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范文

时间:2022-06-14 20:24: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息技术基础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信息技术基础

篇1

1 计算机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为运算速度、字长、主频、内存容量和外存储器。运算速度是衡量CPU工作快慢的指标,通常以每秒完成多少次来衡量。字长是指参与一次运算的数的位数,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处理数据的能力越强。主频是CPU工作时的时钟频率,反映机器的运行速度。内存能量是衡量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指标,容量越大,计算机计算的能力和规模也就越强。外存的容量越大,计算C硬件的操作性越强。基于硬件的这些优点,计算机具有了可操作的扎实能力。

系统软件是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的软件。操作系统是最底层的系统软件,但却是最重要的,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扩充,保证了其他系统和应用软件在计算机上的运行。我们可以按功能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和作业处理系统,按管理用户的数目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按多窗口操作系统分为Windows和DOS。应用软件是指计算机用户利用计算机的软、硬资源为某一专门的应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常见的应用软件有各种信息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种辅助设计软件及辅助教学软件和各种软件包。

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硬件与所有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它具有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等一系列的基本功能。形态多样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悠久而活跃的分支,其中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则是软件工业的基础与内核。

操作系统的功能模块有进程模块、存储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和设备管理五部分。进程管理主要是对处理器进行管理。为了描述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就要引入进程的概念。通过协调多道程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对处理器进行分配和回收的问题。存储管理主要管理内存资源,将内存和外存结合起来管理,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容量大得多的虚拟存储器。这一功能与硬件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文件管理系统中所有的信息资源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外存储器上的,这样能有效地支持文件的存储,以便用户方便安全地访问文件。作业管理向用户提供它自己的手段,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使用户能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能力。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除此之外,操作系统的各功能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的,还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3 信息的表示和处理

数据是人类能够识别或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某种符号的集合,经过加工处理后用于人们制定决策或具体应用的数据称作信息。信息的表示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人类可识别和理解的信息形态;一种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和理解的信息形态。计算机所能处理的数据通常可分为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数值数据有确定的值,并在数轴上有对应的点。非数值数据一般用来表示符号、文字、图像和声音。没有值的含义。

数值数据的表示有进位计数制、数的正负符号和小数点三个方面。进制是一种表示数据信息的单位,用进位计数制可以广泛的表示数值数据。计算机中只有0和1来表示数据,使数据更好地读出。非数值数据是指字符、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数据,字符又可分为汉字字符和非汉字字符。非数值数据通常不用来表示数值的大小,通过对0、1的编码,计算机将这些信息处理并转换成可视的信息显示出来。

4 Windows XP的操作系统

XP系统是新一代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广泛支持软、硬件和各种新的技术。同时,它对硬件也有较高的要求,只有选择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才能发挥出它的优越性。在使用XP系统时,用户操作最多的就是文件和文件夹。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中的,这样可以使用户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些文件。

文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一组信息的集合,文件中可以存放文本、数据和图像信息。唯一性、可移动性、固定性和可修改性都是文件的特点。由于计算机里面存储了大量的文件信息,直接管理的话会有很多不便之处,可嵌套性可以将文件夹嵌套在另一个文件夹中。可移动性可以使文件夹随意移动。可设置性使用户方便对文件夹的模板进行设置。由此可知,文件夹的可嵌套性、可移动性、可设置性和可修改性使得对文件的管理方便了很多。

同时,XP系统的兼容性良好,支持新的技术和产品,并且开创了操作系统不同对象版本的先例,提高了运行的速度和工作的效率。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个性化的功能设计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信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也必将有所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会使用于各个方面,信息以计算机为载体,将全世界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联系。所以我们应该怀着期待的目光,感受未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快速进入一个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凭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各个应用领域,推动了区域协同医疗、移到医疗、远程医疗、数字化医院医疗、家庭医疗监护等IT产业的发展。同时,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及其在医疗卫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已经成为数字化医疗、数字化医院甚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信息化建设迫使保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同时具备医学、信息技术及管理的复合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同时也使医务人员和医学专业类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下面将从课程定位与设计、教材及考核方式、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六个方面来对本课程进行剖析。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定位

在现代社会如何利用好计算机这个便利先进的管理工具,来应对医院中大量的先进仪器和大批业务的处理,是每位卫生类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所以《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学科应运而生。这门课的授课对象是高职的卫生类学生。《卫生信息技术基础》分为两篇,上篇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下篇为卫生信息学应用基础。上篇是各专业学生必修基础课内容,下篇是医药卫生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

2、课程设计

本教材由上、下二篇组成,共10章。总学时54、理论24、实验30学时。采用理论精讲而实验多炼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进而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具体流程。重点是医院系统的相关工作流程,如第七章卫生信息学概述、第八章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操作、第九章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第十章区域卫生信息化;难点是每个流程在实践中的应用,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体检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系统、HIS系统中门诊护理执行医嘱的操作、HIS系统中住院病人排床等操作、HIS系统中住院病人自动记帐等操作、HIS系统中住院护理医嘱审核执行的操作等。在教学中努力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二、教材及考核方式

1、教材

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卫生信息技术基础》是由刘艳梅、叶明全主编,2012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是全国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教材,是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岗位技能考试指定教材。

本教材有四个特色,第一是专业针对性强,第二是人才培养实用性强,第三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第四是基础理论适度。

2、考核方式

本学科为考查课,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出勤情况等,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作业占总成绩百分之十;实验成绩为每次课的上机练习成绩,占总成绩百分之二十;期末实行无纸化上机考试,占总成绩百分之五十。

三、教法和学法

一般情况下,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学生对计算机有过接触,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对于计算机基础这一块需要进行分层教学。而对于医院信息系统这一块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以实践为主。

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软件提供的“帮助”、课本、同学、教师、网络)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掌握知识和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抓住重点、详略得当

在课堂上,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创造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造力。

精讲的知识点主要是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门诊流程、住院流程、护理工作流程等学生没见过在实际工作中又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讲解过程中尽量让知识点充满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注重实践操作

对于重点流程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而且要求学生分别模拟患者、医生、护士进行流程演示,把各个流程熟记于心。

五、教学效果

1、教学成效:经过课程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总结教学经验,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数篇,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学生成效:全国医学信息考试共有619名学生参加,其中610名学生成绩合格,合格率98.5%。

六、教学改革

1、在平时测试中考核方式的改革

将教学内容分模块考核,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对每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2、个别学生上机辅导

对于个别来自边远地区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把学生组织起来,加强上机操作指导,使这部分学生尽快溶入集体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课程考试方式改革

采用模拟系统自动评分系统,实现无纸化考试。

突出实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 强化实践性,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能力的多样性,实现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53

在时间紧迫、“压力山大”的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并没有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因而,在教学与接受教学方面,双方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默契。故而,导致了该掌握的知识未掌握,该教学的内容未传递。教学本是一件严肃而认真的事,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理应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将信息技术的基础性知识进行传递。保证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操作能力,巩固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性。

一、知识技能基础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他们主要进攻的对象。因而,只要是关于高考考试的科目,学生与教师们都会表现得特别上心。但是,这样的观点往往就会隐藏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教师们与学生们的偏科会导致学生们知识面不完善,技能掌握不成熟的现象。高中信息技术就会在这众多科目中牺牲的一门学科。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能相对客观地看待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能理性地分析学习的重要性。就个人角度出发,高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整个高中阶段都让学生们绷紧神经面对学习,并且大多数时候都是面对主科学习,我相信这样的教学局面与压力会让很多学生感觉到压抑与失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作为高中学习阶段的副科教学是有着剂作用的。它可以稍微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接受新领域的知识。并且信息技术的教学多了计算机的实际展示与参与,又相应地改变了课堂形式,让学生们领略到新的课堂形式。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我们教学中应该展开进攻的是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基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成为主宰者,任由学生们自由发挥,而教师们在课堂上并不过多地解释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能够让学生们接受,但是却会纵容学生们的散漫,从而没能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当然,作为21世纪的新生代,高中生们虽然掌握了部分基础知识,但是,但是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教师们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并不是无事可做,我们要利用课堂与计算机操作,让学生们从基础知识与技能上接受信息技术。但应该提醒教师的是,注意教学课堂的氛围与学生们的主动性、参与性。

二、辅助工具

信息技术的教学其实又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奠定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为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技能,并将这种方式运用到其他的学科中。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能让学生们开拓眼界,能让他们通过计算机看到别人的想法与成果,能为他们解决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的难题。由此可见,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又是其他学科的辅助工具。但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们的是恰当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辅助自我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万不可造成滥用的现象。针对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辅助工具的教学,教师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工作。

首先当然是教会学生们检索的方法,即学会运用常用的浏览器、检索工具等。这对于21世纪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简单的。其次,就是关于检索过程中常遇见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趋于独立,但是在面临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比较慌乱。让学生们了解常见问题只是为了协助学生们更好地利用学习工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最后,就是希望教师们能融会贯通。指导学生们利用计算机学习只是一种教学途径,教师们需要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穿插在其中,让学生们易于接受理论知识,也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相应地避免了理论知识的枯燥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单调。

三、学习深造及专业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将影响学生们今后的学习深造及专业选择。在结束了紧张刺激的高中生涯后,学生们就将会步入大学的殿堂。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或者个人的爱好,我相信部分学生必然会选择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学习。例如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习与信息技术课程是密不可分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只是在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得让学生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让学生们以更加长远的、爱好的眼光看待信息技术课程。当然,这样的解释并不代表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就应直接放弃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就21世纪的社会现状来看,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及交流的工具。高中生不能只是生活在学校这个温室中,将来他们必然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了保证学生们不与时代脱轨,不与生活脱轨,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阶里教授必要的知识,让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当然,这是需要教师们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与规划的。

四、社会基本能力

篇4

第一,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使老师熟练的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另一方面是老师在平时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在网上对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和研讨,并积极的开展讨论活动,提高了老师医学科研水平,对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有了全新的认识,提高其教育教学的理念,加深了对学科理论的渗透和理解。

第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基础护理教学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实验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向学生更好的展示全面的、立体的护理技能,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基本的演示操作、形体语言以及动作指导等,改变了传统的书面教授和单纯的语言描述,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与传统的知识课堂相比,学生更喜欢数字媒体课堂,这种课堂有动画的展示和色彩的渲染,借助信息技术不断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就会极大的提升护理教学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作为展示个人技能和才华的平台,并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而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老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并没有切实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

2.1唤醒学生在技能认知方面的潜能多媒体和数字网络是信息技术的载体,并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主要体现,它可以承载图像、语言、声音等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内容的信息量,并提高了老师对课堂信息控制的灵活性,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多重器官刺激和直观的感受,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基础护理教学中的“静脉注射”,老师可以播放在医院录制的影像文件,让学生对静脉注射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就会主动的去模仿视频中看到的注射过程,而且会在同学之间形成激烈的讨论。信息技术能够使护理专业的学生近距离的感受生活的原型,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产生零距离的接触的同时增强对专业的情感体验。

2.2扩充学生专业的知识面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使学生对书本之外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作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改善了传统的学习途径,学生不仅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而且与书本记载的知识相比更具前瞻性和全面性,让学生专业技能的发挥不再仅仅局限在本地区的护理水平,可以通过数字网络去了解和学习国内各个地区的护理现状甚至是国外当前的护理现状,极大的扩充了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认知。

篇5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97-01

一、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落实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关键

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哪些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技能呢?一是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正确的开、关机程序,外设的调节与使用,如:显示器的调节、打印机、光驱、音箱等的使用。二是常用应用软件的熟练使用和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三是熟悉键盘,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些是正确操作计算机处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实用的技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我们的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二、注重应用和与其它学科联系,是落实信息

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点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体现在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教学中要落实信息技术的基础工具性地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尽量选择相关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实例,使计算机成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乐趣和事半功倍的效率。这些联系不仅仅只发生在计算机与语、数、外之间,我们还应与其他更多的学科联系,有多种途径的联系,如:利用计算机谱曲,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学习软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到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确实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性学科。

三、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

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着力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们新兴课程,不能重踏传统学科教学的覆撤,培养出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上下功夫。

(1)在任务中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源泉,选用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作为任务。

篇6

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笔者所在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文化基础类课程,采用的是2008 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信息化教育项目办公室、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与认证管理中心组织编写的《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刘艳梅主编),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微软办公组件、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等,整个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内容22学时,实践内容42学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理论内容在多媒体教室通过讲授学习,实践内容在多媒体机房,由教师结合演示讲授新知,学生在教师辅导下上机操作练习。

问卷调查与总结 在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对药学、检验、口腔和影像专业的4个教学班级进行信息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问卷调查,搜集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兴趣和态度、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相关数据。通过调查研究与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操作技能,但是缺乏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知识经验得不到迁移,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内容进行操作技能的学习,一方面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无法开展自主学习。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基础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当前在职业院校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从知识为本位转向能力为本位,将各种能力的提升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关键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职业院校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一技之长,还要具备应对多变的社会和职业需求的各种能力,例如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等,我们把这些重要的能力称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的获得应当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在学习期间同时发生的,并不是替代,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关键能力的渗透策略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吴雪萍曾将各国培养关键能力的策略概括为整体、基础和渗透等三种策略,其中渗透策略是指将关键能力的内容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开展不同方式的学习活动来获得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在不同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活动设计、合理评价等3个方面细化与总结渗透策略,以深化关键能力的培养理念。

以过程为依托,深化能力理念 以杜普斯为代表的学者,将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分析;陈述性知识的阐释与运用;问题的具体处理;一般化和建立普遍联系。关键能力需要在行动导向中获得,也就是通过学生真实的参与、真实的做而得到的。由此看出,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行为导向式的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激发学习动机的各种情境,在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通过“做”获得关键能力。比如,项目学习是一种以教促学、以学定教的教与学的方法,以项目贯穿始终;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情境教学属于目标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它强调的是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情境中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例如模拟式、真实式、试题式等。这3种学习方式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均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分别以项目、问题、情境为核心,变换教师不同的角色,促进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语言表达、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提升。

以活动为中心,设计有效教学 在各种促进能力提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展的学习活动是整个学习的重点,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从一种技术的角度设计教学将会帮助教师更深入的全新理解教学,从而能更有效地开展师生的互动学习。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分析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者等基本特点,并利用知识建模形成知识网络图作为活动任务设计的依据;然后设计意义建构活动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能力生成活动。

以间接为手段,实施综合评价 关键能力是通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渗透的,能力的获得是一个长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结果,在校期间关键能力的评价以间接手段实施、结合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增强关键能力的意识,合理评价能力的渗透。例如在项目学习中,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生的中间作品、最终作品的展示等环节能够帮助教师观察学生的相应能力是否得到训练,学科内容是否掌握,结合学生的资源目录、模拟式问题解决、态度的问卷以及自我评价等,这些间接方式能够有效的综合评定学生的关键能力。

篇7

信息技术基础是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很多学校以学生考试及格率作为教师考核指标,致使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片面追求及格率,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及德育的培养。根据中职学生多存在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低的特点,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有3个: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学会尊重、合作与沟通。由于学生基础差异较大,教学素材多远离学生实际生活,需要教师用心设计教学内容,以下是本人在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一、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否取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尊重才能换来学生对你的尊重,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我会在第一次上课前向班主任老师要来学生情况表,认真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努力记住他们的面容。第一节课我通常会上一节交流课,谈一下学习目标和各自的人生观,在交流中我能说出大多数学生的名字,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重视要体现在各个环节,如将教案改成学案;将教学目标改成学习目标; 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鼓励师生共同学习和学生自我学习,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精心选择教学素材,注重德育

《信息技术基础》是一本以任务驱动为原则的教材,适合项目教学法,但配套素材不贴近学生,在保留其优秀素材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创造与他们生活相关的素材。如在学习数码产品使用时,我布置的作业是拍摄数码照片:校园风光、我最喜欢的老师等;这些素材收集起来可以在日后上其他知识点时加以运用。这些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紧密结合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为学习手段,使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项目教学法必须与传统的教学法相结合,开展时必须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项目教学法并不是日常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部分。在项目教学别应该注重以下问题:

(1)分组合作,课堂展示;互相评价,体验成功。中职学生的信息基础差异很大,在分组过程中,可让有特长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帮助基础薄弱的同学解答难题,共同学习。分组合作促进了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评价能力。

(2)分解任务,设定目标。当面临较复杂的任务时,教师应把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使得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任务的难度可以大于教师讲授的难度,让各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任务,提升学习能力;任务分配时,可将较难的任务分配给各组组长,组长在解决难题的同时,还要帮助本组其他同学完成目标,将分层教学的理念贯穿在教学中。

(3)互动交流,共同学习。师生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除了学校的课程评级软件,教师可以通过论坛等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意见反馈,及时修正授课方案,论坛交流也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篇8

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应侧重于基础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工作系统,为将来学习深层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还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呢?前一种方式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个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但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这些基本知识后,将来如何应用?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来不会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所以,这些浅显的理论并无实用价值。后一种方式是面向应用、面向未来的一种方式,侧重点在于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将来进入大学或工作岗位时,对那时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超前的基础教育。这种面向应用、面向未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

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与前几年一些书籍中曾提到过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将几种媒体加以简单的组合(如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加以组合)。今天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言、图像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等集成在一起,不仅能双向传送微机数据,还能双向传送声频和视频信号,使同一信息同时用图形、文字、数据、表格、声音等多种方式显示出来,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习内容、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在和计算机的交流对话中完成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计算机按照学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时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判断、调整或修改学习内容,提供新的教学信息。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很难做到的。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验和研究。然而,市场上的多媒体课件大多并不适合我们教学的需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己开发符合教学要求、能反映教学思想的多媒体课件。

面对中小学生学习的特点,该学科在教学中只能充当考查的对象,学校给安排的课时也很有限,一周只安排一两节课,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必须注重45分钟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安排每节课,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搜寻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运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采用快慢不同教学方式,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辅导,鼓励学生多问;对那些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在课堂上,要多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去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完每个内容后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指导,有时也可将某一学生作品予以展示,加以评讲,同时每节课结束前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的教学方式,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首先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现实中,一些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学生,家里早就购置了计算机,学生已经在家长的引导下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方法,甚至有的学生还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班的学习,他们在学习内容上有较高的要求,而更多的学生则只是有一些零星的概念,他们的需求是浅显的、初步的。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一定要有所不同,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篇9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14-02

该文所提出的对话教学并不是把教学还原为一种类似交谈或问答的对话,而是强调师生要以对话精神看待教学,以对话的精神对待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对话的立场和原则实现师生之间的精神和知识的沟通与交流。

1 “对话”提问的定义与内涵

传统教学所采用的填鸭方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今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 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对话教学。所谓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对话从不把教学现场的人分成教师和学生,在对话式教学中,所有人都应该认为自己在接受新知识,可能所有人都在某个时刻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

提问是体现对话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或者说,提问是教员与学员之间的语言活动。“对话式”提问是这一活动的较好体现,它是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和倾听而进行的相互沟通与学习的重要途径。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指教员与学员之间的谈话与讨论,更是指建立在学员独立思考、创造及其独立个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师生之间的智慧交汇与思维沟通。

“对话”不仅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更需要教员为对话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员与之进行积极对话,同时在对话中不断挖掘学员的自身潜能,使其能与教员之间、学员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终推进学员的素质、能力、知识的建构性发展。

鉴于此,“对话”的主题设定、教员与学员之间如何进行角色转化以及对话中出现的各种状况、问题等等,均应作为授课教员在备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谋划的部分。

2 巧妙设置“对话”问题

面对课堂提问,研究的角度不同划分出的种类也不尽相同,比如依照问题思考水平高低来划分,可以把问题分成三种:记忆性的问题,思考性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而按照课堂提问的形式可以分成设问型,追问型,疑问型,互问型等。

在对话过程中,教员所采用的问题类型可以不拘泥于某一种,而是可将多种类型综合运用,下面就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一些实例展开阐述。

2.1 设置“真问题”,引发有效对话

针对对话设置的问题,应该能够使学员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敞开自己的真问题,因为正是某种确切的无知才导致某种确切的问题,从而使提问者在不知道答案的前提下,迫切地希望从解答者亦即教员那里获得正确的解答。因此教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让师生在彼此质疑与解释过程中形成课堂对话学习的共同体。

为了实现这一过程,教员需要做好两方面准备工作。其一,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心态,抛开教员与教材的权威地位,蹲下来和学员交流,即在心灵深处平视学员。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创设自由安全的课堂对话环境,教员可以以“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不同意见吗?谁来说一说,错了也不要紧”等课堂话语方式为学员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灵环境和平等对话的氛围。其二,也是关键的一点,即合理设置“真问题”,所谓真问题是指那些需要寻求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实质上是在邀请学员帮助教员一起寻求答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教员通常可以设置“陷阱”与“冲突”,通过“陷阱”可让学员在浅层次上解决问题,而通过冲突可让学员在深层次上理解问题。下面就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模式识别这一讲为例,将学员与教员的对话过程展示如图1所示。

2.2 “产婆术”教学,形成兴趣对话

苏格拉底在自己研究哲学和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苏格拉底问答法,他自己把它称为产婆术。这种方法包括以下4个步聚:(1)讥讽:针对对方的发言不断追问,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2)助产术:帮助对方得出问题的答案;(3)归纳:将各种具体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具体事物中的一般共性和本质的东西;(4)定义:把具体事物重新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一般定义。

在以上4个步骤中,笔者进行了客观的选择,即将第一个步骤讥讽舍弃,因为这可能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取而代之的是“设疑”环节,即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兴趣与积极性。对于后3个步骤,笔者提取其精华,将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过程中。

在课堂中,教员的角色类似于战场中的指挥员,不仅肩负指挥战斗的职责,更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鼓舞士气,提高战士即学员的作战勇气。如果教员提出的问题十分无趣,毫无悬念,学员就会失去兴趣,不再关注教员的课堂,甚至沉闷无语。因此,教员在课堂提问中,应该努力将学员的兴趣点聚合,让更多的学员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整个对话过程中。基于此,教员的提问要能够开拓学员的思维,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员的思考和求知欲,引导学员的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造力。正如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教学方法,通过对对话者的观点进行一步步深入的追问,让对方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从而自己去寻找答案,即将知识的生成权交给他的各式各样的学生,这种对话方法与对话精神在今天的教学中仍具有实际意义。下面笔者就以课程中“信息安全”这一讲为例,阐述兴趣对话的产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融入教员-学员对话,更加融入了学员-学员对话。(见图2)

3 “对话”教学为课堂带来勃勃生气

在完整的授课过程中,笔者从始至终注重将“对话”引入课堂,精心准备对话主题,但是由于学员长期一直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授课之初,面对对话提问较为被动,即使有个别学员愿意与教员之间进行对话,也较为拘谨,不敢勇于发表个人的观点。面对这种现象,笔者一方面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授课环境,大胆鼓励学员,即使对话没有获得预期效果,也给予学员一定的口头表扬,如“谢谢你,你又一次强化了我的认识,你们看,他运用了一种智慧―想象”等,同时记录勇敢参与对话的学员,将对话的数量与质量列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

通过不断的鼓励与公平的奖惩机制的实施,在课程中期,70%以上的学员都能够积极与教员进行平等对话,在课堂中,教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与学员转变角色,把自己变为需要帮助的对象,同时对于学员的对话发自内心进行肯定。

随着对话模式的不断推进,在课程后期,课堂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师生对话,甚至出现了生生对话,即学员与学员之间的自然对话。正如明代学者陈献章所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员之间的质疑与解答更能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员之间的话语描述有时比教员更为直接与易于理解。

“对话”为课堂带来了生机,是一种培养师生生成性思维,体现教学创造性品质的教学形态,不仅解放了传统课堂对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束缚,更让学员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10

高中信息技术以基础性和实用性为特征,因此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信息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网络资源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渠道,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实际案例的关联性得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基础技能的培训平台,基于该课程对社会各领域的关联性,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转型相互依存,通过网络渠道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改革,从该角度出发,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实In-ternet网络,打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2.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是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基石。

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方向必须符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即将高中基础教育的思想意识与大数据发展趋势相接轨,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打造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且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实用型课堂。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与信息技术教学转型密不可分,虽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所涵盖的数据资源相对较少,然而对数字化概念的培养对学生后学大数据思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教学平台上,才能打造出集实用性与多元化、现代化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策略

1.教学一体化平台建设。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化特征,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典型的封闭型和单一化特征。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打造一体化教学平台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首要任务。如果从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进度的统筹、教学模式的评估以及学生反馈信息等各环节通过网络环境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构成新型一体化教学体系,必将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转型提供创新型思路,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注入现代化元素。一体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包括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利用等流程,譬如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教学任务和学习安排以数据资源的形式存放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数据库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网络环境进行资源检索利用。此外,一体化教学平台也包括教学成果的反馈与评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展,通过学校统一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与检测,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传统教学的周期。该环节也是一体化教学平台的评估阶段,学校在局域网技术的支持下,打造学校内部教学成果动态公示系统,以便教师对自己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显然从教学资源的统筹利用、学习反馈以及教学模式的反思等诸多环节实现了一体化模式,为信息技术教学转型提供新趋势。

2.以局域网为基础打造“空中课堂”模式。

篇11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029-01

一、现代信息技术概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新课标推崇的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辅助作用,不但给教育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还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推动着教育教学向着良好的方向进步和改革。在教学中使用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对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同时,面对纵横交错,错综复杂,不断求新、求变,多样化和快节奏的网络世界,作为教育者本身,更应认真迎接网络环境的挑战,思想更延伸、视野更广阔、思维更敏捷,要从传统的“独奏者”变成积极学习的支持者与“协奏者”,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层次不仅要适应当前的社会要求,更应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1、对教育基础的影响

(1)阅读检索方式的改变。高效检索和超文本阅读成为主要阅读方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知识联结是网状,非线性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无疑是超文本阅读的又一亮点。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还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早已不是仅与数学及数学教育教学有关的数字运算,正在迎来的是一个所谓“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必将成为一种最新的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的计算服务方式。传统计算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仅限于数字运算。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文字、图片、动画等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的二进制运算,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如数字图书馆等。云计算是信息社会出现的新名词,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它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

2、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1)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化。未来网络引入课堂后,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式”特点。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上的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更加高效。

(2)有助于因材施教。网络引入教学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自学的环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这样,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在这样的一种教学对象的群体中,只有因材施教,实行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

(3)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集体授课转变为小组学习、个别化学习。网络教学虽然仍存在集体授课这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小组学习、特别是个别化学习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分量。网络的交互性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别化的概念的产生。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传播自己观点的双向媒体,强调了学习者的个性,网络环境还为小组学习提供了新的模式,突破了前后座位的相邻概念,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班上的任一位同学作为小组伙伴,一起来研究讨论问题,从而更深刻的体会“网上邻居”的含义,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3、信息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来源多元化,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师限定的思维,在这个时代,新知识、新思维、新观念的传播更便利,直接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更强,这种背景下我们发现我们的旧的教育观念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持有旧观念有的教师的课堂不得不面对学生无言的反抗甚至和学生的冲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教育观念上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主导他们的学习,只能起引导和辅助作用,我们应该还课堂于学生,还学习于学生,只有改变这种陈旧的观念才能使教师适应网络进代的教育发展,同样,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应与时俱进,自主学习、广泛汲取,学会从更广的渠道汲取新的知识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4、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资源从传统的教育的单一的印刷教材及参考资料发展到现代信息教育使用的多种教学资源,它包括多媒体电子教案、VCD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由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同时突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教师可以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这样就彻底打破了知识来源仅仅是固定不变的书本或是参照书本的某个知识内容表述所制作的单个课件的束缚,学生所获得信息量更为丰富,不同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也得到了延伸,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偏好跳转到相应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等。

结 语

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碍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发展仍旧不是非常顺利,计算机教育网站的作用体现并不是非常明显,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而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广泛重视,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提上了改革的日程。

参考文献

[1] 李天顺.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

篇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们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加强对高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提高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也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因为大学课程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学生在高中就已经打好基础,那么学生到大学后就会更容易适应大学的教育,从而更好地学习。因此,本文针对实现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提出了以下的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是实现信息技术基础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首先就要提供计算机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计算机,就无法营造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但是,学校不能随随便便地买一些比较落后的计算机设备,因为这些比较落后的计算机设备很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问题,这样不但会降低教学效率,更会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比较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这样就可以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因计算机出现问题而降低教学效率,而且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更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兴趣。因此,学校只有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购买一些比较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

二、 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如果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那么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应该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在选择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的教师,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第二,如果学校真的没有或是只有少数教师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那么学校就要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基础的专业培训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其他信息技术基础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互相学习来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 改进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信息技术基础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符合该课程的特点,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利用计算机教学。因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必须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才能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计算机教学。所谓的利用计算机教学,就是信息技术基础教师通过控制软件将学生的计算机都控制起来,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联网将自己的教学课件与学生共享,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通过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在认真地完成任务,这样教师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2.小组化教学。一般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的,这样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就很强,很难独立完成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化教学,根据全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情况,将全班学生平均分为几组,例如,一个班有50人,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分成10组,每组5人。教师给各个小组布置任务,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尽量不要向教师请教问题,要尽可能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学习,学生还能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这样教师就实现了有效教学。

四、延长学生的练习时间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让学生熟练、准确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要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如果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以往的教学也表明,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学生很难巩固刚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可能会出现记住了刚学的内容,却忘记了之前学的内容的情况。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很有必要延长学生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巩固好刚学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上都预留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和熟悉新知识,教师在上新课前也要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巩固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在每次教学新内容后,教师都可以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熟悉新知识。这样,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就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

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为学生就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应该成为每位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光明,黎国明,王小燕.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行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9).

[2]张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