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0 19:29: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中专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加强学科组建设,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学科教研组是基层的教研组织,学科教研组工作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科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创新教研机制、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文化,将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但从基础调研情况来看,教研组工作存在工作效能不高、管理机制落后、教研水平较低等现状。为此,新一年学会工作将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教研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创建新型教研文化为目的,切实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1.认真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做好教研组工作长计划、短安排,同时对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整改活动。
2.加强教研组长业务研修培训工作。学会将根据有关相关行政、教研部门的安排,组织教研组长开展相关的研修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教研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为教研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3.引领教研组长开展教研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新的一年里,将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组织教研组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常规制度进行反思与研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与推广。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
根据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本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学习、积极研究、先行先
试,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深入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因其具有规划性、系统性、长期性等特点,对推动业务学习、提升研究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课题研究将为中学化学教学带来长期的教学、教研效益。为此,学会本学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
1.进一步开展市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学科子课题“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之研究”。该课题从属于课堂教学常规机制创新研究的一项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引导老师建立起基于学习取向的课程教学。本年度将在上学年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领悟课题实施目标及意义。同时,引导我会会员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实践中如何开展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的探索。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的课题实施原则,引领参与课题实验的会员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升,深化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把握学习策略指导训练方法,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
2.继续开展“九年级化学单元整体教学”之课题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属于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设计(备课)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两个范畴,试图解决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如何从整体性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该课题是基于目前九年级“低效耗时、效率不高”的教学现状提出的,本课题研究旨在研究、揭示教材单元整体性关系,从而为一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支撑。该课题拟用一半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为使本课题研究得到较好的落实,本学年将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的初步实践”、“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总结”三次专题研究会议,分别进行理论研讨、实践尝试、阶段小结等相关工作。
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计划,结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工作,从而为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求、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教研常规与教研机制。
(二)创新教研机制
教研机制的创新是提高教研效果、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措施。然而,从目前学校教研来看,存在“手段落后、模式守旧、效益不高”等特点,甚至有些学校的化学教研工作几乎流于形式。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理论指导、活动效益很低。基于此,学会也将创新教研机制作为本学年的另
一项工作重点。
1.积极探索构建“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研新机制。对于三位一体教研机制创建的实践探索,将以“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发挥“讲学评价的传导作用”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校本教研的效果。由于此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本年度将主要开展如下三项基础性工作:(1)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
(2)基于“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教研机制的初步探讨;(3)基于上述教研活动机制的活动实践。本年度拟开展四次的教研活动,探索活动机制、收集活动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2.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网络教研的最大优势在于克服时空限制、人人平等参与的优点。本年度拟继续通过“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继续开展基于课堂教学调研、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情况的网络教研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将利用“龙岩中学化学群”、“初中化学名师教研群”等qq群,拟将开展6-8此的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由于网络教研活动在我市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将要求会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确实发挥网络教研的贡献,发挥其在推进区域教研中的应用作用。
对于网络教研工作,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如创建专题网站、创建专题博客、创建专题qq群等),从而做到有序组织、人人参与、确保实效等。
三.继续推进“三项工程”,创建优质教育品牌
建设三个工程是学会在上一届年会工作计划中提出来的。根据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工作思路,配合国家、省、市工作规划,将用五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三个工程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三个工程的建设取得初步呈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在三个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新的一年里,学会的工作安排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名师培养”工程,我会一方面将继续结合市教育局“红土书香”品牌,倡导名师进一步开展“读教育名著、学教学理论”系列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教研论文;另一方面,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计划,为名师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学术交流等机会,进一步拓宽名师的视野;再一方面,积极推荐我市优秀会员参在各级各部门组的专题会议上开展学术专题讲座。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75-01
一、面临问题与困境
学生的资质不同,学校应该相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但是现在中国高职院校却更多用处分和教育方式进行处理。处分也只是一种手段,教育好学生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然而违纪学生却通常被标签为问题学生,这种标签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其未来的生活以及人生道路影响深刻。而学校在处理过程中,仅单靠惩罚的方式,是没有办法实现违纪学生教育转化的过程。针对违纪学生的后续问题,没有跟进的方法和后续计划,简单的仅单靠谈话和批评教育,是完全不足够能够实现违纪学生教育良好转化。然而通常都认为,对问题违纪学生进行教育处理就是完结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90后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简单单纯的这种方式。更多教育手段和方法呈现出来,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可以有效融合入思想政治教育,为违纪学生教育教化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想法。
二、优势视角和小组工作
1、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社会工作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优势视角着重于挖掘学生自身的优点,帮助学生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学生外在或潜在的问题。针对受过处分或者其他违纪行为严重的学生,通过学校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和体验式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学习能力。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帮助实行违纪学生教育转化过程。“小组指一个有同样目标,同样追求,同样需要的一群人组成的一个团队或组成一个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方法帮助他们恢复机能”(1)学校小组工作的方法,从大程度上协助违纪问题学生的发展,帮他们争取教育机会。小组工作以小组经验和小组活动为载体,利用小组动力,为违纪学生教育转化提供有利的陪伴与支持,从而帮忙他们提高自信心。
三、小组工作坊“拥抱阳光拥抱未来”的实施
短期内,通过本次工作坊,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个人自信心,提高问题学生和家长,辅导员的沟通和融合。中期目标,建立一个平台,给同类型学生互相交流,立榜样模范作用,让新生班主任以正面思维带动问题学生,融合老师家长和问题学生的关系。终极目标,让问题学生从优势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为问题学生增权,并且建立完善的问题学生转介机制。
四、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在高职院校违纪学生教育转化中的运用
1、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建立平台
通常,违纪的学生通常都是被赋予负面的影响,并且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与肯定。老师和父母对其长期的否定,更是引发多种问题。通过小组工作,可以有效帮忙他们建立起平台。因为小组成员的同质性较强,在本次工作坊中,成员有更多的共同的背景和情感可以分享。利用小组动力学的理论,“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题可以产生一个动态的场域,通过场域内外的因素及小组成员自身因素的介入,达到小组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成长小组解决大学学生问题的最终目标”(2)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有效帮忙违纪学生交流和沟通,更可以成为他们互相支持的一个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2、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进行行为改变的训练
通常,面对违纪学生,我们一般是进行谈心谈话和教育指导。但是很难真正对学生实习行为改变和行为训练、“小组工作是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取小组经验,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人问题的解决以及成长完善”(3)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工作,对违纪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让他们在小组体验中了解到应该如何遵守学校的规定,并且自发的进行行为改变和行为约束。可以有效防止违纪问题学生在此违反学校规定,更能有效真正实现违纪问题的学生的教育转化问题。
3、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的个人系统进行改善
根据系统理论,每个人的生活系统都是由多层系统构成,个人行为问题真是因为系统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导致。违纪问题学生面临着多种问题,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所以,仅仅单关注学校层面是完全不足和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区了解学生的个人系统,外在环境,内在家庭,学校,所在社区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帮忙学生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工作可以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解决问题”(3),
4、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增权
增权的理念最早是来自于上个世纪美国黑人运动,其意义是为弱势群体增强自信以便他们得到平等权利与机会。“增劝是指一个人感觉有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内心充满自信,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有改变现状的能力”(4)违纪问题学生通常都被标签为坏学生,其产生的各种问题让老师觉得难以处理和解决。学生本人也处于不利的境地,不被理解和支持的现象非常多见。学生本人缺乏自信,厌世厌学,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所以对违纪学生的增权显得尤为重要。
5、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整合资源,有效实现问题学生教育转化。
整合资源是社工常用社会工作方法,这个取向适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因为社工仅是社会服务中的一个链接,单靠自己之力势单力薄,也不能保证我们服务可以脱离客观存在而存在。作为资源链接者,动员和整合服务使用者身边的所有资源,才可以是的服务使用者得到更好有有效的服务。“整合的小组工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去适应所在环境,真正形成行为改变。”(5)通过小组工作,不仅可以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网络平台,还可以了解问题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发动和整合问题学生周围所有可用的资源,帮助其得到最好的服务。通过这种方法,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才可以真正落在实处,真正有效且能够长久持续的过程。除了学校资源之外,我们还要积极去发掘学生所在社区,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可以提供给问题违纪学生的资源,帮忙其顺利度过其人生的难熬阶段,实现真正的教育转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雨霓.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中的运用与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 张朦朦.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 孙秀影.小组工作介入下的新生适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 刘焓碧.小组工作在大学新生适应性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06-01
现在我院上下正处在学习“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热潮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的活动越来越充分,似乎教师的作用正在慢慢淡化。其实不然,我觉得这种情况之下的教师更是不易担当,既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可过多地表现自己。那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的教师又该如何去做?
为了积极响应我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信息工程系四位同志担任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C/S结构项目开发》课程的课改工作,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工作。下面以C/S结构项目开发为例,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要做法
通识性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教学思想理念的培训
积极组织学习学院课改教改精神,进一步思考我院暑期的课程改革培训学习所得,结合我系“谈专业,说课改”的活动,充分调动教学团队中每一位教师思考课改、参与课改的积极性,让老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近课改,感受课改,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
2.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
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依据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组织老师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课程改革理念的内化。
3.狠抓课堂
课程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对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项目,制定每一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教学单元,最后详细设计每一个教学单元,从而细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特点,本着“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
4.强调教学的反馈与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每一个项目阶段,我们时刻加强教师间,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积极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反思日常行为,这样老师们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组织老师进行课改心得交流,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等活动,将课改引向纵深。
二、课程实施
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
(1)课程设置。课程实施项目设计:课程基于11个项目,共包含26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作为对应相应教学单元进行设计,共设计了17个教学单元,具体实施以每一个教学单元进行。
(2)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驱动”“讨论法”“引导文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灵活运用QQ、微信以及网络课程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课程评价。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具体为:课程成绩(100%)= 平时项目完成成绩(70%)+期末考核成绩(30%)。平时项目的考核除了技能点的考核外,更多的还注重课堂的出勤率、学习的态度及小组中交流和问题回答情况等,期末考核更是可以采用答辩、抢答等多种形式,这样保证了课堂考核要做到全面化,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
三、成效显著
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师生内心,本次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教学团队的每一位老师来说就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教学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对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接受、到自觉的过程。受惠于课改的广大学生,改变了对学校的看法、对老师的看法、对书本的看法和对学习的态度。有这么一句话形象地描述道:“教师的胆子越来越小,学生的胆子越来越大”,这是课改,特别是本次课改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来所取得的令人欣慰的成效。
《猪病防治》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是融猪生产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致力于解决养猪生产和猪病防治过程中提高养猪技术,预防猪病发生及防控猪病的难题,与养猪业的发展、猪肉食品安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紧密相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是中职教育改革的要求,利用我校建立示范校的契机,畜牧兽医专业对《猪病防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现代养猪业需要入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适应现代养猪业和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积极研讨、设计并实践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一、《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只有对工作过程实施系统化设计,才能在满足社会或职业的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进而实现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理念
《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念将突出以下几点:
1、以职业教育为出发点,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以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少而精,压缩猪病防治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一部分课堂理论教学放在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
2、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础。注重课程与企业、行业的联系,使课程内容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3、突出优势,有所侧重针对性强。分析畜牧兽医高职学生的优势,典型专业技术岗位的特点,对准市场压力拓展就业,对准市场需求办专业,对准猪病防治岗位设课程,对准职业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把侧重点放在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设计。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依据企业需要什么知识,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去设计课程。与企业联手,做到与企业零距离的接触、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谋发展,企业给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校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5、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采用引导式教学,通过大量的课程讨论、分组协作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开展社会调查、行业调查、市场分析、就业分析、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猪病防治》课程设计的针对性
第一,教学内容针对养猪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猪生产岗位猪病防治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第二,针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脱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避免平辅直叙的冗长讲授,增强教学趣味性,将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第三,针对畜牧兽医中职的特点,加强防治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做到实践技能操作娴熟。第四,针对猪生产过程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点,课程教学围绕猪这一活体动物进行,首先让它存活下来,不要发病死亡,在此基础上再探讨猪的生长与效益问题。第五,针对养猪行业脏、累、臭的特点,注重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爱岗敬业精神。
二、《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
1、设计方案模式。在《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时,根据前期行业、企业调研,基于对养猪职业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在课程开发设计过程中,广开思路形成课程开发设计方案。可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生产环节设置学习情境根据猪场生产与管理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典型工作任务与项目搭建课程结构,以场、种、养、管、防、治工作项目和实际生产工作环节发生顺序设计学习情境,按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结合现代养猪生产与猪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吸收先进成熟养猪技术与成果,优化重组设计课程内容。
2、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比例合理。例如,总学时126学时,理论教学52学时。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实物和标本,边讲边展示;实验室上理论课,先讲后做;养殖示范场上理论课,边做边讲,实训场(种猪场)上理论课,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汇总共性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再讲。实训教学安排40学时,兽医站实习教学30学时,通过兽医站门诊病例治疗的实习,弥补一些见不到的病例。肉联厂实习教学30学时,在肉联厂屠宰加工过程中,学习对猪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检疫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顶岗实习教学34学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实际生产中每一个岗位中,常见和多发的动物疫病,如何处理这些疫病。
3、校内和校外实训结合
学校与玉林春茂集团等公司校企合作,他们公司的猪场是按照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建起来的高要求、高标准的种猪场,猪场设施齐全,场技术力量强,拥有大中专毕业生员工,科研仪器设备先进,为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开展养猪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所。另外,在养猪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直接参与养猪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综合应用在学校所学知识指导实习,验证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想法。通过理论、实验、实训、实习等课程学习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提炼精华,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1、校企合作带动实践学习。2013年我校分别到广西养殖龙头企业广西巨东公司、广西春茂公司、广西扬翔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揭牌仪式。这些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实战演练,不但使自己得到锻练和提高,而且给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顶岗实习的学生,熟练后能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一名临时放心的员工,学生也还能得到一份报酬。
2、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中职学生文化水平相对高职来说不高,所以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易掌握。针对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尽量关注养猪业最新动向和最新实例,如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新疫情,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考评考核制度
考核检查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和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改进考评考核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计时依照突出能力、注重操作、讲究实用、培养创新的原则,坚持知识与能力、人格并重,大力推行多元化考核办法,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校内理论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全面考核学生的生产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工学结合的实现,促进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