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03:56: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生态系统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3)消费者:异养生物,绝大多数动物,(营腐生的动物是分解者);(4)分解者:异养生物,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细菌、真菌、腐生生物)。注意:植物并非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寄生植物,它是消费者;动物也并非都是消费者,如蚯蚓是分解者;细菌也并非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寄生细菌是消费者。
4.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动物。
5.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定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a、能量来源:太阳能。输入: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传递途径:沿食物链、食物网,
c、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d、过程:能量来源 (上一营养级),能量去向(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e、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不可以提高也不可以降低)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举例:碳循环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②碳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有机物 碳在生物之间的传递形式:有机物
③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形式:co2
④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光合作用(还有化能合成作用),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学燃料的燃烧。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种类
a.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b.化学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的信息,如,植物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
c.行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2.范围:在种内、种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3.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应用:a.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引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
b.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
注:物质循环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不能在生物与生物间循环。
5.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
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56-0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含有一些向学生演示发生在生物体内抽象的生理过程以及一些生物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图表,此类图表使学生更易理解,明白如何去做,笔者将这些生物图表归为演示型图表。
1 生物教材中演示型图表的分布情况
必修一中有:
第8页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第21页图2 4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第22页图2-5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第49页图38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第67页图4-5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核人细胞融合实验示意图;第89页图5-5 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第93页图5-9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第103页图5-15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第113页图6-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第114页图6-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第119页图6-11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必修二中有:
第17页图2 2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图解;第18页图2-5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第45页图3-6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第53页图3-12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第54页图3-13 DNA分子的复制图解;第63页图4 -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第66页图4-6蛋白质合成示意图;第103页图6-6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示意图;第124页图7-11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
必修三中有:
第18页图2-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第19页图2-4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
第32页体温调节图解;水盐平衡调节图解;第37页图2 15体液免疫示意图;第37页图2-16细胞免疫示意图;第79页图4-1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第80页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第94页图5-6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第94页图5-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第95页图5-8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第101页图5-11碳循环模式图。
这些图表包含的知识与教材中相关文字结合起来,使抽象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更易接受、理解,从而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加强学生读图、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2 演示型图表的特点
2.1连续性
演示型图表包含的各种生理活动以及实验过程都是连续的,这就需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比如必修二中和卵细胞形成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过程,教材通过图表展示了整个过程,虽然人为地划分了各个时期,但整个过程仍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2流程性
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科学家或者是生物教师、学生进行的实验,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即条理性。比如,必修一中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图1-2)。学生通过观察,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叙述,能够清晰地了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对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不同点,进而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
2.3简洁性
用演示型图表展示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实验过程,使人一目了然,清晰地了解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如必修一中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1-3)。虽然图表中文字不多,但其依靠各个关键词,学生还是可以看懂图表所包含的含义。这个图表很好的体现了简洁性的特点。
3 演示型图表的运用策略
3.1图文结合策略
观察演示型图表时,一定要结合教材中的相关文字,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所展示的图表。根据文字叙述,理清图表展示的过程。复习时,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将书中插图用简练的文字加以生动的描述,这样的以图变文,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反之,教师也可根据书中的文字叙述或书中复杂的插图,让学生用简图加以描绘,这样可以锻炼生物绘图能力。
3.2利用关键词绘图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图表,找出关键词,再利用多媒体或者黑板展示出关键词,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注意关键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各关键词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理顺思路,边思考边画图,逐步绘制出一个图表。接着,教师把学生绘制的图表和教材中的图表进行比对,共同分析学生所绘制的图表是否正确、完整,指导学生修改图表并掌握重点内容,
3.3动画展示策略
生物教材中演示的生物生理过程、实验过程实际上都是连续的,但教材是死的,不能很好的体现运动的过程,学生对过程的连续性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可借助计算机将生物的生理过程、实验过程制作成动画,演示给学生观看,既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使学生真正清楚、理解抽象的过程。
《学会生存》一书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那么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一角色?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很的大的舞台。我们要会利用好这个舞台。而模型建构就是一耙很好的利器,帮助我们完成好教师的职责
一、认识生物模型
(一)生物模型的概念
生物模型是指应用现代物理学、数学原理,对生物的细胞、器官和整体各层次的行为、参数及其关系等知识建立相关模型的过程。
生物模型属于表象,表象是想象的基础,具有直观性、概括性的特征,能使学生的认知由感知向思维过度。由此可见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生物模型的类型
1.物质模型
物质模型中包括天然模型和人工模型。天然模型是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的一些模式,如果蝇等。人工模型是人为制造的科学模型,如细胞模型等。
2.思想模型
思想模型包括具象模型和抽象模型。具象模型如细胞膜的跨膜运输等。抽象模型如中心法则等。
3.过程模型
如光合作用过程模型等
4.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能够表现和描述真实世界某些现象、特征和状况的数学系统,数学模型能定量的描述生物物质运动的过程。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借助数学模型能转变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模型的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就能够获得针对客观事物的有关结论,达到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例如,种群数量变化等。
(三)生物建模的一般程序
认知心理学的双编码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存在两个系统――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二者存在几个重要的联系关系。生物建模能够构建这些联结。首先要寻找生物学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再把物质模型与过程模型建立一定的关系,通过推倒、计算等建立模型。生物模型建立完成,应可通过演绎推理能对生物学中的现象进行科学预测,
以至形成科学假说。
二、生物模型在必修教材中的分布
(一)物质模型
1.必修1:细胞结构模型;细胞摸结构模型;细胞器结构模型;细胞核结构模型。
2.必修2:豌豆;果蝇;小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必修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模型;血糖调节模型;金丝雀草;生态瓶模型。
(二)思想模型
1.必修1:细胞膜的跨膜运输模型。
2.必修2:生物进化理论;中心法则。
3.必修3: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型;人的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
(三)过程模型
1.必修1:有氧呼吸过程模型;光合作用过程模型;有丝分裂过程模型。
2.必修2:减数分裂过程模型。
3.必修3:能量流动过程模型;生物群落演替过程模型。
(四)数学模型
1.必修2: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种群平衡的哈迪-温伯格定理。
2.必修3: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与“S”型曲线。
三、应用举例
(一)减数分裂过成模型
减数分裂内容教抽象,教材安排了一个模型构建,我在结合实际教学时把这一模型构建做了改变。在讲述完减数分裂过程后,引导他们进行模拟假设:假设学生之间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模拟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染色体及染色单体也由学生来扮演,但一定要表示出同源染色体及姐妹染色单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特征。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和策划后,由生物课代表组织、导演了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从全班选出48位同学,其中8位学生,4男4女(分别表示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单体),模拟两个四分体,其余40位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表示细胞膜。表示一个四分体的两男两女的体型和身高接近,分别纵向排列成两列站在一起模拟联会现象;接着横向排成两行相向站立模拟四分体;接着两男和两女分开模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40人围成的圆圈分成两个20人围成的圆圈,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完成。接着,拉着手的同学分开模拟着丝点分裂。同时由20人围成的圆圈再分成4个由10人围成的圆圈,模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完成。
通过模拟实验过程,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减数分裂过程在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利于他们归纳总结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正确掌握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和联系,并且还能寓教于乐。
(二)细胞结构模型的构建
细胞结构模型的构建属于物质模型的构建,是教材安排的第一个模型构建,也是学生刚接触模型构建。对于模型构建的认识还较模糊。基于此,我在教学除介绍模型构建的程序、意义外,重点介绍了几种构建方法,如用橡皮泥等引导学生先模仿在创作。在把全班分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充分挖掘身边资源进行模型构建。在一周的准备期后学生们纷纷展示出了他们的佳作。其中一个影响最深的是一组学生把一个煮熟的鸡蛋纵向一分为二,鸡蛋壳模拟细胞膜,鸡蛋黄模拟细胞核,鸡蛋白模拟细胞质。再在鸡蛋白上点缀着用橡皮泥做的各种五颜六色的细胞器。整个模型不仅很好的表示出了细胞的结构,而且还惟妙惟肖。
四、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模型构建不可省略
在教学中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活动能力不行,再加上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感到模型构建只是一个辅助的教学活动,只要讲到,学生理解了不做也行。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只要我们教师组织好了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惊喜。如果学生能把模型构建好不仅极大的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节省了我们的教学时间。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何乐不为!
(二)不能等同于概念图
新教材的编写中概念图的应用是另一大特色,在教学中由于对两者认识不清,容易把模型构建当成一个概念图来完成。尤其是过程模型和思想模型。在教学中要区分出概念图是为了让学生区分出几个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而通过箭头、方框等把概念连接起来的一种教学手段。而生物模型所要表达的是生物学知识、规律等的一般模式。两者有很大区别。
(三)注意模型构建过程的指导
模型构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过程模型、思想模型和数学模型。学生在构建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这时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否则要么学生不能完成,要么敷衍了事,时间一长生物模型构建也就失去了意义。学生也不会提起兴趣。实践证明如果能把学生很好的分组,让学生互助,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理综试题生物部分总分90分,题型题量基本不变,理综第Ⅰ卷1~6题是生物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4分,由29题(2009、2010、2011三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30题(2009、2012、2013三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31题(2010、2011两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组成。
二、试题图表与文字数目的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三年来文字量、图表量都在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选择题字数在900个左右,非选择题字数1440个左右,总字数在2350个左右,答案字数320个左右,并且图表总数约为4~6个。2009年有一道对实验结果作预测并绘出折线图题及一道遗传图解题,2010、2011、2012各有一道绘制遗传图解题,2013有一道题要求绘制食物网。试题的呈现注重图、表、文结合,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识图表及图表文转化能力。加强对学生准确获取图表文信息及图表文转化能力的考查,这应该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三、各模块分值的变化情况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1)高考考点以必修2和必修3为主,约占生物总分的66%。
(2)本人认为今年安徽省的高考生物试题考查依然以必修2和必修3为主,生物技术实践一般以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则还是会结合必修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
四、考查知识点的变化
(一)2009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基因工程。
(二)2010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膜系统、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植物组织培养。
(三)2011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分化、细胞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动物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基因工程。
(四)2012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凋亡、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凝胶色谱法;动物细胞工程(克隆)、基因工程。
(五)2013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癌变;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生态系统;微生物计数;基因工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主干核心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试卷以“代谢、遗传、调节”为三大命题中心。
五、命题特点
(一)三道非选择题:29题一般考查细胞代谢(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和实验知识(2009、2010、2012)或细胞代谢、实验及生态知识(2011);30题一般考查调节知识(2009、2010、2011、2013)或考查调节和生态知识(2012、2013);31题一般考查遗传知识加选修部分(2009、2010、2011、2012、2013)。
(二)实验能力的考查常考常新。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方面,高考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进行考查。生物实验不只是考查一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实验思路、实验原则和变量的确定,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的考查,更主要的是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创设实验问题情景,通过实验设计来考查学生实验方面的思维能力。如2011年安徽高考生物卷的29题许多学生无法找到题目中实验步骤的缺陷,即使有部分学生能找到缺陷也不能很准确的作答。这说明实验在高中学生学习中存在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没有用实验思维进行实验的学习。
(三)命题材料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些题目的题干背景新颖,其实理在课本上,重在考查学生的推理、分析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如2012年第6道选择题的“留树保鲜”问题。
六、备考建议
(一)构建知识网络、扎实复习
在一轮复习中,不能让知识停留在零散状态,而应对章节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提高,对照《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全面系统地回顾和再现所学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能从知识点上升到知识面、从知识面上升到知识体,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网络构架;提高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熟练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题训练,特别是解题能力和做题速度的训练;复习要到边到拐,猜题、押题都是不对的;重视基础,突出主干,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核心,切忌在学习上构筑空中楼阁;减少一些无谓的资料和练习(不主张题海战术、但也不能不做一定量的题,要精选精练),增加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时间;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关键在于理解,只有想通悟透生物学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不管试题情景如何新颖变化,但解答它还是离不开课本知识。
(二)认真对待错题、整理错题,快速提高自己
错的原因:是知识没有掌握、还是粗心大意;是审题不清、还是思路不对;答题是否规范、完善完整。
(三)关注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四)重视实验的技能和方法
(五)关注高考高频考点
1.必修1:(1)细胞中物质的鉴定;(2)细胞的渗透作用;(3)酶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特性、相关实验;(4)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细胞呼吸;(6)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7)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癌变及衰老。
2.必修2:(1)遗传变异的细胞基础;(2)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②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途径来控制性状;③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④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4)遗传规律及其拓展(遗传的非典型现象: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的非典型现象:若自交后代表现型为1:2:1是不完全显性;若是2:1则是致死基因型;②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的非典型现象:9:3:3:1的变形9:6:1、9:7、9:4:3、12:3:1、1:4:6:4:1);(5)在育种中的应用;(6)人类的遗传病(①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不一定带有致病基因)、类型及预防;②调查遗传病的方法;③系谱图与遗传病的判断);(7)杂交实验与探究。
3.必修3:(1)植物激素调节;(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能不能口服;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调节的机制: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传递、反射弧、特点);(3)免疫调节(淋巴因子可由T细胞和效应T细胞分泌);(4)内环境与稳态调节(血糖调节及健康);(5)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如问生态系统成分,答生产者;如问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第一营养级);(6)生态农业;(7)生物富集作用、水体富营养化。
最后,用好《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很有必要看,他有一定的导向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及要求”可以作为一个纲要,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当然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还可以通过做题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漏点。两个结合起来,查缺补漏、找知识盲点效果非常好。)并做一些近年的高考真题,如全国卷、安徽卷等。
国内生物科学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就目前来看,可以总结成以下两个方面去概述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的概况:一方面,通过改革生物课程结构和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就是说,打破单一的必修课结构,形成必修课选修课以及辅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将基础和必备的理论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生物科学的创新能力。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必修课是为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取生物知识以及培养能力做好夯实基础;接着就是必修课向选修课转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操作的训练;辅修课可以看做是一个小型的课题研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能够进一步是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传授过程中引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不仅仅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也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生物学科教育领域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同样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提升,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和氛围,同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养成学习生物科学应具备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实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优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的使用是培养好学生的必要前提之一,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新塑造教材观念,去除“唯书唯上”的错误观念,已经教学的要求,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的选取和重新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增强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有用知识。
(二)改革实验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学生在上课铃刚刚响过时对课堂是期待的,而临近课堂结束时,有来自学习过程的疑惑和放松前的兴奋。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重视课堂的开始和结束环节,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对于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1 一节课的开始
一个好的课堂开头,能启迪心智,让人愉快,如沐春风。兴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因此,一个好的课堂开始部分应该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能联系他们学习中想知而又不知的内容。
1.1 巧用问题探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问题探讨”由图片、文字情景和讨论题三部分组成。该栏目图片精美,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若运用得当,对新课的教学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1.1.1 设置适宜的问题串,做好思维导航
由易到难,从简到繁是认知的一般规律。“问题探讨”可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引导到课堂环境上来。例如:必修1(高中生物,人教版,以下相同)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问题探讨”,根据盛有蔗糖溶液的长颈漏斗倒置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的示意图,设置以下讨论题:① 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② 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洞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③ 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这些问题可把理论层面的问题具体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提示和思考的方向。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使其明白:液面升高是因为由烧杯内进入到漏斗内的水分子比由漏斗进入烧杯的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烧杯内清水中的水分子密度较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水分子密度大;半透膜相当于分子筛,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而允许水分子通过。从而顺利的理解了渗透作用发生具备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1.1.2 自然过渡,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
如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问题探讨”,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朗读了之后,大家讨论,联想到减数分裂。由于他们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知识已经掌握,对基因的分离定律也有了认识,由此不难联想到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和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的共性,由此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1.2 设置对比,引发质疑
为了引发兴趣,围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必修1中“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节的新课引入:先举例:工业合成氨需要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再想想:在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本质是细胞内发生有序的化学反应,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分子量巨大、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如我们学过的细胞内氨基酸合成肽的反应,这些反应是在常温常压,pH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他们如何顺利进行?离不开生物催化剂――酶。
1.3 牵线搭桥,以学生缺乏或遗忘的知识补充为切入点
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分析摩尔根等人的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遗传研究是一个难点,而难点之一是学生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方式的知识是空白。所以首先应补充有关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X与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其次,复习假说-演绎法内容,引导思考本实验是否是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推理的,从而为后面一系列问题扫清了障碍。
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为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可介绍“人工选择”:达尔文考察了动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按照达尔文的研究,家养生物存在着变异,而且很多变异有遗传倾向。人类不能创造变异也不能防止变异的发生。但是,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变异材料,用选择的方法培育新的品种。具体地说,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某些比较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挑选出来,让他们保留后代,把其他变异个体淘汰掉,不让他们传流后代。经过连续数代的选择,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留下来,而且得以积累,微小变异可以成为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新的品种。达尔文设想,在自然界中,一种类似人工选择的过程也在影响着生物的进化,这个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由于自然选择是进化理论的重要内容,因此,透彻讲清楚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是有必要的。
2 一节课的结束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是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一节课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学习了知识,锻炼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在下课前五分钟的时候,提纲挈领,首尾呼应,进行总结,既能对一节课构建一个整体框架,又能查漏补缺。现将教学实践中几种结束课的体会进行小结。
2.1 回顾重点,整理脉络
“ATP――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一节,总结时将拓展(图1)。
这是最经典的结课方式。注意: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概括总结,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
“胞的有丝分裂”新授课,学习完分裂过程,用一段“七绝”概括了四个时期的特点之后,要再次说明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是为了交流和研究的方便而人为设定的,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分裂过程,存在前期的后期,末期的前期这样的时期。
2.2 运用对比,去伪纯真
对比是生物学教学中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对比的过程中,纠正错误,引发思考。找出各自的本质特征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
对比的范围可大可小,在学过种群后,对比“J”型曲线和“S”型曲线;学习了群落的演替后,对比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较大的对比一般在章小结,如基因的表达与DNA的复制等。
2.3 巩固练习,精当重要
这是最常规的结课方式。结合所授新课内容的重难知识,给出几题进行巩固练习,精而短小。
2.4 瞻前顾后,预习新知
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束语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情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例如,群落一节学习结束后,设想某一地域全部的生物(一个群落)在新陈代谢和繁殖的生命过程中,除了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之外,能否离开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条件?为下节课“生态系统”提出了预习问题。
2.5 推荐书籍,拓展视野
生物课是一门自然科学,怎样体现其教育价值?可在结束时推荐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从校图书馆借阅期刊《大自然》,在班级内传阅,学生非常喜爱,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推荐电视片《生命的奇迹》,在高三一轮复习时穿插观看。
2.6 学生自我小结,查漏补缺
陶行知说:“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让学生来尝试总结是很好的方法,让他们有一个思考的时间,这2-3分钟思考的时间看似耗时较多,其实是一个十分宝贵的学生内化知识过程。一堂课切勿虎头蛇尾。精心设计,游刃有余,为课堂小结留一段时间,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纰漏,通过“课堂小结”环节有了一个弥补的机会。另外,教学之法贵在因材施教,即使是一节相同的课,在不同的平行班可能有不同的结束方式。
3 结语
一节课的导入应有明确的指向,依据学习者和学习任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形式,灵活多样,以期达到导入效果的最优化。一节课的结束环节应画龙点睛,首尾呼应,以精炼、紧凑的设计再现重点,以精当的练习突破难点,给学生留适当的时机,让他们有机会质疑解难。开始要努力做到循循善诱,能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正确的方向,为后续的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束要能统领全局,反省不足,巩固要点,这样教学相长,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昭汝,陈秉初.高中生物学课堂导入环节现状调研[J].生物学通报,2016(7):16-17.
1.授课内容的选择
高中生物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三个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生物基础知识普及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很多知识的拓展留给选修模块来完成。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2.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技能基础和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习惯和一般特点,如感知特点、思维和认知风格、表象和记忆特点等。还要了解学生的态度特点、情感特点以及情感发展水平、情感需求、性格心理特点等非认知特点。
经过初中新课程洗礼的高一年新生,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自我表现欲望高。然而,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知识要求层次较低,很多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对有些学科知识只是似曾相识,但表达不清或不到位,特别是一些生物俗语、生物方程式模糊不清,一知半解。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弘扬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相互交流以及师生交流的的热情,在教学设计上要重视生物观念和价值的教育,学习方式的引导;重视生物核心知识、技能、生物方法的教育;加强问题意识、分析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在设计选修本第三册中的“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时,本节课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动物细胞融合,在必修1细胞膜的流动性时曾例举过人鼠细胞融合,学生容易理解。第二部分单克隆抗体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把制备原理和第一次筛选放在人鼠细胞融合后,单抗制备前,目的是分散难点。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选择亲本,细胞融合,进行筛选和培养。第二次筛选更难理解,而且教材上没有给出克隆化培养的具体过程,专门用一张幻灯片进行处理。最后小结时出示植物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达到教学目标。最后对单抗的制备过程总结出“五个二”。这种教法就是在分析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既能顺利地引入新课,又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教辅材料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79-02[作者简介]解耀国(1977―),男,江西人,硕士,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高级教师。
自2008年9月至今,江西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走完四轮,2011届至2014届都已经结束高考。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开设选修课程Ⅰ的实践和思考中,大致经历了如下三种方式的变化。
一、2011届:走班制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江西省新课程选修课程Ⅰ分为ⅠA、ⅠB、ⅠC三类,选修课程Ⅱ分为通用地方课程、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
选修课程ⅠA是江西省所有普通高中都必须开设的选修模块,选修课程ⅠB是要求学校努力开设的选修模块,选修课程ⅠC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生物学科中,“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属于选修ⅠA类,“生物技术实践”和“生物科学与社会”属于选修ⅠB类,没有明确规定的选修ⅠC类。
我校从新课改第一届即2011届就开设了生物校本课程,和其他属于选修课程Ⅱ的课程一起,在高二这一学年每周五的下午开课,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实行走班制。
因为“生物技术实践”要求的实验条件较高,我校短期内不能配齐实验设备,参照已经课改的外省经验,我校先开设“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而没有开设“生物技术实践”,又因为此时江西省高考方案还未出台,所以只能将其安排为必选课程。
而“生物科学与社会”是适合文科学生选修的模块[1],由于没有在哪个课改省市的高考方案中出现,几乎名存实亡,连基础教育扎实的北京也不例外[2]。我校在2011届和2012届也是如此,到2013届才有所改观。
在完成“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教学后,“生物技术实践”是否开设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我校为江西省新课程改革示范校,既然《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努力开设”该课程,那么当然要努力开设。此时出台的江西省高考方案也明确了在理科综合中对生物选修模块的考查方式为:从给出的“生物技术实践”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两道题中任选其一作答。作为选修课,在已经学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情况下,当然应该给学生选择学或不学“生物技术实践”的权利。那么,如何在完成“生物技术实践”教学的同时又不耽误其他选择不学该模块同学的高考复习呢?
我校的做法是,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进行全体学生的高考复习,在每周一和每周三的第8节开设“生物技术实践”,地点安排在生物实验室。不选的学生根据日常安排进行体育活动或课外兴趣活动,选了的学生离开行政班教室,到实验室上课,编成若干个教学班,由几位教师同步教学。
江西省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学校在学习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后并未开设“生物技术实践”,这从当年高考阅卷(全国新课标卷)后对选做题的选答统计可以看出来(表1)。[3]
表12011年江西省高考生物选做题答题情况统计
题号满分选做该题人数占的比例平均分39155.9%11.4401594.1%7.9二、2012届:全员性
综合《指导意见》、高考方案和第一届的经验,第二届就应该实行彻底的走班制,以解决学生选学哪个选修模块的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矛盾很多。
先简单分析一下全年级走班制操作的可能性。以10个行政班为例,假定一半的学生选“生物技术实践”,另一半的学生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因为要走班,必须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开课,又没有这么多大教室,不能上大课,该年级即使配置了5位生物教师也仅能同时上走班后的5个教学班,其他5个班怎么办?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在学选修模块的这段时间请其他年级的5位教师来支援,这很难做到,因为这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工作量,也对其他年级的生物教学造成很大的冲击(比如排课);二是和物理、化学结合起来协调好排课、编班,学生走班。
但按照《指导意见》和江西省教育厅公布的另一个文件《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理化生的选修模块起始时间并不一致,无法同时开始(特别是生物,多数学校是高二才开生物课)。若进度快的学科先开始选修模块,则必有进度慢的学科将部分必修内容带入走班后的班级讲授,否则只能进度快的学科先复习或安排自习以等待同时开始选修模块。由于各科选修模块的内容有多有少,结束时间不能统一,同理,又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无论哪种方法,上新课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在高考复习时又会出现。综上所述,用全年级走班制来应对选修课程Ⅰ,一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是即使学校管理跟上了,仅用走班制来解决选学问题仍有弊端。因此,在权衡走班制的利弊和管理的困难后,再考虑到我校2012届生物在高一就已经开课,教学时间比较宽裕,最终选择了“生物技术实践”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都全员上课的模式。
三、2013届和2014届:必选课+走班制
全员上课的方式避免了学校管理的困难,又给了学生在高考中选择的机会,但也带来了两个弊端:一是选修模块的教学时间几乎翻了一倍,使高考复习时间减少了;二是上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再上“生物技术实践”时,很多确定只学前者的学生不再听课,又无处可去,只能待在正在上课的教室里“自习”,这既影响了课堂气氛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效果。
问题还在于,高考复习时,上述两个问题又会出现。正因为有以上弊端,很多学校对2013届的生物选修模块实行“必选”的开课方式,即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学校只开设“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或“生物技术实践”,学生必选。
事实上,不少学校在2012届就这样做了,因为他们高二才开生物课,时间很紧张。显然,这种开设方式明显违背了《指导意见》的精神,尤其是只开设“生物技术实践”的做法,与《指导意见》中“选修课程ⅠA类(生物即“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是江西省所有普通高中学校都必须开设的选修模块”这一要求冲突。
但这种选修课变必修课的简单处理方式有以下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学校管理省事了;二是学生一心一意只上“生物技术实践”或“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时应该“成绩不错”。
对这一棘手的问题,我校综合考虑如下三个具体情况后对2013届的生物课程开设采用了表2中的方案。
1.根据《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的建议[4],我校做到了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生物课,至高二文理分科时已经基本学完必修Ⅰ和必修Ⅱ;
2.“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和必修Ⅲ知识上的联系很少;
3.我校在高二用走班制开设校本课程等选修课程Ⅱ已经操作得很娴熟,效果也很好。
表2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生物课程编排表
年级理科文科高一年级
(未分文理)必修Ⅰ和必修Ⅱ高二年级
(常规行政班教学)必修Ⅲ“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修Ⅲ高二年级
(周三、五下午走班)校本课程等选修课程Ⅱ“生物技术实践”,供选择校本课程等选修课程Ⅱ“生物科学与社会”,供选择注:高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员复习,同时“生物技术实践”每天第8节答疑复习
实践证明,这一方案的实际效果良好,因此,2014届继续沿用了这一方案。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实验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认识和经验的不足,我校生物选修课程Ⅰ的开课方式大致经历了从“走班制”到“全员性”再到“必选课+走班制”的变化,这其中既有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也有学校管理跟不上新课改要求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客观因素。但只要本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就一定能逐渐适应新课程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摸索出适合校情、生情的开课模式,从而真正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4]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编.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4.
本次期末考试主要考察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虽是复习内容,但是难度是教之前提升很多的。本次试题的特点是考察的知识点较全、较新、较隐蔽(有些题目学生找不到思考点)。现就试卷内容(知识点)分布、学情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教学建议概述于下。
一、 试题分析
考查的知识点
覆盖的试题
分值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生物圈、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
2
细胞中的有机物
2、3、4、12、18、
24(1)(2)
15
细胞的基本结构
5、6、7、8、9、10、
24(3)、25(1)
19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1、
25(2)(3)
10
酶、ATP
14、17、19
26
18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13、15、16、20、21、22、23
27、28
36
二、学情分析
难易程度
涉及到的题目
分值
学生得分
易(基础)
1、6、7、8、10、12、13、15、17、18、19、22、23
26
中(综合)
2、3、9、11、16、20、25、26、27
45
难(能力)
4、5、14、21、24
29
二、 从经验和缺失两方面,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反思日常工作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认真分析题干,无视题目中有效信息。
例如:非选择题24(1),题目中考查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只看了分离方法,就写了离心,回答不准确,应该答差速离心法。
非选择题25(1),题目中考查的是提取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什么材料及选择原因,学生对本题的关键字词理解不到位,对语言描述不准确,答成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人的红细胞;人和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细胞等。
2、分析图表题的能力欠缺
例如:非选择题第26题,该题考察内容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为必修一重难点之一,多数学生对呼吸和光合过程已经掌握,但是不会自己分析图中的有效信息,学生因为不会分析图表内容,而不会做题,因而得分率较低。
3、畏惧实验题,不认真分析
例如:28(3)是设计实验题,本题实验目的很明确,且已经给出表格,降低了题目难度,但是学生分不出对照组和实验组,更加不会分析,因此无法根据题意答出正确答案。
4、书写不规范
部分同学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不清,划掉改正的多,要么字写得小而密,要么大而乱的问题。
三、 整改措施
1、加大力度,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必修二和必修三中生物学的核心知识、主干知识。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教材,揣摩教材,分析教材, 采取联系生活实例、多媒体过程演示、学生亲手实验等多种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加以灵活运用。
2、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3、注意相似概念或原理的辨析
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相似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工作,利用表格的方式、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等方法,进行总结。例如J型曲线和S型曲线,对照识记,加强记忆。
4、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关于联系的高级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能力是生物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把大量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式。
在复习中,要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5、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试卷分析任务分工
试卷任务
试题分析
于新玲
学情分析
于新玲
试卷质量分析表
于新玲
反思
关键词:模块化 教法 人教版 大脑
断片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08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都有交集,特别是化学,两者在很多领域都有联系,教化学的教师可以教生物,教生物的教师可以教化学,所以后来就有“生化不分家”一说。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总共六本,其中必修三本,选修三本,分别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选修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些教材与前一版人教版生物教材相比,在设计理念上结合大学生物课本以模块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插入了大量图片,非常简洁易懂,并且每一节中都有问题的探讨,使内容充满活力;它的题目也是精挑细选的,针对性非常强,基本上每节课的标题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学生很容易抓住一节课的重点。但是,正是因为知识模块化了,使得高中所学的所有生物知识都在这几个模块里面。我们知道现在大多数学校在高一就开了生物课,上课顺序是先必修后选修,每一本书基本是一节一节往后上,直到上完;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化学中有机部分在高一还没有讲, 但蛋白质在高一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第二章第二节就出现了,这对于一个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讲,什么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羟基、肽键根本就一窍不通。还有在我国有些州县,中考都不考生物,他们只在初一、初二简单学一下生物就可以了,初三一年都没有生物,所以他们的基础非常差,一上高一就接触这么复杂的东西根本就理解不了;所以这时学生就会出现“大脑断片”“大脑空白”“迷茫”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结合各科课本和生物课本以及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把现行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中需要调整上课顺序的章节列出来,并给出自己实际的教学建议。
一、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以及第五章的全部都可以等到化学中有机和化学反应这部分学完以后再讲
我们知道蛋白质、核酸、糖、脂质、ATP、酶都是有机物,所以这些章节里面涉及好多有机的概念,比如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羟基、肽键等等,包括后面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涉及的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如果学生对有机这部分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很难理解这些概念和反应的,特别是对于我国有些地区中考并不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他们基础本来就不好,现在一提到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羟基、肽键等概念,简直就是“一个头两个大”,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等化学把有机这部分讲完时,学生积累的知识就比较多了,特别是对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羟基等概念的把握,然后我们生物再讲这些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学生就轻松多了。我们生物中讲的酶,化学中也会讲到,不过化学中讲的是无机酶,而我们生物中讲的是有机酶,但酶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催化效率不一样而已。学生先在化学中把这部分学完,然后再学我们生物中的蛋白质酶和RNA酶,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这是两个复杂的化学反应体系,里面涉及多步有机化学反应,很复杂,所以这两节的内容我是安排在化学中――化学反应学完以后再讲,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学完后学生的基础也就比较好了,学生学起来容易,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上去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遗传定律放在第一章,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却放在第二章第一节,我建议生物教师可以先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后讲孟德尔遗传定律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就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学生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就可以知道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在形成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和基因重组,而且在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可以提前把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联会、基因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基因分离、配子等概念告诉给学生;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整个过程学完以后就可以上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了;这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各位同行的一些建议,对于这两章节的内容大多时候是这样安排的,我自己在上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后给学生又加了一节课,我把基因、DNA、染色体三者的关系以及基因控制和决定生物的性状又给学生介绍了一下,因为我认为在讲孟德尔遗传定律时这些都会讲到,但这仅仅是我的建议,各位生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讲。
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既然已经涉及基因工程,那么我们可以将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专题一的基因工程给学生直接讲解,学生学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涉及种群、基因频率和物种等概念,这些知识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第四章、第五章都有提到,而且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主要介绍了它们的概念,所以我建议生物老师可以将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七章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放到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第四章、第五章上完之后在讲解。
这是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对现行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与教学方法,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观念和态度均得到培养和提高,充分重视、利用教材及配套资料、社会环境等资源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9(7).
[2]张迎春,李金钢.现代生物学教师教学技能概论[M].陕师大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633.91
从20世纪90年代起,双语教学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全国各地。其中上海是实施双语教学最早的城市,他们在计算机、生物、化学、物理等多学科中进行课题研究,并积极引进和改编国外教材,力图为国家快速培养更多的适应国际化视野人才。为使双语教学发展具有延续性,我国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提出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
早在2001年就已有中学生物教师开始尝试高中生物双语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虽然高中生物双语教学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未能在大多数高中普及,仅仅局限于一些重点高中实验班。高中生物双语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既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又使得学科外语和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摆上了双语教学的议程。本人认为,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双语教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英语学科知识不能很好的结合。
1 生物学科知识与英语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高考是国内教育的实际需要,不能因实施双语教学而影响高考。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知识量增大和学生多门课程的学习负担。将高中生物知识点与英语知识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学习生物知识点中学习英语知识点,双管齐下,学好生物,提高英语。
根据本人实施双语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1.1 高中生物老师对高中英语知识点的学习
(1)高中生物老师应对高中英语3500左右的词汇尤其是高频词汇、常考句型及语法等知识点进行回顾学习,直到对它们十分熟悉为止。
(2)在空余时间里,研究近10年的高考英语真题,做到能把握英语高考试题中的重要知识点。
1.2 将高中英语知识点整合入生物知识点,实施双语教学
(1)在高一高二生物学习《必修1》―《必修3》(人教版)的新内容时,将自己平时上课的中文课件,进行修改,把中文内容翻译成能体现英语常考知识点的句子,如有超纲词汇,在超纲词汇后附上中文。市场上有较好的生物全英文版教材,可以拿来参考,有助于对中文课件修改。如:《life science》。
(2)在修改后的课件中,我们将中文的生物专业名词后加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英文专业术语,这些英文专业术语在人教版教材中都有。对于我们授课内容的英文句子,在PPT中用“红色加粗”或“下划线加粗”等方式,来标记高中英语的高频词汇。
课件中超纲词汇已列出中文,大家都认识的简单词汇不做任何标记,剩下的就是被标记的显眼高频英语词汇,这些被标记过的显眼词汇都是学生要在英语课堂中要掌握的。这样的英文PPT,学生基本上都能看懂。在生物课堂上又将英语高频词汇再一次体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这些高频词汇的记忆。
1.3 定期开展章节知识点总结课程,与高频词汇总结。
在章节知识点总结课程中,使用全英文的段落展开总结,给出超纲词汇中文,并对高频词汇总结。
举例说明《必修2》(人教版)第4章“中心法则”相关内容进行扩展总结。
The three main activities of genes are information storing, replication, and accumulating mutations(突变). Proteins, or polypeptides(多肽链), are polymers(多聚体) of amino(氨基) acid linked through peptide bonds. Most genes contain the information for making one polypeptide and are expressed in a two-step process: transcription(转录) or synthesis of an mRNA copy of the gene, followed by translation of this message to protein. Translation takes place on complex structures called ribosomes(核糖体), the cell’s protein factories. Translation also requires adapter (受w)molecules(分子) that can recognize both the genetic code in mRNA and the amino acids the mRNA encodes. Transfer RNAs(tRNAs), with their two business ends, fill this role.
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词汇: *为高频词汇
* Information storing n.信息储存 accumulate v. 累积;积聚
Proteins n.蛋白质 *express vt. 表达;快递
synthesis n. 综合,[化学] 合成;综合体 translation n. 翻译;译文
*structure n. 结构;构造;建筑物 *require vt. 需要;要求;命令
*recognize vt. 认出,识别;承认 *genetic adj. 遗传的;基因的;起源的
将以上英文段落及词汇作为PPT的内容,带着学生解读此段落,并在黑板上写出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最后告诉学生重点词汇。对于基础较好的教学班,教师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英文教学。根据各班学生英语基础情况,老师可以自行把握英文教学程度。但是一定要把重点英语词汇告诉学生。
2 实施双语教学的感受与思考
2.1 实施双语教学的感受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尝试将高中英语知识点整合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以学习生物知识为主要学习目标,以回忆英语知识为辅助学习目标,不会增加考试的学习内容,反而增加了对学习内容的回顾次数。
在教学反馈中得知,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能听懂老师讲的生物知识,还有很多常考的英语词汇能得到及时的巩固。
2.2 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
2.2.1 “双语教学”并非“英语教学”
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我们是用英语来进行生物学科的教学,因此它的基本目标首先应是学科教学的目标,而不是在n堂中用语法、用英语口语的要求去教学。换句话说,高中生物双语教学首先应该是完成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生物教学目标是主,提高英语为次。
2.2.2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双语课堂的特色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和交流,由于学生占有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
其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物双语教学应兼顾生物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共同特点,如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flash、 ppt幻灯片,还可以是增加录像、录音等视听手段的使用频率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再者我认为像我们这样年轻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讲解的同时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启发学生跨越这种语言带来的障碍。
参考文献:
在必修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反应较强烈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旧教材的协调问题,新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要不要讲呢,若不讲的话,练习中出现了就无法做了,若讲吧内容又太多,课时太少。二是新教材有很多的探究活动,若真的去一一探究的话,就无法调和探究活动与教学进度的矛盾。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做的:
1.抓住课改精神,分清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由5个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课包括两个模块――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和生物技术实践。根据本省实际情况,高一完成必修1和必修2,高二完成必修3和两个选修模块之一,教学任务确实很重,必修模块几乎覆盖了所有高中生物知识,与老教材相比,又增添了很多探究活动和实践,还增添了很多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学完必修内容几乎可以直接参加高考了。那怎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些内容上完呢?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关系呢?教师用书即教参上有指导意见:三个必修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必修部分是为所有高中学生铺垫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使所有学生对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原理有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质,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可通过选修模块加深拓展,综合探究能力也可在此得到强化。
2.转变学习方式
首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由于新的知识更容易形成刺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因此自主学习宜安排在课前进行,形成先学后教的学习机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许多知识学生能够自行掌握,无需老师讲解,或至少不需要详细讲解,这样一来,增大了学习密度,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其次是合作探究学习。学生通过与他人讨论或团队互助获取知识,增长才智,这是对自主学习的补充,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分享精神。
3.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情,摸索出既符合教师个人教学特点,又能确保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我们学校是这样做的:首先在备课组会上,大家对新课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出台一份基本统一的教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再编制一份自学学案,在一节内容讲完以后,大家坐下来一起畅谈教学心得和教学体会,对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方法,经过对前一阶段教学的细致总结后,对下一节课程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预期该达到的目的。
二、正确理解、探究内容与课本知识的关系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所表现出的先进性和时代特征,备受教育研究者的推崇和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如何选取探究内容,怎样控制探究深度呢?我是这样认为的,课本中提供了很多探究素材,这些都是专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了实验的可操作性而精心编制的,因此,选取探究内容应立足于课本,没有必要再到课本以外去寻找探究课题。课本上的概念、原理和理论均可用于探究活动。学习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若把握不好探究的深度,就容易把学生引入遥遥无边的未知世界。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当前拥有的生物知识储备,精心设计好探究活动的目标、广度和深度。不然,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会感到茫然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