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2-12-15 04:04: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二生物知识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二生物知识总结

篇1

1.生态系统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3)消费者:异养生物,绝大多数动物,(营腐生的动物是分解者);(4)分解者:异养生物,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细菌、真菌、腐生生物)。注意:植物并非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寄生植物,它是消费者;动物也并非都是消费者,如蚯蚓是分解者;细菌也并非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寄生细菌是消费者。

4.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动物。

5.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定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a、能量来源:太阳能。输入: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传递途径:沿食物链、食物网,

c、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d、过程:能量来源 (上一营养级),能量去向(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e、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不可以提高也不可以降低)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举例:碳循环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②碳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有机物 碳在生物之间的传递形式:有机物

③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形式:co2

④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光合作用(还有化能合成作用),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学燃料的燃烧。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种类

a.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b.化学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的信息,如,植物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

c.行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2.范围:在种内、种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3.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应用:a.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引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

b.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

注:物质循环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不能在生物与生物间循环。

5.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

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篇2

1. 前言

高二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高二的学习成绩好坏决定了高三的心态、节奏和走势,尤其是高二理科更是学习中比较难学的课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介绍高二理科各学科的一些基本学习技巧,希望对高二理科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2. 高二数学学习技巧分析

高二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3)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比如: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4)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5)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 高二物理学习技巧分析

高二物理知识体系严密而完整,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应该注重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

(1)重视实验,勤于实验: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注意观察,做好每一个实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且到实验室进行验证。这对实验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

(2)听讲与自学相结合:高二物理的教学内容比高一的更多,课堂容量大。上课认真听,是同学学习的方法,提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听课中要积极思考,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听讲获得解答。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迅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预习既增加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

(3)定期复结: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定期复结的好习惯。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提高的过程。一是当天复习,这是高效省时的学习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既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知识,又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单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多,多数需要理解。通过系统有效的复习,就会发现,厚厚的物理教科书其实是“很薄的”。试着对做过的练习题分类,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4. 高二化学学习技巧分析

学好高二化学,需要掌握以下五点:

(1)学会自学教材。学会自学才能主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预习则是自学的必要步骤。

(2)学会听课。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

(3)学会比较归纳。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如学习第一章氮族元素时,可根据它们原子结构相同点与不同点,推出它们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递变规律,并注意联系高一年学过的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进行横向比较及归纳,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识,又巩固了对旧知识的掌握。

(4)学会质疑。即追问为什么,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化学事实的深层理解。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必须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实现。可用“逆向思维、觉察异常”法来提出问题,或“善于对比”才能发现问题,并“穷追不舍”、“刨根究底”。

(5)学会记忆。大家都知道化学属于理科,但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感觉到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需要准确记忆要求记忆的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和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记住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然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将所记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能力。

5. 高二生物学习技巧分析

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高二生物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3)实验整理以后跟相关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4)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并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也可以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5)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6.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二年级的理科学习当中,只要勤奋努力、刻苦扎实,并掌握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让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学习效果越来越明显,从而为高三的学习和复习打下良好基础,为自己的未来梦想铺路。

参考文献:

篇3

一、目标要求:

1、以高效课堂、有效作业为目标来指导我们的常规教学和教学改革,在教学六认真的各个环节下,加强研究,完善过程。

2、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生物素养为目标,切实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手段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和基本要求。特别是文科班要紧扣书本,很抓重点,突破难点,力争人人达标;理科班更要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管理,时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或者是促优、或者是补差,作到心中有数。

二、教学内容

本期只有四个月的时间,文科班周课时三节,理科班周课时两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兼顾教学进度,本期教学任务计划下文科班完高中必修1、2、3、共三册复习,进行会考,理科班完成高中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目前高二生物教学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课时少、任务重,如何在两或三课时下保质保量的完成高二生物教学,成了我们高二生物目前的一大问题,根据我们学校的的实际情况,结合教研室的要求在下学期中注意如下问题:

1、领会两纲(大纲和考纲),深钻教材,精心备好每节课。

2、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精心下好每节课。课堂教学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难点,突破重点,澄清疑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反馈练习,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学扎实。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这一级高二教学速度比较快,事实下学生学着后面的,前面的又遗忘了。所以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尤其要放低起点,不能对他们期望值过高,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平时要加强课堂提问的力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性。通过考试阅卷老师们也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在平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答题、做作业规范性。自编课堂练习和章节过关检测卷,做到有的放矢。

5、注意对专业名词描述的准确性。生物学术语要求学生记忆清楚。定期进行规范表达训练,解决答而不全、答而不准的现象,遗传图解的书写、绘图不规范的现象

6、加强图表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落实力度,平日复习时,对图表教学和实验教学要时常落实,防止题海战术,注重方法培养。

7、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摸准考查意图,找准题眼,看清题目要求后作答,避免答非所问或答而不准。

8、积极开展、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以老带新,共同提高。研究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9、教学中,时间分配要合理,要对课堂下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实现目标作精心设计。要有当堂达标的意识,当堂训练必须当堂完成。坚持四讲四不讲的原则。

四、工作目标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教师首先要有爱学校作主人,爱学生作表率,爱事业作能人的良好的道德素质;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教师要提高常规教学和教改教研水平,以保证教学效果且稳步提高。本学期除了完成下级主管部门、学校的学习任务之外,还要通过报刊、网络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2、认真落实三精心教学。做到精心备好每节课,精心下好每节课,精心辅导好每个学生。反复研究高考考纲,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广度、难度和深度,使基础教学落到实处。

3、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高考需要和生物学教学特点,课堂教学多联系现代科技成果、生产生活实际,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做好章节过关和段考、期考考试工作。根据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精选章节过关练习题。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以适应高考的需要。

5、根据教研室下发的教学进度灵活处理尽量不给学生拉下一节课。

【高二下期生物教学计划范文二】 学生通过高二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高二年级生物的教学工作在高中阶段显得特别的重要,为了更好的搞好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掌握好生物这门学科,更好的高级的结业考试以及今后的升学考试打下基础,特制定了高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搞好常规教学和教学改革,认真作好备课、下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特别是在备课环节下,教案应注意教学思路的设计,以知识为载体,完善教学过程。注重课后记的记实,时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更好的促进教学工作。2、继续做好学生的学习档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或者是促优、或者是补差,作到心中有数。

3、以教学信息化为指导,深度开发信息技术,进一步强化网络教学

4、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及时转化为教学能力5、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提高,积极参与实验课题研究,并积极撰写论文。

6、积极参加教改、科研活动,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听课、评课、研讨、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常规教学方面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教程标准,重视教育科研,树立以科研促教育意识;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

2、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完善课堂教学过程,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诱导式和研究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人,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主动学习。

3、在课堂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沟通,积极引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还要有公平教育的意识,对学生应因材施教,各有所得,无论是课堂提问、解答习题,还是学科活动,都要关心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要照顾学困生,使他们能够学进去,激发兴趣,有所提高。

4、坚决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为指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方法与多种手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5、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注意贯彻德育教育。

6、注重深层次的备课过程,重视教案的内容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连贯性,做到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的启发和设问。复习课要体现出知识的联系性和实用性.

7、进行业务素质提高训练活动。利用教研时间,对所从事的课题进行研讨,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开发网络教学课件,同时进行自身的学习提高;力争开发深层次网络课件两个以下。

教研教改方面

(1)、深入挖掘教材,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业务素质。

篇4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高一、高二阶段,老师们已经在教学中运用了这个理念组织了教学。进入高三,生物的复习又回归到了以前:一堂课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的复习模式。这确实是老师们常用的复习模式。已不符合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都不能体现。当然课堂效果也不令人满意。那么,新课改下,怎样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堂效果?以下就本人的教学工作实际并结合他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措施和方法,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对知识的网络构建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知识网络师生共建,老师引导,老师不要把活全揽下。二要课上让学生回答,以了解学情,老师不要不顾学情,一味讲。三要让学生准备知识网络构建本,课下学生自己回填﹑总结。自己总结的记忆才能深刻,并完成了再加工。老师不要以自己已讲完自居,知识转变成学生的知识,才算是学生会了。如对酶这一节的第一轮复习知识网络构建。首先,我把新课标的这部分知识学习目标及目标层次先板书在黑板上

a说出酶的发现历程Ⅰ;b体验科学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Ⅰ;c概述酶的概念Ⅱ;d概述酶促反应的原理Ⅱ;e阐述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Ⅱ;f进行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Ⅱ;g进行单因子对照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 Ⅱ;h举例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Ⅱ;i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Ⅱ;简述酶工程及其应用Ⅰ。

接下来,开始让学生回答,查学情。如酶的概念,学生回答的“苏教版”答案,要及时说明这个概念的不足之处,记准“人教版”概念。其优点能体现酶的产生的作用、化学本质,并及时设问。如:病毒自身能产生酶吗?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吗?哺乳动物红细胞能产生酶吗?酶只起催化作用对吗?能起调节作用吗?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怎样鉴定?如鉴定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怎样鉴定?原理是什么?这样不仅学生的脑动起来了,学习的主体得到了体现,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下课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再加工、总结,学习效果确实很不错。

二、难点突破

创造条件,能让学生亲自体验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做一遍,比老师空讲好上许多倍。如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讲过n遍,用六支试管。让学生选材料做题,试管学生还只选三支。关键是学生没亲自做过。再如光合作用过程,要让学生亲自感受过程,亲自画过程,并且总结各反应的条件、场所、产物。请老师不要再说“我讲的可到位了,他们没学会,没记住怨我吗?”我们要多为学生考虑考虑,这么不易建立的条件反射,没有实物刺激,没有激情的语言刺激,没有特殊的环境刺激,怎么就能这么易建立呢!还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吧!不易建立的条件反射,也会很快突破。有的老师可能会问,这样复习时间够吗?重点、难点、易考点,我们一定要舍得发时间,非重点,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总结,时间不就赶过来了。

三、易混点

篇5

一、 学情分析

生物虽然被学生选择为高考必考科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牢,给予时间不够充分,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以往的知识内容,经常出现遗忘的状态;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成绩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课时的限制,很难做到层次性教学,达到人人都清的效果。目前年级做好部署,对班级和学生进行了更明确的分析,针对本班级学生特点,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的教学,抓好重点班尖子生的培养,注重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本学年有一个有力的因素,我们已经完成选科学生的学考任务,这样在高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不会分散精力去学习准备非高考科目,为高考科目的学习提供了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和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这两本教材属于旧教材《稳态与环境》一本书的内容。新教材将一本书扩展为两本书,但仍然是主要从内环境的稳态出发引导学生形成任何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分别从动物个体、植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不同层次的稳态如何实现的,借助的结构基础是什么,由此过程中形成结构和功能的生命观念。但是在总体知识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内容,使教学内容更深入,难度和深度也有所增加。因此本年度教学任务紧张,教师投入的精力要比以前更大,需要精研教材,扩充教师知识面,还要做到教学内容“少而精”。

三、工作计划与实施

(一)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说课活动

备课是教学环节的首要工作。我们面临新教材新高考,研读教材、课标尤为重要。所以在备课前我们要做到:

1、认真研读课标,把握难度要求,斟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2、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把握好基础性,层次性,重视图片和流程图的学习,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3、深入理解教材以及教材所涉及的深入知识,扩充教师本身知识面,追本溯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4、注重知识的呈现方式,情境的寻找与应用,多问学生为什么,加强问题设置,避免教学变成教材的誊写者,以此强化理解和记忆。

5、注重形成网络化和结构化的知识结构体系,避免知识凌乱琐碎。

为了达到要求,具体实施如下:在高一放假我们就布置任务完成选择性必修一的学案和课件的初步单元化教学设计,在本学期我们的备课将会利用集体备课,由主要负责人梳理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教材处理方式和讲授顺序、训练习题选择和知识的检查及落实、高考要求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新教材,研究新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导学案和课件,做到落实基础、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二)授课活动要求

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还要认真备好每一课时的课,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并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课件和书写教学案,并根椐学生自学情况,教学过程中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教后并及时反思。

(三)进一步完善学案教学,积极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探究式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学知识内容碎,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上课前,先让学生利用学案进行充分自学,熟悉基础知识,上课时,师生再进行互动,通过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就是难点,再进行讲解,坚持做到学生能看懂的不讲,只讲重点、难点,真正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探究式大容量的高效生物课堂。

(四)分层作业布置

备课组长选择固定一套试题作为整体训练,然后组织教师分别编写好实验班和普通班的课后练习(作业),做到课堂知识日日清,当天回顾,及时巩固;讲过的旧知识循环回顾,以总结知识、补错题、价值题为主,避免遗忘。

(五)组织好周测和月考

要求:周测题难度和题量适中,及时评阅等并讲评;月题题量要充足,卷面要清晰,难易适中,无错误,考试后及时分析讲评,查找不足,以便在阶段的教学中及时修正。

(六)做好听评课,共同提升

依据学校和年级组的要求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每次公开课都认真组织,集体讨论,发现亮点,查找不足,总结提高。

(七)以老带新,促其成长

认真做好新的教师传帮带工作,制定好师徒结对计划,要求新教师必须听完老教师的课,充分备课后再上课,备课组长也要跟踪听新教师的课,使他们迅速成长,尽快达到学校的标准和要求,以适应教学需要。

(八)加强技术性学习

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制作课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九)配合生物教研组搞好本学科集体教研工作,

实为提高学校生物整体教学水平和高考备考工作而努力,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四、教学目标

篇6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78-0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现行的教学大纲和将实施的中学生物教学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实验均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但从多年高三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实验类试题普遍感觉难度很大,有的同学思路不清,有的是无从下手,更有部分学生甚至对实验类试题产生畏难情绪。这也导致高考中得分不理想。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仅靠高三的专题复习和训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开始的生物教学中就加强实验探究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从高中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开始就逐步理解生物学科中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常用的手段。形成初步的实验探究思维。从而为高三的进一步提高和形成系统的实验探究思维打下基础。

一、认真落实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规定的分组实验

教材中的分组实验也就是高考考试说明“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教材中这些实验的设置,对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教材中的分组实验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从实验类型看,既有观察类的,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也有验证类的,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还有少数探究类的,如“探索淀粉酶对淀粉蔗糖的作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分组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 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上实验课都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只要组织得当,引导得法,学生就能在完成实验的同时,从中感受到教材中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从而逐步构建实验的基本框架和形成基本的实验探究思路。这对高三复习教学过程来说,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习、研究性课题、课外读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

由于课程设置的需要,教材中许多实验探究类问题,都设置在教材中的实习、研究性课题、课外读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中。这一类的问题的确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一完成。但是在这些材料中有许多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是非常有用的。如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研究性课题“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习“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一一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将这一类问题转化为就象掌握教材中的分组实验一样。此外,还可以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明确实验目的意义,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和扩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过程,那么教材中的这些材料就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教材中隐含的实验素材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是不多,老师应通过实验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同时,应对演示实验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教师完成实验后应该让学生明白渗透装置是如何与植物细胞的结构联系起来的。使他们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得出自己完成实验的感受。此外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实验素材,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等。在这些素材中如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达尔文的胚芽鞘实验和艾弗里的转化因子实验设计都是非常巧妙的。通过对这些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学生可以明确生物实验的基本过程,即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程序。如果教学中我们注重对这些素材的分析,学生就能从科学家们巧妙构思的实验中学到实验设计探究的真谛,这对培养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四、注重在考试、练习试题的设置中加大实验问题的比例,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思维的发展

过去许多教师的教学计划中,总把实验探究类问题安排在高三来复习,而在高二的考试练习中回避这类问题。这实际上是很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思维培养的。对学生来说,考试练习是他们平时学习的风向标,考试试题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我们在高二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试题中,加大实验探究类试题的设置,既有利于固巩高二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实验探究思维的培养。更能通过考试使学生不断弥补缺陷,总结提高。同时实验探究类试题的设置,本身也是对实验探究思维的的一种训练。一个具体的实验探究类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为高三的专题复习作好了准备。

篇7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现行的教学大纲和将实施的中学生物教学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实验均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但从多年高三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实验类试题普遍感觉难度很大,有的同学思路不清,有的是无从下手,更有部分学生甚至对实验类试题产生畏难情绪。这也导致高考中得分不理想。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仅靠高三的专题复习和训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开始的生物教学中就加强实验探究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从高中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开始就逐步理解生物学科中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常用的手段。形成初步的实验探究思维。从而为高三的进一步提高和形成系统的实验探究思维打下基础。

一、认真落实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规定的分组实验

教材中的分组实验也就是高考考试说明“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教材中这些实验的设置,对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教材中的分组实验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从实验类型看,既有观察类的,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也有验证类的,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还有少数探究类的,如“探索淀粉酶对淀粉蔗糖的作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分组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上实验课都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只要组织得当,引导得法,学生就能在完成实验的同时,从中感受到教材中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从而逐步构建实验的基本框架和形成基本的实验探究思路。这对高三复习教学过程来说,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习、研究性课题、课外读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

由于课程设置的需要,教材中许多实验探究类问题,都设置在教材中的实习、研究性课题、课外读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中。这一类的问题的确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一完成。但是在这些材料中有许多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是非常有用的。如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研究性课题“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习“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一一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将这一类问题转化为就象掌握教材中的分组实验一样。此外,还可以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明确实验目的意义,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和扩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过程,那么教材中的这些材料就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教材中隐含的实验素材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是不多,老师应通过实验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同时,应对演示实验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教师完成实验后应该让学生明白渗透装置是如何与植物细胞的结构联系起来的。使他们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得出自己完成实验的感受。此外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实验素材,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等。在这些素材中如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达尔文的胚芽鞘实验和艾弗里的转化因子实验设计都是非常巧妙的。通过对这些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学生可以明确生物实验的基本过程,即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程序。如果教学中我们注重对这些素材的分析,学生就能从科学家们巧妙构思的实验中学到实验设计探究的真谛,这对培养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四、注重在考试、练习试题的设置中加大实验问题的比例,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思维的发展

过去许多教师的教学计划中,总把实验探究类问题安排在高三来复习,而在高二的考试练习中回避这类问题。这实际上是很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思维培养的。对学生来说,考试练习是他们平时学习的风向标,考试试题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我们在高二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试题中,加大实验探究类试题的设置,既有利于固巩高二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实验探究思维的培养。更能通过考试使学生不断弥补缺陷,总结提高。同时实验探究类试题的设置,本身也是对实验探究思维的的一种训练。一个具体的实验探究类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为高三的专题复习作好了准备。

篇8

第一个方法是总结分析,我认为不管做多少次总结都不应该嫌多。以化学平衡为例,所有与平衡相关的内容,从定理、性质到方程式和应用,我都觉得课本上的内容比较零散,辅导书上整理的内容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所以必须要自己动手整理。从化学平衡到酸和碱,还有几种化学反应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的不同的应用情况,以及有机物、无机物、分子和原子结构等。到最后,几本教材里的内容就像一棵树一样,牢牢地立在地上开枝散叶,变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体系。此后在做题的时候,每个类型的题目我都能在这棵大树上找到对应点。

枝繁叶茂 水到渠成

第二是有技巧地使用e题本。高中三年,别人的错题本井井有条,我的错题本则不一样,虽然看上去零零散散、乱七八糟,但却独有一个对生化,尤其是生物特别有效的小窍门。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讲评,讲评结束后,我会利用课间的零碎时间把做错的题目在课本上找出出处,这些出处可能是不起眼的小字部分,也可能是图上的某个细节。找到后,我用颜色最醒目的笔,一般是红色或者绿色,把它画出来,在旁边做上标注:哪次考试、第几道题目、错误原因、老师拓展的内容。这样每次考试都会有一些知识缺陷被揪出、放大,在下一次考试前复习时,我就可以重看一遍以往的错误,一次一次地温习它们,逐渐把它们牢记于心。如果说第一点的总结归纳是树的枝干根须,那第二点就是细枝末节,是树叶的脉络,是枝干的纹理。既有大体的把握,又有细节的雕琢,长此以往就能做到庖丁解牛,水到渠成。

篇9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几年来,我们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着力于在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教会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

1.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用投影片亮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哪些需要识记,哪些需要理解,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应用。这样,学生便可有目的地循标进行探索,而不致于盲目和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有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精心编制《阅读与思考》来帮助学生有兴趣的自学教材。

2.引导学生用“一览表”列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学教材后能积极主动参与独立编制图表,从整体和系统化的角度去主动感知教材。

二、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思维

3.提倡学生提异议求异同。教学中,我提倡学生在学习时提出异议,思维不拘泥于现成的教材内容,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区分异同,并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不同看法,要积极鼓励,切不可挫伤其自尊心。学生能提出多种不同的想法,说明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往往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4.引导学生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师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学懂,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其中的规律,进而获得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例如,在进行“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中,学生能认识到后代性状中的分离现象和不同性状间的自由组合现象,但对其分离比3︰1或9︰3︰3︰1是怎么得出的往往难以理解,此时,教师要充分向学生展示教学挂图,或遗传规律的示意模型,或自制复合动态投影片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磁性染色体剪贴卡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参与讨论,参与思维。必要时,教师作精讲和点拨,帮助学生揭示出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三、训练学生巩固练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评价

1.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小结。一堂课学生所学知识有其内在必然联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小结,明确重点和难点,并对知识的各种联系进行综合,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学会将知识综合成系统。

2.加强学生的“眼、脑、口、手”的并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实物模型让学生自己描述和讲解,利用磁性卡片让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以此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效果。

3.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不断完善自我。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通过精心编制《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自评,或者让学生相互提问,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效果测试与分析

我们对所教2005届高二6个班303名学生做了有关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学生参加市统考的成绩作了统计分析。

转贴于

1.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表1分析:大多数学生是渴望课堂上给时间让他们自学教材内容的,而且希望老师为他们揭示教学目标或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认为这样做对培养自学能力是有好处的。但也反映出有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很适应自学,还受传统的教学思想所束缚。

表2分析:对课堂上质疑讨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多数学生持乐观态度,但他们的心里也存在着矛盾,他们担心对有些问题回答得不好,而“难为情”、“有失面子”(学生语)。看来,教师在这方面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讨论,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表3分析:多数学生希望课堂上能动手演示操作或作常演讲,认为有利于“提高兴趣”(学生语),他们也愿意在上完一节课下来能有时间及时巩固,并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以便能了解自己学习上哪些方面已理解和掌握,哪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所教2005届高二⑴实验班和高二⑵对照班的会考成绩进行统计。实验班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讲述法教学。实验前,检验两班无显著差异。

表4分析:p<0.05,说明两个对比班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其结果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班比对照班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结论: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无可非议的。

五、几点体会

1.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获取正由“依赖型”向“探索型”转变,他们的思维也正由“形象性”向“抽象性”发展,他们渴望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希望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在课堂上让他们主动地去参与学习也正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2.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较之传统地把书本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3.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实现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本次期末考试主要考察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虽是复习内容,但是难度是教之前提升很多的。本次试题的特点是考察的知识点较全、较新、较隐蔽(有些题目学生找不到思考点)。现就试卷内容(知识点)分布、学情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教学建议概述于下。

一、 试题分析

考查的知识点

覆盖的试题

分值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生物圈、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

2

细胞中的有机物

2、3、4、12、18、

24(1)(2)

15

细胞的基本结构

5、6、7、8、9、10、

24(3)、25(1)

19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1、

25(2)(3)

10

酶、ATP

14、17、19

26

18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13、15、16、20、21、22、23

27、28

36

二、学情分析

难易程度

涉及到的题目

分值

学生得分

易(基础)

1、6、7、8、10、12、13、15、17、18、19、22、23

26

中(综合)

2、3、9、11、16、20、25、26、27

45

难(能力)

4、5、14、21、24

29

二、 从经验和缺失两方面,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反思日常工作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认真分析题干,无视题目中有效信息。

例如:非选择题24(1),题目中考查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只看了分离方法,就写了离心,回答不准确,应该答差速离心法。

非选择题25(1),题目中考查的是提取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什么材料及选择原因,学生对本题的关键字词理解不到位,对语言描述不准确,答成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人的红细胞;人和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细胞等。

2、分析图表题的能力欠缺

例如:非选择题第26题,该题考察内容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为必修一重难点之一,多数学生对呼吸和光合过程已经掌握,但是不会自己分析图中的有效信息,学生因为不会分析图表内容,而不会做题,因而得分率较低。

3、畏惧实验题,不认真分析

例如:28(3)是设计实验题,本题实验目的很明确,且已经给出表格,降低了题目难度,但是学生分不出对照组和实验组,更加不会分析,因此无法根据题意答出正确答案。

4、书写不规范

部分同学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不清,划掉改正的多,要么字写得小而密,要么大而乱的问题。

三、 整改措施

1、加大力度,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必修二和必修三中生物学的核心知识、主干知识。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教材,揣摩教材,分析教材, 采取联系生活实例、多媒体过程演示、学生亲手实验等多种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加以灵活运用。

2、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3、注意相似概念或原理的辨析

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相似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工作,利用表格的方式、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等方法,进行总结。例如J型曲线和S型曲线,对照识记,加强记忆。

4、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关于联系的高级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能力是生物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把大量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式。

在复习中,要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5、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试卷分析任务分工

试卷任务

试题分析

于新玲

学情分析

于新玲

试卷质量分析表

于新玲

反思

篇11

高一时习惯养成,高二时尽力,高三时坚持。高一高二我秉承着这个原则,要求勉励着我的学生,许多孩子造诣呈现了突破。张雨婷,李胜男同学以中考900左右名的造诣,通过尽力已经排到理科校名100左右,还有李思涵和吕佳伟同学,造诣都有很大的突破,并且不停保持尽力状态。也有个别环境,像付彦彤同学,中考400名左右,原来应该能达到校理科前二百名的,然则,始终没能养成好的习惯,尽管做了大量的心理工作和习惯教导。由此我深深感想感染到,教导便是让学生渐渐感想感染到学习的紧张性或是愉快,教导必要引导,学习的动力必要激发。一些已经肯定升学目标的孩子,现圆第掸习已经不必要先生和家长的嘱咐,只必要为他们营造好的学习情况;而部分没有一点目标的孩子,面对学习上的艰苦时,会烦躁,会退缩,会选择分歧理的方法发泄,影响本身的同时也影响其他同学。

这一学期,我不停在跟有经验的先生请教高三如何赞助学生维持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通过和组长郭文英的沟通,我总结感悟到,高三学生可以乱,家长可以乱,然则班主任必然不能乱,只要我的阵脚是牢固的,我的态度是确定的,那么学生就有可以信赖可以依赖的,学生和家长就会井然有序的依照学校的老例来进行学习生活。所以,不管我的压力多么大,学生多么叛逆,家长多么思想陈旧,我都跟本身说,相信我的学生是优秀的,相信家长是优秀的,相信我的班级是优秀的。为了进步学生的做题量,我每周应用晚自习光阴考两套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第二天早自习分组进行解说。我会定时判分,将造诣张贴在班级。近期又增加了每周一次理综的选择题测试,同样是测试,评分和解说,同时进行。我知道每一项举措,弗成能做到每个孩子到看重和认真观待,那些有心学习的孩子,会从中吸取营养。

篇12

1.教师通过课堂复习夯实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在高三生物学总复习中,教师对基础知识的夯实主要有两个阶段,即章节复习阶段和专题复习阶段。

(1)章节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的复习占据高考生物复习的大部分时间,该阶段的复习任务是通过理清单元知识点而进行夯实基础。在高一、高二生物学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依照《考试说明》列举的考查内容,以课本的章节顺序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复习。首先,引导学生理清单元知识点,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及生理过程,明确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其次,对于主干知识强调纵向引申和横向扩展。所谓的纵向引申是指对基本概念和原理均达到“领会”和“应用”的层次水平,而横向扩展是指关注各模块的相互渗透。再次,对重要的主干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加深,使学生能对相关知识达到全面透彻的掌握。在此阶段的复习中,要重视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便为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奠定基础,要关注学生是否突破知识难点,尽力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扫清障碍。

(2)专题复习阶段

专题复习阶段在第一次市质检后进行,该阶段的复习任务是加强学科内综合,使知识系统化和形成命题网络(即知识块)。这个阶段的复习实际上是在章节复习和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类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在该阶段复习过程中,我们依据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设置如下专题: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实验与探究等专题。通过每个专题的讲解、测试和讲评,学生对重点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使学生构建起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命题网络,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2.学生主动夯实基础

教师的基础复习目的是为了学生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如果不能主观能动地配合教师的复习而自我夯实基础,复习效果可想而知。为此,向学生传授夯实基础的具体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理解,后记忆”

生物学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高中阶段的生物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并且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抽象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同学们只有先理解众多相应的名词、术语、概念及生理过程之后,才有可能明白生物学的逻辑规律,之后才有牢固记忆。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在记住了名词、术语、概念及生理过程之后,教师应要求同学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如关于DNA,高中生物教材中分别在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和“进化”这三个地方出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要引导学生将前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这就是“瞻前顾后”。

(3)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引导学生把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生物知识跟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喝完一包奶后,联想到其中的糖、脂肪、蛋白质都会在体内经过怎样的变化;看到花的叶子黄了,我会想想到底是缺少了哪种色素等等。如果忘记了,便可以及时地看书回忆,这样又巩固了基础知识。

(4)及时归纳、总结

在课后,学生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习了细胞分裂,把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及关系罗列一下,列成表格或坐标曲线图,这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力

在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提高理解能力。在日常的复习中,还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

1.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

(1)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

在复习时重视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与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强化材料题训练

材料题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另一种常见方式。教学中我们重视材料题、信息题的解题训练。教师要精心选题目,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始终要求学生必须细心阅读给出的材料,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准确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从而正确解答问题。这种复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