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02 08:48: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篇1

认真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工作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对于少数有心理疾病障碍的学生,给予积极地咨询和辅导,及时转介高一级机构、医院等获得更好的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2、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讲座。

三、具体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加强家长学校的互动合作,同时请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每月一题的问题回答,积极全方面的帮助家长、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3、与学校德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广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集体辅导。每月一次心理健康班队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2月份:学会打招呼。3月份:正确的学习方法。4月份:意志力训练。5月份:记忆力训练。6月份:自信迎考。

篇2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老年人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抑郁不仅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心理反应,二者之间还可以相互影响[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并且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2]。如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干预,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脑卒中伴有抑郁症状者,共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百忧解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治疗组和百忧解对照组2组。治疗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60~87岁,平均(75.6±19.7)岁;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74.9±20.8)岁。2组患者年龄及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诊断标准: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颅脑CT/MRI影像学诊断证实;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量表评分≥20分。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者;(2)有精神障碍史;(3)严重心、肺、肝、肾病变者;(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危重、有意识障碍或者智能障碍。

1.3方法

1.3.1治疗: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神经营养药物及康复治疗。①健康教育。提供医学相关信息支持,讲解疾病、用药、注意事项、治疗效果等相关知识,满足患者对自身相关疾病诊疗信息的需要。②心理疏导。和患者交谈,采取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调节和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1.3.2疗效判定: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12周及6、12个月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①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按照HAMD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对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判。②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运动评分(FMA)。③生活能力的评定: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进行评定(MBI)。所有评定量表在临床研究前集中由研究人员进行量表的一致性测验(Kappa= 0.79)。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x2检验。

2 结 果

治疗前,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HAMD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在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1HAMD评分比较

两组各时间段HAMD评分比较见表1。第2周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

表1两组HAMD评分结果(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1周 2周 4周 8周 12周 6个月 12个月

治疗组 39 30.2±5.9 26.1±6.2 21.3±6.0* 17.5±4.2* 15.1±6.1* 12.8±5.3* 11.4±4.2* 10.9±5.1*

对照组 39 29.8±5.1 29.2±5.2 27.2±4.9 23.7±4.7 20.8±4.0 19.4±5.1 17.9±6.0 18.6±4.8

*表示治疗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0.05

2.2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

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其运动障碍情况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已有明显改善(P< 0.05);而对照组运动障碍改善延迟,至6个月后才有改善(P< 0.05),但与治疗组比较仍有较大差距(P< 0.05)。

2.3生活能力(ADL)的MBI评分比较

治疗后ADL能力在治疗组12周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提高(P< 0.05) 。

3 讨 论

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卒中后3个月时PSD发生率为37.0%,大部分为轻至中度抑郁,脑卒中后第1年PSD发生率为20%~50%[3],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认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包括(1)神经生物学因素,卒中早期大脑的病损尚未完全恢复,愉快中枢活性下降的状态仍存在;(2)躯体神经功能缺损所致的心理压力;(3)社会因素,如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等。临床研究已证明:卒中后抑郁如不加以治疗,可持续更长时间,不但导致躯体症状加重,而且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同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甚至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以及使病死率上升[5]。随着生理-心理-社会整体化医学模式的转变,PSD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PSD患者早期在应用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措施,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78-02

近十年来,校园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国内几起比较著名的校园杀人案的杀人动机都是“琐事”。“琐事引杀机”看似难以理解,其实这样的动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起案件的。1997年北大投毒案是因为王某与朋友关系趋冷,便起杀心;2007年中国矿大的投毒则是因为常某对三名同学心生不满;2012年年底的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砍杀案也是如此;2013年3月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因生活琐事向室友投毒并致其死亡;刚刚发生在南航的案件起因则是被害人蒋某敲门打扰了袁某玩游戏……一系列校园恶性事件,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在2002年一次大规模调查中发现: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十年后,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九成学生心理出现困扰。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一类学生即有一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2%左右。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凸显,国家也明确规定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也都成立了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体系,不少学校存在用活动代替教育,用单一讲座代替课堂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搞“一刀切”,忽视年级间的心理差异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教学内容单一,无系统,不规范,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没有全面的教育规划,无主次,无重点,无层次,缺乏针对性,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适应、成长成才、择业交友等热点问题联系不紧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过于单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全方位、多格局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各年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心理的动态变化,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大学一年级是人生的转折期,也是人生的一道新的起跑线。调查资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表现和暴露在大学,根子却在中学,甚至小学。应试教育使学生被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中小学生青春发育期的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被应考这个“中心”任务所掩盖。由于缺乏全面的教育引导和培养锻炼,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解决,到了大学,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给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挑战,因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还是对中学和高等学校的两个不同教育层次,都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上来,帮助他们尽快转变学习方式、适应新的环境,学会独立安排学习和生活,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个层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二至四年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一年级的适应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否有效地处理和控制一年级出现的各种心理适应问题,不仅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降低高年级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第二层次为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学生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他们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建立了新的心理平衡,但也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要求不断地做出抉择,这一时期充分展示了大学生极强的可塑性,是每个人按自身独特方式塑造自我的时期。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重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引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意志力,挖掘潜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自立性,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开展专题讲座,围绕学生关注的学业问题、恋爱交友问题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要着力构建教室、宿舍、校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进教室,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的学科教学紧密联结起来,不断化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各种心理问题,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这不单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也将是实现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建立起一支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参加的专职咨询队伍,以宿舍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充分发挥朋辈咨询的优势,宿舍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安慰,降低心理压力,缓解情绪紧张等,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功效,有效地化解大学生生活当中各种难以应对的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生活充实。要充分发挥各种大学生社团、群众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向上、乐观、和睦、轻松的氛围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广泛交友与合作中,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第三层次为毕业生。对于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对他们进行求职心理训练,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正确认识职业特点,树立自信心,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以开设就业心理活动课或专题知识讲座的形式广泛开展心理潜能训练,挖掘职业潜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同时进行适应性教育以利于毕业生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个别辅导与团体训练相结合。一方面针对个别大学生,如资质优异学生、情绪困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实现专业化的指导;一方面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发挥合力,共同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求职择业期。

三、加强层次性教育要关注的几点

1.处理好普遍性教育和特殊性教育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性教育不能因为层次性、特殊性教育而削弱,层次性教育也不能替代普遍性教育。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常态,通过普遍性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简单的心理调适技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而针对某一阶段、某一层次的教育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处理好特殊时期的心理困惑。普遍性教育与特殊性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普遍性教育为特殊性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殊性教育能更好地巩固普遍性教育的成果。

2.层次性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学生的现实心理特点,不能绝对化。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全程化、全方位的教育理念,要看到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是相对其他层次而言的,不是固化的、绝对的,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第一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其后两个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第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涯的质量,而第三层次的就业心理辅导是前两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体现和升华。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内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心理特点,并随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面临重大的生活事件时,如近期出现的系列校园室友投毒、刺杀等恶性事件,各层次的重点都应是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因而层次性的教育应是具有强大灵活性和广泛适应性的教育。

3.在每一层次的教育内容上,还要注重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教育的普遍原则,因材施教。教育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在每层次内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山东科技大学2012级学生为例,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显示,男、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情绪体验高于男生,总分也明显高于男生,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与女生的思维特点、应对方式有关系,女性的思维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情绪、情感波动比较大,容易思维狭窄,而男生的思维相对理性一些、豁达一些,更注重事物的大方向、善于变通不固执,这决定了女生的心理负荷要大于男生。另一方面,我校以理工科为主,对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及动手实际操做能力要求更高,这使得女生在转变学习方式、适应大学生活上面临更大的挑战,造成了她们对未来的焦虑、不安。这就决定了在开展新生大学适应教育时,要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分别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针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开展专题教育,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边远地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也才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有效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心理问题的积聚和爆发,必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既要立足全局又要抓重点、抓关键、分层次、有系统地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邹广万.试论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2010,(01).

[2]宋敏.教室、宿舍、校园──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教育.

[3]付玉华.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与辅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7).

[4]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5]严由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2006-10.

篇4

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的。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某一个阶段的教育与教学任务,目前高校通常的做法是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他时间只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全程是指全部里程或路程,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即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与生活过程。一方面,按照国家教育部及辽宁省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规定,可以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为32学时,从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开设,到二年级第四学期结束,课程开设周期为四学期,前两学期的课时分别为12课时,后两学期的课时分别为4课时。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学期与教学周数。另一方面,心理咨询与辅导不仅要采取积极主动干预模式,还要“全程式”陪伴大学生,即从大学生入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生活结束,心理咨询与辅导一直伴随大学生的左右。在通常情况下,全程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可以依靠学校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制度来完成。全程式心理咨询与以往心理咨询的区别就在于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主动干预,而传统的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被动等待;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是由学校党委聘用的专门负责某一分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就可以保证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以外,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的心理辅导全程跟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本论文中,受篇幅限制,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专指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模式。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本文以辽东学院2010级、2012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与测量法研究与探讨了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测评工具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与问卷测量法两种研究方法。其中,实验法是以辽东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确定2010级本科大学生采取阶段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12级本科大学生为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卷法测量法是在实验前与实验后,运用SCL-90心理健康问卷对2010级、2012级大学生进行测试,以检验实验的效果。

2.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2010级本科开设学期为第一学期,课时为16课时,其前测以2010年11月的心理健康普查数据为依据,后测以2012年11月的心理健康普查数据为依据;2012级本科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学期为1-4学期,每学期课时分别为12、12、4、4学时,总学时为32学时,其前测以2012年11月的心理健康普查数据为依据,后测以2014年9月的心理健康普查数据为依据。

三、研究结果

(一)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分析

对于2010级本专科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然采用阶段式的教育,即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学期开设16学时,本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前侧与后侧比较如表3.1所示。由表3.1可以看出,2010级本专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开课前与开课后没有明显差异,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上。这表明,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大。

(二)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分析

对于2012级本科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采用全程式教育模式,即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32学时,具体课时分配为第一、二学期各为12学时,第三、四学期各为4学时。本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前侧与后侧比较如表3.2示。由表3.2看出,2012级本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开课前与开课后均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

(三)两种模式教育效果比较分析

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2010级)效果与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2012级)效果比较分析如表3.3所示。由表3.3可以看出,除了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因子皆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表明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优于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四、讨论分析

(一)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简单地说,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是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某一阶段的教育与教学任务,而不是把它看成是贯穿于大学始终的教育与教学任务。在实践上,多数高校除了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所需之外,都把心理健康教育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而其他学期不再有授课任务。这种做法虽然能解决大学生入学时所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但不能解决大学生因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新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随着大学生年级的逐步升高,因学业、人际交往、情感、就业以及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在大学的三、四年级,因就业而带来压力与困惑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这些问题却留下了诸多空白,某些高校期望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上述问题,往往是没有明显的效果。造成以上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只有对其实行改革,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是最好的出路。

(二)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越性

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就是全程性,即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与生活过程。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四个学期,每个学期都可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专题讲座,从而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周期长,它就能做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时关注与跟踪解决,从而保证大学生有了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帮助。另外,高校实施全程式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辅导与咨询制度,可以使心理咨询老师与大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三)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学业的检查与评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评价指标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平时表现、结业考试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结业考试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次课,考试方式采取开卷,随堂考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作业在大学二年级完成,占总成绩的20%;平时学习情况占总成绩的30%,各学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与学期课时的分配多少相关,它主要包括上课发言、出勤、学习状态以及迟到早退等方面。

篇5

2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性

还不够高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符合大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被强制要求参加活动、缺乏一定针对性、层次性和专业性是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首先,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心理社团,由于缺少对大学生的深入了解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往往有些活动很难深入,浮于表面;其次,高职院校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5.25”和“12.5”,每次主题活动各高职院校都有统一的部署和要求的活动,同时,为了促进系部心理辅导站之间的评比,又要求系部有一定的特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活动比较多,再加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比比皆是,大学生们很多情况下属于“被活动”,活动也很难出精品;最后,很多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是针对一年级新生开展的,因此,高年级同学很少有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活动,对于不同年级缺乏针对性、层次性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够积极的主要原因。

3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思考

3.1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者的专业性,发挥好指导的作用心理社团的成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又有强烈的助人愿望,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通过活动来解除同伴的困扰,提高同伴的心理素质,缺乏良好的沟通技术和助人技巧;辅导员作为心理社团的指导老师,对活动的设计、开展和评价发挥着有效的监督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家长”,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技能的指导非常亟需和有必要。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有学习之心,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建立相关的学习、培训和奖励机制,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者进行有关培训,在考国家心理咨询师方面要有一定的政策扶持,调动他们学习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技能的积极性。

3.2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深入了解,发挥好“三贴近”的作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有重点。每一个年级都有独特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针对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如:一年级新生主要入学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主要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问题,三年级主要为就业问题,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对于敏感问题采取不回避的态度,如:恋爱、性教育等;还应加强生命教育、鼓励教育、挫折教育,提高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要特别重视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疏导,用爱来营造一个充满真情友爱、协作互助、祥和温馨的平安和谐校园。

3.3加强高职院校心理社团的构建和管理,发挥好先锋和影响的作用高职院校心理社团的宗旨是“健康自己,关爱他人”,作为心理社团的大学生除了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外,还应该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掌握心理调试的方法,达到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发挥好先锋的作用。同时,还应积极工作,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影响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自己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突出的工作能力影响其他高职院校大学生,让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理念中去。

3.4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新,发挥好引领和示范的作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展飞快,各高职院校目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经典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推广和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各高职院校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结果。如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继续发挥生机和活力,需要我们不断学会创新,拥有新思维、新举措、新载体、新形式、新内容。如:本院每年针对一年级新生实施“新生助跑六个一工程”———收到一张心理健康教育卡、聆听一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参加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普测、建立一份心理档案、观看一部心理健康教育影片,全方位、立体化对新生进行教育,为他们能够拥有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同时,还可以拓展心理社团活动形式,心理社团的活动可以一方面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一方面与同辈辅导、志愿者活动相结合,将心理社团的活动适当向理论深度延伸、向实践活动拓展,体现心理教育的社会性和伦理性。

篇6

我们就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学习状况进行了专门的调查,随机抽取了平凉工业中专在校学习的没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11个班和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1个班做调查。发出调查问卷表两项共1000份,收回调查表共980份。

该调查运用了格瑞思(Derogaitis,L.R.)编制的,由上海铁道学院吴文源教授引进修订,在我国国内应用广泛的《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它具有容量大,反应心理症状面广,能准确刻画各症状程度,省时,易操作等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测试。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采用五级评分制,根据症状分为正常、轻微、中度、较重和严重五个等级,分别评为1、2、3、4、5分。测验的十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它方面的内容。

按修订的我们中国的常模大于160分的学生心理上就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目前国内采用的心理健康量表有好几种,鉴于职业学校学生基本都在十六岁以上,我们只能应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来测定,各种量表测出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用不同的心理测验量表,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急切盼望有关部门和专家尽快修订、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量表,能够得到比较一致性的数据,并做统一要求。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此外还运用了《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元认知问卷》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了测评,按四类不同的状况统计得分,汇总出了测评学生的总分,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评估。

二、调查结果

1.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有62.7%的学生有轻度以上心理问题。我们测定的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其他学校。虽然我们的统计是笼统的,并没有严格区分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没有细化衡量。但完全可以看出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远远高于普通中学学生。

2.从性别来上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抽查的男生124人,大于160分的有67人,占抽查男生人数的54.0%;而65.6%的女生心理上有一些问题,女生的心理问题大于男生。这是因为女生天生的气质特征就表现出内心体验深刻而持久,考虑问题细致,比男生更容易烦恼和激动,对小事也会容易过敏,感情很容易受到伤害,往往把小事容易放在心上,很难轻易放下来,如果没有人开导或者自己还没学会自我调节,就会产生偏激的心理。另外,女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男生多,从而使有心理问题的女生就较多。

3.中专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中专二年级学生。中专一年级的学生调查了185人,大于160分的有113人,占61.1%,中专二年级的学生调查了188人,大于160分的有121人,占64.4%,比一年级学生高3.3个百分点,主要是一年级学生入学时间并不长,较少考虑自己的前途、去向,而二年级学生第二年将要进入实习就业,较多的考虑自己出路,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问题因而较为突出。

我们又从11个没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中随机抽取了10%的学生46名,心理健康的23名和心理有问题的23名学生,经过统计计算发现:心理健康学生学习状况平均得分为65.1分;而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学习状况平均得分为56.1分。虽然学习状况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生的努力程度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但通过调查,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相同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学习进步快;而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思学习,学习动机稍差。虽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如果能密切配合,只要我们能坚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又对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专英语二班统计计算相关性,其结论为:25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状况的样本相关系数与零相关有极其显著性差异。或者从总体上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状况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

三、讨论分析

以上计算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状况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相关性虽然不能完全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状况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我们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佐证。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导致学业不良;同时,学业不良又会引起种种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影响着学生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今后很难适应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③的学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些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和主观努力而逐渐消失,有些则需要接受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才能有效地克服。

四、调查建议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建议:在职业学校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系统的心理教育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也是富有成效的。职业学校应当配备经过培训的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员并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我们教育的成败,而且,事关到未来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教育部早在2004年7月,就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它是加强和规范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职校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对职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佳时期、关键时期,应该不失时机的抓紧抓好。应当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沟通、学会自我教育、学会适应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把他们培养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身心健康的、德才兼备的有实用技术的应用型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心理学》陈安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在行政楼三楼,好几间房间都属于“微笑教育工作站”。心理教师胡帮秀正在给那些来工作站的学生做心理咨询辅导。

毛坦厂中学从2004年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聘请知名心理专家担任顾问,招聘了六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专门授课,成立“微笑教育工作站”,在每个年级设立分站,已编写符合该校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对照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我们在不同的年级开设了不同的科目,如高一年级主要开设心理适应课,解决刚进学校时的认知问题;高二年级主要开设人际交往辅导课,解决成长历程中的情感问题;高三年级主要开设考前心理辅导课,解决怎样进行考前心理调适的问题。”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在该校被列在教学的首位。

培养好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随机走进高三男生寝室,被子叠得整整齐齐,鞋子、毛巾等生活用品摆放有序,卫生间很干净,没有任何异味。很难想象,那些学习非常紧张的高三学生能保持如此好的生活习惯。

“素质教育最终落在人的素质上,我校的第一节课就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李振华说。高一年级军训后,学校紧接着就会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在每一个细节上要求学生养成规范化的行为习惯。

“不看成绩看习惯,从高一年级开始,教师就着力培养学生‘三学会’(学会记笔记,学会归纳知识,学会与教师互动)的能力。”

一位来自临泉县的学生家长说:“不管成绩如何,最可喜的是孩子来这里后比以前懂事多了。”

这里没有一个特殊的学生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该校录取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为此,学校明确提出“从高一年级抓起,从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育目标。“这就使我们转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步确立了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发展观。”“全方位育人,不放弃每个人”已然成为该校办学的特色。

赵启武老师介绍,他曾带的一个班里有些学生文化课基础很差,可是十分活跃。反复考察之后,老师决定成立音乐、体育、美术等兴趣小组,使得这个班的学习风气大有好转,进取心令人刮目相看。

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2-02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曾颁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重视。中职生多为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学生,即初中时所谓“三差生”(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常被父母与老师指责。中职生的父母大多为生计奔忙,较少有精力关注孩子,不乏留守儿童。大多数学生为寄宿生,空间距离在客观上造成家校联系薄弱。诸多调查结果显示,与同龄的中学生相比,中职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是中职教育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我校对一年级学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系统测查,了解并分析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应对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对中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本文调研对象为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一年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工具为瑞格心理健康管理软件,所用量表为90项症状清单(SCL-90),上机测试并生成结果。SCL--90症状自评表是以Derogatis编制的Hopkin's病状清单(HSCL1973)为基础,主要从感觉、意识、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从饮食睡眠、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多种角度进行评定。总共有90题,包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症状、躯体化、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等9个因子,为1-5的5级评分,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等特点,信效度高,并被广泛应用。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筛查总体结果

本次调查试筛选出有效问卷598份,按全国常模,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即可考虑为阳性。一般规定任一因子分值或总均分大于或等于3分为阳性,为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一年级学生中,有心理困扰者263人,占参加测验人员总数的43.98%;其中有中重度困扰者95人,占有效测验人员总数的15.98%。近一半人数有产生心理困扰,中重度人员将近百人,说明中职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其中,中重度学生尤其需要关注。需要开展团体辅导、个案咨询,加强家校联系,社会、家庭与学校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表一 南平农业学校一年级学生调查总体结果

阳性症状人数 中重度症状人数

人数 263 95

占测评总数的比例 43.98% 15.89%

2.各因子分阳性症状人员筛查结果

SCL-90各因子分统计结果显示,南平农业学校一年级学生中,各因子有阳性症状者比例很高,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占总人数42.98%的学生在躯体化方面有程度不一的问题;在轻度症状中,人数较多的因子是“躯体化症状”和“精神病性”。现代医学证明,心理问题会在身体方面有所表现,躯体化症状的人数较多,也折射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测查结果中,精神病性的中重度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您认为应该为自己的过错受到惩罚”以及“从未感到他人和自己很亲近”等三项上。而中重度人数最多的分别为人际关系敏感,有56人;其次分别为强迫症状,主要集中在“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以及“忘性大”这两项上。这些在表述上都与人际关系、自我形象有关。

3. SCL-90十大症状排行汇总

中职生对人际关系及情感问题较为敏感,关注自我形象,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对前途迷茫。这是青少年的普遍特点,而中职生表现较为严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相关主题的团体辅导、知识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帮助中职生确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改善人际关系,了解人际交往基本原则,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应对策略与建议

以上统计数据显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建议中等职业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1.在观念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四个方面。我校的调研数据和其它诸多报告显示,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数据不容乐观,亟须改变“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做法,心理健康课也不是其它课程的附属,在观念上树立育人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地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在中职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合格的中职学生。

2.进一步完善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学校心理健康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建立以学校心理咨询室人员为主的专业队伍,以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体的常规心理教育队伍。班主任和一线教师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就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疏导具有轻度症状学生。对于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则交由心理咨询师组织开展团体辅导,或对个案进行深度咨询。这样,既顾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盖面,也保证了对中重度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3.着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提高教师心理教育水平。面对数量庞大的问题学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及掌握相关知识的一线教师,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亟须借助继续教育等平台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使其不仅自身心理健康,还能掌握基础的心理辅导方法,及时处理学生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同时对专业心理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培养中坚力量。

4.探索适合中职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与中学生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在方式与内容上符合中职生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其心理症状有的放矢。团体辅导、常识讲座、心理剧表演,以及沙盘疗法、音乐治疗、美术治疗等方式都是常用的心理辅导手段,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书写表露技术具有普及面广、操作便利、行之有效等特点,可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5.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作,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因中职生多为外地学生,所以家校联系较为薄弱,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校方应利用日益发达的通讯技术,加强家校联系,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能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同时,可引进社会教育资源,促使各种社团组织与中职生接触,传播相关知识,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亟需广大心理健康工作者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程宏.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王玲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亲子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3]李鑫. 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 2009.

[4] 邹洪升.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以聊城市中职学校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篇9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心理压力。本文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提出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民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

一、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抗挫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等。本文将从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角度分析研究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同年级学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

1.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因高中填鸭式学习转向大学自主式学习,产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从高中以家庭为主的人际交往扩大到与同龄人、老师甚至社会其他行业人士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能否渡过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缓解,会导致学业困难,学生个性的自闭、自大、自卑、孤僻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2.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习惯大一以来“独立”的生活模式,对学校周边环境有了接触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习精力上的松解。在学业上又进入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因精力上的松解,导致娱乐与学业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经过一年的“考察期”,正处青春懵懂期的大学生进入异性恋爱式交往的高峰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恋爱问题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因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模式,想自由而丰富多彩地生活。如此时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导致焦虑、自我怀疑、偏执、困惑、敏感、忧郁、责任感缺失等心理问题。

3.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大三是开设专业课阶段,需要全面整合文化、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因知识底子“薄”,导致学业焦虑心理。大三学生已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己的将来,目标仍然不确定,产生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仍不完善,多种态度、标准、思想相互“切磋”,处于“三观”濒临成熟的缓冲期,产生压抑模糊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心理疏导,会导致毕业困难、对生活失去动力、对人生失去目标。

4.大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社会就业现状所至,各高校包括民办本科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大四上学期就进入就业期。然而,学生一边完成大四的相关课程,另一边还要整合大学“收获”,奔向招聘求职大潮中,从而产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更甚者会出现消极求职等心理;另一方面,毕业在即,一边要撰写论文,另一边要完成毕业前的各种离校事宜,会将学生推向烦躁的顶端,产生浮躁的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疏导,会导致学生求职、就业难,患得患失于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引发一系列不文明毕业离校问题,更甚者出现极端事件。

二、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目前文献中体现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多采取心理测试量表的方式,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或提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建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方式。本文将从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1.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因学习方法改变产生的心理压力,开展“优秀学子事迹座谈会”、“学生学业案例分析大会”,以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典型代表为主体,与大一学生分享学习方法转变过程、心理调节方法等等。针对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开展以寝室、班级、年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文、体、学、劳活动。让大一参与者“享受”其中、收获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做好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做好衔接育人管理,让学生勇于与他人沟通、主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2.针对大二年级学生的娱乐与学业矛盾心理,开展“学业规划大赛”、“学生学业家长座谈会”。通过活动强调学业的重要,还要发挥家长的推动作用,辅助家长从实际出发定位孩子的能力及目标,不因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引发孩子不必要的自卑、自负心理。针对学生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相关内容解析性与爱的利害,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与异往,鼓励以促进学业、责任为先的恋爱观。通过实践活动做好学校家庭互动,关注学生学业,推动学风育人管理,让学生正视学业,勇于面对恋爱问题心理,学会担当,学会取舍与放弃。

3.针对大三年级学生的学业焦虑及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推广会”、“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获得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考研,做好升学与就业的选择,调节学生内心的焦虑及迷惑。针对“三观”渐于成熟的大三学生,因各项思想碰撞而产生的压抑心理,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事迹报告会,以生动、亲近的方式与在校生沟通,讲述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努力拼搏事迹,以此助力“三观”的正确形成。通过实践活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同时也提升了专业育人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增强专业技能学习,对未来有一个初步打算,对“三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4.针对大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开展“就业简历点评会”,与学生交流如何总结大学四年所获,制作体现个人“闪光点”的、求职意向明确的求职简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求职自信心。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辅助学生就业及择业。针对因即将毕业产生的浮躁心理,开展“毕业、就业有关事项说明会”,让学生根据时间推进做好相关安排。通过实践活动,完善就业育人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明确毕业前的各种事项,合理安排,顺利毕业;尽早给自己合理定位,实现顺利就业。

三、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呈现出“多面立体”效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作用体现于实体,感知于无形,但其中的影响效果是极其明显的。

1.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不可否认一点,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人都患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疾病,比如强迫症、烦躁等等,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患有医学上的心理疾病,且患病人数不多,这类心理疾病学生的医治方法大多选择休学医学医治。对于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从学生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达到最优,即可以“防”又可以“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相融合,更有助于解决、疏导心理问题学生的病症。

2.干预极端个体,宏观调控整体。心理健康本身的状态就是一个变量,一颗心是孤独的,但一群心是有力的,个人如粟,集体如仓。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很多颗心因为一个理由在一起,彼此会有影响和照应。同时,注意日常学生心理状态调查,针对心理危机情况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也从关心帮助学生的角度,控制住极端问题。在心理健康个体或集体教育过程中由学生管理者传输健康的思想、道德,最大限度地发挥“仓”的包容度和安全感。

3.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共同辅助学生学业有成。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希望的延续者、社会的建设者。因此,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立足学校,联系家长,将学生推向社会,从中认知自己、感知社会,面对问题、接受现实,完善自我、调节心理,顺利完成学业。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主要因学业问题、人际问题、就业择业问题带动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从学生管理视角剖析学生心理问题,更有的放失地进行实践活动引导,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作者:张艳丛 赵婧 苏永彬 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薇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186.

[2]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95.

篇10

二、把握时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小学语文课堂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阵地[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把握学生的状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情况下,课堂心理教育契机往往有一定规律,根据心理学研究,以下四种情况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首先,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的时候,学生往往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只要教师进行引导,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其次,如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的情感被教师激发出来,此时也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再次,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萌发阶段,教师也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后,一旦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应把握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然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往往不是特定不变的,通常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教师应学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把握,一旦遇到适合的时机,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讲到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教师应结合积极积极案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苦难来临时要善于忍耐,遇见挫折时要积极应对,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风雨之后就会见到美丽的彩虹”,只要坚信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三、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设计相关活动,强化心理健康的教育

课本上讲的内容往往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当学习完课本上的知识之后,教师还应该进行相关活动安排,通过活动来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例如,在讲到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可以从“饮水思源”的角度呼吁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在生活当中听见和经历过的感恩的事情,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们在生活当中学会主动去感恩,树立一种感恩生活的良好美德,然后向学生引申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让他们乐于帮助别人,助人为乐。

(二)开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语文课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够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在潜移默化当中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通常情况下,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特征,在学生们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则需要见缝插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讲到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乌鸦和妈妈》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感恩母亲”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回家后,通过自己的方法感恩养育自己的母亲。最后,语文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进行“感恩母亲”实践活动的汇报总结,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恩方法。通过这种亲自参与的方法,一方面,学生们既可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一种“孝敬父母”的健康心态。

(三)开展讲故事比赛

故事往往渗透着一定的哲理,给人以情感启发,使人树立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比赛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6]。具体做法:当教师讲到某一课时,若能挖掘出其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那么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主体开展讲故事比赛,通过故事对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讲到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七律•》一课时,教师可开展一个“”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搜集一些和相关的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和分享,这样,同学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以及集体主义的精神,形成健康的人格。

篇11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江苏汽车高级技工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共300人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00份,获得有效问卷277份,有效应答率为92.3%。其中男生265名,女生12名,平均年龄为18.44±1.14岁。其中一年级学生43人(男生43名,女生0名),二年级学生51人(男生49名,女生2名),三年级学生99人(男生92名,女生7名),四年级学生84人(男生81名,女生3名)。

(二)研究工具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试工具,由90个题目组成共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附加因子;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测试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

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SCL-90中,一般以因子均分≥2作为有心理问题的标准,研究报告的检出率主要就是因子均分≥2的人数比例。技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抑郁因子的检出率见表一:

由表一知: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的检出率显示7.22%和2.89%的学生分别在人际关系和抑郁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由表二知:总体上,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水平上相对高于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各年级在人际和抑郁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P

注:*P

对上述这四个年级进一步进行LSD事后检验,结果见表三

由表三可知:一、三年级学生相比较,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由表四可知: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抑郁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由表五可知: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一)本研究采用SCL-90测评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次调查显示: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的检出率显示7.22%和2.89%。总体来说,职校生在人际关系和抑郁两个因子上是非常健康的。但是,职校生总体上健康,并不意味着每个个体都是心理健康的,所以,对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掉以轻心。

(二)不同年级职校学生人际因子和抑郁因子的比较分析

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上,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一年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入校,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精神比较松懈,心理问题较少。三年级学生面临着在成人高考和就业之间的“两难”选择有关。再加上学校属于四年制职业学校,真正在校时间只有三年半,三年级学生很自然对自己的前途产生焦虑,感到时不我待。所以,学校应该提前对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阶段性的学习、生活。

(三)不同性别职校学生人际因子和抑郁因子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本样本的特点有关。由于本校的专业设置的原因,绝大多数生源为男生,再加上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没能跟上学校规模的发展,在校男生数较多,而校园面积较小、宿舍有限,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男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要投入的精力较多。

而女生的抑郁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和性别特征有关。这一过程似乎符合男女社会化和性别角色发展过程。男生相对放得开,心胸开阔;女生较胆怯、多愁善感。社会竞争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升学、就业和工作等反方面心理压力往往大于男生。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女生读书,升学往往并不被社会和家庭重视,需要女生自己付出更多地努力去争取。从统计数字看,女生几乎一半来自农村,所以,女生在求学中面临的压力更大。

(四)职校学生人际因子和抑郁因子相关性分析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抑郁因子两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P< 0.05),说明两个因子之间存在某些内在的关联性。人际学派治疗师认为,人之所以抑郁,80%的原因是由于人际关系造成的。人际关系心理疗法(IPT)也认为,抑郁症是人际社交网络中发展出来的。许多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人际关系良好者,无抑郁者所占比例最高;相反,人际关系较差者,抑郁者所占比例较高。

人际关系是个很普通,很生活化的主题,或许它没有校园暴力,易防治等问题来得引人关切,但是不可否认其重要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将“学会与人相处”视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把与人交往的能力提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良好人际关系不仅意味着校园内部有较好的人际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角色转换,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心理、行动上的准备。

抑郁又称情绪低落,是一种负性情感增强的表现。抑郁心理是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有抑郁症状的学生,经常消极地看待自己,缺乏自信;有时感到空虚,觉得人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什么都不想做。

四、建议与对策

(一)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卫生讲座,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教会学生正视生活和学习。开展应对技能训练、人际关系训练,可以开设有关课程和专题讲座,普及与应对有关的知识,进行情境模拟训练、挫折锻炼,逐步改变其消极的应对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未来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介绍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调整心态,重新认识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帮助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渡过由初中到职业学校、由熟悉到陌生环境的心理适应期。

(二)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注意治疗,更注重预防和发展,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势。心理健康不是身体疾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人际敏感和抑郁的相关性,我们可知,人的心理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需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加强学生内在素质修养,提高自我疏导能力。 在人际关系和抑郁障碍的预防和教育方面,应着重激活青少年使用自我防御和自我调节机制,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篇12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学校如何构建符合学生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找到适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常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一是学业问题,如升学受挫、考试焦虑、成绩不理想、需要休学等;二是人际关系问题,如交际恐惧、与教师同学关系不好等;三是青春期性问题,由青春期的性成熟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性幻想、、对性成熟的焦虑等;四是家庭问题,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等;五是由个人身体缺陷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因此,要针对这些问题,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入学心理适应教育、学习动机教育、学习兴趣激发、人际交往心理教育等;初二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挫折心理教育、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初三进行心理疾病防治、心理挫折承受、自我心理调节等教育。除确定内容外,还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模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重在教育。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成一种“教育模式”,首先在于它发挥了学校教育的特点:一是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严密的组织系统、专门训练过的教师以及学生群体。二是指它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成其心理健康发展,其目标不仅仅在于治疗,还重在预防与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区别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

其次,这种教育模式是立体式、全方位的。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初一至高三的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特征和出现的心理问题都不尽相同。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根据每一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了解决个别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学生群体普遍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计划,做出周密安排,使学生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受到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第一,预防性。在学生未出现心理问题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或避免心理疾患的产生。第二,治疗性。要及时矫治学生的心理疾患,排除其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心理的康复。第三,发展性。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使其具有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第一,开设心理卫生课,或在生理卫生课中增加心理卫生的内容,称生理心理卫生。从初一年级开始就要通过心理卫生课,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并把这种课贯穿整个中学阶段。第二,编写心理健康指导读物。要有计划地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性书籍,供中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疏导方法。第三,要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解决心理困惑,治疗心理疾患。第四,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第五,利用网络信息传媒进行教育。网络信息可以传输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利用它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者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在互联网上找自己最喜欢的教师进行心理咨询,重症、难症还可在网上找到各专家诊治。第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整体教育网络。学生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很多心理障碍源于家庭和社会,单靠学校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应该与家庭、社会联手,营造一种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和社会为辅助的氛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构建有效模式,发挥环境功能,选择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申继亮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