词义、背诵默写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要摒弃“翻译串讲―字句分析―中心归纳”三步走的老路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设计出有效的环节,启发学生有兴趣有思悟地去探究文章,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求知,以不变应万变。

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粗浅认识:

1 秒设一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课堂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是一个有效的“支点”,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惊人的联动效应。

七下的《口技》,笔者抓住关键句设疑:“‘京中有善口技者’之‘善’体现在何处?”,一个问题,既涉及了对文章细节的品读,又勾连了文章写法的巧妙,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九上的《出师表》,笔者问道:“出师表,顾名思义,应为‘请示出师北伐的陈情书’,为什么从第8段开始才进入正题谈“出师”,前面7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这个问题,涵盖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主题的剖析,非细致分析,不能答也。所谓“疑为思之始”,好的问题能成为探究的起点,让学生一直处于“生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九下的《愚公移山》,学生耳熟能详,笔者摒弃了传统的“释义、析人”的讲法,先抛出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到底是真是假?”触动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主动地去开凿文章,去品悟细节,结合文句来“找茬”,发觉了故事信度不高后,又思考,既然是假的为什么要写呢?从而最终让学生明白,作者只是假托一个故事传达一种精神罢了……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了文章的关键句、标题和主要人物设问,找准了切入点,避免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按图索骥”,而是“因文悟理”,“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有思考材料却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从课文的字词句篇入手,“入境”“入情”“入理”,不仅课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个人语文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应对千变万化的考试题目。

2 巧点一处,一石激起千层浪

经典的文言文,一个词语、一个细节,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老师也可以尝试在一些有意义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上写道: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末段却列出:“同游者:吴武陵,龚古”等,既然有“同游者”,为什么作者又说“寂寥无人”呢?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处处志之”为何又“遂迷,不复得路”呢?

三峡中最长的是西陵峡,为什么在郦道元《三峡》中却说“巴东三峡巫峡长”呢?

在文章矛盾处设疑,让学生循着矛盾,作必要的揣度和讨论,这些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深入释疑的欲望。在探究中深入作者的内心,感悟柳宗元不被人所理解的孤独与悲愤;在探究中领悟作者的用意,把握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探究中品读文中的细节,读懂三峡秋天的“寒”与“肃”,读懂作者笔下的“凄”和“哀”。

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比直接宣告文章的中心和文本内涵要巧妙得多了。

除了在矛盾处生疑外,老师也可以在细微处追问。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生动的细节刻画。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课文中对人、事、景、物细腻入微的描摹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解读《湖心亭看雪》中的写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不妨一问,好在哪里?

“上下一白”的简约运用是为一“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四个数量词的精妙点拨也为一“好”,甚至“而已”这个虚词的添加都当得起一“好 ”。词语品味完毕,不妨看看其它,总分的精妙刻画,远近的巧妙拉伸,白描的生动运用……何处不见“妙哉之处”,作者用简练写意的文笔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艺术的画面,虽无“雪”字,却处处见“雪”,堪称妙笔。

3 善用一法,举一反三收获丰

入选教材的课文,大多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是精选出来的典范作品,其中的语言高度凝练概括,特别值得细心品味,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在文句的把握、思想的认同和内涵的理解上,我们更需要借助联想想象的方法加以勾连,这样既能够加强对文本的掌控,又能够实现同类知识点的横向整合。

诵读《与朱元思书》时,看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不妨联想一下《小石潭记》中的文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写水写鱼,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是否有异同之处?

分析《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时,不妨启发学生思考《与朱元思书》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同样写光线变化,各有什么作用?

讲授《隆中对》时,不妨一问:历史名人诸葛亮,经典故事三顾茅庐在《隆中对》、《出师表》、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都有演

绎,细节处、主题烘托上有否关联比较的地方?

甚至可以在《小石潭记》的课堂上宕开一笔:中国文人都爱寄情山水,但都能醉情山水吗?试举例谈谈。精妙的延伸可以把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吴均、袁中道等文人联系到一起,既回顾他们的名篇名句,有剖析中国文人的共性和个性。

除了横向联系,举一反三之外,我们还可以与生活结合,进行更广阔地联想想象。

如《三峡》的延伸,可以结合三峡水利工程,“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如果郦道元现在再游三峡,会有怎样的描述呢?

《二章》,可以尝试学生用生活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友人”已“惭”,“下车引之”,“元方”还“入门不顾”,合理吗?

篇9

【正文】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突出了教师的讲,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相违背,同时,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了字词、翻译,致使学生的兴趣、能力降低,文言文学习效果差,老师学生一提到文言文就头痛,于是教师强迫学生去读去背,致使师生关系不够和谐。长此以往,原本都是中华文化经典之作的文言文失去了其内在的魅力。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这种现状,让老师能够轻松的教文言文,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文言文,师生关系能够在文言文课堂上和谐发展,成了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针对这种现象,我对语文课堂中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摸索出了“五步走”学习策略。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还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教好文言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利用有效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基于这一点,我在上文言文课时,导语大多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始,通过听这些小故事让学生记住作品背景、作者,吸引他们的兴趣。如教学《出师表》时,我会先给学生讲诸葛亮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故事,既让学生了解了诸葛亮的形象,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高了,效果很好。

此外,教师也可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了解文言文,我经常让学生改写、改演课本剧,举行“我与文言文”主题演讲比赛,开展“我这样学习文言文”经验介绍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即让学生了解了文言文,又使他们会学文言文。

二、熟读成诵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读书方法,同样也适合于我们。因此,通读文言文直至成诵,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在这一环节,我的主要做法是:

1、准确读。要求学生第一遍朗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朗读别强调通假字的读音,节奏让学生小组解决。通常在学生朗读前,我先示范朗读或者让学生听朗读带,再让学生自己读。这样一来,学生在初步朗读中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2、流畅读。要求学生能很熟练、很准确的读完全文,我通常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直至教师说上句,学生能迅速说出下句为止。

3、感情读。把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来,要读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再通过学生的齐读、自由读、男女生分别读等方式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意,进而加深对文章感情的把握并能读出来。

4、诵读。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记忆,需要说明的是背诵不是死背,而是巧背。适当指导学生背诵方法,与学生一起分析文章句式特点,让学生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达到自然记忆。如背诵《扁鹊见蔡桓公》,可让学生按扁鹊、蔡桓公两人见面的时间书序来记忆,效果非常好。

三、小组通译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本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目标和要求自己独立思考。同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因此在个别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借助《现代汉语词典》、课下注释等分组翻译课文,能力强的口译,能力差的笔译。通过翻译,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训练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发现的疑难问题或疑难句子的翻译,或小组讨论解决,或教师课堂讨论解决。在学生译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那些翻译有困难的学生。

比较短小的文章,我也常采用学生自译,然后改变成故事讲给小组成员听,小组内选出最好的讲给全班听,通过这种方式,既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又密切了学生之间的关系。

四、重点赏析

文言文的赏析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一个原则:精讲多练。“精讲”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首先让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再用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消化。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侧重于分析唐雎是如何运用智谋战胜秦王、完成使命的;《隆中对》一文侧重于分析诸葛亮对刘备分析的形势,提出的策略。学生对这些问题大致了解后再回过头去继续朗读文章,在读中继续来品味,品味其语言、构思及主旨等。同时,教师出示一些习题让学生来练习,通过多读、多练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五、归类整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平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习文言文,“写”尤其重要,教师上课后可以指导学生将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句式等知识归类整理,督促学生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平时的自习课,可让学生对整理过的知识进行识记。

在我的课堂上,通过激趣、诵读、翻译、赏析、整理五步学习,能够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实现和谐、高效的文言文教学。然而一种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这种方式不可能通用于每堂课、每个人,但是只要有利于我们教学,我觉得任何方法都有借鉴的必要。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3、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4、《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篇10

我们学习文言文不只知道一些词句的差异,并会翻译,我们学习文言文还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目标,为此,学习文言文就必须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

1.反复诵读

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通过诵读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记住了,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出来了。诵读越多,越能触类旁通。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可见,诵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把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其语感,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2.品味语言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1)品味“词”。学习《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如果从学习文言文知识的角度,我会重点讲“清”的词义,然而从品味语言的角度,我则应重点品评“清”的丰富内涵。柳宗元一再遭贬,心情抑郁,看到如此幽深冷寂的环境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吗?这“清”既是环境的特点,也是作者内心的写照。这样品味,就能入情入理,深入到语言的内部,学生的所得也才是深层次的。(2)品味“句”。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唐雎听了秦王的威胁后,对秦王说:“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以死相拼,义正词严,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3)品味“段”《小石潭记》的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往来翕忽”等,表面上写鱼,细细品味这一段,又可感悟到处处体现了水的清澈。

二、教会方法,疏通文意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传授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了学生多少方法。知识会忘记但是方法学会就永不会忘记而且会受益终身。文言文的翻译可以分为直译和意译一般要求学生直译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保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官职等保留下来不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替换是指用换词的方法解释比如“昂首观之”中“昂”换成“抬”“首|”换成“头”。删减是指文言文中的发语词、语气词等不必要的就不要翻译直接删去如“若夫霪雨霏霏”中的“夫”增加和调整是指句子翻译出来以后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进行增补调配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这样教会学生方法以后学生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己去探索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自己根据方法解决不用老师反复的讲学生也记不住。 学生在有了方法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背诵课文、熟读下面的注释再联系语境翻译学生做的准备多了教师教学起来就会轻松得多再有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在来探讨教师在解惑需要个别辅导的才辅导。最后通过有目的的作业进行补充检测。

篇11

时间如白驹过隙,又一个学期结束了,静心回念自己在这学期走过的教学路程如花开花落,有欣喜亦有失意,面对这些,我想就文言文教学说一说自己的做法。

文言文的教与学是相辅而行的,语文大师叶圣陶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给方法,训练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指导自主学习

首先,定向,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例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的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作品时,我鼓励学生根据注释先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学习,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不求统解、甚解,力求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其次,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方面提出问题。再次是合作,这一步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翻译课文,我采用灵活自由的方式进行。如结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其他同学点评、更正或补充。这样涉及面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其间,加以评价,肯定译的好的地方,明确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

二、教会综合比较

教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同义词的比较。例如“视”是近看,《曹刿论战》中有“吾视其辄乱”,“视”是“远看”,现代文还常说“近视眼”“望远镜”通过同义词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学会区别词义,从而确切掌握词义。

古今词义的比较。古今词义的差别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古今形同但词义不同:如《石壕吏》中讲“出入无完裙”。这个“完”作“完整”讲,跟现代汉语的“完结”的“完”(结束)词义不同。第二,古今词形式相同词义也好像一样,其实并不相同,如《孙权劝学》中的“劝学”,应当作“鼓励学习”讲,现代汉语的“劝”作“劝告”,“劝阻”讲。当然,古今词义也并非一刀切,要看有无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不少常用的文言实词有很强的生命力,必须保留在现代汉语里;另一方面现代普通话又常常采用一些历史性的或陈旧的词作为语素或构成熟语的一个词。如“完”在“完全”、“完美”、“完好”、“完璧归赵”、“完美无缺”等词中仍作“完整”讲,这对教学文言课文有很大帮助。

程度的比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得罪”是“获罪”(词组),程度重;现代汉语说“得罪你了”,“得罪”(词)只是“抱歉”的意思,程度较轻。

文言文的虚词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学时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

如:虚词“之”,在“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中是“他”的意思,在“吾欲之南海”中是“到”的意思,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中是“的”的意思。

另外,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应了解一些相关的文言句式的特点。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并不是指现代汉语常见的句型,文言文还有一套独特的句式,这也需要我们对这些句式进行综合比较,理解其结构,准确译出内容。

三、训练语感能力

我们学习文言文不只知道一些词句的差异,并会翻译,我们学习文言文还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目标,为此,学习文言文就必须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

1.反复诵读

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通过诵读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记住了,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出来了。诵读越多,越能触类旁通。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可见,诵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把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其语感,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2 品味语言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1)品味“词”。学习《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如果从学习文言文知识的角度,我会重点讲“清”的词义,然而从品味语言的角度,我则应重点品评“清”的丰富内涵。柳宗元一再遭贬,心情抑郁,看到如此幽深冷寂的环境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吗?这“清”既是环境的特点,也是作者内心的写照。这样品味,就能入情入理,深入到语言的内部,学生的所得也才是深层次的。(2)品味“句”。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唐雎听了秦王的威胁后,对秦王说:“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以死相拼,义正词严,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3)品味“段”《小石潭记》的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往来翕忽”等,表面上写鱼,细细品味这一段,又可感悟到处处体现了水的清澈。

3.背诵积累

篇12

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既如此,指导学生学习、背诵文言文,首先必须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如在新课导入时,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的音画视频供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跟读。当学生跟读的浓厚兴趣被强烈激发出来后,再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熟读巧背。

二、边读边译边记诵

通常情况下,将文言文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教学文言文、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文言文的前提。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与背诵指导过程中,我曾经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翻译边背诵的方式熟读背诵文言文,起到了极好的效果。不过,这种背诵方式一般适用于诸如《陈太丘与友期》《咏雪》《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等故事性比较强、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篇目。

三、串联回忆,限时背诵

这种背诵法适应于诸如《出师表》等篇幅比较长的文言文。具体方法为:每翻译完一个文段,师生共同理解这个文段的内容,并找出文段的重点字词,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道将每个文段的重点字词串联起来记忆,然后限定背诵时间,要求学生当堂成诵,并且在课后还要巩固背诵。以执教《口技》一文为例,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口技者模仿一家四口人深夜熟睡时的那段表演中的标志性词语“遥闻”――“既而”――“又”――“当是时”――“宾客”等书写在黑板上,学生据此提示回忆课文内容,并串联快速背诵。

四、抓住句式特点,比较背诵

有些文言文,如《木兰诗》《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其中的文段借助比喻或者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教学上述文言文时,我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结构基本一致的语句找出来,画上波纹线,抓住句式的不同特点,加以熟读记诵,效果很好。如执教《木兰诗》一文,我指导学生将课文中描写木兰准备出征与奔赴战场这两个自然段中,比如“东市买骏马……”等语句用波纹线标记出来,然后加以记诵。因为上述两个自然段几乎都是五字排比句,句式非常整齐,很适合学生朗读与记诵。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学生诵读的语速逐渐加快,最后自然而然地熟读成诵。此外,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木兰征程中思家念亲的八句重复语句,加以仔细辨析,找出重复语句中的异同,并加以比较背诵,也起到了极好的背诵效果。

五、根据画面背诵

诸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写景抒情的文言文,几乎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精美的画面。故此,教学与指导学生背诵上述文言文时,我常常指导学生给文段中的每一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而后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画面背诵。以执教《岳阳楼记》一文为例,我指导学生按照课文描绘的景物顺序,分别给其中的几个自然段拟定下列小标题:洞庭湖全景图、洞庭湖“雨霏霏”图、洞庭湖“春和景明”图等,引导学生根据对画面进行联想,记忆成诵。

六、根据文脉背诵

入选语文教材的诸如《桃花源记》《伤仲永》等文言文,文脉与现代文相似,主要有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故此,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背诵。以执教《桃花源记》为例,我引导学生理清文脉: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访桃花源,以此开展背诵,达到了极好的背诵效果。

七、角色背诵与理解还原背诵

1.角色表演背诵

对于语文教材中比如《陈太丘与友期》《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杨修之死》《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故事性比较强、人物对话比较多的文言文,则指导学生采用客串角色与对话形式等方法,对之加以理解背诵。如此,也能起到极好的背诵效果。

2. 理解还原背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