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设计范文

时间:2022-02-13 11:38: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公共设施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公共设施设计

篇1

1 公共设施在公园中的重要性

公共设施是指城市、社区等公共空间的基本服务设备,是顺应现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与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环境设计产品,是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要素。公共设施是给予公众市民提供生活、交流、工作和学习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具有美化环境和改善环境作用,是体现现代城市人文关怀的基本“标尺”,是展示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2 公共设施设计需要遵守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好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安全。要求就是在公共设施中的建筑中圆角化为钝角,避免尖锐利角出现在公共设施中。例如作为设置与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进行修改调整,特别是儿童,因为儿童天生爱玩耍嬉戏,这个是不能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以儿童的身高作为一个尺度,低于此高度的公共设施必须考虑到其材料、结构、工艺和形态的安全性。这就是公共设施必须考虑的安全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在通常情况下,公共休息区内,或是在公共座椅旁边设置垃圾桶,而垃圾桶的数量应该是和座椅的数量是相对的。垃圾桶太多会造成浪费,太少会造成行人随地乱扔。再比如说健身设施周围应设置相对的照明设施,起到人群使用的作用。因缺乏引导性、安全性和交互性,在晚上的使用率就比较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匹配的关系,而这种匹配的关系就是系统性原则。

易用性原则:易用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东西好用,它能明确公共设施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原则性问题,例如一个公交车站牌,既要让人们清楚明确的看到是公交站,又要把各路公交路线表现出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看出来他们应该乘坐哪路公交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这就是公共设施设计中的易用性原则。

独特性原则:公共设施所设计的不管是造型还是实用方面都有它独特的一面,跟其他设计有所不同,有更先进的地方。例如人的个性化,与大众化的东西不同,但功能大致一样。还有就是应该考虑这所公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对同样的设施提供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使它更好的与环境场所融合。

审美性原则:公共设施设计的审美性是不可小视的,毕竟,一个公园的公共设施齐全美观了,它就会更加好看漂亮,这样不仅可以使使用者增加实用的频率,还能使使用者更加的爱护和珍惜,增强使用者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参与性。文明的公共环境同样也应该是美的公共环境

公平性原则:公共设施强调参与均等和使用公平,主要表现为公共设施它不受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大家都是公平平等的使用。公平性原则在设计中被表现为普通设计原则和广泛设计原则,在我国则较多表现为无障碍设计。对儿童、行为障碍者、老年人、和女性人群有特殊的关照。

合理性原则:主要表现分为功能舒适度和材料合理。功能舒适度是指公共设施单体在满足自身的基本功能的同时,不宜诱使使用者赋予其他功能。材料合理主要是指公共设施的造价应与民众的普片收入形成正比,优先考虑实用那些价格低廉、加工比较简单但又耐久实用的材料,避免通过堆积昂贵材料的办法取得炫耀性的视觉效果。这两个方面就总的体现了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合理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母亲地球在一天一天的衰老,保护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所以环保也称为每个人心中的理念。在设计中,倡导“绿色设计”。“绿色设计”的三个原则就是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它所要求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设施结构、生产工艺、设施的实用和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

3 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和趋势

多元化和专业化:对于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在公园对公共设施设计的需求是不同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也为公共设施设计由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同时新产品的发明也带动了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的开发。公共设施设计已从传统意义单一的几种产品向多品种、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每一次的科技技术进步都给世界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设计领域更是如此,公共设施设计也是伴随着一场一场的变革而不断的向前发展的。更加进一步的向智能化迈进,并且技术生产方式的进步是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变成了现实。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带动了自助系统的兴起。

人性化:以人为本是工业化设计的出发点,也是不管为人提供设计的出发点。都要考虑以人为本。而人性化的设计主要体现三个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与实用安全、功能明确和方便。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提供有效的服务,省时、省力的设计,将是今后公共设施设计发展方向之一,使用者不但可以有效的使用,同时在设计上避免使用者粗心或者是错误操作而受到伤害。

工业构件标准化与模块化:工业化是工业设计产生和存在发展的必然条件,现代公共设施设计的工业构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趋势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降低成本考虑;生态环保考虑;时代性考虑。

艺术化和景观化:现代公共设施设计不单单只是孤立单一化的产品设计,也越来越融入环境的整体设计之中,越来越重视单一产品设计后的规划与组合,每一件产品设计也不仅限于一种形态与色彩,而是形成一个系列。

4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公共设施设计不管是在城市中或者是在公园建设中都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一面。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也在不断走向完善,向着多元化、专业化、人性化、环保化、艺术化、景观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公园更加的美丽,使使用者使用的更加舒适安全。能为人们提供更好、更舒适的设备。能使人们放松心情去享受、去感受。它是最贴近社会,方便群众,让广大的群众都能参与进来,使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广大人们群众的乐园,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设施的作用,也是来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与民,惠及于民,真正实现民有民管民享民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都伟.公共设施[M].机械工业出版社.

[2] 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知识产权出版社.

[3] 李明,胡迅.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2

1 设计文脉主义

1.1 文脉和城市的文脉:所谓文脉,英文即Context一词,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在语言学中,该词被称作“语境”,更广泛的意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设计中译作“文脉”,它更多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有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城市文脉的真正载体是生活,所有的历史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所以只要生活继续,文脉就能流传,但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改造、传承,文脉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1.2 公共设施的概念:关于“户外公共设施”,这一词产生于英国,英语为“Street Furniture”,直译为“街道家具”,简略为SF。在欧洲被称为“城市配件”,在日本理解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或者“道路的装置”,也称“街具”,在我们可以理解为“城市环境设施”或“户外公共设施”。从功能意义上来说,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1.3 城市公共设施文脉设计含义:城市中公共设施的设计,必须要遵循各个城市的历史文脉来进行,这是因为:每个城市的生存发展,都要建立在它自身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历史文化上,失去了历史文脉的城市将会成为一座没有灵魂的“空城”。城市的历史文化首先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基础设施来体现,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是通过各种文化设施、建筑风格等区别于其他城市。我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首先是来自于我们所看到的带有文化韵味的传统建筑、迅速发展的商业建筑构成的大量建筑群的视觉形象,在此之中,当然也包括了构成城市环境的有特色的公共设施。所以,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加强街区中的基础设施、特色景观建筑物等硬件建设,体现出特定的文化意蕴和历史街区个性,是我们城市设计工作者所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让城市公共设施的形象符合历史文脉,把能表达城市意象的诸如文化、政治、经济、民俗、审美、艺术等抽象的概念图形化,融合到公共设施的设计形式当中,并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痕,对其贴上特殊印记的标签以示与其它区域或其它城市的区别。这种留存在我们头脑中的城市公共设施文脉的集体记忆,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设施形象的塑造,在代代传承中,将主导城市形象设计的历史文脉通过物质形式的文化符号保存下来。

2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文脉要求

2.1 结合城市主流文化:首先,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必须要结合城市的主流文化,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个城市中不同的历史街区,都具有它特定且突出的地方文化和传统历史。而公共设施作为一种传达文化的载体,在设计中,必须通过其恰当的形式、色彩、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逐步形成与城市的建筑、景观风格相统一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沉积在建筑与环境中,并与它相结合,形成一个由不断传承的观念、文化和审美角度所制造出的“形象集合体”,即一个城市中人们对自己生存空间的集体记忆。它以物化的形式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隐藏在人们心中的、驾驭其行为并产生地域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相吻合,引起人们的共鸣,进而产生文化的认同感,使城市的风貌与特色在历史的雕琢中不断延续与传承。

篇3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100-01

公共设施是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或配套设施性能不完善,城市功能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过程中,实用性是第一原则。然而,公共设施除了要具备实用功能外,它同时还是一个城市的“脸面”,美观且富于特色的公共设施不仅能够带给市民审美方面的享受,还能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还要注重美观性。设计元素是设计中的基础符号,它可以细分为自然元素、文化元素、艺术元素等多个种类。本文就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元素进行相应研究。

一、自然元素

自然元素是指城市公共设施在设计过程中以自然对象为设计元素,它包括江河湖海、草木花鸟等。城市公共设施是政府提供给全体市民的公用物品或设备,社会性是它的基本属性。自然元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公共设施生硬、无趣的刻板形象,提升其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能使公共设施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契合当前的生态发展理念。自然元素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运用需要注意到以下两点内容:首先,公共设施中的自然元素必须与城市的整体自然环境相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相差甚远,东部滨海,水资源丰富,水就是很好的自然元素,而西部缺水,沙漠众多,黄沙则是设计过程中可以借用的自然资源;其次,公共设施中自然元素的运用需要和公共设施的具置相契合,城市公共设施众多,政府在规划公共设施时要做到因地制宜,比如同样是供游人休息的凳子,在公园树木旁,就可以将凳子做成树桩形的,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二、文化元素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城市文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蕴含着城市文化的内涵。因此,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要注重其中的文化元素。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寄托了中国古人的理想与追求,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有着独特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传统文化中的民俗、建筑、图纹等都能够美化公共设施的外形,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比如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北京前门大街的拨浪鼓路灯,就是从民俗中汲取养分的典型,不仅如此,这种拨浪鼓造型和前门商业街的整体氛围是相得益彰的。又如古代中国有着独特的建筑美学,亭、轩、阁、榭等建筑都是其承载形式,这对于公共设施尤其是建筑类公共设施的设计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其次,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也是各地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本土资源,这些资源利用得当不仅能提升城市当前的文化内涵,还能彰显本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苏州以园林著称于世,园林建筑中的许多构成要素都具有良好的装饰功能,苏州市政府在道路护栏的设计中便汲取了不少园林建筑的图案、纹样,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最后,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尤其是后现代文化也在中国人尤其是年轻群体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尤其是对年轻人比较集中的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要注重文化时代性的体现,这样也能反映出城市的时代感。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此类公共设施不胜枚举。

三、艺术元素

艺术元素对于公用设施的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艺术元素指以艺术形式作为设计元素,如图形、歌曲、影片、雕塑、舞蹈等。这种艺术形式能有效地改变市民对于公共设施的刻板印象,提升公共设施的审美层次与文化内涵,不仅如此,有些艺术形式除了具备审美价值以外,还有着良好的实用功能,能够有效地提升公共设施的服务价值。比如,传统的公交站台光秃秃的,毫无美感,现在的公交站台则定期更新内容,美轮美奂的内容一方面可以美化站台,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候车乘客度过时间;又如图案,无论是卡通图案还是名画,都能改变公共设施如变电箱、垃圾桶等给人单一、乏味的印象,如果在城市所有公路垃圾桶上画出该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图片,不仅能提升垃圾桶的美观度,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意义;此外影视资源也能丰富公共设施,徐州市在设计市民广场时,便装备了一块大型电子屏幕,每天晚上播放视频资源,丰富广场上活动群体的生活。

四、结语

设计元素是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基本单位,对公共设施功能的发挥以及美观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公共设施因地理位置或服务功能的不同,在设计元素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设计者需要从公共设施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出发,选择最适宜的设计元素。

篇4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精神形态,是不断积淀下来的社会意识。地域文化也称“本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地区在本地传统文化(或母文化)的影响下,扩展和弘扬其精华,并不断赋予其新内容的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是历史积淀和人民创造的成果,也是我们今后在设计再创新上的宝贵财富。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但起到细化空间层次、服务区域民众的作用,还肩负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传承人民生活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实践中,设计者重视、研究并挖掘不同地域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其目的就是将公共设施作为地域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功能载体,切实保护我国的地域文化,使地域民众所共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延续并逐渐现代化,而不是边缘化。

二、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象征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所谓象征性语义,是指产品所表达出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设计师赋予的,也可以是使用者自己定义的,还可以是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到象征者与被象征者之间的关系,并仔细斟酌各个地区文化特色与象征性语义在设计中的共鸣,运用灵活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设计再创造。大唐芙蓉园和大雁塔广场上的灯具,不仅是行人和车辆的照明系统,更具有标志性的现代“唐风”地域特色。其造型可分为三段式,顶部为主要发光的灯具,中部为悬挂广告的灯柱,底部为石材基座。大唐芙蓉园周边的灯具造型在设计上可谓别出心裁,它主要由三盏灯组成,形成稳固的三角式构图。左右两边为稍大一点的灯,其造型模仿宫灯的形状,是在宫灯的基础上经过简化细节、提炼线条变形之后设计出来的。在左右两盏灯的顶部设计了屋檐的符号造型,这一造型是在唐代建筑屋顶设计中发掘出来的,设计者将承载灯具的横梁做成弧度,檐处末端稍微抬高,从力学角度分析,这一设计方便了灯具的悬挂和更换,不至于使横梁容易折断。从视觉上来说,这一设计使得挂上左右两个灯具之后的路灯的整体造型变得更加轻盈,其寓意也非常丰富。在“屋檐”符号造型的横梁下挂上灯具,让人联想到家,使人感觉温馨。曲江池公园的灯具,其顶部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屋顶的符号,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屋顶的形式,屹立在曲江公园大道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这些元素不仅在灯具设计中被大量运用,在雕塑设计上也经常用到。如,大雁塔北广场水景小品之一的《人和》雕塑作品,设计师将浓缩西安历史记忆的古钱通过抽象、变形、提炼等设计手法,使之成为现代广场上具体的可视符号,其外形提取了古钱币铜钱的基础造型,经过提炼和变形重组形成广场雕塑。圆这一造型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美好的期望,如阖家团圆、圆满等,而从哲学思想上来说,则是看待事物应当一分为二,不可片面。

2.文化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多角度融合下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它表达人的需求,承载人的慰藉和希望,强调尊重人的情感,因此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历代灯具的设计都是当时地域文化元素的载体。我国古代的灯具形态优美,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现代灯具的设计也毫不逊色。大唐芙蓉园的人物造型皮影灯,以陕西凤翔的特色工艺皮影为载体,在其基础上辅以现代科技,皮影灯采用皮影戏中的传统宫廷人物造型,在契合大唐芙蓉园宫廷公园的主题之外,更融入了现代科技和材料。这一灯具设计以玻璃作为基础材料,在其上彩绘出唐代宫廷人物造型,有侍女持灯、乐手吹箫、贵人游园等,姿态各异,形态优美。基座上安装大的照明灯,晚上能看到整个人物形象,在彩绘处安装小的彩灯,使夜晚人物形象更加清晰、逼真、生动。这一造型在白天是一组组可供人欣赏的雕塑,而在夜晚则变成具备照明功能的灯具,使人在游览大唐芙蓉园时被这一组组唐代人物环绕,仿若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大雁塔广场上的灯具则更加直观地融合了文化元素。如,主题喷泉两旁休憩区域的灯柱箱上都刻印着唐朝著名的诗词歌句,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一设计不但起到了装饰作用,还具有教育意义,将艺术与教育结合起来。

3.仿生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仿生是把人类或者动植物的形态特征通过对比、重复、夸张、隐喻等一系列设计法则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一种设计表现手法。仿生具体可分为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具象仿生是指直接把仿生对象的大部分或者明显特征运用到设计中,而抽象仿生是指把仿生对象的小部分或者提取鲜明的特征运用到设计中。如,大唐芙蓉园长回廊上的莲花灯,其采用了唐朝佛教文化盛行时期的圣物——莲花为基础造型,经过变形重组之后成为现代公园回廊上别具一格的灯具。这一灯具将莲花造型精简,不似之前花瓣重叠的莲花,而是简化为五片花瓣,并且花叶上下相连,似是两朵莲花组合起来一般,其涵义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寄托。人们在欣赏或者使用这些富有民族文化、历史特色的公共设施时,就会联想起唐朝盛世的文化景象,深刻体会到十三朝古都浓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