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24 09:48: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重工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重工业论文

篇1

我国制造业发展与重工业化趋势

(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社会分工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的结构化,社会经济必须选择或确立自己阶段性的重点。一旦这种结构形成,经济发展将确立发展的中心,并形成发展阶段上可依赖的路径,而对路径的依赖将直到条件完备时,结构被调整或者是被强制。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演绎了上述的规律性。就我国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来看,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4年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了45778亿元,比上年增加34%。2006年我国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1%,而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近3/4来自重制造业。产业体系中制造业的地位被凸显出来,成为推动我国长时期内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和产业发展的中心,“中国制造”也蜚声海外。

(二)对我国重工业化趋势的认识

基于现状和规律的判断。“人类所经历的、以主导产业为划分标志的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划分为七个阶段。第四个阶段为工业化中期主体阶段,即以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为主导的阶段。这时,技术复杂程度不高的机械、钢铁、造船等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发展受到这一中间产品市场的强烈拉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这条发展的“快车道”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并表现为重工业化”。笔者认为,从实证的角度分析经济发展呈现的基本特征,不难判断我国正处在快速向重工业化转变阶段,重工业化的趋势已经显露。

基于评价的判断。“在劳动力丰富和资本稀缺的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尚未得到改变的条件下,只是由于政府人为地扭曲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导致仍然稀缺的资本定价过低,从而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这是违背市场作用的结果。如果生产要素禀赋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却出现重工业化趋势,一定是生产要素价格遭到了扭曲”。尽管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所谓的政府扭曲要素价格,但政策的干预通过引导国际资本流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瓶颈,从而营造了重工业化的条件。

我国重工业化趋势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主导

经济发展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遗余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中实施有效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最终实现国富民强,成为为政者坚持的基本方针。于是,市场一旦产生有利于发展的契机,便会近乎必然地得到政府的首肯,从而付诸政策化,推动实现制度化,并导致观念性非制度土壤的形成。这些因素势必会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中,导致某种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性的强化。

我国制造业作为重工业的代表,其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受益于这种政策、制度及有利氛围的支持,从而得以主导我国经济的增长,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市场引致

政策意图的强化作用与经济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条件表现为市场反应,即市场主体对政府政策意图表现一致的回应。政府主导提供了对应产业发展方向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一致性的市场反应不存在任何的政策阻碍;经济人理性导致主体在与政府博弈的过程中,选择与政府一致以避免不必要的摩擦成本。

(三)国际分工与选择

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国际经济联系的不断深化,使得更大范围内经济的互动与依存性不断加强。新技术发明与运用基础上产生的新产业,改变了传统的产业格局,并在世界经济范围引起国际分工的重组。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国际分工序列,使在国际分工中,获得了发展“中国制造”的机会,并因自身的条件而自然地承接了发达国家产业重心转移后留下的空白。

重工业化趋势和差距硬化与强化的风险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开放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在经济发展处于落后水平的情况下,伴随着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重工业化却隐藏了阻碍经济发展的风险因素,它不仅使得自身内部面临社会性的困顿,在对外经济联系中势必会受役于所处的关系链,并在实际的国际关系发展中支付比预期更高的机会成本,并导致发展差距硬化和差距强化问题。(一)重工业化趋势与发展差距硬化问题

差距硬化是经济后进国家(地区)在进行经济建设,实施经济追赶战略的过程中,受到政策、原始路径、资源禀赋、市场机制及国际市场选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对后发优势产生条件的限制,使经济的发展陷入不可持续性,从而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重工业化趋势与差距硬化。重工业化趋势中,隐含了导致硬化的多种因素,并支持着差距硬化的可能性:重工业建设的现期成果对政策产生诱导,使产业政策与相关制度产生持续刚性,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缺乏政策支持;产业结构重心长期的倾斜,支配要素的长期配置的主要流向,导致资源配置结构的硬化;市场主体总体非理性及搭便车的倾向,成为阻碍产业调整的自然力;国际市场分工与选择,借助市场利益的诱因,加剧资源配置的倾斜。“在开放的环境下,条件使得自己容易成为‘世界工厂’或生产车间的命运。这是支撑粗放式增长的机制,并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二)重工业化趋势与发展差距强化问题

差距强化是经济发展受到与差距硬化相关因素的影响,产生持续性的路径依赖,并导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从而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长期中导致产业结构畸形,产生经济停滞甚至是衰退。

差距硬化因素的影响与强化的可能性。在实际的产业发展过程中,系列导致经济发展差距硬化的因素,都在极大程度上累积差距强化的惯性;路径依赖的形成导致制度变迁成本上升,并反过来阻碍制度变迁,形成促成差距强化的制度性因素;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成了差距强化的竞争性因素。

规避风险的政策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合理引导重工业化的发展,坚持技术创新与品质路线;协调其发展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系,做到建设而不依赖,实现渐进式培育与长远赶超相结合。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秩序,实现规模经济。对于工业化中期迅速发展的产业,完全自发的市场调节与不科学的政策供给,会导致因短期利益而支付资源不合理配置、经济过度非均衡和改革成本上升等方面的高额成本。通过市场准入引导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对提升企业素质,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产业资源的整合利用,合理控制资源投放及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化市场秩序,实现规模经济,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对外资实施筛选与导流,确保后发优势。结合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对国际资本市场施行选择性过滤,以引导国际资源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升级及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被动选择导致的劣势累积。

走出去战略。扶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挖掘尤其是制造业的生产潜力,为国内新产业的发展预留更多的资源空间和本土市场空间,夯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篇2

根据Eviews5中分别对工业增加值个体gyit面板数据做LLC检验,先从水平(level)序列开始检验,检验结果LLC=19.24对应的p值近似于1,所以接受原假设,面板数据中的36个个体存在单位根,继续对该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继续检验,检验结果LLC=-17.28对应的p值近似于0,表明序列平稳,记为I(1)。同理,对能源消费量xfit面板数据做LLC检验,得知结果LLC=-22.6对应的p值近似于0,表明序列平稳,记为I(1),继续对两个面板做Fisher-ADF检验,得知结果的p值都近似于0,表明序列都平稳,记为I(1)。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我国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量的水平值经过以上两种方法检验后,均存在单位根,而二者经过上述一阶差分后,其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表现为无单位根,从而说明这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由以上基于单位根的检验结果发现能源消费量与工业增加值之间是同阶单整的,存在着协整关系的可能,可以继续做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Pedroni检验、Kao检验、Fisher检验。分别得到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三种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了协整检验,说明能源消费量与工业增加值与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其方程回归残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对原方程进行回归,此时的回归结果是比较精确的。

面板数据模型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混合估计模型,一种是固定效应模型,一种是随机效应模型,在面板数据模型形式选择方法上,经常用F检验决定是混合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拟合优度,还是AIC值和SC值,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都优于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做F检验,确定是选择混合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如表5所示。根据检验结果,因为F检验相应的p值小于0.05,结论是推翻原假设。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然后继续用H统计量检验应该建个体固定效应还是个体随机效应模式。然后用Hausman检验确定应该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如表6所示。同理,因为H检验相应的P值小于0.05,结果是推翻原假设。仍然还是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由此得到1998年~2010年间36个工业行业的影响贡献值,如表7所示。

我国工业36个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大多数行业对能源具有高消费与强依赖的特点,从静态依赖性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gy25)、石油加工业及炼焦业(gy18)、煤炭采选业(gy1)、化学纤维制造业(gy19)等行业都具有能源高消费的特点;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而言,专用设备制造业(gy29)、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gy25)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gy31)、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gy32)等行业的发展都对能源具有强依赖的特点。

对于上述能源密集型部门应该优先引进先进技术,更新与改造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推动这些部门的能源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产品的浪费,减缓社会增长对其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保持或降低其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例不变或有所下降。

要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可以采取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两种方法。这也与我国十二五大力倡导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导向一致。对于能源静态依赖性较强和收入弹性较高的行业进行适度调整,如煤炭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抑制由于这些行业不合理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费的增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而对于能源效率系数较高的行业进行技术改造,特别应重点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术创新和更新改造投资,尤其是对那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显著降低能源消耗的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等,以弱化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对能源的高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工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二:论工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指导思想上: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着力推进工业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发展支柱产业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全面开创该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在发展的基本原则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大力推进工业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能源消耗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保持工业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明晰发展定位

发展定位是否明晰、准确,关系到空间布局、产业分布、关系到发展功能能否发挥、集群优势能否互补、牵涉到对基础设施配套的应求,对工业发展十分重要。因而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壮大十大经济板块,实施四大战略,培育四大支柱产业体系,提升六大发展水平的发展定位。

1壮大十大经济板块:发展县产业集聚区、三环工业园区、许河、南彰、孟寨板材基地、固阳民族乐器工业基地、固阳、闫楼、红庙板材工业基地、黄河创业园。

2实施四大战略:(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提升工业整体水平,着力推进优势资源和产业的深度开发,将资源和产业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2)实施开放引资战略,以面向市场为重点,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3)实施科教、人才兴县战略,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科技含量。(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

3培育四大支柱产业体系:围绕工业强县的总体构想,重点培育木制品、吊装机械、民族乐器、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产业。2.4提升六大发展水平:(1)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2)科技创新水平;(3)对外开放水平;(4)信息化水平;(5)产业整体效益水平;(6)可持续发展水平。

谋划重点产业规划

1壮大优势产业:(1)木制品加工业。利用该县泡桐,以该县三环华兰实业集团为龙头,以高档家具、棺木为产品主线,以该县三环工业园区、固阳民族乐器工业园区、闫楼工业园区、南彰工业园区为产品加工基地,在该县遍地开花,迅速带动该县桐木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加速该县桐木加工传统化生产加工向高、精、尖产品方向发展。(2)吊装机械。该县县吊装机械生产,应充分利用专利技术,在该县建立吊装机械生产基地,通过与国内大企业联合提升该县吊装机械生产技术水平,建成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把吊装机械加工业发展为该县工业的主导产业。(3)纺织服装业。应充分利用该县棉花优势,大力发展纺织业,把该县的棉花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成为该县主导产业之一。(4)民族乐器业。民族乐器应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建立标准化工厂及车间,积极提升外部形象,进一步开发新产品,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和名优产品。

2发展其它产业。(1)化工业。应利用肥源化工创业的有利时机,在合成氨上,锰盐的产品优势,在产业技术优势,设备优势上做文章。(2)农副产品加工业。由于该县是农业大县,搞好小麦、花生深加工,形成名牌产品具有一定优势,把农产品加工链条延长,真正把农产品的原料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变为产业优势。(3)内蛋奶业。该县也是养殖大县,生猪、牛、羊加工,该县有一定优势,利用企业优势,利用养殖加工基地连农户,产销一条龙,公司加农户的多种形式,大力发展猪肉、牛肉、羊肉、加工项目、创出名牌、打出品牌。

梳清具体的工作措施

1应在拓宽发展领域上实现新突破。应进一步拓宽工业经济的发展领域,凡法律未明确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工业经济均可进入,应在巩固发展四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项目、企业技术改造方面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工业经济建设。一是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业。应进一步放宽政策,改善措施,最大限度地释放全民创业激情,支持各种形式创业。坚持走规模扩张的路子。应依托四大支柱产业,在大力发展木制品加工业,同时,积极发展吊装机械、民族乐器、建筑材料、棉花加工产业集群。集中精力培育发展棉纺、面粉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各类工业项目落户该县提供良好的承接平台。

2应在块状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依托该县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培育木材产业化加工专业村为重点,积极创办其它类型的加工专业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数村一业的块状经济格局。

篇3

时间是人乃至人类最内在的存在结构与生成依据。在未竟的现代性的进程中,媒介不断影响和塑造着人的时间意识与观念。媒介化时间的涌现与时间化媒介的膨胀,构成了后工业时代媒介与时间的复杂关系结构。媒介化时间带给人们以便利,也带来了新的遮蔽与异化。这一挑战的应答方式之一是有效的媒介素养与认知教育。

时间是人乃至人类最内在的存在结构与生成依据。关于时间,大体可理解为物理时间与非物理时间两种系统。前者是自然状态的时间,人们以度量的方式予以把握;后者是人的精神视野与主观意识中的相对性的时间。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机构,其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与特定时长的物理时间紧密相联,同时又在这种联系中深刻影响乃至塑造着人的时间体验、时间意识与观念。现代媒介与时间的关系,既包涵着深刻的人文价值指向,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实践性。

敞开的时间:媒介与人的现代性互动

时间历来是哲学家们运思的重要命题。西方传统中,时间长期属于物理学视域中的问题。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先哲们常常被称为物理学家,因为他们所要讨论的主要是自然,而physis最初就是自身涌现的东西。涌现者是如何涌现的?物理学对于自然根基的追问带来了一种时间观念,这从追问伊始就遮盖了本源时间。譬如,亚里士多德把时间定义为一个现成的现在之流,它自在的流失着。在他眼中,整个物理世界的生灭就受到这种自在之流的时间支配。然而这种观念受到中世纪奥古斯丁的质疑,他在《忏悔录》一书中表达:“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在他看来,时间不是“什么”,“时间只存在于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奥古斯丁对于时间的理解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时间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是心灵或思想的伸展。”二是“过去、将来统一于现在,通过现在而存在”。[1]这种对于时间心灵化的理解颇具现代意味,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得到回应。海氏从生存论角度解释时间,认为时间是时间性的到时。时间性有三种到时样式,即“将来”、“已在”和“当前”,并据此划分三种视界,“走向自己”、“返回自己”和“让……来相遇”。海氏时间沉思的指向是存在论的,他要以此唤起人们对于时间结构中的自身存在的一种自觉。他认为存在的人有三个特征:必然性,它是被迫抛入这个世界中;可能性,它面临着各种可能性,不断筹划,不断超越自己;现实性,此在的本质总是被现实遮蔽着,被沉沦于日俗生活之中。

在海氏思维的观照下,我们可以见出,现代人的个体时间已经被卷入到社会时间之中。而媒介作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表征和结构功能要素,又与现代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媒介通过声音、图像、文字为现代人提供了对于时间的社会性的多元解读,并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随着对现代人生活方式介入的深入,媒介逐渐消解了钟表时间的意义,将现代人生活时间重新予以安排,建立起新的时序观念,使得现代人对时间体验发生根本性转变。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人”,既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定量判断,更主要的则是一种定性的价值判断——对于人的现代性的确定。按照卡林内斯库的观点,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新的时间观念的确立——“否定循环时间而赞成一种线性不可逆的时间”[2]。在这种时间观念确立的历史中,媒介的参与与推波助澜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形形的、不胜枚举的以“新”来标榜的媒介名称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世界上第一张日报《新到新闻》的命名就是这样,中国的旗帜性刊物《新青年》也是如此,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还是有数不清的媒介以逐“新”为指归。由此看来,媒介本身就构成一种时间性的社会元素。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开放的宏伟工程,它远未完成。因此不言而喻的,作为现代性表征的线性不可逆的时间观念,同样也在现代性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发生着深刻的调整与嬗变。时间的复杂性在于个体时间与社会时间的复杂关系。在媒介高度膨胀的时代,在人的媒介化程度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张的时代,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与其说是线性的,不如说是立体的,它不再是可以清晰勾勒的轨迹,而是多维度的空间。基于此,曾有论者提出“媒介时间”①的命名,但并未对此作出界定。本文认为,“媒介时间”不能简单理解为媒介的时间,而应该以媒介作为技术手段和内容呈现两个方面对时间进行考量,这包含双层含义:一是对于时间判断的媒介化,即媒介化时间;二是媒介对于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即时间化媒介。

渗入与塑形:对于时间判断的媒介化

对于时间判断的媒介化,主要体现在时间度量的媒介化,时间分配的媒介化。

(一)时间度量的媒介化

对于时间的度量,人类经历了自然化和机械化两个阶段。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诸如潮涨潮落、草木枯荣、昼夜更替等,建立起对时间的感受,并据此安排自己的劳动和生活,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目的在于能够建立起基本的规律认识以维持生存。这种方式对时间的把握是笼统的,误差较大。之后人们做了积极的改进,根据日影变迁发明日晷,通过铜壶滴漏、燃香计时发明水钟和火钟。但这些原始的计时设施仍然存在很大局限,譬如若是阴天就无法使用日晷。

机械化钟表的出现使人们对时间的掌握精准而量化,于是出现了精确的时间度量:一天24小时,每个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这使得生产生活有了具体的参照,也为劳动量的计算提供了精确的标尺。时间在生活中的警示和防范作用愈发凸显出来,提醒自己不能偏离生活轨道,应当循规蹈矩地遵守制度和行为准则。然而恪守时间同时也带来了生产生活的机械化,人也因此变成了工具人。人的主体性开始丧失,变成了被时间切割的对象。时间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旦离开了钟表,人们仿佛跌入深渊,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甚至产生紧张和焦虑。这正是早期工业文明的产物,许多学者对此提出批判和反思。

在后工业时代,媒介的高度发展开始带来新的变化。首先表现为时间的获知途径更加便捷,电脑图标的时间显示,广电节目中整点和半点时间提示。其次是时间获取的空间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移动媒介(如公车上的移动电视,广场上的巨大显示屏,站牌电视等等)都随时告诉你现在是几点几分。特别是手机的普及,不单承担通讯功能,还发挥了钟表的作用。这不是简简单单的理解为对钟表功能的取代,而是赋予一种深层社会意义,即人处于通讯的时间中。这种状态下,人们把对时间的自主性感受建立在对媒介的依赖上。人们对于时间的掌握是与通讯和交往密切相关的。随之带来的就是钟表作为时间工具的意义被消解,而成为装饰品或身份象征。

对于时间的度量标准的嬗变反映了人们对于时间需求和对时间意义理解的变化过程。自然化时间体现了人们对通识规律的掌握,时间意味着循环和轮回;机械化时间反映人们在工业生产对自身角色的承担,时间意味着效率和线性发展;媒介化时间传递出现代人之间不断强化的互动交往的新的生存状态,时间意味着立体化交流与空间扩张。

(二)时间分配的媒介化

时间度量的媒介化,无形中会使得人们对于时间的分配也趋于媒介化,按照媒介时间来安排生活。这当中呈现出互为因果的有趣现象,譬如电视节目的安排的原初意义是为了适应人们的工作生活,结果却是人们按照电视节目的时间制定计划表。又如球迷为了不贻误看球赛直播,往往会提前把其他要做的事情处理好。人们生活的节奏也随着根据节目起伏,听着早间新闻吃早饭,午休前看午间新闻,晚饭时观看新闻联播,晚饭后的黄金时间欣赏两集精彩的电视剧,之后是晚间新闻,然后休息。结果是电视代替人的主动思考,把人们的闲暇时间进行安排,人反而成为了懒于选择的节目接受者。收视习惯因此而形成。

如果说,前面所举事例仅仅是针对人们闲暇时间而言,那么,网络出现带来的商务电子化,人们每天用于接触媒介的时间蔓延到八小时的工作日内,甚至是整个办公时间。人们通过QQ,MNS,E-MAIL进行即时联络和讯息传递,以便于更加有效和快捷地工作。此外,社会交往也由过去的面对面的交流部分地向虚拟空间的转移。如QQ家园,BBS论坛,小区业主天地等等。媒介接触频次和接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如果失去媒介,人们会觉得时间漫长无法打发,孤独无依,寡淡无趣。

配置与开发:时间资源与媒介经营

根据上述分析,人们因为对于媒介依赖造成个体时间已经和媒体在融合,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媒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时间可以作为人类无差别的度量单位衡量人的劳动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交换,本质上就是时间的交换。这非常深刻的揭示出时间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价值。时间的价值生成的内在逻辑在于,它一定要通过个体的人来呈现,而个体的时间一定是有限的,耗时或节时因此就必然成为一种价值性的活动,时间成为经济诉求的重要资源。时间价值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一定时间里所创造的经济效果和生产力。而媒介产业的任何产品,作为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产品,天然地与时间的占有或消耗联系在一起,时间因此成为媒介经营的最重要的资源。

据此,需要将时间资源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和标价。这当中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价值的所产生的利益大小并非与时间占有的长度成正比,其计算方式是与传播范围、传播效果密切相关。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吸引眼球,往往是媒介间竞争的焦点所在。媒介先向受众售卖媒介内容,再向广告商售卖注意力。通过二次售卖,以期获得利润回报和良性发展。黄金时间无疑成为媒介抢夺的重点。央视黄金时间的广告费往往按秒数计时。一个5秒钟的广告意味着巨额的广告费。而许多地方台整个下午的广告时间往往以很廉价的价格卖给一些做直销产品的商家。但是这两者在传播的效果上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如果没有建立与媒介有关的长效合作,曾经是央视标王的秦池酒和爱多VCD②也会被人们所遗忘。同样,一档作为强档推出的大戏或是电视节目,如果没有精彩的剧情和精心设计的内容,会使得媒介蚀本。

时间价值的媒介化并非仅仅是经济效益挂钩,同时也承担着社会效益。对于此,西方媒介推行的“黄金时间行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这项活动可以追溯到1988年哈佛大学的杰伊•温斯滕(JayWinsten)教授推行他的“指定驾驶员”概念的活动,“指定驾驶员”就是在一群朋友参加晚会时,推选其中一人不喝酒,这个人要负责在晚会后开车把所有的人都送回家,随后的四个星期里,无数观众看到的160个黄金时间段节目中,指定的驾驶员成为这些不同节目的一部分。将信息穿插在娱乐节目中的做法成功了。1988年到1997年间,因为酗酒而造成的事故降低了32%,温斯滕教授指出,在黄金时间段节目中植入公共服务信息“不是一个魔弹,而是一个更大战略的组成部分”。③在黄金时间段植入公共服务信息,是对时间价值的意义升华。

媒介内容产品可以依托时间资源开发的不同方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消耗时间资源的“耗时产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另一类是以节省时间资源为主要目的“节时产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搜索引擎,它是嵌入到“耗时产品”中的“节时产品”。媒介在对时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应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而言,对于时间资源的媒介经营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以展望式与回顾式延展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展望就是对于未来的预期料想和盘算,通过预告和提前呈现的方式,预先获得注意力,实现时间期货效应。譬如电视台会在正在播出节目下方以字幕滚动的方式插入下一节目的预报,或是在节目尾声直接播报下期提示,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而受众在不知不觉中预支了自己的注意力,这就为收看下一节目提供可能性。回溯是对以往的重新检视和追寻,通过回述和再现的方式,使得观众能够将节目前因后果实现对接。如东方卫视《说旧闻》节目,就是以新的视角对于旧闻的进行反思,对其历史价值进行提升。如《翻阅日历》这档电视节目就是将展望式和回溯式有效结合起来。这档15分钟的日播历史节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以全新的话语进行历史解密。它立足真实,将古往今来众所周知的事件以独特的方式加以整合,让“以史为鉴”有了新的注脚。通过每天翻阅一页日历,结合历史谈未来,实现“苟日新,日日新,日日新”(《礼记•大学》)良好传播效果。

以时标式媒介事件引起集中关注。媒介事件是在社会环境背景下产生的,又与特殊的日子紧密相关。时标式媒介事件往往选取一个时间点将其扩大化,对其报道能够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譬如今年央视对于清明节的报道。不仅介绍了清明节的历史由来和相关风俗,还提出了环保祭奠的概念。针对扫墓中以燃烧纸钱和草纸造成的空气污染,提倡用环保的方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如对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报道,就以动态追踪式持续展现在国人面前。再如对于假期概念的阐释。毕福剑主持的《过年七天乐》《国庆七天乐》《高考七天乐》就是有针对性地对人们的假期时间开发。七天中,通过邀请嘉宾和观众围绕选定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加以娱乐化元素,使得节目轻松休闲。许多选秀节目结合青少年假期的时间,总决赛选在暑期档,以期获得广泛的关注度。这当中运作比较成功的有2005年的《超级女声》比赛。

以立体式的打破时空三维,最大限度实现媒介接触。这种方式力图打破时间之墙和接触障碍,使得信息更为自由迅捷传递到受众面前。如《都市快报》周末版的手机报,就是突破纸质媒介的局限,向手机用户传递信息。再以网络为例,可以在同一时间,打开多个信息窗口浏览新闻,实现信息的并置选择。前沿的动态及时以头条和标题图片的形式推出,供人阅读。在页面漂移的文件框如飞信一般即时汇来最新消息。网络虚拟世界有对真实生活的模拟成分,而作为网络虚拟家园的时间计量与真实世界的时间又截然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网络的零度时间取向上。生活在网络中的人就如《桃花源记》所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网络时间与真实的时间并不对应的,它可以用于储蓄,其长短直接涉及到增值的多少。在如QQ用户,是以电脑打开并且登录后为有效使用状态,当挂满一定的小时数,将会赢取有标志性身份的小太阳。此外,可以用Q币领养QQ宠物蛋,并将其孵化养大,还可以用Q币为代表自己的QQ形象购买衣服,美化自己的容貌。但有着失效期的限制,一旦过时,一切又化为乌有。一切清零意味着重新开始,于是新一轮对于网络的接触再次展开。

无论是展望式、回溯式、时标式还是立体式,都应该注意对人们闲暇时间的开发和利用。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新晚报》的主编罗孚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点,他发现香港人对于一场源于武术门派之争的擂台赛热衷的背后是有大把的闲暇时间而无消遣方式。于是他在请来了梁羽生写了《龙虎斗京华》在《新晚报》上连载,一时间人人争读,销量猛增,赶上了老对手《星岛晚报》。这对于我们现今的媒介经营策略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挑战和应答:反思媒介时间中的人的存在

前文论及,媒介内容产品有“耗时”和“节时”之分。一方面媒介通过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为人们节约时间。搜索引擎,百度百科都是为了方便人们查找资料,查阅信息和资讯。各种名目详尽的公交网,城市电子地图,使得人们能最快的确定自己的方向,进行目标锁定,实施行动。另一方面,媒介为人们节约下的时间又促使人们有空继续投入到媒介使用中。于是,工作之余继续玩玩游戏,上上网,看看电视,发发短信。更有甚者,一批都市的“宅男女”④完全沉溺在媒介中,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反思媒介时间中的人的存在尤为必要。

媒介遮蔽与人之沉沦。“媒介即人的延伸”,这句麦克卢汉的名言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人在空间上的延伸。其实,空间拓展只是表象,更深层次体现为时间上延伸。“地球村”概念的提出缩小了时空参照系,显示的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紧密关联。媒介在时间的延伸上遮蔽了作为个体人的生理有限性,使得他们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时间有的是,因此陷入“沉沦状态”中。“沉沦状态”是海德格尔描绘的个人丧失于普通人中的日常生活状态,表现为“闲谈”、“好奇”和“踌躇”。具体来说,人们在海量的媒介信息中丧失自己的判断,盲目的跟风和附庸;人们通过信息搜索不断满足个人的好奇心理,在一个个的链接中迷失自我,沉溺于新的刺激中,而把个人的本质、责任抛置脑后;人们的一切生活都依赖于媒介,受到媒介的制约,成为“容器人”,“电视人”。就这样虚度着光阴,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人们只能处于生活的表面,不能达到本己的存在。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有一系列表现“软钟”形象的作品,如《永恒的记忆》、《时间的贵族气息》、《时间的轮廓》等。在他的画笔下,原本是金属材质的钟表却好像融化的乳酪一般瘫软着。表意暧昧的构图,以“时间的软化”这一意象揭示了人的时间主体性的弱化和异化。如何摆脱这种异化状态?海德格尔给出的回答是“畏”。人一旦意识到死的大限,就会把握此在的意义,进而产生“忧”,这就会促使他们不再挥霍大量的时间在媒介上,而是有着更为有意义的思考和学习。

媒介认知与媒介素养。鉴于对媒介遮蔽和人的沉沦问题的反思,如何提高正确的媒介认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媒介素养教育是由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在1933年英国出版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提出的。通过鼓励学生去“甄辨与抵制”。通过这种教育,使得学生能够防范大众传媒的错误影响和腐蚀,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这种教育、强化学生具备甄辨和批判意识的方法被后来的批评家们称之为“免疫法”。上个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中学就广泛开设了电影教育课程,被称之为荧屏教育。艾伦•鲁宾对学者提出的各种媒介素养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认为分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能力模式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引入我国后,立刻成为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两点,一是侧重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介绍和分析,二是关于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如对于青少年,大学生等的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本文认为在研究中有两点稍显不足:一是缺乏提出积极有效地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二是提出的建议很多没能超越保护主义的框架中。媒体素养教育是持续性的,如何培养媒介素养技能,由英国BBCChannelFour、英国电影理事会、英国电影研究院制定的《媒介素养发展章程》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参考。《章程》提出具备媒介素养的人需要掌握的四种技能:第一,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做出明智的选择;第二,了解各媒介使用的独特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第三,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第四,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3]就媒介与时间这一论题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要在提高人们的媒介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帮助人们确立合理的媒介时间观念,不是沉溺于媒介,而是有效的利用媒介。而在今日不可改变的(也不能改变的)高度媒介化的现实中,这一过程同样需要通过媒介来展开。因此,经营时间、塑造时间的媒介所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所必须予以警示的。

[注释]

①媒介时间概念,由卞冬磊、张稀颖在《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一文中提出,该文刊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第32页。

②秦池酒业分别在1996以6666万元和1997年32000万元两度成为央视标王,爱多VCD以21000万元成为1998年央视标王。

资料来源:/finance/xincjzt/yangshibw/200411171023.htm

③参见[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三版》(M)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447页

④“宅男女”是指在家办公的人,他们足不出户,与外界交往主要是依靠媒介。

[参考文献]

篇4

2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耦合发展

2.1现代服务业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等需求,现代服务业从传统的第三产业中延伸和发展出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型的服务业,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区别于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就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畴而言,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

2.2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耦合发展、和谐共生是推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路径。一方面,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结合重化工业来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地区经济和运行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为工业提供中间服务的金融、物流、批发、各类专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和运行质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服务业本身,而且对提升其他产业竞争力,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发挥推动力作用。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按照我国现有工业发展模式推测,到2020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都将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基本职能。现代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是促进现代城市与周边地区及全国、全球之间经济联系的“黏合剂”。正是通过这些服务活动,才能促进城市综合性工业部门与城市中心地带之间的垂直和水平联系。因此,现代服务业越发达,城市就越具有跨区性和综合性的服务功能。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结合重化工业来看,主要表现在与重化工业的产业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阶段产业融合的突出特征是,工业企业非主营经济活动的外包,带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向重化工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重化工业内部逐渐由以生产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重化工业的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研发产品、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换句话说,现代服务业和重化工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主要表现在重化工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重化工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该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汽油和煤气;二是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三是服务引导重化工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许多原有的工业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进入或兼并现代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

2.3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策略(1)宏观层面。推进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是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经营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重化工业集聚为集成工业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工业环节的“无缝式对接”。(2)微观层面。加强对研发与技术服务业的规划发展。葫芦岛市的石油化工业、船舶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等行业的企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企业集群也已初现规模,具备发展研发服务的基础和条件。企业集群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对研发服务的需求会愈来愈强烈。因此需要尽快形成研究开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篇5

1.1设备的摆放改善打印机放在工作人员的右侧且离工作人员较远,工作人员打印存款内容时,身体发生扭动,且期间左右手都有空闲。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将打印机放在靠近身体的左侧,使其在工作人员的大臂活动范围内,这样,放打印机纸和点击鼠标就可以同时进行。根据人体运用经济原则及双手操作平衡原则可知,工作人员要把放打印纸和点鼠标的动作同时协调完成,就要把计算机和打印机分放在他的两侧。如果点钞机放在工作人员的左侧,就可以避免将钱从左手递送到右手这个浪费动作。原来笔和印章分放在工作人员的两边,这样放下笔和拿印章就不是一个连续的动作,并且左右手有交叉,故把笔和印章放在他的同侧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移动。由于钱柜在工作人员的右侧,而文件、资料的保管处在工作人员的左侧,使得工作人员放存款(资料)的时候向右(向左)扭动身体,必要时还得弯腰;因此,将钱柜设计成抽屉,放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内,不用扭动身体便可以进行现金和资料的暂存。现有的抽屉没有把硬币和5元以下的钱币细分,不方便工作人员寻找,间接影响工作效率,改进后的抽屉布置图如图4所示。

1.2凹槽的设计改善如果储户递送来的现金和存款单是分开的,就能减少工作人员分拣现金和存款单的动作,直接对存款单进行核对。因此,将原来的凹槽一分为二,一侧用于递送现金,一侧用于传送资料。根据现场布置经济原则和人体运用经济原则,改进后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布置图如图5所示。

1.3作业顺序重排根据工业工程改善的四大原则(ECRS),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发现,有些动作可以取消,部分操作改变顺序后总的操作时间缩短了。如点钞机数钱的时候工作人员是等待状态,并且核对存款单的内容所用时间大于点钞机数钱的时间,如果这时核对存款单内容就可以把储户所填金额是否正确一起核对,既省了操作步骤又省时间;同理,储户核对签字时,工作人员处于等待状态,如果钱在储户核对签字时放置,便可以节省两次等待时间。

2改进效果

通过办公区域设备的摆放改善、凹槽的重新设计和作业顺序的重排后,工作人员的双手操作分析图。改进前后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表1表明,左右手的操作次数少了5次,移动次数少了1次,持住增加了1次,检查次数少了2次,空闲次数少了16次,左右手的操作比较均衡;身体扭动次数减少了8次,整个流程缩短了45.08s,效率提高了20.1%,改善效果明显。

篇6

二、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对挂号业务进行改进

通过对以上结果原因的分析,发现首先是因为工作人员办公场所设备放置的不合理,其次是工作人员的动作不合理。下面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改进。

(一)设备重新摆放

工作人员拿到病例粘贴标签时,右手先拿起粘贴单送到左手,然后右手再撕下粘贴单并粘贴。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将标签单直接放到左手边,用左手拿起标签单,右手撕下并完成粘贴动作,此时左手同时放下,这样就省掉了第4步、第6步和第7步。工作人员要拿起卡进行刷卡操作,由于刷卡机在左手侧,工作人员拿到卡之后要转动身体在左侧进行刷卡,根据动作经济原则,为了减少身体扭动,将刷卡机和打印机的位置互换。同时,由于患者充钱时一般是整数,在出院退款时计算机上会显示余额,所以计算器一般很少用到,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将计算器与印章的位置互换可以减少右臂的移动距离。

(二)作业顺序重排

由于打印机和刷卡机的位置互换,当工作人员用左手撕下票据的时候右手可以同时伸手拿取印章,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同时放回印章并将病例、卡以及票据送至窗台,这样经过简化合并之后可以节省2.5秒钟的时间。另外通过表1可以发现打印机打票的时间是7秒钟,时间较长,而此时工作人员完全处于等待状态,根据重排原则,工作人员此时可以向患者收取费用,即将第23步、24步以及25步提前到第16步,这样可以减少6秒钟的等待时间。

三、改进效果

(1)挂号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节省10s,工作效率提高了13.6%。

(2)按照医院年急诊量300万计算一年可节省8333.33小时。

篇7

毕业生教育职称论文范文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身处毕业阶段的大学生,遇到的矛盾和困惑非常多。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毕业阶段德育工作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从哲学的高度讲,以人为本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人本化教育和管理是哲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就是指要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把学生的健康人格、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等作为思想教育的终极关怀,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律的自我意识和观念;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在教育管理的同时凸现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的功能,树立“服务者”角色意识,淡化“领导者”、“上下级”的关系,改变“家长式”、“命令式”作风和“灌输式”、“强迫式”的方法,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2 人本化教育和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它有利于增强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班级关系以及和谐校园。因为人本化教育和管理使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受到尊重、个人的利益得到满足、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这样他们就愿意主动和辅导员敞开心扉谈心交流,主动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人本化教育和管理也能调动他们学习和参与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人本化教育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人本化教育和管理有很多内容,在这里着重阐述以下两个方面:

3.1 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适应环境能力差如今在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较优越,他们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衣食住行都是由父母包办完成的。然而,踏入大学,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切都得靠自己面对处理时,一些学生内心深处便产生了恐慌和恋家情绪,甚至由此产生失意、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缺失 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理解自己接近自己,成为自己的好朋友。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害羞、自卑、贫困等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使部分学生害怕和人交往,不愿与人沟通,还有少部分同学在与人交往时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渴望社交和自我封闭的矛盾心理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孤独。

(3) 经济上的拮据。家庭经济环境对学生心理的也有重要影响。经济上的拮据,常常使生活在贫困中的当代大学生极度敏感和自卑。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常脱离集体,不愿意和同学们尤其是家境富裕的同学交流,更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还有一些人对家境条件好的同学怀有妒忌和排斥心理。当他们学习生活不如意时就极易产生悲观、失望、消沉等不良情绪。

面对大学生的上述心理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患于未然。

(1)定期举办专题心理健康讲座。辅导员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聘请专职教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2)定期进行心理测试。不仅每年对进校以后的新生进行心理测试,而且对老生也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并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员应当在班级干部的协助下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对心理有严重疾病的学生要建立跟踪和干预档案,尽可能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3.1.1 就业心理教育

辅导员要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做好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要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成才、学习与择业的关系问题,努力缓解毕业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尽最大限度的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并积极引导毕业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提高克服困难、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基本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3.1.2 在校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和就业形

势教育择业观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正确的择业观能够指导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和职业选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准确的定位。辅导员要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和讲座等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努力帮助学生转变以往陈旧的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树立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高校辅导员还要努力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把握就业形势,深入了解专业前景,引导毕业生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由于农产业的特殊性,其生产周期一般较长,且受自然的外部影响较大,决定生产质量的因素非常不稳定。虽然在公司的组织下,许多县内的家庭都参加了灾害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形成了风险保障机制,让他们不至于因为各种难自然灾害而交不起承包费。可是部分公司为了让报表看起来更加让人满意,在核算和制作报表期间以及在信息披露中,刻意的对此类事实进行了掩盖。除此之外,很多公司、企业也都还存在着对无形资产核算不真实,对信息披露不详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完全没有体现出农业中无形资产的内容和重要性。

1.2会计处理规范不完善

如上所说,农业生产的周期一般较长,与其周边的自然条件因素关联性较大,非常容易受到如虫害、洪水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侵害、影响,也非常容易导致各种农业生产设备受损。但是,目前县内乃至国内的农业会计规范体系还不太完善,导致其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出现与实际农业生产情况不太协调的问题,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相关规范、准则相比还欠缺合理性,对农业资产审核、计算的评估和研究不太重视、对生物资产的定义和价值评估还不完整等问题。以上这些在农业会计中存在的问题都不利于农业企业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农会行业及企业的自身发展都会起到阻碍作用。

1.3林业会计工作现状

1.3.1核算对象满足不了林业发展所需。林业单位、林业生产企业应该把扩大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满足生态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经济收益放在第二位。可是,目前富民县内的林业会计都单单对市场上的货币收益、经济效益进行了核算,没有准确的反映出林业生产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带来的作用。

1.3.2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资本保全。目前,在国内的林业会计规范制度当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资本保全主要体现在没有考虑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县内目前对林木资产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价方式,它把林木资产一共分为了管护成本、造抚成本两个部分。当对林木进行伐木开采时,便按照一定的方式把这两个部分的费用计算到成本当中,此方法只是对初始成本进行了考虑、回收,而忽略了在林木成长这段时间中货币价值的变化情况,使资本得不到完整的保全。

1.3.3.同农业会计信息披露一样,林业会计的信息披露也存在着真实度不高、不完整、不充分等不良情况。参照上述第一点,目前,富民县林业会计只是单单对经济效益进行了核算,缺少对环境、资源对象的准确计量,没有将各方面的环境、资源、社会效益纳入核算之中。披露信息也主要是着重于货币可量的财务信息之上,倾向于经济效益、经济目的,把眼前利益作为主要的审核、计算目标,主要反映的是林木资产等等经济情况。所以,当前县内乃至国内的林业会计计算体系还不能够满足对各方面信息进行客观、详细披露的要求,致使林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

2农、林业会计完善对策

2.1农业会计完善对策

2.1.1加大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和会计研究。第一,规范无形资产的审核范围。不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林业生产活动中,都包含了许多无形资产。其中技术秘密、商标权、专利权以及厂商名称都可以被纳入到农业无形资产当中。可是当前富民县内乃至国内在农产品商标、专利注册这一块还大大的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第二,要建立和完善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农业无形资产评估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有收益现值法、市价法以及重置成本法,但是这些法规内容、评估体系同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或是就自身的客观性而言,还存在这很多不足,需要加强完善。

2.1.2把土地核算明确的纳入到农业会计核算体系当中。在农业的生产活动当中,土地至今还是不可替代的基本物质条件。但在县内的大多数地方,土地一直没有被当做资产来进行核算,这非常不利于客观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明确的把土地核算纳入到农业会计核算体系当中。这样做不仅利于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还能够加强农业生产行业对土地的管理意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2.1.3提高农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首先,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应该改善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模式,用先进的方式、先进的理念进行农业会计人员培养。其次,农业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力度,在会计专业、农业工程、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先进的技术科技方面都要加深了解,这有这样,才能够让自身能够适应时展下的农业会计工作,服务于农业会计工作。

2.1林业会计完善对策

篇9

1、外观设计

众多企业认为工业设计仅仅是设计产品造型的外观,将产品以一种美的形态展示给用户。他们在产品开发中导入工业设计是完全为了产品的美观,而不去考虑产品中的其他因素,如易用性、创新性、可发展性等。此次调研的两家电子类公司。这两个公司都从事电子行业,其产品的核心为电气电路,对于工业设计的要求仅仅是一个能将产品内部电路完美包装的“盒子”。企业选择设计公司的主要标准为廉价的设计资费,有次可见其对产品的要求仅仅是不至于难看的无人问津,企业认为只要是设计公司设计出来的外观可以用来生产即可,完全忽略所设计的产品在造型上与用户的交互性以及工业设计为产品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这两个企业的观点完全是对于工业设计的误读,这也与中国引入工业设计后对工业设计教育的方式有所关系。工业设计不是简单的产品造型设计,其对产品的附加价值绝对不仅仅体现于产品的外观,而更多的体现于对产品的易用性、创新性以及产品所给用户带来的反思层上的情感因素的增加。各企业应该首先明白工业设计的本质,才能更好的在产品开发设计中合理的导入工业设计,以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绘制加工图纸

工业设计与客户对接,让客户的需求实体化,这理应是工业设计的正常工作。但在实际实施中,经常会出现客户的需求已经十分具体,而使设计工作流于表面的情况。本次调研的某家具制造企业,中型企业,拥有从产品开发到生产的一系列机构,并且拥有自己的展厅。但是,该企业是以生产酒店家具与办公家具为主的,由于去从事行业的特殊性,其产品设计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客户为主,产品的设计是根据客户所提出的要求而去进行设计,多数情况客户会拿已有的产品照片作为设计基准。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目标,仅仅是根据各个客户的指示行事。这就使得在企业没有自己的自主产品,设计工作仅仅停留在绘制加工图的阶段。产生这样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层与长期的发展战略,企业对于产品的生产仅仅是要求获得客户的认可,而忽略了企业自身风格的发展。这种对于工业设计的理解无法体现设计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将设计还仅仅是定位于产品制造的低端层面。工业设计的作用点不仅仅在产品个体上,其体现的是企业整体的文化与发展策略。

3、盲目追随

对工业设计的盲目追随在西安本土的企业中并不少见。成立专门的设计部门,但往往由于人员、制度等原因,其工作不以产品设计为主,反而企业内部的一些设计工作要以外包的形式交由专门的设计公司完成。在调研中,西安某大型企业的子公司就是这种情况,其工业设计部门成立不久,人员少,又因为其产品以重工业为主,产品线更新较慢,设计部门的工作量较少,因此其主要工作反而是公司宣传产品的设计。由于设计师平时的设计任务较简单,得不到锻炼,当企业需要一些重要的设计时则需要外包与企业外部的大的设计公司。该企业设计部门的成立并不是为了在企业发展中对所需要的设计项目进行合理解决,而是只为了增加一个设计部门以完善企业的整体构架。该企业在设置设计部门时,是企业高层觉得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应该有自己的工业设计部门,但并没有考虑到企业产品的已趋于成熟,短期内不需要进行革新设计,并且由于西部设计人才缺失的原因,其所招的设计师不能进行高水平的设计,致使设计部门形同虚设。

4、个别企业有产品战略

上述所说的认知,不能说完全错误,但都不全面,设计应该是协调用户、企业、社会三方面的。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应该是起到战略决策性意义的。本次调研中所接触的一家电器类企业,其对工业设计就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该企业在产品开发中导入工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产品的改良提高产品市场份额,最后达到企业的受益。企业不光将产品设计定位于满足用户,同时还拥有自己的产品开发战略,有着对国内各部分市场的占有率的长期规划。将工业设计作为一项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作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单单的将工业设计认为是一种产品造型或满足客户以得到短期经济效益的手段。工业设计是通过建立企业与产品用户之间的协调关系而带来企业的长期发展。多数企业能明白这一点就可以从长期来推对企业的发展。

二、工业设计在西安中小型企业中的发展道路

西安多数中小型企业还不够发达,现代化还不够完善,与中国沿海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应此对工业设计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与误解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西安经济的发展,企业应该将工业设计提升到一个设计战略的高度,将工业设计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自身的发展,通过工业设计去调控企业各个环节上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是在企业生产中导入工业设计的最终目标。

篇10

1.1招标方式风险

目前,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招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工程招标方式分为两种,即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1)公开招标风险。业主或其委托招标机构通过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范围(全市、全省或全国)公开招标公告,凡符合规定相应条件且愿意参加的承包商均可参加投标。采用这种方式,业主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从众多的投标者中选择信誉良好、报价合理、工期短的承包企业,有助于承包企业开展竞争、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公开招标对业主来说也存在着资格预审及评标工作量较大,费用支出多,耗费时间长的风险,以及增加了因对中标单位可能不了解而导致的今后协调困难风险和合同履行中承包商违约的风险。

(2)邀请招标风险。业主根据项目自身要求和所了解的承包企业情况,向预选的5~7家具有相应资格、信誉良好的承包企业发出邀请,要求他们参加建设项目的投标竞争。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业主可以有效地减少招标工作量、节省招标费用开支和缩短招标时间以及降低合同履行中承包商违约的风险,但其也限制了竞争范围,使业主失去了可能获得更低报价、技术上更具竞争力的潜在承包商的机会。

1.2合同方式风险

合同风险有2类,一是由于合同条款不完整,叙述不严密,有漏洞,或部分条款违法,存有“陷阱”,在执行中可能给房地产开发商造成损失的可能,即合同不完善风险,其防范可通过补充完善合同,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而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或消除掉。二是由于合同条款规定而引起的风险,即纯合同风险。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按计价方式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型,即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下面分别分析业主在各种合同类型中风险特性,即纯合同风险。

1.2.1总价合同风险

总价合同是以施工图纸和工程说明书为依据,在明确各分项工程的工程性质和工程量的基础上,合同双方按照商定的总价签订工程承包总价合同。总价合同由于不需要计算工程量,而只需计算在实际施工中工程量的变更即可,因而合同易于管理,但由于前提是必须明确分部分项工程内容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准备划分和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将会占用很长时间,从而会延长设计周期、拖长招标的准备时间。总价合同又分为不可调值总价合同和可调值总价合同:

(1)不可调值总价合同。以图纸及有关规定、规范为基础,承发包双方协商一个固定总价,一笔包死,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承发包双方均不能因为工程量、设备、材料价格、工资等变动和地质条件变化、恶劣气候等理由,提出对合同总价变化的要求,除非设计、设施和工程范围有变更,才能随之相应调整。对业主而言,由于图纸和说明书不够详细,未知因素较多,或材料市场价格极不稳定,承包商必然会加大不可预见费,用来消除不确定因素给其带来的风险,因而提高工程项目报价,而且业主也丧失了因设备、材料、工人价格下降而引起的工程成本降低的机会。

(2)可调值总价合同。承发包双方以图纸、招标文件及有关规定、规范为基础,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而导致的工料成本增加,在合同总价不变的基础上,通过相应增加一些必要的调价条款予以调整。调价条款大致有为2种形式,一是业主对合同签字日与实际施工安装时的材料、设备和人工等成本的差异全部予以补偿。二是规定材料、设备和人工等成本增加超过某一限度(如5%)时,业主才给予补偿,即小额风险由承包商承担,大额风险由双方分担或完全由业主承担。这种方式业主可以有效地降低承包商的报价,但其承担了建设期间的通货膨胀风险因素,如工料成本增加较大,将会大大提高工程造价。

1.2.2单价合同风险

在施工图不完整或工程项目内容、技术经济指标一时不能明确、具体时就需要开工,即不能比较准确地计算量,又要避免凭运气而使业主与承包商任何一方承担过大的风险,此时采用单价合同比较合适。在国际工程承包中,普遍采用的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便是使用单价合同。

(1)估量工程量单价合同。业主委托设计单位或专业估算师提出总工程量概算表,列出分部分项工程量,然后承包商在此基础填报单价,最后按照实际完成工程量计算总价。采用这种合同方式时要求实际完成工程量与原估算工程量不能有实质性的变更,工程量是统一计算出来的,业主只要审核单价,承担的风险相应较小,但如遇工程量大幅度增加,可能影响工程成本,使业主蒙受损失。另外,业主在实践中往往很难精确确定工程量以及变动范围多大才算是实质性变更。

(2)纯单价合同风险。业主仅开列有关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名称和计量单位,不对工程量作任何规定,由承包商逐项填报单价,经双方磋商后签订单价合同,工程竣工后,按合同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结算工程价款。采用此种合同形式不利于业主控制工程成本,容易引起因工程量不确定、单价不合理而引起的成本风险,同时,对于工程费在不同工种间分摊以及不易计算工程量的工程,易产生相关索赔事件。

1.2.3成本加酬金合同风险

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基本特点是按开发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构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施工管理费以及各项独立费,但不包括承包商的总管理费和应缴所得税),加上商定的总管理费和利润,来确定总价。采用这种合同方式,业主面临对工程成本不能实施有效控制和承包商对降低成本不感兴趣的风险,同时确定承包商的实际成本会大量增加业主的工作量,而且准确确定承包商的成本也有很大困难并存在许多漏洞。

(1)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合同。业主对承包商支付的人工、材料费等全部按实际直接成本据实补偿,同时,按照实际直接成本的固定百分比的酬金作为利润付给承包商。这种合同方式,承包商所得酬金与工程成本成正比,业主面临承包商故意提高成本以增加酬金收入的较大风险。

(2)成本加固定酬金合同。业主承担实际直接成本,酬金是事先商定的一笔固定金额。这种合同虽不会使承包商故意提高成本,但承包商也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业主会蒙受可能降低成本的机会风险。

(3)成本加浮动酬金合同。双方事先商定目标成本,承包商所得为成本加酬金,如果实际成本低于目标成本,承包商所得除实际成本加酬金外,还可根据成本降低额额外获得一笔酬金;当实际成本高于目标成本时,业主根据成本增加值,从实际成本加酬金中扣除部分酬金。

(4)最高限额成本加固定最高酬金合同。承发包双方首先确定最高限额成本、报价成本和最低成本,当实际成本低于最低成本,承包商花费的成本和应得酬金均可得到支付,并可分享成本节约额;当实际成本在最低成本和报价成本之间,承包商仅能得到成本和酬金;当实际成本在报价成本与限额成本之间,只有全部成本可以支付;当实际成本超过限额成本,超过部分业主不予支付。这种合同方式有利于业主控制成本风险,并鼓励承包商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其风险在于实践中合理、准确确定目标成本、最高限额成本、报价成本、最低成本和酬金较为困难。

2、招标中业主风险的防范

(1)业主应充分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工程性质等,以及业主自身招投标管理能力,主要是有相关技术、经济和管理人员和编制招标文件、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的能力,合理确定招标范围和招标方式。

(2)对于公开招标方式,业主应严格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认真考察投标人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综合实力,侧重于其总体能力是否适合招标工程的要求。

(3)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工程性质等,以及业主合同管理能力以及工程管理能力,确定工程发包方式。

(4)科学制定工程标底,充分考虑以下因素:适应工期目标的要求,对工期提前因素有所反映;适应业主的质量要求,对高于验收标准因素有所反映;适应建材市场的变化,对价差因素有所反映;正确处理间接费等取费标准。

(5)评标时以评标价最低,而不是以投标价最低为准选择承包商。评标主要应考虑业绩和信誉、施工管理能力、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报价4个方面,并以百分制计分。

(6)业主为避免因承包商违约而蒙受损失,应要求承包商提供可靠得住经济担保,包括投标保证函,履约保函等。

(7)对于第一类合同风险,业主可以通过补充、完善合同条款,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而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或消除掉;对于第二类合同风险,即纯合同风险,业主可根据工程特点通过合同选择来回避和转移风险。

(8)不可调值总价合同一般适用于工期较短,对工程要求非常明确的建设项目,业主可通过尽可能明确分部分项工程内容、范围及工程量,提供完善的设计图纸来降低这种合同方式风险。可调值总价合同适用于工期较长,对工程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规定很明确的项目,业主可通过规定恰当的调价变动幅度以降低其风险。

(9)估量工程量单价合同方式一般适用于工程性质比较清楚,但其任务及要求标准又不能完全确定的工程项目,目前在实践中国际上采用较多。对于估量工程量单价合同业主可以通过规定工程量极限变动幅度,当工程量变幅超过极限幅度时,才允许适当调整单价来降低风险。纯单价合同方式适用于没有施工图,工程量不明确,却又急于开工的紧迫工程项目,业主可通过尽可能明确分部分项工程内容、范围及工程量,提供完善的设计图纸来降低其风险。

(10)成本加酬金合同方式主要用于业主在开工前对工程内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尚未完全确定,而工期紧迫又必须立即发包的工程,或业主与承包商相互信任,承包商在某些方面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和经验的工程。对于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合同和成本加固定筹金合同方式,业主可通过在承包合同中增加一些补充条款,如奖励条款等,以鼓励承包商降低成本。

摘要:详细分析在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业主面临的招标与发包方式的风险以及业主在和承包商签订合同时可能面临的几种合同风险,并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业主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篇11

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资本管理离不开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资金支持和运作。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生存的动力,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如果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短缺,周转不灵,甚至资金断裂,公路施工企业就可能存在停工、窝工等现象;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运用指的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投入施工的所有财力,既包括公路建设的材料机械设备费用,也包括了企业对参建民工工资的发放、劳务费及管理人员薪酬等。探讨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对提高施工企业质量、提升施工企业品牌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1.公路施工企业资金存在的问题

1.1资金监管较薄弱

公路施工企业总部只是一个管理单位,工程项目大多数是以成立项目部的方式运行。总部派出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进行负责管理。项目上资金大部分由项目部进行合理审批后付款。不利于企业总部对各项目部资金管理,容易出现资金流向与管理控制相互脱节的现象;企业总部事后通过内部审计、事后监督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在监督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考核办法,更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1.2资金管理不当造成项目流动资金短缺

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留金资金、银行贷款和工程计量收入。工程项目上资金前期投入主要来源于总部资金的拨款,项目工程施工运作主要是通过工程计量的形式,通过计量向建设单位申请工程款。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合理的预算,会造成材料、劳务款、机械使用费等超额支付;工程款计量等因素也会使资金存在短缺。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银行信贷收紧等因素,公路施工企业从银行融资更加的困难,企业自有资金一时难以满足项目资金的需要,造成项目资金短缺。

1.3提取大量现金用于支付项目资金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主要由于远程施工现场,采购材料的种类,数量,小地点,分散消费,现金交易等,远离银行,一些销售网站没有银行网点等等。而不是通过银行转账进行支付,因为系统和资金渠道不同,资金无法及时到达。配套项目资金,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因为不同的建设项目有不同的来源资金,手续复杂严格,即“三多”质量问题不小,渠道,管理和手续落实到位速度很慢。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增加项目成本,增加施工难度。

2.加强公路建设企业资金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公路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监管不当的问题,急需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使企业总部与下属分公司、项目部之间做到合理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造成资金的不足或浪费。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对资金运用的科学划分,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会计核算的信息,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使用计划,并按照使用计划,划分企业不同部门的资金来源占有比重,按照权重划分资金运用的责任。另外,企业应该对资金运用报程序进行统一的规范,规范各部门的报账范围、报账时间和报账单据的基本格式。公路施工企业应利用先进的网络系统,建立大数据,使各分公司、各项目对资金使用情况透明地呈现在企业员工面前,以此形成相互监督的模式,也便于企业领导层进行科学的决策。

2.2实行集中的现金管理

根据财务管理制度的集中化和现金流量控制对施工企业经营的重要性,集团总部必须集中资金。资金集中控制流程财务管理制度下,投融资权集中在公司总部,投融资现金流也由集团总部控制,集中管理经营性现金流量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分配企业的收支许可,这不仅有利于集团总部风险控制,还要考虑到企业相对独立的业务活动自主经营。

2.3注重关键问题,注重监控

坚持和完善“一笔”管理制度。项目资金调度,由项目经理统一审批,严格支出,确保重点支出需求。一是注重源头和大笔资金支付;二是研究合同的行为;第三,按照规定的程序检查主要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费用,并建立必要的合同和收发程序,防止不受控制的财务浪费。

2.4加强现金管理计划

现金流量管理的改善是现金流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公路施工企业应该预测自己的现金需求,及时分类,并制定相应的融资方式。现金预算帮助公司了解他们在预算期间的现金头寸,无论是现金盈余还是现金赤字,以便采取适当的对策。

结束语

公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宣传和学习,使企业上下对资金管理要高度重视,并且以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和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作为资金管理行为的保障。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公路施工企业的管理上,而且还处于战略高度。无论是从经营价值对未来公路施工企业或未来公路建设企业的增长价值,资金管理将产生决定性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齐兵.公路施工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5(08):58.

[2]罗永红.公路施工企业完工项目资金管理探讨[J].交通财会,2012(01):51-53.

[3]刘慧娟.公路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的管理与利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3(04):134-135.

篇12

轴承加工是比较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产品流程的运输占有很大比重。在整个配套车间的布局安排上以及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产品走向都要合理布局,巧安排,才能减少成品搬运次数和缩短产品的搬运路程。达到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缩短运转周期,增加效益。从专业轴承套圈生产环节上,车间布局依次为轴承套圈锻造车间(如外包可以不设)、轴承套圈车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轴承套圈磨加工车间。除了依次之间距离最短外,还应注意一个车间的提交和下一个车间的投料对接距离(最短)细节。举例,如两个车间并排放置,车工投料安排在车间的左下,车工提交则要安排在车间的右上,热处理的投料则要安排在左上,去衔接车工的提交。

1.2轴承配套件生产车间布局考虑因素

配套件生产车间工艺与轴承套圈工艺完全不同,可以说是独立的生产单位,因此布局的相联性不大。但作为轴承工业设计来说,它关注的重点不是相互关系。对其考虑重点应为进料道路和场地的宽敞。保持器车间压力机多,冲压件用的板材重而宽。滚动体用的冷拉钢重而长。如果车间位置的进料道路曲折而窄的话,不利于大长车的驶入。

2工艺设计中设备动力线铺设方式考虑因素

2.1设备动力线地埋方式

设备动力线铺设一般为地埋方式,用钢管预埋于地下,然后将动力线穿到设备处,统称地管线。这种方式,有它的优点,车间设备安装齐备后,外观整齐化一。缺点是年久失修,地管线容易报废。特别是钢管预埋地下防锈处理不当或者管线露头处防水不好,很容易使电线漏电放炮而报废。另外预埋的地管线,如果所安设备的接线管位置或者功率发生变大的话,那么会给安装带来不便或者作废。

2.2设备动力线架空方式

动力线采用支架架空到设备的方式称为架空方式,这种方式灵活,方便,适用中小型设备安装且工序产品搬运不能使用行车的场所;临时动力线的铺设。缺点是车间外观看起来非常凌乱,不正规。

2.3铜覆铝封闭式母线架空方式

铜覆铝封闭式母线架空方式是新型专业化生产常采用的铺设方式。铜覆铝封闭式母线由专业厂生产,配合插接箱,用整齐化一的支架,即可实现设备动力线的链接。

3磨削液供给方式考虑因素

轴承专业磨削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磨削占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比重。磨削液质量监控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磨削液供给分为分散供给和集中系统供给两种。

3.1分散(单台)供给

每台设备配备一个水箱,用水泵将水箱内的磨削液提供给机床磨削。它的优点是灵活,简便。适用小规模生产。它的缺点是,磨削液的使用周期不易控制。磨削液的温度随着磨削量大或者设备开动时间长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产品加工精度的控制。

3.2集中系统供给

用循环系统对单台设备供给磨削液。适用大规模生产。它的优点磨削液的质量容易保证。而且磨削液的水温不易发生变化,加工精度易于掌握。它的缺点是:1)设备开动率的要求比较高;2)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大循环的备用系统在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

4设备空间布局考虑因素

在工艺设计中除了遵循工艺流程的原则外,更应最大限度地增加厂房内的空间利用率,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使设备安装既不能拥挤,又不能浪费宝贵而有限的空间。因此从空间的角度应注意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4.1设备安装空间考虑因素

首先要考虑各种设备操作环境以及必备的空间条件,其次考虑设备安装就位通道是否具备。以上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光考虑节省空间,忽略了设备安装。工艺不能实现设备安装就是失败的设计。而光考虑设备安装顺利,将空间全部布满设备,没有预留区,特别是在制品区、检验区等,完全不可取。总之在遵循工艺流程的原则前提下,去满足设备安装条件,然后才是尽可能的缩小设备的安装区,扩大生产环节其它区域需求。

4.2设备利用空间考虑因素

在设备布局考虑操作空间外,对于需要行车起吊搬运成品的靠墙设备而言,吊车起吊范围是否能够到达,是布局设计特别要注意的细节。在此基础上,工艺设计才是合理的布局。另外行车设计除了遵循行车设计规范外,细节上也应该尽量扩大行车运行范围。例如,有的厂房由于工序要求必须进行隔断,而每个隔断间都要有不同吨位吊车。在设计行车挡块时,不能简单地只在房间区域内设计单台挡块,更应全面考虑,去利用隔壁房间吊车的挡块。即将相邻的都有吊车的隔断墙两边各有一个挡块去掉一个,并把它安放在墙里,两边吊车都能利用这个挡块,既节省材料,又扩大了两边吊车运行范围,从而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