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16:36: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类得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284-02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如今的学术载体、学术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国际上对于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中国,承担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仍然是传统纸质期刊。因此,本文所指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即纸质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针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思考其如何提升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
一、教育类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
1.品位参差,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各省市教育报刊社;二是由高校主办的期刊;三是从属于各出版社的期刊。通过对这些教育期刊进行观察研究,不难发现,这其中鱼龙混杂,当然有一些高端的期刊,但也有不少期刊品位低下,有些几乎就是靠高额的版面费来维持经营。
由于教育类学术期刊涉及的领域广泛,学科门类庞杂,如从学段上就有学前、小学、中学、高等、成人等,从学科上则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心理、技术等。这样导致了不少教育期刊存在名称相似、风格雷同、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即使是一些核心期刊,也存在栏目学科优势不明显、学科读者定位不准的现象。仅以中学历史学科为例,就有《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等期刊,从名称上看,这些期刊极其相似,栏目设置上也大同小异。
2.影响力低,好稿匮乏
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功能本应在于传播最新的教育信息动态和成功的教育经验,研究热点、焦点问题,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专业支持。但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蔓延教育界和学术界,不少教育期刊的功能只剩下发表评职称论文了。即使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也存在着选题炒冷饭、内容不知所云的状况。有人这么打趣,“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只有两个人会看,一个人是编辑,一个是作者。”虽然这样的话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偏低。
目前,有不少期刊设立了理事单位。应该说,理事单位对于支持期刊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期刊被理事单位“绑架”的状况。比如,理事单位往往要求期刊为其发表一定数目的论文,这些“关系稿”良莠不齐(以差稿居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品质。
3.发行量少,渠道单一
教育类学术期刊由于受众的特殊性,不像教辅期刊那样市场需求大,因此发行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发行量少,往往一本期刊的期均发行量达到2万就相当可观了(因此,一号多刊的现象目前也成了行内公开的秘密,许多期刊频频推出新品种,以此增加总发行量);二是渠道单一,以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为主。为何出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由于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受众群体较小,主要由教育行政机构下属的教研室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教育学院学者、研究生等构成,与教辅期刊面向广大的学生群体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其次,由于数字化出版的潮流,广大教师进行科研创作时习惯于利用知网、维普等网络文献数据库检索文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期刊发行量的萎缩。再次,期刊本身对于市场开发的重视不够,在发行上习惯于依赖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旧有的渠道,很少主动去开发新渠道。最后,编辑的营销意识不够,学术期刊的编辑一般文化程度较高,性格也比较清高,往往不太愿意主动地“走”出去和市场进行直接接触。
二、教育类学术期刊发展的对策
既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那么,许多教育类学术期刊为什么依然能够生存,而且似乎还生存得不错?笔者认为,由于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众多,且在评定职称、晋升等方面都需要有论文作为支撑,因此,业内人士亟需大量的教育期刊来满足其成果发表和出版需求,而现实中学术期刊数量并不是很多,因此造成了资源的稀缺,不少教师愿意(虽然也许并不情愿)缴纳版面费来达到的需求。一些期刊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懒于开拓进取,在选题和发行上不愿意动脑筋,仅仅满足于收取版面费来维持生存。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也是如此。目前,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国际上对于学术论文开放存取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现在看来,对中国纸质类的学术期刊的冲击还不够明显,但是正如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大势所趋,开放存取也将是学术出版的大势所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植根于互联网的开放存取运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学术出版格局,甚至打破了行业限制。因此,不管是从近期还是从长远来看,都必须加强教育类学术期刊的竞争力。具体有如下几点建议:
1.以内容占据高地
目前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市场正处于群雄纷争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内容是前提。众所周知,“内容为王”,但目前走下坡路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无一不是内容出了问题。教育类学术期刊与经济类、科技类等学术期刊的一个不同点是,时效性相对较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教育类学术期刊不讲究时效性。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内容必须做深做透,做到期期有亮点。具体做法有:抓住教育界当下的热点,策划专题稿件;针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组织发起学术讨论;介绍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等等。以笔者所在的《教育研究与评论》期刊为例,其开辟了“热点透视”栏目,对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比如小学语文界曾有一位特级教师提出了“高文低教”的教学理念,认为对于一些课文的主旨不该拔到特定的高度,而是要“接地气”,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该刊的主编敏感地意识到这个话题值得进行讨论,于是分别约请中学、小学的一线教师围绕“高文低教”的主题,从“到底该不该高文低教”、“高文如何低教”等多个角度展开了讨论,在业内反响较为热烈。
2.以活动拉升人气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版流程中的发行、反馈环节将越来越得到关注。教育类学术期刊的编辑部不仅要出版教育学专业的杂志,还要把杂志的品牌优势和良好声誉渗透到各个相关领域,并从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比如,通过不定期的主办出版与学术讲座、编辑出版与学术会议有关的专题刊物、召开作者和读者等受众群体的专题座谈会等等。
仍以《教育研究与评论》为例,该刊成立于2009年,短短的五年内,积聚了大量的人气,目前在江苏省内的影响力颇高。除了坚持内容为王、保持品质外,举办活动也是该刊吸引人气的一个重要法宝。比如,该杂志曾主办了两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围绕苏派语文的特点,请名师开示范课,请名家做专题报告;论坛结束后,杂志特辟“本刊特稿”栏目,约请开示范课的教师撰文谈谈他们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同时也邀请听课教师对于示范课进行解读、点评。主办这样的活动,不仅使该编辑部获得了社会效益,而且也赢得了经济效益――每届论坛都吸引了1 000多名的与会者,人员涵盖了江苏地区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每次论坛举办过后,期刊的发行量和自由来稿量都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
除了举办论坛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论文写作培训课程来增加人气,提高经济效益。前文已经阐述过,目前有很多教师有的需求,但是不少人对于怎么撰写论文并不了解,往往在没有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闭门造车,东拼西凑,这样的文章经不起推敲,对他们的教学也毫无帮助和启发。编辑部可以通过开展论文写作培训课程,将学术规范、论文的写作方式告知他们,以帮助其提高学术水平。
3.以新媒体推动发行
随着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借助新媒体平台的营销开始崭露头角,不少期刊,特别是财经类和娱乐休闲类的期刊走在了前列,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发行营销。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官方微博在2014年1月22日,了一条关于年货特刊的信息:“年货真就是慢慢、细细地注入的一份心情。它是记忆的载体,故乡的召唤,是各家各户‘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中的味蕾总是情感的闸门,时时牵动着我们最敏感的那根心弦。”该条微博被转发了1 599次,被评论332次(截至2014年2月1日)。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很少学术期刊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账号,其实教育类学术期刊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发行营销。在这过程中,编辑由于拥有作者资源(即微博“粉丝”)和熟悉刊物内容(即微博信息来源)的优势,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本新刊即将推出之前,编辑可以在官方微博上发表新刊推荐、活动预告等信息,感兴趣的“粉丝”看到后,就会做出转发、回复、评论等各种反馈。由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是呈爆炸式的几何级传播,这样就能够以较低的营销成本实现了较好的发行目的。
综上所述,教育类学术期刊只要勇于迎接竞争,内容上求“新”求“深”,发行上搞“活”办“广”,就能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引言
初中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阶段,而语言的学习又是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言不仅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修养的手段之一,更是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载体。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我国历代学语文的优良传统。
1.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1)语言积累是我国历代学语文的优良传统
我国古代私塾非常重视朗诵的记忆,认为只要多多的朗诵就会积累文字、句子,就能熟能生巧的应用这些文字、句子,因此,那时采用的是经验式语文教学方式,并要求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比如,我国古代的学生在熟练记忆、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书目后能熟练将之应用到文章的写作中。因此,我国古代对语言积累的重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当前语言教学的重要课题是语言积累
初中语文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语言积累的教学任务,这就说明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语言积累,这就要求各初中院校需增加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量,这样初中教师不仅能够从繁琐的语文课程中解脱出来,还能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课堂阅读量。
2.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途径
(1)加强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实现语言积累
朗读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朗读,学生通过朗读文章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词语,还能够积累优美的句子。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大声的将课文朗读出来,让学生通过朗读文章品味出文章中蕴含的趣味,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感悟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语言素材。学生在第一次朗读时,教师要校正学生的发音、咬字,在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后让学生大声的朗读出来,同时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朗读形式,比如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组织分角色进行朗读或齐读、范读,也可以采取朗读比赛的形式组织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既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情趣。
(2)强调背诵,让学生在背诵中实现语言积累
与朗读一样,背诵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人的大脑中知识的储备与治疗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才干,这主要是由于人在思考和表达时都要从大脑中提取相关的素材。而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读、诵、悟是一个连续过程,如果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诵,那么学生的理解、感悟将失去意义,语言积累将失去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同时为学生做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激发学生朗诵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教师现引导学生缕清文章的含义,在理解每个段落的含义,然后在进行背诵。这样学生能够更好记忆背诵的文章,而且不容易以往背诵的文章,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背诵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加强对复述的重视和语言的积累
复述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口头训练中的重要手段,复述能使学生在使用语言时更加的规范、准确,能让学生将书面化的语言转变为更容易让人理解的语言。在复述时,首先要收集和整理语言材料,然后加工、转换有用的语言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才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句子、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因此,通过规范化的复述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在复述的过程中,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选择复述的教材时,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师生合作复述或表演复述的方式对段落、图文结合的文章进行复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结构调整方式或人称转换方式将长篇幅文章的重点、难点复述出来。在当前提倡开放性学习的阶段,教师需不断引入新的复述方式,不断改进复述方式,以便让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4)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培养钭陨淼奈幕素养,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同时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各个领域的课外图书,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向上、语言清新、简单明了的图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外图书带到课堂上来,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分享图书中的净化,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从而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3.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不仅要靠学生不断的朗读文章、背诵文章,还要靠提高学生课外的阅读量,语言积累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更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美丽,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重视家庭对孩子成长发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家庭教育甚至会对孩子的前途产生重要的影响。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重要的思想渊源和背景,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家学基础,另一个是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
一、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家学基础
家学是一种坚持,是整个家族的文化传承,是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从某种程度来说,家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问,更是一个家族的象征。正是因为家学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站在前人知识与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学问,所以家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家学这种精神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梁启超的家乡民风古朴,是一个有着浓厚的书生文化气息的地方。在这里,文化宗师和忠、孝、节、义、仁等伦理规范影响着这里的民间风习、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2](p11)在梁启超的家庭中,家中长辈以上的人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祖父是秀才,父亲是私塾的老师,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这种家庭环境对梁启超的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以一股无形的力量塑造着他人的个性、性格、思想等等。1.梁启超早期的家庭教育。梁启超生活在一个有着浓郁的书香气息的家庭中,他的父辈很重视其早期的家庭教育,从小就对他进行了很好的启蒙开智教育。他很小就在祖父和母亲的指导下识字读书了,长大后便开始精读各种经典。这些启蒙开智教育使他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早年的识字和学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对我们很有启示,如今的家长应该注重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在无形之中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2.父辈身上的诚实守信与人格魅力。梁启超的祖父、父亲以及母亲都是影响乡里的有名人物,他们身上都有着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和特殊的人格魅力。他的祖父是个秀才,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绅士,热心公益事业,深得村民爱戴;梁启超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识礼,以孝贤闻名乡里。[1](p15-16)长辈们在教导梁启超识字之余,更为看重德行的培养,要求他保持勤俭的家风,引导他做正派的人,要从小立志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这种教育模式为他将来的人格、思想奠定了基础。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和人格魅力是其家庭教育思想中品格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最终,梁启超确实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3.淑身济物与忧患意识。梁启超的祖父和父母还特别注意向年幼的梁启超灌输三纲五常思想。常常提及亡宋、亡明的国难痛史,对他进行一些户外教育,如参观庙宇。祖父的教导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悄然埋下了忠君爱国的种子。梁启超的父亲认为淑身和济物很重要,淑身简单说来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济物”指能“随所遇以为施”。[3](p20)梁启超一生勤勤恳恳,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随遇而安。祖父和父亲对梁启超的影响很大,从他们身上,梁启超学到了淑身济物的道理,培育了忧患意识。
二、文化根基
这里的文化基础既包括良好的国学功底,也有先进的西方思想,因而他的家教思想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又具有西方的现代意识,两种文化共同造就了梁启超的家庭思想。1.学术功底。梁启超号称饮冰室主人,一生作品上千篇。其对儒家哲学的分析,印证了个人改造为基础的社会改造的可行性。其对尽性主人的分析,对国民个性的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对自治力的分析,增强了国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梁启超一生多数时间致力于教育事业,强调国人要有自治力,要积极的参政议政,要团结,要有个性。他强调个人并不单纯的是个人,又是社会人,更是一国之国民。2.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梁启超在日本生活多年,深受当时日本潮流思想的影响,又去过澳、美、欧等洲,因此对西方思想与政治的流变过程有相当多的了解,他期望借助西学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因此,梁家的文化取向贯穿了中西并重思想,取长补短,既不是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激进的追求西方文化。[1](p21-23)将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简单的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将其简单的看作是西学文化,也是没有意义的。为实现自己伟大的爱国理想,梁启超在其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几番出入朝局,又几度无奈地退回书斋,在精神上饱受摧残,他本人也在晚年反思了自己的教训,并以此作为子女的人生参照。他用自己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成功培育出了九个优秀的子女。他的子女不仅是其思想的忠诚继承者,亦是发扬壮大者。透过梁启超子女的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提倡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抹杀其子女自身的努力。通过对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家学基础、文化基础分析,通过对梁启超早期所受的教育和家中长辈的熏陶分析,通过对梁启超学术功底和精通西学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其教育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从而更好的培养作为国家未来的年青一代,从而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方力平.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1.
高等教育分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又是我国当前学术界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有关高等学校分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对此并未达成共识,各方观点存在明显分歧,似乎短期内很难达成共识。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高等教育分类及高等学校分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后才凸显出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关研究在国际上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不过30多年时间,在我国还是世纪之交的事情,短期内理论上难于达成共识。二是因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在宏观上抽象出一个科学可行的分类框架确实难以把握。三是因为高等教育分类既是一个“价值有涉”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必须能够用于实际的技术问题。总之,这是一个难于解决而又不能不及时予以解决的难题。因此,首先从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上达成共识十分必要。本文试就此进行初步探究。
高等教育分类研究必须首先明确界定“高等教育分类”,否则讨论和研究就可能陷人无谓的争论。因此,什么是高等教育分类?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这是我们研究高等教育分类时首先应弄清楚的问题。
在社会学创始人涂尔干和莫斯看来,“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1]据此,“分类”这个概念在内涵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分类的对象是事物、事件和事实。第二,分类的任务是确定事物、事件和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包含关系、交叉关系或排斥关系。第三,分类的目的是使划分的对象各有归属,以便人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事物、事件和事实;同时,分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能企求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
涂尔干和莫斯还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认为分类的外延包括“符号分类”和“技术分类”。根据他们的论述,可以对这两个方面的分类作如下区别:“符号分类”是人们对事物、事件和事实在观念上进行的划分,具有道德或宗教意蕴,实际上是一种逻辑分类 (概念分类),它受人们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是一种“价值有涉”的分类,所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事件、事实的认识水平与价值期望,可以理解为“形而上”的划分;而“技术分类”是一种实用图式,实际上是一种“操作分类”,它希望的是尽可能地减少人们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是一种力求“价值无涉”的分类,通过建立起能够实际操作的分类指标体系,揭示人们对事物、事件、事实的把握程度,可理解为一种“形而下”的划分。因此,前者是人们根据“心理积习的汇总”和一定目的,对事物、事件、事实因自身发展而导致其结构缓慢分化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实际图式或样式,在一定的价值观引导下通过分析归纳,从逻辑上建构起并列、等级或并列与等级相互结合的分类模式或分类框架,并给予事物、事件和事实以相应的分类符号(分类名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思考和理解事物;后者是根据“符号分类”提供的分类模式或分类框架,通过建立相应的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或对事物、事件和事实进行横向归类和纵向分层,以便于人们确定事物、事件、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属种关系、对立关系、矛盾关系等)。
我们认为,涂尔干和莫斯关于“分类”的界定,是基本正确的,它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从分类的层面看,分类可划分为逻辑分类和操作分类,用涂尔干和莫斯的说法就是“符号分类”和“技术分类”。前者属于理论层面,后者属于实践层面。二是从分类的向度看,分类可分为横向分类和纵向分层,前者指横向上将事物、事件、事实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后者指纵向上将事物、事件、事实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等级。进行分类研究时首先必须区分分类的层面和向度,不作区分就容易导致范畴或概念混乱。三是分类是一个连续不断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尽管分类在一定时期、地点和条件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但这并不是说分类就永远固定不变,恰恰相反,分类应该随着分类对象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适时进行调整,应该随着人们对分类对象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完善,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人们认识上的落后、理解上的偏差、行动上的盲目,并最终导致发展策略上的失误。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分类,首先要对“高等教育分类”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明确界定,否则就很难在研究和讨论时达成共识。
界定“高等教育分类”范畴,首先要界定“高等教育”,然后才能界定“高等教育分类”。众所周知,从性质和任务看,“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2],而分类如上所述,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事物、事件和事实划分成类型和层次,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分类”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而将高等教育系统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从而确定高等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层次关系)的过程。
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例如:普通民众(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在接受高等教育前需要对高等学校进行选择,这就需要借助高等教育分类来帮助其认识、判断高等教育及其机构的各自特点。有关学者、专家在对高等教育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时,也需要借助高等教育分类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帮助其进行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在选择、设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方案及评估高等教育政策效应时,更需要借助高等教育分类作为决策或政策分析的工具。第二,高等教育分类的对象是高等教育系统,这个系统至少应该包括高等教育及其实施机构——高等学校,如果没有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就直接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那么后者的分类就可能出现随意性,导致高等学校定位的混乱。第三,高等教育分类的内容是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统一的开放系统进行类型和层次的划分,这种划分不仅包括横向上的分类,也包括纵向上的分层;不仅包括分类框架、分类标准和分类指标体系,也包括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高等学校之间相互沟通和衔接关系的设计。第四,高等教育分类的任务是确定高等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首先要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纵横向上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包含关系、排斥关系,或者同类关系、同层关系,等等;然后才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其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位”。第五,高等教育分类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要适时根据高等教育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使高等教育以合理的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功能。
与此相应,高等教育分类的外延也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划分;从分类的层面看,可分为高等教育逻辑分类和高等教育操作分类;从分类的向度看,可分为高等教育横向分类和高等教育纵向分层。
人们之所以对已有的高等学校分类法及分类标准难以达成共识,除了文化传统的因素以外,就分类方法和定位政策本身而言,主要分歧集中于分类依据、分类指标和定位政策的导向。换言之,由于分类依据的不同、分类时所遵循的原则不同、分类的思维向度不同和定位的政策导向不同,高等教育分类框架和定位政策的效应存在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时,要注意如下方法论问题。
第一,要尽可能减少分类者自身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高等教育逻辑分类还是高等教育操作分类,都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价值有涉”的有关高等教育结构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分类者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分类原则、分类依据、分类指标的确定。例如,《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武书连认为,评价一所大学的地位主要是看其对社会所做贡献的大小,而贡献大小主要看其培养人才的数量和科学研究的规模,因此他的“大学分类”主要依据之一是大学的科研规模。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EFT)认为,高等院校的行为决定其任务,必须最大限度地用任务来区分高等院校,因而根据每年授予学位的等级与数量将美国院校进行分类。
第二,要科学确定分类的依据。分类依据的科学性决定着分类框架的优劣。例如,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主要依据高等院校的自治权进行纵向分层,具有学术自治权的大学(“自治部门”)处于上层,没有学术自治权的多科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 (“公共部门”)处于下层。又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所依据的基本分类单位是教学计划,按照教育级别和学科类型对教学计划进行交叉分类。显然,前者分类的依据是高等学校的自治权,由于不是按照性质、任务、职能而是按照权力分层,因而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与其政策预期(促进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相距甚远;后者的分类依据是教学计划,抓住了高等学校最基本的人才培养职能和教学工作,因而是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为世界各国所认同。我们认为,应当依据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对高等教育进行横向分类,依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及专业设置的面向对高等学校进行横向分类,依据履行社会职能的能级对高等院校进行纵向分层。
第三,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演进历程,因此高等教育分类应该遵循如下顺序:高等教育类型分类高等教育层次分类高等学校类型分类高等学校层次分类……对高等教育来说,横向类别划分是纵向层次划分的前提,任何单一的纵向分层都可能导致高等教育单一化、高等学校趋同化,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分类模式和框架应该是在横向分类的前提下,做到横向分类与纵向分层两个维度相互结合,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第四,应当区分高等教育逻辑分类与操作分类的思维路径。高等教育逻辑分类建立在对高等教育分化与重组状况进行描述与归纳的基础上,高等教育操作分类是根据高等教育逻辑分类的框架设计出具体可行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指标体系,而且这些标准及指标体系应该是建立在一定数量高等教育及机构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质言之,在研究方法上,高等教育逻辑分类应该遵循归纳推理的思维路径,侧重于高等教育特征方面的定性分析;高等教育操作分类应该遵循演绎推理的思维路径,侧重于高等教育及机构按分类标准和指标的数量统计、遴选及验证。
第五,要结合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更要引领高等教育结构分化与重组的方向。高等教育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系统整体的多样化发展,维护高等教育系统的正常秩序,引导未来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分化与理性重组。因此,高等教育分类框架是从高等教育结构的现实出发,对高等教育分化与重组的历史线索和现实状况进行描述和归纳而建立的,不是从理论出发,凭空设想出一个理想化的分类框架、分类标准和分类指标体系,然后凭借这些框架、标准和指标去规范高等教育结构分化和高等学校分类办学。换言之,只能通过高等教育分类引导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而不应企图通过高等教育分类去限制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第六,既要适时优化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高等教育系统与其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不断进行着信息的动态交流,同时其自身内部诸要素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不断分化与重组,从无序趋向有序,从不稳定趋向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是绝对的,因此高等教育分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优化、完善过程,企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分类框架特别是定位政策要根据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与重组的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例如,美国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自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以来,先后已修订发表过五个版本,不久将发表第六个版本。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以来,至今也有两个版本。同时,高等教育系统又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并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系统又相对稳定,因而高等教育分类框架及其定位政策也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朝令夕改。我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学制系统,高等教育体制经常按某一“决定”、“指示”而变化,甚至随着教育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职权分工而变换,导致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给高等学校的定位与发展带来困惑与困难。高等教育具有滞后性、周期长等特点,实际工作中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及其机构分类,往往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的现实问题,很难兼顾高等教育未来的持续发展,所以在设计高等教育分类框架和定位政策时,既要立足于解决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中的现实问题,也要引导未来高等教育结构的分化,设计者不能只使用“显微镜”,还必须戴上“望远镜”。
第七,要正确认识分类框架与定位政策的辩证关系。必须看到,高等教育分类框架与定位政策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概念,从二者的联系看,高等教育分类框架是制定定位政策的前提,而定位政策又是落实分类框架的重要保证;从二者的区别看,高等教育分类框架解决的是高等教育及其机构的任务、职责和能级区分问题,不是解决高等学校的社会地位高低问题;而高等教育定位政策是根据高等教育分类框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规划方式明确高等学校各自的职责和分工,通过评估方式判断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并将其与资源配置特别是经费拨款联系起来,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分工、科学定位、明确方向,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
一般而言,根据不同的标准,高等教育及机构类型和层次的划分结果各不相同,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目的。目前我国对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的划分多种多样。例如,以隶属关系为标准,从纵向上将我国高等学校划分为部委属、省(区、市)属、地(市)属三个层次;以举办主体为标准,从横向上将我国高等学校划分为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以是否列入各级政府重点建设行列为标准,从纵向上将我国高等学校划分为“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全国重点大学、省(区、市)重点大学等;以行政级别高低为标准,从纵向上将我国高等学校划分为省部级高校、正厅级高校、副厅级高校等层次;以授课形式为标准,从横向上将我国高等学校划分为全日制大学、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大学、夜大学……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等教育及机构分类方面,至今人们往往习惯于用社会等级观念,首先关注高等学校的层次划分,而对于作为层次划分之前提的类别划分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一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它导致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异化为围绕地位、层次、身份展开竞争,而对质量、水平、效益不够关心;人们评价高等学校也异化成对办学地位、层次、身份的判断,而淹没了对教育服务质量、学术水平应有的关注。这也许正是导致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型高校竞相向学术型大学“趋同”和“攀高”的根本原因。
为了防止以往单一层次分类框架的弊端,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及机构分类应该运用系统论和分类学的原理,将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及机构整合为统一、开放的高等教育系统。具体而言,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划分。
首先,在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下,依据所承担的任务,从横向上将高等教育系统划分为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子系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A和5B)。
其次,依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学科专业设置的面向,将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高等学校从横向上划分为学科型、专业型两种,即根据学科来设置专业的高等学校称之为学科型高校(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A[3]),面向社会各行业领域设置专业的高等学校称之为专业型高校(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A2[4]);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岗位和岗位群设置专业的高等学校称之为职业型高校(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B),从而将高等学校划分为学科型、专业型、职业型三种类型 。
第三,根据高校所设学科(专业)的内在关系与覆盖面,在横向上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三类。
第四,根据履行社会职能的能级,将普通高等教育子系统中的学科型、专业型两种类型的高校在纵向上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三个层次,将职业型高等教育子系统中的高校在纵向上划分为教学科研型和教学型两个层次。
同时,在上述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间建立起相互沟通和衔接的证书体系(包括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资格证书等)。其中,学历证书只标示接受高等教育经历的证明,而学位证书则标示持证者达到的高等教育水准的证明(学位不只是以往标示其学术水平的证明)。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之间建立起横向相互沟通、纵向相互衔接的证书体系。这种开放性证书体系不仅解决了不同类型和层次高等教育及机构的任务分工、能级区分及相互比较问题,从而为高等教育学制改革提供依据,而且解决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及机构毕业生在就业、晋升方面的横向比较问题,也为政府和用人单位分别制定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的薪酬标准、聘任条件、失业保险政策等方面提供可以进行比较的尺度。
参考文献:
人文学科,在大学主要指社会科学,经济及管理类学科。在我国的大学教育构成中,人文学科的学生大约占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几百万在校文学科类大学生。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类的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大力加强科学素质的提升。
一、人文学科学生科学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从一般的学科和课程构成在教育目的的反映上看,人文教育主要进行的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科学教育既要传承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理论,使之拓宽知识领域,更好进行科学素质教育,重点在拓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求得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重点解决“方法论”问题。对人文学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解决的是学生科学素质问题,为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这实际上是现代教育所要面临和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探索完成,如广泛地开设了自然科学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与专业课,进行通才与专才的教育,加大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力度。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工作则更早,其教育方式,体系也更完备,如美国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STS教育等。
但应当明确的是,我们现在探索的科学教育,已经不能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般的数现代知识的再度灌输和教育,不能只是一般自然科学的系统性教育,而是要更强调科学精神的培育,及“求真”能力的培养,以此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才是在文科大学生中加强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人文学科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同年龄段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科学素质应当较高。但是,目前对人文学科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的这一群体并不比其他社会群体的高多少。
一般来说,科学素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科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理解程度;对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的基本理解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正确理解。同时满足上面几个方面的条件,才可以说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
由于我们教育方法,课程设置乃至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当代大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是较为严重的,这点已不容怀疑,这也是多年来我们的科研成果众多,创造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高,我们的科研论文众多,但有独创性的不多。我们的高学历、高学位人才众多,但真正成长为大家的人物即寥寥无几的重要原因。
中国教育史上,有两个时期是值得回味和反思的,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高等教育的一些缺陷,也就是科学素质培养中的一些问题。
上世纪40年代,由于爆发,国内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学内迁至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战争,当时的办学条件异常艰苦,甚至连基本的时间实验设备设施及教材都相当缺失,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贯通的科学素质教育,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专门教育,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尤其学生掌握与研究方法。因此,培养的学生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专业功底,同时,又使学生具备了学习与科研能力。这种科学教育的成果在未来展现出来。30年后,到70年代就很快涌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和在国内学术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家,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恒武、朱光亚、钱伟长,还有成长为两院院士的王伏雄、陆宝麟、涂光织、等大家,西南联大的学术水平在世界都是有具有一定地位的,它培养了几十位两院士,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西南联大的毕业生20多年后就成了世界公认的大家。
1977年,我国恢复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每年招生人数从20多万,至今也是30多年,但全国的恢复招生考试以后的毕业生公认为学术大家的寥寥无几,要成为能问鼎诺贝尔奖的人到目前还几乎没有,同样也是30年,办学条件优于30年前的西南联大,而毕业生质量即不能相比,究其原因,科学教育的缺失是其中重要一条,现在的学生,没有相当严格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更缺少科学教育中方法的培养,对人文科学的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尤其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与重要性。
首先,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最重要基础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我国现行的高考选拔制度上的缺陷,中学阶段文理过早分科教育,文科大学生对自然科学教育的理解是极不完整的,更谈不上深入和全面。而从理论上看,人的素质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方面组成的,这几方面相互渗透、联系和影响,共同构成其整体素质。而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最高层次,是其他形式发展与构成的基础。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不足,就此而言,对人文大学生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这类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其次,社会对人的整体认识偏差使人才的评价系统不完善。我们的大学教育在这种不完善的评价系统的引导下,将大学教育定位于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大学教育多年来过于功利化,过分的专业化,具有强烈的行业性与较窄专业性,而目前经济发展,结构变化相当迅速,原有的重专业、轻复合;重知识积累、轻全面素质提升;重平均发展,轻个性教育的教育模式弊端在市场变化面前变得束手无策,学生技能单一,考试技能较强,工作技能却较弱,尤其缺乏灵活性与创造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人文学科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再次,从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看,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日益渗透坚密联系,实现高度综合化,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互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现代社会问题,科技与经济问题都具有相互联系与综合性,人类必须站在全新的高度,从整体上去认识与把握客观世界,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必须加强科学知识教育。教育本身的功能在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既然要求的是全面提升,当然也就包括了科学素质的内容,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提升素质。自然科学本身重视探求真理的“客观性”,即实践性,将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研究活动,就应当有贯穿于人科技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审核能力,通过科技知识与素质的提高,使之具备良好的科学论理与道德,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因此,人文科学而的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重要的在于养成好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论理道德,这对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尤其是应当的。
三、人文学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模式
(一)改革目前的课程设置结构
当前在教育方面我们非常习惯于满堂灌,因此总感到教学时数不多,许多专业学习的标准往往以教学的时数为重要依据,很少考虑当前科技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生接受科技教育的个体差异。
因此,必须大力改革目前的课程结构模式,减少一些强调共性的统开课,尽可能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开设科技教育课程,强化科技教育对人的巨大的培养和塑造功能。
(二)改革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将科学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当前,我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评估中,一般都着重于教师教案的完整性,近年来甚至以统一性作为模式,由此而来的是,教师的教育个性无法发挥,培养学生就势必成为一种共性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估,过于在考试过程,论文数量,考试分数,甚至将试卷及各类题量都作为一种统一标准。对于人文学科类的大学生,更把作业的规范性和次数作为标准,使学生陷于新一轮的文山题海之中。
因此,要体现科技素质的培养,就要改革这种评价模式,体现“科学素质”培养的特色,要将科学教育课程提升到人文学科学生总课程的的20%以上,加大科技知识普及、科技写作知识的传授力度,并结合学科特性,发挥其逻辑思维的特性,在开设一些具体的科技课程同时,侧重于学习《创造学》、《科技概论》、《科技论文写作》、《科技发明与创造》作基础选修课,加入《科技实践》课作为具体的一门科技活动过程的实践课,并要规定一定的训练量。
(三)建立有特色的科技实践活动基地
可以考虑在大学的研究机构和社会上的科研开发机构中,有针对性的建立科技实践基地,并注重人文学科学生特色。
人文学科学生不可能直接参加科技研究,但建立这种基地,可以让人文学科学生有实践基地作保证,让人文学科学生知晓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全过程,尤其是科技开发的组织工作乃至投入生产、创造效益的过程,让人文学科的学生知晓这一过程,参加组织工作的过程,可以培养科技意识,懂得科研开发的全过程,潜移默化中增长科技活动的知识,提升其科技素质。
(四)改革课堂科学教育方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已开始逐渐认识到人文学科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陆续在人文学科中加入了一些科技教育的课程,这种变革当然是非常好的。遗憾的是,从实践上看,效果似乎还难以显现出来,近年来毕业生的人文学科的大学生普通缺少创新精神和科技工作应有的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正是这种教育还收效甚微的反映。
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模式上,太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应对崭新的科技发展现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育,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特性,使相当多的人文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忙于高考的应试学习,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因此,课堂教育要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在描绘一些具体学科的基础知识,甚至公式的推理与推导,而要着重科技的发展历程、现状,着重培养对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养成,着重科学素质的提高。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科技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网络、多媒体,科技作品的制作等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研开发过程的理解,甚至就从多媒体设备、电脑教育设备设施的构成与使用讲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抛弃一支粉笔讲公式,一块黑板演示现代化科技的陈旧模式。
再次,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我们太习惯于一套试卷,一个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当前要全面改革这种方式,引入如科技开发活动的组织方案制定,科技现象的描述一些带有自主创新性的科技课程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创新意识。
三、结语
科学教育对人文学科类大学生的科学教育,不单是一种基础教育的补课过程和弥补过程,而是培养人文学科类大学生对科学素质的理解,对科技活动认识的一门重要素质提升课程,这对这类大学生全面科学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课程结构、教学考试、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才会收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钱贵晴.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研究成果[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类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像单亲家庭一样,主要是在心理方面,只不过某些方面程度较轻而隐蔽。
(一)性别角色社会化障碍。家庭教育是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如果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没有得到合适的性别教育,就会出现假小伙、娘娘腔等性别错位现象。首先,缺少父母任何一方的经常性影响,孩子的自我角色认同就会出现巨大的障碍。这在城市男孩比较多见。农村社会生活环境比较开放、邻里交往没有障碍,因此农村类单亲家庭男孩不难从频繁交往的伙伴或者其他男性长者哪里找到可以模仿的榜样。城市社区非常封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孤单地呆在家里,如果长期和母亲呆在一起,女性化倾向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即便不出现大的心理障碍,但是男性应有的阳刚气概却难以养成。
(二)对类单亲过份依恋。某些职业的性质,注定使其家人包括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接受离多聚少的生活,比如驻外记者、营销人员、驻外地办事处人员、演员……尽管血浓于水,但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依然需要培养。如果缺少足够的交流频次和相处时间,亲子之间难以形成应有的亲密感,孩子对缺失一方的陌生感、排斥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依赖方教育不得当孩子的问题可能就会积习难改了。
(三)没有安全感。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由母亲来担当的家庭,母亲如果有自己的工作必然会因不堪重负,在教养方式上出现情绪化,即对待孩子的耐心会伴随自身心情发生变化,会经常性因为自身情绪恶劣粗暴对待孩子或者置之不理。孩子从小不得不察言观色、小心翼翼,久而久之会变得封闭、烦躁、易冲动,极缺乏安全感。
(四)婚恋观扭曲。类单亲家庭会削弱孩子的幸福感,孩子长期享受不到完整家庭应有的温暖,会形成家庭、婚姻的刻板印象,将来的家庭观念可能会很淡薄,甚至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排斥婚恋,或者排斥异性的现象(母亲抚育的女儿或者父亲抚育的儿子在父母亲感情有隙时最易出现)。
(五)学习成绩不理想。除了全职妈妈以外,大多数类单亲都难以对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家事公事都会一定程度上牵扯其精力,难以更多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农村家庭,还表现在部分母亲因学历低下无力辅导孩子。农村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男孩受教育较多,母亲整体受教育程度较父亲低一些。当然,在义务教育逐步普及情况下,七十年代后期以后出生的母亲文盲的情况不多见了,基本能辅导孩子小学低年级的作业。但是由于监护不力,农村部分类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者辍学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帮忙。
(六)心态脆弱。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学生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破坏了学生成长教育生态环境。类单亲家庭也存在这种情况,在家一方出于责任意识会对孩子关怀备至甚至溺爱,不放心孩子的一举一动,或者走另一个极端,因为自己较忙用放纵孩子行为、用满足一切吃喝玩乐的方式“弥补”孩子。两种极端倾向都会导致孩子任性、自我中心,受不了老师批评,经不住挫折。简而言之,一切在单亲家庭出现的问题在类单亲家庭同样会出现。但是,非常可怕的是,由于完整家庭结构的存在,导致这种家庭的教育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从较少的相关学术研究也可见一斑。普通类单亲家庭这种主动应对意识更差。所以,类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可能因为其隐性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我们很有必要采取相关举措遏制问题的恶化。
类单亲家庭的教育教育对策
(一)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但是并不知道让孩子如何成“龙”或者“龙”是什么,因而在家里可能会误导孩子,常见的如单纯智育化、盲目报特长班、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等。家长学校不失一种很好的模式。其形式可以多元化。从主办者来讲,可以是由社区主办或者学校主办。限于家长工作原因,家长学校可以有假日讲座、现场培训、板报宣传、发放资料、网上课堂等不同形式,即便类单亲家庭没有很强教育意识的家长在浓厚的家教氛围中也会自然受到感染,自我提高意识会逐渐加强。这反过来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会有较大推动作用,对于整个社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家长教育工作应该纳入社区工作和学校工作的计划当中,全年系统展开。这其中应该有一部分针对类单亲家庭的内容在内,尤其学校管理当中,应该特别关注这一部分特殊家庭的孩子,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共同营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二)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倡导爱家的责任观念。消除感情破裂或者淡漠型类单亲家庭,以防这些家庭演变为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更多的伤害。夫妻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众所周知,主流媒体应该从多个侧面反映这些问题,让更多的为人父母者不要单纯放纵自己的性情,以较强的责任意识面对自己的家人,让最初的美丽爱情继续演绎,让家庭的温情时刻包围着孩子。河北卫视“快乐家家家”栏目从宣扬亲情出发,精心选择宣传语、各个时段节目内容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时下也出现个别的单位也开始把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状况作为人员升迁、任用标准。这些都是很好的开端。
(三)家庭自身的努力是直接而有效的。许多人在外打拼是非常无奈的。首先,在家一方应该对孩子做好“解释”工作,讲讲在外工作的父亲或者母亲多么不容易,让孩子明白父母都爱他,父亲或者母亲不能经常陪他是因为工作忙,是为了大家过的更好,或者从大一点讲各种工作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让孩子对空缺一方产生敬意、自豪感。另外,在外一方可以抽空给孩子发个短信,家人共同看信,想象对方对家人的挂念等。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敬请关注!!
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本文系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第二批科研基金项目计划(研究生项目12项):2013-32。
美术从它形成那天起就注入了人类情感,美术作品是倾注了美术创作者对生存、生活、人性、价值等人文观点的产物,优秀的美术作品必定包含了美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着美术创作者对事物独特的审美眼光,并在表现美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融入对理想文化价值的追求,从这一点上讲,每一位有成就的美术创作者,都是我们人格的榜样[1-2]。
工科类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
美术鉴赏课在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对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不高,觉得美术鉴赏太抽象,现实生活中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也不多,而且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其次,高职院校的课程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技能要求高,学生不愿意花费多余的时间对美术鉴赏进行深入了解。最后,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教师与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情交流,致使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兴致不高。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多元的审美观念,养成优良的精神文化品格,我们必须改变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鉴赏过程中,营造师生良好互动的氛围,为美术鉴赏课程的开展创造条件。
美术鉴赏中体现的人文意义
1.促进学生形成多元文化审美观念
人类历史生活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伟大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产生。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美术作品的认识体验,也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开放性”的审美文化心态和情感态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这对于建立具有包容性的豁达的人格品质也具有积极的影响[2]。美术鉴赏教育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世界优秀美术作品和多元优秀文化,识别并领会不同地区、时代的文化含义,学会理解各民族艺术的价值,认同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3]。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
如唐代周P的《簪花仕女图》,全图的构图采取平铺列绘的方式,大胆运用朱红、粉白等色彩,仕女们身穿纱衣长裙,挽着高高的花髻,高髻上簪牡丹,下插茉莉,让人物显得优雅、高贵、明丽。画家巧妙地将仕女手臂上的轻纱染成淡色,完美地展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给人以柔和、恬静的美感。
美术鉴赏课程带领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创作背景的美术作品,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喜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不同的美的感受,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感受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创作意图后,了解到了丰富多彩的异国他乡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充文化思想储备,懂得欣赏不一样的美术形式,形成多元的审美眼光。
2.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
美育可以使学生以审美的和艺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高校美术鉴赏则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的体验便是在对作品的感知和价值评价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在“赏心悦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养成高尚情操[2]。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和,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是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梅花最令美术创作者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桃李在春光灿烂时争艳,而选择在天寒地冻、万物枯萎时,独自傲然挺立。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那傲然挺立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就是那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为世人赞赏。
空谷生幽兰,兰花总是生长在深山野谷,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在南宋灭亡之后,宋人郑思肖隐居吴中,平素喜画“露根兰”,笔墨纯净,枝叶萧疏,兰花的根茎叶,不着泥土,暗喻南宋大好河山被异族践踏,表明自己不忘故国,誓不与元朝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气概。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大凡生命和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中国人善于将自己一片真情负载于花草树木之中,从而使花草树木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这些不同美术作品的认识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多样的审美文化心态和情感态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在不知不觉的美术鉴赏过程中,弥补了学生审美体验的缺失,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审美水平[5]。
3.在审美中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品格和综合人文素质
美术是艺术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并且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美术鉴赏学习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学习[4]。美术鉴赏中的许多优秀人物故事和艺术作品,对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6]。
齐白石家境贫寒,干过农活,学过木匠,绘画生涯从雕花木工和民间画开始,既摹古人真迹,又习诗文书法,游览名山大川,他谦虚朴实又自立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并济,工书俱佳。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他的画善于从经典样式中推陈出新,故而能直接感动人心,向世人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完美统一,使中国画受到国际的重视,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晚年先生面对日寇及汉奸的骚扰索画,贴出“画不卖给官家”的告白,谢绝见客,不跟任何人来往,宁愿挨饿,也不屈服于恶人,这些不畏贫寒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畏敌人,勇于对邪恶势力说不的民族精神,更深深触动了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吴冠中先生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性画家之一,被誉为是中国艺术市场上的奇迹。晚年的吴冠中先生,生活非常简朴,一直“蜗居”在自己的袖珍书房里,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临窗的书桌和椅子,简简单单,这便是书房的全部。对待作品的态度,却不似对待生活这般随意,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去,也从不为金钱画画。吴冠中先生在取得了如此大的艺术成就后,仍然能够艰苦朴素地生活,不骄奢逸,不被金钱腐蚀,对自己的作品高标准严要求,试问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些美术大师的优良品格,就是学生人生旅程中的灯塔,每当遇到现实的挑战而无从下手的时候,请想想他们曾为我们作出的表率,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总之,美术鉴赏并不仅仅是对画画技巧的学习,它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不同的创作背景下认识美术,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精神和故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特殊贡献,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分享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4],并逐渐形成了多元的审美理念,提高审美能力和自身的综合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德平:《让美术鉴赏充满人文的情感和关怀》,《文学教育》2010年第8期,第95-96页。
[2]解玺:《试谈高中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53页。
[3]付:《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任务》,《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4期,第145页。
[4]陈颖魁:《让美术鉴赏教育散发人文气息探究分析》,《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11期,第191页。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意义;内涵;途径
作者单位: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道德责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责任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水平发展的心理规律,使其掌握一定的道德责任规范,并通过其内心体验,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责任感,养成道德责任行为习惯的活动[1]。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出现了责任意识淡化、人生价值错位、道德缺失和行为失范等道德责任方面的问题[2],医药类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这些情况。而医药类大学生将来大部分要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医学领域的风险性,更需要敬业奉献的精神和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因此探讨医药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问题尤为重要。
1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疗人才的基本要求
医疗卫生工作是一种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社会上有众多职业,而这个职业更要求做人诚实、正直、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患者富有同情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生命极其尊重”应该永远是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信条,而其最基本的核心应是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具备道德责任,才能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接受患者红包、宴请,不向患者或家属借钱、借物;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等等。因此,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疗人才的基本要求。
1.2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弘扬传统医德的基本要求
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一书中提出“大医精诚”[3]、清代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更是把医德具体贯穿、融化于医疗实践之中,摆脱医德游离于医疗实践之上的空洞说教[4]。医德要求医生有仁者之心,仁者爱人,故医家必须真诚仁爱为患者服务。医者以仁心施仁术,必会得到患者的敬爱和信赖,建立深厚的友谊,有些友情甚至终生不渝而传为佳话,也必然增加治疗效果。在当前商品经济浪潮中,医患之间缺乏感情沟通,一旦治疗效果不如患者理想,常因误解而引发医疗纠纷,这是医患双方都不愿发生的。有优良医德的医师,能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避免尴尬的处境。医药类大学生要具有尊师重道的品德,要尊敬导师,得到他们的爱护和教导,善于向同学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善于集思广益,同时也要尊重真理和客观法则,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受人敬重的医师。
1.3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推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受经济利益驱使和不良风气的侵蚀,部分人出现、乱收费、收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虽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影响了卫生行业的形象;部分医务人员只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缺乏严谨、踏实的作风,如问诊不详细,检查不耐心、诊断不准确、治疗不规范、护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以致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患关系紧张,尽管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患者对效果期望过高,而现代医学水平达不到,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医患关系有负面影响,以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原因[5],但同时这也与部分医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有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患者不仅希望缓解病情,还希望得到心理、人文的关怀等,需要更加耐心、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因此对于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要求更高,医药类大学生更要具备基本的道德责任素质。
2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内涵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观的内涵包括自我责任观、他人责任观和职业责任观。
2.1 对自己负责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即培养对自我负责的一种态度。医药类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观是培养对他人、职业、和社会负责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条件[6]。医药类大学生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一个人首先应对自己负责,人只有具备自我责任意识,才能启动内在动力,发挥创造性,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感。自我责任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爱、自觉、自律、自主、自强。”要有对自己负责的勇气和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当对自己负责,学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我们要培养医药类大学生树立做人的责任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重视个人自身修养,重视锻炼身体与学习本领,提高他们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即使当自己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也应当不断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从而成为一名积极向上、业务扎实、尊重生命、品行端正的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2.2 对他人负责
医药类大学生的他人责任观应包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乐于助人、宽容度人、信任他人。人生在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孔子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应该尊重每一个人,个人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对他人的存在和发展充满同样的道德责任心,才能找到发展自己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承担责任,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他人对其负责,是他人对其负责的结果。因此,人生价值内容的本身,就包含着对他人承担一定责任。只有具备这样的他人责任观,才能对患者富有深厚的怜悯心和同情心,不能对患者的不幸和痛苦漠然置之,才会尽己所能地为解决他人病痛而不懈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才能真正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人文上的关怀。
2.3 恪守职业道德
应尽早培养医药类大学生的职业责任观。职业既是生存的必须,又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更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类大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大多是医疗卫生行业,医疗卫生行业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尤为突出。自古以来,我国医家一直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在现代医疗行业中,更需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应做到救死扶伤,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为患者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等等。医药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提前给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崇高与伟大。
3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途径
在医学类院校中,应探讨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合理实现路径。
3.1 教育内容 科学设置
医学类院校中,合理开设弘扬优秀传统道德以及现代职业道德的教育课程,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克己奉公、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博施仁爱、推己及人的仁爱传统教育,言行一致、重诺守信的诚信传统教育以及修己慎独、知行合一的修身传统教育等等[7]都对医药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古代医德的教育,治病救人、勤奋敬业、德才兼备、博施济众的古代医德观念,对于现代医德的培养仍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3.2 校园文化 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体验是诱发责任情感的有效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道德责任的体验和养成,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活动方式上,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责任,活动前,确定活动目标,明确分工职责,要求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后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并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于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这是培养责任感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基本要求,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如关心自我成长、生态环保、敬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以及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责任感。
3.3 道德榜样 积极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应发挥教育者自身的积极示范作用。医学类院校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责任意识,才能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其次要发挥道德楷模的引领作用。选择在岗位中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医德高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作为教育素材,激发医药类大学生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将抽象的道德规范人格化、具体化,以鲜活、具体、真实的形象影响学生的心灵,使教育更富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3.4 教育手段 灵活开放
当前,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平等、互动的特性进行道德责任教育。通过专题网站、校园BBS、个人博客等多种渠道,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超越时空限制平等对话、自由沟通,切实贯彻教育平等性原则,摆脱说教式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由、平等的对话中,领会道德责任的真谛,教育的效果会更加突出。
参 考 文 献
[1]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131.
[2] 陈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4):4647.
[3] 李文鹏.医学伦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7:21.
[4] 李文鹏.医学伦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7:21.
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在传播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其它课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下面以对建筑人才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思考为例,谈大学语文在工科大学教学中应把握的原则:
一、从中国古典文学蕴含的丰富的专业内容上把握
大学语文中包含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有的学者曾说:写一部中国建筑史,离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几乎无从着笔。要了解先秦中原建筑,不能不读《诗经》;汉代的主导艺术是赋,而建筑成了主导艺术之母,如张衡的《二京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均是描写都市繁华的文章。尽管古典建筑由于多为木质结构而存留不多,但中国古典文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建筑信息,所以,但从文学描写中人们仍可了解、欣赏到当时的建筑风貌。因而,大学语文在针对建筑专业学生开课时,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授课教师应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含有建筑信息的文学作品,穿越历史的隧道,凭借优美的文字,去领略诸如杜牧笔下令人惊叹的阿房宫的雄浑气势和宏大规模,在白居易的《池上篇》及《庐山草堂记》中去把玩其造园思想,在《红楼梦》中,去品味曹雪芹创作大观园的匠心独运。在文学作品中,去感受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主体的学习动力。
二、从启发思维、丰富想象、促进专业学习角度把握
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具有实证性的“真”,可能叫人疑虑摇头、漠然置之;而虚无缥缈的“假”,却可能叫人痛哭欢歌、情不自禁。这就是艺术想象力的魔力。文学作品的这种想象力,有利于启发接受者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古今中外,大凡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华罗庚的数学著作极富文采,诗作也感人肺腑;诺贝尔写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作品。而建筑师也正蕴藉飘忽无涯的想象,才创造出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大量的科技史料证明,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主要依赖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因此,培育建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对遣词造句能力乃至思维都是一种极好的训练,也可以将诗歌的语句、词汇用到建筑设计上。门窗有规则的重复排列,构件有规则的组合,这本身就包含着诗歌的押韵成分。
三、从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角度去把握
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建筑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大学语文精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而这些不同体裁的艺术珍品,都极富有审美特性,有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教师只要能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当作艺术品来鉴赏,就能激发起学生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从而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审美眼光和品味的养成,有利于他们开阔专业视野。文学艺术的感染熏陶,使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方式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引导他们自觉地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只有提高审美眼光,净化、纯洁心灵,才能创造出精品,成为艺术大师。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3C0054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无疑是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问题链作为一种可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受到国内外部分教育者的重视。不过目前问题链应用存在不足之处,如应用范围较小、问题的设计不合理等。本文基于SOLO分类理论,设计问题链并应用于新课教学中。
1 SOLO分类理论及其在问题链中应用的可行性
彼格斯等人将学生的学习结果结构按思维水平由高到低分成5个等级,分别为抽象拓展结构、关联结构、多点结构、单点结构和前结构,具体见图1[1]。
从思维操作的角度上看,前结构(P)是最不符合逻辑的,即分不清问题与线索的关系;单点结构(U)是只从一个方面思考问题;多点结构(M)是从两个或两个方面孤立地思考问题;关联结构(R)虽能用简单的概念或原理思考问题,但仅限于学习过的知识;抽象拓展结构(E)是最合乎逻辑的。SOLO水平层次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与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PISA关于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上具有一致性,具体见表1[2]。
SOLO与PISA的一致性说明了SOLO在评价中的价值性和广泛性。与PISA比较,SOLO的评价层级更具体和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问题链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逻辑性的教学问题组,是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有效控制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策略[3,4]。
SOLO分类理论与问题链均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问题链的设计要求具有梯度性,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地展开;而SOLO分类理论认为思维结构也是逐级递增的。同时,问题链在一定程度上能启迪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思维的发展;而SOLO分类理论是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层次的有效工具。问题链和SOLO分类理论如纬线和经线般,相交成网,构成有效课堂。
2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设计
2.1 运用SOLO分类理论把控问题难度
问题链的设计需合理地把控问题的难度。由图2可知,问题的难度由情境的新颖性、知识点涵盖的数量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决定,设计问题时,需综合考虑X/Y/Z这3个维度。当坐标的数字越大,情境越新颖和陌生(熟悉-新颖-陌生:1-2-3),知识点越多(一个知识点-多个知识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1-2-3),认知水平越高(记忆-理解-应用:1-2-3),呈现的问题就越难[5,6]。SOLO分类理论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指导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不同难度的问题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即知识的自我建构)。因此,应用SOLO分类理论把控问题的难度,可对应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不同层级的考查目标。
将SOLO分类理论中的4个水平层次与把控问题难度的3个维度之间做比较,分析可得问题的难度与SOLO分类理论的4个水平结构具有对应关系(见表2)。其中,单点结构(U)问题是一般问题,处于图2中1-1-1体系之内;多点结构(M)问题是一般问题,处于图2中2-2-2体系之内;关联结构(R)问题是较复杂问题,处于图2中3-3-3体系之内;拓展结构(E)问题是复杂问题,处于图2中3-3-3体系以外。
2.2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设计思路
SOLO问题链的设计遵循知识的逻辑主线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要兼顾课堂的弹性,深浅自如(见表3)。
2.3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设计案例
概念课和理论课较抽象、难理解,可将同一内容的教学目标按年级进行分层,控制好每个年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由简单到复杂地呈现,逐级递增,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历程。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大致为: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知道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对应关系,学会用双线桥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知道氧化还原规律和简单计算等等。
就“氧化还原反应”的第一课时进行设计与分析(见表4)。新授课的教学是从熟悉的情境入手,出一个又一个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最终促使学生达到理解和应用的水平。
3 结果与讨论
SOLO问题链是对陈述性知识进行层层设问,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SOLO问题时,需要运用程序性知识,即在头脑中搜索相关线索,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和整合。学生会经历“感知回忆判断应用”的心理历程,然后在教师的不断刺激和强化下,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认知冲突达到平衡,最后脑内形成托尔曼的“认知地图”,重组认知结构。
在课前教师运用该理论分析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寻找学生的认知冲突,分析教学目标要达到的SOLO水平;在课中,教师采用SOLO问题链,及时反馈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正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实施小步子教学,在每一步中进行刺激与强化,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后运用该理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与分析,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
将SOLO问题链运用于教学课堂中,通过分析学生的答案来判断学生的思维达到了SOLO的哪一结构,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教师根据反馈的结果及时判断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和教学目标的思维水平之间的差距,重新设置阶梯式的SOLO问题,逐步接近预期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意识到,SOLO问题可以探查自己认知上的不足,自己可以通过SOLO问题进行元认知监控。教师和学生的这种相互作用会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比格斯著.高凌飚译.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0~23.
[2]李佳.基于SOLO理论的测试工具开发以及高中生化学学习水平发展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3]吕崧.问题启发思维[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1-0076-05
在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中文学科内容的教育,已在许多大学里形成课程体系和规模,中文课程的设置和开设在大学人文教育中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管理者认识到了中文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一些理工类大学里的中文课程教育存在着质和量参差不齐、认识不到位、投入少等问题,有的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但只是单纯开设几门课,管理者们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重视中文课程的作用,学生选修几门孤零零的课后,没有后续课程、提高课程,没有系统地将中文纳入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中。这就导致大学生们在文理分科、专业划分的影响下,很少接触阅读欣赏、写作等中文相关课程,没有系统中文课程的设置、缺乏专业教师的引领,学生接触社会科学类知识少,不会写或犯怵写文章,专业论文也写不好,造成很多问题。久不接触中文学习及应用,势必会出现读写能力的退化、对阅读与写作不感兴趣,会造成语言表达的障碍。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如果很少受到来自蕴含丰富情感与思想、对社会人生认识深刻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学生容易沉浸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对社会、他人的冷暖很少关心、理解,会造成人情冷漠,自私利己,情商的缺乏会导致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同情能力欠缺。
学生客观的不足和主观的需求,提醒教育者要正确认识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把教育目的落到实处,科学地对待中文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发挥中文课程的作用。
如何使中文教育不流于形式,使中文教育内化为素质教育成果,使中文教育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是我们应该探讨的。
一、中文课程教育概述
当今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培养具备全面素质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的建设者,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的熏陶实现对受教育者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目的,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一种内在的品格。人文教育往往通过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辨明是非对错,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大学对社会一般价值的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高校师生所展现出来的人文素质对社会的影响来体现。对人文学科的重视不仅仅是高校内部学科发展中的平衡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社会公民素质如何提高的问题。
大学里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发挥中文类课程(大学语文、传统文化、古典诗词艺术欣赏、现代文学欣赏、外国文学欣赏、应用写作等)的独特优势,对培养全面、优质人才是必须的。中文课程包括了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等知识。 “它的课程性质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必需的情感、意志和思维,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导、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正直为人。……其教学内容立足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启迪智慧、活跃思维、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美丽的人格和个性”[1]。
鉴于一些学生中存在着使用母语能力退化、素质能力片面、文化荒芜精神空虚的现象,开设中文课程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人文精神之用,可以丰富、美化、淬炼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审美趣味,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评价狄更斯、沙克莱等作家时曾说:“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2]恩格斯认为,人们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3]。不论学习哪个专业的青年学生,都应当读些文史书籍,这对提高思想境界和专业程度大有帮助。
(一)中文课程教育自身不可代替的内涵、特性对学生产生强大作用和影响
首先,中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分类、概括、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扩大生活体验,换位思考,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各种能力。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蕴含人间百态,它不是支离破碎、简单罗列,而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选择、提炼、加工的艺术品,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认识、思考、价值取向和判定,这期间蕴含的分析、归纳、总结等逻辑过程,学生在解读、还原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思维训练,学生学习作者看待世界的角度、方法、思想、艺术匠心,提高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阅读”是阅读人类文明史上各个阶段的文学成就代表作品,文学是社会、时代、历史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文明发展是一个有机体。“各种文体的阅读”训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精读分析”,在教师带领下对文本展开分析,反复涵咏,举一反三,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感悟和体验、相互共鸣来获得真善美的认知,通过篇章教学将理想与现实、历史和现代、理论和实践的碰撞展现给学生,弘扬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体验到审美感受。“精读与泛读结合”,创造条件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作品的“人文演绎”,是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学生自己创编剧本、粉墨登场表演、组成团队分派角色,一系列的过程从搜集材料理解文本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集体团队意识、表演能力各方面都是对学生的有效训练。专业论文的写作更是离不开中文课程的基础写作训练,中文课程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上列举中文授课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只是一部分,但对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却大有裨益。
其次,文学反映生活的独特性。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原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广田认为:“今天的文学已不再只是一草一木或一人一事的描绘点染,而是极度发挥了艺术创造的想象,创造形象,铸造典型,用了这些活生生的形象或典型谱成人类活动的大谐曲,当我们读到了,或看到了,就如同生活在其中一般,不但如闻如见,而且像亲身经历一样,所以既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又可以发扬我们的情志。这种教育力量是强韧的,因为它是一种‘不言之教’,它不是用教条或格言来教训,而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是一种耳提面命之教,而是一种深入于灵魂或意识之中的感发。”[4]原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徐葆耕谈到文学对自己的影响:“我在文学中找到了我自己,在自己的阅读对象中获得了自我肯定,也认识了人的复杂和深邃。从文学里获得的这种认识,是在其他的学科中不可能获得的。文学不仅是一个审美的、消遣的对象,从根本上说,也是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做人,那么,在怎样做人的前头还有一个什么是人的问题。只有懂得了什么是人,懂得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猥琐、快乐与感伤、希望与绝望,才能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内在心灵的和谐。”[5]
再次,文学的功能多种多样,对人全方面施以塑造和影响。文学具有表现功能。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文学作品中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王侯将相、平民百姓……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各个国家、各个时代无所不包,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文学表现情感与伦理的纠缠、欲望与道德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关注着人性的无限丰富性与现实性。文学内容涵盖人的心理、人性善恶美丑、伦理道德、社会规范、风俗民情、个人与群体、人与环境自然等种种情形。过去、现在、未来,现实的、想象的创作手法将真实与虚幻、宇宙万物都容纳其中。
文学具有教育功能。中文课程带领学生畅游思想的渊薮,领略精神的盛宴,瞻仰人格的闪光。文学是教育人的,它不枯燥,形象生动,文辞优美,移情动人,寓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教育于文化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陶冶一个人的身心,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中文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史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增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而且使学生得到意志、胸怀、境界、眼光等品性的教育。文学主要是指对人精神的教育、人格教育。它塑造着人的心灵,在表现人生、社会、自然中对人进行教育,学生浸其中,深受感染,逐步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气质、品行、节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留给读者的印象远胜过说教和灌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说:“热爱祖国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时候受的教育:中国的历史地理,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多么值得自豪。”[6]
中文课程有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7]其中的“兴”和“怨”都有审美体验的成分在内。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作品创作的意境包含了各种美的形式和表现。学生在阅读赏析中了解各种审美方法,涵咏其间,培养了美感,懂得欣赏美、创造美。
文学的创新功能。文学的创新体现在很多方面:思想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等。文学内容和样式都是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文学关注着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总是在尝试探索表现时代特色、新思想、新变化、新风貌,新的表现方式、技巧。文学紧跟时代变化而发展,文学是常新的。学生可以在文学的天地里遨游、自由创造,表现对社会诸方面的认知、解释、参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文学记载着人类发展的历程,记录文明发展的轨迹,传承文化、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智慧的载体、文化的宝库,散发着永恒的魅力。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学生应掌握广泛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在科学研究中发扬实事求是、学术独立自由、求真务实、踏实奋进、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让科学研究为人类造福。
(二)中文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引领、指导作用
中文课程和其他学科门类课程一道共同构建了人文教育体系。中文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有很多交叉重合的方面。比如在欣赏作品时,文学和艺术一样,都要大胆想象、展开联想;联系时代背景、生平事迹、风格流派对作品解读;在意境上品味、涵咏、生发;把握主旨,注重虚实相生、抽象和具体结合、体味象外之象。文学的手法可以为其他课程所借鉴,指导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文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它既包罗万象,又与其他课程触类旁通。例如,文学为艺术提供丰富的知识府库,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指导解读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欣赏等艺术课程,建筑、雕塑就是凝固的诗。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很好的诗画结合的例子;对音乐的欣赏、把握,如《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琵琶行》等文学作品很好地诠释了音乐的魅力;古筝《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也都是来源于文学作品,用音乐的形式诠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音乐是有声的文学,文学是无声的绘画、音乐、雕塑。
三、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文课程不仅在治学方法上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且它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与人文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一致的,中文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塑造就是人文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和实质。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落实。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论述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8]现在的大学,主要把大学教育的性质定位在知识教育上,即格物致知,然而却忘记了大学教育的最重要作用:正心、修身,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径就是弘扬人文精神。现在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把人文精神教育仅仅理解成政治教育,在人文学科中没有充分重视其中的爱与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没有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道德生活的向往……
文学是导引精神的灯火,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文学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精神高尚的人。文学传承着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就是在汲取文化养料,陶冶情操、塑造心灵,把自己塑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文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对当代文化的开拓和创新是紧密结合的,中文课程就是要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翼,让学生远离蒙昧、封闭、偏见,用科学、开放、发展的眼光来探索世界、走向未来。文学就是要挖掘我们的民族精神、塑造我们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是有精神、品格、境界的,文学让我们认识这些道理,懂得自新、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文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文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和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科学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史哲不分家,文学是社会的百科全书,以文学为内容的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学科、课程共同构建了人文教育的体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充分的营养和保障。理工科学生文理兼修,学科互补,有利于打通学术壁垒,优势互补,发挥出潜能和创造力。
文学历久弥新,在无数志士仁人的真知灼见和实践检验中,传递着文明,影响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综上所述,中文课程不仅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更对学生起到塑造心灵,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用;中文课程在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逻辑思维训练等方面的优势,潜移默化,深刻影响、塑造着人的精神世界。重视建设中文课程,大学生会从开设的课程中汲取营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自觉培养全面的素质,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承担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四、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举措
重视中文课程的建设,将中文课程建设与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兴趣结合起来,根据培养计划,配备师资,精心设计课程,大胆改革和实践,切实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
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可以根据不同大学人文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有所侧重,设置核心课程,将其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围绕精品核心课程,创建中文课群,有一定的铺开面,较系统地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如将“传统中国”、“大学语文”建为精品课程,围绕“传统中国”精品课,开设“古典诗词艺术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茶文化”、“《孟子》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民间文学研究”等课程;围绕“大学语文”精品课,开设“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现代文学欣赏”、“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化入门”、“红楼梦研究”等课程。课群建设要体现关联性、延续性,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针对学生喜爱博大精深的国学、传统文化,渴望汲取智慧、思想精华,可以开设国学系列课程:老子、孟子、庄子、论语……;针对学生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开设经典名著欣赏系列课程:红楼梦、人间喜剧、神曲、堂吉诃德、史记……
开设文理交叉课程,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文学的思维方式之一形象思维对科学研究大有裨益,科学家钱学森在《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中说: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学生可以结合专业选择中文课程,辅助专业学习,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走出一片新天地。体现文理交叉融合的课程,如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可以开设“美学及艺术”、旅游专业开设“中国历史文化与导游”、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所有专业都应开设“写作”课。
体现阶梯式递进的系列课程,如较低学年学期,可以开设生动形象的各体文学欣赏,如“诗词欣赏”、“电影欣赏”、“名著欣赏”;之后了解整个文学史的背景和阶段特点,如“上古文学史”、“文艺复兴”、“20世纪文学发展历程”、“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高级课程如“汉字文化”、“传统文化”、“宗教对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化”、“孙子兵法”、“周易的魅力”。学生写作能力缺乏,可以开设“演讲与口才”、“新闻文体的写作”、“应用文写作”。
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可以发挥中文课程在学校社团建设中的影响。创办一些与文学相关的社团,如茶缘社、文学社、戏剧社、学通社、诗歌朗诵社、人文知识社、红楼梦社、写作社团、诗词曲赋社团等等。学生在社团建设中把课堂知识落实到实践中来,应用、创新发展课堂知识,学生编剧本、搞创作、调查采访、参观体验、参加竞赛、到社会上实习,开阔视野,认识自我、他人、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实践,敢于走创新之路。社团建设需要中文教师指导、参与,师生一起探索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社团文化发扬光大,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培养上使中文课程产生效力,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笑平.大学中文类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p1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p6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p41.
[4]李广田.论文学教育[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82.
[5]徐葆耕.走出“半人时代”[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