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19 01:57: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体育德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体育德育论文

篇1

二、利用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体育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所不具备的特点,例如,范围广、内容多、思想性强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体育教学项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让教师开展的各种教学项目所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能够不断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从而保证德育的顺利进行。例如,各种球类活动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顽强勇敢的精神,还能够让他们在实际比赛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田径活动则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主题来开展各种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教育。

三、利用体育教学课堂进行德育

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活动,通过课堂各种常规类的教育活动,能够保证整个教学课堂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教学课堂向小学生贯彻文明礼貌、组织纪律、安全教育以及思想作风等德育。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就要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在结束之后,还要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通过队形队列等相关的练习活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朝气蓬勃以及组织纪律,从根本上提升他们动作的协调度以及准确度,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各种动作做出反应。

篇2

在信息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与问题学生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一些学校会采取分班的措施,将问题学生隔开,也有专门开办学校来“整治”问题学生的。事实上,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育在对待问题学生的时候,总是会采取消极的放任态度,而这样也就缺乏了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沟通与尊重。

一、霸道且强硬的“工读学校”

老师喜欢优等生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因为这些孩子好管理,不会惹麻烦。而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多数是指学习成绩差、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当问题学生现象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社会各界就开始从各个方面来讨论他们,各种影响因素被大家乐此不疲地挖掘着。于是专门“改造”问题学生的工读学校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我们确实从中看到了不少成功案例。但是,这样的一些报道却将我们对工读学校的幻想默默粉碎,例如,2010年湖南长沙倍腾学校打死学生事件。又例如2013年11月,四川的10岁小学生因不守课堂纪律被罚写1000字检查时,却留下“老师我真的做不到”这样的遗言后,最终跳楼结束生命的悲剧。

面对这样的报道,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究竟把问题学生至于何地?不是说,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吗?不是说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吗?不是说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的更有意义吗?不是说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尊重的问题吗?为什么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这样的尊重却成为了被学生、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们所忽略?为什么问题学生的梦想就那么不受重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好好听听问题学生们的心声呢?为什么人们就不能与问题学生良好沟通呢?

二、最温暖的策略:沟通与尊重

工读学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对问题学生的误解,而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有效的沟通则是误解形成的根源。

(一)理解与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日本一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极道鲜师》,里面所讲述的问题学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爱打架的、缺少父母关爱的、家庭困难的……一群十六七岁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整天不务正业,被学校视为污点,并单独划分成一个班级,任其自由发展。

我想,这也会是现今大多数学校分划分重点班、普通班的原因之一。在台湾,这种问题学生集结的班级,也被称为――放牛班。

由于刻板印象,我们会直观地认为问题学生便是一无是处,他们只会到处惹事,只会为学校带来麻烦,他们所说的任何话都不值得被相信,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错的。而且,在一件公认的错误事情上,当事人是一个优生和一个问题学生,作为老师,通常情况下都会首先将问题学生列为嫌疑对象。

影片里的山口久美子老师坚持相信自己的学生,在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自己班上的学生,甚至连学生自己都放弃了自我辩护的权利而说出“算了吧,反正就算我说不是我做的,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你们老师都是一个样!”这样的言语时,山口久美子老师依然真心地相信这自己的学生。

当看着对问题学生恶言恶语的老师们,她说:“不要轻视别人,将人用‘垃圾’来形容,这样的语言暴力又是许可的吗?就是因为有你们这种老师,他们才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

当看着一位父亲拒绝相信自己那典型的问题学生的儿子时,她说:“为何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你这样也算为人父母吗?难怪孩子会变成这样。从不曾正视过他,也不愿倾听孩子的话,到最后只会渐行渐远。你只是因为他违背你,而对他有成见。你到底怎么看孩子的?成绩优秀,运动全能,对父母惟命是从就好吗?”

其实,问题学生很希望被人理解,很希望有人能够倾听自己,然而成人却用“异样”的眼光将他们拒之门外,才使他们逐渐变得不相信老师,不相信学校,不相信社会,甚至不敢相信自己。

(二)尊重是沟通的核心

在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被视为笨孩子、问题学生的孩子们曾经这样说,“全世界的大人都是一样的。凡是我们喜欢的,他们都不喜欢。所以有时候的日子过得很不快乐。”“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讲话多了,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都是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是假装在听,然后一边进,另一边出。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其中一个老师也这样对家长们说,“他们的门已经关了,你需要一把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就是这把钥匙了。有了钥匙,就容易沟通了。”“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烂的,你把它切掉,它还是个好苹果。你把它丢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面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方面,我想,我们还是做得不够,至少,在现在看来,身为教育工作者的人们,还没有用一种平等的尊重态度来对待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家长也是一样。家长、老师以及优等生们,更愿意注重精英教育。试问,那个孩子不想成为优秀的人,那个孩子愿意被抛弃被怀疑?

因此,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教育不仅应该是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具,而且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社会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人生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生;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教育更不是一种健全的教育。不健全的社会、人生和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从根本上威胁到个体的幸福和社会文明进步。同时学校教育也应意识到,遏制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恶性循环”,在社会、个体与教育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的“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就是就是站在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与孩子们平等沟通。

教育之道,留给教师的只有八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教育与问题学生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思考,但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带着平等与尊重的态度,用善意的、信任的、鼓励的眼光来对待这些问题学生们吧,因为他们也希望能与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参考文献:

[1]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周怡译.文化与承诺.[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7

[2]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1

[3] 刘晓东.论成人也应向儿童学习――从玛格丽特・米德的代沟理论看成人与儿童的关系.[J].教育导刊.2005.10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82-01

所谓教育的收益,指的是学校教育通过培养出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人力资本而给受教育者本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利益或好处。对于学校教育的收益,可以大致地从内部收益与外部收益两个角度来观察。

1 教育的内部收益

教育给受教育者本人带来的好处一般叫做教育的“内部收益”,而给学生以外的其他人乃至外部社会其他方面带来的益处则被称为教育的“外部收益”。从内部收益来看,它实际上又可以分为二个方面:其一是市场化的、可以用货币来表现的收益,这主要是指个人的工资收入。受教育者因为增加了科学文化知识而提高了其劳动生产力,从而便会增加个人的收入。至于教育何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这主要是由于教育所产生的人工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创新效应、道德效应,此外还有学校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所形成的团队适应性、学校教育为毕业生职业培训奠定的互补性基础,等等。严格地测量每一种教育的货币收益,需要将所考察的对象在除教育以外的所有其他方面都保持相同,这样,被考察对象的劳动生产力差别才能完全归因于所受教育的差别,从而其工资差才能视为不同教育的收入差。但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将教育程度的差别与其他方面因素的差别完全分离开来。因此,对于教育投资的货币收益的计量只能是一种近似估计。尽管如此,教育程度与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力进而其货币收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是不容置疑的规律性现象。

2 教育的外部收益

外部收益又叫做外溢性(spillover)收益,或外部正效应。教育不仅会使受教育者本人受益,而且也会给受教育者本身以外的其他人或外部社会带来正面影响,这也正是由于教育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所使然。外部收益也分为货币的与非货币的或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收益两个方面。外部的货币性或市场化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是个体性收益,它指的是公民个人接受教育的行为不仅使自己增加了收入,而且也给其他人带来了收入的增加。其二是社会性收益,这最突出地表现在教育对于国民经济的技术变革与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上。

关于外部的非货币、非市场化的收益,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是个体性非货币、非市场的收益,例如,父母的教育程度对于子女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二是社会性非货币、非市场化的收益,它是指因受教育者本人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水准等等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学校教育的收益,不论是对于受教育者个人,还是对于外部社会,都是一个长期动态的概念,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生命周期性收益。

另外,在谈到学校教育的收益特别是其市场化收益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到来自市场与工作场所方面的对于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限制因素。

3 教育收益率的估算

教育收益率指的是教育收益与教育投资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像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一样,这一指标也可以用来反映教育投资的效益从而教育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可以显示资源在教育部门配置的效率状况。一般来说,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过高,则表明教育投资不足,从而增加资源在教育部门的投入,从社会的角度看将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反之,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过低,则可能预示教育投资或教育部门资源配置的过度,这时适当控制教育发展规模也许是有利的。

然而,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却不像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那样简单。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可以直接运用收益与成本两个变量来计算得出,而教育投资的情况则比较复杂。如上所述,在教育投资的场合,无论在成本还是收益方面都包含了某些非货币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是难以纳入到收益率的计算中去的。此外,就人们挣得的总收入而言,除了教育这一主要因素在起作用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也在起作用,诸如天赋能力、家庭背景、工作经验等等,故而准确地计量归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还需要将这些因素的影响剔除。

鉴于这些困难,对于教育投资收益率通常不能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直接计算,而需要运用某种系统的方法来加以估算,并且所估算的教育收益率主要还限于货币收益,而省略了非货币方面的成本与收益因素。显然,由此得出的收益率只能是一种近似意义上的收益率。不过,即便如此,它仍然可以成为显示教育投资或教育部门资源配置效率的有用信息和重要指标。贝克尔在其《人力资本》这部名著中表明,教育的层次越高,教育的收益率越低,并且教育收益率的总体变动趋势取决于教育人力资本的供求关系状况。与此同时或在此以后,明塞尔、奇斯维克、普萨卡洛泊罗斯等人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国也有学者估计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以来,中国城市的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在逐步上升,到了近两年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这种情况表明,中国的经济在市场导向的改革过程中,其收人分配的调节机制已经日益市场化了。

篇4

二、有关体育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几个问题

1.体育教学有效性应与教学实践效果结合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预设再好,但实践效果不佳也徒劳,因此,我们在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时候,必须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才能形成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对接。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教学预设很好,考虑的问题面面俱到,但一到实践环节,却漏洞百出,效果低下,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相反,有的教师教学预设一般,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能根据教学当下情境适时改变策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也是有效的,这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师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灵活地解决了教学实践的问题。

2.体育教学有效性应与体育教学目标达成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个很关键的要素,“目标”就是一个“靶子”,也是我们体育教学努力的方向。就如同航行,既然我们明确了要达到的准确地点,我们就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沿着目标不断前行。而衡量航行的有效性虽然与航行技术、手段、方法、策略等有关,但最终检验效果的标准还是能否到达目的地。因此,体育教学有效性与体育教学目标必须对接,即在讨论体育教学有效性过程中,需要结合体育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达成的程度如何?

3.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突出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主次体育课程目标中贯穿了身体、技能、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我们把课程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会”(运动技能目标)、“懂”(认知目标)、“乐”(心理与社会适应目标)、“健”(体能目标)。以上四个目标是有主次之分的,首先,运动技能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本位目标,它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学科特征,也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学校教育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其次,运动技术教学又是实现其他三个目标的重要路径。以上的“懂”是直指具体的运动项目,我们要让学生学懂运动原理,靠的不是理论课程的教学,而是在传授运动技艺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运动原理与方法;以上的“乐”也是运动中的快乐,离开了运动的快乐并不是体育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以上的“健”更要结合具体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的潜在作用与贡献。

篇5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 学校体育教育 人文体育

体育是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促进人的身体发展、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体育教学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做到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和体育锻炼兴趣服务。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对体育人文价值认识的不足以及实践中对学生的体育人文价值培养的缺乏,都最终导致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偏失,忽视了学生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领会,这无益于运动健身习惯的养成和保持。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培育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终身体育意识淡薄,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认识不够等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多年来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授课是运动技术技能的灌输,考试是测量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程度的手段,对体育的理解限制在狭隘空间中,将受教育者塑造成熟练掌握技能的机器。由于旧的体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的开发,许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常常是零散和混乱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很少有大学生考虑如何通过广泛地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运动能力,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学失去了人文精神,淡化了体育对人本身精神世界的关注,忽视了在人的本质层面上的精神养成和人格修养。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体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深刻领会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和理念,才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二、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体育思想培养 

1.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灌输 

有的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多为技术性、技艺性课程,教学目标多确定在技术层次,偏重运动成绩和结果,在课程的设置上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所以,提高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贯彻这一任务的前提,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同时,在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和评价方面多为技术、技能类的内容,偏重运动成绩与结果,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而课程是关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根本,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的桥梁。所以,要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必须对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做出必要的调整。 

2.课程设置个性化与多样化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健康素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2002年我国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做任何的规定,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主构建大学体育课程,发挥本校风格和特色,来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

在人文体育观的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个性化地设置课程。随着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成为大多数高校首选的教学模式之一。开放式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和自觉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因为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

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更容易地投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其次,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多样化地设置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使体育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可以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规范着自身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氛围、环境的塑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习得并非全是在课堂或者考试中的识记过程,而是在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余活动中对人文体育思想的领悟。这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针对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 

三、结束语 

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发生的最大转变是从生物体育观逐渐转向人文体育观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健身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能够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蔡珺,王东.论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2006(4):20-21. 

[2] 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1). 

[3] 赵克.现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4] 朱鹏屏.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 曾晓琼.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j].文化·视野,2008(7):97-98. 

篇6

2.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与课外体育的互动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既需要有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的骨架,又需要有活泼的体育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

校园体育文化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健康观。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固然能使那些体育爱好者一展技艺,有了展示体育的健康美、力度美、对抗美的舞台,有了培养组织能力,施展指挥才干的场所;也使那些原本不熟悉体育运动的学生,因为耳濡目染,因为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活动,就有了融入这个氛围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要求,也就试着加入了课外体育活动的行列,渐进地就学会了一二种体育锻炼的方法,为今后踏入工作岗位能继续进行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反之,课外体育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体育层次的学生说,为着健身、为着健美、为着提高体育技能、为着提高体育成绩、为着休闲娱乐、为着集体的荣誉等而加入活动。而这些又正好激活了校园体育文化机制,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浓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底蕴。两者是相互促进,互为作用与依赖的。

3.当前课外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中,学校体育的理论地位和实际情况,仍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常常被忽视,出现了以体育课代替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按体育法说起来重要、学校规则起来次要、具体执行起来可要可不要,若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予以剖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政令法规的执行不力,财力、物力、人力的投放不足,活动的单一性、组织活动的随意性和活动进程中的“后继乏力”等诸多问题。

4.今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4.1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要取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让校领导了解体育,认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以便于在设施、经费的投入,人力资源的调动、活动时间安排等方面给予最大保障。有了这些保障,安排课外体育,开展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就有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有了充裕的配套“软件”,接下来就是活动的实施过程了。

4.2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发挥师生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不能只立足于上好体育课,应该转变观念,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乐于奉献,责任心强,要通过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对部分体育兴趣小组开设的项目,学校没有对口的师资力量,可通过聘请校外专职指导教师来校指导,以满足学生对该项体育兴趣项目的锻炼。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要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要加大培训学生骨干、培养学生能力的力度。其次是培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营造起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校园充满朝气和活力;着力宣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利用各种宣传栏、校广播站、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体育的各种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体育游戏、体育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以此不断强化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加体育知识,激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然后把学生群体加以整和,来个抓两头,带中间:将每个班别爱好体育和体育成绩特别好的学生,组织成立各种特长的运动兴趣小组,充分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以此散发的体育魅力就可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对体育成绩特别差、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实施基础工程,可耐心讲道理、通过运动处方、营造体育氛围等形式使他们从中感悟、认知,也能主动加入到这有意义、充满乐趣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来。

篇7

小学语文教学既包括基础性任务也包括发展性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语文教学要使他们既能记住字词句、语文等基础性知识,又要通过阅读、朗诵、默写等教学方式发展他们的审美、句读等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必须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多种方式并举开展教学活动,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一、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教学用具等硬件设施和教师准备工作等软件条件都比较好,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促进学习的环境。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多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例如电脑、MP3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学生语文兴趣进行有效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准备工作严格要求,全身心投入到每节课的教学准备和教授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语文的乐趣,才能学习好每节课的知识点。

二、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语文教学和具体的知识点产生兴趣,对他们的教学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要多提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问题带动他们转动脑筋、促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在具体教学环节上,要注意互动教学,多交流沟通,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采取各种方法促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增强对课外知识乃至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这对语文教学都是有潜在益处的。

三、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太集中、喜欢竞争的学生,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对象的这一普遍心理,对他们的教学目标不要设置过高也不能设置过低,争取考虑各个层次的水平设置一个大多数都可以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使得小学生既能满足好奇心,又能通过合理的竞争体现和发展他们的阅读、记忆等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篇8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一般会集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小组教学属于其中一种常用方法.该方式可以有效地让教师讲解与学生思考合作联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动性,保证更高效的学习成效.正因为其具有多种优势,所以被人们广泛运用.但是在对该教学方法的理解与运用上仍旧存在偏差,从而导致教学方法的价值无法有效展现.

一、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教学常见问题

(一)缺乏学习时效性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小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模仿其形式,因此忽略其细节实质的把控.教师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后,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与学习,但是教师缺乏时间观念的把控,学生分组讨论后会陷入混乱的沟通氛围中,可能出现讨论脱离主题,或者讨论效率低,学生讨论的欲望也没有被充分地调动,甚至只是学生自行思考,思想没有得到交流分享,进而导致小组教学没有发挥到实质的功效,甚至延误整体的课堂教学进程.

(二)缺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小组教学中的学生讨论并不是漫无目的开展,缺乏一定学习方法的指导会让讨论陷入无序化状态.教师在小组分组讨论开始前没有做讨论指导,学生对于讨论的脉络结构缺乏清晰的了解,进而陷入没有章法的“你一言我一语”的状态中.学生自身讨论与思考的经验不足,即便其中优秀的学生也缺乏整个小组讨论的领导能力,而优秀学生自身会陷入一种不自觉的主导地位,剥夺了其他学生发言的机会,没有发挥出各抒己见的小组学习作用.

(三)学生缺乏准备工作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没有进行事先的通知准备,学生在心理上与知识储备上也缺乏应有的准备,从而导致在讨论中陷入初级讨论,没有真正体现精炼性思想.教师也无法给予更多的探索时间,因此小组学习无法达到问题的深入全面探讨,学生也无法在其中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四)小组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不清

小组教学中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不清,部分教师会过度地干预,成为小组教学的领导者,主导了学生的思维,或者替代学生的自主思考;部分教师会缺乏应有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完全放任自流,无法把控小组学习效率,拖延了课堂教学时间.这两种情况都走向了教师小组教学定位的极端,无法达到小组教学的高效、高品质作用.

二、小学数学小组教学优化提升对策

(一)充分把控时效性

教师进行小组教学时要从多方面把控时效性.首先需要在课程准备上限定好具体小组学习时间,并且通过对多次经验积累来准确推算合理时间.一般情况可以设定5至8分钟的小组讨论,在主题的选择上也需要保持适宜性,避免过大范围讨论而导致时间的紧缺.讨论主题也需要精炼性,集中在知识点的难点与重点上.在课前做好时间观念的强调,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安排规划意识,避免漫无目的的随意讨论.要设定对应的讨论目标,围绕主题集中讨论,提升讨论的集中性,从而控制好时间使用.并且让学生意识到优先讨论出结果的小组更优秀,从而让学生有更强的时间管理意识.时间限定到时需要即刻结束小组学习讨论环节,让学生转换到常规课堂中,进行讨论结果的分享与分析.

(二)做好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应该限定在引导者而非领导者,需要适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与引导,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但是不能由此代替学生思考,主体的思考内容仍旧需要集中在学生自己身上.对于讨论中的纠纷或者完全不融合状态也需要适时地进行督促引导,避免讨论无序化或者无成效化.对于讨论的结论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而后在讨论结束后做总结评价,不要事先告知学生.

(三)合理分配小组

小组分配上需要有意识地将不同学生做有效组合,从而达到分配的平均性.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避免将不和睦的学生分组到一起而引发讨论不和谐的状态.因此,分配需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之间的情况.同时,要鼓励优秀学生多包容与帮助学困生,要发挥学困生的长处,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学习自信,营造更为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享有更为自由均等的发言空间,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个别学生过于压制其他学生而成为小组中完全的主导讨论者.

(四)做好必要的教学准备

小组教学中要做好必要的教学准备,在学习之前要指导学生正确把控讨论的脉络结构,掌握多种数学思维方法与技巧,从而有效地通过合理方法来有序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准确把控讨论目标与方法,达到更高效的讨论效率.例如,数学思维中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结果推导过程、类比分析以及多种其他推导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掌握多种思维方法的运用方法,甚至由此对今后的学习起到更好的积累功效.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教学的运用广泛,但是能够充分有效运用的教师并不多.教师需要掌握教学技巧,做好教学准备与规划,从而让学生逐步适应小组教学模式,懂得合理高效地运用小组学习机会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9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课堂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运用提问,但并非所有教师的提问都是科学和有效的。有的问题范围太广,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有的问题太长,往往使学生抓不住重点;有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偏重于机械的盲目记忆;问题和问题之间没有组织性和系统性,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问题水平偏低。诸如“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偏重于结论,如“对不对”、“答案是什么”,而很少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思考的”,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思维水平难以提高。水平偏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水平。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提问主体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学生随老师的意旨学习课文,用老师想听到的话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上表面热闹,实际上无论是语言训练还是思想感情陶冶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偶尔有学生发问,也只是问问词语解释,句子含义之类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

期待时间是指一个问题被提出之后与由这个问题引起的回答之间的时间,大量研究揭示,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的期待时间平均只有1秒,如果一名学生不能迅速地思考问题,教师通常会重复刚刚提出的问题,或重新表述这个问题,要么就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留给学生组织答案的时间太少。一再如此,学生就失去了使他们的思路趋于完善的机会。

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的课题,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能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低负担、高质量。

二、什么是有效提问

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1、问题具有针对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能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的不是那些泛泛的提问,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提问以及答问后的讨论、点拨。当前有些课堂提问抓不住课文的重点或教学的重点,有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无“纲举目张”之效。教师教学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需在关键处着力,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击中要害,使学生进入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中。

2、问题具有探究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学生解答完自己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应留下具有生活化、又赋有探究性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去探究。课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研究思路,并实施研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加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并撰写个小论文、小调查,还可组织交流或举行展示。通过开展“探究性教学”,一方面使学生们学得了很多科学知识和技能,但更为可贵的是使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具有勇于突破和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些独特的思维过程,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

篇10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的有效形式,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教学改革创新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只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明确提问切入点与教学目标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关注适当性,提高问题有效性

关注问题的适当性就是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及思考能力,更要关注语文教学目标。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如果课堂提问的难度过大,会挫伤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因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如果课堂问题的难度过小,小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问题,这会让小学生变得懒惰,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问题太难,那教师最好将课堂提问的难度适当降低,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比如,在讲解《东方明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东方明珠是什么?为什么它被称为东方明珠?”这样的问题,引导小学生仔细读课文,从文字中找到答案。如果教师这样提出问题“东方明珠是不是在上海?是不是一个电视塔?”就大大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不利于学生思考。了解与把握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

二、关注明晰性,提高问题有效性

关注课堂提问的明晰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清楚地提出问题,让小学生能够听懂。这主要是考虑课堂问题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思维逻辑,课堂提问的方式不同,小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回答。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学生是否会对这一问题有疑问,会进行怎样的思考,会思考到什么样的深度。

比如,在讲解《小河与青草》的时候,教师提出“文章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可能有点难度,也会让小学生一头雾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小河与青草在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像我们一样对话呢?”从而促使小学生意识到小河与青草都像人一样在交谈,进而引出“拟人”这种修辞手法,促进问题有效性的提高。

三、关注趣味性,提高问题有效性

趣味性的课堂是小学生期待的课堂。在课堂中进行趣味性提问,有利于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成长时期,同时,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较强,但耐力较弱。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利用学生可以回答的问题进行提问,尊重小学生的自尊心,增加问题的趣味性。问题趣味性的增加,可以通过教师面部表情的丰富以及语调的调节、手势的应用来达成。教师利用多种课堂技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小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

比如,在讲解《美丽的丹顶鹤》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并为他们布置一个“了解美丽的丹顶鹤的特征”的学习任务。当小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下面哪些动物可能是丹顶鹤?”在说出每一个选项的同时,为学生进行一次模仿。如在说“A”选项的时候,教师可以模仿长颈鹿,说“B”选项的时候,教师可以模仿大猩猩等。这样一来,提问就变得十分有趣,小学生的注意力也被教师所吸引,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关注启发性,提高问题有效性

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的问题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他们不能喘气。但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虽然有时具有难度,但却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小学生创造思考的平台,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讲解《木兰从军》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花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可能具有难度,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她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这样具有阶梯性的问题会引导学生逐步找到那个难度较大问题的答案,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课堂提问就是其中一个。在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小学生进行的思维运动。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点拨为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内容,成为语文知识的主动探究者,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篇11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严重限制了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问讲式的主体课堂”向“研讨交流式的自主学习课堂”转变,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坐井观天》时,可以给学生设计“青蛙说的话是真的吗?”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再用纸折一个青蛙进行试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此一来,教师便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的留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创新空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绪。如此不但对教师的主动授业有所帮助,还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大大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教学艺术的水平和成果,也让学生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教授老舍先生的优美散文――《草原》时,可以先让学生将这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的散文进行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中的草原,欣赏草原美景并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等。在讲解“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一句话时,教师可以设计“老舍先生会低吟什么呢?”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如此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了整堂课的质量,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本文作者:陶磊殷绪彬蔡旭东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长此以往,体育特长生将要被动的承受额外的压力。一旦处理不好,这种压力就会造成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理工类高校针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理工类高校对体育特长生和人文社会类学科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只有理工类高校正确认识到人文社会类学科在学校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体育特长生,根据每一位学生在文化基础成绩上的差异,逐渐开放不同专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工类高校针对体育特长生专业设置过少的问题。二是,理工类高校制定体育特长生专业培养方案时,没能充分考虑教育规律及教育方法,实施了违背个体教育发展规律的培养计划。因此,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有的放矢,将体育特长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单列,科学、合理的结合他们的体育优势,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特长生及其体育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带动专业知识的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三是,理工类高校针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资源整合工作重视不足,片面追求大局,忽视细节的发展。只有高校充分了解到体育特长生被动承受压力的来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而缓解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理工类高校体育特长生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学生学科知识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原则;二是体育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三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四是专业知识与体育优势相结合的原则。[3]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程序及方法理工类高校体育特长生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可参考以下程序和方法(见图1)。第一步,充分理解专业内涵,考虑与体育优势的结合点。第二步,根据教育评价准则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定总目标;分解总目标,理顺各层次目标的相互关系;及时反馈到专业内涵与体育优势结合的思路上考察,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正。第三步,确定课程设置及课程建立、评价准则,构建课程矩阵;及时反馈到专业内涵与体育优势结合的思路上考察,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正。第四步,运用AHP层次分析法验证所列课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及时反馈到专业内涵与体育优势结合的思路上考察,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正。第五步,根据验证结果调整课程设置及内容,使培养目标与课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相匹配;及时反馈到专业内涵与体育优势结合的思路上考察,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正。第六步,根据确定的课程设置,结合总学时细分各学科的学时及学分;及时反馈到专业内涵与体育优势结合的思路上考察,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正。第七步,根据第六步的结果编写教学大纲。第八步,根据第七步编订的教学大纲选择教材。第九步,完成师资配置;用逆向法,由第九步开始倒推,看是否能实现第一步的要求;如果不能应放弃此培养方案,重新制定。专业设置的对策理工类高校体育特长生专业设置可以参考如下方式进行。一是,开放学校所有人文社会类专业,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校适当调剂为辅的办法完成确定专业的工作。二是,根据学生高考的数学及理科综合成绩,有选拔性地为理科体育特长生提供相关理工科专业,且开设的专业数量达到或超过学校全部理工科专业的50%。三是,设有体育学院的理工类高校,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校体育学科所辖的任何二级学科,原则上鼓励学生选择非体育专业,以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理工类高校体育特长生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制、学位;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环节;学分要求;专项、副项;备注;专业课程设置。其中,主干学科应含两部分,一是本专业学科;二是体育学。主要课程应含两部分,一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二是体育学的主要课程,其中专项、副项应选择本校体育教学部或体育学院所辖的一门专项和一门副项。专业课程设置除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外,还应包含所学专项和副项的课程设置。

制定科学合理的理工科高校体育特长生专业培养方案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研究只做抛砖引玉之用。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至少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至少将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列入必修课环节。第二,应至少将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教育学列入限选课环节。第三,实验或实习环节应考虑加入体育学元素;国家二级运动水平应与学位证挂钩;毕业学分应比同专业的普招生高出6~10个学分。第四,专项课和副项课程的开设应根据本校体育教学部或体育学院所辖的体育学二级学科所确定。第五,学校在招收体育特长生时应特别注意,只能招收本校所辖的体育学二级学科专项的学生。第六,为拓宽体育特长生招生范围,学校应适时引进稀缺运动专项的体育教师。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