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2-05-02 19:27: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物流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物流学习计划

篇1

1.树立整体意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研究的是物质,物质的性质由结构决定,反之,由物质的性质也可以推测物质可能有哪些结构;要运用物质就应了解或知道物质的制法;制取物质就要研究物质的收集方法;物质在制取、收集、使用等过程中自然会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中化学总复习,不同于高一新授课,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建立起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应该让学生确立如图1这样一个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框架。

2. 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思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外层电子的得失或重排,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要研究物质,就必须研究物质的结构,尤其是要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电子的排列情况、分子的结构等,从而推测或推知和预测该物质的性质,如图2。

苏教版《化学》中,介绍了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如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理论、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分子的结构式、电负性、等电子体等知识,完成高中学习任务的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讨论物质结构所需要的必备基础知识,学生完全有能力借助物质结构知识研究物质的性质。

高三一轮复习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既然称之为一轮复习,就应该把相互有关联的知识,相互有因果关系的知识,相互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统领起来,并借助有关方法和手段解决在高一年级学习中由于知识限制而无法解决、不能研究的内容。

3. 编织物质转化关联网

建立物质之间的转化关联网是复习和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关联网建立的方法有多种,有连线法、网络法以及坐标法。

目前使用最多的应该是网络法,如图3,还有

坐标法,(见图4)。

二、教学片段

1. 硫单质的教学片段

【教师】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硫单质的性质应该由硫原子的结构所决定。我们一起把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一下:

把硫原子的电子式画一下:■

【教师】认真观察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大家可以得出些什么想法。

【学生】硫原子为16号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应该可以得到2个电子。

【教师】可以“得到2个电子”,说明硫元素显示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氧化性。

【教师】所以,单质硫可以和氢气、金属钠、铁等具有较强还原性的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从分子形状来看,在硫的氢化物中,硫原子和氢原子是否排在一条直线上?还是呈折线型?

学生开始争论,没有统一意见。

【教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元素周期律来推测:S元素和O元素处在同一主族,S的价电子的电子排布结构与O相似,形成的氢化物H2S是否与H2O有共同或相似之处呢?

同学们恍然大悟。

【学生】对,H2O分子呈折线型,那么H2S分子也呈折线型。

【教师】为什么?

【学生】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硫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硫原子在与H原子结合时,S原子采取sp3杂化,其中有2个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H原子形成σ键,还有2个杂化轨道中分别有2对孤电子对。由于S原子形成的是sp3杂化4个轨道,所以,H―S―H不可能成一直线,而是呈V型。

【教师】回答得非常准确。同样,H2O分子和H2S分子属于等电子体,通过等电子体的性质,也可以推测H2S与H2O有共同的分子形状。

2. 二氧化硫教学片段

【教师】你们知道CO2的电子式吗?它是直线型还是折线型?

学生非常轻松地就回答出来了:CO2中所有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分子呈直线型。

【教师】那么,SO2是直线型还是折线型?

【学生】(不假思索就回答)与CO2一样,是直线型。

【教师】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SO2的分子结构与CO2一样,是直线型?

【学生】直觉,因为两者分子式类似。

【教师】化学是自然科学,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直觉。我再提醒大家:根据“等电子原理”可知,当两种物质具有等电子结构时,应该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

【学生】喔,SO2与CO2不属于等电子体,结构不会一样。

【教师】SO2分子中,S原子采用了sp2杂化,其中有2个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O原子形成2个σ键,余下的1个杂化轨道上有1对孤电子对与2个σ键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分子形状为折线型。另外,S原子没有杂化的2个3p轨道上的电子与O原子2p轨道上的2个未成对电子形成大π键。

【学生】明白了。

【教师】比较一下:CO2中的C原子采用的是什么杂化?

【学生】C原子采用sp杂化,所以CO2分子呈直线型。

【教师】对。至此,大家能否理解为什么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通常不让大家写SO2的电子式,而只要求大家写CO2电子式的原因了吧。

篇2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91-02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在国内各职业院校中正大力推进并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学科体系结构,提出了诸如“工作过程导向”、“学习领域”、“项目化教学”等“革命性”甚至是“颠覆性”的课程理念。项目化教学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和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一个特定的项目任务并让学生运作、实施和控制该项目,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和提升素质的目的。项目教学法可以说是一种“行动导向”的教育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活动的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开放性、可测评和综合性等特点,特别是实践性、自主性和过程评价,让学生一改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构建项目化的专业学习平台,旨在为学生项目化学习提供信息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主动性、实践性和探索性。

一、项目化专业学习平台构建的意义

(一)促进专业建设进程

物流管理专业是我院示范建设重点建设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大量的专业教学软硬件资源得到了充实。特别是针对管理类专业,在软件资源的利用上更为突出。数字化是高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各高校的数字化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我院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校园网的建设,先后也搭建了一些数字化平台,然而,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起步相对较晚,意识上可能没来得及得到充分的认识,数字化建设基本上处在摸索的初级阶段。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浪潮下,专业数字化也必将成为专业建设、专业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建设物流专业项目化学习平台将势必促进本专业建设的进程,加速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整合专业教学资源

物流管理专业在这几年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数字化资源也日益增多,如教学系统软件资源、课程数字资源、专业学习资源等越来越庞大,但整体上也出现了较为杂乱、不便于系统、科学利用的现象。首先是信息的冗余问题,专业在通过购买、搜集大量专业信息资源的同时,出现了诸多重复信息、信息良莠不齐等情况;其次是信息孤岛问题,各类数据库和数字资源相关度不高或缺乏有效衔接,如购买的众多各类资源,自主开发的各类数字资源和以及系统里相关的数字资源等等,这些异构的资源没有有效的整合,无法实现资源在不同层面的转换和集成,无法实现不同资源之间的沟通。有效的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对于专业数字化建设和管理而言势在必行。

(三)实施物流专业项目化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在专业教学上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结合物流专业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刚柔并济、内外双修”的课程体系,其中突出了诸如道路运输、仓储、物流信息化等几个主要的专业课程方向,而在这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上,许多都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即将一门课程分为若干学习项目,通过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可以了解某物流项目的系统运作过程,充分教与学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更有项目运作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四)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然而,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发现一些诸如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创新意思薄弱等现象,这些将必然影响到我们专业教育质量和效果。通过搭建物流项目化学习平台,它既是一个教学资源平台,同时更是一个教与学互动、师生沟通的平台。譬如说,某一运输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传达各阶段性工作任务并进行监督检查,实施有效监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所需的一些信息资源,完成项目各阶段性任务并与教师及时沟通,获取教师、其他组员甚至企业行业的相关信息支持。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的学习也将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必将得到有效提升。

(五)促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体系化

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的数字资源基本上无法体现知识之间的体系完整性,无法体现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些问题直接造成了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应用难以集成等现象,严重阻滞了专业数字化建设的深入。数字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客观难题,特别是个性化数字资源的利用问题。搭建物流项目化学习平台,构建专业资源特色库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有交流价值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搭建物流项目学习平台,有效的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化、有序化的体系,平台的合理搭建和利用必将促使教育教学活动更为科学化、体系化。

(六)共享企业资源

通过构建物流项目化学习平台,可以有效的实现与部分区内外物流企业对接,将企业、行业相关专业信息整合到平台中,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实时信息,同时可以为企业开放相应的平台入口,为专业与企业有效沟通提供有效途径。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推动高校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应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数字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它是高校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数字化的进程,高校教学资源也正全面的数字化。由于高校对数字化认识程度的差异,对其需求的迫切性有所不同,同时高校购买了大量的数字资源,同时广大师生又生产了各类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已经相当庞大,但是其应用现状却不那么尽如人意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基于其课程教学和远程教育的需要,建设了一些诸如网络教育平台、远程教学平台等形式的网络学习平台,但经调查发现,很多这种类型的平台主要以课程网站或教学事务性质为主,如包括教学文件设计、网络课程导入、网络学习组织、学习支持、成绩评定和教学评价等。对照现有的多数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归纳出其中存在有以下问题:

第一,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

第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

第三,自主学习资源不足;

第四,导航系统不够强;

第五,评价与反馈不够;

第六,教学情景单一;

第七,缺少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第八,技术故障对学习者的影响。诸如死机、病毒、系统或文件被误删除等技术故障,有一部分学员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都会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项目化专业学习平台内容设计

(一)网络教学支持系统

借助校园网的教学环境,支持教师网上教学活动,建立网络教学支持平台。

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具有双重的角色,实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对教师来说,能灵活监控、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来说,能灵活交互,便于个性化学习,方便实现网络测评和答疑等。

(二)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学习系统用于支持学生网上学习活动,构建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从学习者的组织形式看,有个别化学习、项目小组学习,如辅助学习、合作学习、专家指导与模拟角色等。

网上学习支持平台向学生提供了一系列辅助学习工具,以支撑学生在网上的学习和探索。如每个学生注册后可分配使用以下工具:笔记本工具可使学生方便存储下载的网上信息,或记录下创作的灵感;书签工具可以标记所感兴趣的内容,以后再看;学习日记工具可以记下学生学过的知识点。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也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还有平台资源搜索工具、作品展示窗口工具等等。本模块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的工具系统,是支撑平台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网络教育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的中枢,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在提供教学服务管理这一核心功能的同时,还提供教学分析及电子结算功能,并可与相关的组织机构共享和交换教育信息网络教育管理系统必须集成数据库工具,实现在线自动课程管理。网络教育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课程管理、学分管理等。考虑到以后网络教育将与现在的教学系统融合在一起,网络教育管理系统将与现有的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有较好的兼容性,使两者的数据可以互相导入导出。

四、平台构建

物流项目学习平台将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第一期,以平台构建(数据库设计、后台网站设计和前台页面设计)和资源搜集、整理为主,为期约12个月左右;第二期为资料上传、整理和试用行为主,为期6个月左右;第三期,与校园网有效衔接,在专业内正式运行实施,并实时改进平台功能和更新信息。

目前,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和应用可以说并不新鲜,许多经验和方法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当然,我们开发的项目化学习平台也会有别与其他网络学习平台,如:(1)将加强教学辅助功能,提高教学支持系统的智能化,在网络教学支持系统中运用智能技术以帮助老师更轻松地教、学生更好地学;(2)注重新的技术开发和应用,例如将移动技术,网格技术、点对点技术等应用到平台的开发中来,同时Blog,Wiki与实时通信等软件也可以添设到平台中来;(3)提供开发交互式网上课程的工具和设施;(4)提供课程内容的资源库管理方式,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真个专业甚至跨专业的资源;(5)加强平台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相信通过认真设计和开发,并有效的借鉴已有知识和经验,该平台的建设在分期、分工合理的前提下是能有效得以建设和实施的。

(1)依助我院校园网,搭建B/S架构物流专业项目平台,并单独对后台实施有效管理,保证其运营组织、维护和有效开通;

(2)大量搜集和有效整合专业教学与管理资源,使其有序化、系统化;

(3)设计开发教学管理、考评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网络交流等主要功能模块。

作者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袁时雨(1980— )男,武汉大学情报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肝硬化(iver cirrhosis)近年来因肝炎病毒及酒精性饮料等因素的增加肝硬化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对肝硬化患者血清AP、A15、EA、A19-9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为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11年收治确诊为肝硬化的住院患者11例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9例女例平均年龄587±11岁病程~15年。选择同期体检正常人群6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及年龄构成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

方法: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静脉抽血ml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T)、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B)、AP、EA、A19-9、A15及凝血酶原时间(PT)。计算肝储备功能的hild-pugh积分进行分级。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纳入研究合并其他肿瘤者排除。

统计学处理:采用P17软件包统计分析P

结果

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除AP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A、A199、A15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见表1。

肝硬化患者按hild-pugh分级后EA、A19-9、A15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且A19-9和A15差异显著。并观察到A19-9、A15随分级的增高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与hild-pugh分级相关的TBI、AB、PT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讨论

肝硬化是肝脏的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本研究数据中肝硬化的多种病因酒精性肝硬化占7肝炎后肝硬化占8胆汁瘀积性肝硬化占78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占57隐源性肝硬化占71。

AP有助于肝癌的诊断、普查、判断分化程度及预后国内学者报道了肝硬化和肝癌血清AP浓度较正常人有升高的趋势。本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EA浓度在肝性脑病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但在不同病因、hild-pugh分级、有无腹水等亚组中均未见到明显差别。二者的临床意义还需更大样本探讨。A1在监测卵巢癌进展程度、治疗反应、复发状况时有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肝硬化组有腹水组及无腹水组的比较中可见仅有A15在两组中有显著差异。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15升高且随病情进展有升高趋势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肝硬化组及肝硬化腹水组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A15明显升高。说明肝硬化血清A15升高与腹腔内感染有关临床中对鉴别有无腹水及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时可应用A15。本研究表明A19-9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病情进展有升高趋势。故A19-9及A15是评价肝硬化进展、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由于血清EAA15A19-9可同时在其他疾病中出现阳性结果

因此肝硬化患者发现血清A15或A19-9阳性时应注意除外其他病变尤其是恶性肿瘤。本研究结果亦可以看到肝硬化组随着分级的增高AT、AT没有明显改变AT、AT对于反应病情进展没有临床意义。隐源性肝硬化各项指标平均处于低值临床检查时易忽略延误诊治。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8.

篇4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04302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各种教学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和高效性的研究过程。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育现代化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内容多、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势在必行。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物流仓储管理》中的《仓储入库作业》这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1 课程现状分析

1.1 课程内容分析

《物流仓储管理》是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建议,选用十二五规划教材,结合企业调研报告,将教材按照项目教学法优化重新整合为7个教学项目,共计60学时。其中项目三由五个任务组成,本单元就选自任务二当中的内容。

本单元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接收入库申请、编制入库作业计划、入库准备等前导内容,为本单元内容做了铺垫和准备;后续还将学习入库作业完成后的在库作业管理、商品养护作业、出库操作实务等内容,本单元内容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此外,本单元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是未来仓管员岗位必备的,也是三年级职业鉴定和技能大赛的考试范畴。

1.2 学生学情分析

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流理论知识,对仓储业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仓储作业的具体环节和操作要点还缺乏系统的认知;同时,学生排斥传统课堂的知识灌输,渴望学习与工作岗位契合度较高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需要想办法突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此外,高职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对本节课所需要操作界面和操作环境比较熟悉。

1.3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岗位任务要求本单元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托盘码放的方法、了解入库作业的基本环节、掌握入库作业的基本流程。(2)过程与方法:熟练绘制托盘码放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堆码并安排货位、独立完成入库作业操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具备仓储管理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重点为托盘码放的方法,而难点为入库作业的基本流程。

2 教学策略分析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分析,经过反复推敲并最终确定本单元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师提供物流方案设计软件和仓储管理软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动画、微信、邮箱、课程云盘、微课录像、仿真软件等多维度信息化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问题,体现了“做中学、做中练”的教学思路,推动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3 教学活动设计

3.1 课前准备

在上一节课结束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分组查询有关仓储入库作业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以参考微信课程资源完成任务,并将其作品上传至微信群;另外要求学生在课程云盘中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录像,并思考在仓库中如何摆放货物?

3.2 导入阶段

教师将课前准备中点赞率最高的两个视频进行展示,学生作品延伸出仓储入库作业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使新课的开始引发学生兴趣。

3.3 任务实施

(1)课内第一个子任务采取的是:教师提供榜样,通过物流方案设计软件辅助引导学生绘制托盘示意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做中教”来突出教学重点,具体的时间分配如表1。

首先,教师回顾课前的微课内容,展示正确的托盘示意图画法,解释任务的主要内容并交代相关的入库作业准备材料,比如入库通知单,商品物动量表,货架存储信息等基本背景资料。其次,教师提出问题,质疑激思:如果入库商品的包装箱尺寸变化了,托盘示意图该如何调整?通过播放动画内容加深学生对组托方法的理解。然后,通过物流方案设计软件,师生共同探讨不同包装箱尺寸的奇数层和偶数层的托盘示意图,强调压缝堆垛的重要性,师生共同完成托盘示意图的绘制任务。最后,各组同学将作品上传至课程云盘,学生交流互评,评选出较为优秀的两个作品进行展示,并将错误的画法进行修正。

在子任务一结束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托盘码放的方法,能够熟练绘制托盘示意图,从物流操作流程上考虑,下一步应该进行入库操作流程的学习,于是进行子任务二的实施。

(2)子任务二的实施采取的是:学生通过仓储管理系统WMS完成入库操作流程,教师点评总结的方式,以“做中学”突破教学难点。

首先,教师利用系统后台红蜘蛛软件将学生电脑锁屏,给学生边操作演示边讲解具体的入库流程,3D仿真的操作流程界面为学生创设了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其次,教师在软件后台发放实验任务,解释实验任务的实施要点,同时教师播放动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并对细节问题加以强化。然后,各小组学生分角色扮演入库作业中的不同岗位,并分析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模拟入库作业操作流程,合理安排货位;软件中的关键信息都是通过手动录入的,需要小组协作认真完成,培养了学生在实际岗位中的责任心。最后,每组通过系统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可以在系统中对学生操作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并进行评分。

3.4 测试评价

任务结束后,通过学生登录职业技能测评软件,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分组的形式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每组组长提交讨论后的答案,通过各组之间的评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单一作答时遇到无法解决的题目,使教学进程停滞不前,造成学习的消极情绪,而采用分组讨论答题,可以通过“以优带差”的模式,使学生共同成长,最后教师再对提交的错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3.5 拓展提升

当学生都扎实掌握了仓储入库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后,进入拓展提升阶段。让学生观看物流企业真实的操作视频与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两个视频,让学生从工作环境、工具使用方法、操作流程等多维度观察并“找相同”,力求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弥补了学生无法进入一线岗位进行学习的缺陷,以便零距离应对后续的顶岗实习。

3.6 课堂小结

首先,教师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然后向学生推介课程资源APP中的游戏环节,学生课后可以利用“货物连连看”闯关游戏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然后,布置分组查阅理货员的基本职责,制作PPT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后发送至教师邮箱,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最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理货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以此为下节课留下悬念。

4 教学效果反思

4.1 “双线并行”体现执教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明线,形成了“识――学――绘――练”的学习思路,以“教师的教”为辅线、暗线,形成了“导――讲――跟――评”的教学思路,体现了职业教育“学做一体,教学合一”的基本理念。

4.2 运用多维度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难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搭配多种教学方法,整合了多种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思路,有效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4.3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教学反馈良好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学生在职业鉴定和技能大赛中的优秀率提升了,在顶岗实习乃至毕业实习中受到了企业越来越多的认可,在毕业生调查中获得了学生对本课程满意度提升的反馈。

说“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那么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是让学生实现出彩人生的有效捷径。

参考文献

[1]霍小芳.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5):173177.

[2]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6):145146.

友情链接