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11:30: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防控工作要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慢性病防控体系基本建立,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有新加强,急性传染病监测及应急处置水平有新提高,健康教育和卫生监测能力有新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推进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基本实现。
(二)主要工作指标:
1.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五年平均水平以下,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2%以内,突发传染病疫情及时处置率达100%。
2.医疗机构死因监测报告率≥80%,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规范达标率≥85%。
3.新生儿预防接种建证率≥95%,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原五苗种常规疫苗及无细胞百白破、麻疹类疫苗免费接种率≥95%,扩大免疫规划其他新增疫苗接种率≥90%,目标人群麻疹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率≥95%,全区50%的预防接种门诊达到规范化建设合格标准。
4.结核病DOTS策略覆盖率保持100%,转诊率达95%以上、转诊到位率达80%以上、追踪到位率达70%以上,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90%以上;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率达100%,孕产妇HIV抗体筛查率达95%以上,目标场所干预覆盖率达80%以上、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80%以上;查螺灭螺任务全面完成,晚期血吸虫病人规范救治率达100%。
5.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50%,城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85%;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均达60%以上。
6.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感染危险因素和放射卫生监测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达50%以上,完成接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5000人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涵建设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以落实人员配置、完善设备设施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规范项目管理办公室管理和项目指导办公室设置。以明确职责、强化管理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职责。以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强全区慢性病指导体系建设,统筹开展乡镇卫生院慢性病保健室规范建设,启动实施区疾控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完善服务功能、落实部门职责为重点,加强职业危害监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疾控中心职业危害监测服务能力,促进职业危害监测工作的落实。以强化人员资质、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全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接种门诊(点)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以强化管理、健全机制为重点,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卫生应急管理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卫生应急综合能力。
2.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能力建设。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为基础,以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重点疾病基础知识为重点,采用专题培训、技术比武等形式,组织开展乡、村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促进乡、村临床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以打造全科疾控为工作目标,加强区疾控中心全科团队慢性病等临床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区疾控中心全科团队的技术指导能力。坚持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快全区疾控人才队伍培养,充实发展公共卫生队伍。
3.深入推进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活动。修订完善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工作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持续开展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达标活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切实提高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4.坚持绩效考核评估制度。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版)》为蓝本,组织开展新标准考核指标体系培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促进工作落实。系统收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规范整理,及时录入上传,确保疾控绩效考核工作切实落实并卓有成效。
(二)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工作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组织管理、绩效考核和技术指导体系,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推进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扩面提质,老年人体检表完整率、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率等核心指标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及相关要求。
(三)巩固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认真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启动实施卫生部-比尔盖茨结核病综合防治项目,巩固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肺结核患者医疗保障救助工作机制,规范结核病诊疗程序,严格肺结核临床路径管理,全面落实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和社会救助政策,促进结核病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
2.认真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强化提高艾滋病主动监测和自愿咨询检测质量,严格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实施,切实落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完成小溪塔、三斗坪、乐天溪、龙泉、黄花、下堡坪等6个乡镇(街道)艾滋病检测点资质认证工作。
3.认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血防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区血地办管规范理。组织召开全区血防工作会议,落实人员培训。组织开展三峡坝库区血吸虫病监测和鸦鹊岭镇田畈村省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全面落实查螺灭螺、查病治病、改水改孳、晚血病人救治工作任务。
(四)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1.规范开展急性传染病防控。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开展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信息分析能力建设,促进预测预警干预措施的落实,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疫情事件。充分调动和发挥医疗机构积极性,不断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早治疗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霍乱、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学校等重点场所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妥善处置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
2.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达标活动,稳定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免疫预防接种安全行动,全面推行预防接种门诊日接种、接种点周(旬、月)接种制度,坚持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高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监测报告与调查处置,维持无脊灰状态。组织落实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2.是否完成例行工作。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健康教育、信息告知、人员排查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等工作。
3.是否加强人员管理。落实日常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外来人员登记等制度。
4.是否严格管理群体性聚会。严格限制社区群体性聚会,避免扎堆聚会、聚餐娱乐、走亲串友等人群聚集活动,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
二、预防措施
1.是否加强特殊人群管理。配合相关机构对外来高风险地区人员进行严格管控,按有关规定实行隔离医学观察;严格落实外来中风险地区人员、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人、解除集中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健康监测。
2.是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村(社区)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特殊情况应对处置方案。
三、应急措施
1.是否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做好应急处置物资准备,包括体温检测仪、各类防护用品、消毒用品。
2.是否加强场所管理。
加强办公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通风、消毒频率。结合实际设置临时隔离区域,发现体温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报告并进行隔离。
3.是否开展防控知识宣教。
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关于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加强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宣传普及,提高疫情防控意识。
4.是否严控聚集性活动。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不组织聚集性活动,及时疏散聚集人群。
5.是否有序开展疫苗接种。
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有序开展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目标人群“应种尽种”。
6.是否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一定数量的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
7.是否完善应急工作预案。
每日早晚测量工作人员体温,并做好记录。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预防专业知识、隔离消毒、儿童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处理等培训,所有工作人员须掌握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知识,以及相应工作规范和要求,做到应知应会,并适时组织演练。加强机构内工作人员管理,做到核酸检测全覆盖,加强协调统筹,力争将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纳入疫苗优先接种范围。
3.是否加强人员出入管理。
除确有必要外,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机构内。对确需入院的外来人员做到“五必”,并执行消毒流程,但原则上不得进入儿童生活区。疫情防控指南明确不能进入的六类人员均不得进入机构内,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要分区管理,儿童生活区与成年人生活区进行物理隔离、分区居住,工作人员须是只服务儿童的专职人员。对学校放假返院的儿童,要严格执行入院后分区隔离,进行核酸检测并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与院内其他儿童接触。
4.是否加强物品和车辆出入管理。
减少后勤采购人员物资采购频次,对采购的货物(食材等保障性物资)实行无接触配送,车辆及物资经消毒后由专人运至机构内指定区域,机构人员无接触。工作人员尽量避免将网购物品寄送机构,确有网购物品的,需在机构外签收,不得带入机构内。所有进入机构车辆均停放到指定区域并进行消毒。
5.是否做好封闭管理期间儿童日常防护和就医服务。
每天早晚为儿童各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与附近医疗机构建立儿童就医绿色通道,出现病情立即转送救治。协调卫生疾控部门派遣流动医疗小组开展医学排查和治疗指导。确需外出就医时,提前规划好就诊医院、时间、车辆、路线、陪同人员等,避免因外出就医导致交叉感染。外出就医儿童回机构前应当进行核酸、血清抗体检测并在机构内隔离观察室(区)观察至少14天无异常后,方可转入生活区。
6.是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措施。
有安全预案、措施,落实安全责任人。不定期组织开展建筑物、消防、食品、服务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儿童居住区域巡视巡查,防止建筑物垮塌,火灾,煤气、煤烟中毒和冻伤、冻死事故。严格执行食材原料控制、餐具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制度。儿童福利机构内设医务室的要停止对外开展服务,避免与外界患者接触感染。
7.是否开展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