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0 07:22: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召开迎新座谈会。新生报到期间,我部主任、书记、辅导员和有关老师两次召开有新生、新生家长和老生参加的“迎新座谈会”。座谈会上天津学生程倩晗的父亲、李晓旭的爷爷主动做代表发言,介绍了让孩子选报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因以及本专业广阔的前景,他们的观点得到在座学生和家长的赞同。苏主任在讲话中介绍了邢台市的市情和我院我部的情况,并从国家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说明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使学生和家长了解了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选择。
本学期,我们协会在学院领导的帮助下,成功举办了首届”移动杯”大学生创业策划大赛;大型校园招聘会;首届”智远杯”就业文化周。使得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成为钦州学院最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
二.开拓进取,面对现实
我们协会会员达到一百多人,这是我们相对其他社团的一大优势。我思考着:究竟我们社团的魅力在哪呢?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发展与进步,最终我能感觉到,协会里面的成员,每一位都是很用心,很认真的去做每一件事情,在遇到困苦的时,大家能站在同一战线上,共同的去面对,很多事情,关键是要看我们怎么去面对。
三.丰富生活,展现风采
在思想方面:刚出学校的时我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工作要求也非常高,在几次找工作失败后,我变得心灰意冷,对自己也有所封闭。来到联英以后,通过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使我懂得了好高务远是不对的,还是要踏踏实实的走路,寻找自身不足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改进才是最重要的。
王-江-生
尊敬的游书记、龙校长,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辅导员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文学院辅导员王江生。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发言,我很荣幸!结合我的辅导员工作体会,在这里就《勤于思考才能创新工作,怀着感情才能热爱工作》与大家进行交流,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多多指导。
如果把辅导员工作比作土地,我算得上是一头年轻的老耕牛,当然还有更老的牛。如果把辅导员比作110、119,我也算得上是一名老兵,当然还有更老的兵。这些年来,我没有旷工,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步一个脚印,每个脚印都深深地踩进了脚下的泥土;这些年来,我没有当逃兵,每一次集结号吹响,我都冲锋在前,尽管伤痕累累,但是我毅然像湘西的大山一样屹立着,守护着。这是我的写照,也是全体辅导员的真实写照。
一、工作成绩
回顾2013,我做了什么?我想我们做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们都记不清,道不完的工作,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我作为文学院学工办主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谋划并抓好全院学生工作,全年实现零安全事故,学风较好,各项常规工作科学有序推进。我上半年负责毕业生工作,实现了就业目标,最终就业率达98%,培养出出国留学牛人:美国乔治城大学硕士、耶鲁大学博士张林焱。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院全体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全院学生工作在第五届全国大广赛、微电影节、军训工作、运动会、宿舍管理、校内各种竞赛活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心得体会
从多年的学生工作当中,我得出两点最深刻的体会,概括为三个关键词:思考、创新和感情。
第一点体会:勤于思考才能创新工作。思考才能创新,创新是学生工作的力量源泉,是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相对立的。这些年来,我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学生特点,从未停止过思考,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比如:师范生321工程、就业工作“三力”模式、边城文化艺术节、走进湘西走近沈从文征文活动、大学生记者节、大学生村官行动、腊尔山支教行、爱心1+1奖学基金、志刚成长奖学金、宿舍管理“洁雅行动”等创新成果。我还为学院班级导师制、2013年新生迎新入学教育新举措--“家校一卡通”和宣传片VCR《从新起航》出点子,贡献自己的智慧。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学业和管理问题,我大胆提出“在家自学模式”,目前产生了较好效果。在学生典型的挖掘和引导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思考和工作,通过努力,涌现出三个学生典型,一个是李正龙,一个是正在全国评审的自强之星田晶晶、一个是自强典型义转娥。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一直没有停止,2013年,获得校级教改课题1项、校级工会工作课题1项、省级辅导员专项重点课题1项。通过理论研究,促使自己的思想更有高度、工作方法更科学、工作效果更明显。因此,我认为,在搞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一定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第二点体会:怀着感情才能热爱工作。感情具有魔力,能让你既恨又爱。辅导员每天面对的是既恨又爱的学生,面对的是做不完还记不清的日常工作。若要谈工作的幸福指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们还得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还得快乐地工作。我认为这就需要靠对职业、对学生、对学校的这份感情来支撑,有了这份感情,你才会收获很多快乐。曾经有学生问我:你当辅导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逢年过节学生、校友发给我的几百条祝福短信。学生毕业后能记起老师,我想这是辅导员最大的收获和成功。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3年可以靠激情,工作6年可以靠忍一忍,能工作10年不倦怠,尽管有时候心情不好发点恼骚,但是能继续热火朝天地工作,我想这就是感情的魔力。
这些年来,我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理念:以仁慈之心关爱学生,以朋友态度对待学生。以专业素养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引领学生。这个理念包含的就是一个词“感情”。
三、辅导员去哪儿
也就是创新和感情,今年我又做了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我有幸当了一回导演,我们自编自导自演自唱了一个中国好声音,一个**大学辅导员好声音,一个让**大学学生和校友尖叫的好声音,一个解读我们辅导员自己的MV《辅导员去哪儿》!这是一个网络神话,一个新媒体传奇,一个瞬间播放25万次的传奇!**大学、**大学辅导员,一个山沟沟里的符号,瞬间通过新媒体在互联网上引爆,引起广泛关注,这个现象该如何解读?作为导演,我倍感欣慰,也完全超越了我的想象。有人惊奇我能主体创作出这样一个MV,**大学辅导员能创作出这样一个MV,我想这绝不是偶然,这是必然,这是我们多年感情在积淀后的爆发。
“偶然”和“必然”只一字之差,其间的转换,却凝聚了多少汗水、辛酸,这离不开这个团队的队长、各层领导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合作,所以,在这里,我作为辅导员团队中的一员,向全体关心、帮助、包容我们辅导员的领导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引用《辅导员去哪儿》里的一段话:“辅导员是一个常被挂在嘴边、近在身边、打了鸡血、充满活力、看似边缘、待遇不多、付出不少、职位不高、责任不小,毕业后学生常常想起的群体。辅导员是最可爱的人!”这些话道出了我自己10多年对自己的理解,也道出了同仁们的心里话,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人才能品味出个中滋味。如果说《辅导员去哪儿》算是辅导员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那么,我作为辅导员代表,希望我们的声音能给我们这个群体带来更多改变、带来更多希望、带来更加灿烂的阳光!
[3][4][6]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
[5]陈浩.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7]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8]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6-10.
[9]肖贻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高职教育对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70.
[10][16]张秀,庄西真.基于CareerEDGE模型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5):112-114.
[11]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02):91.
[12]金宏伟,李常香,杜才平.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与社会需求的差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4):98.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困难,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的因素。高校不仅仅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肩负起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课程设置的内容及课时的安排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具备的能力等等都是从课程中进行学习的。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高校就业指导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高校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就业观,进而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找到适合学生自身的工作。
(二)用人单位的影响。用人单位是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所,其对大学生就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用人单位存在错误的人才选拔理念,认为人才的学历越高能力就越强,所以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可能会使得企业错过很多能力较高的人才;第二,企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影响。企业在发展快速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发展平稳期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少,这些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毕业生专业能力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期间是否掌握企业要求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毕业生其他综合素质方面的影响,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
二、国内外大学生服务体系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地区)中大学生依然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所以,很多国家(地区)都开始构建大学生服务体系,经过本文的总结和分析,认为这些服务体系的特点如下:
(一)美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美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指导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更为全面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于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第二,就业指导的支持力度较大,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认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非常重要,并且加强了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例如:很多高校建设了就业指导基地,并且为学生安排了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德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与美国相比,德国大学生服务体系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德国政府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因此在建立大学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政府制定完善的就业政策,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同时,积极主导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地解决高校的人才输送问题;第二,大学生服务体系更加具有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及信息社会等相关的背景,从而使得大学生服务体系能够方便地建立起高校、企业、大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使得各方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日本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日本大学生服务体系也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构建的,但是除了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就业指导机构更好地贴近高等院校的自身特点。例如:在日本,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有着不同的就业指导体系,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二,就业指导工作是从小学开始的。所以可以说日本的大学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而且就业指导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能够使得大学生适应不同的工作。
(四)香港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香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区,在推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其服务体系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参与人员比较广泛,不仅包括高校、政府、大学生等,还包括企业人员、学生家长、专家学者等,从而能够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更好地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第二,注重对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宣传工作,使得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积极配合政府或者高校的相关政策,为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提供条件。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大学生依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在其他国家中存在,国内外的高校通过建设大学生服务体系,为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相关的服务。本文对这些服务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启示,进而总结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发展国家各项事业的重任,所以政府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不断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地交流,使得高校能够全面地把握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从而制定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很多大学生都选择创业代替就业,而创业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更好地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第三,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的相关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就业环境,从而更好地建立起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使得学生和企业能够处于更加平等的位置。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引导者,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才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并且提供相关的服务。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应该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可以为企业推荐更加适合的人才,并且对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取得企业的信任,并且愿意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第二,不断优化人才的培养方式,更好地面向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完善,从而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符合企业的需求;第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工作,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另外,需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地分析,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更好地享受相关的政策和支持,从而能够不断促进自身的就业。
四、小结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很多高校都需要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高校不仅仅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且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的人才培育机构,也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与其他单位一起做好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相信,在高校、政府和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苏薇.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新常态”下的构建[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
[2]王茹.对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3.
高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与所教人才的高度对接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探讨及分析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高校课堂对大学生就业意向以及就业能力的影响调查
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未毕业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结构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相关初步调查,包括学生个人结构知识与职业需求的认识、对第二课堂设置类型的愿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关系的认识等几大类因素进行了问卷统计,通过这一初步工作,笔者总结并分析了调查结果:(1)高校大学生具有明确且相对合理的就业计划;(2)大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外实习、兼职及其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3)学生倾向于第二课堂的学习,但是学校在第二课堂渠道的推广及其宣传力度上有所欠缺;(4)高校大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够具体全面,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缺乏合理性。
二、采用德尔菲法分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贡献建模
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建模,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模型。根据前期初步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选定了10位从事学生工作的专家,经过其评分,将13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如下层次的分类: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第一课堂影响因素(B1)、第二课堂影响因素(B2);方案层(C1―C13)。整理所有专家打分情况,综合分析出方案层中每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其中第一课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校课程设置C1,教学环节设计C2,教学设施支持C3,教师业务能力C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5,专业技能的熟练度C6等。第二课堂影响因素包括:高校的重视程度C7,社会实践C8,学生工作C9,科技竞赛C10,职业生涯规划C11,专项技能培训C12,内容的时效性C13等。
2.构造矩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影响因素模型的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矩阵的组成元素,就是每一个影响因素,求所构造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将最大特征根r和特征向量n代入固定公式:CI=(r-n)/(n-1),我们已知有一个检验标准的图标,明确规定了标准RI的数值,通过计算CR=CI/RI的数值,进一步检验所构造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R是小于十分之一的,则认为该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
3.进行检验。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已知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各个因素,我们得到了所要求矩阵,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进一步带入(2)中的公式,可得到一致性。
三、模型最终的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直接因素在于高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形式、教师师资力量等,笔者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1)高校课程偏重于第一课堂而忽略第二课堂的有效宣传和拓展,但是总体而言,两类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性第二课堂人才;(3)在教学形式表现中,第一课堂形式单一,远远不如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四、针对高校课堂教育和改革的直接建议和相关对策
1.在抓好第一课堂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投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时间,引导学生迈入第二课堂的大门,开展就业学习。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调动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互动,帮助未就业学生拓展人脉,奠定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
3.开展就业课程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指导工作,提供专门帮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咨询以及指导的课程和团体。
4.加强社团建设,开展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确保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齐头并举。校方努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兼职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除此之外,大学生也要努力奋斗,正确树立择业观和就业观,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的帮助下,找准自身的位置,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资源,为自己的职业蓝图画出美好的开端。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点,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便利条件,为广大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道路扫清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人才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陈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科技,2012(10):16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否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前途,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所以,本文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扶贫发展的现状及其今后的改进策略,对于指导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现状
当前,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帮助大学生迅速实现从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很多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精准帮扶工作,但是,从目前来看,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首先,精准帮扶难度大。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总人数达到900万,在这庞大的就业基数面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次,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效果有待提升。精准帮扶主要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家庭情况、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出发,来实施量身定做的帮扶计划,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在人员配置、岗位设置方面还无法做到满足更多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效果。最后,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队伍有待完善。做好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不仅需要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精准帮扶指导经验,还要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就业信息搜索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理论合格,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所以,综上可知,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还面临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对策分析
上述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中存在的不足,例如,精准帮扶难度大,精准帮扶效果有待提升,精准帮扶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有待强化。本文从这些不足出发,总结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今后提升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对策。首先,明确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目标。无论是精准帮扶还是专业指导,其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就好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今后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效果,高校可以采取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指标落实到每一个就业帮扶老师身上,责任到人。对于完成就业精准帮扶目标的老师,予以积极的肯定与奖励。当然,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督促与改进。通过这种目标责任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广大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某些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不积极而对大学生精准帮扶效果的影响。其次,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工作。目前,我国正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在就业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对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咨询建议。
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一些大学生所存在的“等、靠、要”的消极的就业思想,相应的就业精准扶贫工作才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展。另外,当前,我国正在流行“慢就业”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提倡大学生不要盲目地急于求职,应该给自己一段时间去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作出职业规划。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也可以结合慢就业思想,根据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来实施必要的引导和培训,为大学生今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综合素养。指导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它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不断在素养层面进行综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开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岗位培训的方式,来强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尤其是就业指导专家以经验交流的方式来拓宽就业指导人员精准帮扶的视野和思路。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在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根据精准帮扶的效果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在工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所获得的有利经验。通过这种外在的强化与内在的提升,今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实施现状,指出其在就业帮扶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其今后的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的改进思路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大学生就业的精准帮扶理论研究及具体实践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83-01
前言
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教育方面,还应该从社会全局出发,构建一个协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要从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全方面出发,构建一个全方位协作局面,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协同视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1.1协同的内涵。对于“协同”一词,最早由物理学家哈肯提出,在《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等著作中,哈肯提出,不管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其中无序是一种混乱的过程,而有序则是协同的工作方式,在哈肯看来协同就是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从旧的状态转变成一种新的状态。对于协同理论,主要是研究各种事物之间不同特征、不同属性的协同性,协同理论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从而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不断加强,协同理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1.2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含义。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主要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职业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高等院校通过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训练、就业政策教育、就业形势宣讲等活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深入指导,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能了解自身的就业水平及当前社会职业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此保证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好的择业。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主要包括就业理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其中就业理想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形势政策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深入了解,使得大学生能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自身进行协调;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保证大学生能恪尽职守,做到对自己、对工作、对社会负责;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就业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保证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2.协同视域下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2.1政府的教育导向作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协同体中,政府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进行调控,通过社会资源整合,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社会、高校之间的协同互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政府主要是承担着引导的作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各个主体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深入沟通、协作,从而实现最大效益的协同,保证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稳定运转。此外,政府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如大学生村官、大学生三支一扶等,以此来给予大学生就业帮助。
2.2学校的就业教育场所。学校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协同就业教育的首要环节,在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校的教育情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转变情况,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注重资源整合,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自身的成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就业培训内容,并注重实践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重对社会市场需求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倾向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双向平衡。
2.3企业的就业教育平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活动中,社会企业能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协同教育中,企业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和学校的合作,实现信息对接,以此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学校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能将校园内学到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在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整,以此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要特别注重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4学生的自主就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本身的参与程度、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认识到就业压力,才能明白就业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教育活动中。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向体育专业大学生宣传当前最新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更好的配合学校进行就业教育,使得学校就业教育课程更好、更高效的完成,使得学生更加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没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只有良好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在就业方面相对于其他专业更加困难,因此,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曹坤.探究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141-142.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30日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严重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无疑是一条重要的举措,积极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为各方的迫切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科学内涵
就业能力,是近年来出现并逐渐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是知识、方法和技能等的综合。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简言之,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寻找自己正确位置的力量,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才能完成择业就业的过程。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及其成因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的雇工标准日益提升,特别是中小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胜任工作。同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映,当代大学生在工作中总会出现形形的问题,特别是这表明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技能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在所属专业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后,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当前,部分大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供”、“需”脱节的现象,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部分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大学生。这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主要原因在于不少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专业课程设置面过窄,脱离现实,有的缺乏前沿性、发展性,不能涵盖当今行业发展的实际内容。企业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除了考察必备的专业技能以外,还会关注学生的知识面。当前,大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知识宽广度远远不够。
(二)实践能力较差,主动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胜任工作,但现实并非如此。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参加学校要求的实习,没有参加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一贯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一贯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轻整体素质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当前,大学生在校园里习惯了相对缓慢的生活节奏,一旦步入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铺天盖地而来,顿时措手不及,对新环境的不适感频频出现。
(三)求职能力不强,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求职能力指大学生筛选就业信息、面试应聘的技巧和技能。大学生求职能力不强的具体表现,首先是“就业迷茫”,面对各种渠道的招聘信息,不少大学生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其次是应聘时不注意礼仪和缺少应变能力、面试怯场和应聘简历制作粗糙等,大学生因为应聘能力不强而错失良机的比比皆是。另外,有的大学生缺乏生涯规划,就业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没有围绕明确的目标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5%有明确的规划设计,62%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33%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规划不够明确。而大学生能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客观环境,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轨迹能否完满。
(四)基础能力欠缺,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许多还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表现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自负或自卑。部分学生自恃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连单位的部门经理也不放在眼里。有些学生则认为自己才刚刚走出校门,资历尚浅,没有工作经验。如果大学生抱着自负或自卑的心态与人交往,结果肯定都是失败,因为平等是人际交往中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影响就业能力形成和提升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不够强。目前,我国由于专业设置有极强的目标性,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分“专业化”,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灵活性,最终导致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招生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自觉性,难以达到真正的人职匹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表现为同质性或结构性失衡;二是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影响就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长期以来,由于就业指导人员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就业能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以知识介绍为主,能力培养较少,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关注不够。同时,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等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较少,甚至是空白。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现提出以下思考:
(一)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学生作为贴着学校“商标”的“产品,”“就业能力”是产品的质量。要根据专业的就业前景灵活调整各专业招生规模。高校必须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把培养人才和毕业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调整大学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如有的高校实行的按大类招生政策,学生入学一年或两年后在选择专业;或探索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规模联动机制,高校的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相结合,建立供需预测机制,从短期、中期、长期的不同角度,对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其次,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高校应重视用人单位的反馈,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制定方面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在注重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天津商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指明方向和提供途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目标明确、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从大一刚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等就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大学一年级,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前景和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出就业目标和实现计划。大学二年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三年级,进行应聘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如何与用人单位沟通和交流,如何写好求职信和提高面试技巧等。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就业实践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三)以实践实训为平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是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的,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搭建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建立和完善实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举办创业大赛,帮助学生发掘和发挥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抗挫折力。校企合作办学,企业通过参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将职业相关技能嵌入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发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衔接,提升大学毕业生可雇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惠娟.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改革与开放,2010.9.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