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14 03:34: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心里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里护理论文

篇1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论文,护士执业越来越为人们所尊重,但社会上仍存在着轻视护理的现象,在护士队伍中也有着不稳定的社会心态免费论文下载。

1.社会心里因素

轻视劳动护理论文,落后观念的影响,把护理工作视为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把护士看成伺候人的“保姆”护理论文,这种思想在不同程度影响着护士职业在社会价值中的体现。

护士专业的科学性、技术性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护士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护理工作既有很强的科学性也有很强的实践性护理论文,在临床实践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患者的病情突变和心理变化也是护士最先发现免费论文下载。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患者和家属往往把治病救人的功劳全归于医生护理论文,虽然就全世界的护理发展水平看,护理在其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日益彰显出其独立的功能护理论文,但护理发展还只处于整体护理初期,其工作范围基本限于医院内,因此在某种情况下护理论文,护士为病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他们从工作中不能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满足,许多护士有一种“失落感”。临床护理工作未能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护理论文,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一些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免费论文下载。

2.如何提高护士职业的社会地位

重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护理是诸多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时代在前进护理论文,人们的观念在改变,护理教学必须把握其脉搏,不断给护理注入新

摘要制定出起点较高的规划和奋斗目标免费论文下载。

要重视护理参与医疗和医政决策护理论文,一方面解决好护士按职称上岗的问题,另一方面重视护士参与各种形式的医疗,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大有益处护理论文,这样才能使护理专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护士队伍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护士职业的社会地位。

篇2

分娩虽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对产妇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生理变化和精神刺激。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在医护人员中常出现只重治疗措施的执行而忽视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尽管她们的工作一丝不苟,但简单、生硬,甚至恶劣的语言往往会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再加上产妇有怕痛、怕难产、怕胎儿畸形等,及受他人压力或本人愿望如怕生女孩等影响,使产妇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从而对自己能否顺利通过分娩丧失信心,不能全力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影响了产程进展,增加了分娩痛苦,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并发症,如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子宫出血过多等等。

分娩过程中产妇心理及生理方面会产生相应的一系列变化,焦虑、恐惧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常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另外,分娩时产妇往往会大喊大叫,体力过多的消耗极易疲劳致使产程延长,据我院今年对1000例孕妇观察统计,有98%的产妇对分娩有恐惧感,来到陌生环境的产妇焦虑、期待等不良情绪十分明显。鉴于上述情况,医护人员尤其要对初产妇关心倍至,热情帮助,使产妇人院后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要首先应给病人创造一个优美、舒适、整齐、安静的环境,保持室内外色泽柔和,通过医护人员礼貌、诚恳、亲切的接待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其次,在分娩开始之前医护人员应做好产妇的疏导工作,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让她们对产程出现的一些先兆症状,如不规则的子宫收缩,阴道有血性分泌物排出等有所了解,使其处于较佳的心理状态,从而发挥产妇的自我调节能力,顺利进入产程。在进入第一产程后,子宫的规律性收缩使产妇剧烈腹痛,难以忍受,产妇往往怀疑自己能否正常分娩,对医疗、护理产生不信任感,表现烦躁、恐惧、多虑,加之腹痛使其对分娩失去信心,反应冷淡、消极。医护人员要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耐心地讲解腹痛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使其主动参与分娩过程。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医护人员应用语言诱导法帮助产妇运用正确的腹压,使其在自然稳定的情绪下配合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顺利分娩。医护人员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产妇的痛苦,使产妇感到信任。待进入第三产程后,产妇对自己所处的分娩情况及婴儿的情况如性别、发育等焦虑万分。为防止产生因不良情绪而导致的子宫收缩不良、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医护人员应用温和可亲的语言把所应告知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告诉产妇,并用语言诱导产妇稳定情绪,使其安全、轻松顺利地通过第三产程。分娩后的妇女往往对自己能否分泌足量营养丰富的乳汁产生怀疑,医护人员应耐心详细地讲解母乳的生理特性,使产妇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初乳的营养价值,使产妇树立坚定的信心,并鼓励其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加上合理的膳食,使产妇尽早尽快分泌出最佳乳汁,使婴儿健康成长,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因此,我们产科医护人员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学习心理学,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知识,才能更仔细地观察产妇的心理状况,从而完成高质量的护理任务。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科临床作用

篇3

[关键词]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人性化

手术是医务人员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一种手段。对患者来说,手术既是一个治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伤的过程。病人对手术既抱着治愈的希望,又经受着恐惧的折磨,强烈的生与死的体验,严重地影响着病人的心理状态。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1例,男43例,女38例,年龄22岁~60岁,均为择期手术,其中有手术史的1例,具备医学知识的1例。

2方法

2.1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

病人一旦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往往因年龄、职业、性别、病种、病情等因素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综合分析其共同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2.1.1恐惧心理

病人住院后,既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又要经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往往难以控制情绪,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和寝食难安,害怕难以忍受手术的疼痛,总感觉自己像要飘落的树叶,生命安全没有了保障,对手术治愈的希望完全被对手术的恐怖感摧毁。

2.1.2依赖心理

求生的欲望使手术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依赖心理,希望得到医务人员全身心的救治。

2.1.3求知心理

大多数病人缺乏医学知识,往往把手术、麻醉都想象得十分神秘,不知手术会发生什么情况,有什么后果,对预后的关心使患者十分重视手术时间的长短、安全程度、主治医师和麻醉师的医术水平及手术效果等,他们渴望了解有关医疗知识。

2.1.4消极悲观心理

一旦决定了手术,病人就开始担心术中、术后发生意外:既害怕难以忍受疼痛,又担心手术危及生命,还顾虑术后是否丧失劳动能力或影响正常生活,极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或变态心理。

2.2心理护理

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交谈,观察病人的情绪和生命体征变化,饮食及睡眠等情况,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除了与家属配合解除病人担心家务无人承担、害怕住院耽误农活等不同的心理负担外,对81例病人共有的心理状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2.2.1术前心理减压

给病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主动给病人铺床、倒水,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规章制度等,绐病人提供生活用品,关心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安心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目的、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配合要领、医护对策等,让病人感到医务人员对自己的重视、关心、理解、尊重,使病人对自己的治疗方案和一切准备工作都了如指掌、万分妥当,让病人树立信心,放心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手术;医护人员与病人交谈时,注意语气、语调、态度和表情,要文雅、和善,切忌为取得病人配合而进行威吓或反复对感知能力、记忆力、听力较差的病人大声讲解,以免让病人误解为医护人员对自己不耐烦而大声训斥;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或做备皮、留置胃管或尿管等术前准备和各项护理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操作时动作要轻,避免给病人造成不良刺激,让病人感到医务人员在尽心尽力帮助自己与病魔做斗争,让病人树立信心,心情愉快地接受手术。

2.2.2术后心理疏导

手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表现比较集中,护理人员要了解、尊重、关心、体贴、安慰病人。例如:乳癌根治术病人都要不同程度地切除胸部组织,术后的化疗都要落发,护士应强调患者在根治术后良好的预后,而避免在患者面前谈及所失,及时让家属准备假发套等物品,帮助病人度过失去和落发的痛苦,让其了解现代医学水平和乳癌根治术的方法和前景,在取得患者配合的同时,要教育家属树立信心,尤其是患者爱人,不要流露出悲观失望情绪,医、护、亲三方要一致下意识地让病人看到治愈的希望,让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术后的各种治疗。

2.2.3出院前的心理指导

手术后的病人因对预后持怀疑态度,害怕伤口愈合不牢,出院时不能及时转化病人角色,责任护士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诊、复治的时间和计划等,使其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以促进康复,并可通过事例让病人了解术后的恢复过程,让病人尽快从心理上恢复社会角色。

3结论

篇4

人工流产手术简称为“人流”,是终止妊娠的有效措施。虽说人工流产手术是较小的手术,但是对于很多意外妊娠者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多数病人在手术前会有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严重者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上手术床时突然出现四肢发凉、发抖,使手术效果受到影响[1]。还有些病人因精神过于紧张及术中扩张宫颈、负压吸引引起的疼痛与不适而出现恶心、呕吐、脉搏细弱或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出现人流综合征。因此,对病人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对减少病人术中痛苦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站2008年2月~2009年8月行人工流产手术6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640例,年龄18~40岁,妊娠6~8周,未婚78例,已婚562例。

2病人的心理特征

2.1普遍的心理特征调查发现病人术前常有如下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现意外,是否会有后遗症等[2]。病人普遍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焦虑,担心手术对身体的损害,影响日后的生育、工作等。

2.2年龄较小且未婚先孕的女性的心理特征怀孕对于这类病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除了焦虑、怕疼、恐惧外,还担心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指责和嘲讽而自责、悔恨、羞愧。

2.3有对抗情绪的已婚妇女的心理特征部分有避孕或节育措施但失败的病人,存在忿恨、无可奈何、恐惧甚至极度不安的心态;还有部分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动员来做手术的因思想不通而闹情绪,甚至满腹怒气,这类病人术中不配合,经常大哭大闹。

3心理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指导。对未婚先孕者,护士应针对其自卑、羞愧的心理,选择个体化心理护理方式,充分保护病人的尊严和隐私权,以理解、关爱、同情的态度与其沟通,使她们感到被关心,被重视,以提高患者的合作程度和适应能力[3]。对有对抗情绪者要做到耐心、关心,尽量满足她们提出的合理要求,用亲切的语言,关怀的态度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使之认识到执行计划生育这一重要国策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同时告知病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避孕用具及措施会不断进步,将会给她们带来较大的帮助。转贴于中国

3.2术中护理术中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及对宫壁的负压吸引等刺激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护士应嘱其深呼吸,同时采用暗示转移的方法,如为病人擦汗、按摩腹部等,或与病人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并告知病人积极配合医生,否则越紧张越疼痛的道理[4]。

3.3术后护理术后告知病人手术已顺利完成,协助其整理好衣物,扶送入观察室休息,及时评估生理及心理的需要,对术后不适及时解释。详细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常规休息2周,禁性生活1个月,保持心情舒畅以免影响子宫收缩;注意保暖,避免冷水浴、冷饮,吃富有营养食物;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若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持续不干净应及时复诊;流产后卵巢会很快恢复排卵,要采取避孕措施以免再次受孕[5]。

4体会

人工流产手术是目前终止妊娠最常见的方法,虽然是妇科小手术,但对于病人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性刺激,而且还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和引起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而心理护理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因此,护士应及时了解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帮助其顺利进行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范玲,黄醒华.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185-186.

[2]柴蕊.护理的创新服务.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5月2卷5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