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范文

时间:2023-01-14 05:01: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武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武术

篇1

李小龙说过,“武术没有高低之分,但是练武的人却有高低之别”。练武一要有悟性,二要吃苦,三要坚持,四要真心。原始社会的人类与自然进行搏斗,他们要想尽办法生存,要运用大脑智慧,由此领悟出能击退野兽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化成武术。所以要想练好武术,你必须熟悉它,认识它,理解它。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蕴含着中国的儒释道医,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你就很难领悟到武术真谛,所以说外国人又怎么能轻易理解中华武术呢?传统武术,其意在于传承统一的武术。这个“统一”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吃苦精神。练武路长且艰,没有近路,没有投机,只有苦练。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枯燥而疲累,每当习武者挑战身体极限时,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许多习武者都会有多少次想放弃的经历。他们可以不惧怕身体的痛楚,酷热、严寒,但却往往难以抵挡信念的动摇,这条路总是很远且未知,在习武的路上需要扛住许多有声的无声的反对,这种精神上的艰苦才最难熬。练武就像吃苦果,一点一点吃,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做事要坚持,练武尤甚。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谁能坚持下来,谁就能练成。当你一天一天反复练习的时候,你会自然地发现:你吃的这些苦已经转化成了一种不可战胜的信念。

中华武术流传几千年,其贵在于传承,更贵乎于有一批愿意传承武术的人。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武术高手?是因为他们注定要为武术献身,注定要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因为他们有着一颗奉献且坚毅的心。好不容易练成了武术,继承了几位名师的衣钵,如若不能传承下去,果真是大罪人。这些武术家以传承为己任,不图名利,即使生活困难也不放弃,这样的人武德非常高尚,值得尊敬。中国的武术精神之一就是“习武先习德”,一个人没有德行,武功再高也没有意义。练武要用心,练武要真心,中国有这样的练武人,外国人想在武术方面占到便宜,实在没有那么容易。

为什么武术申奥失败?我的答案之一就是:中国人正在武术路上走下坡路。武术在民国时又称国术,当时社会混乱,习武之人众多,也涌现出大批高手。后来因为很多老师教学时“留一手”以及各方面原因,武术逐渐走向萧条。至今,除了从几位已故的老人那里听说的厉害人物外,我只能看到李小龙的影子了。大家今天看见了荧屏上的李小龙,感叹厉害,殊不知过去有多少李小龙这样的厉害人物。什么“铁桥三”、“无影脚”、“龙爪手”之类,我就不多举了,像他们这样的高手通过努力已经练成了绝技,怎能不厉害,江湖上给出的名号就像是李小龙的“李三脚”、“勾漏手”一样不会是毫无根据的。但是现在的国人还那么拼命练武吗?武术界目前来讲的确是百花齐放,看上去很繁荣,但是过去那种百家争鸣的感觉我至今未曾找到。花开有最香,鸟鸣有最响,连攀比技艺的心都没有了,怎样出高手?没有攀比,怎来较量?没有较量,怎知我深浅?不知我浅,怎能苦练?不经苦练,怎能提高?倘若李小龙在世,武术很可能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则申奥不难。

现在生活好了,又有几人愿意吃苦练武术?即使愿意练,真正的武术又去哪里找呢?现在的习武人面临以下四点尴尬:一是失传甚多,二是学艺无门,三是多方反对,四是没有资费。这四方面如果都不成问题,那便是验证了“穷文富武”之说。但是即便有这样的条件又有几人愿意吃苦练武?经常听人说:“现在和平年代,练武健健身可以,别无他用了。”殊不知,这正是对这个延续千年的文化的否定,可见武术文化正在渐渐流失。我见过也喜好武术之人,但是未有谁能坚持。吃不了这个苦,进不了这槛门。练武只有付出了,才会真正领悟到。如自己都不愿意苦练,怎么让他人信服?

篇2

从央视《武林大会》来看,目前传统武术的实战技能发挥的确很不如人意,许多选手在擂台上都是毫无技法地胡抡乱打。平时自己练套路时他们虎虎生风、气势逼人,与同门对练时他们也是手法迅捷、进退灵活,可是上了擂台他们平时练的招式就不知道该怎样打怎样用了。这就是传统武术“练用脱节”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我们若不及时警醒,曾经以出色的技击效验令国人引以为荣的传统武术,若干年后也许只会剩下“一具空壳”和几段美丽动听的“技击神话”而已。

篇3

2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篇4

中图分类号:G85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6-00138-04

A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Scien tific Study Compared with Athletic Wushu

YING Juying

(Zhejiang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 College, Hangzhou 3100 18,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505 papers ontraditional Wushu and athletic Wushu retrieved from CNKI from 1998 to 2007 are a nalyzed and contrasted in respect of the annual tendency of change, fields of re search and types of research.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quantity of papers o n both traditional Wushu and athletic Wushu tends to be fluctuating and unbalanc e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Wushu is obviously lagged to the bas ic research. It points out that highlight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achievingscientific skill and training is the key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Wus hu; Emphasis on the media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seeking an appropriatecompetition system as well as descending traditional Wushu by school should befocuses of Wushu research.

Key words: traditional Wushu; paper;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stu dy; analysis

新世纪,“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时展的强音,在体育领域,更多的学者 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武术上,特别是受西方体育影响较小的传统武术。 实际上,自上世纪末以来,武术界一些学者就开始涉猎有关传统武术的问题,关于如何看待 传统武术,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传统武术,传统武术的路应该如何去走等一系列问题逐渐 成为武术科研的重点。众所周知,20世纪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西方体育在整个世界蓬勃发展 的一个世纪,传统的中国武术虽然与西方竞技体育具有迥然相异的文化特色,但是,这并不 妨碍从其发展轨迹之中寻找一些可以借鉴之处。武术领域,受西方体育影响较深的竞技武术 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统的现代体育模式,本文将以竞技武术的科研 为参照物分析传统武术的科研现状,总结其成就和不足,从而寻找传统武术科研的方向与重 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美国科学指标统计体系中,科技成果一般可分为三类:学术论文(以及专利)、用价值量表 达的成果和教育培训成果,其中学术论文(以及专利)为直接成果[1],据此,本文 对传统武 术和竞技武术的科研情况的比较主要以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选取了自1998年1月 到2007年12月10 a间有关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章。具体方法是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 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 ,在检索项“题名”栏中分别先后输入检索词“传统武 术”和“竞技武术”,采用精确匹配方式,在选择查询范围时采用中图分类法――总目录、 教育与科学、综合体育,共检索出有关传统武术的论文348篇,有关竞技武术的论文242篇, 共计630篇。对检索出的文章全部下载,并进行初审,剔除不属于学术论文的文献以及重复 性研究,筛选出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武术论文505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对所收集的论文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纵向的时间轴对比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 的科研情况,以分析传统武术科研的发展趋向;通过横向的研究领域、科研性质对比竞技武 术与传统武术的科研情况,分别将二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类统计,旨在客观呈现当前二者的科 研状况。

1.2.2 数理统计 对收集的论文按不同标准分别进行分类,并进 行统计处理。

1.2.3 逻辑分析 对不同标准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近10 a来有关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研究的期刊论文数量及走势对比近10 a有关传统武术的学术论文共285篇,有关竞技武术的学术论文共240篇,具体数量分布 见表1,总体趋势见图1、图2。

从表1和图1、图2可以看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期刊论文基本逐步增加,从2004年开始急 剧增加,竞技武术的论文研究在2006年到达高峰,继而又快速回落。而传统武术研究则基本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可以反映出当今武术科研的总体趋势,即: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 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族文化特色较浓的传统武术,半个世纪以来竞技武术一枝独秀的局面 将被打破,传统武术将再次取得武术发展的主导地位。为促使作为未来武术发展主流的传统 武术能够更好的发展,有必要对其目前的科研状况进行宏观分析,指出其成就与不足,从而 使更多的研究者整体把握其发展概况。

2.2 近10 a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期刊论文主要研究领域对比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论文按研究的主要侧重点进行分类,论文数量由高到低排列,具体 数量见表2、表3,主要分布见图3、图4。

由上可知,对两者的发展问题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这说明整个武术的发展相对西方 体育仍处在弱势地位,因此,武术发展一直是关心民族武术的学者们倍加关注的焦点。另外 ,对于竞技武术研究,技战术训练研究高居之最,而对传统武术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十分薄弱 ,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是也是传统武术研究的重点。

2.3 近10 a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期刊论文科研性质对比分析按科研性质分类是各学科进行科研工作较为通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它便于明确研究课题的性 质,把握其研究成果的价值。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于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我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刘大椿教授认为,“基础研究这种科学活动的主 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的性质、结构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事物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是指依据基础研究的成果,寻求解决实际 问题的方 法或途径的研究。[3]将所选武术论文按科研性质进行统计与分析,具体数量如表4 ,分布如图5、图6。

由以上可知,有关竞技武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对比较平衡,而传统武术的应用研 究明显滞后于基础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传统武术的实质性发展。

3 讨 论

3.1 武术科研的重心开始转向传统武术研究,其中关于文化与发展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由图1、图2中反映出来的传统武术研究逐年增多,竞技武术研究开始回落的趋势可知,传统 武术将逐步取代竞技武术在武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逐渐成为武术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关于 传统武术的文化和发展研究。传统武术的发展研究成为焦点,是因为长期以来,传统武术一 直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况,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传统武术的文化研究成为热点,是因为社会 大环境的使然。

自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华民族一败再败,政治、经济、军事的落后使很多人 开始怀疑我们的文化。面对连续惨败的事实,处于极度自卑状态的中国人产生了一种妄自菲 薄的心理,力图将中国发展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西学。“西化”几乎成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发 展的特征性标志。从前期的,到的“砸烂孔家店”,再到改革开放后 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大发展,等等,西学的历史印迹无处不见,直到20世纪末,在很多 人心目中还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

中国体育的发展也走了同样的道路。在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下,继承发展了几千年传统文化 的庞大民族传统体育体系逐渐分崩离析,源流有序、自成体系的上百个武术拳种逐渐付之东 流。从近代一直到今天,西方体育在中国已遍地开花,奥运会――一个包含极少数东方体育 项目的体育盛会,一直左右着中国体育的发展。它一方面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东方体育,使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被挤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知所措地发展。[4]我们的全运会基本以奥运会为指 针运转, 除武术之外没有一个民族体育项目,即使武术也做了大规模的精简,进行了近似完全西化式 的发展。作为武术一小部分竞技武术也一直在为进入奥运会而四处奔波祷告,一再削足适履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定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得以发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奥运会之所以能最终发展成世界性体育盛会, 是因为内外因都具备了。传统的中国武术之所以在20世纪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不是因为它们 无深邃价值,而是因为没有促使其发展推广的外部条件。[5]当外部条件具备了, 自然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当历史的车轮走到21世纪,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条件逐渐具备。20世纪 末,面对片面“西化”,强调“竞争”带来的种种弊端,很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以自然、和 谐、统一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他们逐渐认识到:经济落后并不代表文化落后。正如于均 刚在其博士论文中所述:“现代普遍流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仅适合经济领域 ,不适合文化领域”[6]。西方的强大有其先进制度的原因,也有其到处烧杀抢掠 而奠定了 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的原因。我们不否认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但是我们更应看到自 身固有的先进文化。“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 的预言。进入21世纪以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传统武术的发展真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条件。

从统计结果看,近年来关于传统武术的文化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比重最多,占到整个传统武术 研究的60%。其中,关于传统武术发展的研究之所以高踞传统武术研究之最,正因为武术界 众多学者看到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契机;这种契机正是因为东方文化的再次兴盛而致,所以有 关传统武术的文化研究仅次于发展研究,成为传统武术研究位居第二的研究热点。

3.2 传统武术的研究领域极不均衡,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偏多,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偏 少,这是目前关于传统武术研究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比较而言,竞技武术论文中,基础研究略高于应用研究,比例相对持平,而传统武术论文中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例约为4:1,应用研究比重相对较少。应用研究的相对匮乏会使基 础研究始终停留在“认识世界”阶段,而不能在“改造世界”中发挥实际作用。只有加强传 统武术的应用研究,才能真正解决传统武术的具体实践问题,缩短传统武术科研的实践周期 ,加速传统武术科研的价值转化,加快传统武术的发展进程。

竞技武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统的现代体育模式,从运动员体能锻炼、教练员素养 、技战术训练、规则竞赛、以及产业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统的现代体育理论模式,在这 种情况下,其技战术研究仍然高居之最,这说明竞技武术研究已经逐步细化到深层。而传统 武术的研究极不均衡,其技术战术的研究仅占7%,与竞技武术技战术训练的论文比重65%相 比相差近10倍,近60%的研究集中在文化发展研究上。“重文化研究,轻技术研究”成为当 前传统武术科研领域的普遍现象。

传统的武术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学者 的精辟论证已经将传统武术定位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另有些学者的研究仅限于低层 次的从文化到文化的文字游戏,这种转换式的重复研究可能是受当前评职称过分要求论文数 量的影响,甚至部分文章毫无根据地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使本来还比较清晰的传统武术云 雾缭绕,令读者不知所云。低水平重复研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极为不利,这不仅会增加读者 的阅读负担,而且给传统武术蒙上一层过于玄虚的外壳,使人们难以准确把握。

在研究武术文化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武术这个文化载体比较特殊,它毕竟是一门以 运动技术为表征的人体文化,其文化的发展传播绝不能脱离技术载体,只有逐步完善技术研 究,通过技术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面对众多西方体育的普及,传统武术庞 大的技术体系有待于系统化、科学化,只有寻求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技术体系,加强应 用领域的研究,才能切实落实传统武术的发展。因此,文化热后,对传统武术研究在注重文 化研究的同时,更要落实到技术层面,传统武术技术才是传统武术得以推广的载体。

3.3 在巩固理论研究、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强技术研究、应用研究,为传统武术寻找切实 有效的途径,是今后武术科研的重点目前的传统武术科研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对已有的文化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去粗存精,去伪存 真,并逐步过渡到技术领域的研究。在怎样的文化框架下进行传统武术的技术传承和传播, 使传统武术在传播过程中真正发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实际作用,应该成为今后 研究的重点。例如,对于青少年应该选取怎样的技术才能真正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的作用;对于中年人应该通过哪类传统武术的哪类运动形式进行锻炼,才能使其通过锻 炼体会人生,在武术的和谐中寓对抗,对抗中求和谐的技术中感悟人生过程;对于老年人应 该以哪些内容为主,以什么样的技术标准进行锻炼,才能真正起到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目 的。只有这些实质性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传统武术的发展才有实质性进展。

对于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说得再天花乱坠,若没有人学,没有人练,那也是徒劳 。要使更多的人喜欢传统武术,首先要让人们充分了解传统武术。在进行了上述技术的改革 研究后,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大力宣传,对传统武术发展会起到最直接的催化作用。有研 究表明:从2001年到2005年间,CCTV5对中国武术的关注程度极低,其所占份额还不足其总 量的1%,5年来对全国武术锦标赛的转播为0,作为普及教育的“跟我学”栏目对武术的传 播次数也为0。[7]凄凉的数字让我们震惊。人的观念要靠一种信息不断地、反复 地刺激人 的大脑才得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对中国武术的遗忘和搁置,对西方体育的呵护和 热衷,将必然导致西方体育的中国盛行和中国武术的大众遗忘。[8]加强对相关的 传统的中国武术赛事的直播、转播,加强对武术教育价值的宣传,以进一步配合传承民族文化,弘扬 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是当今媒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对于国家媒体和主流媒体。只 有让人们充分认识和了解武术,才真正使武术在当今的社会大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于比赛与规则方面的研究,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论文的比重为2%和19%,巨大的悬殊应该 与竞技武术特有的竞赛功能有关,但竞赛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传统武术的开展中同样必不 可少。比赛是拉动发展的最好方法,没有比赛,传统武术很难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其发展 自然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目前,有关传统武术竞赛的实践已经展开,比如很多省市举 办的世界传统武术节,但是应该采用怎样的竞赛方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竞赛仍然 基本采用竞技武术的竞赛方法,采用竞技武术套路的旧版本竞赛规则。如果按照这样的举办 方法进行下去,那么,随着比赛的逐步正规,参赛者水平的提高,这种竞赛将与现在的竞技 武术套路比赛无异,将无所谓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之分,而统统成为现代竞技武术。加 强传统武术的竞赛研究应该成为其发展研究的一个方向。

在学校开展传统武术教学是传统武术普及的必由之路。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次原始 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载体。欧美的各种球类活动和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 跆拳道,都是以学校教育为中介完成改造。传统武术历来追求的修德塑人的教育目标恰恰是 当今青少年学生所需。面对跆拳道在中国校园如火如荼地开展,传统武术诸多不可替代的价 值如何才能得以实现,众多基础研究成果的价值如何得以转化?寻求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切 实可行的推广模式,将特色的文化建设的全新理念注入当今武术发展规划,以科学的文化发 展观指导武术的实践发展,使武术的发展科学化、规范化,加强传统武术的应用研究,是真 正落实传统武术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4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统计结果及分析论证可知,武术科研的重心正在逐步转向传统武术研究,与社会大环 境相适应,关于文化与发展问题成为传统武术研究的热点,这是值得欣喜的。但是,传统武 术的研究领域极不均衡,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偏多,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偏少,从而导致 其研究成果难以完成科研价值的实践转化,这是目前关于传统武术研究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

针对目前传统武术科研存在的问题,加强技术领域的改革,研究适合传统武术的比赛模式, 以学校为中介完成传统武术的传承,并充分利用媒体对其进行有力的宣传,使人们更好地了 解传统武术,应该成为今后传统武术科研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沈新尹.引文计量与基础研究成果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 17(1):5-7.

[2] 刘大椿.科学活动论 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 郑旗.体育科研方法[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2006:19.

[4] 邱丕相,杨建营.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8 ,(2):89-84.

篇5

躯体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反射,又叫先天性反射或简单反射。例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又如当人体重心失去平衡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自我调整,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这些就属于非条件反射,乃人体生理之本能,即非意识性的神经传导功能。这种神经反射功能由大脑皮层下的小脑深部感觉冲动(称直觉意识)来完成,不通过大脑的意识思维过程,因此叫做先天性反射或简单反射。这种先天性的反射本能,是我们正确理解传统武术中“借力用力”、“四两拨千斤”等武术技巧的理论依据。而其具体的训练过程和实用技术,在我国的传统跤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所谓条件反射,又叫后天性反射或复杂反射。是指由皮肤感受器经脊神经,传导至大脑意识性深部,通过意识思维后而完成的神经反射过程。这种条件反射的特点是传导路径长,有传入和传出之区分,多要涉及到最高的神经中枢――大脑皮质;再由大脑皮质经脑干、脊髓、周围神经至效应器(骨骼肌)。人类除了具有先天性的神经反射功能,对具体信号发出无意识的反应之外,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思维意识产生反应,这就叫做后天性反射或复杂反射。传统武术所训练的神经反射功能为先天性的简单反射本能,也就是训练小脑的平衡能力和快速而敏捷的直觉反映过程。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对卫气能量的运用和研修。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虽然还没有产生神经之概念,但实际上,则是运用经络学说,将神经与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营气),血管外运行的卫气,三者合一。现在我们已知,血管壁上分布着大量的神经纤维,神经对血管不仅进行着严格的调控,并通过血液的循环来传递意识元素(古称“神明”)。因此,血管壁的交感反射调节作用,类似于气的作用。而卫气(亦称经气)的作用则是区域性的、整体性的,使系列组织器官以及整体活动相互协调一致。故此,经脉与卫气的功能又有所不同,经脉重在营养,卫气重在调节。古典生理学从“气本论”的层次来把握人体的生命实质及规律,在现代生物学领域,仍有其不可代替的科学价值。

前文我们已经谈过,卫气的循行直接由胃上口从胸中到颈肩部,然后分为主脉和支脉,沿手足三阳经同时运行。除《黄帝内经・灵枢》关于人体毛发(感受器)皆由六阳经所主的结论之外,手的三阳经都与人体的眼神经,耳神经和鼻神经相关(图14―图16)而足三阳经中的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也大致如此(图17、图18)。尤其是足太阳膀胱经,不仅是卫气循行的主脉,其昼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和夜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的规律,都需要阳脉和阴脉的桥联。而阳脉入脑处的风池穴与小脑的神经功能有关,阴脉入脑处的睛明穴与眼的神经功能有关。特别是脑底部动脉血管环所形成的卫气循行环路,不仅左右着人类睡眠与醒觉的生物钟节律,而且决定着人在白天的精神状态。此外,《难经・二十八难》指出:脉之蹁者,捷也,如足之超越敏捷之意(滑寿注语)。由此可见,与传统武学密切相关的脑神经、眼神经、耳神经和鼻神经,以及身躯矫健敏捷程度的训练,都与卫气能量的研修有关。在我国古代的武林界,都将失去内功的习武者视之为废人,此乃至理名言,应引起现代武林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与深思。

3、呼吸功能与卫气运行的关系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脏两部分所组成。呼吸道是指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脏的通道。肺脏则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脏位于胸腔内,呈半圆锥形,左右各一。左肺分为二叶,右肺分为三叶。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侧的肺叶内,在肺叶中形成树枝状分支,愈分愈细,最后形成呼吸性的细支气管和很小的肺泡管(图19)。

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其形四垂,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藏(脏)之气,为藏(脏)之长,为心之盖。是经(指手太阴肺经)常多气少血,其合皮也,其荣毛也,开窍于鼻……华元化日:肺者生气之源,乃五藏(脏)之华盖,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复诸藏(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指营卫)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由于肺脏形似古代贵族马车上的华丽之车盖,下罩心脏,故有“华盖”之别称。又如《医道还元》所载:“金钟者,肺是也。肺属金,其形之悬于内,古日金钟。”在我国传统武学中,常将修炼武术内功的功法称之为“金钟罩”,此名即由此而生。

对于人体呼吸机能的探讨,古人是从营气、卫气和宗气三个方面来阐述的。《灵枢・五味篇》载:“黄帝日:‘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日:‘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人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释文:黄帝问:“营卫之气在人体内是怎样运行的呢?”伯高回答说:“水谷(指饮食)人于胃,其精微成分就从胃中先分离出来,出行于上焦。需要慢慢消化而化生的营养成分,出于行中焦,以灌溉五脏。这样就‘。别出两行营卫之道’。除营卫之外,还有抟(凝聚成团)而不行,积于胸中之大气者,出于肺,由喉咙而为呼吸之出入,故日气海。人之呼吸通天地之精气,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呼出的精气为三分,吸入的精气只一分,惟其出多入少。故此若半日不食,则气衰;一日不食,则气少矣。”

我们从这段阐述中可以看出,传统医学把胃的功能描述为水谷之海,明确指出五脏六腑之气皆来源于胃,不仅阐明了人体内气之来源,对饮食所化生之气,也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饮食入于胃后,首先由胃上口化生而出的是卫气。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后,生化而成血液,即营气。剩下来的饮食物就是所谓营卫气行走后的糟粕,沿肠道逐次下传排出。我们这里所要关注的是“大气”,即“宗气”。宗气也是由饮微所化生,可以在胸中气海积聚,而不运行全身。其出于肺,循咽喉,与营卫之气循咽喉有相似之处。但其“呼则出,吸则入”,表明此气为呼吸之气。这就是说,古人将人体的

呼吸功能,归纳为饮微所化生的宗气。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血液中必须维持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才能保持正常的呼吸幅度和频率。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偏低,呼吸则会慢而浅。现在我们已知,二氧化碳确实来源于从胃肠中吸收的营养物质之气化,人如果停止进食的时间较长,必然会影响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影响到呼吸。这似乎可以理解所谓“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的问题。笔者在仙道修炼过程中,曾尝试过辟谷实践。当辟谷至第五天时,便已感到胸部气短,说话时语音失调。由此可悟,古人虽然不可能知道二氧化碳为何气,但所谓的“宗气”,亦有综合之气之,意,应该含有二氧化碳的成分。

按《黄帝内经》的理论,天地之气与水谷之精气相同,没有严格的区分。呼吸中的精气,三分之一源于天地之气,三分之二来源于水谷之气。故一呼吸,出多人少,需要从水谷中得到补充。但由于其比例相差甚多,吸人二氧化碳的浓度近乎于零,而呼出之气中的二氧化碳则高达5%,并伴随有卫气和先天元气等人体生命之气的流失。因此,在我国的传统武学中,便产生了以睡姿为练功形式的“锁鼻胎息术”,运用卫气主宰人体睡眠的生理机能,力图使生命能量不外泄,或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黄帝内经》早已阐明,经脉气血的流动是由呼吸推动的,而不是心脏。因此,脉动的本身应该代表呼吸。脉动慢,则呼吸慢而深;脉动快,则呼吸快而浅。呼吸的深度与气进入内脏的深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研修传统武学时,应该把气与血分解开来,营血确实由心脏来推动,而卫气则是由呼吸来推动。

呼吸既然是推动卫气(经气)运行的原动力,因此呼吸的过程,总是与经脉循行紧密相关。传统医学对针刺效应的研究和对经脉实质的探索,都离不开呼吸运动;刺激任何穴位的效应,都与呼吸的改变相关联,常表现为呼吸的深缓。在我国传统的修炼学中,也总是强调调息的重要性,不是要求呼吸的缓慢,均匀和细长,就是要求吸长呼短或吸短呼长,以示补泄不同,阴阳有别。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大字气诀”,完全是按六个字的不同发音来体现不同的呼吸形式。即使不进行专门的呼吸训练,当练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也会有明显的呼吸改变。其中呼吸顿断的现象不仅见于古典文献记载,现代不少的练功者也深有此感,这与专门训练调息所追求的胎息境界,亦有殊途同归之妙。

由于卫气的特性表现为宗气之悍气,故武术内功中对卫气能量的激发,都是从呼吸的训练人手。我们综合古今武林各门派的训练方法来看,均不外乎以下三种方式。

其一:沿袭古老的吐纳导引术,采用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并配合动作和意念活动来进行循经导引。如张三丰所传的“太极十三式”,便是此法之实例。这种激发卫气能量的修炼形式古老而陈旧,需要经过长期的修炼过程方可奏效。

其二:采用自然平稳的呼吸和意念诱导,以固定不动的站立方式(亦称“桩功”),来激发卫气能量的流动和强盛,以顺应卫气在人体运行二十五周次的自然节律。我们从传统医学中可知,一般人的卫气能量弱而散,其经脉循行的走向,都是从阴经而出,从阳经而回。习武者与其相反,则是从手足三阳经而出,沿手足三阴经而回。卫气能量在手足三阳三阴经的运行中,阳经的运行总是呈现出离心性的运动;而阴经的运行总是呈现出向心性的运动。这样就使人体具备了阴阳两种力,武林界称之为“争力”。站桩功的修炼方式不仅可以诱发卫气能量的强盛,最重要的就是为了获得并掌握这种争力。这种力可以有效地增强自身重心的平衡性,对外又能产生强大的崩弹力。但这种修炼方式枯燥乏味,短期内难以掌握,况且久站必伤筋骨,容易加速人体生理机能的衰老,应配合睡功修炼调养之。

篇6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28-05

“法象莫大乎天地。”我国古老的文明,缘起于“察天之命”的敬畏、膜拜自然。山文化就是在这种浓厚的寻求对象性关系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我国的许多山岳,有着诸多古老而神奇的人文历史遗迹,蕴含着许多悠思深长、发人深省的人文故事和立意高洁、美丽动听的传说;富含宗教色彩的五岳、四渎,吸引着善男信女,将精神皈依于山岳。这些,为我国山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精彩的人文文化素材。可见,山文化存活于人文社会,与社会互根,影响着社会的诸多领域,传统武术就是其一。根植于华夏土壤的传统武术,在坎坷发展的旅途中,不论是显现于外的技法招式,还是隐含于内的技法原理及道德法则,都受到了山文化的引导和影响。下面我们试从山文化的视角,解读传统武术所蕴含的山文化内涵,这对重构传统武术的文化元素及弘扬传统武术有积极作用,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有积极意义。

1 山文化的主要内容

山文化的内容十分繁杂,但不论如何不能胜数,都不外乎是人们透过对山外在雄壮的形态和内在幽深的底蕴的多重感性认识,而演变出的人格化文化,主要内容有五。

一是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山的个性文化有其固有的特质。如,山有着端正巍峨的外貌特点,这种端正巍峨,将之人格化,就是山有着正直的德性。它耸得高,看得远,有着高远的志向;它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身高不言高,体厚不夸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雨打,而自岿然不惧,先贤喻以警示后人,为人要“稳如泰山”,不为俗事纷扰,秉持“一以贯之”的沉稳性格。由此可见,山以其高大、厚重之质,彰显着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二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山的品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自强不息的品格。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儒家以堆土成山,说明不坚持到最后,就不能达到目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仞之山始于一篑。山的品格属于“天道”,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效法“天道”“为山”的持之以恒和刚健有为的品格,终身自勉发奋图强。二为厚德载物的品格。《中庸》说:“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意思是说:今天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里面储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效法“天道”“为山”的包容万物和承载万物的品格,广施仁德,普济众生。可见,山以其自励、仁厚之质,彰显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三是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千百年来,国人乐于“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使自己能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以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如孔子每“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所以诸如孔子者,有此喜好和发出这样的感叹,原因在于“格物、致知”是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君子应常常“格物”内省自修,以成就高洁风骨及挽狂澜于既倒的旷世伟业。如孟子就由此悟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由此,我们不难自觉:仁者会因观山,而渐悟修己进德之理,治国安民之道。这也正是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文化精神。四是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日阴与阳”,日月变化、寒暑更迭等自然现象,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都遵循阴阳交合的法则。而山乃是践行这一法则的客体:山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或山势危崖劲露,或山貌郁郁葱葱。山的这种阴与阳的交合跌错,体现了山具有“天地相遇,品物咸章”生化万物的作用,和践行“中和”之道的精神。如,山上“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甚至“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些都说明山有着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五是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远处看山,巍峨屹立,高耸云霄,即使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也岿然静处。而走进山中,时时可见动静无常的水。静待的山中之水,有伺机而动的智慧,表现为: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时机成熟,摧堤决坝,势不可挡,这种智慧迁移到人事,折射出忍辱负重,积蓄力量,条件成熟,势如破竹,致命一击;流动的山中之水,有随机应变的智慧,表现为“水无常形”、“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山中之水,貌似柔,实则强,能以柔克刚。如,久滴之水,可以穿石;常流之水,可使棱角之石成鹅卵。人的心灵,也如山中的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由上可知,因山中水之动静,山被赋予了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智慧。

2 山文化底蕴下的传统武术解读

2.1 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1.1 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或溪碧泉清,或瀑美潭碧,或巍峨耸峙,或葱翠秀丽。它因端正的外貌和丰富的资源,被人称之为“仁者”。“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察山之纯洁端正,可预见其行为之真善。且山,爱待人接物,向万物张开双臂,立得高,望得远,宽厚仁爱,不役于物,更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故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亦即是天所赋予它的正直德性。

山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熏陶着传统武术武道中人内在正直的德性。武道中人认为:正直的影子,源于端正的形态;真善的行为,源于纯洁的思想。德性是由内向外渗透的,这种强调由内及外的个性文化,浸润于传统武术,成为拳门制定门规的重要指导思想。武林各拳门择徒授艺都非常重视弟子的人品德性,如“人品不端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为何不能授艺于“人品不端者”、“不知珍重者”、“俗气入骨者”、“市井人”?最根本的缘由是,此类人难以有高远的志向,“恐有玷于昆吾之高尚也”;又如武当派《内家拳法》云:“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等。可见,武林择徒授艺时所尚武德之理念,与山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是相通的。

2.1.2 山所蕴含的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内含正直的山,拔地而起,执著挺拔,书写青松磐石的风格,磨炼出沉着稳重的个性。仁爱之人应像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居善地”,与你相容的地方就是善地,清泉是随遇而安的,无处不是善地;“心善渊”,心要像深渊那样平静、深不可测。一个人做到心如止水不难,难的是能把天大的事看小,能把巨石像纸片那样抛向天空,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山持有的这种沉着稳重的个性,成就了山无言谦卑的气质,打磨出了山刚毅傲骨的个性,也渗透到了武道中人沉稳的个性中。

“止、戈”为“武”。武道中人习武是为了健康身心、防身自卫,“强调‘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且“以服人为上策,打人为下策,杀人为最下策。”如“学拳宜作正大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更进而“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传统武术中的这些思想,含有山性格稳重的人文个性文化,武道中人喜爱在深山中参悟武道及精进技艺,与深受山的人文个性文化的吸引,是分不开的。山性格稳重的个性文化,锻造出了武道中人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的个性;磨砺出了武道中人不昂首天外、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不目空一切的气质,也使本性凶残的搏杀,少了一份血腥,多了一份谦让。

2.2 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2.1 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有自强不息的品格。走进山中,生机勃勃:崖壁上有为了生存争阳光、争雨露而顽强匍匐生长的藤蔓;峭石上有迎着寒风绽放的风兰;仞壁上有根悬石外,却紧抓岩石不放,傲然挺立,散发不凡气势的青松……如此恶劣的环境,不但没有击垮它们,反而使它们以奇倔的风韵,咏叹着山自强不息的品格。山的这种自强不息的品格,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动力。正是因为这种自强不息,才铸就出了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岳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满腔爱国热情。

武道中人,其精魂深处,无不贮藏着山文化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品格。如拳谚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道中人要实现“德艺双馨”的人生价值,就须自暖春至盛夏,由初秋到寒冬,日复一日的坚持练功,遵循“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信条,而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否则“到老一场空”。“火大没湿柴,功到事不难”,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山的自强不息品格,神出一宗。

2.2.2 山所蕴含的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宽容仁厚、任劳任怨,一方面它养育着参天大树,奇花异草,鸟兽昆虫;另一方面它又经受着严寒酷暑,冰霜雨雪,狂风暴雨。正是由于山的宽容仁厚和任劳任怨,才造就出山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山厚德载物的品格,演绎于人事,就是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一精神,对传统武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武术拳门及各拳门之间,非常注重技艺的切磋。这种切磋的核心目的,是吸收其它拳门的技、理。如“器名单刀,以双手用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初与倭奴交战,受损严重,程宗猷不拘一格“访求其法”,从刘云峰处“得倭之真传”,并据自己的体悟而最终“颇尽壶奥”。倭刀法,虽是外来之物,程宗猷亦“访求其法”,且“颇尽壶奥”,还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又如“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旧武道中人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天人合一”的道理,并将之融会贯通到习拳之中,才能领悟到武技的真谛。“天人合一”就是山文化所言的“天道”与“人道”的内在同一。无疑,传统武术汲取了其丰厚的内涵。不难自觉,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实为持之以恒、包容仁厚的品格,也是传统武术的立己、立人之道。

2.3 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3.1 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蕴含的乐山修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诫导国人从观察“山下有风”,而推衍出“君子以振民育德”的结论。即:君子看到山下有风,狂风为山所阻,激荡回环,草木乃至万物因之多有败坏,当养育仁德,并察民生凋敝否,风气败坏否,以便“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振起民心;君子从观察“山上有木”,而感悟出“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即:君子看到高山上的树木逐渐长得高大,犹如循序渐进;由是修养德性,改善社会风尚、礼节和习俗。传统武术贵仁尚德的武德理念,与山这种内修仁德的精神如出一辙。

传统武术十分注重:武道中人不仅为人处世要循仁德,而且用拳演艺也要以追求仁德为无上原则。如“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当遇不得不打时,“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旧,即“分筋截脉之道”旧。所谓截脉,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可见“圣人之用心”老矣,教导武道中人“短打之妙至此极矣。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传统武术行武勇的根本目的,实非伤及对手,意在制止对方,即“不得已而为之”。又如“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等等。可见,传统武术追求仁德的原则,与山乐山修仁的精神是神魂相合的。

2.3.2 山所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引导国人从观察“山上有水”,而自觉“君子以反身修德”。如,古谣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古之先贤从观“山上之水”,而推演出内省自修。如,诸如孟子者就深知:人肯定是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等。山的这些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在传统武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不论是拳门技、理,还是用拳演艺,传统武术都映射出了山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如“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告诫武道中人,要时常反省自己,不要“逞血气之私”,而行“斗狠之举”。又如“倘遇不得真传,自鸣得意,任其狂悖,不必与之争辩”;如果习得拳门精髓“须涵养性情”;如果遇到无知之徒妄加讥讽,“只可令其一世糊迷,不必与之较量。”道出武道中人“须涵养性情”,常省己身,而不必与“无知之徒”“较量”的缘由。显然,这与山文化所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相吻合。千百年来,“在道德召唤下,武术与拳技不再是好勇斗狠的手段,也不仅仅是一种健身自卫与观赏生存性活动,而成了一种‘求道’的手段。”传统武术重忍让克制的精神,实质上内涵着山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也正是这一文化的涵构,才把本是暴力与残恶的武技,导向了“仁者为上”的崇高境界。

2.4 山所蕴含的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4.1 山所蕴含的阴阳交错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从不同视角观山,或断崖峭壁,或郁郁葱葱,或水润山中,或水依山而绕,处处显现着阴阳交错的内涵,流露出阴阳和合的人文化情怀。山这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情怀,殷实地奠定了传统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拳理基础。

山阴阳交错的情怀对传统武术的影响,首先反映在传统武术拳理与技法的阐释方面。如“攻为阳,守为阴。”就指出“攻”与“守”要做到“阴阳平衡”。又如“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指出练拳只有懂得了阴阳相济之道,才会懂得运用劲力刚柔变化的规律,也只有懂得了刚柔变化的规律,才能随心所欲的驭拳。可见,传统武术之攻守转化、平衡的拳理,遵循着山情怀文化的阴阳交合法则。

2.4.2 山所蕴含的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有化生万物的情怀。大自然的“刚柔交错”,成就了“天”之文采;“观乎天文”,便可知寒暑阴阳的替变、四时变化的规则。遵循阴阳交合规则,就默守了“中和”之道。无疑,山乃是恪守阴阳交合法则的客体。“中”乃是最大的根本,“和”是通行的道理,而山能“致中和”,所以山能使“万物育焉”,亦即,山有繁育万物、化生万物、“品物咸章”的情怀。山化生万物的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拳理的精进,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武术不论是从拳术风格,还是技击原理,皆相合于阴阳交错法则,蕴涵着山化生万物的情怀。如“天地阴阳相合能以降雨泽,拳术阴阳相合能成一致。”就是从察“天地阴阳相合”,而递进出“拳术阴阳相合”。又如“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窃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就委婉地道出传统武术“遇敌制胜”的招法“变化无穷”,以致“人不得而窥”。传统武术这种招法的万般变化,与山化生万物的精神是相通的。推上可知,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山之情怀文化,实为传统武术攻防之根蒂,生克制化之玄机。

2.5 山所蕴含的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5.1 山所蕴含的岿然处静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屹立高耸,不惧晾雷狂风、骤雨暴雪,悠然静处;宁静的山中,潭、涧静如平湖,污浊的渣滓沉淀在下,透澈的清水静处在上,明镜似的潭、涧,能把人胡须眉毛照得一清二楚。先贤由山的这种岿然处静,化生出“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的人事法则,并深深地浸润于传统武术之中。

动静是传统武术非常重要的一对阴阳范畴。传统武术一方面强调动与静的和谐,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突出静的智慧。如“持龙贵静,静岂易言,必身心皆治,而后能静”,故持枪预备之时要如静待的山岳,如停滞的清泉,“淆之不浊,触之不摇,机深节短,使人莫测。”指出持枪之时“贵静”,而且只有身心皆静,才可达到“静”的境界―雄浑之静。又如“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也强调搏杀之时,要“静以待动”,以便“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克敌制胜。等等这些表明,传统武术非常强调“静”的重要性,并将“岿然处静”的思想,引以为拳理的精神。传统武术中这种“静”的思想,与山岿然处静的智慧文化是一脉贯穿的。

2.5.2 山所蕴含的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相机而动的智慧文化,见诸于山中之水。山中之水,以随方就圆、避高就低、点滴渗透、以柔克刚的机巧,赋予山以智慧。这种智慧,被孙子借鉴运用于军事:“夫兵形象水……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受水“避高而趋下”的启迪,推论出用兵作战的取胜之道,需“因敌变化”、“避实而击虚”。在传统武术中,可寻觅到许多山的这种智慧。

世人皆知,水是见机而行的,哪有大堤决口,水还愣着不动的?山中之水的这种相机而动的智慧,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山中之水的这种智慧,深深地影响着传统武术的拳理。如“兵法有云:‘柔能制刚,弱能胜强。’即此中之软破硬之道也”,对手以猛力袭击过来,我以同等气力施以防御,“是为犯硬”,结果不外乎是“力弱者必败,或力同而斗久”,没有哪一方是必胜的。“若于彼枪用力刚猛之时,我用穿钩退步之法”,规避其猛力,“候彼进深”,方才之猛力也消解了,乃“那斜步扎之……即巧中之斜步单撒手也”,这个时候对手就“无所用其力”。“又如我枪先发,彼以猛力提拿,我却变为软,使彼力空,乃乘其不备之所取之”,此即“以软破硬”。如上皆指出:行拳勇时,要抓住“猛气已过”、“彼力空”的时机,以“软”破之。就精辟地论述了相机而动“以软破硬”的拳术智慧,这种拳术智慧,与水“攻坚”的睿智是暗合的。由此可见,传统武术中诸如“持龙如峙岳”、“以软破硬”等拳理观念,与山文化之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智慧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篇7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传承 发展 传承模式 发展建议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武术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武术就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以技击攻防为主要的动作形式,以提高自身的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的目的各种体系的拳种的综合。我国传统武术不但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态度,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武术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而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如何保证我国传统武术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本文就针对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 传统武术的传承模式分析

(一) 师徒传承模式

师徒传承的模式,是我国传统武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一种传承方式。其在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历史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武术师徒传承的模式已逐渐显现出了其自身的弊端:首先,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逐渐将武术放到了生活的次要地位,从而使得师徒传承的模式十分脆弱,如果传承人责任心不够或者出现意外事件,很容易造成传承的断裂甚至一个武术门派的消失;其次,传统武术师徒传承的模式一般均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难免会受到时空的影响和限制,从而影响了传承的进行。

然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师徒传承的方式显现出了一定的弊端,但是却仍然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传统武术师徒传承的模式,对武术技艺精、纯、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我国传统武术师徒传承的模式,相较于其它的传承模式而言,是在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进行的。徒弟都是经过师傅的层层选拔和多方面的考察之后,才进行学习的。因此,同过这种方式所选择的传承人,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都比较适合本门派的武术技艺的继承。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纵深发展,有利于本门派特点和风格的形成,因此,对我国传统武术的精、纯、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其次,传统武术师徒传承模式的双方是以武术来作为纽带的,两者对武术文化具有很高的认同度,因此,师徒传承模式下的武术群体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也十分重要,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 师生传承模式

师生传承的模式,是现代的学校武术教育的主要方式。师生传承的模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改革,逐步进入学校教育,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的方式。而学校教育所特有的班级授课的方式,也使得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关系变成了师生传承的关系。我国传统武术师生传承的模式,能够在同一时间向大批量的学生进行武术技艺的传授,改变了传统的传授方法和练习模式,不仅有效的扩大了武术的领域,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武术的普及和发展。但是,师生传承的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在学校开展传统武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任课教师重视的主要是武术的传播,而并非武术的传承,虽然如此,但师生传承模式所具备的积极的时代意义仍是不容忽视的。

(三) 师友传承模式

师友传承的模式,是在和谐社会和全面健身运动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传统武术传承模式。这种传承模式,有利于武术爱好者和学习者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传统武术生态环境,对传统武术传承空间的拓展十分有帮助。除此之外,传统武术师友传承的模式还有助于扩大武术在国内外传播,进而提升我国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进而实现我国传统武术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的传统和发展。

二、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建议

(一) 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人提供保障。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以传承人来作为载体,因此,要保证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要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人提供保障。对传统武术,特别是民间的传统武术进行梳理和研究,有针对性的为其门派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 重视传统武术的学校教育。将传统武术引入学校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推进传统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在学校中开展传统武术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措施,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为传统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做出切实的努力。

(三) 加大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在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宣传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有效的宣传能够让人们了解和认识传统武术的内容和价值,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提高人们对传统武术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进而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 积极开展传统武术的交流和竞赛活动。交流和竞赛活动是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交流和竞赛活动的成功举行能够有力的推动传统武术的普及和发展。目前我国传统武术活动已经得到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武当山国际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等等。但是在开展传统武术的交流和竞赛活动时,应注意不能照搬竞技武术的比赛体制,而应在科学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合传统武术的体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特征 文化形态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变,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国传统武术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后备力量不足,致使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无法保持其系统性与完备性,许多拳种、刀术技术面临着濒危的局面,这成为了21世纪中华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武术的文化特性

武术作为一项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特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哲理的一项体育项目,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把这些哲学思想作为自身发展的思想基础,这也是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项目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武术理论体系中,无论是拳理阐述、技法概括、训练机理、技击原则、武德修养,都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影响。在武术理论中,以“阴阳变化”这种古代朴素辩证法为基本思想,演绎出对立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等等。这一武术理论思想体系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个拳种、流派的武术理论之中。中国武术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也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另外,武术练功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二)技击性

产生、发展于冷兵器时代的武术,技击性是其一个显著特征,并在古代军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武者在对抗中热衷于切磋技艺,在相互提高中同时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和套路两种表现形式。技击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并且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运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

(三)健身性

当今社会,人们一般都是以健身、技击实用等目的来进行武术锻炼。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分立在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也曾说过“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运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二、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形态

(一)传统武术的原始劳动形态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躲避禽兽的侵袭,在与禽兽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拳打脚踢、跳跃滚翻等一些自然动作,这便成为了武术产生的基本因素与条件。后来人类将这些随意性的打击活动生产、狩猎提供的攻防相结合,经过历史过程的选择,提炼稳定化为一定的结构层次。当原始人进化到晚期阶段,直接从生产、狩猎中筛选出来的某些身体活动形式,经过特定目的的加工、嫁接和复合,逐渐从劳动、狩猎活动中分化出来,其动作形式的性质开始抽象、复杂起来,形成了传统武术的原始劳动形态。

(二)传统武术的宗教形态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由于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不理解与恐惧,因而产生了万物都是受神灵主宰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一些宗教活动。据史料记载,巫术活动中的“图腾武舞”就与最早的具有实战意义的“武技动作”有密切联系。在原始社会的巫术活动中,人们摹拟拳打脚踢的动作,喻以驱邪逐魔,慰藉人类的灵魂。至今,巫术活动中的“武舞”仍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构成了宗教形态的武术活动。

(三)传统武术的军事形态

在奴隶、封建社会时期,由于战争的激烈和武器的落后,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技能。经过实践检验并能自觉运用的这些攻防格斗技能,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和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开始形成技击性的武术。近代以来,由于热兵器的出现,军事形态的武术活动在战争中的作用逐渐削弱,但在局部冲突中,仍是重要的军事手段,现代军警训练中的擒拿与格斗练习就是其突出的体现。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传统武术文化也不例外,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从武术在现代运动中的发展中也能够看到,武术是最能适应人类发展趋势的,从而也容易成为世界人民热烈追求的未来体育文化。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9

我不知道,他所认为的传统武术是个什么内涵,又是个什么外延,是指太极、形意,还是指少林、武当,包不包括大成拳等名门大派。若是,这些门派又怎么“普遍缺乏好手"?若是,又何谈拳击打败了传统武术?有无这方面的赛事结果?又有无这方面比武的事实?又怎么叫人承认“传统武术是被拳击打出散打擂台的”?叫人承认没有的事,这也叫“诚实一点”?韩先生还认为“传统武术几百年来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之外的情形‘(受重视也不过是在帝王权贵手下做奴才和门客)”,这也不确,因为自古以来,文和武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是社会发展的两大主流,所谓“要文备还要武备,文要安邦,武要定国,文武双修为贤才",正说明了这一点。退一步说,武术该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之外吗?韩先生不也练了十多年的八极和散打吗。排斥武备则说明了此人“鄙,不能远谋"。近期,教育部不就有要求,武术将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吗?!

篇10

中图分类号:G8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11-0139-03

The Ecological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

WANG Hua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Henan China)

Abstract: In the main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sports" and “harmonious spo rts",through probing deeply the idea of traditional Wushu which contain s the ec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ecological concept,the paper present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 is shaping a high harmony and unity relation b etween people and nature,people and society,people and people and soul and bod y.And it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and methodology for solving the acute conflict in today’s competitive spor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Wushu; harmony; unity

现代体育种种危机的凸显,正如西方哲学所面临的困境一样,从根源来自西方哲学源头 上的二元对立思想,这种思想把人与自然、肉体与精神看作二元对立的存在,人类要不断的 向自然开战、战胜自然、超越自然,体现在西方体育中就是对自然我的不断超越,以不断接 近“神”的力量,是一种建立在“自然我否定”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然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 为当代体育不断显现的生态危机埋下了深重的伏笔。与之相比,东方哲学以其独特的思想魅 力――“天人合一”的理念,从其诞生伊始就蕴藏了深刻的生态智慧,它把人与自然、人与 人、肉体和灵魂看作辩证统一的整体,在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备浓厚 的生态文化底蕴,是“和谐的体育”、“生态的体育”、“美与真统一的体育”,而武术作 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支奇葩蜚声于海内外,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通过深入分 析和挖掘这种智慧,对于建设“和谐体育”、“生态体育”的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1 人与自然生态相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指的是人类在进行活动中达到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影响自然但不 破坏自然,最终回归自然,并使两者处于不断地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过程。这种精神在武 术中体现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起源于西周时代,《周易•辞上传》就有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 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1]”的记载;而“天人合一”一词正式出现于北宋哲学家张载 的《正蒙•乾称》:“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2]。 “天人合一”在传统武术上的具体实践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外形和招式“效法 自然”,武术套路中仿生的招式比比皆是,例如模仿动物动作的“白鹤亮翅”、“白猿献果 ”、“金鸡独立”等,也有模仿自然运化的“风扫梅花”、“翻雷滚天”、“拨云迎日”等,这些招法在演练时即有仿生之形,又有自然之韵,仿若一幅 幅动态的写意画,且在优美之余也丝毫不乏巧妙的攻防技击内涵,充分透发出中国古代武术 家观察自然、仿效自然的精神。很多拳种,如咏春拳、通背拳、螳螂拳等,就是在观察了动 物之间的争斗并吸取其形、神、意的精华后创立而成的。充分体现了古人以自然为师,通过 自然万物之启迪而进行不断创造和实践的智慧。 第二个层面体现为“人与自然共存在”的状态,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武术流派的其发源地 大都是远离喧嚣的山野或是乡村,少林拳源自密林广布、幽僻葱翠的嵩山,武当太极拳源自 纵横绵延、云气萦绕的武当山,峨眉武术则是形成于嵯峨高耸、气候万千、风景秀丽的峨眉 山,另外像陈式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等流派的创发也都是在偏远静僻的乡村。这种现象 非偶然,而是古代武术家们对自然的深切眷恋和人与自然相交融的哲思所决定的,这一特殊 的形成方式正与第一层面“效法自然”而立拳的古典智慧相互呼应。 第三个层面表现为人体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互通共融,中医古典理论认为:“人以天地之 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道家经典《道藏》也认为“人是 盗天气万物精华而成”(三才相盗),宋代哲学家朱熹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人能利用天地 之时则百骸安好,人能掌握运化之机则天下太平,这是盗的基本原则[3]。”内家云“拳起 于易,理成于医”,是说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基础是易经理论,而其理论基础则是源自中国 传统医学,最终形成了内外兼修的独特体系。因此传统武术认为“拳”的高级境界就是人与 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掌握万物运化的规律,从而达到“神明”的境地,其具体实践形式表现 为采气、导气和练气,通过肺的呼吸、毛孔的开合与自然相交融,把自然之气运化入人体系 统,再通过导气把自然精气导入经络,最终归于丹田,逐渐达到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 合道的至高境界。在传统武术的视域中,人体作为一个耗散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 是作为整个宇宙系统的子系统,时时刻刻与外在自然不断的进行交流,因此,只有符合天地 之象、四时之法才能做到气血充盈、精气十足,只有气血充盈才能身体健康,只有精气充足 才能神意十足,正所谓“炼形以合外,炼气以实内,坚硬发如铁,自成金丹不坏之体,则超 凡入圣,上乘可登。”(《苌氏武技书》),这是古代“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哲 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作为中国道德形上学实践体的传统武术[4],它本身的存在本质上具备 一种使我 们回归到自己的独特性的力量,在道家哲学看来,这种独特性是人类道德秩序的起点也是自 然秩序的起点。武术套路的习练者不像理论家那样通过求助于普遍原则而推导出一种自然伦 理,而是着手于一项关于技击的美学任务,即在技击意向的套路运动中培养一种天人情感, 将自己融入到自然经验中去,并推己及人。

2 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每个社会人彼此关系的和谐,以谋求人类共同的最大利 益。生态体育学思想认为社会价值应优先于个人价值,因此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上,应把整 体利益看得更为重要。以传统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传统武术,以三 教合一的伦理道德观为行为准绳,形成了一套既有区别又有极大共通性的武德体系。而“德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是具有多重含义的,与西方搏击术相较,中国武术在精妙绝伦招式下的 御敌术背后更多渗透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制服敌人而不是致残敌人”的道德理念, 这种道德理念来自儒家对“仁”的推崇,其中其道德实践的主要内容为“恭、宽、信、敏、 惠”,即便对待敌人也要存有“以德服人”、“以宽待人”、“以行感人”的大丈夫情怀, 这是“德”的第一重内涵――对待他人的高尚情操。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拿出不 小的篇幅撰写游侠列传,其“侠”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习武者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如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等行为,都是每一个习武人义不容辞的道义,而这 种责任感作为指导习武者的理想以“德”的形式贯穿存在于习武的过程当中,这是“德”的 第二重内涵――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古之习武者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奋 斗理想,不断自我砥砺,不仅要求自己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求自己有治国平天下、 为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民族责任感。明代少林寺僧人以“保邦靖世即传灯”为理想,协助明 军抗击倭寇,在淞江一役全部牺牲,可谓可歌可泣,书写了中国武术人一腔报国热血和伟大 的爱国情怀,这便是“德”的第三重内涵。此外“德”在具体的治国理念中被看作实践道的 重要 途径,道家把“天人合一”与“身国同治”作为一对辩证统一的概念体,因此在天人关系上 主张天人同源、天人同构、天人相应。根据这一人天观,人的存在并非只是作为宇宙的单子 而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的自然当中,《阴符经 》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5]《道德经》曰:“道生之,德蓄之”,就是说德是道体的实践,中国传统武术恰 恰是通过实践德的方式贯通了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也是德的最根本内涵。 因而从本质上讲,中华武术是是彰显“德”的技击技术,换而言之,使武术成之为“武 术”的唯一的东西,不是武的动作多么精妙、多么有杀伤力,而是内涵在其物质本体下的“ 精神”――“德”[6]。也就是说,“武”只是一种外在的实现形式,其最终理想 是实现的 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的高度统一,相较于西方 的搏击术,中国武术也讲求竞争,但核心理念却是在竞争中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以达到 和谐的理想关系。因此,武术追求的并非强大武力下的“权力意志”,而是崇高的“道德意 志”,其本质是为了塑造身心健全的社会人,是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而“武”。 这种以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创造的传统通过武术变成一种实践运动,它不再是对原始道德 的简单维护和信仰坚持,它事实上是通过有意识地与历史的过去相联系,并将道的实践―― 德,作为一种合理的依据和群体凝聚的粘合剂,通过武德的反复灌输信仰、价值体系和行为 习惯,使之内化成为一种社会规范,这个规范起源于自然之道,根植于人伦之德,即是人道 亦是天道,集中体现了“天道大生曰德” (系辞上传)的蕴意。

3 性灵与肉体的和谐

传统武术中“内外兼修”的思想是修炼功夫的重要法则,所谓“内”指的是身体内的 气血、脏腑、经络等,还包含了内心、内意等精神要素,因此武术崇尚阴阳合一、内外合 一、技术体系与传统道德合一、健康的体魄与高尚的人格合一,这正是中华武术与西方体育 最大的差异之处。与二元对立哲学影响下的西方体育不同,传统武术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在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身心是一体而存在的。因此武术是建 立在把“自然我”和“精神我”看作一对辩证统一体的思维模式上的,首先是对“自然我” 的养护,其实践形式体现在修炼过程中,包括练武的时辰、环境、方位、衣着等要素都很讲 究,有“闻鸡起舞”、“早不朝东,晚不朝西”、“拳后一身汗,避风如避箭”、“一张一 弛,文武之道”的武谚,又有四戒、五损、十忌、十八伤、廿六宜的细节规定,以保持肌体 的平衡与和谐。其次,在重视“自然我”和谐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我”与“自然我”的 统一,即“养心”、“修德”与“健身”、“御敌”的辩证,并认为只有“修身为德”才能 “阴阳气和”,只有做到“胸中廓然无一物”、“空故纳万境”才可炼就上乘功夫,习武者 的终极追 求的不是诉诸性灵对肉体极限的不断超越,而是融心、性、身于一体,通过武术套路、功法 、心诀、吐纳、按摩、中医药等内外修炼方法,逐渐体悟,用修身以正心、以正心而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则知至,步步深入,逐渐参悟万物之道,遂明明然,此时的人便已 达到身心高度统一和谐的境状之中。 事实上,无论是“禅武合一”还是“物我合一”最终体现的都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一种追求生态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能十分容易地转化为追求社 会和谐的人文观,即通过武的形式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和平共处、 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正是这种和谐的思想,为人们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武术 运动中,通过积极调整人的生命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获得抗衰祛病、延年益寿的健 身实效;同时,也尽可能地从武术套路所体现的文化氛围、审美情趣、人际交往和生命感悟 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然陶冶、心理的稳定平衡和生活的返朴归真 。充分表现了武术在追求健身、健心和人类与自然发展上的高度谐和姿态。这与西方当代生 态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重在参与、关心和爱护自然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 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正如法国哲学家施韦兹盛赞的那样:“天人合 一”,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和无所不 包的哲学。”[8]传统武术的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二元统一,在武 术实践 过程中身即是心,心即是身,所以才有以气领身、以意领气、以神领意、神意结合,又有外 三合和内三合之基本要求,因此无论从传统武术的运动表象还是道法内涵来看,它实际上是 在创造一种新的道德本体,把人的肉体与性灵用前所未有的实践方式结合于一体,让伟大的 自然通过习武者的姿态表现出来,让道法自然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以特有的武术文本表达于世 。

4 研究传统武术的生态内涵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武术所具备的“和谐体育”、“生态体育”、“美与 真统一的体育”精神,具有普遍而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传统武术受到中国传统儒家 、道家和佛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兼备了三教的生态精神,和谐、整体、统一是其精髓所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求“天人合一”的义利观,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讲 求“仁、义、礼、智、信”的儒家道德观,要求习武者为君子也,要有“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人与社会生态系统相和谐;在处理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上,要求修行 者要有“内省,顿悟”的世界观,以达到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和和谐。三教共同的生态和伦理 智慧交融在传统武术的内核中,是在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化过程中,最大限度自我实现的思想 基础,是 “普遍共生”和“让共生现象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正是由于传统武术的生态智 慧,习武者才能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肉体与灵魂的高度和谐统一。 要想从根本上消解当今体育所存在的尖锐矛盾,就应当充分汲取传统武术的生态智慧 ,从其深刻的生态意蕴中提炼和总结,并在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上,为当今体育危机的消解 提供实践指导。中华传统武术自诞生以来,始终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其所内涵的生 态思想,才使其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这为当代建设“和谐体育”和“生态体育”提供了优 秀的范例,是对未来体育发展方向的启迪,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易.周易新解[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1:36.

[2] [晋]张载.张载集•正蒙[M].北京:中华书局,1978:117.

[3] 转引自:安乐哲.道教与生态[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101.

[4] 张震,李宏斌.“武”之真“武”武术本质论争的消解与新命题的提出[R].第九届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海体育学院,2011.12.

[5] 黄帝阴符经.《道藏》第1册[M].上海:中国古籍出版社,1990:821.

[6] 张震,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35-37.

篇11

散打发展及传统武术为基础,是对传统武术中各门派实用招法精华部分的整合。在传统武术中,一般包括功法、套路、技击三方面,其中技击是最关键的部分。而散打则是在传统武术功法、套路的基础上的深刻理解与研究,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延伸。

一、传统武术与散打的简介

(一)传统武术简介

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以套路演练、搏斗、功法练习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1]。传统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与大自然长期斗争中逐渐总结发展出来的,能够搏击、强身健体,是我国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周伟良认为:“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2]”。同时,传统武术的主要内容为套路、功法与技击三个方面,采取单势、拆招、格斗、功法等活动形式,以增强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追求更高价值的武技和武道修炼。

传统武术的最大特点是尚巧,主要表现在讲究进攻防守的方法,不用拙力用巧力,传统武术一般比较注重套路形式,一招一式通常都是按照事前安排的顺序进行,具有非常显著的原则性。

(二)散打简介

散打的发展以传统武术为基础,主要为了表现一种新型的竞赛方式以体现武术技击的实用价值,是一种符合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一种体育项目。散打技术不仅包括传统武术的基本实用技术,同时还包括国内外各种搏击技术,从而形成了一种搏击组合。在两人进行散打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方法争取赢得比赛。散打是中国传统武术顺应时代需求发展出来的,是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散打虽说是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但是相比较于传统武术的套路,散打具有更高的发展空间与广延性,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框架与风格。散打汲取百家之长,增强了格斗技术的时效性,且技术简捷,注重战术的实用性,无论是直拳、勾拳、蹬腿、踹腿等技术都简单实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战中的效益。根据对当前散打竞技研究,散打技术逐渐呈现出速度快、力量大、预兆小等趋势。

二、传统武术对散打技术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武术,在散打中明确规定不准向对方后脑、颈部及裆部部位攻击,同时也不能使用反关节、肘等技法,但是散打拳法却继承了传统武术拳法的特点,更简单、更直接。在散打技术中,其拳法实用性较强,动作路线较短且直接击打,提升了整体力度,防守方法较为巧妙。

(一)传统武术对散打腿法的影响

在传统武术腿法中,主要以短打技术为主,而散打“远踢”扩展了攻击距离,具有更好的实战效果。在散打运动中,要求腿法必须速度够快、力量够大、受力点精准,而传统武术中立身、松垮、屈膝等训练恰好能够增强训练者的腿部力量,增强训练的步法平衡与稳固性。

(二)传统武术对散打摔法的影响

在散打中,摔法主要表现在根据对手的站姿,在规定的距离及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将对方摔倒,在主动进攻的同时要避免被动反攻,不仅要有远距离踢打的摔法,又要有近距离贴身摔法,而这些都是由传统武术摔跤演变而来的。

(三)传统武术对散打技术训练方法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门派多,且套路各异,功力练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所有的功力练习都是为技击、实战做准备。因此,在散打中训练者的散打技术练习方法都是遵循传统武术的技击观念进行练习。

(四)传统武术桩功对散打技术的影响

传统武术在提高技击技巧的同时,主要是练劲,旨在增强人的击打及抗击打能力。其中,桩功是传统武术的训练基础,实现“打练合一”的练功模式。在现代散打训练中,直接进行攻防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训练者的身体素质与专业素质,同时节省了训练时间,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传统武术与散打本是出发点相同的两种民族体育项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人们因为各种因素割裂了原本的统一关系。散打起源于传统武术,在散打中结合传统武术的功力训练方法,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减少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害,增强散打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因此,在散打技术中加入传统武术的招式,能够提高散打技术的威力,促进散打技术的更高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岷芮.鞭腿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以2015中俄巅峰战为例[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2) .

[2] 朱海南,王李楠.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对比研究[J].运动与健康.2011(12).

篇12

The Orig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Studies

―― To 13 Potential as an Example

XU Xiao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martial arts, it is guided by cultural theory,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I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aoist culture, it is expressed through the body to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through this way, the martial arts to make life better In this paper, through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histor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aoist cultur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ombined with 13 potential, put forward the origin of traditional wushu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13 potential

引言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武术是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体现。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传统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武术的现状,已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目前传统武术的研究趋向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郭玉成提出,传统武术的发展要有特色,要不同于西方体育,走“文化回归”之路,非此则难以阻止传统武术文化的渐逝。虽然走“文化回归”之路是传统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但研究依然停留于对传统武术表面的研究〔2〕。传统武术研究最为缺失的是对于更深层的具体内容的分析与解读,这是由于缺少对于传统武术本源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十三势进行研究,探究传统武术的本源。希望通过对传统武术本源的研究,为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传统武术的形成和衰落

1传统武术的形成

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传统武术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武术专著大量涌现,如《马槊谱》《阴符枪谱》《拳经》《正气堂集》《五杂俎》《续文献通考》《耕余剩技》《手臂录》《内家拳法》等武术论著。这些武术专著和论著的出现,表明武术已经有了大量的理论支撑,已经从简单的实践,上升到专属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枪法有枪法的理论,拳法有拳法的理论。理论的出现是传统武术形成的一个标志。

传统武术中的三大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表明民间武术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和成熟。三大内家拳都以道家文化中的词语来命名,说明它们的理论基础是来自道家文化,虽以不同名字来命名,但其精粹是一脉相通的。李仲轩在《逝去的武林》一书中说,“尚云祥曾用形意拳口诀与程延华交换八卦掌口诀,发现最精粹处是相通的”〔3〕。孙禄堂在《太极拳学》中说,“余受教于为真先生,朝夕习练,数年之久,略明拳中大概之理。又深思体验,将夙昔所练之形意拳、八卦拳与太极拳,三家汇合而为一体,一体又分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势虽不同,其理则一也”〔4〕。所以,三大内家拳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从传承的方面来看,郭云琛曾说,“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术非粗率之武艺。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传统武术已经有传承存在,并且所传承的不仅仅是武术的动作、姿势、练习方法等,传承的是更为重要和基础的道家文化。李仲轩说,“不去探讨架势背后的道理,眼光局限在架势里,就是刻舟求剑”。所以,传承最为重要的是传承道家文化、传承道理,因为动作的传承总会因人而异,会有所丢失,但道理是不变的,道家文化是不变的。所以,传承是传统武术形成的另一个标志。

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传统文化的总结时期。武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实践与理论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结合,以师徒传承为主、家庭传承为辅的传承方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同时,传统武术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从格斗技击上升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这是武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种超越,是武术自身的升华。传统武术在这一时期逐步成形,同时也使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有了本质的区别。

2传统武术的衰落

民国时期,中国处于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国人的自信似乎也在一点一滴地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国人“强国强种”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在西方近代体育的冲击下,传统武术作为极具特色的中国式体育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被称为“国术”,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甚至引领了整个民族的自强运动,在民间和军队都掀起了习武自强的风潮。

但在西方洋枪洋炮的打击下,当时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都被西方文化所冲击,革新、西化、改造的声音不绝于耳,传统武术也在被改造、被革新的行列之中。而这种改造多是用西方体育思想做主导,用西方体操混合以传统武术动作进行改编,如中华新武术、精武体育会。

然而,这种改造把传统武术固定化、模式化,并配以口号、方阵进行统一训练,这完全改变了传统武术长期以来言传身教、口传身授的传承和习练方式。在《逝去的武林》中,李仲轩曾说到尚云祥的教徒方式。他说:“虽然尚云祥名声在外,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拳路示人,因为学形意拳是要师傅教徒弟一个对一个地带出来,就算写成文字全部公布,若没有实际练拳的体会,也难以明白。而且在教拳时,有时做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让徒弟搞懂,而转化成文字则难度太大。”传统武术的功、理是很“身体化”的东西,得身教方能体会得出,讲是讲不明白的。这是传统武术传承下来的习练方式,它不仅传承武术动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动作所传承的是道理,是中国的哲学。所以,传统武术中有“一层功夫一层理”之说,对道理理解的深度不同,所表达出的武术肯定也不同。而西方体育是以竞技思想为指导,更多的是追求胜负。但是,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传统武术逃脱不了被改造的命运,并且这种改造脱离了传统武术的本质,以西方的竞技体育思想为主导,改变了传统武术传承多年的习练方式。这使传统武术从此走向衰落、走向低谷。

2道家文化简析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它的起源已无从考证,在东周末期,曾在东周为收藏室之官的老子,阅览史书,集古圣先贤之智慧,总结形成了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以“道”为核心,道法自然为基础,提倡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提出以道正身、修身、明理,并以此为法,通过不断实践而最终能够领悟自然,参透天地之道为目标。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4〕。在道家文化中,“一”被用来代表道,但“一”并不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也即为阴阳。二生三,三是阴和阳,加上道生一的一,才为三。丢失了一,阴阳就没有了,没有了阴阳,三便无从谈起,万物更不会生长。因此,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三生万物中,最为重要的是那个“一”,道家的两仪、四象、五行、八卦,它们的元始都为一。所以,道家尊崇守一。

守一只是道家对于自然、对于万事万物的认知,但任何一家学说,或者一门学问,如果不能回归于人类,不能实际应用于人类自身,那么它终究是没有意义的。道家认为,世间万物并不是由超越人类的神所创造的,正所谓,万物作焉而弗始,道家把世间万物的活动,都看作其自身自然的行为,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存在的作用,并没有高贵的神创造一切,这是道家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正是基于此种认识,道家认为,天地之间,至灵、至贵者,人也。在道家看来,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对于自然来说,人类与万物平等,并没有高贵之处。但人类作为特殊的种类,能够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这是人类与万物的不同之处。道家既不过于抬高人类的价值,也不过于贬低人类的作为,这正是道家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立于世界的根基所在。

道家认为,天、地、人三才,人居其一,人生于天地之间,受天地二气之影响,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人能够做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5〕?因此,老子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有的变和动,其根源都在中,道家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处理事务时,不被现象所干扰。所以,道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守中。

五行、八卦内容各不相同,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含义,八卦五十六变之中,每一变也都有不同的解释。但透过五行中的每一行和五十六变中的每一变,要看到的是“中”的变化。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八卦中,所有的卦都来自乾坤两卦,乾坤两卦为体,但八卦中的用却是来自坎离两卦,“坎离者,乾坤二用”,其不同之处,就在于中间一爻的不同,变化就在于中上的不同。而五行之间,虽然遵循相生相克之理,但更需遵循的是土生万物的基本概念。五行之中,土为中,道家认为,其他四行之中,都要含有土,因为,土为根源,丢失了根源,其他四行就是孤立地存在,无源之水,终不会长久地存在。所以,五行要合一,也就是要合于中。在道家的思想之中,处处都体现着“中”的重要性,因此,守“中”不仅体现在思想之中,更体现于实践之中。

3十三势的本源性

1十三势中的八卦

十三势中所说的颉⑥邸⒓贰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瘛、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表明十三势中所用的八卦不是先天八卦,而是后天八卦,在后天八卦之中,坎、离、震、兑是在四个正方位中,乾、坤、艮、巽是在四个斜角中。在方位之中,四正方与四斜角是同时存在于空间之中,但只有确定了四个正方位,才能找出四斜角的存在。而十三势中,颉⑥邸⒓贰按就是四个正方位,只有在颉⑥邸⒓贰按存在的前提下,瘛、肘、靠才能够存在。这说明,颉⑥邸⒓贰按是基础,瘛、肘、靠是具体运用。在太极拳的动作中,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含有颉⑥邸⒓贰按,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也要打出颉⑥邸⒓贰按。而瘛、肘、靠是颉⑥邸⒓贰按在身体部位中的具体运用,用手或脚打出颉⑥邸⒓贰按就是;用节打出便是;用关打出即是肘;用躯干打出则是靠。

《参同契》中说“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八卦分出了四方正和四斜角,但其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在运动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变动,并且在变动中不能失中。同样,颉⑥邸⒓贰按、瘛、肘、靠是太极拳的基础,在运用之时,并不是固定地运用颍或者运用靠,而是感受对方之动所造成的自身之动的势,然后顺势而为之。运用颉⑥邸⒓贰按、瘛、肘、靠的目的,只是为了守中。所以,十三势用八卦来代表说明,还是离不开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

2十三势中五行

十三势中所说的“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是互相生克,但其中又说土生万物,也就是金、木、水、火都由土中而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退、顾、盼也需从中定而来,并且在道家文化中,金有收敛之意,木有生发之势。但在十三势中,收敛之意对应的却是进步,而生发之势对应的却是退步。在进步时,要时刻保持收敛之意。而在退步时,则不能丢失生发之势。与人搭手,进步时,丢掉了收敛之意,这个进步就无法变成退步,有进无退,便成为死步。而在退步之时,如果没有保持生发之势,就成了有退无进,也是死步。在传统武术中,步法是十分重要的,习练武术的人都知道,进身是非常困难的。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身与步不合。太极拳中说“上下相随人难进〔6〕”,同样的道理,上下相随人难防。形意拳中也说,“上法以手为妙,进法以步为先,但总以身法为要”。身法与步法的配合十分重要,进步、退步之中都要含有向中之势。十三势运用五行的特性与步法相结合,所讲的依然是道家注重的阴阳相合,互为其根,五行合一,其本意仍然是道家守中思想的体现。

从五行与方位的结合中,更能体现出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进、退、顾、盼的运用都是顺对方而为之,对方进身,我自退步,对方退步,我则进身。自身的进、退、顾、盼都是为了守住自身的中定,不被对方所干扰。因此,十三势中所体现的依然是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

3十三势的本源性

“意气君来骨肉臣,益寿延年不老春”,十三势的养生功能是超越技击功能而存在的,而五行、八卦也都体现出道家文化对太极拳的深厚影响。道家提倡性命双修,性和命,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7〕”,在道家看来性和命都是十分重要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家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是由阴阳二气加上中所构成,这个中被道家称为神,所以,道家的修炼十分注重神、意、气。同时,在道家文化中,人体内为阴,体外为阳,阴阳二气交合于形,从而构成形体。道家认为,生命力是人生存的基础,而生命力相关的是气。因此,过于注重形的锻炼,注重每一块肌肉的练习,会加速体内之气的消耗,并且会干扰阴阳二气在形的交合。所以,道家不注重对于形体的修炼,而是注重于对神、意、气的修炼。从以上论述看出,十三势的本源来自道家文化,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道家的一种修炼方式,它所修炼的也是性和命,是通过修炼使生命能够更好地存在,这是十三势的本意所在,也是道家文化真意的体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