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2-03-29 14:19: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论文设计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论文设计方案

篇1

2广场元素的连接性

2.1广场之间的连接性

街道景观的中心节点和谐广场,位于中兴大街与和谐大道的交汇,是临街建筑与道路的过渡区域,怎样更好地引入人的活动,通过人的活动触动新的空间形式。以商业集客力为主的万达广场,在广场的参与性方面已经满足的情况下,而其专属的空间结构要求我们在广场空间多元化性的链接方面找到一个新的接入点,处于中心孤岛的绿化景观为主的中兴广场,由于哈尔滨大街与中兴街的隔断使其广场的被分割,空间的社会性受到制约,方案采取了加强广场之间的对话机制,也加强了流动空间之间的连接性。

2.2交通的连接性

中兴休闲的街道不是指以交通为主的道路,而是通过街道引人入胜,达到行路过程中的休闲,行人可进入情和景的休闲中,因而要求街道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从而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做到“出人意料,如人意中”,给人以美的感受。在中兴广场设计中将空间和时间用“断”的空间处理,建立新中心的秩序和景观。实现空间与时间的重叠效果,其中包括新的商业内容和新视角的景观感受,以及在分化的空间用自动扶梯,下沉庭院,过街天桥,贯穿内中心的内外上下,实现人流、车流的分离,充满情趣。另外“断”性的空间处理将中兴休闲廊道跨过车行道与中兴广场连在一起,形成多元化从容的步行体系,与快车行道共同形成城市的两种表情,犹如人体内的食道与呼吸道,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两种重要内容,功能性的满足情况下也产生动感空间,在视线的快速移动中也注意了景观的“连”续韵律,强调色彩与线性的变化,步移景异。

2.3功能设施的连接性

在现代的城市生活中,对于室外公共空间的功能划分来说,要使所有的功能空间精确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唯有做到活动空间在功能上的“连”续性,例如街道,步行街作为活动空间,融入室内处理手法,根据人的行为方式和主题景观形式的整体性中,根据分割所设立的座椅、电话亭、公共卫生间、滑道等融入其设计中,更好地满足现代生活中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建筑、道路、广场、绿地、花园以及停车场等,这些都是城市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而这些构成元素又各有特点,他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通过将他们共有的同质的东西和用某种形式的表达连接,同时他们还会对城市空间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并共同构建出公共区休闲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环境“连”续体。

3城市广场本身的延续性

3.1界面的延续性

街道与广场空间边界的存在与临街的建筑内部空间并不是“断”开的,相反这种“断”却是它与城市其他元素的另种形式——置换,“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波特曼的共享大厅是有序的室内广场,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是典雅的文化广场”,这种客厅大厅与广场间的互相借喻也形象表达了两者间的作用共通,效果共享。对于中兴大道上的和谐广场、万达广场,因处于建筑与车行道路的中间,没有很好的界面闭合关系,广场缺乏明晰的图形性,很难在此形成良好的公共休憩空间,在此设计中,我们利用铺装的视觉特点将铺装分割内趋向建筑,同时很好地利用和谐广场与万达广场建筑的向内的弧向,来加强广场的围合感。

3.2时间的延续性

在城市广场设计中,人的行为与活动是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在广场空间的各个不同时间段上,都会有着不同的活动内容。因此,在中兴广场及休闲廊道设计上,承载着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及哈尔滨所特有的地域性活动项目,各种活动内容的活动时间、以及多类型和多层次的活动人群,并由这些内容或形式在时间性的空间层次分布,形成城市广场在空间形态的使用时间性延续性特征。作为室外,景观的植被设计是构成广场基本元素之一,在植被中从色彩、形体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广场设计影响,以樟子松、红松等作为设计中的植被,因为具有季节性特点,在搭配,穿插等手法处理上特别用白蜡、红松等季节性植物对色彩、形体产生韵律性的丰富层次。

篇2

2森林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和现有资料

森林调查设计方案与目的密不可分,设定明确的调查目的,依照目的制定方案,调查目的主要在于确定森林质与量的变化趋势及特点以用于合理地组织林业生产、林业规划和采伐量调整等。保证调查工作的有序进行。森林调查目的不能只有专家依据相应的理论知识设定,而应结合调查结果使用者的意见共同确定。森林调查员应为设计者提供准确的相关资料。调查的详细程度决定于森林经营强度。在集约经营的调查中,需要取得小班资料和林相图,小班蓄积量精度要求90%以上,面积精度95%以上。在粗放的经营调查中,森林调查蓄积量精度不落实到小班,只有数字,且不要求绘林相图。调查结果所需要达到的精度由用户来确定。当前我国在Ⅱ类森林调查中,林业局这一级要求蓄积量精度为95%,林场为90%,林班为85%,小班为80%,设计的方案应保证这些精度指标,以满足规划需要。设计调查方案还要根据现有资料和调查地区的林况、地况和自然条件进行。如调查地区有新摄影的大比例尺航空像片,就可采用应用航空像片进行调查的方法;如无像片则要考虑不用像片调查的方案。调查方法因调查的林况、地况和森林种类不同而宜,某种方法在甲地区调查为最优,在乙地区并不一定适用。须知,没有任何的方法能够适合于所有地区的调查,都是要根据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目的和任务要求,确定适合于某一地区的调查方案。

3合理的森林调查设计方案

3.1为确保森林调查的准确性,应不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在过去传统的森林调查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即是绘制森林平面图。工作人员需要随身携带分度仪,缩尺等工具进行实地探测,通过人工测量得到距离、角度等数据,再逐一将所得信息绘入平面图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大量时间的同时还无法保证绘制的准确程度。随着计算机的推广使用,电脑作图逐渐代替了繁琐的手工制图,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准确度。卫星探测技术的应用更免去了工作人员野外作业的工作强度,方便快捷的进行森林探测工作。

篇3

(1)占地面积大、小室建筑投资较高;

(2)屏柜需现场安装调试,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质量难以掌控、二次设备接线工作量大;

(3)二次设备组柜方案没有统一、各站组柜方案不一,运维较为复杂。

2新一代智能站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优化设计方案

国内试点的220kV/110kV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均采用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取代了站内传统的主控室及继电保护小室(甚至开关柜小室)。220kV、110kV均采用监控系统、单间隔保护、多间隔保护、电源系统等设备安装于预制舱内。舱体按电压等级分散设置。预制舱内设置统一的光缆集中转接柜,用于转接与外部配合的光缆,舱内转接柜到各屏柜间的连接由设备厂商在工厂内集成,现场通过定制的接插件完成光缆的对接,无需现场光缆熔接工作。预制舱式组合设备在现有二次设备配置方案基础上进行了以下优化设计。

2.1装置结构优化

常规保护、测控装置均采用背板接线,操作显示面板前置,屏柜前后开门方式。为了提高屏柜空间使用率,减少占地面积,可采用“笔记本式”前接线装置,取消屏柜后开门,操作及维护均在装置前进行。该装置在保持现有硬件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保留操作显示面板,面板和装置插箱一体,显示面板的一侧和插箱面板通过铰链相连。正常工作时,显示屏遮挡住插箱内部的端子接线、连接器、板卡等;操作显示屏时,只需要打开屏柜门;如果要检修端子接线、连接器、板卡等,则需要打开屏柜门后,将面板向上旋转,露出插箱内部的端子接线、连接器、板卡,然后进行操作。通过对现有二次装置进行前板接线改造,形成“笔记本式”前接线装置,设备接口布置在装置前面,取消屏柜背开门,节省屏柜布置空间,可将柜体尺寸(高×宽×深)优化为2260mm×600mm×600mm,屏柜布置数量较多。为二次设备舱屏柜双列布置创造条件。

2.2屏柜结构优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随着一体化装置的应用、设备功能的整合、组柜方案的优化,二次屏柜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端子排数量大量减少

二次设备之间信息传输网络化,使得保护测控柜端子排数量大为减少,仅需保留装置、交换机等装置本身故障接线端子、对时端子即可。

(2)压板数量大量较少

智能站信息采用软报文形式传送,取消了出口压板及功能压板,故压板数量大为减少。

(3)功能元器件大量减少

二次设备之间信息传输网络化,省去了装置内部诸多功能插件,使得机箱布置紧凑,体积大为减少,而且,由于软压板代替传统的硬压板,这些都使得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在结构上更为精简。同时取消了二次设备屏柜上的操作把手、按钮及模拟面板等,运行维护变得更加简洁。

(4)低功耗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保护、测控装置采用低功耗的电子元器件后,单装置的功耗小于50W,经计算保护测控柜内装置的发热温升不会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另外,智能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组柜安装在二次设备室,设备的运行环境良好。基于上述优势,二次屏柜内的空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装置按间隔组柜,屏柜尺寸可选择2260mm×600mm×600mm,比常规柜体尺寸缩小了25%,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前接线装置,优化屏柜结构。采用前开门结构,屏柜靠墙布置,从而显著降低了变电站二次设备室建筑面积。

2.3预制舱内二次设备布置优化

考虑到装置优化设计后采用前接线装置,屏柜采用前开门结构,屏柜正面朝向舱内,背面靠舱体布置,不设后门,屏柜布置可采用双列布置形式,节省屏后空间、增大舱内空间利用率,结合屏柜尺寸优化、布置优化及现有运输条件,预制舱舱体尺寸按(长×宽×高):Ⅰ型6200mm×2500mm×3133mm;Ⅱ型9200mm×2500mm×3133mm;Ⅲ型12200mm×2500mm×3133mm三种尺寸设计。与变电站二次设备室相比,建筑面积显著降低。

3效果评价

本文以某330kV/110kV/35kV变电站为例,采用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后的主要计算经济指标如下:该站终期规模主变4×1500MVA;330kV系统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进出线远期8回;110kV系统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进出线远期22回;35kV系统采用单母线单元接线。采用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设置330kV预制舱2个,110kV及主变预制舱1个,通过装置结构、屏柜结构、二次设备集成及组柜的优化,330kV预制舱按Ⅰ型设计,110kV及主变预制舱按Ⅲ型设计,与常规布置方案相比,330kV预制舱屏柜数量为28面,较常规方案减少36.4%,优化后的330kV二次设备建筑面积减少34.48m2,较常规方案减少69.5%;主变及110kV预制舱屏柜数量为34面,较常规方案减少29.2%,优化后的110kV及主变二次设备建筑面积减少70m2,较常规方案减少70.7%。

4结论

(1)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由厂家集成安装,有利于二次设备功能的整合,为设备的进一步集成优化提供条件。

篇4

住宅小区在建设时,必须要有道路、地下管网、绿地以及公共建筑。居住用房屋用地占比提高,能很大程度提高经济指标,但是对于居民而言,则在居住体验上减分较多,同时,也要考虑城市绿化指标。因此,小区规划,第一步就是去定合理的人口与居住建筑密度,一次确定住宅楼间距,层数等。小区建筑用地之外的公共用地的绿化、道路、管网一般占总造价的20%左右。在小区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区气候、地域文化、住户群体等多方面因素。

2.层数及层高对造价的影响

民用房屋根据层数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低层房屋(1~3层)、多层房屋(3~6层)、中高层房屋(6~9层),高层房屋(10层以上)。根据一般经验,房屋的施工造价中,材料费大概能占60%左右,随着层数增加,基础、梁柱、门窗等构件消耗材料费增加。另外,超过7层建筑,一般要设置电梯,其造价有一定提高。同时,另一大造价组成是给排水、供电照明、通风采暖等。这些设备的造价主要集中在公用设备上,在长期的物业运营中,层数高要更有利,总体来说这些项目一定程度上随住宅层数增加而降低。对于,地价较高的地区,高层房屋能摊薄地价,也有优势。当前,有许多商用住宅以5m的高层高为卖点,但是,相比2.8m左右的普通层高其造价其实大幅度上扬。根据经验,层高每上升下降0.1m,对造价的影响在1%~2%之间,反之,在3m~3.5m之间,每升高0.1m,造价提升也接近1%,4m以上,由于高支模等施工更加复杂,成本提升的幅度更大。

3.户型及单元面积对造价的影响

房屋的结构面积和房屋的建筑面积之比越小,住宅的设计方案越经济。因为结构面积如果占比较小,有效的居住面积就较大。因此,评价房屋的经济指标时,常常计算这个系数指标。该指标除了与结构设计相关之外,一般还与房屋的内部单元的户型与面积有很大的关系。住宅单元的平均面积越大,内墙和隔墙占用的建筑面积就越少。紧凑的户型,内部分割多个小面积的单间,其实提高了结构面积占比系数。

4.房屋外形平面布置对造价的影响

相同的建筑面积,如果房屋的外形与平面布置不同的话,往往造价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一般常用建筑周长系数来进行指标量化。将建筑面积除以外墙的周长,得出一个系数,就是建筑周长系数。常见的房屋平面布置有长方形、正方形、L型、H型、T型、圆形等。这样来看,圆形是建筑周长系数最低的,但是,圆形的施工工艺复杂,往往比矩形外形的房屋,造价还要高20%。一般以正方形与长方形等正矩形房屋造价较低,其中长宽比例适中的长方形房屋最便于施工。

二、施工设计造价优化

1.地基施工设计优化

民用建筑的基础常见的施工方案有桩基、沉降基等。以桩基为例,还分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高压湿喷桩、现浇混凝土桩、粉喷水泥桩等多种。其中钻孔高压湿喷射搅拌水泥桩,也就是高压湿喷桩的成本最高。因为其需要大型的钻孔喷射搅拌设备,操作也较为复杂,不过其能够钻超过5m甚至10以上的深桩基,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是有力的保证。预制混凝土桩的成本最低,相比现浇桩,其不需要现场支设模板,在工厂预制,工艺更加简单,但是埋设沉降不容易控制。不同类型的基础,都有其造价高地与工艺特点,因此必须根据实地情况勘测设计方案。

2.钢筋选用优化

当前建筑市场的钢筋的种类较多,有I、II、III级钢筋,还有冷轧螺纹钢筋、冷轧扭钢筋等。大多数施工设计人员,在钢筋选用上,多数只是按照经验,实际上可以按照结构的承载力计算,选用满足要求的较低价格的钢筋。比如,大跨度无梁板的施工中,常常采用I级钢筋,如果采用II级钢筋实际上也多数能满足要求,能较大降低造价。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钢筋,如新III级钢筋,相比II级钢筋强度提高20%左右,单价却只上升了10%不到。

3.非承重墙体构件施工设计的影响及优化

非承重的墙体构件,过去常用普通空心黏土砖砌墙,其自重比较大,而且墙体厚度也较大,但是实施上的保温性能并不理想。同时,非承重砖砌墙在个性化的改造装修中,需要拆毁时也较为麻烦,十分耗费人工。当前已经开发出很多种质轻、隔音隔热、高强度的新型建材,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砖砌非承重墙,如混凝土空心砌砖、玻璃纤维水泥复合板、石膏条板等。其中,玻璃纤维水泥复合板,由抗碱玻璃纤维与低碱性水泥复合而成,加入玻璃纤维之后,其具有高强度,耐冻、耐火的优点,能够制成薄壁构件,采用节点安装,施工简便。

篇5

(1)启东西走廊(工可A线)

路线在启东市吕四港镇东南与K线分离,路线转向南经合作镇西侧至启东市城市规划区西北侧的新义村南侧,距崇启高速启东北互通6km处设置枢纽互通与通启高速衔接。

(2)启东中走廊(工可K线)

路线起自启东市吕四港镇东南,向东南至南阳镇西南设置枢纽互通与崇启高速对接,与崇启高速启东北互通组成复合式互通。

(3)启东东走廊(工可F线)

路线在启东市吕四港镇东南与K线分离,向东南经海复镇以西,至南阳镇以东至启东市城区东北侧,距崇启高速启东北互通3km处设置枢纽互通与崇启高速衔接。工可报告从路网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对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量与运营里程、崇启长江过江通道衔接性、利用通启高速段交通适应性分析、启东城区对外出行便利性、工程建设规模、与启东市地方路网的衔接、规划吕四港铁路的影响、建设条件、环保、占用土地资源影响分析、地方政府意见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推荐中走廊K线方案。该方案启东北枢纽所连接的通启与海启高速均为4车道。初设互通位置选择初步设计在工可研究路线走廊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已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及终点枢纽设置条件,布设了K线(工可K线、A线之间,启东中走廊与西走廊之间)、A8线(工可K线,启东中走廊)、A9线(工可K线,启东中走廊,终点接近东走廊)3个线位,并从交通量适应情况、功能性、工程规模、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对线位进行比选。经比选,对应互通位置点位3的A9线与通启、崇启高速公路、宁启铁路改建工程相互交叉,干扰较大,不利于启东北枢纽的布设,且需要改造刚刚运营2年的启东北互通和征用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土地,代价很大,因此否定A9方案。对应互通位置点位2的A8线需多次跨越航道,不利于对沿线新安、合作等中心城镇的发展,无法弥补启东西部路网较为薄弱的缺陷,且路线长度较长(较K线造价多约1.9亿元),因此,否定A8线方案。经比较,K线具备以下优势:

(1)显著缩短路线长度(900m),减少主线绕行及地方利用绕行的经济成本(约1.45亿);

(2)改善终点启东北枢纽建设条件,避免与启东北互通组合成复合式互通群设计,对启东腹地经济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

(3)减少跨越航道次数,降低总体工程规模(降低造价约0.46亿);

(4)避让启东市祖杰小学。鉴于上述因素,初步设计方案互通位置推荐对应K线的点位1(启东北互通西侧净距约1.2km处)。

2互通设计原则

2.1交通量预测分析

(1)工可阶段预测交通量分析

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始于2005年,根据工可研究交通量预测结果,启东北枢纽在远景设计年限2037年转向交通量为49360pcu/d,主流向为上海—海安,为48274pcu/d。

(2)互通功能定位分析

由于交通量预测成果较早,2009年以来,受国家沿海开发战略等政策的推动,项目区域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发展迅速,居民交通出行需求大幅增加。由于沿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崇启大桥(2011年通车)作为接入上海的过江通道所产生的集中效应,导致南通—启东—上海方向的交通量增长迅速。通启高速公路作为南通—启东方向的交通主干道,交通量的增长已经超过较早前的预测。因此,由于早期工可阶段预测的枢纽转向交通量与预计实际交通量增长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交通量变化的情况进行甄别和调整,使得枢纽设计更加合理,更符合实际需求。通启高速公路为沪陕高速公路和宁通高速公路共线段,属于国高网一段,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通行需求,目前扬州江都至泰兴广陵段4车道改8车道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已经完成,计划2014年开工,广陵至南通段的改扩建也已列入计划,因此,通启高速公路作为苏中地区横向交通主骨架的交通功能定位明确。海启高速公路属于江苏省网高速公路一段,主要服务对象为南通沿海港口和开发区,影响区域和范围主要是如东、启东和规划的经济园区,经济发展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了海启高速公路的交通功能定位为区域次骨架。因此,综合考虑功能定位及交通量发展等因素,在启东北枢纽互通方案设计中,采用以通启高速公路为主,海启高速公路次之的互通形式更为合理。

2.2互通设计原则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启东北枢纽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通启高速公路为国高网路网主骨架,海启高速公路为区域路网次骨架;启东北枢纽方案应适应路网功能定位分析。

(2)为保证终点段2条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启东北枢纽、启东北互通(位于通启高速公路)不宜做成复合式互通式立交。

(3)通启高速公路应保持其习惯性和连续性,不产生突变的线形,不宜大幅度降低2条高速公路的平纵面线形。

(4)尽可能满足启东市城市规划和便利沿海开发区发展要求。

(5)在满足“安全环保、主流畅通”功能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6)海启、通启高速公路主线设计速度均为120km/h,启东北枢纽的主要功能为2条高速公路之间的交通快速转换,因此匝道设计速度和指标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指标。

3互通方案

考虑海启作为匝道、通启作为主线;海启、通启均作为主线;海启作为主线、通启作为匝道的3种情况分别布设了5个方案。

(1)方案1:海启作为匝道(80km/h),通启作为主线(120km/h)。通启作为主线、海启作为匝道(分离式路基形式),海启高速以T型枢纽接通启高速(见图4)。在上海—海安方向内侧布设单向双车道的半定向匝道(Rmin=480m),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13.75m。交通量小的海安—南通方向半定向匝道(Rmin=150m)布设在外侧,设计速度采用60km/h,路基宽度分别为8.5m与10.5m。该方案的优点是满足初步设计阶段通启主骨架、海启次之的路网功能定位,总体工程规模最小,不废弃通启高速原有工程,只对老路拼宽改造,对现状高速影响小;缺点是海启平纵面指标较低。

(2)方案2:海启作为主线(120km/h)、通启作为匝道(80km/h)。海启作为主线、通启作为匝道,在保证主流向服务水平的情况下降低通启高速启东—南通方向的设计速度(80km/h)。海安—南通方向匝道采用的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分别为8.5m与10.5m。上海—南通方向匝道速度为80km/h(南通至上海方向仍利用通启半幅),路基宽度为13.75m。方案2平面图见图5。该方案的优点是海启高速公路平纵面指标高,通启交通流右进右出,服务水平高,总体工程规模较小。缺点是不符合通启主骨架、海启次之的路网功能定位,通启高速启东—南通方向设计速度低,原通启高速半幅废弃约1.3km,社会负面影响较大。

(3)方案3:海启、通启均作为主线(120km/h)。海启、通启均作为主线,在海安—上海方向布设一对分离式路基(Rmin=1600m),设计速度为120km/h,路基宽度为13.75m;海安—南通方向布设一对半定向匝道,设计速度均为60km/h,路基宽度分别为8.5m与10.5m。该方案的优点是不废弃通启高速原有工程,只对老路拼宽改造,对现状高速影响小。缺点是海启上跨通启桥梁交角20°太小,桥梁设置难度大;占地较大,工程规模较大。

(4)方案4:海启、通启均作为主线。由于海安—南通方向交通量较小(1086pcu/d),在方案3基础上将南通至海安方向的半定向匝道改为指标较低的环形匝道(R=60m)以减小工程规模。南通—海安方向匝道采用的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为8.5m。方案的优点是不废弃通启高速原有工程,只对老路拼宽改造。缺点是南通—海安方向环形匝道指标偏低,减速车道出口属于大半径曲线接小半径曲线,安全有隐患,绕行较远;占地最大,工程规模最大。

4结语

通过对启东北枢纽互通设计方案的研究,在互通设置位置、交通量预测、互通功能定位分析、方案的综合比选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1)枢纽互通方案应与路线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互为一体,不能单独割裂;

(2)枢纽互通与前后的一般互通应保持合理距离,不宜距离过近组成复合式互通;

(3)应重视枢纽互通的路网功能分析定位;

(4)在初步设计中,建议对上阶段预测交通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核查分析;

(5)当新建与已建高速公路通过互通相接时,改建不应大规模破坏、废弃原有工程;

篇6

2方案研究

根据施工需要,临时排水系统实际方案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600m3以上的容量;方便清捞;尽量减少工程量;方便排水设备布置;提高容灾抗灾害能力。在巷道底板挖设大容量水窝的传统布置方式无法满足600m3以上的容量要求,同时难以清捞淤泥,给使用上带来极大的不便,加上对现场条件要求苛刻,对周围巷道影响较大,权衡之后,此方案不可使用。而正规水仓泵房的布置形式工程量大,施工复杂,工期较长,由于本排水系统作为临时排水使用,出于技术经济效益情况的考量,需采取创新型设计方案,既能满足需要,又能保证经济合理。

3设计方案

为满足要求,经过方案论证,确定了以下布置方案。临时水仓开门口布置在回风联络巷内,平巷施工出安设水泵空间后,-20°下山施工至水仓巷道顶板标高低于联络巷内水沟底板标高位置后,变平巷施工1#及2#两临时水仓,两仓之间砌筑一道隔水墙,高度2m,水沟分别联系到两水仓门口,并设置水路转换设施,使水流可随时切换流入任意一仓,在联络巷内设置两道风门,风门上设置调风口,通过两个调风口调节控制风量,使仓内风流稳定,符合规范。

4设计说明

4.1满足600m3以上的容量,且容量可灵活调整

由于布置方式非常灵活,各设计参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此处设计1#仓及2#仓设计采用10m2断面,单仓容水有效长度30m,容量共600m3,可完全满足临时排水需要。

4.2使用合理,清捞方便

在水仓内沿巷中铺设轨道,水仓入口对侧设置小绞车,正常使用时水流优先进入1#仓,当仓内水位上升,水面高过2m高的隔水墙时,水流越过隔水墙进入2#仓,同时淤泥在1#仓淤积,需要清捞时,将水流调整为流入2#仓,同时派专人进行看泵排水,保持2#仓的水位不能高于2m的隔水墙,将1#仓内水抽出后,通过小绞车配合矿车进入仓内进行人工清捞,清捞完毕后将水流恢复,依此两仓循环使用,循环清捞,保证了水仓的高效使用和高效清捞。

4.3工程量较小,节省成本,缩减工期

按此方案布置的临时水仓,相比正规的水仓泵房布置方式大大地减少了工程量,在当前社会煤炭形势较差的情况下,符合节本增效的技术要求,一个巷道工程量低于100m,同时布置了水仓和泵房、系统运行可靠、容量满足需要的临时排水系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4.4方便排水设备布置

此布置方案相比普遍采用的大水窝临时布置方式,具有单独的水泵安设和运行空间,可以安设运行、检修、维护方便可靠的离心泵,管路布置和空间利用上更加合理。

篇7

建设变电站的地方最好不要占农耕地或经济林区,而且还要做到节约用地即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我们的变电站最好是选择在交通方便,利于工作人员上班和资源配送的地方,真正地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为了减轻变电站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选择建设变电站的地方必须是位于变电站所在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侧。我们选择地址要避免选那些易发生断层、坍塌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最好是比较开阔的地带便于我们架设各种高架线。我们的变电站最好距离工矿等负荷中心近一些,方便我们电气与电站的协调。

1.2竖向布置分布情况

变电站地基的设计要结合具体的地质情况,最好能够充分地利用原有的地势地貌。对于整个地基鉴于要做挡土墙和场地排水,我们要采用平坡式或者阶梯式布置。我们要确保在地下水位上方25cm以上处挖地基做条形基础,之后用三合土或三七灰土来填充并夯实(可以采用机械夯实或人工夯实)与地面齐平即可。

1.3建筑结构

(1)建筑的安全性。要想保证土建设计和构件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做到严格规定结构的荷载量,并且认真确定材料强度和荷载分项系数的大小,另外要保证标准荷载下的安全度。

(2)建筑的牢固性。要求建筑在发生局部破损时不会引发大面积坍塌,来减小灾难损失。

(3)建筑的耐久性。要使建筑能够在荷载压力作用下,能够持久耐用,尤其是在应对混凝土的腐蚀的情况,更要做到较大的耐用性。

2土建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工程施工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我们要保证变电站工程的质量够硬,安全性够好,进度够快。要做到这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变电站中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站址选取时的问题。变电站无论选择在哪,都要面临赔偿问题,可能是拆迁费用,可能是土地征用费用或商户补偿费用,这些赔偿都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压力。第二,预估土方时的问题。即使我们在施工之前做了精确的预估土方,但是一旦真正开始还是会有很多我们预想不到的情况,这就造成现实与预估土方之间的冲突。第三,结构腐蚀的问题。混凝土的腐蚀是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又不能做到完全避免。第四,温度对道路建设的影响。在变电处一些特殊位置存在“永临结合”的建筑方式,使得温度一旦升高后就可能对道路造成一些损害。第五,室内排水和防火问题。在室内设计时,常常会有屋顶门窗渗漏,地面硬度不够,防火不达标,高度不符合安全带电距离等问题。

3土建设计方案的优化

3.1可行性的研究

(1)占地面积的可行方案。我们要合理布置规模就要注意控制主变数量和出线回数。针对室外配电装置场地,要注重它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关系,为了有效减少占地面积,我们必须要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节省空间。建筑物在不影响它本身的功能的前提下合并为一栋楼,另外也要降低一些楼宇附属场地的各种费用。经过相关的技术分析,为了减少占地面积,主变压器一般选用两台比较合适,35kV要与110kV对称布置,以10到12个为35kV的出线间隔和以2到4个为110kV的出线间隔。作为可研设计的人员要做到出线间隔和主变数量成比例等前期的科学规划。以皖北的某一个变电站为例,整个占地面积仅仅是3700m2左右,具体设计就是主变和功能建筑位于中间,旁边采用防火墙,10kV和110kV对称分布的开关场地,10kV的出线间隔为24个。

(2)位置选择的可行方案。位置选择需要全面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负荷量,网络结构还要考虑征地情况,城乡规划。要做到减少土石方量,尽量不占经济效益较高的土地,而占用荒地或坡地。要做到尽量配合规划部门和城乡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避免相互交叉的架空线路。还有站址要靠近负荷中心,且要方便利用一些基础设施,地势平坦利于运输。

(3)地下处理的可行方案。在研究可行性阶段要先了解建设变电站的地下情况,对于地下有防空洞、滑坡、要塞管道或是回填区就要避开。例如曾经在皖北某县本来选址的地方却在可行性研究时发现地下是杂土回填区,以前发生过坍塌,不仅如此地下还深埋着主要污水管道,因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费用远远超出预算,最终决定另寻合适的地址。

3.2初步设计阶段要完成的工作

(1)总体规划设计。我们在确定变电站的具体规划方案与规则之前,必须考虑变电站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水源电源、气象条件以及交通情况,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考虑变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变电站施工和工艺布置情况以及后续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变电站在达到它本身的功能要求后,要做到施工、运行、检修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目的。

(2)平面布置设计。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设计是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为了实现方便交通节约占地面积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吸取电气平面布置经验后采取合理的工艺技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对于总平面布置要进行模块化,即将总平面划分成若干个功能区,例如主变场区,110kV配电装置场区、配电装置区等,变电站的道路要将变电站内的各个功能区连接起来。变电站内道路设计要求满足各种检修、大体积物体配送、防火、防灾的具体规定。建筑物的布局方面要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量,无形中就得增加建筑物的密集程度,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建筑物之间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距离的规定。

(3)建筑方案设计。降低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一直是我们强调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设计变电站的建筑方案中采用了联合布置的方式。具体操作就是尽量使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装在同一座主控楼或是同一座配电装置楼中,当然还是得以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为前提。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设计要求变电站里的每个房屋都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设备的运行和维修;变电站的立面设计要求使变电站与它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统一。进行变电站建筑设计时,对于材料的使用主要是钢筋和混凝土,因为大部分的建筑物都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其他类似支架和构架的主要是钢结构。变电站的抗震等级主要是由当地的设防烈度和变电站的重要等级相结合来确定的。建筑物所采用的基础形式一般不会选用筏式基础或条形基础,因为要考虑到变电站所在地的地址情况和整个建筑结构承受的载荷大小,大部分情况下独立基础和桩基础可以很好地满足相关要求。对于变电站地基的情况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按照当地具体的地质情况分别采取适当方案处理。如果站址所在地区的填土层比较厚时,我们就要进行强夯处理;如果站址所在地有厚度特别大的淤泥层时,我们就必须则考虑水泥搅拌桩、预压法、管桩或灌注桩等方法来进行处理;当然如果站址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比较好,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这种天然地基了。对于变电站的暖通以及通风设计,只要能使设备正常运行而且符合消防的相关要求即可。对于变电站中温度和空气质量的调节,我们需要根据以前变电站中的换气和防爆次数以及具体的温度要求,采用空调,自然或是机械方式进行调控。

3.3变电站施工图设计阶段

变电站土建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将总图,暖通,结构,排水,建筑等这些通过审查检验的方案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因为这涉及很多的专业所以必须在施工前进行专业沟通,以防各专业在交接的时候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益的措施来提高施工图的质量以及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

(1)因为变电站的特殊性使得变电站内建筑物基本都不会发生变动,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标准化设计。

(2)由于变电站的具体工作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学科,所以为了减少各专业之间不能互相及时沟通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的现象,我们必须建立各专业之间资料互提共享机制。建立变电站土建施工的快速反馈机制,这样设计部门就可以快速处理在土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使得土建设计更加地完善合理。

篇8

2注塑模具筋位电极常规设计方案

根据电极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产品外形成型电极、清角电极、筋位电极、“铜打铜”电极(即用来对电极进行电加工的电极)等。按电极组合方式可分为整体电极、组合电极及一极多用电极(也称跑位电极)。按电极制造材料又可分为普通紫铜电极、石墨电极和特种铜电极等。对于一般电极,其结构主要包括成型部位和电极基准部位等组成。对于前文所述的塑料盒零件的注塑模具后模制造,电极材料选用普通紫铜电极即可。如果模具尺寸不大,筋位电极一般会采用整体电极,如图3所示;如果尺寸比较大,通常会采用跑位电极,只做一条筋位的放电电极,即类似于图3所示的整体电极的1/8,通过对后模上加强筋位置的逐一放电来完成放电加工任务。相比之下,整体放电电加工用间短,电极制作成本偏高,成型误差小;跑位放电电极制作成本低,放电耗时长,成型误差受电极自身损耗较大。

3注塑模具筋位电极设计方案优化

结合上述情况,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本着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笔者将本塑料盒筋位电极的制作方案进行了创新性优化设计。放弃原来的切削加工方式,同时将电极基准部位由紫铜材料改用普通钢材,电极成型部位仍采用紫铜材料,将电极制作成镶拼结构。筋位电极基准部分投影示意图,示意图中间又以局部放大视图的形式对镶拼位置的结构进行了表示这两部分均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式进行加工,在普通钢板上割出电极成型部分镶拼框,并加工电极吊装螺丝孔或其他吊装结构,同时用铜板割出8件同样的电极成型部分,切割路径如图5、图6的投影轮廓所示。由于加强筋一般情况下对形状精度要求较低,因此,电极成型部分的拔模角度采用手工打磨的方式即可满足要求。最后将打磨后的电极成型部分按要求拼装到电极基准部分的镶拼框里,保证两部分的垂直度和各成型部分底面的共面度,便可进行下一步的放电加工了。另外由于放电加工基本没有切削力,因此直接镶拼或进行涂胶固定后镶拼结构是能够满足放电要求的。

篇9

2数控机床组成及其优化设计方案

为了提升工程的效益,进行数控机床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针对数控机床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比如进行数控机床构成、程序编制等的分析,进行程序载体等的分析,保证数控机床自动加工零件的良好应用。这离不开良好的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保证零件坐标的基础坐标体系的相对位置优化。通过对机床及其零件的安装位置的协调,更有利于提升刀具及零件的效益,保证其满足尺寸参数的应用需要。这就需要实现机床安装位置及零件的协调,保证刀具及零件的良好协调性,满足尺寸参数的应用需要,这离不开零件加工工艺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加工顺序的协调性,实现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健全,保证辅助装置的良好工作。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为提升工作效益,进行数控代码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涉及到电脉冲信号模式的应用,将其进行数控装置的有效应用,做好数控装置及强电控制装置的协调工作,这是数控机床良好工作的核心,从而进行输出位置的脉冲信号的回馈。当然,这也需要进行数控装置系统软件的应用,做好逻辑电路的编译工作。进行相关机床部分的控制,需要做好规定运算及其相关的逻辑处理,进行有关信号及其动作的协调。这离不开驱动系统及位置检测装置环节的应用,保证伺服驱动系统体系的健全,实现驱动装置的良好设置,从而满足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机床的机械部分也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数控机床的应用部分是非常多的,比如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执行部件,比较常见的应用方式是工作台、拖板及传动部件,这些都是实现支撑性工作的关键,为了提升工作效益,进行相关工作步骤的冷却是必要的,需要保证辅助装置的协调。在数控系统的优化方案中,做好硬件部分的控制是必要的。数控铣床系统需要进行铣床专用数控器的应用,满足半闭环数数控系统的工作要求,在基本结构优化过程中,进行机床本体、铣床专用数据器等的协调是必要的。在其系统硬件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铣床专用数控器的应用,做好信号板的控制工作,进行交流伺服驱动器如交流伺服电机的应用,从而实现无刷直流电机及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的应用,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其中也涉及到很多的工作步骤要求。

在数控系统操作过程中,做好软件设计的工作是必要的,从而落实好铣床专用数控器的应用方案,保证数控铣床的系统效益的提升,这里我们也要进行铣床专用数控器参数的设置,针对其应用程序,做好编辑输入工作,满足程序设计的诸多要求,按照其具体指令完成规定工作。在参数设置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相关的参数设置方法,保证参数修改模式的更新应用,做好参数修改效益的应用工作。需要进行分辨率情况的分析,认真的做好分析,更有利于进行机械轴向转动装置的应用,实现伺服电机回授脉波数的正常应用。这离不开工作台的良好设计,保证不同工厂的设置优化,保证伺服马达的良好安装,从而满足工作台的工作需要,实现参数的良好设定,进行工作台方向的修正。进行数控铣床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轴电机旋转方向的控制,满足当下马达旋转方向的设定要求。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实现不同轴的最高进给速度的控制,针对数控铣床的应用趋势,保证不同轴的行距的控制,进行过高速度的控制,从而有效应对其冲击情况,保证电机工作的良好开展。这些工作的协调,离不开各轴的最高进给速度的控制,满足不同轴向的进给速度控制需要。在这些工作的优化过程中,进行程序的选择是必要的,这里可以进行H4C-M铣床专用数控器的应用,在这些程序工作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关程序编辑及执行工作。在其程序选择过程中,可以进行编辑及程序选择,进入程序选择模式,通过对输入键及选取键的选择,以满足当下工作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程序的画面选择也是必要的,从而满足旧程序的应用需要,在旧程序的修改及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工作方式的协调,进行指令的增加或者修改,保证程序语句区的良好操作,保证其所增加指令的单节的移动。在数据输入区进行相关指令字数的添加或修改。在程序语句区,需要将光标移动到所删除指令中,在数据输入区,需要进行相关指令所需字母的输入。在程序语句区,可以进行单节的插入,将其光标进行所需单节程序的插入。在数据输入区,可以进行插入单节的第一个指令的字母或者是数字,再进行输入键的按下。从而保证单节的删除。在程序语句区,需要将光标移动到需要删除的单节处,再进行删除键的按下。在数控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进行机械部分的分析是必要的,从而进行机床本身误差及其所需要加工零件精度的分析,更好地落实好机床的误差补偿控制。在数控铣床的工作应用中,进行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等的协调是必要的,这需要满足机床设计的诸多理论,保证数控机床的加工工作,从而满足机械设计制造的工作要求。为了实际工作的要求,需要协调好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应用方向。

篇10

Cypress公司的EZ-USBFX2系列中的CY7C68013,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少的符合USB2.0标准的USB控制器之一。与其它同类芯片相比,它提供了4KB的FIFO和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GPIF(GeneralProgrammableInterface)模块。后者相当于一个可编程状态机,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CY7C68013比其它同类芯片具有强大的互联能力。CY7C68013芯片的结构,其主要特点如下:

·CY7C68013内部集成了一个增强型的51内核,其指令集与标准的8051兼容,并且在多方面有所改进。例如:最高工作频率可达48MHz,一个指令周期为4个时钟周期,两个UART接口,三个定时计数器,一个I2C接口引擎等。

·CY7C68013提供了一个串行接口引擎(SIE),负责完成大部分USB2.0协议的处理工作,从而大大减轻了USB协议处理的工作量,并且提供了4KB的FIFO保证数据高速传输的需要。

·为了满足与各种不同类型外设的互联需要,芯片中集成了一个GPIF模块,让用户可以按照外设的时序进行波形编辑,而不需要复杂的程序描述,就可以保证GPIF与内部.FIFO的协调工作,实现芯片与高速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和高速数据传输。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相当友好的。笔者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实现数据的高速同步采集及传输。

2同步高速数据采集芯片AD7862

2.1AD7862的结构

篇11

填砂路堤方案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域特点,以当地储量丰富的天然砂作为路堤填料,避免了长距离运土造成的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填砂路堤工程的造价要比传统填料路堤明显降低。

1.2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

填砂路堤结构简单,施工技术容易掌握,所需的施工机械较少,施工工序少,施工组织简单,对施工环境要求不高,施工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因此,填砂路堤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

1.3保护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取天然砂作为路堤填料,可以有效减少取土造成的农田毁坏,保护道路沿线生态环境,节约大量耕地,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天然砂工程特性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东接山东省日照至东明高速公路,西接河南省在建的济源至东明高速公路,横跨黄河,主线总里程为23.50km。天然砂的工程特性,如透水性、压缩性和强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的颗粒级配。对东明地区的天然砂进行采样,对砂样进行颗粒分析。

3填砂路堤设计方案

(1)填芯砂砾是填砂路堤的核心组成部分,利用合格的天然砂填筑,位于路基中部,是路面结构与车辆荷载的核心承载体;

(2)包边土设置于两侧边坡,多为黏性土,主要功能是包裹砂芯,防止弱粘聚力、流动性强的砂粒崩落,保护边坡免受水流冲刷和易于绿化、植被防护等。包边土厚度多为1~3m不等;

(3)上封层位于砂芯与包边土顶部,路面结构层底部,一般采用水泥砂、水泥土、石灰土等。上封层主要用作隔离层,把路面结构层和填砂部分隔离开来,这样既可以避免路面水渗入到路基中软化路堤,对路基稳定造成不利,又可保证压实度。

4填砂路堤稳定性分析

与常规填土路堤相比,填砂路堤填芯砂砾黏聚力c值较小,稳定性问题的分析显得更为突出,如路堤填高较大、路堤边坡坡度较陡、地表倾斜等,则填砂路堤失稳可能性将急剧增加。本文对填砂路堤稳定性采用简化Bishop法进行分析计算,安全系数取值1.35,滑裂面形状采用圆弧滑动法。计算软件采用理正岩土5.6版。

5填砂路堤施工设计方案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如细砂的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则需晾晒直至含水量符合要求后才进行碾压;如小于最佳含水量2%,应洒水补充填料的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后进行碾压;

(2)严格控制松铺厚度,第一层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其他各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3)碾压工艺:静压2遍、振动碾压4遍、静压2遍,碾压顺序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行进,横向轮迹重叠0.4~0.5m,碾压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完毕后采用灌沙法检测压实度;

(4)包边土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系数及细砂土计划铺筑厚度进行施工,保证包边土压实后高度与细砂土压实后高度一致,防止包边土与细砂土交界处出现错台,一侧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5)粉细砂填筑路堤在下雨时容易受冲刷,导致边坡崩塌。为保证填砂路基不受雨水冲刷,包边土施工建议与填砂同步进行,每一层包边土和细砂填料同时填筑到位,先压实外侧包边土,再碾压内部细砂填料;

(6)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土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填筑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若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压实符合规定之后,再填上一层。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6结语

修建高速公路,因地制宜地选用填砂路基是经济、可行的:

(1)天然砂是一种水稳材料,当水源充足,在碾压前经洒水后其本身就能起到沉实作用,再经振动压路机及时碾压,则很少的碾压次数就能达到重型击实标准规定的密实度,而且施工速度比一般填土路基快;

篇12

近年来武警部队固定数字放映系统的标准配置方案。此外,还有很多基层礼堂的数字放映系统由胶片系统改建而来,使用CP650为核心的还音系统,与上述设备功能类似,系统组成也基本相同。图1所示是采用SR·D制式立体声还音系统的一般布局。武警部队固定放映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调试都是由专业公司进行的。公司对礼堂实地考察后,一般也会给出建声设计意见,供土建或装饰工程参考。因此武警部队基层礼堂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放映效果。

1.2会议扩声系统

礼堂的会议扩声系统通常采用两声道方案,表2是武警部队600瓦音响系统配置,供支队(团)级单位使用。图2是该系统一般的布局形式。音箱一般布置在台口两侧,布置在台口上方的情况在基层礼堂比较少见。武警部队还有配置高一些的800瓦音响系统,较600瓦系统增加了效果器、重低音箱及功放、返送音箱及功放,但与专业的演出扩声系统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1.3演出系统

采用模拟技术专业演出扩声系统,与会议扩声系统形式基本相同,但音源、音频处理设备和音箱的种类更多,调音台、功放等设备的性能也更高,设备的连接也更复杂。专业演出扩声系统,设备价格较高,系统组成复杂,操作也复杂,因此部队保障大型文艺演出通常采用租用设备的方式。由前述图表可见,电影还音系统的音源单一,无调音台,扬声器的布局方式是为了能较好地还原和体现电影的临场感,功放等设备安装在放映室;会议扩声系统音源多,以调音台为核心,音箱数量较少;演出扩声系统则更为复杂,需要专业的均衡器、压限器、效果器等音频处理设备。会议扩声和演出扩声的声控室一般应设置在舞台一侧。

2.实现兼容要解决的问题

武警部队电影还音系统的档次和质量都比较高且经过专业的调试,具有较好的音响效果。在还音系统的基础上接入麦克风、调音台等设备,并将音箱移动一下位置,就可以进行会议扩声。如果再增加均衡器、压限器等处理器,并且增加返送设备,就可满足一般的演出需要。从设备数量来看,电影还音系统整合600瓦音响系统,能用于保障一般会议集会活动;整合800瓦系统,则能具备一定的演出保障能力。从设备接口来看,常见的影院音频处理器都具有模拟或辅助音频接口,可以接入调音台输出的信号,不同系统之间具备连接的条件。从音箱布局来看,电影还音系统的扬声器除环绕声外,其它音箱多为移动式,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并改变位置。一套兼容性扩声系统达到可用的程度,至少应解决声像一致和长距离信号传输两个基本问题。基层礼堂电影还音系统主声道扬声器的支架一般都在1米以上,直接用作会议扩声时,音箱形成声像会高于会议主席台的话筒高度,给听众的感觉好像声音是从发言者头顶上方发出的。支架越高这种感觉就越明显。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降低音箱实际发声的高度;二是通过辅助音箱拉低声像的高度。基层礼堂放映距离多在25米以上,采用兼容性扩声系统方案,有些低电平信号不可避免需要长距离传输。即使使用屏蔽电缆,衰减和干扰也难以避免。长距离传输信号的办法很多,解决的思路无非是放大或中继。但市场上基本没有适合音响设备特别是麦克风等使用的产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使用光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产品也非常便宜。使用单模光纤无中继可传输10公里以上,频率范围可以达到20~20kHz,音频光端机采样频率可达44kHz,采样深度可达24bit,PCM传输的延时也远小于基于IP的网络音频技术,完全能满足扩声的要求。如果仅对部分信号传输使用光通信技术,而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那么增加的成本就非常少。图4所示是一款可双向传输的16路音频光端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