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11 17:02: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跨文化语境论文

篇1

一、在国内的蓝染调研考察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是

近些年,我国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国的传统工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传统蓝染工艺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初步得到一定的关注和恢复,但简单的冠以非物质文化或传人等做法,而无实质性的市场需求、设计介入以及生产组织及销售路径,就无法解决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传统工艺的延续问题向来不是简单的文化艺术问题,只有纳入乡村经济结构的再思考才能找到实质性的方向;另一方面,团队对资料性的研究表明,国内的民族研究和艺术研究学者,发表了一些关于蓝染工艺、图案记录等著作,同时也在着手进行蓝染珍品及工具的保存和推介工作,但这些工作集中在资料、旧物品及工具的保存与记录层面;就传统蓝染的设计及生产而言,对传统蓝染工艺的当展模式的尝试还只是停留在图案变形、仿旧、旅游纪念品设计等方向,而缺乏对需求、工艺组织、渠道等重要生产及销售要素的研究,更缺乏对传统工艺与劳动就业、农村区域经济、社群环境等一体化的模式研究,这些明显的缺失背后往往显示出相关国家支持政策的含混或错位。在印度调研期间,我们与本课题合作方之一印度国家设计学院(NID)对印度传统印度蓝染工艺进行考察,印度国家设计学院秉承乌尔姆的教学传统,将学术研究、教学活动与对产业界及公共机构提供咨询的工作合而为一,在印度政府设计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印度国家设计学院致力于设计改善贫困生活的努力,引导印度设计师及设计机构开放设计理念,利用传统工艺传统致力改善平民社会,提升平民生活质量,参与国际贸易,并希望由此改变印度一直以来的全球低端技术劳动力输出国的现状。印度的设计介入传统蓝染工艺的方法有很多,一般以工作坊或设计培训的形式在当地实行,以提升蓝染工匠的工艺技术,为他们提供有当代市场价值、能增加实际收入的设计,用最少的基础工具及当地设备,配合当地的材料,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促进当地人就业,设计产品不限于本地市场,甚至走入国际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印度国家设计学院已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利用设计介入传统工艺,解决传统工艺保存与原住民就业、提升生存质量,提升设计竞争力的典范。本项目的另一合作方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近年来致力于澳洲原住民织物文化的保存与就业保障之间的设计研究课题,以设计介入的方式,应对澳洲原住民文化保存、澳洲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总体而言,国内有关设计介入蓝染工艺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多停留在工艺、种类及历史的梳理,对其背后文化价值的研究,基本也停留在民族学和美学意义上的研讨。存在着视角单一、研究的辐射性不强、缺乏产业性的关注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不足。印度的经验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研究样本和产业化实践的宝贵经验。

二、结论

不同于一般性传统手工艺的技术、美学及文化涵义的研究,新的视点在于:通过设计及设计管理介入,探讨设计组织与传统工艺的联合机制,利用简单工具与当地物产,解决传统手工艺保存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并使之成为新的设计生产力的组织模式的研究。尤其是在跨文化语境中,对照和研究中国乡村经济中手工艺的现实,尝试在中国当代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下,寻找新的设计援助乡村的具体模式,为中国亿万农民找寻新的工作出路。我们相信,既然这一手工艺传统曾是他们祖祖辈辈安身立命之所在,那么在今天,手工的价值、手工艺传统依然可以成为他们重返故乡、提升生活质量、获得尊严的生存工具。

作者:杭海 贺阳 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篇2

目前,全球化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席卷整个世界。始于经济的全球化现象,也涉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是文化交流的两种特殊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

一、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教育以多元文化主义为主要理论基础,主张鼓励学生多元学习,放弃偏见,学习来自各个不同族群、阶层的知识与价值,主张以相互尊重与容忍的态度来面对因为不同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地区因素所造成的差异,主张在种族、阶级、性别与地域等方面要去中心化。跨文化教育是指跨越本民族、跨越本国家,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他国、他民族,以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从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看,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在目的、基础、背景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二者并非同一概念,主要区别有:

1.立足点不同。多元文化立足于他民族学习本民族或本国的传统文化;跨文化教育是立足于本民族或本国文化而学习他民族的文化。

2.具体目标不同。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或移民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适应他民族的文化而更好地生存;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他国或他民族的文化以期望能更好地与之交流。

3.历史背景不同。跨文化教育是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家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又有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为了培养更好地适应并能提高本国与他国合作的成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各类高级国际级人才的情况下而被高度关注;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和加强对移民的教育,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移入国文化并能更好地为移入国服务。

二、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趋同和存异,全球化是在多样化性的前提下,是各种文化紧密联系,看到差异,为世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全球化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提供了便利,使得不同文化前所未有地联系起来,不是强势文化吞食其他弱势文化,也不是不同文化融合成为一种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并不矛盾,而是形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独特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形式。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就更有其发展的必要,它能使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又能进一步发展。

三、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

1.全球化促进跨文化教育的发展。跨文化现象和跨文化教育由来已久,但是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跨文化教育已经远远不同于其产生之初的意义,当今的跨文化教育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已经向纵深发展,成为世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形势下的经济、科技的进步为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全球化首先是从经济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为跨文化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提供了必须条件,突破了地理条件、物质因素的限制,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从未有过的方便。全球化进程中快速流动的人才均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在流动过程中又能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文化(本民族的文化)带到他文化之中,吸收他文化,从而形成文化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教育。

2.跨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进程。跨文化教育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大量具有进行交流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都依赖于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科技的交流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教育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缩短了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四、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篇3

当下国内大学英语的教学大多数呈现一种难以打破的规则,即很多英语教师不会区分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文化教学,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很有语感,答题思路明晰,但是真正置身于国外语境时完全无所适从。英语教学分为具体的语言?则教学、系统的语言使用,其中就包括我们常见的语法、词汇、发音等基础性客观问题,这是学习英语操作技能的范畴;另一方面则是不常规的跨国文化知识,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实际能力上[1]。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就没有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明显区分,受到长期的固性思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学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英语技能培训上,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一年的传统四六级考试。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视语言教学轻视文化因素的问题,因而许多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考试成绩优异,出去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纯的学会一门语言容易,困难的是融合这门语言的发源史和它在所处文化中产生的巨大变迁,将这门语言当做母语一样烂熟于心,唯一的办法就是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切身的将自己当做本国人,尽量缩小跨文化带来的交流问题。事实上,并非完全的掌握了英语语法和发音就意味着完全掌握了这门语言,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顺利的沟通和交际,就是不够了解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乏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决定着跨文化交流的成败。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强调跨文化语境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生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文字的创造还是语言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文化的作用独自支撑,脱离了文化的文字只是一个符号,甚至起不到传播作用;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同样没有说服力。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文化存在的基础,更是文化存在的标志性内容,同样的,人们所拥有的语言形式,也受到了当代文化下所产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拥有的思维方式也是所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语言和文化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由此可见,语言的传递不仅仅是一种声调、一种规则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象征的传达,除却字面上的意思,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向表达。因而,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冲出陈旧的教学习惯,摒弃劣质的中国式英语教学,应当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国外的常识性文化知识,使学生不至于笼统的看待英语,能够精准的判断每一句话在什么语境、什么状态下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将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效结合,摆脱“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具体改进措施

1.通过课堂上教学主动导入文化

教学一词,顾名思义教在前学在后。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完全取决于老师教授什么内容,要想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对国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导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国外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在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料时尽量选择一些带有显著本邦文化特色的教材,文章都是本族语者的作品,教材上对文章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以及其中的价值观进行一定的注解。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理解,在学习上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养成自己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文化教学

篇4

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两者共同之处在于都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是微观经济一体化,由市场力量推动,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这种一体化构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范畴,是成员国基于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鉴定协议来为资本在本地区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还可能形成政治方面的合作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构筑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基础。由于这两种一体化在运行层次和运作机制上的不同,形成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个主要动力源。但是,这两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自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在全球确立以来,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及资本逐利的本性受单个国家尤其是小国的资源与市场局限无法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战前的殖民地开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但列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战争方式获得的资源与市场很可能再通过战争的方式失去。另外,战争也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扩张的机制,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向纵深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条件。显然,从战争转向合作是解决这一矛盾更可行的途径,于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调节,由资源争夺转向资源共享,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逐步成为战后各国的共识,这在实际上便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化在战后迅速发展深层次认识的基础。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在战后的迅速发展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由于生产力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强烈地逾越国界的要求时,实际上使一国市场无法承受如此分工与规模经济,另外,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R&D费用不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国所能承受的。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跨国性的集体力量或协调来解决,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较好选择。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只构成一体化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甚至唯一条件。一体化还需要有下述条件才能形成:一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产生逾越国界的要求却遇到来自其他地区对商品、资本流动设置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这种障碍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双边谈判予以解决时,才有可能率先在本地区形成区域经济组织,以便在局部范围内妥善加以解决;二是当生产力发展的逾越国界要求退到了来自其他地区商品与资本的严峻挑战时,需要依靠地区组织来保护其成员国产业,确保对本地区市场的占有;三是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必须同处于一个经济区域中,而不是困于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区域是指区内诸成员国经济具有竞争性(可以实行产业内分工)或互补性(可以实行产业间分工),有长期交往传统,否则,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里形成一体化组织,也难以获得真正发展,这是一体化形成的基础条件(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便是典范)。战后蓬勃兴起的遍及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多或少与上述条件有关。

这就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生产力逾越国界的国家都能具备实施一体化的条件。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能与其他国家成立一体化组织。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主要是选择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矛盾(这也是跨国公司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的原因)。跨国公司把R&D、生产、销售、服务等诸价值链增殖环节分解到世界上各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把生产力发展与资源和市场的矛盾分散化,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等优势来解决一国无法承担的生产力逾越国界的要求,跨国公司也利用规模化生产和各国要素价格优势组合出价格最低,且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跨国公司遍布世界的子公司和营销网络,把市场交易内部化,使生产力发展大公司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排外倾向,区外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内的大量投资来绕过这种人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在实际上也促进了战后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早在欧共体成立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以1966-1977年这一时期为例,在1966年美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向世界市场上出口的制成品总额中(不包括返销美国部分),有46%是设在欧共体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到了1977年这个比例上升到64%;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块跳板来减少美国关税对其不利的影响。

战后通讯和运输的迅速发展及其服务费用迅速下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世界银行、IMF和GATT(WTO)等机构的成立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协调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其他如联合国的调节、多边国际协定的执行等,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宏观一体化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市场的力量,其触角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不局限于民族利益和国家疆界,通过跨国经营活动,追求全球性的机遇、抉择和效果,以获得企业全球战略的实现和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在某一区域不断投资,便会促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这就是说,作为微观层次的跨国公司,其市场机制力量能够推动作为宏观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纵观当今最成功的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区内大量投资,使区内比较优势上升,从而为推进一体化创造条件。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为何能与发达国家美、加实施经济一体化,主要原因便是美、加跨国公司对其多年扩张和渗透的结果。1955-1989年间,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总额从6.07亿美元增加到70.79亿美元,增长了10.7倍,分别占当年对拉美投资总额的9.2%和11.5%。事实上,美国一直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资者,在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美国资本占60%以上,1980年在墨西哥的2349家国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总数的79.7%和2.6%。美国和加拿大跨国公司多年来在北美一直属优势的投资比例,使得北美三国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前已悄然出现,美加墨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已很高。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区内的扩张已为其创造了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为什么跨国公司微观一体化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条件的实现,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跨国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投资促进了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跨国公司在区内扩张,将传统的国家产业间分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产业内分工,这种分工形成的规模经济使该区内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区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为跨国公司以本地区为出发点重构企业的区位优势、技术垄断优势和经济资源优势,还可以使那些本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或者优势并不明显的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使跨国公司优势定位外化在国际比较优势中,让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

2.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游戏规则,进而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如果经济纯粹在一国之内而不发生跨越国界的要求时,国际经济活动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它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对国际经济交往产生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当资本开始国际化时,东道国在根据自己国情吸引外资时,也逐渐改变国内立法,接受国际惯例,对跨国公司活动的游戏规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予以认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既给自己带来了利润,又实现了其区域战略和全球战略,也使东道国实行更开放的对外经济发展政策,优化了国内的法律、政治和人文环境……这些变化都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3.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比较优势、国际分工、规模经济仅仅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分享互惠互利,区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实现。

如果该区域经济发展遇到外来的阻碍和威胁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便会很快建立起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比较优势,优化制度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来本国投资以强化自己的经济优势以及相互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出困境的便捷之路。

三、区战经济一体化促进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这是因为: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发了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座。这是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相对应的现象。投资创造主要是指,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产生的贸易转移现象,使区外的企业产品进入该市场变得困难,因此,区外大量直接投资涌入区内,在那里建立分支机构和占领成员国市场。而投资转移则指先前进入的企业,为了利用市场统一以后所提供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机会,对该地区的生产经济活动进行重新布局,即进行生产合理化方面的投资;第二,区域一体化使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发生了变化,并且为跨国公司实行复合一体化的经营战略提供便利。传统上,对外投资作为要素流动的一种形式,与商品流动之间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刺激资本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特征便是在宏观层面从制度上保证了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微观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因为一旦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通过区内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政策的推动,使区内的跨国公司在这块已经“围起来”的商场上较易占据优势地位,使其在区内扩张更具有便利的条件。而且,一体化组织还会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微观一体化的实现。如欧共体执委会在70年代曾援用《欧洲共同体条约》的有关条款对美国大陆崩头公司吞并一家荷兰公司实行了严厉的制裁,80年代还制定了一项10年的“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目标是将西欧在世界技术市场的占有比重从那时的10%提高到90年代的30%,这些倾斜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弱区外的竞争对手,有利于共同体成员国的跨国公司对这些重要行业的渗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保证还表现在,如关税同盟是实现对内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对外统一关税,关税消除后,市场随之扩大并向纵深发展,为区内各国产业间分工转向产业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国无法再运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必须面对区域内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各国公司便加速对区内直接投资的步伐,成员国之间资本的相互渗透也会加快,这样便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微观一体化。例如,在欧共体内,1959中的西德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5.47亿美元,其中在西欧的投资为1.97亿美元,而到1978年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18亿美元,其中对西欧的投资增至212亿美元,分别增加57.1倍和106.6倍,英国1971年对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总额为985亿英镑,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8%,1973年加入欧共体,1974年对欧共体直接投资总额达到22.82亿英镑,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1.9%,分别较1971年增加1.3倍和上升7.1个百分点。

到了80年代,由于对内部统一大市场的预期,四大流通尤其是资本、服务的自由流通给区域经济微观一体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从1984年开始的6年时间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从405亿埃居猛增到3534亿埃居,平均每年以54%的速度增加,这一不平衡发展趋势的直接结果是,成员国相互投资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大,从1984年的19%上升到1989年的52%。这种状况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反过来又促进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宏观一体化对微观一体化推动作用发生的根本前提仍然是区内各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里宏观一体化的作用仅是在为潜在的微观一体化显性化扫清障碍。当前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实践由于缺乏微观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所以比较脆弱。一些发展中国家企图用协议分工和协议投资的方式进行一体化实践,更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准则,其困境的出路是必须在区内形成比较优势之后才能实行一体化。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之间的互动与进一步融合

篇5

近年来,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都开展了基于网络教学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的课程模式改革研究。但涉及到英语专业跨文化学习的网络教学研究还比较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在网络条件下,配合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利用网络学习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找出一条新路。

语言不仅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媒介。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以及历史渊源的差异,想和英语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舒畅的沟通就要培养跨文化意识,懂得对方文化中的禁忌,尊重对方的习俗信仰。通常,人们在交流中,对所运用的语言都有一个选择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基于说话人的语言习惯。每种语言都有自己表述的思维模式,因此语言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

一、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学习的现状

英语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除了把这门语言当作一种交流工具之外,更应该了解语言所属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禁忌,人文情怀。这样才能在实际交流中,比较顺利地解决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英语专业的课堂也开始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及网络文化的渗透,根据自身学习的需求,构建适合自己需要的自主学习模式,了解西方文化最新发展动向,与时俱进地提高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语言来了解另一种文化,而同时也通过文化来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对语言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扫除障碍和困惑。

就目前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来说,学生多数只把注意力放在单词和句型上,忙于应付专四专八考试,往往忽略了语言本身是沟通的工具。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如果只是用错了语法或词句,外国人可能会认为是对这门语言掌握得不够好,但是如果因为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语言表达失误,就会被认为粗鲁甚至失礼。那么是不是仅仅通过几本跨文化交际的书就能够让学生避免文化差异的冲突呢?现在的课堂能否满足学生的跨文化学习需求呢?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目前的课本远远解决不了学生在具体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需要借助更先进的科技,网络此时无疑成为最好的助手。

二、网络及网络文化在跨文化学习中的作用

网络对于大学生而言早已成为较为普遍的学习手段,网络文化更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如今的大学生利用网络掌握世界时事,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开拓视野,结识朋友,总之网络为当今的大学校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方法灵活的新型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完全依赖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开辟了一条新路。

要了解一门语言最新的发展动态,文化的学习与之息息相关。为了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在跨文化学习中时刻把握最新的文化动向。而网络此时就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当前西方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有效规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与此同时,网络多媒体教学也开始逐步融入到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当中,通过丰富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场景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同时,对于一些跨文化交流中所涉及到的宗教和传统禁忌,也可以及时从网络当中了解,从而有效规避可能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解。

三、利用网络辅助跨文化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学生的跨文化学习的目标和兴趣各不相同,但利用网络学习既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传授知识只是暂时性的行为,教师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以及自己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观看网络视频,增强互动交流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跨文化学习本身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做好的。因此,网络给师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如今网上随处可见的视频就是丰富而现实的学习素材,在跨文化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先观看视频资料,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探讨材料中所暗示的文化特征以及所表达的信息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同一情形下,中西方文化所体现的不同,进行互动模仿、改编,从而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鼓励学生的参与性,加强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更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分析总结素材背后更深层次的跨文化意义。

(二)分析网络文化,寻找跨文化差异

网络文化如今成为青年人最推崇的文化之一。这些文化当中既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帮助学生及时更新所学的知识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筛选出既有跨文化意义,又能体现出文化差异的部分,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首先,网络文化中的一些新兴词汇或俚语都能体现出跨文化的差异。这需要结合西方传统文化以及宗教典故才能够理解掌握,从中更能分析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而俚语习语也往往带有一个时代的特色,网络文化恰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紧跟时代的学习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学生才能更恰当地选择语境,得体地使用这些习语。其次,网络文化会折射出当今社会的政治关系,一些针对党政派别,国家关系的敏感话题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变迁,并且反映在网络文化当中,同时也会反映出一些文化认知的差异。最后,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通过网络文化加强对文学、历史、宗教的了解,才能够抽丝剥茧,真正体会出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跨文化沟通的根本目的。

(三)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的发展也随之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早已进入了高校课堂,课件的内容往往较为丰富,直观生动。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英语专业的跨文化学习也引入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成功的网络多媒体课程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有效的学习激励体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合理的教学互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训练;基于这样的网络教学条件,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各高校也需要加大网络资源的投入力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督促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

(四)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各高校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终极目的,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生想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学会学习方法,具备自学能力是必要的。大学应该给学生尽量创造有利条件和学习环境,而教师则应该传授恰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从学习中找到兴趣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将来发展的必要阶段。

利用网络这类高科技手段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早已受到教育界的极大关注。谈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动机就显得必不可少。对一门外语的跨文化学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学习者离不开外部学习环境的刺激。而丰富的网络资源恰恰可以提供一个内容新颖,多元化的外部知识体系,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充满兴趣,从而辅助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另一方面,学习者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系统,对外部刺激进行感受、输入、加工、整理、存储和提取外来知识。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学生对较为杂乱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自身已经学到的专业知识,主动提取网络提供的多元化内容,从而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这种带着兴趣和求知欲的主动学习过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都开展了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这种具有突破性的教学改革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在网络条件下,配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有效避免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中所产生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探索出全新的学习思路。

参考文献:

[1] [德]茨克.跨文化交流一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12――01

1 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一从学生言语与非言语能力的培养角度谈

随着全球化的日趋加深,高校英语界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应用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且由于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英语教育也逐步向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转型。但是,目前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中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重点一直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言语能力之上。这一点,我们从课堂的设置和英语教材的编排上即可得到验证。 翻遍所有的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只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中,才有专门讨论非言语交际的内容,且不会超过一章。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呼吁国内高校英语教育界的所有专家和从事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此重视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合格、全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

2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根据毕继万结合西方学者的分类方式,我们可以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的姿势和身势,目光语,面部表情,体触语等;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言声音(如笑,吹哨等);3.客体语(objectlanguage):包括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个人用品等方面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体距,领地概念,座位安排等)和时间信息两方面。(毕继万,2009:339)因此,INCC也就包括这四方面主要内容。

3 高校英语教师提高INCC的途径

根据笔者两年来对INCC的潜心研究,并结合五年来从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途径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以箴参考。

3.1提高观念意识

从根本上来说,INCC一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未能取得像英语言语那样的成功,原因在于思想意识上并未对其重视,也并未把它放在一个必须进行教学的地位之上。因此,要想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我们首先要完成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观念意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传统一向都是重视视听说等基本语言技能,要把一个如此容易被忽略的方面放在一个重视的位置上,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事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如,在与其他同事进行教研、讨论,甚至平时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向他们渗透一些这方面的有趣的常识,从而使他们意识到INCC的存在与重要。还可以在编写英语教材的时候,适当地穿插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使其真正得到地位的体现与知识的传播。

3.2学习文化差异

从意识上认识到INCC的重要性,可以说为我们的成功打下了心理上的基础。决定其成功的还是进行文化差异方面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文化差异知识的积累。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生动有趣的途径,如:第一,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便是读英语杂志。杂志作为最鲜活与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料,是我们获得第一手信息的直接来源。因此,我们在平时阅读英语杂志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其中对于一些非言语行为的描述,从而积累一些有时代气息的英语非言语行为。第二,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因为其独特的动态性,最直观、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看英语电影了。在看电影时,应该注意交谈双方的非言语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两人在拥挤的地铁中靠近站立或有身体接触,那么美国人会避免直视对方,并且举止小心。第三个有效的方法是读有关西方风俗习惯或跨文化交际的专业书籍。优点是知识系统权威。但是缺点是不够鲜活生动。第四,主动与外国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其行为举止,但是要切忌轻率地模仿和盲目地搬用电影电视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还要认真观察中国人的哪些行为举止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交际失败。

3.3 从事实践与教学研究

前面两个主要途径是从自身的意识和知识方面的提升,第三方面就是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更高层次的领域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第一,把习得的INCC运用在日常教学和同行的交际当中。这样,一来可以检验各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正确性,二来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熟练各种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教授学生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非言语行为让学生认真观察,来获得下意识的印象。第二,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一些经典的电影和电视,以及文学作品的非言语行为,但是要注意时代性。第三,可以专门立项进行科学研究,如对中国和外籍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调查分析。

4结论

篇7

身处广泛接触外国人群,外来文化的现今社会,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仅仅是升学,研究,留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多广大的外语爱好者希望学习外语来达到直接与外来文化面对面的目的。近距离地感受异域文化的洗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多种文化身份的人。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文化学习的工具,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作为载体,文化无法顺利地传播,同样,没有文化,语言就失去了表达意义的价值。无论从外语教学本身出发,还是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都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适应越来越频繁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与日常往来。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准确地运用语言于交际中。实际上,现在语言学专家提倡的是这样的一种文化教学模式,“它能使外语使用者具备对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异同的文化敏感性,并有能力随时随地与外国人进行平衡并适宜于两种文化的交流”。

二、现今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学校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外语教师是从事跨文化教育的主体,除了语言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外语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背景知识,成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使学生从容面对无可避免的与外来文化的接触。“新型的教育阐释学则首当其冲地要求教师担当起文化‘调解人’,而不仅仅是传授者或干事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接受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从而能够从事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讲解工作”。

由于几十年来,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影响,目前的外语教师中大量存在对目的语文化的缺失,或是一知半解,“目前中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据中国外语教育中心对48所高校的900多位外语教师进行的调查,有33%的语言教师承认他们从来没有在目的语国家生活或学习经验,30. 8%的语言教师承认他们对掌握并传授相应的外语文化知识力不从心。目前国内介绍跨文化的资料,重复多,面狭窄,这也是阻碍主要通过间接材料获取文化信息的外语教师构建个人文化知识体系的障碍之一。

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跨文化教育成分严重短缺。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外语教师,“语言技能+语言学理论十教学法”是其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周燕,2005),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开设,零星依附于语言技能模块内;非师范类毕业的外语教师,知识框架内跨文化教育内容微乎其微,因为许多非师范类的院校此类的选修课根本不开。目前的情况是,尽管教师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新形势下急需培养“未来教师”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但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尤其是教学目标的评估上缺乏具体、明确、细致的标准,致使跨文化教育处于无纲可循、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李俊芬,2006)。

三、教师自我跨文化教学意识提高的途径

面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习惯传统以词汇、语法结构为中心,侧重于语言知识灌输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是学习理论,分享经验,实践创新的过程。

1.学习跨文化教学知识,构建扎实的理论体系

既然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师教学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理论体系是决定跨文化外语教学成败的基石。

构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不但要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模式、世界观等,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更要构建教学中的理论体系。包括明确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评价与分析,从而把文化和语言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既是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目的,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张红玲,2004)。

2.亲身体验跨文化冲撞,做学习经验的分享者

每个人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的烙上了各自的文化身份,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往时都会无意识地使用其文化参考框架。但这种文化身份不是唯一的,通过与目的语国家人士直接面对接触,教师会经历很多文化冲撞经验,包括失败的经验,从而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适调,对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使用不同的文化参考框架,使自己成为拥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人。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像学生一样,乐于充当学习者,多给自己创造真实在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包括主动与外籍人士交流,接近外籍人士的日常生活,有机会到国外旅游,考察,学习等。同时,教师也应该多参加短期的长期的跨文化培训,或者通过欣赏影视,书籍作品,浏览国外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来自主学习跨文化案例,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反思来增加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的这些经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手材料,是学生在以后的真实情景交往中不可多得的经验教训,也是培养学生与外籍人士交流意愿的推动力量。

篇8

一、商务语境的原则

经济全球化发展,商务语境体现了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

1.商务语境的话语效应与社会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贸热”,作为中国一个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逐步形成。我国商务语境的构建,具有广泛的基础,表现了我们对国际市场极大热情和信念,构成了我国大众对现代经济体系的强烈愿望。我们看到商务语境的广泛性、世俗性、社会性;商务语境在建立商务空间和文化策略上,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哈贝马斯在构建其话语伦理学时,提出“理想的话语环境”概念。商务英语是一种交际行为,表现为一种交际策略的利用。一般交际是以非琐碎性质的演绎规则为基础进行的,语境控制是按照商务情景进行选择、调控,最终取得最优交际效果的过程。商务语境的控制包括了认知控制、商务控制、文化控制,他们在商务活动中的语境生成和调适表现为公司之间、商户之间、品牌文化之间的语境结构的有效设定与能动调适。跨文化商务关系,重在引导和促进商务通道中流动的信息产生语境传播效应,通过话语信息的语境转换,增加交流活动中的语境信息量,是实现商务信息协调配置和有效传通的重要途径。

2.坚持开放的现代商务情境建设。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商务英语已经由单纯的商务英语实务而逐步拓宽到更为广阔的经济贸易领域。这就为英语认知语境建立了全球化商务的“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与“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前者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后者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情景”。在这里,商务语境被视为一个商务文化结构体,而不是交际场合中种种外在要素。固守语言内部的做法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内外结合”的语境构建,也就是英语的语境构建凸现的巨大作用。

3.商务文化必须具有最大的社会包容性,无论在商务语境,还是商务活动,都可以容纳多元的,多种组织形式的,以及不同所有制的形态。 商务英语的产生和理解要求公司之间、商户之间、品牌文化之间的互动,即商务认知体验。仅仅依靠本文语境,上下文,或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互动是不足够完全传递信息的。商务语境的核心问题是语境的文化控制。因此,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语境,包括认知语境、商务语境、文化控制三个范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种语言在文化发展中能有效担负各种交际功能是不争的事实,从古到今各国的友好往来就是明证,国际商务上演了跨国的、全球的、世界的文化策略,通过交流共享、相互融合,通过文化,建构公共场域、表达场域,语境创设,使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商务的价值体系。

二、商务语境构建和取径

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框架下,就商务英语写作的礼貌策略进行了研究。从词、时态、语态和句法等语言角度,分析了四种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言手段和实现形式,分析的重点是使用最为频繁的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

认知语境从言语行为的分类模式出发,把商务语境分类的语用功能和他的文化控制结合起来,比如,信函类分为合作类信函、和谐类信函、竞争类信函和冲突类信函,并探讨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在四类信函中的分布状况。四类信函的文化控制是有差异性的,积极地控制和消极控制对商务活动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商务文化广泛引起全球的响应,广泛的文化交流使商务语境创设具有了国际文化场域,实现了各国商务文化语境共建,这已经成为当代商务的主旋律。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跨国的、全球的、世界的市场贸易空间。

继语言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语境和语境分类后,语境的研究和构建一直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新载体、新途径、新内涵。随着国际对话的升级、国际协作的深入、大众体系的完善,语境的研究走向体系构建的实际性阶段,尤其是商务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带来的语境对话、解释,更是提升了英语语境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控制。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而教育部在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所以,我们把商务语境取径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策略行为,它以交际为目的。第二种是行为者是通过与别人共同分有对共同处境的理解的文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04)

[2]罗明礼:商务英语写作语用特点探微[J].商场现代化,2007, (25)

篇9

    1. 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面对这样的跨文化活动,译者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平衡两种语言文化关系,避免走向极端,对源语的文化内容或因素进行有效的传译。文化的翻译与源语折射的意图的翻译是建立于对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是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之后的选择。如何选择译语需要我们对双语的文化等要素进行推理,以获得合理的文化关联,以顺应为手段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最佳的语言表达。本文讨论运用关联原则,以获得双语文化的最佳关联认知效果,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2. 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

    2.1 文化翻译的关联与推理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Gutt, 1991:47;赵彦春,2005:114)本文根据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论与维绪尔伦的顺应论(Verschueren, 2004:63)建构了关联顺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关联论通过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给译文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据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译者应首先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理想化的语境假设,然后进行语码选择。在翻译载有含意的话语时,在确定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能够接受和理解原文的含意,译者应尽量采取直译将原文话语中的形象和文化特征传达出来,而将含意留给读者去推敲。例如:

    (1)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朱自清《哀互生》)

    译文:In March I heard from Mr. 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等日子”是汉语有的委婉语,即“不久于人世”,直译为“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在上下文的关联下应能理解其语用含义。最后一句用了“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来译“殁”字,与上文相呼应,保留源语含蓄的同时表达了源语的感叹语气。

    文化关联与语言使用的语境密切关联。译者必须在动态的交往中关注交往干涉的各因素去理解文化和传递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固体,而是处于不断嬗变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文化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不同程度的变异特性。语言变体、民族文化心理、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习俗的逐渐变异都是文化动态性的具体形态。译者敏锐地抓住原文文本语言的各种变体差异是正确理解原文语言文化的关键。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对话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是译者理解和捕捉语言变体和文化流变的首要前提条件,这需要发挥译者的创新能力和还原能力,从而实现译者从跨语言的理解到跨文化的解读。译者在翻译时应通过文化语境进行关联顺应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最大限度地进行译文的语言重构。

    同时,为了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力图灵活地使用各种翻译手法,例如归化、异化、注释或增添解释性等,顺应文化语境以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翻译效果。

    (2)“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

    译文:What I mean by love is not the love between gourds on the same vine, but the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这里译者把“瓜葛之爱”译做“葫芦之爱”,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呢?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虽付出一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最佳的语境假设与认知效果。此句可以意译为“the love between distant relatives”使读者获得最佳关联。

    2.2 文化关联与文化传递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语言的文化。文化传递与关联的认知过程可以描述为:源语文化的解码与关联——源语文化理解的解构与关联——源语与译语之间文化意义的关联与解析——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曾文雄,2007:70)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心理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语言隐含的文化内涵给翻译带来种种的障碍,甚至出现文化误读的可能性以及翻译中所谓的不可译性。这些文化的差异,使得源语的指称、语用和言内言外等方面几乎无法在译语找到合理的对应。虽然如此,完全将源语文化价值体系排除在外也是不可取的。对于文化成分的传递必须全面地综合考虑多层面的因素,并采取不同的对策,用译语为文化交流架起桥梁。译者必须在译语文化的背景下建构起一种相应的文化语境,取得与双语语篇合理的关联性,处理不相容的文化与文化冲突,寻求冲突的调节点。

    (3)She is a fox.

    译文1:她是个狐狸精。

    译文2:她是只狐狸。

    译文3:她是位时髦迷人的女郎。

    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或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时,汉语与英语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译者必须要有语用思维,对源语的文化进行推理,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若按照中国人的心理,把fox译做“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第二个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际上容易引起误会,没有把真正的语用意义传递出来。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文学典故、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文化词的翻译。译者若产生词义联想错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难以避免出现错误或误译。

    (4)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译文: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丑事。

    译文只是把源语的基本含义表达出来,不过失掉了原文的形象表达中所体现的修辞手段。若将其译为“据说,每户人家的壁橱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髅”虽把源语的意象表达出来,却未能很好表达其意义,这可能会给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读者带来理解的困难。我们可以把源语译为 “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家丑事家家有。”这样可以把源语的表象与意义表达出来。为此,文化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译者通过的认知思维去解读源语,尽可能平衡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差异,运用翻译技巧,突破语言和超越语言因素的制约,就可以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移植。

    2.3 文化翻译的关联顺应策略

    翻译策略上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作者和译者的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的翻译,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依据的是关联—顺应性。成功的翻译是源语的交际目的与译语的读者的期待相吻合。

    (Gutt, 2004:120;赵彦春,2005:114)在形式与传达源语的意图存在差异时,我们要根据交际目的进行取舍。文化信息的传译翻译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由于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环境,同一信息由于接受者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关联理论要求译者具备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背景知识,尽可能挖掘文化内涵,达到准确的理解,用恰当的译语来重构原文信息,从而填补原文读者认知的空白。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们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源语文化特色。鲁迅说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者的“丰姿”,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所谓“异国情调”指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译语文化特色。译者必须忠实地把源语文化再现给译语读者,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源语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篇10

    1. 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面对这样的跨文化活动,译者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平衡两种语言文化关系,避免走向极端,对源语的文化内容或因素进行有效的传译。文化的翻译与源语折射的意图的翻译是建立于对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是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之后的选择。如何选择译语需要我们对双语的文化等要素进行推理,以获得合理的文化关联,以顺应为手段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最佳的语言表达。本文讨论运用关联原则,以获得双语文化的最佳关联认知效果,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2. 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

    2.1 文化翻译的关联与推理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Gutt, 1991:47;赵彦春,2005:114)本文根据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论与维绪尔伦的顺应论(Verschueren, 2004:63)建构了关联顺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关联论通过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给译文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据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译者应首先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理想化的语境假设,然后进行语码选择。在翻译载有含意的话语时,在确定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能够接受和理解原文的含意,译者应尽量采取直译将原文话语中的形象和文化特征传达出来,而将含意留给读者去推敲。例如:

    (1)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朱自清《哀互生》)

    译文:In March I heard from Mr. 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等日子”是汉语有的委婉语,即“不久于人世”,直译为“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在上下文的关联下应能理解其语用含义。最后一句用了“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来译“殁”字,与上文相呼应,保留源语含蓄的同时表达了源语的感叹语气。

    文化关联与语言使用的语境密切关联。译者必须在动态的交往中关注交往干涉的各因素去理解文化和传递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固体,而是处于不断嬗变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文化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不同程度的变异特性。语言变体、民族文化心理、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习俗的逐渐变异都是文化动态性的具体形态。译者敏锐地抓住原文文本语言的各种变体差异是正确理解原文语言文化的关键。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对话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是译者理解和捕捉语言变体和文化流变的首要前提条件,这需要发挥译者的创新能力和还原能力,从而实现译者从跨语言的理解到跨文化的解读。译者在翻译时应通过文化语境进行关联顺应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最大限度地进行译文的语言重构。

    同时,为了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力图灵活地使用各种翻译手法,例如归化、异化、注释或增添解释性等,顺应文化语境以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翻译效果。

    (2)“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

    译文:What I mean by love is not the love between gourds on the same vine, but the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这里译者把“瓜葛之爱”译做“葫芦之爱”,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呢?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虽付出一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最佳的语境假设与认知效果。此句可以意译为“the love between distant relatives”使读者获得最佳关联。

    2.2 文化关联与文化传递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语言的文化。文化传递与关联的认知过程可以描述为:源语文化的解码与关联——源语文化理解的解构与关联——源语与译语之间文化意义的关联与解析——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曾文雄,2007:70)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心理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语言隐含的文化内涵给翻译带来种种的障碍,甚至出现文化误读的可能性以及翻译中所谓的不可译性。这些文化的差异,使得源语的指称、语用和言内言外等方面几乎无法在译语找到合理的对应。虽然如此,完全将源语文化价值体系排除在外也是不可取的。对于文化成分的传递必须全面地综合考虑多层面的因素,并采取不同的对策,用译语为文化交流架起桥梁。译者必须在译语文化的背景下建构起一种相应的文化语境,取得与双语语篇合理的关联性,处理不相容的文化与文化冲突,寻求冲突的调节点。

    (3)She is a fox.

    译文1:她是个狐狸精。

    译文2:她是只狐狸。

    译文3:她是位时髦迷人的女郎。

    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或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时,汉语与英语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译者必须要有语用思维,对源语的文化进行推理,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若按照中国人的心理,把fox译做“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第二个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际上容易引起误会,没有把真正的语用意义传递出来。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文学典故、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文化词的翻译。译者若产生词义联想错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难以避免出现错误或误译。

    (4)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译文: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丑事。

    译文只是把源语的基本含义表达出来,不过失掉了原文的形象表达中所体现的修辞手段。若将其译为“据说,每户人家的壁橱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髅”虽把源语的意象表达出来,却未能很好表达其意义,这可能会给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读者带来理解的困难。我们可以把源语译为 “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家丑事家家有。”这样可以把源语的表象与意义表达出来。为此,文化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译者通过的认知思维去解读源语,尽可能平衡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差异,运用翻译技巧,突破语言和超越语言因素的制约,就可以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移植。

    2.3 文化翻译的关联顺应策略

    翻译策略上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作者和译者的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的翻译,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依据的是关联—顺应性。成功的翻译是源语的交际目的与译语的读者的期待相吻合。

    (Gutt, 2004:120;赵彦春,2005:114)在形式与传达源语的意图存在差异时,我们要根据交际目的进行取舍。文化信息的传译翻译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由于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环境,同一信息由于接受者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关联理论要求译者具备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背景知识,尽可能挖掘文化内涵,达到准确的理解,用恰当的译语来重构原文信息,从而填补原文读者认知的空白。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们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源语文化特色。鲁迅说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者的“丰姿”,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所谓“异国情调”指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译语文化特色。译者必须忠实地把源语文化再现给译语读者,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源语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篇1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性决定了语言系统并非像索绪尔说的是“一个封闭系统”,它不可能在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而是和其他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总是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无一不与社会文化因素发生错综复杂的联系。萨丕尔(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种特征而不同于别的群的一群。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因而,研究语言只有把语言系统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系统的内部规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形成的产物,因此,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基于以上理解,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我们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特征: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萨丕尔说:“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在人类学中,文化指的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受全体成员制约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显,按照文化的这种概念来看,语言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交际一词在英语里是communication,含义比较复杂,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把单个人联络在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必须通过交际活动同他人结成某种关系,构成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里我们把交际定义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不指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文化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际不等于沟通。发出信息,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发出信息,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论文范文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包括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不同亚文化之间,本文指前者)的交际活动。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所谓语用预设,主要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预设,指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此,这些条件也就自然地被称作该句子的预设。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所说的话语不是无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来理解的。”这些条件比如:

(1)参与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种类。

(2)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及其辈分关系。

(3)参与者和句子中所提及的个体之间的地位、亲属、年龄、性别、辈分的关系。

预设也可看作是话语跟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说出一句话就其语境来说是合适的。如法语的“你真讨厌”预设“听话人是动物、孩子、社会地位比说话人低或者跟说话人关系很密切。”

总之,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三个方面。因此预设关系不能单靠语义分析,必须联系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话的含义。

语用预设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两个:合适性与共知性(何自然,1988:111)。

第一,合适性。所谓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

(1)请把那扇门关上。

(2)儿子,把房间打扫一下。

要实现以上请求就必然要求例(1)预设那扇门是开着的,例(2)预设房间是脏的,母亲知道儿子有打扫房间的能力等。如果说(1)时门是关着的,那么发话人就不可能发出上述言语行为。同样,如果要求打扫的房间刚刚打扫过很干净,或者儿子的年纪还小,尚无打扫的能力,那么说(2)就毫无意义。

第二,共知性。语用预设必须是交谈双方所共知的。预设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它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明确,则说话人说出来的话,受话人可以根据语境和预设做出不同反应。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位中国教师给日本学生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感想,一个女学生说:“我是多么愿意做一个大乌龟呀!”让老师听后哭笑不得。产生这种交际失误的原因是共知预设不同。这位日本学生语句表达本身没有问题,这当中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观念、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日本,乌龟都是耐力、长寿的象征意义,所以日本学生会说出“愿意做一个大乌龟”(意即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学习)的话。中国教师听后所以有哭笑不得的感觉,是以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习俗、文化心理来理解日本学生这句话的。从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角度来看,乌龟在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另有象征意义,用来暗指妻子有情夫的男子。这就是不同民族的人员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共知预设不同所造成的交际障碍,这种语用失误在不同民族间的人员交往中随时随处可见。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语言环境、交际背景都属于语用预设的广义范畴,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沟通时,不能忽视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还会引起交际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篇12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点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黄国文,2001:124)“翻译是语言交际活动,它取决于听/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奈达,1993:116) 译者既要准确传递原文的内容、意图、风格等,又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的要求。“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张美芳,2001:29)

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讨论语境顺应性在翻译解读中的作用,提出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的顺应过程,因为文化是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的, 翻译也就是不同文化层次的内容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用例句说明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图书馆,来说明翻译是不能脱离有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的。

1.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年提出的(参见刘润清,1999:278-284)。文化语境包括当时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的本质是一定的语境下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思维的交际行为。事实上图书馆,译者翻译的是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语言本身是不能与其文化语境相分离的。BronisLaw 及 Sapir 的理论认为语言基本上来说应该是扎根于文化的现实中的,没有语境就不能对语言加以解释。Franz Boas 曾指出图书馆,语言的形式是由其文化语境的形态来塑造的。他认为,语言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思维的障碍图书馆,并且在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关系。

同时翻译也是跨思维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差异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及质量。从中西思维方式来看图书馆,两者存在的差异可以用领域依附与无领域依附来说明。这是由 Witkin 提出的。表现在认知领域的差别可能是在思维活动时对环境的依靠程度方面。这两个极端在思维方式上分别代表的是整体式思维方式和分析式思维方式论文格式模板。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到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会导致翻译这种交际行为的交际失败。

2. 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解码

翻译之所以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已超出了“纯语言”的范畴。人们已将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按照信息论的观点,翻译犹如一种解码过程。码(code)指从一种符号系统到另一种符号系统变换信息的一套预定规则。在信息论中,语言被认为是极其复杂的信息系统,那么,翻译就是一种将原语的信息变为目的语的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在翻译界有关翻译的理论与原则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最大的是翻译究竟是采用“交际翻译”还是“语义翻译”,两者有何差异。Peter Newmark对此作出了如下的解释:“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接近的效果。语义翻译试图在译语的语义与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贴切地传达原文的准确的语境意义。”可见,两种译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方面:交际翻译完全以译语文化取代原语文化;语义翻译却强调保留原语文化。顺应论强调: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这种顺应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际双方的需要。不同的文化层次在翻译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语境顺应,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1表层文化内容的直接转换

翻译中的直接转换,指在符号层面上进行直接转换的翻译方式, 即能用译语中某单一表达方式替换原语中某一单一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为“一对一等值”(one-to-one equivalence)。这种直接转换法很少考虑人文、心理、深层无意识价值观等因素。因此,一旦在一种文化中形成固定的表达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方式也就不困难了。如:“The streets around the three-storey red brick law court sproutedwith rickety stands selling hot dogs, religious books and watermelons.”

在红砖砌成的三层楼法院周围的街道上,突然摆满了东倒西歪的货摊,出售热狗、西瓜和宗教书籍。译文所表达的表层文化内涵通过“一对一等值”转换已清晰明了。(“hotdogs”译为热狗,已被接受。类似对应的表达方式如:hotline热线,chain stores连锁店,round-table conference圆桌会议)。

2.2 深层文化内容的间接等值

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就赋予语言文字以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本民族特定的语言文化中,很多字词、习语、典故所具有的比喻义、引申义等都不言而喻,而在另一文化语境下,却很难理解。等值的概念是首先由里乌(E.V.Rieu)在1953年提出的。他认为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不可能有完全等值的关系,只有信息才可用来充分解释外来的符号和信息。翻译涉及到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等值的信息。卡特福德提出了篇章等值概念(textualequivalence,1965)。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语境中追求完全等值几乎不可能。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理论却给在不同的深层文化语境中求得间接等值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间。不管是什么译论,译者都应从寻找文化语境顺应的过程中求得原语与译语的间接等值。

例如: If you are expecting the stork to visit your home this yearand he has to come by way of Royce city, he will have to bring a check-book topay his bill before delivery. 如尊夫人有喜,要来罗伊斯城留产,请备足款项交费,才能接生。特此通告。(王宗炎译《光荣与梦想》)。本例出自美国现代史The Glory and the Dream.它是得克萨斯州罗伊斯城两位医生所登的一则广告,目的是为了预防经济大萧条年代的美国人产后赖帐。根据英国民间传说,婴孩是由鹳鹤stork带来的。倘若不了解这一文化语境的深层含义,译文将此翻译成鹳鹤,那就无法顺应该文化的深层语境了。

3. 文化语境及其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并采用合适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下文从几个不同方面来说明文化语境顺应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3.1 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也不尽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语境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意译和增译的办法论文格式模板。Dong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crude imitation withludicrous effect.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博大精深,与此联系,在翻译时,应在弄懂典故意蕴的基础上,注重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要译好这些历史典故,必须注意中西方两种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3.2中西方的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在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下,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反映到跨文化语际中,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中、西方民族在价值观念上的异同。西方人对个人隐私(privacy)、个人的独立自主看得很重。这种文化差异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不了解这种差异,势必会造成误解。比如,一位中国人在听到一个外国女孩是素食主义者,而且已经十几年没吃过肉的时候,表示出极大的震惊和疑惑,随后是一连串的问题:例1.A: You do not eat meat? Whynot? Are you Christian? You do not eat meat because you want to lose weight? B:No. It is just my habit. A的问题涉及个人的宗教信仰、体重、身体状况等隐私问题。外国人是忌讳的。按照西方的文化,问这样的问题是无礼的。但问问题的人却觉得无所谓, 因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并不认为这些问题有什么失礼之处。所以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对同一信息的认同感受。

3.3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由于不同的宗教文化,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应予以充分注意。例如下面一句:I believe, because of my religious faith, that I shall “return toFather” in an afterlife that is beyond description.( From Why Measure Life inHeartbeats; from Reader’s Digest, Feburary, 1980) 由于受东方宗教文化特别是东方佛教文化的影响,许多译者都把an afterlife理解为“来世”或“来生”。“来世”或“来生”均为东方佛教用语,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文基督教却无此概念,而是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在,或升入天堂,或堕入地狱,并无“来世”与“来生”之说。由于作者是基督教徒,根据原文的宗教文化背景应把an afterlife理解为“人死后那段时光。”故可译为:“基于我的宗教信仰,我相信在我身后难以描绘的时光里,我将回归圣父。”可见,在翻译中宗教文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如果不了解源语中的宗教文化背景,则可能使目的语中的读者想当然,造成交流的障碍,因此我们应予以重视并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表达。

4.结束语

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而文化的内容又分属于不同的层次。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这种顺应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际双方的需要。在不同的文化层面上,翻译可以是顺应文化语境内容的直接转换,也可以是顺应文化语境内容的间接等值。它要随着不同层次上的翻译解码,而获得不同的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并采用合适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Jin Di &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M]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rp,1984.

[2]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Translation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3]Dahl,Stephan.CommunicationsandCultureTransformation-CulturalDiversity,GlobalizationandCulturalConvergence[J/CD].Internet,1999.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

[5]何兆熊.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6]张美芳.从语境分析中看动态对等论的局限性[J].上海科技翻译,1999(4).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8]屠国元,廖晶.翻译等值概念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