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28 01:14: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道路工程施工论文

篇1

1.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土石方位置: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当堆弃高度较高时还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

3.防施工噪声:主要是科学安排施工,合理选择和调整施工时间和机械配置。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进行科学安排,尽可能将施工作业时间安排在白天。在居民区附近路段,严禁晚上进行大规模施工活动,以减少对居民的干扰。除此之外,还应从施工工序方面进行合理选择,在一些环境敏感区附近施工时,要及时调整施工设备,增加轻型震动设备,减薄路基每一层填料厚度,增加铺筑层数,增加碾压遍数,减少施工设备震动和噪声对沿线居民产生的影响。

4.防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扬尘和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取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5.防水质污染: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兔油污的污染。

6.临时施工用地及料场选择:严格控制临时用地规模,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耕地,同时还要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或恢复植被。选择料场时,应评价其对生态的影响,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破坏昀小的料场。料场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弃渣要集中处理,不得随便堆弃。

7.绿化:对已完成施工的边坡、取土弃土范围内及时进行绿化,以缓解因道路施工给沿线地区带来的各种影响,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二、道路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除道路本身占用土地外,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期间,为修建道路而建筑的大型临时设施、临时房屋和取弃土场等也占用很多土地;施工过程中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又会带来青苗损失。若不采取积极措施,会使这些土地长期被废弃。另外,道路工程修建过程中,由于开挖路堑,取土填筑路堤、开凿隧道等,对山坡及表土搅动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环,若恢复不及时,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产生局部水土流失。此外,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的弃土弃渣。若对此处置不当,暴雨作用下产生的泥石流会危害农田,淤积河沟,破环水利设施,并影响周围自然环境。

某些道路沿线河塘密集,灌渠密布。施工生产生活废污水的随意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饮用水源。在桥墩施工中,挖坑排水,会使水质的含泥沙量有所增加。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运输土石方及其它建筑材料的载重汽车行驶所产生的噪声,对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产生影响;其次,建设施工工地的各种施工机械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对道路沿线两侧居民会有影响。据观测,推土机噪声级78dB-96dB,搅拌机噪声级75dB-88dB,重型载重汽车加速时噪声级可达88dB-93dB,在施工期间对环境可造成较重的影响,有时甚至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为运输材料过程中由于道路凹凸不平或装运过饱满等原因造成的抛洒及车辆身后真空吸力所造成的道路扬尘;其二为施工工地装卸、堆放材料及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面干燥松散由吹风所引起的风扬灰尘。

施工期间各种车辆和施工机械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要排放大量尾气,而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成分如Ph、CO、NOX、HC等,这些有害成分分布在道路两旁的一定地域内,昀终进入大气或土壤中,对环境造成危害。

道路建设施工期间,由于种种原因,要废弃大量固体材料,如砂石料、石灰块、水泥块等,这些固体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散失在施工工地周围,造成土壤污染。另一方面,来自施工现场的土石粉粒、粉煤灰、石灰、水泥等粉状建筑材料中的悬浮物在施工期间由于地表水的冲刷而流失,一部分沉积在工地周围土壤中,而另一部分进入当地河流中,对土壤和河水都会造成污染。

篇2

1.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其所包含的施工项目较多,不仅需要进行路基本身的施工,还包括土方方、涵洞、挡土墙、边坡及排水管线等多个项目的施工,所以需要做好施工中各项分工工作,各专业之间能够有效的配合。

1.3路基施工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采用机械作业,在一些机械设备无法操作的地方则由人工作业进行补充,路基施工过程中其作业方式多以流水作业或是分段平行作业方式为主。在土方作业时由于需要人工进行配合,所以需要设置专人进行指挥。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指的是在工程开工之前及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进行恢复道路中线,并定出构造物的位置等.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及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地面上,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路基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施工测量中,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认真熟悉图纸,检查图纸与设计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满足路基施工期间需要,应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及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的施工测量防线时,要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精度,使后期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要避免在施工损失,就必须仔细查找路面下覆盖的各种管网路线。

2.2填方路基首先,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施工前进必须行试验路铺筑,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此路段路基填筑平均高度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30cm,然后平整压实(压实度≥93%)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压实度≥85%)后填筑。其次,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

2.3路基填筑路基填筑需要分层进行,这样就需要进行每层填筑时对土层厚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当土石方运送到摊铺地点后,则需要对松土厚度利用尽进行测量,确保所填筑的土石方厚度大高于路堤的宽度,而且在确保具有足够的余宽,这样才能在压实过程中,确保路基边缘具有较好的压实度。在进行压实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确保压实度达到规定的标准。

2.4路基压实在对路基土进行压实时,为了确保出现路拱,则需要先多路边进行压实,一点点向中部进行移动,同时在压实过程中需要先轻后重,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不断增长的土基强度。在压实时,为了避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则需要先慢后快。利用压实机对路基进行碾压之前,需要先对道路进行整平处理,而在碾压时则需要确保前后两次轮迹重叠12~20cm,在确保压实的均匀性,在路基压实过程中,需要分层进行压实,在每一层所填充的材料需要确保一致,对于路基存在软土的情况,则需要将这部分软土换填后再进行压实。路基压实度对于路基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路基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后才能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所以在路基压实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根据试验所获取的参数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压实的质量,同时在压实作业中还要加强检查的力度,不仅需要确保每层土厚度的均匀,而且还要对压实度的均匀性进行检查,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规定的标准。

篇3

2施工中含水量的要求

施工中含水量有着自身较为明确的要求,例如在工程的地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应用垫层法来对于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工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保证道路地基自身的坚固性。除此之外,在施工中含水量的要求中,施工人员往往会发现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于地基的含水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而言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含水量的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了3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首先是应当在素土地基的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对于含水量的数值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使地基处于最良好的状态。与此同时,在进行拌合的过程中,每当存在水分过多或者是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当通过灰土的晾晒或者是进行洒水来对于其水分进行有效的调节。

3控制垫层质量的因素

3.1环刀法的应用

环刀法的应用是控制垫层质量的因素的基础和前提。在环刀法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保证垫层的质量并且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除此之外,在环刀法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首先应用200cm3容积的环刀来进行地基垫层中填料的抽取工作,然后将抽取出的样本作为代表来进行测样,从而能够实现其对于干密度的有效测定。

3.2灌砂法的应用

灌砂法的应用对于控制垫层质量的因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灌砂法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针对无法有效应用环刀法来实现的地基干密度的测量工作来进行灌砂法的有效应用。例如在道路地基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通过选择部分具有较好代表性的地基部位,通过试坑的合理挖设来将挖出的卵石进行合理的保存,然后通过试坑工作的有效进行来确保路基的深度被控制在240mm到320mm之间。

4道路地基工程中砂垫层的作用

4.1提高浅层地基的承载力

提高浅层地基的承载力是路地基工程中砂垫层作用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提高浅层地基的承载力的过程中地基的质量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始终是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和道路使用安全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在提高浅层地基的承载力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垫层的使用来替代被剪切破坏的软土,从而能够在增强道路工程中地基的整体承载力并且有效避免道路地基中破坏出现的同时促进道路地基工程施工效率的不断提升。

4.2减少道路地基的沉降量

减少道路地基的沉降量是路地基工程中砂垫层作用的重中之重。在减少道路地基的沉降量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针对可能存在的裂缝现象来有效控制具体的沉降比例。除此之外,在减少道路地基的沉降量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对于道路基础下浅层出现的沉降比例进行有效的判定。从而有效减少其对于道路路面正常使用和安全使用可能带来的影响。

4.3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

路地基工程中砂垫层作用之所以能够得以体现与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确保荷载的具体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固结困难问题的出现,并且合理的减少相应的孔隙水压力并且促进道路地基的工程强度被控制在一个令人满意的范围内,最终促进道路地基工程施工精确性和可靠性的持续进步。

4.4清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如果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的性质是膨胀土性质,应用垫层法,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对地基基础底面和两侧膨胀土的挖除。然后,换填非膨胀性土,可以消除道路地基中产生的胀缩作用。施工人员在进行垫层施工时,应该先对需要换填断面的厚度和宽度进行科学的计算,在满足道路地基稳定性和变形要求的基础上,还有适应施工的要求,避免慢盲目施工,有效节约成本才能发挥道路工程的价值。

篇4

首先,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忽视了城市与城市间的差异性,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内,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道路建设要求,加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城市的发展脚步不同,城市对于道路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其次,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忽视了城市本身的管理。从一个城市的管理角度来说,城市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与城市的管理工作之间是分不开的,城市的管理工作也并不是单一的,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含着各个方面的管理。

第三,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在进行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与时俱进性,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不同的,我国的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尊重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体现出时代的先进性,强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中的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来推动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

二、优化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体现出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带动我国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取得全面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从各种角度来推动和完善,以城市的发展为基础,以科技的进步为支持,带动我国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的结合,更好的体现出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势。

2.1体现城市的差异性

不同的城市所进行的城市道路工程是不同的,在进行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其差异性,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段所进行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来制定符合其发展的城市道路工程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带动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新发展和进步。

2.2尊重时代的发展进程

在进行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结合城市的技术发展来推动整个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网络平台,真正的实现城市道路工程管理信息的共享,体现出我国乃至是世界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说,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带动的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完善和优化是十分科学的,其充分的体现出了我国的技术实力,也能更为有效的体现出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管理质量。

2.3促进城市道路工程管理与城市管理的结合

针对目前我国行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与城市管理的其他工作脱节的现象来说,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要积极的融入到城市管理工作的大家庭中来,以城市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以便于从多角度来体现出我国行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带动行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和优化。

2.4强化行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抗压性

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城市道路的压力也越发的增大,城市道路建设工作需要充分的考量私家车所占的比重,以车辆数量的迅速增加来进行相应的行城市道路建设。针对于此,行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工作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抗压性,以科学的管理环节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城市交通压力。

篇5

一、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的目的与内容

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的目的是:通过对道路路面的检测实验,以了解路面的全面状况,作为市政道路工程验收,以及养护的主要依据,并为建立路面管理系统积累数据,以便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科学的监督与管理。市政道路工程包括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种,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市政道路工程水泥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试验的监理水泥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试验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路面损坏状况、路面平整度、路面抗滑能力等。其相应的检测试验指标分别为:路面状况指数、路面平整度均方差和摆值等数据。水泥路面的损坏可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接缝类等类型;水泥路面的平整度则是以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得的数据为标准;其抗滑系数以摆式仪测得的数据为标准。

水泥路面作为现代城市道路工程的主要筑路形式,被广泛用于市区、城乡道路、高速公路等,其使用性能的检测试验是极为重要的,绝对不容忽视,监理工作一定要发挥出监督与管理的作用与意义,确实保证市政水泥路面的各项使用数据指标达到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并符合道路的实际用途。

(二)、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试验的监理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试验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路面行驶质量、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结构强度、路面抗滑能力等方面。其相应的检测试验指标分别为: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路面状况指数、路面结构强度系数等。路面行驶质量的检测试验指标是行驶质量指数,路面的行驶质量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路面的损坏检测试验可分为裂缝、变形、松散等类别;沥青路面的结构强度系数检测试验作为路面结构强度的指标,要根据路面结构性能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衰变规律,将路面结构强度分为足够、临界、不足三个等级;路面的抗滑能力的检测试验以摆值或横向力系数表示,抗滑能力监理标准也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沥青路面的检测试验监理工作是对于路面的全面性能的综合评定,关系到沥青路面的质量与使用年限等,必须做好科学、系统、严格的监理工作,确保检测实验数据的准确、真实。

二、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的意义

市政道路工程的检测试验工作,是道路工程完工的必要程序之一,也是对道路使用性能的综合检测与试验。道路工程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一旦交付使用,就难以进行大规模的修复与养护。市政道路工程关系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等基本社会问题,在其检测试验中,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理。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可以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

市政道路工程对于道路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根据道路用途的不同,对于道路质量也有着不同的检测试验标准,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工作中,要采取符合实际的监理方式、方法,确实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道路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修复措施,严格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达到工程实际标准和国家的相关道路质量要求。

(2)、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可以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国内工程监理单位在长期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工作中,已经逐渐掌握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理经验,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研究,现已逐渐向科学化、实用化、具体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还要结合世界上先进的监理工作理论和经验,并加以充分的借鉴,逐步建立适合国内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的现论,为国内道路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3)、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竣工验收

市政道路工程在完工后,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竣工检验程序,才能交付使用。市政道路工程承载着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职责,关系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人们的出行需求,竣工验收阶段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市政道路工程的检测试验是竣工验收的重要程序之一,绝对不容忽视,此阶段的监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地区的相关规定进行,要通过科学、具体的检测试验方法,并结合道路所在地的客观环境,采取真是、准确的数据,经过认真、客观的分析,检测出道路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及时上报给工程验收相关部门,以有效提高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的进行和完成。

三、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的科学监理

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过程中的科学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管控措施、手段和方法,以保证所交工的工程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科学监理体系,要注意从以下几点做起:

(1)逐步建立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企业领导,检测试验人员各负其职的岗位监理责任制。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过程中,关键项目和路段要实行挂牌负责制,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各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员和检测试验人员,并且根据工程的检测试验进度和质量,对负责人和检测试验员分别给予公正的处罚与奖赏,使与道路工程检测试验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经济利益与工程质量的好坏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检测试验人员更大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2)建立了一套灵敏、高效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系统。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单位要随时进行信息的反馈、传递与处理,及时收集国内外相关市政道路工程监理的动态信息,为改进工程检测试验监理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从而使检测试验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成立专门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委员会及相关监督、检查部门。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单位要及时组建适应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全过程的监理机构,对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监理。

(3)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社会地位。由于某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工程监理单位,在监理工作中没有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进行严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信誉,最终导致道路建设行业的整体社会地位受到恶劣、负面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要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彻底改变人们心中对道路建设行业的固有观点,从而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向华.项目监理在市政道路检测试验中的运用[J].市政道路工程.2005,(11)

[2]孙涪陵.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检测试验监理的重点和方法[J].市政道路监理现代化.2004,(2)

[3]魏晓军,马少华.浅谈创精品市政道路工程的监理制度与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1,(1)

[4]邬伟彬.浅谈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的工作重点[J].科技成果纵横.2008,(3)

篇6

(2)影响市政工程施工的因素较多,不确定性大。由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像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都是影响其施工的重要因素。同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是造成施工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目标高,要求严格,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市政桥梁道路与城市形象以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工期较为紧张,冬季施工费用比较多。

(4)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正处于转型阶段。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由项目将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进行施工,专业性相对较弱。同时劳务队伍素质不高,项目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劳务队。

(5)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范围较广,其中包括:确定施工任务,签订承包合同;做好市政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做好施工中必须的准备工作;依据施工计划,综合施工,并协调好施工过程;合理利用已有的空间,做好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以保证施工条件的完整;最后,需要组织工程,对市政工程进行验收。

2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步骤

2.1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1.1技术交底和图纸复核进场后,需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参与方为业主、设计代表、承包人。这个过程的主要内容为:对关键控制点进行现场交底、标记,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

2.1.2施工测量放样完成交底后,需要组织测量人员、现场监理工程师对现场导线点及水准点、各种控制点进行复核、固定;复测横断面,增设临时水准点,加密导线点,并将遗失的标桩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监理驻地办以求尽快解决并重新放样、固定。

2.1.3标准试验及原材料检验在采购材料时,需要重点检查材料的出厂证、检验证以及合格证,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对于自采材料的检查,需通过监理工程师进行取样,然后送至指定的试验室进行检查。待试验合格之后,提供相应的试验报告及开工报告,经过批准后方可备料。

2.1.4开工报告认真查看设计文件以及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对施工沿线情况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在制定出施工组织方案。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开始拟定开工报告。最终由监理工程师批审批。

2.1.5临时设施等项目部进驻工地,就可以得到驻地用电和施工用电的具体数值,通过地方供电系统,架设临时电力线。为保证施工中的供电正常,此过程中可以另配备功率充足的发电机组;配备几台灵活易移动小型的发电机,能够移动电源,给一些离电源较远的构造物供电。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需要对所需的用水量作出预估,协调好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临时布设用水管道,提供施工用水以及生活用水。

2.1.6驻地建设根据施工场地的平面图,在施工路段的起止桩号位置搭设彩门,彩门宽度以路幅宽度为准。在施工驻地的过程中,需要将工作区、宿舍、医务室、工作棚、仓库与贮料场等空间合理划分,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7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公司需要完善质量以及安全保证体系,同时采取相关的措施,严格控制好每一道工序。

2.2施工阶段的管理

2.2.1质量管理必须保证进场材料符合施工要求,施工操作也必须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按设计图纸施工,这样能够保证操作的科学性。此过程中需要践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工程起监督作用。采取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实施奖惩制度,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需要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给施工单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2.2.2进度管理为保证施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需要召开一些会议,讨论工程进展的问题。要对施工中的人、材、机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观察是否进行。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定期进度表,监督施工。

2.2.3合同管理监督合同管理应是双向的,首先,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工程任务;接着,业主单位需要履行合同,支付相应的资金。

2.2.4信息管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整理好有关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合理运用;此过程中,还需要扩总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进展情况,以便随时向上级汇报工程进展、传达上级口令。

3施工过程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

(1)在施工现场,由于管理不当,存在着许多威胁施工安全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人员不细心,态度不端正,不按规定办事;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食堂卫生管理不合格;现场安全员的工作没有履行应尽的责任。

(2)忽视了用电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一些工作人员未能掌握准确的用点知识,对施工用电有关规范标准的理解不全面。在工地上,也没有安排专业的电工监管,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整个施工过程没有配备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施工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在对材料进行采购时,材料员没有认真对材料采购量做出规划,容易造成浪费材料的情况。同时,在进行材料存储时,忽视了材料的特性,没有进行分类保管,导致一些材料未投入市政道路桥梁工作就已经发生变质。

3.2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需要成立一个安全小组,它由项目部直接领导。同时,需要制定并且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排项目经理担任小组的组长,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专业施工队负责人任小组成员,每个作业面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这样,每一层的组员都需要签订安全责任书,并遵守安全规范以及小组制定的规章制度,具体履行监督、检查、管理各专业施工队的安全工作。

(2)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疏漏任意环节。在进行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时,需要电工的参与。电工操作属于特种作业级别,特种作业由于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所以,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组织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方准其独立作业。

篇7

在行车道上市政道路对包括各种公用管线的检查井在内的辅助设施进行了设置,因为这些井口具有较小的直径和尺寸,因此在压实检查井周边的时候具有非常大的难度。除此之外,由于在具体道路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并没有充分的重视这些细节问题,因此沥青路面与检查井周边的接触的位置经常会出现沉陷和塌落的情况,有些车辆在经过这些塌陷位置的时候就会出现跳车的情况,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出现各种交通事故。

2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的通病路基的承载能力

稳定性和强度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会对道路的使用寿命产生直接的影响,以城市道路建设的特殊性为根据,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的电信、电力、供热、上水、雨水以及污水管线等各种公用管线埋设在路中,在完成对这些管线的施工之后需要对其管沟进行回填,在回填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安全隐患。比如,回填土的强度指标CBR值不符合相关的规范标准、回填土的厚度超标造成没有足够的压实度、倾斜碾压等,由于这些质量通病的存在造成回填土的压实质量远远达不到相关的工程设计标准,因此就会在沟槽的所在位置出现路基沉陷的现象,同时也有可能有裂缝出现在路面中,最终使市场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的有效预防对策

道路桥梁工程主要包括交通工程、隧道工程、桥梁设施建设工程、路面设施建设工程以及路基设施建设等,这些工程都属于道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建设的关键所在,同时施工人员、设备操作以及原材料等也会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具体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施工质量,特别是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最终使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得以确保,只有这样才能够极大的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在确保经济效益得以增加的同时还能够对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1严格的控制工程的设计质量

①首先要不断地提升设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从而使设计企业的职业信誉得以确保。控制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设计质量控制,在具体的道路桥梁设计工作中,必须要认真的做好对设计人员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工作,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设计质量。同时,企业可以采取优化设计方案以及优化设计费用控制等措施全面的提升工程的设计水平。②严格的控制设计标准,在具体的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要以不同路段的实际交通需求为根据对轴载设计指标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一些道路桥桥梁路段存在着十分繁重的交融,就需要将轴载控制指标适当提高,从而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得以确保,要最大限度的防止由于实际轴载超过设计轴载导致发生各种交通事故。

2严格控制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①促进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要想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确保,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道路桥梁施工人员职业道德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要对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建设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考核,严格的控制施工人员的录用资格,同时也要将专业技能水平的培训工作做好,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且还要严格的贯彻和落实项目责任制度,使其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最终使工程的质量得以确保。②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将细节管理工作做好。在具体的道路桥梁施工中,必须要严格地以国家的规范和标准以及相关的设计文件要求为根据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比如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从填料强度、压实度、分层回填厚度等各个方面对管沟回填土施工进行控制,一旦路基地面的纵坡坡度和横坡出现超过1:5的比例,就要选择倒退的方法对其实施压实。总之,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够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篇8

2隧道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根据2012、2013年隧道工程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按工序进行分类可以看出:隧道初期支护、衬砌、防排水问题突出,洞身开挖、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等问题也不少。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问题在不同建设项目、不同工点、甚至同一工点的不同时段重复发生。

(1)隧道开挖

擅自改变设计工法或不完全按设计工法实施、安全步距超标等“红线”管理问题,在当前矿山法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在城市地下隧道施工中尤为突出,给后续施工带来较大安全隐患。就其直接原因,一是技术交底流于形式,作业队伍不按设计要求施作,经验主义严重,且大部分以完成实物工程量作为工费结算依据,开挖作业人员片面追求进度;二是架子队管理虚化,变相违规转包分包工程,以包代管;三是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不满足现场需要,不能准确判识围岩状况,特别是在遇到围岩变弱时,不能及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四是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工序检查验收把关不严格,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五是城市地下隧道普遍采用双洞单线,掌子面作业空间有限,各工序交叉干扰大,不利于流水作业组织。

(2)超前地质预报及围岩监控量测流于形式

相关成果不能有效指导后续施工。就其直接原因,一是未将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二是缺少专业队伍,大部分隧道施工的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均为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相关成果资料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给项目部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三是数据资料弄虚作假,擅自减少现场作业量;四是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单一,未能采用长、中、短距离相结合的综合地质预报方法;五是围岩监控量测点埋设深度不足,测杆未能进入基岩,部分隧道存在观测频次不足等,致使监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围岩变化情况。

(3)超前小导管施作数量、长度、外插角不满足设计要求

未注浆,系统锚杆施作数量、规格型号不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在矿山法隧道施工中比较普遍。就其直接原因,一是偷工减料,部分作业队伍从节省成本角度考虑,能省则省,不按设计要求施作;二是安全意识不强,部分作业队伍未能深刻认识超前支护对后续作业的安全防护作用。

(4)初期支护局部平整度差

强度不足、背后空洞或不密实、变形开裂甚至侵入二次衬砌轮廓线等问题,在隧道质量问题中所占比列较大。就其直接原因,一是爆破设计流于形式、光爆效果差,超欠挖现象严重且未按规定工艺步骤处理甚至在喷射混凝土时采用石棉瓦、防水板等物品遮挡较大超挖部位,断面轮廓未进行严格验收,极易导致二衬厚度不足、背后脱空等质量问题的发生;二是拱架间距超标或以弱代强,钢架背后与基岩面间未采取措施顶紧,拱架偏离设计轮廓线,导致围岩收敛变形速率过大,支护出现变形;三是富水围岩地段止水效果不佳,长时间流水带动泥沙流失致使围岩加大变形;四是初支喷射混凝土强度不足,有些自建小拌合站生产喷射混凝土疏于管理,过程控制较差,喷射工艺随意,甚至个别使用干喷工艺,养护方式不当和养护时间不足。

(5)局部二衬混凝土强度、厚度不足

二衬背后空洞或不密实,仰拱及填充一次浇筑、厚度不足或隧底回填虚砟,二衬钢筋布设间距超标等问题,隐蔽性较大,严重者将极大地影响运营安全,需辅以必要的检测手段方可发现。就其直接原因,一是未对隧道初支轮廓进行量测或量测工作不细,当超挖较多时,不按规定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而是抛填弃砟;二是防水板挂设质量不合格,松紧度不当或破损、甚至脱落,浇筑时混凝土不能将防水板压紧并密贴在初支混凝土基面上;三是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不到位,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指标选择不当,在运输距离较远时造成混凝土产生离析,对新旧混凝土接茬处和墙脚等部位振捣不到位甚至漏振,在个别洞内湿度不满足要求时未采取措施保湿加强养护;四是回填注浆不密实,注浆管道布置形式单一,注浆工艺随意,过程控制缺失,注浆后未进行复检,致使防水板与初支间空隙长期存在形成空洞;五是仰拱施工未安装弧形模板,不能保证仰拱一次浇筑高度和宽度。

(6)防排水效果不佳

设计的初支、防水板、二衬等多道防水线均没能完全施作到位,在二衬表面出现渗漏水现象,尤其是在城市地下隧道全包防水施工中表现较为突出。就其直接原因,一是防水板铺挂前基面处理不到位,在浇筑二衬混凝土时造成防水板局部破损;二是止水带安装不合格,施工缝及沉降缝防水处理未按设计施作到位;三是二衬混凝土施作过程中振捣不到位、模板拆除过早,局部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未一次浇筑完成出现施工冷缝,施工缝处理质量差尤其是纵向施工缝凿毛、清理不彻底;四是排水盲管安装质量差,存在反坡积水、破损被混凝土堵塞,出水口位置偏差大、未及时清通导致衬砌后出现压力水头;五是城市地下隧道全包防水普遍采用自粘式防水板,容易出现防水板挂设不圆顺、接缝不严密、钢钉钉挂后不处理、保护膜不撕除或沥青粘性失效等现象。

3施工管理原因分析

(1)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缺位

是大部分量问题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部分施工单位对个别隧道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复核、审批程序流于形式,方案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施工现场过程控制流于形式。

(2)工序验收把关不严

是造成大部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部分施工、监理单位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落实不到位,现场检查验收过程中未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签署质量验收文件,部分检验批验收资料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

(3)勘察设计工作不到位

由于前期勘察工作不细,地质资料不详细,造成部分隧道开挖工法和支护措施不合理;施工现场设计配合不到位,部分隧道围岩状况变化后设计变更不及时,尤其是在围岩变弱的情况下支护措施明显不足。

(4)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部分施工单位的三级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仅为应付上级检查、未落到实处,部分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编制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技术交底未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造成部分作业人员不清楚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标准和作业要求,甚至存在部分现场作业人员违章蛮干的现象。

(5)考核机制落实不到位

部分参建单位内部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未有效运转,部分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个别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企业信用评价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标考核。

4预防控制措施建议

(1)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龙头作用

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强化源头、过程和细节控制,积极推进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的应用,认真落实安全风险和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隧道工点的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切实提高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在工厂化方面,建议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要求组建钢结构加工厂,对隧道模板台车、型钢钢架、钢筋网片、超前小导管等钢构件集中加工制作、统一配送,有效卡控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发生。在机械化方面,组织研发防水板铺设机,大力推广使用移动栈桥、喷射机械手等先进设备,提高工序施工质量和效率。在专业化方面,全力推行架子队管理,坚决清理违法分包、转包、以包代管等行为,强化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在信息化方面,推广应用工地试验室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检测数据的在线实时监控,混凝土拌和站计量偏差、拌合时间等数据的在线实时监控,隧道围岩量测断面数据采集和围岩收敛情况的实时报告、分析等,及时防范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2)强化勘察设计工作在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头作用

在前期勘察过程中,工作要细致,在遇到不良地质及软弱围岩隧道时要加大地质钻孔的频率,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和支护措施,确保工法适应现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设计配合工作要及时、到位,遇到围岩状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核实现场地质情况,及时出具变更设计文件,及时指导现场施工。

(3)强化质量安全“红线”管理

施工现场存在擅自改变设计工法和安全步距超标时必须暂停掌子面掘进,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

要严格纳入工序管理,选择专业队伍实施。实施过程中确保预报成果和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及时指导现场施工。

(5)强化第三方检测管理

必要时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可实行第三方监测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强化过程控制。

(6)按照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各建设单位要对隧道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和检验批等验收签字人员的资格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审核,按规定程序进行变动人员审批管理,确保责任落实的可追溯性,严把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关。

(7)强化教育培训制度

不走过场,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对作业层要坚持安全、技术交底,让每一名作业人员都清楚各工序的作业内容、作业标准、工艺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做到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条件可实行班前安全交底和现场实作过程交底;另一方面对管理层要将项目部制定的标段、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分部分项施工专项方案传达至各级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验收标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巡查。

(8)建立长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一方面建设单位要对各参建单位在铁路建设中的合同履约、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工程实体质量、现场施工安全等方面加强检查,对发现符合不良行为条件的应及时进行记录、公示、确定并上报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企业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招投标挂钩;另一方面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内部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将建设项目管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至每一岗位、每一管理人员,对质量安全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篇9

1.1提高监理企业与建设单位的紧密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计划出现改变,要及时进行确认,做出施工变动。建立企业与各建设单位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争取建设单位的支持,对日后工程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

1.2加强建设单位之间的联系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及时、全面的了解各建设单位的安排及相关计划。监督相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拆迁工作,掌握工程建设目的,了解各单位的施工进度,在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及建设进程。掌握各单位资金的到账及花费情况,使工程得到资金保障。此外,要掌握地下管网的具体情况,为今后开挖深坑提供准确的依据。通过以上各种措施,降低施工成本,达到提前竣工的目的。

2探究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

2.1提高监理企业与建设单位的紧密程度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质量达标,对工程进行施工的质量管理非常有必要。施工单位在制定相关标准及计划时,要按照实际生活、生产及施工的具体情况,保证与施工计划的方案保持一致。市政道路之间并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存在较为复杂的联系。因此,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项目。除此之外,因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待工程结束之后,对工程使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行保证。所以,工程建设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及安排,明确施工目标,采取合理施工措施,保证施工进程。其次,在施工阶段,要保证在监理的总工程师监管下进行。随时检查工程质量,并及时填写质量的检查表。在此过程中,要认真对待质检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处理。再次,应全方位控制施工质量。主要包括生产机械、人员技能等方面。

2.2提高监理企业与建设单位的紧密程度在城市桥梁建造的过程中,对每个施工部分进行技术管理非常重要。下面具体探讨在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如何做好工程技术管理的几个要点。

1)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图纸进行仔细审查,如果一旦发现图纸存在缺陷,审议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与图纸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努力,及时克服图纸中存在的缺陷。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大胆进行创新,大胆运用各种新型材料、新型设备及新型工艺。此外,为了更好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技术人员还应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保证建设进程;

3)在实际施工中,要而临各种突发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应提高自身应变能力。一旦出现突况,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如果突发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上报公司,由专家进行解决;

4)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应正确把握相关合同,如果发现合同出现变更,应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进行解决;

5)施工单位要构建完善的资料管理系统。施工人员应明确自身责任,将资料进行分类与管理;

6)在施工中,如果遇到较为特殊、重大的建设环节,建设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篇10

(一)规划

评价现有路网状况,提出需改善的项目,确定需改善项目优先次序,制定计划并编制预算。

(二)设计

收集原材料、交通、环境、费用等数据,对需改善项目提出设计方案,进行结构分析和经济评价后,提出费用-效益最佳方案。

(三)施工

编制招标文件,提出施工要点,组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施工质量。

(四)养护

提出养护要点,编制养护计划。

(五)路况监测和评价

进行道路日常巡检,确定控制或评价路段,定期监测路况变化。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分属不同的管理层面。如规划活动主要指整个路网的投资决策和计划安排,设计和施工活动则涉及各个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就是在监测路况取得道路服务状态数据的情况下,不断做出与道路有关的各项管理决定,并加以实施。

二、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作用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经常性保证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从而保证道路安全快速通行和服务等功能的实现。通过对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起到以下作用:

(一)及时了解和正确评价道路状况和服务水平

根据道路状况和服务水平,及时安排维修保养、中修、大修等工程,合理安排维修养护资金,保证道路完好。通过养护调查建立相应的技术状况数据库,为城市道路的运行管理提供完整、科学的技术数据,并将数据分析处理后为决策服务。

(二)提前预防道路设施病害发生

及时治理随时出现的损坏,防止微小病害的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延长道路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行管理成本。

(三)及时发现并弥补道路设施先天不足或使用缺陷道路设施在建设期间,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使用过程中出现道路排水、通道设置等方面问题,只能通过后期的养护维修加以弥补。

(四)减少或杜绝意外损害和伤害

对道路设施进行科学、到位的养护管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由于设施病害、维护不当等原因给道路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和伤害,避免由此发生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三、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护管理体制落后、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养护管理体系不健全、养护机械化水平低和法规、标准建设滞后。

(一)养护管理体制落后

1、不能对道路设施实施统一管理

当前,许多城市存在着多个养护管理部门,这样就人为把统一的设施划分不同区域管理,显然不利于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的统筹考虑、整体安排。同时,由于各部门职责交叉,经常会出现面对问题、责任,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

2、管养不分,责任不清

现行管理体制下,养护管理部门既是城市道路养护的管理单位,又是养护的生产者。管理者责任不清,经常就养护计划与养护资金的分配发生矛盾,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很难追究责任。

3、有限养护经费用之不当

每个养护管理部门为了应对养护资金的不足,均成立了施工企业,造成冗员过多,养人包袱沉重。

4、缺乏竞争与创新

现行管理体制下,缺少市场压力与变革的动力,容易导致资产流失、非生产人员膨胀、队伍素质下降、行业管理职能削弱等问题。城市道路养护质量主要靠内部机制来保证,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养护管理技术不能创新、养护水平难以提高,道路完好率始终处于不理想状态。

5、企业失去活力

许多养护管理部门成立的施工企业既具有企业身份,又要负担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要服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行政指令,这就束缚了企业活力,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也无法调动企业积极性。

(二)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

城市道路养护资金是保证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道路设施完好满足功能需求的重要基础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公益属性,其养护资金完全靠政府财政投入。但是,在大多数地区,城市道路养护资金每年的支出额只占所需资金的一半左右,每年城市道路增长的幅度远远高于养护维修资金的提高幅度,可以说养护资金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

(三)养护管理体系不健全

1、缺少完备的路况数据

正确、全面的路况数据可以反映路网使用状况的实际水平,从而对路网的使用性能做出正确评价。许多地方缺乏完整而详的城市道路历史数据档案,如各种路面结构、养护历史数据、路面的使用性评价数据等,而这些信息对于科学的养护决策而言是必需的。

2、现有档案信息管理手段落后

许多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部门都存有该部门成立以来所管辖道路设施的档案,但是档案的借阅、查询及保存工作仍然采用人工方法,工作效率低。由于借阅频繁,资料破损比较严重。

3、没有建立定期路况检测、评价机制

多数城市道路路况数据的采集是以“道路完好率”为主,表征的是养护工作质量,并不能准确反映路面结构、损坏、平整、抗滑等多方面的使用性能。

4、养护决策制定的主观性

许多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缺乏决策方面的先进技术支持,以往的养护决策往往依靠经验做出,无法从路网整体角度出发,对整个路面使用寿命周期进行对策类型和实施时间的优化,人为因素很强,所得出的决策无法保证最优。这样的决策不能使有限资金得到最好利用,也不能提供最优的路面状况。

5、缺乏养护工程监理体系

由于许多城市道路的保养小修和中修工程并未进入招投标市场,而是由养护管理部门直接实施,虽然具体施工时有养护管理部门的质检科监督工程质量,但是缺乏第三方、无利害关系的专业监理公司的监督,工程质量的保证体系还不完备。

(四)养护机械化水平低

1、设备种类单一

目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部门拥有的设备大都是功能单一的小型维修机械,种类单一,缺乏大型多功能养路机械,致使道路养护维修机械化水平较低,制约了道路养护维修质量。

2、养护维修设备数量少

许多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部门,道路设施技术装备率距建设部1992年颁布的《城市道路桥梁和排水设施养护维修机械装备标准》规定的1500元/千平方米相距甚远。

3、既有设备工作性能不高

许多地方现有的养护维修设备都是国产养路机械,大部分购置年代较早,功能比较单一。经过十多年的使用,设备性能已经严重衰减,故障率较高,一些设备还超过了报废期限,严重影响了养护维修工艺的可靠性和施工进度。

4、设备更新改造慢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量迅速增长,路面破损越来越严重,道路的养护工程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现在路政管理使用的机械设备多是使用20多年,甚至30多年的。

5、机械化程度低

由于设备的缺乏和陈旧,道路养护工程机械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养护维修工作处于半机械半人工操作状态,相当一部分道路病害来不及处理,很多道路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五)法规、标准建设滞后

1、缺少有针对性的规范、标准

目前,城市道路养护维修领域还缺少有针对性、具有地区特点的各类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养护保障、养护定额等规范和标准技术体系,造成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的“道路完好率”指标,缺乏整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不能满足现今城市道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2、《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急需修订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于1996年实施,距今已十多年之久,应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尤其是体制即管理者是谁的问题,近十年的改革发展,市政工程的投资来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程养护主体条块分散、独立管理、各自为战,工程养护的操作层没有市场准入资格限制,造成水平参差不齐,任意队伍都能披挂上阵,养护市场缺乏规范。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扩大资金筹措渠道

从目前来看,可供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提取;有选择地出让部分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合作路桥经营权;吸收增量资本;合理收取各种占道费;征收出租房税;建立以养路费为主的道路用户税费筹资体制;国家或省支持的城市管理的专项资金;关键路段设置轴重检测设备;居民收入调节税的征管;修建具有优质服务设施的车辆清洗站;修建优质设施污水处理厂;修建地上或地下大型停车场;修建优质服务设施城市道路等。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提高城市道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是节省资金的有效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资金效率: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养护决策水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节约成本;严格审批养护工程变更等。

(三)实现道路养护管理信息化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档案存储的电子化

存储完整、系统、准确的路网基本数据和路况调查数据,能够迅速、及时地查询有关管理信息、数据、资料等,为道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提供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2、对道路使用性能进行监测和评价

通过监测采集系统,定期采集城市道路动态数据,通过客观资料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评价,说明道路的现有状况,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养护对策措施。

3、对道路的养护状况进行评定

通过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以及阶段检查和年度检查的结果,对道路养护状况进行等级评定,以考察和评价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为改善和更新设计、施工、养护方法提供依据,并据此对承担道路养护维修任务的养护作业公司进行奖惩。

4、科学制定养护计划

根据道路状况给出养护对策,制定养护全市道路整体养护计划,并给出不同投资水平对路网状况和服务水平的影响,以科学客观的数据作为申请养护维修资金的依据。

5、根据养护资金的限制,给出最优养护策略

根据下达的养护维修资金数额,合理有效地分配投资,提供费用-效益最佳方案。

6、养护计划所涉及养护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养护计划中具体养护项目给出最佳的养护实施方案,据此对承担道路养护维修任务的养护作业公司的方案进行评价。

7、预测路网技术水平状况

利用具有一定可靠度的道路使用性能预测模型,预测各种养护改建对策的后效,以及路网内的路况今后发展变化情况。

(四)机械化发展对策

1、需要配备完善的主要设备

(1)路况数据采集设备

路况数据采集设备主要是给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部门配备,进行路况数据采集和评价。主要包括:多功能道路检测车和FWD(落锤式弯沉仪)。

(2)日常养护与维修机械主要是承包小修保养作业的养护企业配备,进行道路养护维修作业。主要有: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车、稀浆封层机、沥青补缝机、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合料摊铺机、路面铣刨机、路面切缝机、振动压路机、挖掘装载机、自卸汽车、平地机和多功能水泥路面维修车等。

2、发展机械设备租赁市场

为适应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市场化的需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大修工程和改扩建工程及部分中小修工程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由于设备复杂、费用高、闲置时间长等问题,一般从费用效益的角度考虑不予购置,而是通过社会租赁市场解决。其主要的实现方式有三种:

(1)养护机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公路管理部门以在公路建设投资期和运营期内购置的养护机械为资本,采取投资入股或者委托经营的方式,由一些具有养护资质及信誉的公司进行开发经营。这种方式适用于公路专用养护设备。在保证自身正常养护的前提下,公路管理部门只负责检查、监督养护质量和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情况。而经营公司负责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及经营活动。公路管理部门除享有设备的优先使用权和保证权外,还定期收取设备的折旧费和经营利润分成。

(2)养护机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公路管理部门将设备一次性分配给下属的养护作业单位,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由下属作业单位自行管理,或者对外租赁经营,而管理部门只负责对养护质量及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这种方式适用于公路管理部门内部运作,适合于保障型养护设备及部分专用养护设备。公路管理部门只收取设备的折旧费、大修费,不负责设备的保养和管理费用。养护作业单位的设备的保养和管理费用除依靠养护经费外,还可以通过对外出租或者承包工程获得。

(3)依靠外租养护机械解决养护维修

这种方式适用于养护租赁设备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由于设备资源丰富,便于租赁,可以减少因购置设备支付的大量资金,节省设备的保养和管理费用。但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设备无法及时到位,就会影响正常养护作业。

(五)法规、标准建设对策

篇11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工程也在不断的日趋发展。虽然当前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由于当前公路反复承受的载荷量越来越大,在道路施工中,施工人员技术不专业,操作不规范,因而出现了质量问题,造成了道路的稳定性下降,大大降低了行车的舒适度。因此,为了有效提高道路的施工质量,必须切实预防与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及隐患,了解质量控制途径,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从而保证道路工程达到质量标准。

一、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

1、切实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

工作都是人做出来的,施工人员能否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思想道德、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严细作风、管理水平及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因此,首先,施工方的管理人员要注意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意义所在,教会他们敬岗爱岗,从而积极对待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其次,施工方的负责人要定期举行道路施工技术水平的培训,并且进行考核,通过这种硬性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最后,施工方则可以引导组织讨论小组,将一些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起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从而激励工人攻克施工技术的难关。

2、切实保障相关硬件设施的良好状况

首先施工前后都要对相关的各种机械设备、工具、仪器仪表、装备配置等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完好、齐全,从而防止其在施工进行中出现问题,耽误工期;相关机械不仅要在日常进行必要的维护如多上油,多擦拭,保持整洁等等,而且还要聘请专业的人事对相关重要的机械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修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机械工作时的效率,从而为工程进度的按时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施工方因不必要的机械磨损而造成的损失,保障施工方的利益。其次,要切实保证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及供应的及时性,只有这样按时按量的进行供货供料,才能保障道路工程施工按照计划顺利的进行下去。而且,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施工方一定要按照国家标准,认真进行采购,丝毫不能马虎,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道路土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道路土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沟槽(桥、涵两侧)回填施工质量不合格和土基的横坡以及平整度未达到规定的要求。

1、沟槽(桥、涵两侧)回填施工质量不合格

沟槽(桥、涵两侧)是根据某些道路工程中施工的需要挖掘的,当一个道路工程总体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这些沟槽进行回填。然而在进行沟槽回填时如果不按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回填,就会造成回填的沟槽要求不达标,进而对道路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举例来说,有些沟槽挖好了以后主要是用来临时过水(涵洞)和预留作业空间(桥台),当主体工程完成后,需要将这些沟槽进行回填,如果回填不达标,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大打折扣,如果回填物质采用大粒径的旧路面材料,沟槽内的物质之间的空隙会比较大,日后承受的压力会比较小,当有大型货车或其他汽车长时间碾压是就会造成路面断裂或下陷,给道路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

2、土基的横坡以及平整度未达到规定的要求。

路面不平整主要包括:

( 1) 由于沥青不均匀形成的垄沟,经过汽车不断作用而成的波浪。

( 2) 由于不同路层间的粘性较差而形成的壅包。

( 3) 路面受力不均匀,行车的长期作用后形成坑槽。

如今道路土基施工中许多的施工人员都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路基,施工人员在对路基进行施工时只是简单的按照工艺流程,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填土、整平、碾压,路基碾压完后不检查其碾压质量是否合格,就直接进行下道工序(路面)铺设。有时候,施工人员即使觉察到路基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也不去改正,如此施工完成的道路工程建设极易造成路面承受的压力不均匀,土基的横坡以及平整度未达到规定的要求,道路在使用中极易出现裂缝。

3、解决对策

(1)沟槽(桥、涵两侧)回填问题解决措施。相对来说该问题的解决并非难事,要想沟槽回填的质量合格,施工人员就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用于回填的物质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回填时最先做的是检查(清理)沟槽内是否有水,是否干净,确保符合要求之后再进行回填;然后要对回填物质粒径和含水量进行严格把关,作为回填的材料粒径不应太大;且回填材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完成一次沟槽回填后要对回填物质进行夯压。夯压所用的设备一般是振动压路机,若沟槽太大,一般选用轻便的夯实器械。

(2)土基的横坡以及平整度问题的解决措施。要想解决土基的横坡以及平整度问题就必须在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施工人员同时也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检查所设置的标高是否合适,若不合适,要及时作出调整,不能不管不顾,只有这样,施工出的工程才不会出现土基的横坡以及平整度问题。

(3)沥青混合原料路面不平整问题的解决措施。沥青混合原料受热容易变软,因此对于其出现的路面波浪问题可以将路面进行加热后重新碾压就会得到较理想的路面效果,若处理效果不明显,就需要对出现波浪的路面进行洗刨、搅拌后再进行铺设;壅包可以用人工或机器设备将其铲平;坑槽可以用沥青混合原料重新填补并进行压实而处理掉。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及防治措施

1、混凝土板块裂缝

如果混凝土道路建设完成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路面表层很容易因为风干而收缩变形,从而导致其路面产生很多网状裂纹; 当对于混凝土路面进行修补时,切缝时间过长,导致收缩裂缝,后因此路基下降使得板块折裂; 由于施工失误或使用原材料的问题导致裂纹产生。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保证对于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即按照工程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例如保湿、防晒。一般混凝土的养护周期不能少于14 d。

2、胀缝处破损

由于滑动传力装置在胀缝内部的安装位置存在误差,导致胀缝上下部嵌缝板未能对齐,胀缝材料质量有问题或是胀缝填充工艺不合理,以上问题都会使得混凝土路面的胀缝两侧版面在长时间车辆载荷冲击后出现裂缝、坑洼,甚至错台。胀缝处破损的预防措施。

( 1) 首先保证传力杆安装位置准确,传力杆应处于板厚中央处。

( 2) 在填缝时,应选用粘黏力好的材料,并且此材料抗寒抗热。

( 3) 对于胀缝的填充,要严格按照工程规定的规范进行。

结论

综合上述,道路最终的成品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质量的好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而路基路面作为道路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注重施工细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路面基层施工的技术规范,对每个施工过程要做到心中有数,紧抓施工要点,从而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舒适,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周小愉.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要点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2,( 3) : 154 - 155.

篇12

1.2工程造价预算上的不合理在目前的建设工程中,广泛采用工程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承接的施工单位,而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建设工程中的一种,自然也常常采用这一方法来选择施工的单位。但是这种竞价形式,会让大多数的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压低报价,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报价大大的低于正常造价的情况。这时候很多的施工单位就会在实际的操作中出现预算不够而采用不合格材料或者为了挣到更多的利益而降低工程的质量指标、偷工减料等现象。因此,施工单位要对竞拍的工程进行合理的研究分析,给出一个合理的报价,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1.3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和其它的工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施工的地方比较狭小,对工程的时间要求比较高,不能够影响到正常的交通,同时还要面对很多突发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做出合理正确的调整,来适应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各种突况。

1.4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操作的不合理最终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要取决与现场的施工和监理人员。施工人员不仅仅要熟悉工程的具体进度和设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的向相关单位反映发现的具体情况,保证整个施工的过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的具体对策

2.1制定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对工程的进度、质量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设计时,要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首先是要对工程的时间即是长期还是短期进行一个确定。其次,要充分考虑到路下的排气、通信、电气管道的布局问题,给排气、通信、电气管道的安装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交叉性的设计,来避免因为道路的改建或者扩张带来的布局上的冲突。最后,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最后的整体设计时,要征询和听取各个部门的建议,和各个部门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就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并解决,保证最终能够设计出一个高水平的、符合实际的、科学的设计方案。

2.2做好对测量质量的把控在市政道路的建设中,因为城市中的建筑物之间密度比较大,地下的各种管道交错分布,这就对道路的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操作中要对各项数据进行精确的测量,以免出现不同地下管道之间的碰撞以及新建的道路和原来的老道路无法对接上的状况。在进行测量时,要结合使用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一般在道路的两侧各摆放一个比较显眼、安全、牢固的永久性水准点,用来进行长期的观测,并且观测的精确度不能够低于三等,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复测和签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施工单位完成精确的测量工作,进行放样并且自审没有问题后,要上报给相关的监理部门进行审查,测量的误差值一定要控制在建造条例允许的范围内,并在测量工作完成后对测量点进行很好的保护,保证整个测量和放样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2.3做好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把关对施工中所要应用的各种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道路工程质量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一个市政道路建设的工程中,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一旦不能够对施工所用到的各种材料的质量都进行很好的把控的话,一定会出现使用不合格材料的现象,最终影响到整个的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对施工中的材料采购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提高施工材料采购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对所要采购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购买具有正规质量证明文件的材料。在施工采购人员所采购的材料进入到工地使用时,再进一步的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所有进入工地使用的材料都能够符合工程质量上的要求。

2.4做好工程中填方路基的把关在进行填筑的工作时一定要根据科学的要求进行分层,有序的填筑。一定要确保上一层的路基辗压密实和经过含水量的测试之后,再决定是开展下一层的填筑和辗压工作还是需要对上层的路基进行进一步的辗压后,再进入到下一层的填筑工作,以免出现返工的情况。再有就是要对所进行施工的土地的干密度进行测试,根据所测出来的土地干密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土地压实度标准。在进行填筑时,如果发现地下水的水位比较的高,这样很容易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就要在路基的下面填充一些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不容易被风化的沙石材料,来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形成一个具有很好水稳性的,厚度大约在20cm到30cm之间的稳定层,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2.5做好路面质量的把关在市政道路工程进行到最后的环节,就是要完善、处理好对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把关。一旦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对混凝土28d的抗拉强度应该在4—5MPa;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一定要多于300kg,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强度、耐磨性、以及抗腐蚀性。同时,在市政道路工程竣工之后,相关的验收部门一定要把好质量验收的最后一道关卡,保证整个的市政道路工程没有任何的质量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