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2:15: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后进生转化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社会因素。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使用越来越普遍。网络上言论自由开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很容易受网络上不良言论思想的影响。同时社会上不良的文艺作品、黄色书刊、暴力录像等不良文化作品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3)家庭的因素。很多家长忙着工作赚钱,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要么没时间关心;或者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宽严失度;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而近二十年来,我国离婚率的上升,也是另一个导致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因素。
那么如何引导后进生增强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始终是每个教师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回顾自己十几年教学工作的实践,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鼓励后进生做学习的主人
差与不差本身就是辩证的统一。我从思想上不嫌弃他们,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支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做到了既满腔热情,耐心启发诱导,又严格要求。
2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2.1掌握差生心理,建立的师生感情:差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2.2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差生: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他们毕竟是十几岁的孩子,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2.3借助集体的力感染差生:班级的学外语气氛浓,外语成绩好,这对那一部分差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外语都能学得好,为什么我不能?在强烈的学外语气氛感染下,他不好意思不学好外语。
2.4给差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对每位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3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
3.1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起差生的兴趣:差生上课时注意往往不够集中,我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
3.2帮助差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大多数差生往往是“笨鸟的飞”,甚至于“笨鸟不飞”。教师就只好常带着他们先飞,我利用辅导课帮助差生预习新课。帮助他们多次温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试读课文,翻译等。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并多花时间。
3.3督促差生课后复习。对差生的作业我经常是面批,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养成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29-01
引言
如果一个人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就会使他自暴自弃、学习兴趣直线下降,长期以往,就会使学生的心理造成焦虑恐惧的心理障碍症。因此,要想使后进生进步,就必须从了解他们的心理入手,解决他们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
一、培养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很高的兴趣,他们自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某位明星感兴趣,他们自然就会搜集与这位明星相关的信息,学生要是对游戏感兴趣,他们就会搜集一些与游戏有关的书籍。
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
二、排除自卑心理,发扬其闪光点
后进生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带来的各方面压力,让他们丧失了信心,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头。他们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缺乏自信,自暴自弃,促使产生自卑心理。其实每一名学生都有他的特长和优点,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我的儿子张同学,他以前就是个后进生,学习成绩特别不好,而且自律性极差,经常受到班级同学和我同事的嘲讽和训斥。在平时生活中我发现他的嗓音和写作能力特别好,于是在全乡组织的歌咏比赛和写作大赛上我给他报了名,结果他在两项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使其信心大受鼓舞。尤其是在歌咏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更是使他信心满满,他以后做事情没了那份自卑心理,而取而代之的是他的那份自信,他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从此以后,他的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今年成功考取了研究生。通过他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抓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便可以扬起一个后进生成功的风帆。
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便从这里开始。
三、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后进生身上,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关心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对我们产生信任与理解。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师生关系,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善意的抚摸,一个信任的眼神,都会让他们拥有自信,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在他们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不要批评,应该给与的是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回答正确的时候,应该给与奖励和表扬,并传达一中赞赏的目光,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心情,从而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大大强化了课堂参与度的积极氛围。
在课堂上应该考虑到后进生的学习进度,后进生也是班级的一部分,讲课的速度应该放慢些,做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听得懂,给其充分思考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其真正掌握知识,追求教学班级的整体效果。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间,他们的基础往往不尽相同,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得每个班级里存在着少数的“后进生”,这是一个不能忽视也无法逃避的问题。但是,每个学生,他们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作为学校,要培养一批出类拔萃的英才,更重要的是使大多数人接受必要的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后进生”。有些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后进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后进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后进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一技之长,也有闪光点,也有做人的自尊,学校要给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使其天赋、个性得以发展。用“差别性对待原则”最基本的出发点,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获得最大利益,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有一下的有效措施。
一、关心体贴,平等对待,给“后进生”一份真情
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情感处于迷茫状态。尤其是“后进生”,由于他们学习表现差,得不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许,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班级的一群“特殊分子”,自惭形秽 ,守着自己的心灵,缩进自己或别人制造的“套子”里,自暴自弃或散漫无纪律。我们知道,情感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而“后进生”的情感最为脆弱,他们的心灵更需慰籍,这时情感更是他们求知奋进的催化剂。作为老师,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该挽救这些“失宠者”,更应该给他们一份真情。
大部分的“后进生”智力并不差,兴趣并不广,跟其他的学生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只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老师、同学、家长又不能给与亲和力;再加上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其实,他们跟优等生一样,也希望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也希望老师、同学能尊重自己、理解自己,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在热烈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对于“后进生”自尊心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教师要与他们平起平坐,要“和风细雨”地教育他们,不要老是责骂,横眉冷对,这样无济于事,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真正地让他们体会到人的尊严的伟大,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怀,同学的友情。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是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要在生活上予以帮助,特别是一些贫困生,应更给予关怀与照顾,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情感转化将在这里发挥巨大的威力,只有情感相通、心理相容的老师才能打开“后进生”心灵的闸门。
二、多表扬,少批评,让“后进生”有表现的机会,让“后进生”树起学习信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1.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人兴趣,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素质人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恰如其分地表扬,使他对自己有了自信,对未来有了希望。在这时,老师再提高点要求,他会乐于接受,并且愿意努力。
例如:我一次上化学课时,一位同学却津津有味地在下面画图画,以致于我走到身边也未发觉。看他画面内容,是我在上课的形象,我想撕掉它,但看他画得也真好,又不忍心。这时同学们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我心平气和地表扬他画得还真不错,并当场把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但同时也婉转地指出,画得好固然好,但生物课的学习也不能丢啊!这位同学是个有名调皮鬼,也许是第一次受到老师表扬的缘故!他呆呆地望着我,是悔恨还是激动很难说得清。课后我找他谈心,并指出:“你画画这方面很有天赋,课余时间多练习画画,今后争取考上美术学院去深造,一定会很有作为,但其他学科也不能落下,不然,这美好的理想就会泡汤的。”通过这次谈话,他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对,并当场表示他不会辜负我的期望。于是我把班级刊头设计的任务交给他完成,他很尽职,每一期都完成得很好,受到同学们的赞扬。从这以后,这个学生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创造机会,激发进取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需要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特别要关注那些“后进生”,要创造机会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学期班级要建立图书角,谁来当图书保管员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提出好多合适的人选。但最后我还是选了班上一位较调皮的同学来当,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后进生”,事后很多同学找我要求更换一个人,但我只对同学们说,他能当好。我给这位同学鼓气,要求他按班级的规定履行职责。果真,他很尽职,发现图书坏了,自己掏钱买胶水把图书粘好。我知道后特地写了篇报道,把他的事迹登在黑板报上。从此,这位同学不仅能做好班级图书管理工作,而且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也都有惊人的进步。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他常说:是教师创造的那个机会,使他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增强了自信心。
一、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的学生大部分在学前阶段接受的幼儿教育比较少,知识面比较狭窄。从家长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家长工作比较忙,文化层次较低,对学生的辅导基本没有。那么本班的后进生大部分属于家长不管,学习不自觉的情况。我班学习较差的学生有:段虹宇、李坚、李源、張德科等。纪律较差的有卢凯、钱程、杨震等。学生年龄虽小,但争当个好学生的愿望却是人人都有的,他们单纯、比较听老师的话。只要老师恰当引导,多鼓励,多辅导,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本学期我主要制定以下计划。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1、家长教育观念上的错误。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是对的,但有的父母不顾及子女的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把自己的一切愿望无条件地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严管”导致“怕学”、“厌学”。
2、家庭教育的失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忙于买卖,无瑕顾及子女的学习,或将子女的教育“全权委托”给学校,家庭从不管教,任其发展。更有不少父母对子女缺乏正确的引导,要么过于溺爱袒护,百依百顺,要么严加管束,不准越雷池一步,稍有不顺,动辄打骂、恫吓,这些会使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不健全的个性,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由长辈带,长辈过于溺爱,导致本班有的学生过于娇惯。学习自觉性较差。
(二)、学生原因:有的学生属于智力相对低一点的学生,进入一年级以后,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出现了怕学的情况。针对这样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解决措施:
1、聚焦对象,查明落后根源。
有的放矢,才能百发百中。我必须逐个聚焦、全面地认识这些学困生。一想到这些学生,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把这些暂时在我心中定位为学困生一组一组地集中坐在一起,不管是上课和下课,尽量做到:目光多关注,机会多给予,鼓励多用心,纪律多重复,奖励多偏心,谈心高频率等。
2、多元评价,强化阳性。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我们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在很多情况下,学困生的身上有着恶魔效应,随便拿起一份期末成绩总录,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其他副科的成绩也不尽人意。为什么会这样?评价标准传统、单调使然。这是教师对学困生的恶魔效应,除此之外,班集体和学困生自身也有这样的效应,这是消极、可怕的效应,对学困生的发展提高很不利。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总能得到鼓励、支持、肯定的人,会如何呢,当然是积极、阳光。心理学上这叫做不断地心理暗示。我在这里讲的强化阳性就是不断的给予学生积极、阳光的心理暗示,去发现人身上正常的行为、去发现人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鼓励和强化;对于那些消极、异常的行为漠视或淡化,通过不间断的进行这样的正面行为暗示、强化,帮助来访者克服不良的行为,而用正常合理的行为替代之。因此,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运用“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这一理念。发现学生的优点,在班级晨会中放大,上升到品质高度,使得学困生自己和家长的脸上都有光彩。同时,这一举措,还将多元评价理念传播、感染全班学生,以及到教室上课的其他科人任教师。希望,通过长期努力,在学困生身上也产生光环效应。
3、找准突破口,稳步提高
学困生的学习之所以落后,比较根本的因素是学习方法和方式上存在问题。我对观察结果作了归纳:一、观察不仔细,盲目信任自己;二懒惰思想严重,不舍得花时间逐个对照课本中的词语,将所有的词语都先带个头,然后撇开课本自顾自写,这样往往导致要错就错一长串。三、没有检查习惯,写好后合上本子就完事。在此结果的基础上,我觉得抄写生字词是相对简单的学习行为,所以先给最基本的抄写行为做了如下规定:一、凡是抄写生字词一律写4遍,看一个词语写4遍,不能单个字看,边写边在心里默念——对于有这么大比例学困生的班级而言,我认为写4遍是可取的,边看边写边念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降低错误率;二、未完成抄写生字词的家庭作业一律补写8遍——这是告诉学生懒得写作业,将导致获得更多的作业,这也符合人的心理规律;三、写好作业后必须仔细检查,凡是在老师批改后得到4个以上红叉的要重写,得到4个以下红叉的要将该写错的生字词补写4遍——这是为了防止学生写作业时走神,写到第三、四个容易错。四、字迹轻飘、模糊、大得格子都写不下的得一次次重写,一直写到老师能看清楚。五、作业评价分优、良、及三等,对于“及”,我是不写的,代替的是老师的温馨寄语,得“优”的学生才能奖到一颗星,才能用钢笔、水笔来书写。我想以写好生字词为突破口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协调能力,一步一步,一项一项一天一天地提高。
4、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是许多教师的一项绝招。在学困生的辅导上,也要用“赶、帮、超”三个字。许多学困生都存在背诵困难,究其原因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注意力方面和学习兴趣方面存在不利因素。树立“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信念,要知道所有人都是靠勤奋好学才能取得好成绩的,只有舍得花时间才能提高自己。“好记性,不如懒笔头”,在课堂上,我提倡学生及时做听课笔记。可是,大多数学生一时难以习惯,我就坚持每节课表扬那些及时做笔记,字迹工整的学生,而且这被表扬的学生对象不断地更换。这样,给学困生一个暗示:同学们一个个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老师的称赞,我也要努力这样做!
5、家校合力,共同促进。
通过和几个学困生的家长个别接触,我发现他们大都有破罐子破摔的教育思想。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先做的是通过谈话,让这些家长知道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有不可推卸的义务责任,作为本班班主任,我用乐观向上和真情赏识的心态,激发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期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用恒心和耐心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电话联络,坚持做到每天让学生抄写“某月某日备忘录” ,并让家长签字,第二天交给老师检查,这样以防家庭作业被学生借口遗忘。那些还没有取得联系的家长,我也会想方设法,尽量做到家校沟通无限,教育效果倍增。
6、发扬学校育人特色,提高学困生素质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一个人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并不代表这个人的素质就很高。”对于学困生而言,提高素质显得犹为重要。以多加少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加分理由要形形,标准要循序渐进地提高,尽量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