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监控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20 01:18: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计算机监控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计算机监控论文

篇1

计算机财务监控是指借助具有财务监控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对需要监控的财务事项建立控制标准,并动态地将其与计算机系统记录的相应财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差异方向和差异程度,并在差异达到某一警戒点后自动报警,指出需要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和建议,使企业管理当局能及时地对差异进行调节,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计算机财务监控从本质上讲也是财务监控,所以它具有与人工财务监控基本一致的监控机制,包括:①确定监控内容。财务监控的基础和起点就是确定财务监控的重点内容,明确监控对象。②制定财务监控对象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应以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为依据,按照先进、可行的原则制定。③及时获取财务信息。④信息反馈。必须随时对财务监控对象、指标进行跟踪,将其与财务监控的标准进行比较,揭示出差异方向和差异程度,再按照要求反馈给有关部门或有关管理人员。⑤差异分析与调节。差异调节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限制,比如对某些费用的限额制度,超过限额则不予支付。二是追加更严格的审批手续,比如对超额领用材料,直接限制会影响生产经营,只能要求由更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审批后才能发料。三是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来促使责任人员自行调节。

二、计算机财务监控的特点

1.实时动态监控。计算机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使计算机财务监控系统可以对监控对象进行动态跟踪,实时提供监控结果,彻底改变了人工财务监控只能事后(且通常只能定期的)提供有限时点监控结果的状况,为及时调节差异,更好地实现财务目标赢得了宝贵时间。

2.监控对象范围宽泛。计算机财务监控不但像人工财务监控那样可以监控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和单项经济业务,还可以监控由多项财务事项以任何方式组合的各种对象指标,监控的广度和深度远非人工财务监控可以比拟。

3.监控结果客观。计算机财务监控的对象和标准是事先就已设定的,其具体的财务事项则是由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据输入的原始数据加工处理后生成,在监控标准、财务事项数据的生成和两者差异的确定过程中,主要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的,较少人工干预,使得监控结果更为客观。

4.预警和控制建议。当财务事项的发生使监控指标达到某一警戒线后,计算机财务监控系统可以自动报警,提请进行调节。如果内嵌有专家支持系统,还会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三、计算机财务监控的内容

1.对财务事项本身的监控内容。①账户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②账户对应关系是否异常;③经办、审核、记录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④会计处理方法是否与以前的同类业务一致;⑤是否与以前某业务完全一致;⑥数量账的单价波动幅度是否正常;⑦财务事项涉及的客户、供应商是否是重点客户、供应商;⑧财务事项的金额是否达到控制标准;⑨财务事项的汇总金额及相应账户的余额是否达到控制标准。

2.对财务事项交错作用结果的监控内容。这些内容通常以财务比率形式表现,也有的以相关指标的差异形式出现。其类别如下:①报表真实性;②经营情况;③成本费用;④资产结构的合理性;⑤偿债能力;⑥营运能力;⑦经营协调能力;⑧经营风险;⑨现金流量;⑩企业发展潜力。

3.事前监控内容。通常只应对重要的决策事项进行事前监控,即根据决策事项的具体情况选择下列指标中的一项或几项为对象:①差量利润(包括差量收入、差量成本);②边际贡献(包括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单位工时边际贡献);③最优订货量、最优生产批量;④最优售价;⑤收益平衡点(包括收入平衡点、成本平衡点、盈亏平衡点、利润平衡点);⑥投资报酬率;⑦投资回收期;⑧净现值、现值指数;⑨内含报酬率。

四、计算机财务监控实现方式

1.自行开发财务监控软件。这种方式下取得的财务监控软件在功能上是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的,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但其投入大、周期长、对技术人才要求高。对此有些单位采用委托其他单位开发或与其他单位联合开发来缓解成本和人才上的压力。这种方式适用于对会计核算或财务监控要求比较特殊的大中型企业。

篇2

1网络结构介绍

1.1问隔层网络结构

330kV凉州变电站二次测量、保护单元通过RS485和光纤组成的F—NET局域网,网络拓扑结构为总线型,网络传输速率为187.5kb/s,网络成熟可靠,它负责站控层各个工作站之间和来自间隔层的全部数据的传输和各种访问请求。其网络协议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OSI模型。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见图1。

网络特点:

(1)网络结构完全符合《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关于继电保护和智能数据采集设备信息接口标准。基于铜线的双绞线较之基于光纤的传输系统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且传输信息的质量降低。但对于普通的数字智能装置,如果直接实现光纤接口,必须安装光纤连接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成本,对生产商和使用方法都将产生经济上的压力,RS-485和光纤通过光纤转换器组成的以太网,不但避免了以上的不足而且充分利用了RS-485和光纤的优点。

(2)测量、控制及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如图1所示,所有的测量、控制装置全部通过RS-485接口以总线方式相连接,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通过RS-232接口与串口扩展板(1-16)相连接。这种相对独立配置方式,大大增强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系统不会因为某个单元装置故障而瘫痪。

(3)前置机配置:如图1所示,2台前置机互为备用,当主机出现异常和故障时,备用前置机自动切换为主机运行,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4)系统的不足:系统设计的不足之处在当串口扩展板或任何一台前置机出现故障时,所有的保护信息都无法传输,在以后的网络改造中,将继电保护装置的RS-232接口通过串口转换板转换为RS-485接口,以总线的方式实现保护信号的传输。

1.2站控层网络结构

站控层网络为以太网,网络拓扑结构为总线型,网络传输协议为TCP/IP,网络传输速率为100Mb/s,通讯介质为双绞线+光纤,它负责站控层各个工作站之间和来自间隔层的全部数据的传输和各种访问请求。其网络协议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OSI模型,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站控层网络按双网配置,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网络特点:

(1)操作员站:主机与操作员站独立设置,主机/操作员站具有主处理器及服务器的功能,为站控层数据收集、处理、存贮及发送的中心。主机/操作员站是所内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人机界面,可实现图形及报表显示、事件记录及报警状态显示和查询,设备状态和参数的查询,操作指导,操作控制命令的解释和下达等。

(2)远动工作站:远动工作站具有远动数据处理及通信功能。远动通信设备信息直采直送,即直接接收来自间隔层的I/,O数据,进行处理后,按照调度端所要求的远动通讯规约,完成与调度端的数据交换。远动通信设备已配置了与国家电力数据网的通信接口设备,以支持变电所远动、电能量计费等信息的上网传输。

(3)工程师工作站:工程师站主要供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用,可完成数据库的定义、修改。系统参数的定义、修改,报表的制作、修改,以及网络维护、系统诊断等工作。

(4)前置机:前置机属于间隔层设备,其中前置机I和前置机Ⅱ互为备用,前置机Ⅲ和前置机Ⅳ互为备用。在数据库的定义上,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任何一台前置机主机数据库出现故障,在操作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工程师工作站将备机的数据库进行远程复制,能迅速恢复主机的正常运行。

(5)切换板:当变电站增容或某些设备更换后,相应的数据库参数发生了改变,数据库重新定义后必须重启计算机,若重启的计算机为主机,将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通过切换板强制将主机切换为备机,切换板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系统评价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阶段,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与检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顽强的意志力、责任心和科学精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地进行探索,独立地解决问题,很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磨练自己的能力。同时,毕业设计(论文)也为学校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信息。因此,毕业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质量,也影响着就业的质量。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过程管理方法。

1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机构及分工

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除了要有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之外,还要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小组,每个小组均设组长、副组长、组员、秘书等职。

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一般由系领导班子和主要基层干部组成,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方向和原则性问题的把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小组成员由各教研室进行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基于这样的组织机构的安排,制定出毕业设计(论文)流程如图1所示,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小组以及指导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同步协调,明确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有利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2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控制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历时较长,环节也比较多。如果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过程设计,对过程不加控制,是难以保证学生能投入很大精力进行毕业设计工作的,也难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引入PDCA循环使毕业设计(论文)过程逐步完善、逐步优化。

PDCA循环是一种对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的方法,PDCA的具体描述如下。

P(Plan)策划:对毕业设计(论文)整个工作进行详细的计划。

D(Do)实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并可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调整计划。

C(Check)检查、监控、评价:一方面是对实施计划的过程进行监控,同时通过检查和评价来获取一些可测量的数据。

A(Action)改进提高:通过对过程监控、检查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对下一轮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PDCA循环如图2所示。

3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框架

在PDCA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常见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活动,并建立了一个框架,把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分为准备、开题、课题研究与实施、撰写论文、评审准备、评审、改进与提高七个过程域,在每个过程域中有着不同的实践,并设有检查点或者里程碑,对各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有哪些活动,产生哪些文档等进行描述,如表1所示。

这个框架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框架中的实践活动作一些剪裁,剪裁的原则就是易于操作、管理有效、执行力度高。

4结论

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引入科学合理的过程控制,在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已经成功地实施多年,实践证明,高效的管理带来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整体提高,也为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 叶,彭毓.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规范化管理初探[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篇4

在高层建筑的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中,必定会碰到系统分区的情况,按“高规”第7.4.6.5条“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MPa,当大于0.8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消火检处设减压装置”。

通常所设的减压装置是减压孔板。设置孔板,一是安装方便,二是便于调整。孔板的大小可通过计算得到。笔者经过对某工程的孔板设计计算,觉得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能较准确地作出选择。

该工程的消火栓系统原理如附图所示。

在进行计算之前,首先要明确孔板将安装在何处。由于现在有些建筑物中,有单出水消火栓,也有双出水消火栓,而两种类型的消火栓与立管的接口分别为DN65、DN80,其流量也不相同,因此,不先搞清楚孔板位置,会导致计算的错误。在本工程中,笔者将孔板设于消火栓栓口,以方便计算。

按规定,为保证水枪的充实水拄13米的要求,DNl9喷嘴的流量为5.7L/S,压力为0.205MPa,按DN70查水力计算表,得到此时管内流速:

V=1.62m/s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P401.5—16)

H′=H/V2×1=H/1.622×1=0.381H(m)

其式中:H′——流速1m/s时的剩余水头(m)

V——水流通过孔板后的实际流速(m/s)

H——设计剩余水头,即须减去的多余水头(m)

对系统中地下4至地上6层区域来讲,在7层设有可调式减压阀,井控制阀后压力H1=0.25MPa,以室内一层地坪为1.00米计,阀的安装标高H2=40.00米。现以地下4层孔板计算为例:

1、确定该层消火栓栓口标高H0=-13.60M;

2、栓口的动压值(为方便计算,水头损失均按10米计)

H=H1十(H2—H0)=25十(40十13.60)=68.6M

3、栓口允许的最大动压:按规范压力控制在0.25MPa-0.5MPa,现按0.40MPa计。

4、多余动压:

H4=栓口的动压值-栓口允许最大动压=68.6-40=28.6M

即该层须减去28.6M的多余动压。

5、修正后的压力:

按公式:当流速V=1(m/S)时,对压力进行修正:

H5=0.381×多余动压=0.381×28.6=10.90M

6、根据H5的结果,再查《手册》表1.5——18选择孔板的孔径:孔板的孔径d=23mm

相应的板水头损失h=10.10M

7、再据公式校核在实际流速下,该孔径的孔板的水头损失:

H=10.10/0.381=26.51M

8、设孔板后的栓口实际动压:

68.6-26.51=42.09M

9、经计算:42.09<50M,压力控制在0.50MPa范围之内,符合规范要求。

其余层面的计算结果见下表:

层面B3FB2FB1F1F6.00F

1、栓口标高(M)-10.40-7.20-3.902.107.10

2、栓口动压(M)65.4062.2058.9052.9047.90

3、保证栓口动压(M)≤40

4、多余动压(M)25.4022.2018.9012.907.90

5、修正后的压力(M)9.688.467.204.913.01

6、选择孔径(mm)d=23d=25

7、孔板水头损失(M)10.107.03

篇5

不设空气幕的空调建筑大门在5Pa正压作用下每平方米面积外泄的冷量相当于三百多平方米建筑所耗冷量。因此人员出入频繁的大门口要设计安装空气幕。但相当多的空调建筑空气幕实际未能起到应有作用。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目前使用的空气幕设计计算方法不当造成的,其中空气幕作用压差计算不当是最主要的问题。空气幕是一种平面射流。平面射流在两侧压力不平衡时产生弯曲,偏向压力较小一侧。对空气幕而言,弯曲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失去封闭作用。因而空气幕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弯能力,以抵抗相应的作用压差。因此,空气幕作用压差是空气幕设计后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参数,其确定是空气幕计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国内对于空气幕总作用压差空竟由几部分组成,只计算某一部分会有多大误差,没有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把握。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几种计算方法,均是计算单一热压或单一风压作用下的空气幕的,虽然人们已认识到这是不合理的,但是目前还未有成熟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方法[1],从而造成空气幕计算结果偏小的后果。为此,有必要对空调建筑的空气幕作用压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正确确定空气幕作用压差。

建筑内外空气总作用压差的形成建立在建筑物空气质量平衡的基础上。人们早已认识到它与热压Δph及风压Δpw有关。但这并非全部。对建筑物空气流动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可知还有两项对总作用压差有重大影响的部分目前未引起足够注意。首先是建筑物特别是空调建筑内机械送风和排风量不平衡导致的室内外空气压差,称为机械压Δpm,如空调建筑保持的正压。其次是建筑物自然渗透发生变化引起的室内外空气压差变化,称为平衡压Δpe。实际建筑物内外交外压差即部作用压差Δpz是这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用其代数和表示,即

Δpz=Δpw+Δph+Δpm-Δpe时(1)

1风压Δpm

室外空气以一定速度流动,碰到建筑物后速度降低转化为静压而形成风压Δpw,可用下式表示:

(2)

式中Cw----建筑风压系数,或称空气动力系数,用以表达动压转化为静压的程度;

ρw----室外空气密度,kg/m3.

vw----室外风速,m/s.

Cw是建筑物在风场中相对于风向的形状和方位的函数,在有关的手册和专著中可查到。表1给出了长方形建筑的风压系

数,可以大致上了解风压系数的分布情况。室外风速vw一般采用国家建筑气象参数标准中给出的季节最大频率和风向的数据,这种数据是在地面以上10m高度获得的。实际上由于地形、高度和树木及其他建筑遮挡的原因,一般建筑表面附近的风速往往低于气象参数标准给出的室外风速,而10m以上的风速则高于此数:

长方形建筑的风压系数Cw表1

建筑方位垂直偏斜

迎风面0.950.70

侧面-0.4-

背风面-0.15-0.50

(3)

其中k=0.11~0.14。非高层建筑可不考虑此问题。

现有以自然通风计算法为基础的空气幕计算方法认为只要不是迎风面,为避免复杂计算,可忽略风压,仅计算热压引起的空气流动[2]。这种方法对以增大通风量业排除余热为目标的工业建筑通风是有好处的,因为它能加大计算的安全系数。但对以减小通过大门风量为目标的空调建筑空气幕设计,是不合适的,因为不能充分考虑可能的最大压力,会造成计算结果偏小,使得空过空气幕的风量增加从而加大冷热量的消耗。由表1,可知即使不是迎风面,风压系数仍有相当数值。另外,对于空调建筑物,由于夏季冷气的流动方向是由内而外,背风面负压加剧这种流动。因而空气幕计算中不论迎风在还是背风面,风压都不应忽略。

2热压Δph

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产生密度差,使同一高度上承受的气柱压力不同,导致空气从冷侧向热侧流动的压力称为热压。热压用以下公式表式:

(4)

(5)

式中Ch----热压系数;Ch是建筑物内部纵向隔断状况的函数。对高大厂房之类无内部纵向隔断的场合等于1.0;

各层楼之间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均有门隔断的现代建筑,Ch是等于0.65[3]。

其余根据内部纵向隔断程度在此区间取值;

ρc,ρh-----分别是冷、热侧空气密度,kg/m3;

H,h-----分别是大门高度,建筑物最高排风点高度,m;

HZ-----空气幕作用下中和面高度,由地面起算,m;

q,μ-----分别是空气幕效率和空气幕作用下大门的流量系数;

Fm-----大门面积,m2;

Fp-----与大门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的空气流动总净面积,m2;

Fm-----与大门处空气流动方向相同的空气流动总净面积,m2;

由于现代空调建筑都采用铝合金门窗,气密性高,其缝隙的μF值在10-5,大大小于一般工业厂房的10-3水平,所以二楼以上的一般房间几乎没有渗透,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大门、屋顶排风口等处。

中和面主度HZ主要与建筑高度、进排风面积比等因素有关。对一般建筑物为建筑高度的0.4~0.7倍。而建筑气密性好的建筑,在设有带空气幕的开敞大门时,可能超出此范围。

3机械压Δpm

为防止未经处理的空气无组织流入室内,空调建筑往往通过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方式保持室内正压。这种由送风和排风量的不平衡造成的室内外交困压差称为机械压。机械压与风压、热压叠加使室内外压差增大。根据我国暖通空调设计规范规定,空调房间的正压不应大于50Pa。一般空调房间按5Pa正压设计,实际上,由于设计和设备情况的不同,空调房间的正压从0到50Pa甚至更大,有一个很大的分布范围。

机械的大小于送排风量之差及护结构上的开孔或缝隙面积有关,可按下式计算:

(6)

式中Cm-----机械压系数,当排风量大于进风量,Cm=1;否则Cm=-1;

ρ-----进排风平均空气密度,kg/m3;

Lj、Lp-----分别是进风量,排风量,m3/s;

∑Fi-----进排风总净面积,m2,含设有空气幕的敞开大门在内。有效大门面积按下式计算:

(7)

q-----空气幕效率系数。

在没有确切的排风量数据时,上式中的Lj、Lp也可以用建筑物总的送风机和排风机容量代替。但因送排风管道阻力可能不同,会产生一定误差。

4平衡压Δpe

当风压、热压、机械压共同作用建立起室内外空气压差后,空气在此压差作用下将从围护结构上的孔洞和缝隙向压力较小一侧渗透,使得压差逐渐下降,直至进出建筑物的空气量平衡,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总作用压差为止。这种建筑物为保持空气渗入和渗出量平衡而产生的压差变化,称不平衡压。平衡压与风压、热压、机械压的大小和围护结构的气密性有关,可在后三项之和的0~30%之间[4],必须通过整个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平衡计算才可算出:

(8)

式中I表示迎风面,o表示背风面,风压与计算点方位有关,热压与计算点的高度有关,可用计算机采用叠代法计算。不便要用上述方法计算时,也可采用以下结果偏大的公式近似计算[5]:

(9)

式中-----分别是迎风面、背风面的风压,用式(1)计算;

F′,F′′-----分别是空气幕作用下迎风面、背风面的总开口(缝隙)净面积,策m2。

其中设空气幕的大门面积按式(7)计算。

5各压差成分对总作用压差的影响及比例

如上所述,建筑物内外空气总作用压差Δp是风压、热压、机械压和平衡压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否忽略某些因素,只计算其中的1~2项呢?以下通过一个例子来考察。

【例】某空调建筑总高27m,内设直接采光的中庭,中庭顶部设有排风口,面积总计0.4m2,大门们地迎风面,宽B=4.4m,高H=2.5m。单层铝合金窗,窗缝总长L=2000m;其他门处于背风面,是经常关闭的,门缝总长L=30m;室内温度tn=26℃,ρ=1.181kg/m3,室外夏季空调计算温度tw=35℃,ρ=1.146kg/m3;室外平均风速1.6m/s;室内新风量为9.8m3/s,机械排风量为8m3/s。计算空气幕总作用压差并比较热压、风压、机械压、平衡压各部分相对大小。

【解】根据Δpz=Δpw+Δph+Δpm-Δpe由式(2)~(9),分别计算出风压、热压、机械压、平衡压的数值,列于表2。计算细节说明如下:

计算例表2

压差组成热压Δph风压Δpw设备压Δpm平衡压Δpe总压差Δpz

计算值(Pa)-0.751.39-1.700.54-1.59

比例0.470.871.070.341

(1)设计算对象近似矩形建筑,查得迎风面风压系数Cw=0.95,背风面风压系数Cw=-0.15,不考虑风速沿高度的变化。

(2)车间建筑设计对称,除大门以外,迎见面和背风面的其他空气流动面积(缝隙面积)分布均匀,可认为相等。

(3)由[9]表3.23推得铝合金窗窗缝μF≈3.2×10-5,由[5]表4-4门缝μF=0.01

(4)取空气幕效率q=0.8,据[4]空气幕射流角30°,,可用侧送空气幕的大门流量系数值。查[5]表4-3得μ=0.425,则包含空气幕的大门的迎风面空气流动面积F′和北风面空气流动面积F′′分别为:

F′=4.4×2.5×(1-0.8)×0.245+2000×3.20×10-5/3=0.56m2

F′′=30×0.01+2000×3.20×10-5×2/3+0.4×0.64=0.3+0.043+0.256=0.599

(5)考虑到空调送排风系统管道的复杂,计算热压时不计机械送排风开口的影响。

分析表2数据可看出:

(1)由于总作用压差是代数和,因而有可能出某项压差绝对值大于总压差的现象。

(2)夏季空调建筑热压所占比例很小。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空调内外温差较小,如果按冬季空调,室内20℃,室外-10℃时,经试算热压将达2.93Pa,其绝对值大于总压差。其次现代空调建筑门窗气密性大大提高,使得中和面高度降低,热压减少。若按一般双层钢窗流量系数μF=0.0014计,经试算热压可达6.91Pa,其绝对值亦大于总压差。由此可知,对夏季密闭良好的空调建筑,仅计算单一热压来确定空调建筑空气幕时,计算结果将偏小。本例中小50%以上,其他情况下偏小程度与风速、温差、排风比和密闭程度有关。

(3)设备压所占比例相当大。本例中空调建筑为保持正压而设置的风机设备造成的压力绝对值比总作用压差还大,若忽略不计将造成重大误差。

(4)风压所占比例较高。娄室外风速较高时,风压绝对值有大于总作用压差的可能。但由于平衡压也随风速增大且与风压方向相反,部分抵消了风压的作用,故若用单一风压计算空气幕将有偏大和偏小两种可能,其偏离程度与风速、温差、排风比和密闭程度有关。

6结论

1.目前国内使用的空气幕设计方法未全面考虑空调建筑空气幕所实际随的压力,采用单一热压或风压做计算压差,计算结果严重偏小,不宜用于空调建筑物空气幕计算。

2.空调建筑空气幕总作用压差应综合考虑热压、风压、机械压及平衡压,按式(1)~(9)计算。

参考文献

1秦红,空气幕现有设计计算方法应用与扩展分析,2002年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1989ASHRAEHandbook-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Fundamentals

篇6

1.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

(1)由于当前我国对预结算编制误差的奖罚管理的不完善,建设单位对编制报表的误差无有效的约束机制,加上施工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思想动机不纯,观念的错误,这是造成施工单位对工程量多估冒算的主要原因。

(2)有的工程地理环境复杂,地质勘探不准确,设计深度达不到相应水平,使得施工中设计变更多,现场签证和技术核定多,加之竣工资料做得比较差,致使施工单位预算员在编制结算时,易出现工程量的重复计算或漏算。

(3)在对工程量重复计算的同时,施工单位预算员在编制结算时,常将定额项目中已包括了的工作内容重复计算。还有一些工作,按规范要求应做,而实际却没做,施工单位也给结算。

(4)定额项目的错套。施工单位在套定额时往往就高不就低,低项目套高价定额子目。还有的定额项是以组、系统作计量单位的,施工单位采取以小组套大组、以小系统套大系统,谋取非法所得。

(5)甲、乙双方订立合同时,由于条款不严格、不完善、缺乏约束性、规范性。是引起施工单位多算、冒算的又一原因。尤其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对包干范围及调整条件和调整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其结果是包干项目包不死,成为按实结算。

(6)材料价格管理混乱。近年来建筑材料市场化,繁荣了建筑材料市场,但也带来了市场管理的混乱和建筑材料价格涨浮的失控现象。现行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中材料费几乎占工程直接费的60%-70%。材料费在工程造价构成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控制材料价格对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施工图预算编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2.1工程阶段性对预算的影响

一项建设工程要经历决策、报批、设计、实施四个阶段,预算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产生的,它产生在实施阶段之前,这就决定了预算的局限性。

(1)材料价差对预算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是市场确定,随行就市。预算材料价差按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信息价进行调整,随着时间推移,材料价格将会有进一步的变化。

而且,价格信息只是市场价格的一个参考信息,并不十分准确,有时还和市场价有很大差别,价格信息的编制过程注定了它只能反映上一时问段的材料价格水平,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当前和将来施工期间的价格水平,而材料又是建设过程中一个影响工程造价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2)国家政策性调价。工程的阶段性是由工程的时间性决定的,每一个阶段依循着一定步骤和建设程序,不能将下一道工序的时间提前。而国家每一阶段都可能进行政策性调价。特别是近一阶段,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保持市场的稳定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经常能非常明显地影响市场的价格水平。例如:人工费、机械费调整,特别是现在根据市场情况实行动态人工费。

(3)预算没有考虑现场签证。现场签证是施工期产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因为工程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及涉及到各个方面的过程,而每个施工过程都各有差异,有很多不可预见性和可变性,所以现场签证几乎是每个施工过程中都要遇到的事件,有些施工条件恶劣或施工场地复杂的工程,现场签证所占的工程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相当大。

(4)预算没有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工程造价主要是由工程实体性消耗部分和措施性消耗部分决定的。实体性消耗部分一般是按施工图及说明所描述的工程实体部分计算,不会有较大出入。而措施性消耗部分,则因施工的环境、方法、工艺、手段不同产生差异。而且措施性消耗部分也是各有差异的,每个工程不尽相同,用定额中规定的价格系数有时很难反映出施工中的真实消耗情况。

2.2设计修改与变更

工程设计同样受到诸如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设计手段、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设计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建设需要,如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基础工程施工中就经常发生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地质勘察资料是靠抽取部分特征点后统计出来的,带有一定的推测性和不全面性,等实际施工中发现问题后,设计会根据实际地质调整工程做法,这些都是不可预见的。而预算也不具备这种预见性,其结果直接导致结算与预算相差甚远。

2.3预算工程量计算误差

工程量计算是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图纸表达是否正确、全面、清晰、明了是工程量计算准确性的基础。在变电站工程及输变电线路工程项目中,材料用量表及工程量表,往往在图纸中已有明确标示。材料用量表及工程量表计算方法和数量,是否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需要预算人员校核后方可使用。而每个预算人员由于理解能力和领会图纸意图的差异,在计算中就会产生差异。

2.4设备材料价格偏差

在国内,同一种型号设备如50000kVA的变压器存在多家厂商生产竞争,价格混乱,报价不一,即使是同一厂家对不同的客户报价也不尽相同。设备材料价格没有统一的规范市场,而且价格是随市场、时间随时变化的,如电缆的报价同国际市场的铜价关系密切、单价好像股市一样波动。材料设备又可能是分批进货的,使得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同结算相差较大。

3.控制施工图结算的方法

3.1通过招投标竞选

建设工程招标是以法定方式吸引承包单位来进行竞争。从中选择条件优越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可以从众多投标者中选择出装备精良、技术过硬、管理水平高、社会信誉好、报价合理的优秀施工队伍,从而为工程投资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以真正实现预期目标的,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必须保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3.2实行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工程费用自始自终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从项目建议书开始至竣工投产。在整个建设阶段过程中,决策阶段最重要,要在决策阶段下工夫,抓住控制重点,选择最优化设计方案。设计阶段,以事前控制为主抓好设计优选,选好工艺流程,调动设计人员积极性,精心设计。实施阶段,开展材料、设备采购市场调查,对施工建设中出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好技术经济比较。要保证项目保修期质量,挖掘竣工试运行的潜力,做好协调工作。预防或减少索赔发生,倡导厉行节约,减少各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浪费。

3.3加强监理的力度

篇7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8(C)-0080-02

一、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及集控中心简介

近几年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方式正在哈局范围内快速推广,为适应无人值班的要求,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电网安全、可靠、优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为了对电网中各变电站进行更好的管理和集控,建立了集控中心。以哈尔滨电业局太平集控中心为例,按大集控的理念设计,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的是南瑞继保公司开发的RCS―9001系统,集控中心于2007年10月18日正式投入试运行,现接入18个变电站,计划接入30个变电站。集控中心的运行标志着哈尔滨电业局在变电运行管理、维护、集控等方面正在向着无人化、自动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二、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RCS―9001系统功能介绍

南瑞继保的RCS―9001系统功能较为强大,该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传统集控站系统的实用化验收和系统升级改造的要求,而且可以更进一步满足集控站系统在电力体制改革中提出的新的运行和管理的需求。其主要应用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RCS―9001SCADA应用充分汲取了以往系统的经验,集控、保护信息采集一体化,功能更强大。

2、五防操作票:RCS―9001五防操作票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功能完善、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

3、集中式电压无功控制:RCS―9001集中式电压无功控制(IVQC)作为区域性的电压优化控制手段,能兼顾到集控站中各个变电站之间电压及无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需要。

4、调度管理:调度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如计划检修、倒闸操作、事故处理以及数据统计等。RCS―9001调度管理系统大大满足了用户对日常调度生产的管理需求。

5、保护信息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建立电网故障和保护信息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

6、视频监视系统:RCS―9001电力视频监视系统可以使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对变电站现场进行实时视频集控,并且通过与后台集控系统的集成,使得在后台集控操作、告警时可以直接监视现场。

三、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集控中心运行两年多虽然整体运行较为稳定、可靠,达到了18个变电站无人值班或少人值班,实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及进行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影响集控中心今后的安全、可靠、优质运行,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监控系统后台机的主画面存在不规范及不符合运行实际要求的现象

(1)后台机画面一些变电站的名称字号、字体、颜色、位置不统一;

(2)现在的小车开关(及刀闸)、母线线条颜色等后台图形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系统基本图元范本要求;

(3)电压互感器(TV)部分:有的变电站后台只有保护TV显示三个相电压及三个线电压及3U0,而没有显示计量TV的线电压数值,这样当计量回路发生保险熔断或空开跳闸及回路断线时,不能及时发现处理;

(4)频率:个别变电站后台画面10kV频率f没有做,这样当发生低频保护动作时,不利于集控人员了解频率值,来判断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5)部分变电站的主变二次数值P、Q取负值,依据是流入母线为负值的要求,但不符合运行实际要求,因为母线上并联电容器投、切主要依据为主变二次无功数值的正、负来监视是否对系统反送无功;

(6)有载调压主变档位“升”、“降”、“停”显示不统一,有的是右键单击主变档位来显示“升”、“降”、“停”操作的。另外有的变电站主变油温表油温有两块而后台机只能显示一块的温度;

(7)部分变电站后台画面缺少所内交、直流部分的主要运行数据如:直流控母、浮充电流;交流线电压、交流电流等;

(8)部分变电站后台画面应具备的菜单不全面、不统一;

(9)部分变电站一次设备带电后台机颜色不变色,如:当一次系统带电后其有功功率必须达到0.3MW(厂家设计时规定)时其后台机接线图才能变为相应的颜色,而对于无功较小的变电站或66kV侧没有PT的变电站显然不能改变颜色,也就不能从后台机颜色上正确反应系统的运行状态,容易给运行人员的集控造成误解。

2、计算机监控系统后台机遥信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变电站SF6开关遥信点采集不全的问题。例如66kV南直变:无南直分甲、乙线开关仓SF6低气压告警且无闭锁遥信;66kV太古变:无1、3号主变汇控柜SF6气压低闭锁遥信。其它变电站也存在相同或类似情况,这些变电站SF6开关遥信采集不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SF6开关生产的年代均为2000年以前,开关的辅助接点不够造成的。所以当这些变电站的SF6开关因为SF6压力降低到闭锁值以下时只能发出“分合闸闭锁”、“控制回路断线”信息,不利于运行人员正确判断开关发出异常信息的原因。

(2)主变压器“在线滤油机”动作时没有遥信。例如军工变的主变、公滨变的1号主变及平房变主变在线滤油机的启动、停止、故障等在集控中心均没有遥信点,所以发生上述现象时不能有遥信发出,不利于对主变在线滤油机的监控,特别是在滤油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发现,不利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3)目前接入集控中心的各综自变电站直流设备部分存在遥信量较少或没有的问题比较突出,接入集控中心的18个变电站直流遥信部分均(部分)不完全满足运行监控要求。

3、计算机监控系统后台机遥测方面的问题

(1)当集控中心与站端核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电流、有功、无功等数值时,有时会发现不一致或虽然数值一致,但经过比较计算不符合实际时,应仔细分析,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自动化专业人员在监控系统数据库中输入CT变比时错误造成的。

(2)现在对所内变及消弧线圈的温度均没有采集遥测值,不利于对其进行集控。

(3)集控端和站端计算机监控系统遥测值的基准端没有明确,且运行专业没有可靠准确的参考。

4、计算机监控系统后台机遥控方面的问题

部分变电站的进线、出线重合闸软压板在后台机没有,所以不具备遥控重合闸控软压板,而当调度下令线路带电作业停用某一重合闸压板时,集控站值班人员往往为了去变电站投、停一个重合闸压板而耗费较长的时间。另外一个问题是公滨变、任家桥变的软压板在进行“投入”或“停用”时需要对开关进行五防解锁操作后才能进行,实际上是经过了“五防”操作程序,而在运行实际工作中操作压板是不需要经过“五防”程序的,而只需要有操作人及监护人即可。

结论:综上所述,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都是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也是可以克服的。相信经过各个部门的协力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努力,一个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功能强大、制度完善的集控中心很快会出现在大家眼前。

作者单位:哈尔滨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1、工程预结算的主要工作内容

工程预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得以全面落实,并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能否实现等多方面的问题。工程预结算工作的管理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中资金运用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问题,是现代工程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工程预结算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工程量的计算

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项目预决算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决定了工程资金的投入与运用的总体状况。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内容,其对于技术性、科学性、客观性的要求较高。工程量的计算要由专业的建筑工程造价人员来进行计算,首先要熟悉定额的计算规则,以及定额中的内容,对每个分部分项都要理解到位;其次要结合每个工程项目具体情况,了解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目标,详细了解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并准确的把握好图纸以及相关的施工规范,还要加上工程项目的具体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技术流程等最终来确定。工程量是工程造价的基础,只有准确的掌握了工程量的计算结果,才能较为全面的计算出工程项目建设费用以及所需要的资金情况,进而做出全面准确的工程造价方案。

1.2工程整体建设成本的预算

项目成本内容很多,主要有土地费用、报建费用、建安工程费用、基础设施费用、公共配套费用以及财务管理费用等等诸多的费用构成了成本费用。一个项目的利润高低,成本的高低影响着利润的高低,因此成本的预算就成了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工程建设成本的预算是在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可计算工程量部分),在有量的情况下,那就存在一个价格的问题,价格的合理性,以及价格的不可预见性等,在做成本时都要充分考虑,只有充分考虑了才能说明成本预算的准确性。整体建设成本预算是对于工程项目整体资金运用情况的科学计划方案。在工程整体建设成本预算工作中,一些较大的项目相对容易计算出来,而应该重视的则是一些细节项目的预算,同时工程预算人员还要坚持“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的基本原则,确保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经济收益的实现。

1.3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

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是对工程项目预结算工作的总结,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资金运用情况对工程各项预算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核,以最终计算出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不仅仅具有审核工程预算方案的作用,还应该注意对于工程资金管理工作经验的分析与总结,以更好的促进工程项目预结算工作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国内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在长期的实践与创新发展过程中,国内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现已基本实现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但是在预结算管理工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弊端,是急需得到改进与完善的。目前,国内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普遍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

目前,国内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缺乏健全管理组织的问题,这与建筑工程行业科学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工程开支,而大量压缩预结算管理人员的数量,这就必然导致了管理组织难以健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难以全面得到保障的问题。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复杂,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组织、管理体制来全面监督与管理,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工程项目预结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2.2招标、投标制的实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实行招标投标制,将竞争的机制引入建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对于规范市场行为、避免腐败的产生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招标、投标工作是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在招标投标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规避招标、不合理分标、串标、排斥潜在的投标人、行业封锁等行为,使招标投标流于形式,这些都不利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进行。

3、工程预结算的主要控制措施

工程预结算控制的目的不仅是要对工程项目投入的资金做全面的管理与分配,更要以科学、合理的管理理论,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金,使工程项目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工程预结算的控制工作要考虑全面,并结合客观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工程预结算控制措施。工程预结算的控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3.1加强工程投资计划管理

工程预算内建设投资计划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实行的主要是分级管理,投资总额和分部门、分地区投资由国家确定。按照建设项目隶属关系和计划安排权限,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区安排的项目,所需资金分别由中央财政预算和地方财政预算拨给。与此相适应,银行收回贷款,其中属于中央预算安排的,上交中央财政;属于地方预算安排的,上交地方财政部门。工程建设单位一律要在建设银行开户,并将批准的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及投资包干合同等提送开户的建设银行,以便银行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监督与管理。对于各单位而言,每个项目启动前,都应有详细的投资计划,做到计划先行,按计划进行工作的安排,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加强计划管理,更好的为项目服务。

3.2严格执行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基本准则

在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工作中,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主要取决于工程预结算工作应严格的按照基本准则来执行。在工程预结算控制中,管理人员只有熟悉和精通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基本准则,才能准确无误进行各项工程资金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结算方案,往往存在一些与相关准则相背离的现象。国内大部分工程项目的预结算工作管理人员都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预算与结算,这就造成了工程资金运用中经常出现误差的问题,无形中提高了工程造价工作的准确性与难度。只有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审核人员严格执行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基本准则,才能去伪存真,确定合理的价位,制定出正确的建筑工程预结算控制方案与措施。

参考文献

[1]申晓宁,毛成泽.浅谈现代建筑工程项目预结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进行[J].广东科技,2005(1)

篇9

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计算机专业严抓毕业设计过程。毕业设计分解为选题审题、任务书下达、毕业设计指导、论文评审、答辩五个过程和开题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设计成果验收三个监控节点。

2.1五个过程控制

(1)选题审题过程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选题能够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要求指导教师提前一个学期准备毕业设计课题,由专业教研室和系部进行两级审核,对其性质、难度、分量及综合训练等情况进行把关。以保证所选课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同时,计算机专业的课题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课题是工程技术类或软件开发类课题,且多数面向企业,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任务书下达过程确定选题后,由指导教师依据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提交教研室严格把关和审核后下达给学生。指导教师向学生明确课题的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毕业设计。毕业生在此阶段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开发平台,需要提交的技术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报告、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等。

(3)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该阶段毕业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任务书的计划进行课题的研发。期间要求每位教导教师每周与毕业生至少辅导二次,学生可采用电话、Email以及见面等多种形式与指导教师沟通,向指导教师咨询相关技术问题。所有指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们所提的问题,并辅导学生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运行。

(4)论文评审过程本专业要求毕业生在毕业答辩前15天提交研究成果和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进行预审,对设计成果和论文初稿提出整改和完善意见。指导教师从论文格式到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对相关的软件系统做最后的验收、测试,并根据学生论文完成质量给出成绩。通过指导教师审核的学生论文,由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指定教师互评,并根据完成质量给出互评成绩。

(5)答辩过程审核通过的毕业生可参加答辩,答辩按时间顺序分为:公开组观摩答辩、正式答辩、补答辩。其中观摩答辩是对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公开答辩。通过观摩答辩,使学生熟悉规范的毕业答辩过程。答辩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最终由答辩委员会给出答辩成绩。

2.2三个监控节点

(1)开题报告与开题在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后组织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完成开题。该监控节点不仅要求学生给出书面开题报告,而且要求学生在教研室组织的开题报告会上介绍和展示,教师着重就其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把关,然后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对不符合要求者要求限期修改,重新开题。设置该监控节点的目的在于监控学生课题调研、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完成情况。

(2)中期检查在学院规定的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完成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主要对毕业生前半阶段的设计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如何,评估学生能否正常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否需要调整,对一些差生要制订帮扶措施。

(3)设计成果验收在学生毕业答辩前,由答辩小组组织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最后的验收,主要从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实现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运行界面和功能模块进行验收。

三、毕业设计质量管理

严格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纪律组织体系,在毕业设计工作期间,督导组专家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指导教师和有关部门反馈,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正常和有效进行。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本专业实现系主任-指导教师-互评教师三级审查制度。还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表对于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质量要求和任务完成的时限做出明确规定,并对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督导。特别是对毕业生提交的计算机专业的设计文档和程序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由各审核人签字确认。

四、网络平台管理

为了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跟踪和电子文档的规范化管理,本专业基于B/S架构、平台开发了一个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题信息管理、选题管理、过程跟踪、文档管理、角色管理等功能。系统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得到应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毕业设计交流和管理的平台。系统分为学生模块、教师模块、管理员模块。学生模块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维护、学生选题、上传文档、提交进度、讨论区留言等功能;教师模块包括教师基本信息维护、上报课题、查看学生进度、管理成绩等;管理员模块包括公共、审核课题、上报成绩、设置权限、文档归档等。

篇10

 

前言

切削力的测量不仅可以研究切削机理、计算功率消耗、优化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校核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理论计算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切削力的变化来监控切削过程,反映刀具磨损或破损、切削用量合理性、机床故障、颤振等切削状态。

1 计算机向单片机传输命令和数据

通过对单片机的编程来控制USB接口芯片,接收和响应主机对设备发出的命令。在测力系统中,单片机的编程设计程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初始化单片机和所有的外围电路。

第二、主循环部分,其任务是可以中断的。

第三、中断服务程序,其任务是对时间敏感的,必须马上执行。

当应用程序中的“数据采集”按钮按下后,USB进入主循环函数,将从端点缓冲区中提取命令,并按照命令的要求,调用相应的函数,如采集数据,桥路调零,设置频率等。关键的几个函数如下:

(1) AfxBeginThread( WriteCommand, &mMainWrite);//启动一个线程,调用传输命令函数

(2) open_ file(threadParam->pipe-name);//创建文件句柄

(3) open_dev();//创建设备句柄

(4) DeviceIoControl(hDevice,IOCTL_ WRITE_REGISTERS,

(PVOID)&ioBlock,sizeof(IOBLOCK),NULL,O,&nBytes,NULL);

//DeviceIoControl函数发送控制代码到指定的设备驱动上,使得相应的设备完成数据输出的功能。论文格式。

(5) WriteFile(hFile,threadParam->pcIoBuffer,threadParam->uiLength,&nBytes,NULL);

//写文件函数将数据传送到单片机的缓冲区中。论文格式。

2 单片机向计算机传输数据其流程

单片机向计算机传输流程

经过模数转换后的数据首先保存在单片机的数据缓冲区中,当单片机接收到主机发来的IN命令时,调用如下函数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的内存中。论文格式。

1) AfxBeginThread( ReadData, &m一ainRead);//启动一个线程,调用读取数据函数

2) open_ file(threadParm一>pipe name);; //创建文件句柄,准备读取数据

3) open dev ();//创建设备句柄

4) DeviceIoControl (hDevice,IOCTLesWRITE REGISTERS,

(PVOID)&ioBlock,sizeof(IO_BLOCK),NULL,O,&nBytes,NULL);

//DeviceIoControl函数发送控制代码到指定的设备驱动上,使得相应的设备完成数据输入的功能。

5) ReadFile(hFile,threadParam->pcIoBuffer, threadParam->uiLength,&nBytes, NULL);

//读文件函数将数据从单片机的缓冲区读入到threadParam->pcIoBuffer内存中。

3结论

利用单片机实现切削力测量中USB数据传输功能,以达到对切削力的测量的监控。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连续自动采样、实时显示、过载报警。

参考文献:

[1]师汉民.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分叉与突变现象兼论切削过程的可控性问题[J].应用力学学报,1999,16(1):15~20.

[2]丛力,丛贵梁等.功率监控在机床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0:29~31,1999.

[3]李熙亚,王卫平.车削切削力不确定性的模糊-灰色预测[J].工具技术,2002,36(8):26-29.

[4]陶永兰,等.切削力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7,37(2):49-50.

篇11

 

一、引言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事关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政府以及交管部门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为了彻底改变以往的人工考试模式,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降低考试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全国各地的车管所及驾驶员培训学校都逐步启用了“机动车驾驶员桩考”系统。

桩考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考试车上安装信号检测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无线发射机,在场地上安装电子吊杆及远红外检测光路等,使得考试过程中各种动态信息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传输到主控制室,这样监考员就可以利用主控计算机显示屏实时监控考试的全部过程。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目前,整个考试过程已经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最后可以将考生的考试结果存档、打印。但是,通过实际调研发现所采用的各种桩考系统仍普遍存在着以下缺陷:

1.系统功能单一,运行速度较慢

2.抗干扰能力较差,无线传输时容量出现误码现象。

3.模拟(场地考车)跟踪显示界面单一,跟踪速度较慢。

4.红外光路在恶劣天气(大雾、风沙)时接收灵敏度下降。

5.单机版,不能全国联网。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线传输技术、信号采集及处理技术、传感技术都有了长足发展,集成电路的多功能、抗干扰等也都有了很大提高,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机动车驾驶员桩考”系统进行改进,使考试系统更加完善。本文就此提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驾驶员桩考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系统总体设计

(一)基本功能

根据我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管理办法》有关科目二考试(桩考)的规定。方案拟采用计算机监控管理、单片机实时检测处理、集成数字电路、进口无线通信和红外线报警设备,结合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由主监控仪及车载分机实时采集考车、桩杆、库线等信号,经过计算机分析判断,在监视屏上真实模拟、跟踪考车进行状况,同时对桩考过程中出现的:

1.不按规定路线、顺序行驶;

2.碰擦桩杆;

3.车身出线;

4.移库不入;

5.中途停车(两次);

6.发动机熄火;

等犯规动作进行自动监测和管理,对以上所有犯规动作,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报警,并在驾驶员考试记录表上打印结果。监考人员只需通过监视器就可以在室内全面了解场地桩考情况,同时,考生通过语音提示可以了解考试结果及犯规种类。另外,计算机系统可对考生的情况进行存储,综合查询,对桩考结果进行综合统计查询。

该系统从功能上大致划分为考试监控、考生信息查询、考试统计查询及系统参数设置四个模块。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图

(二)基本组成

为了实现系统设计的基本功能,新型的计算机驾驶员桩考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室、场地、考车三个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

1.主控制室

由专用计算机,打印机,桩考监控仪,交换机,无线通信机,电源等构成。

2.场地

(1)越库线红外监测装置

场地由对射式红外线发射、接收器形成对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桩考库线报警和移库状态判断系统,它用来检测车身越线、移库不入行进路线出错等犯规项目。

(2)碰杆电子报警系统

场地安装固定龙门架, 悬挂可以360度任意碰撞、自动归位的电磁吊杆,构成考车碰、檫杆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它用来监测碰杆犯规项目。场地系统的电平信号通过电缆各自直接地连接到控制室的系统监控仪上。

3.考车

采用专用考车,在考车上安装检测前进、后退、停车、熄火等传感器及考车信号监测仪, 考车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考车运行状况,将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到主控室。

图2 系统组成图

(三)拟达到的技术指标

1.软件系统功能增强,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智能化,

2.软件可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运行。

3.监控室中仪器(计算机系统、主机系统),可适应温度为-10℃~40℃。要求室内保持清洁、干燥以及电压稳定(220±20V)。

4.场地桩杆、吊架、红外线装置等均采用防风、防水、防冻、耐高温等措施,能适应我国各地的高温、高寒天气情况(-35℃~60℃)。

5.红外发射、接受设备可全天候工作,不受任何恶劣天气(大雾、风沙)的影响。

6.考车信号监控系统芯片及传感器均采用进口元器件,温度系数可达到-40℃~70℃。论文参考网。

7.建立远程网络数据库,与公安部联网,实现异地查询考生档案,信息共享。

三、系统应用前景

所设计的新型计算机驾驶员桩考系统在软件、硬件方面都将采用当今最先进和主流的技术及进口传感器件,使软件功能更强大,速度更快,图像可实时跟踪考车行车轨迹,运用无线传输自动判断考车熄火,远红外幕墙检测考车碰线、出库,计算机自动判断并语音提示,彻底排除了人为因素。场地硬件部分可灵活组合成单库、双库(大库套小库),节约场地,可适合不同用户的需要。同时,该系统技术先进,主控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图象跟踪、自动变库,完全符合公安部的考试要求,因此将会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市场上正在使用的桩考系统基本上都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买车、学车的人越来越多,新的驾校及驾驶员培训基地不断建立,新型的计算机驾驶员桩考系统的研制成功必将会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黄爱民,陈万里. 机动车辆自动识别系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998,(05) .

[2]王未央,黄皎,梁长河,范新南. 基于实时数据采集的驾驶桩考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 2000,(11) .

[3]刘晓冬,苏光大,周全,田超. 一种可视化智能户外监控系统[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0,(12) .

[4]公安部公开征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J].道路交通管理, 2003,(01)

[5] 孙步战. 驾驶培训综合库教学操作要领依据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32)

篇12

 

0引言

教育部高度重视中职学校教材建设,对中职学校和广大教师寄予厚望,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00.3.21)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等”。博士论文,实验教材。因此,编写、选择和补充适合中职学生口味的“教材套餐”,既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精耕细作,精心打造,同时也是中职学校和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博士论文,实验教材。

1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源质量较以往下滑,出现了实验教材偏难,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脱钩现象。以往的中职生录取是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的分数段,而今是在普通高中分数段以下,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生源质量下滑,而教材内容和形式变化少,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特别是近年来,这一问题不但没有改变,甚至更加突出。

二是实验教材和理论教材的风格接近,忽视了实验教学的特点,难以实现实验教材的创新。博士论文,实验教材。博士论文,实验教材。课程总框架上理论课重而实践课轻,而且专业课也是重专业理论而轻技能训练;授课模式上仿效理论教学,实践课无法形成体系。造成实验课成了理论课的附属。

三是实验教材建设未与市场需要接轨,与用人单位需求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实验教材建设没有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对市场了解不多不深,出现了编写实验教材所选素材的“信息孤岛”现象。

四是实验教材的更新速度慢,与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相比存在滞后的现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实验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实验教学教材和实验教学环境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 中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中职生的实验教学,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选择好的实验教材,不断完善教案、讲义,进行模块化整合,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本满足专业要求、学生爱不释手的实验教材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的前提和基础。

1)建立“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并配套相适应的三类实验教材

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素养和基本技术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或编写三类教材,即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版本级别的实验教材来满足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验教学,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开发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博士论文,实验教材。学生按不同层次分组,使用不同教材,自主学习,并分别接受教师指导与训练,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分类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实现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2)组织编写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的编写从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摘要有各种风格的视频和音频教材,同时辅之以虚拟实验室,为中职学生奉献教材精品和提供访问友好的虚拟实验室平台,促进中职教育又好又快良性发展。博士论文,实验教材。

如何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我们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北大青鸟从教材到教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洪恩集团计算机教学软件使很多人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等等,我认为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从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和实验课程教学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入手,建立和规范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反馈机制,同时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其次就是引进、学习一些知名教育集团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加以消化吸收,构建适合本地学生的实验教学体系;最后就是加强职业教育校际间的交流,联合编写教材或讲义,通过实验教学研讨会、教师教学比武和学生技能竞赛等活动来不断完善和丰富本地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3 结束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一定要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素养和基本技术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王兴玲,李春荣,刘士才,杜树杰,王燚,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bkpg.ouc.edu.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56

[2]卫红,本科层次会计学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