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08:27: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王洪波,石德时.当前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9):23.
[2]余逸群.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恋爱道德教育[.丨].北京青年政抬学院学报.2003(6):31.
[3]孙景艳.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价值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1(10):30.
[4]骆文炎.高职生恋爱观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3(23):183-]84.
[5]方国庆.论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10):84-85.
*此论文为:201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文荣.英美诗歌名篇研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3]宋启军.试论艾米莉・勃朗特诗歌的叙事艺术[J].作家杂志,2012.6.
[4]宋兆霖主编.勃朗特两姐妹全集第8卷艾米丽・勃朗特诗全集[M].艾米丽・勃朗特(著);
参考文献
[1]梁健.爱情本质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陈昕.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3.
[3]王凯.90后大学生爱情观现状与应对教育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2.
“纵观漱石的文学主脉,夏目漱石大致塑造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一种是上过女校,受过中等教育的姑娘或夫人;另一种是操持家务,具有庶民特质的家庭主妇。”①其中第一类是其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一类,美弥子(《三四郎》)、三千代(《从此以后》)、阿米(《门》)都属此类。而《三四郎》中远在家乡的母亲、三轮田的阿光,《从此以后》的嫂嫂,《门》中的房东妻子,则属于第二类,处于次要地位,故本文主要讨论第一种女性形象。
一、爱的复杂
三部曲一个共同的特点则是:三角关系的背景。《三四郎》中美弥子与三四郎和野野宗八,《从此以后》三千代与代助和平岗,到《门》阿米与宗助和安井,我们不得不反问为什么夏目这样执着于三角关系的描写?
如果审视每一对三角关系,会发现每一对关系都是二元甚至多元的。如三四郎以为自己,野野宫宗八君,美弥子三者之间构成复杂的爱的关系,但同时三四郎,美弥子,美弥子的未婚夫在美弥子眼中也能构成这种复杂的爱的关系。而这一复杂的精神性选择在代助的身上又一次重演,代助,三千代,平冈三者之间构成了整个文本的三角架构。
《门》中阿米与宗助只是“寂寥而和睦地生活着”,“看上去,好像一开始就是两个极平常的人、极不显眼的人为了结例行的夫妇关系而凑合到一起来似的”②。《三四郎》中美弥子代表的是代助心中的“第三个世界”,这个世界“宛如春光灿烂的春天在荡漾,有电灯,有银质匙,有欢声,有笑语,有杯里直冒泡的香槟酒,有出类拔萃的女子。”③美弥子如同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表现出三四郎精神追求的压抑,彷徨和幻灭。而《从此以后》中三千代之于代助,则像是百合花,百合花纯洁的白色和淡淡的香气总会唤起代助记忆里的三千代,也会唤起代助心中的困惑和后悔甚至是罪恶感。
美弥子,三千代,阿米分别在各自的三角架构中充当着一个节点,与其他的女性和男性共同构成这一三角架构的束缚,但作为核心的她们却缺少作为独立的女性个体存在,这是因为夏目漱石笔下的爱情并不是着眼于爱情本身的精细丰满,“可以说所有的女人在夏目漱石的笔下都是知识分子的陪衬,都是知识分子自我觉醒、自我批判过程中的一个客体,是他们追求道德完美目标中的参照物。”④
二、情感的彷徨
面对双重选择,面对复杂的爱情,彷徨,犹豫,苦闷,无奈的一直萦绕心间。无论是三四郎、代助、宗助,还是美弥子、三千代、阿米,在面对情感的彷徨时,他们总是想通过某种诉求来摆脱。
《三四郎》中的美称子热情追求西方妇女解放,但又无力同旧势力抗争,更像是明治这个动荡激烈、新旧交替时时期中的迷惘女性,是一只“迷途的羊”。“Stray sheep”这一个源自基督教《圣经》中的意象在文本中一再复现,从美弥子在观菊偶展后跳过泥泞地时第一次对三四郎说起,到送给三四郎的画有这一场景的明信片,再到最后作品最后三四郎知道美弥子的婚事在嘴里反复说着的“迷途的羊”。美弥子在面对情感的彷徨时,试图向宗教寻求安慰。
美弥子的寻找起到作用了吗?或许《从此以后》中的三千代能够回答。三年前当自己心爱的代助来撮合自己的时候,三千代正如一只“迷途的羊”,不知道改走向何方,便“糊里糊涂”地跟平冈结合了。当三年后重逢代助后,代助的表现让我们知道了其实代助自己才是那只“迷途的羊”,“回溯三年前自己为了三千代同平冈的结合而不辞辛劳从中斡旋的情景,简直像是在做梦。”⑤“代助仿佛在追踩行将逝去的影子似的,迅速逮住了它的尾巴。”⑥三千代在这里成了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高等游民”的代助的唯一追求。
在《门》中则呈现出在面对双重选择之后,也即打破三角关系之后内心的惶惑和反省。“阿米在信仰方面也许是幸福的,因为她在这一方面根本没有任何清晰完整的观念。夫妇俩既不曾到教堂里去倚过长凳子,也不曾进过寺庙的门。他俩只是靠着大自然赐给的时间这一缓和剂的力量,才使内心安顿下来。”⑦我们可以通过三四郎、代助、宗助丰富的内心世界看到其情感的彷徨。
三、理性的困惑
夏目漱石以严肃的伦理感贯穿所有爱情书写,描绘人生的真实。他所探讨的是知识分子应该如何活下去这样一种道德的苦恼。首先,女性在这里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女性的文学表达。温柔敦厚的三千代、阿米、她们是知识分子倾心恋慕的爱人,而略带傲慢的美称子、锋芒稍露的千代子以及倔强固执的阿直却是令知识分子头疼的对象。
但其对显露独立性格女性的不欣赏甚至厌恶暴露出其作为男性知识分子的偏见。这可视为现代知识分子在追求成为现代人的过程中对于女性的传统认识的不彻底的超越,认为女性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是只是男性的附庸,不具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权利。
第三,女性形象在夏目漱石中的爱情三部曲中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女性充当着明治维新时期知识分子苦闷困顿的心理外化,女性在作品中可以被现代文明所替换,三角架构中的双重选择也可以看做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选择,亦可以看做是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选择。女性形象的最主要的意义也就呼之欲出:女性作为作者表现理性的困惑的媒介而存在。(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注释:
① 李国栋:《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② 夏目漱石:《门》,吴树文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③ 夏目漱石:《三四郎》,吴树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72页。
④ 袁媛:《无法温暖的归宿――论夏目漱石笔下知识分子的爱情书写》,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⑤ ⑥⑦夏目漱石:《后来的事》,吴树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59、87、92页。
参考文献:
[1]夏目漱石:《三四郎》,吴树文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2]夏目漱石:《后来的事》,吴树文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3]夏目漱石:《门》,吴树文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4]李国栋:《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水田宗子:《女性的自我与表现》 叶渭渠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6]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何乃英:《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 北京出版社 1985年
[8]何少贤:《日本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8年
[9]袁媛:《无法温暖的归宿――论夏目漱石笔下知识分子的爱情书写》 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10]李光贞:《从早期三部曲看夏目漱石的情感世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1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反思——基于民族教育的视角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属性、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
教师自我意识的生成与培养——兼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层拓展与发展导向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研究
对提高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思考
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欧教育实习现状及改革趋势探索
学科中心课程:内涵、理论假设及组织方式
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新时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与策略
“自学、议论、评价”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办学之道研究
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
高校学士学位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
加强地方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巡礼
试论教师成长的十个“学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初探
从自发走向自觉:促进教师课程领导的策略
论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新变化
挪威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及启示
论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
让园本培训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契合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高校课桌文化的狂欢化特征与疏导机制
当下沪用中学物理课本初步研究
孙铭勋乡村幼稚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教学
论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双重影响
建国六十年来德育导向的演进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
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实施目标管理的设想
大学英语教学秘书的工作定位与职责
撰稿规范
对农村教师缺乏与素质提升的多维探讨
生态学视野下高师教师身心素质可持续发展
师范生“对话”素质探析
我国初等教育领域关于“教师”选题的研究情况及分析
转型期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调适
教师间交往的现实意义及促进策略
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论孔子在中国文化定向中的特殊作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结构初探
当代中国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衔接
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品味爱情篇章塑造健全人格——以大学生爱情观教育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学院制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成都大学为例
对高校人事工作的思考
朱谦之先生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平民文学,即一个时代的音乐文学。”[1]所谓平民的音乐文学,当是普通人民大众以视听即能轻而易举接受的文学。既称音乐文学,必当以合音乐传唱流行为标征。纵览国史,音乐文学不鲜见:诗、骚、乐府、词、曲、山歌等便当仁不让是各领一代的音乐文学。[2]那么,时至而今的代胜音乐文学又当为何物?其实有目共睹,无论是从流传形式、传唱方式,还是流传广度、影响深度,而或是歌词内涵,肌理蕴藉等各方面讲,流行音乐都当之无愧为今天的音乐文学。
然而时下,随着社会的纵深发展,流行音乐在整个文化产品越来越市场化、商品化的大背景中,“迎合着某些肤浅的需求而忘掉对人们的深层关怀;只注重审美形式的铺就而忘掉审美内容的讲究;在商业原则与市场原则的左右下,忘掉了艺术的原则与尊严”[3]。从而,爆发出的种种弊端已不能不深省。较之前代音乐文学而言,现代流行音乐所缺失的,恰是我们现今词人曲人应拾遗补阙的!略陈管见,供方家参详。
(一)落墨多言情
无论是骚赋还是诗词曲的前代音乐文学,都显见“一代之所胜”的音乐文学兼收并蓄社会生活各层次、各方面之态势。科技论文。而音乐文学发展至而今,似乎对爱情一系情有独钟,诸如《那一夜》、《老鼠爱大米》、《香水有毒》等等擢发难数的所谓网络主打歌曲,无不如此,连以正统自居的央视国际流行音乐排行榜也概莫能外。而歌唱其他社会生活的却屈指可数。流行音乐说起来,确是百花齐放,全面繁荣,也有一些反映政治生活的。然而这些在流行音乐中所占的比重及其流传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与爱情主题的曲目相较,简直无足轻重。
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流行音乐文学大有不如人意之处!
首先,落墨多言情。为什么爱情主题的歌曲会一枝独秀、独领呢?徐文在《为谁欢喜为谁忧》中说:“现代社会(尤其是都市)的人们,物质富足,精神空虚;身体舒适,精神高压”[4],而作为弗洛伊德所谓人类发展永恒主题的爱情,却能弥补这诸般的“空虚”,缓解这诸般的“高压”。因而徐文说:流行爱情歌曲恰是“在强烈疯狂的肉体刺激和甜腻颓靡的精神麻痹”上取胜,这是颇有见地的。于是,操纵流行音乐发展方向的看得见的手---词人的手,与看不见的瞄准流行音乐市场利益的商人的手,紧握起来。他们共同作用,投消费者所需,批量生产发行。当然,如果单是言情,倒也无伤大雅。关键是所言之情已由通俗而媚俗,转而至庸俗、粗俗乃至颓靡鄙陋。而现今的年轻人对明星的盲目崇拜,恰给娱乐业带来了高额利润,而为此眼红的其他资本也铺天盖地而来,不辨牛马、不论雌雄,黑云压城城欲摧,弄得满楼风雨!终于,“在商业气息越来越浓郁的唱片市场上,垃圾和无病就像一对双胞胎”[5]。
再者,音乐文学在商业的铜臭气息里扑朔迷离,不知所踪。发展至今,早使本身的“谱曲可歌,离谱可赏”性大打折扣。说“它们是垃圾”,绝非信口开河。吴广川先生在《中国歌词走向之我见》申斥道:“(流行音乐中)有相当一部分歌词令我费解,令我忧愁。这些歌词或是语法不通,句子生僻;或是词义朦胧,晦涩难懂;或是内容低俗,充满矫情;使我简直难以找到半点艺术美感。科技论文。”[6]一语中的。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流行歌曲文本一旦风靡起来,对人的性格塑造、对社会民风世俗地形成发展又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不难揣见。因而,我们不得不慎之又慎,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为我们肩头的社会责任和道义有所担当!
众所周知,流行音乐的受众以青年为主。科技论文。青年正处在心理学家所谓青春期到青年期这一段“心理断乳期”,而此时却正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关键时期,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求舆论要科学引导和积极向上。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培养理论”说:“现代社会的拟态环境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文化的某些倾向性,必然导致人们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偏差地影响又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趋向”[7]。而流行音乐中的“垃圾”里充斥太多格调低下、情趣庸俗至消极颓废的内容。这些东西提供了一个“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话语环境,而恰是这个“拟态环境”正使年轻一代日益“培养”出幽怨缠绵、多愁善感而或放荡不羁、荒嬉不忧,从而至思想消沉,功业荒废者比比皆是。
而这种前仆后继,周而复始的剧幕,商业性的流行音乐正在上演着的。这样的循环如若任其自然,音乐文学不光毫无代胜可言,可能丧失“谱曲可歌,离谱可赏”之特征,而且极可能沦为“靡靡郑音”。这样的拟态话语环境能让年轻一代“培养”出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敢妄自揣度。
(二)端履步正宗
历览历代音乐文学,惟其对社会生活广泛而生动细腻的反映,才具有了动情的感染力、强劲的生命力,为时人、后人广为传唱,才以其强劲的生命力经受住千年蹉跎地淘渌,百代流传,经久不衰!
乔羽先生主张写词:要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真堪金石之论!我们的词曲作者要有走向群众响亮于万口的自觉,不能仅仅停留在高歌于庄重之场所的一席之地。中国新诗,其实是最能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因为谁都能就自己生活的所思所感抒发上两句。新诗刚刚出现时,不乏意境深远节奏鲜明能和乐而唱的精品,而今出现更多的却是断章取义晦涩难懂大玩文字游戏的诗歌。新诗歌成了部分所谓文人圈子里自赏的圈内文化。金伟文先生就新诗的“失去读者”痛心疾首地为文《新诗的出路---能诵能唱的新歌词体》,明确提出新诗应向流行音乐歌词方向迈进,走出一条“诗乐双馨”的道路。[8]音乐为诗歌插上飞翔的翅膀,诗歌为音乐注入鲜活的灵魂,使诗与乐共同发展,新诗自然能赢得读者,而流行音乐之词色也必然为之焕然一新。
相信,取优秀的新诗作品之长与自觉求发展的词曲作者之力,流行音乐定能走出藩篱,抒写华章,畅响于万口,端履步正宗,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李建林、崔小娜:《雅俗共赏---当代音乐的走势》 [j]
《艺术教育》2006年第9期
[3]:马树春:《中国流行歌曲文学研究论》[j]《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
[4]:徐文:《为谁欢喜为谁忧》[j]《美与时代》2005.2下
[5]:陈鹏:《中国流行音乐20年》.《嘹望新闻周刊》2006年9月25日
[6]:吴广川:《中国歌词走向之我见》.
[7]:格伯纳(美.传播学家):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转引自《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8]:金伟文:《新诗的出路---能诵能唱的新歌词体》[j]新疆职工大学学报
【摘要】心理协会成员,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反映给图书馆、心理学教师或医生。图书馆在阅读、流通两大接触学生最多的部门,挑选出热爱这项工作,并具备相关知识的专职人员,根据医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指导学生阅读。
【关键词】心理协会成员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反映给图书馆 心理学教师或医生
【本页关键词】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1989年,赖尔登和威尔逊分析了1981年以后的所有试验报告,得出结论说:“图书治疗是有效的,特别表现在增进自信、改善行为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一般从认同、净化和领悟等几个角度来解释图书阅读的机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历着与作者同样的心理历程,这种历程是从艺术形式的意识和知觉发展到潜意识的阐释,直至引起“本我”的反响和“自我”的放松控制,作品内容与“本我”相互作用,产生了一个审美的幻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我”的欲求得到了有效的释放,同时避开了“本我”的欲求产生的恐惧和“超我”的压力,使读者恢复到和谐状态。文字作品的内容使人的内心冲突外化,而人的心理活动又使文字作品的情绪内容内化,成为人的总体行为的一部分,这种整合最终就产生了领悟。医学生喜欢到图书馆去找“心药”,首先是经济、简便、及时。高校图书馆对的服务都是免费的,不必花钱,又可以随时借阅,同时携带方便;第二,图书馆是个人人都去的公共场所,到那里进行“ 阅读治疗”,不泄露任何隐私,没有精神压力,不会有伤自尊。比如,有些心理困扰是难以启齿的,性困惑就是典型的一例。据调查:“90.9%的学生未接受过有组织的性教育”。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对性的长期禁锢,使得青少年在性发育成熟到来时,得不到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以致产生困惑。有了性困惑又羞于向别人启齿,图书馆便成了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1997年3月,同济医科大学张揆一教授在《爱情婚姻家庭》杂志上开设的《医学教授谈性知识》系列讲座,受到了的普遍欢迎。它不仅传播了科学的性知识,而且也使读者解除了困惑。此外,目前高校里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老师还太少,设施也不完备,即使想寻求帮助,也往往有许多顾虑和限制,而“图书阅读”弥补了这一不足。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集的心理学著作和文章中找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对于渴望更深地认识自己和克服成长障碍的来说,阅读这些著作和文章,就是与心理学家进行无声的交谈。有些同学正是通过读书,鼓起了去找心理医生的勇气。即使没有心理疾患,也可以通过读书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抵御心理“病毒”的免疫力,开发生命的潜能。可以说,图书阅读既能起到治疗的作用,也能起到预防和促进发展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这项工作。成立由心理学教师或医生为指导,图书馆员、心理协会成员参加的阅读治疗机构。
心理协会成员,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反映给图书馆、心理学教师或医生。图书馆在阅读、流通两大接触学生最多的部门,挑选出热爱这项工作,并具备相关知识的专职人员,根据医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指导学生阅读。可以开辟图书阅读阅览室,为了避免出现像心理咨询这样的闲屋”、“轻松一隅”、“心灵家园”等。环境布置要尽可能优雅、祥和、轻松,并备有诸如“解忧”、“饶恕”、“自信”、“竞争”、“悟道”、“拼搏”等导读标志,以方便读者自由选择,在阅览制度上也要有别于其他书刊阅览室的借阅方式,尽量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由、随和的阅读氛围,让图书阅读阅览室成为最喜欢、最愿意去的地方。图书能否象我们预测的那样对的心理调适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启发工作十分重要,图书阅读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既需要具有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哲学、心理学、社会、教育学、医学美生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必要时参加各种培训。同时注意学生阅读疗效的观察与跟踪,利用日记、作文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使图书阅读更加有的放矢。大力开展图书阅读的宣传教育,可以组织图书阅读讲座,向学生介绍图书阅读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向宣传新的心理健康理念,明白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出现问题是正常的现象,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康复,如果听之任之,也可能加重。这有助于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工具来预防和调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
【文章来源】/article/64/438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2013年是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国产片电影票房开始反超进口片。进入2015年,中国国产电影票房在超越进口电ac影票房基础上,继续呈现上扬态势。从已上映的国产电影来看,2015年,中国电影题材呈现多样化特征。比如,以反映环保、尊重生命为主题的《狼图腾》,以反映关爱儿童、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行为的社会类题材电影《失孤》,扩展型综艺节目题材类电影《爸爸去哪儿》等。中国电影正在朝着主题多样化方向前进,并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力量。国产电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可喜的成绩背后,是电影人能够抓住现代主流观影群体的心理需求,从而创作了一系列迎合观众趣味的作品。从近几年已上映的国产电影题材选择上看,以反映青春故事为主要题材的影片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逐渐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处在青春年华的每个个体第一次作为独立的个人面对社会与人生,无论悲伤还是快乐,青春都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青春系列电影反映了曾经或现代青年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由于青年人是最强大的电影受众群体。为了满足这一市场导向,近年来,国产青春系列电影不断问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产青春电影以描述青年人的成长历程为主。而所谓的青春电影主要是以青年人为影片表现主体,描述青年人的成长经历、生活际遇、个人思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电影。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青春类题材电影并不是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已出现。1931年的《恋爱与义务》),1930 年的影片《歌女红牡丹》,1933 年《三个摩登女性》和1934 年的《桃李劫》是中国比较早期的青春类题材电影。此后的青春电影《风云儿女》《青年中国》《白毛女》《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也曾激励了那一代青年人的梦想。但是,最近几年国产青春电影的出品数量之多,成就之大,使国产电影走上了一个新高度。自2011年青春类题材电影《失恋33天》上映后,由于迎合大部分电影观众口味,从此,青春类题材电影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开来,而且屡试不爽。“以电影之美表现青春之美,是电影艺术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完美合奏。”[1]青春系列题材电影的广受好评,除了高科技的运用以外,主题内容的设置应该是最具关键意义的部分。下面笔者将以这一类题材的电影代表作品为例,对2015年青春类电影题材的主题作简要分析。
一、懵懂青春的美好爱情
2011年11月8日,这一天一部以反映青春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上映了,影片以活泼、清新的格调为观众讲述了女主人公黄小仙在经历了33天失恋的痛苦之后,重新拾起对生活的信心,并最终收获了一份甜美爱情的故事。这虽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却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它代表了一个人面对自己喜爱事物的态度和思考。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对爱情的美好向往,甚至是拥有过懵懂的爱情故事,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是影视剧中广泛采用的叙事内容。所以爱情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青春类题材电影不变的旋律。在2015年已上映的青春类题材电影中,每部作品都渗透了对“爱情”思想的传达。
影片《左耳》的上半场以社会妖艳女生黎吧啦周旋在许弋、张漾两位男生之间为线索,主要讲述张漾利用深爱自己的黎吧啦谋害“同母异父”的兄弟许弋的故事。影片中间,一场飞来横祸夺走了黎吧啦的生命,面对这样的结局,曾经利用黎吧啦的张漾、深爱黎吧啦的许弋、坚强倔强的李珥将作何种选择,这着实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影片下半场又以黎吧啦的好朋友李珥为中心,讲述了李珥在为好友黎吧啦申明正义的同时,了解了黎吧啦生前的男朋友张漾的悲惨身世,并与其擦出爱情火花的故事。除了讲述这几位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外,影片更将许弋和张漾父母的情感经历渗入其中,使得电影在抒发爱情故事情结的同时更具有历史厚重感。电影《何以笙箫默》更为明显地体现了爱情的主题。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男主人公何以琛与大学时候的恋人赵默笙的爱情故事。上大学时,两人本是一对普通而美好的恋人关系,由于家庭的变故,赵默笙在没有告知男朋友何以琛的情况下,不得已离开中国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两人的性格特征就证明了他们彼此依旧爱着对方,两人之间的思念不约而同地成了他们各自的必修课。终于,在何以琛契而不舍地寻找与赵默笙的坚守中,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像《咱们结婚吧》《第三种爱情》这样两部电影,单从名字就不难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爱情内容。《横冲直撞好莱坞》《小时代4》《栀子花开》《怦然星动》等青春类电影作品,故事传达的氛围或悲伤、或欢乐,都掩盖不住爱情气息的存在。
与往年相比,2015年青春系列电影涉及爱情的部分更具有多样化特征。无论故事题材是涉及犯罪、惊悚还是职场,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总能很好的渗透其中,带给人“爱”的慰藉。然而,之所以青春类电影中的爱情具有更好的感染力,主要还是归因于人们对青春时代美好而单纯的爱情的怀念,对青春时代为了单纯的爱,敢爱敢恨的勇气。“质朴与纯真是表现对象最为简单、干净和纯粹的表现特征,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段告诉观众,最质朴最本真的是最好的,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2]所以,当初的爱情很简单却记忆深刻。
二、诗意青春的怀旧情结
十年前,属于“80后”的电影或电视剧作品由于供应不足,亦不能满足“80后”群体的成长需求。近几年上映的青春类题材电影则尽可能还原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心路历程。由于观赏电影的主流群体是“80后”,而迎合这一年轻群体最好的主题就是怀旧。贾樟柯认为电影“不再试图为一代人代言。其实谁也没有权利代表大多数人,你只有权利代表你自己,也只能代表你自己。这是解脱文化禁锢的第一步,是一种学识,更是一种生活习惯”。[3]青春类题材影片内容多涉及现代年轻人的经历,这就增强了“80后”这一主流观影群体的理解能力,因为这些故事都是年轻人日常生活中必然经历的一部分,有些电影情结甚至无需理解。因为“怀旧电影从来不曾提倡过重现历史内涵的论调。相反,它在捕捉历史‘过去’时是透过重格所蕴含的种种文化意义,把焦点放在重整出一堆色泽鲜明的、具昔日时尚之风的形象”。[4]
青春类题材影片适合现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人在观影的同时,在快乐中完成对自己逝去青春的追忆。
影片《左耳》中的李珥是校园女生温柔坚毅的代表,黎吧啦是敢爱敢恨的社会女青年的代表,蒋皎则代表了富家女生的青涩与懵懂,男主人公许弋是学生时代优秀男生的典型,张漾则是社会青年中游戏人生的代表。在这部影片中,每一位观众都能找到自己青春时代的原型。《何以笙箫默》中,何以琛与赵默笙大学时代的美好爱情,其清新、自然,又不失调皮的氛围背景,又是今天多少大学生恋人之间的完美映衬?电影《港濉分杏泻苊魑的怀旧线索,男主人公徐来为了曾经的恋人来到香港,借助香港这一历史背景,影片中展示了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粤语歌曲与经典的香港电影。作品深挖香港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差异,展现了香港文化曾经的繁荣对当时年轻人的影响。另外,电影《夏洛特烦恼》毋庸置疑成为今年国产片电影中的一匹黑马,作品以主人公夏洛的一场梦境为线索,讲述夏洛与马冬梅夫妻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开始不久,伴随着夏洛的梦境,他与马冬梅之间从高中时代的相知相识开始进入观众视野。跟随主人公回到高中时代的还有十年前的大陆流行歌曲与当年的玩伴儿,十年前后的场景对比带来的震撼是强烈的。影片在回味追忆似水年华中,告诉观众什么是“长情”。
青春系列电影中,对曾经诗意青春的怀旧成为2015年电影的一种模式。除了电影作品中对青春往事的追忆带来的视觉对比冲突外,还有一种现象是超越了电影本身的结构艺术的,那就是对原作品的改编。《万物生长》《小时代4》《烈日灼心》等影片都是在几年前原著作品的基础上改编的,这些原著在当时一经推出便获得了追捧,现在可以拿出来改编成电影依旧获此好评,可见这样一批人的青春记忆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十年前的校园歌曲《栀子花开》改编成同一题材的电影《栀子花开》并广受好评,也足以说明每个人青春的珍贵与意义。
三、呵护青春的人文关怀
追求青春与美的主旋律应是青春类题材电影带给观众最深刻的感受。青春类题材的电影以描写年轻人的普通生活为主要内容,这也构成了它“小成本”的深层原因。诠释健康人生的内涵,追求健康的人性美,将年轻人的普通生活展现得有新意和深意,是这类电影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几乎每一部青春类题材的电影除了它要揭示的表层现象之外,还有可挖掘的深刻意蕴。
电影《左耳》中,李珥用自己的真性情打动傲慢的黎吧啦,使她们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友黎吧啦的离世深深触动了李珥,使她又肩负起为好友鸣不平的责任,而黎吧啦男友张漾的无私、勇敢又震撼了李珥,曾经彼此为敌的两个人变得亲密无间。这部电影不止让观众看到了对逝去青春的追忆,还有张扬青春中对过往的原谅与救赎。《何以笙箫默》中,虽然因为家庭的原因,赵默笙不得已与何以琛分开了,但是在美国的赵默笙依旧保持着善良的本心,她每天听着曾经和自己的恋人听过的歌曲,收养无家可归的儿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直到她与何以琛再次相识,并重新收获这份美好的爱情,她的善心终于得到了回报。影片《烈日灼心》以三个自认为犯下滔天大罪的青年人为主人公,讲述他们为求得赎罪与谅解默默做出任何的牺牲都无怨无悔,勤劳勇敢的三人被生活磨砺的比正常人更有正义、善良之心,却最终没能逃过法律的追究。但事情的最终结果是三位年轻人的罪行本没有必要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是害怕与畏惧让他们一辈子走不出生活的囚笼。影片中有一丝悲凉,但在电影中对三位赎罪青年为了弥补过错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展现,从另一方面凸显了主人公善良的心理刻画,这在2015年青春类电影中也是较为优秀的作品。《夏洛特烦恼》是一部喜剧题材的青春电影。影片虽是喜剧特色却不浮夸,夏洛因为对马冬梅的偏见,使得两人生活并不幸福。但是因为一场梦境,让夏洛明白了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最真,能抓的住的婚姻才最幸福。夏洛重新认识了马冬梅,他们的婚姻生活也开始变得美好。
2015年以青春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影作品并不是对日常精神病痛的无病,而是更懂人心的精神关怀。随着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维观念等都与以前有了大的改变。影视剧中传达的人文关怀成为治愈现代人精神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2015年青春题材电影已经在向着人文关怀气质的要求迈进。
四、国产青春电影的影响
2015年,以电影《左耳》《何以笙箫默》等为代表的青春类题材电影故事以“80后”为主题,迎合了“80后”做为社会观影主体的心理,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国电影向大众娱乐回归的有力说明。同时也说明,中国电影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要反映一个群体的趣味,更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呼声。这一年的国产青春电影开始更加关注人性,关心青春的记忆,国产青春电影以其独特的时代烙印记录着中国青年的当代生活和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青春类题材电影取得今天的成绩绝非偶然。2013年青春系列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1》《青春派》《一夜惊喜》等陆续上映。2014年的青春类题材电影《前任攻略》《白日焰火》《我在路上最爱你》《同桌的你》《分手大师》《一生一世》《心花路放》《露水红颜》等也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进入2015年,国产青春系列电影更是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平均每个月会有三部青春类题材的电影上映。《一路惊喜》《咱们结婚吧》《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横冲直撞好莱坞》《小时代4》《栀子花开》《烈日灼心》《港濉贰兜谌种爱情》《夏洛特烦恼》《我是证人》《怦然星动》等作品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
2015年的青春电影,在数量与故事情节处置上,具有显而易见的类型化现象。大部分都是在“校园电影”的基础上,添加对现代生活的延展部分。现时代的国产青春类电影还是不成熟的。针对小成本青春类题材电影的制作,王小帅认为,“讲述个人故事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创作环境,资金困难无法完成历史题材的创作,第五代的阴影下,观众也不成熟”。[5]而且“电影作为光影的艺术表现方式,是不能够成为大众化的娱乐休闲方式的,它是属于一种‘分众化’的产物”。[6]当前的中国青春类题材电影虽然在故事剪辑等方面依旧存在进步的地方,但是很多新生代导演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或力求影片的新奇效果,将电影情节简化或剪辑的过于碎片化。这都严重影响了电影故事的完整化表达。在故事情节的展现中,国产青春系列电影还是没能走出商业化运作模式,很多没有必要出现的暴力、血腥、镜头充斥荧屏,这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接受与健康成长。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不仅要多样化,以此反映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需求,更应该尽力让每一部出产的电影体现一种中国文化符号,要有体现文化发展的大格局意识。
2015年国产青春电影的代表作众多,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也不可否认,国产青春系列电影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影片在尽力回归温情路线,并体现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类题材电影在国产电影中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大,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助推器。
注释:
[1]张洋:《中国青春电影发展流变论略》,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聂楠:《新世纪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主题与表达》,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程青松,黄欧:《贾樟柯 :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年版,第 367 页。
[4]陈清侨等译,[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晋书?干宝传》写道干宝有感于生死,"遂撰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5],关于《搜神记》主题内容的探讨是研究其文化艺术的基础。
(一)异类相恋的婚恋主题
《搜神记》婚恋主题最受学者的关注,汪龙麟先生在《异类婚恋故事文化心理透视》(《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一文中将《搜神记》中的婚恋故事分为三类,即人神婚型、人兽婚型、人鬼婚型,前两种类型受儒家文化和传统巫教的影响,后一种类型则透露出强烈的幻想,这些异类婚恋故事对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作用甚微,而是人们期望获得富贵、长寿和兴旺的象征,同时不失暂时的风流。
屈慧青的《和神人相恋范式的定型》(《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通过对神人相恋范式的原型追溯,认为高唐神女是《搜神记》婚恋主题的最初原型。而《搜神记》将神人相恋的范式加以定型,即内容为女性主动追求和男性热烈梦想,形式为故事的表现格局,此成为后代幻想爱情小说的基本范式。李和平亦以《浅谈中人妖相恋神话的文化价值》(《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一文中从叙事角度、民俗文化等方面肯定了人妖相恋神话的文化价值,并指出其对后世神怪文学的影响。
(二)奇妙莫测的复活主题
复活主题是研究者关注的又一焦点。梁莉的《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文教资料》2005年第1期)对《搜神记》中"死而复生"的故事进行分类整理,指出这类故事的出现一方面受佛教"死而复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导致认识的局限性。作品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的觉醒和对个人价值的重视。
而熊慧玲在《之"怪"研究--死而复生》(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中对《搜神记》的复活主题进行了专门性研究,在论文中作者将"死而复生"故事分为六类,并分析了其出现的历史渊源、哲学基础及社会背景,最后提出"死而复生"故事具有文学、审美、民俗等多方面价值。
此外,罗欣也对《搜神记》的复活故事做出探讨,认为其与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政局动荡及道教繁荣的社会背景有关,多采用虚实掺半的叙事方式,叙事特点呈现出"由强调实录的传统目录学意义上的小说向重视想象与虚构的散文体叙事小说过渡的性质。"(罗欣《魏晋复活小说叙事研究--以为中心》,《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8期)
(三)耐人寻味的其他主题
还有一些学者论述了《搜神记》中的复仇主题、侠义主题等,如侯洁云的《复仇主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阐释了儒家思想、佛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复仇意识之间的关系,叙述了《搜神记》中复仇主题的内涵和特点,并指出其具有多重叙事视角、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相结合、客观与主观杂糅的叙事特征。
二、宗教文化透视
关于《搜神记》宗教文化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信仰、巫术文化及礼仪风俗等方面。
(一)朴实的民间信仰
《搜神记》以志怪小说的形式展示了魏晋时期盛行的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马得禹的《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通过对魏晋时期思想文化进行探索,指出《搜神记》是儒学衰落、玄学兴起的产物,神仙及佛道二教思想普遍流行,当时人们的谈资主要是评论人物和谈鬼说怪。阳繁华在《浅论中的神仙观》(《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搜神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不同于世界三大宗教的世界,即神仙世界,认为其中记录的神仙道士故事反映了民众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而神仙的等级之分正是社会门阀制度在神仙世界的反映。
此外,刘玲提出《搜神记》透露出儒家天人感应的思想,于众多鬼神故事中贯穿着"孝"、"德""仁"、"礼"等儒家学者的伦理观。(刘玲《试论中体现的儒家思想》,《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而罗玲云则意识到《搜神记》除了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民间信仰的影响外,还颇受阴阳五行思想的熏陶。(罗玲云《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二)神秘的巫术文化
马得禹的《与中国古代巫方文化》(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通过分析《搜神记》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认为《搜神记》以丰富的鬼魅神怪故事展现了两汉魏晋时期鬼神崇拜的文化现象,其中突出的是巫术与方术文化,包括红色崇拜、巫术灵物的运用、符篆谶纬等,从中反映出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对干宝创作的影响,体现了东晋时期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趋势。
张瑞芳则在《研究--巫史文化与搜神记》(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中总结了巫文化在《搜神记》中的表现,指出巫文化为《搜神记》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巫文化思维拓展了小说家的想象空间,其相关内容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及转折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而董高凌《中的巫术及其文学意义》(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将《搜神记》中的巫术故事分为有道具的巫术类故事和无道具的巫术类故事两类,总结得出《搜神记》中的巫师具有通神事鬼、占卜凶吉、医疗厌劾的功能,这些巫术故事构成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和富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结局,增加了文章的审美娱乐性。
(三)古老的礼仪风俗
《搜神记》所记载的鬼神故事从侧面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礼仪风俗的面貌。李艳芬的《中的祈雨习俗研究》(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对《搜神记》中的祈雨习俗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祈雨巫师具有宗教色彩,经历了从政教合一的帝王巫师到专司祭祀的巫官的转变,神话人物、龙、山、树、石头都被作为祈雨的对象。作者还将祈雨方式分为交感巫术之相似律祈雨、天人感应行善祈雨、虐待神媒迫天祈雨等,并对祈雨祭仪的社会动因作了探讨。
张亚南在《 中的魏晋婚姻丧葬礼俗》(《兰州学刊》2010年第5期)中提出魏晋时期的婚姻特色主要表现在门第婚、财婚和民间开放的婚姻观念三大方面,而其记录的丧葬习俗深受魏晋时期提倡的"以孝治天下"观念的影响。此外,李婕《论对魏晋服饰风俗的政治文化阐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通过分析汉末魏晋时期服饰风俗的变化,指出干宝对其做出的政治文化阐释表面上是与传统服饰制度和流行于魏晋的"天人感应"说有关,实际上来源于当时文化思想领域存在的三大冲突,即玄学与儒学、汉族正统与北方少数民族以及男权思想和妇女解放的冲突。
三、艺术特色研究
近三十年来,《搜神记》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瑰丽神奇的艺术价值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一)丰富鲜活的人物形象
侯兴祥在《女性形象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重点对情爱作品中的女人、女仙、女鬼及女怪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既是魏晋时期女性恣意追求美好爱情的投影,又暴露了男性阴暗丑恶的一面。在其他类型作品中女性往往具有智勇双全、惩恶扬善、舍生取义等美德,而从男性视野中关照的女性依然没有逃脱儒家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李真的《中异类女子形象解读》(《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搜神记》中系列女子形象一方面展现了女性美,另一方面典型塑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男性心理。
韦凤娟的《另类的"修炼"--六朝狐精故事与魏晋神仙道教》(《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对《搜神记》中的狐精予以关注,认为神仙道教对狐精的"人形化"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形成"人狐恋"这一文学母题。而丁秀霞在《简析中吉狐和学问狐形象》(《蒲松龄研究》2012年第4期)一文中以《搜神记》中吉狐、学问狐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不同"狐"的独特情怀,并指出"狐"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意象,对后代文学中"狐"形象的塑造影响深远。
(二)瑰丽多彩的艺术价值
修晓春、姜庆仁的《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莱阳农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认为《搜神记》具有文简义丰、情节曲折、巧用细节、趣味性浓等艺术特点。
自《简・爱》出版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已被翻译成世界上20多种语言[1],单在英国就有20多个版本。其遍布世界范围的文化播散在为其注入新生活力的同时促成了异质文化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滋养了它经久不衰的智性生命。
从《简・爱》出版之初所引起的轰动性效应,到“作家三姐妹”公开亮相后人们争相撰写和阅读勃朗台家族人物传记的所谓“勃朗特热”,到夏洛蒂情书被发现时的震动,而使人们对《简・爱》产生的更浓的反谈性兴趣以及到后来原型批评、女权主义文评对《简・爱》的再认识――甚至是令人惊奇的再创造……《简・爱》及其作者带给人们的冲击不断,时至今日,对《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批评谱系已经发展成熟,而且研究热情不减。本文就针对《简・爱》的文学接受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整理,以期探寻《简・爱》研究的新视角。
一.译介视角
作为一部外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译介问题。
中国对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的译介始于20世纪20年代。1937年的《译文》杂志曾刊登茅盾的文章《真亚耳(Jeneeyre)》的两个译本。该文比较了伍光建和李霁野的《简・爱》汉译本,评价了两个译本的优劣。20世纪50至70年代末,国内出版发行的《简・爱》译本主要是李霁野的译本。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版了60多个版本(《简・爱》译本),其中有全译本或缩写本,也有儿童版译本。为了配合读者的英文学习,还出版了多种全本和缩写本的中英文对照版本,甚至还有以连环画形式出版的《简・爱》”[2]。21世纪初的十年间,超过50多个版本的《简・爱》译本在我国问世。此外,各种缩写本口袋书、中英文对照读本、连环画也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在夏洛蒂・勃朗特作品研究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是1983年出版的《勃朗特姐妹研究》一书,该书作者杨静远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最全面译介勃朗特姐妹作品的学者。除《勃朗特姐妹研究》之外,她还翻译了《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以及《勃朗特两姐妹全集(10卷)》,并在《读书》杂志1983年第6期发表文章《一百多年来的勃朗特姐妹研究》。这些研究著作、论文和译著的出版为日后国内夏洛蒂研究以及勃朗特姐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对《简・爱》的研究转变了,但是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从译介视角研究《简・爱》的热潮,如:茅盾《的两个译本》(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中国翻译,2003)等,都是从译介视角对《简・爱》进行的研究。
二.传统接受视角
近30年来,国内各类刊物上相继刊出《简・爱》研究论文400余篇(可能更多)。早期的30余篇研究论文(1983―1999)多聚焦简・爱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3],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大多是从《简・爱》的文本叙述策略、形式技巧和创作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这些因素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大多是在赞扬简・爱的自尊、自立、前卫的爱情观等人性光辉,后来虽然也有出现一些关于简・爱双重性格的研究,但是笔者认为这也是文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正常规律,总而言之,在传统接受视角中,对《简・爱》的研究无疑是褒大于贬的。
三.批评接受视角
时至今日,对《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批评谱系已经发展成熟,而且研究热情不减。《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刊登的韩敏中的论文《女权主义文评:〈疯女人〉与〈简・爱〉》介绍了吉尔伯特和古芭的女性主义文论专著《阁楼上的疯女人》,该文标志着国内《简・爱》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的引入。
2000年至今的300余篇研究论文多从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心理批评等视角,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简・爱》这部不朽经典作出了相应的批评,如:王文惠《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的重新读解》(外国文学研究, 2008 01);兰守亭《中的疯女人―另类的复仇者形象》(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02);季然《浅谈的女性主义特征》(大学英语,2008 05);马瑞巧《论简爱的心理陈碍及其外化形象》(中国语文,2007 07)都是从《简・爱》中所体现出的新女性形象特征,及其对父权制文化秩序的反叛,笔者认为可以说是承袭传统接受视角却利用新的理论进行再研究的成功范例。
四.多元化研究趋势
经笔者粗略统计,近10年来,国内的《简・爱》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现象想必与理论的进步和文本的丰富寓意是分不开的。
1.后殖民视角
近10年来,有许多研究先从后殖民视角切入,以期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此阐明的殖民主义主题及其对小说叙事、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揭示殖民主义文化对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人格扭曲与分裂等异化影响[4]。
如:贾文胜《与的殖民主义主题初探》(中国语文,2006);罗世平《凝视:后殖民主义文学折射》(国外文学,2006 04)等都是从后殖民这个新的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新的研究结果的成功范例,也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简・爱》与宗教关系的视角
《简爱》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一个经典女性形象, 其独立自尊的生活态度及争取平等的爱情观念备受赞誉, 而其矛盾复杂的宗教观念饱受争议。很多研究尝试从作者生活背景的宗教溯源、作品典型人物的宗教色彩及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赎等角度探讨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5]。
如:刘秀梅《探求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论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大学英语,2007 04);杨小洪《:圣经与前圣经场景的双重投影》(外国语 2003 03);王一平《对的恪守与反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05)等都是从《简・爱》与宗教关系的这个新视角来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新的研究结果的成功范例,也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简・爱》中火、鸽子、月亮及冰等意象的研究视角
笔者发现近年来,有不少别出心裁的研究,如:范彩霞《从的“火”意象看夏洛特・勃朗特的生态女性意识》(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 03);龙丽伟、魏现江《小说中梦境的审美分析》(铜仁学院学报,2007 04)等,都是标新立异的研究结果,以期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分析出《简・爱》艺术效果和艺术张力[6],探究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
这些研究别出心裁,研究视角独特,但是研究结果也同样吸引眼球,值得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展开。
4.比较文学文本研究视角
《简・爱》研究论文的另一大板块是《简・爱》与其他文本的比较研究,其中以《简・爱》与《藻海无边》的比较研究和《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居多。其他涉及到的比较文本有《苔丝》、《蝴蝶梦》、《红字》、《傲慢与偏见》、《飘》、《名利场》、《金色王国》、《法国中尉的女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以及跨文化比较文本如《红楼梦》、《庭院深深》、《伤逝》等。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的内容和切入点大多比较单一。在《简・爱》的经典重写研究方面,视点过分集中在《藻海无边》和《蝴蝶梦》两个文本,对《简・爱》的其他重写或改写文本则无人问津[7]。
笔者认为虽然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但是却总是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研究视角,很值得深入探讨,也很有研究价值。
5.其他视角
此外,夏洛蒂・勃朗特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勃朗特的宗教观、小说中出现的神话传说以及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刻画也得到了研究者相应的重视。在上述几方面较具代表性的论文和专著有:理查德・邓恩的论文《自然的心:简・爱的浪漫主义》,芭芭拉・哈迪的专著《恰当的形式:关于小说的论述》,菲利斯・C.・拉尔夫的专著《维多利亚改写:童话,青春和女性成长小说》;F.A.C.威尔逊和盖尔・B.・格里芬的论文《淡黄色花环:勃朗特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和《爱德华・罗切斯特的人性化》,简・米勒的专著《书写男人的女人们》。
在卷帙浩繁的《简・爱》研究中,不乏探究该作品文学源流的力作。这些著作或论文揭示出《简・爱》对圣经文学以及英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皮尼翁在《勃朗特指南》中列举了勃朗特作品对《圣经》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引用。米尔盖特在论文《简・爱的心路历程》,巴里・考尔斯在专著《维多利亚小说中世俗的朝圣者:小说作为生活教科书》中分别探讨了班扬的《天路历程》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影响。
近20年来,国外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简・爱》的跨文类、跨文化与跨媒介重写现象,将这部小说置于世界文学的巨大网络,探究《简・爱》在异域文化语境下的播散。由英国霍尔大学19世纪英国小说研究专家帕特兹・斯通曼撰写的《勃朗特改编:〈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文化播散》(1996)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辅以翔实的资料与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结合各个时代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作者斯通曼梳理了《简・爱》与《呼啸山庄》自出版至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跨文类、跨媒介重写,上述两部小说的批评接受与读者接受,并在该书的附录中详细列出自两部小说出版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各种跨文化、跨文类、跨媒介重写的目录,为《简・爱》重写现象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重写作品的阅读过程与写作过程,斯通曼教授试图探寻生成性文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改编,以及这些改编与其所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8]。
笔者甚至还找到了一些更加出其不意的研究视角,如:龚晨枫《法律与文学视角下的》等,更是从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且得出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结果,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恰恰说明了文学接受存在多种可能,有待我们去开拓。
五.结语
寓意丰富又无确定指向的文学文本,具有产生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与此同时,文学的特点――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形象话语的开放性和文本蕴意的多义性使其具有发挥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而且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决定着文学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这也就是说文学文本意义的实现与接受有关。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简・爱》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来说,还是存在着多种阐释和接受可能的。时至今日,《简・爱》的各种小说及诗歌重写,由小说《简・爱》改编而成的各种舞台剧、音乐剧、电视剧、电影和广播剧,以《简・爱》故事为蓝本的插画及绘画,《简・爱》的批评论著依然层出不穷,正应了100多年前作者夏洛蒂在《简・爱》中的预言。《勃朗特改编》的作者斯通曼曾用“续写症候群”(the sequels syndrome)一词描述过去30年间不断涌现出的《简・爱》跨文类、跨文化、跨媒介重写,这或许为国内学界日后研究《简・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9],也让我们更加期待能够继续有一些“出其不意”的研究视角来充实和丰富对《简・爱》这部传世经典的研究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Stoneman,Patsy.Bronte Transforamtions:The CulturalDisseminations of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M].London: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 1996:220.
[2]冯茜.英国的石楠花在中国―――勃朗特姐妹作品在中国的流布及影响[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4.
[3][7][8][9]陈李萍.近三十年来《简・爱》的批评接受、读者接受及译介综述[Z].名作欣赏,2011.
[4]贾文胜.《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殖民主义主题初探[A].中国语文,2006.
[5]刘秀梅.探求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论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A].大学英语,2007(04).
一、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层次描述
(一)关于大专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2008年11月第一周内,从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级和08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5个班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团体测查,主试人员统一培训和要求,测试在20分钟内完成。共发放测试卷682份,回收653份,缺失值3份,有效率达95.74%。通过对调查问卷分类、编号后,我们用北京大学心理测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软件系统对所得数据输机并初步分析,然后将相关数据导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如下。从附表可以看出,幼专女生在90个测查项目中有反应的(阳性均数为39.6)达到44%,而且接近中等程度(均分2.42)的水平。在9个健康因子中,强迫症状明显,接近轻度反应,除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得分也较高,标准差相对也较大,说明有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比较严重。躯体化得分最低,说明女生生理健康状况良好。与1986年全国常模比较可以看出,除躯体化因子效应明显(显著水平为P=0.011<0.05)较低外,其余因子都有更强的显著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与高三学生常模比较发现,除强迫症状效应基本无差异(显著水平为P=0.048<0.05)外,其余因子(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除外)都有更强的显著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可以看出,除强迫症状、恐怖效应基本无差异(显著水平为P=0.049、P=0.045,接近P=0.05临界点)外,其余因子(人际关系和焦虑)都有明显的更弱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
(二)本科大学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2003年,王彦如遵循分层抽样的原则,对山西省15所大学本科院校按照性质分为6类,即:综合院校、医学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业院校,选取了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北工学院等7所学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性别、专业等人口学特征比例抽样并进行个别测查,测查中女大学生样本为488名,研究发现,除了敌对外,女生在其他各因子以及总均分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在抑郁、焦虑及恐怖这三个因子中显著高于男生得分。这一结果与一些相关研究较为一致。我们认为,由于女性生理特点以及社会上长期形成的一些思想,我们对女生的教育比较保守,女性在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造成女生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而且由于社会仍存在的一些偏见,女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更为强烈。同时考虑到女大学生本身的女性心理特征,使得女生在面对各种成长与发展的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三)本科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漳州师范学院的张灵聪和赵广平根据2001年—2006年对14714名女生进行了SCL-90测查,建立了该校女生常模。结果表明,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普遍高出男生,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三因子是女生心理方面较普遍的问题;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敌对因子的检出效率加强。研究的结果与量表协作组的结果不一致,量表协作组全国常模认为男女间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与以往研究大学生群体SCL-90的性别常模资料相同点是承认性别差异,不同的是量的比较方面存在不一致。这一结果提醒人们大学女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大学生群体有较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漳州师范学院的学生的心理状祝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问题分析
从以上三个有代表性的女性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而且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表现,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和女性生理、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因素有关。
(一)传统文化和教育对女生强迫症状形成的影响强迫症状是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大专女生和本科学院女生强迫症状排在9个因子首位,大学本科女生也表现明显。根据唐登华等学者观点,强迫症状的出现是对一些正当情绪长期压抑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就应该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并且要“走不露足,笑不露齿”,能忍辱负重和任劳任怨,这种文化在父母传统教育、各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对女生不能没有约束力。但今日世界诱惑多多,作为自然的人,女生的人之本性不能不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到激发,但理性又要求她不能擅越雷池。这种观念与本性的冲突必然使女生严格压抑自己性情。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们所举样本主要是师范院校,而师范教育更是要求学生要“以身垂范”,女生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了,这还不说很多女生还是“完美主义”的奉行者。
(二)生理特点、性格等因素是女生抑郁的重要根源男女生理差异对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如脑成熟的时间、速度,语言及手的动作等。大学阶段的女生正处于性成熟早期,而且有非常强烈的爱情需求和“家”的归属感,但现实又不允许她们公开谈婚论嫁,还有大量的作业等问题困扰她们。从性格来看,很多女生都属于偏内向类型,特别是在传统礼教家庭中长大的女孩。根据胡胜利对厦门市10所中学调研结果,中学女生除敌对、偏执和其他3个因子分和男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余7个因子分和总均分上均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的得分,这一结果与工极盛等人的结论极为相似,可见,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学开始就已经表现出高危性了!由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不能尽快消除,抑郁症状便较多地表现出来。在笔者接访中,还发现女生在秋冬季节抑郁症状明显,可能跟其心思细密、多愁善感的思维特点有关。在男性缺乏的女子院校,这类女生抑郁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有的还产生了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
(三)社会文化和生存环境加剧了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从山西省大学生和漳州师院女生调研情况看,人际关系敏感突出,相对来说运城幼专女生这方面问题不大,这可能与学校存在男生多少关系密切,因为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需要较高的技巧,在目前独生子女主流的情况下,很多学生缺乏对异性心理了解,也没有习得与异往的技巧,异性人际关系紧张很明显。特别是女生在学习、求职中与异往时,因为“性骚扰”等不良现象使她们心理更加紧张,加上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存在,也使他们缺乏安全感,恐怖加上天生敏感的特点导致了她们的不安全感增加,产生了人际交往困难甚至无助的不良心理。超级秘书网
三、对策建议
关键词:《桃花扇》 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 张力
孔尚任的《桃花扇》就像《红楼梦》一样,一直是学界常说常新的话题,其艺术魅力至今光照古今。吴梅先生曾说:“东塘此作,阅十余年之久,凡三易稿而成。自是精心结撰,其中虽科诨亦有所本。观其自述本末,及历记考据各条,语语可作信史。自有传奇以来,能细按年月确考时地者,实自东塘为始,传奇之尊,遂得与诗文同其声价矣。”王国维也曾在《文学小言》中说:“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知描写人物为何事。至国朝之《桃花扇》,则有人格矣!”赞美了此剧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伟大成就。足见《桃花扇》的重要性和影响之大。
在20世纪对《桃花扇》的批评,一直与时代文艺思潮密切相关。上溯到世纪之初,梁启超对其作民族主义的解说,受此影响20世纪上半叶的学人普遍认为它是写“亡国哀感的历史剧”。 60年代前后,学者们对它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上,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历史剧是艺术品而不是历史书”。到新世纪之交的前后十年,就《桃花扇》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可惜的成绩,不论是新材料的发现,还是专著和论文的发表,学者们从哲学史、宗教史以及思想史的新角度对其作出新的解读。当然它也在期间受到一度否定批判。①
关于《桃花扇》的创作思想,或从其“三易其稿而成书”的创作过程中探讨其“吊明”与“颂圣”的矛盾②,或认为认为“这部传奇是以孺家理想的幻灭感构成全剧的主旋律,从执政治的幻灭、爱情的幻灭、人生的幻灭三个层面,表现作者痛定之后的思索和不可诉状的悲衰”③,或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入手,认为该戏剧从政治化和悲剧化的角度表达了“一种国破家亡之后的人生虚无和历史悲剧感。”④也有人认为孔尚任是“用心灵感悟历史,借历史抒写心灵,写对人生对历史的探求,充满了天才孤寂之感和痛苦的沉思。”⑤这些都偏重其中所体现出的历史理性维度,而我则认为其中还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桃花扇》中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悲欢故事,与政治风云和时代战乱紧密结合,暗喻了南明宏光王朝必然灭亡的历史教训。尽管作者在其开场《先声》中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学者们普遍偏重关注“兴亡之感”,不论是认为孔尚任从爱国立场出发写作此剧,带有反清的民族情绪;还是认为他因受清朝王室知遇之恩,而有味满清统治阶级服务的倾向,都突出剧中所体现的历史理性。然而,这种解读忽略了它的人文关怀维度,它除了表达关于爱国忠君之类的情怀之外,也表达了对弱势群体――这里当然是的关怀。这种借助爱情题材来表达政治情怀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颇为丰富的,自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以来,爱情与政治之间变结下不解之缘。对这一现象很多人解作是借爱情表达政治情怀是为了避祸,这一避祸可能性源于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夫妻关系与君臣关系的隐喻关系。可能完成这一隐喻关系的对象有很多,为何就一定要选择爱情来做隐喻呢?我认为这正是因为那已被中国文人内化的人文关怀在起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现实生活中在逐渐缺失的东西,越容易进入人们的意识领域。就像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热潮一样,之所以关于文学的探讨在这一时期变得如此激烈,就是因为文学在这一时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中,借爱情事件表达政治理想也有类似的原理。贯穿中国思想史的儒家精神,滋润着各个时代的人,其主要思想之一“学而优则仕”,让文人学士将毕生的志向都集中在政治理想上,女性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工具”,用时兴的术语就是“他者”,她们是不在场的。女性作为“他者”而长时间的缺席,注定中国文人的社会人格的不完整,他们的生活因没有“她们”的在场而变得缺少人性。因为一个人的需要的实现不可能只向政治事业寻求,单一的人生追求限定了生活内容的片面,片面的人生决定了人性的不完整;单一性不能形成张力,没有张力就没有活力。古代文人在政治生活中处理的是历史理性的问题,而历史理性往往是残酷的,就像苏联50年代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创作,《静静地顿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类的作品,强烈的突出了历史理性,但这些小说中都充满了死亡、牺牲,是冷酷无情的,这样的作品是缺乏感染力的;而之后的《一个人的遭遇》则因其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双重维度的张力,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中国古代政治家是历史理性压力下生成的“单面人”,而要想有一个诗意而丰富的人生,则需要突破单一维度的人生追求,需要有新的维度来使这一单一历史理性获得平衡,这也是很多文学作品获得长久生命力并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原因。
孔尚任的《桃花扇》自其诞生以来就产生了巨大影响,到近几十年更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誉,除了其文辞优美、人物塑造成功、艺术技法的精湛,更深层次上则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张力,这一张力构成了它艺术生命力的根源。《桃花扇》一方面反映了王朝更替中的必然性,这是其历史理性的维度,另一方面涉及了与卑贱的爱情故事,这是其人文关怀的维度。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使其具有不灭的艺术魅力,使其能够常说常新。(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资料:
[1] 吴新雷.孔尚任和《桃花扇》研究的世纪回顾[J].南京大学学报,1999(02).
[2] 吴新雷.论孔尚任《桃花扇》的创作思想[J].南京大学学报,1997(03).
[3] 梁燕.儒家理想的幻灭――论孔尚任与《桃花扇》[J].社会科学家,1993(01).
关键词:大众文化;媒介融合;电视剧;新特征
千呼万唤始出来,《爱情公寓》第四季开年引发收视点播热潮,不光各大卫视争相播出,而且从爱奇艺、PPS的数据显示,该剧创下了超过20亿的网络点击量。除此之外,该剧一经播出就占据了百度、新浪等话题排行榜。作为时代的产物,这部高点击、高关注、高票房的国产剧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媒介的影响。
一、立足于多媒体平台进行表达
当代媒介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来的,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其优越性,不少人认为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中会出现传统媒体消亡,网络媒体独霸天下的局面,杰・尼尔森等理论家就坚持“传统媒体终结论”。这类观点显然带有激进色彩,但事实上,微电影、个人即拍短片等新媒体影视剧的确吸引了大多数年轻受众。作为传统媒体的产物――电视剧,在这种背景下想要吸引独立、个性的年轻受众,利用新媒体是不容忽视的手段。
《爱情公寓》从第一季就利用网络平台与电视配合播出,第四季回归更是被奇艺、pps高调卖断,独家播出。同时奇艺、pps都有app应用,只要有wifi手机也可以随时看。这样扩大了电视剧覆盖面,也扩大了受众群。
多媒体平台共同播出是当代电视剧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同时如何协调解决版权问题也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二、跨媒体的话语形式
不同媒体有其独特的话语形式,而媒介的融合淡化了不同话语形式间的界限。
首先,从话语内容上说,传统的电视剧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的语言具有理性、文学性、艺术性的特点。而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这个平民化平台,它更加的开阔包容、感性和多元化。
《爱情公寓》中的不少段子来源于网络,如猫扑、天涯等,而其自创的经典台词现也成为了风传的网络用语。媒介融合促成的语言融合,而语言的互用,也丰富了媒介自身的语言。
其次,从话语形式上来说,电视剧一般采用要是根据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和“引戏员”的结构方式制作,同时以真人真场景为内容。网络作为新媒体,以网络为平台传播的影像其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传者感官等各个方面进行延伸。
《爱情公寓》中有大量的动画元素,剧情中加入的特效、幻想等元素,使得传统纪实性情景喜剧更具吸引力。这是将网络媒体传播手段融入在了传统媒体之中。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爱情公寓》通过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手段、传播技术以及传播形式,丰富了传统电视剧的表现形式,达到了吸引受众的目的。
三、开放式结尾与参与式剧情的互动形式
与传统电视剧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同,情景喜剧是一种喜剧演出形式,有着一条或多条故事线。作为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也秉承这一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二季末开始,《爱情公寓》就采取了开放式承接结尾,即不给予明确的答案,而是待定,并且真正结尾是下一季开始的契机,因此,这就促使观众参与其中,观众呼声越高的结局,往往成为结局,以此来吸引受众。但同时,又不完全否定另一种结局,以此满足另一群受众的审美需要。
1967年,美国学者J・A・巴隆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中提出“媒介接近权”。随着网络媒体、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越来越有机会并渴望接触媒体,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除了公共事务,大众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受众的身影。上文提到微电影、个人即拍短片等新媒体作为小众化传播并不能完全满足受众表达的心理。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爱情公寓》也正是跨越了传统的电视媒介,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渠道给受众提供了在大众媒体上表达观点意愿的渠道。
四、网站广告与植入性广告共同营销
“植入式广告”这一名词并不陌生,从冯小刚贺岁电影到全民春晚,从国产剧《奋斗》到国际大片变形金刚,植入性广告处处皆可见。所谓植入性广告就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
在如今商业化的社会中,“植入性广告”已成为当前影视剧中的常态,但随着近年来植入性广告不断增多,并生硬植入引起了受众反感。如何创新“植入性广告”形式,成为了讨论话题。
《爱情公寓》中植入性广告非常多,大到汽车、电子产品,小到牛奶、手抓饼,有实体、也有网站。除了传统的台词植入、扮演植入等,《爱情公寓》采取了一种新的植入式,网站视频缓冲期间的广告冰锐正是《爱情公寓》主角们最常选用的一款饮料。年轻受众易跟风剧中主演所使用的产品,而缓冲期间的广告提供了明显的指示,因此达到有效的营销目的。
这种结合网络及电视的营销手段,是建立在网络及电视各自的运营手段,如网络视频网站中缓冲是个广告播放,而《爱情公寓》正是利用了这一运营方式,达到了强化“植入性广告”的传播效力。
五、相关产品的出现推动全文化产业发展
伴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其官方同名手游《爱情公寓》也于2014年1月26日正式与观众们见面。同时,还有其相关的网络游戏《开天辟地》之爱情公寓特别版。这一营销手段即可促使受众接受相关产业,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同时,随着手机媒体的逐渐扩大,App应用的受众群范围越来越广,通过游戏从而关注电视剧的受众也大有人在,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发展,各类网游、手游如雨后春笋,成为消费者闲暇之余娱乐和消遣的重要渠道,也成为的大众文化中不可小视的产业。而电视剧和游戏间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电视剧出相关的游戏,游戏改编成电视剧等。这种互动在强化自身受众印象外也扩大了双方的受众群。
可以看到的是,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各媒介自身所产生的大众文化产业间也再互相交融,其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也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如何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取其精华发扬自身,是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需考虑的问题。(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指导教师:胡肖锋
参考文献
[1]《媒介融合概论》宫承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专著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专著
[3]《数字传媒概要》闵大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专著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等新闻却不绝于耳,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社会因素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在现阶段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高度工具理性化弱化了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杨书子院士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德育论文,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生命教育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中越来越边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的功利取向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文化多元化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引起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可能出现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名逐利,存在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他人的生命以及生存状态表现出淡漠。这种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其理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第三、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的倾向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了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开展生命教育,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结合“基础”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基础”课是“05方案”中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应有之义。结合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群体生命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关怀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和生命能力教育。
第一、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认知关怀教育。
认知关怀教育主要是增强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和珍爱,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爱护。包括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情怀,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关心整个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第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认知,明确“生”的可贵和“死”的不可避免,着力解决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生命存在的价值”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大学生自杀以及违法犯罪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人的发展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生命的无限性在于在有限的时长中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德育论文,这也就是生命发展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激发其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对自身的价值肯定,充分展示个性,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要让学生懂得拓展生命的宽度,突破自我,追求人生的境界。
第四、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生命能力教育。
生命能力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了生命能力、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命能力教育目的让其领略到“活着真好”,争取“活出点意义来”。如抗挫折能力,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只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要过程。需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去乐观面对,应增强自身的挫折容忍程度以及心理调适能力。正确地面对挫折并承受挫折之痛,会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亮色,提升生命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生命教育题材
课题组老师结合多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了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题材,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相应设计。众所周知“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教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基础课中开展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学时最终的落脚点为人生观问题,从人生观问题扩展开来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生命教育。(如图所示)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生命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它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极其重要。世界观教育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哲学”课程,所以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以及万物运动的无止境性等等,动员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珍惜身边所有的生命现象,增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情感。落实在“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爱扩展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及人民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同时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论文,如探访养老院、孤儿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等,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以感恩之心来善待生命。
2、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观善待生命
诗人但丁曾说过:“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说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才是关键。教学中可以选取“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展开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道德习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典型视频,并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来展开课堂教学,可以选取近期网络上出现的颇具争议的“变态女大学毕业生屠杀小兔子”的视频,女大学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必会激起学生的愤慨和心灵的触动。
3、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构筑和谐社会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背离。“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仅是对法的一般原理和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解说。但教师不应囿于此限,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学中不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揭示法律规范中所蕴涵的权利基础,消除法律规范是关于义务或以义务为本位的规范的误解,避免权利和义务的错位,树立权利观念。要尽可能把行为模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运用法律知识和理论剖析“为什么”,使大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深刻理解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法定的、应有的权利义务德育论文,并由此正确地把握它们在法律上的关系,使“感觉”深化为“理解”,进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引导学生用崇高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这里所讲的崇高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一个树立崇高人生观的人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相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追名逐利,变得失去了理性,疏远了纯真的情感,灵魂变得愈发孤独。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向学生澄清那些庸俗人生价值观的种种危害,动员他们树立崇高科学的人生观;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尽心尽力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最终达到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清,刘红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M], 上海高教研究,1998,(专辑):101 ―103.
[3]刘济,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2):33.
[4]张国民,廉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5]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