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

时间:2022-08-09 04:15: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篇1

摘要:对于陶渊明的生卒年,历来有很多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59岁说、63岁说、76岁说,本文旨在列举这些说法,作一定的评论,并对陶渊明生卒研究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陶渊明;享年;研究

陶渊明的卒年,在颜延之《陶征士诔》中有明确记载,为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向无异议,关于其享年,《陶征士诔》只说“春秋若干”,而无明确记载,与此相关,其生年也就成了问题。各种异说层出不穷,有59岁说,63岁说,76岁说。

一、59岁说

圣旦著《陶渊明考》一文,根据陶渊明作品,推出陶渊明享年59岁的结结论,1991年邓安生的《陶渊明年谱》出版,也从陶渊明终年59岁说。后来,龚斌《陶渊明集校笺》、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也采用邓氏59岁说。此说从圣旦的推论始就存在一些问题,后来邓安生对圣说加以考订和阐释,论《饮酒》第十九“是时向立年”是指陶渊明当时27岁,《饮酒》第十六“行行向不惑”是陶渊明37岁……这使圣说更加严谨。但是仍然有不少学者对此存在异议。

二、63岁说

沈约《宋书•陶潜传》说“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这可以说是63岁说最有力的证据,也是陶渊明生平最重要的资料之一。1949年以来,大陆多采此说,至今仍占主流地位,王瑶、逯钦立及各种教科书均采此说,其中逯钦立原采古直52岁说,后改从63岁说。这种说法“虽于辛丑《游斜川》诗、《癸卯怀古田舍及》及颜《诔》‘中身’之语尚待研讨,然大体固无矛盾处也。”[1]

许逸民校辑的《陶渊明年谱》云:“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得年63岁。”许逸民的《陶渊明年谱》乃是继30年代朱自清对陶潜综合研究后的又一大型综合研究年谱,搜集资料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影响较大。

钟书林《庞遵出任主簿与陶渊明享年之关系》认为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应写于义熙十四年,诗中有“结发念善事,六九年。”陶渊明写诗时54岁,再与义熙十四年相结合,则陶渊明当“生于兴宁三年(365)年,到元嘉四年(427)卒,享年63岁”。[2]

三、76岁说

此说源于南宋张演《吴谱辨证》云:“先生辛丑游斜川诗言,‘开岁倏五十’,若以诗为正,则先生生于壬子岁,自壬子到辛丑,为年五十,迄丁卯考终,是得年七十六。”袁行霈《陶渊明享年考辨》一文中,同意宋代张演的76岁说。

“宁可相信颜《诔》而怀疑沈《传》”“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出发,对其重要性加以区别,结合版本校勘,进行通盘的考察,所得出的最为圆满通达的结论就是陶渊明享年七十六岁,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352),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

对邓氏之说,袁行霈说“邓氏的推断不仅缺乏版本依据,难以存在。而且序文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辛丑,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也不成文章了。”[3](P227)

此说先有魏正申撰文《陶渊明寿年63岁说辨证》驳于前,后又有李文初撰《关于陶渊明的享年问题》,李一方面肯定袁敢于挑战63岁说,一方面又对76岁说持怀疑态度。[4]

邓安生撰《陶渊明享年无76岁辨――与袁行霈先生商榷》与之存在异义,还有井玉贵《陶渊明享年76说不能成立的两点补证》极力反驳。还有徐声扬撰《评陶渊明享年五说》参与讨论,但徐未明确表态,只在文章最后说:“本文只从《游斜川》一诗所引出的对陶公享年的新说提出质疑;同时也对《游斜川》一诗作些探讨,以还其本来面目。”[5]另外,有论者公开表态:“76岁说似为偏颇之见”。

四、56岁说

民国年间,梁启超《陶渊明》一书云:“《游斜川》序之发端明记辛酉正月五日,诗之发端云:‘开岁倏五十’,故辛酉年先生之齿五十,丝毫无疑义之余地也。人所以多不察者,则心俗本辛酉皆作辛丑,而诗句之倏五十又或作五日。先生卒于丁卯,即以《宋传》言六十三岁之说推算,则辛丑亦仅三十七岁,与‘开岁倏五十’语不相容。……”梁根据陶渊明作品考证主张享年56,现有中国内地李文初《陶渊明论略》赞成梁启超的主张。台湾的李辰冬《陶渊明评论》、台湾方祖《陶潜笺注校正论评》、陈怡良《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中赞成梁说。

五、52岁说

古直沿用梁《谱》认为“陶渊明必无六十三岁”,又根据陶渊明作品考证在《陶靖节年谱》中说:“愚根据先生诗文,质定先生卒年五十有二,以乙丑推算他篇他岁,皆无不合,辛丑为乙丑之伪,无可疑矣。……”古直的五十二岁说,认为:“《祭从弟敬远文》云:‘相及龆龀,并罹偏咎。’陶公与敬远年龄之差数,即于‘相及龆龀’一句定之。《说文》:‘男八岁而龀。’‘及龀’则尚未龀,止七岁耳。龆,童子发也。证以《祭程氏妹文》,则陶公‘罹偏咎’时止十二。详此,陶公与敬远年龄之差仅五岁。敬远卒于辛亥,‘年甫过立’,始过而立,则为三十一岁。辛亥之年,敬远三十一岁,陶公长敬过五岁,则为三十六岁矣。由辛亥上溯生年,为太元丙子。下推卒年丁卯,得五十二岁……”[6]

结语:

“自1923年梁启超对陶渊明享年63岁说攻难,至1997年魏正申为63岁说再作辨正,已达七十五个年头,如果对《陶集》中“从老得终”之语引起了足够的注意,何必耗费诸多学者的精力呢?所以,近一个世纪对陶渊明享年争辩的得失,确实又将治学态度这个本来说不够的话题,再次向陶坛学人沉重而有力地提了出来,值得我们仔细思索。”[7]我比较赞成这一说法,正如朱自清先生说“只可姑存然疑而已”[8]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耗费过多精力,这也并不涉及对待学术的态度是否严谨的问题。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4)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J].清华学报,1934(09)

[2] 钟书林.庞遵出任主簿与陶渊明享年之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3]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 李文初.关于陶渊明的享年问题[J].文学遗产,1998(02)

篇2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带的。

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佳节,各地人们通过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活动来欢度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篇3

作为学生的我们,从小学时就产生了对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的向往,每当看到关于某某大学的简介,和相关招生资料时,心中便会油然而发一种冲动,激起我对学习的看重。学生们早已把它们看作自己的目标,当作最高的荣耀,可是学习是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目标定好,要去实现目标就有些困难了,而且竞争压力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自身实力的问题,目标也就矮了不少,高等学府瞬间就成为了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地,触不可及。但是大学生周浩的行为却让我们匪夷所思,他考进了万千学子心中的圣地,按理说应该与家人举杯相庆,好好修身养性,但是她并没有感到快乐,相反他觉得很枯燥,压力太大,所以毅然决定该行换道,选择了汽修专业。

篇4

关键词:桃源县;《桃花源记》;建置沿革

桃源县隶属湖南省常德市,地处省域西北市域西南,地域上与其他数市县接壤。东连常德的武陵、鼎城两区,南临益阳的安化县,西接张家界的永定区和怀化市的沅陵县,北靠临澧、石门和张家界的慈利县。我生于斯长于斯,浓烈乡土情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充满好奇。

一、桃源县的建置沿革

在桃源县西南部,美丽的沅水之滨,有处闻名的“世外仙境”桃花源。这里苍松翠竹,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让人流连忘返。据说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桃源仙境就是此地,“桃源”之名也由此而来。陶渊明所作是在东晋,桃源县名是否在当时就已有?这得就其历史建置说起。

战国时,楚为南方大国,辖地甚广,桃源在当时属楚地。秦一统六国后始建郡县,今湖南西部及北部多属当时的黔中郡。《水经注》载:“临沅县县治武陵郡下。本楚之黔中郡矣……楚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秦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1]武陵郡建置于西汉初年,管辖今常德等地域。《水经注》又载:“汉高祖二年,割黔中故治为武陵郡,王莽更之曰建平郡也。”[2]可见,武陵郡在新莽时曾更名。《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其所辖诸县:“武陵郡,县十三:索、孱陵、临沅、沅陵、镡城、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3]一般认为是按照从沅、澧水系下游逐步向中上游县份的排序记载的。从地理位置上看,桃源居沅水下游,加上相关考古资料论证,多认为桃源归属当时的临沅县。《后汉书·郡国志》注疏:“武陵郡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4]即东汉时才建置沅南县。关于沅南县和临沅县《水经注》载:“临沅县与沅南县分水。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南有夷望溪,……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又东带绿萝山”“沅南县……在沅水之阴,因以沅南为名。”[5]夷望山、夷望溪、白璧湾均在今桃源境内,绿萝山在县南。由此推知,东汉时今桃源辖地以沅水为界南北部应分属沅南、临沅两县。所以今认为“古沅南县为今桃源,古临沅县为今常德”的说法是极不确切的。

《宋书·州郡志》载,曾置武陵太守、沅南令,属荆州刺史,后又几经变更。[6]《隋书·地理志》载:“梁置武州,后改曰沅州。平陈,为朗州。”[7]武陵郡在陈国灭亡后被废,炀帝大业三年重置。可见,这一时期政区建置更易频繁。《隋书》又载,文帝开皇三年,把临沅、沅南及汉寿合并为武陵县,隶属朗州。[8]《唐书》载:武陵郡隶属朗州,下设武陵、龙阳两县。[9]唐与五代基本沿袭隋的建置,所以今桃源当时一直隶属武陵县。

二、《桃花源记》与桃源

宋乾德年间,中央下达析武陵县的政令,荆湖北路转运使张咏经考察建议设置桃源县,县治设于沅水北岸,即今桃源漳江镇。理由:境内有因《桃花源记》传颂而闻名的桃花源胜地。由是至今,桃源县名已有千余年历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桃花源记》本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序文,寄托了他一生执着的田园梦想。文以清新、恬淡的笔墨,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由祥和的“世外桃源”,引得后世对它无限憧憬与向往。东晋是战乱频繁期,人们向往无阶级压迫、无纷争的“世外桃源”。陶渊明写出了世人心声,所以他笔下桃花源也成为了历代文人避世归隐的旗帜。这篇诗序中并没有给出桃花源的详细信息,文末还留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寻病终”之句,使得后人向往却又难寻其踪。所以一般都认为《桃花源记》不是真实,只是作者的理想罢了。我觉得文学创作虽高于现实但终也源于现实,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应该是有其原型的。自公元前秦灭古巴子国后,逃亡的巴人流入楚武陵山区。有人误入后见他们未改秦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是可能的。《并非虚构》中就论证了陶渊明所作是以“武陵蛮”的生活现实为原型。[14]即有其原型,那原型又在何处?“桃花源”今地之说争论不断,有湖南省溆浦龙潭、江苏连云港宿城山之说等,浙江省鄞县西还有古镇桃源乡。

桃花源的道观雄伟,桃源风景更是秀丽。《水经注》载:“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南有夷望溪,水南出重山,遠注沅……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籁空传,下则泉响不断。行者莫不拥檝嬉游,徘回爱玩。……又东带绿萝山,绿萝蒙羃,颓岩临水,寔钓渚渔咏之胜地,其迭响若钟音,信为神仙之所居。”[16]夷望山、夷望溪等都是桃源胜景。桃源也是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人才。北宋有诗人张隅,明有诗人文澍、江盈科,清朝有文史都很杰出的罗人琮。近代更有、、刘炎、陈协平、覃振、刘戡等。桃源也曾是著名作家丁玲和沈从文学习、创作的地方。桃源还有这样的传说:晋孝武帝时,武陵渔人黄道真缘桃花溪误入桃源洞,遇到避秦难的秦人子孙,发现了这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记》就取材于此。

结语

当然,《桃花源记》不是单个原型的产物,它是陶渊明毕生经历和见闻加上理想和寄托所成就的。桃花源也确是因《桃花源记》而闻名。历代的文人学士竞相讴歌“世外桃源”,留下许多绝妙篇章,也成就了桃花源的盛名。人们向往没有喧闹、没有纷争的生活环境,《桃花源记》中追求的也是一种意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山灵水秀、人杰地灵的桃源就是这样的地方。愿桃源比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更真更美!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2][5][1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台北:世界书局,民国77:P466

[3] 班固.汉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3.6:P1594-1595

[4] (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郡国志[M].中华书局,1965.5:P3484

[6] (梁)沈约.宋书·州郡志[M].中华书局,1974.10:P1117、1125

[7] [8](唐)魏征.隋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2.10:P890

[9] (宋)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5.2:P1027、1029

[10] (元)脱脱.宋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5.6:P2194、2195

[11]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6.4:P1525

[12] (清)张廷玉.明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4.4:P1088

[13] 赵尔巽.清史稿·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6.7:P2192

篇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2—0052—01

一、为什么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目前,学校对老师业绩的评价总离不开考试成绩,所以老师总会担心,开展研究性学习,就要占用学生课内外很多时间,会不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于此类原因,我们在研究性学习方面要么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么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而这些情况正反映出了认识上的局限性。因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首先要看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大趋势,全国上下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两个突出的弊端:一是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好;二是学生缺乏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弊端不解决,学生就会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层次上,一旦进入大学,面对全新的教学方式,就会无所适从。其次,要看到高中语文教材的很大变化,特别是突出的文学性和人文性。这些变化为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新教材中古典诗歌的数量是旧教材的几倍,凭借教材中的这些典范作品和相关知识简介,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中国古典诗歌的桥梁——分析陶渊明诗歌承前启后的作用”此类课题。通过这类课题的完成,学生可以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再次,要看到高考试题的变化,如诗歌欣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其目的就是更加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鉴赏水平和研究能力;现代文阅读增加了推理能力的考查,这也是研究性学习所培养的主要能力;高考作文是近年来变化最大的一部分,由限主题作文变为话题作文,特别在作文评分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指出,“见解新颖”“推理想象有独特之处”,所有这些都紧扣着研究性学习。

二、如何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1.确定研究课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分为三大类:文学艺术类,如“李白性格及其诗歌中数词的应用”“红色——中国人的色彩情结”等;社会调查类,如“关于我校学生的阅读状况的调查”、“高中学生家境状况和消费状况的调查”等;学术类,如“《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之异同”“关于‘匕首’与‘投枪’——鲁迅杂文语言浅析”等。在确定具体的课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兴趣人手。例如,学生总喜欢追赶时髦,崇拜明星,在衣着上要么是乞丐装,要么是F4,据此可确定“中学生偶像崇拜情况调查”课题。

第二,从教材入手。例如,高一年级学生学习了从先秦到清代的优秀散文24篇,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中国散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演变和发展情况,可以让学生去完成“中国古代散文的演变浅析”“从中学语文看古代文人的坎坷仕途”等课题。

第三,从地方文化入手。如“甘谷方言与普通话之异同”等课题。

第四,从人文教育入手,不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新教材,都一致强调,必须高度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追求真善美的良好品质。这种品质也就是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学生写作文的底气,有了这种底气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来。

篇6

一、注重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诗歌写作的背景资料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诗人在写作前的人生境遇与情感遭遇,是诗人情感触发的因由,它可以使读者把诗歌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特殊的环境中去体会、去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感情。可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诗歌的写作背景采用“作者――年代――出处”这样的“简介”方式,他们认为,诗歌的写作背景与诗歌内容关系不大,不在考试范围,于是忽视甚至完全忽略了。其实,任何诗歌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环境,作为一个现代读者,要想准确地理解与把握诗人写作的风格、领会诗人的心境及思想感情,必须把诗人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特殊环境下,去探寻诗人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才能真正领会到诗人内心独到的感受。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如果仅从字面去理解,我们就无法感知他的“愁”因何而起,愁到一种什么程度。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他生活的时代及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作用,我们就无法体会到这个落第才子内心是怎样的愁苦,此时寒山寺半夜的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是一声声撞击着诗人破碎的心。任何思想内容与创作风格都无法脱离诗人生活的特定时代与人生际遇。李白因生活在歌舞升平的盛世而浪漫飘逸,杜甫因生逢乱世而沉郁顿挫,特定的环境造就不同的风格,生成不同的感情。

要真正理解诗歌及作者的感情,就要学会变换时空角度去感悟,去领会诗人的心境,才能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不要光着眼于考试,而要用心去思考,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学会运用背景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时空转换进入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寻找诗人感情的触发点

古代诗歌,短短几行,几十个字,要把诗人的感情完整地传达出来,就必须要有能够深刻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物或景――我们称之为“意象”。这种被诗人引入诗中的意象,因为寄寓了某种含义而成为诗人情感的触发点,成了承载诗人感情的媒介。比如“夕阳”、“秋风”等秋景,常常寄寓了“悲”的情感;而“花”“鸟”“月”这些美好的东西,常被倾注了“喜”的情感。诗人如果在特定的情境下受到这种景物的触发而引发了关及自身的情感,就会通过这种景物来烘托自己的心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的一首小令,就把十种秋天特有的意象引入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通过秋景渲染悲凉的气氛,来烘托天涯游子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思。因此,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诗人感情的触发点,寻找引入诗歌中的意象。此景生此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高明的诗人不会把自己的感情裸地表达在字面上,读者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寻找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寻找承载作者感情的媒介,才能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心境。

篇7

作为教师,我们决不能规定学生读什么书,因为阅读是个性化的一种行为,学生喜欢阅读什么书籍,要由他们的兴趣决定,一定要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当然,这也不是说,孩子们读什么我们就一概不管,在大的方向上还是需要老师指导的,只不过我们的定位要由直接指定者变为管理阅读者。不然,学生自由放纵地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难免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读物,多向学生推荐好书。

二、营造读书氛围,增加阅读情趣

为了更好地营造读书的“激情场”,我们对班级图书角进行了美化,在图书角周围写上许多关于激发人读书的名言,让孩子无形中被这种氛围陶冶,想读、要读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在图书角旁边放上一盆小金鱼,养一盆吊兰,无形中增添了学生生活的情趣,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喜爱读书了。

在平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每天挤出一些时间,给学生们阅读。设立晨读、午读时间,师生一起阅读。每周的作文时间,也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大多数都能静下心来真正捧起书本书海中倘佯,与书为友。

为了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读书,我还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悬念调动法。听前文猜结尾,在猜得过程中体味作者的思路及写作意图。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多数都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

(一)主题阅读课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各单元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凭借和依托教材文本,开展主题阅读课,既是对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又提高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扩大了阅读量。如“浓浓思乡情”探究阅读;“献给母亲的歌” 探究阅读;“古诗苑漫步” 探究阅读等。

(二)经典阅读课

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却能历久弥新。经典文学的魅力在于其蕴涵的深刻内涵,它们不是粗糙的文化快餐,如果你可以静下心来,让自己徜徉于一段段朴实无华却又很难神秘的段落中,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敲击灵魂的声音。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的几点做法:

1.《荒岛余生》是从《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节选,阅读《鲁滨孙飘流记》这本书,从“主题概说、大师其人、作者趣闻轶事、人物素描、精彩回顾、”等角度制成课件,展示阅读成果。

2.学习《爸爸的花落了》,走进林海音《城南旧事》,从创作背景、内容简介、名人眼中的《城南旧事》等角度进一步理解文本(见学生的阅读展示)。还利用阅读课看电影。

3.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代代相传。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阅读这篇小说,积累其中的名言警句,品析精彩段落。

5.人一辈子没办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乔布斯用极致的人生改变了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一本注定要名垂史册的人物传记。阅读这本富有力量的书,了解这个改变世界的人。观看CCTV10“读书”栏目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大师阅读课

篇8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其实,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在两晋和南北朝时称为“素节”,即在九月九日禁荤食素,意为九九重阳,牛、羊、鸡、鸭家禽畜代人受祸,人不忍于九月九日食之。九月九日食素习俗,在上蔡仍沿袭至今。上蔡县东境诸乡每逢九月九日三餐不动荤腥之物。

自唐中宗诏令中和、上已、重九三天为三令节始,重阳节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呈现四大特点,即登高、饮酒、插茱萸枝、佩茱萸绛囊和尊老敬老,而登高是重阳节的中心主题。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xx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时重阳节的习俗较多,主要有登高游玩、赏菊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节”“登高节”。

重阳节习俗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象征长寿。

登高

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饮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酒的传统习俗。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吃重阳糕

篇9

感觉是我们对诗的形式或诗形象的外在情感的反映,是诗歌欣赏的第一步。我们所体会到的诗歌形象是一种知觉形象,这种知觉形象包含我们的一些主观因素,我们在欣赏诗歌时,有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感受。因此,我在学生刚进入高一时,就开始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感觉,让学生爱上诗歌。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现代诗歌单元,紧接着在必修二的学习过程中,又慢慢地接触到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所以,在学生接触诗歌之初,我就先将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系统地整理出来,结合所学篇目,带领学生认识诗歌,让学生对于诗歌的基本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与此同时,我还将课本和习题中出现的经典诗歌篇目精选出10首,将全班分为10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学习,然后通过学习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小报上呈现的内容包括了画面、内容两部分。其中画面部分,是小组成员中大家要推选出一位学生根据本组负责的诗歌画出诗歌主要内容,其他组员则负责整理诗歌相关内容,有作者简介、诗歌翻译、手法简析,并将自己负责整理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呈现在诗歌小报上。

二、受到感染,走进诗歌

感染是我们在欣赏诗歌作品时,为诗的形象所影响,引发出与诗人相同的思想感情,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乐其所乐,苦其所苦。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品”“多说”。“品”是品味诗歌的语言,以提高学生对一首诗的感染程度。“说”是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形象描述,进入诗境。通过“品”“说”感觉、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并在“感觉”与“体会”的基础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并被诗人的强烈情感所感动,这就是诗歌欣赏时被感染的现象。

我将学生练习册《全品》中出现的所有诗歌题目精选出10首,将全班分为10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讲解。要求如下:

1.准备环节:每小组同时开始准备资料,成员分工明确,并将自己负责的内容形成预习学案,文字精练,突出重点。

预习学案:

(1)每人负责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并上交书面内容。

(2)将本组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形成书面文字。

2.讲解内容:

(1)作者简介,与诗歌相关的背景介绍。

(2)题目解读、重点字词释义、本着落实原则,美译诗歌。

(3)简析主要艺术手法,概括全诗主旨。(附:板书)

3.将练习册上的习题融入诗歌讲解的过程中,要求有审题和讲解分析两个环节,语言精练。

三、产生感触,鉴赏诗歌

感触是我们被诗的信息所激发出来的与之相关的一些感慨和思考。这可能是对诗的形象的感慨和认识,也可能是由诗的形象联想感悟,推及到对其他事物的感慨、思考与理解。鉴于高一和高二两年对于诗歌鉴赏的学习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最后复习时,教师应该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几个方面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题复习。这一阶段,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①以课本为载体,以学过的经典诗歌为例,进一步巩固诗歌鉴赏知识点。主要从高考考试大纲当中规定的部分入手,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②以月考、模考中出现的典型诗歌为例,明确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五“读”法。a.读题目。因为诗歌是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透过诗歌的题目,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如《蜀相》《书愤》《夜归鹿门歌》《登岳阳楼》《旅夜书怀》。b.读作者。我们可以从一些熟悉的作者身上明确他的诗歌风格,也可以通过这个作者了解某个时代。如,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李白的愤世嫉俗、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白居易的雅俗共赏,李贺的奇诡变幻,李商隐的含蓄绰约,杜牧的清丽俊逸,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等。又如北朝战乱尚武精神,南朝安定男女情思,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等。c.读注解。因为注解可以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些内容解说重点字词、典故,可以帮助消除阅读障碍。d.读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具有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诗歌当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向,如表达思乡之情的柳树,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的月,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流水,喻高尚情操的梅,表达忧愁忧思的子规,纯洁、脱俗、高洁的莲,坚强清高的,傲霜斗雪的青松等。e.读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快速把握作者的情感指向。③将近三年高考试卷上的诗歌鉴赏题目以及模考典型题目整理在一起,带领学生分析题目,比较差异,总结规律。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教师适当准确的“导”只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诗歌,热爱诗歌,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

篇10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也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我国教育教学方式也随之进行不断地改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声、光、电技术完美结合的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所认可,当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因为无论哪个年龄阶层、无论什么社会地位的人,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多媒体技术,都在享受着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和多姿多彩,所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够让语文课堂形式多样化,也能够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当中。因此,探索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地运用,很多语文教师,特别是较为年轻的老师,倾向于通过多媒体来实现语文教学,然后,在其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却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有些语文教师仅仅是单纯的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课堂,整堂语文课上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例如:运用过多的的图片、大量的影视视频等等,虽然整堂语文课的学习氛围轻松愉快,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并没有从中学到多少知识,而只是保留了多媒体技术所呈现的几个知识点。而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教学目的不明确,仅仅为了迎合现有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也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甚至把多媒体当成了板书的替代品,这样一来并不能改变传统教学的现状,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课堂效率也就可想而知。当然,一些语文教师存在着固定的教学模式,习惯在网上下载资料或者是与别的教师共用课件资源,没有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都是不利的,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学习内容,也无法深入了解知识本身的含义,更加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综上所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只有正确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实现其有效性。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媒体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要想充分地实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首先必须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以及重新认识并定位多媒体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并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增强多媒体运用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刺激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式,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形式单一,效果并不显著,多媒体教学凭借其趣味性、新颖性以及图、文、音并茂等特点,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动力,促使语文课堂多姿多彩,在冲击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同时,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很符合初中生现阶段的特点,从而有效地实现没多天技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诗歌时,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入符合诗歌意境的画面及音乐,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又如:在学习《口技》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短片,让学生从中了解到口技是我国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让学生感觉口技的生动有趣的同时,更能激发起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

2.恰当使用多媒体分析重难点,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存在很多重难点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仅仅依靠语文教师的讲解,学生一时难以很好地吸收并理解语文知识。而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重难点问题简单具体化,可以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交流谈论上,在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能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背影》时,父亲背影的形象以及文中主人公所处的背景环境,都是学生的重难点问题。因为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对橘子和香蕉等水果没有特别的感觉。所以,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视频短片,再按照背影的具体内容设计课件,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内容中,了解作者的情感路线,与作者的思维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3.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不仅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学生同样也可以使用,在学习相关的课文前,

篇11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没有对“表现手法”的系统阐述,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仅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出现过“托物言志”“象征”等字眼,但从未专门提及“表现手法”的概念。其他版本如语文版、河大版、苏教版等,也都没有对语文知识进行过梳理和总结。然而,试卷中却经常涉及到“表现手法”。那么,到底什么是“表现手法”,又该如何分析其作用呢?对此,教师一般只能从“教师用书”、教辅资料中寻找答案,获得片鳞半爪,再转售给学生。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有关“表现手法”的复习工作。

一、明确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很宽泛、很模糊的概念,从来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给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照此解释,我的理解是,首先,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属于修辞学的范畴。通俗的说法,语法就是把话说通,遣词造句合乎语言的规范;修辞就是把话说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姚殿芳在《实用汉语修辞》中说,“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既包括比喻拟人等积极修辞,也包括句式、语体等消极修辞。因此,表现手法当属修辞学范畴。其次,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属于写作方法的一种。一般认为,“写作手法”包含“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叙述手法等”。表达方式即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修辞手法即常用的修辞格,诸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叙述手法即“文章的结构布局手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表现手法包括的内容最为庞杂,诸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对比衬托、欲扬先抑、侧面烘托、想象联想、侧面烘托、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象征讽刺等。另外,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画龙点睛、前后照应、铺垫、伏笔、起兴等结构方面的手法也往往都被罗列在此。

二、如何复习“表现手法”

理清了表现手法的大概种类,复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清晰的条理。然而,面对如此庞杂繁多的表现手法,该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呢?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对概念要不求甚解

对于每一种表现手法,我们不必深究它的定义,即使有明确的定义,也无需死记硬背。例如,关于什么是象征,一般解释为:“借用某种具体的可感的事物暗示特定的抽象的事物或事理,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这种晦涩的定义,读来就令人生厌,即使能够背诵下来,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所以,最好把“象征”的概念抛之脑后。只从浅显的例子中获得对“象征”感性认识。

如文学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象征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坚贞”是一种精神,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于是我们就用具体可感的松树、柏树来寄寓这种精神,这就是象征。松柏四季常青,傲骨铮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因此,用松柏象征坚贞,恰如其分。推而广之,古人用“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竹子来象征气节;用色泽鲜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来象征富贵。当然,高尔基《海燕》中海燕的象征意义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二)借助例文进行学习探究

对概念的掌握可以不求甚解,但对于教材中的经典例文,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复习时不可丢掉课本,原因有三:其一,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其二,学生初识某种表现手法,多是通过教材中的例文习得的;其三,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非常熟悉,结合教材复习“表现手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要复习“衬托”的表现手法,不妨深入研读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为了突出莲的品质,选用了牡丹和来作陪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者为什么单单选用这两种花呢?这就要从牡丹花和的特征来考虑。牡丹因为花朵丰硕、花枝高大,显得富丽堂皇,深得到众人喜爱,寄托着人们对富贵的追求和向往,因此作者用牡丹来比喻追求富贵的人。而开在万花凋谢后的深秋,一直在默默抗拒寒霜,悠悠释放清香,因而作者用来比喻陶渊明这样的隐士。牡丹、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作者用牡丹从反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这是反衬;而从正面用来衬托莲的君子风范,这是正衬。由此可见,课文才是学习表现手法的沃土,只有扎根这片沃土,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三)多加训练,坚持不懈

从经典例文中我们得到了“表现手法”的初步印象,要想真正掌握还需要经常操练,多加运用。一是在平时的作文中要有意尝试,在课后拓展练习中要多阅读,多训练。俗话说“熟能生巧”,见多了,练多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动静结合”是文学表达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提到“动静结合”,学生就会联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联想到李白的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神形毕现;联想到笔下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总之,复习“表现手法”,如果从概念入手,往往得不偿失,越学越糊涂;只有从例文入手,才能顺应认知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实现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飞跃。以上浅见,来自笔者的教学实践,未必完全正确,写下来与大家共享,旨在共同促进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著.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篇12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14—04

Abstract:With methods of documentary, fiel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deal transform, residents’ leisure sports behavior style features druing Socio—transformation, and researched into influence factors of citizens’ leisure sports. Some suggestions on account of current problems were also give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leisure sports;lifestyle of leisure sports;sports idea

当今时代一种新文化的建构,就是休闲体育成为人类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休闲体育和休闲经济不但已成为现实,而且比预期发展得还要快。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 “建设幸福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人民的要求,休闲已成为社会的现实,健康地度过闲暇,积极享受生活,充实知识,去从事工作和再创造,回归现实生活,让休闲成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就成为社会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州、深圳两市的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为研究研究对象。

收稿日期:2012—01—04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199SS08017)。

作者简介:栗燕梅(1966—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和休闲体育。

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00,China

1.2 研究方法

发放问卷2 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 064份,有效回收率为91.73%,问卷发放、回收率和问卷有效率均满足统计学的要求。经专家鉴定法,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对回收的问卷用裂半法进行信度检验,指标测量的可靠性r=0.86,问卷有较高的可信度。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2 讨论与分析

2.1 社会转型期休闲体育观念变革的轨迹

认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当今社会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广州、深圳GDP总量突破万亿:分别是11 770亿、12 430亿,两市人均GDP分别是97 419元和109 250元,接近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社会高速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疲惫、失眠、焦虑、郁闷、头痛等亚健康现象相当普遍,肥胖引发的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不良生活方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英年早逝、过劳死让人们从劳碌、繁忙的工作中醒悟过来,生活本身就教育人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学会忙里偷闲,求助于体育运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人们认识到休闲体育活动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休戚相关,体育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这就是人的生存需要、生命的需要。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第28卷第3期

2012年6月 栗燕梅 休闲体育的价值诉求和形式特征研究

No.3 2012 “休闲”自古中外有之,哲学家视休闲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态度,杜甫的“置酒高林下,观棋积水滨” ,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和古罗马的“沐浴”、“斗兽”等都是古代上层人士余暇生活的写实。古希腊和罗马置闲暇比道德的、公民的和政治的要求更为重要的位置。现代社会,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形式,承载着完善人格的重要使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化。“这样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生活方式只有经过变革,才能转变为现代生活方式。广州、深圳居民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锻炼已成为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中的客观要求,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取向朝着更高层次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方向发展。69.38%的居民认为体育健身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活动,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强身健体占71.26%,享受运动的乐趣占35.33%,缓解压力、调整情绪占33.89%,社会转型期人们休闲的价值诉求以“提高生活质量” 的价值观变化,从农业社会苦行僧的生活方式转向工业社会追求享受生活,完善生命过程,由数量型生活转向质量型生活,追求生活品味和文化格调的高雅,体育观念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广州、深圳居民体育价值观转变的这个侧面也反映了第一次现代化 “经济增长”转向第二次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的规律,反映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社会核心价值诉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