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12:20: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汽车营销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22-02
汽车营销是众多的汽车厂家、众多的品牌和车型充斥市场最好的选择,卖方市场已经完全进化为买方市场,汽车行业正在加快优胜劣汰的进程。对于任何品牌的汽车和任何汽车经营者都有胜出的机会。其前提是:必须卖好车,必须做好营销。对厂家是如此,对经销商更是如此。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业绩,是取决于营销策略的科学与合理性,取决于企业营销人才与营销队伍的执行能力等等。
1 汽车营销概述
汽车营销就是汽车企业为了更好更大限度的满足市场需求为达到企业经营目标而进行的以汽车交换过程的一系列活动。
2 现在汽车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营销和其他行业自然有很大的不同,买车的行为从产生购车动机,到最终实现把上了牌的车开回家,至少需要三个月甚至以上的时间,所以买什么类型、什么品牌、什么价位的车,对很多消费者而言,是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汽车不但是耐用消费品,汽车营销更是一个实现复杂购买行为的营销概念。这其实也对汽车厂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如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脱颖而出,让众多消费者能在这最后下定决心的过程中选择自己的汽车,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年来,各大汽车厂商对于汽车营销的重视和投入可谓与时俱增。汽车营销手段不断翻新,汽车营销理念也不断变革,已由简单的卖车手段,逐步演变成一种商战中的艺术。总体来看,整体汽车营销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也暴露出汽车市场营销的一些问题。
(1)4S店的渠道模式存在问题。
4S店模式由于投资规模较大,导致顾客付出的购买成本也较高。平均每个专卖店的建设和配套设备费用在2000万元左右,年维护费用也将在100万元左右,这些费用都将转嫁到最终用户的消费成本里。
4S店在城市内的布局受限。一般具备4位一体功能专卖店的占地面积都在5000平方米以上,要想在理想的销售服务范围内找到合适的建店场所是比较困难的。4S店并不是完整的“4S”。在市场上信息反馈中分析,目前的服务质量与理想的4S店的初衷还有很大差距。很多4S店并没有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信息反馈最关键的是产品需求量的信息,厂家依据商返回的信息进行生产。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商都不能掌握潜在客户的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即使是将已售客户的资料记录准确、保存完整、反馈给生产企业,也是仅有一部份的销售店能够做到。有时厂家和渠道经销商之间存在着博弈现象,厂家认为经销商难管、不听话、胡要价,各自为自己的利益争执不休,营销方案和政策执行不下去,导致厂家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对客户的把握能力下降。
(2)营销模式存在问题。
价格战是绝大多数行业发展初期的共同现象,是对市场、对消费者的需求把握不准确的一种市场过渡现象。众车行里人气高涨,消费者忙于看车,销售员忙于讲解车型或是与消费者签购车合同等。这样的销售情境,照理说,车行负责人应该开心才对,但事与愿违,虽然说店里人气高涨,车商却面临着库存高企,无利润可赚的局面。库存压力大了,汽车价格战也是愈来愈激烈。经销商不断降价,而且价格动辄就是数万元至十万元的降幅,让消费者目不暇接了。面对焦灼的价格战,汽车专业人士表示,这会导致更多的消费者持币观望。因为消费者看不到价格是否触底,而且也让他们怀疑自己所要购买的车型是否保值等。因此,价格战或对车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消费者最先选择的时候是从品牌入手,价格就被逼到了后一步的考虑因素中去。
(3)汽车服务意识存在问题。
汽车销售合同中暗藏猫腻是经销商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不少经销店中,发现经销商与消费者签订的合同,文本不规范、违约责任不对等、交车时间不约定、乱收费现象严重等问题都较为集中。其中,随意扩大对“不可抗力”的解释、免除延迟交车的违约责任等更是比比皆是。
随着汽车生产厂家对服务要求的不断规范,经销商的硬件水平确有大幅提高,但软件“软助”问题依旧。如维修服务水平欠缺等问题仍很普遍。维修中相关证明材料五花八门,不少经销店的维修工只具备中级工资质,技师或高级技师人员严重欠缺,而且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基础性操作掌握不熟练,故障处理流程描述不规范的情况,虽然部分经销商对维修配件的使用制定有相关制度,但实际操作中漏洞不少,存在旧件充当新件的隐患。这些都会影响到汽车营销。
3 汽车营销应考虑的因素
通过对我国汽车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制定汽车营销策略时应考虑下述因素。
3.1 国家政策因素
现在,国家政府纷纷运用政策和法令来调控本国的经济运行。典型的,如财政、税收、利率等方面的经济政策自不必说,甚至有些政治方面的政策、法令也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由此可见,了解和预测国家政策,对营销策划是非常重要。
3.2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的精神财富的结晶,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每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群。社会文化从价值观念、、习俗传统等多个方面影响着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划。
3.3 竞争者因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军事上一条致胜的准则。现代商战中的“知彼”目的在于“胜彼”,了解竞争对手的资金、技术、产品、渠道等方面的信息,才能充分发挥己方的长处,在营销策划中才能先行一步,早动一时,抢占制高点以挫败对手,占领市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早在石油危机到来之前,就了解到美国、欧洲的汽车公司着力开发豪华、大型、高耗油量的汽车。就实力而言,难以和它们抗衡。于是丰田公司避实就虚,研制小型节能汽车,在石油危机到来之际,迅速打入美国、欧洲市场,并制定完整、缜密的营销策略,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击败了竞争对手,出现了“有路必有丰田车”的繁荣景象。
3.4 消费者因素
营销策划的目的是成功地推出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已被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所取代。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消费心理、态度左右着其消费行为,从而吸引着营销策划者的目光。成功的企业往往是从消费者的心理、行业变化趋势中找到营销策划的依据。美国的L·L·比恩公司认为:“在本公司中,顾客是最重要的人。”他们的营销策划以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而闻名。公司保证当场测试其产品,追踪并解决一切消费者投诉,从而赢得了97%的顾客的最高评价,为其他企业的营销策划提供了借鉴。
3.5 科技因素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现代企业生产带来了新材料、新工艺,第一生产力使得产品开发日新月异。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已成为搜集、整理市场信息、辅助企业经营决策的新手段,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营销观念的变化,带来了营销领域的革命。给企业的营销策划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
4 汽车营销策略的探讨
根据汽车营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的营销策略有如下几点。
首先,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模式。营销模式只有做到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建立以符合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汽车营销模式。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销售企业,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赢得消费者、市场及自己的发展。此外,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建立还需从全局出发,构建一个合理均衡的集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利益为一体的三角平台,只有这三方的利益均衡发展,才能维系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良性运作,并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国早日进入汽车强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建立汽车营销的模块化战略发展模式。在汽车销售中,虽然有标准化的流程,但也有每个销售顾问一些灵活的方法。顾客也是各式各样的,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的客户,因此我们需要在标准化的服务中,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灵活的处理。客户虽然各式各样,但是也是根据一些标准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划分不同的营销模块;通过举办车展和特定消费群体热爱的活动拉近和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和消费者的不断接触,零距离了解该类消费群体的需求来制定未来的销售策略;最后通过合理的促销活动,达到销售目标。将客户进行分类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不能轻易的通过外表来判断,而且无论是哪种客户,我们都不能表现出嫌贫爱富的特点,都要进行完善的服务。我们的销售顾问通常容易犯错误就是武断地判断客户,结果流失掉了很多客户。客户并非是到店看车的才是客户,每一个我们身边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
最后,环保型营销策略。国家2007年1月颁发了《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取消了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上路限制,并且降低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通过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税率为中国市场的营销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安全性、动力性和外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其燃油消耗少、尾气排放低、外形尺寸小、道路和车位占用面积少等优点也日益突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国际能源趋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节能环保已成为很多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社会发展趋势,为与环保关联较强的汽车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制定适宜的汽车营销策略已成为各国汽车行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汽车企业为贯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适应汽车制造标准不断提高的需要,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积极满足消费者的低碳消费的需求,汽车企业应以低碳观念为指导,积极开展绿色营销。
5 汽车营销策略的新发展趋势
那么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进步,我们又应用什么营销策略去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呢?
5.1 “微”营销
在现今世界上,中国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无疑是全世界最快的,因此什么事情都要短小精悍。微博、微视频(电影)等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就很快地被一些勇于尝鲜的汽车厂商所拿来,运用为其主要的营销手段。比如东风雪铁龙(微博)2011款世嘉上市,就利用腾讯微博进行转播和收听,还很好地利用微博“上墙”,在车展等官方会上进行公众展示。而在其他厂商的诸多活动中,“微”营销也逐渐成为主流的传播工具,如雪佛兰赞助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由于贴近主力目标群体80后的生活形态,得到了为数巨大的网友支持。预计在2011年,“微”营销的力量会成为很多厂商的首选营销利器。
5.2 “炫”营销
2010年“凡客体”的一度流行,给人们印象深刻的同时,也说明了营销活动是不是够“炫”,成为诸多厂商的一个主要营销考核目标。比如上海大众斯柯达晶锐FABIA酷黑版上市的“嘿,顶一个!”活动就是这样,3D视觉效果的FABIA酷创新城,让传统的MINISITE成为一个好玩的受众新奇体验和资讯落脚点。简单的游戏机制,“嘿,顶一个”让网民可以有效及时分享,同时“酷黑DNA影像展”也利用IPHONE等够炫的手机进行差异化传播,这些都有效的体现了一个“炫”的价值,“炫”不仅是80后的主流生活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汽车品牌传播核心DNA。
5.3 “互动”营销
现在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不互动,不营销!所以,互动是一个在制订营销方案时的最基本的考虑,如果没有广泛的观众参与和互动机制的形成,那这个活动基本可以说是失败的。而互动的本身,并不在于为了互动而互动,更重要是一个能否让观众自发形成一个互动机制,这才是营销活动规划好坏的关键。比如奔驰SMART的团购活动,不但利用了时下最热门的“团”的概念,而且三个半小时就被“团”走将近半年的销量,也足以证明好的创意无须自己传播,让网友自发形成一个互动炒作热潮,才是新一代互动营销的特征。吉利熊猫的1元网络拍卖抢购活动,也达到了类似的传播效果。
5.4 “跨界”营销
“跨界”一词,如果探究本意,原指两个领域的不同合作。但在汽车业界,CROSSOVER车型的出现,已经让跨界一词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楚。在汽车营销领域,2010年的跨界合作自然也是一个风潮,其实如果细究起来,前面提到的微薄、团购等方面也算是跨界合作的一种方式。不过,做得更有规模、更有影响力的是要算是和音乐和电影跨界,这个做的比较好的是荣威550全时数字演唱会,“吴伍林”巡回演唱会本身就有卖点,再加上利用网络SNS社区的极速抢票赛游戏活动,来制造病毒传播效应,同时还有针对即时通讯工具的“THISIM”及时分享给好友参与和回复。最终不单达成了网络总参与人数的新高,更直接拉动了更多预约试驾的人去各地的4S店。
其实,还有不少营销方式,比如贴合大“事件”世界杯和世博的营销,比如有更多用户“体验”环节的各种路演和试驾活动等等。
6 结论
任何一种产品要想迅速的占领市场都离不开迎合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又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或衰落而更改的。所以任何一种营销模式都不可能是永恒有效的,只有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生活工作方式等快速的制定出新的营销模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催生出了众多营销策略,在降价促销等传统手段逐渐失去效力之时,一种新型的品牌联合营销策略应运而生。
所谓品牌联合营销,就是指2个或2个以上品牌在资源共享,共担共赢的原则下,向合作品牌开放营销资源,借以优势互补,实现促进销售和提升品牌的目标。品牌联合营销的精髓就是联合,联合让品牌的优势资源得以集中、共享及爆发,在联合营销中,联合的品牌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品牌联合营销的竞争优势品牌之间选择合作伙伴实施联合营销,其最终目的无非就是希望借力打力,从合作伙伴的品牌中汲取到各种积极的价值,借以令自己在联合营销中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各类品牌在实施联合营销中,如果策划精准并执行严谨,品牌将至少获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价值增值及品牌攀附4个方面的重大利益。
资源共享众所周知,每个品牌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营销资源,诸如客户资源、渠道资源、传播资源及市场资源等。在原有的营销环境,每个品牌各行其是,花费高昂的代价缓慢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资源与平台,这个平台历经艰辛搭建之后,随之l出现的平台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令人扼腕。资源的封闭使得整个国内营销界普遍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状,可惜之至。
通过品牌联合,最大的利益就是使各种营销资源得到了共享。一方面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使营销资源平台的搭建、维持和发展费用因分摊而得到降低;另一方面,一些新生品牌可以利用资深成熟品牌既有的营销资源,快速搭建起自己的营销资源平台,从而极大提高品牌推广的速度和范围。
优势互补每个品牌都拥有令人自豪的优势,当然也无一例外都存在令人沮丧的劣势。市场营销的秘诀,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发挥优势,规避劣势。优势让品牌增辉,劣势令品牌逊色。作为品牌,当然是希望优势越强越好,劣势最好不要存在。当然,这是一种超乎理想的完美状态,几近不可能。借助联合营销,可以有效地实现品牌之间的优势互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范围内部分地达到这种状态。 品牌攀附品牌实施联合营销,除了短期内促进销售的经济收益之外,还可借助品牌联合营销所带来的品牌攀附作用,达到提升品牌地位和塑造品牌形象的战略成果,实现品牌腾飞。所谓品牌攀附就是通过品牌捆绑,与高端品牌同时出现,依赖高端品牌的魅力,作用于目标消费群体,实现自有品牌形象的提升。品牌攀附,可以让品牌有效的搭乘合作品牌的形象快车,顺利跻身目标品牌阵列。
品牌联合营销的基本原则固然,作为一种新生的有效竞争营销模式,联合营销对品牌的提升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品牌联合营销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如若考虑不周,筹划不密,贸然导入联合营销,不但于品牌推广无利,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品牌的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而,在实施品牌联合营销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品牌联合营销的各种因素,这样才能保证品牌联合营销发挥其既有的作用。
品牌匹配从维护品牌形象的战略角度来看,联合营销所选择的合作伙伴(品牌)必须符合品牌匹配的前提条件(通俗的说就是门当户对),即在品牌核心、品牌形象和品牌市场地位等方面必须是匹配的。即便是合作双方确实在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其差距也不宜过于悬殊,否则,对品牌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其作用只能是下拉而不是上托,造成品牌憾事。
资源共生资源共生是品牌联合营销的基础。品牌之间开展联合营销,既是为了借助外来资源弥补自我品牌的缺陷,同时也是为了强化已有的优势资源,形成垄断地位,获得竞争筹码。因此,从联合营销的市场资源整合角度来看,联合营销所选择的合作伙伴品牌)必须符合资源共存的要求,即联合营销的品牌之间必须拥有共同的、直接或间接的市场营销资源,譬如面对相似的市场、类同的渠道终端及一致的目标消费群体。
利益一致利益一致是品牌联合营销的动力。商人言利,企业与品牌都是赢利的个体,任何举措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这一终极目的。品牌之间开展联合营销,同时也是为了聚合资源作用于市场,借以获取品牌利益。因此,从品牌联合营销的市场目的角度来看,联合营销所选择的合作伙伴(品牌)必须是利益一致。联合营销的合作伙伴只有存在共同或接近的市场目的,品牌的联合才能够统一方向,才能够聚集资源形成市场能量,共同作用于同一渠道、同一市场及同一消费群体,实现品牌利益最大化。
机会均等联合营销的品牌必须获得均等的机会,这一点至关重要。品牌选择联合营销,其目的无非也是为了直接或是间接的销售增长和品牌提升。由于品牌分属不同的所有者,在合作过程中,无论哪一内心深处都希望能够借东风,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品牌利益。当然,市场没有傻瓜,对于利益的争取谁也不会懈怠。联合营销存在一个博弈与制衡的问题,博弈的最终结局就是联合品牌间的立场逐渐回归本位,在合作中获得均等的机会。因此,机会均等是联合营销的重要保障,是各个品牌开展联合营销的心理底限。
汽车品牌联合营销的具体策略.利用其他行业品牌优势进行联合营销虽然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毕竟相对其他产业来说,起步还较晚,汽车真正走向大众消费还是近的事情。它的品牌推广策略的实施和营销渠道网络的构建等还刚刚开始,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及不合理的地方。而我国的其他行业,如家电、零售、教育、房产及传媒等发展的历史都比较长,都有着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丰富的市场客户资源和成熟的推广宣传渠道。
因此,汽车品牌就可以和他们进行品牌联合营销,从而可以借助他们丰富的营销资源,迅速地建立品牌推广、产品营销的渠道和网络。比如和零售业知名品牌联合,就可以广泛利用他们数量众多和布局合理的产品展示场所;与家电及房产业合适的品牌联合,就可以充分挖掘他们既有的目标客户;与教育和传媒业进行品牌联合,就可以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展示自己品牌的形象,培养潜在的客户群体。 在此次活动中,奇瑞汽车充分利用了和TCL电视都是在目前各自领域很有实力的自主企业代表,个品牌在核心、形象及市场地位、目标客户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共性的特点,很有创意地实施了品牌联合营销。一方面,利用TCL在国内家电品牌中较高的知名度和众多的客户资源,扩大了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使得家电卖场成了轿车销售的新型渠道,成为传统轿车渠道的一种有益补充。
利用先入资深品牌影响力进行品牌联合我国汽车产业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初步形成,但真正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而称得上繁荣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各个汽车品牌介入我国消费市场的时间差别很大,自然在消费者中的认识度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各个品牌产品的品种、质量及价格之间竞争潜力越来越小,而竞争的核越来越集中在品牌的认知度上。
那么在认识度上处于劣势的新人品牌就可以考虑选择占领市场历史较长,在广大消费者中有着广泛认知度和众多忠诚客户的品牌进行品牌联合营销,借助他们的影响力,迅速获取消费者的认可,抢占市场。
最近刚刚进人中国市场的凯迪拉克就合理利用了这一策略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凯迪拉克虽然在美国取得了颠覆性的成功,但相比美国市场,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却是一个后进者。作为一个后来者,且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品牌,如何以最短时间在中国市场同时建立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通用在凯迪拉克营销中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而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德国三杰BBA(Benz、BMW、AUDI)一直占统治地位,奔驰讲豪华舒适、宝马讲动感赏玩、奥迪讲休养享受,并且三者都率先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它们的品牌内涵和品牌个性直接影响着中国消费者对高档汽车品牌的认知。
凯迪拉克巧妙地运用品牌联合营销中的捆绑插位策略,利用在高档车市场坐奔驰,开宝马这一占据了人们心智资源的观念,聪明地提出了、BMW、Cadillac)的概念,提出了坐奔驰、开宝马、玩凯迪拉克。一方面展示自己产品定位于年轻奔放的独特个性;另一方面与强者共舞,让消费者记忆深刻并深感认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地绕过了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奥迪在中国的历史积淀、网络布局和品牌认知的综合优势。
利用行业整体效应和竞争对手进行联合营销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但企业的发展不能过分依赖和对手的竞争上。当今世界,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企业想要具备独当一面和通吃的能力,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某种条件下,企业之间往往会强烈要求形成一种同盟关系,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竞争对手建立利益共赢的竞争合作关系,共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谋求协调发展,稳步前进。
汽车行业同样需要品牌间的充分合作,避免恶性竞争,要更多考虑行业全局的利益而非自身的局部利益。要充分开发机会,开展全面合作,从而实现整体和个体效益双重最大化,达到共赢的目的。要树立只有整个汽车行业健康发展了,每个品牌才有生存的可能的意识,营销的策略要针对消费者,而不是竞争对手。
最近东莞机动车协会联合东莞众多车行搞的联合营销促销活动,就是对这一策略的具体应用。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排量小于1.3L的车型共销售73.0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1.60%,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有率下降了3.7%。而排量小于1.0L的车型,仅销售25.17万辆,同比下降30.9%。这与我国大排量轿车销售量大幅度上涨形成鲜明对照,说明节油减排效果明显的小排量车型,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萎缩的态势。
为了更好地分析小排量汽车市场下滑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必要先分析小排量汽车的营销环境。
一、小排量汽车营销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对小排量汽车影响至关重要,利弊兼有。有利的方面有:一是国内经济增长较快。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二是居民收入有很大的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三是国内油价居高不下。汽车最常用的93号汽油价格从2005年初的每升3.92元上涨到2007年的每升5.34元,涨幅达到36%。这些对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发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不利的方面是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据统计,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这种物价不断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降低了消费者对汽车尤其是小排量汽车的购买力。
2.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需求存在误区。一般来说,小排量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因此,在国际油价频频上涨,我国石油消费压力日增之际,消费者应该会更加青睐小排量汽车。可事实上,消费者选择的不是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而更多的是选择被号称为“油老虎”的某些大排量的汽车。造成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需求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购车者认为“小排量”就是劣质的代名词。其实,“排量”大小并不能反映车辆质量好坏,小排量汽车也可以是质量很好、技术水平很高的汽车。二是消费者购车主要是追求名利,张扬个性。很多消费者认同大排量汽车驾驶时很过瘾,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小排量汽车在这方面则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3.政府政策没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车。目前,尽管国家出台能源环保政策并进行了汽车消费税调整的改革,但小排量车型市场表现仍处于低迷状态,究其原因,还是政府政策没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车。首先,早在2004年,国家将低税率档次由原来的排量小于1.0L提高到排量小于1.5L,这样就使得排量小于1.0L的汽车失去了竞争优势;其次,国家对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没有实行补贴、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而是实行和其他大排量车一样上缴诸如保险税、路桥税、车船税等的政策;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制定对小排量汽车限制行驶路线、限制行驶时间等歧视政策。可见,国家对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基本上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而且有些政策还无形中限制了小排量汽车销售和发展。
从上面营销环境分析看出,小排量汽车市场之路依然坎坷,因此,企业必须要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本文主要从产品策略、广告策略和公关策略三个方面来阐述。
二、小排量汽车的产品策略
要想扩大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关键要提高产品的价值,这样才能让市场接受,让消费者接受,真正打破消费者心目中的“小排量”就是劣质品的认识误区。
1.提高小排量汽车的质量。目前,我国小排量汽车整体上看存在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的情况。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产品质量。一是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增加小排量汽车技术含量,提高核心产品质量;二是按照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设计外观,提高形式产品质量;三是注重品牌建设。汽车品牌尤其是名牌汽车,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能满足消费者追求名利的消费心理,因此,注重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小排量汽车的附加价值。
2.提高产品售后服务水平。售后服务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小排量汽车期望质量的高低。目前,由于服务人员技术不精湛和企业服务措施不到位,使得许多汽车售后服务水平偏低,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排量汽车的售后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培训售后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维修技术;二是在售后服务过程中,采取某些相应措施给修车者提供便利,如提供代步车,以方便那些因修车而暂时无车使用的消费者。
三、小排量汽车的广告策略
小排量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在广告上投入少,制作草率,缺乏创意,影响了广告的效果,因此,企业制作广告时必须精心策划,以提高广告的效果。
1.慎重选择广告媒介。企业和经销商应该根据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对不同消费群体选择不同的广告媒介,如对知识型白领,由于其工作时间大部分在室内,加之其比较喜欢读书看报,采用报纸和杂志比较合适;而对经常外出的消费者可采用以墙体广告、广播为主,也可辅以报纸杂志广告,这样广告效果相对来说要好一点。
2.广告设计要有创意。一个成功有创意的广告,能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使之产生共鸣。首先,广告设计要精心挑选形象代言人,如挑选大家公认的成功人士做轿车代言人,这样给人的联想是:拥有这样的车是成功的象征。其次,广告设计还要能表现汽车利益属性,如宝马广告有这样一组画面:在冰封雪地的海岸上,一只企鹅远远望着一辆快速奔驰宝马轿车,自愧不如,这则广告将宝马 “完美的驾驶工具”的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小排量汽车进行广告设计值得借鉴的。
3.广告投放地要以城镇为主,不断向城乡结合地带扩散。由前述可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他们购买小排量汽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依据相关人士预测,当前使用低速货车、摩托车的农民将会是今后小排量车的一大消费群体。因此,小排量汽车广告不能忽略农村,否则,从长远来看,其广告效果要大打折扣。
四、小排量汽车公关策略
我国很多小排量汽车企业和经销商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公关策略,这也是导致小排量汽车没有真正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没有被消费者接受的原因之一。因此,企业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公关策略,提高小排量汽车的整体形象,改变政府和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的态度。
1.有效进行政府公关。小排量汽车企业应该精心策划,对政府进行有效的公关活动,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一是绿色环保原则。企业应该向政府部门强调小排量汽车节能、环保,并出处具体的相关标准和数据,说明小排量汽车是节能环保的“护花使者”;二是公平原则。一般来说,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应该课以重税,而低耗能低污染理应征收低税,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企业以此为突破口,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相信政府部门会做出适当的考虑,并制定出对不同排量车型征收不同税收的法律法规。
2.提升整体形象公关策略。首先,企业可利用重大事件或制造重大事件,邀请某些政府部门主管领导或者当红明星参加,并运用适当方法,免费赠送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小排量汽车,让这些领导者或明星愉快的乘坐小排量汽车。这样小排量汽车就会以“高档优质”的形象出现,并得到极好的宣传,就不会出现某些地方领导为了提高城市形象,做出禁止小排量汽车通行的决定;其次,企业要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如提供绿化赞助,给为绿化做出很大贡献的人颁奖;为贫困学子设立助学基金等。这些公关活动一方面将会给很多消费者带来实惠,另一方面会使人认为这样的企业是一个道德感和责任感很强的企业,企业和产品的良好形象将会因此而永远留在收益者和相关人群的心中。
总之,在机会和威胁并存的营销环境下,小排量汽车企业只有主动出击,制定上述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真正保持并扩大其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排量小于1.3L的车型共销售73.0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1.60%,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有率下降了3.7%。而排量小于1.0L的车型,仅销售25.17万辆,同比下降30.9%。这与我国大排量轿车销售量大幅度上涨形成鲜明对照,说明节油减排效果明显的小排量车型,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萎缩的态势。
为了更好地分析小排量汽车市场下滑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必要先分析小排量汽车的营销环境。
一、小排量汽车营销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对小排量汽车影响至关重要,利弊兼有。有利的方面有:一是国内经济增长较快。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二是居民收入有很大的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三是国内油价居高不下。汽车最常用的93号汽油价格从2005年初的每升3.92元上涨到2007年的每升5.34元,涨幅达到36%。这些对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发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不利的方面是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据统计,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这种物价不断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降低了消费者对汽车尤其是小排量汽车的购买力。
2.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需求存在误区。一般来说,小排量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因此,在国际油价频频上涨,我国石油消费压力日增之际,消费者应该会更加青睐小排量汽车。可事实上,消费者选择的不是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而更多的是选择被号称为“油老虎”的某些大排量的汽车。造成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需求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购车者认为“小排量”就是劣质的代名词。其实,“排量”大小并不能反映车辆质量好坏,小排量汽车也可以是质量很好、技术水平很高的汽车。二是消费者购车主要是追求名利,张扬个性。很多消费者认同大排量汽车驾驶时很过瘾,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小排量汽车在这方面则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3.政府政策没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车。目前,尽管国家出台能源环保政策并进行了汽车消费税调整的改革,但小排量车型市场表现仍处于低迷状态,究其原因,还是政府政策没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车。首先,早在2004年,国家将低税率档次由原来的排量小于1.0L提高到排量小于1.5L,这样就使得排量小于1.0L的汽车失去了竞争优势;其次,国家对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没有实行补贴、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而是实行和其他大排量车一样上缴诸如保险税、路桥税、车船税等的政策;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制定对小排量汽车限制行驶路线、限制行驶时间等歧视政策。可见,国家对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基本上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而且有些政策还无形中限制了小排量汽车销售和发展。
从上面营销环境分析看出,小排量汽车市场之路依然坎坷,因此,企业必须要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本文主要从产品策略、广告策略和公关策略三个方面来阐述。
二、小排量汽车的产品策略
要想扩大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关键要提高产品的价值,这样才能让市场接受,让消费者接受,真正打破消费者心目中的“小排量”就是劣质品的认识误区。
1.提高小排量汽车的质量。目前,我国小排量汽车整体上看存在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的情况。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产品质量。一是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增加小排量汽车技术含量,提高核心产品质量;二是按照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设计外观,提高形式产品质量;三是注重品牌建设。汽车品牌尤其是名牌汽车,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能满足消费者追求名利的消费心理,因此,注重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小排量汽车的附加价值。
2.提高产品售后服务水平。售后服务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小排量汽车期望质量的高低。目前,由于服务人员技术不精湛和企业服务措施不到位,使得许多汽车售后服务水平偏低,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排量汽车的售后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培训售后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维修技术;二是在售后服务过程中,采取某些相应措施给修车者提供便利,如提供代步车,以方便那些因修车而暂时无车使用的消费者。
三、小排量汽车的广告策略
小排量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在广告上投入少,制作草率,缺乏创意,影响了广告的效果,因此,企业制作广告时必须精心策划,以提高广告的效果。
1.慎重选择广告媒介。企业和经销商应该根据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对不同消费群体选择不同的广告媒介,如对知识型白领,由于其工作时间大部分在室内,加之其比较喜欢读书看报,采用报纸和杂志比较合适;而对经常外出的消费者可采用以墙体广告、广播为主,也可辅以报纸杂志广告,这样广告效果相对来说要好一点。
2.广告设计要有创意。一个成功有创意的广告,能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使之产生共鸣。首先,广告设计要精心挑选形象代言人,如挑选大家公认的成功人士做轿车代言人,这样给人的联想是:拥有这样的车是成功的象征。其次,广告设计还要能表现汽车利益属性,如宝马广告有这样一组画面:在冰封雪地的海岸上,一只企鹅远远望着一辆快速奔驰宝马轿车,自愧不如,这则广告将宝马“完美的驾驶工具”的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小排量汽车进行广告设计值得借鉴的。
3.广告投放地要以城镇为主,不断向城乡结合地带扩散。由前述可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他们购买小排量汽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依据相关人士预测,当前使用低速货车、摩托车的农民将会是今后小排量车的一大消费群体。因此,小排量汽车广告不能忽略农村,否则,从长远来看,其广告效果要大打折扣。
四、小排量汽车公关策略
我国很多小排量汽车企业和经销商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公关策略,这也是导致小排量汽车没有真正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没有被消费者接受的原因之一。因此,企业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公关策略,提高小排量汽车的整体形象,改变政府和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的态度。
1.有效进行政府公关。小排量汽车企业应该精心策划,对政府进行有效的公关活动,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一是绿色环保原则。企业应该向政府部门强调小排量汽车节能、环保,并出处具体的相关标准和数据,说明小排量汽车是节能环保的“护花使者”;二是公平原则。一般来说,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应该课以重税,而低耗能低污染理应征收低税,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企业以此为突破口,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相信政府部门会做出适当的考虑,并制定出对不同排量车型征收不同税收的法律法规。
2.提升整体形象公关策略。首先,企业可利用重大事件或制造重大事件,邀请某些政府部门主管领导或者当红明星参加,并运用适当方法,免费赠送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小排量汽车,让这些领导者或明星愉快的乘坐小排量汽车。这样小排量汽车就会以“高档优质”的形象出现,并得到极好的宣传,就不会出现某些地方领导为了提高城市形象,做出禁止小排量汽车通行的决定;其次,企业要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如提供绿化赞助,给为绿化做出很大贡献的人颁奖;为贫困学子设立助学基金等。这些公关活动一方面将会给很多消费者带来实惠,另一方面会使人认为这样的企业是一个道德感和责任感很强的企业,企业和产品的良好形象将会因此而永远留在收益者和相关人群的心中。
总之,在机会和威胁并存的营销环境下,小排量汽车企业只有主动出击,制定上述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真正保持并扩大其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