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2-12-12 20:53: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按照 “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培育财源,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及省地投资导向及产业政策要求;

(二)项目建设要立足于我区经济发展现状,符合我区总体发展规划;

(三)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能充分发挥我区优势的项目;

(四)项目建设要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五)坚持重点推动对俄经贸合作园a区项目。

三、工作内容

(一)大项目范围

1.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2.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础设施项目;

3.产业关联度大、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骨干项目;

4.关键领域的重大高新技术项目;

5.利用内、外资和其它社会资本有重大影响及示范作用的项目;

6.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民生项目;

7.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项目。

(二)大项目分类

1.按项目类别及投资额度划分

(1)基础设施类。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园区项目、交通项目(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能源项目(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其它项目(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

(2)产业项目。特色养殖(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绿色食品(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北药开发(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旅游业(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林产工业(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矿产开发(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其它项目(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

(3)民生项目。城市设施、林业投资及其它项目(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

2.按项目进展层次划分

具体划分为在建项目、20__年争取开工项目、储备项目三类。“在建项目”指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施工建设中的项目;“20__年争取开工项目”指项目前期工作即将完成,将要开工建设的项目;“储备项目”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四、工作目标

(一)项目建设目标

在20__年全区项目年建设中,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产业性建设项目(5个)、民生项目(5个)共三大类,预计实现投资139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4550万元,产业性项目投资6400万元,民生项目投资3000万元。

(二)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年建设活动,预计20__年产业性项目可实现产值51810万元,利润8270万元,税金3140万元;20__年可实现产值55876万元,利润8880万元,税金3430万元。

五、保障措施

成立__区“项目建设年”大项目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加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 加区政府副区长

加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加区发改局。

办公室主任: (兼)

办公室副主任:

(二)主要职责

(1)制定大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2)依法对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

(3)负责大项目进展情况的考核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分解任务,明确职责

每个被确定为“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大项目以及纳入计划的项目,要成立专题推进组,按项目所在部门隶属关系确定牵头领导,明确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人分工见附表。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凡纳入地区大项目建设计划的项目,各相关部门要互通信息,形成合力,积极向上争取投资、林地、土地占用、环评等优惠政策。要积极争取省、地大项目前期工作资金,以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可吸收社会资金或招商引资资金参与项目前期工作。要充分利用我区享受国家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振兴基地等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地的资金支持;加大与省开发银行的合作,力争 得到开发银行的贷款支持;可利用我区的资源优势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通过引资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的不足。

(三)完善机制,全力推进

实行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管理与项目推进组月报表反馈制相结合的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所有推进项目的综合协调,对推进项目的实时进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各专题推进组要根据加区“项目建设年”工作方案中确定的项目年度推进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到每一个月的推进目标,将任务分解到人头,并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于5月15日前上报加区“大项目推进办”。在具体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专题推进组对项目推进的全过程负全责,并要形成项目进展情况月报告制度和重大进展情况报告制度,在每月的14日、29日以书面材料形式向加区“大项目推进办”上报有关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典型事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和建议;特别是在招投标前要上报招投标方案,经省、地区或加区发改委审批后方可实施招标,项目开工前要上报开工报告,使领导小组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上报的数据必须与上报统计部门的数据一致,不得谎报、瞒报、拒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加区“大项目推进办”按月进行各推进项目进展情况汇总,并针对分解、细化后的各推进项目建设目标按季度进行考核,针对各推进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不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各推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严肃纪律,依法管理

篇2

按照"集中全部力量,以工业项目建设为重点,采取超常规运作,实行滚动发展"的原则,从2007年起,利用三年时间,组织实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246工程"。即,每年建成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项,在建及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0项,开展前期工作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0项。工业重点项目建设"246工程"主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新建、续建、改造项目并重,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要在1000万元以上;二是紧紧围绕我市四大支柱产业,加快上下游配套和深加工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产出功能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三是按照工业项目集群化发展方向,引导工业项目向经济开发区聚集,优先支持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二、目标任务和实施标准

1、目标任务

2007年,必保建成投产工业重点项目20项,项目总投资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在建及新开工工业重点项目40项,项目总投资52.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前期推进项目60项,项目计划总投资72.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今后三年,必保开工建设工业重点项目100项,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其中必保竣工投产60项。到2009年,所有已投产项目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6亿元以上,利税3亿元以上。2、实施标准

(1)竣工投产项目。项目当年竣工投产,正常运行,并体现出经济效益。

(2)新开工项目。项目当年土建工程开工,即开始施工打桩或技改项目已订购设备并实现财务支出。

(3)前期推进基本落实项目。项目当年确定投资主体,完成工商注册、项目批复、用地核准(预审)、环评批复手续,做到四件齐全。(4)前期推进项目。项目确定投资主体、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地点。

(5)项目技术依托标准:按照《*市加强产学研合作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类项目都要寻求技术依托单位,并与之签订责任状,确保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撑。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责任推进机制

1、制定计划。按照滚动实施的原则,由市发改局提出各年度工业重点项目"246工程"项目计划,经市政府审定后,于年初下发实施。对年度续建、新建及前期推进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个别调整和替换,但原则只增不减,保持总量不变。2、实行领导包保及责任推进机制。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分别落实市级领导包保,制定项目建设推进计划,从项目前期运作、落地建设、竣工投产到发挥效益等实行全程包保。3、实行调度通报制度。对"246工程"项目,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年末考核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调度会议,重点调度投产项目及新开工项目进展情况;每个季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通报;年末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强化和完善综合服务体系

1、建立协调服务机制。一是建立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规范简化办理程序,实行限时服务,对重点工业项目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二是建立"一条龙"亲情代办、领办机制,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由项目责任单位责成专人帮助企业领办或代办前期相关手续;三是充分发挥市政务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做到"中心"之外无审批、无收费。2、加快完善项目建设条件,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对"246工程"项目,优先保证项目所需土地、水、电、路、热、气、运输等各项建设条件,并积极帮助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优先申报争取国家、省和吉林市有关扶持政策,优先向金融机构推荐争取贷款支持。

(三)优化项目建设软环境

篇3

按照“在建项目早投产,落地项目早开工”的原则和“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的要求,集中力量,在前阶段开展“项目推进突击月”的基础上,抢抓当前施工的黄金季节,攻坚破难,进一步深入开展“项目开工竣工百日会战”活动。对能够在12月底前开工和竣工的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明确开工、竣工时间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具体责任人,倒排工期,切实解决影响和阻碍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场地平整、资金来源、证件办理以及项目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再次掀起项目开工、竣工。

二、项目内容和时限要求(详见附表)

三、工作措施

篇4

县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政策法规科、纳税服务科、综合业务科、收入核算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服务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调研和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工作;政策法规科负责辅导企业开展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纳税服务科负责组织宣传面向企业的各项税收政策,优化办税手段,简化办税程序;收入规划核算科负责调查分析重点项目建设的税收贡献情况;综合业务科负责各项优惠政策的汇总梳理和落实,督促征收分局跟踪巡查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行情况,防止漏征漏管,提高征管质量。

二、突出个性需求,优化政策服务

针对与国税业务有关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以下措施,为重点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1、建立“贴近式”的沟通渠道,畅通与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渠道,通过走访座谈、电子邮件、建立QQ群等方式,充分搜集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涉税诉求,零距离倾听企业的意见,健全需求征集、分析、响应、处置机制,快速有效地处理相关问题。

2、开展“个性化”的政策宣传,在宣传通用性税收政策的同时,针对不同项目的涉税特点和政策需求,对与项目建设中或项目建成后有关的具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采用不同的方式,在第一时间送达企业,并根据企业需要给予宣传辅导

3、实施“一站式”的办税流程,对重点项目的涉税事项做到统一受理、内部流转、信息共享,坚决避免“多头找、多次跑”。

4、强化“纳税遵从”的理念,在提供税收政策的同时,通过税收风险控制理念的宣传、《税务风险识别手册》的发放和帮助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帮助企业树立税收风险控制意识,规避涉税风险,实现纳税成本最小化和纳税遵从最大化的税企双赢。

三、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办税效率

对重点项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高效率,涉及多个科室、需要协调解决的,由领导小组随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保证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同时,对重点项目实行提醒、预约、限时、延时服务,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方便。

四、加强税收征管,防控税源风险

加强与发改委、地税等部门建立经济信息定期共享工作机制,对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工作进度、投产运营、税收入库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各项税收征管措施及时到位。对已落地投产企业,及时办理税务登记证,纳入正常管理,并及时采集企业相关信息,开展税收分析,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严防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使重点项目启动一项、服务一项、管理一项。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