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工程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2-02-04 01:05: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安防工程施工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安防工程施工总结

篇1

2018年我的主要工作是东、西区二期、三期及一期景观工程验收工作、外网施工招标,对讲、安防系统采购安装工作,西区二期对讲维修,部分材料结算与询价认价、季度检查、报表与安全检查的资料整理工作及其他零星工程等,今年主要完成情况如下:

1、东区二、三期景观经过整改后完成了验收工作

2、完成了外网工程施工招标工作

3、西区二期对讲维修工作正在进行比选。

4、对讲、安防系统采购安装的比选正在进行。

5、完成了西区景观与物业的交接工作。

未完工作主要是:一期景观验收及西区二期景观验收工作。

二、明年计划

根据“攻坚计划”认真反思后,认识到自己确实还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一是工作经验欠缺,面对强度较大工作的时候不够细致,不够耐心;二是工作创新不够;三是工作中有时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需要加以克服和改进并实际情况重新编排了明年的计划安排,计划如下:

1、外网施工时间节点:2019.5-2019.6            

2、景观施工时间节点:2019.7-2019.10      

3、绿化补种整改完成时间:2019年3月-2019年5月        

4、绿化补种整改完成时间:2019年3月-2019年5月

篇2

1工程概况

拉西瓦水电站泄洪底孔除承担提前发电期汛期施工导流,同时承担降低库水位及库水位降至2339m左右向下游供水的任务;临时底孔主要为提前发电期承担汛期施工导流,后期进行封堵。底孔、临时底孔布置相同,均由进口段、有压段、弧形工作门墩段(包括鼻坎段)组成。进口底坎高程2320.0m,进口设平板事故检修门,孔口尺寸4.0m×9.0m;工作弧门底坎高程2320.0m,孔口尺寸4.0m×6.0m。

2施工方案说明

2.1原施工方案说明

底孔、临时底孔除孔口部位有钢衬外,孔身均无钢衬。其流道长,深度大,且顶板呈渐变形态。原顶板投标方案采用规格为φ273×12mm的钢管柱支撑(间排距1m×3m),支柱间布设∠752×7的剪刀撑;管柱顶部铺设Ι28找平梁和Ι25的水平梁形成钢平台,其上安装散装钢模板。原支撑方案见图1。

2.2优化施工方案说明

底孔、临时底孔流道总长73m,流道两边墙净跨距4m,两边墙及顶板混凝土均设计有受力钢筋,顶板混凝土中沿跨距方向受力钢筋为三层,底部两层为Φ32,顶部为Φ28,其竖向间距分别为20cm、30cm,平行间距均为20cm。

为加快孔口坝段的施工进度,利用工程力学相关知识对底孔、临时底孔流道顶板的原施工方案进行了较为科学、细致的优化,将流道底部改为钢筋桁架支撑及吊模。利用流道顶板混凝土中的设计受力钢筋与新增钢筋形成吊模的桁架支撑系统。其支撑结构见图2。

3优化方案的科学性验证

3.1荷载及结构校核计算

3.1.1荷载计算

以双榀桁架覆盖范围为基本计算单元:下弦杆跨度4.35m、顺流道长0.6m、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2m(流道顶板台阶分层高度控制在1m~2m间,见图3)。

(1)现浇混凝土重量:混凝土以常规2500kg/m3、乘以1.25的结构安全保证系数进行验算,以均布荷载计为:

q1=0.6m×2m×2500kg/m3×10N/kg×1.25=37.5kN/ m

(2)支撑桁架自重:考虑到设计架立筋与水平桁架上、下弦杆的连接强度,此处以水平设计钢筋计入桁架自重进行校核,其重量包括桁架上、下弦杆、腹杆、连接筋及设计钢筋,其单元校核总重为649 kg,以均布荷载计为:

(3)吊模材料自重由螺帽、螺杆、钢垫板、胶合板、散装钢模及钢围檩组成,其单元校核总重为368 kg,以均布荷载计为:

(4)施工人员及设备单元校核重量以3人×75kg/人+200kg=425kg计,以均布荷载计为:

(5)混凝土振捣动荷载以均布荷载计为:

q5=5kN/m2×0.6m=3kN/m

(6)混凝土吊罐卸料动荷载计算。

①混凝土吊罐卸料动荷载分析。浇筑施工时,限定混凝土吊罐卸料最大高度不超过3m,分析混凝土吊罐卸料的实际过程,忽略混凝土间、混凝土与吊罐卸料口间的粘滞力,假设卸料只受重力作用;与此同时,混凝土料的实际运动近似流体运动,相对固体自由下落的冲击力要小的多,加之混凝土下落后,与受料面接触后会产生锥形堆积,增大受力面积,随着混凝土料下落量的增多,受料面单位面积承受的动荷载逐渐减小。

考虑到保证吊模的结构安全可靠性,现将卸料流体均匀下落运动转化为以卸料口为正投影面面积、高1.5m的圆柱形混凝土柱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为3m,结构转化见图4。

图4 混凝土吊罐卸料动力计算转化图(单位:mm)

②动荷载计算。求混凝土柱对吊模模板的冲击力F,因拟定为固体自由落体运动,则由: 、 、 、 得 &

则由求得量及动量定理公式得: 、 、 、 、 、 得

因冲击力F冲击面积为直径0.895m的圆,而吊模单个吊点承载范围为流道长向0.6m、流道跨度0.44m,因此,将求出的冲击力转化为沿流道跨长方向的均布荷载为:

综上所列,单榀桁架下弦杆节点承受集中荷载P为:

则支座反力

3.1.2桁架内力计算

截取A点为首个计算节点,假设N1及N30为拉力,并规定拉力为“+”、压力为“C”,由A点处的平衡方程:

由计算可知N1为压力,N30为拉力。

再截取C点为计算节点,将已经求出的杆件内力按实际方向标明,将未知力依然假设为拉力,则由C点处的平衡方程:

由计算可知N2为拉力,N21为压力。

以节点法依次类推计算得出各杆件的内力值,并标于桁架内力简图,见图5。

3.1.3桁架强度及稳定性校核计算

(1)桁架腹杆计算。

①桁架腹杆中拉杆(如CD)内力最大为Nmax=89.62kN,采用φ28、l=0.83m(腹杆有效计算长度),根据轴心受力杆件刚度计算公式校核如下:

由 、 得

(公式①)

校核其强度:

由 、

得 (公式②)

因腹杆中所有拉杆选用材料相同、计算长度均相等,校核最大拉力所在杆满足强度要求,故可知腹杆其余拉杆均满足强度要求。

②桁架腹杆中压杆(如AC)内力最大为Nmax=88.93kN,采用φ28、l=0.83m,则如下:

根据公式①求得λ=118.6

根据公式②求得σmax=114.5N/mm2

因腹杆中所有压杆选用材料相同、计算长度均相等,校核最大压力所在杆满足强度要求,故可知腹杆中其余压杆均满足强度要求。

根据已经求出腹杆中最大内力压杆的长细比,应确定该腹杆(如AC)为大柔度压杆还是小柔度压杆,之后选用相应的压杆稳定计算公式进行校核。

查表得Ⅰ级钢筋(HPB235)强度设计值fpy=205N/mm2、弹性模量E=2.1×105N/mm2,则压杆柔度(长细比)临界值λp: (公式③)

因此,确定该腹杆为大柔度压杆,应选用“欧拉公式”对其进行稳定性校核,由 、 、 得

因Ncr=90.64kN>Nmax=88.93kN,所以,桁架φ28腹杆压杆最大内力杆满足压杆稳定要求,故其余φ28腹杆均满足压杆稳定要求。

(2)桁架弦杆计算。

①桁架上、下弦杆校核单元均采用Φ32、l=0.44m的Ⅱ级热轧带肋钢筋。因上弦杆均为压杆,所受最大轴向压力为Nmax=129.46kN(如上弦KM杆),则如下:

根据公式①求得λ=55

根据公式②求得

σmax=161.1N/mm2

因校核最大压力所在弦杆满足强度要求,可知上弦杆其余各杆即满足强度要求。

查表得Ⅱ级钢筋(HRB335、Q345)强度设计值fpy=300N/mm2、弹性模量E=2.0×105N/mm2,根据公式③求出压杆柔度(长细比)临界值λp=81.1> λ =55,则确定此压杆为小柔度压杆,应选用轴心受压杆件稳定计算公式对其进行校核,如下:

由λ =55查表得Ⅱ级热轧带肋钢筋(HRB335、Q345号钢)a类截面中心受压直杆的稳定系数为φ=0.855,得:

由所求可知,桁架上弦杆满足稳定性要求。

②因下弦杆均为受拉杆,其中最大拉杆(如JL)内力最大为Nmax=126.82kN,采用Φ32、l=0.44m,则如下:

根据公式①求得λ=55

因此,桁架下弦杆满足强度要求。

(3)吊点螺杆计算。因吊点螺杆为受拉杆,其中最大拉力为2P=38.4kN,采用φ20、l=0.464m,则根据公式①求得λ=92.8

3.1.4焊缝强度校核计算

桁架弦杆与腹杆的连接方式采用搭接双面满焊,搭接长度为20cm,为保证足够的搭接焊缝长度和强度,特将腹杆在弦杆两侧交错焊接,两腹杆拐头与弦杆搭接相交部分(长度为5cm)不施焊,避免焊接损伤弦杆母材,故单拐实际焊缝长度为30cm(15cm×2面),见图6。

图6 桁架弦杆与腹杆焊接简图(单位:mm)

弦杆与腹杆钢筋焊接以直角焊缝计算,得焊角尺寸hf =23mm,则焊角有效计算高度he =0.7hf =16mm;同时,为考虑焊缝的施工缺陷,有效计算长度lw以实际焊缝长度的80%(即240mm)作为计算长度,查表得Q235钢的焊缝强度设计值为160N/mm2,则根据以下公式得:

已求得桁架各杆内力最大值N=129.46kN

吊模支撑系统主要由桁架受力弦杆及腹杆与垂直于桁架平面的刚性材料固接,形成整体空间框架结构,其实际强度及稳定性指标高于单榀平面桁架。因此,经验算可知,主坝底孔、临时底孔流道顶板混凝土采用吊模施工,其优化后的支撑结构承载力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优化方案可行。

3.2方案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方案优化对比分析详见下表1。

表1方案优化对比分析表

方案名称 钢材用量(t) 制作、拉运及入仓手段 优缺点比较

优化前:门形管柱支撑 124.02 由于流道顶部为两段坡面组合的渐变段,钢管支撑的渐变高度为6m~8.2m,将型材拉运至前方,缆机入仓,在流道底部加工为单榀门形支撑,后由仓面吊配合人工吊装。 因前方交叉作业,制安干扰大,焊接质量势必降低;安装耗时;从底部支撑,渐变段下料制安施工难度大;属于被动支撑,对混凝土拆模强度要求高、耗时;支撑结构较大,拆模困难。

优化后:钢筋桁架支撑 87 钢筋桁架体积小,单榀重209.5kg,均可在后方加工厂制作并拉运至前方,缆机入仓后,五名施工人员即可安装,仓面吊仅起到临时辅助安装作用。 后方加工精度高;更有效地实行“三检一验”制度,确保了桁架的加工出厂质量;前方安装快捷、高效,缩短了工期;桁架支撑主动受力,无需底部支撑,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混凝土强度达到70%,方可拆模;支撑结构简单、轻便,易于拆模。

4结语

吊模工艺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渐成熟,但在水电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成功应用为数不多。拉西瓦水电站泄洪底孔、临时底孔流道顶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吊模工艺的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应用工程力学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经过科学、合理的验算及选材,充分体现出建筑施工单位的实践性。在遵循国家规范及设计成果的前提下,应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施工一线的实践经验,不断采用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将进一步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同时,应用工程力学相关知识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而合理的优化,凸显其在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篇3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东濠涌中北段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包括雨污分流、揭盖复涌、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等环节。为了合理、科学地做好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在保证小北路片区施工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把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

本次研究将对广州市东濠涌中北段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进行设计,从交通组织管理的角度,分析施工可能对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在现有道路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道路交通组织方案、道路设施改善方案、公共交通调整方案等,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和建议,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

2现状交通分析

2.1路网状况

因地形、铁路和历史等原因,研究范围内路网结构呈自由式形态发展,路网中次干道和支路比例较高。现状高架路主要有内环路、麓湖路跨铁路线高架桥、环市路跨麓湖路高架桥和东濠涌高架桥。

2.2公共交通

区域内现状公交线路主要集中于环市路、下塘西路和小北路上。施工路段中,麓景路设置有麓景路总站、麓景西路站、麓景路站、环市中路口四个,小北路设置有小北花圈站。地铁五号线南北向贯穿本次施工区域。其中,小北站位于环市中路两侧,该站4个出入口。现状小北站全日客流集散量约3.2万人次/日。本次广州市东濠涌中北段综合整治工程不影响小北站的正常使用。

2.3交通流量

施工期间区域内受影响较大的道路为麓景路、小北路和越秀北路。恒安路与越秀北路均为两车道支路,车流量较小,对施工区域影响甚微;小北路为主要施工道路,施工期间其通行能力必然下降,而饱和度约0.8,呈现趋于饱和的趋势。

施工期间周边路网能够提供疏导功能的主要道路为:麓景西路、麓景东路、恒安路、下塘西路、童心路、北较场路、黄华路和法政路。除下塘西路,其它道路饱和度均不足0.8,大多数道路饱和度低于0.5,仍有较大的分流潜力可以挖掘。但这些道路多为支路,通行能力(车道数)不足。

现状路网流量及饱和度示意图

3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设计

3.1小北路段

小北路段污水压力管主要位于小北路路中,施工采用顶管施工,施工时围蔽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进行施工,围蔽范围处拆除两侧人行道拓宽车行道保留双向六车道供车辆行驶。

3.2越秀北路段

越秀北路污水压力管主要位于越秀北路西半幅道路上,施工采用顶管施工,施工时围蔽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进行施工,围蔽范围处拆除部分人行道拓宽车行道保留单向一车道供南往北车辆通行,北往南车流绕道法政路行驶。

3.3交通疏导

本工程位于市中心主要交通要道上,其施工将对周边路网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在施工区域周边大范围对交通流进行警示诱导,使交通流尽可能避开施工区域绕道行驶。诱导标志布设在该工程沿线主要路口及周边可提前分流的道路上,诱导信息应具有连续性。

3.4公交绕行组织

由于越秀北路施工期间机动车流为南往北单向行驶,原经越秀北路南往北公交线路184、220线路保留不变,北往南184路公交调整为绕道法政路上东濠涌高架往南。小北路上公交车交通组织不变,原南往北小北花圈站1由于刚位于顶管工作井路段,将其临时迁至小北花圈路口以南采用路侧式停靠。

4交通仿真分析

小北路现状饱和度高于0.9(单方向),属于饱和。该路段施工阶段拆除人行道拓宽车行道保留双向六车道,但车道线型发生改变,通行能力有所下降,南往北饱和度因道路条件产生的拥堵而下降,其交通压力主要通过东濠涌高架、解放路及先烈路等分担。

越秀北路由现状双向两车道改为南往北单向一车道通行,原有北往南交通量主要通过小北路、法政路分担。由于越秀北路原有交通压力较小,对周边路网的影响不大,小北路北往南的饱和度由现状的0.8增加到0.84,仍然可以接受。

4.4评价小结

施工期间,小北路主要围蔽路中,围蔽范围处拆除两侧人行道拓宽车行道保留双向六车道供车辆行驶。越秀北路围蔽范围处拆除部分人行道拓宽车行道保留单向一车道供南往北车辆通行经对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设计的仿真预测和评价,形成以下结论:

(1)总体而言,由于施工小北路片区道路服务水平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剧拥堵程度,但通过分析和预测发现,施工道路对交通的影响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2)受施工直接影响的路段为小北路及越秀北路。小北路道路线型改变会导致通行能力下降,东濠涌高架高峰小时流量相对增加约400pcu/h,可以起到一定的疏解作用,但目前东濠涌高架早晚高峰压力较大,分流能力有限。越秀北路原北往南一车道的交通量则可以引导至法政路分流。

(3)小北路片区内的重要节点中,环市路-小北路路口节点服务水平略有下降,其他节点服务水平没有明显下降。但在施工过程中,仍需随时关注主要节点的交通变化趋势,通过交通管理手段,对有需要的节点及时诱导和分流。

(4)施工路段公共交通基本维持现状,越秀北路公交站点需进行迁移,但迁移后乘坐公交的绕行距离较近,对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不大。

(5)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的集合,交通预测已结合各种不利因素,务求令预测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由预测结果可见,受施工影响,各阶段道路交通状况变化较大的有小北路和越秀北路,道路施工对交通有一定的影响,但经合理疏导车流,充分挖掘施工区域周围路段的潜力,仍然能将影响压缩至合理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陆化普.城市交通供给策略与交通需求管理对策研究[J].城市交通,2012,10(3):89-100

习江鹏、邓娟、尹义尚.西安城市交通与运输需求管理策略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5):92-94.

篇4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077-02

0 引言

2008年3月原州区政府提出宁夏中部干旱带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项目,规划在固海扩灌工程南城拐子支干渠之上建二级扬水泵站,发展4.5万亩高效节水灌区,以就地解决灌区内1.6万人和县内移民7830人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并编制了《原州区南城拐子项目区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方案》,得到自治区批复。后由自治区发改委于2008-2010年分三期(年)批复,变更批复开发面积由4.5万亩调减为3.46万亩,调整1.04万亩面积用于固原盐化工示范区。2009~2010年完成并投入运行的项目区内节水灌溉面积1.373万亩,灌区采用低压管道加田间软管的灌水方式,项目实施一部分后调研发现,这种灌溉方式由于灌溉期间需要投入比较多的劳动力,操作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原州区拟对剩余的2.087万亩耕地配套建设方案进行调整,田间工程采用滴灌模式,并将灌区土地进行整合流转,采用公司集约化经营模式,以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固原市原州区南城拐子二级扬水灌区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十分必要。下面对该工程实施方案进行阐述,得出其可行性结论。

1 工程建设范围、规划面积及种植结构

项目区北以三营镇南城为界,南以彭堡镇肖家深沟为界,东以南城拐子支干渠为界,西至二级扬10万m3蓄水池。南北长5km,东西平均宽约3km,高程范围1630~1710m。涉及原州区三营、头营镇,受益人口1.23万人,其中安置县内生态移民0.51万人。

规划灌溉面积2.087万亩,其中南区灌溉面积1.837万亩,北区灌溉面积0.25万亩。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突出特色经济作物,以节水、抗旱、耐碱作物为主,主要种植加工番茄、马铃薯,并有少量特色设施农业,净面积2.087万亩。

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 工程总体布局

供水线路为:南城拐子支干渠二级扬水泵站已有10万m3沉砂调蓄池南北区新建调蓄水池南北区加压泵站10个田间滴灌系统(南区8个,北区2个)。

4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4.1 工程规模

4.2 建设内容

5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

5.2 工程总投资 工程总投资3572.1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812.57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364.3万元,临时工程28.46万元,独立费用296.77万元,基本预备费35.18万元、水保环保费35.02万元。

6 经济评价

根据项目区经济效益分析表的计算成果,项目实施后经济净产值可达2152.2万元,水利工程的效益根据其贡献大小进行合理分摊,在此采用分摊系数0.35,则项目的年灌溉效益为753.27万元,灌溉效益显著。

7 结论及建议

南城拐子二级扬水节水补灌项目以已建的固海扩灌工程为水源,通过现有内部挖潜,利用节约的水量延伸固海扩灌供水范围,在该地区具备条件的旱作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对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工程建设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项目尽早实施。

参考文献:

篇5

一、全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的基本情况

2012年一季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核心技术示范区0.67 km2,位于千人桥镇五里桥村,辐射带动三叉河、五里桥、张屋、舒胜等四个村6.67 km2示范;在示范区内开展全程多病虫综合绿色防控技术展示;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单一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内设立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示范0.33 km2亩,打造全县水稻绿色防控样板示范片。

二、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的主要内容

1.一季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

1.1核心示范区推广Y两优2号、Y两优1011、Y两优8188、两优932等抗病新品种0.67 km2;

1.2全面推行吡虫啉、咪鲜胺浸种,预防稻蓟马、稻飞虱、恶苗病等病虫害技术。

1.3科学管理田间水肥,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耐)病虫性。

1.4保护利用天敌技术。7月22号前不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等天敌种群生长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的控制作用。

1.5生物防治技术。开展苏云金杆菌防治稻螟虫示范,全面推广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井·蜡芽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与稻瘟病等。

2.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示范

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内设立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示范0.67 km2,努力打造全县水稻绿色防控样板示范片。6月30日安装水盆与投放诱芯,示范区不设重复。平均每亩设置1套二化螟诱芯和诱捕器,累计安装诱捕器500多套。诱芯隔一个月于7月29日更换1次,诱捕器内加入清水和少量洗衣粉。诱捕器设置总体距稻株表面12厘米左右的高度。距示范田500m以外,选栽培方式、品种、长势基本一致的稻田设为不防治二化螟对照。根据示范方案要求,我站安排专人5天一次,持续开展诱蛾量、二化螟为害情况、天敌、总体病虫发生情况、作物生长情况、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等观察记载。9月12日,由县农委牵头再次组织全县农技干部与种粮大户观摩,重点开展水稻品种展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和分析。

三、试验示范主要主要成果及效益评估

1.诱蛾量情况

示范区内由内向外不同位置选取有代表性的诱捕器5点,定点调查,每隔5天调查1次诱蛾量。结果显示:5号点水盆累计诱捕成虫最多达44头,其次是1号、2号、4号和3号点,分别为21头、18头、17头与12头;从时间上来看,7月15日5个点累计诱捕成虫37头,其次为7月20日20头,此时间段也正是我县二化螟二代羽化至卵孵高峰。据统计,5点水盆田间累计诱捕成虫112头。

2.田间虫口数量

主要调查卵量和幼虫量,放置前作一次基数调查,放置后5天调查一次。7月15号调查,诱芯示范区内百丛卵量3粒,农户自防区卵量7粒,百丛虫量1头,空白对照区卵量5粒,虫量6头;7月20号调查,诱芯示范区内百丛卵量5粒,农户自防区卵量7粒,百丛虫量3头,空白对照区卵量8粒,虫量5头;7月25号调查,诱芯示范区内百丛卵量5粒,农户自防区卵量9粒,百丛虫量6头,空白对照区卵量12粒,虫量7头;农户自防区于7月25日每用30.2%甲维·毒死蜱EC120ml+40%井·蜡芽WP60克+2%阿维菌素EC50ml+50吡蚜酮防治一次;8月5日调查,自防区虫口基数大大降低。

3.天敌种群数量

自6月1日至8月30日连续观察,示范区蜘蛛、隐翅虫与绿盲蝽数量累计达到910头,农户自防区累计观察到649头,差异较为明显,生态效益显著。

4.绿防技术集成配套示范区病虫最终危害情况调查

8月16日二化螟螟害诱控区被害株率为0,自防区为0.2%,空白对照区为0.8%;8月28日稻飞虱(褐飞虱)危害调查:示范区百丛虫量87.5头,农户自防区400头,空白对照区2300头;稻纵卷叶螟6月25日危害调查:示范区虫量0头,农户自防区3头,空白对照区70头;纹枯病8月25日调查:示范区病株率92.5%,自防区病株率100%,空白区病株率100%,但病指较高;稻曲病定型调查:示范区病穗率无,自防区病穗率0.3%,空白区病穗率10.0%;水稻黑条矮缩病6月25日病情调查:示范区无病株,自防区病株率0.4%,空白区病株率1.2%;稻瘟病、条纹叶枯病与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示范区和自防区均未查见。

5.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

5.1示范区农户防治情况:7月26日组织防治四(2)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主要药剂:每亩用2%阿维菌素EC50ml、40%井·蜡芽WP60克,开展专业化防治现场会并组织全县有关单位进行观摩;8月上旬,根据水稻生育期与天气,适时组织开展水稻穗期病害综合防控,每亩用10%井冈·腊芽菌100ml加1%申嗪霉素60ml,部分农户还及时用春雷霉素预防和防治稻瘟病。

5.2辐射推广区防治情况:6月3日~6月6日于秧田期和大田前期防治一季稻大田、秧田二化螟一代与灰飞虱,选用40%毒死蜱EC100ml加25%吡蚜酮SC16克;7月26日组织防治四(2)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等,主要药剂:阿维菌素、甲维·毒死蜱、井·蜡芽等;8月5日-10日,根据水稻生育期与天气,适时组织开展水稻穗期病害综合防控,选用井冈·腊芽菌、井·酮·三环唑和富士一号等药剂。

5.3农户自防区情况:主要在秧田期、大田苗期、孕穗期和穗期开展了至少四次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比较凌乱,而且单次搭配显浪费和多余。

6.防控效果调查及经济效益评估

2012年我县水稻病虫害总体呈中等、较去年虫害有加重发生态势。主要特点:1、稻飞虱尤以白背飞虱为害明显重于去年;2、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发生程度和为害损失较去年下降;3二化螟、灰飞虱中等发生;4、大螟危害呈加重趋势;5、稻曲病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水稻病毒病、稻瘟病呈加重趋势、在部分品种和山区重点区域表现重发生。核心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到84%以上,防控效果达到95%,危害损失控制在3%,天敌种群数量较农户自防区增加1倍以上。在考察二化螟及其它病虫害综合防效时尚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示范。

篇6

0 前言

近年来,很多安防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从而造成了相关单位的重大损失。而对于布线施工的质量控制来说,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最重要工作,必须得到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下面,就结合安防工程中的监理实践工作,来对布线施工的质量控制急性总结。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学习了解相关操作规范和标准

在施工前,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弱电安装施工和验收规范进行明确了解,并对当地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定进行总结,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在施工做成中应该遵循以下几项技术规范:《有限电视系统工程规范》、《民用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以及《相关建筑线缆的使用标准规范》等[1]。

1.2 熟悉和查看图纸

在布线施工前,一定要对图纸进行仔细确认和了解,如果遇到不明白的指标和数据,一定要让设计人员进行明确,将图纸中的内容和技术进行彻底掌握。在通过图纸和实际土建做最终对比,如果没有任何的错误和矛盾,则工程可以继续向下进行。

1.3 技术交底

明确工程项目中所有施工任务的特点以及技术难点,并将技术质量要求进行总结,还要将整个工程体系进行系统划分,保证将施工工艺、施工要点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明确,让所有工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便于更好更快的完成施工任务[2]。

1.4 施工前的环境检查

在安装工程开始进行之前,应该设备间以及交接间的建筑以及实际环境进行仔细检查,具备完整条件以后才能继续进行施工。

首先,在交接间和设备间中,包括工作间中所有土建工程项目,必须要保证全部竣工之后,才能继续下一项工作流程,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地面的干净和平整,对于门的设计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在高度和宽度上,一定要确保设备能够进行自由出入,为此,要对所有大型尺寸的设备进行数据统计,根据最大尺寸的设备来进行门的设计,还要对门锁进行安装,钥匙要教交到相关负责人员处进行统一管理[3]。

其次,一定要保证交接间和设备间中的电源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也要将交接间和设备间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标准范围内,使整个工程安全有序进行。

2 对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在安防工程布线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各个项目的检查操作质量的把控,在整个工程完工之后,还要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最终评定,并对最终结果进行数据记录,保证工程在实际使用中没有质量安全隐患。

2.1 线缆敷设的质量要求

在安防工程布线施工中,一定要在线缆敷设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这其中包括外观检查工作和线路导通,还用利用相关设备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工作,保证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欧姆,对于这一数据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来说,对电阻进行相应调整即可。在线缆敷设过程中,在线路的选择上一定选择最短路线,这样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在敷设过程中要注意平整且竖直,切不可让电缆出现交叉或者重叠现象,否则很容易发生电缆短路现象。

另外,在线路终端的接线处附近,要留下适当的对于部分,确保在连接过程中,一旦出现连接问题,还可以通过进行相关补救措施,否则可能回导致整个工程中断或者重新在建,这对企业来说会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整个布线施工过程中,线路中不可以存在中间接头,而在线路接头处,可以采用压接或者焊接。还有在线路整体都敷设完成之后,要将全部接口进行统一编号,并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工作,确保布线施工符合相关规定。最后,在强弱点的用线槽敷设过程中,一定要将强弱电槽进行有效分离,按照相关规定,加入金属隔板,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布线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更好的进行[[4]。

2.2 对电缆桥架以及槽道安装的质量控制

对于电缆桥架的安装以及槽道安装来说,在安装位置上具有一定要求,必须符合施工图纸中的全部技术规定,而且在实际中,左右的误差不能超过50mm。对于桥架和槽道的水平度来说,每平方米中的偏差也要保持在3mm之内,否能容易导致工程发生质量问题,最企业财产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对于桥架和槽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和地面垂直,并且保证没有倾斜现象,这点在布线工程施工中,具有严格要求。其次,在相关吊架安装中,也要与地面保持垂直,以保证吊架整体的稳定与牢固。

2.3 对于预埋线槽与暗管敷设缆线时的质量控制工作

在安防工程布线施工过程中,应该在管道口的两端进行明确标识,来表示出管道的序号以及具w长度,为后续施工提供方便,在对暗管进行敷设过程中,最好采用钢结构的管道或者是硬质的PVC管,在布线过程中,又分为两种布线情况,一种是主放双护套线,另一种是主干缆线。在上述两种布线方式中,运用的管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线管道,另一种是弯管道,二者的利用率不同,其中直线管道的利用率较高,在50%以上,而对于弯管道来说,利用率只达到了40%多。另外, 优势会出现光缆和电缆在一个管道中进行敷设,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在敷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电缆和光缆不能出现接触,可以在敷设过程中将二者用塑料管子进行包装,而且要保证塑料管光缆外径的一倍以上[5]。

2.4 在电缆桥架的设置中和敷设缆线线槽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在电缆桥的搭建过程中,距地面两米位置为最佳位置,在桥架顶上,顶棚和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0.3m,这样能保证电缆桥在工作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另外对于桥架宽度来说,也尽量不小于0.1m。在电缆桥架中的内缆线敷设过程中,应该吗每隔1m就在电缆桥的桥架上进行固定,同时,在布线施工中,放线槽的固定过程可以不进行捆扎,只要保证槽内的缆线不交叉即可,但是,缆线不能嵌入线槽之中,如果发生嵌入线槽情况,一定要在转弯处进行捆扎,防止对施工造成影响,对于垂直线槽布放缆线过程中,应在每隔1m进行固定,保证与缆线支架合为一体。

3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实践工作进行总结,无论是项目施工方还是监理方,只要做好相关质量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关键作用点,便可以保证整个安防工程布线施工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付小军,郭芳.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219.

[2].关于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7):221-222.

篇7

2钢结构预埋锚栓的整体施工流程

2.1预埋锚栓

钢结构预埋锚栓技术在具体的施工流程中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将锚栓固定好,并且要确保标准高度和锚栓的预埋要求相符合,二者保持在一个水平的状态当中。其次,一线工作人员应该用专业的测量仪器检查锚栓定位控制线在定位模版支撑上的位置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具体标准。再次就是沿着管道的两个方向对锚栓进行加固处理,并且准确的定位好锚栓模板的标准高度,确保没有问题之后使用电焊将锚栓焊丝在定位模板的钢管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串锚的过程中定位板出现偏移现象。

2.2锚栓模板的确定

其次,高层建筑钢结构预埋锚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锚栓定位模版的相关安防工作。在进行锚栓定位模板的安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来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工作,包括全站仪、水平仪等设备。在充分的完成了相关数据的校对工作之后,要另外使用钢管和型钢将锚栓牢牢地固定在应有的位置,防止因为二次施工导致的锚栓活动现象。与此同时,在定位模板上做好投测纵横向轴线的标记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只有充分的完成了锚栓定位模板的放置工作,才能够为我国高层建筑的钢结构锚栓预埋的整体施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3穿锚栓及矫正锚栓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钢结构预埋锚栓的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环节,就是依照施工图表对相关的锚栓进行规格检测和安防工作。在这一个施工环节当中,一定要充分的发挥施工图的作用,按照施工图上所标注的锚栓位置进行相关锚栓的对号入座。之后,再利用螺帽将锚栓上升或者是下降到准确的位置,最大可能上接近标准高度的地方,只有这样在进行后期校对的时候才能够省时省力提升效率。而在后期锚栓的校对工作中,主要的校对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包括锚栓的相关定位、锚栓的标准高度、锚栓的垂直度等部分,通过对于这几个部分的校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而满足我国社会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

篇8

中图分类号:TU2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149-02

1 引言

笔者以国内某家银行建设的自用办公楼为例,介绍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安全防范系统在银行办公楼的设计方案,并浅谈笔者自己对该类建筑安防系统设计的体会。区别于普通办公楼、住宅、商业、厂房等项目类型,银行办公楼对于安全防范系统有特殊的建设要求,笔者认为高风险类型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是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效结合,所以本文不是简单罗列技防中各个子系统的介绍,而是有针对性的结合大楼物防工程建设以及当地110报警联动建设等专业相关要求进行整体描述。

2 设计范围

该银行办公楼地下3层,车库与银行办公楼电梯厅连接区域以及强弱电管井、设备管井等;地上30层,首层为办公楼入口大堂、服务接待台、休息区,地上层包括营业厅、办公区、数据机房、职工餐厅、健身房、会议室等。

本大楼设计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

安防集成平台

根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中对于银行营业场所一级防护工程对于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划分,该银行大楼内部也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三级风险区,根据不同级别风险区域的设计要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安防设计。

3 设计依据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2004

《银行安全防范报普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要求》GBITI 6676-2010

《银行业务库安全防范的要求》GA 858-2010

《机械防盗锁》GA/T73-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该银行办公楼项目建筑图纸

该银行办公楼项目物防图纸

该银行办公楼项目110联网报警系统图纸

4 系统简述

4.1 视频监控系统

大楼采用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对全楼进行覆盖,并保证重要区域内进行无死角覆盖,通过实时监控画面的获取,保证工作人员和财产受到伤害时,大楼安防控制室能够做到最快的速度响应。

重点防区内的摄像机配置LED光源,电源回路独立敷设,当警情产生联动信号后,区域最近的摄像机LED光源将被联动开启,保证现场画面清晰。

根据风险区域划分,重点区域视频录像存储60天,普通区域存储30天。

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网络,完全独立于大楼办公网络信息化的网络设备,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4.2 入侵报普系统

在大楼内重要房间、重要公共区域设计手动报警按钮、双鉴探测器以及周界室外互射式红外光栅,为大楼搭建一套主动式的警情触发机制,是整个大楼安防体系各个子系统联动功能实现的基础。

重点楼层有110联网报普系统实施单位独立设计的入侵报警系统,110联网报警设备与本大楼的入侵报警设备的相结合,110联网报普设备信号也会传输至大楼安保中心,在普情发生时联动周边的摄像机、LED补光灯以及门禁控制系统。

4.3 门禁管理系统

大楼门禁系统实现三个功能:出入口人员控制,物业安保人员的在线式巡更管理以及客梯的电梯控制管理。

大楼的门禁系统按照物防工程施工单位相关图纸进行预留。在重要通道和房间门口设计门禁读卡器,实时通过控制室工作站查看安保人员巡更位置。在客梯轿厢设计梯控读卡器,通过刷卡控制授权楼层权限的开放,保证只有授权允许本层出入的员工进入本层。

大楼门禁系统还为首层大堂速通门预留读卡器以及相关控制器,与速通门、电梯控制共同组成一套完善的访客管理系统,保证大楼进出人员身份的准确核实以及大楼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4 综合安防集成平台

安防集成平台将上述各个安防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软件平台上进行监控和数据存储及调用,同时通过实时动态的电子地图的形式便于物业安保人员直观的进行管理和操作。

本工程安全防范系统最核心的要求是各个子系统的系统联动,还包括对消防系统、广播系统等其它系统的联动。并预留接口,纳入大楼整体的IBMS集成管理。

5 重点难点设计

针对该大楼的特殊性,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不但要满足该银行单位安防建设需求,还要考虑该大楼所在城市公安部门、消防部门、110系统联动、建筑设计院、精装单位等等多个单位的要求,并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同类型项目的重点难点。

5.1 风险区级别的划分

根据《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GB50348-2004》中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章节中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的要求,本大楼首先整体定位为一级防护工程。按照银行业务的风险程度,再将银行营业场所不同区域划分为高度、中度、低度三级风险区。(见表1)

5.2 与物防工程结合

根据物防工程施工单位图纸,安全防范系统要和物防工程进行结合。(见表2)

5.3 系统联动

大楼实现系统联动的安全防范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普系统以及门禁控制系统。系统联动过程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3)

5.4 与110联动

该银行办公大楼由专业单位独立设计一套110联网报警系统,该系统独立于大楼安全防范系统。110联网报普在大楼内重点防护区域设计双鉴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报警设备,通过独立的传输网络,在警情触发时向大楼所在城市110报警中心触发报警信号,同时与本大楼的安防系统联动,大楼的安保中心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报警信号,快速准确的查看险情,避免损失。

本大楼的110报警联动系统由当地公安部审核批准的专业单位进行设计。

5.5 安防集成平台的建设

本工程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等,将独立的系统集成在一个界面,以实时电子地图的方式进行监控和管理,信息以网络方式互联,信息与图像资料进行统一的存储,使综合安防系统构成一个集成化安防管理系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篇9

一、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确保工期、质量目标的实现

依照项目责任承包指标要求,年初。结合年年工程施工总结的经验,编制了项目实施管理规划。

以项目部实施规划中施工进度要求完成的时间下达施工任务,安排施工进度时。并在施工劳务合同中加以约束,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发现偏差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工程公司领导的重视及各只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经过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和全体施工人员的辛勤工作,主题阶段的施工任务在计划内基本完成,其他各分部分项工程在克服各种困难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年年8月10日主体砌筑工程完成,10月20日土建装置工程完成,11月10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全年累计完成工作量万元。

严格落实“三检制”和“样板制”采取的措施是重视过程控制,质量目标是工程竣工一次验合格”为达到这一目标。每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自己组织向操作班组做了由针对性的书面技术交底及口头技术交底,由于自本年度三月份以来,州医院住院部局部项目管理人员外调,岗的除我以外只有一名预算员一名资料员,出于工作需要,负责施工、技术、丈量放线、质量检查工作,所以自己坚持每天在工作面上跟踪检查,将质量通病和质量隐患消除在过程控制中,通过以上控制手段获得了良好的工程质量效果,没有因质量问题造成停工活返工现象,并且,各项技术资料完整齐全,8月2日在质量监督总站的监督下,各参建单位对本工程基础及主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进行了验收,验收合格同意进入下道工序,

10月25日经我公司技术质量部门共同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后评为合格。

验收合格11月7日消防支队对本工程的消防进行了验收。

验收合格。11月31日在质量监督总站的监督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及勘察单位、公司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二、构建和谐施工现场、确保省级文明工地

构建和谐施工现场时现代施工企业平安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认为。为了施工项目中体现这一重要性,首先利用围墙宣传二公司企业文化,施工现场内尽可能做到工完场清、布置有序,平安施工管理方面,项目部本着对每一位参与施工人员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对他进行了详细的平安教育,使每位施工人员的平安意识和平安防范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施工过程中,主要对施工用电、施工机械、垂直防护“四口”五临边”作了重点防范,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均向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平安技术交底,并作了详细的书面记录,通过定期、不定期跟踪检查,将平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以上平安管理和平安防范措施确保了本工程施工期间平安事故为零的目标,住院部工程在公司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分公司及项目部全体同事的努力下,该工程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

三、做好利息控制、向管理要效益

狠抓项目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项目部依据《项目管理大纲》各项管理制度和已签订的项目目标责任书要求。实施全员全过程监督控制,人工费方面,采取的措施是调查建筑市场人工费市场价的基础上,依据该工程结构,装饰特点,将正负零以上土建工程及装饰工程人工费总承包,每月,项目部都能依据工程施工形象进度及时开出结算任务单,同时严格控制计时工;资料控制方面,项目部及时编制资料需求计划,报工程公司资料部门集中推销,达到降低资料费的目的现场资料由两人签字方可生效,进场资料门卫登记,数量验收严格把关、严格要求,施工作业面力求做到工完场清。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虽然我项目部项目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公司项目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与兄弟项目部相比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差异,也没有全面完成与工程公司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原因如下:

1主观原因

没有能发挥项目部领导核心作用,自己工作能力有限。没有能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另外,项目部自组建以来,人员变化频繁,造成管理不衔接,尤其给质量检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预应力锚杆—排桩支护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它充分利用了桩锚支护结构的各自优点,使支护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安全可靠而且相对价格较低,并且支护结构产生的位移和地表沉降较小,因此特别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环境复杂的大型深基坑工程。

1构造组成和分类

预应力锚杆是一种可承受拉力的结构系统,它的一端被固定在稳定的地层中,另一端与加固物紧密的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结构复合体。它的核心手拉提是高强度的预应力筋,在安装的过程中,可立即向被加固的主题施工加压应力,限制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有限变形和移位的故障和问题。预应力锚杆主要有矛头,杆体和锚固体三部分组成。锚头位于锚杆外露的顶端,通过它与基坑围护结构的完整连接,最终实现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并将锚固力传递给结构物,杆体是连接当前锚头和锚固体的关键手段和措施,是利用其弹性变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变化的过程,在锚固的过程中,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于锚杆的根部,把拉力从杆体传给底层。根据土层锚杆结构形式的不同,预应力锚杆可以分为圆柱形、端部扩大头型和连续球体形三种,根据其传力机制的不同,预应力锚杆可以分为普通拉力型、普通压力型锚杆和分散拉力型、分散压力型锚杆;根据其服务年限的不同,预应力锚杆可以分为永久性锚杆和临时性锚杆。

2施工工艺

预应力锚杆施工程序为:定位、钻孔、杆体制作与安装、注浆(一次常压或者二次高国、外锚头制作、张拉锁定和外锚头防腐。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钻孔、杆体制作与安防、注浆机张拉与锁定等。

2.1钻孔

钻孔是锚杆施工工艺的主要施工关键,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括钻机就为、钻孔和清孔三个工序,其在钻孔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直径为110mm一180mm。

2.1.1钻孔方式。钻孔方式可根据当前岩土类型进行组安定,对钻孔直径、深度和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使用接近锚固工作面的条件、所用的洗孔介质种类以及锚杆种类及要求的钻进速度进行选择。岩层中钻孔一般采用气动冲击钻孔及其相应的配套措施,其配套措施主要有前空冲击器、钻头;土层层中的钻孔一般采用回转式,冲击回转式和回转冲击反循环式钻机;在不稳定的底层一般都采用套管护臂和常用的规球齿形潜孔锤冲击回转钻进机进行钻孔。

2.1.2钻孔作业。锚杆钻孔方式选定之后,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工程及地址条件的具体变化及时调整毛管钻孔钻进施工工艺,以确保锚杆施工的顺利进行。采用回转式旋转钻机,如果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钻进,对于土质疏散的粉质粘土、粉细砂及其软粘土等土层的施工中应采用太惯保护孔壁,以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手段和施工措施不完善带来的施工缺陷和塌孔现象。采用回转的螺旋钻杆时,根据当前不同的图纸需要选用不同的回转速度和扭矩,螺旋钻进时不需用水循环,不适用套管护臂,因此辅助作业时间减少,使得钻进速度增快是当前钻孔作业施工的主要手段和前提方式。

2.1.3清孔。冲击钻机和旋转钻机经常选用气动阀进行细孔,在干燥的岩层中使用效果较好,也可以使用在稍微潮湿的岩层,水洗方法适用于旋转式取芯钻孔机和套管护臂钻孔。在城市密集区和地下洞室内由于气动钻孔冲击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粉尘,宜采用水洗循环钻进,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有完备的给排水措施,另外使用水洗是应当慎重,因为在水洗的过程中会降低岩土层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影响锚杆锚固体与周围底层的粘结度。

2.2杆体存储与安放

2.2.1杆体存储。杆体加工制作完成后,存放要保持平顺,清洁,干燥;并确定保存的过程中杆体在使用之前不被污染、锈蚀存放时间较长的杆体在使用前应当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发现相应的问题及时处理。

2.2.2杆体安放。锚杆杆体安防是当前施工的重点,是将杆体放投入钻孔之前对钻孔情况进行重新检查,并要检查杆体的加工质量,看其是否满足当前施工设计的要求,防腐体系是否完善。在杆体安防的时候,要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并保持平直,防止在杆体扭压和弯曲缺陷的发生。杆体插入钻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杆长度的98%,杆体安防后不易随意的扰动。

2.3注浆

锚杆注浆通常是将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注入锚杆孔,使其硬化后形成坚硬的灌浆体,将锚杆与周围的底层在一起并保护锚杆预应力筋。注浆的过程中浆液通常选用灰为1:05-1:1的水泥浆,不要是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者掺加剂。

结束语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是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高效经济的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当前岩土工程行业的高度重视,广泛的应用于当前各种岩土体加固工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锚杆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总结和要求也在日益的提高,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的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施工手段和施工工艺。

3结束语

基坑支护工程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施工技术,变形设计的控制论有待发展和完善,施工控制和管理是制约基坑支护结果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基坑支护的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是保证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手段。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切实做好基坑的观测工作。

篇11

针对周庄三期项目专业工程的特点,编制了通风工程、消防水工程、锅炉房工程、消防电工程、安防工程等专业工程的专项管控方案,专项管控方案的编制目的是实现有针对性的重点管控,使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标准化管理。周庄三期项目施工单位多,细部做法标准统一是标准化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实行样板制度是有效的方式。周庄三期项目所有户型进行了样板间综合评定,对项目整体的标准化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样板间评定要素如下:(1)户内埋地管道走向、分支、墙边距;(2)厨卫功能间给排水末端预留位置、形式、标高等空间定位信息;(3)强弱电户箱、开关插座面板安装位置;(4)户内水电终端安装合理性分析及综合效果;(5)材料观感要素(外形、颜色、材质等)的确认;(6)施工工艺质量。

(二)新技术应用

周庄三期项目地库机电管线较为复杂,最大干线3000×500(通风),技术管理中引入BIM技术,在管线综合、地库控高及小区市政管网等方面进行尝试,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对多个参建单位起到了较好的统一协调作用,取得了一定效果,如图1。

二、施工现场节能管理

(一)临水计量

周庄三期项目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占地面积大,临时用水点分布广,且用水时间段与用水量变化大,临水计量长时间出现较明显的偏差。经查阅相关资料,主要原因为:各总包单位临水管道设计时考虑消防用水,水表规格选用较大(DN100mm、DN150mm),由于机械水表存在计量盲区,当用水量较小时(小于盲区流量)DN100mm的水表就几乎不会转动,长期累积造成较大的计量误差,给临水使用费用收缴带来难度。

(二)节能改进措施

降低计量误差的方式可以采用复式水表计量法。复式水表由大口径水表(主表)、小口径水表(副表)和自动转换阀构成,原理如图2所示。主表设在主流管道上,计量主流管道水量(较大用水量时);副表设置在旁通辅流管道上,计量旁流水量(计量大表盲区流量);副表后的旁通管道上加设自动转换阀。复式水表计量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计量精度,便于临水计量管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三、消防安全管理

(一)临时消防安全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是施工现场重要的消防保证设施,临时消防系统的设置标准及依据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该规范对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水量计算、管道布置、消防储水量、消防水泵设置及应急照明等给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临时消防给水系统要点如下:

1.消火栓泵电源可靠性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电。

2.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应与在建工程施工保持同步。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新近施工的楼层,因混凝土强度等原因,模板及支模架不能及时拆除,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难以及时跟进,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进度应保持不超过3层的差距。

3.临时消防系统向正式消防系统的过渡。

基于经济和现场实际考虑,可合理利用已具备使用条件的在建工程永久性消防设施兼作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设施,从而解决工程后期临时消防系统逐步拆除后无缝衔接过渡的问题。

4.管道布置。

室外消火栓应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消防水泵接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取水的部位,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宜为15m~40m。临时室内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多层建筑不应大于50m,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m。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完毕的每层楼梯处应设置消防水枪、水带及软管,且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套。

5.消防用水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应与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但应设置将生产、生活用水转为消防用水的应急阀门。应急阀门不应超过2个,且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场所,并应设置明显标识。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管道应与消火栓给水管道单独设置,不得直接从临时消火栓管道设临水取水点。

(二)消防联动调试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调试。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调试为消防调试的重点,调试内容有:水源测试、消防水泵调试、稳压泵调试、报警阀组调试、排水装置调试、联动试验。

2.防排烟系统调试。

防排烟系统涉及消防联动调试,因此通风系统调试重点是防排烟系统的调试与调整。3.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设备联动调试。火灾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系统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核心控制系统,直接影响到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防灭火效能,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联动调试为整个项目功能性保证的重点。

篇12

1.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2.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3.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2005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4.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