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05:52: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技能测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系统组成膏体材料压缩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设备,由WDW-E50D万能试验机、图像采集设备及其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测量程序包括2部分,系统参数的标定及材料变形的测定,各部分中又包括图像采集、试件边缘的检测及提取、图像处理、图表绘制及信息存储等。测量原理任何连续物体的形变,实际上表现为物体边缘位置的变化,因此,利用数字图像的原理测量试件变形的实质即为确定试件变形前后其边缘位置的变化幅度。程序操作过程中,先将彩色图像进行灰度化与二值化处理,故试件边缘的确定原则就归结为二值化图像中黑白像素的分界。利用边缘检测程序找出此转折点,即可找出相应的边缘位置,以此类推,可确定另外分界。待试件边缘位置确定,选定有效变形范围(试件高度的1/3~1/2处),即可对压缩试件的变形量进行测定,包括初始值及过程值,前后相差即为变形量。若要绘制材料的全应力-应变曲线,还需要知道各个变形条件下的试验力,这里采用插值法将图像处理的变形参数与压力机的数据进行了融合,并利用建立的函数关系反推出了各个图像状态下所对应的试验力,从而将横、纵向应变进行综合,并绘制出膏体材料的全应力-应变曲线。膏体材料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可以归纳为如下2个步骤:1)系统参数标定。数字图像放大一定倍数,可以看到图像是由一个个像素组成的,像素虽然微小,但仍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在像素颜色(一般为黑白色)对比鲜明且放大倍数β已知的情况下,若得知单位像素的高度与宽度,同时也计算出试件成像所占据的像素数目,即可求得试件的高度与宽度值。①启动微型计算机控制程序,对万能压力机压力室进行加压,同时,利用遥控控制采集仪对压缩试件连续拍摄,直至试件出现剪切破坏为止;②由于每次拍摄距离固定,故只要考虑试件在图像中的左右位置即可,这可以通过图像处理之前的软件预操作过程确定试件中心像素位置,以便确定试件图像处理的有效范围;③图像的坐标原点位于图像左上角处,二值化阈值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原始图像经过灰度化及二值化处理,除试件范围变为黑色,其余部分均为白色,因此,只要对试件中心处的左右边缘或上下边缘分别进行识别,并记录边缘黑白像素转换的坐标位置,从而可对系统对照参数进行标定,将此标定值进行存储,用于后期图像处理中变形的测定[5-6]。即:横向像素当量Ka=试件横向实际弦长/(右边缘-左边缘);纵向像素当量Kb=试件纵向实际高度/(下边缘-上边缘)。2)变形测定。通过对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可获得试件压缩过程中任一时刻占据的横、纵向像素数目m、n,已知横、纵向像素当量分别为Ka、Kb,则试件变形后的参数很容易计算求得。即:试件横向实际弦长:D'=m×Ka;试件纵向实际高度:H'=n×Kb。经过与初始参数对比,即可测定材料的横、纵向变形,进而计算泊松比、弹性模量等变形参数,此后循环计算,直至结束。得到试件不同时刻变形量后,利用插值法与压力机数据融合,程序即可绘制出膏体材料的全应力-应变曲线。测量优势优势体现在:①数字图像测量根据图像确定试件变形,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扰动试件和变形;②它可以任意选择多个测量部位或测量断面,实现试件轴向和径向变形的同步直接测量,为单轴及三轴压缩试验提供新的、更加便捷的变形测量手段;③使用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识别与记录物体边缘,提高了数据采样频率,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实验的可重复性;④微机控制程序自动采集图像,实现图像处理与信息存储全过程的自动化,加强了人机交互性,并运用插值法自动结合压力机数据,求取相应变形量下的试验力,绘制全应力-应变曲线,为实验人员深入研究膏体材料的压缩性能提供方便;⑤工程软件利用MicrosoftVisualBasic语言编制,它拥有良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库访问功能,可以轻易使用DAO、RDO等连接数据库,轻松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测量实验及精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171-02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企业的高度关注,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企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不仅可以体现出企业能源消费的状况,而且又是企业提高能源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能源统计目的是节能,在监测水电汽能耗的同时还应注重能源设施改进。笔者从事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多年,发现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笔者根据自身在能源统计工作中积累的节能降耗的经验,对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尤其是降低企业能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为业界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低、产品能源成本高的现状、促使经济转向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是当前中国能源工作的重点。能源统计工作在适应现行经济发展方面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企业对能源统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工业时代”已经结束,但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给全球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环保行动在不断的开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我国也出台了节能减排环保相关的法律与工作方案,能源统计工作也正逐步受到各公司、单位的重视。但还是存在很多企业对于能源节约“意识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对能源统计工作仅仅只是注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却对企业能源的节约“视而不见”,企业领导在对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节能降耗的认识上还不够重视,不能够体现企业能源统计工作“节约”的意义。
2、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能源统计有一定的认识,但企业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统计指标体系也不够健全,统计数据缺乏可靠性。现行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涉及综合能源的能耗,而对产品的单耗情况和能源的利用情况缺乏具体的指标,单位GDP综合能耗也无法较准确地计算。企业能源统计数据的种类和范围方面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及规定,导致能源统计制度的操作性较差。这就导致企业对能源节约、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生产与需求缺乏预测,企业能源管理部门在制定企业能源的发展规划目标时缺乏科学的依据。
3、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素质较低
企业能源统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能源统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统计知识,还应该熟悉设备耗能环节及企业生产工艺,包括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工艺配方等,对能源器具配置情况也应该准确掌握。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能源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影响对能源统计岗位人员的素质也就不太重视,现今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岗位兼职较多,专职比较少,而且岗位变动也比较频繁,没有专业的能源统计团队,统计方法也是比较对传统的方法,不适应时展的需求。还有甚者,认为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填几张能源报表而已,统计工作趋于形式化,限制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的开展。
4、能源统计服务职能未得到体现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相继设定了能源统计部门,但仅仅是反映能源的综合平衡,并不具备反映能源利用效益的功能。多数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只是针对企业生产消耗的能源进行统计,而企业能源统计的数据资料并没有反馈给生产部门及管理部门进行企业生产的指导与决策。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并未体现其指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作用。企业也缺乏全面、准确、系统的统计数据,难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能源统计资料,难以为指导企业生产工作及企业能源供给提供科学的依据,不能为企业决策部门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提升企业能源统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目前,针对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
1、提高企业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世界各国都在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绿色发展。对于企业来说,能源统计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制定生产计划,通过节能减排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了贡献。因此,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必须得到重视,不断提高对能源统计工作的认识。一方面,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能源统计部门,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另一方面,企业应另造良好的能源统计工作的环境,提高企业所有人员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能源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的责任心,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2、构建与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传统企业能源统计数据种类、范围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导致能源统计制度的操作性较差。统计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适应企业进行能源管理的需要,完善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能源统计指标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现状以及发展需求来制定,并且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内部能源消耗的水平和趋势,为企业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提供科学的数据。
3、加强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完善计量管理。资源综合利用日趋广泛,完善计量管理企业就必须扩展能源计量范围、细化企业计量器具配备原则、改进企业能源统计方法,从而提升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水平,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第二、加大企业能源统计监督力度。应针对能源统计人员在报表填写准确性、报表的时效性、统计方法的正确性等方面开展监督,避免能源统计数据与实际偏离,影响能源统计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
第三、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统计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也更加便捷。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可以减少能源统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能源统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速度,及时高效的管理统计工作。
4、提升能源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在进行能源统计工作时,统计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进行有效的能源统计工作,加强能源统计力度,就必须注重统计人员的配备,提升企业人员素质的同时也要确保能源统计队伍的稳定。一方面加强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使统计人员不仅熟悉专业的统计知识,还要熟知能源管理知识及生产工艺流程。另一方面,提升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及责任心,明确能源统计人员的管理职责。另外,统计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一定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判断能力及利用现代先进统计技术对相关部门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计算机网络处理的能力。从而提升能源统计的质量,使其高效的指导企业生产,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三、结束语
当前,节能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求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但目前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存在着些许问题,例如:企业对能源统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素质较低、能源统计服务职能未得到体现等问题,制约企业健康发展。为改善企业能源统计现状笔者根据多年能源管理经验对以上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为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做些许贡献,
实现企业能源的高效使用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在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运用能源统计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晓霞.企业能源统计的现状与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08(2):36-38.
[2]倪红伟.企业能源统计的现状分析研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4):73
[3]李志学赵丛黄锋.我国能源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完善途径[J].中国能源,2010(09)
[4]单雪莉.如何做好工业企业的能源统计工作[J]管理观察,2010(22).
⒈教师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进行,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十分严重。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更为看重升学率,因此很多学校把口语交际教学当作课堂的点缀,它便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项可有可无的内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精力主要都集中在书面语言的训练上,比如掌握基础的字、词、句,分析课文的结构,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作文进行讲解,口头语言的训练便成为语文教学的盲点。长此以往,口语交际教学得不到老师应有的重视,学生自然而然也不会重视自己的口语表达。
⒉学生不敢表达
从学生年龄来看看,小学阶段是口语训练的起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年龄小,表现欲望非常强,发言、说话的顾忌不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变得越来越沉默。小学时,学生常常会因为老师不叫自己回答问题而伤心,然而到了初中,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沉默,除非是老师点名叫到自己时,才迫不得已说出自己的想法,否则会将“沉默是金”进行到底。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学生到了了初中的年龄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步入青春期的害羞心理随之而生,大多学生害羞并且害怕答错而挨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笑话。正是由于这种心理,“怕说”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样长期“怕说”下去,就错过了口语训练的最佳时光,最终导致不会说,从而便进入了 “怕说”到“不说”再到“无话可说”的恶性循环。
⒊学生表达不清
有些学生天生喜欢表达,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表达很不规范。比如,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高举双手,但老师点名后,回答起问题来却是不经过大脑思考,想到什么说什么,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抓不住重点,词不达意。而有的学生心中有数,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在回答问题时,说话吞吞吐吐,半天都说不清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通过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学生的口语交际情况不容乐观,这种令人堪忧的现状急需改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课堂教学中处处隐藏着好机会,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⒈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上,通过结合古今,使学生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从而自主自觉地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⑴联系古人故事。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抓住文言文课文中的亮点,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集中讲讲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孔明舌战群儒等例子。通过讲这些例子,让学生从中有所启发,明白这些古人都是通过出色的口才从而赢得后人对他们的尊崇,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崇拜之情,从而激发其内在学习的动力。
⑵联系社会需求。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大协作的时代,人际间的横向关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和交往中,很多场合都需要谈判、辩论、演讲。无论你从事怎样的工作,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等行业。在课堂上通过讲解一些成功名人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这些名人成功的原因大多都在于他们有着不错的口才,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对具有良好口语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
⒉给予学生表达机会
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平等的表达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⑴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述说练习。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述说练习的形式灵活自由,学生可以消息,进行新闻播报,也可以就相关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还可以说说自己的读书心得。比如,教师可以按学号顺序,每天让一位学生进行限时演讲。演讲前,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将注意的事项讲清楚,并就演讲的语气、停顿以及演讲时的抑扬顿挫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示范要求进行练习。此外,学生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练习,将故事内容再重新复述一遍,并讲讲故事给自己的启示。课前的训练,不仅需要讲台上的同学大胆表达,还需要其他同学的认真参与,其他同学可以从声音是否洪亮,语言是否流畅,故事是否精彩,教育是否深刻这几个方面,与老师一起做评判者,指出讲台上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在这种有意识地锻炼和有目的评价中,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⑵关注弱势群体,鼓励述说表达。学生的害羞、害怕心理是影响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个性内向、生性胆怯、缺乏自信同学,在口语交际中往往处于劣势,因而在课堂上他们往往是 “惜话如金”“金口难开”不敢发言。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应该认真调查,弄清原因,找到其寡言少语、说话吞吞吐吐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此外,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个别后进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即使回答并不完美,哪怕答非所问,也应及时给予肯定;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去掉思想包袱,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内外的问题讨论,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大方方地与他人交流,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⒊授予学生表达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机会,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适时抓住锻炼的机会。然而,仅有锻炼的机会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表达的基本技巧,才能做到会说。
⑴创设情境,礼貌表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家长、同学、朋友交流时,一般都能做到自然流畅,然而课堂上的表达却是断断续续,吞吞吐吐。这主要是因为课堂上的话题式的口语交际与日常生活中原生态的自然言语交际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体验。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语言描述、课件展示、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创设情境后,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能分清交流的对象,并且根据交流的性质和内容,采用符合当时的情境的语气和措辞,做到礼貌表达、规范表达。创设情境、模拟场景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并且能做到有礼貌地跟他人进行交流,不失去礼仪规范。
⑵思路清晰,准确表达。在阅读课中应该及时、适当地进行述说训练。比如:在教学记叙文为主的文章时,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篇目,要求学生看完之后,能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几大要素,将事件和故事再复述一遍。要求学生理清思路,在复述时能做到思路清晰,并且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然后再把事件经过串连起来。让学生在这样的要求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复述,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TK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006-01
工业锅炉产生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已成为国家能耗和污染排放治理的首要问题,但目前,对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工作还缺乏统一的目标和有效的方案。在工业锅炉运行状况监测、自动调节和控制、运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应对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1 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锅炉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锅炉管理人员是锅炉节能减排工作的主体,但由于长期缺乏培训,锅炉管理人T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能力整体偏低。主要表现为节能减排意识淡薄,对节能减排的相关措施缺乏了解,锅炉的监测、调节等工作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1]。
1.2 燃料品质差
工业锅炉的燃料以煤炭为主,其中较适合层燃链条锅炉的燃料是煤块,适合煤粉炉的燃料是煤粉,但目前的工业锅炉燃料供应还未实现分类供应。许多工业锅炉的实际使用燃料是散煤和末煤,燃料品质差,燃烧所耗的能源自然增加,产生的废弃也会增加,对节能减排工作起到阻碍效果[2]。
1.3 锅炉性能落后
锅炉的性能优越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需要实现机械化连续燃烧,保证稳定供煤、稳定燃烧和稳定出渣。而目前采用的锅炉普遍是手烧生活锅炉,存在人工投煤的燃烧周期性。另外燃料和配风也有待提高,应保证配风的均匀性,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3]。
1.4 辅助设备与锅炉不配套
工业锅炉的辅助设备主要是指辅助机,它是实现燃料机械化连续供应、配风均匀供给、加热连续供应、煤渣连续排除以及污染物高效脱除的关键。但目前辅助机还存在与锅炉不配套、辅助机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1.5 监控调节不到位
工业锅炉的稳定运行和节能减排离不开有效的监测、调节工作,需要在锅炉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对存在问题的现象进行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调节。目前工业锅炉普遍缺乏系统集成的自动控制装备,无法实现对热工参数的在线监测、诊断与调节。
2 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对策探讨
2.1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不是个别单位的个别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对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和约束。首先,应制定燃料消费政策,从源头上解决燃料自身品质不足、不能按需供应的问题。比如规定小容量锅炉使用可再生能源,改善燃料供应结构;大型工业锅炉推行燃用动力优质化配煤,无法实施的城市则实行炉前筛分和成型的混煤配煤方式。通过立法对工业锅炉的生产进行限制,使其设计、制造符合标准化规范,保证工业锅炉拥有良好的性能。另外应建立严格的人员任用制度和培训制度,对锅炉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司炉工取证、换证制度,改进培训教材,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工业锅炉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加强工业锅炉和辅机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在工业锅炉和辅机的选择上,应做到炉机配套,这是实现燃料稳定供应、锅炉持续燃烧、燃料充分燃烧的前提保障。目前工业锅炉以链条炉排锅炉为主,因此,对链条炉排锅炉的配置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点。其主要措施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是减少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二是减少排烟热损失。减少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的具体做法是改进燃烧室的结构设计,引进先进传热技术,强化配风结构,完善炉拱设计搭配,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减少排烟热损失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烟气深度冷却技术,使目前在160度到300度之间的排烟温度降低至100度以下,从而有效提高锅炉热效率。
2.3 对工业锅炉进行系统化控制
工业锅炉的监测、调节控制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实现热工参数和排放参数的在线监控、诊断及系统自动调节与控制,减少人为控制可能出现的失误。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对监测传感器技术进行研究,目前精度较高的传感器价格也很高,难以广泛推行,因此要加大对新型传感器的研究力度。同时积极研究有效的锅炉控制节能技术,早日实现位式、闭环控制,并广泛应用。优化现有的控制产品、传感器、执行机构及监测仪器,全面实现工业锅炉的单台控制、远程控制、集群控制,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故障诊断水平。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