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3:23: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自从我国高校的扩招以来,有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步入大学。同时大学生也变的普遍起来。这就使大学生的数量远远超出社会的需要。并且,大多数大学生毕业以后并没有学到专业知识。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毕业生人口基数远大于社会需要,这与社会发展中的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又增长过快,就业岗位不足,使劳动力长期出于就业难问题。其次,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发达,同时大学生的普及也随之带来了相关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但素质却没有太大的提升,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二)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低
首先,大学毕业生不能很好的确定自己的位置,无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毕业生普遍没有高素质,能力不足,经验全无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应征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在学校里学习课程很难与外界接触,没有与社会成功接轨,交流能力不足与胆识不够都成为问题。另外,大学生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认识,总认为大学生是高高在上的,对于一些工资低的工作看不上,而工资高的工作却没有能力,从而有了低不成高不就的现状。因此,大学生对自身的清晰认识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社会的现状给大学生就业带来阻力
近年来,大学生多是自助择业,北漂,上漂成为其中的主流,然而在北京、上海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户口户籍成为了把这些外来大学生的应聘的门槛。就是:不是当地户口的不与录用!这使得很多大学生被拒之门外,与辛苦找来的工作失之交臂。
(四)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真是越来越高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真是越来越高,对求职者的外貌、学历甚至家世都有要求。但是,对大学生来说最致命的就是要求工作经验,敢问,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又怎么可能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如果工作经验成为应聘的第一道门槛,那么会有多少大学生在这道门槛上栽倒?显然,用人单位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使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五)大学生的就业率的高低,学校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很多学校还很落后,在办学方法和观念上都很落后,缺少实践调查,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使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实际工作的需要不相符,从而导致了矛盾。另外,现在大多数学校以教育知识文化为主,没有考虑到对学生的就业辅导问题,多是在大学生毕业前的突击性的辅导,并且大多是理论指导。有调查显示:需要就业指导的大学生往往对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甚少,其中非常了解的只有三分之一,有近百分之十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机构。这就反映出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工作还有待加强,为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就业指导。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所致,说以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从多方面来努力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一)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我价值,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应该脚踏实地,从底层做起,要有吃苦锻炼的意识,挖掘自身潜能,树立健康实际的就业观。其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大学生只有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三,大学生创业,运用自身的财力,各方面的能力来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要了解市场需要,找准商机,在失败中寻求经验实现自主创业。而自主创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大学的推陈出新
其一,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多让学生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需要,从而让大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专业技能。从而有利于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其二,增加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为学生的就业问题真正的做些事情,为学生指明方向。其三,大力的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辨别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三)政府部门积极调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2014年的毕业季7月结束了,今年的高校毕业总人数达到了727万之多,又一次刷新的历史记录,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来不及好好和自己的学生生涯告别,就已经步入了艰难的求职之路,与700多万人在同一时期争夺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好职位,真是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大学生就业难已经真真切切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
还记得2009年有一个很火的词“蚁族”,这个词最初就是用来描写在北京一群毕业了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暂时聚居在一个很狭小的地方的情状,并且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也说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就是这句话赢得了全场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可是四年过去了,蚁族还依然存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学生就业变得这么困难呢?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两个视角来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我们一直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环境,买卖双方的调节可以由市场来完成。但当今社会我们却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因为事实上我们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被明显得分割成为两个部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市场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一级市场的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较多;二级市场的工作往往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粗暴、个人晋升机会也比较少。因此相应的就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由于两个市场环境待遇相差太大,所以就会有一部分人宁愿在一级市场失业,也不选择在第二市场就业,这部分人相对于二级市场就是自愿失业,对国家整体来说是一种损失,但对于这些人本身有时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一旦进入二级市场,再返回来想要进入一级市场就很困难了,一方面是来回找工作会有沉默成本,消耗时间精力去做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样的搜寻在长期来看是有益的,但在短期来看是零收益的,因为这段时间你没有任何的产出,反而有不少的花费,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我们的求职过程中。另一方面,一级市场中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这有点类似城乡差异,城里人多多少少会有点看不起乡下人,一级市场里的一些公司也会认为,求职者是能力不行才会到二级市场就业,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在里边。
其次,目前国内许多企业或者行政机关的晋升机会并不是很多,因此起薪就显的更为重要,如果起薪太低,想要几年后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薪资水平是很难的,起薪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质量的好坏,起薪水准也是未来工资收入的一个保障。因此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很多时候也不适用,大部分毕业生都渴望一个相对较高的起薪来作为自己的就业首选,而一级市场正好满足这一特点,这又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打破头也要在一级市场谋求一席之地。
再次,一级市场可以决定使用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是高工资将激励员工更加勤奋的工作,对于劳动者不仅仅是因为高工资带来的高收入,还有就是一旦他们离开一级市场,他们就再难找到这么高的工资,在享受过高工资待遇后,他们同样宁愿在一级市场失业也不愿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二级市场就业。而对于一级市场的主管,他们在面对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时候,不会选择降低工资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完成自己预期的目标,因为他们认为低工资,低待遇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长久来看将会把自己拖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所以一级市场往往采用少数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廉价低素质劳动力,这样也会导致一部人非自愿性失业。
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一句俗语,刚刚恢复高考的那段时期,我们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后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到现在又变成“学好数理化,还得有个好爸爸”,话粗理不粗,简单的三句话就能很形象的描绘出不同时期,社会对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需求量,“数理化”可以简单代表人力资本,“好爸爸”则代表社会资本。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但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却少之又少,那时候考上一个大学,真的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整个社会国家对于知识分子极为尊重,所以只要学好“数理化”,有了较强的个人能力,就完全不会发愁找不到工作,学好“数理化”走到哪你都是“香饽饽”。
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后第一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者,无论是通过高考进入行政部门,还是借助改革开放的契机自己创业的,到了这个时候都已经有所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所以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再经历一次,中国人的家长总是无形中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溺爱,于是这时的年轻人要不可以直接接手父辈的创业成果,要不就通过父辈的关系,轻松进入到各个行政机关,享受公务员的铁饭碗待遇,他们有着父辈打下的基础,也就是有很强的社会资本,而这时那时只学好“数理化”的年轻人是无法与这群人相比的。
一直到最近这六七年,国家开始整顿腐败,的现象,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都逢进必考,不再是一个批条就能把领导的孩子安排进国家的公务员系统,都得通过考试,于是提升大学生个人能力又被提上议程,个人不努力,即使有个“好爸爸”也是没有用的,但在这个全民考试的时代,能考试考高分的人也不占少数,可是能考高分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笔试阶段靠得是个人能力,可是在好多面试的环节中还是有一定的活动余地的,这时“好爸爸”就又有用武之地了。这是针对逢进必考来说是这样,但把视线放的更远一点,好的家庭条件往往对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高考是很公平的,农村里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但那些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家庭的熏陶,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呢?
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我们个人目前还真的是无奈为力,我们不能改变它,只能去深入了解它,然后按照它的运营规则去适应它。但在国家层面,却有很大的努力空间,面对一年比一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就像滚雪球一样,会日积月累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实在支撑不住,一旦炸开将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是时候在国家管理市场理念上做一些改变,政府除了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市场的运作,更多的交给市场去处理,是时候拿出魄力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其实也算不上牺牲,应该是收回一些人的特权,来保障市场的正常运作,不用那么在意表面的功绩,好看的GDP增长也许给外国人看有点用,但骗不了自己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不用硬撑着要达到什么样的增量,让市场自己去进行优胜劣汰,在未来才我们才能走上一条正常发展的道路。
面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抉择,其实现在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没什么好挣扎好抱怨的了,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就目前的国情来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重要,但是社会资本很多时候是不由自己掌控的,当然大学生可以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增加自己的社会资本,但在毕业之后想用到自己的社会资本确实不现实,所以大学生应该做的只有一个,就是好好培养自己,让自己拥有更高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有更高的增值空间,这样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军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鲁振霞.大学生就业难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2] 聂颖.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3] 吕红,金喜在.灵活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J].经济纵横,2010(7).
受传统的科举制度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迈入大学校门已经成为无数人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和人生起点,成为一名大学生便标志着成功,象征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仕途前程无忧。但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后,大学生们如今也面临着为找工作而四处碰壁的窘状。1999年,我国出于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增加消费拉动内需、满足国民的上大学意愿等原因,实行了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扩招政策推行后,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伴随着的就业问题也随之凸显。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万人,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72.2%;2011年为660万人,就业率为89.9%;2012年增至680万人,就业率为90.2%;2013年则达到699万人,就业率为90.9%。然而在逐年持续增高的就业率下,2013年依然有50多万毕业生处于待业失业状态,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就业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单位录用大学生有户口指标的限制,毕业生跨省市流动受限。一些用人单位只接受现场报名,对所招聘的毕业生进行户籍限制,要求有本省户籍,甚至只能是当地户籍,这就让高校毕业生丧失了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招聘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各种招聘信息琳琅满目,一些招聘公司频繁参加各种大学毕业生招聘会,表面上看是招贤纳士,其真正目的是宣传自己,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社会上还存在 “内定岗位”的现象,对于只招一两个人的岗位,其实早内定好人选,却还大肆地招聘信息,这种不实情况既浪费了毕业生的时间也加大了其应聘的经济成本。
(二)就业结构整体不平衡、信息不对称
就业市场供需不均衡,求职者技能与空缺职位不匹配。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通,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符,出现了 “有位无人”与“有人无位”并存的现象。另一方面,社会支持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只注重使用人才的短期行为,忽视对人才的培养,不愿为社会发展做长期投资。
企业招聘要求不人性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硬性条件,如:要求毕业生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让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们无所适从;另外以学历及院校为门槛,也让非一本院校的毕业生们望而却步。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三)高校职业化教育不足、校企脱节
高校欠缺对学生实践力方面的培养。我国整体教育结构存在问题,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偏向对理论知识方面的传输,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途径,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主要考察手段,而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则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存在差距。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专业化水平低。大学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为学生们开设的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有限,导致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缺失。并且指导课程单一,对于在求职过程中的面试方法、技巧以及如何正确对学生自身进行就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具体呈现。
校企供需脱节。高校对专业结构的调整没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导致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性人才在高校却无人可招。 这是因为,高校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专业设置缺乏特性,职业倾向性不够。职业教育的不断忽视,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重视程度与资源配置上差距拉大,从而使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热门专业的学生过剩,但市场对其需求已趋近饱和,毕业生供过于求。
(四)大学生的择业期望高于实际、就业政策认知不够
大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们对于就业政策制度,整体认知不足,了解不全面,关注度不高。大学生们在毕业之际常常忙于奔走人才招聘市场,缺乏对相关政策的学习和领会时间。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未雨绸缪,其他人则等到快毕业了才急促地关注就业信息。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只有不到10%的毕业生有设计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对于毕业后适合自己的工作、未来发展方向等没有明确的定位。
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评估判断,期望值过高。他们缺乏对自身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尽管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社会实践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刚从高中的封闭式管理中解放出来,进入大学以后就完全放松自己,丧失斗志、沉迷于玩乐,因而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专业知识,社会实践技能不足,求职时自然丧失了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思想局限。他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常常以工作性质或薪酬待遇是否从优,就业地理区域是否发达便利为基准。一部分大学生将工作目标锁定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考得编制后便从此高枕无忧,安于现状。在选择工作地区时,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大部分毕业生优先考虑在经济繁荣的一、二线大城市中发展,缺乏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和对职业选择的合理认识。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一)国家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综合管理,完善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和条件。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下转第156页)不够健全,因此需要政府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基础上将宏观调控相结合,不断加强市场中的法制建设,规范就业市场机制,为毕业生们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大力鼓励毕业生深入乡镇农村、边远地区发展,去基层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和奖励等优惠待遇。同时政府可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促进中小城市发展为策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社会应提供良好规范的就业环境,降低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
用人单位应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为社会发展做长期投资的意识。其次,在招聘市场或网上提供准确的招聘信息,避免浪费毕业生求职时间,增加其应聘成本。除此外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以户籍、性别等方面作为招聘的考量标准,多从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工作态度、沟通协调和应变能力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和平台。
(三)高校应科学调整专业学科的设置,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大学作为人才供给方,应具有前瞻性。首先应及时调整师生比例,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另外在注重应用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应通过自身的优势资源对未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情况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良好把握,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改革学校的专业设置。另一方面,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收集就业信息服务,开设有关就业的指导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其自身的就业技能。除了对就业形势、程序及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就业政策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之外,尽可能的针对择业的方法和面试的技巧,开展模拟面试和求职讲座,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四)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找准自身的定位,提高自身就业力。在毕业前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工作,通过招聘会及招聘网站等方式积极主动的了解就业信息,积极调整就业状态,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在选择职业时,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情况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着眼于长期效应。同时以扎实专业知识为基础,积极提高社会实践力,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竞争力,从而找到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发展。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人口数量大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 而社会工作岗位却没有同步增加,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大军增长迅速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正是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难度大,作为特殊群体的女大学生,其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历史、现实等方面原因,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往往处于劣势,成为 “弱势群体”,她们的就业之痛已日益凸显。
2.女大学生就业薪酬比男性低
根据对男女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的平均月收入调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和上一次调查相比,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但是收入的性别差异加大。
本次调查包括14个省份的28所高校。其中“211”重点高校9所、一般本科院校14所专科及高职院校5所。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男性落实率为71.7%,女性为61.7%。 统计结果显示,去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2331元,比2007年有显著提高。男性的平均起薪为2459元,女性为2144元。与2007年的调查相比,性别差异进一步拉大。
3.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除了传统的社会分工和落后的性别观念,影响女性就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女性生育期高劳动成本等等。而女大学生就业难也导致每年女大学生考研比例高于男生,许多高校出现“阴盛阳衰”的局面。考研也成为女生逃避就业的一种方式,可是就算一路考到博士,仍然对就业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甚至造成女大学生“赢在考试输在就业”的现状。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自身原因
首先,女性在体力上的劣势。在目前社会生产力尚不高的情况下,许多行业限制了女性的就业。例如,属于重体力劳动的装卸、搬运、炼钢等行业,以及高空作业等等。从而使女性集中到某些行业就业,特别是男女都适宜的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其次是女性的特殊生理保护,主要有女性的“五期”保护,女性的卫生设施等。这不仅增大了企业的开支,而且使妇女的劳动率不如男子。从而使男子在职业竞争上具有一定优势。女性的生育功能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是最深的。
男女两性不仅在身体、生理上存在差别,在智力、心理上亦有不同。在智力上,“两性的平均智力水平,不分高低,男女的特殊能力各有千秋。
女大学生对就业地区和单位的期望值偏高,调查显示有超过 60%地被调查者选择了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而愿意到偏远地区就业的仅有 3%,愿意回家乡就业的不足 30%。可见,女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区的期望值较高。
2.社会原因
“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至今对整个社会文化仍有深深影响,这种“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歧视观念同时也导致了性别角色分工的出现。一些相对技术层次高、工资高、待遇好的行业往往成为男性的“天下”,而一些相对技术层次较低、简单重复的工作的行业,女性所占的比重较高。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会考虑到预期的成本和收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利润。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他们就会考虑成本大小,而企业的成本包括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在不变资本一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可变资本的投入。因为利润等于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可变资本越少,总成本越少,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大。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尽管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客观的性别因素,但真正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女大学生的心态。很多女大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女性自小没有没有吃过苦,对一些基层的职位“看不上眼”,对职位的要求相对较高。薪水要丰厚,节假日要齐全,加班少,福利好等成为女大学生择业重点考量的标准。但这个工作是否有发展前景、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却不是其关心的问题。这也使得很多有潜力的职位入不了女大学生的“慧眼”。其实,过去说“男怕入错行”对女生也一样适用。只要选定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不要惧怕起点低职位低薪水少,先做好做精肯定可以开创自己的职场人生。
(1)摒弃好高鹜远思想。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在毕业后涌入到劳动力市场,在经济的发展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的形势下,很多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岗位就必须由大学生来从事,如果所有的大学生都期望从事高工资、稳定的工作,那必然会有很多大学生处于失业状态。现代意义上的就业观认为,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既能服务于人民和社会,又有合理的收入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是就业了,这利,广义的、弹性的就业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摒弃好高鹜远的择业思想,做好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准备。在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女大学生的供给并不是过胜,而是很多女大学生不愿意到条件差的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意从事待遇较低、工作压力大的工作,就业期望值太高,而这恰恰与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相违背,所以就造成了大量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顺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先选择中小企业或者基层的工作岗位,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断的积累经验,以后再向着更好的工作岗位发展。
(2)摆正择业态度,树立工作不分贵贱的思想。当今社会处于社会大分工时期,任何工作都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中,所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女大学生不要对一些工作岗位怀有偏见,认为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不是大学生该干的,应当摆正择业态度,树立工作不分贵贱的思想,只要是合法的、正当的工作,就要踏踏实实的干,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贡献,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自身的价值就能体现出来。
另外,女大学生在职业取向上也存在着刻板的现象。许多女生在自身意识上为自己划定的职业圈子远远小于男性的职业范畴,这不仅限制了自己的职业选择空间,客观上也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女生细致、耐心、亲和力、相对稳定的特质,都是其职场优势,如果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展现自己,职场的发展道路完全可以超越性别的限定,女性社会半边天的地位也将得到稳固。
2.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意识鼓励自主创业
现在,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当你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其徘徊等待、悲观绝望,不如及早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只要你敢于探索,敢于通过自己努力去拼搏,就能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自谋职业既能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如果创业成功,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创业最为重要的就是创业资金的来源。要积极的开展大学生创业信用贷款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开展创业信用贷款项目时要注意申请条件的严格和申请人的审查。确保贷款金额的到位和安全。大学生创业信用贷款对于女大学生提供优先条件,全力支持女大学生创业。还有要完善大学生创业财税制度,对大学生创业从税收上给以优惠政策,减免或减少大学生税收。提供财政上的补贴给与财政上的支持。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条件和保障不成熟。人们对于大学生创业持怀疑态度,所以要加大对女大学生创业的宣传,消除社会上的偏见。建立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为女大学生解决资金来源。
3.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1)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测部门,定期检查用人单位的聘用标准,并对存在性别歧视的企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对于就业歧视争议应建立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设立一个专门受理就业歧视的机构,受理性别歧视投诉,监督、用人单位性别歧视。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或通过对女职工较多的行业进行补贴,给女职工的配偶放产假等方式,减小企业招收女性职工的成本差距。
(3)建立健全对用工企业的补偿制度。所谓补偿制度,对女职工生育和哺乳期的误工进行社会化补偿,即企业单位照常支付女职工在计划生育和哺乳期间的工资,而后从上缴给国家的经营税收中扣除,是对企业接受女性就业所带来的“性别亏损”给予合理补偿的调节制度。
(4)进一步完善保护女性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完善现有劳动法和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相关立法;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明确规定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制定鼓励女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从立法上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推进女性平等就业机会的实现。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14202
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告别中学生活,迈进大学校门,莘莘学子满怀胜利的喜悦,充满着新奇与兴奋。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始,事业发展将从这里起步,人生的道路将在这里跨越,人生的历程将掀开崭新的一页。但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学子们也容易产生许许多多的迷惘与困惑。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大学时光,练就扎实本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对于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今的社会形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WTO的加入,使竞争国际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全球化,这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将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分配形势。
一、社会调查
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68万;2005年突破340万,2006年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他们指出,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大量出现,而且这个数量在逐年上升。据悉,2001年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达52万人,2004年达69万人,2005年达79万人,2006年达93万人,2007年将达124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长期性,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具有超前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社会瞬息万变,市场变化莫测,只有培养超前的敏锐意识,才能摸准时代的脉搏,找出市场的发展规律,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二,具有高度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根本因素。因此努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谋求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必然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承担着历史重任的人才也必须是开拓进取型的人才。
第四,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竞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激励机制,是我国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强大动力。竞争要求以优取胜、敢冒风险,既要有敢于胜利的胆识,也要有敢于承担失败后果的勇气。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科技成果,同时要培养合作意识,懂得顾全大局和集体利益为重,学会与人共事。
第五,具有时效意识。市场经济是提高重视时效的经济运作机制,重效率、重视信息、重视时间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时效意识。学习、生活要有计划,严格守时,养成高效率地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反对懒惰、拖沓和敷衍。要树立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处理信息的知识和方法。
第六,具有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促进人们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市场经济也必须健全与强化社会主义法制,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受法、用法,以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用法律判断是非和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第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把理论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是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在大学期间,不但要重视培养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勤动手,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八,具有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高速度、快节奏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困难、新机遇不断出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趋势。为适应这种情况,大学生必须培养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学会判断因形势的变化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善于捕捉良好的机遇,胜利是再接再厉,受挫后不急不燥,面对突然变化,善于冷静分析,妥善处理。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大学毕业以后社会适应性较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应变能力。
第九,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分化有高度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不断涌现,科学家、专家之间的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传统的单一知识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多方面的爱好的技能,做到知识广博,一专多能。应具有辩清是非,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十,具有是非辨别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也在影响和侵蚀着我们青年一代,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是辨别能力,才能明辨政治方向,站稳阶级立场。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今天,一些公司或个人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利益,为达到目的往往采用一些不正当的,带有欺骗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形式多样,手法层出不穷。如果人的思想稍有麻痹大意,不加提防,分不清那些好那些坏,那些正确那些不正确,很容易就会陷入圈套,不能自拔。
二、高校大学生现状分析
从中学进入大学,学生从一个紧张封闭的环境转入一个相对松弛和开放的环境中,由于适应环境的幅度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环境,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问题:(1)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受惯了父母的宠爱。进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切都得靠自己去独立生活,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群体生活经验不足,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2)自我优势的削弱造成心理不平衡。许多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上的尖子,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学生看到班上学生多才多艺、能力较强,但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又感到迷茫,相比之下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30-05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大学生就业扎根基层的典型代表,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潜藏着各种问题和矛盾。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民情存在现实差异。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由于自身完善的内部结构秩序和“熟人社会”的排外性,使得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屡遭困难,难以顺利进入和引领农村政治、文化生活。此时,该如何引导实践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使之在入乡随俗的前提下尽快融入乡村政治、经济生活。为村民办实事?我们认为,唯有推行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才能“使其身份从农村的‘外来者’转变为‘村民”’。而正是“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双方之间的了解、认可与接纳的过程”,…以及这种基于“熟悉”的身份,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中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村民。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熟人社会”是《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它建立在亲缘、地缘、业缘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农村熟人社会具有维持私人道德、礼治而非法治秩序、长老统治、无讼、重视血缘和地缘的关系等特点。胡拥军和周戎桢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检验作为“熟人社会”的农村社区,认为农村具有丰富的结构性社会资本与认知性社会资本。前者包括共同信念、传统伦理、价值观、归属感等因素:后者包括自发的信用、规范、惯例、习俗等。二者都存在于各种私人关系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而这种信任和认同是处理日常村务工作不可缺少的。”
国内一部分学者对于大学生村官困境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视角展开的。例如,彭飞武认为熟人社会内部结构完整,大学生村官不易打破并融入;王勇和陈家刚认为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村官具有不平等性,将大学生村官的瓶颈归咎为“宗族势力及其编织的人情关系网络”。
二、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这一目标而推行的。大学生村官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教育部发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专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成绩合格者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然后回村担任村干部;另一种是由当地政府部门面向社会通过一系列的选派程序,公开招聘具有大专文凭以上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
(一)大学生村官发展概况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的方法,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
此后十余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国内得到蓬勃发展。到2004年,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北京、上海、福建、江西、辽宁、青海、陕西、贵州等省市区也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执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的试验阶段。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二)大学生村官发展阶段
李妮将2005年以前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时期称作“自发探索阶段”,而将之后的时间概括为“全面试验阶段”。而吕书良将1995年起至2001年间称作萌芽阶段、2002年至2005年为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则为普及阶段。尽管划分方法不同,但从表1中的数字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态势:
大学生村官计划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在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村干部学历浅、年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也是解决基数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
二、大学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的现状及原因
(一)制约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因素
1.“截留任用”大学生村官现象普遍
调研数据显示,乡镇截留任用大学生现象在各地都极为普遍,尽管政策上不允许镇政府长时期使用大学生村官,但是等大学生下了乡,他们真正的领导不再是学校里树他们为典型的校领导,不是国家鼓励他们下基层的政府官员,而正是当地乡镇干部。在这个严密的熟人社会里,不仅大学生村官无从进入,甚至任何个体都无法打破,大学生村官唯一能选择的只能是顺应固有的内部秩序,才能不被排斥。
2.大学生村官在当地任职并无实权
尽管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断被制度化,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又由法律文件的保障,但在熟人社会里与当地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官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就更没有实权。在中国乡村内部结构完整、自身秩序有加的“熟人社会”里,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任用的大学生村官成了名副其实的外来人员。他们不仅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不能替他们做主,甚至引发村民怀疑“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会改变村庄的关系结构和权力平衡,从而会有损自己的利益”。因此,村民在某种程度上排斥大学生村官也就更为正常了。
3.缺乏信任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
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干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冲突,村干部多指责大学生村官“工作想法存在不切实际之处”。同时,村民也表现出对大学生村官的不信任。事实上,当地的农村干部盼星星盼月亮,本来希望盼来的是一个财主。寄希望于大学生为他们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对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给村里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抱有过高期望”。相反,大学生村官们来到农村之前规划的是一套校园里社团文化建设的组织理念,试图加强村庄的凝聚力,这一方面被当地村干部认为“很多想法不切实际”;另一方面,习惯了现状的村民也实在缺乏参加的兴趣。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的原因分析
1.部分村镇干部不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当地的村干部往往不能完全接受政策的安排和变化,心理上排斥大学生村官的更是大有人在――年轻的、稚气未脱的孩子反而管到了自己头上。村干部们早已形成惯例的权威受到了撼动,这在一个没有法律保障,全然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是不能被允许的。
事实上,正像彭飞武认为的那样,村民组才是真正的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的治理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贺雪峰认为,全国农村都有着以自然村、生产队或村民组为基础单位的人情往来,有着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互合作的传统。这种人情上的往来、生产生活上的互助合作。就形成了结构性的力量。面对熟人社会的这种内在特有的结构性力量,只有对本组村民极为了解的村干部能够与村民建立长期信任和“一种对自己人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在平日工作中大家都愿意听村干部的话。
其次,村务日常工作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处理村务工作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知识和法律,而是地方性的道理――即村情、民性、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和适应当地的恰到好处的软硬兼施。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村情极为熟悉的基础之上的,这并不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在几年的书本中能够学到的。
2.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情的现实差距
王勇和陈家刚认为,正是“熟人社会”的排外性特征造成了大学生村官的融入困难。面对外来的陌生人,“熟人社会”内部的平等性即开始推演为对陌生人的不平等性,要么对其排斥,要么对其压制。不幸的是,大学生村官正是上级政府下派的“陌生人”。
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尽管在到任前接受过一些培训和思想教育,但这些知识远远不能够适应与解决农村的真实情况。因此,对农村村情认识的不够全面和缺乏工作经验共同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环境时,显得举手无措,成为与现实极不相容的“外来者”。当然,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则更难以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思想的现代化和对于农村实际情况认识的不足,往往让他们不理解、也不接受老百姓的观念,更不要说融入老百姓,成为当地“熟人社会”的一份子了。
此外,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村民短时间里对新事物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不足为奇,更何况是对待他们眼中这些“没有成熟的毛头孩子”。不难想象。面对这些没有经历过磨练,没有实践经验,没有了解农村社会的环境和状况的大学生村官,老百姓的确难以把自家的出路都交给他们。因此,熟人社会环境下的村民对这些年轻的外来客通常并不买账。
3.大学生村官所学不切合农村实际需要
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经济学相关专业比例也相当小(见表2)。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偏离了农村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工作实践中很难有效应用.有54.9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很低。正是出于这种“专业不对口”和对农村实际情况的陌生,大学生村官们在校所学派不上用场,也就偏离了大学生村官下乡改造农村的美好愿景。在已经发现大学生所学无法应对农村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政府在制度上的培训也没有及时跟进,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遭遇无事可做或者遇到生产实际问题无力解决的困境。
(三)大学生村官乡土化转型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尴尬处境主要来源于其在农村身份的不明确。更深层次说,是他们在依靠“规矩”而非“法律”的“熟人社会”里不具有遵循规矩的“合法”身份。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发挥作用.首先应实现自己的乡土化转型,毕竟农村法制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立竿见影。而大学生村官以法律赋予而非熟人社会人情关系赋予的身份介入农村事务管理,往往导致不能够成为真的乡村代表,更不具有村民真正信任和赖以托付的发言权。从矛盾及原因出发,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以下的几个方法或许可以提一些益的借鉴:
1.大学生理想定位的乡土化转型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把三年的服务期当作一个跳板,三年后或者根本做不满三年就当了“逃兵”,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番事业与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既然大学生村官自身不具备扎根农村的决心,就更无法让村民发自内心地接受。要想真正融入村民,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理想定位上应首先实现乡土化转型――即树立扎根农村的职业理想,将自己的位置放在村民之中,才能与村民们在一个平面内结成一张人际关系网络。
2.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乡土化转型
郑明怀认为,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转变是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关键所在,并把身份的转变视作乡土化转型中的“农化”过程。而“农化”就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制定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适当修改,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户籍意义上由‘城里人’向‘农民身份’的转变。具体而言,一是在大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大学生村官的户口可以迁到农村,而具体权利与村民可以有所差别;二是户口不迁到农村,也可以享受到村民的部分权利,如选举权。”这里的身份“农化”转型,是从制度上对大学生村官身份提出的保障方法,虽然在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制度转型并不如大学生村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乡土化转型更彻底,但多少能够削减大学生村官与农民之间的“城市一农村”身份差异,督促大学生村官在思想认识上放正心态。
3.大学生村官选拔方式的乡土化倾向
即便是本身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因为接受城市化的转型以及大学的教育,在行为、观念与管理方法上都与乡村村民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如果是城里大学生下乡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因此,在大学生村官人选的选拔聘用上,应有意识地向本土大学生倾斜。对于农村的建设,本土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很多优点:一是对农村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是做好一个村官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作为农村社区的一员,在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与村民形成“类亲属”的关系,社会学家杨懋春指出这种关系“对社区团结感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二是本土大学生村官因从小在村民的关注下长大,村民对其了解更多,心理上不排斥回乡的大学生村官,换句话说,村民对于本地回乡大学生村官基于“熟悉”而产生的信任要明显多于异地大学生村官。
4.大学生村官技能的乡土化转型
如上所述,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学习背景与之后在村内承担的职务并不相关,难以在第一时间上手村务工作。大学生村官在技能方面的乡土化转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加强培训就可以掌握的农业方面的技能。只有足够掌握有关农民生存和致富的方法及需求、生产生活习惯,才能真正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个层次是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方法着手,熟知村情民情,最重要的是内化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以一个内部秩序中的“局内人”的身份介入村民纠纷或利益纠葛,以更贴近人情的方式处理农民问的事务。
大学生村官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或权衡就业形势,抑或无奈地、抑或满怀憧憬地下了乡,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或者期待3年后更好的出路。但是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顽固的农村熟人社会秩序,在这种坚实的人情网络面前,发挥作用的是大学生村官们根本不知道、也无从适应的村里习惯了的“规矩”。但不管现实如何艰巨.大学生村官在理想定位、身份认同、选拔任用、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的乡土化是大学生村官融入现实环境、获得村民信任,并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61[13]郑明怀.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22-25.
[2]胡拥军,周戎桢.乡村精英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自主供给[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3-18.
[3][踟彭飞武.大学生村官之角色重构――对村民自治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再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61.
2.大学生自身因素。就业观念陈旧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显示,在就业单位选择方面有近60%的毕业生希望在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等单位就业;地域选择方面有近2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一线大都市,这就使可就业范围严重缩小。作为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普遍较差,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再加上所学知识大都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短时间内很难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这就导致毕业生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要求有很大出入。此外,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名校毕业生很容易在自我社会定位上出现偏差,求职过程中,总认为自己的工资报酬应高出一般社会标准。因此,对薪水较低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不予理睬。这种求职心态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使就业求职的机会严重减少。
3.就业单位高条件。近些年,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会要求求职者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非211、985院校不予招聘等硬性条件。导致很多应届毕业生被拒之门外,无法就业。并且目前大多数公司、企业更倾向于考察求职者自身能力,致使部分高学历人才也受到冷遇。部分一线城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甚至要求应聘者须为本地户口,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因此与心仪的工作单位失之交臂。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分析
1.大学生自身应作出调整和努力,这是改善就业难的基本策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力量日益提高,知识与能力已成为社会优胜劣汰的唯一标准。因此,大学生在校应努力学习,加强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社会生存能力。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才能在就业中占据有利位置,取得理想的职位。求职时应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面对任何工作都应抱有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思想觉悟。此外,大学生应树立基层立业的意识,尝试着去基层去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摆脱传统就业思想的束缚,把眼光投入急需人才的发展中地区,去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拼搏奋斗。同时,大学生也可以解放思想,紧抓社会提供的多种机遇,发挥自身优势,走上创业之路。这样既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也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0.引言
就业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每个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就业选择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新的机遇。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敢于向社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态度使自己逐渐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和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高校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1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中国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当大。与其他国家相比,有13亿人口基数的我国高教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像美国就在70%以上。所以把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算在“扩招”身上,是不合理的。
2.2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许多应届毕业生不断的抱怨:“企业用歧视的眼光在看待应届大学生。”对此,有企业家表示,倒不是排斥所有的应届毕业生,只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不敢恭维。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如中专生和大专生敬业;再者,有少数大学生受不得委屈,他们害怕挑战和压力,一旦受挫就缺乏自信,怨天尤人。确实这些都是应届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高校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而现在在高校里有多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多少大学生把时间浪费于恋爱游戏中等等造成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整体下降。事实上,整体素质好的学生找份好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2.3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当今是高等教育客观存在的现象,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扩展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虽然高等教育也加快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2.4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当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3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缺陷
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3.1内容上单调、无针对性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内容常限定于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于是,现实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出现了工作临时应付,指导内容肤浅、泛化,指导效用差,观念教育缺失等情况。
3.2缺乏专业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人员缺乏,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职指导人员数量较少,不少指导人员自身已经承担了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专业机构缺乏,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那么,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不相匹配的非专业化指导的效果是不好的。
3.3存在开环封闭性
就业指导应当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网络。首先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与公共就业机构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没有与治安管理部门建立起危险预警机制、危机共同处理机制,高校和不同地区招聘会的组织者也未能建立紧密的联系。这种封闭的、分割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跨地区就业是不符的。其次,高校未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学生求职材料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诚信危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消极影响。最后,商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4.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4.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应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学生能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本专业涉及领域的知识,加深理解,并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4.2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
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高等学校毕业生必须适应岗位变换、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需要。因此,要加快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各个高校可以尝试按专业大类招生,不必一开始就细分专业,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知识和本领,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4.3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首先应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其次应当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的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队伍。
4.4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放性
畅通的就业渠道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低的基础。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既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又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可以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跟踪调查已就业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信息和市场反馈信息。高校要借鉴国外“合作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就学期间分阶段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工作。 要用人单位提前介入培养和物色人才。
5结论
职业选择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一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以高等教育的目的为指导,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的观念,以塑造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引导调整大学生的择业心态为核心内容,坚持工作的持续性、专业性、预见性、针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冯婧.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轻工教育.2006(3)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指导
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和完善,以及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随之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强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学校和学生所面临的一道难题。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自身都要清晰地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作为学生应以端正的学习态度,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就业机会;作为高校应提高办学能力,完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积极健全和扩展就业指导的渠道。
一、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统的包分配、包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模式已不复存在,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都已走向大众化。随之,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顺应而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开始,随后逐步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就较晚, 并存在一些问题。与国外的就业指导工作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专门和系统的研究;就业指导工作薄弱,工作机制僵化;就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辅导较少;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教育和改革中所占的比重小,尚未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1、社会需求与毕业生数量
所谓社会需求,它包含三种:理想职业需求、苛苦职业需求以及一般职业需求。理想职业是工资高、待遇好、轻松安逸的保障较高的职业;苛苦职业是指工资和待遇都很差,并且工作条件还很苛刻的职业;一般职业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职业。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理想职业不仅量少,用人少,而且还需要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优秀人才;苛苦职业种类也不多,它对人的能力要求也很低,相比前两者而言,一般职业是占绝大数的职业。并且,大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加,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所希望的都是理想职业。
2、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是影响其就业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就业形势,就必须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学校的综合实力水平
对学生而言,学校的综合实力水平就是自己的“商标”, 学校的综合实力水平提高了,也会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三、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观能动性
1、端正学习态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当前的很多大学毕业生都缺乏社会阅历,缺乏对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有一定认识,并且当前的用人单位都愿意用一专多能、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因此,作为高校应该教育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立足本职,认清形势,从自我做起,端正学习态度,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提高和全面提高。开展多种形势的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适合用人单位的综合素质。作为学生,也应清醒的认识到这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端正态度,加强学习注重从各个方面逐步提高自己,使自己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就业。
2、大学生要明确当前的就业形势,刻苦努力,不断完善自身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还不清楚,甚至很模糊,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对难就业问题产生一定的恐惧和担忧心理。大学自主学习为主的特点使一些主观能动性差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中,对学习产生惰性。对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作为具体工作的实施者,要正确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念,从自身前途和社会需求出发,克服自己的懒惰性,为将来找到好工作而刻苦努力。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1、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改进办学条件,提高综合实力,增强大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对当前的高校而言,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已经成为影响引进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学校就应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改进办学条件,提高综合实力,增强大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进而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规范的高校制度能够约束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优越的教学资源,综合实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学校知名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就业时加重就业的筹码。
2、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学风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需要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高校各级领导要重视起来。要加强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灵活组织课堂讲学,全力贯彻素质教育,有效地将学生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提高,这样才能达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3、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前,就业难的普遍现象在很多时候不是人才供大于求造成的,而是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供不应求造成的,是很多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扭曲的心理,他们普遍不愿从事苛苦职业和一般职业。事实上,还有很多一般职业和苛苦职业也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高校应结合实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到偏远山区工作的勇敢精神,把学生的才能用到迫切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4、多途径宣传介绍就业知识
(1)校企合作。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走出学习主动积极和一些企业联系,将企业的技术培训会、人才招聘会、产品介绍会等吸引到学校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为企业自身做好宣传,还可以引进人才,进而也促进了学生和企业的近距离接触、交流和就业的大好机会。(2)开展就业知识讲座。高校要聘请相关专家或者已参加工作的学生或者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为在校学生开展就业知识和经验介绍方面的讲座,使学生系统、快速地了解就业知识,并为就业早做好准备。(3)师生交流。在高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最容易交流和沟通的,通过师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广泛和学生进行接触,并为其介绍就业的经验和知识,了解学生的目前现状,针对学生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做到处理和解决。
5、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放性
畅通的就业渠道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低的基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的招聘会,这不仅能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良好沟通,还能降低就业成本,提高就业率。还可以走出校门,深入企业,通过调查已就业的学生,准确了解当前企业的用人要求和往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必要时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合作教育”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尚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对策.职业教育研究, 2005.03.
[2] 何海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3] 薛浩.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职业时空:综合版,2006.13.
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结合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方都在不断改变思维和工作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本文站在大学生,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去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改变
1.传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解中,常常会觉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难字主要表现在: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大学生的数量是在逐年增多,而社会的就业岗位其实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有些岗位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减少,这给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带来了压力;其次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就是为了增加学校专业的全面性,师资力量不足,不考虑学生就业,而且课程设置老套,缺乏创新,只注重理论的讲解,没有实践经验;最后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缺乏就业技巧,就业信息渠道不足等等,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所带来的思考。
结合今年和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传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有所转变,新闻中一个例子,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月薪的下降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态度的转变,不再出现有工作没人做的现象,大部分大学生都能踏实的下基层工作,不再眼高手低,也原意接受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就业形势,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现的是:
(1)就业竞争压力的问题让大学生做出了改变,传统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期望过高,没有认清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找不到理想就业的情况下陷入迷茫,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在一些中小企业就业,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改变了就业认识。
(2)就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放低身段,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就业观念上的转变让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普遍有所提高,这其实反映出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渐理智和科学,逐渐认清就业形势并接受现实,踏实的为工作努力。
二、高校自身的改变
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上,高校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推手作用,在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前,高校自身也应该做出改变,多开设对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业有用活动,讲知识理论联系就业工作实际,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1.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但仍不够深入。很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有就业指导中心来决绝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都不够深入,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内容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就业指导上院校要紧跟时展需求,以最新的就业形势来给大学生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把就业指导的课堂移出在教室之外,给学生更大的实践感受。
2.就业教育的对象往往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没有及早为学生建立就业意识。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种认识上的通病,那就是就业是大四的事情,而大一大二要么玩玩、乐乐,要么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即可,等到了大四真正面临就业问题时才发现,自己所需要学的、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太多,这时才开始着手就业根本来不及;因此高校的就业思想教育应该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灌输,从思想再到实践中,建立就业意识和准备工作。
3.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都只注重理论,而没有实践应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都感觉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就业中用处不大,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且专业对口的学生还较好外,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感觉到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就业需要,除了大学生自身要学会学习外,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尽量联系就业实践,可以在假期开展实习活动,也可以将就业搬入校园,目的是尽快适应工作需求。
三、政府的努力
政府的积极努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政府,教育,企业,应该加强联系,政府应宏观调控,加强培育就业市场,尽可能的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在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大量有效工作,同时在政府和高校也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宏伟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措施,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给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
教育部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的大方向上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让教育的知识和内容符合时代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把责任落实到高校、院系和职能部门,强化对工作薄弱地区和高校的分类指导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完善政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拓宽渠道、扶持创业、困难帮扶、征集入伍等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宽渠道,及时根据形势变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多场大型招聘活动。
最后政府要与企业加强联系,鼓励中小企业吸引大学生就业,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大学生就业。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如今社会重视教育投入的大前提下,大学生数量增加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可喜的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每年都有新增的就业岗位和多样的就业形势供大学生选择,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将来还会有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Key words:Outer suburb school;College;College student;Emoloy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正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高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对办学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和重新规划,也对高校的办学区位做出了调整――由中心向远郊调整。因此,各地均有一系列高校在远郊建立了新校区或者整体搬迁至远郊,如上海远郊大学城就有4个,远郊高校则有近30所。远郊办学,一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2],也给了大学生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但另一方面,这种办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使得远郊高校的大学生面临许多就业挑战与困难。
1 远郊办学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无形的左右着教育资源的分配[3],远郊的教育投入、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远不及城区高校,使远郊办学的高校大多数面临着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地方偏僻、可用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辅修培训不便,学生个人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减少
跨校辅修、技能培训、资质证书考证等是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个人竞争力。对于远郊办学的高校而言,由于地处郊区且路途遥远,跨校辅修、技能培训等选择相当有限。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在整体未搬迁之前,学生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十余所高校共同举办的跨校辅修非常方便,学习文理可报读复旦大学,学习金融可选择上海财经大学。但校区整体迁至临港新城后,对身处郊区的大学生而言,跨校辅修的自由度则受到了“路途遥远”的限制,若选择市区的院校进行辅修,除了需要支付大量交通成本外,学习时间上也难以保证。
1.2 地处偏僻,学生社会化机会减少
大学四年是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同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前景。一般而言,社会实践、实习及兼职打工等活动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兼职或实习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生产,一方面能够锻炼自己,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参与社会生产适应社会,并了解自身的不足[4],能一举多得。但远郊高校周边的社会经济环境却难以提供足够的社会实践、实习及兼职打工的机会和岗位,而到市区兼职和实习又路途遥远,使得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时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当毕业时,面临就业面试和实习时这样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1.3 路途遥远,企业上门招聘和宣讲次数减少
用人单位对于招聘成本往往有所考量,到远郊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明显增加,且面试组织不方便,这无形之中就大大减少了用人单位到远郊学校举办招聘的机会。校园招聘会是直接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专场,毕业生如果可以不用出校门就有众多的就业机会,那么每年的校园招聘会就能解决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1],这无疑是双赢的上策。一旦这种企业上门招聘和宣讲的机会减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而言也就减少了。虽然现在信息发达,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第一人才网等招聘网站越来越多,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申请岗位。但数据显示现场招聘的效率更高,据“中国青年网”一文“网投简历是否应届生求职鸡肋”中调查显示,某公司在高校招聘会上收到1000份简历,经过筛选后,发了150个笔试通知;同时,该公司在网上收到3000至4000份简历,只通知了其中两个人参加面试,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因为许多的公司认为,现场招聘的“水分”远远低于网上招聘,信息不对称之处也更少,并且来现场投简历本身就证明了一种态度,一种对工作的诚意。
1.4 交通不便,就业成本增加
交通问题,远郊办学在地理环境上的不便是客观的,而用人单位、办事机构、就业市场等一般位于市区或市区周围,这对毕业生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就业(参加招聘会、投递简历、面试、实习)的成本的大幅增加。学生大四是找工作和实习的关键时期,但远郊高校大学生面临着:一方面需长途跋涉面试,面试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急剧增加,面试一次花费的时间几乎是一整天,而其中面试过程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在坐车和等车中度过,同时,长途奔波也会影响面试状态,降低获得工作的概率;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要求中,对市区学生和远郊高校学生基本一视同仁,因此,和市区学生相比,来自远郊毕业生,需解决住宿费用的问题,交通费用及时间的问题,需要考虑课表安排的时间问题等,这无形中降低了远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在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严峻的今天,以上四个方面,无疑对远郊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实现高校整体的良好发展,应对就业挑战,身处远郊的高校和大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 远郊高校对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分析
为了尽量减少远郊办学对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高校必须正视远郊条件下特殊办学的特殊处理,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研究,通过创新合作、平台共建等方式,努力实现远郊办学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率正常化,因此高校在以下几项举措上有所作为。
2.1 校间合作,资源共享
远郊高校间应组织合作,创办一个具有远郊特色、着实解决远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型化大学城,打破长久以来的高校与高校间“相对封闭”的关系,让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就业资源、住宿资源等得以充分共享。在教育资源方面,各个高校可建立自身优势课程和优质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相对自由跨校选课学习;在图书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可提供兄弟院校的图书信息查阅,供学生借阅;在就业资源方面,各个高校间亦可共享已有的就业信息,同时共同拓宽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提高各高校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在住宿资源方面,高校也可利用市区的分校或其他市区院校等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住宿资源,解决部分学生因远郊造成的交通及住宿问题。
2.2 校企合作,就业对接
与高校就业对口单位,形成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每年或每学期选取优秀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一方面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对工作的适应性,更加清楚地认清就业形势,对自己未来所处的行业有所了解,明确自己的就业兴趣和定位,避免了盲目就业的行为;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接受到真正的、生动的、丰富的企业“教学”,让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工作中去,可以更早的适应社会,缩短适应期,大大的提高大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对用人单位加强了解,可以到用人单位的各个部门进行参观,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来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就以临港高校为例,虽离市区较远,但周围也存在许多工厂,如物流中心、机械制造加工等公司,学校可以联合类似于这些用人单位,搭建符合高校毕业生需求的优质网络和信息平台,将用人信息在区域内共享,让大学生就业流程透明化。促进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三位一体的网络交流,可采取网上面试或者电话面试,缩短路面交通时间[5],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提高就业效率。同时,也要建立配套的管理和维护机制,保证信息平台适应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3 打造平台,信息通畅
搭建全面、畅通的就业信息传递平台,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飞信、易班、校园网等),弥补远郊办学中的种种不足。
(1)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平台,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整理、提取真实的就业信息,在学校就业平台对其公布。
(2)高校各学院也应加强交流沟通,共享就业资源,避免出现类似于在工程学院企业招聘“前台”、“出纳”等信息,挫伤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3)高校可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将毕业生的简历资料上传,这样一来可提高毕业生简历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减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简历的猜忌等想法,供学校推荐和用人单位浏览。
3 远郊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由于地处偏远,平日大学生接触学科外知识和拓展知识的机会较少,但远郊大学生可以利用寒假、暑假等时间,用来学习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拓宽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水平。这一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领域,但总体上大学生可以去选择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学生可利用网络,搜索网络教学资源,如网易课程等。同时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学生可利用手机客户端学习知识,如英语学习的“百词斩”等,和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因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会公德心还是比较看重。
除此之外,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努力争取实习机会,制定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劣势,一要合理、客观地评价自我,进而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专业教育中学校在加强综合性教育的同时,学生自身也要培养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等,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提高自身人才质量,努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职业化锻炼,如经管方面的学术可参加上海高校举办的“沙盘模拟大赛”,从仿真现实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形成高质量的大学生人才优势,实现就业目标。二要转变就业观念,学会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及企业的人才缺口及岗位要求[4],认清就业形势,根据现实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和心态,更好地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三要在校期间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进而融入社会。
3.2 关注招聘网站
针对企业上门招聘次数减少的现象,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申请,这也是求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同时学生应当及时关注招聘会,准时到指定地方参加面试。例如对于在上海远郊的大学生可关注“大上海人才网”,上面有近两月在何时何地举办何性质的招聘会,学生可自行前往参加招聘会。
3.3 利用人际关系资源
远郊造成的交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远郊高校的大学生需尽可能利用可利用资源。学生在寒暑假或周末除了提高个人能力素质外,也可利用自己家所在地或亲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优势选择兼职,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地改善交通、住宿问题,又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社会化的能力。
3.4 把握周边实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