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8 01:40: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皮肤科医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因此,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发起了这个“璀璨十二载,例例永生辉”的文章征集项目。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国临床皮肤科医生对真菌和真菌疾病的认识,推动对常见、少见及罕见病例的记录和追踪,汇聚皮肤科界治疗真菌疾病的最新经验,为未来真菌学的发展积累宝贵的资料。
“璀璨十二载例例永生辉”项目面向全国各层面皮肤科医生,建立市级,省级及全国教育网络,通过网络、专业期刊、专家实地言传身教等方式,宣传真菌病诊疗知识,实验室检测要点,普及专业文章撰写规范,希望为皮肤科真菌整体水平的提高尽一臂之力。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璀璨十二载,例例永生辉”项目以伊曲康唑单独治疗或联合治疗成功的病例为主要依据撰写文章,可以涵盖各类真菌疾病:杨森健康俱乐部的医师会员可以自行投稿,真菌组将推荐全国优秀文章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获奖者会受邀参加全国或省级年会。
论文征集标准,
2005年1月1日以后的临床资料,未发表。
①首例或罕见病例报道,1~2例即可投稿;②采用斯皮仁诺(伊曲康唑胶囊)或联合方案治愈的少见病例,如头癣、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或其他深部真菌病,3~5例可以投稿:③用斯皮仁诺(伊曲康唑胶囊)或联合治疗的较常见浅部真菌疾病,如甲真菌病、体股癣、手足癣、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等,不低于30例,较大样本更好。
论文要求:
1.首例或罕见病例报道:
a)要求病例真实,病史完整,有具体就诊时间、检查项目齐全、诊断依据充分、诊断明确,致病菌要鉴定到种。治疗方案明确,有结果及随访。有临床、真菌学、组织病理或特殊检查的照片。
b)照片要求:临床照片背景干净,可采用深色(黑、蓝较好)。病损分布广的病例要求有整体和局部照片(治疗前、后对照)。如用数码相机,至少300万像素以上,自然光线。
c)真菌学检查照片要有直接镜检、培养菌落和小培养镜下形态。
d)组织病理要有HE、PAS染色组织内菌的形态。
2、少见病例:基本与罕见病例要求相同,但重点突出治疗与随访,不良反应观察。
3、常见浅部真菌病的治疗:
a)开放性治疗或者最好设立对照,并说明对照的方法。
b)要有公认的观察评分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如临床疗效、真菌学疗效和综合疗效,必要时应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c)所得数据应有统计学处理,有不良反应观察和随访。
d)应有治疗前后的照片,提交论文时请同时提供原始材料。
截稿日期(以邮戳为准):2006年12月31日。
行医济世普济苍生
出生于广西南宁的徐永智先生,从小就继承了广西人民勤劳刻苦、奋斗自强的优良传统,在上小学时就展露头角。他于广西梧州市城北小学上学时,就成为梧州市解放后的首批少先队员。
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的他顺利考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历经数年的勤学苦读,1961年他又以傲人的分数和扎实的医学功底毕业,并获得留校任皮肤性病科助教的资格,正式走向从医之路。
后来,徐永智先生快速地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其医术的高明得到了许多患者以及医院的认识,于1979年至1980年荣升主治医生兼讲师,并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皮肤科学会委员兼秘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许多皮肤顽症病例面前已能够独当一面。1981年应广西梧州市卫生局邀请,徐永智先生代表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前往梧州开设皮肤病学习班,培训梧州地区各医院及各皮肤病防治站的皮肤医生。
在行医当中,病患的各种疑难杂症鞭策着徐永智先生在医术上不停地学习、钻研、提升,赢得了业界对他的赞誉。北京医学院院长、中华皮肤科学会名誉会长胡伟揆先生曾特意为他写了一幅字――“精益求精”。
一次,一位病人慕名找到了他。之前,这位病人被别的医生诊断为皮肤癌,因此使得这位病人产生了极度的恐惧,他抱着一丝希望找到徐永智先生。当徐永智先生认真仔细地诊断过后才知道,这位病人并没有得什么皮肤癌,而只是可以治愈的一般性皮肤病,只是因个人原因而呈现与常人不同的症状。治好这位病人后,他对徐永智先生非常地感激,并称他为“神医”。而徐永智先生只是澹然而笑,但是在他的心里泛起了涟漪,更加坚定了“学贵沉潜、医术益精”的想法。
在从事皮肤科医生期间,徐永智先生为业界做出了许多贡献,并亲自参与了许多专业书籍的编写工作。如1982年,他与夫人被邀请参加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状学)编写,撰多汗、汗闭、臭汗、色汗及指(趾)甲异常等章节;1983年,编制皮肤性病教学彩色幻灯片,向全国发行;1993年,编写了由澳门出版社出版的《医生谈性》,同年编写了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皮肤病、性病识别彩图》,后因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于1995年第二次重版印刷;1994年,在众多读者的请求下,他将几年来在澳门报纸专栏上发表的有关文章整理成《皮肤性病科医生周记》一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该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一本医学科普的实用读物。1996年,与大学同学傅惠祥(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共同编写了《黑色性瘟疫――艾滋病》……此外,他还连续三届荣获“国际华夏优秀论文奖”以及“国际华夏医学奖杯”。
从最初的懵懂学生到目前的皮肤科资深专家,徐永智先生最高兴的是看到自己的所学能够传承到下一代,最希望的是中华的医术得以发扬光大。至今为止,他在行业里也带出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但想要得到他的教导的前提是,至少需要拥有硕士学位。
勤苦习医、精诚行医,徐永智先生由此取得了丰硕的行医之果,而社会也给予了他崇高的职责和荣誉。1988年,由澳门政府卫生司批准为澳门执业西医;1998年被批准为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并参加主持省、港、澳皮肤性病学界学术交流会,同年7月被聘请为国际华夏医学会副会长;1999年,鉴于他在皮肤科方面的杰出贡献,又被推选为澳门皮肤病及性病学会理事会会长……
丹青溢彩成绩斐然
在行医济世之余,徐永智先生从未割舍自己的爱好,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并曾在全国画展、广东画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以及美国国际联展、葡萄牙里斯本中国国画展中展出,并在广州、梧州、贺州开展个人画展,于2008年出版了个人画集――《徐永智画集》。
事实上,徐永智先生从小热爱画画,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专门学习漫画,并师从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作品曾参加省展及全国漫画及亚、非、拉漫画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他开始学习中国画,与关山月、黎雄才、林墉、陈永锵及阳太阳老师相熟,互相交流和磋商技艺,慢慢地在学习和勤练当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80年,他的画技得到了相关组织的培养和爱护,被批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1997年,其作品参加了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这一年,徐永智先生参与了为庆祝盛事而绘制的大型油画――《普天同庆》;1998年,其作品入选并刻于宜昌市长江三峡“世界华人摩岩石刻第一观”,于同年聘为“中国王连宝艺术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其后,徐永智先生还荣获了由世界现代美术家大辞典编委会、世界艺术名人评审委员会、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国际书画协会等多家权威单位所授予的“优秀书画家”、“世界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
在出版《徐永智画集》时,徐永智先生获得了许多书画界朋友的鼎力支持,有朋友这样评价他的画集:“题材多样,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多方涉猎,信手拈来,自得其乐。如细观其作品,平实自然,绝无狂野怪诞造作之态,于逸笔草草中透出一股散淡平和之气。”另一方面,徐永智先生的画集中的一些妙句也使人回味无穷,如“最好胸中无岁月,优闲逸雅即神仙。”“悠然不觉红日降,闲坐笑看白云忙。”话语中,一段悠然之情,一股闲暇之气,漫于画中,浮在心头。
画集中,一只只由水墨画的虾和蟹憨态可爱,散发着生机和野性,似乎一些声响,它们即会立马弓着腰、卯足劲,从书中弹出来,或者从书中横闯出来……这其中,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他对书画的满腔热情,更是他童心未泯,细心观察世界中可爱多彩的一面。
至今,73岁高龄的徐永智先生一提起画画来便兴奋不已,“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画画!”他的话语铿锵有力,那高昂的情绪使人不得不信服――书画是他的爱好,更是他人生中所追求的目标和生活状态。在贺州画展上,一名观众观看了徐永智先生的画作后,深有感触,当场题观后感:“幽默度时势,画喻迪后人。为医双责任,医身又医魂。”
人们经常诟病的还有年轻医生的动手能力,诚然,好的医生是培养出来的,但现在的年轻医生普遍缺乏动手机会。某医院做过小范围调查,博士毕业的二线值班医生,有相当一部分晚上急诊不敢独立做手术,要拖到第二天教授上班,由教授们来操刀。
“现在很多实习的孩子偷懒,懒到你无语。”
说这句话的,是上海某知名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
他不愿透露姓名,暂且称其为Z。
Z是神经外科医生,用他的话说,搞神外是件颇有成就感的事,病人病情恶性程度高,手术难度大,每一场神外手术,都是在“攫取医学王冠上最大最亮的宝石。”
但他带的学生很多都不这么想。
“我们实习的时候是天天泡在医院的。”Z说,“急诊手术时间比较长,有时候要干一晚上,回去晚的时候,宿舍门关了、锁了,我就在病房里随便找个医生办公室里的长条椅子,睡一晚上。”
而现在的学生“不仅不会主动跑过来,有时候安排到实习,过来报到,就说,老师我要考研,或者老师我要找工作,就不来了。”
实习期“泡在医院”有多重要?
“很多常规的、基础的东西,教科书上不一定写,都是要在实习当中教的。”
比如伤口换药,正规操作应当需要2个弯盘、3把止血钳,并且让病人到专门的换药室去,但很多情况下,医生只使用1个弯盘、2把止血钳,并且直接在床边操作。
要把消毒用品带到床边,各家医院各个医生的做法多少都有些出入,很多老医生虽然知道应当如何做,但苦于现实条件达不到,只能“将就”。
这“将就”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以为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Z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但结果却很无奈。
“这些东西考试不考,考研不考,执业医师考试也不考。”Z说,“你讲这些东西给学生的时候他们就不爱听,因为考试不考,升职称也没用。”
他其实也明白,现在的学生比起他们那个时候压力更大,“不是准备考研,就是要找工作,参加招聘会和各种面试,实习期就变成了复习期、求职期”。
反正实习期结束达不到临床要求,再参加规培,规培的内容其实就是重复实习期间要求掌握的东西,但规培要求轮转各个科室,专业技能还是会受到影响。
“你会看到现在的年轻医生英语很好,能写文章,但是临床技能远远达不到要求。”
当医生和做科研矛盾吗?
人们说医生越老越吃香。吃香不仅说明医生医术高明,沟通能力也很关键。如今医患矛盾备受关注,但医学院的教育并没有足够重视医患沟通的培训。某院耳鼻喉科曾举办过以医患沟通为主题的模拟训练。其中一个“患者”问医生:“我得了肿瘤会不会死?”参加模拟训练的年轻医生竟回答:“每个人都会死。”换位思考,这让人实在难以接受。可是他并没有坏心眼,就是不会说话。
培养不出年轻的好医生,我们的医学教育是怎么了?
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说:“这是个宏大的问题。但‘指挥棒’值得探讨。根据现在的‘指挥棒’,医学生硕士、博士毕业都必须发文章,而且大多数做基础研究,导致年轻医生很多都得去养小白鼠,没太多心思投入到临床训练中,也缺乏规范系统的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培训。这样的年轻医生,更加不会与患者交流。”
欧美的医生培养体系,“同质化”很,医学生一直培养下来约在32、33岁可独立行医,无论你是做家庭医生还是到大医院做医生,水平是相当的。因为此前经过了严格、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所以,病人看病不用“货比三家”,就能享受到均为较高水平的服务。所以从成才曲线看,他们刚过而立就能接近能力的峰值,但中国的大多数医生往往得到四五十岁才可能达到能力的峰值。培养出高水平、同质化的医生,让群众享受到均等的医疗服务,这是医疗系统要加倍努力的方向。
肖海鹏教授说:“因为要晋升,中国的医生、护士每年都得发论文,但大部分文章对提高临床实践、解决临床问题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此前,我们和英国伯明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展开合作。该中心从1995年至今的十多年间已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发表100多篇文章,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16篇文章。能发在这些杂志上的,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了,很多对指导临床实践、改变医学指南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疾病临床问题为导向的这样的科研,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所以我们要走出去。这些年我们不断送医生出去,在全球顶尖的医疗中心进修,提升临床和科研能力。对中青年医生,我们和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哈佛医学院、英国爱丁堡外科学院等合作,针对具有杰青、长江学者、院士潜力的专家,我们投钱、投人力支持。可以明确的是,这些研究都是有价值的研究,并非脱离实际的科研。”
只能做手术的医生只能算是匠人,更优秀的医生会善于从临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会更能指导临床的实践,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将心比心,才能将年轻一代培养得更好。
美国中年医生也深受年轻一代观念改变之“苦”
近期,美国Medscape网了《Medscape年轻医生2016年度薪酬报告》(Medscape Young Physicians Compensation Report 2016)。来自20多个专业的19183名医生参与这项调查,其中,有4162名被访者年龄在40岁以下。调查时间为2015年11月17日至2016年2月9日。这份报告分析了年轻医生和年长医生之间的差异,除了涉及薪酬方面,还包括他们对职业的满意程度。
(受访者按专业分布)
结果1:年轻医生年薪多少?
这份报告显示,40岁或40岁以下的医生中,整形外科医生年薪最高(329,000美元),紧接着是皮肤科医生(312,000美元)和麻醉医师(309,000元)。当考虑所有年龄层的医生时,年薪最高的还是整形外科医生(443,000美元)。不同的是,心脏病科医师排在第二位(410,000美元)、皮肤科医生(381,000美元)紧随其后。
注:对被雇佣的医生来说,患者护理(patient-care)薪酬包括工资、奖金和利润分成。
结果2:年轻医生VS年长医生
年轻和年长的整形外科医生都是收入最高的,两者的收入差异是150,000万美元,是各专业医生中差距最大的。差距最小的专业是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年轻和年长医生收入差距为22,000美元。
结果3:年轻男医生VS年轻女医生
报告称,不管是初级护理(primary care),还是专业(specialties)医生,男医生的收入都高于女医生。
结果4:哪一个年龄层女医生多?
报告称,小于40岁的医生中有37%是女医生;相比之下,40岁-69岁的医生中仅有29%是女医生。
结果5:年轻医生的净资产
参与调查的医生还评估了自己的净资产。毫不意外的是,年轻医生的净资产远低于年长医生。72%的年轻医生净资产低于500,000美元,而年长医生仅有24%净资产不足50万美元。
问题6:年轻医生的消费习惯如何?
尽管收入和债务存在差异,但年轻和年长医生的消费习惯几乎是相同的。
结果7:多少年轻医生觉得他们的薪酬是公平的?
54%的年轻医生觉得他们的薪酬的公平,51%的年长医生也这样认为。
结果8:个人与患者在一起的时间是多少?
调查发现,年长医生花在患者身上的时间更多,其中有44%的年长医生个人与患者共度的时间超过17分钟。相比之下,只有39%的年轻医生做到了同样的程度。
结果9:哪些年轻医生会再次选择医学专业?
调查发现,年轻医生中,超过75%的传染病医生和家庭医生会再次选择医学专业。
结果10:年轻医生对职业的满意度排名
40岁以下的医生中,满意度最高的是皮肤科医生,达64%;满意度最不佳的是肾脏科医师,仅达32%。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中年医生们也在为如今风头正劲的“小鬼”们头疼着。
根据美国医院协会的调查,与2001年相比,美国2011年直接受雇于医院的医生数量增加了30%-40%。
而那些独立诊所或医生集团的日子却“很不好过”,2005年之前,美国有超过2/3的医疗机构的“私立”的,但在短短3年间,这一数字就跌到了50%以下。
为什么?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开个人诊所、或是加入医生集团“太累”。
“3、40年前的那代医生,被称为有企业家精神的医生,他们那一代出来之后就觉得自己要赚更多的钱,行医当然是他们很重要的追求,但他们开个人诊所的目的,在于他们的野心和企业家精神,”陈一谷(哈佛附属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说,“但是现在那些30岁左右的医生,他们是2000年之后成年的‘千禧年一代’,生活观念发生了极大改变。”
“我不需要很多的钱,”这是当下许多美国年轻医生的新理念,受雇于医院的薪水已经非常够花,他们更想追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而不愿在治病救人之外还要操心市场竞争。
再加上,美国医学院费用昂贵,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自己开业需要承担盈亏,收入不稳定,风险太大,而成为医院雇员收入会稳定得多。
这种观念转变导致的结果是,越碓缴儆腥搜裥驴诊所,且原先那些诊所或是医生集团也越来越难招到年轻人,青黄不接,只好卖掉。
除了埋怨年轻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老一辈抱怨新一辈,并不少见,徐虹却从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不好”。
她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即使在“儿科医生大逃离”、“儿科医生荒”这些概念被炒到鼎盛的时候,她也从不指责年轻人离开钱少、活重、医患关系紧张的儿科是因为“急功近利”。
作为一个从事与美密切相关的皮肤科医生,经常被人问到:怎样抗衰老?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走红网络的日本家庭主妇“不老仙妻”水谷雅子,45岁的年龄却拥有20岁的肌肤,光滑水润,白嫩细致,照片显示她相当“萝莉”,让你很难想象她已经是一个20岁女孩的母亲,那么是什么秘诀让水谷雅子容颜不老?
据说,水谷雅子每天美肤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并且像吃饭一样讲究“少食多餐”,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根据这个时间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美肤。她每月可以用掉四大瓶保湿水,洗脸时一定要用32℃的水,用温度计测量的喔!
水谷雅子在美肤方面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是:抗衰老是一门功课,必须提前做、认真做、细致做!我们普通人时间有限,除学习水谷雅子的美肤精神外,还需借助高科技美容、注射美肤等简单有效的方法。
两大终极美丽武器
Thernage热酷紧肤也叫热玛吉、塑美极,是医疗版射频设备,可重塑肌肤框架、收紧肌肤、祛除皱纹,是全球唯一承诺一次见效的除皱紧肤项目,效果可维持2-3年,安全可靠。2001年取得了美国FDA认证,通过了美国国家48项专利认证,是国际上电波拉皮的金标准,它严格要求热酷紧肤公司受训的医生亲自操作。2008年,我将其引入中国内地,经过两年时间的临床研究与实践,2010年发表了国内首篇《热酷紧肤无创紧肤技术临床观察》医学论文。目前,秋涛医学美肤是全国少见的同时拥有全三代热酷紧肤的医疗机构,也是国内Thermge操作案例最多,经验最丰富的机构。
4D定颜术是另一个不老秘密。秋涛医学美肤独创“4D立体,分层而治”手法,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的PDO线植入真皮,全脸提拉紧致的同时促进皮肤真皮层胶原的增生,增强皮肤弹性,达到提升、紧致、回春效果。该技术又被称为逆时线、小脸美颜线、4D韩式魔术线等,效果可维持1.5-3年,真正做到逆时减龄、定格青春!
玩转注射美肤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