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9 14:59: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课程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在写作教学方面,将课堂作文和课下周记结合起来处理,既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本册教材课文教学与写作训练脱节的不足,学生的写作水平较过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二、在处理新教材的课文教学方面,充分认识到了本册课本以文学鉴赏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特点,为配合教学,先后请了山东师大中文系的教授吕家乡先生和宋遂良先生前来给学生作了“诗歌鉴赏”和“散文鉴赏”两个专题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组织了两次文学活动。一次是诗歌朗诵会,一次是诗歌背诵比赛。两次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诗歌朗诵会上,学生踊跃上台,深情朗诵自己精选的诗歌作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诗歌的迷人境界中。在诗歌背诵比赛中,学生们将“课下十年功”展示于“课上的一分钟”中,让诗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以后,又外现为一种气质。
四、按照“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较有效地组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不断地把大纲推荐的阅读篇目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利用零碎时间读名著,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
不足的几点:
一、在学生习作的讲评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客观原因是时间少,主观原因是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挤出时间来完成好这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二、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一部分学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课程。能按照学校的安排,和《教学大刚》的要求认真做好备课,认真专研教材,积极发现比较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
较为满意的几点:
一、在写作教学方面,将课堂作文和课下周记结合起来处理,既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本册教材课文教学与写作训练脱节的不足,学生的写作水平较过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二、在处理新教材的课文教学方面,充分认识到了本册课本以文学鉴赏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特点,为配合教学,先后请了山东师大中文系的教授吕家乡先生和宋遂良先生前来给学生作了“诗歌鉴赏”和“散文鉴赏”两个专题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组织了两次文学活动。一次是诗歌朗诵会,一次是诗歌背诵比赛。两次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诗歌朗诵会上,学生踊跃上台,深情朗诵自己精选的诗歌作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诗歌的迷人境界中。在诗歌背诵比赛中,学生们将“课下十年功”展示于“课上的一分钟”中,让诗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以后,又外现为一种气质。
四、按照“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较有效地组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不断地把大纲推荐的阅读篇目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利用零碎时间读名著,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
不足的几点:
一、在学生习作的讲评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客观原因是时间少,主观原因是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挤出时间来完成好这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二、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在期末考试中就表露出来了。
三、自己有了“老朽”的感觉,常想得过且过,对新事物(如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新教材中的诗歌背诵、新概念作文等)有些不以为意了。
就总结到这里吧,工作和生活都还是要向前的。
班主任工作总结
2008——200年第一学期
作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来实施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全面发展。本着这个原则我做了如下己方面的工作: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再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的振兴而奋发向上的思想。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有的方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2)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按照学校《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班干部和学生代表轮流做文明监督岗人员,做好记录,把它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强化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选拔培养班干部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为了使学生的选举结果更具代表性,我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荐20位同学上来,然后再按所得票数的多寡进行排列,前12位的同学始得当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2)、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活动。学习上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干部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跟他们说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课业学习,而且要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习惯,增加社会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增长实际才干。让学生得到一个更系统化的学习。
尽管在本学期的工作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有些许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我会在日后加以注意并改正,让日后的工作中一定总结经验,使教育工作更加出色!
生没有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在期末考试中就表露出来了。
三、自己有了“老朽”的感觉,常想得过且过,对新事物(如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新教材中的诗歌背诵、新概念作文等)有些不以为意了。
就总结到这里吧,工作和生活都还是要向前的。
班主任工作总结
2008——200年第一学期
作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全面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再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的振兴而奋发向上的思想。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有的方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2)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按照学校《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班干部和学生代表轮流做文明监督岗人员,做好记录,把它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强化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选拔培养班干部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为了使学生的选举结果更具代表性,我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荐20位同学上来,然后再按所得票数的多寡进行排列,前12位的同学始得当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2)、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活动。学习上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干部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1.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2.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3.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4.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宽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增加的第一条内容强调了开展综合性学习要贴近学生生活。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实际问题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走出校门,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不等于教科书,广博的自然中、多彩的社会中,小到一座桥,大到一座城,都是我们探索语文的空间。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不等于死背课文、硬写作文、枯燥无味。语文学习的内容是鲜活的,跳跃在生活的每一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天地。二是突出学习语文的目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不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我们今后更好地生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探究自然的奥秘,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别人交流,怎样独立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交际问题。让学生知道语文在生活中的妙用,一举手、一开口都与语文息息相关,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连接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增加的第二条建议,是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都说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活动。自主不等于自由,教师参与指导,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的教师直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或者完全按照教科书的活动方案执行,只是布置学生去做,至于学生怎么做并不关心。最后观看一下展示成果,活动就算结束。这样的放手效果一定不会太好。很多学生的方案不适合,很多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不认真或者遇到困难,面对这些情况教师都要及时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重于结果。教师要全程参与,才会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也是全程的,而不仅是展示一个环节。三维目标在综合性学习中体现得最好,教师在指导时,要关注学生所探索的知识,关注学生在探索知识中能力的形成,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方法、合作能力,关注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态度。所以从活动的方向调查、方案设计、小组分配,到方案实施、成果展示、总结评价,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增加的第三条,强调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问题。语文教师要把语文放在本位,综合性学习活动也是从属于语文课程的,它的开展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树立大语文观,并不是让学生抛开语文去畅游,所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在平时的活动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开放性,而忽略了它的本性。把综合性学习变成了政治课、音乐课、美术课等。如果把它比做一个圆,语文就是圆心。不管这个圆有多大,涵盖了多少领域的内容,他们都是连着语文这个圆心的。否则这个圆就不是圆,这个课也不是语文课标要求的综合性学习课。
1.在语言中增强文化认知
文化是人类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课程则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在课程的实践文化情境中体验文化的内涵。
现行的“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涉及传统文化的学习。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四大发明,在思想文化领域有诸子百家,在艺术欣赏层面有敦煌莫高窟,在的类别上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民族文化,等等。
“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本身就包括文化史和社会史。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认为,离开文化的人是没有历史的,空泛地谈人类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1]基于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脱离文化背景去传授历史知识,只有通过文化的解读提高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并进行深度的分析,才能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外来文化如何吸纳以及一些历史文物、遗址如何看待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文化的发展,会随着它所处的时空脉络,有所调整及改变,不是一旦发展出来之后,便永远定格定型。学习者借助课程之视窗,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差异性。”[2]这就意味着课程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必然要改革,这改革并不仅在于知识的更新,更是基于多元文化的课程建构。
对照近几次课程改革,每一部教材的出版,都可以印证时代的发展史,是一部美的文化发展史。当你打开扉页时,教材精美的装帧、优美的景观、生动的文字和逼真的插图,让人感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例如,看到《深圳人开拓精神的象征――开荒牛像》时,就自然联想起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就会想到拥有“孺子牛”般创业精神的深圳人民,就会想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深圳。
总之,多元文化课程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多元文化知识,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在交往与交流中汲取文化养料的自觉性和能力。
2.在解读中丰富文化感受
在开放的年代,多元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教师相应地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和素养。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一定存在着文化差异,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依据学生的文化经验来设计教法,并将文化多元性的议题纳入课程教学中。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解释与举例,要顾及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若教材中有不适合的内容应进行调整。”[3]笔者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对“哥伦布航行”的一张图片进行解读,学生发现新航路开辟时已有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在地理学方面,已有地图;在哲学方面,已有圣经;在农学方面,已有咖啡。此外,学生还联想到医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笔者为学生呈现了两幅地图,第一幅图上大部分是黑色区域(代表人们的未知地域),小部分是当时人们已知的陆地;第二幅图恰恰相反,大部分是陆地,只有小部分是黑色区域(代表人们的未知地域)。将这两幅地图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人们才不断冲破黑暗,走向光明。
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非常艰辛;有的学生认为,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海洋风大浪高,能够到达美洲是命大,或者是运气;有学生强调,运气是主要因素。面对多元的答案,无论教师如何讲解航海家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于是,笔者当堂运用网络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搜索,结果找到一段哥伦布的故事,即哥伦布在一次皇家宴席上,用他的智慧证明发现新大陆靠的并不是运气和命大。这种课堂教学不可能按预设进行,而是在动态生成资源的情境中改变教学计划,这是一种对课程的创生,也是对教材的再解读。由此可见,课程实施的实质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动态的、开放的和不确定的。由此,人的知识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4]在课程创生中,教师和学生同时接受新知识,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3.在探索中尝试文化建构
学生在课堂学习,学到的知识比较孤立、零散,有经验的教师懂得知识是认识发展的结果,于是课堂会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将知识间的联系通过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学生在知识的桥梁上探究、联想和创生,并形成知识的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笔者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水资源利用》一课时,采用思维导图法让学生建构知识。由水的来源,谈到人类离不开水,并揭示水的重要性,并由此展开联想: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对水的赞美,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因争水发生了局部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最终落脚到如何珍惜水资源这一主题。
笔者的授课线索,即“了解水”―“亲近水”―“感悟水”―“研究水”。结果,教师主导充分凸显、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对话,实现共生共享。鼓励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和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和成功体验的过程。”[5]实践证明,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教师设定的问题逐渐展开思维,并对问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背景有所发散、创生后,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并始终以主题为核心。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心问题及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背景资料,逐步展开层次上的逻辑递推。一定要避免脱离主题、牵强附会的联系,进而为学生营造出稳定的思维空间,奠定出稳固的思维基础,让学生依据“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进行探索和发现。
4.在背景中追溯文化底蕴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要理解知识的现代价值,往往要追溯古代的意义及其演变过程。例如,每年端午节的来历和纪念。每到端午节,无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家里都要准备粽子、雄黄酒、端午草和菖蒲等,此外,还有划龙舟活动。
如果教师这样设问:(1)煮粽子、蛋时为什么要加车前草、猪牙草、戚戚草、艾叶和当年的新麦穗呢?(2)有的地方还用煮蛋的汤水用来洗澡,这是什么原因?(3)端午节喝雄黄酒、门窗上挂上菖蒲,里面蕴含着什么科学知识?(4)除了上述的知识外,划龙舟还蕴含着怎样可贵的民族精神?这些问题,平日里学生并不陌生。如今,有了教师的提问,便更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上网搜索、询问家长以及邻里的长者等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获取知识的途径。
人类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类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就是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如果没有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影响、作用和制约,也就不存在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当学生了解到端午节的发展轨迹之后,教师就要站在哲学和美学的角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向学生解释,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感悟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一条蹊径,即教学的审美化改造。因为“美”的东西单纯得使人喜爱,因为“审美的是唯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6]
终归,传承优秀文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之一,它有利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和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在教学中,不时地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思考和提问,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化,形成高尚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路径探索:学习者思维得到发展
1.建立知识的理解支架
知识的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知识的丰富、充实和改造的过程。学习者在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原有知识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也就是要发生顺应。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把“学”定义为“由于经验而引起的学习者的知识变化”。可见,学生的经验储存和信息积累影响着新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对来自课外书籍、网络信息和生活经验等的信息,以图、表和文字等形式进行整理记录,并将收集记录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整合,构建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和易存储的知识储备库,为自主学习提供知识方面的支架。此外,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制订详细而清楚的活动提纲,让学生按要求有步骤地行动,除了教师的规定之外,学生也许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鲜事物。
2.树立自觉的文化意识
由于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润物无声,所以,它对历史、现实和实践的影响很大。文化自觉与自信,是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是人类通向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文化通过教师的解读,形成了教师文化,经过学生的吸收消化,形成了学生文化。因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运用自己的风格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学生阐释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和学生的接受水平设计问题,这就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文化。
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浅度,取决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度对文本进行加工、重组和创生,从而由单一的教授课程走向开发课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教学实践和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理解。
笔者在讲授“历史与社会”中的《母亲河》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教材对长江用“大河”,而对黄河用“长河”,两者有什么区别?想不到学生提出一个新问题:老师,为什么长江不叫长河,或黄河叫长河呢?当时,笔者难以给学生做出准确的解释,只得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的课后作业,同时,笔者提出了另外的问题:“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有哪些(长江文化有巴蜀文化、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等;黄河文化有黄土文化、古都文化等)?这个问题是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总之,在课堂上,意外生成的资源促使教师和学生自觉地参与课程创生的文化过程。
3.生成主体的学习模式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实行“三、三、六”的学习模式轰动全国教育界。在学生学习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实现了由“供应式”教学向“超市式”教学的转变。具体而言,即学生要从哪些学习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要自己拿主意,这一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传统。在教师教学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启发性,实现了由“注入式”教学向“发动式”教学的转变,将课堂变成“快乐享受的地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因此,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型”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培养能力,由知识生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是社会的未成熟者,他们的学习习惯与人生经验需要教师的引导。要学生学会学习,不能扶,而要放,在放中引,避免走弯路,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自主地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领悟。
一位教师在讲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中的《挑战与回应》一课时,整个设计以“回应”为线索,条理十分清晰,每个问题设计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具有思辨性,把学生置于“历史的推进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的演进中。例如,“面对西欧国家的文明洗礼和野蛮掠夺双重挑战,亚非拉国家会有什么回应”“日本面临严重的危机,你觉得日本应该怎么办”。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尊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引路人,引导学生体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创学生之间寻找解决问题的崭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邓志伟.多元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刘刚.以培养多元文化教师为目标――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构想[J].教师教育研究,2011(1).
[4]任友群.论知识的建构性[J].全球教育展望,2003(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106
在2010―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到2020年,我国的教育要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中可以看到,国家将职业教育已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因此,中职教育如何与高职教育相互衔接,是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企业不断涌入,我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不同文化的交际面越来越广,英语在国际上业已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在职业教育中,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综合英语在所有的英语课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高职综合英语的教学实际情况堪忧,衔接不当成为主因之一。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中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系列解决对策。
1中高职综合英语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1.1教学计划与目标不衔接
在职业院校中,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分管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造成了中高职综合英语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相互断层。中职教育的管理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时考虑到了中职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但是没有考虑到有很大一部分中职生会升入高职阶段进一步的深造,甚至升本的需要,英语的基本技能缺乏。在中职的教学过程中,非英语专业过分强调专业操作,忽视公共课特别是英语课程的教学,从教师到学生,综合英语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考试时为了及格率,考试题目都是复习过的原题,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学生在考听力的时候,听力内容还没开始播放,学生的听力测试就已经做完了。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学生基础薄弱之外,学校为了增加专业课的实训课时,而删减综合英语的课时,完全没有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教学效果差,综合素质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2教学内容的难度不衔接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目前,从职业院校的反馈情况来看,中职的英语教材与高职的综合英语教材在难度上衔接不当。中职的英语教材太简单,甚至只有初中低年级的水平。而高职的英语教材难度较大,有的老师一学期下来才上三个单元(三课内容),学生反映学习难度大,老师抱怨学生很难教。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高职学生特别是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英语完全跟不上,英语水平是处于退步的阶段。
1.3课堂组织形式不衔接
中职课堂的组织形式基本上还属于传统模式,老师讲单词、讲语法、翻译课文、老师领读等,基本上沿用了初中的教学模式。而到了高职院校后,老师的上课形式多样,更加注重口语交流,上课会经常组织话题讨论,听、说、读、写、译等全面发展。中职生升入高职后,不适应高职英语课堂的组织形式,基本上处于听不懂、说不出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一上英语课就犯困,打不起精神,毫无学习兴趣可言,教学效果差。
2中高职综合英语不衔接的原因
2.1分管于不同部门,沟通不畅
上到国家教育部门(中职属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辖,而高职属于高等教育司管辖),下到职业院校(很多职业院校单独设立中专部),中职与高职分管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材编写与选用等方面都缺乏良好的衔接,这种状态是由于不同管理部门沟通不畅所致。
2.2生源素质水平差异大,难于平衡
高职生源来源多样,有中职的三校生、高中毕业生、社会考生等。又由于扩招,高中毕业生与社会考生考高职只要200分(总分为750分)左右,三校生考高职分数更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英语教学难度大。三校生、高中毕业生与社会考生所接触的英语基础也不同,水平差异太大,难于平衡。这对于高职英语课程的组织带来极大地挑战。
2.3中高职英语教师分属于不同部门,缺乏交流
部分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缺乏长远眼光,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对英语的学习认为可有可无。部分中职院校制定英语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没有排出教师与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交流沟通,而是闭门造车。部分高职院校既有中职教育又有高职教育,但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两张皮”现象严重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导致中职与高职综合英语教育教学不衔接的重要原因。
3解决中高职综合英语不衔接的对策
3.1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
职业教育体系在我国逐渐得到完善,不仅中职可以升入高职,高职生亦可以升入本科,甚至升入研究生深造。因此,中高职的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定、授课计划等等都要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对接。对于高职院校里面设置的中职教育,相关部门具备更多的交流机会,应定期召开教研会议,讨论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和授课方法。
3.2中职教师与高职教师共同编写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从目前中高职教学情况来看,中职教材偏简单,而高职教材则偏难。为了使中高职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衔接,应鼓励中职教师与高职教师一起编写难度适中的优秀教材。教材编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做到难度循序渐进,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图画插图恰当,兼顾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
3.3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并用
中职英语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采用传统的应试授课方法,基本上还是用中文授课,讲解单词、讲解语法和翻译课文是英语课堂的主要构成;而高职英语教师授课多采用全英文授课,不再注重单词和语法的讲解,更多地注重口语交流、话题讨论等内容,中职生升入高职后完全不适应这样的英语课堂,往往手足无措,自卑感强烈,不利于英语的进一步学习。所以,中职英语教师在授课方法上要慢慢地与高职英语教师接轨,由中文授课向中英结合授课,最后向全英文授课转变。另外,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多采用语音教室、微格教室授课,采用多媒体辅助,由单一的授课方式向多种授课方式转变。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大有裨益。
3.4实行分层教学
职业教育近几年蓬勃发展,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然而,由于生源素质不高,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授课时普遍感觉很困难。中职录取的基本上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部分学生平时就贪玩惯了,对英语基本一无所知,初中英语根本不过关。高职录取的生源分数较低,部分生源只有200分左右,文化课特别是英语课基础知识非常欠缺。因此,针对职业教育现状,英语实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录取新生时可以将高考分数稍高的生源分在一个或几个班级,分数较低的生源分在一起,实行生源特点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成。对条件不成熟的职业院校,不同生源虽然分在了一个班,授课教师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摸底,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布置难度不一样的任务,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利于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基础薄弱的同学向基础好的同学看齐,使整个班级的英语水平都有一个上升的空间。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不管中职还是高职,综合英语课程在基础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的衔接,有利于促使中职学生向高职院校甚至应用性本科迈进,不断使自己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多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观察发现,影响高三文科学生成绩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紧张,焦虑,害怕。这些因素不是短时间形成的,与孩子的生存环境、家庭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只有通过家访、调查才能了解其具体原因。
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不愿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学习方面的情况。多数家长要求高,自己压力也大,有时把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普遍表现出对孩子的失望与责难之情。家长与子女关系不和、意见不同、兴趣点各异的问题比较普遍,导致高三学生往往很难从父母身上感受到家的温情。
诱发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目标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它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幸福,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应经常利用杰出人物尤其是身边的人成材的事例激励学生,要多描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未来的美好情景,引发学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指导学生在每一阶段定出具体目标,然后鼓励学生脚踏实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这样,学生胸怀大理想,努力达到小目标,内心便产生了巨大动力,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调控目标期望,拉动学生的学习
目标的设置应明确具体,清楚地规定“做什么”“做多少”“何时做”等关键要求。研究发现,学习积极性高的人如果学习目标规定得不明确具体,学习成绩往往还赶不上学习积极性稍差但学习目标明确又具体的人。
教师设置了学习目标之后,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需要相联系,让学生把学习的目标当成自己的需要,了解其价值和完成的可能性,对学习的目标产生期望。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目标期望,让学习目标拉动学生的学习。
训练成就动机,引导合理归因
1.训练成就动机。美国、加拿大对中小学生的成就动机训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意识化: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让学生更加注意和了解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
②体验化:让学生进行游戏或其它活动,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感受,体会选择目标与成败的关系,体认行为策略对成功的重要性。
③概念化: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成功”“失败”“目标”以及“成就动机”等有关的概念。
④练习:不断地重复体验化和概念化两个阶段,不断地加深理解和体验。
⑤迁移:让学生把学到的行为策略应用到学习场合,学会自选目标、自己评价,并独自体验成败。
⑥内化:把取得成就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并能自如地运用所学的行为策略。经过训练的学生,他们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更会根据自己的实情选择所追求的目标,学习成绩更好。训练成就动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尤为有效。
2.引导合理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改变不良的归因,学会合理归因,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判断其归因是否合理;接着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从中体验成败;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在归因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予积极强化;若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工作难度,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时,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归因指导是帮助学生学会有积极意义的归因,提高其士气,而不一定是找成败的真正原因。即使学生学习不好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脑子笨,也不能作此归因,否则归因有害而无益。当一个学生已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仍然失败时,教师不能仅仅指出其努力不够,还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分析。引导合理归因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反复进行,直至学生形成稳定而理想的归因倾向为止。
消除无力感和增强效能感
1.消除学生的无力感。对那些经历学习上多次失败而变得自暴自弃,产生无力感的学生,应该采取措施去减轻或消除他们的无力感症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首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动员全体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保持积极地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性地位确立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始终对语文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说,视频观看。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是整个课堂学习的重要切入点,是学生能否学好本堂语文知识的关键。然而,在这一时段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视频的方式引出课堂话题。利用简短的教学视频,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来。
其次,教师应适当介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介入要适当、适时、合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不应该亲力亲为,适当的给学生留下个人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也不应该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及时的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凸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时,也不要过于按照教师自己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解决问题,要询问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习惯背景。当时马致远正处于年轻气盛,渴望功名。然而元朝统治时期实行政策压制,对于汉族士一阶级进行打压,不许汉人考取功名,因此,诗人终身不能得志。学生通过教师的背景介绍,来增加对诗歌的认识,发表学生的自我见解,试着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第三,教师在评价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时要遵循科学、开放的评价准则,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主体性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采用鼓励式的方式,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而对于较差的学生也要进行激励。教师要让学生也才参与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工作中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还能进行师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评价工作,让学生之间彼此讨论研究,并做出最后总结。学生还可以提出在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与建议,教师也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研究活动,也就更好的凸出了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
第四,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多元化。除了以上的几个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还可以在语文的教学方法上入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多方面改造,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培养初中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展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对师生教学的束缚,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本基础知识的课程中,教师可选择记忆与联系并存的教学方法,另外,学生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总结与归纳。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归纳与复习的过程,语文知识包含许多琐碎的知识点,因此,只有学生在不断地总结中,反复复习语文课本,才能学好语文。除此之外,还要求师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总的来说,就是要求学生自主建立初中语文知识复习资料,定期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总结,上课认真听讲,学会做笔记。勤于问人,善于思考等。例如:根据实际情况说明了,大多数初中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上课记录的笔记都比较有技巧和方法,记录的内容较为完整。因此,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学习和复习资料。
广西各所高中学校,正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高中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较为单一,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转变教学观念,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深化改进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当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同时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锻炼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2.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学习与生活有一定的感悟与体验,从而对学习与生活有一个新的认识。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认可,培养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将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设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语文教学中的新动态。例如,教学《再别康桥》,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章中的情形展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相关的图片与动画,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进行提问,如文章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对于文章有什么样的印象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鉴赏《再别康桥》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
二、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复习对策的分析
1.语文教师在复习中的主导作用
(1)明确语文考试中的方向
教师应当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语文考试中的出题方向,把握语文试卷中的难点、重点以及薄弱点,在学生复习中突出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薄弱点,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复习计划,让学生进行复习训练。
(2)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前进行复习活动,如字词句改正、美文赏析、名句默背、口头作文等。
(3)总结答题方法与解题思路
语文教师在教学复习中,要对语文课本中的各个章节、课时进行及时的讲解,然后总结出答题的方法与解题的思路。例如:习题评讲课中,教师的评讲要有规律性、针对性以及变化性。
(4)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学生在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引导复习的时候要掌握知识内容的难易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个体辅导。
2.学生在语文复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学生做题时出现的比较典型、常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课题组,按照研究规划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校,分别同步开展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本研究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学校,是因为这三所学校均为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点校,具有至少十年持续规范开展以水土保持为突破口的生态文明普及教育的历史积淀。
本报告是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暨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结题报告。
一、高中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及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一)本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
1.开发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级课课程(必修)和升华级课程(选修)。
基础级课程(必修)的课程对象为全体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人人可为、人人应为的理念。该课程设18课时。学生修满18课时并经过考评合格者获得1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的课程对象为部分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兴趣所至、特长展示的理念。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一项或者若干项活动,若经过考评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开设。
基础级课程(必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习并获得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同学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1项或者若干项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3.建构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施教机制。
为了保证《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特别创建或者建构八方面的制度(机制)。
(1)课程导师制。《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基础级课程(必修)所有活动和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6号的活动实现学校指定课程导师制,即这些课程活动必须接受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指导。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7―19号的活动实现学生聘请课程导师制,即序号为7―19号课程活动的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聘请。
(2)课程代表制。在开设《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一各班级设置课程代表,各班课程代表分别由高一各班班主任各自指定。各班课程代表负责指导各自班级学生完成《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等相关事项。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份《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注:各班课程代表须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偿劳务合同。各班课程代表只要完成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就有权获得相应的勤工助学金)。
(3)方案征集制。基于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9号的活动要求,每学年向高一或者高二学生征集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14―2015和2015―2016学年共征集40个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4)资金资助制。为了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每学年从征集到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选择五项作为资金资助的活动项目。
(5)课程评鉴制。在每学年的6月上旬,召开《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鉴会,该会由高一各班级《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课程代表和部分指导教师⒓樱共同完成生态文明学分认定。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人次的生态文明学分认定(注:生态文明学分证书见附件1和附件2)。
(6)骨干培训制。在每学年的10月上旬,对包括各班课程代表在内的水土保持志愿者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培训。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共培训100位学生。
(7)分享引领制。要求学生在参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分享参与活动的收获,以此引领同伴更有效地参与课程活动。例如:在每学年的“三节”期间开展“水保绿网杯”装置艺术作品竞赛获奖品展示活动;在每年中国水周期间举办“水保绿网杯”美丽乡村寒假环保行手机微拍作品展示分享活动;在每学年的10月和3月期间分别举办资金资助活动项目的设计说明课、成果汇报课;在每学年的上下学期各举办1期感悟展评活动。
(8)评优准入制。把学生参与生态文明综合实践课程所得学分作为评优(先)的准入条件之一。
(二)高中学段研究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1.达到的目的。
第一,促进了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了学生践行的生态文明能力。
第二,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纳入建瓯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2.达到的水平
本学段研究不仅填补了建瓯一中在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空白,而且为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提供了有借鉴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的范本。
二、比照原申请书制订的研究工作计划,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与原因分析。
高中学段研究严格按照课题组设计的研究路线图和研究步骤,开展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五个子方向研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四个子方向研究。之所以能完成这些研究任务,最主要的原因是契合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项目――建瓯一中《完善立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之需要。
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特别是学业评估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评估细则制定得较粗放(客观上评估细则的制定是很难的),再加上活动过程的记录有失周详和缜密。
三、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本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一)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目前,国内外开展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对养成化原则、趣味化原则、精细化原则、乡土化原则、校本(课程)化原则疏于恪守,存在五方面的缺陷或者不足。具体表现:
第一,由于疏于养成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能发挥较好的养成教育作用,即没有较强的养成性。
第二,由于疏于趣味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即没有较强的趣味性。
第三,由于疏于精细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即没有较强的操作性。
第四,由于疏于乡土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贴近学生家乡的生活生产实践,即没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五,由于疏于校本(课程)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即没有较强的持续性。
(二)高中学段研究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1.开展课程目录优化研究。
2.开展课程学业评估优(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司〔2014〕4号,2014.
[2][美]阿姆斯特朗.当代课程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肖成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叶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6A).
[10]贾艳秋.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11(2).
[11]钱维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资源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2011(5).
[12]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13]余\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锐锋,罗天强.论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J].与现实,2007(3).
[15]张德昭,徐小钦.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
[16]金涌.工业生态: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卢风,刘湘溶.现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8]彭慧芳.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日渐陷入两难境地,即语文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且被强化,但在实践教学中又缺乏突破口,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较突出。
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都把以语文课程为主的中职文化素养教育摆在更加显著位置。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提出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教育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系统强化基础文化课程,并研制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和修订教材。多个省份的职教体系规划中均提出了构建中职语文课程的思路和办法。另一方面,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沿用传统模式偏多,中职语文重要性停在纸上,留在规划中。
笔者认为,破解两难问题,根本在于中职语文要遵循职教规律,抓住职业性的基本属性,做到与其工具性、人文性“三性合一”,用“职业性”这只中职语文课程的“第三只眼”重新审视语文,以专业为基点构建小而精的“职业化语文”,其落脚点在教材、教师、教法上,加大“三教”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一、编写行业导向清晰,职业化明显的中职语文教材
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成功的教学源于定位准确的教材。现今中职语文教材“职业元素”缺失。如阅读教学带职业化内容的范文少,古文经典以往学过的居多,口语、写作也是重复初、高中内容。因此,编写职业化明显的中职语文教材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的中职毕业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需求各有侧重,如文科类岗位侧重写作能力,而理工类、经贸类、农林类岗位侧重阅读能力。教材就应根据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和使用频率较高的技能,重点突出、比例不一地编写职业化语文教材,使教材内容差异化。以口语技能教学为例:文秘专业应侧重编写上传下达、商务谈判、客户接待等场面上“官话”内容;医药专业应侧重编写与患者坐诊看病交谈等帮助消除病痛、平抑心情的“好话”内容;农林专业应侧重编写符合果农、菜农生产实际等让农民兄弟听得懂接地气的“土话”内容。
二、打造亦“文”亦“职”,职业化程度高的中职语文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当前中职语文教师队伍总量不足,传统教师占主体,职业化教师几乎为零。因此,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职业化程度高的中职语文师资队伍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加快现有中职语文教师向职业化教师转型,创新教学理念,强化专业意识。语文教师要用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接触专业知识,积极与专业教师联动,关注所教专业的职业特征,重在总结归纳专业的人文精神,成为亦“文”亦“职”的语文教师。如,教计算机专业的语文教师,要主动关注IT领域最新动态,与所教内容有效衔接,总结该行业需要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激发学生投身该领域的激情和热情。另一个是高等技术师范院校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职教特色,建立和完善培养机制,为培养职业化中职语文教师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使之有“源头活水”。
三、创设适应岗位,职业化比重大的中职语文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多半是在沿袭传统的初高中模式,这种模式不适应中职语文教学,更有甚者大谈职业学校语文“无用论”。这更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语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契合点,结合行业岗位特点和需求,突出职业性,模拟岗位环境、职业情景,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语文在解决专业问题“实战”中可见可触的有用性。
笔者2011年任教园林专业语文,恰逢学校选派该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农林职业院校园林修剪比赛,评分中有一项是用文字描述作品创意,这下语文有“市场”了。笔者积极和专业老师沟通,指导学生描述创意。获全国二等奖的学生说:“感谢语文老师,能获奖多亏描述得了满分,为作品增色添分。”后来发现该学生上语文课更是学得津津有味。事实证明,有效的教法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给专业学习带来的巨大“实惠”,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双提升”。
中职语文课程要走出两难困境,职业化是一剂“良药”,可良药苦口,向职业化转型也需经历长期且艰难的过程。只要坚持深化教材、教师、教法向职业化改革创新,中职语文课程定将走出困境、走向顺境、走进春天。
参考文献:
文章主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来对学讲结合教学模式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作探究,因此文章在本节首先对学讲结合与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结合的可行性作探究,以为文章整体分析设立必要的前提并找出相关的切入点,进而保障文章整体分析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学讲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讲授的结合,这就需要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换以实际的指导来引导学生逐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究,并结合教师实际的补充和讲授,来保证学生学习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这种模式下,课程的教学除了保障学生基础学习任务能够有效完成外,还能真正的借助课程的教学来提升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具有显著的包容性和拓展性,整个课程的内容除了包含基础文化知识与其他课程的精髓内容外,其与生活的结合还能促使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因此学讲结合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必要而可行。
二、强化学讲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学讲结合的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结合有着显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促使整套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强化语文教学效果。因此文章在本节对学讲结合模式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作探究,以为新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高质量地开展提供相关的借鉴。
1.引领学生构建自主化语文课堂,强化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且学讲结合教学模式又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真正需求,进而才能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所以在学讲结合的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尝试以生成教学法来促进学讲结合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的统一,通过课堂中提问、学生自主讲解等模式来发现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动态规划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而以学生学习的情况为导向为班级带来一堂适合自身的语文课程,最终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率,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习需求获得最渴求的语文知识。
2.强化小组探究与师生对话,以课堂组织方式的创新推进小学语文学讲结合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拓展,即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的强化需要借助课堂小组探究的工作来有效进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应当积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小组的组合,并以小课题任务的形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好答疑者的角色以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尝试与学生进行对话探究,提升学生语文分析和总结能力。
以《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文章的教学来讲,教师就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让学生准备好学习的道具,即苹果和小刀,而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前为学生布置探究切苹果方法与实际结果这一小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的实验,并以规范的语言记录整个实验探究的过程。在这一模式下,学生通过小组的学习最终会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并感觉到知识探究的惊喜,而其对于整个知识探究过程中有效描述也可以强化学生对于学习的总结能力。进而在这种方法下,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好地进行融合,小课题探究促使学讲结合与语文课文的教学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后期课文教学的效率也能够在这一前提下获得显著的提升。
3.师生合作开展课程总结,保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完整性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维持仍然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巩固,而传统模式下,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课堂表现以及实际的课程要求来进行课程的总结工作,整个总结工作并不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高效率开展起来。在学讲结合的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尝试师生合作,即教师与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教学成果,共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这一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来对课程学习的知识、课程探究的环节乃至于课堂中同学的表现进行总结,进而强化自己自主学习的印象。而教师在学生总结之后可以进行课程内容的补充,进而保障在学讲结合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以使得语文教学效果的巩固更加有效,进而侧面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实施,历经七年了。小学阶段六年一轮的实验已经完成,初中阶段第二轮实验也已结束。按一般教育改革的工作程序,也到了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阶段了。
这七年,是语文教育观重建的七年,是着重于观念探讨日益向实践层面深入的七年,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的七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发展格局的七年。
一、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亮点多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高层次的集中展示,全方位反映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比照历次《语文教学大纲》及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七年语文课改,特点鲜明、亮点多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2.《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把人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
3.《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吸纳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中有发展,发掘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整合。
4.《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现了以“语文素养”为利好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5.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对于这样一场全局性、范式层次上的改革,理性的高强度介入,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6.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国家采用先在少数地区试验然后逐步推开的办法,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妥地向前推进。经过七年的实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
二、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语文教育发生巨大变化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七年,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肯定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语文课改践行七年,一线教师普遍感到“语文教育变新了:新的教材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新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语文教学变活了:教学方法活泼了,评价机制灵活了;语文教学变宽了:教学目标增宽了,教学渠道拓宽了。”语文教育专家在谈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时认为,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语文教学从‘真理模式’取向调为‘言语实践’取向;全面引入现代阅读观、写作观和言语交际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等。七年的历程值得回顾,七年的成就值得肯定。
七年来,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七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儿童“六大解放”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了初步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就能够在自主活动中释放。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或正在明显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走向语文学习的前台。
七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催生了十余套国标语文教材。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吸引了很多关心、热爱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为教材建设献计献策。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众多研究者聚焦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语文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寻和剖析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加以诠释,寻找改革的途径,初步构建了和谐框架。
七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创新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始“裂变”,演绎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如“学教式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非预设性模式”、“生成模式”、“非指示性模式”等。
七年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培育了一大批教坛新锐,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有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刘云生的“心根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孙建锋的“享受语文”、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他们凭借对语文教育的睿智,大胆开展语文教学实验,摸索了一套套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设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七年来,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精神教育、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得到新建构。有钱理群的“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王富仁的“大语文论”与“小语文论”、童庆炳的“语文教学认识论与存在论”、潘新和的“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韩军的“重建与反思:新语文教育论”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语文教育观的多层建构。这些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成功经验,具有学术价值,整合升华为理论,将能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七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公开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当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无疑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学术争鸣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新的景观。众多语文专业报刊相继推出“争鸣”专栏,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
七年课改历程,实现了时代的新跨越。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三、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总结七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这七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无所适从。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近年来频频见诸语文报刊的是反映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被谈论得较多的有十种倾向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虚假自主、无效合作、孤立文本、随意探究、曲解对话、讨论泛化、滥用媒体、追求前卫、盲目综合、弱化基础等。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概括。
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有论者从深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有论者指出在新课标实施中有许多伪善、虚化的现象,最突出的是“非语文”现象充斥着课堂,语文逐渐地空泛和虚化。表现为:为信息技术所累的“非语文”现象;学科整合荫庇下的“非语文”现象;“讨好”学生和“观众”的“非语文”现象。有论者概括了新课标语境下的强势话语对“真理”遮蔽的三个方面:泛人文强势话语下的工具性遮蔽;泛多元评价话语下的常识遮蔽;泛合作强势话语下的前提遮蔽。有论者提出,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还表现在:课堂“讲”“读”的“变味”;合作学习的“变形”;探究学习的“变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还有论者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使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歧路。过分强调“合作探究”,忽视实际效果;过分注重“学科整合”,迷失“语文本质”;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过分推崇“赏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
七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程改革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探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方面原因: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落差;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失辩证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是发展着的,又是不完善的;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语文教学承载了不应承载的重任;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不恰当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李海林撰文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从语文课程改革整体来看,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这样的角度来看,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正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程改革总的态势是‘软着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理念、方案和技术操作上的失误不断暴露,不断得到纠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省,是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
四、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课改的信念不可动摇
语文课程改革七年的历程,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坚实基础,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语文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受到语文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紧紧围绕这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发表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七年的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能动摇“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正如巢宗祺教授说得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是漫长的,也许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有论者指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处在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坚定课改信念,应着力排除两种干扰。一是排除对课程改革存有抵触心理、畏难心理、观望心理的干扰。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语文课程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语文界滋生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改革的思潮。有人觉得课改改错了,到现在问题百出,有些偏激者甚至对改革叫停。目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人们在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表示怀疑,产生动摇,有的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想要回到老路上去。”有论者指出,目前这种回潮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二是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面对课改新理念领会不深,理解不透,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未能从“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比如一强调弘扬人文性,便松开了语文的缰绳;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忘了教师自身作用的确立和发挥;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便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便出现教学内容的泛化。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将很难避免语文教育思路的大幅摇摆。有专家指出,“矫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应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正’。这样才能避免大幅震荡。”还有论者提出,中小学语文课改要从长计议,“语文课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丢弃以往的经验和好的传统。”
2.要正确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全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坚持“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渗透;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坚持“标准”与“多元”融于一体;坚持“主体”与“主导”互动互补;坚持“实”与“活”有机结合。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4.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课程的发展即教师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素养,就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就必须完善知识结构,就必须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未有穷期。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必然有新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有新的思路与平台。站在这样新的起点眺望未来课程改革征程,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进一步鼓足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只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就能稳步向成功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于漪.回首百年 继往开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1).
[2]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5).
[3]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J].教学与管理,2007,(7).
[4]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
[5]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N].中国教育报,2005-12-23.
[6]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J].语文学习,2005 ,(4-5)
[7]王凌.盘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言现象[J].成才,2005,(9).
[8]周建成.语文新课程强势话语下的“真理”遮蔽[J].中学语文,2004,(9).
[9]朱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J].中国教师,2004,(8).
[10]李碧.走出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迷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2).
[1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新语文课程标准反映出课程在内容上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改革内容既是对我国传统课程内容总结、反思的结果,也是当前语文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一、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特点
1.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强调学科知识,难、繁、偏、旧
难,语文课程内容忽略了学生智力接收水平的实际需要,缺
乏科学的依据,没有经过系统地调研与跟踪调查,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使得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学生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繁,语文课程内容对语文知识点进行过度肢解,使简单的知识变得烦琐、庞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调重复知识要点、缺乏系统学习的科学性,失去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偏,传统语文知识虽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选择的内容强调丰富性,但这些知识是为学科专家准备的,对于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语文知识偏离了学习的正常轨道,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旧,语文教材中编写的知识过于陈旧,几十年不变,特别是一些文坛大家的作品反复在课文中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丰富性的提高,也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难以适应,脱离现实社会生活。
2.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片面地以教学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被压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被教师忽视。我们知道儿童生活的世界应该是充满阳光、丰富多彩的,儿童的知识学习应该在有滋有味的现实生活当中获得。如果语文课程内容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虚幻的理论世界中去寻找知识、去获得灵感,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程内容特点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僵化、单调、缺乏科学性的特点,力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现状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的总结与反省,也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强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语文新课程内容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基础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综合性、人文性等特点。
1.语文新课程内容以突出基础性为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要求中小学生必须不断加强对新课程内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学习任务不是培养某门学科的专家,而是为基础服务的,应当给学生最基础、最通用的知识,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广的适应性、最长的实效性、最快的迁移性,这些知识应该是终身受益的。”所以,“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就是我国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在总结了我国以往课程的经验教训之后,应对新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
2001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突破学科中心,强调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根据教育实际需要,确定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需要学生把握与理解。同时,对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重新界定。
总之,语文新课标对学习内容进行严格要求与总量控制,删减了传统语文教科书中过时的、陈旧的、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运用的知识点以及一些伦理性过强、对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以利于促进新教材向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语文新课程内容以突出时代性与实用性为特点
一定时期的教科书内容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一定时期的教材内容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不仅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而且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共同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代性的需求,让新课程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时代性较强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基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抽象问题,并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3.语文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点
传统语文课程等多强调学科至上,学科中心本位思想,片面地割裂各种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妨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必然会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隔阂,同时也会增加学习科目,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传统语文教材往往注重于为学生提供语文学科的系统知识,体系是完备丰富的,但仅仅只是局限在语文学科范围之内。针对上述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传统课程标准的片面性做出了修改,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将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融合,跨越语文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鸿沟,真正实现知识的整体融合。
4.语文新课程内容的人文性特点
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加重了对语文三维目标知识结构的理解,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加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培养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的优秀人才。
三、语文新课程内容给语文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语文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由教师掌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操控者,培养学生“了解、理解、应用”语文知识;语文新课程标准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经历什么”“体会什么”“感受什么”重点挖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形成正确的结果性目标外,还增加了学生体验性目标的形成。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使用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新课程内容的提出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具体而言包括:
第一,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有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价值,语文教学不是单一、独立的,应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达到整体性效果。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要学会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