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06 03:27: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河洛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河洛文化论文

篇1

2.五季即五行,依次用木火土金水表示,五行相生相克之哲理由此而生。五行生克,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图谱也由此构建。进而,天干地支也由此衍生,在十月太阳历中,十个月月序,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达;每月36天,分为上中下三旬,每旬12天,12天的顺序依次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来表达,这就是天干地支。“河图”在彝族文化称“付拖”,汉语译为“阴阳联姻”,虽与“洛书”均为彝族同胞的历法表达,但“河图”表达的却是阴阳合历,即考虑月相周期,兼顾太阳周年运行而制定的历法。年依据太阳而定,月依据月亮而定。一年分四季12个月,一季90天;月有大小,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月2个节气,每5年2个闰月,每年平均365.25天。“河图”虽同样由奇偶之数组成,但与“洛书”的奇偶之数的分别出现不同,其奇偶数是联合出现的,具体图形为: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央。以三八论春季、以二七论夏季、以四九论秋季、以一六论冬季,共四季360天[1]97-98,再加上两个过年日和闰月,平均一年仍为365.25天。在十二月阴阳合历中,“干支”功能发生了改变,十“天干”用于记日,十二“地支”用于记月。圣人“则”“河图洛书”,在很大程度上“则”的是历法。这,应该也是诸子推崇“图书”的理由。“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天文到人文,总根在“图书”。

二、河洛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图书”对于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在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就其重要的七方面分而述之。其一,“图书”与时空:无论是十月太阳历还是十二月阴阳合历,使时空有了法度,可以度量,可以依据。《后汉书·律历下》:“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太阳在天运行,以度计算;历中记载,以日计算。日行一度,历中一天,日周天365至366度,历中365至366天。日为时间单位,度为空间单位,时间空间在此构成一体。日周天一次,大地经历春生秋杀、生死枯荣,正是大地万物生长凋零的一个完整过程。时空万物,于历中构成了动态不已、循环往复的一体关系。可以说,“图书”奠定了永恒的时空观。其二,“图书”与“十二律”:十二律对应于十二月,是阴阳合历的伴生物。《周髀算经》说:“冬至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由历法而至音律,由天地运行的变化规律抽象出十二音律,《礼记》有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同和,就和在太阳与地球的不同对应关系上。十二律,经明朝朱载堉整理后形成十二平均律并传入西方,成为今天世界通行的标准音律。其三,“图书”与阴阳:前文对于十月太阳历与阴阳关系已论及,不再重复。无独有偶,与彝族十二月阴阳合历相似的苗族古历中有两个重要节日阳旦与阴旦,就是冬至与夏至。旦为初生之意,冬至被称为阳旦,夏至被称为阴旦。冬至时,太阳直射于南回归线;夏至时,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阳旦阴旦实际是阴极阳极,冬至为阴极,夏至为阳极;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冬至阳气初生,夏至阴气初生;阴阳二气反复转换,无限循环。所以,“图书”确定了阴阳两极,发现了阴阳转换规律。其四,“图书”与“以天文论人文”的思路:“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之大德曰制器”。以天文论人文,就是要论出制器的智慧。天生万物,人制器具,这是源头文化所开创的基本道理。制器就是发明创造,制器的智慧和准则,都来源于天道天文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君子与圣人,都应该以天理天则为坐标为人为事,即应“崇效天”。原因是“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道大公,人亦应无私,这是圣人之理。天行刚健,人行自强不息,这是君子之理。以天文论人文,还论出了“化天下”与“卫天下”的哲理,即以文化化天下,以利器卫天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图书”确定了以天文论人文的基本思路。

2.图书与诸学科:李约瑟院士在其著作《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第六章《中国科学之基本观念》开篇处,清晰地点出了中国古代科学的三大基本观念即五行、阴阳、卦图。文中说:“本章我们将论及中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中心问题。这就是早期中国本国自然主义者所拟成的基本观念或理论。在这一方面,需要提出讨论的主要课题共有三项:其一,是‘五行’的理论;其二,是宇宙间的阴阳理论;其三,是古人竭尽心力而完成的《易经》符号结构的科学(甚或是原始科学的)用途。而把把卦图寄给德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莱布尼茨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曾对阴阳八卦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它以阴阳简明自然的方法表示了所有科学原理。”事实上,中华先贤没有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却曾拥有甚至超越西方的各类学科理论,原因就在于其拥有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这一切,大多源于“图书”所蕴涵的阴阳五行之论。所以可说“图书”奠定了中华文化与各类学科的理论基础。其六,“图书”与天人合一。天地人三者之间,是“分而为三,合而为一”的关系。“图书”所表达的历法的基础是对于日月运行等天文现象观测,目的是为了采集瓜果,捕鱼狩猎,插秧下种等农事所需。“天如何,人如何”,人时必须合于天时,人序必须合于自然之序;同样,人德必须合于天德,人理必须合于天理;推而演之:人位于天地之间,上不能伤天,下不能害地,天人方能和谐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系统论,曾经创造了利用自然而不伤害自然的中华文明,也为中华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哲理支持。“图书”奠定了天人合一的系统论。其七,“图书”与成语、格言:立竿测影,影长为益,影短为损;长极而损,短极而益等成语,毫无疑问绝大部分与天文历法相关,包括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则反;原始反终,终者有始;否极泰来;穷则反,终则始等,也是或产生于竿下的日影变化,或源于北斗星斗柄的旋转。《周髀算经》中的:“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均与“图书”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图书”创造除了一批永不褪色的成语与格言。

篇2

2012年第一季度,在峨口铁矿安委会上启动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并且成立了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推进职责、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及具体工作要求。

为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让全矿管理层及基层职工了解此项工作的意义,峨口铁矿编制了安全文化宣讲材料,从管理体系、安全文化目标理念、员工安全意识、行为控制等方面,通过干部大会、安全文化建设专题会、有线电视、橱窗等多种渠道对职工进行宣传。

根据各单位管理特点,采用作业区推荐、各部审核、矿安委会最终确定的方式选树试点单位。2012年上半年,峨口铁矿共选树10个作业区、20个班组作为试点进行推进。下半年非试点作业区的10个单位和42个班组以“严格管理”为前提,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试点单位部门负责人监督检查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工会负责分批组织班组长完成“白国周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的学习、讨论与培训;安全综合组负责检查所属试点作业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日常工作进展情况;推进办安全管理科负责试点单位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策划、指导、验收、奖惩,组织试点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互动交流工作。

及时发现和表彰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工作方面的先进典型。2012年,对上半年进步较大的运输作业区、检修队、破碎作业区、焙烧作业区4个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2013年对3个安全文化先进作业区、1个先进科室、1个先进单位、5个先进班组进行奖励并颁发奖金27500元,2014年矿部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30万元,用于安全文化推进方面的表彰奖励。

各层次具体推进重点

作业区以安全绩效分配体系为支撑,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现场环境、安全管理4个方面重点抓好、落实13项具体工作。从安全家访、贤内助评比、党团共建等方面,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班组以安全正激励为主,全面引入“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落实10项具体工作。班前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训,班中危险源辨识、安全互保、岗位练兵等,班后知识竞赛、沟通交流等。

组织人事科按照“三个转化”的要求,在24个党支部中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和“安全卫士”活动,并将其纳入党委每月的工作任务中,坚持日常检查落实。2013年以来,为使峨口铁矿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扎实开展了“各级管理者上讲台”活动,分阶段组织矿部领导、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讲课,内容涉及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管理、劳资人事等各个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培训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工会将“白国周班组安全管理法”融入“星级班组竞赛”标准评定。对情绪不稳定、违章行为多的职工,开展谈心、家访活动。安全管理科牵头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现场观摩和交流,理思路、出方案、定措施,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为进一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宣传文化科和安全管理科联合举办“一人平安,全家幸福”主题巡回宣讲活动,通过在各事业部、作业区和班组开展“一人平安,全家幸福”主题巡回宣讲活动,收到了用事故案例的教训警醒人、用亲人书信真挚的感情打动人的较好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突出表达了安全文化的感召魅力,营造了浓厚的全员安全文化氛围。为吸取女工事故案例教训,防范事故发生,定期组织女工开展事故案例讨论活动。

安全文化创建中的亮点

通过正激励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形成有效的安全绩效分配体系,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中作业区管理人员安全绩效分配: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取平均分数,低于平均分数者,当月安全绩效奖不予兑现。高于平均分数所得的分数,乘以每个分值所赋的金额,作为个人安全绩效奖最终金额。

班组职工安全绩效分配:为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主要以正激励为主,只加分不扣分。运输作业区牢固树立“安全与车辆同行,安全与家庭同福”的安全文化理念,有效运用安全绩效,提高全员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该区细化制订安全绩效分配办法,确定了管理人员、大车司机23项关键加分项;2012年,运输作业区发放的安全绩效奖比矿部多发18165元。

篇3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教学以独特的优势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 学生记”的固定模式,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任何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具有信息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优化学习资源,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向预定教学目标前进,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

二、创新教学结构,激励自主学习

我们知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教学,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认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创新教学结构,运用“主导―主体”理念,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演译出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讲―演示―讨论―试作―交流;观察思考―范例激趣―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设疑―练习―演示―总结―创新;加上按兴趣重组学习小组,多向反馈,培养合作精神,人机对话,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挥创造性等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

三、扩大知识领域,激发创造思维

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指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新人才。”语文课的特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的目标指向也是现代交际和人文素养。因此它能及时吸纳现代科技,特别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进入语文课程,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和网络的连接(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获取与保持)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协商会话),能按照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信息(有利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协商会话),(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发展创新思维),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大大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活创新思维火花。

四、创造学习情境,提高学习质量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而网络教学借助虚拟的网络,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使语文课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丰富的形象、艳丽的色彩、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结构和运动形式、自然风光、事件场面等主动展现出来,还能对运动的声音、制作流程加以记录和重放,同时这些信息提取与筛选超文本方式,使老师演示、讲授融为一体,重难点迎刃而解。

篇4

一、努力规范网络行为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环保意识培养,使他们懂得维护网络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网络环境,要从我做起,要具有公德心和责任感,绝不能有玩世不恭态度和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报复心理。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全社会的人都应该自觉维护网络环境。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上一个新台阶,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孩子才有明天,网络才有未来。

二、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者应当先受教育,必须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青少年上网的指导。

三、控制非法信息对学生的侵扰

随着国家对网络环境的重视,公安部门就网络环境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整治,一些知名的软件开发企业相继开发出专门用来隔离有害信息的应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帮助了广大网络管理人员控制信息源。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都上健康有益的网站,丰富大家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四、加强家庭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1、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2、家校互动。对于一些上网成瘾的学生,严格规定他的作息时间,规定上课时间不得离开校园,加强值日检查,发现学生没有到校上课,就要进行跟踪调查,查明学生的确定去向,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进行教育。对于校外时间的控制,可以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参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规定自己孩子放学后回家的时限,严格控制其多余的时间。

3、制定合理的上网规定。直接和孩子商计上网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并坚持下去,可以避免与孩子就上网问题发生争执,也有助于孩子的自我约束。

4、设法了解孩子在网上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在你的身边上网,也可以在网上安装监督软件,当你了解孩子在网上的活动时,你才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5、及时发现并强化孩子与迷网行为所做的斗争。一些孩子也能认识到自己迷网行为的危害,他们有时也会自觉做出一些与自己迷网行为进行斗争的行为。家长们应当及时发现并且肯定他们的行为,适时告诉他们,你永远和他们站在一起。

6、作为家长,对孩子在家上网,也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比如利用那些青少年上网保护专用软件,这些专用软件不但可以防堵、进滤不良网站,而且可以控制孩子上网时间,有的还具有推荐优秀网站的功能。

五、培养健全的网络人格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上网成瘾,是由于青少年自我发育不成熟、人格不健全。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上瘾,不能自控、自拔,究其原因,大多属于性格因素。一些孩子(如一些后进生)由于自身性格、素质能力或各种外在因素而无法实现这些需要,在遭受多次失败后,往往逃避到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以获得心灵的藉慰,往往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心灵孤寂,心理闭锁,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和师长心存隔阂,甚至有敌视心理。这就需要教育者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辅导。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信箱,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开辟心理咨询专栏,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吸引学生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上转移开来。

六、加强网络法规宣传,倡导网络文明公约

对于同络的虚拟性,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为了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网络生活空间,在学校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可以倡导以下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骗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虽然仅短短70个字,“网络文明公约”却为我们的青少年在网上的行为提供了基本的言行道德规范,鼓励我们的孩子:信守公约,加强自律,做网络文明的实践者;积极学习,科学探索,做网络资源的开拓者;善于沟通,学会自护,做网络家园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篇5

一、2G网络的定义

如今,手机制式主要包括了GSM、TD-SCDMA这两种形式,手机从诞生之日开始,就经历了第一代的模拟制式机、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欧洲的电信运营商以及生产制造厂家组合而成的标准化委员设计出来的,其是在蜂窝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中包含了GSM1800MHz以及GSM1900MHz等几个频段。GSM操作体系中有几种比较重要的特点,包含了防盗能力强、网络容量大、储存资源丰富、通话质量好以及稳定性强的特点,并且信息操作更加灵活、通话死角更少、手机耗电量少等等。

TD-SCDMA是中国移动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底正式向国际电联提交以来,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内完成了标准的专家评估、ITU的认可以及第三代伙伴项目的体系融合,全新技术的加入,各项国际化标准工作的开展,使得TD-SCDMA标准成为了第一个通过中国发出的,主要是以中国的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是国际上的无线通信标准。

庞大的用户资源是2G运营商最重要的财富,建设3G网络需要将对用户的影响率降至最低,其中包含了不换号、不换卡以及业务受理更为方便的原则。号码的携带能够让整个的GSM网络的用户在不换号的情况下转网成为3G用户。移动电话存在较高的个人特性,是个人身份的标志。3G网络实现号码可携带能够帮助2G用户更加平滑的过渡为3G用户,并且从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完成GSM网用户的号码可携带能够减少之前的用户再次选择运营商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绑住了用户,增加了用户的忠诚度。

二、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的意义

第一,能够保证现如今网络的基本运营状况,实现客户群体间的整体性保证与转移。巨大的用户操作群体以及先天的市场操作份额是传统运营商发展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主要的操作业务与利润来源。2G向3G、4G过渡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在过渡的过程中,特别是在3G、4G刚刚发展的阶段,2G用户仍然会有较高较快的持续性增长。

第二,需要顺应时展的不断推进网络业务的发展,全方位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共同关注网络的投资保护,将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的意义发挥出来,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形式,能够避免因为3G网络的出现,而造成2G网络资源浪费的情况。

和2G无线接入网覆盖方式、储量以及互相操作形式等的各方面整体配合,核心网因为具有较好的协议继承性,所以一体化建设更加显得有充分的必要性。

三、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的基本操作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2G GSM网络的移动运营商而言,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资源需要以GSM网络资源当成发展基础,主要的原则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握。

第一,优先原则是2G网络的稳定有序;第二,2G网络和3G网络互相结合,二者全面均衡发展;第三,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第四,推行网络平滑发展的形式,切不可操之过急;第五,严格遵守安全性原则。

四、2G核心电路域一体化建设

4.1 语音IP化

2G核心网络的的语音IP化是实现整体IP化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促进2G时代平滑过渡至3G时代的关键步骤。从优化网络的角度上进行观察分析,语音IP化能够使的网络的基本结构逐渐朝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网络层次的减少,能够简化网络的互联复杂程度。而从资源减少的监督分析,能够通过加入IP端口,有效的降低交换局的TDM端口的占用情况,最大程度的节约了各项电路的数量,同时减少TDM的资源投入数量[3]。

4.2 MSC的建设方案

2G MSC的设置方案有以下几种形式:

方案一:设置独立的MSS,以及独立的MGW,简单的说也就是两个系统分别建设MSS和MGW,如图1所示。

方案二:3G与3G共用MSS,MGW独立设置

2G和3G的MSS共用,但是各自的MGW做分别设置,如图2 所示。

将两种方案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综合比对两种安装方案,优先选择方案二。

4.3 分组域网的共存规划建设

在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过程中,设置的SGSN方案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升级已经存在的GPRS SGSN,与此同时对3G RSN的接入条件的满足;另一个是新建一个3G SGSN,专门使用在3G RAN的接入操作上。

两种方案各有优劣,方案一使用已经存在的GPRS SGSN当成Iu的接口,硬件设备上需要加入一个新的ATM接入口,在软件上需要同时支持Gb与Iu的接口,对现在的网络SGSN分区以及网络的变动情况较大。另外,因为现在的SGSN容量有限,3G用户还没有过多的发展空间。方案二并不会对已经存在的GPRS有任何的影响,可是,3G用户数量正在不断增加,GPRS用户的数量正在不断的增长,有可能会造成用户使用情况减少的状况,这样会浪费之前存在的GPRS SGSN设备。综合分析,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五、结语

文中对GSM/TD-SCDMA共同融合组网情形下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就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未来的3G以及4G时代的到来,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将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对业务的开放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 考 文 献

篇6

一、和孝镇的基本概况

和孝镇属于河南省汝南县下辖的一个古镇,“它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约36公里,东临梁祝镇,南靠大王庄乡,西与常兴乡相邻,北与官庄乡接壤。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11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1]和孝镇下辖16个村委会:和孝村、新集村、大庙村、薛岗村、陈屯村、邱井村、梁岗村、林阁村、黄寨村、王楼村、后马村、林楼村、郭庄村、黄屯村、吕屯村、小田村等,由122个自然村、214个村民小组组成。

二、和孝镇的地名来源

和孝镇作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区域经济、文化、公共服务中心。关于和孝的名称来源,笔者曾询问了一些村里的老人和文史爱好者。韦明山,男,77岁,和孝镇和孝村第六小组村民。据韦明山老人回忆:和孝,原名和店,由于当地人口音“和店”便读成了huo店。关于和店的名字来源,这位老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咱们当地生有一种鱼,称为火头鱼,俗语称“huo dou”,传说南头的湖里曾有一只huo dou精,由于当地人惹怒了这只huo dou精,它便吐出一把火烧了和店,所以称为“火店”,也就是“和店”。其实所谓的火头鱼只是当地人的叫法,这种鱼被称为黑鱼,是乌鳢的俗称,河南一带叫火头鱼。黑鱼也被称为“孝鱼”,这是因为鱼妈妈每次生鱼宝宝的时候,都会失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鱼妈妈不能觅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母子天性鱼宝宝自己争相游进鱼妈妈的嘴里,直到鱼妈妈复明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所剩无几了。传说,鱼妈妈会绕着他们住的地方一圈一圈地游似乎是在祭奠,所以后来人们称黑鱼为孝鱼。“万事和为贵,百善孝为先”。家乡人注重孝道犹如这孝鱼一般,一般家里面有老人去世,祭奠仪式隆重而庄严。虽然没有找到有案可稽的文史资料可以证明“和孝”的名称来源与这种火头鱼有关,但这种鱼十几年前在和孝镇地区的确随处可见,大人小孩都喜欢在河里捉鱼。由于最近几年的环境恶化,河流污染,这种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关于和孝地名的来源,我们家乡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传说。据家乡文史爱好者程新耀解释:“和孝村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它本来的名称是:‘火烧店’,以前这个地方还不是村庄,只有几家卖茶的店面,有一年失火,将这几个店面都烧光了。随着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火烧店’。人们通常省略最后的一个字,(由于当地人口音便将‘烧’读成第四声),久而久之,火烧就变成了和孝。”。

探究和孝镇地名传说,我们从中获取了多种地名成因,形成了丰富的地名文化。

三、和孝镇村落地名命名特点

现代地名学将地名结构分为地名通名和地名专名两大部分。“地名分类是地名学理论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地名分类方法。不同的地名分类法又产生不同的地名分类系统。以地名通名分类可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自然地名中又可以分为山名、河名、湖名、海名、高原名、平原名、盆地名、沙漠名等等。人文地名中,也可进一步分为聚落名、道路名、桥梁名、行政区域名、文物古迹名等。如果以地名专名分类,则可分为姓氏地名、地物地名、意愿地名、数量地名、颜色地名、人物地名、军事地名、方位地名等等。”[2]

按照地名的通名分类,和孝镇属于人文地名中的聚落地名,也属于乡级行政区划单位。通过表1展示的和孝镇所有村落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常见的村落地名通字,例如:镇、集、屯、寨、楼、阁、庄、园、坡、沟、塘、岗、洼等。

“镇”、“集”是唐后期伴随着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发展而来的。“屯”意为“包起来”、“卷起来”,随着屯田制发展,逐渐演变为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从现在的许多口语地名中我们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寨子的存在,比如和孝村的四周曾经围起了一圈土墙,称为寨墙,土墙里面为村民居住地,称为寨里,土墙外面的耕地称为寨外。楼:古代指筑成的狭而曲的土台,现指自然村落名称。“镇”、“集”、“屯”、“楼”等都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有关,属于人文类地名专用字。而“沟”、“塘”、“岗”、“坡”地名用字都是因地形地貌特征而得名,属于自然类的地名用字。和孝镇全乡地势西高东低,岗洼较多,属岗坡地,从地名中可以得知自然村的地势地貌情况。

按照地名专名分类,通过分析表1我们可以得出和孝镇122个自然村落地名,有以下5种类型:宗族姓氏类、地貌特征类、地物标志类、传说故事类、复合型。

宗族姓氏类: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宗族姓氏类的地名占大多数,116个的村庄都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聚集而来。这一类的地名都以村落的主要姓氏为名,例如:赖屯,全村人都姓赖。任化庄,全村主要由任姓和化姓组成。

地貌特征类:这类地名都是以当地的地形特征来命名的,例如程洼、赵坡。洼指地势较低,坡指地势偏高。这也正体现了和孝镇岗洼较多的地貌特征。

地物标志类:这类地名都是因当地特殊的建筑或有标志性的地物而来,具有地方特色。例如:邱寺,因寺庙得名。据《颜真卿志》记载:贞元元年(785年)正月五日,颜真卿被李希烈胁裹移囚到蔡州,关押在龙兴寺中。颜真卿的尽节地龙兴寺到底在哪儿?许多考证,历来说法不一。2005年春,在和孝镇邱井村邱寺自然村检查维修一座桥梁时发现两块清代光绪年间的石碑,这两块石碑的发现为我们考证颜真卿的尽节地――蔡州龙兴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两块石碑分别是《重修苏庄桥记事碑》和《重修龙兴寺记事碑》。《重修龙兴寺记事碑》是一块残碑,碑文部分字迹还能辨认,碑头刻“万古流芳”,碑文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清初重修龙兴寺碑记。

传说故事类:这类地名都因当地传说故事而来。比如:和孝村。(本文第二部分已有介绍)

复合型:这类地名主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复合。例如:高庄,是典型的复合型地名,高庄全村人除了两家之外都姓王,本应是典型的宗族姓氏类地名,应该称为“王庄”,但是据村里人回忆:“有一年发大水,周围的村庄都淹了只有高庄地形高免受一灾,所以地名就改称为高庄。”再比如赖大庙,它既是宗族姓氏类地名,也是地物标志类地名。

通过对和孝镇122个自然村地名归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村落地名通用字中庄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村落地名专名中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

四、乡土文化

村落地名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不仅展现了地名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揭示了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与乡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而且呈现一个地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犹如一个人的名字传递着家族的血脉一样,地名承载着地方独特的乡土文化。通过对和孝镇地名的分析可以得知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该地区宗族文化传统深厚。

1、宗族文化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源。村落家族成员被固定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中获取生存资料,从播种到收获,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稳定性、世代累居等特点。“宗族统治是我国古村落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包括两层关系:宗族成员天然处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中,它是村落形成的最基本人际关系要素,组成了血缘群体;由一族人习惯地居住在相对封闭的一块地域,构成地缘关系,形成地缘群体。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构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使村落与城镇、村落与村落之间产生明显差别。”[3]

和孝镇地处平原,四季分明,水源充足适合农业发展,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继承了祖辈相沿已久的礼俗来维持村落秩序。这些礼俗习惯、文化传统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时节、耕种、宗教、习俗、语言、人际关系等等。在和孝镇宗族姓氏类的自然村落中,全村都是一个姓,但有的村落中,由于“上门女婿”(虽为上门女婿,孩子仍随父姓)、要饭逃难定居于此等因素,各自然村的村长仍由大姓氏担任,一般由村里面权势威望较高的长辈或财产多、弟兄多的大族长辈担任,这就形成所谓的人治社会。它在维护村落世代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比如:训斥村里不孝的儿孙们、劝和邻里之间的争吵、以传统道德解决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某些道德事件等。比如:一家老人如果只有两个女儿而没有男孩的话,那么两个女儿出嫁后就会保留一个女儿的耕地,确保老人家可以老有所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某些消极观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随着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降低,人们将财产视为自己的和非自己的,将村里的大小事件视为该管的和不该插手的,许多村落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建立于个体层面上。比如农民们最关注的私宅问题、耕地问题等等,这些所谓村落里的“家长”也在谋取自己的私利,一些世代形成的价值观念正在被利益这个恶魔慢慢的侵吞。

2、方言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这就是指方言,和孝镇更不例外。和孝镇属于河南,自然说的话可以称为河南话。但河南话只是地理文化概念,在《河南方言与中原文化》一书中,作者将河南话分为四个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和孝镇虽然在地理上属于南区,具有地域特色,这也体现在地名的发音上。当地人经常将h和f混读,比如“刮风”通常读为刮hong,把“放学”说成“晃学”,此外当地人发he的音为huo,所以和孝变读成了“火孝”。并且当地人不分平舌翘舌都读为平舌,比如赖柏树(shu)变读成了赖柏su并且发音为轻声。在和孝镇村落中“庄”的出现率极高,通常当地人将zhuang读成zhua或zhuo。读成zhua的时候发音为上声,比如毛庄读成毛zhuǎ。读成zhuo的时候发音为轻声,比如周庄读成周zhuo。方言是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彰显了地域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和社会现象。语言就是家乡的名片,也是一个地方的标识。你张开嘴,发出音的同时也将你的归属地向人们展示了出来。

近年来打工热潮吸引了和孝镇许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直到现在大部分50岁以下的农民基本都在农闲时外出务工,只在播种、收获时节和春节时回乡几天。村庄里留守的也只有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甚至于出现了村里“老了人”(指老人去世)都找不到可以抬棺下葬的青壮年,人抬棺下葬的习俗逐渐演变为用车代替。由于长期在外务工,他们逐渐成为农村里的“城市人”。留恋于城镇的繁华和便捷的交通,农村已成为他们回不去的故乡。故乡在他们的观念里逐渐淡化,过去挣钱只想着在村里盖一座漂亮的楼房,而如今打工赚钱在城镇买房,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随着大部分青年人脱离农村,这些村落也在慢慢消失,村落地名也随之成为历史,蕴含其中的乡土文化也逐渐谈化,这正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五、结语

村落地名具有独特鲜明的地方性。本文简述了和孝镇的概况和区划沿革,走访调查探究了和孝镇的地名来源,通过分析和孝镇自然村名的命名特点,我们发现农村地名中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其宗族色彩浓厚;地貌特征类地名排列第二,说明其地貌特征明显。通过对和孝镇自然村地名的分析,揭示和孝镇地名中蕴含的宗族文化、方言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在快速追求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和继承农村地名文化,有效开发地名文化资源。农村地名不应沦落仅仅用于定位的工具,我们应该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开发挖掘农村地名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大力弘扬农村地名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海建,付建月,贺曙辉,王二玲,王怀若.汝南县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 尹均科.浅谈区域地名研究[J].中国历史论丛,2003.18(第三辑).

[3] 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篇7

网络开放性、共享性、即时性的特点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百家齐鸣。目前我国个人博客拥有率为53.8%,新型社区互动SNS网站的发展壮大更推动了网络个性化时代的到来。由于缺乏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机制,网络注定要触犯传统媒体的著作权,如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而开放式的言论空间也极有可能成为伤害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的武器,从而引起纠纷。

网络对传统媒体著作权的侵犯。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颇为不易,辛苦采集的新闻转眼就被复制粘贴、出版的书籍杂志变为电子版供人免费阅读。近年来,网络侵犯著作权纠纷的焦点问题,便是视频共享网站侵权纠纷类案件的激增。Web2.0技术催生了视频共享网站的蓬勃发展,而面对我国3亿网民以及3G网络的未来市场价值,互联网电视也腾空出世。目前,国内首个权利人互联网电视厂家侵犯版权的案件也浮出水面。而传统媒体与网络的深度合作必将是大势所趋,如何减少此类侵权纠纷现象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类案件的焦点在于四点:1.原告权属的确认。一个音乐影视作品的产生经过了创作、构思、表演、录制、包装等一系列环节的合作。包括联合拍摄、协助创作、集体录制等形式。传统媒体的著作权包括发表权、复制权、署名权、修改权等,涉及网络侵权的主要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因为此类案件的原告往往并不是作品原始的制作人,而是经过授权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2.取证依赖于公证手段。网络侵权基于其技术性,证据的取得一般需要公证处的公证,几次公证下来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实践中,由于通过修改计算机hosts文件,将特定域名与特定IP地址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得输入该特定域名所打开的网页为申请人预先设定好的页面,有可能造成假证据。往往会有被告针对证据的公正性和真实性进行抗辩。3.被告的免责抗辩。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及第二十三条都规定了网站服务者免责的条件。基于此规定,当网络服务者仅提供了储存空间且“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用户个人上传的作品侵犯著作权时,不认定为侵权。实践中网站以此进行抗辩,但大多数网站不适用“避风港原则”的保护。4.省略”引起的互联网大讨论时,人们便认识到了网络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作用,中文域名的文化品牌价值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网络阵地。今年适逢祖国60华诞和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重合,网上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各大门户网站都开设了以祖国60年和中国传统节日的特别栏目,通过网络开放的平台,全世界的朋友都可以接触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图书馆、网络艺术馆等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保护。民俗学家倡导将传统文化同互联网联姻,建立起一个中华文化品牌完整而统一的网络保护体系,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意义深长。

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环境

篇8

一、网络化图书馆的转变特征

从服务对象来看,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服务对象已从先前较普遍的学校师生向社会大众延伸,在现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下,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在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

从信息服务内容来看,从传统的馆藏查询、借阅已扩展到电子资源的检索服务、网上信息资源的导航服务、信息传递、电子邮件服务、专利查询、网上咨询等动态服务;信息种类不再局限于读者所需的图书、期刊、报纸,已扩展到科技报告、产品样本、专利文献等。

从信息服务的领域看,已从较单一的教学、科研所涉及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更广泛各个领域,学科范围和知识点更多更广。

从信息服务的载体看,已从单一的印刷型图书、期刊发展到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从服务模式来看,已由单向的提供转变为双向互动,从单一的借阅、导读发展到对原始文献的二次分析、研究和整理,信息需求者更多的主动参与到信息的检索与提取过程中。

从馆藏资源来看,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实体馆藏扩大到基于因特网的虚拟馆藏,实体馆藏是指图书馆所拥有的以不同的实物载体形式而存在的各种印刷型文献、声像文献、缩微文献及电子文献等;虚拟馆藏是指图书馆只有使用权,本馆读者必须借助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才可以利用的本馆以外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总和。

二、网络图书馆管理员的必备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网络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事业心。图书馆馆藏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记录和总汇,是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学习和参考的知识源泉,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和智慧结晶的使命,图书管理员要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到爱岗敬业,干好干精,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职能作用。

(2)高度的责任感。图书管理员从事的既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需要管理员具备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尽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

(3)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信念。管理员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基本保证,图书文献管理工作要一切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做到热情周到、积极主动,耐心细致,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以服务读者为荣,以读者满意为准。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图书文献管理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要与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不同的读者打交道,为读者提供信息和资料,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这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有心理耐压、心理应急、心理平衡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这样才能与读者和用户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愉悦关系,维护图书管理的良好形象。

(三)专业技能素质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一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首先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图书馆的功能、构成、作用等,熟知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分类和检索知识,掌握图书学、版本学、文献学、信息检索、分类编目等专业知识。

(2)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通讯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的,并辅以缩影、光盘、声像、通讯等新技术,针对读者需求,开展电子资源的检索服务、网上信息资源的导航、信息传递、电子邮件推送、拓展专利查询、网上咨询等服务形式,形成了高密度存贮、远程传输、快速检索的图书情报处理特点,这就要求管理员不仅有扎实和丰富的图书馆基础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使用操作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与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从而对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3)丰富的外语知识。作为网络化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外语知识,提高服务水平。虽然多数图书馆均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但这些外文文献的利用率并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图书管理员和读者对外文文献种类、内容不太了解。因此,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语素质,才能将外文文献、外文数据库有效地处理并推介给读者,才能在互联网上搜索更多有价值的外文资源为读者服务。

三、管理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途径

(1)在岗自学。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不便参加脱产学习,更好的形式是自学。图书管理人员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结合本人实际和具体的业务工作,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把业务学习当作经常工作去抓,并不断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派人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管理人员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图书馆应给管理员营造一种学术氛围,支持和鼓励有科研能力的管理人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有目的地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去其他图书馆学习,参加业务培训,加强馆际交流与协作。

篇9

庙会是我国民间节日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源于我国古代隆重的祭祀活动,其实质在于信仰,它的形成与我国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庙会不仅是一种民俗和文化现象,而且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且流行于我国广大地区。数千年来,庙会在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河南地处中原,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外来文化与庙会的结合,其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的同时,在中原各个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渊源久长的文化历史,不仅分布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隋唐遗址等多处构成古都风貌的古代建筑和名胜古迹,而且还有规模宏大的古庙会群。洛阳庙会作为古都洛阳非物质形态的人文资源之一,与物质形态的古建筑、古迹相比,更显示其顽强的生命力。自产生后,它经历发展、变化、复兴等阶段,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变迁,也使其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1洛阳庙会的审美考察

(1)文化互融的传统庙会

洛阳庙会群在中原地区庙会群中颇具特色,堪称豫西地区民俗文化的博览会。不仅有二郎庙等各类小型庙会,还有关林、龙门、白马寺三处大型庙会。庙会群大多以佛事为主,它们共同促进着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至此,也形成了洛阳庙会群独特的祭祀内容。其中三大庙会各具特点且支配着整个洛阳庙会群,它们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个洛阳的文化艺术、经济发展连成一个整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三大庙会上香客和游客的融杂,不仅使庙会的文化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且庙会的传统特点更加突出,其美学风格也更为复杂。从时间上看,白马寺和尚会形成最早,主要分为两大类习俗,二是佛门弟子的佛事活动,二是民间百姓求子、还愿等把佛作为神灵崇拜的跑经调等活动。其中佛事活动最大特点是虽将佛事与民事相溶,但仍带有应用于民的色彩。其习俗的种类繁多,各代表不同含义,既是人们敬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真实写照,又是人们求和谐、保平安的生活心态的充分表达。与白马寺和尚会一样,龙门会的主要活动也是拜佛,但不同的是这里多为较自由的民间自发性质的拜佛,且敬禹拜佛联为一体。从一定程度上讲,龙门会的佛事活动,就是敬祀礼拜大禹,其中包含着人民群众一种朴素的创造美学,既是对劳动创造的讴歌、对民族先驱的深切怀念,更是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相对立的体现。在龙门会中还有一种叫跑经调的活动,由人们将龙门主要的佛建筑编成歌谣。其基本内容是劝人和善,多做对他人有利的事,尊敬父母、爱护子女等,旨在从道德方面讲述做人的道理。这些经调既表现出对佛的向往和崇敬,又体现出欢乐祥和的气氛。跑经调在整个豫西地区普遍流行,歌调和歌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体现出洛阳境域内社会、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独有的特色。因此,龙门会也成为豫西地区经歌的集中地。与白马寺和尚会和龙门会相比,关林庙则更突出对以关羽为象征的忠义传统道德的歌颂,由于深受洛阳各庙会的影响,关林庙会也出现了佛化想象。关羽作为传统道德的化身,人们组织关爷社火,意在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人们把对英雄的崇拜转化为对幸福的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日常祀神用品和生产、生活用品也成为庙会上进行交易的一部分。可以说,庙会既是人们敬祀神灵、偷悦身心的产物,又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相沟通的一条渠道和联系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一条纽带。三大庙会作为洛阳传统庙会的代表,将佛、道文化与民间民俗文化融合并发扬的同时,也对后来的美学研究具有史料参考的价值。

(2)求变创新的当代庙会

在不同历史时期,庙会的存在都有其不同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则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庙会作为一种以庙宇为依托,在特定日期举行的集会,集祭祀神灵、交易货物、娱乐身心为一体,涉及百姓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民众的生活发挥着特有的功能。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洛阳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庙会也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复兴的阶段,不仅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将传统庙会的精髓吸纳其中,而且在与当代大众的审美诉求和民间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更具有时代人文气息。洛阳庙会在发展中求进步,在绝境中求生存,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并且洛阳当代庙会所呈现出的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特点也为其提供了美学研究的价值。

与传统庙会相比,洛阳当代庙会最大的特色在于突出了洛阳政府部门的组织作用,由政府部门参与统筹,旨在弘扬民族文化、活跃商品经济。此外,还调动一切力量,邀请各类民间艺术团体参加,在洛阳地域范围内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大文化交流的氛围。且采用先进的灯光、声控等现代技术来装点、美化整个会场,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使其重新“登台亮相”,既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又能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洛阳当代庙会的兴起和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文化、娱乐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传统庙会礼佛、祭祀的宗教功能日趋淡化,更凸显商业、大众娱乐等性质。由于庙会这种形式适应了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它从自发的民俗形式变成有组织的节庆文化活动之后,逐渐得到了市民的认可。洛阳市政府为了活跃市民春节文化生活,弘扬河洛文化,促进和谐洛阳建设,从2007年到2009年,连续三届在西苑公园、国花园、牡丹公园举办春节文化庙会,浓郁的民俗风味和突出的传统特色不仅为百姓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而且为适应不同层次的观众的不同观赏需求,还推出了各类文娱活动。此外,公园内悬挂的千余盏红灯笼也为文化庙会增添了几分浓浓的喜庆气氛。

自尼采以来,西方哲学一再强调审美不但是一种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庙会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生存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长的文化意味,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逛庙会已成为洛阳人欢度春节的习俗,尤其是每年春节,全市都会有百万市民欢聚在庙会上。其中不乏海外华人和外国的游客,专程来赶洛阳庙会。庙会适应了广大群众娱乐和审美的需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身心、宣泄感情的好机会。其中,很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纷登台亮相,充分展现了悠久的河洛民俗文化,如:河洛大鼓、二鬼摔跤、抖空竹、大里王狮舞、篙县背装、宫廷宴乐、捏面人、锣鼓书等民间艺术,它们代表着河洛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特色。在庙会这个共享的空间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民间戏曲、民俗文化、文娱体育活动和种类繁多的商品汇展,还可以感受淳朴的民风,品尝到带有童年气息的小吃—棉花糖、桂花糕、吹糖人等,通过瞬间回忆质朴的幸福,偷悦身心。春节庙会的举办目的虽然是要宣传河洛传统文化,但随着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开始出现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活动,带有时尚气息,以期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感性需求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大众的审美观念从过去的审美到现在的美丑并审,审美方式越来越趋向感性化。庙会就如同一幅活生生的“风俗画”,使人们认识社会的客观存在,会上无数新鲜的事物吸引着人们去理解和探索,只要广泛接触便可充实头脑,获得有价值的文化知识。从传承关系来说,洛阳当代庙会不仅是对洛阳传统庙会的延续和复兴,而且从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出发,在继承了传统节日庙会特色的同时,又借鉴了节日游园活动注重文化的特点,努力挖掘民间各种文化活动的娱乐性特点。现在,洛阳庙会已成为对外展示洛阳当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不仅体现出洛阳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展示了当代洛阳发展的新风貌。新晨

篇10

笔[非物质文化遗产]者认为,在新时代下,龙岩山歌要想健康地、长远地传承下去,必须有一定的理论资料做支撑;而弄清龙岩山歌的音乐基因是处理对其传承与发展关系的核心问题。基于这样的动机,结合自己的音乐学专业知识,笔者试图以蒲亨强的核腔理论为指导,通过自己对龙岩山歌的了解以及所收集的资料,对龙岩山歌的音乐特点以及音乐背后更深层次的基因做简要的分析。

一、蒲亨强的核腔理论

在《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一文中,蒲亨强教授认为:我国各地各民族民歌在音乐结构上都存在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基础结构,这种基础结构是每首具体作品中音乐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曲调群体中重复率最高的歌腔。它在一首民歌中,通常由三个左右的音构成典型的核心歌腔,这个核心歌腔在当地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是当地民歌的基本腔调,也就是说核腔是具有普遍性的,它能够概括性地反映出某个地域、民族内的音乐结构的本质特点。

核腔与西方的动机既相似,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动机必须有一个富有特征的节奏形态;而核腔则是一组音组,它与节奏形态没有必然关系。同时,西方的动机往往是存在于单个的乐曲中;而民歌中的核腔则是存在于该地区、该民族的大部分作品中,具有很强的再生功能。用蒲亨强教授的话就是:核腔在民歌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它有极强的再生功能,具体表现为形态的古老性、稳定性、派生性和通用性四大功能。这些特性使核腔成为民歌音乐的基础结构,并由此显示出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二、龙岩山歌的核腔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一)龙岩山歌简述

龙岩位于福建省的西部,故又称为闽西,这里既是我国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也是河洛文化区(也就是闽南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歌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民间音乐形式之一。龙岩山歌,从广义上说,是指在龙岩管辖范围内的,经由当地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筛选、流传的山歌,它根据语言的不同,可以分为龙岩山歌和客家山歌两大类,也可以合称为闽西山歌从狭义上来说,是专指以龙岩新罗区为中心,并传播至各地的属于闽南支系文化的山歌,它通行闽南方言龙岩话,流行于龙岩新罗区各乡镇和漳平部分地区,根据地区的不同,可以分为龙岩城关山歌、新罗区适中山歌、新罗区大池山歌、新罗区白沙山歌、漳平山歌等等。在龙岩当地民众口中的山歌,一般指的正是狭义上的龙岩山歌。本文论述的就是狭义上的龙岩山歌。

(二)龙岩山歌的两种核腔音调和文化内涵

根据笔者现所收集的龙岩山歌的谱例来看,龙岩山歌的核腔音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羽商四度跳进为基础的l a - d o - r e 旋律音组,另一种是以角徴m i - s o l 为基础的角调式,两者在风格上泾渭分明。

1. 客家山歌影响下的以羽商四度跳进为基础的la-do-re 旋律音组

在龙岩山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以羽商为基础的l a - d o - r e 旋律。2015年6 月由福建省龙岩山歌传承人郭金香老师在中国音乐学院原生民歌课堂上教授的8 首龙岩山歌中,就有6 首属于这种类型。如在《太阳出来红打红》这首作品,只有la-do-re 三个音,其中la-re 是基础之基础,do 在两者之间起连接、过渡的作用。郭金香老师演唱的另一首龙岩山歌《反对旧礼教》同样也只有la-do-re 三个音。那么,这种核心音调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呢?翻阅1978 年由福建省龙岩县文化局和福建省龙岩县山歌团共同编写的《闽西山歌》一书,我们发现其收集有10 首原版山歌,其中有8 首属于客家山歌,外加这次郭金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8 首客家山歌,共16 首。而在16 首客家山歌中,有14 首频繁使用了la-do-re 旋律音型。其中,有1 首客家山歌《新打梭镖》更是仅仅采用l a、r e 两音构成全曲。也就是说,这一旋律特征并非龙岩山歌所特有,而是大多数闽西山歌都共同具有的特点。学界普遍认为,客家山歌以6-1-2-3谱例1谱例2谱例3为基础的羽调式和以so-la-do-re 为基础的徴调式,用音简练,正如江西铜鼓的《急板山歌》以及前文所提到的客家山歌《新打梭镖》,它们都是只采用了l a、r e 两个音。如果说,龙岩地区的客家山歌的这一特点是受到龙岩山歌的影响而形成的,那么江西的客家山歌和广东的客家山歌同样存在这一特点,又该如何解释呢?由此,笔者认为,龙岩山歌的这一特点,是龙岩地区的人们在与客家族群长期杂居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受客家山歌影响而形成的。

2.畲族音乐影响的以mi-sol 音组为基础的角调式

汉族民歌极少有大量使用角调式的,正如黄源络曾经在《南曲角调式》一文中所提到的:正在以五声为主的民族音乐中,根据五度相生,角的上方变宫不在五声正音之列,因此角调式缺少上属音支撑,完全依靠下属羽,就会使调式下倾,成为羽的附庸调式。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中( 包括许多民歌和戏曲)角调式因为它不健全,很少单独存在。 然而,在龙岩山歌中却存在大量的角调式曲调,毫不夸张地说,以角调式为主的龙岩山歌调是百姓运用最广泛的曲调,其普及程度可以称得上人人皆会。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当地人只会唱一首龙岩山歌的话,必定是这种以m i - s o l为基础的角调式龙岩山歌调。既然角调式是畲族民歌的常用调式,那么就不难理解龙岩山歌为什么如此频繁地使用角调式了。因为,畲族是龙岩地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并且他们比这一地区的汉人更早生活在这里。关于这一点,在郭启熹著的《闽西族群发展史》的第六章《畲族先民与畲族在闽西的形成》一文中有所记载:六朝至唐代以前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住民仍被称为蛮、蛮獠??,当地原住民山越、山都木客,以及早先潜入中原的河老、客家的避难流亡先民,不过势力最大、在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雷、钟、蓝等姓氏的畲族先民。而畲族历来是有歌唱传统的,在长期的交融中,他们影响龙岩山歌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是情理中的。早在2013年对郭启熹老先生的采访中,他就反复向提及此事,遗憾的是,由于音乐研究并非他所擅长,他并未对此进行专项研究。所幸在《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探究》一文中,作者非常用心地记录了几首畲族民歌的曲调,其中一首《高皇歌》与龙岩山歌调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另一首畲族民歌《劝婆歌》与龙岩山歌调也同样具有很高的相似度。通过将以上两首畲族民歌与前面所列的龙岩山歌《正月初一好日子》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无论是调式还是音的组织形式都有惊人的相似性。因此,笔者认为它们之间必然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龙岩山歌的角调式最初应该就是在受到畲族民歌的影响下形成的。而根据离散文化的共性来看,这一原生旋律文化的源头畲族民歌(除了景宁畲族以外)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它在离散的龙岩民歌中,却得以非常好地保存下来。

篇11

中图分类号:F590.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4000107

20世纪90年代,文化生态理论引入我国并逐渐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也成为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热点,自此在理论指导下的文化生态保护也被提上了政府工作日程。2004年4月8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指出:“在民族民间文化形态保存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特色鲜明的民族聚集村落和特定区域,分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了“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确立1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2011年8月,全国已建立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如何建设好实验区并将建设经验推广到全国,是当前文化生态保护理论需要加紧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我国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尺度及其进展作一梳理。

一、文化生态的基本内涵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指出,生态学理念被引入社会科学中研究人类社会及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学就是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由这种适应性所导致的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的学科[1]。墨菲则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2]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主要研究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以及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3]。美国地理学家苏尔开创了人文地理研究的“文化生态学派”,提出既要重视研究人类文化塑造地球表面的过程,即文化景观的创造和变化过程,也要重视气候、土壤、河流、植被、动物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并提出“环境响应”(environmental response)理论,即一个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其产生不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刺激,而是来自于后天获得的文化。这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一个特定文化对生存环境的响应[4]。

文化生态理论的提出来自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多个学科,对于早期的研究,批评者认为,文化生态学未能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影响,研究通常在“小型地区”进行,其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较大地区,不仅需要研究过去,而且应该研究变迁[5]。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西方文化生态研究的理论及其应用有了较大拓展,影响也相应扩大,而我国国内尚处于初创阶段,基本理论研究和构建显得薄弱,应用研究却走在前面[6]。

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适宜的研究尺度是明确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范畴的基础。尺度是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7]。根据文化生态现象的时空表现和演变过程,笔者认为,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尺度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二、宏观研究尺度:

文化多样性研究在宏观层面,研究者强调文化生态的系统性,把文化本身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或者存在状态,从文化哲学的高度研究人类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等内容。

第一,生态系统论。方李莉把文化比作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并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对人类文化整体而言具有结构。她认为,现代性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解决文化生态失衡需要提高文化自觉[8]。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9,10],具有生态性[11,12],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13]。

第二,生存状态或精神状态论。研究者认为,文化生态是人在融合了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存状态。它不仅着眼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14],倡导“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15];它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人民大众的心理状态,其核心为社会公理[16]或者是区域性的精神生态[17]。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延伸,它体现在对人类(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强调,以人的审美理想体现着人们的灵魂和民族的心声[18]。

从宏观上来讲,保护文化生态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19]。它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文化生态保护;二是某个民族的某类文化或特定文化事项赖以生存的条件的保护。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应注意做好“保护和建构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的适应机制、建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机制、文化生态建设与自然生态建设相结合、加强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等方面工作[20]。三、中观研究尺度:

区域文化生态研究把文化生态作为区域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加以研究,既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内涵,也给文化生态保护实践工作提供了指导。对特定区域空间文化生态及其保护的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特别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已经成为政府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区域文化生态

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目的,就是揭示使不同区域各具特点的特殊文化特征和模式的起源,并非要得出能够应用于任何文化-环境区域的普遍原则。对区域文化生态调查可分三个步骤:首先,必须分析物质文化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运用某种特定技术来开发某一地区时涉及的行为模式,三是确定开发环境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模式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影响[21]。可见,区域文化生态研究的关键是与生产手段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司马云杰也认为,区域文化生态研究的重点是人类文化行为,研究环境适应的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22]。

文化地理学认为,任何文化都带有该文化形成地域的地理环境的印痕[23]。现代文化生态学立足区域,探讨区域文化群落与其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在规律[24]。江金波以此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粤东北客家民性及其生态成因与文化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25]。角媛梅认为,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就是以梯田稻作为中心的哈尼族生活与环境相协调的人地系统,其由森林生态子系统、哈尼族村寨文化子系统和梯田生态子系统所构成,在空间上形成了特殊的林-寨-田的结构[26]。

(二)外因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的影响

旅游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的影响是目前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旅游与文化生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商业旅游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生态[27]。张中波以丽江古城为例认为,旅游开发导致古城文化生态失衡:古城本土居民的大量外迁、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商业氛围的加重和文化氛围减弱等[28]。李文兵认为,在旅游背景下,经营者、管理者、游客是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的三个切入点,文化生态演变路径为社区旅游参与-物质文化变迁-制度变迁、村民旅游感知-精神文化变迁-制度变迁。文化生态演变趋势为:(1)物质文化演变表现为古村落村民居住空间转换,古村落经济结构转换,(2)精神文化演变趋势表现为宗族文化,(3)风水文化的相关仪式以及传统民俗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4)制度文化演变表现为建立在现代法制基础上的制度文化保障功能得到加强,民主氛围增加[29]。四川白马地区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大众旅游开发模式会给自然和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民族地区带来较大冲击[30]。

对于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学者提出原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次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再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31,32]。王维艳等认为,泸沽湖摩梭本族人口表现出低速抑或负增长趋势,“计生”、外出打工、旅游经营制度及过度旅游开发等文化生态因子正在对摩梭母系文化的存续构成潜在威胁[33]。

刘壮讨论了地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羌族生活、生产方式、民众的文化心理等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影响[34]。苑焕乔认为,城市化所致的人口大幅下降、传统意识淡漠,使得京西灵水村“秋粥节”文化环境急剧恶化[35]。

(三)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文化生态理论指导下的文化生态实践。它的建设,是根据同一性质的区域文化特点,选定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价值观和民间信仰以及诸多文化具体表现形式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人群聚落空间予以特别的关注,使这一特定地区的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健康传承[36],这是生态博物馆的拓展或另类[37]。应在多层面整体推进:在环境层面,着力于对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整治;在经济层面,注重对其经济活力的培育,积极营造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氛围;在社会层面,通过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借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城镇或村落衰退带来的种种内在问题[38]。文化生态的保护,不是简单划定数片“生态文化保护区”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而是在对抗“现代性”的当代生活世界中逐步形成文化自觉,需要在无形的制度建设和有形的技术支撑下实现广泛的居民参与[39]。要把文化生态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结合起来[40]。然而,在文化生态区保护过程中,文化主体存在若干问题:传统生活不复存在、民族文化迷失、文化传承人的危机、留守人口比例失衡,因此应加强民族文化主体保护[41]。

(四)民族文化生态研究

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文化生态,其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揭示出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联[42]。杨建华等将西南文化生态圈内的诸多文化群落分别划入到相应的亚文化生态圈、文化生态丛、文化生态簇所构成的文化生态层级体系之中[43]。学者们提出了若干保护方略,如“文化生态园”模式[44]、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45]、民族文化生态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等。以文化生态村和生态博物馆的方式保护乡土聚落和文化遗产的做法,在国内越来越多。但生态博物馆不只是一群建筑,而是一个社区,它所保护和传播的不仅是文化遗产,还包括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原住民的文化启蒙和教育引导。尹绍亭认为,民族文化生态村是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由当地民众自觉参与的、自主经营、管理的中国乡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46]。有学者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两个成功模式:一个依托景区的发展模式(贵州仙人洞村),一个是原生态文化村寨的发展模式(云南南碱傣寨),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村寨特点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47]。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三种资本之间的良性循环需要两个重要条件:良好的社区参与、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方案[48]。四、微观研究尺度:

文化生态因子研究对具体文化因子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迁予以研究,从整体上探讨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各种民俗、民间工艺、传统音乐、口头传说等都是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对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浩瀚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造物观念、造物与环境的关系、信仰观念、技术因素、民间社会组织结构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49]。潘鲁生等倡议把“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计划”纳入全民教育领域,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建立指定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域,设立文化旅游的景点,建立民艺资料馆所,设立民艺研究机构,在有条件的都市科研院所设立民艺作坊,吸引民众参与,体验民间生产、生活方式[50]。河洛大鼓作为一种曲艺形式,其发生、发展、衰败的每个环节都反映着河洛文化的生态状况,因此应从河洛文化生态系统的各要素考察寻求保护策略[51]。挑担、砍柴、走纸寮作为闽西传统时期的主要劳动生产方式,以及与这些劳动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共同构成了闽西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52]。客家“好歌”文化生态变迁:形式由集体性的山间劳动变成娱乐休闲;内容由爱情生活变为现代化发展;方式由即兴演唱发展到专业化创作;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团体组织表演等。客家山歌表现形式丰富,并融入文艺创作、民族旅游,但这种变迁丧失了固有的独特韵味[53]。学校教育、自我教育以及生活模式教育三个方面,为云南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54]。有研究认为,传统音乐舞蹈艺术,对其保护主要有三种观点:(1)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用“博物馆式”方式保护;(2)对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借助市场力量保护,走市场化道路;(3)对于有些口头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据其形态特征决定特殊的保护方法,即活态传承[55]。

对于微观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有人提出合理旅游开发[56]、“师徒父子”传承[57]的方式,还有一些针对某项文化事项的具体研究,如对“唱新闻”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发展和创新[58]、对上党梆子要保护好戏曲小生态的活态特征[59]、洮岷地区“花儿”的文化空间保护[60]、非文字生活世界发掘[61]、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原生态环境保护等[62]。

五、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简评

(一)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应以宏观尺度为指导,立足于中观和微观尺度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然而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宏观研究尺度。因此,需要在现实的空间内和可控的条件下,通过可操作的技术手段,开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审视文化生态研究的三个尺度,笔者认为,应该以宏观尺度为指导,以中观和微观尺度为基本立足点。其原因如下:一是遵从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原始内涵,二是研究尺度的可操作性。文化生态保护对象是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文化生态保护必须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开展。文化生态保护主体是社区居民,只有文化凝聚力较强的社区居民才能真正参与区域文化生态保护。三是现实需要。无论是自然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从整体出发的文化生态保护,都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之一。因此,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开展具体研究是我国文化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

(二)文化生态保护原则

文化生态保护强调三个原则:(1)整体性:文化生态保护整体性首先是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即并不单纯保护文化的符号、语言、规范等,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保护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既涉及自然环境,也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其次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即互相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2)针对性:区域文化生态差异性明显,环境和文化生存之间的互动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保护。首先应针对不同类型文化生态开展类型化研究和保护。如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特色文化村寨、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特色村寨等。其次,针对具体文化因子开展个别化研究和保护。区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因此,应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保护方略。(3)参与性:文化生态保护的主体是生产、生活于特定环境中的社区居民,也是保证文化活态生存、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基础。应加强对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参与意愿、参与路径等内容的研究。

(三)文化生态可持续利用

一是应采取分层次的开发模式,即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层次开发:对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类遗产应优先开发;对工艺、美术类等生产性遗产重点开发;进行产业化开发,对仪式、节事、习俗类制度性遗产控制开发。

二是应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功能分区。旅游开发可能会给文化生态保护带来消极影响,如过度性开发、商业化污染、社区参与不足、居民迁移、文化涵化等,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功能分区的方式,把文化生态保护区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就是供旅游者观赏游玩的旅游规划区,“后台”就是远离旅游者的规划控制区,目的是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的传承,严格控制开发。

(四)多学科综合性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汇集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哲学、社会学、艺术学、民族学、旅游学、民俗学、建筑学、规划学、历史学、文学、传播学、博物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各学科研究尺度和向度各有不同(参见图1)。图1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学科分布图

因此,研究方法也应呈现多学科特点。文化生态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民族志法等,随着相关学科的介入,抽样调查、跟踪调查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应得到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还应当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研究,如GIS、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等。

概言之,文化生态系统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文化生态研究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这对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和方法,又要使理论与实践形成良性互动,为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Steward Julian 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5:36-42.

[2][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3]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 [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

[4]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22(5):625-634.

[5]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6]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11-24.

[7]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8]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05-113.

[9]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3):82-85.

[10]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2(1):93-97.

[11]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2004,(10):118-120.

[12]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1-7.

[23]《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组.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

[14]严俊杰,黄正泉.“两型社会”的文化生态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63-66.

[15]毛海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海洋民俗传承与保护――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为例[J].文化遗产,2011,(2):105-111.

[16]王长乐.论“文化生态”[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1):47-52.

[17]吴圣刚.论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1):111-114.

[18]徐张杰.“文化生态”及其“价值标准”的相对性浅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22-124.

[19]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109-112.

[20]段超.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2-64.

[21][美]杰里・D.穆尔.文化学家的文化见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18.

[2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200.

[23]黄成林.徽州文化生态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1995,15(4):299-307.

[24]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84(4):119-124.

[25]江金波.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6]角媛梅.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00-103.

[27]付薇.旅游经济与文化生态的关联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52-53.

[28]张中波.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文化遗产型景区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C]//2008年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

[29]李文兵.旅游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机制――以张谷英村落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11):98-102.

[30]连玉銮.白马社区旅游开发个案研究――兼论自然与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2005,20(3):13-17.

[31]林美珍,吴建华.文化生态: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J].福建地理,2004,19(2):22-25.

[32]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26(1):66-70.

[33]王维艳,林锦屏,李强,等.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孤岛”及其文化生态透视――兼论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的保护[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1):18-23.

[34]刘壮.从文化生态看5・12地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09,(6):6-10.

[35]苑焕乔.京西灵水“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构建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70-73.

[36]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当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12.

[37]陈淑.生态博物馆的拓展或另类: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析[J].中国博物馆,2008:(3):97-101.

[38]张松.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3):27-36.

[39]张松.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设,2009,(6):94-96.

[40]卞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文化遗产,2010,(4):24-30、66.

[41]王晖.文化生态问题中的文化主体保护[J].求索,2009,(2):96-98.

[42]徐建.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6-10.

[43]李建华,夏莉莉.文化生态层级理论下的西南聚落形态――以大理喜洲聚落为例[J].建筑学报,2010,(S1):55-57.

[44]李阳.辽宁锡伯族文化生态资源产业化保护与利用[J].文化学刊,2010,(6):124-128.

[45]周庆行,曾智,刘燕.论以文化生态为依托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构建[J].生态经济,2006,(1):44-45.

[46]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当代中国应用人类学的开拓・理论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

[47]王国祥.民族文化生态村:当代中国应用人类学的开拓・探索实践之路[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35.

[48]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07,(4):49-58.

[49]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7.

[50]潘鲁生,唐家路.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纵横谈[J].山东社会科学,2001,(2):104-106.

[51]刘英丽.从文化生态视角看河洛大鼓的兴衰与重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5):158-161.

[52]王维娜.劳动与山歌――闽西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J].文化遗产,2009,(2):134-140.

[53]刘晓春.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J].文艺研究,2008,(2):92-99.

[54]汪瑶.对红河州石屏县的两所学校和富民县小水井村苗族唱诗班的考察――从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看云南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4):78-80.

[55]汪瑶.对云南文化生态环境构建的初步探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2):59-62.

[56]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57]杨广敏.海峡西岸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机制与经验[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75-81.

[58]孙悦湄.宁波象山曲艺“唱新闻”文化与社会生态研究[J].艺术百家,2010,(6):152-158.

[59]李春沐.“上党梆子”的名实之辨与戏曲文化生态[J].晋阳学刊,2008:(6):120-121.

篇12

客家是我国汉族重要的支系,其先民来自中原,一路由北向南不断迁徙,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灾害等因素,从中原大地南迁至赣闽粤边区定居下来。同化了当地土著居民,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族群。客家人除了守住自己的中原传统外,还大量吸收了当地的土著文化,逐步催生出一朵瑰丽之花――客家文化。后来,客家人不断扩散,零散分布在除在外的全部省份,在国外则分布在85个国家和地区。客家人分布如此广泛,长盛不衰,兴旺发达,且,历代人才辈出,与客家人有着深厚的教育情节密切相关。

1 客家人的教育情节

客家人是一个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族群,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客家人的立身之本。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是客家人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方面,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支持孩子读书。即使家庭再困难也要千方百计筹资供子女读书,即所谓的“讨食也要教子女读书”;再穷、再苦,就是卖屎缸,也要读书。

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多是世家贵族,书香门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儒家教诲。尤其在中国的科举时代,“学而优则仕”的入仕观念,他们认为,改变境遇的唯一出路就是立志读书,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所以,客家人的一生都充满着教育情节,世世代代传承着兴办育才,耕读传家的传统。

2 客家教育情节的延续

客家人所独有的客家精神流髦两瘢离不开教育情节的左右作用。教育造就了客家人拼搏进取的精神。时至今日,客家人、客家精神的发扬光大依然离不开教育的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经济、文化影响,使客家地区的教育情节发生了改变,现代化的教育改变了客家人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支撑着客家人和客家的优良传统并使之代代相传下去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江西赣州被誉为客家的摇篮,客家精神中的教育情节在此体现得尤为浓重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的发达。首先是书院众多,江西是古代书院最多的地方,而赣州是江西书院最多的城市之一。北宋庆历年间,赣州就创办了第一所书院。自宋以来至清末,赣南先后建立书院达91座。众多的书院教育体现着该地区教育的发达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其次,是义学、私塾、族学的建立。虽说义学在客家地区并不普遍,但是在赣州地区,于都、兴国、始兴、上杭等县都曾建立过义学。因为客家人聚族而居,所以稍微大点的家族都会建立族学或私塾来教育本族子弟。提到赣南客家的义学和族学就不得不提赣南白鹭。以赣南客家的一个古村落――白鹭古村为例。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至今保存有大量的古祠堂。

白鹭村人杰地灵,在明清两潮,重视教育的白鹭钟氏家族涌现出大批读书人,不少取得功名。这样高的成就与客家人对读书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3 客家教育情节对当下教育的影响

客家人聚族而居,白鹭古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姓钟。当地的祠堂大都是钟姓祠堂。在新式教育出现以前,族学教育在当地非常发达。如今在白鹭村的调查发现,当地只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这里的教育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因素,大部分居民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成为这个地方的突出问题,继而教育也成为一个大问题。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道,现在白鹭中学的升学率很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不够,认为能考上就读,考不上就去打工赚钱,外出打工的潮流已经淡化了当地崇文重教的传统。当代教育注重现代化,但同时也不能丢弃客家民系的优良传统,重新塑造客家精神中的教育情节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重新塑造宗族大家庭,一荣俱荣的观念。在白鹭村宗族观念依然非常强烈,在对宗族内子弟的教育上应仿其先民创立的族学机制,实行奖励和资助,白鹭村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平时的生活学习主要是在学校,大部分由老师和家中老人监护,但由于老师和老人的精力限制,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很好的保障。所以,此时,各宗族应发挥大家庭的观念,对贫困或无人照看的孩子进行相应的管理。对考上高中或大学的族内子弟进行相应的奖励。其次,将客家精神引入到学校教育。类似于白鹭村这样的客家地区学校,学生大部分为本地的孩子,客家人居多。客家青少年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帮助他们了解客家历史、文化、习俗,发展和健全客家观念,树立正确的族群意识,传承和发扬客家优良传统。再次,整合客家教育的课程资源。编写关于客家文化的教材或开设一门关于客家文化的课程,来介绍本土文化,激发客家学子对客家文化的情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历史,认识客家精神,发挥优良传统的教育意义。使客家精神成为客家昌盛不衰的基础。

4 结语

兴学育才,崇文重教,是客家千年的历史沉淀,文化延续,是客家人的传家宝。随着客家人、客家文化的不断传播和发扬,客家精神的教育情节一定会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 李丽云.赣南地区客家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