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0 18:54: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总结

篇1

设计人

单位

教研室

时间地点主题

5月14日

市高新一中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研修

参与

对象

小学语文低段

青年教师

人数

分配

课时

全天

活动

价值

1.

加强对低段新教材的教学教法研究;

2.

提高青年教师解读文本、反思教学的能力。

活动

目标

1.学习低段阅读教学的有关方法;

2.了解解读教材、反思教学的有效途径。

活动

内容

分解

内容

小节

活动

名称

内容

要点

主讲教师

方法方式

学员学习方式

时长

分钟

1

课堂教学1

《青蛙卖泥塘》

观课

40

2

课堂教学2

《文具的家》

观课

40

3

讲座1

《如何解读教材中的文本》

听讲座

15

4

讲座2

《善于反思,勤于练笔》

听讲座

15

5

讲座3

迈步低段教学,走向人生高点

听讲座

15

6

总结

篇2

3、高中教师远程研修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第一、组织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培训人数986人。

第二、组织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已报名2375人。

5、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集中培训

制定《霞浦县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县级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分集中学习、远程学习、岗位实践、总结提高四个阶段进行。2011年7月11日-19日组织开展第一次集中培训。

期 次 学 科 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

培训人数第一期小学语文7月11日下午-13日上午沙江、溪南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篇3

《教育实践与研究》“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征文启事

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30多年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本刊关于作者投稿及稿件处理的重要启事

多措并举减轻课业负担

浅谈如何用学校愿景激励教师

关注心灵成长播种微笑阳光

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

引导探究,上好科学课

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十大障碍

回首课改十年路展望未来一片天——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查总结(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篇)

抓好阅读教学三部曲

对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几点思考

奏响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曲

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平台

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

创设课堂情境,让英语教学贴近生活

浅谈小学生的数学作业

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凝心聚力创新管理跨越发展

《论语》里面有“酱油醋”

清末民初义务教育学制变化评述

提高家长觉悟强化家庭教育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学业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及探索

农村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慎”与“善”——以重庆市巫山县中小学课题研究为例

对目前学校升旗仪式教育价值的思考

“QQ乐园”,我的“互动”班级

把“0”幽默一次

寻找支点,生成阅读教学文本的“磁场”——阅读教学中基于儿童立场的行为引导

新课改理念下语文课后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字当头

三“策略”寻觅三“感觉”——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之我见

怎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听课习惯

精彩的课堂源自精美的细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小学中年级英语简短语篇教学浅探

让小学英语课堂体现时代特点

浅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十月,有一种思绪在绵延

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

本刊关于作者投稿及稿件处理的重要启事

就石家庄山区谈贫困山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谈基于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

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

让平实成为校本研训的灵魂

运用发展性评价改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走出作文教学高耗低效困境的思考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及指导对策

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理解与运用语言

语文课堂应走向简约朴实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感培养与交流

数学课堂教学中画图的运用

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课堂

篇4

赵焕亭老师关于“河南多数高校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老师之间沟通太少”的调查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河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内容聚焦不力的问题。从每年省级课题研究“课题指南”“选题参考”等资料看,并不缺少“比较具体的”课题研究“要求”和“范围”,但研究过程弱化、研究成果虚化等痼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原因何在?缺少旗帜性人物主持领跑性课题并开展集团化研究,是重要原因之一。对大部分语文教师来说,进入课题组的目的是“通过课题研究学会做课题,通过做课题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没有旗帜性人物的召唤,难以构筑研究队伍的高地;没有领跑性课题的引领,难以聚焦学术研究的导向;没有集团化研究的机制,难以营造围歼式研究的气场。基于综合性研究水平不高的现状,构建课题研究的引领系统,是语文学科教育研究突围的首选之路。我们需要凝聚“旗帜专家”“领军名师”“区域精英”等教师队伍;我们需要聚焦“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县级课题”等研究方向;我们需要开展省级、市级、县级等联动化研究活动。

典型案例:郑州市道德课堂课题。《道德课堂的理念与实践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在市教育局田保华副局长的主持下,在课题研究启动阶段,课题组召开了“郑州市道德课堂课题推进会”,组织全市中小学申报子课题:各县(市、区)教育局须申报1项,作为本区域的统领性课题,局属各中小学须申报1项,作为本学校的统领性课题。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召开了“道德课堂建设工作汇报会”,各县(市、区)教学副局长、市内各学区负责人分别就本单位、本学区道德课堂建设推进情况进行汇报。在课题研究推进阶段,课题组与《中国教师报》联合开展道德课堂实践操作手册研究,并在《郑州教育科研》和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开辟专栏,及时总结、宣传和交流课题研究成果。

案例评析:从课题背景的角度说,十多年课程改革,郑州市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生成了一种实践性教学成果——道德课堂。道德课堂要求学科教师的教学应该是基于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教学。这样的学科教学才是有“灵魂”的教学,才是合“道”的教学,才是符合规律和遵循规律的教学。从课题设计的角度说,围绕全市总课题,各县区设单位统领性课题,各学校、学科设核心课题,上下贯通、区域联动,为打造郑州高效道德课堂导航;构建教研、科研、校本教研“三研一体化”研究模式,为郑州道德课堂的持续推进奠基。这种基于顶层设计的聚焦式研究,更有利于追求教育与教学之间、共性与个性之间、阶段与长远之间互相激活、共生共长的效果。

增强造血功能,聚焦名师团队

余映潮把教师成长环境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两个方面。赵焕亭老师关于“老师的专业化研究和写作能力存在欠缺,找不到领跑全国的语文名师”的调查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语文学科学术累进与发展,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学派”的活跃与繁荣。以地域为梳理标识,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学派有:福建学派、浙江学派、江苏学派、上海学派、山东学派、湖南学派、北京学派。从目前公开的文字看,还没有正式提出“河南学派”的报道。其实,河南并不缺少语文教育研究的大家。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祥芹先生,继承“三老”语文教育思想,开创性地提出了“一语双文”论。但是,曾祥芹先生周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化的语文教育研究的团队。河南新乡铁路第一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姚竹青的“大语文教学法”一度在全国产生影响,但姚竹青始终是独立作战,后继乏人。笔者认为,真正的名师生于课堂,长于课堂,而又高于课堂,大于课堂。河南名师只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研究体系和研究团队,只有在全国语文基础教育研究的百花园中真正形成影响,才能树起“河南学派”的招牌。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